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院结构技术措施(初稿)

设计院结构技术措施(初稿)

设计院结构技术措施(初稿)
设计院结构技术措施(初稿)

目录

1.编制说明 (2)

2.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3)

3.荷载 (4)

4.计算参数 (10)

5.基础及地下室 (16)

6.墙柱设计 (19)

7.梁、板设计 (23)

8.楼梯及详图设计 (26)

9.施工总说明 (28)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本统一技术措施是以现行国家、地方、行业等规范、规程及有关政策、法规为依据(此不赘述),在执行这些规范、规程过程中,以主要规范、规程如《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 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等为主,对其它规范、规程与上述主要规范、规程相矛盾或不一致处,以本技术措施或工程经验为依据进行设计。

1.2.结构统一技术措施适用范围

本统一技术措施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8度地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体系包括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及筒体结构。

1.3.执行本统一技术措施时应注意的事项

在执行本统一技术措施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a)本统一技术措施是众鑫设计院对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统一标准,目的

在于统一公司设计技术措施、提高设计质量、确保结构安全、设计合理、控制结构造价、体现“众鑫品质”。因此,在工程设计过程中,本技术措施及规范、规程中有明确规定的应贯彻执行,不得随意更改;

(b)在执行本统一措施时,应考虑住宅所在地区政策、法规要求,当地习惯作法

及审图公司意见等,灵活掌握。但对和本统一措施不一致或相矛盾之处,专业负责人应征得审核、审定人员的同意并报结构技术小组讨论、备案;以便今后在修改该技术措施时参考。

(c)对个别具体工程设计中有和本措施不一致或含糊不清的问题,应经过公司总

师室讨论确定并记录;以便在今后本措施修改时参考;

(d)结构总师组将根据情况,不定期的对本措施进行修改、细化,并对上述记录

的问题进行讨论后写入本措施。

2.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2.1.结构计算模型应与结构施工图一致,施工图的配筋标注应不小

于计算书的输出值。

2.2.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文应执行,对于其他条文如“应”的条文也

要执行;对“宜”的条文尽量执行,如确实难以执行,应经总师组讨论后确定。

2.3.对于初步设计或总体设计的抗震办审查意见以及超限高层审查

的专家意见,应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予以落实。

2.4.如果出现新旧规范交替,在项目设计时,应明确本项目执行的

规范版本,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计算软件版本。并注意采用的图集是否已过期。

2.5.结构修改图及修改单应及时送审图公司审查盖章,如涉及强制

性条文或为重大设计变更,应立即送审,其他修改单可在工程竣工时一并送审。

3.荷载

3.1.墙体荷载应按实际计算。常用墙体自重和面层自重可按下面二

表取值。

注:1 表中墙体自重仅考虑砌体的一般构造,未包括饰面自重、保温隔热材料和灌孔混凝土自重。

注:1 表中墙体面层自重是指单面自重,不含保温层自重。

3.2.当门窗洞口面积>30%时应扣除洞口面积的墙重。

3.3.当隔墙直接布置在楼板上时:整体计算时,双向板可将墙重均

布于板跨,单向板可布置虚梁导荷;楼板计算时,应按实际墙重及边界布置作精细计算,对于轻质隔墙,允许按隔墙灵活布置计算。

3.4.当隔墙位置在设计中没有指明或允许灵活布置时,可将隔墙每

延米自重的30%作为每平方米楼面的均布荷载标准值计算,且不宜小于1.0kN/m2,其准永久值系数为0.5。

3.5.楼(屋)面恒载应按实际计算。

楼板钢筋混凝土容重取25kN/m3。

一般板底考虑0.3kN/m2的抹灰荷载;有吊挂时,板底荷载取0.5 kN/m2。坡屋面荷载按平屋面输入时应除以COSα。

常用楼(屋)面建筑做法自重可按下表取值。

注:1 当建筑未明确做法和毛胚房时,卧室、餐客厅取1.0 kN/m2,阳台、厨卫取1.3 kN/m2。

2 上表数值未包括板底抹灰和吊挂荷载。

3.6.楼(屋)面活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及《全国

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确定。

常用楼(屋)面活荷载可按下表取值。

3.7.消防车荷载(双向板)(KN/m2)

当符合《荷载规范》5.1.1条的条件时,按表中荷载取值,当有覆土时,一般按下表取值。

注:中间值可考虑插值;当无覆土时,楼板尚应验算冲切承载力。同时应考虑动力系数。

3.8.施工荷载不与地震效应、风荷载、消防车活荷载、使用活荷载

同时考虑。

施工荷载应在图纸中注明。

施工荷载可下表确定。

注:1 如需要考虑土方车直接开上顶板覆土施工时,应限制土方车总重不超过30吨,按照消防车荷载考虑,并在图中标注土方车行驶范围。

3.9.屋顶绿化荷载

一般屋面顶花园为景观绿化时,其覆土容重宜按18KN/m3计算。当有大型构筑物、景观小品或树木时,应根据树木种类确定覆土厚度,另外计算覆土荷载。屋面找坡时,找坡填料应在图中注明(一般按陶粒混凝土容重计算)。

3.10.计算地下室外墙室土侧压时的地面活荷载,对于无载重车行走

的地面取5.0 kN/m2,对于有载重车行走的地面取10.0 kN/m2。

3.11.地下室顶板的景观覆土区,覆土厚度按照地坪标高增加300mm

考虑。道路位置考虑铺装层的荷载增加影响。

3.12.住宅设计时,一般应考虑二次装修荷载(至少0.3kn/m2)。

3.13.屋面设备基础的荷载应在设计时考虑。

3.1

4.对于非封闭阳台,应考虑沿阳台外轮廓增加1.5kn/m的轻质封

闭恒载。

3.15.阳台栏板考虑水平荷载1.0kn/m。学校等公共建筑还应考虑竖向

荷载1.2kn/m。

3.16.屋面女儿墙需考虑风荷载+1.0kn/m(水平荷载)。女儿墙高度超

过1.8米时,还需要考虑地震荷载。

4.计算参数

4.1.总信息

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Rad=0度或主要抗侧力结构方向;当计算

出来的“地震力最大作用方向”(在WZQ.OUT中)与Rad相差大

于15度时,取Rad=“地震力最大作用方向”,重新计算。

2.混凝土容重:考虑构件表面建筑装饰荷载,Gc=26(框架),27(框

剪),28(剪力墙)kN/m3。

3.钢材容重:Gs=78 kN/m3;考虑构件表面建筑装饰荷载应适当增加。

4.裙房层数:Mannex应按实际填写。

5.转换层所在层号:Mchange应按实际填写。

6.嵌固端所在层号:表示数字层的底部为嵌固端。

7.地下室层数:Mbase=应按实际填写。

8.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Dmax=1m;

9.是否对全楼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计算位移比时选“是”;其他选

“否”。

10.结构体系:按实际;(筒体和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周期底部地震

倾覆力矩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30%时按“短肢剪力墙结

构”计算)。

11.竖向荷载计算信息:一般选“模拟施工加载3”,对于传力复杂的

结构(如转换层结构、下层荷载由上层构件传递的结构形式、巨型

结构等)应按指定“施工次序”,避免因为逐层施工,可能缺少上

部构件刚度贡献而导致上传荷载的丢失。

12.风荷载计算信息:一般选“计算风荷载”;单独地下室选“不计算

风荷载”。

13.地震力计算信息:一般选“计算水平地震作用”;

14.结构所在地区:分“全国/上海/广东”;上海项目必须选“上海”。

4.2.风荷载信息

1.地面粗糙度类别:一般城区可选“C”类或“B”类。慎选其它类别。

2.修正后的基本风压W0:

3.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1.1(安全等级为一级或房屋高

度超过60m的高层建筑)。

4.结构基本周期T1:用计算所得第一平动周期回代重新计算。

5.体型系数:应按建筑体型选择。一般可取“1.4”,慎取“1.3”。

6.设缝多塔背风面体型系数:设缝多塔结构应指定挡风面并输入背风

面体型系数,一般背风面体型系数取“0.5”。

7.一般结构考虑顺风向风振,对于超高层结构还应考虑横风向风振及

扭转风振。

8.对于超高层结构或风荷载控制的结构注意考虑屋顶女儿墙或屋顶构

架的风荷载。

4.3.地震信息

1.结构规则性信息:选“不规则”;此项目前不起作用。

2.设计地震分组:按实际;注意是否属于“二、三”组的情况。

3.设防烈度Naf:按实际;注意是否属于“7(0.15g)、8(0.30g)”的情况

4.场地土类别Kd:按实际;注意“上海”与“全国”不同。

5.框架抗震等级Nf:按实际;取主要部分的抗震等级,有特殊情况应

作特殊构件定义其抗震等级。

6.剪力墙抗震等级Nw:按实际;取主要部分的抗震等级,有特殊情况

应作特殊构件定义其抗震等级。

7.按中震(或大震)不屈服做结构设计:根据性能设计要求选择;一

般选“否”。

8.是否考虑偶然偏心:一般结构均考虑。

9.是否考虑双向地震:一般结构均考虑。

10.计算振型个数:一般取Nmode=12×塔数;注意Nmode不能大于结

构固有振型总数;Nmode的选取应使有效地震质量系数不小于

90%。

11.活荷载质量折减系数:按实际;一般取Rmc=0.5。

13.结构阻尼比:混凝土结构取Damp(%)=5。

14.特征周期:按实际;注意“上海”与“全国”不同,上海Ⅳ类场地

土Tg=0.90s。

15.多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按实际;7度(0.10g)的Rmax1=0.08

16.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按实际;注意“上海”与“全国”不同,

上海7度(0.10g)的Rmax2=0.45;全国7度(0.10g)的Rmax2=0.50。

17.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附加地震数及相应角度:相交角度大于15°

时应选用;最多可附加5组地震;相应角度是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

(逆时针为正);与“相应角度”正交的角度不应输入。

18.悬挑梁默认取框架梁抗震等级。

19.程序自动考虑最不利水平地震作用。

4.4.活荷信息

1.柱、墙活荷载折减:一般单层建筑和工业建筑选“不折减”,多层以

上民用建筑一般选“折减”,取程序隐含值;注意隐含值只适用于

住宅、宿舍、旅馆、办公楼、医院病房、幼儿园。其他类如从属面

积大于50m2时,取0.9;地库顶板等活荷载较大的项目宜选“折减”,

活荷载折减系数取0.8。

2.基础活荷载折减:一般选择同柱、墙活荷载折减。

3.梁活荷载不利布置:如楼面梁从属面积大于50m2时,取0.9;地库

顶板等活荷载较大的项目取0.8。

4.5.调整信息、

1.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一般取Bt=0.85。钢梁Bt隐含值为1.0。

2.梁活荷载内力放大系数:该系数只对梁在满布活荷载下的内力(包括

弯矩、剪力和轴力)进行放大。未考虑梁活荷载不利布置时取 1.1~

1.2,已考虑梁活荷载不利布置时取1.0。

3.梁扭矩折减系数:一般取Tb=0.4;Tb只对y与刚性板相连的直线梁

有效;对于需要承受平衡扭矩的梁应做特殊构件定义其Tb=1.0。

4.连梁刚度折减:一般取Blz=0.70,当抗震设计有较多连梁剪力超筋超

限时取Blz=0.55。

5.梁刚度放大系数一般按2010规范取值。对于地库顶板等板厚较厚时

可采用砼矩形梁转T形。

6.剪力墙加强区起算层数LEV_JLQJQ:程序缺省总是将地下室作为剪

力墙底部加强区,这是LEV_JLQJQ=1;若某层及以下不作为剪力墙

底部加强区,则LEV_JLQJQ=某层+1;LEV_JLQJQ按计算层计数。

7.是否调整与框支柱相连的梁内力:取IREGU_KZZB=0(不调整与框

支柱相连的梁内力)。

8.托梁刚度放大系数:有框支转换托梁时,建议取50~100。该系数只

对直接与其上剪力墙相接的托墙梁段有效。

9.是否按抗震规范5.2.5调整楼层地震力:一般取IAUTO525=1。

10.实配钢筋超配系数:一般取1.15。

11.强制指定的薄弱层个数及各薄弱层层号:按实际,有薄弱层时应指定,

注意刚度或承载力突变层。

12.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一般取Rsf=1.0。可分层调整。

13.0.2Q调整起始层号和终止层号:框架-剪力墙结构和框架-核心筒结

构应进行0.2Q调整。对于立面突变的结构,程序未考虑《高规》关

于分段调整的要求。若不调整时起始层号和终止层号均填0。程序内

部控制调整系数的上限为 2.0,如果将起始层号填为负值,则不受上

限控制。0.2Q调整可能导致过大的不合理的调整系数,程序允许用

户对数据文件中的调整系数进行手工修改。

4.6.设计信息

1.结构重要性系数:按实际;安全等级一级取Rwo=1.1,安全等级二

级取Rwo=1.0。

2.是否考虑P-Delt效应:一般选“否”,只有高层钢结构和不满足《高

规》5.4.1条要求的高层混凝土结构(整体稳定验算未通过)才选“是”。

3.是否将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为刚域:一般选“否”,异形柱结构可选“是”。

4.是否按《高规》或《高钢规》进行构件设计:高层选“是”;多层选

“否”。

5.钢构件截面净毛面积比:考虑螺栓孔损失,取Rn=0.85。

6.框架梁端配筋考虑受压钢筋。

7.梁保护层厚度:一般取Bcb=20mm

8.柱保护层厚度:一般取Aca=20mm

9.柱配筋计算原则:一般“按双偏压”。柱双偏压时进行迭代优化。

4.7.配筋信息

1.梁主筋强度:一般取Ib=360 N/mm2。

2.柱主筋强度:一般取Ic=360 N/mm2。

3.墙主筋强度:一般取Iw=360 N/mm2。

4.梁箍筋强度:一般取Ib=360 N/mm2。

5.柱箍筋强度:一般取Ic=360 N/mm2。

6.墙分布筋强度:一般取Iw=360 N/mm2。

7.梁箍筋间距:一般取Sb=100mm。

8.柱箍筋间距:一般取Sc=100mm。

9.墙水平分布筋间距:一般取Swh=200mm

10.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一般Rwv按预估实配填入,且不小于0.25%(一、

二、三级抗震),0.2%(四级抗震);实配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不应小于

Rwv。

4.8.荷载组合

一般采用程序隐含值

4.9.地下室信息

1.土层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一般取3。

2.外墙分布钢筋保护层厚度:30mm。采用结构计算墙厚外附加保护层

来符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关于迎水面保护层

厚度不小于50mm的要求。

3.扣除地面以下几层的回填土约束:一般不扣除。

4.回填土容重:18。

5.回填土侧压力系数:一般可取0.5。

6.室外地面附加荷载:一般取10kn/m2。

7.地下水位标高:按实输入。

4.10.特殊构件补充定义

1.转换梁、转换柱、角柱必须指定。

2.铰接梁:梁尽端弯矩过大且无法满足纵筋直锚段长度要求时,应将此

梁尽端指定为铰接。可能出现上述情形的有:①梁尽端与支承剪力墙

垂直,②梁尽端距离支承梁支座过近,③错位梁使支承梁出现小梁段。

3.弹性板:一般在转换层、大开洞、连接薄弱处宜指定为弹性膜。

4.连梁:跨高比>5和支承较大次梁的墙间梁应判定为非连梁,不能考虑

梁刚度折减,但可考虑支座负弯矩调幅。应按上述原则检查墙间梁是

否连梁,并进行必要修改。

5.特殊材料、特殊抗震等级、特殊梁扭矩折减系数等构件必须指定。4.11.其它参数

1.底部大空间落地剪力墙在端部及直接支承转换梁处设置柱,并按实际

指定特殊构件。

2.多塔结构宜按实际建模,以考虑相互影响,注意多塔应围块指定,并

指定最高塔为塔1,采用总刚分析方法。同时多塔应分开再单独计算,

控制指标(周期比,塔楼位移比)。

3.剪切刚度→用于判断地下室的嵌固刚度比。

4.车道、坡屋顶等斜梁应按实际输入。

5.注意复核越层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必要时做手工修改。

4.12.注意事项

1.剪力墙洞口输入方式:住宅一般采用节点法。公建的核心筒一般采用

洞口法。采用洞口法时,以跨高比不大于5作为符合洞口法输入条件。

2.剪力墙布置宜采用大开间布置,以一般剪力墙为主。为减少扭转,墙

体宜周边布置,中部减少布墙。框架结构柱网注意检查柱网的合理性,

并注意减少扭转效应。

3.外地项目计算前宜与审图沟通次梁端设铰的原则,避免返工。上海项

目原则上次梁端部可以设置铰接。

4.外地项目时,勘察报告如仅提供场地类别,未提供特征周期,注意核

查土层的剪切波速与覆盖层厚度是否处于场地类别的边界处。建议要

求勘察单位明确特征周期的取值。

5.两层地下室时,如嵌固端位于地下室顶板面。地下二层的抗震构造措

施的抗震等级可降低一级,计算的抗震等级不降低。

6.剪力墙结构中,只要有柱,计算时就应进行剪力的0.2V调整。

7.对于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如底层剪力小于规范限值的90%,或者

不满足规范限值的楼层数量大于总层数的15%,则应调整结构布置,

不应采用仅增大系数的方式处理。

8.如果项目甲方提供场地安评报告应按照安评报告参数计算。

9.建筑的屋顶构架要求输入整体模型计算,并控制计算结果参数。

10.在平面局部楼板由于开洞较多,削弱连接,应补充在SATWE中定义

连接处为弹性板,复核相关构件配筋。

11.对于计算结果应判断配筋的合理性。

5.基础及地下室

5.1.基础设计可以采用JCCAD或YJK基础设计软件,建议采用YJK

基础设计软件。

5.2.桩基

1.对于桩基基础,桩端持力层一般应位于同一持力层。如果由于土层突

变造成桩基位于不同的持力层时,应按实际土层计算桩基沉降及反

力。

2.灌注桩水下浇筑注明按提高一级混凝土等级配比。

3.桩基试桩数量,号房如桩型相同、土层相近、承载力相同,可合并考

虑试桩数量,并在图中标注说明。每单体至少2根,试桩总数满足1%

桩数且不少于3根。如单体内采用不同的桩长,则各桩长至少2根试

桩。如门斗处有不同的桩型,则本地块内的门斗桩一同考虑试桩,总

数至少2根。

4.7、8度抗震地区,管桩应采用AB型、B型或C型管桩,不得采用A

型管桩。抗拔桩不得采用外径300的管桩。(参见10G409第8页。)

5.预应力桩作为抗拔桩时,低应变检测按照桩数的100%测试。参见上

海地基基础规范16.4.3条。桩基低应变测试结果中,有明显缺陷的III

类桩宜采用静载荷试验进行承载力验证;IV类桩不得采用,应补桩。

6.桩位图中应注明桩基的静载荷数量及位置,明确注明低应变测试的数

量;注明桩基持力层。注明单桩承载力设计值(特征值)和单桩极限

承载力以及试桩加载值。

7.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桩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0.5%,且不少于3根。

试桩方式应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试桩应先采用低应变动测进行桩身

完整性检验,有明显缺陷的桩不应作为试桩。参见DGJ08-11-2010的

16.3.3条及JGJ94-2008的5.3.1条。

8.验收检测试桩数量当采用单桩静载荷试验时,单位工程内同一条件下

的试桩数量不应少于1%,且不少于3根;当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

不应少于2根。当验收检测试桩与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桩的条件相同

时,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桩数量可计入验收检测的试桩数量。(部分

项目审图要求,检验性试桩应至少比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桩数量多一

根。)

9.同一号房内,相邻的勘探孔显示桩基持力层土层顶面高差大于2米,

应向建设方提出要求勘察单位增加布孔补勘,但孔距不宜小于10米,

以利于设计合理确定桩长。

10.高层建筑采用桩基础时,应提供桩基在D+L工况及最大反力工况下

的单桩反力;并提供桩形心与结构重心的偏心距计算。注意高层住宅

的偏心率应<1%。基础设计时,应采用桩土共同作用的计算模型设计。

11.高层结构无地下室或仅为一层地下室的灌注桩,桩身配筋率≥0.65%。

(按桩身全截面计算)

12.桩基础(除抗拔桩外)应进行水平承载力计算。

13.地下车库抗拔桩计算时,应将水浮力按照负值输入整体模型计算,不

考虑活荷载,通过导荷载输出需要布置的抗拔桩反力进行布桩。

14.灌注桩竖向钢筋最小配筋率在非地震区取0.2%,地震区建议按下表:

5.3.基础设计

1.剪力墙结构的桩筏基础,平筏板厚度可按每层40mm估算。

2.基础筏板的配筋形式采用通长筋+附加钢筋的形式,通长筋的配筋率

不小于0.15%,并满足筏板的配筋计算要求(可附加钢筋)。

3.地下室的混凝土等级不应小于C35,基础及上部结构的混凝土等级不

应小于C30,钢筋一般采用HRB400级筋。

4.对于主体结构采用桩基,附属的底层阳台、室外踏步基础设计按照

DGJ08-11-2010的14.2.6.3条处理。对于突出的底部门厅基础,可采

用短桩基础(注意要试桩)或从主体结构外挑(可设斜撑)的方式处

理,首选从主体外挑方式,必要时可设置斜撑。

5.在基础说明中,应注明基坑内外回填土的密实度要求。压实系数应不

小于0.94,回填土应对称进行并分层夯实。在基础图中注明。

6.墙、柱的纵筋在基础中的锚固长度,应满足直段不小于0.6LabE并大

于20d,水平段15d。参见11G101-3的58、59页。设计时应注意墙、

柱基础的高度是否满足。外伸坡道底板的厚度是否满足等。如底板厚

度与外墙厚度相差不大时,需要考虑外墙支座弯矩对底板的影响。

7.施工说明中应注明基础验槽要求。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0.2.1

条或10.2.10条。高层建筑地下室外周回填土应采用级配砂石、砂土

或灰土,并应分层夯实。高规12.2.6条。

8.上海地区基础构件(基础及基础梁)的保护层厚度均不得小于40mm。

9.地下车库基础如采用天然地基,基础为独立基础加止水板形式。一般

不作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

10.外地项目时,勘察报告如仅提供场地类别,未提供特征周期,注意核

查土层的剪切波速与覆盖层厚度是否处于场地类别的边界处。建议要

求勘察单位明确特征周期的取值。

11.底板厚度不小于2000时,中间层的钢筋按照规范最低要求设置。

12.设计总说明中,应有基坑开挖时对于已施工桩基的保护措施。

13.砖砌侧模的厚度应由施工单位根据施工要求自行确定。

14.基础计算一般不考虑消防车荷载。(消防站设计除外)

5.4.地下室设计

1.地下室外墙计算简图一般情况按上端铰支,下端嵌固计算。

2.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取50mm。

3.地下室外墙及其附壁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相同(塔搂柱兼做附壁柱

除外);纵筋应相匹配。为防止或减少竖向裂缝的产生,其水平构造

钢筋单边配筋率宜大于0.2%,水平筋的间距宜小于150mm。

4.地下室底板优先选用底板+下柱墩的无梁楼盖体系。底板保护层厚度:

面筋取20mm,底筋取40mm。

5.地下室顶板结构体系(8~8.4m柱网框架结构)对于覆土1.0m以上,

可优先选择井字梁楼盖。顶板厚度250。

6.地下室各顶、底板、外墙等构件应进行裂缝计算,裂缝宽度控制如下

表。

裂缝宽度允许值(mm)

C35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宜≥0.25%。地下室顶板采用

最小配筋率拉通布置,根据计算结果局部另加。

8.顶板嵌固的项目,顶板有大洞口时,在洞口周边设置墙体,进行楼板

应力分析。

9.地下室顶板的梁柱计算时,考虑活荷载0.8倍折减。

10.地下室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符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4.1.3

条有关规定。即:工程埋置深度H<10m时,设计抗渗等级为S6,10m

≤H<20m时,设计抗渗等级为S8。

11.地下车库如采用板柱-抗震墙结构,建议板柱的板采用按板带法设计计

算。参见抗规6.6章节及第14章地下建筑。采用SLABCAD计算。

12.框架结构的地下室墙体,如参与整体计算,应设置边缘构件。

13.高层建筑地下室外墙的竖向及水平分布筋应双层双向布置,间距不大

于150,配筋率不小于0.3%。高规12.2.5条。

14.地下车库顶板次梁布置,建议按照车位布置次梁,便于给排水专业的

喷淋设计。

15.上部单体设伸缩缝时,地下部分一般联为一体,此时应设计地下室顶

板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对于大底盘式的车库与单体相连,地下室

顶板按嵌固层设计,控制车库顶板与单体顶板板面高差不大于1米,

并采用适当的构造措施(如梁、板加腋)以传递水平力。

6.墙柱设计

6.1.剪力墙设计要求

1.满足下列情况的剪力墙视为一般剪力墙:

(a)剪力墙至少有一肢的墙肢长度(hw)和厚度(bw)之比≥8;

(b)满足(a)且在较长墙肢上墙面门窗等开孔面积不超过墙面面积的

15%,孔间净距及孔洞至墙边的净距不小于空洞长边尺寸。(避开

暗柱)

(c)当剪力墙截面厚度大于300mm且墙肢长度(hw)和厚度(bw)

之比>4。

2.应控制短肢剪力墙及柱承担的倾覆力矩小于50%。。

3.短肢墙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底部加强部位一、二级不小于1.2%,

三、四级不小于1.0%。其他部位一、二级不小于1.0%,三、四级不

小于0.8%。

4.为控制底部剪力墙的轴压比,满足可不设约束边缘构件的轴压比限

值。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的混凝土等级变化的位置,宜延伸至底部加强

区上部一层,再减低砼等级。如底部有少量墙肢轴压比超过上述限值,

则与之相连的的整个墙肢设置约束边缘构件。18层(含)以下砼等级

墙梁宜一致。

5.剪力墙暗柱做法说明:

(a)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箍率不考虑剪力墙水平筋的作用,剪力

墙水平分布筋间距可与暗柱箍筋间距不同。

(b)约束边缘构件YBZ按照图集11G101-1第71页(非阴影区外圈

设置封闭箍筋)所对应的构造详图做法。

(c)约束边缘构件YBZ阴影区内部尽量采用箍筋,设置箍筋后剩下的

一对纵筋可采用拉筋。

(d)约束边缘翼墙的翼缘处应满足2bf的长度要求,如翼墙厚200时,

将翼墙阴影区长度加长至400;翼墙厚240及以上时,仍采用图

集71页做法。

(e)剪力墙身水平钢筋构造按照图集11G101-1第68,69页做法。(将

第b,e条写入设计说明)

(f)剪力墙分布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均不应小于0.25%,200

厚的墙体水平分布筋不小于…8@200,竖向分布筋不小于

…10@200。如墙厚均为200时,竖向分布筋的配筋率为0.39%,

将此数值填入SATWE计算参数中。

6.剪力墙结构如在地下室局部少量框支转换,在转换柱处设约束边缘构

件。

7.SATWE计算时,如墙肢长宽比不大于4,注意暗柱设计时应按照柱配

筋构造设计,柱端配筋率不小于0.2%,箍筋间距不大于150。可查看

软件计算输出的构件信息。例如200厚墙,墙肢长度不大于800时,

SATWE计算时即按柱设计。如墙肢长度为900时,可将计算配筋布

置于墙端200范围内。如墙肢长度不小于1000时,则在墙肢两端分

设两个暗柱。

8.在高层住宅设计中,如为避免结构凹口超限而设置短墙肢时,此墙肢

长度应满足3倍墙厚要求;或设置端柱。

9.剪力墙结构的局部转角窗处应按照图集11G329-1(3-19)页构造加强。

10.采用高标号混凝土时,应复核构件的最小配筋率,见混凝土规范8.5.1

条。

11.对于高层剪力墙结构,注意检查下部剪力墙的墙体稳定计算输出(在

超配筋信息中)。

12.剪力墙结构施工图中,边缘构件的编号为统一顺序编号,详图绘制同

一个表中。如有约束边缘构件,应注明约束边缘构件所采用的构造详

图。

13.一、二级一字型独立剪力墙在底部加强部位不应小于220mm厚。详

高规7.2.1条。

14.剪力墙竖向分布筋直径一般最小取10mm。

15.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控制要求,详高规8.1.3条。

16.如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在基础面,则地下室范围应底部加强范围要求

设计剪力墙。如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在地下室顶板,当为地下一层时,

则地下室范围的暗柱纵筋由底层暗柱纵筋延伸,暗柱箍筋按照上部结

构的抗震等级设计。当为地下二层或以上时,地下一层暗柱纵筋由底

层暗柱纵筋延伸,暗柱箍筋按照上部结构的抗震等级设计。地下二层

及以下暗柱纵筋由底层暗柱纵筋延伸,暗柱箍筋按照上部结构的抗震

等级降低一级设计。

17.剪力墙的小垛子未进行整体计算时,要考虑搁置梁的弯矩影响。

18.剪力墙边缘构件的类别软件判别如有错误,可采用人工干预调整。

19.剪力墙分布筋的设置按照规范最低要求设置,注意要满足计算结果。

20.电梯井中间的墙如为剪力墙,建议两端设置翼缘以满足墙体稳定要

求。

21.当仅少量剪力墙不连续,须转换的剪力墙面积不大于剪力墙总面积的

8%时,不将整个体系按框支剪力墙考虑,可仅加大框支梁两侧相邻的

板厚、加强此部分板的配筋,提高转换构件抗震等级。框支框架的抗

震等级应提高一级,特一级时不再提高。

22.错层结构错层处平面外受力的剪力墙截面厚度非抗震设计不应小于

200mm,抗震设计不应小于250mm,并应设置与之垂直的墙肢或扶

壁柱。

23.错层结构错层处平面外受力的剪力墙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

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0.3%,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0.5%。

24.转换层以上至少二层墙体应按底部加强部位墙配筋。

25.剪力墙与其平面外相交的楼面梁刚接时,设计要求详7.1.6条。

26.楼面梁垂直刚接搁置于剪力墙时,搁置位置按规范要求设置暗柱。梁

垂直搁置于200厚剪力墙时,一般梁上部纵筋最大采用14mm直径,

下部纵筋最大20mm。

6.2.柱设计要求

天津华远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_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剖析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计算参数篇 一、设计依据和设计要求: 1.本工程主要采用以下现行规范: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 2.自然条件:(项目地址:沈阳新民市) 基本风压值:0.55kN/㎡ 地面粗糙度:B类 建筑高度超过60m时,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1.1 体型系数:1.4 基本雪压值:0.50kN/㎡ 地震基本烈度:6度(低于80米按非抗震)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见地质勘察报告 3.设计要求: 3.1 结构形式:见表一 3.2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 3.3 抗震设防烈度:6度(低于80米按非抗震) 3.4 抗震措施:6度(低于80米按非抗震)

3.5 抗震等级:见表一 3.6 基础设计等级:甲级 表一 二、荷载取值: 见设计篇及荷载计算书。 三、程序计算系数取值: 1.总信息:

1.1 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此夹角预算时取0,最终与WMASS.OUT中的方 向角差值不大于15°; 1.2 混凝土容重:考虑梁柱墙的外粉刷,一般取26; 1.3 裙房层数:按实; 1.4 嵌固端层数:地下室范围内建筑物暂定为地下室负一层底板,地下室范围外取基础顶。 1.4 转换层所在层号:本工程无转换层; 1.5 地下室层数:按实; 1.6 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视墙体长度而定,一般取最小值1m。 1.7 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仅计算位移比时选择此项,其它结构分 析、设计均不选。 1.8 结构材料信息:钢筋混凝土结构;

监理工程师辅导:框架结构设计技术措施

监理工程师辅导:框架结构设计技术 措施 、灌注桩工程质量预控 1.研究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桩位平面布置图、桩基结构施工图,弄清设计要求和对影 响灌注桩工程质量和安全因素进行预测分析。 1.1. 研究建筑场地和邻近区域的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地面建、构筑物的调查资料, 确保周边不受影响。 2. 资质审查 资质审查是任何工程开工前必不可少的工作,对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资质审查应更加严格仔细,并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施工队伍的承建资格及现场人员的素质及经验的审查。 工程质量的把关很大程度上是靠现场工人的双手来完成的,特别是钻孔灌注桩这种对施工工艺有严格要求的工种,监理人员必须了解他们以往的施工经验,检查特殊工种的上岗证书等:施工过程中,往往由于现场工人一个错误的操作,就造成整根桩报废的严重后果, 因而除了要具有相关的工作职责及制度外,还应进行责任心的教育。二是施工机械的审查。 施工单位使用的成孔机械必须与现场土质、桩径、桩深等要求相适应,应注意审查其设备档案,保证其性能良好,不合格的机械不准进入现场;如果机具破旧,施工中打打停停, 势必严重影响质量。同时应考虑供电情况,一般应有备用发电机。 3.组织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 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可同时进行,以设计交底为主,设计人员申明设计意图,重申质量标准,监理人员应提出必要的以求保证质量的一些工作要求 4.核承包单位的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案。 重点: ①施工程序安排是否合理;

②施工机械设备能否保证质量; ③施工方法是否符合现场条件和工艺要求,并满足国家施工规范和质量验评标准等。 施工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质检制度等。 5. 核承包单位申报和进场的原材料一一水泥、砂、石、外加剂、钢筋等的合格证或复 试单。 6. 砼搅拌厂或现场搅拌站机械设备的状况(包括生产能力、生产质量、管理水平等)。 7. 查钻孔机、起吊、灌注、清渣与排浆以及加工和压浆等设备状况。 8. 核砼配合比及检查施工配合比是否满足水下砼浇注要求 ①砼配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坍落度宜为180?220? L,水泥用量不少于360kg/m3; ②砂率宜为40?45% ③选用中粗砂; ④粗骨料(碎石)粒径5?20? L。 9. 查现场排泥、排渣的安排是否合理。 10. 督承包单位认真做好第一孔或试桩工作,以取得经验和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工艺操作,保证施工质量。 四、应注意的质量问题和采取措施 1. 首灌砼不成功时,应立即采用泵吸反循环清孔吸出孔内砼,然后重新首灌。 2.若发生堵管,则应拔出导管疏通后,重新下导管(离砼面30?40? M,然后断续 灌注,并分析发生堵管的原因。 2.1. 埋管过浅,导致井孔内的泥浆返到导管里,形成混浆,使管内砼流动性降低,石子呈团状,堵在管口而造成堵管。 2.2. 埋管过深,使导管内砼不能依靠自身的重力作用冲出导管形成堵管。

建筑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建筑专业统一技术措施 工程编排: 一、文件管理、分门别类,文件夹: 1、2014——项目名称——收甲方、发甲方、方案、施工图 2、收甲方——几月几号,甲方发的什么文件(例:06、30-会议纪要或06、30-电梯样本)——收到文件(如若就是纸质文件,要自己保存好,能扫描的扫面成图像保存) 3、发甲方——几月几号,发甲方内容(例:06、30-1-8#楼面积或06、30-车库方案)——发送文件 4、方案——第几次汇报——cad、su、ps、jpg——几月几号,修改内容——文件(例:06、30-8#或06、30-车库) 5、施工图——几号楼——几月几号,修改内容——cad文件(例:0 6、30-08#或06、30-车库) 6、施工图——收其她专业——暖、电、水、结构——几月几号,传图原因(例:06、30-第一次条件)——cad文件 7、施工图——发她专业——暖、电、水、结构——几月几号,传图原因(例:06、30-第一次过图)——cad文件 绘图标准 一、图层 绘图时,图层颜色、线性及线宽设置详见下表,附cad。(绘图时所用颜色不可以就是暗色系) 1、平面: 绘图内容图层名称图层色号线宽线型填充备注 轴线DOTE 1(红) 0、09 点划线(DOTE) 墙WALL 2(黄) 0、4 直线 (Continuous) 结构柱COLUMN 9(灰) 0、4 直线 (Continuous) 墙体保温及装修线SURFACE 6 0、13 直线 (Continuous) 平面图 剪力墙填充HA TCH 150 0、05 斜线 (ANST31) 填充比例 1:60 单元详图剪力墙填充HA TCH 150 0、05 钢筋混凝土填充比例 1:40 墙身填充HA TCH 150 0、05 钢筋混凝土填充比例 1:20 门窗WINDOW 4 0、13 楼梯STAIR 4 0、13 洁具、风道、 排气道、楼板 开洞、空调、 空调洞 LVTRY 161 0、05 家具FURN 33 0、05 除打印单元 打样时均隐 藏 栏杆栏杆69 0、09 建筑轮廓线(面积计算) AREA 231 60 直线 (Continuous) 图层设置 打印隐藏 散水、屋面排 水、雨水管 排水 4 0、13

结构技术措施汇总

1.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1.1. 建筑结构的破坏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和重大的社会影响的建筑,其安全等级应定为一级。 1.2. 房屋建筑抗震设计中的甲类和乙类建筑,其安全等级应定为一级。 1.3. 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建筑,其重要性系数γ0=1.1,对偶然设计工况及地震设计 工况,其重要性系数γ0=1.0。 1.4. 重要性系数γ0 仅用于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不用考虑。 1.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规定的基础设计等级与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是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 1.6. 基础结构的安全等级原则上应与上部结构的安全等级一致。 1.7. 地基设计的安全等级应根据上部结构的重要性并考虑包括施工及环境条件在内的多方面的因素综合确定,一般可取为二级。地基承载力验算时,可 采用原位试验及试桩的结果。 2. 结构抗震设防类别及抗震等级 2.1. 建筑功能及重要性不同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 2.1.1. 建筑各单元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可根据局部的单元段划分抗震设防类 别。”故设置了抗震缝将结构分为若干独立单元后,可根据各单元划分抗 震设防类别。实际设计中应注意,由抗震缝分成的每个结构单元应有单独 的疏散出入口。 2.1.2. 对于大底盘高层建筑,当其下部裙房乙类建筑范围时,一般可将其及与之 相邻的上部高层建筑二层定为加强部位,按乙类建筑进行抗震设计,其余 各层可按丙类进行抗震设计。 2.1. 3. 当上部结构为乙类,下部为丙类时可综合判定为乙类。 2.2. 抗震措施、抗震构造措施和设计基本加速度 2.2.1. 抗震措施是除了地震作用计算和构件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 建筑总体布置、结构选型、地基抗液化措施、抗力概念设计对地震作用效 应(内力和变形)的调整,以及各种抗震构造措施。 2.2.2. 抗震构造措施是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原则,一般不需要计算而对结构和非 结构各部分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构造,如构件尺寸、高厚比、轴压比、长 细比、板件宽厚比、构造柱和圈梁的布置和配筋,纵筋配筋率、箍筋配箍 率、钢筋直径、间距等构造和连接要求。 2.2. 3. 在不同的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场地类别下,当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不同时,抗震措施和抗震构造措施分别按不同烈度取值,见表1 和表2。建筑 设防类别不同时,计算时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取值见表3。 按建筑类别和场地类别调整后的抗震措施(烈度)表 1 建筑

多层、高层框架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多层、高层框架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一、板厚(跨度及荷载较大的板尚应满足设计要求) 1、楼面板 卧室、厨、卫、阳台100 开间≥3.9m卧室110 开角窗卧室1/22板跨且不小于150 客厅(短向板跨) 3.9~4m单向板(或接近单向板)120 4.2m单向板(或接近单向板)130 4.2m双向板120 4.3~4.5m双向板130 电梯机房150 2、屋面板:110(10层或28.000m以下) 150(18层以上) 120(11层或28.00m以上~18 层),但跨度较大的板,尚应满足设计要求,坡屋面厚度应加大100。 3、楼电梯间屋面110 4、电梯间及开较大洞口周边楼板120(板筋双层双向通长) 5、楼梯梯板厚度:一般楼梯厚度取楼梯跨度的1/28,消防楼梯取楼梯跨度的1/26。 楼梯梯板厚度表 (一)一般楼梯 一般楼梯配筋表(板厚取楼梯跨度的1/28) (砼C25、HRB335) 消防楼梯 二、计算输入荷载 恒载表(仅适用于住宅做一般装修,当装修要求高或需吊顶时要相应加大)卫生间按回填400计算

客厅、餐厅、商铺楼面:板厚x26+1.7 屋面板板厚x26+3.5 楼梯8.0 (用于梯板厚小于150和跨度较小板,否则 应相应增加) 需回填的卫生间回填厚x20+板厚x26+1.4 1、活载 阳台 2.5 连通阳台 3.5 上人屋面 2.0 不上人屋面0.5 消防疏散楼梯间 3.5 带浴缸卫生间 4.0 电梯机房7.0 办公室、教室、餐厅、医院门诊部的走廊、门庭、楼梯 2.5 其余区域 2.0 商铺 3.5 消防通道16(分项系数1.0,单向板楼盖和无梁楼盖)或 12(双向板楼盖) 2、砌体填充墙线荷载(3m层高),采用容重不大于7KN/m3的加气混凝土砌块 250厚7.3(外) 200厚 6.3(外) 6.0(内) 150厚 5.0 有凸窗处:视同实体墙 外墙开大窗处:根据开窗比例按实体墙折减0.5~0.8 阳台栏杆 3.0 三、抗震设防烈度和抗震等级(应符合GB50011-2001表6.1.2) 四、结构布置 建筑、结构标高在武汉地区相同,其他地区按要求 1、墙厚度为200时,普通剪力墙墙长≥1700,短肢剪力墙墙长一般为1000。较大跨度悬挑梁相连的外墙或分户墙250。 2、一般情况下,框架梁宽度均≥200,框架梁及连梁最小梁高为400。 3、22~28层外墙厚250,普通剪力墙墙长≥2100,尽量不做短肢墙,墙肢较短时考虑做成联肢墙。 4、18层及以上外墙可尽量做到门窗边,以增加抗扭刚度。

沈阳人防地下室土建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人防地下室土建设计统一技术措施沈阳市天盾人防工程施工图审查咨询有限公司 一、关于人防工程施工图设计深度。 报送的人防地下室施工图应由以下图纸组成: 1、人防专篇 2、人防工程座落总平面图 3、战时平面图 4、平时平面图 5、主体剖面图 6、出入口大样图 7、通风井大样图 8、防水节点大样图 9、噪声房间的吸声隔音构造或节点大样图 10、其它必要详图

11、结构布置及配筋图(顶板、底板、防护墙、柱、基础、人防门框、通风井、出入口、通道等。) 二、进、排风竖井的井壁应全都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不得将地面以上改为砌体结构。 三、电梯井壁为临空墙最小厚度,不应小于250mm(人防内)。 四、防毒通道与洗消间之间的隔墙应为钢筋混凝土墙,不得采用砌体结构墙。 五、位于倒塌范围内的室外出入口的防倒塌设计,应一次设计报审,若是联合设计,应由人防工程主设计单位报审。 六、结建式地下室,战时室内楼梯间为主要出入口时,楼梯、楼梯间墙、通道均应按防倒塌设计(含首层楼梯)。 七、平时使用,战时不用,需封堵的洞口,应一次设计完毕,施工时设置预埋件,施工图审查时上报封堵详图。 八、人防门活置式门槛应按二次浇注砼设计(详见大样图)。 九、临空墙、单元防护隔墙上的洞口采用封堵板或型钢封堵时,应在底板上留设沟槽(详见大样图)。

十、人员掩蔽所、物资库应设洗消集水坑,其位置(详见大样图)按规定设置。 十一、人员掩蔽所的掩蔽面积按建筑面积的70%计算,掩蔽人数按掩蔽面积每平方米1人计算。 十二、战时设置水箱时,其位置要求应同贮水间。 十三、人员掩蔽所、汽车库及物资库的进、排风竖井内应设爬梯。 十四、进、排风竖井中的人防门上挡墙应设挑檐(详见大样图)。 十五、施工缝、后浇带不得穿跨人防门框墙和防护房间、通道等有密闭要求的部位。 十六、施工缝及后浇带内不允许使用止水胶条,应采用3mm以上厚度的钢板止水带。 十七、防烟分区应设挡烟垂壁(梁高大于500时,可不设)。 十八、竖井式货物进出口应在顶盖下设吊钩。 十九、人防门框墙应在人防外侧顶板下设吊钩。

设计院结构统一技术措施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 目录

一、总则 (1) 二、荷载 (9) 三、计算参数设置 (11) 四、基础及地下室设计 (17) 五、结构构件设计 (22) 六、钢结构设计 (31) 七、人防结构设计 (43) 八、其他 (47)

一、总则 1、一般规定 设计原则 要精心设计。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并尽可能技术先进,以确保设计质量。 设计前,必须对建筑物使用要求(安全性、耐久性、舒适性) 工程特点、材料供应、施工技术条件以及地质地形等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和研究分析,做到心中有数,使设计符合实际情况。 对所采用的标准图、通用图等,要弄清设计意图及适用范围,以便正确选用。当结构有部分分包时(如预应力、钢结构等),应有结构分包设计合同,分包单位应具备相应设计资质。如分包设计使用本单位设计图签,工程设计人应对分包的图纸和计算进行审核,并负相应审核责任。 凡采用标准图、通用图者,应注意正确选用,如选用不当,由采用者负设计责任。采用通用构件时,必须对各类构件之适用范围,应注意事项等,仔细了解清楚,以避免误用,造成安全问题。 结构设计应保证建筑物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及稳定性。在结构关键部位,材料要求严格部位、施工操作有一定困难部位,或将来使用上可能有变化部位,应适当留有余地,以保安全。 对于在已建成之工程上续建加层或改造之工作,应审慎进行,并遵守以下两条原则: 1.凡在建成之工程未按要求进行抗震设防者(即原设计未按抗震设计,或原设防烈度不够)应先按加层进行抗震加固及承载力的验算,再进行加层或改造(设计工作可同时进行),加层设计必须满足现规范要求; 2.非本单位设计之工程,在接受加层的设计任务时,应对设计文件及工程现状仔细研究,在确保整个工程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可靠措施。 设计使用年限和安全等级 设计基准期和设计使用年限 按《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要求,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规范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因此一般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取50年。对于轻钢结构(属于易替换的结构构件)一般取25年,临时建筑按5年确定,对年限低于50年的建筑采用的规范仍参照现行有关规范执行,高于50年的需另行确定在基准期内荷载及其设计参数的取值,可靠度指标、结构构件的性能指标、地震的概率分布等方面内容。混凝土结构一般为50年,幕墙为25年,门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

统一统一构造构造构造技术技术技术措施措施措施 工程名称: 中惠岭秀花园 编辑: 张岩泉 校对: 张岩泉 审核: 一、 基本荷载 工程地点: 东莞市(凤岗镇) 基本风压: 0.60 KN /m 2(结构水平位移验算) 0.60 KN /m 2(结构承载力验算)房屋高度≤ 60m 0.66 KN /m 2(结构承载力验算)房屋高度> 60m 地面粗糙度: B (应结合城市规划考虑周边3年左右房屋疏密程度) 抗震设防烈度: 6度(0.05g ) 地震分组: 第一组 场地类别: Ⅱ类(根据勘察报告进行调整) 二、 楼面荷载 1、各楼层附加恒荷载计算 1)楼面恒载1(客厅、餐厅、公共走廊、电梯厅) 20厚石材 0.50 KN /m 2 25厚水泥砂浆 0.50 KN /m 2 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 KN /m 2 ∑=1.50 KN /m 2 2)楼面恒载2(厨房、卧室、设备用房、楼梯平台) 10厚地砖 0.20 KN /m 2 25厚水泥砂浆 0.50 KN /m 2 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 KN /m 2 ∑=1.20 KN /m 2 3)楼面恒载3(阳台) 10厚地砖 0.20 KN /m 2 20厚水泥砂浆 0.40 KN /m 2

15~35厚水泥砂浆找坡 0.50 KN/m2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 KN/m2 ∑=1.60 KN/m2 4)楼面恒载4(沉箱350卫生间) 10厚地砖 0.20 KN/m2 20厚水泥砂浆 0.40 KN/m2 15~35厚水泥砂浆找坡 0.50 KN/m2 300厚回填(容重取12 KN/m3)3.60 KN/m2 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 KN/m2 ∑=5.20 KN/m2 5)楼面恒载5(管道井) 20厚水泥砂浆 0.40 KN/m2板底粉刷 0.40 KN/m2 ∑=0.80 KN/m2 6)屋面恒载1(上人保温隔热屋面) 10厚地砖 0.20 KN/m2 20厚水泥砂浆 0.40 KN/m2 40厚细石混凝土防水层 1.00 KN/m2防水卷材 0.40 KN/m2 聚苯板保温 0.10 KN/m2 20厚水泥砂浆 0.40 KN/m2陶粒混凝土找坡((2%) 1.00 KN/m2陶粒混凝土找坡 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 KN/m2 ∑=4.00 KN/m2 7)屋面恒载2(不上人保温隔热屋面) 40厚细石混凝土防水层 1.00 KN/m2防水卷材 0.40 KN/m2聚苯板保温 0.10 KN/m2 20厚水泥砂浆 0.40 KN/m2陶粒混凝土找坡((2%) 1.00 KN/m2陶粒混凝土找坡

框架结构设计的技术措施

框架结构设计的技术措施探析 摘要: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由四部门组成,分别是楼板、柱、梁以及基础承重构件。在允许的高度情况下,框架结构的设计需要提供较大的空间,来适合多种使用功能的要求。被人们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多层厂房以及仓库中。本文从现浇板截面及配筋、人工调整框架节点配筋及填充墙、框架柱模板结构设计、强化建筑物框架结构设计的管理措施、框架结构设计中的其他问题五个方面进行了框架结构设计技术的探析说明。 关键词:框架;结构设计;技术探析 abstract: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composed by four departments, respectively is floor, column, beam and foundation bearing component. at the height of the allowed, frame structure design need to provide larger space, to suit a variety of use function requirements. is widely used in the industry of multi-story factory buildings and warehouse. this paper, from the site casting integrated section and reinforcement, artificial adjustment framework node reinforcement and fill walls, frame column template structure design,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the frame structure design management measures, frame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other problem five on the frame structure design technology analysis shows.

统一技术措施(二)构造2013.07

五、构造及配筋要求:(红色字体处为易出错条款) 1、配筋原则: 除非有特殊理由且征得专业负责人同意,构件实际配筋时不得放大,严格按计算值配置;梁配筋时最多增加10%以内。 2、箍筋优先使用三级钢ф8,三级钢ф10,三级钢ф12。 3、楼(屋)面板: 3.1跨度≤2.4m的隔墙下可以不设次梁(需要梁形成高差者除外),但应设板底加强筋(在 “结构总说明”中表示)。电算时该墙作为板上恒载输入(将该墙重量平摊做为均布 面恒载q)。 3.2 板厚及配筋 建筑凹口连接板板厚为120mm,设双层双向钢筋ф8@150(连接墙体方向)/ф8@200或 计算结果的大值; 框筒结构核心筒区域板厚为130mm,设双层双向钢筋ф8@120; 住宅部分楼电梯筒板厚110mm,设双层双向钢筋ф8@150; 转换层板厚最小180mm,设双层双向钢筋ф12@150; .转换层上下各一层板厚130mm,设双层双向钢筋ф8@150; 地下室顶板厚度180mm,设双层双向钢筋,最小ф10@150(人防部分除外); 裙房商业大洞口周边楼板加厚为130mm,设双层双向钢筋ф8@120(地上)、ф12@150 (±0.000m); 电梯机房板厚为150mm,双层双向钢筋ф10@150; 电梯底坑板厚300mm,双层双向钢筋ф14@150; 扶梯底坑板厚150mm,双层双向钢筋ф10@150。 人防区板厚250mm;商业部分楼板板厚110mm(井字梁);办公、酒店标准层板厚120mm; 住宅部分楼板最小厚度100mm;所有结构单体屋面板厚为120mm。 带角窗房间板厚130mm。 3.3 住宅项目楼板(不含地下室顶板、屋面板、加强板等),在板上部无负筋处设置ф6@200 双向钢筋网片,与负筋搭接200mm,且配筋率≥0.1%;办公和商业项目楼板跨度≥ 4200的一般楼板(不含地下室顶板、屋面板、加强板等),在板上部无负筋处设置ф 6@200双向钢筋网片,与负筋搭接200mm,且配筋率≥0.1%。 长沙项目,短跨大于3.9米的板四角部位;阳角部位;剪力墙转角部位应配置间距不 大于100mm且与受力钢筋直径相同的双层双向的抗裂钢筋,配筋长度应大于板短向 跨度的1/3。 3.4大屋面板配筋设双层双向拉通筋(上筋采用10@200,负筋不足时设置支座附加短筋,

建筑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 建筑专业统一技术措施 工程编排: 一、文件管理、分门别类,文件夹: 1、2014——项目名称——收甲方、发甲方、方案、施工图 2、收甲方——几月几号,甲方发的什么文件(例:06.30-会议纪要或06.30-电梯样本)——收到文件(如若是纸质文件,要自己保存好,能扫描的扫面成图像保存) 3、发甲方——几月几号,发甲方内容(例:06.30-1-8#楼面积或06.30-车库方案)——发送文件 4、方案——第几次汇报——cad、su、ps、jpg——几月几号,修改内容——文件(例:06.30-8#或06.30-车库) 5、施工图——几号楼——几月几号,修改内容——cad文件(例:06.30-08#或06.30-车库) 6、施工图——收其他专业——暖、电、水、结构——几月几号,传图原因(例:06.30-第一次条件)——cad文件 7、施工图——发他专业——暖、电、水、结构——几月几号,传图原因(例:06.30-第一次过图)——cad文件 绘图标准 一、图层 绘图时,图层颜色、线性及线宽设置详见下表,附cad。(绘图时所用颜色不可以是暗色系)1、平面: 绘图内容图层名称图层色号线宽线型填充备注 DOTE 0.09 轴线1(红)点划线(DOTE) WALL 0.4 线直2(黄)墙 (Continuous) COLUMN 0.4 线直9(灰)结构柱 (Continuous) 0.13 SURFACE 6 线直墙体保温及装修线(Continuous) HATCH 150 0.05 平面图斜线填充比例1:60 ANST31)剪力墙填充(HATCH 150 0.05 单元详图钢筋混凝土填充比例1:40 剪力墙填充HATCH 150 0.05 墙身填充钢筋混凝土填充比例1:20 WINDOW 4 0.13 门窗 STAIR 4 0.13 楼梯 161 0.05 LVTRY 洁具、风道、排气道、楼板开洞、空调、空调洞 FURN 33 0.05 家具除打印单元打样时均隐藏 69 0.09 栏杆栏杆

技术措施-PKPM参数2018

结构专业技术措施之PKPM-SATWE参数取值: 一.总信息: 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 该参数主要针对风荷载计算,同样对地震力起作用。只需考虑其它角度的地震作用时,无需在此填数值,应填“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地震数,相应角度”或勾选“程序自动考虑最不利水平地震作用” 一般按0输入。 2)混凝土容重: 钢筋砼计算重度,考虑饰面的影响应大于25,不同结构构件的表面积与体积比不同饰面的影响不同,一般按结构类型取值: 结构类型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 重度 26 26.5 27 3) 钢材容重: 一般情况下,钢材容重为78KN/m3,若要考虑钢构件表面装修层重,钢材的容重可以填入适当值。 4)裙房层数:层数要从最底层算起,包括地下室层数。此参数主要用来确定剪力墙底部加强区高度。 抗规第6。1。3条规定: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措施;但是该参数的作用在程序中并没有反应。绘图中采用构造加强。 注意:对于体型收进的高层建筑结构、底盘高度超过总高度20%的多塔尚应符合高规10.6.5条;目前程序不能自动将体型收进部位上、下各两层塔楼周边竖向构件抗震等级提高一级,需要在“特殊构件定义”中自行定义,不宜事后提高配筋。 5)转换层所在层号:层数要从最底层算起,包括地下室层数。 如果有转换层,必须在此指明其层号,以便进行正确的内力调整。 注意:程序不能自动识别转换构件! 作用:a、程序自动判断加强区层数;b、输入转换层数,并选择相应的楼层刚度算法,软件会输出上下层楼层刚度比。C、计算参数中有将转换层号自动识别为薄弱层的选项。 抗震等级:程序设有“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的选项。(高位转换可以自动再提高) 转换层全层应设置为“弹性膜”(平面内刚度真实考虑,平面外为0) 转换层结构选择“施工模拟3”时,施工次序:宜将转换层与其上2层设为同一施工次序。 6)嵌固端所在层号: 如在基础顶面嵌固,嵌固端所在层号为1;当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部位时,那么嵌固端所在层为地上一层,即地下室层数+1. 作用:确定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时,程序将起算层号取为:嵌固端所在层号-1;程序自动将嵌固端下一层的柱纵向钢筋对应上层增加10%;梁端弯矩设计值放大1.3倍。 涉及到《底层》的内力调整等,程序针对嵌固层进行调整。 7)地下室层数: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统一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二、设计主要依据 1、国家现行技术规范、规程 2、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甲方下达的任务设计书 三、结构体系 1、A栋:剪力墙结构,有局部梁为框支梁。 2、B栋:剪力墙结构,有局部梁为框支梁。 3、商业裙房:框架结构 四、抗震等级 1、A栋:四级(框支框架二级) 2、B栋:三级(框支框架二级) 3、商业裙房:四级 五、电算统一技术措施 1、基本参数输入 (1)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0.0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土类别为Ⅱ类,特征周期0.35s(详地勘报告)。 (2)本工程房屋高度不大于60m,取50年一遇基本风压0.4KN/m2;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房屋高度大于60m建筑),承载力设计时应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体型系数1.3,地面粗糙度为C类。 (3) STAWE计算中注意周期、地震力最大作用角带入计算,注意有斜交抗侧力构件时应输入斜交抗侧力构件附加地震数、方向角。 (4)PM中混凝土容重按25 KN/m3输入,自动考虑楼板自重。STAWE中,剪力墙部分混凝土容重按27 KN/m3输入,框架部分按26 KN/m3输入,框剪部分按26.5 KN/m3输入。 (5)A栋,体系按不规则+偶然偏心考虑地震作用;B栋按双向地震作用考虑,商业门面部分按规则结构进行地震作用考虑。(质量和刚度分布明

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按双向地震作用) (6)根据建筑嵌固条件定义地下室层数。地下一层且四周完全或基本嵌固于土中可按地下室考虑,根据结构形式考虑是否将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顶板。半地下室或其他嵌固条件不具备的情况按普通楼层输入,考虑土压力对结构的影响(将土压力作用在柱上按线荷载输入,或作用在节点上按集中荷载输入,边界条件应符合实际情况)。 (7)按模拟施工加载一计算方式考虑施工影响。(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按模拟施工加载三考虑) (8)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取1.5~2.0,根据板厚与梁高度关系取适当的值(板翼缘刚度对梁刚度的贡献程度),一般取1.8~2.0。 (9)框剪结构按规范要求调整0.2Q(满足要求时可不调整),有地下室时从地下室顶板上调整。 (10)墙、柱及基础设计考虑活荷载折减,带地下室的楼栋折减系数往上提一级,如2~3层由0.85调整为1.0,依次类推。考虑梁活载不利布置。 (11)梁一端与剪力墙平面外相交时,梁端点饺。 (12)按“刚性楼板假设”计算时,当扭转位移比大于1.2时,计算 选“不规则”选项。如存在其他平面不规则、竖向不规则时也应选“不规则”选项。最大扭转位移比应≤1.5。 (13)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要求详规范要求。 (14)高层建筑应避免第二周期为扭转周期。周期比应小于0.9(复杂高层建筑应小于0.85)。 (15)多层框架结构柱按单偏压计算考虑(但应进行双偏压进行配筋验算),框支柱按双偏压计算考虑。坚持柱轴压比是否超限、节点域抗剪是否超限。 (16)周期折减系数取值:框架结构取0.7,剪力墙结构取0.85~0.9,框支剪力墙结构取0.85。 (17)多层部分梁活载放大系数取1.0,高层部分梁活载放大系数取1.0。 (18)连梁刚度折减系数0.7,梁扭转折减系数0.5。梁端负弯矩调整系数0.85。 (19)层刚度计算方法: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之比计算方法。(当为底部为一层大空间带转换层高层建筑时采用剪切刚度计算方法,当底部为二层及二层以上大空间带转换层高层建筑时采用剪弯刚度计算,当复核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时其侧向刚度与相邻上部楼层之比时应采用剪

框架结构办公楼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成都XXXXXX保安用房及武警用房和110变电站迁建辅助综合楼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编制单位:四川XXXX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 审核: 日期:二0一零年四月十二日

目录 一、施工组织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综合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编制说明以及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施工组织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机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奋斗目标及机构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质量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期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安全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团结合作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项目施工管理人员职责..................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公共安全应急领导小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施工组织管理机构高效运转保障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机构管理重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施工工期及进度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服务及保障措施

设计服务及保障措施 1、设计服务 (1)由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高中级技术人员组成专项工作组,专人专职负责此项工程,以保证设计质量和进度。 (2)项目设计文件是项目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将充分听取贵方的意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念与我院的设计经验,结合贵方的实际,设计出美观、实用、经济的、令贵方满意的设计。 (3)设计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制订的规范和地方法规,力求精益求精,并随时与建设单位沟通,保证设计满足建设方要求,做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投资。 (4)设计完成后,积极配合贵方进行施工招标,由各专业人员到现场参加设计技术交底,做到耐心细致的回答各方提出的技术问题。 (5)施工图审查完成后,保证及时将审查回复意见反馈给图纸审查机构。 (6)项目建设过程中,随时与监理公司和施工单位取得联系,主动到施工现场解决问题并随时给予解答。需变更设计的,一般设计变更当天答复,重大方案变更,3日内拿出修改意见。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的施工需要,可派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服务,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7)及时跟踪施工进度,在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负责施工图技术交底、基础验槽、验筋、主体验收以至竣工验收等工作,本着为建设单位负责的态度,根据需要及时派各专业人员到现场查看施工质量,认真做好各项验收工作,并做到随叫随到。

2、技术措施 (1)本项目在设计过程中,由各专业资深的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对技术方案进行评审、优化、比选、做到技术先进、功能完备、造型美观大方、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合理。各专业由专业负责人编制统一的技术措施,确保各子项设计深度、设计内容满足规范和贵方要求。 (2)由我院资深专家协同项目负责人协调各专业完成设计,把好安全、质量、技术关,确保设计安全经济。 (3)在设计过程中,配备先进的技术装备,严格遵循已确定的单体方案,按设计要求进行设计。在国家、省、市、行业各种标准、规范、规定和定额范围之内,精心计算、精心设计,尽可能为贵方节省投资。 (4)在设计过程中,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建设单位对使用功能的要求,准确计算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避免浪费。 (5)在设计过程中,设专人加强与贵方联络与沟通,保证准确有效地采用贵方提供的设计基础资料,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培训服务 为使业主操作人员能顺利掌握设备、控制系统等的正常运行,我方将本项目涉及的具体技术和基础知识为用户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语言采用汉语,培训资料采用中文,培训员具有丰富的教学及实践经验。培训内容如下: 3.1 系统工艺知识、运行操作培训 培训操作人员熟悉整个工艺流程,各处理单元的处理原理。对各设备及构筑物的物料流向及各控制调节系统应准确了解。 使操作人员熟练掌握各设备的运行参数和操作方法。 培训操作人员熟练掌握各项水质指标的分析化验技术,并能根据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剪力墙结构)

25# 地块项目 结构专业统一技术措施 一、工程结构概况 本工程为25#地块项目,集住宅、商业及酒店于一体,场址位于云南省xxxxxxx。 1.结构形式:多层框架结构(3-4层);高层为1栋超高框筒结构,1栋高层框筒结构,8栋普通剪力墙结构。 2.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 3.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三组。 4.基本风压:0.30 KN/m2 ,体型系数:1.3,地面粗糙度类别:C类; 5.场地类别:Ⅲ类,特征周期:0.65s ; 6.抗浮设计水位:10米。 7.基础持力层为:桩基础 二、结构材料 1、混凝土 ·高层:墙、柱 C60以下(根据计算需要,加强层采用统一标号,其上以3层为标准递减一个标号,但应结合位移比值确定) ·框架梁、次梁、板、楼梯、基础 C30 ·多层:柱底部两层C35,上部C30 地下室部分:采用S8抗渗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龄期可为60天。 地下室顶梁板 C30 地下室挡土墙 C30 地梁、底板、承台 C30 2、钢筋(钢筋全部采用HRB400) ·墙、柱、梁纵筋 HRB400 ·梁纵筋HRB400 ·现浇板筋 HRB400 ·分布筋楼面Φ6@250 屋面Φ6@200 ·柱、梁箍筋 HRB400

·墙身大样,屋面大样中的构造板筋 HRB400 三、荷载取值 1、填充墙:(KN/㎡)(卫生间和厨房适当加荷载增加0.3 KN/㎡) 公共部位(仅针对塔楼范围内,楼电梯间内的隔墙,公共卫生间分隔墙等)的墙体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容重按8) 写字楼:隔墙,分户墙等用ATR轻质隔墙 2、阳台栏板(预制):3KN/m ,栏杆:2KN/m ;玻璃金属栏杆:1KN/m ; 玻璃幕墙:1KN/㎡; 3、楼屋面板荷载: 1)自重由程序自动计算; 2)恒载:(按荷载计算书所理荷载) a.商业:1.5 KN/m2; b.客厅、餐厅、阳台:1.3 KN/m2; c.厨房、卫生间(不降板的):1.6 KN/m2; d.卧室及书房:1.1 KN/m2 e.楼梯板(含自重,按投影面积,梯板厚大于150的情况另算):7.0 KN/m2; f.露台、屋面:3.5 KN/m2; g.斜坡瓦屋面:3.0 KN/m2; h.卫生间有降板的,回填高度内适当乘以系数扣除洁具和埋管的高度,回填材料按18KN/m3考虑,顶板有覆土的按18KN/m3设计; i.住宅公共部分:1.5 KN/m2; 4、楼屋面活载 ·住宅楼面活载 2.0 KN/㎡ ·浴室、卫生间、涮洗室楼面活载 2.5 KN/㎡

钢结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第七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钢结构安装 2.1吊装顺序:柱→柱间支撑(墙梁)、行车梁→屋架→屋架支撑(檩条) 2.2吊装前准备: 为了确保构件吊装前的顺利进行,并达到要求的质量、工期、和效益。按照选定的吊装方案充分做好吊装前的准备工作。 2.2.1技术准备 1)全面熟悉掌握有关施工图纸、设计要求、施工规范、吊装方案等有关技术资料,核对构件的空间、就位尺寸和相互间和关系,掌握结构的高度、重量、外形尺寸、数量、型号及构件间连接方式等。 2)掌握吊装场地范围内的地面、地下、高空的环境情况。 3)了解已选定的起重机械设备的情况和使用要求。 4)编制吊装工程作业指导书。 5)进行认真细致全面的方案和作业指导书的技术交底。 2.2.2施工准备 1)钢构件和验收 钢构件制作完成后,应按国家GB50205-95的规范进行检查验收。外形几何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GBJ205-83表3.9、3.1的规定。 钢构件成品出厂时,制造单位应提交产品证明书和下列技术文件; A)设计更改文件,钢结构施工图并在图中注明修改部位。 B)制作中对问题处理的协议文件。 C)所作钢材和其它材料的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 D)高弗螺栓磨擦系数物实测材料。 钢构件进入施工现场后,除了检查构件规格、型号、数量外,还需对运输过程中易产生变形的部位进行专门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做好签证手续以便备案,对已变形的构件应矫正,并重新检验。 2)测量仪器及使用应按规范要求,统一它的标准。 A)经纬仪:采用精度2S的光学经纬仪。 B)水准仪:按国家三、四等水准仪测量及工程水准测量要求,其精度为±3MM/KM。 C)钢尺:参与同一单位工程施工的各个单位,须使用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尺,应通过标准计量校准钢尺。 3)基础复核 A)基础施工单位至少在吊装前七天提供基础验收的资料。 B)基础施工单位应提供轴线标高的轴线基准点和标高水准点。 C)基础施工单位在基础上应刬有关轴线和记号。 D)支座和地脚螺栓的允许偏差应按GBJ205-83规范中表4.2.2要求,支座和地脚螺栓的检查应分二次进行,即首次在基础砼浇灌前与基础施工单位一起对地脚螺栓位置和固定措施进行检查,第二次在钢结构安装前作最终验收。 E)提供基础复测报告,对复测中出现的问题应通知有关单位,提出修改措施。 F)为防止地脚螺栓在安装前或安装中螺纹受到损伤,宜采用锥形防护套将螺纹进行保护。 4)构件预检

住宅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目录 第一部分:住宅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一.总平面设计 1.间距 2.消防 3.流线设计 4.附属用房 5.摩托车、自行车存放 二.单元户型设计 1.玄关 2.厨房 3.卫生间 4.阳台 5.门 6.窗 7.空调 8.油烟机 10. 热水器 11.插座开关散热器 12.其它三.公 用空间 1.单元入口 2.楼梯 3.电梯 4.裙房商铺 5.地下室半地下室 6.会所 7.墙体 8.屋面、女儿墙、屋顶栏杆 9.地下车库及汽车坡道 10. 管道井、设备表箱 11.垃圾收集 12.设备选型 13.其它四.室 外工程 1.竖向设计

2.道路铺地 3.游泳池 4.儿童游戏场地 5.绿化 6.其它 第二部分:图纸编制深度统一要求一.图纸目录 二.设计说明 三.总平面图 四.各层平面图 五.立面 六.剖面 七.户型大样 八.厨卫大样 九.楼梯大样 十.门窗大样及门窗表十一.外墙大样 十二.其它细部大样 十三.与其它专业校对要点 第三部分:重点部位营造作法一.屋面 ㈠东北地区屋面构造作法 ⑴坡屋面(≯30°) ⑵上人平屋面 ⑶非上人平屋面 ⑷种植屋顶 ㈡华北地区屋面构造作法 ⑴坡屋面(≯30°) ⑵上人平屋面 ⑶非上人平屋面 ⑷种植屋顶 ㈢华东地区屋面构造作法 ⑴坡屋面(≯30°) ⑵上人平屋面 ⑶非上人平屋面 ⑷种植屋顶

㈣华南地区屋面构造作法 ⑴坡屋面(≯30°) ⑵上人平屋面 ⑶非上人平屋面 ⑷种植屋顶 二.卫生间 ㈠楼面构造作法 ㈡墙体构造作法 ⑴墙体材料 ⑵导墙作法 ⑶墙体防水 第四部分:典型构造节点(此部分后补)1.地下室通风道出地面 2.地下室坡道排水沟 3.地下室侧墙与室外地面交接节点4.空调板 5.凸窗上下口 6.出屋面台阶 7.露台出屋面门口节点 8.屋面防水节点 9.屋面变形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