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株洲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株洲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株洲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攻坚时期,也是株洲工业提质加速的重要时期。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实施产业转型战略,打造实力株洲的发展目标,根据株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全市工业发展实际,特制定“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一、现状和背景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株洲工业经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循环经济发展道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扩大技改投入,加快技术进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壮大做强优势产业,调整淘汰落后产业。抓大扶小并举,内育外引并重,扩量提质并进,加快产业升级,打造产业品牌,培育产业集群。“十一五”规划的各项指标提前一年全面完成,成为工业发展历史上的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截止到2010年底,全市拥有独立核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92家,其中:大中型企业68家,上市公司8家,规模以上工业资产合计1116亿元,“十一五”年均递增17.95%。全部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65亿元(工

业总产值2041亿元),“十一五”年均递增17.1%(可比口径,下同),工业增加值占DDP比重达到5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606亿元(工业总产值1693亿元),“十一五”年均递增19.81%。

经济效益同步增长。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559亿元,“十一五”年均递增20.44%;实现利税达到123亿元,“十一五”年均递增23.56%;实现净盈利达到63亿元,“十一五”年均递增29.3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91,比2005年提高71个百分点。

技术进步明显加快。截止2010年底,全市建立市级以上各类技术开发中心56家,其中:国家级工程中心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家,博士后工作站9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2010年,全市新产品产值率高达19.67%。“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162亿元,相当于“九五”、“十五”十年间投资总额的5倍,年均增长48.76%。

非公经济全面发展。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26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53.7%,“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30.6%,超过全市平均水平13.5个百分点,国有工业与非公工业比例为1:1.23。

企业改革稳步推进。从2003年5月全面启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至今,全市启动改革的工交企业共126家,涉及职工13.8万人,有61家企业已基本完成了改革任务,涉及职工7万余人,支付改革成本30.94亿元,其中:资产变现1 3.7亿元,社保挂账6.54亿元,各种渠道筹集现金10.7亿

元。七年来的企业改革,强化了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分离了企业办社会职能,彻底解除了企业包袱,增强了企业的生机与活力,从根本上破解了企业发展的瓶颈。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全市产业、产品及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结构进一步优化。2010年底,全市轻重工业比为1 :4.66,传统工业与战略性新型产业比例2.22:1,大型工业与中小工业比例0.65:1。全市建成了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11个,园区工业与园区外工业比例1. 76:1。

节能减排取得突破。“十一五”期间,我市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取缔24家“五小”企业,关停11家重金属污染企业、69家造纸企业,搬迁4家主干线两边影响城市规划企业;共实施了21个重大工业污染治理、49个结构调整、81个二氧化硫减排和174个化学需氧量减排项目。2010年,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9 9吨标煤,万元GDP能耗为1.27吨标煤,分别较2005年下降43.3%和21.5%。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砷和镉排放量分别控制在7.51万吨、6.2万吨、12.2吨和2吨以内,较2 005年分别削减28.58%、8.55%、29.48%和30.8%,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达到82.7%,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累计下降31.5%,超额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二)发展环境

未来的五年与进入新世纪的前10年、改革开放以来的3 2年、建国以来的61年相比,将是一个重大的全面转型时期。从总体上看,我市工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又面临新的挑战。

优势:一是主导产业优势明显。株洲市现已形成了以交通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冶金、化工原料、新材料、健康食品与生物医药和陶瓷等产业为支柱、以“5115”工程企业为骨干,以原材料生产和制造工业为主体、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的工业体系。市内有亚洲最大的铅锌等有色金属冶炼基地、硬质合金研发和制造基地,全国最大的电力机车研发和制造基地,江南地区最大的铁路货车、中小航空发动机和汽车零部(配)件研发和生产基地。电力机车、硬质合金、铅、锌和二氧化硫等10多种工业品产量位居全国第一。电锌、电铅的出口量居全国首位。二是战略区位优势明显。株洲南靠广东,北接长江,东眺上海、江浙,西连巴蜀、云贵,是联系华东、华南、华中和西南的经济纽带区域,同时又是湖南经济最发达的长株潭“金三角”区域及“两型社会”综合配套试验区的重要一极,“贯通南北,连接东西”是对它区位优势的最好诠释。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相得益彰的综合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条件相当具备。三是技术创新优势明显。株洲国家高新区目前已形成了以田心高科园为主平台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研发生产基地,以董家塅为平台的国家级中小航空发动机科研一体化基地,轨道交通装备和航空设备研发技术在全国居于前列。目前,我市已经拥有长株潭地区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传感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全国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国家轨道交通装备基地、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等已获批的一系列国家级别的产业基地。四是人力资源优势明显。我市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完备的产业体系,较为雄厚的科技教育力量,已形成了一批较高专业技术、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的高级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队伍。株洲市的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特色和优势,随着我市在云龙新城“职教城”建设的全面开工,

将整合现在我市的职业教育资源,在长株潭地区打造出一座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教育“硅谷”,成为全国企业技能人才的培训基地。五是城市功能优势明显。株洲是全省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城市整体设计规划科学超前,功能齐全,经过六十年发展,城市生活宜居繁华,城镇建设势头强劲,城乡统筹协调一致,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强大,近年相继拿下“国家园林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交通模范城市”等“金字招牌”,为株洲市新时期“四化两型”建设以及工业布局奠定了良好基础。

劣势:一是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多,资源深加工、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少。二是产品关联性不够强。在主导产品中,除轨道交通企业以外,多数行业产品关联性不强,产业链条较短,企业间相互配套、协作生产的能力较弱。三是“群山无峰”的问题仍比较突出。2010年底,全市工业企业过100亿元的只有3家。四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作刚刚起步,环保治理欠帐较多,可持续发展压力较大。

机遇:一是国家实施“两型社会”建设,为株洲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株洲市享有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老工业基地改造、中部崛起、循环经济、综合性国家高技术基地和“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等六大产业政策优惠,特别是“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的实施,为实现产业转型,创新发展模式,拓展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发展空间,率先突破体制机制约束和障碍,吸引国内外项目、技术、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我市集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二是国家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国家确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

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市在很多方面都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优势,如能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大扶持力度,可以推动产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三是我省实施“四化两型”战略的机遇。省委提出了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为主导的“四化两型”战略,加快长株潭一体化进程,将为我市产业发展以及解决清水塘污染等重大历史遗留问题带来机遇。

挑战:一是来自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因素的挑战。2009年以来,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仍在发展蔓延过程中,全球经济失衡加剧,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外部需求减弱,金融风暴已波及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实体,给世界经济增长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也给我们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二是来自全国区域间、产业间的综合竞争的挑战。从全国各省市的经济发展看,地区间竞争态势更加激烈,中部其余诸省份崛起态势十分强劲,我省地州市之间的竞争态势愈见激烈,对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工作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我市在全省乃至中部崛起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围绕资源、技术、市场、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三是来自国内外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的挑战。从长远看,以资源主导型的产业结构较大程度地影响了我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少数企业仍主要依靠高投入,尤其是资源的高消耗来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以产品数量扩张和低价来取胜,这势必加剧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不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难以维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国家将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限制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这对我市的有色冶炼、化工等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二、思路和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紧扣实施产业转型战略,建设实力株洲的目标,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两化”融合为支撑,提升优化传统产业,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扶持新兴产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全面提升工业主导水平,再造一个株洲工业,为建设实力株洲提供强力支撑。

(二)规划目标

到2015年,全市基本实现优势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优质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和技术高新化、产业集群化、制造信息化、标准国际化、资源集约化,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两型”产业体系,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努力实现“一翻两降三提四调”的目标,力争工业总量跃升全省第二,实现工业城市向工业强市转变。

一翻,即工业经济总量翻番。到201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由2010年的2041亿元提高到4900亿元,年均增长15%(剔除了4%的物价上涨等不可比因素,下同),实现翻番;全部工业增加值由665亿元提高到1660亿元,年均增长16%(全市工业增加值率达到34%,较2010年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规模工业增加值由606亿提高到1550亿元(原口径,下同),年均增长16.7%,增长1.5倍;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由2010年的419亿元增加到1043亿元,年均递增20%;规模工业利税总额达到280亿元,年均增长18%。

两降,一是降低冶炼、化工等“两高一资”产业比重。冶金产业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由14.6%下降到10%;化工产业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由13.72%下降到8%。二是降低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一五”末下降18%(全国“十二五”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砷、镉、SO2、COD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0%以上。

三提,一是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高新技术企业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由9.05%(135家)增长到1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由44.4%提高到52.6%以上。二是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由33.5%提高到53.5%以上;三是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由165亿元提高到500亿元以上。“两化”融合综合指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渗透阶段开始进入融合发展阶段。

四调,一是国有工业与非公工业比例由1:1.23调整到1:1.5;二是园区工业与园区外工业比例由1.76:1调整到2:1;三是县域经济占全市经济比重由39%调整到42%以上;四是五大优势产业(轨道交通、汽车、服饰、航空航天、陶瓷)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37.7%调整到50%。

株洲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主要指标表

(三)发展战略

1.突出千亿集群,实现产业跨越。重点推进轨道交通、汽车、航空、服饰、陶瓷等5个产业向千亿台阶迈进。按照大型、高端、循环发展的方向,通过打造以产业上下游配套协作和循环发展为纽带的产业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构建具有株洲特色、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促进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提升、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提升、株洲制造向株洲创造提升,实现我市产业大跨越。

2.突出科技引领,实现产业升级。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组织实施一批关联效应大、支撑力强、促进产业升级的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建设新材料和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创新基地,研发节能环保、新材料、重大装备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推动关键技术研发实现突破。加强公共创新平台和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做好品牌创建工作。面向产业园区,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重点实验室,完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中试基地等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共同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科技保障。

3.突出园区攻坚,实现产业集聚。深入推进园区攻坚工程,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着力破解土地、资金、产业等瓶颈,提高园区承载力,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延伸、要素向园区集聚,打造工业发展核心增长极。到2015年,全市将形成株洲高新区、田心高科园2个产值过千亿园区,清水塘循环经济区、醴陵陶瓷科技园2个产值过百亿,4个产值过50亿的县域工业园区,全市园区技工贸总收入达到4000亿元。

4.突出节能减排,实现产业转型。继续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力度,在电力、有色、陶瓷、建材、化工等产业领域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工艺,实现技术节能;加强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管理;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严把项目准入关,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形成低消耗、高效率的工业体系,实现结构节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以株冶、智成化工等国家、省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园区为依

托,支持重点行业改造生产流程,重点加强尾矿、冶金渣、粉煤灰、废水等废弃物回收利用,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三、产业发展重点

根据株洲工业实际,“十二五”期间要按照“大项目-大企业-产业链-产业群-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思路,一手抓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实施产业转型战略,构筑我市“两型”产业体系。

(一)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

“十二五”期间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产业基础,坚持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有色、化工、建材、陶瓷、服饰等传统优势产业,着力提高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1、有色冶炼及深加工产业

2010年,我市有色金属及深加工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38家,主要产品有锌、铅、铜和硬质合金,当年共完成产值29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4.6%。

发展思路

以有色循环经济示范区及金山工业园为平台,抓住与中国五矿集团合作的战略契机,坚持有保(保市场稳定,保先进生产力,保重点企业,保主要品种)有压(淘汰落后产能)的原则,抓好产业结构调整,抓好新材料产业的培养,抓好循环经济的发展,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切实推进节能减排,

努力将我市有色金属及深加工产业打造成产业结构合理、竞争实力强的全国一流的有色金属及深加工产业基地。

发展目标

产业总量目标。到2015年,铅、锌等10种主要有色金属产量达100万吨,硬质合金及深加工产品产量达到1万吨,全行业工业产值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6.9%,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0.2%。

结构优化目标。到2015年,深加工产品比重超过65%(2010年为50%),培育2家销售收入过百亿元企业(株洲冶炼集团和株洲硬质合金集团)。

自主创新目标。新增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4家以上。科研成果转化率达到75%,专利拥有率数量年均递增15%。

节能减排目标。到2015年,锌冶炼综合能耗低于1500千克标煤/吨,铅冶炼综合能耗低于400千克标煤/吨,硫利用率达到98%以上,“三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0%,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双达标。

主要任务

一是严格执行行业准入,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对有色金属及深加工项目严格环境评审工作;严格执行准入标准和备案制,适度控制铜、铅、锌、钛、镁新增产能;逐步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后烧结机铅冶炼产能。

二是推动循环经济产业模式建设,打造“两型”产业。大力提升重点骨干企业关键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实现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减量化;扎实提高资源综合回收技术水平,加强铅锌渣综合回收有价金属、废合金再生利用、能源和水资源循环利用,实现生产过程中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重点实施铅锌联合清洁冶炼技术改造和硬质合金湿法冶炼清洁生产改造、重金属零废水处理、单体设备节能降耗、硫循环与综合利用等项目;清水塘地区实施退工、移民、还塘,按“两型社会”要求打造“两型产业”,还清水塘地区一片“碧水蓝天”。

三是依托中国五矿有色新材料精深加工株洲基地,优化产业布局。以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园和金山工业园为平台,抓住中国五矿战略投资的机遇,打造五矿新材产业园,五矿高新产业园,重点开发铜精深加工、铅基稀土合金、钽铌精深加工、硬质钻掘、稀贵稀散金属、动力电池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有色金属材料就地深度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有色金属材料产业的增值能力。在有色新材料精深加工株洲基地内实现铅锌联合冶炼的循环经济产业模式,形成真正含义的铅锌冶炼“绿色园区”。

四是加大企业科技投入,鼓励自主创新。推广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和冶炼回收率;重点开发二次有色金属回收过程拆解分离技术、尾矿综合回收利用技术、有色冶金废渣资源化技术、资源循环过程中环境治理技术、资源循环自动控制及检测技术等,突破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瓶颈”;加快储能专用铅合金研发,开发太阳能、风能发电系统专用蓄电池,积极进军新能源领域。同时

通过有效整合株硬、株冶两个国家级技术中心以及湖南有色中央研究院的科研资源,利用中国五矿的平台和资源,引进高端人才,打造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有色新材应用技术中心,计划在3年内,培养出一个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的制定者、行业的领导者。

2、基础化工产业

2010年,我市基础化工产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317家,完成产值达到28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3.72%。

发展思路

坚持控制总量、调整提高原则,以攸州工业园、茶陵经开区为平台,突出循环经济建设理念,突出清洁生产,通过淘汰搬迁、联合重组、优化布局、引入战略投资者,推进全行业规模化、集约化、园区化、精细化、清洁化、信息化,把我市化工行业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精细化工和日用化工

生产基地。

发展目标

产业总量目标

到2015年,全市化工产业产值达到400亿元,年均增长3.4%,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16%。

结构优化目标

到2015年,全行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2.5%(2010年为8%)。

技术创新目标

到2015年,全行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2.5%以上。

节能减排目标

到2015年,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在2010年的基础上下降30%;工业污水回用率提高到95%;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削减30%以上,镉、砷排放量均削减30%以上;新型化工装臵能耗水平和三废排放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主要任务

一是控制原料化工总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淘汰工艺技术落后、资源利用不合理、产品质量差、安全隐患大、环境污染严重的落后产能;对化肥行业通过上大压小进行产能臵换;适度控制尿素、PVC产品总量;充分利用国家湘江流域重金属治理专项的契机,以清水塘循环经济示范区为重点,通过采取行政手段和市场竞争机制相结合,创造条件,对现有基础化工企业坚决关停一批、搬迁一批、改造一批。

二是调整优化骨干企业,打造产业发展平台。依托中盐株化、柳化智成化工、兴隆化工等核心企业,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或异地改造,重点发展高投入产出的精细化工和日用化工产品,高浓度、复合型、多品种的化肥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其中间体产品,扶持和培育一批下游产业企业,初步构建和形成基本化工原料-化肥产业-精细化工产业体系,推动化工产业的链条式延伸和发展。加大与中盐集团等战略投资者的合作力度,培育发展新型精细化工企业,其他中小企业原则上不再安排新的化工原料项目建设。

三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产业升级。适度调整和重组现有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充分发挥原料化工的优势,大力发展基础化工的下游产业,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努力提高株洲精细化工产品比重,延伸基础化工—有机化工—高分子化工—后加工产品的产业链。加大扶持和发展化学建材的建设力度,重点抓好PVC塑料管道、PVC塑料门窗技术提升与推广应用;大力调整化肥产品结构,加快高浓高效复合肥、专用复合肥等高端化肥产品的开发和建设规模,积极推进肥料品种的多样化建设。

四是着力推进节能减排,打造循环经济模式。建立化工行业能耗和环保指标与国际国内一流企业的对标制度;持续降低化工产业的煤耗、氧耗、电耗、水耗指标,提高装臵效率和碳转化率;充分利用剩余焦炉煤气,代替气化炉煤气、天然气,降低化工企业的原料成本和用能成本;严格控制合成氨、烧碱等高能耗产品的消耗指标;实现各种水资源循环利用和中水回用;逐步提高环保节能考核指标,降低产品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加快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建设,重点围绕氮化工、硫化工、氯化工延伸发展下游产业,中盐株化将依托中材水泥、华新水泥等大型水泥企业实施电石渣代替石灰石制水泥项目,有效解决化工企业在环境治理、循环利用上的难题。

3、陶瓷产业

2010年,全市拥有陶瓷规模以上企业188家,陶瓷产业总产值达到21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0.29 %。

发展思路

重点抓好日用陶瓷、电瓷两个主导行业的提质升级,加快高新技术陶瓷、工业陶瓷、釉下五彩文化艺术陶瓷、建筑陶瓷的发展步伐;加大公共平台建设,提升产业聚集和科技发展水平;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标准化生产工艺;加大节约资源和环境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努力推动醴陵陶瓷产业健康快速和谐发展。

发展目标

产业总量目标。至2015年,全市陶瓷产业实现产值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14.9%,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0.2%。

结构优化目标。实现“三个上升”。一是电瓷、工艺美术瓷、建筑陶瓷、高新技术陶瓷等产值占全部陶瓷产值的比重上升到47%、7%、7%、4%。二是陶瓷产业园产值占陶瓷总产值的比重上升到23.5%;三是新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陶瓷总产值的比重上升到40%。

核心企业发展目标。至2015年,年产值达到50亿元的企业1家,20亿元以上的3家,10亿元以上的5家。同时争取2家以上的企业实现成功上市。

技术创新目标。陶瓷企业先进装备应用率达到80%以上,建成1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1个孵化中心,在日用陶瓷、电瓷电器领域建立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增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成6个研发实习基地,规模以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分别达到3%和5%。

环保和节能减排目标。全面淘汰燃煤窑炉,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100%,应用天然气的企业达到90%以上,节能技术推广率达到100%,陶瓷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10

0%,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平均每年下降8%,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平均每年达到8%。

创建品牌目标。打造“醴陵陶瓷”地理品牌,保护和发扬光大“釉下五彩瓷”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企业在国外注册商标。到2015年形成以“醴陵陶瓷”区域品牌为带动,培育10个以上在全球有影响力的陶瓷品牌。

标准化体系进一步完善。根据陶瓷产业中不同产品类别制订行业标准,指导产业推行标准化生产。争取新增2—3

家企业参与或主持制订国家级标准。

主要任务

一是完善产业链条。建设规模较大、品种丰富、能满足不同企业需求的专业化的泥、釉、模生产企业;发展陶瓷机械、窑炉、耐火材料、燃气、包装、物流等配套产业及配套企业,产业内部本地配套率达到80%以上。

二是优化产业内部结构。一要巩固发展日用陶瓷。推动日用陶瓷向精细化、差异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精品炻瓷、釉下五彩日用瓷和新产品比重达到60%以上。二要大力发展电瓷电器。把握提升等级、自主配套、扩大出口三个关键,逐步提高500KV以上超高压电瓷、组合电器和出口电瓷的比重,逐步实现电瓷为外地企业配套向依托本土企业就地配套的转变。三要提升发展釉下五彩艺术陶瓷,注重更浓重的陶瓷文化气息。四要大力开发高新技术陶瓷。积极探索航空、航天陶瓷、电子半导体陶瓷、耐酸耐腐陶瓷、高温陶瓷材料、陶瓷模具等新型陶瓷材料发展领域,引导陶瓷产业向新材料产业转变。五要重点发展建筑卫生陶瓷(茶陵),承接珠三角建筑卫生陶瓷产业转移。

三是科学引导,合理产业布局。在产业布局上,以106国道为主轴,打造“百里陶瓷工业经济带”。建设以醴陵浦口、王仙、东堡、阳三等为代表的电瓷电器产业基地,以醴陵西山、孙家湾、泗汾、嘉树等为代表的精品炻瓷生产基地,以醴陵陶瓷科技工业园、黄泥坳、沈潭、东富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陶瓷、工业陶瓷生产基地,在茶陵县、醴陵市城郊南部承接引进10家以上建筑卫生陶瓷企业。

四是打造陶瓷产业园区。醴陵陶瓷科技工业园重点发展“艺术瓷园中园”、“工业陶瓷园中园”、“电瓷园中园”特色园区,发展15家以上高新技术陶瓷企业,到2015年末,园区陶瓷企业达到120家以上,产值突破100亿元。其中釉下五彩陶瓷创意园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电瓷电器产值达到40亿元以上,日用陶瓷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其他陶瓷及陶瓷配套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茶陵陶瓷工业园引进15家以上的建筑陶瓷生产加工企业,形成年产值过50亿元的建筑陶瓷产业链。

五是培育壮大产业旗舰。以华联瓷业为核心,收购国光、群力、红官窑、醴陵电瓷厂等国有企业,兼并一批中小型炻瓷企业,组建华联瓷业集团;以华鑫为主体,联合湖电并兼并一批中小电瓷电器及配套企业组建华鑫电瓷电器集团;以陶瓷产业园区釉下五彩陶瓷创意园为基地,以红官窑、瑞丰祥、醴泉窑艺、金煌瓷艺等企业为骨干,整合釉下五彩瓷、中国红等高附加值的文化艺术陶瓷,组建醴陵釉下五彩文化艺术瓷集团;以泰鑫瓷业为主导带动电子陶瓷、化工陶瓷、高温陶瓷材料、陶瓷模具等工业陶瓷的发展壮大,组建泰鑫高新技术陶瓷(工业陶瓷)集团;积极承接沿海地区建筑卫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