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修德立业的根基 弟子规学习心得-国语(锺茂森博士主讲)

修德立业的根基 弟子规学习心得-国语(锺茂森博士主讲)

修德立業的根基 《弟子規》學習心得(國語) 鍾茂森博士主講 (第四集) 2007/3/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52-197-04

尊敬的各位大德同修,各位同學、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弟子規》。昨天我們講到「謹」這一章,全章講的都是衣食住行的小事,但是要知道聖賢之道從哪裡去落實?都是在這種日用平常當中。所以在小事當中,要存養一種聖賢之心,要養自己的浩然之氣。我們今天來學習第十四條,從第十四條看起。

【執虛器。如執盈。】

這條表面上的意思,是我們教導小孩子拿東西的時候怎麼拿?要恭恭謹謹的。哪怕是你拿一個杯子、一個碗,它是空的,也好像裡頭裝著水一樣,這個『盈』就是滿的。它裝滿了水,你拿起來自然會小心翼翼,不會莽撞,以免這個水會噗出來。從這裡我們要知道,『執虛器』的時候都能夠恭恭謹謹、小心翼翼,當他拿著一個裝滿水的杯子或者碗,自然他就會更加小心謹慎。所以,真正謹的功夫,都是在這種平常拿空杯子的時候,就練就著拿滿水杯子的這種功夫。正好像軍人打仗一樣,所謂「練兵千日,用在一時」,平時練兵的時候就好像真的在打仗。有一位元帥曾經講過,他說在打仗的時候要當作平時來看,平時就要當作打仗的時候來看。這種功夫練就出來之後,不管遇到什麼樣的情況,他都會認真、謹慎的去對待。古人存養自己的品德,也是懂得在這種日用平常中去練功。要知道這種驚天動地的品格從哪裡練出來的?就是在平常「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種情況下練出來的。

這裡這句話我們也可以引申一下,你看看這裡「執虛器」就是執空的,拿著空著的碗和拿著裝滿水的碗,假如讓你去拿,你是喜歡拿空的碗,還是喜歡拿裝滿水的碗?哪個比較容易拿?大家肯定說拿著空的碗當然比較好拿,拿裝著水的碗,即使是很謹慎,也怕不小心這水會濺出來。這麼一個小小的道理我們就可以知道,人都是希望、都是喜歡拿空心的、拿虛的這些器物。在《易經》上就有一段這樣的話,它說「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人道惡盈而好謙,鬼神害盈而福謙」。《易經》中告訴我們,在六十四卦當中,唯有謙卦是六爻皆吉。一卦有六爻,每一爻都是吉的唯有「謙」這一卦,其他卦都是有吉有凶。

從這種自然的道理我們可以了解到,人如果能夠謙虛,這樣的人就有福了。正如我們剛才問大家,你喜歡拿虛器,還是喜歡拿盈器?大家自然會喜歡拿虛器,這就是「人道惡盈而好謙」。大家都喜歡謙虛的人,討厭那些傲慢的人、驕橫的人,天

地鬼神也都是這樣子。你看天,很明顯從月亮一個月的週期我們就可以了解到,當月亮到了滿月的時候,今天是元宵節十五,滿月,月亮達到了最圓滿,我們說是盈月,明天開始月就虧損。所以當一個人達到盛極的時候,我們知道他虧損的日子也就不遠了。這大地上的道理也是如此,江河湖海,假如一個湖它滿了,水就要溢出來,就要流到其他地方去。而水都是從高處往低處去流,流到那些謙虛卑下的地方。懂得這個道理的話,就知道謙敬的人有福。我們來看下面一條:

【入虛室。如有人。】

這個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告訴我們,要進到房間裡,即使那個房間是空的,你知道應該沒有人,你都好像進到有人在的房間裡一樣。進去之前必定是敲敲門,萬一有人你也不至於讓人家嚇一跳,弄得很尷尬。在房間裡面,我們知道哪怕是獨處的時候,都不可以放肆,都好像有人在旁一樣,這就是古人所提倡的「慎獨」的功夫。在《中庸》裡頭講,君子哪怕是獨處的時候,沒人見到他,他也會有戒慎恐懼,不敢放肆,依然是恭恭謹謹,所以「君子慎其獨也」。而慎獨的功夫是最養自己的誠敬之心,在人家面前是一套,自己獨處的時候是另外一套,這個心就不誠了。

因為真誠的人他不管走到哪裡,不管人家看不看到我、不管人家知不知道我,我都是依然的、一味的做自己該做的事情。這種慎獨的功夫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真誠心就從這裡養成。所以《菜根譚》這是一部由一位隱士寫的,洪應明寫的書,教我們如何修心養性。《菜根譚》裡就講到,「青天白日的節義,自暗室屋漏中培來」。所以不能夠在暗室屋漏,就是黑暗的房間裡頭沒人看見你,那個時候正是修養自己青天白日的節義的時候,不可以造次。下面請看第十六條:

【事勿忙。忙多錯。】

現代人都很忙,忙來忙去其實我們看到很多事情不需要這麼忙。為什麼忙?其實大部分的原因,都在於自己沒有能夠很好的管理好自己的時間,沒有預先籌畫好,所以臨急臨忙就不知所措。《大學》裡面告訴我們,「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凡事都有個開頭結尾,都有個先後順序,當你懂得先後順序,什麼事現在做,什麼事將來做,自然就有條不紊。我們看到一些成功的領導人或者是商業鉅子,他們的生活往往並不很忙,還有時間去打高爾夫球,有時間去做一些娛樂,不像是那種忙得不可開交的人。為什麼?就是因為他們有這種智慧,懂得做事的先後,懂得事情的輕重緩急,因此臨事自然能夠從容不迫。

當我們很忙的時候,往往會做錯事情,我

自己常常有這樣的經驗。我在大學裡面做研究的時候,每個研究項目都是比較複雜的,比如說做一些運算,搞一些統計的檢驗。往往事先沒有很好的規劃好,臨急臨忙上陣往往都有出錯,一出錯就要從頭開始,這些時間很無謂的就浪費了。所以是愈錯就愈忙,愈忙就愈錯,簡直進入一個惡性循環當中。所以我們要懂得,當我們做事情的時候,先把心靜下來,看好該怎麼做然後再動手。古人所說的,「三思而後行」,這樣子往往出錯的機率會小,當然效率就會高。

我們會聽到很多人抱怨,很無奈的說,我這一生都不知道到底要幹什麼。當我小的時候,在孩子的時候,我就看別人長大了,自己心裡就很羨慕,老是急著想趕快長大,長大之後就不會被人欺負。然後長大了之後上了中學,就想著看到別人都上大學了好羨慕,一天到晚就想著上大學,想得要死。上了大學,就想著趕快畢業,然後能夠找個好工作。大學畢業找到工作了,然後就想著趕快要結婚,看到別人都娶妻生子,心裡也很羨慕,急著就成家了。成了家又想要孩子想得要死,結果要了孩子之後,孩子又很難養很難帶,就想著孩子趕快長大,長大了我好輕鬆一點。長大以後,孩子更難教了,更難對付,反而讓他很煩惱。想著工作又勞累,家裡家務又多,希望我能夠趕快退休下來,能夠過一點清閒生活,就急著想退休。退休之後,他就想著現在沒有事做了很無奈,經常有些病痛,就想著什麼時候會死。有一天突然真的快死了,想著我這一生到底急著幹什麼?」

所以人生也不可以太忙,當我們忙著手上一些俗務的時候,往往心裡就變得茫然。茫然了之後,對生活的目標就變得盲目,不知道人生到底真正的意義在哪裡。像《無量壽經》上所講的,「世人共爭不急之務」,他所忙的真的都叫做不急之務。該忙的他沒忙,不該忙的他就拼命的忙,忙到最後真的變得茫然了。我們人生在世要懂得,這一生只是一個過渡,每一生每一世都這樣子的過,其實是好苦。假如不要了脫生死跳出六道輪迴,生生世世就在這樣的一種急急忙忙、忙忙亂亂當中度過,真的是可憐。佛嘆息的告訴我們,這是「生死疲勞」。我們真正從這些不急之務當中要覺悟,懂得我們這一生最重要的一樁事情,就是念佛求生極樂世界,這一生真正了脫生死輪迴,這一生才算有意義。如果這一生不能往生淨土,還是搞六道輪迴,有什麼意義?你賺再多的錢,有再高的地位,哪怕你的家庭再如意,最後還是一場空。所以我們真的要好好的去思惟,然後才真正發起往生淨土的真實的信願。請看下面一條:


勿畏難。勿輕略。】

我們學習也好,做事也好,修道也好,不管做什麼,只要立定目標堅持不懈,一定可以成功。而堅持不懈當中又要懂得小心謹慎,不可以輕忽,不可以輕視。往往一件事情不能成功有兩個大障礙,一個就是『畏難』,一個是『輕略』,他就畏懼困難,覺得學習好辛苦。你看孩子現在上學天天背著大書包,從小學開始就很辛苦,小學六年,中學六年,大學四年,將來可能還要讀研究所念博士,最起碼二十年就花在讀書上。我自己本人就讀了二十年,還算讀得快的,確實也是不容易,求學的路也是條艱辛的路,但是你不可以把它想得太難。我母親以前給我寫信,我在美國念書,留學,我母親待在中國。她給我寫信就告訴我,「書,你就慢慢的讀,反正你讀書也是這麼過,你做事工作也是這麼過,當然你就好好去讀書,清清靜靜這樣去讀書,反而沒有做事工作來得煩惱」。

所以,不能夠把這個事情看得太難,以一種平常心去面對,慢慢做去,最後一定能夠成功完成你的學業,當然做事工作也是如此。其實事情本身並不是一定很難,問題在於什麼?自己覺得難就自設障礙了。我們現在學佛也要知道,學佛的道路,我們常常看到經上講,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這個好難,這是漫長歲月,什麼時候才能成佛?這個我們也不要去想太多,因為成佛說難它也難,要三大阿僧祇劫,說容易也容易,為什麼?成佛在一念之間。問題在於我們這三大阿僧祇劫裡頭,這個一念都沒修成。所以難是難在什麼?難在我們自己不肯修,不是說成佛之道有多難,是難在我們自設障礙。

像《阿彌陀經》告訴我們,要往生成佛也不難,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至若七日,能夠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就能往生。所以你能夠幹一天一夜,能夠幹到一心不亂,你就成佛了,往生就成佛。《無量壽經》裡告訴我們,往生成佛的條件在於「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就是發出真實自利利他的大菩提心來,深信切願求生淨土,再加上一向專念,一向專念就是每天念,天天別間斷,就屬於一向專念,這就成就了。所以不要想得太難,你想得太難反而心地就不清淨,成為你念佛的一個障礙。

學經教、弘法利生的人也應該知道,弘法利生的道路雖然是難,也不能夠畏難。你看師父上人常常提醒我們,他把李老師當年對他的話來告誡我們,說弘法要真正是什麼人弘法?是世法、出世法都通達的人,這種是明心見性的人他才能真正有弘法的資格。我們現在還早著,那是不是不幹?也不行,因為我們不幹這世間沒人幹,我們只好硬著頭皮上。怎麼做?

不能夠通達世出世法,師父上人告訴我們,要用自己的真誠心,至誠感通,用我們的至誠去感通。這樣子上了台,就把自己的身體交給佛菩薩,等於佛菩薩用我們的身體來講這些聖賢之道,這樣也能夠達到弘法的效果。

所以,難是難在我們能不能發出這種至誠心。這中間還有很多的顧慮,很多的牽掛,還有這種畏難情緒,統統都障礙我們的至誠之心。從這些事情我們可以好好想想,做任何的事情,包括在道場裡面護法的、做義工的,什麼事情都好,我們耐心行去,誠誠懇懇、老老實實的去做就好了,千萬不要因為難而退縮。

下面「輕略」也是很重要的,要注意。輕略,你要忽視它,掉以輕心這也不行。像念佛的人,如果掉以輕心,認為佛反正我臨終的時候能夠念上十句,《無量壽經》講的,臨命終時能念十句佛就能往生,就忽略了,平時他就不肯用功。這種輕略的態度那是不能往生,為什麼?他自己就有一種投機取巧的心,想著投機,《無量壽經》所講的,我們就用來作為偷懶的一個藉口。這樣就沒有真誠心,心就不清淨,當然念佛就不能感應。

弘法利生的人也是這樣,我們雖然說至誠心,把身體借給佛菩薩用,上了台這個身體不是我的了,是佛菩薩的,代佛宣法。但是要知道在台下還得努力去準備,稿子一疊疊還得寫。如果不認真努力的去準備自己的講稿,想著我上了台有佛加持就行了,這種心又是投機取巧的心,就沒辦法跟佛有感應。因為什麼?沒有至誠。所以至誠心表現在哪?平時在台下用功努力,上了台,哪怕你講的都不是你準備的那些東西,那是佛力加持。你準備的那個也必須要,假如你不肯準備,你上了台,佛就不能加持你。所以,至誠心必須要落實到行動上。

你看《俞淨意公遇灶神記》,我們剛剛用廣東話講過。灶神爺就提醒俞淨意公,做事,做善事要怎麼樣?「若有力量能行的善事,不圖報、不務名、不論大小難易,實實落落,耐心行去」,這樣是真正做到真誠,慢慢「久久行之,自有不測效驗」。我們斷惡修善的功夫下去以後,久久,就不知不覺的,我們就發現自己已經向聖賢邁進,已經跟聖賢不遠了。念佛也是如此,我們耐心的去念,每天把功課都做好,老老實實,也不要問什麼時候佛來接引我,也不要問我的佛什麼時候念得功夫成片、一心不亂,那些統統放下。不務名,不圖報,也不管它大小難易,就實實落落耐心行去,念久了不知不覺的就成片,不知不覺當中就修成功了。這都是從《弟子規》這些聖賢教誨裡面,我們得到的對自己事業上、道業上這些方面的啟示。請看下

面一條:

【鬥鬧場。絕勿近。】

這是講如果是一個小孩,要注意不能夠讓他到一些不好的地方、不健康的場所,包括現在這些賭博的場所、吸毒的場所、色情場所,一些不健康的娛樂場所等等。這個『鬥鬧場』包括的範圍很多,也包括這些打架鬥毆的地方,因為「鬥鬧場」你要是進了,可能往往會把你給拖累進去。所以看到這些不應該去的地方趕緊要遠避,不要讓這些場所的那些東西污染了自己純善純淨的心。這些都是對自己這種維護心地清淨的一些做法。當我們常常這麼做,把它當作戒律來做,時間久了自然就與善相應。凡是善的地方我們自然就跟它感應到一起,那些善人就會成為我們的朋友。善的地方,比如說香港佛陀教育協會,在香港裡可以說是一片淨土。在這樣一個名利、商業的社會裡頭,居然能夠有這麼一塊地方,大家能夠共同學道、聽經聞法、研究學習聖賢之道,這就是善地,這就是淨土,我們就自然能夠靠近這些地方。

親近這些好的地方,自然對自己的身心、品德、學問提升都會有很大的幫助,自然看到那些不好的地方,鬥鬧場,我們就不願意去跟他們進入,自然不知不覺當中自己就成了個善人。就像古人所講的,「入芝蘭之室」,進入一個蘭花很香氣的房間裡頭,「久不聞其香」,你久久的自己都好像聞不到花香,但實際上你身上都帶有香氣;「入鮑魚之肆,久不聞其臭」,如果常常在那些不好的地方,鬥鬧場,就像在一個市場裡頭,你看那些賣魚的魚檔,魚的味道很難聞,你在那久了,身上帶有臭氣,你都聞不出來。所以要懂得,自己所去的地方都要謹慎。請看下面一條:

【邪僻事。絕勿問。】

『邪』就是不正、不正當的這些事情,『僻』就是怪僻、奇怪的,那些見不得人的事情,千萬別去問,甚至聽都不要去聽,不聞不問。這樣能夠保持自己的心地清淨,養自己純淨純善之心。你看孔子他從來都不講怪力神變這些事,就是奇奇怪怪的什麼裝神弄鬼的那些事情,統統都不講也不問。現在這種怪力亂神,這些妖魔鬼怪,引起人好奇之心的這些事情特別多。新聞報導也對這些情有獨鍾,報導都很多,還有包括新聞裡頭一些偏激的言論、一些偏頗的報導,這些都屬於邪僻之事。我們採用什麼態度?不聞不問。事實上現在媒體裡所報導的、所播放的內容,說句不好聽,正當的、讓人家向善的事情就少之又少。你看師父上人就建議大家,真正要修清淨心,至少咱們不能看電視,故事片不能看,甚至新聞片都不看。我就是不看了,報紙、雜誌、網路上的那些無聊的東西,甚至那些色情,

那些不好、不健康的東西統統不去看。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心地就能夠清淨,清淨心生智慧。生智慧什麼?問題真的要來了,你就有解決的方法。雖然你不一定懂得很多,因為你聽得少,可能新聞你不一定知道,可是別人跟你一講,你就懂得怎麼回事,來龍去脈你就看得清清楚楚,甚至問題解決的方法你都了然於胸,這就是智慧。所以老子告訴我們,「為學日增,為道日損」,你學東西是學得愈多愈好,每天增加,可是你修道,真正我們念佛的人希望得一心,那要日損,天天的減少,減少這些外緣才能達到心地清淨。你看師父上人講課也是,他講經為什麼能夠攝受人心?並不說他講很多的現在這些新聞、案例,並不是很多,很多案例講起來都重複講,但是大家愈聽是愈有味道。為什麼?因為這是師父上人自性的性德流出來,他講出來的完全是自性流露。他並不需要借助很多的這些新聞報導、案例,那些知道多了反而會污染自己的心,這個自性。下面請看:

【將入門。問孰存。】

這也是小孩子從小就應該學的禮節,當我們要進一個房間,通常都應該敲敲門,問一下裡面的主人說「我們可以進來嗎?」或者說「這裡有人嗎?」這都是一種最基本的禮貌。為什麼要這樣做?如果是你到了那個人的房間,敲敲門問他說「我可以進來嗎?」這是對他的尊重。如果他真的有事,或者是不方便,他會說「請你等一等」。如果你不敲門就開了門,剛好看到人家正在做些事情不方便,或者是換衣服,那你就很尷尬。到了一個房間,比如說空的房間,你以為是空的,你也要敲敲門,萬一有人,你也不至於一下子突然進去把人家嚇一跳。所以,這些都是尊重人的表現。請看下面一條:

【將上堂。聲必揚。】

這一條跟剛才也是類似,你要登堂入室,必定要出聲,把聲音拉高,說「有人嗎?」或者是說「鍾茂森來了」,報個名。這樣讓人家有個心理準備,不至於失禮。請看下面一條:

【人問誰。對以名。吾與我。不分明。】

這是講人家比如說問我們的名字,我們應該怎麼回答?應該報出自己的名。比如說你叫什麼名?或者是你是誰?通常在電話裡往往會出現的情況,你打了電話,比如說你打給一個人,那位朋友可能很久沒聯絡。你打個電話說「你好」,他會問你,「你是哪一位?」如果你說「是我,難道這都聽不出來嗎?」對方可能真的聽不出來,那就很尷尬。那他怎麼回答你?難道他說「我就是聽不出來」,這樣也不好。所以,你就乾脆說「我是鍾茂森」,把名字報上去,對方就馬上知道你是誰了。

『吾與我,不分明』,你說「是我」,吾與我是一樣的意思,是我,這個「我」是誰,也不分明。

所以從說話當中我們要曉得樣樣都應該分明,應對需要分明,你講演、講課、報告事情都得分明,把事情講得清清楚楚,讓聽者他聽明白,他就懂得怎麼處理。對於講課的人,像我們現在學習講經,也是要懂得把講課講得分明,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目的是為了讓聽眾能夠聽得明白。要是聽眾聽不明白,那你何必要說?這都是一種尊重,一種愛心,讓對方減少這些不必要的麻煩。請看下面一條:

【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

這也是一條戒律,在佛門裡這稱為「盜戒」。人家的東西你要去用的話,要知道必須明白的跟人家講借用一下。如果你沒有明白的跟人家借用的話,就拿來使用,沒有去問,那就是等於偷盜。因為沒有經過對方的同意你就取用,在佛門裡面叫「不與取」,這就屬於偷盜。偷盜戒其實犯的人非常多,也很容易犯。比如說我們在公司行號裡面,用公家的東西辦自己的私事,沒有經過領導的同意,這都屬於盜戒。打個電話,講的是私事,這都是盜戒,犯了盜戒。師父上人的老師雪廬老人,他過去也在政府做過公務員,當他用公函,一些公家的紙張,臨時急著要寫一些東西,如果這些東西是自己的私事,雪廬老人必定要請示領導,說我想借用一張公家的紙張來用,可不可以?領導一般都同意,沒什麼不可以,一張紙。說多了領導就厭煩了,說你就不用問,你用就好了。但是雪公老人他就會說,不行,我們學佛了持五戒,偷盜不能犯,假如您不同意我就用了,這就屬於盜戒,這就犯了。看看真正的大德,在這麼細微的地方都非常的謹慎小心,不會犯戒。請看下面一條:

【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借不難。】

這是指要向人家借東西,借錢、借物,這個關鍵別人同意了你就借走,你要及時的歸還。如果你要是沒有及時歸還,萬一他要用到就沒有,他心裡當然會起煩惱,將來你要再借恐怕他就不答應了。所以你要真正尊重人,借人家的東西按時還,別人到時候你要用的時候他也會借給你。你敬人,「敬人者人恆敬之」,你尊敬他,他當然會尊敬你,他就會配合你;要是不尊敬他,他將來也就不尊敬你。借人的財物更是要懂得及時歸還,不可以生一念的貪心,貪便宜,甚至不想還,這個時候貪起了之後就犯了盜戒。

這裡就基本把第三章「謹」給大家介紹,簡單的介紹完畢。這一章關鍵是告訴我們,從這些生活小事,灑掃應對,人情的交往當中,學習一種謹慎恭敬。從小如果能養

成這種態度,他將來不管做什麼大事都不會有失誤,他的人品也就這樣子能夠造就出來。

下面我們來看第四章「信」,這一章分十五則,也是老法師分的,從章名可以看到這一章是教我們如何守信用。信用也可以引申為一種信念,當人有一種信念,有一種追求高尚的、偉大的這種信念,這個人也就能夠每天向聖賢之道邁進。我們來看《弟子規》是如何教導我們來學誠信,第一條: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這是講如何說話,說話關鍵在於要有信用。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如果講話不守信用,承諾了,到時候又違犯,不守諾言,這個人慢慢的就會遭到大家的不信任。大家不信任他,他就不能夠在社會上立足。『詐與妄』,這是講話要注意不能夠有狡詐、有虛偽,「妄」就是妄語,不能夠說大話,不能夠騙人。『奚可焉』就是「這怎麼可以」?所以,凡是講話都是本著誠信的態度,毫沒有虛偽可以隱瞞。像司馬光曾經講,他這一生沒有一事不可告人,可見得真正大德的修養都是從這些誠信來落實。

誠信可以說做到非常高尚的一個例子,這是在周朝的時候,有一位吳國的公子叫做季札。他有一天奉命出使魯國,路上碰到徐國的國君,這位國君一看到季札身上配的劍,很喜歡。這時候季札也看出這位國君的意思,心裡就已經想要把這個劍送給他,但是因為急著出使,所以就沒有能夠送。等回來路上他又經過徐國,就要送給這個國君,但是很不幸,這位徐國的國君已經去世了。季札他就到徐國國君的陵墓那裡,就跟陵墓講,「當時我的心已經許下諾言把我的寶劍送給你,雖然你現在不在了,我要把寶劍留給你」,於是就把寶劍掛到陵墓的樹枝上就走了。這就是有名的「季札掛劍」。你看看古人對自己的一個念頭都這樣的去守諾言,這樣的誠信,我們真的是如果講話不守信用,非常慚愧。

現在時間到了,我們暫時休息五分鐘,下面我們會繼續討論「信」這一章。謝謝大家。

尊敬的各位大德同修,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們來繼續討論《弟子規》第四章「信」,請看第二條:

【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這是講,講話關鍵是在於說得能夠到位就行,千萬不要說太多話,多話很多可能是廢話,不如少說幾句,既省氣,又避免說多的過失。往往很多時候說話太多了,說走嘴了,造成很多過失。甚至言者無心,聽者有意,他聽的人可能被你某一句話給刺痛心,甚至對你會有怨恨,懷恨在心,這樣就往往結怨,自己都不曉得。所以古人講的,「口是禍福之門

」,說話如果不留意,往往會招致禍殃。你看孔子提醒我們,「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這是真正君子,表面看他好像並不是一個能言善辯之人,他說話不多,寡言沉默。可是往往這種人他有大智慧,他心能集中,所以他做事、行動會很敏捷、迅速。往往說話很多的人,他做事會做得慢慢騰騰。所以講話就求什麼?『惟其是,勿佞巧』。說話到位,實事求是就好,千萬不要用一些花言巧語來掩飾或者是欺瞞,這些都不好。不僅對人講話如此,哪怕是自己對自己,也不能用佞巧之心,用這種虛偽、花言巧語自己騙自己,那叫自欺。所以人不可以自欺,更不能欺天地鬼神。

宋朝的時候有一個人叫做趙閱道,《了凡四訓》裡面都有提到過他。他是個非常正直的人,他每天晚上都必定穿戴得很整齊,在他的家裡燒上一炷香,向天稟告,把自己這一天的事情都會向上天禱告一次。假如今天做了一件事情他不敢向上天禱告,那麼他自己知道這件事情不對,是違背天理的,是違背良心的,他以後就不會再做這個事情。所以他為人很正直,他做官也非常的清廉。曾經在一個地方,很多人死於一種傳染病,很多人因這些瘟疫弄得無家可歸。趙閱道他就造了一百艘船,並且發文書給其他的州府各地,如果有人在家裡死的,一家老小沒有辦法還鄉的,就請他到他所管轄的地方,他所管轄的地方叫黔州。你看他這種慈悲的心,一種仁民愛物之心,他當時因為這樣做,也救了很多人。當時是宋仁宗的時候,因為他為人正直,不畏強權,也對一些貪贓枉法的人進行彈劾,所以別人稱他叫做「鐵面御史」,他的官是御史。所以是非常正直的一個人,他後來也做了大官。

這都是他善有善報,他對天說話都非常實事求是,絕對不欺天,不自欺。因為他這種不自欺,天對他特別有善報,所以到最後他臨終的時候還是頭腦清醒,說起話來言詞都不亂。為什麼?因為他一生都是「惟其是,勿佞巧」的這種說話,因此到臨終的時候他說話也是這樣,非常的安定,一點都不亂,最後得到善終。你可以看到真正說話不欺良心,不欺天理,他能夠得善終。我們念佛的人都求臨命終時能夠「身無病苦,意不顛倒,心不貪戀」,能夠自在往生。想要這樣求,那日常當中,品行、修持就要非常注意。

在念佛堂裡往往會掛一句話,「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我們這個講堂外面就有,就是提醒我們「話說多,不如少」,最好是不說話,止語念佛,好處很多。在深圳我們有個道場,在那裡有位年輕人,三十多歲,黃忠昌居士,他三年念佛,念成功了,預知時至,念

佛往生。他所用的功夫是什麼?就是止語念佛,不說話,心就能安住在佛號上。你說多一句就廢一句,那都叫廢話,多念一句佛,多念了一句就是一句,為什麼不好好念佛?請看下面一條:

【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

這是講說話,說話要注意戒掉一些不好的東西,不好的語言。『奸巧語』就屬於那種虛偽狡詐的話,《十善業道經》裡面講的十種惡業,這些都屬於綺語。『穢污詞』是屬於惡口。這些惡業我們知道一定要把它戒掉,為什麼?因為講這些話,往往這麼一講出去,就把自己的心講歪了。本來我們的心是純善純淨的,老是沾染這種不良的講話習氣,慢慢心也變得虛偽。所以那種無理的巧辯,花言巧語,講一些無聊的恭惟話,不符合實際的阿諛奉承的話,或者講一些粗口,粗言亂語,那些污濁難聽的話,這些統統要戒掉。『市井氣,切戒之』,「市井氣」就是粗魯的講話方式,甚至於一些髒話,那些讓人看起來都很沒有教養。我們做一個正人君子,從說話、從舉止都要是正的。學佛的人特別注意這一條,因為我們學佛了,要懂得維護佛教的形象。給人看見「奸巧語,穢污詞」,看你講話都非常難聽,非常粗魯,甚至很污穢,這些都非常損佛教的形象。請看下面一條:

【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

這是講我們說話要很謹慎,如果是所見到的事情不是很可靠,不可以隨便亂說。知道的事情不是很確定,不是很的確,這樣子也不能夠亂傳,不能夠輕傳。這裡面如果是一些是非,某人說,甲說乙的是非,說他怎麼樣好,或者怎麼不好,我們如果沒有能夠確實,不能夠傳。哪怕是確實了,要知道是非都不能傳,聽就好了,何必去跟人講?講了對自己的德行、學問並沒有長進,反而有可能跟人家結了怨。特別是有時候說些謠言,謠言要知道到我這裡就禁止了,不能再傳下去,謠言止於智者。心放在道上,不要被這些風吹草動、是是非非所動搖。特別在一個道場裡面,要知道道場裡面說是非的罪,罪加一等,因為這是破壞一個道場的和合。我們說僧團,就是真正在一起共修,志同道合修六和敬的學佛的團體,叫僧團。如果在裡面講是非,造謠生事,破壞了和合僧團,那個罪可真的是非常重,那是阿鼻地獄的果報。

在《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裡面就講過這個例子。有兩位出家的法師,他們講法講得很好,有一群持戒精嚴的比丘因為生了嫉妒心。由於嫉妒,可能造謠生事,講了些是非,說這講法的法師行淫欲事。聽眾一聽到這樣,法師的人品怎麼這麼差,就不聽了,結果眾生聞法的

因緣就斷了。斷了之後,沒想到這群比丘他們那一生就墮地獄,造謠生事的人就墮地獄。首先在阿鼻地獄,然後一個地獄一個地獄的這麼過,在裡頭,經上記載過了一千八百萬年。出得來之後,還得了人身,還是貧窮下賤,諸根不具,殘廢人。所以從這裡看到,說話往往造的惡業很重,我們不可以不小心。

有時候我們學佛的人往往自己證了一些境界,比如說得到一些輕安,有些法喜,念佛念得不錯,這個時候他往往會誤認為自己可能得了一些什麼果位,這有之。他覺得自己是不是得阿羅漢果了,念佛是不是念得功夫成片,一心不亂了。這些可能是因為他不熟悉經教,所以他不是很確切,他誤把自己的這些境界當作很高,然後他跟人家講。這個時候這麼一講,往往這也會有因果,因為在經上講,「未證言證」這屬於大妄語。自己沒有得到那個功夫、那種境界,你說自己得到了,那是大妄語,那個因果也是很厲害的。所以自己不是很確切的,最好不要說,修行自在自己用功,何必要人家知道?請看下面一條:

【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

這裡是講凡事要懂得稍微留有餘地,你不應該承諾這些事情,不要輕易去承諾。因為你一承諾,到時候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進也不是退也不是。所以『苟輕諾』,如果你輕諾,那麼進退都是錯,就變成兩難,騎虎難下。所以,人講話要非常注意,總之少說話,錯得就少,多說就多錯。古人講話他能夠一言可以興邦,當然一言也可以喪邦,說話不謹慎、不注意,影響可能會很大。特別是在高位的人,特別是影響力很大的人,說話尤其謹慎。有的時候我們做事,比如說在一個道場裡面,都有分工不同,一個事情當然都有它的負責人。負責人他是做決策的,如果你不是負責人,你就不可以代替負責人來做任何的承諾,要不然到時候就會『進退錯』。所以古人講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些都是我們應該懂得的生活學問。你要是不在那個位子上,你做了他們那個位子上的人的那種決定,往往會導致很多的麻煩。

總之一個竅門就是少說,少說話,就少錯。常常輕易承諾的人,他的信用就少了,如果是常常都少說話,少承諾的,他的信用反而可能會好一些。所以與其說信用少,我不如少承諾,這還好。下面一條請看: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這是講話吐字要懂得鏗鏘有力,一個字一個字講得清清楚楚。雖然講得清清楚楚,也不要講得好像每個字都像重錘一樣,聽起來也很難受。要懂得一種舒坦,很放鬆,很自然的把這個字給吐出來,聽

的人也覺得舒服。說話,往往人講話會有兩種毛病,一種是『急疾』,就是講話講得很快,另外一種是『模糊』,講得模糊不清,聽不到他在說什麼,這些都是說話的方式上要留心注意。要知道講話要講得緩急有度,在不同的場合上,你的講話的速度也要控制得比較適合。比如說在講課的時候,面對廣大的聽眾,你講話就不能講得太急,講得太急往往台下的聽眾聽不清楚。在私下聊天的時候,可能你講話也不要講得太一本正經,這樣子講得太慢,往往就影響了互相之間聊天的一種交流方式。

所以說話要懂得有一種剛柔相濟之氣,一種浩然之氣,在這裡留心的話,慢慢講出來的,這個人就看起來很有雍容大方之氣。這裡特別要提到的,念佛的人念佛也要一個字一個字念得清清楚楚,口裡念阿彌陀佛,念出來,耳朵裡也要聽得清清楚楚,佛號從耳朵灌進來,入到自己的心裡。這樣紮實的去念好每一句佛號,不要隨口溜過,隨口溜過你的心不集中,效果當然就沒有了。所以念佛法門,我們修持名念佛,要懂得口念心聽這個道理,這是夏蓮居老居士勸導我們的念佛方法。口念出聲音,可以小聲一點,但是念得清清楚楚,然後用心去聽,用聽,耳朵就攝住,你用心去聽,心也攝住,口也攝住。心、口、耳朵這三個器官一攝住,六根也能攝住,這就叫做「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樣念佛就容易得力。請看下面一條:

【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閒管。】

這裡長短就是是非,他說長,你說短,張家長,李家短,這都屬於是非。是非要懂得千萬不能去講,哪怕是你看到人家做不對,不是適當的場合,我們不應該去亂講。不關自己的事情不要閒管,不要多事,心裡清清淨淨的,什麼事都沒有,多快樂多自在。何必把這些是非人我都裝到自己心裡頭,讓自己得不到清淨?更何況,我們去說人長短、說人是非,往往都是跟人結怨。可能你以為這個結怨的效果並不算是很嚴重,可是沒想到他心裡可能對你懷恨在心。古人都講,「利刀割體痕易合」,你拿刀來割自己的肉,這個傷痕始終會好,「惡語傷人恨難消」,他跟你沒完。

明朝楊椒山先生在他的遺囑裡面都講到,「人言,某人惱你謗你」,就是說人家跟你講,說某某某他對你有怨恨,還毀謗你。你怎麼說?你應該怎麼說?「他與我平日相好,豈有惱謗之理」。你就這樣回答他,某某某跟我平日很好,他怎麼可能對我有怨恨?怎麼可能誹謗我?就硬是把這個是非放下,把這個長短給擺平,就不讓這些是非長短傳下去,這多好。所以古德有言,「莫說他人短與長,說來說去

自招殃,若能閉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這些都是真實智慧之言。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也告誡我們,「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真正修行的人不應該去看世間人的過失,看到了心裡都不放在心上。他不看、不去想別人的過失,真正做到「善護口業,不譏他過」,這是我們學佛非常重要的一點。請看下面一條:

【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

這是說我們見人家善的地方,看到人家有優點,要懂得見賢思齊,懂得向他效仿,向他學習。哪怕是跟他差距很遠,『縱去遠』,你也要努力去慢慢的追趕,向他看齊。這種見善思齊,願意學習、願意效仿,正是我們不斷提升自己的一種方法。聖人無非都是每日改過遷善而已,你看孔子的學生,最得意的門生顏回,孔子是最讚歎他,他是孔子的傳人。孔子怎麼讚歎顏回?說「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就是說,他看到人有一善,看到有一個優點,他心裡就總掛著,總想著要把這個優點學到自己身上來,他不會放棄對這種善的追求。你看佛經裡面都勸導我們大眾,「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一切惡都不幹,都不要做,一切善都要去做,去奉行,這種就可以成為在經裡講的善男子、善女人,他就有往生的資糧了。

我們要知道,其實人本性都是本善,每個人原來都沒有區別。我們學佛的人更了解,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以後,他第一句話就說,「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眾生跟如來沒有兩樣,諸佛有的這種如來智慧德相,我們眾生都有,你也有,我也有。既然有,為什麼比不上諸佛如來?為什麼我們跟聖賢相去這麼遠?不是因為我們本性上有什麼區別,本性上沒有區別,那是因為我們的習氣,我們後天所染的這些習氣毛病。《三字經》上講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習氣毛病讓我們跟聖賢人、跟佛菩薩就離得遠了。但是,我們知道這些習氣、毛病它本來沒有的,本來沒有的我們就有信心可以把它去除掉。本來有的這些本善,這些如來智慧德相,我們是可以恢復的。所以「縱去遠,以漸躋」,慢慢的我們也能夠成為聖賢。孟子都說,「人皆可以為堯舜」,堯舜是聖賢人,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像堯舜那樣的聖賢人。請看下面一條:

【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

這一條是講見到別人不好的,缺點,惡的地方,我們採取什麼態度?是不是批評人家,甚至到處說是非?不是,要回光返照,看自己有沒有,自己反省一下。因為我們自己看自己的毛病不容易,往往非常難,你看人家的毛病容易。看人家的

毛病怎麼樣的?馬上想到自己有沒有,「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自己有的,馬上要改過來,『有則改』;如果自己沒有,沒有那更要努力向上,警覺,不可以將來會犯這些毛病。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三人是哪三人?一個是善人,他有善的優點,一個是不善之人,他有很多惡的缺點,另外一個人就是我,這三個人走在一起。必有我師,就是他們兩個人都是我的老師。善的人教我見賢思齊、努力向善,惡的人、不善之人教我自己反觀、內省,有沒有這樣惡的、缺點,有,趕緊改過來,沒有,就將來加以勉勵,不能犯。

所以,「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這個道理。這三人行不是說隨便找三個人,其中有一個是我的老師,那解得淺了。三個人就是什麼?善者和不善者,兩位都是我們的老師。見善不懂得思齊,這就是叫作自暴自棄;見惡,看到自己有同樣的惡處、缺點,不肯去改,那叫自欺,這些都要把它戒除掉。請看下面一條:

【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

這裡講的我們跟同學們在一起,看到人家在德學才藝這四個方面有比我好的,我們要自己加把勁,向他們學習,努力提升自己,迎頭趕上。『德』,我們知道這是指道德,古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是八德,做人基本的這些德目。孔子也有五德,是孔子的學生讚歎老師的,說孔子有「溫、良、恭、儉、讓」,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忍讓。這五德也屬於德,都是我們應該很好的去修養的,這種叫聖賢的品德。『學』當然是學問,包括知識,對於這些聖賢教育我們要努力的去學習。『才』就是指才華、才藝、才能,『藝』是指技藝、藝術,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好好努力去提升的。

人要懂得好學,好學者近乎智,好學的人就跟智者相類似。如果不好學,看到別人都比我們強,我們還自甘墮落,不肯加以勉勵自己,不肯提升,我們懂得這叫做自甘墮落,那是很可恥的。我們知恥近乎勇,懂得我們不如人是我們的恥辱,我們應該迎頭趕上,這是真正的勇猛。在學佛的道路上我們知道,看到古來的祖師大德他們能成就,看到現前我們的老法師,看到我們身邊的同學,很精進、很努力。他們都上去了,我們還在底下轉轉,這是我們的恥,我們要『不如人,當自礪』。請看下面一條:

【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慼。】

這裡是講衣服上面、飲食上面如果不如人家的好,不要心裡生悲哀難過。為什麼?因為真正學道的人,真正有品格的正人君子,他所羨慕的不是這些衣

服飲食。他所羨慕的是人的德、學、才、藝,前面剛才講的那四條,他所羨慕的是道。所以古人講「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假如自己沒有道,沒有德行,沒有學問,這是令人堪憂。不會因為衣服不夠華美,飲食不夠好,他會難過,這樣的人就叫小人。你看我們真正學佛的人,特別是一些像我們的年輕人,走上聖賢教育的路子,我是也捨棄了我大學的工作,也不當教授了,來當聖賢教育的老師。現在是學講經,要懂得學習君子謀道不謀食,雖然有很好的工資,但是要懂得那工資是謀食用,現在我們要謀的是「道」。哪怕是貧窮,哪怕是衣服、飲食不如以前,我們決定心裡不能起絲毫的難過。

真正把心放在道上,一切都交給佛菩薩,讓佛菩薩來安排我們的前程。不單只是自己的身命交給佛菩薩,連自己的家庭,身家性命都交給佛菩薩,將來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你看孔子在《論語》裡頭講到,「士志於道」,士是讀書人,想要學習聖賢之道的人,他立志求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這是講真正的求道之人,他還會對自己的衣服不滿意,而覺得以衣服、飲食不好為恥,他還有這樣的一種心態,孔子說「不足與議也」,不要跟他講話了,這種人根本沒有把心放在道上。我們懂得這個,就真正學習如何來擺正自己的心。其實當我們的心放在道上的時候,我們懂得從正法裡頭,從聖賢的典籍裡面,我們能得到真正的快樂,這叫法樂。孔子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是真實的喜悅,內心裡湧出來的那種快樂。

衣服、飲食不好,不足以憂也,你看《菜根譚》作者洪應明,他用「菜根譚」三個字就很有意思。他咬的是菜根,但是他講的都是這麼智慧的話,樂在其中。他說「人」,這世人,凡夫俗子,「知名位為樂」,他只知道名聞利養是樂,他「不知無名無位之樂為最真」。當我們沒有名聞利養的時候,穿得很樸素,吃得也很樸素,這裡面有真樂,一般凡夫世人他不知道。世人「知饑寒為憂」,他只知道饑餓、寒冷,沒衣服、沒飲食是憂,可是他「不知不饑不寒之憂為更甚」。當一個人他不懂得饑寒的時候,可能他揮霍無度,生活不檢點,就在這種福報當中迷惑顛倒,造業。要知道這是最令人憂慮的,那種憂慮,他自己不明白,旁人有道德、有學問的人看得清楚,將來他要墮惡道,這是真憂。請看下面一條:

【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

這裡講,就是與朋友交往要存一個什麼樣的信念?這一章講「信」,你看剛才講的,所羨慕的是德學才藝,而不以飲食衣服為憂,這就是一

種信念。下面這條跟朋友在一起,我們都希望跟善友在一起,能夠提升自己,但是你要有真正的善友,關鍵還是要靠自己。為什麼?假如我們心裡沒有很好的態度,往往善友在面前都當面錯過。問題出在哪兒?這一條就是個問題,『聞過怒,聞譽樂』,聽到人家說我們的過失,就發脾氣,發怒了,心裡非常的不舒服。甚至有時候可能你為了表現修養,聽到別人給你勸諫,你表面上沒有表現出生氣的樣子,但是內心裡已經起了瞋惱。

當我們聽到別人的讚譽,「你修道很有功夫,念佛能夠念上一天一夜都不睡覺,好厲害」,「你講經說法講得很好聽」,讚譽你的聲音,你聽了就沾沾自喜。這樣的話誰會來靠近你?那些不會批評你過失的人他們來,來跟你阿諛奉承,來都是讚歎你很好很好,讓你沾沾自喜的人,他們都跟你聚在一起。那些真正給你直言相勸的朋友,幫助你提升道德學問的那些益友,他們就退卻了,他們不會跟你在一起。為什麼?因為他們的勸誡你不能接受,而他們也不會去奉承你,他們當然就離開你。誰最後受影響?還是自己受影響。所以聽到過失,古人講「聞過則喜」,這非常重要。聽到自己的過失,正是我應該改的時候。別人如果不是至交,不是真正的真實慈悲,他不肯告訴你過失,費事得罪你。所以對他感恩戴德都來不及,怎麼可以發怒?

發怒很麻煩,發怒決定影響我們的健康。美國一個生理學家叫做愛爾馬,這位科學家他就研究人在發怒的時候,他是怎麼樣研究?他就拿了一個試管的水,冰水混合在一起,正好是零度。在零度水的時候,當一個人發了脾氣之後,向這試管裡吹氣,結果顏色變成一種紫色的沉澱物,很可怕。要知道我們身上血液都是水分,人身體百分之七十是水分,當我們生氣的時候,原來這些水都變成紫色的沉澱,你想想身體怎麼會健康?所以發一次的脾氣,對身體的虧損就非常大,吃多少營養都補不回來,身體帶上了毒素。印光大師在他《文鈔》裡就講,那些如果發了脾氣的婦女,不可以給孩子餵奶。因為她發了脾氣,這身上的奶汁都帶有毒素,小孩吃了以後,他甚至嚴重的會死掉。這位生理學家愛爾馬,他就是把這個生過氣的人吹的氣的水給那些小白鼠喝。結果只是注射到,把這些生氣水注射到這些小白鼠身上,幾分鐘之後,小白鼠就死掉了。可見得生氣有多大的害處。

所以當我們聞過發怒,對身心都產生不良的影響,這些時候往往那些小人、那些損友都聚集起來。什麼是損友?《論語》上對損友有個定義,三種人是損友。第一種,「友便辟」,就是指善於奉承、巴結

的人,這種損友;另外一種,「友善柔」,就是善於獻媚、討好你,說些花言巧語來矇騙你;第三種,「友便佞」,就是他能言善辯,很有口才,甚至把那些是非都說顛倒的,假的變成真的那種人。這些都屬於小人、損友,決定是把你拖下水。所以應該是什麼?交益友,「益友」是什麼?也有三種,一種是「友直」,「友諒」,還有「友多聞」。友直就是正直的人,為人正直的,那是君子,他來做你朋友,你的道德學問就提升了。友諒就是他誠實,講信用,還能夠寬容,這是諒,下面講的「直諒士」的諒也是這個意思。還有多聞,博學多聞,很有學問的,這些屬於益友。

所以真正身邊有沒有善友,我們的菩提道上能夠一帆風順,善友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還有良師、益友關鍵取決不在他們,而在於我們如何對待這些善友。當聽到他們直言相勸的時候,應該聞過則喜,馬上去改進自己。聽到讚譽,這是「聞譽則恐」,很害怕,別人讚歎,怕什麼?名不符實,心裡有一種戒慎恐懼的心理,受寵若驚。這樣的人他自然良師益友就多了,道業長進就會特別快,這些都是我們從小就應該培養。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暫時講到此地,明天同一時間我們繼續來學習。謝謝大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