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五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单元整合

2016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五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单元整合

2016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五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单元整合
2016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五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单元整合

单元整合

专题线索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1)从战后雅尔塔体制确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世界政治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阵营对峙、“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全面对抗,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

(2)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由于苏联推行霸权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到60年代解体;资本主义阵营也出现了分化。第三世界崛起并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3)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美苏争霸激烈。

(4)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美苏矛盾缓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终结。

(5)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加强。

中外关联

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与世界格局的变化

时期外交政策外交成就世界格局

建国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确定了“另起炉灶”、“打

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外交政策

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

立外交关系,提出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

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美苏两极“冷战”对峙,

政治、经济、军事全面

对抗;局部“热战”

20世纪70年代改善同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间的关系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

位的恢复、中美关系正

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

欧共体成立、日本崛起、

不结盟运动兴起,世界

出现多极化趋势

改革开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开展多边外交,积极推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

放后交政策,实行不结盟政

策,对外开放

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

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

成为时代主题

非选择题的设问句式对答题思路有重要引导作用。常见的设问句式有如下几种:

1.根据材料……指出(说明、分析、归纳)……

实例1:2014年天津卷第12题第(3)问:“分析材料三,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实例2:2014年重庆卷第13题第(1)问:“根据材料一,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

实例3:2014年重庆卷第38题第(1)问:“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凡设问中只要求“根据材料”回答的问题,思考答案时主要关注材料中的信息,从材料中找出答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实例4: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40题第(1)问:“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实例5: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第40题第(1)问:“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

实例6:2014年福建卷第38题第(2)问:“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凡是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问题的设问,在思考答题方向时,一定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材料中的信息往往是教材知识的补充,而所学知识往往比材料中的要点还多。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要点才会完整。

3.结合史实(所学知识)说明……

实例7:2014年天津卷第12题第(2)问: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实例8:2014年重庆卷第13题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战客观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运动和民族经济的有利影响。”

凡这类设问,要说明的问题(论点)往往体现在材料中,需要借用的史实,多在材料之外,大多在所学知识中,要注意调动所学教材中的知识来回答。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分析、说明)……

实例9:2014年天津卷第13题第(4)问:“综上,你认为影响社会生活风尚的因素有哪些?”实例10:2014年重庆卷第14题第(4)问:“结合以上材料,请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当前我国教育考试改革的认识。”

凡这类设问,试题都不是一段材料,而是多段材料或多种不同类型的材料。凡要求“综合

上述材料”回答的设问,一定要注意采用每个材料的有效信息。凡是另加“结合所学知识”的设问,一定要注意与教材知识的结合。这类设问往往放在试题的最后一问,多是考查综合能力。

5.先铺设答题条件,再提问题的设问形式

实例11:2014年北京卷第37题第(2)问:“阅读图16至图19,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二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实例12:2014年北京卷第37题第(3)问:“世界是联系的,也是多样的。结合‘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史实,回答:中国的有识之士是如何立足国情、学习外来文化的?中国取得了哪些具有自身特色的成果?”

例11中“以世界洲际贸易发展为视角”是一个限定方向,其他视角的答案无效;例12中“立足国情,学习外来文化”、“自身特色成果”为限定条件,其他内容为无效信息,均体现了对史论结合能力的考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省广饶县第一中学二校区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新课导入】 党和政府历来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村农业好形势。农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而且这种重要性从古到今都是始终如一的,你想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吗?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目标呈现】 应掌握农业的起源、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设施的完善、灌溉工具的改进、耕作方式的演变。 【自主学习】 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一、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1.种植业: ①起源:原始农业是从______________经济向______________ 经济发展而来的。 ②格局: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形成规模,北方以旱地 的_______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_______生产为代表,形成______________ 格局。 原因:气候不同 启示:地理条件与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人与自然应协调发展。 2.家畜饲养业: ①五谷:黍、稷、麦、稻、菽或黍、稷、麦、稻、麻 ②六畜:中国古代农民饲养的家畜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思考1:我国古代形成了怎样的农业格局?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二、借用牛耕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1.生产工具的进步: ①农具材质的更新: 原始社会、商周时期:原始社会的耕作形式是______________ ,主要劳动工具是 ______________ ;商周文明时代,主要农业生产工具是______________ 。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铁农具使用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三)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1课孔子与老子导学案岳麓版必修三 [课程标准]了解孔子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孔子的学说 1.思想内容 (1)政治思想 ①核心是“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和“克己复礼”。基本途径是遵循“忠恕”之道和“________”。 ②提倡“____________”,逐步改良政治。 (2)哲学思想 ①对鬼神敬而远之。 ②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3)教育思想 ①教育原则上,主张“____________”。 ②教育方法上,主张“____________”。 ③学习方法上,主张学思结合。 2.地位影响 (1)在诸国争霸和____________的时代并未受到太多的重视。 (2)________________之后,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二、老聃与《道德经》 1.思想内容 (1)哲学思想 ①本原论:“____”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②天命观:“天法道,道法自然”。 ③辩证法: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2)政治思想:主张“____________”。 2.影响: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____________以及中国人的____________、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知识点一孔子的学说 1.山东曲阜孔庙是孔子文化的重要基地。今天我们如果要去参观孔庙,了解儒家文化的精髓,首先必须要参阅() A.《春秋》B.《尚书》 C.《论语》D.《道德经》 2.下面是孔子周游列国的纪念邮票。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见解却受到冷遇,主要是因为其主张() A.不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出发点 B.不关心民生问题 C.拒绝社会改革 D.不能满足统治者要求 3.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高中历史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同步导学案岳麓版必修

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 )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述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3)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学习重点: 哥白尼与“太阳中心说”;伽例略及其成就;经典力学的内容与地位;达尔文与进化论;瓦特与蒸汽机;爱迪生与电的应用;科技的作用。 学习难点: 牛顿的经典力学;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产生分歧的根源。 【课前合作探究】 阅读P59页导言部分内容,结合政治史和经济史的相关内容,总结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和 发展的原因: 【自主梳理】 一、从哥白尼到伽利略 1、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1 )背景:①中世纪末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在欧洲仍占统治地位。 ②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进步,一些哲学家和天文学家越来越不满足这种解释。 (2 )意义:①哥白尼是近代___________________ 的奠基人。 ②太阳中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中世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理论基础。 2、伽例略的贡献 -------------- 如果给猫以更多自由,逮耗子的目标就更容易实现。 (1 )成就:①发现了______________ 的_____________ 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 ②开创了以_________________ 为根据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近代科学。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①伽例略被称为“ ”。 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二、牛顿的经典力学 1、条件:①系统总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以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基础。 2、内容:①发现了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定律。 ②1687年,出版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立起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3、意义:①实现了_______________ 史上第一次大飞跃,标志着人类 ___________ 的开始。②牛顿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导学案岳麓版

第12课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班级姓名小组编号 一、学习目标:知道:1.1924年,国共两党建立合作关系;2.黄埔军校的创建;3.叶挺独立团的战绩;4.北伐战争的巨大胜利;5.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6.宁汉合流;7.东北易帜 二、课堂目标重难点: 1.重点:黄埔军校的创建;北伐战争。 2.难点: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 三、自主学习教材第59---63页,完成下列练习: 1. 黄埔军校的创建:①黄埔军校创建于()年,从此,()两党建立合作关系。军校的地点是在()。②黄埔军校的领导:()兼任军校总理,()为校长,()党代表;()为政治部主任。③军校的办学方针:()与()并重。为国民革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P59 2.北伐的胜利进军:①北伐的目的:打倒帝国主义侵华势力,推翻封建()的统治。把国民革命推向全国。 ②北伐的主要对象:()、()、()三个军阀; ③北伐的主要战场:()、();主要战役有()战役、()战役和武昌战役。叶挺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P61④北伐的胜利: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威震全国。 3.南京国民政府建立:①()年 4月,()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它的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②()的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合流。 ③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 四课堂检测反馈: 1.创建黄埔军校的重要人物是() ①孙中山②蒋介石③廖仲恺④周恩来⑤叶挺⑥恽代英 A ①②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⑥ C ①②④⑤⑥ D ①③④⑤⑥ 2. 1926年,广东革命政府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①吴佩孚②孙传芳③张作霖④陈炯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④ 3. 北伐战争时期,两湖战场打击的对象是() A 吴佩孚 B孙传芳 C张作霖 D段祺瑞 4. 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①国际()联合支持反革命势力,()右派突然叛变革命,使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②幼年的中国()缺乏经验,党的领导人()又犯了右倾主义的错误。 五、作业:完成基础训练第12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导学案岳麓版必修一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课前预习案 【自主预习】

【预习诊断】 1、许多地名和称谓有悠久的历史。比如山东称为齐鲁,河北称为燕赵,山西称为三晋等。这些称谓起源于() A.宗法制度B.西周分封C.当地地理特征D.古代地名 2、《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是以什么为纽带的 A、财产业界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3、周王封邦建国的过程中,被分封的主体对象是 A.殷商旧族B.殷商降族C.功臣D.同姓亲族 4、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A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B.形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 C.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D.保证了贵族的政治特权地位 5、西周时天下共主局面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西周疆域的扩大B.分封制的实行C.内服与外服制度的形成D.等级制度的形成 【重点难点突破】 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是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紧密结合。 2、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我国早期政治制度以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为主体,以宗法制为核心。 (2)血缘关系与政治制度紧密结合。(3)带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4)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5)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6)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知识体系构建】 课堂探究学案学案 【课堂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许,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祀。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高二历史下学期 近代西方思想解放运动导学案 岳麓版

高二历史下学期近代西方思想解放运动导学案 岳麓版 一、近代西方思想解放运动学习目标:(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启蒙运动 学习重点难点: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原因,概况及影响。Ⅰ、课前预习:欧洲近代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资本主义产生后,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从思想上冲破天主教会与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为此进行了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一、文艺复兴: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 2、此时的社会思潮:人文主义。 3、它表面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复兴,实质上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4、文艺复兴矛头直接天主教会。开始于意大利地区。 5、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1)意大利前三杰:①但丁。②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③薄伽丘。《日谈》。(2)意大利后三杰(艺坛三杰)①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②米开朗基罗。《大卫》③拉斐尔(被称为“画

圣”)。《西斯廷圣母》(3)英国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莎士比亚。代表作《哈姆雷特》,他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 二、宗教改革: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 2、此时的社会思潮:人文主义。斗争矛头直接天主教会。 3、代表人物:马丁路德,加尔文。(1)马丁路德:主要在德意志地区。思想内容:①因信称义。信仰即可得救。②赎罪券功效微不足道,基督徒只要内心真诚悔罪,就能得到赦免。(2)加尔文:主要在瑞士,代表作《基督教原理》,思想内容:①信仰才能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否定教皇权力。②先定论,这是加尔文宗教思想的核心。 4、宗教改革后,基督教世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即改革后出现的宗教派别)。 三、启蒙运动: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 2、此时的社会思潮:理性主义。斗争矛头开始转向封建等级制度。运动中心在法国。 3、代表人物:①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提出“三权分立”的学说。②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思想主要内容: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法治,开明君主制。③卢梭。是启蒙思想家中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代表作《社会契约论》。思想内

高中历史经济体制改革导学案岳麓版必修

课题: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重难点解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的市场经济,它的特征不在于是否有计划、有宏观调控,有政府指导,这些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都有,而是在于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其他所有制和分配形式并存。 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改革阻碍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不能解放生产力。在当代中国,没有改革,就不可能实现科学发展,不可能建成和谐社会,也就不可能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是解决经济社会一切问题的关健,改革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必须经改革总揽全局,把改革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以改革促进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不展不断深化改革。【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十一届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53年开始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C.为消除“左”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 D.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2、率先放宽政策,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省区是 A.、陕西 B.安徽、四川 C.河南、河北 D.江苏、江西 3、“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978年安徽凤阳民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概括了包干到户的优点②表达了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③说明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④说明农民已经过上小康生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4、右图为1979年春,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 18户农民为响应政府“生产自救”号召而签订的秘密协议。 与之相关的信息有①安徽等省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②当地 政府实行“放宽政策”“休养生息”③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协议使农民获得空前大丰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据统计,1997年我国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5.8%,与此同时,全国注册的工商业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4947家,从业人员4200万人,三资企业23.6万家,股份制试点企业68万家,注册资金17302亿元。这一现象反映了 A.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效 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经济增长力量的多元化 D.私营个体经济发展迅速 6、十一届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①改变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②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③关键是改变所有制形式④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7、(2003年全国春季,2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改革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确立了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和私营经济为补充的基本经济制度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8、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了历史文物。这表明①中国已经全面迈向小康社会②政府改变了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④中国的棉布生产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9.十四大确立的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制度 C.建立现代制度化 D.建立综合性企业集团 10.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建立体制的标准有①产权清晰、权责明确②政企分开、负盈不负亏③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④管理科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单元检测试卷(二)

单元检测试卷(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8·肇庆高二检测)“育”甲骨文写作, (人,指女人),

(即倒写的“子”,表示出生的婴儿)。“育” 字的小篆为“”,由甲骨文的会意字变为形声字。这说明() A.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 B.汉字构造是形、义、音紧密结合 C.汉字书法艺术独具特色 D.汉字演变充满神秘色彩 答案 B 解析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故A项错误;通过“会意”和“形声”,形、义、音相结合来表达一定的意思,是汉字的构字特色,故B项正确;“会意”和“形声”都是汉字的实用功能,非艺术性,故C项错误;汉字的演变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不具有神秘性,故D项错误。 2.(2018·大石桥市高二期中)如图所示文物是陈列于西安博物院的“延年益寿瓦当”。据此判断,该瓦当最早可能出现于()

A.殷商时期 B.秦汉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 B 解析由图片可看出瓦当上的文字为小篆,秦始皇以秦国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B项正确;商代主要用甲骨文、金文,A项错误;唐宋和明清与设问“最早”不符,C、D项错误。 3.(2018·常州高二检测)史言有“吴中四士”之称的张旭“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世呼张颠”。其书法特点是() A.气粗字险B.逸势奇状 C.气郁字敛D.雅俗共赏 答案 B 解析“气粗字险”强调人的情绪和字之间的关系,与张旭的书法无关,故A项错误;“逸势奇状”可以看出是草书的风格,符合张旭的书法特点,故B项正确;“气郁字敛”体现的是楷书的风格,故C项错误;“雅俗共赏”是行书的风格,故D项错误。 4.(2018·龙岩高二质检)考古学家在新疆和田出土的唐代于阗文书中发现了三件《兰亭序》抄本。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楷书是唐代官方文书的标准字体 B.于阗成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C.中原文化在西域地区进一步传播 D.临摹王羲之的行书在唐代成为时尚 答案 C

高中历史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2

课题: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重难点解析】 1.概念解释:国家资本主义 ①国家资本主义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由国家掌握和控制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它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于国家的性质。 ②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实际上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 ③在我国历史上,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是封建的、买办的、垄断的国家资本主义。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由之路”。 ④现阶段,我国和外国资本家合作经营的企业也属于国家资本主义性质。 2.大跃进对自然环境、国民经济和思想的影响: 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地用土办法炼铁、炼钢,毁掉不少山林,在生态环境方面造成了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生物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②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盛行,各地纷纷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③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在“大跃进”的社会环境下,造成了人们急于求成、急躁冒进,浮躁、浮夸风、假话盛行。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的表述,错误的是 A.我国经济形势基本好转为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B.先进行工业化建设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社会主义工业化中优先发展重工业 D.“一五计划”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发展 2.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主要内容不包括①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②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③优先发展重工业④处理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下列事实违背中共八大精神的有 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③八字方针④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 4.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的副厂长,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以下四种意见,唯一正确的是 A 他是资本家,怎么可能担任我们的厂长 B 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 C 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说的话我们不听 D 他懂业务,他说得对,我们还是要听的 5.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主要任务是 A.加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C.健全党内外民主制度 D.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 6.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因为 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③提出尽快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任务④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7. “1958年,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各地迅速组织起生产钢铁的大军,学校、工厂、机关。农村、军队……几千万人在钢铁生产战线日夜苦战。全国城镇到处建小高炉,炉火日夜不熄。为了提供炼钢原料,许多人把家里的锅砸了,把铁锹扭弯,连秤砣也不放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②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③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④经济建设成就瞩目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8.“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上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9.著名导演张艺谋取执导的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小孩找出父亲用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你认为这个场景发生的时间应该是在20世纪 A.40年代末 B.50年代末 C.60年代末 D.70年代末 10.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主要在于 A.过分的强调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B.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超过了当时 的生产力水平 C.盲目制度生产的高指标 D.以大炼钢铁为中心,导致国民经济 比例失调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1)根据图一回答:1958—1960年、1960 —1961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发展的趋

第15课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导学案岳麓版

第15课: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2、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和原因。 学习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学习难点:西安事变的性质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影响。 学习方法:观察、联想、比较、合作、探究 一、自主学习 1、九一八事变 九爆 1931年9月18日,日军在沈阳城北的村炸毁南满铁路一发日军以此为借口,向东北军发动进攻,并在第二天占领沈阳。 八。 事原因:国民党政府实行政策。 变局部抗日战争的开始: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开展抗日战争。 2、了解伪满洲国成立的时间和溥仪。 3、抗日救亡运动 一背景:1935年,日本策划 ,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二爆发:1935年12月9日,学生举行了示威游行。 ·口号:“”、“” 九意义: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掀起了全国的高潮。 运 [思考]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主张和要求? 动 2)了解什么是华北事变(P77框框内容)。 4、西安事变 背景:全国抗日救亡浪潮和中国共产党的争取 西爆发:年月日,国民党将领、在西安安发动兵谏,扣押,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的主张。 事中共态度:中国共产党以为重,主张解决。 变结果:蒋介石被迫答应“、”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意义:标志着的基本结束和初步形成。 二、合作探究 1、国民党内部爱国人士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 答: 2、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答:西安事变后,局势极为动荡不安。处死蒋介石,可能导致亲日派掌权,国家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如此一来,日本便有机可乘、进而独霸中国。如果给蒋介石留一

2018最新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22课 盛世危机

课题:第22课盛世危机 【学习目标】 课标内容: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教学目标:学习掌握“康乾盛世”出现的原因及表现;懂得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及造成的严重后果;清朝社会危机的表现。 重点:“闭关锁国”。 难点:清朝由强盛走向衰落(内部危机)。 【自主学习】 一、康乾盛世 清朝前期,康熙帝、帝、乾隆帝都积极吸收汉文化,勤于政事,奖励农桑,兴修水利,严惩贪污,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局面,被称为“”。 二、闭关锁国 1、原因: (1)由于自然经济的封闭性,使清朝产生自足自骄情绪,清朝统治者以自居,认为国内“物产丰盈”,不需要对外贸易; (2)西方侵略者的侵扰活动日益猖獗。 2、政策: 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即严格控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又限制中国商民出海,只允许一地对外通商。 3、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自卫作用,但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我国接触外国 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三、社会危机 1、内部危机:从帝后期起,清朝由强盛走向衰落 2、外部危机:西方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英国工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开始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合作探究】 1、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康乾盛世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表现? 2、唐朝和清朝前期分别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它们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达标检测】 1、《苏州府风俗考》中记载:“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若机房工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此则材料反映了明代苏州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使用机器生产 B.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 C.行业分工精细,生产有序 D.存在着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2、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A.中西方文化差异 B.长期实行的闭关政策 C.中西方人种差异 D.中国文人的偏见 3、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制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定说明清朝() A.禁止对外贸易 B.实行闭关锁国 C.加强思想控制 D.鼓励商业发展

高二历史下学期 国际共运(上)导学案 岳麓版

高二历史下学期国际共运(上)导学案岳麓 版 (3)俄国月革命学习重点难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Ⅰ、课前预习: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19世纪西欧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是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他们的思想只所以被称为“空想”,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一条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共产党宣言》的内容:① 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③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④ 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二、巴黎公社: 1、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战争宣告了德意志帝国的诞生,同时也促使了巴黎公社的出现。 2、巴黎是新型的工人政权,最高权力机关是公社委员会。 3、巴黎公社存在时间18

70、3、18— 5、28 ,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 三、月革命: 1、背景:①俄国1861年改革,使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社会矛盾尖锐。②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已成熟起来,能担负革命的领导任务。③一战使俄国的矛盾迅速激化。 2、过程:①1917年3月,二月起义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②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要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土地改革,退出战争。为革命指明了方向。③7月,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④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政权建设与巩固政权的斗争:①1917年11月7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土地法令》两个法令,选举成立了人民委员会,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②苏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它拥有立法权与行政权,由它选举产生的人民委员会是中央政府,也拥有立法权权。③苏俄苏维埃政权诞生时的国内外形势:内:政治上,各地的叛乱。经济上,处于崩溃的边缘。外:

高中历史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寻源篇 一、从全球史观看五四运动背景 (一)广角看世界:战争与革命 (二)聚焦看巴黎:公理与强权 【合作探究一】影响五四运动发生的国际因素有哪些? 二、聚焦国内:社会之源(社会史观) 【合作探究二】阅读下列材料“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找到关键词填写在下面表格: 材料一: 辛亥革命后,在北洋军阀统治下,假共和实专制,两次上演了帝制复辟的丑剧……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集》 材料二: 一战期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由1913年的60万人上升到1919年200万人。为 中国新的革命运动提供了新的阶级力量。 材料三: 五四运动爆发前的三四年间,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口号,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极大的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主意识。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思想基础。 表格:五四运动爆发的国内原因 风潮篇 聚焦五四:激昂的青春 【自主探究一】青春五四 师:引导学生在材料中找关键词。 材料一:在这场伟大的五四运动中,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份。他们站在时代朝流的前列,以拯救中华为己任,发挥了带头作用、先锋作用,是我们民族的骄傲、青年的殊誉。 问题一:谁走在了爱国斗争的最前列? 材料二: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开办新式教育,还有日渐扩大的留学运动… … ,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群体形成。他们受到了西方良好的教育尤其是受到了新文化运动的熏陶… … 问题二:为什么青年学生走在了爱国斗争的最前列? 【自主探究二】新的力量 师:引导学生在材料中找关键词。 材料: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陆、章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 问题一:五四运动中的“三罢”斗争有哪些人参加?有什么特点? 问题二: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关键因素是什么? 感悟篇 【合作探究三】阅读材料思考(在材料中找关键词)——五四运动如何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变革? 材料一:“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参加阶级阶层最广泛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 。 材料二: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一些倾向于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集合起来。——《复兴之路·峥嵘岁月》 材料三:美国和欧洲为了本国的利益而不顾他国的做法使一些中国人的幻想破灭,他们开始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和苏联正在进行的社会和经济实验感兴趣。 ——《新全球史》 材料四: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它以辛亥革命所不曾有的姿态,展开了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材料五“ 五四运动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全面启动” “五四运动应当现看作是一场文化心理的层面上,推动中国人现代化的运动。”——彭明《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 填写下面表格: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导学案岳麓版(实用教案)(最新整理)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导学案 【使用说明】 、依据知识结构,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梳理基础知识,并掌握记忆重点内容。 、小组合作探究,不能解决的问题用红笔勾画,作出记录,便于上课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了解凡尔赛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评价其历史地位。 【重点难点】、理解掌握《凡尔赛和约》的内容和凡尔赛体系的构成、实质和历史影响;、理

【重难阐释】 1、言行不一是国联留给我们的深刻印象,用史实说明这种印象的由来? 美国:想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进而称霸世界。 英国:试图利用战胜国的地位,吞并已经到手的德国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一些领土,扩大和巩固大英帝国版图,为此,英国一面支持日本在太平洋与美国争雄,一面利用美国遏制法国称霸欧洲大陆。 法国:要削弱乃至肢解自己的宿敌德国,把中、东欧国家纳入防御德国的体系,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同时扩大在非洲的殖民地。 日本:目的是攫取德国在ft东的全部权益,以便进一步侵略中国,并占领战前德国在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 、国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一般政治性的国际组织,为后来的国际组织建立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 经验:(1)组织形式和某些程序原则,为后来联合国提供了宝贵经验;(2)国联倡导的和平外交、政治外交以及裁军原则和规定,客观上促进了国际关系的新发展。 教训:(1)盟约对侵略和被侵略的含义未作规范性说明,从而使国联的操纵者有了随意解释。(2)在组织上没能吸收所有大国参加,使国联对某些大国不具备约束力,从而影响了其效能。(3)在运行机制上,“全体一致”的原则使每个成员国都可以阻挠大会决议,从而使制裁成为一句空话。 (4)“委任统治”原则,违背了中小国家的意愿,从而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当堂检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原奥匈帝国获得领土新成立的国家是 、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波兰、保加利亚

高中历史 第6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案 岳麓版选修1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一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导学案(第一课时)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课前依据课本知识,自主完成,勾画课本基础知识并写上提示语,有疑惑的地方用红笔标注。 2、限时3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及时上交。 3、课堂小组积极合作,互相交流探讨,高效展示点评,分层达成目标。 4、★为重点班A、B层必做和平行班A层必做,重点班C层,平行班B、C可选做。 【学习目标】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如“富国之法”(经济改革措施)、“强兵之法”(军政改革措施)、“育才之法”(教育改革措施),评价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难点: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 【自主学习】 一、“三冗”与积贫积弱 1.“三冗” (1)原因:北宋为加强________,采取一系列措施而产生的负面影响。 (2)表现:冗官、________、________。 2.积贫积弱 (1)积贫出现的原因:______________所需巨额费用,对________和________的战争费用及________。 (2)积弱出现的原因:削弱武将的________,领兵作战的将领没有________的权力,导致宋军在对辽、西夏的战争中连年失败。 (3)“三冗”两积引起严重的社会危机,________逐渐成为朝野共识。 二、“拗相公” 1.王安石给仁宗进献《________》,要求“变革天下之弊法”,未被接受。 2.王安石“三不足”精神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理财 1.开始变法:________年,王安石任宰相,开始推行新法,核心内容是________。 2.理财内容 (1)青苗法 ①目的:为了解决豪强之家放高利贷导致农民破产的问题,同时增加政府的收入。 ②内容:由政府拿出一定数量的______或_______作本,在夏秋两收以前以低息借给农民,到夏秋两收之后,农民按20%~30%的利息归还钱粮。 (2)募役法 ①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内容:由州县政府出钱雇人服役。政府根据每户的富裕程度摊派“________”,越是大户人家出钱越多。 (3)其他措施:农田水利法、________法、_________________法、市易法。 (4)影响:理财新法在抑制________、保障________、增加政府收入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整顿军队和科举 1.整顿军队 (1)针对冗兵问题,实行“________”措施,精减________,裁汰老弱士兵,归并军营,缩减________,以减少军队数量和军费开支。 (2)强兵的改革措施包括________法、保马法、________法等。 (3)作用:节省了________开支,改变了宋军原有的________,使宋军的战斗力有所提高。 2.改革科举 (1)改革科举制度 ①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度,要求考生联系当前________,参加________的考试。 ②作用:使科举考试得以选拔具有________之志和真才实学的人才,使一大批新进之士取代反对改革的旧官。 (2)改革选官制度:宋代的选官途径主要是“________”。为克服其弊端,王安石提出对官员子弟同样应贯彻________的原则。 五、新法的局限与变质 1.新法的局限 (1)王安石变法针对的是社会上层的________、________和富商,因此从一开始就遭到激烈的反对。 (2)王安石认为增加政府收入,就要扩大税源,要“________”。可是一旦执行不善,在实行过程中加重了贫苦百姓的负担,便会引起________的不满,成为反对派攻击新法的借口。 2.“元祐更化”:1085年,宋哲宗继位,由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她执政后,立即起用司马光等反对新法者。________等逐步废除了王安石的全部新法,变法派成员相继被排挤出朝廷,史称“元祐更化”。 【合作探究、能力提升】 1、想一想 根据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及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三冗”现象的原因。 ★2、想一想 从庆历新政昙花一现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