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层地震课程教案(周竹生)

浅层地震课程教案(周竹生)

浅层地震课程教案(周竹生)
浅层地震课程教案(周竹生)

中南大学《浅层地震》课程教案

编写人:周竹生 2005年3月

第一部分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的适应层次、专业与参考学时

浅层地震方法及应用是适用于地球探测与信息、矿产普查与勘探、油气田开发工程及其它相关专业本科和研究生的一门选修课程。该课程参考学时74学时,其中实验实习10学时。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基本要求

浅层地震方法及应用是适用于地球探测与信息、矿产普查与勘探、油气田开发工程及其它相关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它是根据地球物理学原理来解决矿产、工程、石油、环境及国防等领域中存在的地质问题的一门学科,是地勘、工程、水文及环境勘查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和野外工作方法技术,特别在解决工程与环境地质问题时的抗干扰、提高分辨率的措施,提高学生应用地震新方法解决相应地质问题的实际能力。这就必须加强实验实习课的份量,跟上目前工程建设和环境地质灾害探测对人才的要求。

三、本课程的基本及重点内容

根据教学计划要求和课程性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①物探分类、浅层地震特点及发展史;②弹性波的基本理论;③地震波的时距曲线;④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技术及方法;⑤地震数据处理技术;⑥地震资料的解释与应用;

⑦工程地震新技术。

本课程的重点是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技术、处理技术、解释技术及工程地震新方法。地震勘探方法始于上世纪40年代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深入研究和运用,地震勘探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和进步。目前,它已成功应用于矿产资源勘探、石油勘察、工程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等诸多领域。涉及到矿产、石油、交通、建筑、考古、国防等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各个行业。

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应掌握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数据处理技术及

解释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宽,适当了解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些新的相关技术和方法,争取做到学生走出校门后,可以独立从事施工设计并带队从事野外勘探、资料处理和成果解释的水平。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输送短缺人才。

本课程的难点在于该学科涉及的范围很广,学生需要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较好的计算机知识来理解和学习该课程。

四、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7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4学时,实验实习10学时,实验、实习预计安排校内进行。

学时安排如下:

注①课外作业不计入教学时数,任课教师可酌情增减。

②实验课内容初步拟定为:

实验课1:地震仪认识与操作实习,掌握地震仪器参数选择,和各功能键的使用

实验课2:对折射波进行识别,绘制时距曲线,掌握从地震记录图上读取初至时间的方法,并进行界面速度和厚度的计算。

实验课3:反射波测桩实验或瑞雷面波及折射波资料自动解

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采用期末考试和平时作业成绩相结合的办法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其中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平时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30%,平时作业将在每一节课程之后布置给学生。

六、教材及参考用书

1.教材:

①《工程与环境地震勘探技术》王俊茹编著,地质出版社,2002年。

②《浅层地震勘探应用技术》王振东编著,地质出版社,1988年。

2.参考书目

①《应用地球物理教程》何樵登主编,地质出版社,1991年。

②《勘探地震学》[美]R.E.谢里夫[加]L.P.吉尔达特编,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9年

总的来讲,所选教材是针对“工程探测”的,这与我们的培养方案是紧密相扣的。目的是要让大家对相应的、必须的、常用的方法技术有较深入的了解。在方法原理、理论、数理方面,难度不是太大,比较浅显,但希望大家认真对待。

考试将安排在课表上安排的本门课程的最后两个学时,采用开卷笔试形式进行。

第二部分课程具体讲授内容

绪论

一、学习意义

热门课程:

这是由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决定的。由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蓬勃发展起来的工程与环境地震勘探技术与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使之成为热门研究课题致意。

如:高层建筑、重型厂房、桥梁、隧道、机场、水坝、电站、港口、码头、高速公路、铁路及其它巨型工程建设项目的地质基础资料的调查。

勘探目标包括:岩溶塌陷、表层软泥层、地面沉降、地裂缝、岩体滑坡、泥石流等,甚至于煤层储量、采矿及隧道掘进过程中的超前探测等。

另外,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及重视,如对地下隐蔽污染源、地质灾害、考古等方面的探测不能靠传统的挖掘或钻探取样方法来解决,而应发展新型的无损探测技术,地震勘探就是其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总的来说,一门课程必须有需求,才有设计的必要,才有生源,才能有所为,才能有发展。二战时,很多从事‘海军声纳’技术的专家,由于战争停止而

转向石油勘探,从而发展了地震勘探技术。现在,它已发展为与国民经济的众多领域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

是重要的物探方法之一:

对于地质或物探专业的学生来讲,地震方法是常用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近年来,高分辨率地震勘探、VSP(Vertical Seismic Profile,垂直地震剖面)、瞬态瑞雷波法、反射波测桩技术、横波勘探技术及常时微动观测技术等迅猛发展,自会有它们发展的必然性。另外,从国家对物探工作的总体投入来看,地震占到了95%,也可以说明问题。因此,希望在坐的各位有必要掌握好这们方法技术。

二、地震勘探方法概述

1.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方法是以物理学原理为基础,利用电子学、

计算机数字处理技术、信息论等科学领域中的新技术,所建立起来的一

整套勘探地下矿产或结构的方法。

借助于各种物探仪器,根据地质任务,采用相应的观测方法(装置或系统)来观测地下岩石的各种物理响应,从而推断和解释地下岩石的

构造特点、岩石性质等等,以达到勘察地下矿产或结构的目的。

物探方法主要有:

①重力勘探──利用岩石的密度差异;

②磁法勘探──利用岩石的磁性差异;

③电法勘探──利用岩石的电性差异;

④放射性勘探──利用岩石的放射性差异;

⑤地震勘探──利用岩石的弹性差异。

【注意:①~④占5%的投入;⑤占95%的投入】

2.地震勘探

是物探方法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以地质介质的弹性为基础,利用地震仪器观测地震波信号,结合测区的地质、钻探以及其它已知的物

探资料,对观测记录进行处理、解释,并作出地质推断的一门学科。

①应用范围:在油气、煤田勘探、工程地质勘察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已成为最为有效的勘探方法。一般来讲,地震勘探较其它物探方法的

勘探精度高。缺点是:野外作业及室内资料处理工作复杂,工作量大,

因而成本高。

② 方法分类:

③ 观测系统(以反射波法为例):

④ 激发方式:炸药、锤击、震源枪、电火花等。 ⑤ 波型: 纵波(P 波、压缩波、胀缩波)

横波(S 波、剪切波,分为SH 波和SV 波) 面波(Rayleigh 波、Love 波) 3. 浅层地震

① 主要方法:

反射波法:不受速度场限制;主要应用于中、深层;分辨能力高。

????????石油地震浅层地震人工地震天然地震

???????→)(CT 像透射波法或跨孔层析成

法面波法折射波法

反射波法

折射波法:条件是下部地层波速大于上部地层波速;主要用于表层;

分辨能力相对较低。

面波法:条件是自由表面附近介质非均匀;主要用于表层分层及计算

表层介质的横波速度;分辨能力较强。

②应用: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工程地震勘探的工作量已占工程物探总量的65%以上,主要用于:地矿、能源、水利、铁道、交通、城建、考古、

环境、国防等。

③主要解决的常见地质问题:

A.目的层埋深、厚度(包括风化层);

B.断层、破碎带、洞穴、地下埋设物(包括考古、城市地下管网等);

C.矿产资源(煤、砂体、石油、…);

D.地质灾害(由波速→地压或地应力的变化);

E.地基、桩基、坝体质量评估(面波或频率探测)。

三、地震勘探方法的发展历程

1.地震勘探历史

A.采集记录方面:模拟信号→数字信号(提高动态范围,室内可处理)

B.仪器方面:

①单道→多道;

②信号有线传输→无线传输(采集站);

③仪器功放→检波器集成功放+仪器功放。

C.数字处理方面:

①单道→水平叠加→叠前处理力度加大

(多道滤波) (AVO)

(偏移技术) (叠前偏移)

②弹性介质模型→双向介质→粘弹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研究

③构造功能→构造+岩性功能(油藏描述)

2.勘探方法

A. 针对应用领域:

石油地震

煤田地震(煤层储量、断层、瓦斯超前预报)

工程地震(表层结构、承载力)

B.采集方面:单道→二维(2D)→三维(3D)→四维(4D)

C .针对波型:

D .针对观测系统:

① 地面观测:反射、折射、面波

② 井中观测:透射波法(CT )

③ VSP :零偏→非零偏→Walk Away

第一章 弹性波理论基础

地震勘探是研究人工激发的弹性波在岩石中的传播规律,以探测地下地质构造或地质赋存状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因此,可将弹性力学的基本理论引入到地震勘探中来。

第一节 弹性理论概述

一、基本概念

● 弹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形变。当外力消失时,由于物体具有阻止

形变的内力,它会使物体恢复原状,物体的这种属性被称为弹性。 ● 塑性:如果外力超过物体的弹性极限,或外力作用时间太长,当外力消失

时,物体不能恢复原状,物体的这种性质被称为塑性。

● 观点1:弹性与塑性是两个极限概念,是为了解决或讨论问题的方便常常

要作的假设。多数情形下,介质的性质介于二者之间,没有绝对的弹性和塑性。

● 观点2:一种材料或物体的弹、塑性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因素有关。

??

?)

SV (SH )

(P 、波波及转换横波波纵波体波面波???)

()

(全波场波形法初至

射线法

内因:材料本身的性质;

外因:作用力的大小,作用时间的长短。 ● 弹性介质:产生弹性形变的介质。

● 地震弹性波:在弹性介质中传播的地震波。 ● 弹性介质的几种类型:

① 根据弹性性质与空间方向的变化关系分:

A. 各向同性介质:弹性体的弹性性质与空间方向无关。

B. 各向异性介质:弹性体的弹性性质与空间方向相关。 ② 根据地震波速与空间位置的变化关系分:

A .均匀介质:地震波速不随空间坐标变化而变化。

B .非均匀介质:地震波速随空间坐标变化而变化。

C .连续介质:地震波速在介质中连续变化。

D .层状介质:在非均匀介质中,介质的地震波速变化表现出成层性。

(显然,当层状介质的层厚趋于零时就是连续介质)

实际地下介质多表现出各向异性,但当横向变化非常缓慢时,可以忽略,同时,也是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可将其假设为各向同性介质。

同样,实际介质多表现为非均匀介质,对于沉积岩来讲,同时,也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我们可将介质看成层状介质,且往往假设层内为均匀介质,当沉积旋迴非常发育时,层数增多,层厚变薄,此时的层状介质就过渡到连续介质。

二、弹性系数

弹性性质用弹性系数(或弹性模量)来度量。

对于各向同性介质,弹性性质可由K 、E 、、、υμλ等5个弹性系数来确定,而其中独立的参数只有2个,即已知其中的2个,就可计算出另外3个,一般通常用拉梅(e m La ')常数λ和剪切模量μ这两个系数来表述。

对于各向异性介质,描述其弹性性质的弹性常数有21个。 (一)杨氏模量(E )

定义: E 表示物体抗拉伸或挤压的力学参数。E 越大,抗拉伸或挤压的阻力越大。

(二)剪切模量(μ)

定义:

μ是表示物体阻止剪切应变的力学参数,单位与应力相同。μ越大,切应变

越小。液体中μ=0。

(三)泊松比(υ)

定义:

υ反映的是物体的横向拉伸(或压缩)对纵向的压缩(或拉伸)的影响,υ越大,影响越小。

● 一般未胶结的砂土υ较高,而坚硬岩石的υ较小。

自然界中,υ值的取值范围]5.0,0[∈υ,当υ=0.25时的介质被称为泊松固体。

流体的υ=0.5。

(四)体变模量或体积模量(K )

定义: K 表示物体的抗压性质,所以又称为抗压缩系数。

(五)拉梅常数(λ)

定义:

我们知道,在《弹性力学》中,对于弹性介质,应力σ与应变e 满足虎克(Hook )定律:(条件:均匀各向同性介质)

L

L S

F E //?==

应变应力为切变角

剪切形变

剪切力

??

μS

F /=

=

L

L d

d //)()(??==或拉伸纵向压缩或压缩横向拉伸υV

V P

K /?=

=

体积相对变化静压力

纵向应变

横向应力=λH E

υ

θ21-=

式中:

此时,上述5个弹性模量的数学意义可表示为:

5个参数之间的关系:

三、波动方程

波动是指弹性体内相邻质点间存在应力梯度时产生质点的相对位移。波动方程便是研究应力不平衡时的状态方程。

由固体弹性理论可知,在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三维波动方程为:

该方程又被称做Navier 方程。式中:F 为外力;u

是介质质点受外力F 作用后产生的位移向量;μλ、统称为拉梅常数;ρ为介质的密度;标量θ是体变

系数,u div

=θ。

??

?++=++=为应力

为体应变zz

yy xx zz

yy xx H e

e e σσσθyz

yz

xz xz xy xy e e e σσσμ212121=

==???

??+=+=+=zz zz

yy yy xx xx e

e e μλθσμλθσμλθσ222)

”“(号的含义注意--

=xx

yy e e υxx

xx

e E σ=

??????

????

??

?-=-==--=--=→???

?

??

?=+=

→??????

?

?????

??

?

-+=+=+=+=

++=)2()34()

(22)

43(2)21)(1(323)1(2)(2)23(2

2222

22222

2222s p s p

s s p s p s p s p s s p V V V V K V V V V V V V V V V E V V E K E E ρλρρμυρρμρμ

λυυυλμλυμμλλυμλμλμF u grad t

u ρμθμλρ+?++=??222)2(

基础知识:

梯度: 散度: 旋度: 00

=????=???u

?恒等式:

对于Navier 方程两边分别取散度(div )和旋度(rot ),则可得:

式中:u rot w

=;

F div

为标量,表示的是一种胀缩力(因为0/=??j i x F ,当j i ≠时); F rot

为矢量,表示的是一种旋转力(因为0/=??i i x F )。

上式表明,介质在两种不同得力得作用下,产生两种不同性质的扰动。在胀缩力的作用下,将产生仅由体变系数θ决定的介质体积相对胀缩的扰动,称为纵

波;而在旋转力作用下,则产生由w

决定的角度转动的扰动,称为横波。纵波又称胀缩波,横波又称剪切波。它们分别以速度s p 、V V 传播。即:

一般地,位移矢量u

和力矢量F 既存在散度,也存在旋度。因此,可表示为:

)

(为单位向量i i i

e e x grad

??=

?=???∑??=??=i i i x u u u div

i

j k ijk e x u e u u rot

??=??=??

?

??-=是非循环排列时

当,的反循环排列时是当,

的循环排列时是当,排列符号:k j i k j i k j i e ijk ,,03,2,1,,13,2,1,,1i

i i i

e x u u x 222

2

22

??=???=???=??

?????

????=?-??=?+-??F rot w t w F div t 2222

222ρμθρμλθρ

μ

ρμλ=

+=

s p V V 2???ψ

+Φ=+=

rot grad F rot grad u ψ

?

式中:ψ? 、分别为位移场u

的标量位和矢量位;

ψΦ 、分别为力场F

的标量位和矢量位。

此时,用位函数表示的波动方程可表示位:

在远离震源区,震源力已不复存在,此时,上述方程便变成以下齐次方程:

【这表明:当我们今后用上述方程去描述波的传播问题时,所求解出来的并不是位移,而是位移的位函数】

第二节 弹性波的形成

在外力F

的作用下,弹性介质中存在两种扰动。胀缩力的扰动F div 对应

u div

=θ,即介质中产生了体积形变,体积形变的传播形成纵波;旋转力F rot 的

扰动对应u rot w

=,介质中质点产生了旋转形变(切应变),切应变的传播形成

横波。它们都属于体波。此外,还有沿自由表面传播的面波。

下面将讨论各种波的形成及传播特点。

为考虑问题方便,假设介质为均匀各向同性介质,则其弹性参数具有球形对称性。因此,可用球面坐标系来讨论问题。球面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的关系为:

在图中:r :球面上任意一点P 到直角坐标原点O 的距离;α:r 所在圆面与X 轴的夹角;β:OP 与Z 轴的夹角。则有:

???????ψ=?-??Φ=?-??

ψψ??22222

22

2s p V t

V t ???????=?-??=?-??0

0222

22

22

2ψψ??

s p V t V

t ??

?

??===βαβα

βcos sin sin cos sin r z r y r x

一、纵波(P 波、胀缩波、疏密波、压缩波)

在球面坐标系(βα,,r )中,纵波的波动方程可表示为:

令:??r =1,则得

其达朗贝尔解:

式中,21C C 、为两个任意常数,它们与震源得性质有关。

若令:

则1?表示了波动在某一个固定时刻得状态,即波阵面。

上式中,第一项表示波动随时间增加远离震源方向传播,第二项则相反。所以前者被称为发散波,称后者为会聚波。会聚波不符合实际情况,是物理不可实现得,因此,不予考虑。此时,其达朗贝尔解可进一步修改为:

相应的位移为:

式中:)(1t Φ为震源强度函数;t t t ?Φ?=Φ'/)()(11

;r r /

为单位向量。 根据纵波位移表达式,可以总结出纵波具有以下特点:

(1) 质点位移方向与r

的方向一致,即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因

此,纵波又称为线性极化波。由于)()(1

1t 、t Φ'Φ有正有负,因此在纵波扰动带内将会间隔出现膨胀带和压缩带,所以又称为疏密波或压缩波; (2) 纵波的传播速度:

(3) 当p V 一定时,质点位移p u

决定于)()(1

1t 、t r Φ'Φ、,即质点位移的大小决定于离震源的距离r 、震源强度函数)(1t Φ及其变化率)(1

t Φ'; 0)2(22

222=??+??-??r

r r V t p ???)

(02

1

22212也叫弦方程=??-??r

V t p ??)()(211p

p V r

t C V r t C r ++-

==??常数=-

p

V r

t 常数=+

p

V r

t )

(11p V r

t C r -==??r

r

t rV t r V grad u p p p

)](1)(1[411

122Φ'+Φ-

==π?)

21)(1()

1(2υυρυρμλ-+-=+=

E V p

(4) 振动强度随传播距离增大而减小,这一现象被称为球面扩散。

二、横波(剪切波、S 波,包括SH 波和SV 波)

横波由旋转力产生。位移位函数所表达的波动方程为:

在球面坐标系(βα,,r )中,其解为:

因此,横波具有以下特点: (1) 传播速度:

(2) 横波在传播方向上的质点位移0=sr u ,而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α和β方向

上具有位移βαs s u u 、,说明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正交。横波也是线性极化波。振动方向为水平时称SH 波,振动方向为垂直时称SV 波。

(3) 振动强度决定于旋转激发力的强度函数ψ 及其变化率ψ'

。 (4) 横波同样具有球面扩散特征。

(5) 在液体和气体中,由于0=μ,所以不存在横波。 (6) 根据s p V V 、可以求泊松比υ:

由此可见,υ的取值范围为)5.0,0(∈υ。一般岩石可看作泊松固体,即

25.0=υ,此时,73.1/≈s p V V ,可见横波速度s V <纵波速度p V ,即横波传播得

比纵波慢一些,这就是为什么当地震发生后,往往会感觉到两次强烈震动得原因。

)(2222t V t s ψ=?-?? ψψ??????

????

??

?=ψ'+ψ'-ψ'-+

ψ+ψ-ψ-=ψ'+ψ'-+ψ+ψ-=0)]sin cos cos cos cos (1)sin cos cos cos cos (1[41)]cos sin (sin 1)cos sin (1[41222

2sr z y x

s z y x s s y x s y x s

s u rV r V u rV r V u αβαβααβαβαπββαββπβα)

1(2υρρμ+==

E

V s υ

υ21)1(2--=

s

p V V

(7) 只要测出s p V V 、,便可计算其它弹性摸量值:

用这种方法测得的弹性摸量称为动态弹性摸量,二实验室内测得的则称为静

态弹性摸量。

三、面波(Rayleigh 波、Love 波)

除体波外,还有另一类波,从能量上讲,它们只分布在弹性分界面附近,因此,统称为面波,如Rayleigh 波和Love 波。 A. Rayleigh 波(又称地滚波)

这是一种在自由表面(空气与地球表面形成得弹性分界面)附近大约一个波长范围内传播的波。这种波是英国学者Rayleigh 于1887年在理论上首先证明出来而得名。它具有以下特点:

(1) 质点振动轨迹沿与波传播方向成反方向的椭圆轨道运动,即沿逆时针方

向的椭圆轨迹运动,因此它是椭圆极化波;

(2) 这种椭圆轨迹是由相位相差2/π的两个相互垂直的振动分量合成而得; (3) 振动能量沿垂直方向衰减快,而沿水平方向(近似于传播方向)衰减慢。

因此只在地表附近一个波长范围内传播。由于体波球面扩散时r A /1∝,而Rayleigh 波r A /1∝,所以,在远离震源时,面波能量往往强于体波能量,这就是称之为地滚波得由来; (4) 传播速度:由Rayleigh 方程

求解该方程得:

例如:

??????

????

??

?-=-==--=--=(拉梅常数)

(体变摸量)(剪切摸量)(泊松比)杨氏摸量)2()34()(22)()43(2

2222222

22

2222s p s p

s s p s p s p s p s V V V V K V V V V V V V V V V E ρλρρμυρ011)(12)()(81246=----+-υ

υυS R S R S R V V V V V V υ

υ++≈112.187.0S R V V S

R S R V V V V

<<∴≤即,

1,5.0υ

一般土的泊松比49.045.0~=υ,因此,可以近似看作S R V V ≈,即可通过计算面波速度R V 而近似获得横波速度S V 。

(5) 存在频散现象,即波速R V 是频率的函数)(f V V R R =。利用这一特征,可

以从事工程勘察,即面波勘探。

B. Love 波

是一种类似于SH 型的面波,质点在水平方向振动并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存在于表层和地下层界面附近。其形成条件是:

上部地层S V <下部地层S V

这种波的能量往往比较弱(当用垂直检波器检测时),因此很少讨论。于之相反,而Rayleigh 波的振动椭圆轨迹的长轴在垂直方向,所以,垂直检波器很容易检测到它的存在。

四、有效波和干扰波

有效波──工作时用来解决测区地质任务的波; 干扰波──有碍于提取并识别有效波的其它波。 ● 有效波与干扰波的概念是相对的。

● 但有些干扰波(如随机干扰、工业电干扰等)绝对属于干扰波,是必须去除

或压制的 ,从而发展了很多相应的数字处理技术去压制它们。 ● 信噪比(S/N)定义为:有效信号强度/干扰信号强度。

第三节 弹性波的描述

一、地震波场的基本特征

地震波场的基本特征包括:

● 运动学特针──地震波传播的时间(旅行时或走时)与空间位置之间所展现出

的特征。主要与波速及地下构造因素有关。

● 动力学特征──地震波传播时,其波形、频率、振幅随空间和时间变化而变化

所展现出的特征。主要与激发源、介质吸收及构造形态等有关。

假设地下介质是弹性介质,地震波场即可视为弹性波场。因此,下面从更广义的角度来表述弹性波场描述所需的几个基本概念。

二、振动图和波剖面图

波在弹性介质中传播时,既是时间t ,又是空间r 的函数,即位移),(t r u u =。 1. 振动图

对于固定的r ,即只观察某一固定的质点,其振动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即

)(t u u =,该函数的图象就称为振动图。

对于简谐振动来说,如)2sin()(ft A t u u π==

我们知道:A 表示振幅;T 称为周期;T f /1=表示频率等。

对于一般意义的弹性波,由于介质的粘滞性等原因,其频率常表现为: 由于它不是精确的周期振动,所以:

*i A ──视振幅,它描述振动的强弱 *i T ──视周期,它描述振动的快慢; **/1i i T f =──视频率

1t ──初至时间,它表示某质点刚刚开始振动的时间

τ?──延续度,它表示质点从开始振动到停止振动的时间间隔。它直接影响到地震勘探的分辨能力(因此,要压缩它,即发展了所谓的反褶积技术或去子波技术)。 2. 波剖面图

对于固定的时间t ,各质点的位移)(r u u =的图象就称为波剖面图。它是表示在某一时刻各质点之间振动强弱关系的图象。

*λ──视波长,即相邻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

**/1λ=K ──视波数,即单位距离内视波长的数目。

τ

?

为表示方便,以后取消“视”或“*”号。

关系式:VT =λ,V 表示视速度,T 表示视周期。

地震传播既表现出运动学特征,又表现出动力学特征。我们知道: A. 运动学特征即描述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前、射线、等时面、视速度等参

数随空间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即用波剖面图来表述;

B. 动力学特征即描述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形、波幅或波谱(频率)、能量

等参数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即用振动图来表述。

3. 波前面与等相位面

以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的点震源为例,其球面波传播示意图为:

对于某个时刻,介质振动将形成三个区域:振动结束区域、扰动区域、振动未到区域。

波前面(波前)──某一时刻介质中刚刚开始振动的质点所连成的面。 波尾面(波尾)──某一时刻介质中刚刚停止振动的质点所连成的面。 振动带──波前与波尾之间的介质区域。此时,其中所有质点正处于振动状

态。

V

f VT K ==

=

11

λ

*

λ

等相位面──在某一时刻,具有相同相位状态的质点所连成的面。显然,波前面和波尾面都是等相位面。

随着球面波前的进一步扩大,当扩大到非常大时,可以把球面上的局部近似看成平面。这就是到以后可将远离点震源的波作为平面波来研究的原因。

4.时间场与等时面

波前面上的每一点)

M都有与之对应的旅行时间t,因此,旅行时间t

y

x

,

,

(z

也是空间)

y

x

M的函数。这种反映波场面时空关系的物理场称为时间场,即

(z

,

,

x

t

t 。

y

,

)

,

(z

在地震波传播区域内,若将旅行时间相同的各点连成曲面,就构成时间等值面(简称等时面)。等时面与波前面形状是相似的,都表示在某一时刻刚刚开始振动的点所连成的面,但二者的含义不同。等时面为时间量纲,而波前面为空间量纲。

射线──是用来表示波的传播路径与方向的几何线。

射线原理(费马原理)──波沿射线路径传播的时间要比沿其它路径传播的时间小,即射线肯定是垂直波前面的。因此,射线原理也称为最小时间原理。

由于波前面的形状与等时面的形状相一致,因此,射线也垂直于等时面。

思考:在均匀和非均匀介质中,射线和等时面的形状分别是什么样?5.地震波的频谱

振动图是地震信号随时间t而变化的图象,可用“时域”函数f(t)表示。有时,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在地震资料处理中,需要在“频率域”来研究地震信号的特点。如反射波、面波、工业电干扰等,虽然在时域内它们是交织在一起的,但在频率域内,它们便可以较好地区分。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此讨论一下地震波的频谱。

设)(t f 所对应的频谱为)(f F ,则)(f F 为一复数函数。由付氏变换的单一对应关系我们知道,二者是可以互换的,即:

由付氏逆变换可见:地震信号)(t f 是由一系列频率的简谐振动复合而成的。换句话说,不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可以复合成非常复杂的地震信号。

)(f F 可用复变函数)()()(f i e f A f F φ=来表示。

式中:)(f A ──振幅谱

)(f φ──相位谱

所以,

该式可以更清楚地表明:信号)(t f 可以看作由无限个不同频率、不同初始相位的简谐振动的叠加。各个频率的简谐振动的振幅就构成了振幅谱)(f A ;各个频率的简谐振动的相位就构成了相位谱)(f φ。如:

振幅谱和相位谱合起来,统称为“频谱”。

“频谱分析”──将时域地震信号)(t f 通过付氏变换得到其频谱曲线,进而进行分析的过程。

通过频谱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各种频率成分对地震波能量的贡献的大小。其中振幅最大的频率称为“主频”。

0f ──主频

1f ~2f ──频带(大部分能量集中于此) 12f f f -=?──频带宽度

)()(1

f F t f FT

FT

-??

--=dt

e t

f f F FT ft i π2)()(:?∞

--=df

e f F t f FT ft i π21)()(:

df

e f A t f f ft i ?∞

∞-+=)](2[)()(φπ)

(f

φ

防地震主题班会教案(共8篇)

篇一:防震自救主题班会教案 防震自救主题班会教案 一、班会目的 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向学生宣传避险逃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紧急避险能力。 二、班会准备 1、班会课前收集有关汶川地震,云南泥石流,日本地震等图片资料 2、制作ppt课件 三、班会程序 1、导入班会主题。 2、用ppt课件展示收集的图片资料,了解地震的危害。 3、介绍地震逃生知识并叫学生演示逃生方法 地震应急的求生方法。 (1)、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逃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2)、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3)、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 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4)、如果已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5)、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不能惊慌乱跑。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舞台下、乐池里。 (6)、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7)、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注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4、寻找自己生活周围的安全隐患,并讨论如何排除隐患 四、班会总结。 篇二:防地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防地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五年三班 活动目的: 1、使学生了解有关生命的来之不易与宝贵,感悟生命的可贵。 2、使学生懂得地震防护知识及其灾害小常识。 活动过程: 一、地震知识介绍: 地震是威胁人类安全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那些曾发生在居民区,尤其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地震,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使不少人心理上蒙上一层恐惧地震的阴影,甚至谈震色变。一次地震,从感觉到震动到房屋倒塌,通常只有十几秒的时间。在这十几秒的时间里,无论是跑出去还是就地躲避,都要迅速采取措施,不要犹豫,以免在犹豫中丧失生存的机会。经验表明,震时就地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中较好的

地震安全教育教案

地震安全教育教案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知道地震的原因,以及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动画和图的启发下,想像地球内部的运动。 3.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 地震的成因 三、教学难点: 地震的求生。 四、教学准备: ppt图片、记分牌。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地震的有关知识吗? (二)新授 1、了解地震成因初步了解地震是由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也叫弹性回跳说) 2、地震既然对人类和大自然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预测地震,从而尽量减少地震灾害呢? ⑴东汉时的张衡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地震的预测了,现在的

科学能使我们尽快了解地震的产生时间,但是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和现象也可以使我们提前知道地震即将发生。老师和学生一起观看Flash 课件恐怖的地震(求生篇前),并尝试一起讨论其他预示现象。(了解地震的原理和地震的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纵波、横波、体波和面波基本知识。 ⑵我们了解了地地震的相关知识,那我们遇见地震时候该如何自救呢? 恐怖的地震(求生篇后)了解逃生基本要领,学生和教师一起学习,相互讨论包括如何抓紧时间逃生,哪些地方相对安全等。 提问: 同学们相互讨论,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样自救? 3、.知识竞赛。 规则:题答对加分,答错不减分,其他组补答正确可以加分,每答对一题加十分。答题分为判断题和问答题。同学举手,教师叫到的小组才能回答,抽到同学回答正确才能加分,齐答题不加分。希望同学注意答题的规则。 六、全课总结 1、地震的形成。地震灾害的预防。 2、地震的形成:地震是由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也叫弹性回跳说) 地震的求生方法: ⑴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的时间,此时

幼儿大班安全教案《地震安全》

幼儿大班安全教案《地震安全》 活动目标: 1.通过演习,训练教师和幼儿在地震的状况下根据幼儿园的环境有序地通过安全疏散通道。 2.教育幼儿遇到地震时能听从老师的指挥,做出基本的自救行为。 3.培养幼儿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增强安全意识,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险的地方玩耍。 活动准备: 1.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收集报刊、杂志中有关汶川地震的资料或图片. 2.了解地震中自救的基本常识.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感受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1.结合图片讲述地震来临时的情况. 教师: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说说"图片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略教师: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哪些灾害? 幼儿:略教师小结:地震时,使建筑物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裂……所以给我们生命和财产带来了极其严重的损

害。地震还可能引发火灾、水灾、瘟疫。 2.小朋友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害怕、担心)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知道遇到地震时不要慌,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地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二、通过游戏教育幼儿在发生地震时,怎么样保护自己。 (一)与幼儿讨论地震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 教师: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样保护自己呢?怎么样做才是安全的呢? 幼儿:略现在,咱们一起看看其他的小朋友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二)师幼小结1 .当你在室内的时候,可以躲在墙角、厕所等容易构成三角支撑的地方以及结识坚固的家具底下或旁边。用身边的坐垫、枕头等柔软物保护头部。选好躲藏处后,正确的避震自姿势为;蹲下,低头,闭眼或用手保护头部。还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子以防吸入灰尘和毒气。千万不要跑到阳台或窗户旁边,要远离玻璃门窗,或是悬挂物物下。 2 . 如果是在室外,应该尽快跑到开阔的地方。要远离楼房、围墙、树木、广告牌等,更不要躲到地下通道中或高架桥下面。不要坐在汽车里,要到空旷的广场避难。 3.千万不能跳楼或者进电梯。 4.如果被埋,不要惊慌,要想办法保护自己。可以设法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求救信号。 (三)教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

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教案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教案 二(2)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必要的防震减灾知识,在突遇危急情况时能够进行一些有效的举措,从而保护自己减少伤害。 二、教学过程: (1)讲解汶川大地震的情形,将受灾情况与学生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到地震带给人类的危害。并了解我们国家从今年起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防灾减灾日”。 (2)质疑:假如我们遇到了地震,你会怎样做?怎样才能有效的保护好自己?师生交流。 (3)讲解:如何有效的防震减灾。 (一)面临地震,如何做好防震减灾? 1.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内,如离门窗较远,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安全的。另外,也可以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暂避。躲过主震后,应迅速撤到宽敞的户外。撤离时注意保护头部,最好用枕头、被子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 2.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这是最庆幸的事情。如果在建筑物密集的地方,最好将手或皮包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尽可能做好自我防御的准备。并迅速离开变压器、电线杆和围墙、狭窄巷道等。 (二)发生险情时,如何救助? 1.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应用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避免被烟尘呛闷窒息,还应尽可能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品,最好朝着有光线的地方移动。无力脱险时,尽量减少气力的消耗,坚持时间越长,得救的可能越大。此外,外面的人废墟下的声音不容易听见,因此要等到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救或敲击墙壁等。 2.营救他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使头部先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再使胸腹部暴露,不要强拉硬拽。如有窒息,应及时施以人工呼吸。 (三)地震时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切记最大的危害是来自掉下来的碎片,此刻,要动作机灵的躲避。

中班安全地震来了,我不怕教案反思

中班安全地震来了,我不怕教案反思 中班安全地震来了,我不怕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让幼儿了解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教育幼儿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到安全的地方躲避,知道必要的逃生技巧,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安全活动课,快来看看地震来了,我不怕教案吧。 设计思路: 地震——群灾之首!1976?7?28唐山大地震、2008?5?12汶川大地震等都是突如其来的“洪水猛兽”,在你毫无预警的情况下无情地降临,致使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由此可见,地震小知识、避震小诀窍、如何保护自己等基本的防护措施从现在开始就要学习一些,掌握一些,防患于未然。让孩子们提高防震意识,在灾难到来的时候,能更好的保护自己,更好的掌握逃生技巧。在大灾大难面前不惊惶!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 2、教育幼儿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到安全的地方躲避,知道必要的逃生技巧。 3、培养幼儿互相关心的情感,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地震现场》影像资料、《小蟾童》防震减灾科普动画片、《地震生存手册》漫画版图片6张。 2、一些小道具:枕头、书包、脸盆、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引起幼儿的注意。 师:“小朋友们,在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一件很可怕、很悲惨的事情,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是什么事情这么严重。” 二、播放一段“5?12“汶川大地震的录象,采用触目惊心的地震情景引入课题。 三、围绕录像与幼儿展开讨论: 1、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告诉幼儿这个就是地震。) 2、师小结:地震时,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地面裂开大缝。公路扭弯了,汽车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后,家里的东西都被压坏了,有时我们的生命也受到威胁。 四、播放课件《地震生存手册》(漫画版),教育幼儿在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及时躲藏。 师:“小朋友,地震虽然很厉害,但是小朋友不能慌张,

中学生防震安全教育教案

中学生防震安全教育教案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知道地震的原因,以及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Flash动画和图的启发下,想像地球内部的运动。 3.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 地震的成因. 三、教学难点: 地震的求生。 四、教学准备: flash课件、ppt图片、记分牌。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地震的有关知识吗? (二)新授 1、了解地震成因初步了解地震是由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也叫弹性回跳说)。

2.地震既然对人类和大自然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预测地震, 从而尽量减少地震灾害呢? ⑴东汉时的张衡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地震的预测了,现在的 科学能使我们尽快了解地震的产生时间,但是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和现象也可以使我 们提前知道地震即将发生。老师和学生一起观看Flash课件:恐怖的地震(求生篇前),并尝试一起讨论其他预示现象。 (了解地震的原理和地震的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纵波、横波、体波和面波基本知识。教师对这部分知识做相应讲解,使学生对引起地震灾难的纵波(P波)、横波(S波)、体波和面波有一个基本概念。) 纵波(P波):速度快,引起地面上下颠簸。 横波(S波):速度慢,引起地面水平(左右)方向摇晃。 体波:P波和S波统称体波。在地球内部传播。 面波:体波到达地表后激发的次生波——面波。它沿地表传播,速度慢,对地面的 破坏作用较大,。 ⑵我们了解了地地震的相关知识,那我们遇见地震时候该如何自救呢? 接着观看Flash课件: 恐怖的地震(求生篇后),了解逃生基本要领,学生和教师一起学习,相互讨论包括如何抓紧时间逃生,哪些地方相对安全等。 提问:

中小学地震安全教育教案

7、地震自救有诀窍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地震的原因及预兆, 2.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 3.对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地震的求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地震的有关知识吗? (二)新授 1、了解地震成因地震是由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 2.回忆 2008 年汶川大地震造成的伤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预测地震,从而尽量减少地震灾害呢? ⑴东汉时的张衡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地震的预测了,现在的科学能使我们尽快了解地震的产生时间,但是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和现象也可以使我们提前知道地震即将发生:强烈地震发生前,人们常可观察到一些自然界的反常现象,这就是地震前兆。比如,地声、地光、井水异常(水突然变浑或突升突降),一些动物比人类敏感,如猫狗发疯般的乱咬狂叫,老鼠成群结队的搬家,鸡到处飞,猪、羊等大牲畜乱跑乱

窜等等。 ⑵我们了解了地地震的相关知识, 3、那我们遇见地震时候该如何自救呢?一)发生地震时: 1)如果你住的是平房,可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你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厨房,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柜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 2)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二)震后: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四、教学总结补充说明地震的求生方法: ⑴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 秒钟的时间,此时要保持冷静,12 秒钟内要因地、因时地作出瞬间避险抉择; ⑵不要拥挤在楼梯,过道上; ⑶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员,要选择空旷地带避; ⑷不要盲目破窗跳楼; ⑸不要在高楼、烟囱、高压电线、狭窄巷道、桥梁等处停留;

防震安全教育教案

防震安全教育教案 1.掌握地震来临时在各种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2.预防地震,关爱生命,减少灾害。 XX年5月12日(星期一) 二年级一班教室 1.介绍地震的成因 同学们,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成为破坏性地震,同时还可能造成海啸、山体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我们中国的东、西两个方向正好是在这两大地震带内,所以成了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大部分省区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其中发生在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和XX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更是使当地变成了一片废墟,给人员和财物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 2.地震的前兆 遗憾的是,虽然中国早在XX年前就发明了地动仪,但由于种种原因,现在人类还不能准确的预测出地震的发生,这给我们预防地震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是,由于地震是地球内部震动引起的,再加上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

敏,因此,一些大地震还是有一些前兆的。 地震的前兆有很多,比较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地下水异常。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 ②动物异常。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地震前动物的异常表现主要有:惊慌不安、不进圈、不进食、乱闹乱叫、蹬地、刨地、行走中突然惊跑等等,猫还会叼着猫崽搬家上树;老鼠、蛇、青蛙等生活在地洞里的动物成群出洞、惊恐乱窜;鱼成群漂浮、狂游、跳出水面,缸养的鱼乱跳等等。 ③气象异常。地震之前,气象也常常出现反常。主要有震前闷热,人焦灼烦躁,久旱不雨或阴雨绵绵,黄雾四散,日光晦暗,怪风狂起,六月冰雹(飞雪)等等。震前天空还会出现射线云,就是浮云在天空会呈极长的射线状,射线中心指向的位置就是中心地震的位置,这样的射线云很容易被人们观察到。还可能出现地震云,地震云颜色一般为白色、灰色、橙色或者橘红色,特点是大风不易改变其形态,天空和云有明显的分界线,多出现波纹状。 ④地声异常。地声异常是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声音。其声有如炮响雷鸣,也有如重车行驶、大风鼓荡等。 ⑤地光异常。地光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光亮,其颜

幼儿园地震安全教案

幼儿园地震安全教案 幼儿园地震安全教案 导语:生活中,意外不可避免,对幼儿进行相关安全教育非常重要以及有必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地震安全教案,供大家阅读与参考。 幼儿园地震安全教案:地震中逃生设计背景《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幼儿生命安全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首位。学习保护自己是《纲要》在健康教育中提出的总目标之一。而汶川、玉树、日本地震震惊了每个人的心,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有义务培育好祖国下一代,而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幼儿教师,在教给孩子知识、教会他们做人的同时,我们更应该重视幼儿应急逃生教育。为了让幼儿更深刻、形象地了解地震带来的灾害及了解地震中安全自救的基本方法,我设计了本次大班安全活动《地震中逃生》。 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的危害。 2、学习并掌握在地震中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 3 、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学会在地震中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 难点:如何在地震中安全逃生。 活动准备有关地震的录像,如:玉树地震、汶川地震等有关地震的图片、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视频活动过程开始环节:组织幼儿观看录像:玉树地震、汶川地震或日本地震。看完后大家谈话:在录像中看到哪些场景,这是怎么回事?自己有何感想?教师一边出示有关地震的图片一边向幼儿讲述地震的特点与危害: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建筑物被毁、许多人在地震中受伤或丧失生命等等。 基本环节:地震中如何逃生?1、请幼儿讨论并说说如何在地震中逃生?2、组织幼儿观看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视频。 3、教师总结: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 ① 当地震发生时,(在睡房)小朋友立即抱着头趴到床底下,可用被子、枕头包着头,但不能堵住鼻子,避免呼吸不顺畅;(在教室)小朋友可抱住头躲到桌子下面,或抱住头贴墙站好(教师示范);(在家中)小朋友可躲到沙发或床底下,茶几或厨房柜子里;(在户外)尽量远离建筑物,跑到空旷的地方蹲好,如果没有空旷的场地可以躲到街道的柱子下或无窗的墙下。

大班防地震安全教案

大班防地震安全教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震的本领,加强幼儿面对地震,快速疏散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设计开展本节以“地震应急避险”为内容的安全教育课程。 1.帮助幼儿掌握安全知识,从小树立保护自我的安全意识。 2.设计安全教育课程,以丰富地震知识,提高防震意识与幼儿应对危险能力。 3.通过演练,让幼儿懂得地震来时正确的避震、疏散方法,培养幼儿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从容应对地震灾害。 教学重点:让幼儿懂得正确的避震、疏散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从容应对地震灾害的冷静心态和逃生要领。 教学用具:1.幼儿教师共同收集的地震安全宣传挂图,课件,地震视频小简段,爱心小背篓。 2.逃生小书包(手电筒,矿泉水,面包,打火机,刀子,绳子等) 一、课前热身 老师带领小朋友闭着眼睛听音乐,让幼儿感受地震来时天崩地裂的感觉,教师观察小朋友的表情。 听完音乐提问:1.音乐表现的是什么声音?(地震时的声音)

2.小朋友听了音乐以后有什么感觉?(害怕)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使幼儿知道遇到地震时不要慌,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的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幼儿讨论问题) 二、幼儿根据讨论的结果按自己的方法进行演练,教师对幼儿的演练过程做观察记录。 三、教师对幼儿的撤离演练做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讲述观察记录,总结幼儿的演练效果(从幼儿的撤离路线和撤离时的动作进行评价)。 四、教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 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 提问:我们在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当中保护自己? (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 2.出示班级撤离图带幼儿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使幼儿知道图中标记路径为安全的并且为最近路径。) 3.带幼儿观察撤离路径的条件,引导幼儿讨论:怎么走到达安全地带的路径最快,启发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可以分成两队,按顺序,听老师指挥,不拥挤等。) 4.组织幼儿进行演习,演练室内紧急避震和撤离。若在

最新主题班会教案:防震减灾 珍爱生命(精品)

2021年主题班会教案:防震减灾珍爱生命 【班会目的】 1、掌握地震到来时在各种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2、关爱生命,快乐学习生活每一天。 【班会内容】 一、话题引入 地震是对人类威胁极大,并且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地球上每年大约要发生500多万次大大小小的地震。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汶川地区的8级大地震,都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本次班会的主题是防震减灾,珍爱生命。 二、地震的前兆 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它在发生之前有时会有一些前兆,我们如果能掌握这些前兆,就会对地震的预防起到积极、主动的作用。如地震前往往井中水位突然上升或下降,大气中出现异味,飞鸟、家畜惊慌、野生动物反应异常,电线之间有火花、室内有蓝光、荧光灯被点燃等。人人都要知道立即报告的途径,但决不能预报“地震了”,也不要相信“有地震”的传言。 三、地震发生的原因 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地震绝大部分都发生在地壳中。 四、学习地震到来时在各种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1、学校人员如何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2、学生在学校如何避震?

地震到来时,如果正在教室上课的,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如果正在操场或室外的,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当在室外上课。 3、家庭如何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底下就可以。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3)做好自我保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4、公共场所如何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5、户外如何避震?

防震安全教育课教案

防震安全教育课教案; 活动目的:;1、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让小学生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2、孩子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演练遇到地震这种;发事件时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让小学生掌握来不;活动准备:;1、有关地震防震图片和VCD,防震科普片和防震科;传画;2、课件;活动过程:;“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是学校的头等 活动目的: 1、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让小学生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 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2、孩子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演练遇到地震这种突 发事件时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让小学生掌握来不及逃离的情况下如何躲避地震伤害的本领。 活动准备: 1、有关地震防震图片和VCD,防震科普片和防震科普宣 传画。 2、课件 活动过程: “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是学校的头等大事。我们在 汶川地震发生后及时在小学生中开展防震知识普及和防震演练,增强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一、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让小学生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 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1、观看PPT课件(地震预兆) 2、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 3、动物反常情形的谚语: 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4、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二、教师讲解有关地震时应注意的问题: 播放远教资源——地质灾害视频 讨论强调地震来时注意的问题: 1、家庭应准备好食物、水、手电筒、毛巾、简便衣物、 塑料布和简易帐篷、收音机、呼叫机等,对煤气、电闸等做好关闭的应急准备。易燃易爆、剧毒物品不宜放在室内,要妥善安置。较高家俱上不堆放笨重物品。房屋正门、楼道、走廊内不堆放杂物,以利人员疏散。发布临震预报后,家庭成员都要听从当地政府的指挥,按指定路线和地点疏散。 2、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a. 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 b. 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 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 c. 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 烟囱、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院所。地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 d 如果你在百货商场,应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尽量避开玻璃柜。在楼上时,要看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 e. 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 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护住头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双手护住后脑,并抬膝

【幼儿园精品教案】大班安全教育教案《地震的时候》

【幼儿园精品教案】大班安全教育教案《地震的时候》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发生地震的时候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掌握好逃生的技巧。 2、掌握好躲、爬、钻、跑的技能,提高身体运动质素。 3、培养幼儿互相关心的情感,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地震发生时,该如何应变》;发生地震的影片一张;桌子、椅子、脸盆、床、锅炉、衣柜等各7份;公共汽车3辆;商店一个 (用kt板制作一个大门和两面墙。 活动过程: 一、活动的导入:孩子们随着《小红军》的音乐,跳着舞进入场地。 二、观看发生地震的立体影片。小朋友们,今天除了我们这些小 红军之外,还来了许多红军叔叔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围绕影片与幼儿展开讨论: 1、提问幼儿: (1)刚才的故事里有哪些人物?发生在什么时候、地点? (2)发生什么事情啦(地震)?发生地震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3)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 2、老师小结地震的可怕性,讲解会发生地震的原因。

3、提问幼儿发生地震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开发幼儿的思维 和想像能力。 四、观看课件《发生地震时,该如何应变》。 五、围绕课件内容与幼儿展开讨论: 1、发生地震时,故事里面的曾美丽、小帅哥他们是怎么逃生的? 2、我们还可以有其他的逃生方法吗? 3、教师小结发生地震时该如何应变。 (1)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要镇静。 (2)赶快跑到空旷的地方。 (3)如果你在家里的时候,要赶快把煤气、电、水龙头等关掉, 然后把脸盘或是锅等东西罩在自己头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 下躲起来,以免被天花板上的掉灯或其他东西掉下来砸伤自己。 (4)不可以躲在招牌处或玻璃处,以免它们掉下来摔伤你。 (5)如果在车上,要赶快把车熄火,停靠在空旷的地方,走出车外。 六、幼儿与家长们一起进行地震逃生演习。 1、场地布置:摆放好桌子、椅子、床、衣柜、脸盘、锅炉等;有 商店;安排一些幼儿和家长坐在车子上。 2、引导孩子们要注意别惊慌,要注意掌握躲、闪、钻、爬的技能,别撞倒别人,要互相关心同伴是否脱离危险,互相扶持。家长们要注 意引导帮助孩子们掌握好逃生技能。 活动评价: 1、幼儿们是第一次感受地震的感觉,也是第一次进行地震演习活动,感觉非常新奇、有趣,每一个幼儿都表现得很热烈。

小学生地震安全教育教案

小学生地震安全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学习有关的地震知识,了解地震时我们应采取哪些自救措施。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 二、教学内容:地震应急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好!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我们在党的温暖的阳光下成长,在老师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成熟。我们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新苗。所以要“时时处处注意安全”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无端横祸向我们小学生飞来的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 老师小结:是啊!这多危险啊!为了小小的足球,送上一条腿,落个终身遗憾,真可惜!交通安全,我们可得随时注意。今天我们学习地震知识。 (二)、探究新知:地震按其震动强度可分为四种: (1)微震。此种地震是小于2级的地震,人是感觉不到的,只有通过精密的仪器才可以测定出来。 (2)有感地震。这类地震大约处于2级至4级之间,人可以感觉到,但一般没有什么危险。 (3)破坏性地震。这是指5级以上的地震。这类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4)强烈地震。6.5级以上地震,都属于强烈地震,这类地震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三)、地震中常见的逃生方法介绍。 地震造成的损失要比大火、洪水大得多,往往会使整座城市处于瘫痪,大地震可使整个城市顷刻之间化为废墟;因此,一旦发生了强烈地震,很难立刻得到救援。地震时的伤亡,主要是地震引起的火灾和房屋崩塌造成的。 当地震来临的时候,首先不要慌乱,要沉着冷静。马上趴在地上,同时要用书包或者其他能保护头部的物件遮住脑袋,钻到桌子底下。因为桌子能起到缓冲的作用,用书包等物件可以保护脑部不直接受到冲击。 如果不能躲在桌子底下,那么应该跑到教室的墙角。墙角有个三角支撑点,东西不会直接砸在头上。但是站墙角以一两人为宜。 第一波大地震过去之后,老师应该组织学生有序地离开教室,逃到比较空旷的地方。“秩序”十分重要,如果不按秩序,很容易引起踩踏等其他事故。 在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中,许多中小学生罹难。他们或者直接从楼上跳下,或者不知道可以躲在桌子底下、而被重物砸到,但仍不少学生因为采取了正确的避震方法而获救。面对地震,作为学生应该怎样做?今天我们通过康乐二小的一场逃生演练,为您进行讲解。 避震要点: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课教案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课教案(二) 《怎样预防地震灾害》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初步知道地震的原因,以及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 2.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地震的有关知识吗? (二)新授 1、了解地震成因初步了解地震是由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 2.地震既然对人类和大自然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那我们遇见地震时候该如何自救呢?。 3.交流。 4.地震的求生方法: ⑴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的时间,此时要保持冷静,12秒钟要因地、因时地作出瞬间避险抉择; ⑵不要拥挤在楼梯,过道上; ⑶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员,要选择空旷地带避; ⑷不要盲目破窗跳楼; ⑸不要在高楼、烟囱、高压电线、狭窄巷道、桥梁等处停留; ⑹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 ⑺地震发生时,应及时采取正确措施,紧急避险。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 注:地震知识 1、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们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 是,

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2、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 地带 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地震。 3、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4、地震各级的感觉: ①4—5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②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 ③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④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⑤11—12度,毁灭性破坏。 5、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 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 6、地震时切忌惊慌 我们感觉到的地震,大多数是有感、强有感地震,少数能造成轻微破坏,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是极少数。因此,当遇到地震时切忌恐慌,要沉着冷静,迅速采取正确行动。特别在高楼和人员密集场所,就地躲避最现实。我国有过地震并没造成任何破坏,但惊慌失措的人们互相拥挤踩踏造成重伤甚至死亡的教训。 ○不要跳楼 ○要相互关爱 ○人员密集场所不要拥挤 ○学生要听从指挥

防震逃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防震逃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的: 1.掌握地震来临时在各种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2.预防地震,关爱生命,减少灾害。 二、活动时间: 2018年5月7日(星期一) 三、活动地点: 八年级2班教室 四、活动过程: 1.介绍地震的成因 同学们,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成为破坏性地震,同时还可能造成海啸、山体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我们中国的东、西两个方向正好是在这两大地震带内,所以成了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大部分省区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其中发生在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更是使当地变成了一片废墟,给人员和财物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 2.地震的前兆 遗憾的是,虽然中国早在2000年前就发明了地动仪,但由于种种原因,现在人类还不能准确的预测出地震的发生,这给我们预防地震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是,由于地震是地球内部震动引起的,再加上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因此,一些大地震还是有一些前兆的。地震的前兆有很多,比较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地下水异常。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②动物异常。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地震前动物的异常表现主要有:惊慌不安、不进圈、不进食、乱闹乱叫、蹬地、刨地、行走中突然惊跑等等,猫还会叼着猫崽搬家上树;老鼠、蛇、青蛙等生活在地洞里的动物成群出洞、惊恐乱窜;鱼成群漂浮、狂游、跳出水面,缸养的鱼乱跳等等。③气象异常。地震之前,气象也常常出现反常。主要有震前闷热,人焦灼烦躁,久旱不雨或阴雨绵绵,黄雾四散,日光晦暗,怪风狂起,六月冰雹(飞雪)等等。震前天空还会出现射线云,就是浮云在天空会呈极长的射线状,射线中心指向的位置就是中心地震的位置,这样的射线云很容易被人们观察到。还可能出现地震云,地震云颜色一般为白色、灰色、橙色或者橘红色,特点是大风不易改变其形态,天空和云有明显的分界线,多出现波纹状。④地声异常。地声异常是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声音。其声有如炮响雷鸣,也有如重车行驶、大风鼓荡等。⑤地光异常。地光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光亮,其颜色多种多样,可见到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混合色,如银蓝色、白紫色等,但以红色与白色为主;其形态也各异,有带状、球状、柱状、弥漫状等。一般地光出现的范围较大,多在震前几小时到几分钟内出现,持续几秒钟。⑥地气异常。地气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雾气。这种雾气,具有白、黑、黄等多种颜色,有时无色,常在震前几天至几分钟内出现,常伴随怪味,有时伴有声响或带有高温。⑦电磁异常。电磁异常指地震前家用电器如收音机、电视机、日光灯等出现的异常。最为常见的电磁异常是收音机失灵,或是关闭的荧光灯夜间先发红后亮起来。 对于这些大地震的前兆,我们聪明智慧的先辈们都编了顺口溜,我们一起来看一下:①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②震前动物有预兆,密切监视最重要。牛羊骡马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

幼儿园中班地震安全教案4篇

(封面) 幼儿园中班地震安全教案4篇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幼儿园中班地震安全教案1:《地震自救》 设计意图: 四川地震灾难深深震惊了每个人的心。关于地震自救的方法,也成了教育界的热门焦点。我们经济开发区中心幼儿园也抓住了这一教育契机,向幼儿开展了一系列的地震自救的安全教育活动,意在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初步学习一些自救方法。因为孩子们从没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情,没有直接经验,有的只是这次从电视中接收到的一些有关地震的救援信息。所以,为了让孩子更深刻形象地了解和熟悉一些地震灾害来临的情况和自救方法,我们通过这次主题活动,使孩子们知道了一些自救方法,以防护孩子们健康成长。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学学中了解地震自救的基本常识。 2、情境迁移,进行地震自救演练。 活动重难点: 1、重点:能仔细观察画面,理解图片内容。 2、难点:认识、了解地震,学会地震自救的基本常识。 活动准备: 1、幼儿安全绘本《地震自救》PPT图片、相关地震自救的现实照片。 2、地震博士图卡。 3、模拟地震的声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内容: 一、认识、了解地震:

1、师幼共同讨论:“你们知道去年发生在中国的汶川大地震吗?” 2、PPT图片1:老师带来了一本关于地震的书《地震自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PPT图片2、3:观察图片,说一说我们生活的地方有些什么样东西,它们是怎样的? PPT图片4、5:观察图片,说一说“某一天,在你居住的地方突然发生了地震。。。。。。”,我们的城市发生了什么变化? 3、这时候,你该怎么办,地震确实很可怕,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对策? 二、学习地震自救基本常识: 1、出示地震博士图卡:“我是地震博士,下面我将向你介绍有关地震的各种知识,即使地震发生了,你也能从容应对。” 2、PPT图片6:地震来了,屋子里是怎样的一副情形? (屋子怎么了?电灯怎么了?小朋友们怎么了?屋子里会有些什么声音?) 3、幼儿猜测:屋里还会有些什么东西? 4、我们看一看屋里的东西会发生什么变化?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PPT图片7:书架怎么了?书架上的书会怎么样? PPT图片8:玻璃窗会怎么样?发出什么声音? PPT图片9:花瓶和摆放花瓶的架子会怎样?发出什么声音? PPT图片10:抽屉又会发生怎样奇怪的变化? 5、PPT图片11:嘎嗒、嘎嗒、哐当、哐当,万一地震突然来袭,我

防地震安全教育教案

防地震安全教育教案 1.掌握地震来临时在各种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2.预防地震,关爱生命,减少灾害。 XX年5月12日(星期一) 二年级一班教室 1.介绍地震的成因 同学们,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成为破坏性地震,同时还可能造成海啸、山体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我们中国的东、西两个方向正好是在这两大地震带内,所以成了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大部分省区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其中发生在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和XX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更是使当地变成了一片废墟,给人员和财物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 2.地震的前兆 遗憾的是,虽然中国早在XX年前就发明了地动仪,但由于种种原因,现在人类还不能准确的预测出地震的发生,这给我们预防地震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是,由于地震是地球内部震动引起的,再加上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

敏,因此,一些大地震还是有一些前兆的。 地震的前兆有很多,比较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地下水异常。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 ②动物异常。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地震前动物的异常表现主要有:惊慌不安、不进圈、不进食、乱闹乱叫、蹬地、刨地、行走中突然惊跑等等,猫还会叼着猫崽搬家上树;老鼠、蛇、青蛙等生活在地洞里的动物成群出洞、惊恐乱窜;鱼成群漂浮、狂游、跳出水面,缸养的鱼乱跳等等。 ③气象异常。地震之前,气象也常常出现反常。主要有震前闷热,人焦灼烦躁,久旱不雨或阴雨绵绵,黄雾四散,日光晦暗,怪风狂起,六月冰雹(飞雪)等等。震前天空还会出现射线云,就是浮云在天空会呈极长的射线状,射线中心指向的位置就是中心地震的位置,这样的射线云很容易被人们观察到。还可能出现地震云,地震云颜色一般为白色、灰色、橙色或者橘红色,特点是大风不易改变其形态,天空和云有明显的分界线,多出现波纹状。 ④地声异常。地声异常是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声音。其声有如炮响雷鸣,也有如重车行驶、大风鼓荡等。 ⑤地光异常。地光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光亮,其颜

《防地震》主题班会教案

《防地震》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 1.使学生了解有关生命的来之不易与宝贵,感悟生命的可贵。 2.使学生懂得地震防护知识及防其它灾害小常识。 活动过程: 一、地震知识介绍: 地震是威胁人类安全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那些曾发生在居民区,尤其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地震,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使不少人心理上蒙上一层恐惧地震的阴影,甚至谈震色变。一次地震,从感觉到震动到房屋倒塌,通常只有十几秒的时间。在这十几秒的时间里,无论是跑出去还是就地躲避,都要迅速采取措施,不要犹豫,以免在犹豫中丧失生存的机会。经验表明,震时就地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中较好的办法。避震时要重点保护好头部、颈部、眼睛、口、鼻等身体重要部位。 二、介绍几种可以简单辨识的地震前兆 1.地下水异常: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 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2.动物异常:震前动物有预兆,密切监视最重要。 骡马牛羊不进圈,鸭不下水狗狂叫。 老鼠搬家往外逃,鸽子惊飞不回巢。 冰天雪地蛇出洞,鱼儿惊惶水面跳。 3.地光和地声: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及声音,是重要的临震预报。 临震前,一瞬间,地声隆隆地光闪。 大震将至要果断,迅速行动快避险 三、在震中紧急避险的方法 1.在家中或办公室,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容易形成

三角区的地方,要注意保护头部,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震后20秒左右要立即跑出室外,到开阔地避免受余震的伤害。 2.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 3.在影剧院、体育场或饭店,要迅速抱头卧在座位下面;也可在舞台或乐池下躲避;门口的观众可迅速跑出门外。 4.在百货商场或超市,应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尽量避开高大的货架或玻璃柜。在楼上时,要看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 5.在工作间,要迅速关掉电源和气源,就近躲藏在坚固的机器、设备或办公家具旁。 6.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所。为防止余震伤人,地震后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 7.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避免行李掉下来伤人。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护住头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双手护住后脑,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地震后,迅速下车向开阔地转移。 8.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如果正在使用明火,应迅速把明火灭掉。 三、自由畅谈对安全的认识。 四、结束语:同学们,学习掌握一些有关地震、防震的知识,进一步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增强防震减灾技能,是减轻地震灾害和地震影响的有效途径。希望大家学会用知识守护自己的生命。祝愿大家今天好,明天会更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