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远洋证券投资分析报告

中国远洋证券投资分析报告

中国远洋证券投资分析报告
中国远洋证券投资分析报告

证券投资分析报告
中国远洋
股票代码 代码类别 拼音简称 名称变动 601919 A股 ZGYY 2007-06-26 股票简称 上市地点 上市状态 中国远洋 上海证券交易所 在市 中国远洋 新上市
一、公司简介
中文名称 注册资本 省份 法定代表人 董事会秘书 联系地址 电话 电子信箱 雇员总数 成立日期 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1 021 627 万 天津市 魏家福 张永坚 天津市天津港保税区通达广场 1 号 3层 --022-******** investor@https://www.doczj.com/doc/a210967444.html, 53446 2005-03-03 传真 公司网址 联系人 工商登记号 律师事务所 所 证监会行业 分类 交通运输、仓储业 -> 水上运输业 -> 许可项目:国际船舶普通货物运输;国内沿海及长江中下游普通货船、外贸集装箱内支线班轮 运输;国际船舶集装箱运输;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业务;在北京从事国际船舶代理业务;一般经 主营业务 营项目:实业项目投资与管理;码头投资;海上、陆路国际货运代理业务、国内陆路货运代理; 船舶与集装 发行证券一 发行股票:601919(中国远洋)、01919(中国远洋);发行债券:0681188(06 中远 CP01)、 览 成立情况 0982052(09 中远 MTN1)、1082151(10 中远 MTN1)、1182359(11 中远 MTN1); 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含下属公司时称“本集团”)是根据国务院国有 合伙) 100000400011790 北京市通商律师事务所 英文名称 注册地址 城市 总经理 信息披露人 办公地址 China COSCO Holdings Company Limited 天津市天津港保税区通达广场 1 号 3 层 天津市 姜立军 张永坚 天津市天津港保税区通达广场 1 号 3 层 --022-******** https://www.doczj.com/doc/a210967444.html,
会计师事务 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

历史沿革
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设立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 (国资改革[2005]191 号) 批准,由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总公司”,含其下属子公司时称“中远集团”)
二、业绩报告
截止日期 预测类型 预测摘要 预测原因 预测内容 截止日期 预测类型 预测摘要 预测原因 预测内容 截止日期 预测类型 预测摘要 预测原因 改善,特别是干散货航运市场运价持续低迷,而燃油等相关成本高企。 预测内容 截止日期 预测类型 预测摘要 预测原因 营业绩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预测内容 截止日期 预测类型 预测摘要 预测原因 业绩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冲击。 预测内容 截止日期 预计公司 2011 年上半年度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将出现亏损 2010-12-31 公告日期 2011-01-06 预亏 预计公司 2011 年上半年度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将出现亏损 报告期内,在全球经济影响下,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燃油价格长期处于高位,公司的经营 预计 2011 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出现亏损 2011-06-30 公告日期 2011-08-10 预亏 预计 2011 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出现亏损 业绩预告期间内,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特别是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形势严峻,公司的经 预计 2012 年 1-6 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亏损 50%以上 2011-12-31 公告日期 2011-10-28 预亏 预计 2012 年 1-9 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 由于航运业持续低迷,供需失衡,油价高位运行的形势难以改变,公司预计 2012 年前 三季 度累计盈利为亏损。 预计 2012 年 1-9 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 2012-06-30 业绩大幅下降 预计 2012 年 1-6 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亏损 50%以上 报告期内,全球经济疲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航运市场运力过剩、供求失衡的矛盾没有 公告日期 2012-07-28 预亏 预计 2012 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 由于航运业供需失衡,干散货运价持续低迷,而油价等成本仍处于高位,公司预计 2012 年全 年可能为亏损。 预计 2012 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 2012-09-30 公告日期 2012-08-30 2012-12-31 公告日期 2012-10-31

预测类型 预测摘要 预测原因
扭亏 预计公司 2010 年年度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明显,全年实现扭亏 报告期内,世界经济逐步向好、航运市场出现恢复性增长;公司全体员工努力拼搏,采取积极 有效措施,把握市场机遇,公司效益明显增长,实现较好收益。
预测内容 截止日期 预测类型 预测摘要 预测原因 预测内容 截止日期 预测类型 预测摘要 预测原因
预计公司 2010 年年度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明显,全年实现扭亏。 2010-06-30 扭亏 预计公司 2010 年中期业绩与上期相比扭亏为盈 报告期内国际航运市场出现恢复性增长,公司上半年实现的运输收入同比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 2010 年中期业绩与上期相比扭亏为盈。 2009-12-31 预亏 预计公司 2009 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出现亏损 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贸易量下降,航运市场低迷,公司集装箱及散货运输船队实现 的运费收入同比大幅下降。 公告日期 2009-12-15 公告日期 2010-07-17
预测内容 截止日期 预测类型 预测摘要 预测原因 预测内容 截止日期 预测类型 预测摘要 预测原因
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公司 2009 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出现亏损。 2009-12-31 预亏 预计年初至下一报告期的累计净利润仍可能出现亏损。 年内,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全球贸易量下降,航运市场低迷。 预计年初至下一报告期的累计净利润仍可能出现亏损。 2009-06-30 预亏 2009 年上半年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将出现亏损 在全球性经济下滑的冲击下,全球经贸增长陷入衰退,国际航运市场受到重大影响,集装箱 船队经营出现较大亏损,干散货市场呈回升态势,但干散货船队经营仍有亏损。 公告日期 2009-07-29 公告日期 2009-10-30
预测内容 截止日期 预测类型 预测摘要 预测原因 预测内容 截止日期 预测类型 预测摘要
2009 年上半年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将出现亏损 2009-06-30 业绩大幅下降 预计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将超过 50%以上。 预计年初至下一报告期的累计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将超过 50%以上。 预计年初至下一报告期的累计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将超过 50%以上。 2008-06-30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 2008 年上半年度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达 90%以上。 公告日期 2008-07-08 公告日期 2009-04-30

预测原因 预测内容 截止日期 预测类型 预测摘要 预测原因
2008 年上半年国际航运市场总体健康,本公司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增收节支,各项业务发 展良好。 预计本公司 2008 年上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达 90%以上。 2007-12-31 业绩大幅上升 2007 年预计将超过已披露盈利预测数据的 50% 2007 年下半年国际航运市场情况好于出具上述盈利预测报告时的预测情况;本公司及目标 公司运营管理卓越。 经公司初步测算,公司 2007 年度根据中国会计准则/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模拟加总的 公告日期 2007-12-20
预测内容
本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经扩大集团的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综合利润(包括 目标公司)预计将超过上述已披露盈利预测数据的 50%。
中国远洋资产负债表
向前<< 截止日期 >>向后 报表来源 资产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 其他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原值)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短期投资净额 应收票据 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应收账款(原值) 其他应收款(原值) 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净额 其他应收款净额 预付账款 应收补贴款 预缴税金 40 714 838 446 0 0 0 0 0 378 748 547 153 091 011 149 440 449 0 0 0 8 796 035 426 1 815 817 850 3 391 211 824 0 0 41 818 482 886 0 0 0 0 0 403 670 720 416 281 376 220 889 843 0 0 0 9 086 777 784 1 789 881 374 2 845 097 699 0 0 47 155 941 923 0 0 0 0 0 367 623 142 560 235 008 198 035 769 0 0 0 7 657 550 109 1 714 541 427 2 920 442 672 0 0 2012-09-30 季报 2012-06-30 中报 2012-03-31 季报
单位:元 2011-12-31 年报
47 890 265 071 0 0 0 0 0 361 279 624 547 292 779 166 895 737 0 0 0 5 890 943 966 1 953 793 851 2 910 149 469 0 0

内部应收款 应收内部单位款 应收关联企业款 期货保证金 应收席位费 存货(原值) 其中:消耗性生物资产 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净额) 待摊费用 待转其他业务支出 工程施工 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其他流动资产 影响流动资产其他科目 流动资产合计 长期投资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股权分置流通权 持有至到期投资 投资性房地产 长期股权投资(原值) 长期应收款 长期债权投资(原值) 其他长期投资(原值) 长期投资(原值)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长期股权投资净额 长期债权投资净额 其他长期投资净额 长期投资净额 合并价差 股权投资差额
0 0 0 0 0 0 0 0 4 377 812 084 0 0 0 0 0 13 567 371 0 0 59 790 563 009
0 0 0 0 0 0 0 0 4 333 676 436 0 0 0 0 0 13 695 654 0 0 60 928 453 772
0 0 0 0 0 0 0 0 4 640 838 075 0 0 0 0 0 13 851 722 0 0 65 229 059 846
0 0 0 0 0 0 0 0 3 651 741 387 0 0 0 0 0 14 071 215 0 0 63 386 433 098
354 932 235 0 2 721 641 721 640 0 899 984 876 0 0 0 0 15 821 094 714 0 0 0 0 0
377 115 139 0 153 627 659 980 516 0 1 078 540 304 0 0 0 0 15 395 706 605 0 0 0 0 0
350 644 906 0 155 034 619 301 665 0 1 089 817 215 0 0 0 0 15 665 050 073 0 0 0 0 0
345 018 141 0 153 111 621 690 534 0 1 250 101 588 0 0 0 0 15 314 345 998 0 0 0 0 0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原值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净值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净额 工程物资 在建工程 固定资产清理 生产性生物资产 油气资产 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固定资产合计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无形资产 开发支出 商誉 开办费 递延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 其他长期资产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合计 递延税项 递延所得税资产 其他非流动资产 影响非流动资产其他科目 非流动资产合计 资产总计 负债及股东权益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交易性金融负债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5 638 066 295 0 1 732 971 795 15 609 364 397 3 244 991 959 5 455 929 539 0 1 414 080 434 15 494 682 327 3 012 512 018 5 571 730 957 0 1 673 519 440 14 359 005 981 3 446 043 713 2 851 071 959 0 1 382 348 200 12 760 984 627 3 361 160 171 486 819 020 134 408 662 0 99 917 380 480 492 261 287 135 563 230 0 97 208 373 312 555 573 849 97 124 188 0 95 075 958 681 531 922 996 113 966 530 0 94 050 180 776 3 047 144 164 0 27 190 345 0 0 49 439 520 0 0 3 068 407 306 0 27 190 345 0 0 43 185 881 0 0 3 155 005 713 0 27 190 345 0 0 49 320 585 0 0 3 155 969 605 0 27 190 345 0 0 51 954 818 0 0 0 0 0 0 68 874 958 079 0 9 574 472 651 5 211 854 0 0 0 0 0 0 0 0 66 150 556 356 0 9 779 712 715 0 0 0 0 0 0 0 0 0 60 735 019 107 0 12 731 756 000 0 0 0 0 0 0 0 0 0 61 493 822 029 0 11 144 045 079 0 0 0 0 0
159 707 943 489 158 136 827 084 160 305 018 526 157 436 613 874

代销商品款 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福利费 应付股利 应交税费 应付利息 待扣税金 其他应交款 内部应付款 应付内部单位款 应付关联企业款 其他应付款 应付短期债券 预提费用 工程结算 国内票证结算 国际票证结算 预计负债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递延收益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其他流动负债 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影响流动负债其他科目 流动负债合计 长期负债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专项应付款 住房周转金 其他长期负债 长期负债合计 递延利息收入 递延所得税负债
0 3 082 780 575 0 284 177 691 841 120 928 505 817 430 0 0 0 0 0 3 436 554 158 0 0 0 0 0 0 8 763 016 274 0 0 6 807 699 0 0 43 145 669 200
0 3 004 526 131 0 248 239 749 796 601 026 530 769 614 0 0 0 0 0 3 110 366 473 0 0 0 0 0 0 13 255 471 394 0 0 4 080 449 0 0 46 327 259 154
0 2 804 755 396 0 26 673 726 883 065 817 665 683 633 0 0 0 0 0 3 548 821 093 0 0 0 0 0 0 16 632 372 992 0 0 4 618 250 0 0 49 616 290 997
0 3 570 971 663 0 22 948 364 931 703 294 443 957 896 0 0 0 0 0 2 857 987 464 0 0 0 0 0 0 19 131 330 380 0 0 1 091 000 0 0 47 315 555 019
45 280 261 345 20 726 964 496 1 151 816 455 0 0 0 0 0 2 544 855 348
39 206 510 828 20 712 149 400 1 162 156 931 0 0 0 0 0 2 592 620 547
36 157 479 602 20 695 780 223 1 564 910 472 0 0 0 0 0 2 573 531 491
33 150 004 755 20 691 818 343 1 578 034 579 0 0 0 0 0 2 518 204 509

其他非流动负 影响非流动负债其他科目 非流动负债合计 负债合计 股东权益 少数股东权益 实收资本(或股本) 减:已归还投资 资本公积金 盈余公积 减:库存股 公益金 集体福利基金 未确认的投资损失 未分配利润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影响所有者权益其他科目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 股东权益合计 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
49 006 959 2 017 055 233 71 769 959 835
48 926 337 2 115 762 216 65 838 126 259
49 202 067 1 814 264 058 62 855 167 913
49 291 667 1 963 252 102 59 950 605 956
114 915 629 035 112 165 385 414 112 471 458 910 107 266 160 975
16 286 562 635 10 216 274 357 0 28 493 200 811 648 580 820 0 0 0 0 -6 971 439 580 -3 880 864 589 0 28 505 751 819 44 792 314 453
16 020 363 546 10 216 274 357 0 28 406 705 347 648 580 820 0 0 0 0 -5 440 181 947 -3 880 300 452 0 29 951 078 125 45 971 441 671
15 798 069 266 10 216 274 357 0 28 425 274 411 648 580 820 0 0 0 0 -3 264 123 263 -3 990 515 974 0 32 035 490 351 47 833 559 617
15 475 166 725 10 216 274 357 0 28 363 401 824 648 580 820 0 0 0 0 -568 646 708 -3 964 324 118 0 34 695 286 175 50 170 452 900
159 707 943 489 158 136 827 084 160 305 018 526 157 436 613 874
中国远洋(601919)利润表
单位:元 向前<< 截止日期 >>向后 开始日期 报表来源 一、营业收入 折扣与折让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影响营业收入的其他科目 减:营业成本 影响营业成本的其他科目 营业税金及附加 二、主营业务利润 2012-09-30 2012-07-01 季报 2012-09-30 2012-01-01 季报 2012-06-30 2012-01-01 中报 2012-03-31 2012-01-01 季报
19 058 517 328 53 705 705 687 34 647 188 359 15 690 285 57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8 927 477 715 53 994 239 813 35 066 762 098 16 195 637 024 0 106 252 152 0 0 329 892 071 0 0 223 639 919 0 0 106 643 457 0

其他业务利润 存货跌价损失 销售费用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期间费用 进货费用 勘探费用 汇兑损益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 三、营业利润 投资收益
0 0 34 049 268 0
0 0 94 787 575 0
0 0 60 738 308 0
0 0 30 159 078 0
1 190 863 103 3 601 190 608 2 410 327 505 1 204 485 428 480 276 424 0 0 0 0 -11 083 405 -207 890 1 346 453 006 0 0 0 0 4 792 412 21 377 716 866 176 581 0 0 0 0 15 875 817 21 585 606 316 668 963 0 0 0 0 12 016 626 0
-1 180 012 446 -4 321 482 638 -3 141 470 191 -1 799 659 464 489 513 373 1 322 789 445 1 273 898 718 0 0 0 978 384 322 0 833 276 072 819 393 583 0 0 0 737 923 051 0 375 665 537 363 996 773 0 0 0 408 930 223 0 858 100 843 53 634 0 0 0 0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454 505 135 影响营业利润的其他科目 期货损益 补贴收入 营业外收入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营业外支出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 影响利润总额的其他科目 营业外收支净额 分给外单位利润 以前年度所得税调整 四、利润总额 所得税 影响净利润的其他科目 少数股东损益 未弥补子公司亏损 应交特种基金 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购并利润 未确认的投资损失 0 0 0 240 461 271 0 113 846 711 19 593 886 0 0 0 0
1 430 864 561 1 317 017 850 20 995 118 0 0 0 0 1 401 232 0 0 0 0
-1 053 397 886 -4 773 962 877 -3 720 564 990 -2 248 830 085 79 939 885 0 397 919 862 0 0 0 0 0 478 886 558 0 1 149 943 438 0 0 0 0 0 398 946 673 0 752 023 576 0 0 0 0 0 127 615 059 0 319 031 411 0 0 0 0 0

所得税返还 不应负担的子公司本年亏损 子公司弥补超额亏损的本年收益 五、净利润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含少数股东损益的净利润 年初未分配利润 其他转入 盈余公积转入数 年初未分配利润调整 减少注册资本减少的未分配利润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非正常经营项目收益调整 股份公司成立前利润分配 住房周转金转入数 六、可供分配的利润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提取法定公益金 提取职工奖励福利基金 提取储备基金 提取企业发展基金 七、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 应付优先股股利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应付普通股股利 转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八、未分配利润 出售、处置部门或被投资单位所得收益 自然灾害发生的损失 会计政策变更增加(或减少)利润总额 会计估计变更增加(或减少)利润总额 债务重组损失 其他 基本每股收益 稀释每股收益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531 257 634 -6 402 792 872 -4 871 535 239 -2 695 476 555 -1 531 257 634 -6 402 792 872 -4 871 535 239 -2 695 476 555 -1 133 337 771 -5 252 849 434 -4 119 511 663 -2 376 445 14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1500 -0.15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6300 -0.63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4800 -0.48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2600 -0.2600

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 净利润其他子项 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成本
0 0
0 0
0 0
0 0
19 058 517 328 53 705 705 687 34 647 188 359 15 690 285 575 20 727 835 257 59 371 355 486 38 643 520 229 17 865 610 577
?
从分析表可以看出远洋公司总的发展很好,所以要继续保持其财务政策和经营政 策。其中净资产收益率是 20.76%,算比较高的值,比 2008 和 2009 年都增长了,可 以看出其企业资本经营、资产经营和商品经营都较好,投入的资本获利能力高。净 资产收益率是综合性最强的财务指标,是企业综合财务分析的核心。这一指标反映 了投资者的投入资本获利能力的高低,能体现出企业经营的目标。 2010 年总资产 周转率是 0.9%,总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营运能力最重要的指标,是企业资产经营 的结果,是实现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得基础,流动资产 50070.46 (百万元)体现 出远洋公司的偿债能力和较强的变现能力,非流动资产 43670.35 (百万元)体现 出远洋公司企业的经营规模,发展潜力,和盈利能力。 2010 年主营业务净利率即 销售净利润为 10.26%,这是反映商品经营盈利能力最重要的指标,是企业商品经营 的结果,是实现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的保证。与往年比是增长的,高速的发展会给 企业带来资金链的断裂, 所以要开始对营业收入进行控制, 也说明企业盈利能力好, 使扩大了营业收入。
财务分析表
中国远洋公司 2008-2010 年度财务比率 指标名称 一、变现能力比率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二、资产管理比率 存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 三、负债比率 资产负债率 股东权益比率 产权比率 四、盈利能力比率 主营业务毛利率 主营业务净利率 16.87% 10.26% -10.16% -12.09% 12.27% 9.92% 48.52% 51.48% 94.25% 61.48% 38.52% 159.62% 58.76% 41.24% 142.48% 51.45 22.84 2.32 2.49 0.9 29.77 10.39 0.96 1.04 0.39 31.31 13.63 1.32 1.41 0.53 1.77 1.62 2.04 1.90 2.15 1.98 2010 2009 2008

总资产净利率 净资产收益率
9.24% 20.76%
-4.65% -11.65%
5.30% 12.85%
分析
? 1、三年的流动比率都比较合适,但呈现略有下降的趋势,流动比率越高,企业偿还 流动负债的能力就越强,流动负债得到偿还的保障越大,前两年比较合适,分别为 2.04 和 2.15.都在 2 左右。最后一年略有偏低,为 1.77.但也算适中。如果企业流动比 率过高的话应检查资产结构是否不合理,或者募集的长期资金没有尽快投入使用, 或者其他原因。 2、速动比率,三年的速动比率分别为 1.62 ,1.90 ,1.98 ,前两年偏高,这种情况下, 企业会因现金及应收账款占用过多,而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最后一年经过调解 比 较合适。三年的数据可以说明远洋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非常强。流动比率和速 动比率的的数据显示 可以表明远洋公司变现能力,就是产生现金能力的比率非常 强。 3、存货周转率反映企业的销售销售效率和存货使用效 率,三年的数据分别为 51.45,29.77,31.31,比较高,一般来讲,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远洋公司存货变现的速 度越快,周转额越大,资金占用水平越低,根据三年的走势来看,09 年略有下降, 10 年又迅速飞涨,说明企业正飞速前进。 4、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年度内应收账款转换为现金的平均次数,三年的数据分别 为,22.84,10.39,13.63.,数据都较高,说明远洋企业对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短,应收 账款的回收快,能有效避免或减少坏账损失。 5、流动资产比率,三年数据显示说明企业对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越来与好。 6、固定资产周转率,根据结果显示,该公司固定资产周转率偏低,固定资司的固定 资产利用不够,财务管理人员很有必要分析一下固定资产没有被充分利用的原因。 7、总资产周转率,该公司三年比率也显示较低,远洋公司应采取措施,提高销售收 入或处置资产,以提高总资产利用率,并最终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 8、负债比率,反映一个企业偿付到期长期债务的能力。结果显示,该公司三年的负 债比率都较高,资产负债率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综合能力,比率较高,说明企业偿 还债务的能力越差。不过,不同的人对公司资产负债率取值的要求不同,股东通常 都喜欢较高的负债率,这样可以增加其收益,当然,企业财务风险也就越大。 9、股东权益比率,反映企业资产中有多少属于所有者,它与资产负债率是一种此 消彼长的关系。三年显示较高。 10、产权比率。该公司三年数据显示,产权比率相当之高。该比率的超高,说明企 业长期财务状告不容乐观,债权人贷款的安全越没保障,企业风险越大。但 10 年产 权比率有所下降,说明企业正一步步更进,状况会越来越好。 11、盈利能力,根据公司三年结果显示,说明,企业市场竞争力较强,发展潜力比 较大。09 年呈现负数状况。应该是经营管理方面出现存在了问题,但 10 年迅速回 转,是个很好的趋势。说明企业的获利能力正逐步变强。 总的来说,企业的发展是很好的,其中盈利能力与变现能力都很好,很适中正常, 资产管理也比较稳定,唯独偿还债务这方面要稳抓稳拿,尽量减少企业的风险,增 加企业获利能力
?
?
?
? ? ? ?
? ?
?
?

三、企业经营策略及竞争优势
1、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凭借其强大的实力,能够为下游客户提供完善、便利、 精细的物流服务,这对保持公司现有客户和吸引新客户具有很大的作用。目前,公司提 供的物流服务主要包括第三方物流、船代服务、货运服务三方面,并且这些服务又包括 更加细致的划分,针对不同行业的客户提供不同类型的物流解决方案。实力雄厚、物流 解决方案种类齐全、服务快捷便利,是中国远洋的主要竞争优势。 2、 中国远洋提供的第三方物流包括产品物流和工程物流, 其中产品物流分为家电物 流、汽车物流、零售业物流、会展物流、化工品物流 5 种解决方案;工程物流包括电力 物流和石化物流 2 种解决方案。 3、在船务代理方面,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与中国外轮代理总公司是一体的,中 国外代是中国规模最大、 历史最久、 实力最强的船务代理企业, 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经验, 被誉为“联结世界各国船、港、货各方的桥梁和纽带”。中国外代共有 80 多家子公司遍 布全国所有的港口,并且还在日本、韩国、新加坡、希腊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设有代表 处,可以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顾客提供更加贴近、更加便利的服务。 4、在货运服务方面,中国远洋提供了海运货代、铁路运输、驳船运输、城际快运、 空运货代 5 项服务。通过与铁道部、国内外班轮公司的合作,以及公司本身运输网络的 建设,为公司客户提供了强有力的物流运输支持。
四、结论 投资亮点
? (1) 中国远洋由中远总公司独家发起设立,中国远洋的母公司中远集团是世界第二 大的综合性航运企业,中国远洋是其旗下最重要的上市公司,拥有国内最大的集装 箱航运船队,公司通过其下属各子公司为国际和国内客户提供涵盖整个航运价值链 的集装箱航运、码头、集装箱租赁和物流服务。同时拥有中远上市旗舰和资本平台, 中国远洋的母公司中远集团拥有大量的优质资产,市场预期集团将首先注入干散货 船队,如果价格吸引,将显著提升公司的价值。 (2) 主营业务涵盖集装箱航运、码头、集装箱租赁和物流业务四块,是全球规模最 大的综合性航运企业之一。公司集装箱航运业务通过中远集运经营,未来几年业务 量增速保持在 15%左右。未来世界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年均增长 9%,中国港口吞吐 量继续保持 20%左右增速。公司码头业务通过中远太平洋经营,码头业务收入将保 持年均 25%的增长速度。 风险提示:国际燃油价格上涨对该行业造成成本上升,利润下降,运输价格波动和 资产注入的时间也存在不确定性。 所以投资需谨慎。
?
? ?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证券行业从零开始,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历程。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上海证券交易所停业。旧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证券市场从此结束。新中国从此开始考虑建立自己的证券交易所。 1949年6月,天津证券交易所重新设立,这是新中国设立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标志着中国当代证券市场的正式启动。 1950年2月,新中国在北京设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 1952年7月和10月,政府相继关闭了天津和上海证券交易所。1958年以后,受当时中国国内外政治局势影响,中国证券市场更是长期受到摒弃。 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1953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条例》,决定从1954年起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筹集经济建设资金。1954~1958年,政府连续5年发行了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总额35.54亿元,但到了1955年,中国取消商业信用,同时限制国家信用。1958年又完全否定了国家信用。1968~1978年中国进入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的无债时期。 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后,中国当代证券市场才得以逐步恢复。 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 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家代理和转让股票的证券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宣告营业,从此恢复了我国中断了30多年的证券交易业务。 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纽约证交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并向其赠送了中国第一股——飞乐音响股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深圳第一股。 1990年12月19日,数百名中外贵宾参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的庆典。黄浦江畔一声锣响,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正式诞生了。上市交易的有被称为“沪市老八股”的8只股票,“老八股”都是一些集体企业或国有小企业,带有很强的试水性质,试点不成功,也无关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 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在改革开放的特区隆重地举行了开业典礼。 这两个特殊的日子,已经作为辉煌的起点,载入了史册。沪深两家交易所的正式开业,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的证券市场正式诞生了,也象征着中国百年证券的历史长河,千折百回,历经险阻,终于汇流成涛天的大潮,即将朝着无垠的大海奔去。二十年的历史表明,证券市场的诞生顺应了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但为市场经济的运作提供了样板,为深化企业改革提供了动力,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金融意识,有力地推动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1991年8月2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在京成立。开始实行全国范围的证券发行规模控制与实质审查制度。从那之后直至2000年之前,股票发行依靠的是行政审批,投行经历的是“额度制”阶段。 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谈话,不仅给“股票市场到底姓社姓资”的争论画上了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脚步已经走过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十几年来,证券分析师队伍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已经成为普及证券知识、推动理性投资和证券市场规范化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当前,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正面临国内证券市场快速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后外国同业竞争的双重挑战,这一新形势既蕴藏着发展的新机遇,又急切呼唤着新的改革。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是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以管理部门实现监管为标准,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起步阶段(1984—1991)。这个阶段是证券分析师行业的萌芽和孕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证券市场刚刚开始,管理层、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和投资者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全国性的有形交易市场尚未形成。在一些大城市一级半市场上,开始有人研究股市行情,传递信息,指导操作,但尚未形成稳定的证券咨询群体。 第二阶段是自发阶段(1991—1998)。这个阶段是证券分析师行业飞速发展阶段,也是管理部门监管处于真空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证券市场成立之时,为适应证券公司的需要,

证券咨询部门纷纷成立,最早是从券商的客户服务部门开始,准确地说是营业部对股民进行的“入门指导”,离严格意义上的咨询业务相距甚远。在这一阶段,证券市场刚刚成立,投资者还比较陌生,此时,证券分析师的作用更多的是起到一个“入门指导”的作用。接着,我国证券市场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过程,由于证券市场投机风气弥漫,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基本上是建立在对“政策”“、庄家”、“内幕消息”等概念上,为迎合投资者投机的需要,各类“股评家“”股评人士”“、市场人士”、“证券研究员”活跃在证券交易所和各种新闻媒体之上,新闻媒体也推波助澜,而且市场缺乏政策监管。在这种大环境下,证券分析师行业出现了大量的违规行为。 第三阶段是规范发展阶段(1998—至今)。这个阶段是证券分析师行业规范发展的阶段,各类管理法规和条规相继出台,管理部门开始监管。面对证券咨询业的放任自流和大量违规行为的出现,监管层开始引起注意,1998年4月1日《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公布并实施,开始对从业机构和人员实行资格审查,加上其后颁布执行的《证券法》,中国证券咨询监管法规在某些方面甚至比香港同类法规还要严格。2000年7月16日我国颁布实行了《中国分析师职业道德守则》,并且在2002年12月13日成立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委员会,使证券分析师的管理趋于规范。但是,多年监管空缺造成行业总体素质偏低和短期的投机心态

2017年中国证券业调查报告(图文并茂 数据翔实 参考价值大)

2017中国证券业调查报告 (图文并茂数据翔实参考价值大) 第一部分-引言 第二部分-市场与回顾 第三部分-市场动态:机遇与挑战 第四部分-行业热点:创新稳步推进、监管新规频出 第五部分-结语 【全文包括】财富管理、投行、资管、自营、公募基金、期货、证券金融科技等领域或业务分析。

一、引言 过去一年,中国证券行业整体处于休养生息阶段。2015年中国A股市场达到历史天量的成交额、投资者空前的投资热情以及证券公司各项业务的爆发式增长于2016年回归常态,甚至在经历了年初的两次熔断等事件后,证券市场及行业曾一度低迷。然而,随着国内供给侧改革、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化以及IPO提速等诸多红利的释放,中国证券行业抓住机遇,最终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各家证券公司经审计的年报数据汇总,2016年证券行业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3,286亿元和人民币1,232亿元(母公司财务报表口径,下同),尽管较2015年分别下降了43%和50%,但其依然是证券行业历史上盈利水平较高的一年,仅次于2015年与2007年两轮大牛市。证券公司的总资产合计为人民币5.8万亿元,较上年下降了10%;净资产为人民币1.6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3%,相对平稳的净资产规模亦体现了2016年证券行业总体修整与巩固的状态。 2016年证券行业各项业务的收入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曾经占据“半壁江山”的经纪业务受制于两市交易量的萎缩,占收入总额的比重较上年下降了14个百分点至34%,但仍然是证券公司收入的第一大来源。而得益于IPO提速常态化、公司债企业债审核效率的提升等政策红利,投资银行业务在2016年实现净收入人民币681亿元,较上年增长了30%,收入占比也较上年增长了12个百分点,达21%;在货币市场供给稳定和居民财富不断增长的支撑下,资产管理业务在2016年实现净收入人民币299亿元,较上年增长了9%,收

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

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 自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1991年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集中交易市场的形成,自此我国的证券市场就书写着自己曲折甚至稍许离奇的历史,并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和有序化的发展道路,证券市场开始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证券市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是健康和稳 定的,因而了解证券市场则是有其必要性的。证券市场是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场所。从广义上讲,证券市场是指一切以证券为对象的交易关系的总和。从经济学的角度,可以将证券市场定义为:通过自由竞争的方式,根据供需关系来决定有价证券价格的一种交易机制。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证券市场是完整的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和调节货币资金的运动,而且对整个经济的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回顾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证券市场虽然起步晚、时间短,但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证券市场之一,在国民经济中正日益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事物的发展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在中国证券市场这短暂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册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使得我们党政领导人逐渐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指导其健康发展,避免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出现。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建立为起点,回顾我国这十五年的发展历程,证券市场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90-1998年)是证券市场由局部地区试点转向全国性市场发展阶段。这一个阶段的证券市场发展体现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分散式柜台交易转向集中撮合方式交易。沪交所和深交所逐渐将柜台交易收权经营,改变原来混乱、控制不便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交易额和交易程序的简捷性。二是扩展局部地区发展成为全国范围的证券交易环境。经过上海和深圳的试点,我国对证券市场的发展逐渐摸索出自己的道路,这符合我国的政策要求和国情需要,这对下一个阶段工作的进行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三是南巡讲话,培养有价证券的金融市场。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对深圳的开发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不仅推动了沿海城市的发展进步,也促使了证券市场在人们心中开始产生的疑虑逐渐消于无形,打破人们对股票的错误认识四是国家监管,建立证券监管体制。我国对证券市场进行集中统一监管和行业自律,国家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对市场进行宏观监控,使其发展有序、平稳。 第二个阶段(1999-2002年上半年)以证券法的颁布为标志,促进证券市场规范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市场发展体现了法制化的特征。该法以法律形式确认了证券市场的地位,为其规范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同时规定了证券市场运行的各种原则,推动证券经营机构与银行、财政、信托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集中统一监管的证券体制。 第三个阶段(2002年下半年至今)是证券市场改革发展进一步深化的时期。2004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证券市场的发展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其发展特点表现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监管工作也强化了资本市

我国证券市场现状

目录 一、引言 (1) 二、我国证券市场现状 (1) 2.1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状况 (1) 2.2我国证券市场发行规模.. (2) 2.3投资队伍壮大以及交易额增加 (2) 2.4证券市场监管法制化 (3) 三、市场存在的问题 (3) 3.1新股发行制度不健全 (4) 3.2市场监督力度不够 (4) 3.3证券市场缺乏诚信 (5) 3.4我国证券市场制度不健全 (5) 四、推进证券市场发展的措施 (5) 4.1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5) 4.2建立完备的市场体系 (6) 4.3完善法规体系,加大处罚力度 (6) 4.4加大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 (7) 五、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趋势 (7) 5.1制度创新全面推进.. .................................... (7) 5.2产品创新将系列化 (8) 5.3市场机构创新发展 (8) 5.4证券市场国际化 (9)

一、引言 证券市场是通过有效的竞争买卖证券的场所,是证券交易所体现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证券市场在整个金融市场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证券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高速成长的证券市场,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证券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开始发展。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几十年的飞跃发展 在交易品种、市场容量、交易手段、监管规则以及清算体系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很短的时间内走完了发达国家百余年的历程,确立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回顾十五年来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主要有如下几个重要特点。 1、市场发展状况 中国证券市场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中起步的,经过多年努力,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和有序化的发展轨道。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发行制度由审批制过渡到核准制。我国早期的股票发行制度为行政审批制。2000年3月,中国证监会开始正式实施股票发行核准程序。证券发行制度由此从审批制过渡到核准制。由审批制转向核准制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一场深刻变革,它大大加强了证券公司及各类中介机构的责任,为提高证券市场的透明度、维护“三公”原则、规范股票发行和上市行为、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制度前提。 ②市场参与者的行为逐步规范。经过15年的发展,证券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规范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建立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颁布了禁止内幕交易和证券欺诈行为等一系列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同时还通过一系列法规条例对上市公司的红利分配作出了规定, 等等。同时,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从网上发行技术手段、上市审批制度、交易清算制度、席位和账户管理、行情发布和通讯方式等方面对市场进行管理。所有这些,有力地促进了证券市场参与主体行为的规范。但是,像杭萧钢构、S T长运之类的,各种形式的坐庄,操纵股价的不规范行为还屡见不鲜。

《中国基金持有人调查报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年鉴共15页

中国基金持有人调查报告 调研机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年鉴 内容提要:本次调查采取了实地填表调查与网上调查两种方式,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2603份。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持有人个人信息与基金投资性向两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查。 持有人个人信息部分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业、个人平均月收入、家庭平均月收入等7项内容; 持有人基金投资性向信息部分主要包括购买基金的时间、持有基金的数量、购买基金的目的、基金购买类型、持有基金最长时间、基金投资额占个人收入比例、基金投资金额、基金购买渠道、对新老基金的偏好、对基金公司的选择偏好、获取基金投资信息的渠道、选择基金的依据、是否关注基金费用、对目前费率水平的看法、是否关注基金分红、是否在意基金价格、对长期投资时间的认识、打算持有基金的时间、在市场调整时如何对待股票型基金、赎回基金时的考虑因素、对待基金亏损的态度、对基金理财顾问付费的意愿、风险承受能力测试情况、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类型、投资私募基金的倾向、对托管银行作用的认识情况等26项内容。 第一部分关于本次调查情况的说明 1.1 本次调查活动的背景与时间 2007年中国基金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基金规模从年初的8500多亿元迅速上升到了年末的3.27万亿元,与此同时,投资大众对基金投资

的热情空前高涨,基金账户数从年初的1400多万户迅速攀升到了1.1亿户。为加强对基金投资者的服务,《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年鉴》联手行业有关单位,在中国15个重点城市推出了“中国基金投资者服务巡讲”大型活动。巡讲活动从2007年7月21日北京开始,到2007年12月8日深圳结束。巡讲活动期间,为全面客观了解中国基金持有人的情况,《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年鉴》同时启动了针对中国基金持有人的问卷调查活动。 1.2 调查方式与问卷回收情况 本次调查采取了实地填表调查与网上调查两种方式,共回收有效问卷12603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基本上能够反映我国基金持有人的实际情况。实地调查的数据采自参与全国巡讲活动的15个大中城市的持有人,共回收调查问卷4252份,网上调查则通过新浪网、和讯网同时进行,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8351份。手写问卷与网上问卷占比分别为33.7%、66.3%。 1.3 调查问卷的内容 问卷调查主要分持有人个人信息与基金投资性向两大部分内容。 持有人个人信息部分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业、个人平均月收入、家庭平均月收入等7项内容。 持有人基金投资性向信息部分主要包括购买基金的时间、持有基金的数量、购买基金的目的、基金购买类型、持有基金最长时间、基金投资额占个人收入比例、基金投资金额、基金购买渠道、对新老基金的偏好、对基金公司的选择偏好、获取基金投资信息的渠道、选择基金的依据、是否关

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讲课讲稿

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

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 自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1991年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集中交易市场的形成,自此我国的证券市场就书写着自己曲折甚至稍许离奇的历史,并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和有序化的发展道路,证券市场开始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证券市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是健康和稳定的,因而了解证券市场则是有其必要性的。证券市场是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场所。从广义上讲,证券市场是指一切以证券为对象的交易关系的总和。从经济学的角度,可以将证券市场定义为:通过自由竞争的方式,根据供需关系来决定有价证券价格的一种交易机制。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证券市场是完整的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和调节货币资金的运动,而且对整个经济的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回顾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证券市场虽然起步晚、时间短,但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证券市场之一,在国民经济中正日益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事物的发展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在中国证券市场这短暂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册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使得我们党政领导人逐渐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指导其健康发展,避免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出现。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建立为起点,回顾我国这十五年的发展历程,证券市场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90-1998年)是证券市场由局部地区试点转向全国性市场发展阶段。这一个阶段的证券市场发展体现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分散式柜台交易转向集中撮合方式交易。沪交所和深交所逐渐将柜台交易收权经营,改变原来混乱、控制不便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交易额和交易程序的简捷性。二是扩展局部地区发展成为全国范围的证券交易环境。经过上海和深圳的试点,我国对证券市场的发展逐渐摸索出自己的道路,这符合我国的政策要求和国情需要,这对下一个阶段工作的进行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三是南巡讲话,培养有价证券的金融市场。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对深圳的开发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不仅推动了沿海城市的发展进步,也促使了证券市场在人们心中开始产生的疑虑逐渐消于无形,打破人们对股票的错误认识四是国家监管,建立证券监管体制。我国对证券市场进行集中统一监管和行业自律,国家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对市场进行宏观监控,使其发展有序、平稳。 第二个阶段(1999-2002年上半年)以证券法的颁布为标志,促进证券市场规范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市场发展体现了法制化的特征。该法以法律形式确认了证券市场的地位,为其规范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同时规定了证券市场运行的各种原则,推动证券经营机构与银行、财政、信托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集中统一监管的证券体制。 第三个阶段(2002年下半年至今)是证券市场改革发展进一步深化的时期。2004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证券市场的发展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其发展特点表现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监管工作也强化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与发展建议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与发展建议 摘要:市场的表现是远不如过去10年的上升走势,其中的原因可谓是多方面的,但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则是,目前证券市场的特征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这些特征的变化,又反过来促使投资者的投资理念、投资策略和投资方式的调整。现在的投资者,正处在逐步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并探求新的、有效的投资盈利模式过程中。证券市场是通过有效的竞争买卖证券的场所,是证券交易所体现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证券市场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字:证券市场衍生金融工具制度债券 一、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我国证券市场却产生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是市场经济的早产儿,一开始就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在政府统一监管的前提下,行政手段的过度使用,加上对证券的严格管制使得证券行业基本脱离经营体系,企业融资渠道缺失。而金融开放的现实才凸显我国证券市场规模的弱小及其难以抵挡外来的压力和竞争的状态。 1、证券市场规模过小。以股票市场为例,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从总体规模看,与国外还有相当大差距,参与股票投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全世界平均为8%左右,发达国家的比例则更高,如英、美均在20%以上。我国目前股市投资者为3 300万人,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7%。另外,从股市总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看,世界平均为30%左右,美、日、英等国均在80%以上,而我国为24.2%,况且在总市值中还包括大部分不流通的市值,如果扣除这一部分,我国股市总值占GDP的比重就更低了。由此可见,我国股市规模较小,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较大差距,同时也可以看出在我国扩大股市规模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2、资本市场主体缺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而目前我国企业主体地位非常脆弱。政企不分、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约束无力、活力不足仍然是我国企业的主要特征,企业主体地位残缺。另外,我国资本市场主体残缺还表现在投资主体主要是个人,其投资的质和量均较低,以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比重明显不足。相比之下美国等发达国家,机构投资者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其机构投资者主要有年金基金、商业银行信托部、保险公司、共同基金等。由于机构投资者是专业性金融中介机构,其投资活动具有投资量大、交易费用低、交易风险小的特点,很受大众投资者的欢迎。如美国,每4户人家就有1户向投资基金投资。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机构性投资者发展滞后,这使得仅靠若干家大机构和数以万计的小股民散户所支撑的股市投机盛行,股价暴涨暴跌难以避免,阻碍了股市的健康发展。 3、市场分割,整体性差。首先,一级市场的发行仍然按地区分配额度,限制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债券地区性发行市场也是按省分派额度(企业债券发行)和按银行分支机构分派额度(政府债券发行)。至于二级市场分割则更为明显,把股票市场划分为A股、B 股和H股,构成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中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即使在A股中,国家股流通与转让只限于极少部分,而且A股不允许在沪、深两个交易所交叉挂牌,限制了全国性市场的发展。在股票市场中呈现出A股与B股、H股分割;个人股、内部社会个人股与内部职工股分割,个人股市场与法人股市场分割。如此繁杂的分割,不但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也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惯例接轨。 4、市场中介机构不完善。证券中介机构从广义上讲就是在证券市场上为参与各方提供服务的机构。我国目前的中介机构主要包括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

全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2018年度)

2018年度

20189 -10 ” 2018 I

目录 一、自然人投资者交易行为特点.............................................................................................. - 1 - 1............................................................ - 1 - 2.1-6............................................................ - 1 - 3........................................................ - 2 - 4................................................................ - 3 - 5. ....................... - 3 - 6.10%-30%30%-50% ..... - 3 - 7.10%-50% .. - 4 - 8.................................... - 5 - 9.................................... - 5 - 二、自然人投资者的金融资产配置与心理预期...................................................................... - 6 - (一)投资者的基本属性与金融资产配置情况...................................................................... - 6 - 1........................................................ - 6 - 2. ... - 6 - 3.30%................................... - 7 - (二)投资者的投资心理特点.................................................................................................. - 8 - 1.................................... - 8 - 2. ................................................................................................................................................. - 8 - 3. .............................................................................................................................. - 9 - 4.......................................................... - 10 - 5. ........................................................................................................................................... - 10 - (三)投资者的知识水平与对投资者教育的心理预期........................................................ - 10 - 1.................................. - 10 - 2. ............. - 11 - 3.30 ........................................................................................................................ - 12 - (四)投资者股东权利行使现状与对投资者保护的预期.................................................... - 13 - 1. ......... - 13 - 2. . - 14 - 3. IPO ............................................................................................... - 15 - 4. ................. - 16 - 5. ........................................................................................................................................... - 16 - 6. ................................................................................................................................................... - 17 - 7. ......... - 18 - 三、结语.................................................................................................................................... - 18 -

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看法

中国证券市场现状与投资策略历经了十四年跨越式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成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证券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反过来促进了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了企业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力地支持了一批国家重点企业的发展和重点项目的建设,从而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由于起步晚的原因,虽然证券市场在规模上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也就构成了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的一般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市场结构不均衡。目前,我国发行上市的证券品种已涵盖了股票及其存托凭证、证券投资基金、债券、权证、资产支持证券等。资本市场为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促进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开辟了更为多样的直接融资渠道。首先是现在我国证券市场还是以股票为主,股票在市场中所占比重很大,而公司债融资上市的品种也是寥寥无几,不利于上市公司运用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其次投资基金比重偏低,由于基金在证券市场起着一定的稳定器的作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市场的波动。再次就是衍生产品种类少,这也是我国证券市场落后的一个重要表现,现在市场上衍生产品少,不利于分散投资风险,给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适合的投资品种。 第二个特点就是市场运作不规范。虽然发行制度由审批制过渡到核准制,但是并没有彻底解决发行环节的不规范的缺点。股票发行方式不合理。证券市场发展初期,股票发行采用定向募集的方式在企业内部发行。现在的新股发行方式仍旧不够合理,机构投资者由于有网下发行时候的机会,而坐收几乎无风险的新股收益,广大中小股民却鲜有机会中签买到新股。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不够规范。 第三个特点就是机构投资者队伍偏小,在市场上所占比重不够大。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反映了市场的成熟程度。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初期,市场的投资主体是个人投资者。个人投资者的资金规模有限,通常买卖频率较高,追涨杀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证券市场的不稳定性。由此可见,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是维护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第四个特点是监管手段的法制化程度不高。近年来,中国证监会积极推进证券市场的改革和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明确了监管部门的角色定位。更新监管理念和改进监管方式;加强了证券、期货的一线监管方式,充分发挥派出机构的作用;强化证券、期货业协会的自律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这些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市场行为以及监管部门的行为,但是远远不能称之为法制化的证券市场,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根据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我从持股周期长短来分析国内投资市场的投资思路,可以分成以下两种: 1、短线追高型。此类投资者基本不关心股票的基本面情况,完全根据个股短线走势来决定买入时机,他们每日跟踪涨幅榜前列的若干支股票,选择刚开始启动的个股作为投资对象,而后在涨势开始衰竭时迅速卖出,持股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周。这种理念的逻辑基础是,大多数强势个股均有一个加速上升区,在此区间介入该股,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一般而言,中小散户比较倾向于接受短线快进快出的理念,而许多证券营业部收入的主要来源正是此类客户活跃的短线交易。在此种理念的指导下,短线交易的一种极端做法是,一旦

中国联通公司战略分析

中国联通公司战略分析 日期2006年12月30日 目录简 介 ................................. 2电信业一般环境分 ..1 政治环 境 ......................................... . (1) 经济环 境 (2) 技术环 境 ............................................ 2 社会文 化环境和自然环境 ............................... 3 中国联 通战略管理的四项关键要素 ........................ ..4 业 务组合 .. (4) 资 源配置 (5) 竞 争优势 (6) 协 同优势 (6) 产 业环境分 析 (7) 外部环 境分析 (7) 内部因 ..10 SWOT ...12 中国联 通业务组合分析 ....................... 14中 国联通的战略指导文 件 景 ......................................... ..16 企业的使 素分析 综合分析 16 企业的远

命 ....................................... ..17 中国联通 未来战略 ........................................ 19 集中 战略 ......................................... ..19 退出 战略 ......................................... ..20 品牌 战略 ......................................... ..20 产品 战略 ......................................... ..22简介中国联通成立于1994 年7 月19 日。中国联通的成立,首次打破我国基础电信业务垄断经营体制,成为我国电信也改革和发展的里程碑。中国联通在全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了300 多家分公司和子公司。2000 年6 月,中国联通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和香港挂牌上市,为中国联通进入国际市场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中国联通成立以来,各项业务迅速发展,整体实力不断增强。本文中将运用战略管理的相关原理对中国联通公司进行战略分析。一、电信业一般环境分析任何企业都在一定环境中活动和竞争,存在于企业边界之外的、对同行业(同区域)所有企业都会产生影响的一般环境因素主要有:政治、经济、技术、社会文化、自然等。以下主要分析这五个因素对我国电信行业的影响。(一)政治环境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着较为稳定的政治环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政治、经济生活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对各产业影响较大的政治因素一般都存在于相关立法和产业政策导向领域。1 立法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随着我国电信业务的多样化和电信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互联网应用的普及,政府相关部门根据电信市场活动和电信监管出现的问题颁布了多项法律法规。主要有:2000 年9 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同年12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2001 年12 月和2002 年8 月,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办法》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在上述规定颁布前后,信息产业部作为主管全国信息产业的国务院组成部门,先后出台了20 余部部门规章,对电信市场活动和电信监管活动进行规范和调整。近年来,随着我国电信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电信多运营商竞争格局的逐步形成,尤其是在加入WTO 之后,有关部门正在全力推进《电信法》立法工作。上述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对于有效维护电信市场的秩序,维护消费者及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障电信网络和信息安全,为电信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均具有重要意义。2 产业政策这是一般

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世界上最早买卖股票的市场出现在荷兰,时间是1602年。因为荷兰海上贸易发达,刺激大量的资本投入,因而产生了股票发行与交易的需求。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是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因为当时还没有完备的股票流通市场,更没有独立的股票交易所,所以只能靠本地的商人们零星地进行股票买卖中介,股票交易也只能在阿姆斯特丹的综合交易所里与调味品、谷物等商品混和在一起交易。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政策,由此开启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局面。在中国经济发展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当代证券市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应运而生。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社会资金的巨大需求,国家开始了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并率先在上海、深圳等地展开。改革开放后国内第一只股票———上海飞乐音响于1984年11月诞生。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家代理和转让股票的证券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宣告营业,从此恢复了我国中断了30多年的证券交易业务,开始上海股票的柜台交易。1988年,深圳特区尝试对一些企业进行股份制改制,选择了5家企业作为股票发行上市的试点,其中包括一家由深圳几家农村信用社改组而成的股份制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由此产生了经人民银行批准公开发行上市的中国第一支股票。同年,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成立,开始了深圳股票的柜台交易。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也开始仿效上海和深圳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并相继设立证券公司或交易部进行柜台交易,提供证券交易服务。 从1990 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至今,中国证券市场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标志着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已由过去 单一依靠货币市场转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结合的新的运行机制。实践证明,它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推动国有 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壮大国有经济的实力, 促进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开始发挥越来越显著的积极作用。但我国的证券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对如何完善股票市场还缺乏经验,加上中国进行股票市场实验的独特时代背景和经济背景,致使股票市场的运作体系,管理体制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和困扰,阻碍了股票的健 康发展。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已与宏观经济活动息息相关,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中国证券市场仍是一个新兴的市场,与其他新兴市场一样,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规范和完善。 以下是中国证券市场上存在着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证券市场规模 证券市场规模过小。以股票市场为例,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从总体规模看,仍有很大不足:全世界平均参与股票投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为8%,发达国家约为25%;而我国仅为2.7%,至2007 年中期上升至10% 左右。另外,从股市总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比重看,世界平均为30 % 左右;2006

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代证券市场发展趋势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研究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国金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无论是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广度,还是发展的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银行、证券、保险业迅速发展,金融资产质量不断提高,金融体系逐步完善,金融改革加快推进这表明当今中国金融业更具活力、更加开放,正在成为世界金融格局中的新生力量中国金融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现代金融制度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改革任重而道远要使中国金融企业真正经得起开放条件下市场竞争的考验,经得起经济周期变化的考验,还必须继续推进银行、证券、保险企业的改革,完善公司治理,加快转变经营机制,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关键词】:证券市场,现状,问题,解决方法

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标志着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已由过去单一依靠货币市场转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结合的新的运行机制。实践证明,它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壮大国有经济的实力, 促进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开始发挥越来越显著的积极作用。我国证券市场自1990年沪深证券交易所开市以来到今年已经是二十一年了,这二十一年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据中国证监会统计资料截止2011年九月上交所上市公司923家,总市值达16.2万亿。深交所上市公司1363家,总市值达到7.97万亿。 1、回顾中国证券市场二十一年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政策,由此开启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局面。在中国经济发展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当代证券市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应运而生。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社会资金的巨大需求,国家开始了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并率先在上海、深圳等地展开。从此恢复了我国中断了30多年的证券交易业务,开始上海股票的柜台交易。 1990年,国务院批复上海浦东新区开发政策,同意在上海设立证券交易所。同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经国务院授权,人民银行批准,正式宣告成立。第二年,即1991年4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得到批准正式成立。沪深交易所成立后,本地发行的股票开始进场交易,这就是所谓的上海“老八股”和深圳“老五股”。之后国内其它地方发行的公司股票开始陆续在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国内证券交易开始逐步规范化。刚开始,上海交易所对股票的交易价格进行管制,将股票交易的涨跌幅严格限制在1%以内。1992年1月20日,邓小平南巡,肯定股票试点作用,造就了国内证券市场一轮大行情。由于股票供不应求,市场迅速上升,而股市的上升带来的“财富效应”进一步刺激了投资大众对股票的需求,于是国家开始加大股票供给,以发行股票认购证进行摇号抽签的形式发行新股,沪深股票市场规模开始迅速扩大。1992年5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面放开股价,

证券公司的调查报告

证券公司的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体系逐步完善, 金融资产质量不断提高, 证劵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金融行业的一部分,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证券市场作为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近二十年中,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证券市场与互联网络、信息技术与证券交易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证券市场的网络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以及未来的大趋势。以下是针对##市的证券公司做的市场调查报告。 关键词:证券公司##调查报告 一、平安证劵 (一)、公司简介 1991年8月,平安保险公司证券业务部在深圳成立,1995年10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注册地为北京,公司总部设在深圳。经历次增资扩股,公司资本金为30亿元人民币。是中国平安综合金融集团旗下的重要成员。历经十八年的稳健经营,目前已经成长为国内主流券商之一。2006年,经中国证券业协会评审通过,平安证券成为“创新类”券商之一。在“2007世界金融实验室年度大奖”评选中。平安证券荣获“中国最值得信赖的十大证券公司”称号。平安证券是AA级(一级券商)。 (二)、公司策略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客户对金融服务全方位需求愈加迫切,客户已不满足于单纯或者品种单一的投资渠道,因此对券商提出了更加专业的服务要求。平安证券在这方面具有同业无法比拟的优势。作为行业中唯一具有保险背景的券商,平安证券将充分发挥平安保险(集团)的品牌优势,进一步密切与平安产险、寿险以及平安信托的联系,不断开发新的业务品种,完善服务手段,充分体现平安作为国内综合金融服务集团的优秀品质。在过去,平安证券在平安的品牌下,实现与保险、信托业务的共同发展,同时,平安证券也成为平安集团的重要一份子。从现在乃至未来,客户将通过平安保险、证券、信托以及平安其它更多的合作伙伴享受到平安无处不在的服务。平安证券以诚实守信为发展前提,通过建立科学高效管理机制、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培育不断创新的企业文化形成平安证券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广发证券 (一)机构设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