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全省民政十三五规划调研会上的汇报材料

在全省民政十三五规划调研会上的汇报材料

在全省民政十三五规划调研会上的汇报材料
在全省民政十三五规划调研会上的汇报材料

在全省民政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调研会上的汇报材料

xx县民政局

2014年8月5日

xx县位于我省西部、大别山腹地,是中国xx第一县、全国第二大xx县、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xx省面积最大、山库区人口最多的县。总面积平方公里,辖xx个乡镇、x个现代产业园、xxx个行政村,总人口xx万。县民政局现有领导班子成员x人,内设办公室、社会福利股、优抚安置股、行政审批服务和社会事务股、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股、社会救助股和救灾救济股7个股室和个副科级双拥办公室,下设光荣院、婚登中心、干休所、儿童福利院、流浪乞讨救助管理站、烈士陵园和殡仪馆7个全拔款事业单位。现有干部职工36名,其中局机关工作人员18名,局属单位工作人员18名。各类服务对象主要有一是优待抚恤:各类优抚对象xxxx人,其中重点优抚对象xxx 人,革命烈士遗属xxx人,因公牺牲军人遗属xx人、

病故军人遗属xx 人、革命伤残军人xx人、红军失散人员xx人、在乡复员军人xx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xx人、在乡退伍军人xx人、现役军人家属xx 户。二是困难群体:农村五保对象xx名,集中供养xx人;城市低保对象xx户xx人,农村低保对象xx户xx人。

一、“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执行情况

(一)社会救助体系日趋完善。

一是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低保制度基本覆盖城乡困难群众,提标扩面力度逐年加大,救助水平稳步提高。2010年至今,城镇低保人均月补差由2010年的220元提高2013年的335元;保障人数达7258人,覆盖面达到8.6%。农村低保人均月补差由2010年的年71.2元提高到2013年的年120元,保障人数达到34564人,覆盖面达到5.9%。2010年来,累计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2.9亿元。

二是大病医疗救助工作有新的发展。2010年,我县作为全省试点县,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大病医疗救助与新农合和城镇医保的“一站式”即时结算,简化了大病医疗救助程序,方便了困难群众,增强了工作透明度,提高了行政效能。几年来,不断修订完善医疗救助办法,降低救助门槛,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标准,有效缓解了患病家庭因病返困现象。2010年以

来,共资助民政对象参合参保近10万人,累计救助患大病困难群众34000多人,发放大病医疗救助资金4890多万元。自2010年连续4年获市民生工程绩效考评第二名,2010年获全省社会救助一等奖。

三是社会儿童福利中心建成使用。2010年,按照省市要求,我县新建了一所70张床位的县级社会儿童福利中心,占地6700平方米,总投资420万元(其中县配套126万元),总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2011年6月底前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填补了我县社会儿童福利工作的一项空白。

四是减灾救灾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成立县减灾救灾委员会,构建了覆盖全县“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网络体系,不断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2012年建成延伸到乡镇的救灾信息网络建设,初步实现了县乡村网络报灾,灾害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高。2014年,我县有2个社区积极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我们将利用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的有利契机,广泛发动居民参与,普及居民防灾减灾预防知识,努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应急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二)社会组织体系不断健全。

一是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我县稳步推进城镇

社区建设,今年7月将原4个城区社区重新组建划分为6个社区,县城社区便民、利民综合服务功能得到提升。目前重点建设2个农村社区作为省级示范社区,计划在2015年底前完成23个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向城镇社区的功能转变。

二是继续强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依法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深入开展重点难点村治理和全县“民主法制示范村”评选活动,结合村委会换届选举,按照程序对全县原有行政村的区划进行了合理调整,将全县原xxx个村调整为xxx个村。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现正扎实有序推进。

三是扎实开展平安边界创建。依法推进区划地名工作,基本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任务,地名管理信息化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2012年牵头完成xx 湖北省际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2013年牵头完成xxxx 省际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并签订了两省平安边界协议书。2014年正在开展xxxx县际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

四是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出台了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工作、加快推进xx县行业协会改革发展工作和社会组织评估管理等政策。台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积极开展和

谐社区示范创建活动,大力发展社区服务,梅山城区社区综合服务功能得到提升。

(三)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健康发展。

一是农村五保供养水平明显提高。在应保尽保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供养标准,目前分散供养每人每年2200元,集中供养每人每年3000元,比2010年分别提高84%和96%。2010年以来共打卡发放五保生活补助款6533万元。全县敬老院管理人员工资及工作经费全部纳入县乡财政预算,制定出台了《xx县农村五保对象医疗保障办法》,实行了对五保户门诊定额补助、住院费在新农合报销后全部由民政部门兜底的办法,彻底解决了农村五保户看病难的问题,五保供养对象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二是五保集中供养条件得到改善。2010年以来,我县投资2624万元,新建、改建和扩建敬老院35所,新增五保集中供养床位2100张,目前,全县敬老院共有3088张床位,集中供养五保老人2688人,集中供养率由2010年的16.3%提高到现在的近40%。统一为35所敬老院订购安装制度牌、消防灭火设备。建设敬老院联户沼气池30口,实施生态家园工程,大大改善了敬老院生活条件。

三是切实加强城乡养老机构建设。我县现有各类

集中供养机构38个、床位3303张,每千名老人拥有34.6张床位,各类养老护理人员248人。具体情况是:县老年公寓1所、床位200张;乡镇敬老院35所、床位2773张;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个,面积500平方米,床位100张,服务人员4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会组织4个,服务人员42人。已发放85周岁以上高龄津贴2897人,每人每年200元;100岁以上73人,每人每年3600元;发放居家养老服务补贴84人,标准是每人每月100元,共发放10.8万元。

(四)双拥优抚安置体系不断强化。

一是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认真及时兑现国家各项优抚政策,全面提高优抚对象的生活补助标准,享受优抚定补人数由2010年的6317人增加到2013年的7743人,年发放定补款由2010年的2366.93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3684万元。开展了对参战参核人员的认定审核工作,兑现落实了优待政策。实现了重点优抚对象和义务兵家属的优待金由县财政统一打卡发放,确保了他们的生活水平与社会生活水平同步增长。会同县财政局等部门重新修订出台了《xx县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进一步落实一至六级残疾军人等各类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保障政策。

二是退伍安置工作有效进行。继续加强对退役士

兵安置工作的领导,修改完善了《xx县退役士兵安置暂行办法》,改革了安置保障金征收办法,不断提高有偿安置标准,2013年,年发放自谋职业补助金由2010年的530万元增到863万元。采取举办专场招聘会、开展技能培训等方式,积极为退役士兵就业搭建平台,提供优质服务。2010年以来,共接收退役士兵1462人,累计发放自谋职业补助金2898万元(2014年尚未发放),自谋职业率达100%。

三是革命烈士纪念场所基础建设不断改善。为加强对革命烈士的褒扬,新建了三个烈士纪念园(立夏节起义革命烈士纪念园、xx烈士纪念园和xxx战斗红军烈士纪念园),认真组织实施了xxxx座零散烈士墓,xx 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的抢救保护工作。先后共投入资金xxxx万元对烈士陵园的红军广场、xxx纪念碑、xx纪念堂、xx烈士墓园和县革命博物馆进行改造、新建、维修和布展,提升了品位。

四是双拥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围绕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的目标任务,成立了双拥工作领导组,县编委批准成立了双拥办公室,完善了双拥创建工作激励政策,制定出台了双拥创建奖励办法,全面落实兑现了各项优抚优待政策。加大双拥创建宣传,全面营造双拥工作氛围。编印了《双拥简报》,在全县主要路口、

街道、车站、旅游景点、办公楼等公共场所显著位置设置永久性宣传标语,广泛开展拥军优属走访慰问活动和双拥合格单位创建活动。2012年,我县民政局荣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的殊荣,2013年,xx 县荣获省“双拥模范城”光荣称号。

(五)专项社会事务管理体系逐步规范。

一是不断加强婚姻、收养登记规范化管理。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达到国家民政部制订的标准,被评为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窗口单位。2010年以来,全县共办理结婚登记20745对,离婚登记1749对,合格率达100%。

二是深化殡葬工作改革,切实加强殡葬管理。xx 县属土葬区,县城遗体公墓年安葬遗体200多具,集中统一安葬遗体,统一绿化,统一管理,殡葬秩序良好。实施了xx乡、xx镇、xx镇、xxx镇等四个乡镇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试点工作,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开始起步。为适应大城关发展需要,新城区经营性公墓建设已列入规划,着手实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即将动工新建。

xx县民政事业“十二五”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主要指标

2010

年基

2014

年目

目前

完成

情况

1 农村五保集中供养能力(%)25 60 40

2 综合优抚保障对象年人均补助水平(元/年)3900 5920 5933

3 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20 35 34.6

4 敬老院改造农村养老服务中心(%)0.

5 25 25.3

5 城市社区服务站覆盖率(%)80 9

6 90

6 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覆盖率(%)0 53 10

7 城区建立社区服务信息网路平台(%)50 75 90

8 乡镇建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0 53 10

9 优抚孤老集中供养率(%) 4 50 52

10 万人拥有社会组织个数(个) 1.71 2.35 4.2

二、当前民政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民政部门工作任务繁重,人员严重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随着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职能的不断扩大,民政工作的范围逐步拓宽,工作任务更加繁重。目前,我县民政工作人员偏少,特别是乡镇基层工作力量严重不足,制约了民政事业的发展。以社会救助工作为例,全局仅2名低保工作人员,却承担了对近4万多人的救助任务,管理着每年逾7000多万元的救助资金,而社会救助工作的任务从原来单一的城市低保已经拓展到农村低保、农村五保、农村福利院建设与管理、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三无人员救助、和其他临时救济等工作,其工作量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极不相适应。全县乡镇民政队伍普遍存在人手少、兼职多、能力不高、流动性大的突出问题。24乡镇共有民政工作人员28人(只有4个乡镇配有2人),而且基本上是身兼数职,要包村,要参加乡镇中心工作,人少事多,工作忙不过来。整体年龄偏大,素质低,特别电脑基本操作能力普遍较差,有部分乡镇从大学生村官、公益性岗位中调配人员充实民政队伍,但这部分人员的工作岗位变动大,难以适应民政工作人员需持续稳定的要求,制约了工作的开展。

二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难度大。我县是劳务输出

大县,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户在人不在”或“人在户不在”情况大量存在。随着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村民”的概念实际已经突破传统意义上的户籍和地域界限。依据村委会组织法,村民是以户籍为准的本村村民,现行“组织法”使许多农村群众未能参与民主自治。村级和社区居委会缺乏办公场所和人员,工资普遍偏低,工作人员积极性有待提高,影响了社区建设和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村级和社区建设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

三是民间组织发展管理难度大。我县鼓励和支持民间组织健康发展的行为规范和社会机制尚未形成。社会团体规模大小不一,有些民间组织规章制度不完善,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专职工作人员,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少数社团存在营利化倾向,难以真正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社团的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在具体工作中不易界定,对民间组织的监督执法管理难度大。

四是社会福利机构还不能适应社会需求。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剧,未来的养老问题也不断突出。在农村,存在大量的“三无”老人(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子女依靠),在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入城镇的情况下,年老无人照顾的问题凸现。目前,

我县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4.6张,但总体养老服务水平不高。五保集中供养资金缺口较大,乡镇对在院老人的基本生活补贴每人每年要3600元以上,乡镇财政压力大。全县35所敬老院集中供养的2688人五保老人,按10:1配备管理人员的要求,需配备管理人员269名,管理人员工资每月只有500元,难以招到服务人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难以提高。

五是社会救助的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一方面管理体制上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问题仍然存在,社会救助工作分散在民政、卫生、劳动、司法、社团等多个部门,这种管理格局增大了协调任务和难度,容易造成救助资源浪费,客观上影响了救助效能。另一方面,救助评估机制尚未健全,基层社会救助机构与队伍薄弱,银行、税务、住建等部门的信息不能共享,难以界定居民隐形收入,难以准确核查救助对象的真实经济状况,核查和监督手段的缺失,使救助对象一旦进入救助体系,就多少带有刚性,进易出难,容易衍生成为一种长期性福利,影响了社会救助对象的公正性,影响了救助资金社会效益的发挥。

六是防灾减灾救灾保障能力不足。我县地处江淮分水岭,地质条件复杂,气候变化异常,近10年来,自然灾害呈高发、重发的势态,除2006年无全县性的大

灾外,我县是灾连灾、年年灾、灾上加灾。救灾保障能力建设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和专业人员队伍缺乏两大问题。我县目前没有专门的救灾物资储备仓库,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也没有充裕的财力开展救灾物资储备,一些必须的救灾物资存放在县光荣院,应对大灾的能力不足。对灾情管理具有关键作用的村级灾害信息员多由村干兼职,无工作报酬,对突发灾情的核查上报能力和积极性都不高,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七是县级财政民政资金配套压力大。我县是全省优抚大县,优抚对象和各类救济对象基数大,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的资金总量大,县级每年对各类事业费和民生工程项目的财政配套资金高达5000多万元,这对我县每年财政收入6-7亿元的贫困县财政压力较大,迫于财政压力,对要求县级配套的民政项目也不敢去主动向上争取。

三、“十三五”民政发展思路

指导思想是:全县民政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政工作全局,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以“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服务功能,促进民政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展。

总体目标是:城乡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健全完善;城乡社区建设深入推进;优抚安置保障有力;社会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民政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健全,民政工作的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

主要任务是:大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大力提高救助救济水平;大力提高优抚安置水平;大力提升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水平。

主要措施是:进一步加强民政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民政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和党风廉政建设。

四、对省市十三五规划的意见建议

一是加快形成城乡一体的民政事业发展格局。适应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要求,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设施建设、人才建设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加快推进各项民政政策和制度城乡并轨,实现城乡民政工作统筹布局、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尤其是要加大像xx县这样的山区、库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倾斜

和项目支持,减少县级配套资金比例。

二是加快形成共建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以城乡群众性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为桥梁和纽带,借助社区在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中的平台,发挥社工人才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优化社会治理,形成科学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处理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将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促进社会安定和谐。

三是加快形成适度普惠的民生福利格局。加强社会福利制度的整体设计和福利政策的整合,加大公共财政对福利事业的投入,完善福利制度,增加福利项目,加快养老事业建设,创新拓宽养老产品,建立起覆盖全民、重点保障、层次有别、水平适中的民生福利体系,实现“困了有人济、病了有人医、残了有人助、老了有人养、逝了有人送”的目标,提高社会福祉水平。

四是加快形成便捷高效的民政公共服务格局。完善民政公共服务体系,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对象,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供给方式,实现服务内容由基本需求向发展需求拓展,服务方式由政府直接提供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转变,让社会成员同等享受基本民政公共服务。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十三五”时期(2016-2020)是XXX镇经济转型,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XXX 镇“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理清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明确工作原则、奋斗目标、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对于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组织动员全镇人民,步调一致,同心同德,艰苦创业,克难攻坚,开拓创新,全面实现XXX镇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纲要》主要阐明“十三五”期间XXX镇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政府工作重点,是“十三五”期间XXX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第一章“十二五”简要回顾 一、“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十二五”以来,XXX镇党委、政府在XXX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镇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同甘共苦、攻坚克难,不断克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困难,坚定不移的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发展,基本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各项任务目标,为“十三五”时期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预计到2015年底,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XX亿元,年均递增X%;完成农业总产值XX亿元,年均递增X%;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XX亿元,年均递增X%;农民纯收入达到XX元,年均递增X%;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XX亿元,年均递增X%;完成公共预算收入XX万元,年均递增X%,全镇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二)农业产业稳步发展

“十二五”期间,全镇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土地整理为重点,大力优化土地经营管理,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农业基础设施显著加强,粮食基础地位得到巩固。以水产养殖、畜禽养殖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农业产业结构日趋优化,龙头企业、特色品牌不断壮大。 (三)工业发展日新月异 “十二五”以来,全镇工业以XXX开发区为载体,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工作力度,先后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XX个,涵盖建筑材料、钢铁加工、卫生洁具、电力工程等行业,为全镇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镇围绕XXX开发区园区建设和企业用工需求,注重发展运输、工程建设、餐饮、劳务输出等行业,第三产业稳步增长。预计到2015年底,全镇各类服务网点达XX户, 从业人员达到XX人。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十二五”期间,我镇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力改善群众生活条件。进一步优化了教育资源,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全镇初升高的入学率一直位居全区前列;以弱势群体救助为核心,社会保障再上新台阶,全面铺开居家养老工程,并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计生工作进一步加强。进一步规范了孕前型管理模式,强化了服务质量,加大了新型生育文化宣传,全面落实了利益导向机制。全镇人口出生率X X‰,人口自然增长率XX‰。此外,文化、卫生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六)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安徽科技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安徽科技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科专业建设,大力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根据安徽科技学院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要求,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二五”学科建设回顾 “十二五”以来,学校在加强办学条件建设的基础上,坚持一手抓学科拓展建设,一手抓专业内涵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在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为学科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学校主动对接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积极开展学科建设,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优势农科得到加强,新兴工科进一步发展,建设校级重点学科3个、重点建设学科5个、重点培育学科3个,学科对专业建设的支撑进一步显现。 (一)主要成绩 1.学科体系初步形成,建设水平逐步提升 学校现有18个教学院部,6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经、管、理、文、法、农等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新兴工科和优势农科为重点,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目前拥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

台,23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及示范实验实训中心。近年来,我校主动适应新形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系统性的三级学科体系建设,新近遴选校级A类4个、B类6个、C类8个,学科方向进一步凝炼,学科特色更加明显。 2.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学科梯队建设初显成效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内聘与外聘相结合的办法,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学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近五年来,累计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6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荣获市(厅)级以上奖励34项,实现了省级科技和社科奖励二等奖的突破;发表论文2800余篇(其中四大检索论文270篇);鉴定科研成果32项,授权专利245项(其中发明专利63项),获批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2个;安徽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团队2个;学科平台建设卓有成效,实现了在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共性技术研究院等方面的突破。 (二)存在问题 1.学科专业体系有待整合,专业设置尚需调整;学科方向凝练不够,特色不够鲜明,大多数科研人员科研方向不够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全省“十三五”规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全省“十 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的通知 【法规类别】计划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皖政办[2014]26号 【发布部门】安徽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4.08.28 【实施日期】2014.08.2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全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的 通知 (皖政办〔2014〕26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全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8月28日

关于做好全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 (省发展改革委) 为高水平做好我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专题会议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切实增强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责任感 编制好中长期发展规划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日趋增多的情况下,科学编制和实施好我省“十三五”规划,对于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各部门要把规划编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周密部署,密切合作,以改革创新精神,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二、“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总体要求和基本导向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顺利实现,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的成果,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强战略研究和系统谋划,积极破解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明确我省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主要措施,切实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和约束力。 规划编制过程中,应把握五个方面的导向:一是突出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迈出更大步伐的新要求。充分衔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深入分析支撑条件,实事求是确定目标任务,明确战略举措,在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征程上迈出

合肥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合肥市“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合肥是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具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十三五”时期,要继续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调结构、转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依据《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成就 合肥市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突出改革引领、强化创新驱动、坚持等高对接,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经济方式转变、打造现代产业基地的战略突破口。“十二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实现快速提升,技术储备实现提档升级,集聚发展态势日益显现,成为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 一是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与增加值分别实现20.5%和21.9%的较高增长率。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与增加值分别达到2788.8亿元和698.7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2.3%。 二是成为结构调整的主推手。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

业总产值比重达29.9%。新型显示、机器人等2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取得显著成效,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6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加快建设,装备制造、汽车、家电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金融、物流、研发设计等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 三是成为区域竞争的新标杆。创新型城市加快建设,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户,新增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实验室279个;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2%;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予量分别达15000件、3300件。协同创新创业平台加快建设,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北大未名生物经济研究院等启动建设。成立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生物育种、农业物联网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四是成为改善民生的主力军。大力推进“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和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推动两化深入融合,提升信息消费供给水平,有效增加优质新型产品和生活服务的供给。积极拓展新兴信息服务业态,获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信息惠民试点城市、信息消费试点市、移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服务创新试点市,带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北斗导航、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产业快速增长,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发展机遇

《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解读

《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解读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我省旅游业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全域旅游和“旅游+”等战略,全面打造“幸福旅游、美丽旅游、智慧旅游、信用旅游”,冲刺万亿元产业,基本建成旅游强省,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旅游新路。 根据《规划》,“十三五”时期,我省将统筹推进皖南示范区、合肥都市圈休闲旅游区、大别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和皖北文化生态旅游区四大板块旅游目的地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国际水准的旅游精品景区,打造一批国际化旅游精品线路,创造一批顺应世界潮流的旅游业态,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旅游商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经营实力的领军企业。培育5个至10个世界级文化旅游品牌,力争2020年,国内外游客接待量突破8.8亿人次,其中入境游客达到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万亿元。 为实现《规划》目标,我省将实施“1+1”(一计划一工程)旅游强省决策部署,“一计划”即:5年累计完成旅游项目投资1万亿元,打造山地旅游、湿地旅游、农业旅游、旅游装备制造、会议会展旅游、文化创意旅游、温泉旅游、中医药养生旅游、乡村旅游、体育旅游等10大类产业集聚区,实现省旅游总收入达1万亿元的“111计划”;“一工程”即:重点推进一批国际和国内旅游示范工程,具体包括黄山旅游可持续发展、“万里茶道”旅游兴农、遗产文化旅游等3个国际典范工程和“四个旅游”特色化、黄山国家公园体系建设试点、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大别山旅游精准扶贫、皖北塌陷区生态旅游、全球孔子学院研学体验基地、“幸福安徽”大众游、中国新型城镇化旅游、乡村旅游分类施策全域推进、生态旅游试点、低碳全域旅游、旅游商品品牌建设、中医药养生旅游等13项国内试点示范工程。 “十三五”时期,我省将打造系列重点旅游项目,建立5A级景区备选名单遴选制度,推动巢湖中庙景区、亳州古城景区、皇藏峪景区、寿州古城-八公山旅游区、焦岗湖风景区、

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

精心整理 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 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涉及到哪些环保内容呢?聘才网小编马上为您解读,详 细请看下文。解读十三五规划中的环保政策日前,《人民日报》公布“十 三五”规划的十个目标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被写入五年规划,这说 当前, 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并提,形成“新五化”。随即,在7月1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等多项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政策,进一步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生态文明政策体系,

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今年9月,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该方案被视为生态文明各领域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阐明了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理念、原则、目标、实施保障等重要内容,提出要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此方案设定了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目标,也就是在 化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因而生态文明建设也日益紧迫。“‘十三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包括生态空间、生态资源、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制度等在内的完整体系,而以往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体系没有这么完整。同时,一系列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将建立起来,

特别是考核、评价、奖惩制度将建立起来,各个主体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将更加明确。同时,新的环保法开始严格实施。”李佐军表示。而对于未来一段时间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工作,李佐军认为,需要在以下六个方面采取行动。第一,优化资源能源利用结构,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即大力发展低碳能源、清洁能源等,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排放 明体制改革的大幕。环保领域的业内人士也对“十三五”充满期待。平安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十三五”规划将把环保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十三五”时期的硬性任务,有望在未来5年内为“环境质量目标导向”背书。除了原有的四项常规污染物的总量

2017十三五总规划纲要解读

50个常用名词及解释,目的是帮助大家成为问不倒的“理论达人”。 1“五位一体”总布局 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答: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五大发展理念 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5“五大思维”能力 答: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 6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两个"翻一番”是什么? 答:国内生产总值比二0一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 7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两个倍增”、“两个同步” 答:“两个倍增”,一个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倍增,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倍增。两个同步,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要和经济增长同步,另一个就是劳动者报酬要和生产率提高同步。 8一带一路 答: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9互联网+

答: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1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答: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1两学一做 答:“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 12合格党员的“四讲四有” 答: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13四个自信 答: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4党面临的“四大危险” 答: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15党面临的“四大考验” 答: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16八项规定 答: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强调要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 17中央政治局强调的“四种意识” 答: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安徽省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安徽省“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规划纲要】牢牢把握世界科技进步方向、全球产业变革趋势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工程》,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以合芜蚌为依托,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创新改革试验,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与创造潜能,创建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 【权威解读】“十三五”期间,我省将下好创新“先手棋”,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围绕纲要,我省将持续抓好创新型省份建设“1+6+2”政策落实,强化企业创新主体,狠抓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人才、平台深度融合;实施好新型显示、智能语音、量子通信、智能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农业等一批科技重大专项,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实施100项科技重大专项项目、100项重点研发项目;加快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政策先行先试;加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扶持力度,重点实施好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努力取得基础前沿和关键共性技术成果、高新技术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和增加值等产业成果、发明专利的应用和保护等创新成果。 ——省科技厅计划处处长周晓辉 【专家评述】规划纲要提出,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科大讯飞作为省科技创新龙头企业,在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方向上取得了突出成果。目前,“讯飞开放平台”与超过13万家开发伙伴分享科大讯飞技术;借助“讯飞开放平台”,中小企业和创业者可以获得良好的资源和技术支撑,从而助力小企业和创业者腾飞。中国人工智能可以由语音、语言为切入点,注重机器人理解、交互和预测能力,走出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智能语音和机器人等是科大讯飞主要攻关项目,名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的科技重大专项,通过科大讯飞多年积累的源头基础,在未来必然会有一个爆发式的前景。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 【记者点评】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新常态下推进新发展,必须改革创新,增加创新含量,激发创新活力。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既要抢占科技前沿,催生变革性技术;又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突出企业主体地位,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只有时刻将创新放在第一位,方能在未来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安徽省“十三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安徽省“十三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根据《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5-2020年)》《安徽省医疗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精神,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16-2020年)》和《安徽省实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办法》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分析 (一)居民健康水平和医疗服务需求。 1.居民健康水平。 2015年,全省人口出生率12.92‰,死亡率 5.94 ‰,自然增长率6.98‰。婴儿死 亡率4.5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85‰,孕产妇死亡率17.26/10万,甲乙类传染病 报告发病率242.66/10万。 表1 安徽省居民健康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 指标 安徽省 全国(2015)2010年 2015年 期望寿命(岁)75.08 76.4 76.3 婴儿死亡率(‰)10.70 4.54 8.1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3.32 6.85 10.7

孕产妇死亡率(/10万)25.46 17.26 20.1 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10 176.16 242.66 223.6 万) 2.医疗卫生需求。 根据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全省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率为22.8%,其中城市居民24.0%、农村居民21.5%;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23.3%,其中城市居民23.7%、农村居民23.0%;城乡居民两周就诊率为10.8%,其中城市居民10.0%、农村居民11.6%;城乡居民年住院率为8.3%,其中城市居民8.6%、农村居民7.9%。 表2 安徽省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及与全国比较 指标全省皖北皖中皖南全国居民两周患病率(%)22.8 21.7 22.7 23.9 24.1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23.3 22.9 22.9 24.2 24.5 居民两周就诊率(%)10.8 13.7 7.0 11.5 13.0 居民年住院率(%)8.3 7.5 7.6 9.8 9.0 注:两周患病率是指每百人两周患病人次数,慢性病患病率是指调查前半年内患病人数与调查总人数之比。 3.医疗服务提供。 2015年,全省医疗机构年门、急诊25332.6952万人次,年入院人数842.989万,年手术173.6768万人次,出院者平均住院日8.6天,二级及以上医院病床使用率90.12%,一级医院病床使用率56.70%。

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doc

2017年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 2017年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 深化住房制度改革 《建议》提出: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建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坚守耕地红线 《建议》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实行脱贫工作责任制 《建议》提出:实行脱贫工作责任制。强化脱贫工作责任考核,对贫困县重点考核脱贫成效。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投入,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互补作用,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建议》提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

体的政策体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 《建议》提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坚持精算平衡,完善筹资机制,分清政府、企业、个人等的责任。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建议》提出: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提高专业化水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调动各级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 《建议》提出: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提高专业化水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调动各级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建议》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考虑税种属性,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建立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 《建议》提出:加强社会治理基础制度建设,建立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相关实名登记制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健全社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

嵊泗县学校食堂粮油定点采购合同样本(仅供参考,根据实际情况修改)需方(以下简称甲方):××××× 供方(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根据嵊泗县教育局关于学校食堂粮食和食用油采购项目的公开询价结果,签署本合同。 一、货物内容、规格、价格、数量、要求 (表一) (表二)

注:(1)上述货物的估计需求量与实际采购量不一致,由此导致的不确定性是投标人应承担的风险,与采购人和招标单位无关。 (2)上述货物单价是询价期间的最高价格(已含税金、运输费),如在供货周期发生市场价格变化时对照舟山市粮食局的《舟山市粮油价格监测周报》,按《嵊泗县学校食堂大宗物资采购供应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3)每批次供应数量、前后批次间隔时间可作为乙方进货和仓储的参考,每批次的实际数据可按照甲方具体情况,灵活变动。

二、技术资料 1.本合同所指粳米和食用油均须符合GB 1354-2009一年内新米,符合GB 1535-2003一级食用油并均拥有QS食品质量安全认证标志。乙方应按相关文件规定,随供应货物向甲方提供该批货物的出厂检验报告(复印件加盖乙方公章)和储藏方法。 2.没有甲方事先书面同意,乙方不得将由甲方提供的有关合同或任何合同条文、资料提供给与履行本合同无关的任何其他人。即使向履行本合同有关的人员提供,也应注意保密并限于履行合同的必需范围。 三、知识产权及产权担保 1.乙方应保证所提供的货物或其任何一部分均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 2.乙方保证所交付的货物的所有权完全属于乙方且无任何抵押、查封等产权瑕疵。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标供应商,会被立即取消供应资格,解除合同并没收履约保证金,从此不允许其参与市育系统内的经营活动。情节严重的同时通报政府有关职能部门。 1.除人力不可抗拒的特殊情形外(如地震等),中标供应商因自身原因中断或延迟供货,导致采购单位出现断米、断油现象; 2.由中标供应商提供的食用油导致采购单位出现食品安全事件; 3.本合同范围的货物,乙方全部或部分分包或转让他人供应; 4.企业之间相互拉帮结派搅乱正常采购秩序的行为; 5.有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短斤缺两及市场价格变动只报上浮价格不及时报下浮价格等违反正常经营秩序的行为; 6.不按规定履行合同和有其它违法违纪的行为。 五、交货期、交货方式及交货地点 甲方应提前7天把所需货物报知乙方(7天内价格不受市场价格影响),乙方须在其时间内把所需货物做好充分准备,在乙方再次接到甲方供货电话的2小时内,免费送货到甲方指定地点,按甲方要求摆放货物。 六、货物包装、发运及运输风险 1.乙方应在货物发运前对其进行满足运输距离、防潮、防破损装卸等要求包装,以保证货物安全运达甲方指定地点。 2.发货前乙方应通知甲方,以便甲方为接货验收和储藏做好准备,产品合格证、各批次质量检验报告等随货物一起交与甲方。货物在交付甲方前发生的风险均由乙方负责。 七、验收及储藏方式 甲方对乙方提供的货物根据国家有关质量标准进行现场初步验收,初步验收不合格的不予签收,验收合格的应把检验结果资料随货物交甲方,甲方验质原则和储藏方式按《嵊泗县学校食堂大宗物资采购供应办法》第二条至第四条规定执行。 八、货款支付和保质金 付款方式: 1.按月结算(原则上定于每月25日,遇到节假日甲乙双方协商解决)。乙方应根据实际供货数量和价格列好清单,经甲方确认后,乙方开具国家正式税务发票并在发票上写明供货单位名称、品牌、单价、数量、金额,甲方在收到发票后3个工作日内用汇款形式给乙方。 2.质量保证金为每月货款总额的百分之十作为本月的保证金(货款总额的百分之十金额不足二仟按贰仟计算),以月为单位作为保证金的周期(月货款结算完成为一个周期,下一个月重新按货款金额产生保证金),货款不准以任何理由提前支付或抵押,不准以任何理由累积跨月结算。

安徽科技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科技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科专业建设,大力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根据科技学院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要求,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二五”学科建设回顾 “十二五”以来,学校在加强办学条件建设的基础上,坚持一手抓学科拓展建设,一手抓专业涵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在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为学科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学校主动对接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积极开展学科建设,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优势农科得到加强,新兴工科进一步发展,建设校级重点学科3个、重点建设学科5个、重点培育学科3个,学科对专业建设的支撑进一步显现。 (一)主要成绩 1.学科体系初步形成,建设水平逐步提升 学校现有18个教学院部,6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经、管、理、文、法、农等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新兴工科和优势农科为重点,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目前拥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

台,23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及示实验实训中心。近年来,我校主动适应新形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系统性的三级学科体系建设,新近遴选校级A类4个、B类6个、C类8个,学科方向进一步凝炼,学科特色更加明显。 2.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学科梯队建设初显成效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聘与外聘相结合的办法,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学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近五年来,累计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6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荣获市(厅)级以上奖励34项,实现了省级科技和社科奖励二等奖的突破;发表论文2800余篇(其中四大检索论文270篇);鉴定科研成果32项,授权专利245项(其中发明专利63项),获批省“115”产业创新团队2个;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团队2个;学科平台建设卓有成效,实现了在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共性技术研究院等方面的突破。 (二)存在问题 1.学科专业体系有待整合,专业设置尚需调整;学科方向凝练不够,特色不够鲜明,大多数科研人员科研方向不够

安徽十三五规划:合肥到全国主要城市将通达快速铁路

安徽十三五规划:合肥到全国主要城市将通达快速铁路 2016-02-18 08:49合肥晚报评论(1人参与) 未来五年,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什么目标? 昨天记者翻阅了《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摘出了相关重点目标和内容。 “十三五”将实现七大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省正式成为长三角成员,站上了新的发展平台。如今,“十三五”已经开局,按照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十三五”时期,我省将实现七大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一、产业结构优化: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为8.5:50:41.5,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不断提升,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稳步上升,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明显提升。 二、质量效益提升: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财政收入跃上新台阶。品牌经济比重显著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持续提升。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城乡区域发展趋于协调,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和人才强省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三、经济总量扩大:涌现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强市、经济强县和开发园区

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经济增长速度全国争先、中部领先,年均增长8.5%左右,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万亿元,努力向4万亿元冲刺。涌现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强市、经济强县和开发园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四、人均指标前移:力争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人均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位次进一步提升。力争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人均收入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就业比较充分,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进一步提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大别山区和皖北地区整体脱贫。 五、文明程度提高:体现徽风皖韵的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彰显 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创新创业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体现徽风皖韵的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彰显。 六:生态环境改善:城市重污染天气天数逐年降低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不断上升,大气、水、土壤等污染得到有效整治,生态环境质量阶段性改善,城市重污染天气天数逐年降低,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不断提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七:制度体系健全: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改革品牌和改革成果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改革品牌和改革成果。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 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科学装置群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科学装置群。 聚焦能源、信息、材料、生命、环境等科学领域,集聚世界一流人才,整合相关创新资源,新建一批国家级研发平台,形成共性技术研发圈,努力建设国际一流水平、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同时,催生变革性技术。在超导、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基因工程、精准医疗、智能语音、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领域突破关键技术、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高校院所实施编制管理试点促进人才流动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精选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全 文) 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 要 目录 第一篇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发展理念 第一章发展环境 第二章指导思想 第三章主要目标 第四章发展理念 第五章发展主线 第二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第六章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第七章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第八章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 第九章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第十章拓展发展动力新空间 第三篇构建发展新体制 第十一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第十二章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第十三章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第十四章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第十五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第十六章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第十七章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第四篇推进农业现代化 第十八章增强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 第十九章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第二十章提高农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第二十一章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第五篇优化现代产业体系 第二十二章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第二十三章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第二十四章加快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第六篇拓展网络经济空间 第二十五章构建泛在高效的信息网络 第二十六章发展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 第二十七章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第二十八章强化信息安全保障 第七篇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第二十九章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三十章建设现代能源体系

第三十一章强化水安全保障 第八篇推进新型城镇化 第三十二章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第三十三章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第三十四章建设和谐宜居城市 第三十五章健全住房供应体系 第三十六章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第九篇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十七章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三十八章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第三十九章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 第四十章扶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 第四十一章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第十篇加快改善生态环境 第四十二章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 第四十三章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第四十四章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第四十五章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第四十六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第四十七章健全生态安全保障机制 第四十八章发展绿色环保产业 第十一篇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安徽省电网发展规划2017-2021

安徽省电网发展规划(2017—2021年) (征求意见稿) 安徽省能源局 二〇一七年二月

目录 前言 (1) 一、发展基础 (2) (一)取得成绩 (2) (二)面临形势 (5)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7) (一)指导思想 (7) (二)基本原则 (8) (三)发展目标 (9) 三、重点任务 (10) (一)加强骨干网架建设,提高资源配置能力 (10) (二)优化地区电网结构,提高系统安全水平 (11) (三)统筹城乡配网建设,实现电力均等化服务 (11) (四)提高电网接纳能力,助力新能源发展 (12) (五)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提升智能化水平 (13) (六)有效推进电能替代,提高电气化水平 (13) (七)完善电力市场体系,加快售电侧改革 (14)

四、规划实施 (14) (一)加强组织领导 (14) (二)细化任务落实 (15) (三)加强规划衔接 (15) (四)健全监督考核 (15)

前言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当前,安徽省委省政府确立了“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宏伟目标。电网作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建设坚强智能电网至关重要。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按照省委省政府推进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工作的统一部署,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安徽省能源“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电网发展,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保障安全、优化结构、节能减排、协调发展为重点,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坚强智能电网。规划内容涵盖安徽省各级输配电网,规划期为2017—2021年,重点阐述规划期内我省电网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本规划是电网发展的行动纲领和布局重大电网项目的重要依据。 —1—

2020年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学习十三五规划全文内容

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学习十三五规划全文内容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学习十三五规划全文内容》的详细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了一下发到。 十三五建议在重点领域、重大政策的制定方面可谓“众望所归”,未来更重要的是如何迎接挑战、完成规划。 1、十三五维持中高速增长。其中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产业迈向中高端。专题十三五(4)中已详细讨论了政策、转型、实际三者之间的关系。政策底线与目标均不低,而转型倾向于更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实际稳增长政策面对的则是累积不确定性。 2、将创新摆在国家的核心位置,在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等发展理念中居于首位。包括:(1)“网络强国”战略,将互联网+、分项经济、大数据战略等写入公报;(2)产业方面,以“中国制造2025”构建新的产业体系;(3)涉及金融业的要求表述为“有利于创新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4)价格领域提出“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3、将协调、绿色发展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城乡区域协调、四化同步发展、物质与文明、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富国与强军统一、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方面,对环保的要求更加鲜明,构建美丽中国与四大格局(城市、农业、生态、自然岸线),建立绿色低碳体系、构建主体功能区,实施严格的环保制度等。心得体会宋体;font-

size:14px;line-height:22px;white-space:normal;background-color:#ffffff;" />4、规划共享的社会目标更加明确,全民共建共享、共同富裕。坚守底线、注重公平,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其中包括保险的全民统筹、健康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食品安全战略、全面二胎应对老龄化等具体政策措施。 5、提出更高水平的开放、坚持党的领导,实施 ___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具体还包括培育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深化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等。同时规划与十八大、国企改革一样,同样强调党的领导,在实施 ___战略,坚决维护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信息、国防等安全。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网站消息,10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党组学习扩大会和全体党员大会,认真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直属机关党委书记何立峰强调,编制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发改委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工作的重中之重。发改委已经成立《纲要》起草小组,专项规划已报 ___。 受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徐绍史委托,何立峰在传达学习会上强调,全委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按照中央精神和委党

安徽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安徽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省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加快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动我省能源消费、生产、科技、体制革命和扩大区域合作,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支撑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本规划。 一、“十二五”能源发展情况 “十二五”以来,全省能源系统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主线,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加强能源行业节能减排,能源经济平稳运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方式积极转变。 (一)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2015年,能源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31.9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5%。其中,电力工业增加值456.1亿元,是全省第8大工业行业。规模以上能源企业创造税收270.4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18.6%。6家能源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占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的22.2%,其中省电力公司、淮北矿业集团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新能源产业产值641.2亿元,比上年增长18%。 (二)供应保障能力增强。“十二五”期间,建成朱集东、口孜东、邹庄等8座现代化煤矿,新增产能2010万吨/年;建成芜湖港国家级煤炭物流园区,新增年吞吐能力2000万吨;建成安庆电厂二期、铜陵电厂5号机等25台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和一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全社会新增发电装机2228万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446万千瓦;建成淮南—浙北—上海特高压输电工程,加强骨干电网建设,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各级电网协调运行;建成天然气管道600公里,新增用气人口500万人;建成成品油管道520公里,新增供给能力240万吨。截至2015年底,全省煤炭生产矿井51对,核定产能1.57亿吨/年。全社会发电装机5160万千瓦,其中“皖电东送”机组1288万千瓦。天然气干支线管道总长度突破2000公里,城镇居民气化率提高到45%。成品油管道总长度760公里,管道输送覆盖率达到40%。 (三)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建成风力发电项目31个,新增装机135万千瓦;建成生物质发电项 目22个,新增装机59万千瓦,总装机规模约占全国的8%,在全国名列前茅;建成29个地面光伏电站和一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新增装机130万千瓦。首座百万千瓦级芜湖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建成投产,新增水电装机122万千瓦。20 1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640万千瓦,占全社会装机的12.4%;发电量116亿千瓦时,比2010年增长2倍多。 (四)能源清洁化水平不断提高。清洁高效机组比重显著提高,2015年,60万千瓦级超临界或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占全省火电装机容量72%,比2010年提高12个百分点;1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均已安装了脱硫装置,2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全部安装了脱硝设施,完成27台、1282万千瓦现役煤电机组节能升级改造。全省供电煤耗301克标煤/千瓦时,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克/千瓦时。天然气利用规模进一步扩大,2015年,天然气消费量33亿立方米,是2010年的2.2倍。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2010年的2.1%提高到3.2%。 (五)能源科技研发和装备生产能力提升。国家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在淮南矿业集团成立运行,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皖北煤电集团设立,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清洁燃煤气化系统、大型煤矿采掘成套装备、水泥余热发电成套设备、冶金行业余热锅炉生产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光伏逆变器、新型动力电池等研制能力居全国前列。 (六)能源领域改革开放不断扩大。积极推进煤电一体化和煤电联营,煤炭企业全资和参股电厂30余个,权益装机规模1400万千瓦;赴西部地区开发煤炭资源取得积极进展,托管、参股、控股煤矿9对,产能约1000万吨。放宽民间资本准入范围,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资经营天然气管道约300公里。拓展与长三角能源领域合作,“皖电东送”二期工程建成投产7台机组,新增装机530万千瓦,开工建设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线路;开通皖苏省际天然气连接线,与上海电气(集团)在生物质发电领域开展合作。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组建全国首个电力直接交易平台,不断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规模和范围。 “十二五”以来,我省能源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能源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煤炭占全省能源消费78%、比全国高14个百分点,燃煤机组占电力装机比重80%左右、比全国高约20个百分点,天然气消费占比比全国低2.7个百分点。二是人均能源消费水平较低。2015年,我省人均能源消费1.77吨标煤,人均电力消费2360千瓦时,人均天然气消费47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6.5%、57.2%和48%。三是煤炭企业发展压力加大。煤炭赋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