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论证报告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2007年4月15日

目录

一、基本情况

1、实验室现状分析

2、国内外同类实验室发展情况分析

3、建设需求分析和必要性

二、项目建设目标

1、总体建设目标

2、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目标网络结构

3、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目标功能结构

二、建设内容

1、2007年4月-12月建设内容

2、2008年4月-12月建设内容

三、建设方案

1、建设原则

2、总体方案

3、方案特点

4、实施计划

五、硬件建设部分资金预算

六、建设项目的实施条件

七、预期效果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建设论证报告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隶属于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由承担面向非计算机

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基地和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的计算机综合实验室组成,每年为约6000左右学生提供实践教学服务。在学校和学院的领导和支持下,经过教师的努力和建设,中心于2006年8月被评为北京市示范实验中心。为了进一步适应计算机技术发展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要求,以社会需求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特提出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申请报告。

一、基本情况

2、实验室现状分析

1)设备环境现状

计算机基础教学基地主要分布在思源东楼(1100平米)和东校区(400平米)两部分,分软件实验室、硬件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五个部分。

?软件系统的教学实验环境主要有

服务器 2台 2006年购置(SD4层)

PC机 100台(P4/512 M/ 80G) 2006年购置(SD4层)

PC机 50台(P4 /1G/160G) 2006年购置(SD4层)

PC机 165台(P3 /128M/20G) 2000年购置(SD4层)

联想自适应交换机 24个 2000年购置(SD4层)

PC机 200台(P4 /256M/80G) 2003年购置(东校区)

?硬件基础教学实验环境

目前有计算机硬件演示实验环境,但还不具备开设实验的能力。

?网络基础教学目前不具备实验环境

计算机教学综合实验室位于九号楼北4层(1000平米),建设于2002年,目前分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区、接口技术实验区、软件与嵌入式系统实验区、网络与软件实验区和高性能技术实验区五个实验区。主要实验环境有:

?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接口技术实验区:

自制十六位机实验设备(90套,2003年)

SOPC设备(70套,2005年)

单片机实验系统DVCC-55(30套,2002年)只支持win98

单片机实验系统DICE2000-5103(20套,2002年)

接口实验仪DVCC-8086JH(70套,2002年)

联想586微机(150套,2000年购置,2005年调入)

?软件与嵌入式系统实验区:

ARM7和FPGA各90套(2002年)

同方微机586P-Ⅳ/2.4G(96台,2002年)

?网络与软件实验区

路由器Cisco 2621XM(4台,2003年)

IBM服务器(8台,2003年)

集线器16port及24port Dlink 10M/100M(6台,2003年)

PLC可编程控制器300(5台,2005年)

PLC可编程控制器200(30台,2005年)

曙光图形工作站(20台,2005年)

实达微机586P-Ⅲ/500(100台,1999年)

?高性能技术实验区:

曙光TC1700机群服务器(1台,2003年)

曙光ES680服务器(1台,2003年)

自制开放结构机群实验系统(1台,2006年)

?实验室环境搭建及网络实验:

核心三层交换Cisco 4306(1台,2003年)

三层交换机3550EMI48ports(1台,2003年)

二层交换机Cisco 2950G-2491(5台,2003年)

实验室另有握奇公司、竟业达公司、ALTERA公司赠捐设备。

2)实验教学现状

计算机实验中心的实践教学分计算机基础教学和计算机专业教学两部分。

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为全校非计算机专业每年近8000学生开展实践教学,主要课程有,核心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与应用;选修课程:网络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等近14门课程,同时还接受学生自由上机每年近5000多人次。计算机综合实验室主要为计算机专业每年近1000多名学生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提供实验环境,主要包括必修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以及选修课程: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微机原理实验、计算机控制技术、软件系统课程设计、硬件系统课程设计、专题训练(Ⅰ、Ⅱ、Ⅲ)、软件综合实践、硬件综合实践、MPI并行程序设计、ORACLE实践、Linux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技术基础等近54门课程提供实践环节,同时,还为学生毕业设计、科技创新小组、学生竞赛活动提供实验环境。2、国内外同类实验室发展情况分析

目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做出很多创新,率先对实验课进行改革,变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为以综合设计性为主的实验;变封闭性实验为开放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倡导“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将“把计算机学院教学实验中心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本硕一体化的实验教学基地和工程创新能力培育基地”为建设的总体目标,设计了着眼于创新能力的本硕博一体化、以重点实验室为主要基地、基础性研究与工程性研究相结合三种特色培养模式,以实验教学不仅是对课

堂理论教学进行实践验证的必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实践探索兴趣、科学研究素养、工程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手段作为教学理念,构建了一个覆盖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满足基础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实验需求的本硕一体化的实验体系。该实践教学体系面向一流水平、面向能力培养、面向工程实战、面向技术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实验中心下设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室、计算机接口与通信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微机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体系结构实验室、软件体系结构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网络测试联合实验室、华为网络学院等,北航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与11家IT公司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其中有INTER、NOKIA、华为、微软、FLUKE、ALTERA等。实验课程42门,实验项目数326个,验证性15%,综合分析26%,设计探索40%,研究创新19%,学生6400人/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建设需求分析和必要性

1)需求分析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渗透,社会对从业人员计算机技能、计算机技术应用以及计算机系统级开发和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促进了计算机基础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

1997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发的“加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提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对大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国际上,IEEE/ACM根据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和工业界对计算机领域人才需求研究,针对计算机专业方向的设置,研究的知识领域等问题,在2001年制订了的指导性计算课程即Computing Curricula 2001,简称CC2001, 2005年9月30日正式发布了CC2005。中国计算机学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联合清化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的计算机教育专家组建了“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研究组”,对CC2001进行了详细研究,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国情,就中国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计划的制定原则与方法、课程体系的建立、教学方法等问题,制定了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China Computing Curricula 2002),简称CCC2002。在反复研究CCC2002及结合目前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我校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设置了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和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并拟建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专业方向。CCC2002更加强调实践教学,因此,对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2)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实验中心在硬件基础设施等方面还远远不能达到建设目标的要求,由

于实验中心部分设备陈旧及台套数的少,使得一些课程实验的质量和效果受到影响。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无实验环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受到影响;作为主要专业课程的“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还没有实验环境,作为计算机典型应用技术的USB和PCI等,学生缺乏编程和应用经验,对于应用非常广泛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缺乏必要了解和开放知识等,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由于实验台套数少,每组人数多,导致有些学生成为实验的旁观者。同时,由于计算机专业的软件类实验教学要求集各种系统软件(Windows\Linux\ORACLE\SQLSERVER\JDK\VC\)和各种应用软件为一体的集成环境,而硬件类实验,如嵌入式系统,也需要软件开发平台作为支撑(NIOS),而目前实验教学中心的基础设施微机不能满足环境配置的要求,使得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而开设的专题训练、软件综合实践等很难达到预计的要求。因此,改善和完善现有实验环境是目前中心建设的当务之急。同时,由于中心目前与多家IT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如ALTERA、曙光公司、握奇公司、竟业达公司、ORACLE公司等,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及专业建设的要求需新建一些实验环境。

因此,实验中心的建设和完善是十分必要的。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具有良好的建设基础,实验中心经过研讨和交流,进一步提炼了更为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明确了进一步发展的改革思路,制定了相关政策和具体方案。结合质量工程文件实验中心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作为建设的宗旨,已建立了符合计算机技术发展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将更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实践教学的质量,特别是实施教育部质量工程文件要求,推进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实施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和精品课程建设营造良好的条件,培养出具有创新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实验中心拟在充分利用现有实验环境的基础上,拓展适应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课程建设的实践环境。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将建成适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中心,该中心以嵌入式系统和计算机基础教学为特色,以集群技术为标志,为计算机学科相关研究方向的整合和多学科交叉研究、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进行学术交流、合作和研究提供良好的条件,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设计大赛提供技术支撑,创建国内一流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同时,为申报国家级示范实验中心提供有利的条件和保障。

三、项目建设目标

1、总体建设目标(各实验室实现的功能、硬件环境、软件环境、规模等)

实验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现有建设成效的基础上,贯彻“以学位点建设为载体,实验室建设为基础保证、创新平台为学科建设增长点”的学科建设思路,通过改善或完善或新建实验环境,整合实验中心网络结构,使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整体实验水平明显提升,同时为实验中心争取成为国家教育网格结点做

准备,将实验中心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多层次计算机软硬件实验教学基地和创新平台。

具体建设项目:

?改善计算机基础教学软件实验、计算机专业教学软件综合实验

?建设计算机基础教学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微机测试实验、计算机专业教学嵌

入式系统实验、多处理器技术、传感器与普适计算、JAVA智能卡技术、可重用方法与可重构平台、接口技术实验、高性能技术实验(自制设备);

?改善建设多媒体技术实验(公司合作)

?拟建计算机基础网络技术基础实验、完善计算机专业教学网络综合实验;

?拟整合现有网络环境,为争取成为国家教育网格结点做准备。

?培养优秀实验指导教师2-3名,实验教材3本。

2、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目标网络结构

3、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目标功能结构

图2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功能结构图

最有效的祛斑产品https://www.doczj.com/doc/a710594308.html, 渔业养殖https://www.doczj.com/doc/a710594308.html,/JISHU

各实验室功能、软硬件实验环境及规模如下:

1)计算机基础教学基地

?软件实验室(Ⅰ、Ⅱ)、东校区软件实验室

承担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基础教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大学公共英语、计算机制图、计算机图形设计等实验用机及全校学生日常用机实验的任务,学生6000人左右,实验室每周开放7天,每天14小时,共有微机400台,配置各种应用软件。

?硬件基础实验室的功能

承担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主要是计算机内部结构展示实验、计算机组装实验以及高级微机性能认知实验,20台结构开放的高档次微机,学生1000人左右。

?网络基础实验室功能

承担数据库技术基础和网络技术基础实验,学生4000余人。

?创新活动区

为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需求提供创新的实验环境。

2)计算机综合教学实验室

?嵌入式系统实验区

承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任务,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嵌入式系统特色)实践教学任务,本科学生900人。高挡微机96台,ARM7和FPGA各90套、SOPC实验设备70套、十六位计算机实验箱96套、嵌入式系统实验平台、计算机系统结构和原理设计实验平台。

?多处理器技术研究实验区

本实验区针对Sun开源的多核心UltraSparc T1 CPU的处理器设计,包括64-bit UltraSparc T1的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源代码,验证套装和模拟模型,逐步建立处理器调试和验证实验环境,利用已经和Altera建立的联合实验室的软硬件设备,对IP多核 NIOS II 处理器进行实验,主要研究系统的资源共享,多任务分配的机制等问题。拟聘请北京明泽世纪投资公司的姜咏江教授与实验中心一起对已经获专利的“多存储元并行处理计算机”进行设计和研究实验。本实验区主要支持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及产学研工作。

?可重用方法与可重构平台实验区

承担基于SOPC技术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践、基于软核技术的嵌入式系统应用和可重用设计方法学的实验教学任务,建设支持SOPC系统设计和验证的系统级教学与评估平台——GX-SOC/SOPC-DEV和专门用以现代DSP设计的研发平台DSP Development Kit(Cyclone II2C70)这两种平台。平台同时支持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及ALTERA/INTER等嵌入式系统竞赛活动。

?JAVA智能卡技术实验区

本实验区将为智能卡识别技术与应用课程提供实验环境,并于握奇公司紧密合作,开展创新实验和竞赛活动,为拟设置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安全方向做准备。

?传感器与普适计算实验区

本实验区拟建立一个充满计算和通信能力的环境,使这个环境与人们逐渐地融合在一起,强调把计算机嵌入到环境或日常工具中去,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透明地获得数字化的服务,体现计算技术的“以人为本”,实验区将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提供实验环境,并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完善实验环境。本实验区将依托学院苗振江教授863重大课题。

?接口技术实验区

承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计算机高级接口技术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学生1000人。

?高性能技术实验区

承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并行程序设计、体系结构等课程实践教学、毕业设计、产学研结等方面的任务,使学生了解集群计算、集群测试等计算机前沿知识和课题。自制开放结构集群系统、曙光TC1700机群系统。

?多媒体技术实验区

与竟业达公司合作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解多媒体技术及参与多媒体制作的环境。

?软件综合实验区

承担计算机专业和生物医学专业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专业特色课程等的实验教学任务,承担计算机学院部分研究生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高档微机96台,本科学生1000人,研究生100余人,配有各种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OS\DBMS\JDK\VC)。

?网络综合实验区

承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生物医学等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学生1000人左右,微机100台,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无线网桥、无线接入点、无线网卡等设备。

?创新实验活动区

与握奇公司合作,为学生提供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环境。

3、分阶段建设目标

2007年4月-6月计算机基础教学基地的软件实验室(Ⅰ、Ⅱ)、硬件基础实验室、计算机综合教学实验室的嵌入式系统实验区、多处理器实验区、JAVA 智能卡实验区、可重用方法与可重构平台实验区、软件综合实验区、多媒体技术实验区等。

2008年4月-8月网络基础实验室、网络综合实验区、传感器与普适计算实验区、网络环境整合。

四、建设内容

新增或完善含实验的课程14门,新增或完善实验项目85项。

分阶段建设内容如下:

1、2007年4月-12月,完成下述课程实验内容、实验教学大纲、实验项目、实验指导或教材等教学文件的编写或出版。

?计算机基础教学基地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建设

实验一 CPU性能测试实验

实验二内存性能测试实验

实验三总线与芯片组实验

实验四接口实验

实验五外存储器实验

实验六移动存储器实验

实验七显卡性能测试实验

?计算机综合教学实验室

1)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

实验一扩展已有的CPU指令系统的实验;

实验二片内的存储器扩充实验;

实验三利用FPGA芯片实现计算机系统结构设计实验;

实验四重新定义指令系统并设计实现新的CPU系统的实验;

实验五指令流水线的实验;

实验六CPU系统的运行性能评测的实验等。

3)智能卡识别技术与应用

实验一智能卡卡片、读写机具、USBKey、PC平台软件的配置与使用;

实验二嵌入式 Java 虚拟机和外部应用接口的设计;

实验三基于智能卡芯片操作系统环境的程序设计实验;

实验四 USBKey原理和安全访问控制实验;

实验五智能卡在金融、安全、移动通信、可信计算方面的应用程序设计;

4)传感器与检测

实验一声传感技术与语音识别

实验二热敏、压敏、磁热敏、压敏、磁传感与触觉感知系统

实验三机器视觉检验系统

实验四工业现场智能仪表:电磁流量计

实验五使用激光二极管的气体探测系统

5)嵌入式操作系统

Linux实验内容:

实验一常用命令以及工具实验

实验二 Makefile实验

实验三 BootLoader实验

实验四内核编译实验

实验五文件系统制作实验

实验六 GUI应用程序实验

实验七驱动程序结构实验

实验八 IO口驱动实验

实验九 SD卡驱动程序实验

实验十 USB驱动配置实验

实验十一 QT移植实验

实验十二串口通讯实验

Windows CE实验内容:

实验一PLATFORM BUILDER使用实验

实验二 PLATFORM BUILDER 调试实验

实验三添加文件实验

实验四线程调试实验

实验五应用程序开发/调试实验

实验六应用集成和注册表应用实验

实验七 Beta player的汉化

6)高级接口技术

实验一串行接口实验:串行传输、同步串行与异步串行通讯实验实验二 RS-422接口实验

实验三并行接口实验

实验四高级并行接口EPP和ECP实验

实验五 USB接口实验

实验六 PCI总线设备开发实验

实验七无线接口实验

7)单片机原理

实验一键盘原理及实验

实验二 LED显示原理及实验

实验三 LCD显示原理及实验

实验四 LCD显示实验

实验五信号采集原理及实验

实验六信号发生原理及实验

实验七 RS232通信原理及实验

实验八 RS485通信原理及实验

实验九 I2C/SMBus原理及实验

实验十 SPI原理及实验

实验十一 USB应用原理

9)硬件综合设计特色实验:

实验一 GPS和GSM通信实验

实验二 Webserver的移植与网络通讯实验

实验三 USB摄像头实验

实验四 Web Server实验

实验五实验媒体播放实验

10)并行程序设计及集群系统

实验一、集群系统的构造

实验二、集群系统的扩展

实验三、集群系统性能测试

实验四基于MPI的集群实验

实验五基于PVM的集群实验

2、2008年4月-12月完成下述课程实验内容、实验教学大纲、实验项目、实验指导或教材等教学文件的编写。

?计算机基础教学基地

网络技术与应用

基于Windows各种服务器服务的配置,使学生了解网络服务,掌握网络服务的设置方法(如:DHCP、DNS、WEB、FTP等)

?计算机综合教学实验室

1)计算机网络原理

实验一路由器、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实验二各种常用网络协议分析;

实验三编程实现多种网络协议;

实验四网络综合布线

2)网络安全与管理

实验一网络安全算法;

实验二防火墙配置;

实验三 VPN实验;

实验四访问控制实验;

实验五SNMP协议分析;

实验六入侵检测实验

3)网络新技术

实验一无线局域网WLAN;

实验二 VoIP;

实验三 IPV6协议分析;

实验四 P2P网络应用;

实验五组播;

4)网络综合实践

根据前面所学的系列网络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大型复杂网络的组建及应用。通过模拟一个公司的网络应用,设计一系列实验,在老师指导

下以学生自学实现网络设计、网络组建、网络管理、网络应用及网络安

全。

五、建设方案(建设原则、总体方案、方案特点、实施计划)

1、建设原则

1)充分考虑实验中心现有实验环境,合理调配,分期建设。

2)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求,有利于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实验项目要求。

3)综合利用实验中心实验环境,满足多门课程及课程内容融合的需要,保证有效教学寿命大于等于6年。

2.总体方案

实验中心将根据实验中心当前布局进行调整,具体见下图。

1)计算机基础教学基地

2)计算机综合实验室

3、方案特点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已有良好的建设基础,本方案充分考虑了合理和有效利用现有实验环境,实验教学内容在覆盖计算机基础教学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培养计划所涉及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实验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并突出了特色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实验中心实验教学内容先进性和可扩展性增强。

4.实施计划

第一期建设计划

2007年4月-5月硬件设备采购及安装调试

2007年4月-12月一期建设所涉及实验课程教学文件编写完成。

第二期建设计划

2008年4月-5月硬件设备采购及安装调试

2008年4月-12月二期建设所涉及实验课程教学文件编写完成。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网络结构整合

六、硬件建设部分资金预算(分阶段,按各实验室功能模块填设备清单)

一期:299.711万元

计算机基础教学基地硬件基础实验室 9.6万元

软件实验室 58万元

教辅设备、服务器等 38.4万元

计算机教学综合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区49.845万元

多处理器技术研究实验区 45.7万元

可重用方法与可重构平台实验区 12.65万元

JAVA智能卡技术实验区 2.756万元

接口技术实验区 20.4万元

软件综合实验区 55.68万

网络综合实验区 6.6万元

设备明细见附件1 :计算机学院教学建设申请表

二期:预计200万元

六、建设项目的实施条件(场地、人员等)

1、实验中心现有实验场地2400平米,但按照实验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多处理器技术研究实验区、可重用方法与可重构平台实验区、JAVA智能卡技术实验区、传感器与普适计算实验区应建成独立的实验室,还缺少实验场地400平米,具体:

多处理器技术研究实验区 100平米

可重用方法与可重构平台实验区 100平米

JAVA智能卡技术实验区 100平米

传感器与普适计算实验区 100平米

2、实验中心现有教授4人(含兼职)、副教授15人(含兼职)、讲师或工程师16人。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校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优秀主讲教师多人。

3、学院领导积极支持。

七、预期效果(规模、效益、水平)

1、通过一期建设,可支持计算机基础教学所设计的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应用基础”等课程的实验,特别是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新增实验项目7项,为该课程申报北京市精品课程提供了有利的支撑。

2、通过一期建设,可支持计算机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特别是极大地支持了计算机工程方向高质量实践教学的开展,同时,自制机群实验系统和多存储元并行处理计算机设计具有先进性和开放性,对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和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3、通过二期建设,可支持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络新技术、网络综合实践的实验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本项目的实施,将全面提升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的实践教学水平,进一步贯彻学院提出的“以学位点建设为载体,实验室建设为基础保证、创新平台为学科建设增长点”的学科建设思路,以及“国内一流的多层次计算机软

硬件实验教学基地和创新平台”实验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在本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实验中心将在实践教学体系和平台、精品课程、教材、教学团队、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信息平台和共享资源以及对外合作和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建设,使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