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性服务业对广州经济发展的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对广州经济发展的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对广州经济发展的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对广州经济发展的研究

社科论坛

摘要:二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服务业的发展日益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本文回顾了广州市近二十年来经济结构的变化情况,通过面板回归分析得到生产性服务业对GDP的弹性为0.39远远高于其他服务业对GDP的贡献。这表明了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要大于服务业的其他行业。

关键词: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经济增长

0引言

不同于制造业行业,服务行业它更多的则是依赖人而不是机器,依赖信息而不是物质。从这点看来,服务业似乎应该具有更高的技术贡献率和技术进步率。但是,由于服务业的“成本病”问题,当前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用第三产业取代第二产业,尤其是通过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发挥它在区域经济中的服务辐射和资源配置作用,来促进城市功能的发挥和国际化进程的发展。明显,用来取代制造业的服务业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低生产率的服务业。因此,分析服务业行业对经济的影响对于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1理论综述

最早从需求的角度来研究服务业的是费希尔(1935)和克拉克(1940),认为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费希尔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将不断地从农业转入工业,再由工业转向第三产业。而鲍莫尔(1967)通过构造俩部门非均衡增长的模型,又成为“成本病”模型,说明第三产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滞后于制造业部门。美国经济学家富克斯(1968)利用美国第三产业的统计资料,对服务业和生产部门的比较得出服务业在吸纳就业方面的巨大作用。

通过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国内的一些学者也对服务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关系上来看,李江帆(1990)通过对社会总产品的再生产和流通的考察,把第三产业比重日益增大的现象总结为“第三产业”比重增加率。江小娟和李辉(2004)通过考察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内部结构的变化,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第三产业发展的关系。而陈自芳(2001)认为,目前中国的第三产业存在总量滞后、结构滞后和增长速度之后三大突出矛盾。程大中(2008)通过从服务业的供求两个方面分析中指出上海已经存在成本病的迹象。目前,对以城市为主体的服务业的就业相关研究仍较少。

2广州市三大产业结构的分析

2.1广州市服务业的现状

图11987—2007年广州市GDP总量增长情况(单位:万元)数据来源:《广州市统计年鉴》(1988—2008)

由图可知,从1987年到1995年,广州市三大产业都保持着低速度的为不增长,在此期间,第三产业在总量上一直处于第二位。从1995年开始,广州市的GDP出现了快速持续的增长,其中第二三产业都增长迅速,而第一产业开始下滑。在1998年,广州市的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在此之后,服务业以高于第二产业的速度持续上升。这显示出了目前广州市的产业结构是服务业处于主导地位。

图2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数据来源:《广州市统计年鉴》(1988—2008年)

由上图知,从2000年以来,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一直都是高于58%,对经济的贡献率也一直保持着30%以上,这表明了生产性服务业在广州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是非常显著的。

同样服务业在推动经济的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就业水平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第一,第二产业大批转移富余劳动力之时,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我市吸引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劳动力的流入,使得我市就业人数从1980年的178万余人增加到2006年的500万余人,26年间净增近300万人就业。下表是广州市三大产业就业比重,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就业基本保持不变,第三产业在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持续快速的上升,从而第三产业在吸纳就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表中可知,广州市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相对不足。

表格1广州市三大产业就业份额

资料来源:广东省统计信息网中广州市各年统计年鉴和广州五十年

广州市第三产业在量变的过程中也发生着质的提高,内部构成呈现出多样化发展。从内部结构来看,广州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丰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其中交通运输仓储业和批发零售餐饮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92年49.2%下降到2006年40.25%;而2006年的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产值比重分别6.72%、11.79%。商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和计算机信息软件构成广州市第三产业的支柱行业。

2.2广州市服务业与国内外大都市的比较从国内城市的比较来看,广州服务业与北京上海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金融保险、信息技术、科学研究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与北京上海的差距较大。

表格2北京上海广州的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分部

资料来源:2008年北京统计年鉴;2008年上海统计年鉴;2008广州统计年鉴。

与国际化的大都市比较,广州市服务业整体上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在国际大都市体系中处于片后的位置。利用人均GDP、服务业增加值以及服务业比重数据对广州与国内外大都市上海、香港、新加坡和东京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可以发现由于经济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对广州经济发展的研究冯琴1符淼1,2(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贸学院;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中心)

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78

43.7

32.1

24.2

1980

40.2

33.6

36.2

1985

31.3

37.7

31.1

1990

28.2

36.4

35.4

1995

22.7

38.8

38.5

2000

19.3

40

40.8

2003

18.4

38.4

43.2

2004

16.67

37.85

45.48

2005

15.51

38.7

46.2

2006

13.87

38.95

47.18

2007

12.4

39.7

47.9

服务业

批发零售

交通运输仓储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金融保险

房地产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6742.6

879.4

502.6

855.9

1286.3

644.2

539.3

554.5

6408.5

1077.8

723.1

500.7

1209.1

806.8

269.7

475.3

4152.5

687.5

732.3

302.3

341.75

498.1

117

462.9

100

13

7.5

12.7

19.1

9.6

8

8.2

100

16.8

11.3

7.8

18.9

12.6

4.2

7.4

100

16.6

17.6

7.3

8.2

12

2.8

11.1北京上海广州北京上海广州总量(亿元)比重(%)

63

零假设:协整向量的个数

0至多1个至多2个特征值0.824540.642880.42235迹统计量63.16430.09810.5345%临界值47.85615.49515.495概率0.0010.0460.242

水平的不同而导致广州与发达城市之间在服务业总量与结构上存在巨大差距。其与国际城市相比不仅在发展阶段上而且在发展程度上也都是在不同的级别,服务业的发展仍然是一个漫长的道路。

表3广州与上海、香港和东京服务业增加值结构的比较

资料来源:《2008年广州统计年鉴》,《2003年上海统计年鉴》,《2002香港统计年鉴》和《东京统计年鉴1999》。广州与香港东京的统计口径不尽相同,其中香港商业增加值的口径大于广州。处于比较的方便,本表把除商业、交通运输、金融房地产以外的行业都归入社会服务业及其他服务业中。

3分析框架和数据的说明

3.1分析框架经济增长的理论认为,产出的增长主要是源自于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突入的增加和技术进步。然而,这些都是在一定的产业结构中组织生产,对于给定的资本、技术和劳动,不同的产业结构将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经济增长表现。基于这一思路,列出了

一下的模型:

Y=F(X 1,X 2,X 3,A)Y 表示总产出,X 1,X 2,X 3分别表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部门的产出量,A 表示经济生活中的技术因素。

对上述式子取对数变型后可以得到如下的式子:logY=a+b 1logX 1+b 2logX 2+b 3logX 3

该方程的系数表示了不同产业部门经济增长弹性,反映了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2数据获取与数据的处理

3.2.1产出水平。产出水平来源于广州市统计年鉴上各年服务业的增加值,并且根据GDP 平减指数进行平减,以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取得以1998年不变价格来表示的数值。

3.2.2资本存量。各年服务业的资本存量是采用Coe &Helpman (1995)所采用的永续盘存法计算得到,即K i,t=Ii,t+(1-δ)K i,t-1。式中K 为资本存量,I 为资本形成总额,是折旧率,i ,t 分别表

示行业和时期。固定资本的折旧率采用张军等人

(2004)关于固定资本折旧率的估算结果,即折旧率为9.6%。

3.2.3劳动力人数。采用各年统计年鉴中年末从业人数。

3.2.4数据的来源。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广州统计年鉴》(1988-2008)和《广州五十年》。参照数据来源的分类,把服务业分

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服务、国家机关和批发零售等十大类。制成品部门用第二产业代替包括工业和建筑业。在本文中的社会服务业包括:居民服务业,公共服务业,计算机按软件和服务,信息传输等内容。

3.3实证分析

3.3.1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因此应先对各个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这里采用的是ADF 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格4单位根检验注:C 代表截距项,T 代表时间趋势项,L 代表滞后期阶数,△代表一阶差分。从上表可以看出除了L nX1外,其余变量的ADF 检验结果均没有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假设,因此都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然后对非平稳的变量进行一阶差分后的ADF 值都是拒绝有单位根的假设,表明它们的差分变量是平稳的,因此模型中的所有变量均是I (1)序列,

变量间可能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3.3.2协整检验结果在确定了最优滞后期的基础上,为了探讨变量间的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进行了乔根森协整检验(表4)。由上表可知,在1%的显著水平上拒绝了并不存在协整方程的原假设,接受了至少存在两个协整方程的原假设。

表格5Johansen 协整检验结果

然后对广州市1987—2007年的GDP 总量作为Y ,第一二三产业部门的增加值为X 1,X 2,X 3,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表格6广州市1987—2007年GDP 与各个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

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每个变量都通过了显著水平为1%的t 检验,同时R-squared 都达到了99%以上,F 值也是很显著,这些都表明了线性拟合的效果很好。

该回归结果表明了,如下结论:首先,第一产业对广州市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这一结论也可以从图4-2中第一产业所占总产量及低的比值得到。

其次,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广州市经济的拉动能力上来看,第而产业的弹性为0.35而第三产业的拉动弹性则高达0.57。说明广州市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远远大于第二产业。并且可以得到,第三产业的弹性在不断的增加,这表明第三产业的生产效率在不断地提高,其提高的速度远远超过了第二产业生产效率提升的速度。

4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测度与分析广州作为一个大都市,随着其经济的不断增长,在未来第二产业的发展的空间将会变得非常地有限,而目前广州市的第三产业和国

际化的大都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广州经济发展中,

第三产业将会成为最大的推动力。但目前,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仍然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4.1服务业的增加值根据本文之前的划分标准,将第三产业分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服务业。其中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租赁

和商务服务业、

综合技术服务业、批发零售服务业、金融保险业、交通仓储业、信息技术、计算机和软件业和科学技术事业。现在对1987—2007年广州市GDP ,第二产业增加值,生产性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进行回归分析。

此时回归模型变化为:logY=a+b 1logX 2+b 31logX 31+b 32logX 32其中,X 2表示第二产业,X 31、X 32分别表示生产性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

4.2数据的处理由于统计口径的变化,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等是在2001年才有统计。但是本文在回归

中,任然把2001年以前的数据加入回归方程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主要是从原来的邮电通讯中分离出来的,也就是说在之前的数据中已经包含了该部分内容。其次,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一直都有包含在社会服务业中,同时可以看到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增长速度非常快,到2007年,它已经占到了生产性服务业的26.4%和服务业的11.1%。基于其如此快速的增长,并且在2001年之前是包含在社会服务业中,也就是在2001年之前亦然包含有其数值。4.3实证分析

4.3.1单位根协整检验在表7的单位根协整检验确定了最优

滞后期的基础上,

为了探讨变量间的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进行了乔根森协整检验

(表8)。由上表可知,在1%的显著水平上拒绝了并地区年份

人均GDP ($)

服务业商业

交通邮电金融房产社会服务业及其塔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广州20071051910011.117.620.251.158.4上海2002491410021.813.934.729.651香港20012421110030.811.826.131.386.5东京

199832350

100

22.212.122.243.5

81

服务业增加值结构(%

)社科论坛

变量LnY △LnY LnX1LnX2△Lnx2LnX3△Lnx3(C ,T ,L )(c ,0,0)(c ,o ,1)(c ,0,0)(c ,0,0)(c ,o ,1)(c ,0,0)(c ,o ,1)ADF 值1.046-2.854

-4.670

0.367-3.420

1.099

-3.233

1%临界值-3.809-3.832-3.920-3.809-3.831-3.857-3.8575%临界值-3.021-3.030-3.066-3.021-3.030-3.040-3.04010%临界值-2.65-2.655-2.673-2.650-2.655-2.660-2.660概率0.9950.06970.0020.9760.0230.99570.0347平稳非平稳

平稳平稳非平稳平稳非平稳平稳Adj usted R-squared prob(F-statistic)变量

c LnX1LnX2LnX3

R-squared

Durbin-Wastson stat 系数0.440850.107000.354320.572580.99991.21684标准差

0.145070.013190.020560.01537t 统计量3.03888.111217.229437.2534概率0.00740.00000.00000.00000.999890.00000

64

争机制,加快垄断行业的改革与重组,消除其不合理的垄断高收入,促使企业按照市场要求、市场标准加强人工成本管理,制定合理的工资标准。对于社会反映较大的国企收入过高现象,要加强对企业管理者过高收入的监督与规范,如制定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合理的收入比例范围。同时,需尽快制定和颁布《公务员财产申报法》,将财产申报制度作为打击腐败,促进社会公平的一项重要制度,以有效规范公务员行为,调节公务员与一般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促进廉政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

3.4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当前,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低、覆盖小、不完善是制约消费、影响社会和谐的一大因素,急需加快建立与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首先,要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重点要对农民养老、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以及没有参加社会保险的群体的社会保障做出制度安排,努力使全体人民享有社会保障。其次,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优抚对象的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不断改善城乡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第三,为有效解决看病难的问题,不断深化医疗卫生

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最后,为实现“居者有其屋”,解决老百姓对于住房的迫切需求,各级地方政府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力度,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问

题。住房问题解决了,

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才能得到切实的提高,消费意愿将会得到极大的刺激,对于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才真正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理翔.做好促消费这篇大文章[J].中国国情国力.2010(5).1.[2]杨宜勇,池振合.2009年中国收入分配状况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经

济研究参考.2010

(6):4-11.[3]韩保江,李霞.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是扩大内需的前提[J].理论视野.2009(5):34-38.

[4]郭士英.经济转型的五大保障[J].中国发展观察.2009(10).18-20.[5]律雅琴,刘妍,李亚绒.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收入分配政策选择[J].西安社会科学.2009(11):79-81.

(上接第62页)不存在协整方程的原假设,接受了至少存在一个协整方程的原假设。表格7单位根检验表格8Johansen 协整检验结果

4.3.2回归结果从回归结果来看,R-squared 值与F 统计量的值都很大,表明方程有很好的拟合度。同时各个系数均通过1%的显

著水平的t 检验。该回归结果表明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广州GDP 的弹性为0.39要远远大于其他服务业的0.23,即广州市生产性服务

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要远远大约其他服务业的拉动作用。

表9广州市1987—2007年GDP 与生产性服务业回归结果

5结论和政策建议

生产性服务业对广州三次产业结构及产业内部结构都产生了

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生产性服务业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首先,技术进步率高的行业往往就是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的主导行业,须维持主导产业的优势地位和促进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经济的发展还有赖于基础产业的支持以及服务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协调发展,提高它们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增进行业间和行业内的交流,进而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整体的技术进步水平。

其次,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和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服

务业是严重的劳动力依赖性产业,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应避免采取低价低质量的低端竞争策略,招工困难的现象已经在这些低端产

业出现过。

再次,高技术和高盈利之间的关系不够明显,创造高技术获取高利润的创新环境尤为关键。在垄断性服务行业,应通过规范市场限制他们的垄断性利润,扩大市场准入来提高竞争力,从而激励他们提高技术水平和从技术上寻找利润。

最后,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化进程,促进服务标准化和规范化。开放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和促进国际合作,是吸取国外先进水

平、在质量和规范上与国际接轨的关键,也是让生产性服务业具备吸

引外资功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究》.商务印书馆

1984年版.

[2]程大中.《中国服务需求弹性的估计:基于Baumol 模型的分析》.《南大上学报》2004年第2辑.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程大中.《服务业发展与城市转型:理论及来自上海的经验分析》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4]符淼.全要素生产率和产业结构对能源利用影响的实证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3):189-196.

[5]符淼,

冯琴.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技术进步率分析—以广州市为例[J].技术经济.2010.

(4)128.[6]格鲁伯·沃克:《服务业的增长:原因与影响》.陈彪如译.上海三联出版社1993年版.

[7]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8]江小娟,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

究.2004.

[9]科林·克拉克.经济进步的条件.北京:华夏出版社.1978.

[10]李江帆,曾国军.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3).[11]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12]张军,施少华.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J].世界经

济文汇.2003(2):17-24.

[13]张军,

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级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10):35-44.

[14]威廉

·配第.政治算术.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5]Baumol ,W.J.Macroeconomics of Unbalanced Growth:The Anatomy of Urban Crisi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7,June 57.

[16]COE D T,Helpman E.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 [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5,39(5):859-71.[17]Daniels,P.W.Services Industries:A Geographical Appraisal.London:Methuen,1985

[18]Fisher.AJ.The clash of progress and security.London:1935.[19]FU M,FU X,LI T.International and intra-national technology spillovers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ath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United Nation University-WIDER Research Paper.No.2008/96.

[20]Fuchs,V.The Service Economy.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68

[21]Howells,Green.Location,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n UK Services.Progressive in Planning,1986(2)基金项目: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十次(2008年度)资助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以生产性服务业为基础的广州市新型经济增长策略(项目编号:

08SKLY39)。

Adj usted R-squared prob(F-statistic)变量c LnX2(第二产业)LnX31(生产性服务业)LnX33(其他服务业)R-squared Durbin-Wastson stat 系数1.602990.354020.389740.229190.998910.55935标准差0.377780.068170.037240.03538t 统计量

4.24317

5.1929210.46623

6.47731概率0.0005

0.0001

0.00000.00000.998713

0.000000

零假设:协整向量的个数0至多1个特征值0.817450.54129迹统计量55.706823.39275%临界值47.85629.797概率

0.00770.2273

变量LnY △LnY LnX2△Lnx2LnX31△Lnx31LnX32△Lnx32(C ,T ,L )(c ,0,0)(c ,o ,1)(c ,0,0)(c ,o ,1)(c ,0,0)(c ,o ,1)(c ,0,0)(c ,o ,1)

ADF 值1.046

-2.8540.3670-3.4200.8320-3.6160.7280-4.722

1%临界值-3.809-3.832-3.809-3.831-3.809-3.832-3.857-3.8575%临界值-3.021-3.030-3.021-3.030-3.021-3.030-3.040-3.04010%临界值-2.650-2.655-2.650-2.655-2.650-2.655-2.661-2.661概率0.99500.06970.97600.02300.99200.01560.98920.0017平稳非平稳

平稳非平稳平稳非平稳平稳非平稳平稳

社科论坛

65

关于新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阶段(1949—2004)的探索(一)

关于新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阶段(1949—2004)的探索(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2003 年GDP 增长9.1%, GDP总量达到11.6万多亿元,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国际经验反映:进人人均1000 美元的经济发展阶段,是一个国家加快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战略起点,也是矛盾凸现的时期。① 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过程中,资源约束的矛盾正在突出;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各种利益摩擦也在加剧;就业、“三农”、金融问题累积,等等。这表明我国步人一个新的增长阶段, 面临重大战略调整。在这样的时刻, 回顾中国经济历史上的增长与发展,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认识现存的矛盾与摩擦,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 了解“路径依赖”可能带来的障碍。从而对于适当地把握战略和政策均将有所裨益。 关于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发展,目前已有连篇累牍的著作和论文。其中关于阶段划分标准不同。例如从五年计划的角度、经济体制变革的角度、党和国家关于经济重大决策的角度、中外经济关系变化的角度,等等。不同标准所划分的阶段多少和起点终点也有所不同。在这些标准的背后,实际上均不同程度地体现着生产要素形成与配置方式的制约。 面临新的增长与发展阶段,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我们尝试从国民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简称要素形成)、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简称要素优配)、知识和技术创新(简称要素创新)三个层面,大体概括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大体以20 世纪80 年代前期为界;后两个阶段大体以20 世纪末一21 世纪初为界。每两个阶段之间的界限,不像重大决策颁布或五年计

划起止那样具体到某年某月某日,阶段划分是指其主要特点的变化,各个阶段之间有所交叉和过渡。 1952 年,新中国经济恢复到战前最好水平时,零星的工业企业、占工业产值72%的手工生产、残缺的产业结构、畸形的工业布局等现象表明,中国的工业尚未形成规模和体系。与任何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在工业化初期也面临工业化所需生产要素匮乏的所谓发展性短缺问题。这些生产要素包括货币资本、有一定素质与技能的职工、工业原料和土地、机器设备、以及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在这种情况下,尤其中国在遭受了割地赔款、经济掠夺和多年战乱之后,就更容易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即:低收入导致低储蓄,而低储蓄又造成低投资,从而无法跨人工业国家的行列。 我国的要素形成阶段,由于底子薄、基础差、遭受国际封锁,经历得十分艰苦。为了建立大国所必需的工业体系,特别是重工业建设,国家通过计划经济体制,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强化积累、压低消费,来保证建设与开发。在体制上,以单一的公有制取代了多种经济成分;在决策上。以国家和集体的公共决策取代了企业和个体的选择。在要素形成的初期,在冷战的环境下,这样做在整体上有利于在稳定国内政治的同时强制建立和强化比较劣势的部门和行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样一个阶段可能是难以回避的。同时,由于经验的缺乏和认识的僵化,我国在实施单一公有制过程中走了弯路。在经济体制上放弃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探索。从“批反冒进”、“阶级斗争为纲”直至“文革”,从经济体制到具体政策曾经出现了一系列失误,也导致“要素的优化配置”与

中国经济发展第四阶段论述

美媒称,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经济一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增长。将过去三四十年划分成四个不同阶段是很有意义的。目前,中国正处在第四个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刚刚启动,且困难重重。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网站6月18日报道称,发展中国家要成功进入发达阶段,需要采取两套政策。第一套政策显而易见,旨在直接改善企业经营环境——给予其所需要的资源,如良好的基础设施、资金和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 第二套政策不易描述,它旨在切实改善社会资本,以使个人和企业能够高效地使用这些资源。这些改革包括建立富有成效的激励体制、具有可执行力的强大和高效的法律体系、可高效分配资本的金融体系、限制政治阶层和精英阶层干涉财富积累过程、禁止权力寻租,以及鼓励创业和为社会创造经济价值的能力等。 报道认为,这种增加社会资本的自由化改革很可能不受精英阶层的欢迎,除非财富或生产力的积累足以让精英阶层在利益分配份额减少的情况下仍可以获利。 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首次自由化阶段。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北京推动了一系列旨在增加社会资本的自由化改革。这些改革废除了严重束缚中国高效行动能力的法规,让经济活动的增长出现井喷,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2、“格申克龙”阶段。中国开始了令人惊讶的第二阶段增长,其特点是大量国内资源为投资繁荣提供了资金,促进了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中国着手推动的一项计划化解了经济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所提出的限制经济发展的因素:即储蓄不足,无法为国内投资需求提供资金;私营部门没有进行建设性投资而普遍失利。 报道称,尽管所有中国人都从这一财富创造过程中受益,但新的精英阶层获得了更多的利益,这在很大程度是由于为增加存款而对家庭收入增长设限的措施。 3、过度投资阶段。由统治精英阶层主导的投资持续快速增长造成了经济迅速增长的幻象。然而,由于这种增长是由更加快速的债务增长所支撑的,它最终是不可持续的。 4、第二次自由化阶段。现在,中国所需要的是第二次自由化改革,促使社会资本大幅增长,从而创造更多生产活动。这些措施必须包括改变法律结构、具有可执行力的商业法律、改变资本定价和分配的方式,以及其他具有激励机制的因素。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及战略取向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及战略取向 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政策的引导下,近几年来我国经济自主增长机制明显增强。20XX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达到%,是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点。与以往的经济周期性变化相比,目前经济增长的速度不仅恢复到了潜在的经济增长率水平,而且表现出了许多新的结构性特点,预示着经济发展已经开始进入新的阶段。 一、新阶段的主要特征 从近两年经济增长及其结构变化趋势看,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重化工业主导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经济发展有三个明显特征。 1、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变化,形成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经济高增长 20XX年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为%,其中重工业增长率为%,轻工业增长率为%,20XX年则分别提高到%、 %和%。两年中重工业比轻工业的增长分别高出1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重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也从%提高到%。重工业增长不仅明显超过轻工业,成为带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而且从整个经济增长来看,重工业增长也发挥着主导作用。1998―20XX年工业增长为%,同期GDP增长为%,工业增长高出GDP增长个百分点;20XX年GDP增长%,工业增长%,工业增长高出GDP增长个百分点。20XX年GDP增长%,在农业和服务业增长速度均比上一年有所减慢的情况下,工业增长速度却达到%,高出GDP增长个百分点。因此,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增长速度的提高,不是短期因素所为,而是由长期积累因素作用的结果,反映了我国经济未来结构变动的趋势。 经济高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投资的高增长。20XX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是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与近几年消费增长平稳和净出口增速下降的情况相比,投资的增长无疑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从理论上讲,投资高增长是工业化进程中重化工业加速发展阶段支撑经济高增长的必要前提,与前期以轻工业为主和后期以服务业为主的发展阶段相比,新的发展阶段必然伴随着投资的大量增加。20XX年我国工业投资14460亿元,同比增长%,提高了个百分点。带动投资高速增长的主要工业行业大多集中在重化工业领域,据20XX年统计公报显示,在500万元以上项目中,钢铁投资增长%,电解铝增长%,水泥增长%,汽车增长%,纺织增长%,煤炭增长%。另外,就长期趋势而言,投资增长的作用也反映在近几年我

心得体会:全面推动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心得体会:全面推动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作出了重大判断,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这一重大判断进一步明确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作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2018年的经济工作,高质量发展将是统领全局的核心关键词。 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已经走过了长达40多年的高速增长期,许多年份实现了高达两位数的增速,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经济面貌,而且创造了人类经济史的奇迹。无论是近代还是当代,更不用说古代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尤其是大国能像中国这样,保持这么长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更没有任何国家能像中国,仅用一代人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近现代工业化国家用几代人才能完成的产业变革、城市变迁以及社会进步等。中国经济用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更是中国发展道路上的必然选择,是新的时代对经济发展内涵与目标提出的新要求。以往的高速增长,固然为我们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大大缩短了与世界先进国家之间的距离,但也存在发展效率不高、依赖传统动能过重、资源环境消耗过大等问题,一句话,需要尽快提高发展质量。只有提高发展质量,才能很好地解决发展中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而且,有质量的发展,尽管速度可能会慢一些,但发展的效果要比没有质量的高速增长更好。在现阶段,如果经济增速是7%左右,但经济增长的动能主要来自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更加协调,市场上的有效供给明显增加,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的质量显著改善,这样发展的效果应该比质量不高的10%增长更好。如果经济发展的质量得到普遍改善,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发展,经济增速还可以低一点。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是主要经济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经济创新力 在经济领域推动高质量发展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激发各类市场活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无论是哪一个方面的经济工作,都关系到通过创新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关系到依靠创新之路

广州市总部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广州市总部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近年来,总部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新的热点,广州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并将其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城市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战略。自2007年起,广州市政府就把“总部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后还将其提升至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战略高度。 广州高度市场化以及开放、自由的空间软环境优势,吸引一批像麦当劳、本田、丰田、美赞臣等世界500强企业和著名大企业纷纷在广州设立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为广州经济发展跟转型升级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进一步发展广州总部经济,2015年广州市政府出台了《加快总部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明确提出到2017年力争认定总部企业超500家,500强企业超100家的发展目标。 2007年广州市政府把“总部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1月,《关于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实施意见》提出经过5~10年的努力,把广州建设为亚太地区最具活力“总部经济之都”。 2014年8月,广州市出台《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在琶洲集中全市力量尽快打造一个拉动辐射效应明显的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总部区。 2015年8月,广州市出台《加快总部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明确提出到2017年认定总部企业超500家,500强企业超100家的发展目标。 1、广州软环境最为企业看重 广州总部企业既有麦当劳这样的传统全球餐饮巨头,促传统餐饮行业转型升级;亦有本田、丰田等国际高端制造业代表,助广州制造业华丽转身;也不乏美赞臣、安利等将中国研发中心或者生产基地设立在广州的外资企业。当然,也少不了依托广州肥沃土壤成长起来的新兴的互联网总部企业,如YY语音、唯品会等等。 广州为何能吸引到这么多优秀企业落户呢?首先当然是经济活力,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地,经济一直比较活跃。而广州作为千年商都,整体的商业环境优越,包括政府对引进外资的积极态度和对这些企业的支持、包容,都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另外,公平的环境、经济的活跃度,这些都是吸引外企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最为看重的因素。 广州营商环境对总部企业发展异常重要,“政府不会随意干预,让企业自主发展,这一点看似简单,却是不少地方未必能有的创业环境。”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总部经济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认为广州发展总部经济有如下优势:首先是广州经济市场化程度高,包容理念深入人心,开放程度高。其次,广州基础设施较优势凸显,而且集航空、港口、铁路、公路运输枢纽优势。从软环境来看,制度环境、人文基础好是广州发展总部经济的又一大优势。处于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州,30多年来,在招商、营商等制度设计

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特征与十五时期[整理版]

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特征与“十五”时期 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善同等 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不同的阶段,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和不同的任务。研究经济发展阶段及其特征,目的在于明确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本报告旨在通过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及其特征,明确“十五”时期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为制定“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提供参考。 判断经济发展阶段,必须选择一套适当标准。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国际上有多种标准。其中,人们常用的是美国经济学家H钱纳里等人的划分标准。为便于比较,本报告选择这一标准作为判断经济发展阶段的依据。 在大国经济中,地区之间一般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距。但运用H钱纳里标准判断经济发展阶段应以国家为基本单元,从整体上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我们认为,从整体上看,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传统产业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当然,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地区发展存在着较大的不均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二元结构”比较明显;各地区有着不同的发展条件,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在新的世纪,将出现一种以知识增长和知识运用为主要动力的新经济。显然,我国的工业化必须伴随着新经济的不断壮大而推进,必须具有新经济时代的特征。 一、如何判断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 判断经济发展阶段,必须在明确经济发展内涵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判断标准。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变化的综合过程,而经济结构又是多方面的,包括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等。综合发展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我们认为判断经济发展阶段应当考察如下若干方面:第一,经济增长及作为经济增长直接结果的人均GDP水平;第二,要素投入构成及要素质量;第三,产出结构;第四,就业结构;第五,最终需求结构和居民消费结构;第六,收入分配结构;第七,人口城市化水平和国民受教育水平;第八,贸易结构,等。这八项指标之间有着程度不同的相关性,但是由于各国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发展环境不同,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在相似的发展阶段上,发展特征可能不尽相同。因此,判断经济发展阶段,必须综合考察上述八项指标。 为了便于国际比较,本报告选定H钱纳里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作为判定依据。其阶段划分的总量标准为:按1970年美元计算,当人均GDP介于140-280美元时,经济发展处于初级产品生产阶段;人均GDP介于280-

1.2016年广州市经济形势分析和2017年展望

2016年广州市经济形势分析和2017年展望* 广州市统计局综合处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联合课题组1 摘要:2016年,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广州市坚持稳中求进,通过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措施,经济发展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2017年,面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广州市将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力度、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大有效投资力度、促进消费潜力释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等政策措施,实现经济增长的预定目标。 关键词:广州经济形势展望 一、2016年广州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6年以来,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市经济呈现出“稳、进、优”的特点,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改革创新加快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一)基本判断: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三产比重持续提升 初步核算,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610.94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与2015年(8.4%)比,基本持平,继续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分别较全国(6.7%)、全省(7.5%)高1.5个和0.7个百分点,较前三季度(8.1%)、上半年(8.0%)、一季度(8.0%)分别提高0.1个~0.2个百分点。从三大产业来看,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240.04 亿元、5925.87亿元和 13445.03 亿元, *本研究报告系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学”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项目“广州城市综合发展决策咨询 团队”研究成果。 1课题组长:黄平湘(广州市统计局副局长)、涂成林(博士研究员);成员:冯俊、陈婉清、李俊、周凌霄、黄旭、汪文姣;执笔:李俊、周凌霄

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施意见

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施意见 中共广州市委文件 穗字〔2010〕14号 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施意见 (2010年11月1日) 为贯彻中央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意见》(粤发〔2010〕8号),扎实推进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力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叉好又快发展,现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意见如下。 一、加快形成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一)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1.积极落实鼓励消费的优惠政策。继续开展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以旧换新,落实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推进农村道路和城市路灯节能改造。落实带薪休假和弹性休假制度,推进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推行旅游消费券。推动建材、信息、设计和宽带下乡。 2.深入挖掘和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大对中低收入市民的住房保障力度。引导租赁、信用和网络等新型消费模式,推动文化娱乐、教育培训、旅游休闲、信息服务、医药保健、体育健身、家政服务等新兴消费。到2012年,全市居民消费率超过32%。 3.增强中心城市的消费集聚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核心街区商业网点规划和建设,吸引国内外知名商家落户广州,完善提升北京路、上下九路、天河路、环市东路、中山三路等零售商圈功能,推动珠江新城、天河北、白云新城等新兴商业集聚区建设。加快开发从化新温泉、花都王子山、增城白水寨、白云帽峰山等特色旅游区域。加快农村商品流通网络体系建设,推动“万村千乡”连锁企业拓展销售和服务网络。到2012年,新打造3个以上拥有信息技术支撑、具有“广州价格”功能的新型交易市场,新培育1-2家中国连锁100强企业,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5000亿元,其中连锁经营销售额占比超过62%。 4.大力拓展内需市场。重点培育琶洲国际商务会展核心功能区,积极发展会展关联产业,依托广交会品牌优势,做大做强汽车、纺织服装、家具建材、住房等专业展览展会。积极组织各类广货推介会、展销会、洽谈会,推动广货全国行,支持企业在国内主要城市建立广货商品展贸城。推动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企业扩大内销。建设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城市,积极拓展广州旅游胜地招商推广,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企业和旅游品牌,吸引海内外游客来穗观光消费。到2012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超过1000亿元。 (二)保持投资稳定较快增长。 5.强化重大项目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带动作用。按照“在建一批、储备一批、规划一批"的要求,积极谋划、储备和推进一批关系全局、核心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重大项目。落实重点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20项重大战略工程、现代产业体系重大项目和我市列入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建设。到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500亿元。 6.大力吸引总部企业投资。落实关于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实施意见及其配套政策,重点建设好总部经济功能区和示范基地,巩固与中央企业和国内大型企业的战略合作成果,吸引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知名企业在广州设立总部或职能型总部机构,着力引进大型中央企业和民营企业总部,争取更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项目投资。到2012年,新增总部企业超过40家。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目前我国已经实现总体小康,正在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十二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据此回答1~2题: 1.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认识正确的选项是() A.只是在经济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 B.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C.已经实现全面小康,只是水平仍比较低 D.是少数人的小康,多数人还处于贫困状态 解析:B现阶段的小康水平是总体小康。A、C、D说法错误。 2.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之间的联系表现在() A.全面小康是实现总体小康的基础 B.总体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的过渡期 C.总体小康偏重生存资料消费 D.全面小康偏重精神消费 解析:B只有建立在总体小康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因此B正确, A错误;C、D不是二者的联系。 3.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 D.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解析: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19年翻一番。实现这一目标() ①将为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提供经济保障②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③将为消除社会差别和收入差距提供物质保证 ④将为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A此题考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①②④观点都是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意义的正确分析。③错在〝消除〞。 5.建设美丽中国,提升生态文明程度,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社会发展目标。以下措施中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是() ①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②限制工业发展,推动第三产业发展③推动区域发展的协调性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且重视社会效益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A对工业应该调整和优化,而不是限制,排除②。区域协调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没有很大联系,排除③。①④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故正确。 6.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最根本的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C.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D.提高就业和再就业水平 解析: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A正确。 7.我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由〝黑色增长〞转向〝绿色发展〞。政府通过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引导经济结构改变和调整。这同时也告诉我们() A.全面小康社会衡量经济发展不能以低碳为指标 B.要逐步降低能源生产部门的产量 C.我国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生态文明

广州概况

广州的交通很发达,陆路(公路、铁路)、水路、航空都很齐备。同时,广州是华南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而且在行政方面,四大行的省级分行几乎都设在广州,广东各城市的存贷款都要在广州完成。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看,广州目前已经是一个华南地区的金融中心。 在广州发生的金融交易的总量(银行业、保险业、银行存款、贷款和金融机构的数量)在华南地区都是数一数二的,广州的经济实力总量排在全国前列。此外,无论是在珠三角区域还是泛珠三角区域,广州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广州经济发展对珠三角地区的辐射能力非常强劲。 第一产业: 有利: 1、雨热同期,水热充足,农业基础雄厚 2、属低山丘陵地区,生物资源丰富,可发展立体农业。 3、劳动力充足。 不利: 1、红壤贫瘠、酸性强,比较低产。 2、植被破坏,易水土流失。 第二产业: 有利: 1、离香港、澳门比较进,吸收外资企业和学习外国的管理、技术比较方便。 2、属于沿海城市,海上交通便利;京广线的终点,铁路交通便利;公路方便有京珠高速等,属于立体交通。 3、发展较早,工业基础雄厚。 4、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5、市场广阔,政府支持。 可以充分利用特区优势,外引内联,开拓国际市场。 不利: 1、高校不及京津唐和长三角地区多,科技力量较为薄弱,难发展自主品牌; 2、煤炭、矿产资源不足,多靠外地运输,运输成本较高; 4、能源不足,需要西电东送。 第三产业: 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亮点,受到海内外的关注和赞誉。广州这个地区大中小城市崛起,城乡协调发展、功能各异的城镇体系以及东西方经济文化的结合等对该地生产力

历史眼光看国家经济发展的五个阶段

历史眼光看国家经济发展的五个阶段 对冲基金Bridgewater创始人RayDalio(雷伊·达里奥)认为,四个因素主导了相对的经济增长水平——竞争力、负债水平、文化和运气。Bridgewater过去实现了奇迹 般的投资回报,雷伊·达里奥的思想肯定有一定道理。雷伊·达里奥表示,对国家相对收 入(和实力)影响最大的是:1)驱动人们工作、借贷和消费的心理,2)战争(这应该算 是一个“运气”因素)。 纵观历史,雷伊·达里奥认为,这两个影响因素已经改变了国家的竞争力和负债 水平,进而引起了相对财富和实力的变化。雷伊·达里奥补充道,不同的经历会导致不同 的心理倾向,而不同的心理倾向又进一步导致不同的经历。这些普通的因果联系主导了一 个国家经济增长、实力和影响力的典型发展循环。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国家通常会在发展循环中经历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国家会很穷,连国家的人民都认为自己很穷。 在这个阶段,该国人民的收入会非常低,大部分人过着勉强维持生计的生活。他 们不会浪费任何的金钱,因为他们觉得金钱很宝贵。他们也不会谈论债务,因为储蓄紧缺,没人希望借钱给其他人。这是未充分发展的状态。 第二个阶段,国家会快速富裕起来,但国家的人民仍认为自己很穷。 在这个阶段,该国人民的行为和他们处于第一阶段的行为几乎是完全一样的,因 为他们虽然有更多金钱了,但仍然希望储蓄,他们的储蓄金额和投资金额会飞速上升。因 为这些人通常是经历了贫困阶段的那些人,同时又因为这些人在一个金融体系缺乏保障的 年代成长,一般会对金融类事物保持警惕,所以他们仍然会a)努力工作,b)维持出口导向型经济,c)实行固定汇率,d)大量储蓄和e)继续在他们看来有效的投资——产能、 黄金和房子这样的固定资产、还有其它国家具有储备能力的债券。 第三阶段,国家会继续富裕,人民也觉得他们富裕了。 在这个阶段,他们的人均收入会达到世界的最高水平,因为他们之前对基础设施、资本品和研究与开发的投入,通过生产效率的提升带来了回报。同时,社会心理也会改变,从a)更强调努力工作和大量储蓄保护自己免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改变成b)为了享受 人生的成果放松下来了。这种社会心理改变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没有经历过经济不景气的 新一代人取代了在不景气年代长大的旧一代人。这种心态的改变可以从一些统计数据中得 到反映,比如说工作时间下降(通常会从六日工作制变成五日工作制),休闲和奢侈品相 对于必需品的支出会大增。 第四个阶段,国家开始变穷,但人民仍认为自己很富裕。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等7则 来源:《求是》期号:2013/08 作者:曾培炎等曾培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同时,中国经济社会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主要特征有:第一,经济增长进入“换挡期”。由于基数的增大以及发展方式的转型,在国际国内各种因素影响下,今后两位数的经济增长可能不会成为常态。但是,中国还处在经济发展成长期,城镇化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准提高,将释放出巨大而持续的投资消费需求;每年约一千万农民进城,能够弥补适龄劳动人口下降的影响;教育水平和新增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将形成新的人力资本红利。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国经济增速保持在7%—8%的水平上是完全可能的。第二,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目前,中国经济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四个方面存在不平衡。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能够顺利实现转型,形成新的经济竞争力,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将决定未来新兴大国的走势。第三,社会发展进入“矛盾凸显期”。从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来看,一个国家进入中等收入时期,往往也是社会各种矛盾显现的时期。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不但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给社会稳定造成极大危害,也势必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第四,改革进入“攻坚期”。三十多年来,不断深化改革,是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但近些年来,改革已到深水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臹慧,坚决破除

一切妨害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臸机臸弊端,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选准突破口,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瞭望》2013年第11期)易鹏: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首先,中国经济升级版是速度和质量的紧密结合体。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必须做到对“稳”和“进”两方面“度”的精确把握。一方面要保持经济持续增长、防范通货膨胀、控臸潜在的各种风险,另一方面要聚焦于稳中求进,在稳住“量”的同时,尽力实现“质”的提升。其次,中国经济升级的新动力来自创新、内需和改革。升级的关键在于推动经济转型,而推动转型,需要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要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战略,让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力争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再次,中国经济升级版是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改善民生,让人民呼吸洁净的空气、饮用安全的水、食用放心食品,编织起涵盖教育、医疗、养老保险、住房等保障全民基本民生的安全网,这些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目标。促进社会公正,从臸度上为所有人、所有企业创造公平竞争、公平发展的机会,有利于促进民间投资和创业、扩大就业、提高企业竞争力、激发经济社会活力,这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这样的意义上讲,经济升级与改善民生、社会公平三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推动改善民生和提供社会公平,是升级版中国经济的“人本属性”。(《人民日报》2013年3月25日) 张维为:中国模式更具凝聚力竞争力

论中国经济的几个阶段和发展方向

论中国经济的几个阶段和发展方向 文/修欢(公约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大体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完全的计划向半市场半计划的转变是中国在几乎走投无路时的一种选择,也表现出了那个阶段中国政府的决心。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让大部分中国人不知所措的改革中,一些不安分的人抓住了时机,创业致富。也有一些人比较保守,等回过神来,时机已经过去。中国经济改革的第一趟列车已过。在这个阶段,虽然在大的方面有宏观调控,但整个的经济社会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由状态,并衍生出了很多的社会问题。 第二次的经济模式的推动看似风平浪静,甚至大部分的人都没感觉到它的出现。当时,中国政府随然在形式上推行了所谓的经济特区,开发区,等让东南沿海率先发展起来,以便能较好地与国际市场接轨。以邓小平为带头的中国政府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是先富带后富,最后实现全民富裕的战略口号。很多的人几乎都没感觉到什么,但就这么一个战略口号,却造就了现在的中国经济格局。 在这一阶段,中国在体制上虽然还是社会主义,但中国就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初步的完成了“资本家的原始积累”打造出了很多可以与国际经济集团相竞争的民 族企业。在这个阶段,中国的发展不再是盲目的,而是基本上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目标和头绪。但是,就在这个阶段,中国政府是下狠心心的。因为在这一阶段,中国走的是一条通过牺牲绝大部分民众的利益而扶持中国的私有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的路子。这需要相当的魄力,其实,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也似乎是必由之路,因为中国要融入到整个国际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去,就必须得有一些能在国际市场的浪涛中立的住脚的中国企业。在这一阶段,垄断、暴利,加速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原始积累。粗放是这一阶段中国经济的特点。 为了能尽快地与国际市场接轨,中国不得不采取了以牺牲绝大部分劳动者的利益、以垄断和暴利的方式短时间内打造出了中国的资本市场。但是在这种粗放的模式下打造出的市场和发展起来的民族企业,都必然有一些缺陷和不足。其主要体现在:1,市场不健全,2.企业本身在管理和生产上,在企业发展方向的定位上,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并且,由此而衍生出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官商勾结瓜分社会财富、各种腐败问题层出不穷、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这些问题为中国社会矛盾的加剧埋下了隐患。 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关键时刻。 前一段日子,有好多国家对“中国制造”进行攻击,说中国制造的商品质量差。一些外国媒体更是恶意的诋毁中国制造,且恶意报道不断。其用心可想而知。虽然粗放的中国经济模式下的中国制造难免会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但这种恶意诋毁

关于广州的经济地位及其发展前景

关于广州市的经济地位及其发展前景 岑军健 广州市在《九五》期间的经济增长速度在改革开放以来虽不算最高,但与其他大城市和地区作横向比较却是最好的。在《九五》期间,广州市的GDP 年均增长速度分别高出全国近5个百分点和广东省近3个百分点,并分别高于上海市和北京市2~3个百分点。按2000年GDP 比较,广州市虽然与5年前一样仍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但与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差距已经缩小,并且GDP 分别高于人口在二千多万到四千多万的广西、江西、云南、吉林、山西、陕西、甘肃、贵州等省。这一喜人的业绩提升了广州市在广东省和全国的经济份量和地位。在未来5~10年,广州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地位能否保持这一优势?与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比较,会出现什么样的格局?影响广州经济发展速度有那些主要因素?本文以事实为依据,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 一、一、经济发展水平的横向比较经济发展水平的横向比较 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其经济发展速度会时快时慢,这是正常的现象。只从自身发展历程作纵向比较是不能完全说明发展速度较其他城市属高属低的问题。《八五》期间,广州市的GDP 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0.18%,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但省内不少县市的增长速度更快,广州市在省内的经济比重并没有多大变化。在《九五》期间,广州市的GDP 年增长速度降至13.175%,但其GDP 在全省的份量都显著加大,并高于国内其他大城市的增长速度。应该说,《九五》期间广州市经济的发展具有更高的相对速度。因此,作横向比较的相对发展速度比纵向自身比较的绝对速度更具重要的实际意义。 1.GDP 总量的比较。 广州市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大城市之一,因此应与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作比较。除特区和台湾外,我国大城市2000年的GDP 的前四名依次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香港是我国超级的经济大城市,虽然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和美国《9.11》事件的影响,这几年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下降,2001年会出现零增长,甚至可能负增长,但其2000年GDP 仍然超过上海、北京、广州、深圳、重庆五大城市的总和。因此,选取北京、上海、深圳、香港作横向比较,更能识别高低优劣。 表1.五大城市GDP 的横向比较 城市 项目 广州 香港 上海 北京 深圳 1995年GDP (亿元) 1,243.07 10,826.4 2,462.57 1,394.89 795.7 2000年GDP (亿元) 2,383.07 13,778 4,460.5 2,464.12 1,610 百分数比较 1995年 100% 870.9% 198.1% 112.2% 64%

中国经济发展路径_新时代、新经济、新目标自测

中国经济发展路径:新时代、新经济、新目标自测 单选题(共 5 题,每题 6 分) 1 .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在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重大判断。 ? A.十一大 ? B.十二大 ? C.十三大 ? D.十四大 2 . 坚持以为中心, 一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 A.人民 ? B.改革开放

? C.经济建设 ? D.依宪治国 3 . 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任务和战略部署大体可分两阶段: 2020-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A.公正 ? B.平等 ? C.法治 ? D.美丽 4 .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 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A.不平衡不充分 ? B.不充分不协调 ? C.不协调不充分

? D.不充分不平衡 5 .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以为主线。 ? A.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B.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C.产业结构升级 ? D.改革开放 多选题(共 5 题,每题 8 分) 1 . “坚持新发展理念”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原则和组成部分,具体指要。 ? A.坚持协调发展 ? B.坚持绿色发展 ? C.坚持开放发展

? D.坚持共享发展 2 . 为了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下面属于新经 济形势下要求着力构建的经济体制的特征是。 ? A.市场机制有效 ? B.微观主体有活力 ? C.宏观调控有度 ? D.主体参与积极 3 . 坚持解放和发展各种生产力,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 活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下列属于努力发展的方向的是。 ? A.更高质量 ? B.更有效率 ? C.更加公平 ? D.更可持续 4 . 下列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 断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所贡献的是。

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及其经济起飞理论

1、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及经济起飞理论? ①传统社会阶段,没有科学技术,农业是经济主体;②为起飞创造条件的阶段,转变中,但有限,传统;③起飞阶段,新工业扩张迅速;④成熟阶段,技术改进,工业扩张,对外贸易上升⑤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人均收入大于基本需要;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关注福利安全,大众服务。经济起飞理论:一个国家能否实现工业化关键在于能否实现腾飞。 2、非均衡增长理论的核心理念与经济含义? 鲍莫尔将国民经济增长部门分为进步部门(技术起决定作用。劳动力作为工具使用,技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非进步部门(劳动起决定性作用。劳动本生就是最终产品)。经济含义:公共部门的单位成本将随私人部门生产率的提高而逐步提高,私人部门的单位成本则保持不变(政府部门投资效率偏低导致政府支出规模不断扩大)。 3、新经济理论的主要观点? ①经济增长不是由外部因素,而是由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来决定的,这些因素可以被人们控制;②由于各国的这些内部因素不同,所以各国经济增长没有出现趋同的现象;③上述因素具备的国家,如发达国家,人均产出可以无限期增长,而且增长率可能随时间的变化而递增; ④由于技术是内生的,政府也不再是无所作为的实体,它可以通过一系列政策来刺激和促进经济增长。 4、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同质性? ①低下的生活水平;②低下的生产率水平;③人口负担严重;④严重的劳动力不得其用;⑤二元结构明显;⑥出口以低级产品为主;⑦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 5、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区别和联系在哪里?衡量增长和发展的指标差异? 区别:经济增长侧重于数量,而经济发展是一个即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多维体系概念。还包括投入结构变化,产业结构变化与质量改进,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分配状况改善和贫困下降。联系:①没有增长就没有发展;②仅有增长经济不一定能发展;③经济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而经济发展也有利与经济进一步增长。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人均GNP 或GDP的增长率,优点:简单明了,缺点:有些产品和服务不经过市场交换,地下经济统计项目和价格不够真实;无法反映分配状况,汇率问题(购买力平价)不能反映GDP增长过程中的社会代价等。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人均GDP指标,综合发展体系,人类发展指数(出生时的预期寿命,社会教育程度,生活水平)。 6、为什么区分功能分配与个人分配,收入分配差距的度量及缺陷? 功能分配:指国民收入在生产要素(传统上指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要素)之间的分配;个人分配: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在社会财富中所占有的份额,涉及的主要不是经济效率而是社会道德层面的问题。度量方式:功能分配,供需平衡,边际产出贡献大小(倾向于效率);个人分配:家庭是否拥有某要素,拥有多少,要素价格(倾向于公平)。缺陷:①个人拥有资源不同,得到的收入和财富不一样,马太效应;②收入分配越来越不均,后果就会出现阶级和集团分裂,产生阶级仇恨和对抗,就会变得不安宁和不稳定。③但收入完全均等不是一个好社会,平均主义挫伤积极性,鼓励懒惰行为,将导致效率下降。 7、收入分配环境的库兹涅兹曲线? 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在经济增长初期恶化,在经济增长达到中等水平时达到顶峰,然后随经济进一步增长而下降,变动轨迹呈倒U型。 8、收入分配如何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对经济的影响通过储蓄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资本市场,人力资本等若干中间因素实现。储蓄与经济增长:如果收入分配不公平有利于提高储蓄率和投资率,进而有利于经济增长,政府就不应该干预,边际储蓄率呈倒U型,在极度贫困的国家不应采取再分配。但高度不平等会加大再分配的政治压力,导致政府可能重新分配现有财富,或对

广州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广州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近几年,广州市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健康的发展态势。广州经济发展速度之快,有着多种因素。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复苏,美国、日本、欧盟三大经济体增长加快,这对于经济外向度高的广州非常有利。泛珠三角经济区域的合作力度不断加大与落实CEPA 的不断加强,给广州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Ⅰ〗2003年经济发展状况 2003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遭受“非典”疫情冲击的情况下,广州市坚持防治“非典”与经济建设“两手抓”,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扩大内需,大力促进出口,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全年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增速创8年来新高。 2003年,广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非典”过后的下半年,经济增势强劲,增速不断加快,经济总体上呈现“速度快,动力强,结构优,质量好”的特点。全年广州市生产总值达3466.63亿元,比上年增加465.15亿元,增长15.0%,增速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为近8年来最好水平,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大幅增长,亏损总额下降。2003年1-11月累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6.37%,比上年同期提高24.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29.93%。 二、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经济加快增长的主导力量。 近年来,广州重点加快了一批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在国民经济中起重大影响的大工业项目的建设,带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工业增速持续高位运行。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336.48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2%,拉动GDP增长9个百分点。实现工业总产值4705.91亿元,比上年增加917亿元,增长26.5%,增速比上年加快11.5个百分点,是1994年以来的最高增速。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94.31亿元,增长37.6%,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3.3%。 三、投资、出口需求较快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2003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7.77亿元,增长14.7%,增速为近四年来的最好水平,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2003年我市重点项目推进速度明显加快。全市3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1.40亿元,投资计划完成情况和资金到位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工业投资增势较快。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81.66亿元,增长17.7%。支柱产业投资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民间投资能量进一步释放,投资渠道多元化。全市民间投资达443.70亿元,增长9.3%,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近四成。随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民营经济发展加快。 利用外资形势喜人。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严峻考验,广州利用外资仍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喜人态势。利用外资在总量增加的同时,呈现出"制造业项目多、大项目多"的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