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宫腔镜治疗子宫切口憩室20例临床疗效分析

宫腔镜治疗子宫切口憩室20例临床疗效分析

宫腔镜治疗子宫切口憩室20例临床疗效分析
宫腔镜治疗子宫切口憩室20例临床疗效分析

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分析

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5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均进行B超检查及宫腔镜检查,将检查结果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比较诊断符合率。结果B超诊断符合率为57.33%(43/75),宫腔镜诊断符合率为86.67%(65/7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符合率更高,更具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宫腔镜;B超;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价值 异常子宫出血是临床常见妇科病,经期持续时间过长、月经量大、非经期出血为其主要临床表现,长期子宫异常出血会造成妇女贫血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1]。为进一步探讨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本院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7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年龄27~55岁,平均年龄(37.56±6.43)岁,其中已婚52例,未婚23例,异常子宫出血时间14~35 d,平均时间(23.21±4.43)d。上述患者均伴有子宫长期异常出血,且未采用性激素类药物治疗,排除合并生殖器感染及完全子宫纵隔等疾病患者、子宫恶性肿瘤病变患者。 1. 2 方法 1. 2. 1 B超检查方法取患者仰卧位,经阴检查,于患者盆腔内行斜切位、横切位、纵切位等多个切位的动态检查,记录相应检查结果,后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 1. 2. 2 宫腔镜检查方法宫腔镜检查前,叮嘱患者禁食4~6 h,检查前4 h 给予米索前列醇肛塞。排空膀胱后取患者截石位,经由含碘伏棉签进行宫颈消毒。采用扩张器扩张宫颈口至7号,注入生理盐水并维持膨宫压力为13~20 kPa,后采用宫腔镜进行观察。观察过程中,首先对宫颈管异常情况进行查看,注意应从宫腔底部开始进行由内至外的检查,同时确保对宫腔颜色、内膜厚度等的观察,后进行输卵管开口、形态及宫腔口形态的观察,必要情况下行局部详细检查。各项检查完成后,退出镜体并查看宫腔及宫颈情况,避免发生漏诊,后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 1. 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治疗效果观察 胡芹芹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治疗效果观察胡芹芹 发表时间:2018-04-09T14:58:23.78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期作者:胡芹芹 [导读] 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经过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治疗效果。 (沅陵县人民医院怀化沅陵 419600) 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经过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取的3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按照其剖宫产手术的时间分为两组:宫腹腔镜组和阴式组,每组18例患者,宫腹腔组采用宫腹腔镜手术治疗,阴式组采用阴式手术治疗,对比两种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结果阴式组手术进行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和手术治疗的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明显少于宫腹腔组,两组比较有差异,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腹腔组发生伤口愈合不佳发生率、感染发生率、膀胱受损发生率、其他发生率,共发生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0%,明显高于阴式组共发生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两组两组比较有差异,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应用阴式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的减少手术进行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和手术治疗的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不良发应发生率,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剖宫产术;子宫切口憩室;阴式;宫腹腔镜 目前为数不少的产妇在分娩时选择剖宫产手术,但剖宫产术所留下的切口在术后愈合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如愈合异常而形成凹陷并且与子宫内的宫腔紧密相连并形成通道,在愈合异常的位置下方会形成瘢痕,瘢痕会影响子宫内经血的循环流通,进一步发展会导致患者出现痛经、经期延长、经期内阴道流血等临床症状,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导致不孕不育[1]。传统临床上治疗子宫切口憩室主要是进行开腹手术,该种手术方法创口较大,恢复慢等特点,一直不被医生和患者认可,而阴式手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症的主要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分析阴式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治疗效果,本文选取36例切口憩室患者为研究对象,整理材料以及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取的3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按照其剖宫产手术的时间分为两组:宫腹腔镜组和阴式组,每组18例患者;宫腹腔镜组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6.3±2.5)岁;阴式组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5.5±3.0)岁;所有患者为女性,临床表现为:经期延长、经期内阴道流血、经血淤积;所有患者经相关造影检测,诊断符合子宫切口憩室诊断标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手术方法 1.2.1宫腹腔手术方法 (1)给予患者全麻操作,麻醉完毕后建立气腹,通过协同影像检查结果对宫内憩室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2)通过宫腹腔镜技术观察子宫下方切口处的凹陷位置,对子宫下段菲薄处进行提拉操作,并除去憩室[2];(3)如患者还有活动性出血,可以使用双极电凝进行止血治疗;(4)以上操作完毕后,进行缝合,再次利用宫腹腔镜对患者的憩室的位置进行观察,确定憩室完全消失;(5)术后给予抗感染预防治疗。 1.2.2阴式手术方法 (1)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2)麻醉后,对患者的膀胱宫颈间隙进行充分的水分离操作;(3)子宫峡部的水平能完全观察到剖宫产后遗留的瘢痕组织;(4)切开憩室部位直至宫腔内,并清理出以前陈留的积血;(5)将切口进行缝合操作,并用碘纱放置患者的阴道处,24h后取出;(6)术后给予患者预防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 (1)记录和统计两组患者手术进行的时间、在院住院的时间和手术治疗的出血量以及肛门排气时间;(2)记录和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发应的发生例数并计算出发生率;(3)手术后,两组患者阴道伤口愈合的情况、感染例数以及膀胱受损的例数等[3]。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出数据资料全部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分析以及处理,计量资料全部使用`x±s表示,组间数据结果对比全部采用%体现并且实施t方法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手术进行的时间、在院住院的时间和手术治疗的出血量 宫腹腔组手术进行的时间为(67.9±9.15)min,住院时间为(7.9±2.25)d,手术治疗的出血量(39.45±4.25)ml,肛门排气的时间(3.2±1.0)d,明显高于阴式组手术进行的时间为(45.1±6.11)min,住院时间为(5.0±1.21)d,手术治疗的出血量(25.30±2.55)ml,肛门排气的时间(4.8±2.1)d,两组比较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宫腹腔组发生伤口愈合不佳3例,发生率为16.67%,感染2例,发生率为11.11%,膀胱受损3例,发生率为16.67%,其他1例,发生率为5.56%,共发生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0%,明显高于阴式组发生伤口愈合不佳1例,发生率为5.56%,感染1例,发生率为5.56%,膀胱受损无发生,其他发生1例,发生率为5.56%,共发生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两组两组比较有差异,并有统计学意义P<

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憩室14例

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憩室14例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诊疗。方法对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4月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憩室的1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B超检查可明确诊断。结论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憩室的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并与传统经阴道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效果良好, 标签:剖宫产术;子宫憩室;B超;宫腔镜;腹腔镜 处理难产、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危及母儿的安全时必须行剖宫产术,尤其是急诊剖宫产挽救了无数高危妊娠分娩的母子生命。随着剖宫产术的改进,以及麻醉、输血技术的进步和抗生素的发展,剖宫产已广泛应用。近年来子宫切口憩室报道渐见增多。诊治子宫切口憩室14例,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憩室是指腔隙样脏器的黏膜向壁层外突出的局限性扩张或囊样突出,常见于消化道,很少见于子宫,因为子宫肌层较消化道肌层为厚,不易产生内膜向肌壁外突出。憩室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子宫憩室与子宫胚胎发育异常有关,通常很少见。后天性子宫憩室也称假憩室,有报道称可能因损伤、变性、感染、神经分布异常等造成。憩室一般无症状,主要由于并发症而发现,或经放射影像学诊断[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0月~2013年4月我院经确诊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14例,年龄19~35岁,平均25岁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孕1产1为4例,孕2产2为7例,孕8产3为1例,孕5产3为1例,孕6产2为1例,其中8例为2次剖宫产术。剖宫产指征:持续性枕后位4例,胎儿宫内窘迫2例,巨大儿4例,臀位1例,前置胎盘1例,多胎妊娠2例。发现切口憩室距剖宫产7个月~2年发病。 1.2临床表现每个患者剖宫产前月经正常。剖宫产后已经来潮分别表现为月经增多,经期延长,阴道流血淋漓不尽。经期10~20d,平均(14±1.6)d,伴有或不伴有腹痛。妇科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 诊断方法:B超检查是诊断子宫切口憩室最简捷、无创的方法,但有的子宫切口憩室狭小,仅靠超声容易漏诊。宫腔镜检查能直接观察子宫壁切口憩室的位置,但对于子宫憩室较深者有盲区。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能明确诊断子宫憩室的部位、大小、深度、窦道的方向以及子宫壁内膜肌层浆膜层的情况[2]。 阴道B超发现子宫下段可见宫腔内向外凸向浆膜层的楔形缺损,憩室深度为2~18mm,平均(8.2±0.25)mm,缺损区可有积液,边界模糊,回声欠佳,肌层较薄,宫腔内膜线中断。

异常子宫出血在宫腔镜下的诊治观察

异常子宫出血在宫腔镜下的诊治观察 发表时间:2018-03-14T15:11:15.753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上第23期作者: 1郑群 2贺绍敏 [导读] 还可以在直视下进行取材或刮宫,能够极大地提高临床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治效率,可进一步加强应用。 云南省昭通市中医医院妇产科邮编657000 昭通市天麻特产局邮编657000 【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8例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分析患者的宫腔镜诊治效果。结果:本研究68例患者经宫腔镜检查,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相符61例,诊断符合率为89.71%,其中子宫内膜炎、宫颈管息肉、子宫内膜癌以及妊娠物残留等诊断准确率为 100.0%,子宫内膜息肉与子宫内膜增生症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0%和86.67%,子宫黏膜下肌瘤为80.0%,根据将患者病因实施电切术、诊断性刮宫术等治疗后,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宫腔镜检查和治疗,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能够有效提高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效率,且兼具治疗作用,在临床诊治异常子宫出血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治疗效果;诊断;临床 异常子宫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妇科疾病,是导致患者子宫切除的重要原因之一。异常子宫出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的女性,其发病原因复杂且多变,临床诊治较为困难。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治中的应用也受到更多关注,宫腔镜能够较为直接地反映患者子宫内部结构的生理与病理变化,且可在宫腔镜下对患者进行治疗。为了解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本文选取了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病例68例,均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增多、子宫不规则出血等症状,排除生殖道炎症、全身凝血障碍性疾病及其他疾病患者。患者年龄为26-70岁,平均年龄(43.5±4.7)岁。异常子宫出血为13-47天,绝经患者12例,非绝经患者56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宫腔镜检查,月经周期紊乱的患者在阴道出血减少时进行,对于绝经后出血患者检查时间无特殊要求。术前服用米索前列醇或米非司酮软化宫颈,指导患者排空膀胱,取截石位,使用氯丙芬或利多卡因麻醉后,扩张宫颈,使其大于镜体外鞘的直径半号。膨宫介质选择生理盐水,将膨宫压力控制在80-120 mmHg,然后置入宫腔镜,对患者的宫腔和宫颈管进行仔细检查。观察患者的宫底和输卵管开口情况,并对其宫颈管的厚度、形态以及内膜色泽等进行检查,观察期是否存在粘连等情况。对于存在可疑病变的部位采集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并根据其检查结果给予相应治疗,部分患者可在宫腔镜下实施治疗。 宫腔镜检查出的子宫内膜息肉、妊娠物残留、子宫黏膜下肌瘤等可实施电切手术治疗,存在节育环变形或嵌顿等情况的患者可使用异物钳取出。宫颈管息肉则使用钳夹将息肉取出,对于子宫内膜增生患者,采用诊刮术治疗,并根据其病理结果实施内分泌治疗,对于增生不典型的患者实施全子宫切除术;宫内膜癌患者实施活检和分段诊刮,经病理诊断后实施开腹或腹腔镜手术。所有患者术后均常规给予抗感染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2.结果 2.1 宫腔镜诊断结果 通过将本组患者的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有61例患者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相符,其诊断符合率为89.71%。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诊断符合率为92.0%,子宫内膜增生症的诊断符合率为86.67%,子宫黏膜下肌瘤符合率为80.0%,宫颈管息肉、子宫内膜炎、妊娠物残留、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诊断符合率均达到了100.0%。具体情况见下表1。 表1: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n(%)] 2.2 宫腔镜治疗结果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手术,均顺利完成宫腔镜检查和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23.5±6.3)min,术中2例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术后均常规使用抗生素药物,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3.讨论 异常子宫出血在临床具有较高发病率,临床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月经增多和不规则出血等症状,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很容易导致病情延误,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异常子宫出血可发生于不同年龄段,不同年龄段异常子宫出血病因存在较大差异,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当前普遍认为更年期与青春期患者的异常子宫出血主要与内分泌失调有关,生育期患者则需排除异位妊娠、

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效果分析

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8-04-02T15:04:59.78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期作者:申景欣 [导读] 研究分析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效果。 长沙市中心医院湖南长沙 41001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份——2017年1月份我科室收治的子宫切口妊娠的患者8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血β-HCG、β-HCG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孕酮恢复正常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不同程度的减少,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β-HCG、β-HCG指标均不同程度下降,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出血量大大减少,且利于患者的恢复,减轻患者的痛苦及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子宫切口妊娠;效果 子宫切口妊娠属于异位妊娠,由于近几年剖宫产的发生率逐年增加,且国家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而子宫切口妊娠的发生率也逐年提高。子宫切口妊娠治疗的方式成为研究的重点,随着介入治疗在临床的广泛运用,如何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损伤,加快预后成为关注点【1】。本文主要研究分析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效果,将2016年1月份——2017年1月份我科室收治的子宫切口妊娠的患者8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现将研究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2016年1月份——2017年1月份我科室收治的子宫切口妊娠的患者8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年龄25岁到32岁,平均年龄(29.11±1.29)岁。观察组47例,年龄24岁到33岁,平均年龄(29.87±1.02)岁。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甲氨蝶呤使用剂量1 mg/k;在超声引导下,使用穿刺针对患者的阴道穹窿处缓慢穿刺进入孕囊男,确定到达中心位置后,注射药物甲氨蝶呤;患者经治疗后7 d 血β-HCG 下降≤100 U/L,再接受一次治疗,但总剂量不可>200 mg,定期复查。 观察组患者实施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清宫术。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对患者的股动脉实施穿刺,置入导丝、血管鞘,采用Seldingers 技术,将5.0F Cobra 导管置入髂动脉,给予患者血管造影,确定患者的子宫动脉,采用栓塞剂为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采用成襻技术置入对侧子宫动脉,栓塞方法同上。术后加压包扎,制动12 h,平卧24 h,而后在B 超监测下实施清宫术。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血β-HCG、β-HCG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统计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β-HCG、β-HCG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血β-HCG、β-HCG指标比较基本相同,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β-HCG、β-HCG指标均不同程度下降,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孕酮恢复正常 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不同程度的减少,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子宫切口妊娠也被称为子宫瘢痕妊娠,是临床较为凶险的异位妊娠之一。近几年随着剖宫产的发生率的增加以及国家二胎政策的全面

子宫憩室

轻度:表现为子宫下段切口处肌壁的裂隙状缺损,多如V型改变,一侧与宫腔相通,另一侧可见薄层内膜与肌壁,浆膜层连续,临床上表现较轻,仅部分有少量阴道淋漓出血或腰痛与下腹胀痛,最多见。 中度:子宫下段切口肌壁缺损达浆膜层,肌层甚薄,但浆膜层尚平整连续,此型多表现为经期延长,经血过多,或伴有随月经周期而加重的下腹胀痛不适。重度:病情延续与发展,可因伤口愈合不佳导致子宫下段薄弱,切口处可见内膜,肌层及浆膜层呈疝囊样向外突出,形成明显的憩室改变,个别憩室中间偏高或偏低不规则血块样回升,临床表现重,阴道持续淋漓出血。 剖宫产术后切口处憩室属后天性憩室,称作假憩室。Rubovits报道可能由损伤,变性及感染或神经分布异常造成。最常见为剖宫产史患者,可能由于剖宫产时切口有撕裂或手术时内膜带入伤口内或切口端有出血感染造成愈合不良,伤口内储血逐渐增多而形成憩室。其大小形态及程度可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变化。临床表现不同,轻者仅有腰腹痛,继而经期延长及经血淋漓不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姚书忠主任医师。。。。。。。。。。。。。。。。。。。。。。。。。。。。。。。。。。。。。。。。。。。。。。。。。。。。。。。。。。。。。。。。。。。。剖宫产术后并发症:盆腔粘连,子宫切口处妊娠切口憩室形成 经阴道超声诊断并经宫腔碘油造影,宫腔镜检查或手术病理证实。 。。。。。。。。。。。。。。。。。。。。。。。。。。。。。。。。。。。。。。。。。。。。。。。。。。。。。。。。。。。。。。。。。。。。((临床医学))2010年第21卷第13期符小艳等 憩室是指肠隙样脏器的粘膜向壁层外突起的局限性扩张或囊样突出,在消化系统中常见与食管,十二指肠,空肠等,在泌尿系统中见于膀胱,也可发生在输卵管为输卵管憩室,但少见于子宫。 子宫憩室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后天性憩室也称假憩室,今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后天性憩室也逐渐增多,子宫切口憩室形成发生原因有:(1)剖宫产切口感染对合不良,缺血,出血等原因形成于薄弱处,导致子宫内膜呈疝状向肌层突出 (2)子宫内膜切口异位,经反复的经期内膜剥脱,出血压力增加向宫腔内破裂形成憩室 (3)宫腔内容物排出受阻,宫内压增加,使切口愈合不良处向外膨出,形成憩室。 临床症状;子宫不规则出血,经期延长。 其预后和转归与憩室壁的厚度及憩室的大小有关,可以发生憩室的破裂,流产或继续妊娠。。。。。。。。。。。。。。。。。。。。。。。。。。。。。。。。。。。。。。。。。。。。。。。。。。。。。。。。。。。。。。。。。。。。。憩室形成仍可再孕,建议孕期加强产科检查复查疤痕处的情况---上海红房子汪清副主任医师 剖宫产切口憩室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升高,剖宫

剖宫产手术流程 含图

剖宫产 一、切开腹壁打开腹腔 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下腹部横切口一般采用Pfannenstiel 切口,即耻骨上两横指(3 cm)的浅弧形切口,长约12-13 cm。切开脂肪层,在中线两侧筋膜各切一小口,钝头弯剪沿皮肤切口弧度向两侧稍剪开筋膜(剪刀尖应上翘,勿损伤筋膜下方的肌肉组织)。 钝性撕开脂肪及筋膜至皮肤切口等长,则不易损伤切口下血管。纱布或蚊式钳钳夹止血。术者和助手分别用Allis 钳提起筋膜上切缘中线两侧,食指钝性向脐孔方向从筋膜下游离两侧腹直肌。 并用钝头弯剪剪断筋膜与腹白线粘连。同法用Aliis 提起筋膜下切缘并分离锥状肌。分离两侧腹直肌,暴露腹膜。用Kelly 钳轻轻提起腹膜,先用刀切开一小孔或用Kelly 钳打洞,再用剪刀向两侧各横向剪开1-2 cm,左右撕开腹膜。术者和助手双手重叠放入腹腔,提起两侧腹壁和腹膜,向两侧牵拉以扩大腹壁和腹膜切口。用力应均匀、缓慢、逐渐增强。此时术者应评估腹壁切口各层大小是否能顺利娩出胎儿,必要时扩大切口。 二、暴露和切开子宫下段 观察子宫下段旋转方向,形成情况,看清子宫膀胱腹膜反折(子宫下段上缘标志)和膀胱位置。耻骨上放置腹腔拉钩,充分暴露子宫下段。 将子宫扶正,子宫切口选在子宫下段上缘下2-3 cm 处。需注意的是如果不利用这一基准点,医生可能选取的子宫切口位置非常低,在阴道而不再子宫。确定中线后,用手术刀轻轻划出一个 2 cm 的水平切口。 第一刀划下之后的每一次划刀都要用另一只手的食指掠过切口,一遍看清子宫肌层的层次。当切开部分肌层时,用食指压迫然后放松切口的中央,如果余下的肌层非常薄,通常会引起随后被切开的隔膜水泡,这种切开子宫的方法几乎可以完全消除划伤胎儿的风险。 三、娩出胎儿和胎盘 子宫切口扩大后,继续快速吸净羊水,移除耻骨上腹腔拉钩;术者以右手进入宫腔,四指从胎头侧方越过头顶到达胎头后方,托胎头于掌心,手掌要达到枕额周径平面; 术者手指以盆底为支点,屈肘向上向孕妇足方用力,同时助手左手向上向孕妇头方提起子宫切缘上份,右手在宫底加压,利用杠杆原理缓慢将胎头娩出子宫切口。 胎头娩出后,术者立即用手挤出胎儿口、鼻腔中液体;继而助手继续向下推宫底,主刀顺势牵引,娩出前肩、后肩和躯干; 主刀将胎儿置于头低位,再次用手挤出胎儿口鼻黏液和羊水,助手钳夹切断脐带,胎儿交台下人员处理。胎儿娩出后,予缩宫素10 U 入液以预防产后出血。术者和助手迅速用卵圆钳钳夹子宫切口出血点,尤其注意切口两端,也可换用Allis 钳夹。钳夹切口完成后,子宫肌壁注射缩宫素l0 U。 需要注意的是不主张常规从腹腔内托出子宫(Thomas F.Baskett 主编的产科手术学- 第11 版)。除非子宫切口撕裂或大量出血。 给予宫缩剂后,不要急于徒手剥离胎盘,耐心等待胎盘自然剥离后牵引娩出,以减少出血量。娩胎盘时要注意胎膜是否完整,特别注意子宫切口边缘及宫颈内口上方有无胎膜残留。 胎盘娩出后,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并用卵圆钳钳夹纱布块擦拭宫腔 3 次,蜕膜组织过多者,可用有齿卵圆钳伸入宫腔悬空钳夹清除之。 四、缝合子宫 用1-0 薇乔(VICRYL Plus) 可吸收线,分两层连续缝合。 第一层从术者对侧开始,先用两把Allis 钳夹好切口顶部,在其外侧0. 5-1 cm 作「8」字缝合后,打结,不剪断缝线,然后全层连续缝合至术者侧,最后一针扣锁缝合,也要超出角部0.5-1 cm。 第二层从主刀侧向对侧将浆肌层(包括反折腹膜) 做连续包埋缝合,应在第一层缝线中间进针,缝到对侧后,与第一层保留的缝线打结。 五、关腹 关腹前先检查子宫及双附件有无异常。彻底清除盆腹腔积液,仔细清点纱布器械无误。 1. 以2-0 薇乔可吸收线或1 号丝线连续缝合腹膜。

切口妊娠

子宫切口妊娠 全称为【全称为子宫下段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cesareanscarpregnancy,CSP) 【定义】:孕囊、绒毛或胎盘着床于既往子宫切口处,随着妊娠得进展, 绒毛与子宫肌层粘连、植入,严重者可穿透子宫造成子宫破裂。 就是因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瘢痕宽大或瘢痕上有微小裂孔,胚胎着床于子宫切口瘢痕得微小缝隙上。就是少见得异位妊娠类型,它就是剖宫产术后一种罕见而危险得远期并发症之一 .随着妊娠进展,有可能导致阴道大出血或子宫破裂而切除子宫,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发病率】:异位妊娠,其发生率为0、45%。在有剖宫产史得异位妊娠中占6、1%,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诊断为CSP得时间与上次剖宫产术得间隔时间:长短不一,6个月-—--12年,有报道18年,多在术后6年以内。 【CSP得两种结局】: 1、一种就是孕卵向子宫峡部或宫腔内发展,结局就是继续妊娠,个别形成低置胎盘或前置胎盘,有可能生长至活产,但胎盘植入得机会大大增加,若植入较深、面积大应切除子宫,否则会大出血危及产妇生命; 2、一种就是妊娠囊从疤痕处向肌层内深入种植,形成早期妊娠绒毛植入,在妊娠早期就可有出血发生。 简而言之,CSP危害大且后果严重,应及时诊断、恰当治疗,但到目前为止,仍缺乏规范化得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 【辅助检查】

1、血β-HCG:与正常孕妇没有差别,与相应得妊娠周数基本符合。高血清β—HCG水平说 明胚床活性好,血运丰富,盲目清宫易引起大出血. 2、B超:子宫增大,内膜增厚;子宫前壁峡部原手术瘢痕处可见胚囊附着或混合性包块. 诊断标准:(B超)子宫内无妊娠孕囊;宫颈管内无妊娠囊;妊娠囊生长在子宫峡部前壁;妊娠囊与膀胱之间肌壁菲薄。 (彩超)不仅能准确判断孕囊得位置,并能观其周围血流得情况,为治疗(药物/介入清宫时机)提供参考。 【分级】根据团块或孕囊与肌层得关系,将其分为4级。 0级:未累及肌层,与肌层分界清楚;(可采用药物保守治疗) 1级:稍累及肌层,与肌层分界较清楚;(采用药物治疗加清宫术) 2级:位于肌层内,与肌层分界不清,未累及浆膜层;(需结合局部血流情况选择治疗方法,血流不丰富者可行药物治疗加清宫术,血流丰富者可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加清宫术) 3级:团块或孕囊膨向浆膜层,并向膀胱方向突起;(采用子宫动脉栓塞加子宫修补术)需注意,清宫术前必须复查阴道超声,探查团块周边得血流情况,若血流丰富切不可盲目清宫. 【治疗】 一经确诊应立即终止妊娠?目得:杀死胚胎排除妊娠囊,保留生育功能与止血,手术治疗以清除病灶、控制出血为原则. 1.药物治疗 早期妊娠者若要求保留子宫,可先予以药物治疗.?甲氨蝶岭(MTx)全身或局部应用,B超引导下向妊娠囊内注药杀胚,或口服米非司酮杀胚 同时应密切监测血、尿β一HCG得变化。?多需清宫,若B超复查示妊娠组织逐渐被吸收,则可不予行清宫术.

2016年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专家共识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专家共识(2016) 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计划生育学组 选自:中华妇产科杂志2016年8月第51卷第8期第568-572页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pregnancy, CSP)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的1种异位妊娠,是1个限时定义,仅限于早孕期(≤12周);孕12周以后的中孕期CSP则诊断为“宫内中孕,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胎盘植入”,如并发有胎盘前置,则诊断为“宫内中孕,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胎盘植入,胎盘前置状态”,到了中晚孕期则为胎盘植入及前置胎盘,即形成所谓的凶险性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pr evia)。由于CSP可以造成清宫手术中及术后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子宫破裂、周围器官损伤,甚至切除子宫等,严重威胁妇女的生殖健康甚至生命,已引起临床上的高度重视。 CSP的发生率为1∶2 216~1∶1 800,占有剖宫产史妇女的1.15%,占有前次剖宫产史妇女异位妊娠的6.1%[1-2]。目前,CSP 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对CSP的诊断和治疗在国内外均无统一的标准和指南以及较好的循证医学证据,缺乏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研究。鉴于C SP发生率逐渐升高及其所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以及近几年对CSP诊治经验的积累及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有必要结合2012年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制定的“CSP诊治共识”[3],改进并形成我国关于CSP诊治的新的专家共识,以指导临床工作,规范临床诊疗行为。特别说明的是,本共识仅针对的是孕12周内的早孕期CSP。

1临床表现CSP早孕期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或仅有类似先兆流产的表现,如阴道少量流血、轻微下腹痛等[4]。 2诊断CSP的诊断方法首选超声检查,特别是经阴道和经腹超声联合使用,不仅可以帮助定位妊娠囊,更有利于明确妊娠囊和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及膀胱的关系。典型的超声表现[5]为: (1)宫腔内、子宫颈管内空虚,未见妊娠囊; (2)妊娠囊着床于子宫前壁下段肌层(相当于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部位),部分妊娠囊内可见胎芽或胎心搏动; (3)子宫前壁肌层连续性中断,妊娠囊和膀胱之间的子宫肌层明显变薄、甚至消失;(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显示妊娠囊周边高速低阻血流信号。当超声检查无法明确妊娠囊和子宫及其周围器官的关系时,可进行MRI检查。MRI检查矢状面及横断面的T1、T2加权连续扫描均能清晰地显示子宫前壁下段内的妊娠囊和子宫及其周围器官的关系。但因为费用较昂贵,所以,MRI检查不作为首选的诊断方法。血清β-hCG对于CSP的诊断并无特异性,有胎心的CSP 血清β-hCG 水平可以高过100 000 U/L。对于异常升高的β-hCG也要警惕是否合并妊娠滋养细胞肿瘤。β-hCG在治疗后的随诊中评价治疗效果时非常重要。 3分型 根据超声检查显示的着床于子宫前壁瘢痕处的妊娠囊的生长方向以及子宫前壁妊娠囊和膀胱间子宫肌层的厚度进行分型[6]。此分型方法有利于临床的实际操作。 Ⅰ型: (1)妊娠囊部分着床于子宫瘢痕处,部分或大部分位于宫腔内,少数甚或达宫底部宫腔;

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疗效分析

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5-11-11T14:31:00.63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9期供稿作者:孙杰 [导读] 黑龙江省鹤岗市宝泉岭管理局中心医院分院我院本次研究对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以期能为子宫切口妊娠选择治疗方式提供参考价值。 孙杰 黑龙江省鹤岗市宝泉岭管理局中心医院分院 154211 摘要:目的:观察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8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一般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子宫动脉介入方法治疗,一般组患者MTX肌内注射后行清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和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出血量均明显少于一般组患者(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一般组患者(P<0.05),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明显早于一般组患者(P<0.05)。结论: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子宫动脉切口妊娠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关键词:子宫动脉;介入治疗;子宫切口妊娠;MTX;临床疗效 子宫切口妊娠属于异位妊娠的一种,是指受精卵在患者子宫切口瘢痕处着床发育[1]。由于患者子宫切口处的瘢痕为无收缩功能的纤维结缔组织,因此随着胚胎的逐渐发育,患者发生大出血和子宫破裂的几率也会逐渐升高,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近年来,随着选择剖宫产手术孕妇数量的不断增加,子宫切口妊娠的发病率也随着逐年增高,已引起了临床的高度重视[2]。我院本次研究对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以期能为子宫切口妊娠选择治疗方式提供参考价值。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8例患者入院后经临床影像学检查均被确诊为子宫切口妊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例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一般组。观察组24例患者的年龄在26~4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2±1.1)岁,剖宫产史在16个月至7年之间。一般组24例患者的年龄在24~4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6±1.3)岁,剖宫产史在14个月至8年之间。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治疗方法 1.2.1一般组 给予一般组患者肌肉内注射200mgMTX,定期检查患者血β-HCG状况,当患者子宫局部血流明显减少、血β-HCG定量维持在100U/L 时,在B超的引导下行清宫术。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经双侧子宫动脉超选择性插管,然后经动脉导管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内灌装MTX200mg,使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栓塞术后3~5天行清宫术。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和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研究数据均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19.0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型指标和时间性指标均采用( ±s)表示,并采用t检验组间差异,P<0.05表示两组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一般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一般组患者,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较一般组患者短,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1和表1-2所示。 表1-1 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出血量比较( ±s) 讨论 3.1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作用机制 女性子宫的血供来源于子宫动脉,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行超选择性栓塞术,可有效阻断在子宫切口瘢痕处着床发育胚胎的血供,促使胚胎组织因缺血而凋亡。此外行栓塞术时,使用直径在0.5mm左右的明胶海绵颗粒,可保留患者毛细血管前动脉和毛细血管床[3]。 3.2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优势 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经子宫动脉灌注MTX,可有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药效。使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可有效阻断胚胎组织血供,快速杀死胚胎。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再行清宫术,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出血量[4]。 3.3结果分析 本次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出血量较一般组患者少,住院时间较一般组患者短,β-HCG恢复正常时间较一般组患者早,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该治疗结果表明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钟文新,曾志斌,明建中,沈比先,楚二伟.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2,2(9)1:61-

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f10394334.html, 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小玲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年第10期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AUB)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12—2011.12入住我院的12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性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60)采用B超进行检查,观察组(n=60)采用宫腔镜进行检查, 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且将宫腔镜诊断与临床病理学诊断进行对比。结果(1)B超检查的敏感性为50.0%(30/60),宫腔镜检查的敏感性为91.7%(55/60),二者具有显著的统 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宫腔镜用于AUB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价值,且与临床病理组织学检查可以明确内膜病变性质以及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关键词】 B超;宫腔镜;异常子宫出血(AUB);诊断 宫腔镜可以直接对子宫腔内的结构的生理及病理性变化加以仔细地观察,与此同时还可以在直视下进行宫腔内手术治疗。随着宫腔镜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宫腔镜检查已经发展成为宫腔病变的一种较为常用的检查方法1—2。本研究将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入住我院的12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采用B超检查与宫腔镜检查进行对比,从而探讨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其诊断准确率,现将具体的检查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采用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于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入住我院的12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为22—39岁,平均年龄为(21.3±5.5)岁;病程为2—33个月,平均病程为(15.8±6.6)个月;异常子宫出血主要包括如下几种类型:月经过多32例(26.7%)、经期延长28例(23.3%)、月经不规则20例 (16.7%)、持续性出血12例(10.0%)、月经过少15例(12.5%)及绝经之后出血13例(10.8%)。将本组患者随机性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B超进行检查,观察组采用宫腔镜进行检查,二组在年龄、病程、患病类型等方面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 诊断方法 .1.1 仪器设备采用日本奥林巴斯持续性灌流式宫腔镜检查镜(4.5与5.5mm硬镜)、冷光源以及液体膨宫机。膨宫介质为50g/L的葡萄糖液,膨宫压力值一般可以设定在80— 100mmHg,其流速一般可以设定为200—260mL/min。

剖宫产术缝合技术及材料选择专家共识(完整版)

剖宫产术缝合技术及材料选择专家共识(完整版) 剖宫产术是产科常见而重要的手术,是处理难产和高危妊娠的重要手段。为规范剖宫产手术的实施,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已于2014年制定《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对剖宫产手术指征、术前准备及手术步骤等提出了建议。缝合是剖宫产术的关键环节,手术并发症与切口缝合密切相关。目前,对于剖宫产切口的缝合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规范。在参考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相关缝合技术与材料选择专家共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状制定本共识。 剖宫产术的缝合根据手术步骤分为子宫切口缝合,壁层腹膜、腹壁肌肉及筋膜缝合,皮下脂肪及皮肤的缝合。 1 子宫切口的缝合 子宫切口缝合的目标是:恢复解剖结构、止血、降低切口感染风险。现有证据表明子宫切口双层缝合优于单层缝合,连续单纯缝合优于锁边缝合。 1.1子宫切口的缝合方法子宫切口的缝合分为子宫肌层及脏层腹膜的缝合。子宫切口缝合推荐使用连续单纯双层缝合。方法:子宫切口第一层缝合从术者对侧开始,Allis钳夹好切口顶部,对齐子宫切口上下缘,多使用1-0 可吸收线,从一侧子宫切口顶端外0.5~1.0 cm 开始全层连续单纯缝合子宫肌层全层,尽量不穿透内膜,注意对合,

针间距约1.5cm,针与切缘间距约0.5 cm。缝合至切口顶端,最后一针扣锁缝合或单独缝合打结,注意超过切口顶端0.5~1.0cm。见图1。 子宫切口第二层缝合从术者侧向对侧将子宫体部浆肌层(含子宫肌层外1/3~1/2及反折腹膜)使用1-0可吸收线做连续缝合,进针应在第一层针距间,缝到对侧后与第一层保留的缝线打结(也可以单独打结)。缝合完毕后常规检查切口是否有出血,如有出血需缝合止血。见图2。 1.2 子宫切口的缝合材料目前国内大多使用1-0合成可吸收缝合线,其抗张强度大,柔韧性好,操作方便,对组织损伤小,反应小。在缩短手术时间,促进子宫切口愈合等方面明显优于铬制肠线、丝线等。在同等条件下推荐使用含抗菌剂的可吸收缝线,可有效降低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并减少线结反应和切口疼痛。2016年WHO《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SI)全球指南》和2017年美国疾病防治中心(CDC)《关于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指南》均推荐各类手术中使用含抗菌剂(如三氯生)的缝线,以降低手术部位感染风险。 为了减少职业暴露机会,对有体液传播疾病风险的孕妇实施剖宫产手术时,推荐使用防刺伤针。美国CDC及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分别于1997年及2007年发布健康与安全公告,强调防刺伤针在减少手术人员经皮穿刺损伤方面的有效性,并同时推荐有条件的临床医生术中使用防刺伤针。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疤痕妊娠诊断和治疗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疤痕妊娠诊断和治疗 发表时间:2014-07-16T09:20:06.0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7期供稿作者:肖永莲 [导读] 子宫切口疤痕妊娠(CSP)是剖宫产术后严重并发症,初期诊断难度大,误诊率极高,若不及时处理将威胁患者生命。 肖永莲 (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432800)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疤痕妊娠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疤痕妊娠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7例采用药物治疗,15例行刮宫术,5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3例行子宫切除术,2例行子宫楔形切除修补术。无1例药物治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结论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是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的有效治疗方法,医师应根据“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结合患者的病情以及她们的不同要求,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剖宫产子宫切口疤痕妊娠诊治 【中图分类号】R71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7-0212-01 子宫切口疤痕妊娠(CSP)是剖宫产术后严重并发症,初期诊断难度大,误诊率极高,若不及时处理将威胁患者生命[1]。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至2014年3月收治的32例CSP患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3至2014年3月我收治的32例CSP患者。年龄23-44岁,孕次2-5次,产次1-3次。患者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下腹部隐痛等。利用B超可发现宫颈下段原切口部位有较强的回声,胚胎最小为1.1cm,最大为8.0cm,子宫浆膜层和相关病灶间的肌层变薄。患者都均WHO制定的诊断标准,并都确诊为CSP。 1.2诊断标准(1)有剖宫产病史、停经史;(2)血HCG浓度上升,可能伴有不规则阴道出血;(3)经妇科检查可知子宫变大,但宫颈形态并无异常;(4)经B超诊断发现子宫增大,一般在宫颈峡部的手术疤痕处或疤痕组织肌层中可发现孕囊[2]。 1.3治疗方法 1.3.1药物治疗保守治疗通常联合使用甲氨喋呤(MTX)与米非司酮两种药物。MTX剂量为50mg/m2,采用肌注方式;米非司酮剂量为每次50mg,2次/d,口服,持续用药5d[3]。用药一周后复查,观察血β-hCG浓度变化,若有必要,还应再次肌注MTX,剂量同上。另外,在用药过程中,必须随时关注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若有不良反应,马上停药。药物治疗的适用条件是血流动力学稳定、未出现下腹疼痛、子宫没有破裂,妊娠时间在8周内,CSP与膀胱间肌层厚度在2mm以内[4]。 1.3.2手术治疗目前,该病的手术疗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刮宫术、子宫楔形切除修补术、子宫切除术。①对于孕周超过20周的,若在清宫过程中出现大出血现象,建议采用子宫切除术,防止再次引起大出血;②如果患者希望保留生育能力,等到病情控制后,可根据实际状况考虑是否行子宫楔形切除修补术;③针对孕周在13-16周左右的患者,经B超检查并确诊后,如果无相关手术禁忌症,应马上行刮宫术。 1.3.3子宫动脉栓塞术通过B超定位引导,将可吸收明胶海绵颗粒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送入,从而使双侧子宫动脉栓塞。这样做可让动脉管腔完全闭塞。 2 结果 本组患者中:7例采用药物治疗,15例行刮宫术,5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3例行子宫切除术,2例行子宫楔形切除修补术。无1例药物治疗患者产生不良反应。 3 讨论 CSP属于剖宫产术后并发症之一,目前对它的发病机制还尚不明确,极易造成误诊、漏诊,早诊断、早治疗是治疗该病的关键。一些学者认为下列因素是引起CSP的主要原因,它们分别是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好、局部存在缺损或有缝隙[5];同时,残留病灶大小与部位对HCG与病灶吸收速度的影响。简而言之,该病和剖宫产术的切口大小、手术部位、愈合情况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大部分CSP患者都有出血症状,这可能和剖宫产横切位置低、疤痕集中在峡部等有关。 CSP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必须结合患者的病情以及她们的不同要求,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①药物治疗常使用米非司酮和甲氨喋呤(MTX)。MTX属于一种叶酸拮抗剂,它能影响细胞中胸腺嘧啶核苷酸与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从而让滋养细胞死亡。MTX疗效明显,且极少有不良反应,对妊娠流产率与畸胎率均无影响。作为孕激素受体拮抗剂,米非司酮的作用是让虹膜组织逐渐坏死,从而将胚胎致死。经临床证实,联合使用上述二药是保守治疗该病的首选,但在用药过程中,必须密切监测病情情况,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大出血、子宫破裂等[6]。②CSP手术治疗效果也比较明显,术后恢复比较迅速。对于刮宫术来说,要仔细操作,避免由于操作不当引起子宫穿孔。在行子宫楔形切除修补术的时候,可能引起出血量过多的问题。③子宫动脉栓塞术属于介入治疗。它的作用机理是让单侧或双侧子宫动脉发生栓塞,从而切断主要病灶的血供,让胚胎因为缺血缺氧而坏死。这种治疗方式能起到保留子宫的目的。但在治疗过程中,也易引起相关并发症,如发热、疼痛、恶心、呕吐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卵巢早衰、输尿管坏死、膀胱坏死、感染、肺栓塞等问题。 CSP要以预防为主,预防的关键是尽量避免疤痕子宫。具体来讲,要严格掌握剖宫产的主要指征,减少剖宫产数量。笔者建议应从几方面抓起:一是政府要高度重视近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所引起的相关医学问题及社会问题,并出台相关措施加以引导。二是提高助产技术的准入与管理标准,并对医疗单位的产科工作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三是医院要重视对产科医护人员的培训教育,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四是借助各种媒介,向社会公众宣传孕产期的保健知识,纠正人们的错误观念,让她们能正确选择分娩方式。 参考文献 [1]符秀梅.剖宫产切口疤痕妊娠原因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7):1383. [2]贾海珍.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18例临床诊治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2):108-109. [3]吴群英,薛勤,谭洁,黄祥忠,张晨霞.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13例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2,23(6):812-814. [4]黄丽萍,梁叆琳,刘辉.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诊治进展[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10,6(2):139-14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