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心理学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过程就是认知过程,与心理活动有密切联系。探讨英语教学的过程及规律,首先必须了解学生和教师的心理特征及发展规律。教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重视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规律,运用心理学,特别是学习心理学指导具体的英语教学,是职业院校的老师应该思索和探讨的事情。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特点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英语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基础课,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专业能力的拓展及今后的就业都有重要作用。但在英语学习中,高职学生以高考失败者居多,不少学生自卑感较强,缺乏明确目标,学习的动力不足,兴趣不浓厚,有的学生高中时期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有畏难情绪,主观上就认为自己底子薄:语法差、词汇量匮乏、学不好英语。因此,在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利用教育心理学对高职英语教学的过程进行全面缜密的审视和反思,分析和把握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二、高职英语教师的教学心理

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观念和方法,有些传统型教师在心理上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多沿用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目标是就是以学生能够通过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为原则。部分教师教学心态相对松弛,而学生本就缺乏动力和压力,教师若不创造竞争的环境和条件,不探究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分析学生心理需求,则心理上的负面影响会对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不可低估的遏制作用。

三、教育心理学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

把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意味着在科学的基础上建立教学工作,可以更快获得教学经验,增强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就教育心理学的几项重要理论谈谈其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1.意义学习与单词记忆

所谓意义学习,就是通过符号或文字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内容的学习。意义学习必须建立在学习材料的有意义性,即可理解性(学习者对其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意义学习而使新旧知识结构之间建立一种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内在的且稳定的,具有较好的保持效果。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词汇量不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很多学生花不少时间记单词,但是效果不理想。我们在记忆单词时,应尽量提供与这个单词相关的可以理解的背景材料,如一个短故事,或一句有意义的话,这样将其作为一个可理解力的整体记忆效果更好。有时候在课堂教学中讲解单词时,我会先讲单词的意义和用法,然后让学生想想在什么场合使用这个单词,并造一个句子运用,以后一旦出现这个场合的时候就能够快速想到这个单词,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地进行模拟场景对话,重视让学习者经常在近似实践中或模拟实践中学习以巩固知识。

2.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且遗忘进程并不均匀,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遗忘量先大后小。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根据实验结果绘成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大脑是人类记忆的宝库,人脑经历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练习过的动作,这些都可成为记忆内容,英文单词、短语、句子和文章内容等亦是如此。很多人学习英语时只注重当时的记忆,而忽视后期的保持和再认识,这牵涉心理学中关于记忆遗忘的规律。教师应当按照此规律引导学生学习并及时巩固和复习当天的知识,否则,再复习就要花费较多时间。当然,巩固知识加强记忆的方式可以多样化,例如单词复习,可以用一词联想多词、情境重现,续写的方法口语练习、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法,一方面可以使学生

的积极性得以更好地调动,另一方面利用各种感官(听说读写)可以强化记忆效果。教师要通过巧设情境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让学生多种感官得到充分调动,积极参与到学习探究活动中解决问题,掌握新的语言知识。

3.学习的迁移

在认知学中,学习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简单来讲,就是先行学习影响后续学习。认知学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中必然包括学习的迁移,所以我们如果能认识到它的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帮助我们组织教学,就可以对教学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人首先学习的当然是汉语,之后才接触英语。学习英语总是习惯性将汉语作为中介语言,因此如何运用好汉语这个中介心理就决定了英语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学习英语是使英语材料在头脑中与汉语系统接通,才能建立新的联系系统,如不纠正,这类学生学到的就是中国式英语。

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习的迁移,了解迁移是有条件的,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对待与汉语语言现象相一致或虽不尽一致而未超出习惯允许范围的英语语言,可以充分利用其正迁移,在对与汉语语言现象不一致的地方,应设法防止负迁移,以期收到防患于未然之功效。

另外,在学习新语言材料之前,介绍一些与之有联系的旧知识作为引导性材料,就能使新旧知识更加连贯,由此也就使得先行学习对后续学习产生辅助理解作用,有助于帮助新知识被有效地内化到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

4.刺激(s)与反映(r)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映的联结形成或行为习惯的加强和改变。教学是对行为制约的过程,教师通过控制奖惩和刺激,使得学生沿着预期的方向发生行为变化。

根据s-r学说,教育就是塑造行为,而强化(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是塑造行为的关键,强化在语言学习中起着核心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