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化学实验

中药化学实验

中药化学实验
中药化学实验

中药化学实验

主编郭丽冰陶曙红

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中药化学与分析教研室

二零零六年六月

目录

目录·························· I

第一章中药化学实验须知 (1)

一.实验要求 (1)

二.实验室规则 (1)

三.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 (1)

四.实验报告格式 (2)

第二章中药化学实验技术 (4)

第一节经典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4)

(一)溶剂法 (4)

(二)水蒸气蒸馏法 (5)

(三)分馏法 (5)

(四)吸附法 (5)

(五)沉淀法 (5)

(六)盐析法 (6)

(七)透析法 (6)

(八)升华法 (6)

第二节结晶和重结晶 (6)

(一)结晶的条件 (7)

(二)结晶溶剂的选择 (7)

(三)制备结晶的方法 (7)

(四)不易结晶或非晶体化合物的处理 (8)

(五)结晶纯度的判断 (8)

第三节层析分离方法 (9)

(一)硅胶柱层析 (9)

(二)氧化铝层析 (10)

(三)聚酰胺层析 (11)

(四)活性炭层析 (12)

(五)大孔吸附树脂层析 (15)

第三章实验 (17)

实验一延胡索生物碱的系统分离法 (17)

E XPERIMENT 2E XTRA CTION,S EP A RATION A ND I DENTIFICATION OF

A NTHRA QUINONES FROM R HUBARB (21)

实验二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别 (31)

实验三灰毛寄生叶中槲皮苷和广寄生苷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36)

E XPERIMENT 4T HE I DENTIFICATION OF R UTIN (40)

实验四芸香苷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46)

实验五栀子中京尼平苷的提取和分离纯化 (52)

实验六穿心莲内酯的提取、分离、鉴定 (55)

与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的制备 (55)

实验七齐墩果酸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62)

实验八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65)

附录 (67)

附录一常用有机溶剂的物理常数和精制方法 (67)

附录二常用鉴定试剂的配制和应用 (73)

附录三中药化学成分的鉴定法 (83)

附录四常用酸碱的密度与浓度 (90)

附录五常用缓冲液的配制 (91)

第一章中药化学实验须知

一.实验要求

1.实验前应认真预习,做好预习笔记,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了解实验步骤,安排好当天实验计划。

2.实验时要遵守实验室制度,按照操作要求,认真操作,正确使用各种仪器,努力掌握基本操作技术。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以及有关的重量、体积、温度或其它数据,应立即如实记录。3.实验室内保持安静、整洁。不许大声喧嚷,不许吸烟,不迟到、不随便离开。随时注意反应情况和做好下一步的准备工作。保持桌面、仪器、水槽、地面四洁。废弃的固体和滤纸等丢入废物缸内,绝不能丢入水槽或丢到窗外。

4.实验后要认真分析实验现象,作出合理结论,写出实验报告,提取纯化产品包好,贴上标签,交给老师。必要时还需进一步查阅某些尚未理解的理论和知识。

5.每次实验完毕,值日生负责整理公用仪器,将实验台、地面打扫干净,倒清废物缸,检查水电开关,关好门窗。

二.实验室规则

1.在实验室中要穿白大衣,实验中不准做与实验无关的事。

2.必须遵守实验室的各项制度,听从教师指导,尊重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职权。

3.实验前应清点并检查仪器是否完整,装置是否正确,合格后才能开始实验。

4.使用仪器时要轻拿、轻放,贵重仪器未经教师允许不得擅自动用。

一旦损坏仪器应及时报损、补领,不得乱拿,乱用别人的仪器。5.公用仪器和药品,用完后立即归还原处,不可调错瓶塞,以免污染。

仪器使用完毕应清理干净。节约用水、用电,节约试剂,严格药品用量。

三.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

1.实验前应检查仪器是否完整无损,装置是否正确。回流、蒸馏时,冷凝水是否通畅,干燥管是否阻塞,在常压下进行蒸馏或回流,仪器装置必须与大气相通,不能密闭。

2.回流或蒸馏易燃溶剂(特别是低沸点易燃溶剂),不能使用明火加热,要根据溶剂的沸点选用水浴、油浴或电热套。液内要放几颗沸石,防

止过热冲瓶或暴沸。若在加热后发现未放入沸石,则应待冷后放入,加热过程中也不得加入活性炭脱色,否则会发生暴沸。

3.蒸馏、回流易燃、易挥发、有毒液体时,仪器装置切勿漏气,冷凝管流出液应用弯接管导至接收瓶中,余气应用橡皮管通往室外或水槽里。

4.减压系统应装有安全瓶。加压柱色谱时,层析柱及储液瓶机械性能要高,连接要牢,注意控制压力,以防炸裂。

5.使用易燃溶剂时,应在远离火源和通风的地方进行,启封易挥发溶剂瓶盖时,脸要避开瓶口,并慢慢启开,以防气体冲到脸上。

6.有毒、有腐蚀性的药品应妥善保管,操作后立即洗手,勿沾及五官及伤口。

7.使用电器设备及各种分析仪器时,要事先了解电路及操作规程。使用时,注意仪器和电线不要放在潮湿处,手湿不要接触电源。

8.欲将玻璃管插入塞中,可在塞孔涂些水或甘油等润滑剂,用布包住玻璃管使其旋转而入,防止折断。

实验室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应保持镇静,并采取各种相应措施。首先,要立即断绝火源,切断电源并移开附近的易燃物

质。三角瓶内溶剂着火可用石棉网或湿布盖熄。小火可用湿布

或黄沙盖熄,火较大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灭火器材。四.实验报告格式

中药化学实验报告的格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按题目的内容及要求作适当的调整。除应标明专业、班级、实验组、姓

名和实验时间外,一般还包括下列内容:

1.题目

2.目的要求

3.基本原理——主要的提取分离及鉴定原理。

4.操作——以流程图表示,简明扼要,包括现象纪录。

5.鉴定——包括化学反应的试剂、现象及结论,色谱鉴定条件,结果及结论。

6.产品——产品颜色、晶形、重量、熔点及得率。

7.讨论——包括实验过程中主要注意事项、关键步骤、实验成败的原因及心得体会。

8.思考题——可以根据老师的要求,回答各实验中的某些思考题。

实验报告要求字迹端正,图表清楚,叙述有条理;尽量做到既有观察的实验现象,又有说明和解释;既有实验数据又有

分析和讨论:既有成败的经验教训又有自己的实践体会,甚至

有改进的建议。

第二章中药化学实验技术

第一节经典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一)溶剂法

1.基本概念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有的亲水性基团多,极性大而疏于油;有的亲水性基团少,极性小而疏于水,这种亲水性和亲脂性的程度大

小与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直接相关。一般来说,两种基本母核相

同的成分,其分子中官能团的极性越大或极性官能团数量越多,

则整个分子的极性就越大,表现亲水性强,而亲脂性就越弱;

其分子非极性部分越大或碳链越长,则极性小,亲脂性强,而

亲水性就越弱。

各类溶剂的性质,同样与其分子结构有关。常用的甲醇、乙醇是亲水性比较强的溶剂,它们的分子比较小,并存在羟基与水分子

的结构近似,可和水任意混合。丁醇和戊醇分子中虽亦都有羟

基,但分子中的碳键逐渐加多,与水性质也就逐渐疏远,所以

它们彼此仅能部分互溶,在它们互溶达到饱和状态后,两者都

能与水分层。氯仿、苯和石油醚是烃类或氯烃衍生物,属于亲

脂性强的溶剂。

常见溶剂的极性度强弱顺序可表示如下:

石油醚(低沸点一一高沸点)〈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三氯乙烷〈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乙

睛〈水〈吡啶〈乙酸。

通常按极性化合物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化合物易溶于非极性溶剂,同类分子或官能团相似的彼此互溶的一般规律来选择,溶剂选

择适当,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将需要的成分提取出来。一般对溶

剂的要求是:(1)溶剂对所需成分的溶解度要大,对杂质溶解

度要小,或反之。(2)溶剂不能与中药成分产生化学反应,即

使反应亦属于可逆性的。(3)溶剂要经济易得,并具有一定的

安全性。(4)沸点宜适中,便于回收反复使用。

2.提取方法

用溶剂提取中药成分时,常用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及连续回流提取法等。同时,原料的粉碎度、提取时间、温

度以及设备条件等因素也都能影响提取效率,必须加以考虑,

所用容器一般为玻璃或搪瓷器皿。

(二)水蒸气蒸馏法

此法适用于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的中药成分的提取。这些化合物与水不相混溶或仅微溶,且在约100℃时有一定的蒸汽压。

当水蒸气加热沸腾时,能将该物质—并随水蒸气带出。如中药

中的挥发油,某些小分子生物碱,如麻黄碱、槟榔碱等,以及

某些小分子的酸性物质,如丹皮酚等均可应用本法提取。对一

些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的挥发性成分可采用蒸馏液重新蒸馏的办

法,收集最先馏出部分,使挥发油分层,或用盐析法将蒸馏液

中挥发性成分用低沸点非极性溶剂如石油醚、乙醚抽提出来。(三)分馏法

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馏,然后精制纯化,在分离毒芹总碱中的毒芹碱和羟基毒芹碱以及石榴皮中的伪石榴皮碱、异石榴皮碱和甲

基异石榴皮碱时均可利用它们的沸点不同进行常压或减压分

馏,然后再精制纯化。

(四)吸附法

吸附法的目的,一种是吸附除去杂质,这常指鞣质、色素;另一种是吸附所需物质。常用的吸附剂有氧化铝、氧化镁、酸性白土

和活性炭等。如京尼平苷的分离,取栀子粉,用乙醇提取,提

取物的水溶液加氧化镁吸附,然后用乙酸乙酯洗脱,洗脱液浓

缩得黄色固体粉末,再经乙酸乙酯/丙酮(1:1)重结晶即得到

京尼平苷的纯品。

(五)沉淀法

利用某些中药成分与某些试剂产生沉淀的性质而得到分离或除去“杂质”的方法。但对所需成分来讲,这种沉淀反应是可逆性

的。最常用的是铅盐法,利用中性乙酸铅或碱式乙酸铅在水或

稀醇溶液中能与许多物质生成难溶性的铅盐沉淀,故可利用这

种性质使所需成分与杂质分离,脱铅方法常通以硫化氢气体,

使其分解并转为不溶性硫化铅沉淀而除去。但溶液中可能有多

余的硫化氢存在,可通入空气或二氧化碳让气泡带出多余的硫

化氢气体。若对热稳定的化合物,可将溶液置于蒸发皿内,水

浴上加热,浓缩除去。脱铅的方法也可用硫酸、磷酸、硫酸钠、

磷酸钠等,但生成的硫酸铅及磷酸铅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

所以脱铅不彻底。但由于方法比较简便,故实验室中仍常采用。此外,还有乙酸钾、氢氧化钡、磷钨酸、矽钨酸等沉淀剂。对多糖、蛋

白质等常用丙酮、乙醇或乙醚沉淀。

(六)盐析法

盐析法通常是向中药水提取液中加入易溶性无机盐至一定浓度或达到饱和状态,使某些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沉淀析出或

被有机溶剂提取出。常用的无机盐有氯化钠、氯化铵、硫酸铵、

硫酸钠、硫酸镁等。如三颗针根粉用稀酸浸泡,稀酸液加氯化

钠近饱和即析出小檗碱盐酸盐。

(七)透析法

利用小分子物质在溶液中可透过半透膜,而大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性质而达到分离的方法。常用于纯化皂苷、蛋白质、多肽和

多糖等化合物。透析法可除去其中无机盐、单糖、双糖等。透

析是否成功与膜孔的大小密切相关,根据欲分离成分分子的大

小选择适当规格的透析膜。常用的有动物膜(如猪、牛的膀胱),

火棉胶膜、蛋白质胶膜和玻璃纸膜等。在进行透析时应经常更

换膜外清水,增加透析膜内外溶液的浓度差,必要时可适当加

温并加以搅拌,以加快透析速度。

(八)升华法

固体物质加热时,直接变成气态,遇冷凝结成原来的固体,此现象称为升华。中药中凡具有升华性质的化合物,均可用此法进行

纯化。例如樟木中的樟脑,茶叶中的咖啡因以及存在中药中的

苯甲酸等成分。升华法简单易行,但往往不完全,常伴有分解

现象,产率低,操作时采用减压下加热升华则可避免,但该法

很少用于大规模制备。

第二节结晶和重结晶

结晶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分离纯化,便于进行化学鉴定及结构测定工作。中药成分中大半是固体化合物,且具有结晶的通性,可以

根据其溶解度的不同用结晶法来达到分离精制的目的。一般能

结晶的化台物可望得到单纯晶体,纯化合物的结晶有一定的熔

点和结晶学特征,这有利于化合物性质的判断,所以结晶是研

究分子结构的重要步骤。

由于初析出的结晶多少总会带有一些杂质,因此需要通过反复结晶才能得到纯粹的单一晶体,此步骤称为复结晶或重结晶。有时

中药中某一成分含量特别高,找到合适的溶剂进行提取,提取

液放冷或稍浓缩,便可得到结晶。

(一)结晶的条件

需要结晶的溶液,往往呈过饱和状态。通常是在加热的情况下,使化合物溶解,过滤除去不溶解杂质,然后浓缩、放冷,析晶。最合

适的温度为5~10℃左右。如果在室温条件下可以析晶,就不

一定要放入冰箱中。放置对形成结晶来说是一个重要条件,它

可使溶剂自然挥发到适当的浓度,即可析出结晶。特别是在探

索过程中,对未知成分的结晶浓度是很难预测的,有时溶液太

浓,粘度大就不易结晶;如果浓度适中,逐渐降温,可能析出

纯度较高的结晶。X-射线衍射用的单晶即采用此法。在结晶

过程中溶液浓度高则析出结晶的速度快,颗粒较小,夹杂的杂

质可能多些。有时自溶液中析出结晶的速度太快,超过化合物

晶核的形成和分子定向排列的速度,往往只能得到无定形粉末。(二)结晶溶剂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溶剂是形成结晶的关键。最好它能对所需成分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不同而有显著的差异,同时不产生化学反应,即热时

溶解,冷时则析出。对杂质来说,在该溶剂中应不溶或难溶。

亦可采用对杂质溶解度大的溶剂而对欲分离物质不溶或难溶,

则可用洗涤法除去杂质后再用合适溶剂结晶。

要找到合适的溶剂,一方面可查阅有关资料及参阅同类型化合物的结晶条件;另一方面也可进行少量探索,参考“相似相容原理”

加以考虑。常用的结晶溶剂有甲醇、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等。

不能选择适当的单一溶剂时可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溶剂组成的

混合溶剂,要求低沸点溶剂对物质的溶解度大、高沸点溶剂对

物质的溶解度小,这样在放置时,沸点低的溶剂较易挥发,而

比例逐渐减少易达到过饱和状态,有利于结晶的形成。选择溶

剂的沸点不宜太高,要适中,约在60℃左右,沸点太低溶剂损

耗大,亦难以控制;太高则不便浓缩,同时不易除去。

在结晶或重结晶时要注意化合物是否和溶剂生成加成物或含有结晶溶剂的化合物。但有时也利用此性质使本来不易形成结晶的

化合物得到结晶。

(三)制备结晶的方法

结晶形成过程包括晶核的形成与晶体的增长两步骤。因此,选择适

当的溶剂是形成晶核的关键。通常将化合物溶于适当溶剂中,

过滤、浓缩至适当体积后,塞紧瓶塞,静置,如果放置一段时

间后没有结晶析出,可松动瓶塞,使溶剂自动挥发,可望得到

结晶;或可加入少量晶种,加晶种是诱导晶核形成的有效手段。

一般地说,结晶化过程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当加入同种分子,

结晶便会立即增长。如没有晶种时,可用玻璃棒摩擦玻璃容器

内壁,产生微小颗粒代替晶核,以诱导方式使形成结晶。有时

用玻璃捧蘸取过饱和液在空气中挥发除去部分溶剂后再摩擦玻

璃器壁。上述条件失败后,应考虑所用物质纯度不够,可能是

由于杂质的影响所致,则需进一步分离纯化,再尝试结晶,或

化合物本身就是不能形成晶体的化合物,如菸碱等。

(四)不易结晶或非晶体化合物的处理

化合物不易结晶,其原因一种是本身的性质所决定,另一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纯度不够,夹杂不纯物引起的。若是后者就需要进一

步分离纯化,若是本身的性质,往往需要制备结晶性的衍生物

或盐,然后用化学方法处理,回复到原来的化合物,达到分离

纯化的目的。

如生物碱,常通过成盐来达到纯化,常用的有盐酸盐,氢溴酸盐、氢碘酸盐、过氯酸盐和苦味酸盐等。如粉末状莲心碱是通过过

氯酸盐结晶而纯化的;治疗肝炎药物的有效成分垂盆草苷,本

身是不结晶的,其乙酰化物却具有良好的针状晶体。此外,也

可利用某些化合物与某种溶剂形成复合物或加成物而结晶,如

穿心莲亚硫酸氢钠加成物在稀丙酮中容易结晶;蝙蝠葛碱能和

氯仿或乙醚形成加成物结晶。但有些结晶性化合物在用不同溶

剂结晶时亦可形成溶剂加成物,如汉防己乙素能和丙酮形成结

晶的加成物;千金藤素能与苯形成加成物结晶。

结晶的形状很多,常见为针状、柱状、棱柱状、板状、方晶、粒状、簇状及多边形棱柱状晶体等,结晶形状随结晶的条件不同而异。(五)结晶纯度的判断

每种化合物的结晶都有一定的形状、色泽和熔点,可以作为初步鉴定的依据,并结合薄层色谱或纸色谱,经三种以上不同展开系

统展层,均显示的单一斑点来判断结晶的纯度。而非结晶物质

则不具备上述物理性质。纯结晶性化合物都有一定的晶形和均

匀的色泽,通常在同一种溶剂下结晶形状是一致的,单纯化合

物晶体的熔点熔距应在0.5℃左右,但由于晶体结构的原因可允

许在1—2℃内。但也有例外,特别有些化合物仅有分解点,而

熔点不明显。对立体异构体和结构非常类似的混合物,如土槿

皮酸从晶形、熔点、熔距来看,是纯化合物的特征,但薄层检

查有三个斑点。

第三节层析分离方法

层析法是目前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分离纯化的方法。由于中药中的各类成分结构不同,性质各异,选择的层析法也是不同的。

层析法的分类有两种:一种是根据两相所处的状态来划分,当液体作为流动相时称液相层析,气体作为流动相时称气相层析。另

一种是根据层析过程的机理来分类,利用吸附剂表面对不同组

分吸附性能的差异来分离的称吸附层析;利用不同组分在流动

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分离的称分配层析;利用分

子大小不同进行分离的称排阻层析或分子筛层析;利用不同组

分对离子交换剂亲和力不同进行分离的称离子交换层析等等。

需要提出的是,在层析过程中并非是单因素的作用,而是多因素的作用来达到分离目的的。下面介绍实验室中常用的一些层析方

法。

(一)硅胶柱层析

硅胶为一多孔性物质,可用通式SiO2·xH2O表示。它具有多孔性的硅氧环的交键结构,由于其骨架表面具有很多游离、键合的硅醇

基基团,它能够通过氢键与极性或不饱和分子相互作用,同时

能吸附多量的水分。当加热活化(100~110℃)时,硅胶表面

因氢键所吸附的水分能可逆地被除去。但温度升至500℃时,

硅胶表面的硅醇基进一步脱水缩合转变为硅氧烷键而不再具有

吸附的性质。

硅胶层析适用范围广,适用于非极性和极性化合物,如萜类、甾体、生物碱、强心苷、蒽醌类、酸性、酚性化合物、磷脂类,脂肪酸、

氨基酸等的分离。

1.层析柱的制备

硅胶装柱一般用湿法,即将硅胶混悬于装柱溶剂中,不断搅拌,待溶液中气泡除去后,连同溶剂一起倾入层析柱中,层析柱中硅

胶段直径与长度之比为1:20~1:30。若硅胶的颗粒较细,而粒

度分布范围窄,则可采用短柱(1:5),这样不仅增大了截面积,

而且也增加了样品的载量。硅胶最好一次倾入,否则由于不同

粒度大小的硅胶沉降速度不一,使硅胶柱有明显的分段现象,

影响分离效果。另亦可采用干法装柱,将所需硅胶一次倾入柱

中,然后墩紧至硅胶高度不改变为止。欲分离样品与吸附剂的

比例约为1:30~1:60。

2.加样

样品上柱可采取二种方式,如样品能溶于流动相,可用少量流动相溶解,从柱顶加入;如样品难溶于流动相,则可溶于适当的溶

剂,拌于干燥硅胶上,待溶剂挥发尽后,再上柱。最后,在柱

顶覆盖一薄层层析用硅胶或棉花,然后用流动相洗脱。

3.洗脱

层析过程中溶剂的选择,对组分分离关系极大,一般没有可循的规律。通常是根据物质的极性采用相应的极性溶剂来洗脱。溶剂

的洗脱能力随介电常数增大而增大,在实际吸附层析中是采用

逐步递增极性的梯度洗脱方式。通常,借助硅胶薄层层析的结

果来摸索分离条件,基本上可以套用于柱层析。两者所不同的

在于样品与硅胶的用量比例,故通常柱层析所用的溶剂比薄层

层析展开剂极性略偏小。再者可参阅前人分离同类型物质时所

用的溶剂系统条件。

(二)氧化铝层析

氧化铝层析是常用的层析方法,适用于亲脂性成分分离。广泛应用于生物碱、甾体化合物、强心苷、精油、内酯化合物等中药成分的

分离。它具有价廉、分离效果好、再生容易、活性容易控制而

能适应不同化合物层析要求等优点。但是氧化铝层析还有许多

缺点,有部分酚性化合物(如黄酮类化合物)、部分酸性物质(如

三萜酸)能与氧化铝结合而不能应用。

影响氧化铝层析的因素很多,实际操作时主要是选择具有适当活性和适当酸碱度的氧化铝,以及能充分发挥其分离效能的溶剂。

1.氧化铝层析柱的选择

层析柱的装置,其内径与柱长的比例在1:10—1:20之间。有时由于特殊需要,例如两个或两个以上性质相近的成分的分离,为了

提高分离效果,可适当采用细长的层析柱。

2.层析柱的制备

一般先量取一定体积的溶剂(V0),将层析柱的活塞稍打开,使溶剂滴入接收器中,同时将氧化铝慢慢地加入使它一面沉降,一

面添加,直到加完为止。氧化铝加入速度不宜太快,否则将带

入气泡而“破坏”层析柱。必要时可在层析管外轻轻给以振动,

使氧化铝均匀下降,并有助于氧化铝带入的气泡外溢。当采用

活性较高的氧化铝进行层析时,更应注意。待氧化铝加完后,

仍使溶剂流动一定时间,然后将氧化铝柱上面的溶剂全部滴入

接收器,量取接收器内溶剂量(V1)。从V0—V1之差,称为柱

体积。这样,在层析过程中,我们就能主动掌握大致在什么时

候开始收集流份。当变换溶剂的时候,就新换溶剂大致从何流

份开始。

氧化铝的用量一般采用样品量的20~50倍,根据被分离化合物的性质而定。有时遇到碳氢化合物如萜烯、倍半萜烯等,氧化铝

对这些化合物的吸附力较弱,层析时氧化铝用量略增,为样品

量的100~200倍,而且为了尽量减少碳氢化合物在层析柱中扩

散,层析过程中不能有间歇。

3.加样

一般将样品溶于有机溶剂中,轻轻注入已准备好的氧化铝柱上面,勿使氧化铝柱面受到扰动,否则将影响层析效果。如果样品不

易溶于开始层析时使用的有机溶剂,那么,先将样品溶于能溶

的有机溶剂,以少量的氧化铝拌匀,然后将有机溶剂挥发干挣,

再按氧化铝一般装柱法,将带有样品的氧化铝加入层析柱中。4.洗脱

洗脱过程与氧化铝活性、被吸附物质的性质、温度及溶剂的性质及浓度有关。就溶剂而言,极性溶剂的洗脱能力较非极性溶剂大,

所以逐步增加溶剂的极性,可使吸附在氧化铝柱上的不同化合

物逐个洗脱,达到分离的目的。

(三)聚酰胺层析

聚酰胺是由酰胺聚合而成的一类高分子物质,商品名为锦纶、尼龙。自1955年发现聚酰胺层析分离酚性物质以来,目前已发展成为分

离极性和非极性物质的用途广泛的层析方法,如黄酮类、酚类、

醌类、有机酸、生物碱、萜类、甾体、苷类、糖类、氨基酸衍

生物、核苷类等。尤其是对黄酮类、酚类、醌类等物质的分离,

远比其他方法优越。其特点是:对黄酮类等物质的层析是可逆

的,分离效果高,可使性质极相近的类似物得到分离;其柱层

析的样品容量大,适于制备分离。聚酰胺薄膜层析则是一种用

途广、快速、简便的分析、分离方法。因此,聚酰胺层析应用

后,不仅为黄酮等酚性物质的分离提供了有效方法,而且也为

分离其他物质增加了一种手段。

1.聚酰胺粉的处理

锦纶中通常有两种杂质:一种是锦纶的聚合原料单体及其小分子聚

合物。另一种是蜡质(锦纶丝在制成后,表面曾涂过一层蜡)。

这些杂质必须除去,否则原料单体及其小分子聚合物可与酚类

物质形成复合物。蜡质能被醇液洗脱下来,与分离物质混在一

起则难以除去。除去单体及小分子聚合物的方法,具体如下:

聚酰胺粉以90~95%乙醇浸泡,不断搅拌,除去气泡后装入层

析柱中。用3~4倍体积的90~95%乙醇洗涤,洗至洗液透明

并在蒸干后无残渣(或极少残渣)。再依次用2~2.5倍体积的5%

氢氧化钠水溶液、1倍体积的蒸馏水、2~2.5倍体积的10%醋

酸水溶液洗涤,最后用蒸馏水洗至中性,备用。

2.层析柱的制备

若用含水溶剂系统层析,常以水装柱。在以非极性溶剂系统层析时,常以溶剂组份中极性低的组份装柱。若以氯仿装柱,因其比重

较大,使聚酰胺粉浮在上面,加样时应将柱底端的氯仿层放出,

并立即加样,加样后顶端以棉花塞紧,在层析关闭时,应将顶

端的多余氯仿液放出,否则,聚酰胺会浮起而搅乱层析带。3.加样

聚酰胺的样品容量较大,一般每100 ml聚酰胺粉可上样1.5~2.5g,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若利用聚酰胺除去鞣质,样

品上柱量可大大增加,通常观察鞣质在柱上形成的橙红色色带

的移动,当样品加至该色带移至柱的近底端时,停止加样。样

品常用洗脱剂溶解,浓度在20~30%。不溶样品可用甲醇、乙

醇、丙酮、乙醚等易挥发溶剂溶解,拌入聚酰胺干粉中,拌匀

后将溶剂减压蒸去,以洗脱剂浸泡装入柱中。

4.洗脱

聚酰胺层析的洗脱剂常采用水-乙醇(10%、30%、50%、70%、95%),氯仿-甲醇(19:1,10:1,5:1,2:1,1:1)依次洗脱。若仍有物

质未洗脱下来,可采用3.5%氨水洗脱。洗脱剂的更换,一般根

据流出液的颜色,当颜色变为很淡时更换下一种溶剂,并以适

当体积分瓶收集,分瓶浓缩。各瓶浓缩液以聚酰胺薄膜层析检

查其成分,成分相同者合并。再进入下一步纯化。

(四)活性炭层析

活性炭柱层析对于分离水溶性物质(如氨基酸、糖类及某些苷类)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它是分离水溶性物质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特点

是样品上柱量大,分离效果好,活性炭来源较易,价格便宜,

适用于大量制备分离。但是,由于活性炭的生产原料不同,制

备方法及规格不一,其吸附力不象氧化铝、硅胶那样易于控制。

到目前为止,尚无测定其吸附力级别的理想方法,因而限制了

其广泛应用。

1.活性炭的来源、规格及性能

活性炭的来源一般分为动物炭、植物炭和矿物(煤)炭三种,分别采用动物的骨头、木屑、煤屑高温炭化而成。目前市售的医药

用活性炭及层析用活性炭多以木屑做原料,加氯化锌在700~

800℃高温炭化、活化,经适当处理除去杂质而制成。由于植物

体内含有各种金属离子及生产过程中加入氯化锌,虽在出厂前

经过适当处理,但也难免含有微量重金属离子,用时应注意。

用于层析的活性炭,基本上可以分三类:

(1)粉末状活性炭:一般为医药用或化学纯活性炭。该类活性炭颗粒极细,呈粉末状,其总表面积特别大,吸附力及吸附量也特

别大,是活性炭中吸附力最强的一类。但是,由于其颗粒太细,

在层析过程中流速极慢,需要加压或减压操作,手续较繁。(2)颗粒状活性炭:其颗粒较前者为大,其总表面积也相应减小,吸附力及吸附量也较次于前者。但是,在层析过程中流速易于

控制,勿需加压或减压操作,克服了粉末状活性炭的缺点。(3)锦纶活性炭:这种活性炭是以锦纶为粘合剂,将粉末状活性炭制成颗粒。其总表面积较颗粒状活性炭为大,较粉末状活性炭

为小,其吸附力较二者皆弱。因为锦纶不仅单纯起一种粘合作

用,它也是一种活性炭的脱活性剂,因此可用于分离前两种活

性炭吸附太强而不易洗脱的化合物。用其分离酸性氨基酸及碱

性氨基酸,可取得很好效果。流速易控制,操作简便。

2.活性炭对物质的吸附规律及应用

活性炭在水溶液中的吸附力最强,在有机溶剂中吸附力较弱,故用有机溶剂脱吸附。在一定条件下,对不同物质的吸附力也不一样,

一般来讲:

(1)对极性基团(如-COOH,-NH2,-OH等)多的化合物的吸附力大于极性基团少的化合物。例如,活性炭对酸性氨基酸和碱性

氨基酸的吸附力大于中性氨基酸。原因就是酸性氨基酸中的羧

基比中性氨基酸多,碱性氨基酸中的氨基(或其他碱性基团)

比中性氨基酸多。因而,可借此性质将酸性氨基酸或碱性氨基

酸与中性氨基酸分开。

(2)对芳香族化合物的吸附力大于脂肪族化合物,因而可借此性质将芳香族氨基酸与脂肪族氨基酸(两者的氨基和羧基数目相同)

分开。也可将某些水溶性芳香族物质与脂肪族物质分开。(3)对分子量大的化合物的吸附力大于分子量小的化合物。例如,活性炭对肽的吸附力大于氨基酸,对多糖的吸附力大于单糖。

因此可利用活性炭分离氨基酸与肽,单糖与多糖。氨基酸、单

糖先洗脱下来;肽、多糖后洗脱下来。

3.活性炭的处理

活性炭是一种强吸附剂,对气体的吸附力及吸附量都很大。气体分子占据了活性炭的吸附表面,因而造成所谓活性炭“中毒”,使

其活力降低。同时,又有一些气体可引起某些副反应,如氧气

可引起层析物质的氧化。为了防止该副反应的发生,最简单方

便的方法就是加热烘干,可将吸附的绝大多数气体除去。一般

在使用前,将活性炭在120℃加热干燥4~5小时即可。锦纶活

性炭因锦纶受热温度高要变形,在100℃干燥4~5小时即可。

另外,活性炭在生产过程中曾加入氯化锌活化,生产原料木屑内也含有各种金属离子,它们对层析带来很多麻烦。特别是重金属

离子,其本身具有很高的毒性,而且吸附在活性炭表面上,具

有强的催化作用,致使层析物质产生某些催化反应,因此必须

将其除去。医药用、化学纯活性炭在出厂前对所含杂质及重金

属均经检查,符合规定要求。锦纶活性炭在制备过程中也经过

大量酸洗、水洗,勿需特别处理即可应用。但是,工业用活性

炭在用前必须进行严格处理,一般处理方法有二:

一、将工业用活性炭置于烧瓶中,加入2~3M盐酸,水浴加热半小

时,在加热过程中,间歇地振摇。然后减压滤干,如此以酸处

理2至3次,再以热蒸馏水洗涤至pH5-6,滤干,烘箱中150℃

干燥8小时,置于瓶中,密塞备用。

二、将工业用活性炭置于三角瓶中,加20%醋酸水溶液,煮沸5~

10分钟,减压滤干,以除去含氮杂质及部分金属离子。如此处

理2至3次,再以热蒸馏水洗至pH5-6,滤干。将其悬浮于水

中,每100g活性炭中加入氰化钾50mg(预防重金属离子的催

化作用),直火加热,在60℃保持10分钟,趁热过滤,以热蒸

馏水洗至pH6~7,烘箱中100℃干燥至恒重,于瓶中密塞备用。4.柱层析的操作

(1)装柱:因活性炭在水中吸附力最强,一般在水中装柱。活性炭以蒸馏水浸泡1小时左右,不断搅拌除去气泡。倒入柱中,让

其自然沉降,装至所需体积,备用。粉末状活性炭因流速太慢,

则需与硅藻土(1:1)混合后,再用蒸馏水调成糊状装柱,并且

待样品上柱后,层析柱顶端连有自动控制的加压泵进行层析。(2)加样:样品一般用水溶解。浓度在25~50%之间,即1 g样品溶于2~4 ml水中。活性炭层析的样品上柱量较大,一般每100

mg活性炭可上样5~10 g。在某些情况下,样品的上柱量及样

品浓度可适当增加或减少。例如,当欲分离之成分在样品中的

相对含量较低,且易吸附于柱上,而其他成分不易吸附时,则

可将上柱量增大,使大部分成分很快从柱上流下,而欲分离之

成分经适当洗脱即可得到;当欲分离之成分不易被活性炭吸附

且不易吸附之成分不只一个,则样品上柱量必须大大减少,才

能达到分离目的。总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

某些样品在水中不易溶解时,可加适量甲醇、乙醇或丙酮使其

溶解。但样品体积不可太大,样品上柱量也应相应减少,否则

影响分离效果。

(3)洗脱:洗脱溶剂一般采用水、各种浓度的乙醇液。也有人采用5~10%丙酮液、2~5%醋酸、1~5%苯酚水溶液等洗脱,但不

常用。最常用的是水-乙醇溶液梯度洗脱,其洗脱顺序是:水、

10%、20%、30%、50%、70%的乙醇溶液。若仍有部分物质

未洗脱下来,最后可用适当有机溶剂或3.5%氨水洗脱。流出液

以适当体积分瓶收集,分别浓缩。用过的活性炭可以用酸碱处

理回收,因活性炭来源较易,价格便宜,一般不回收使用。(五)大孔吸附树脂层析

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种不含交换基团的、具有大孔结构的高分子吸附剂,也是—种亲脂性物质。它可有效地吸附具有不同化学性质的各

种类型的化合物,以范德华力从很低浓度的溶液中吸附有机物。

大孔吸附树脂由于具有选择性好、吸附容量大、机械强度高、

再生处理方便、吸附速度快、解吸容易等优点,现广泛应用于

工业废水的处理,维生素、抗生素的分离提纯及水溶性成分的

分离纯化,近年来多用于皂苷及其它苷类化合物的分离。1.大孔吸附树脂的类型及性能

大孔吸附树脂—般为白色颗粒状,理化性质稳定,不溶于酸、碱及有机溶剂。按性能分为极性、中极性和非极性三种类型。非极性吸

附树脂是以苯乙烯为单位,二乙烯苯为交联剂聚合而成,故称

为芳香族吸附剂。中极性吸附树脂是以甲基丙烯酸酯为单位和

交联剂聚合而成,也称为脂肪族吸附剂。极性吸附树脂则在结

构中含有硫氧、酰胺、氮氧等基团。由于树脂性质各异,使用

时须加以选择。如分离极性较大的化合物应选用中极性的树脂,

而极性较小的化合物则选用非极性树脂。

2.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及再生

新购的树脂一般是用氯化钠及硫酸钠处理过的,同时树脂内部尚存在未聚合的单体,残余的致孔剂、引发剂、分散剂等,故用前

必须除去。将新购的树脂放在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使其溶

胀至体积不再增加为止,然后倒入层析柱内,使柱内树脂量不

要超过柱长的1/2以上,除去悬浮于水溶液面上的树脂颗粒,

再用95%乙醇洗柱,直至流出液加2倍水混合后不呈白色浑浊

为止,最后用水洗涤除尽乙醇备用。

树脂经解吸附后即需再生。再生时用甲醇或乙醇浸泡洗涤即可达到,必要时可用1M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依次洗涤,然后用水

洗至中性,浸泡在甲醇或乙醇中备用,使用前用水洗涤除尽醇

即可使用。

3.柱层析

大孔吸附树脂采用湿法装柱,湿法上样。样品液一般为浓缩液,以澄清为好。混合组分在大孔树脂上吸附后,—般依次用水、含水甲

醇、乙醇或丙酮10%,20%……(V/V)洗脱,最后用浓醇或

丙酮洗脱,分别收集各部分洗脱液,经TLC或PC检测并合并

相同组分。

第三章实验

实验一延胡索生物碱的系统分离法

实验目的

(1)了解生物碱的系统分离法的原理及应用。

(2)掌握生物碱的系统分离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块茎。主产于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延胡索具有活血、

利气、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疗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

后淤阻、跌打疼痛等。主要的化学成分是生物碱,其中叔胺类

含量为0.65%,季胺类约0.3%,目前已从中分离得到近20种

生物碱。

1.基本原理

除水溶性生物碱外,大多数生物碱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而生物碱的盐类能溶于乙醇及水,难溶于有机溶剂。因此,生物碱盐

的水溶液用醚萃取时,生物碱盐不能自水液中提出,必须加碱

碱化使生物碱游离,游离的生物碱则可溶于有机溶剂而被提出。

常用的生物碱萃取溶剂为乙醚、氯仿。

生物碱因其结构可分为四种类型,由于生物碱的理化性质与其结构有关,根据其理化性质不同,可将各类型生物碱进行分离(见

系统分离流程)。

(1)弱碱性生物碱—一因其碱性极弱,与酸结合成盐不稳固,则易自中性或酸性水溶液中转溶于有机溶剂,故在醚液A中可能出现。(2)非酚性叔胺生物碱—一一般碱性较强,其盐类在碱化后,生物碱游离,转溶于有机溶剂,故在醚液B中出现。

(3)酚性叔胺生物碱——可与苛性碱(NaOH,KOH或Ca(OH)2)生成钠、钾或钙盐,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酸化中和后再

加碱(氨水或碳酸钠)则游离出生物碱,从而可溶于有机溶剂,

故在醚液C中出现。

(4)水溶性生物碱易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它包括季铵生物碱、氮氧化物等,故保留在最后水溶液中。

中药分析实验指导讲解

中药分析实验指导 中药教学部

重庆邮电学院生物信息学院 二OO五年二月 前言 《中药分析》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制剂质量及控制方法的一门学科。《中药分析实验》是继《中药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之后而开设的实验课程,是中药学专业应用性较强的一门实验课程。其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掌握中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熟悉常用中药及其制剂的定性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整理和制定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标准打下一定的基础。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实验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本教材的编写力求遵循中药专业的培养目标,适应药学类专业教育的需要,并注重突出实用性、先进性及中药分析的特色。 本教材中收载了比较成熟且基本技能训练效果较好,又切合理论课程基本要求的中药分析实验共12个,实验性质涵盖验证性、综合性和设计性三种类型。每一实验都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提要、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和思考题五个部分,实验内容项后附有涉及实验结果及相关内容的思考题,对开拓学生思路、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大有裨益。本实验教材力求选用最新研究资料,密切联系教学、生产和科研实际,对中药类本科专业学生适用。 生物信息学院中药学教学部 赵颖编著

2005年02月 目录 中药分析实验的一般知识 (3) 实验一中药制剂的显微定性鉴别………………………………………………??5 实验二中药制剂的理化定性鉴别………………………………………………??6 实验三重量法测定苦参片中苦参总碱的含量…………………………………??7 实验四甲苯法测定中药制剂中水分含量………………………………………??8

环境化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有机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有机化合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 ow)是指平衡状态下化合物在正辛醇和水相中浓度的比值。它反映了化合物在水相和有机相之间的迁移能力,是描述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中行为的重要物理化学参数,它与化合物的水溶性、土壤吸附常数和生物浓缩因子密切相关。通过对某一化合物分配系数的测定,可提供该化合物在环境行为方面许多重要的信息,特别是对于评价有机物在环境中的危险性起着重要作用。测定分配系数的方法有振荡法、产生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有机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测定方法; 2、学习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 二、实验原理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是平衡状态下化合物在正辛醇相和水相中浓度的比值,即: K ow = c o/c w 式中:K ow—分配系数; c o—平衡时有机化合物在正辛醇相中的浓度; c w—平衡时有机化合物在水相中的浓度。 本实验采用振荡法使对二甲苯在正辛醇相和水相中达平衡后,进行离心,测定水相中对二甲苯的浓度,由此求得分配系数。 K ow=(c0V0-c w V w)/ c w V w 式中:c0、c w—分别为平衡时有机化合物在正辛醇相和水相中的浓度; V0、V w—分别为正辛醇相和水相的体积。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1)紫外分光光度计 (2)恒温振荡器 (3)离心机 (4)具塞比色管:10mL (5)玻璃注射器:5mL (6)容量瓶:5mL,10mL 2、试剂 (1)正辛醇:分析纯 (2)乙醇:95%,分析纯 (3)对二甲苯:分析纯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 移取1.00mL对二甲苯于10mL容量瓶中,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取该溶液0.10mL于25mL容量瓶中,再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时浓度为400μL/L。在5只25mL容量瓶中各加入该溶液1.00、2.00、3.00、4.00和5.0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于波长227nm处,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值。利用所测得的标准系列的吸光度值对浓度作图,绘制标准曲线。 2.溶剂的预饱和 将20mL正辛醇与200mL二次蒸馏水在振荡器上振荡24h,使二者相互饱和,静止分层后,两相分离,分别保存备用。 3.平衡时间的确定及分配系数的测定 (1)移取0.40mL对二甲苯于10mL容量瓶中,用上述处理过的被水饱和的正辛醇稀

中药化学实验讲义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实验讲义 (供中药专业使用)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药物化学教研室 2015年3月

目录 说明和实验须知 (3) 实验一粉防已生物碱的提制和鉴识 (4) 实验二虎杖蒽醌类成分及白黎芦醇苷的提制和鉴定 (10) 实验三槐花米黄酮苷元的提制和鉴定 (17) 实验四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的提制和鉴定 (22)

中药化学实验讲义 一.说明 中药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教学占重要地位,通过实验要达到以下目的。 1.能检验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掌握的更加牢固。 2.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从事中药化学科研工作和实际工作的基本训练。 3.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作风。 实验中,重点是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实验须知 1.遵守实验室制度,维护实验室安全,不违章操作,严防爆炸、着火、中毒、触电、漏水等事故的发生。若发生事故应立即采取措施并报告指导老师。 2.实验前做好预习,明确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安排的实验计划,争取准时结束,实验过程中应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凡是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及有关数据,应随时如实地记录。实验完毕,要认真总结,写好实验报告,实验所得的提纯物要包好,贴上标签,交给老师。 3.实验室内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嚷,不许抽烟。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实验过程中,不许随便离开。 4.实验台前应保持整洁,与实验无关的物品不得放在台前。实验中废弃的固体物,要丢入废物桶内。 5.爱护仪器,节约药品,仪器损坏后应填写报损单,注明原因,由指导教师按规定处理。 6.实验过程中要节约用水、用电。 7.每次实验结束后,值日生应将实验室打扫干净,倾倒废物桶,关好水、电、门窗,方可离去。

初中化学基本实验技能(讲义及答案)

基本实验技能(讲义) 一、知识点睛 1.实验仪器及操作 识记常见仪器的名称及用途,并掌握基本实验操作。 2.实验误差分析 (1)托盘天平 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左物右码) ①不使用游码时,若药品与砝码位置放反,则称量的 药品质量= ; ②使用游码时,若药品与砝码位置放反,则称量的 药品质量= 。 (2)量筒 量筒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保持水平。 ①仰视,读数比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 ②俯视,读数比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 3.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1)实验目的 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氧气、 水蒸气含量的不同。 (2)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①取两个空集气瓶,用玻璃片盖好瓶口,正放在桌面上。 另取两个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取出后正放在桌面上。 ②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 现象: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盛有 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结论: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 ③分别向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滴入相同滴数的澄 清石灰水。 现象: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盛有 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结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 ④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其中一块哈气。 现象: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哈气 的玻璃片。 结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

4.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实验目的 对蜡烛在点燃前、燃烧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细 致的观察,学会完整地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2)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点燃前: ①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硬度并嗅其气味。 现象:色固体,质地,有气味。 ②用小刀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 现象:石蜡漂浮在水面上,溶于水。 结论:石蜡是一种密度比水,不溶于水的固体。 燃烧时: ③点燃蜡烛,观察燃烧时的变化及火焰。 现象:发出黄白色火焰、放热、冒黑烟、熔化成液 态后又凝固,火焰分为三层,最亮, 最暗。 结论:石蜡熔点较,燃烧时形成炭黑,火焰分 为。 ④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 s 后取出。 现象:处于火焰最外层的两端先变黑,第二层次之, 最里层变黑最慢。 结论:温度最高,温度最低。 ⑤分别取一个干燥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 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 现象:干燥烧杯内壁有产生,另一个烧杯内壁 澄清石灰水。 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了和。 熄灭后: ⑥熄灭蜡烛,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 现象:有产生,点燃白烟,蜡烛重新燃烧。 结论: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具有可燃性。

简化实用化学实验指导

实用化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一、实验目的 1、理解中和滴定的原理,掌握中和滴定中的各种计算。 2、练习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 二、实验原理 将已知准确质量的基准物质的溶液,加入指示剂,用盛装待测液的滴定管滴加至终点,根据所消耗待测液的体积和基准物质的质量,计算待测液的标准浓度。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 == H2O 三、试剂NaOH(s)、邻苯二甲酸氢钾(s)、酚酞指示剂、HCl标准溶液。 四、实验方法 1、NaOH溶液的配制0.5 mol·L-1 NaOH的配制称10克NaOH固体于150mL烧杯中,加蒸馏水500mL溶解后,将溶液转移到500mL试剂瓶中,加橡皮塞,摇匀。 2、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准确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0.8克于锥形瓶中,加水50mL使其溶解,滴加酚酞指示剂1滴,用待测的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无色恰变为粉红色,且30秒内不褪色即为终点。由滴定终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来计算NaOH溶液的浓度,重复标定三次。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由实验数据计算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 六、思考题 1、在进行中和滴定时,已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为什么还要用标准溶液再洗2~3次?用标准溶液洗后的滴定管,如再用蒸馏水洗一次,这种操作是否正确? 2、滴定用的锥形瓶是否也要用待测的溶液洗涤?锥形瓶装待测液前是否必须保持干燥?为什么? 3、滴定前为什么要注意赶除滴定管中尖嘴部分的气泡?如何赶除? 实验二酸奶中总酸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乳浊液滴定终点的观察方法。 2、掌握用酸碱滴定测定酸奶酸度的方法。 3、了解实际样品的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 酸奶中的酸由多种有机酸组成,这些有机酸是优质酸牛奶经消毒后加入乳酸链球菌发酵而成的,可用酸碱滴定或电位滴定法测定其总酸度,以检测酸奶的发酵程度。酸碱滴定法是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用酚酞指示滴定终点。电位滴定法是根据化学计量点附近的pH值突跃,经数据处理确定滴定终点。两种方法都由滴定终点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来计算总酸度。 三、试剂与器材NaOH标准溶液(0.5mol·L-1)、酚酞乙醇溶液(0.2﹪)、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市售酸奶。 (100mL)烧杯、电炉、分析天平、台秤、锥形瓶、25mL(酸式)碱式滴定管、50mL量筒、25mL移液管。 四、实验方法(酸碱滴定法测定酸奶总酸度) (1)0.5mol·L-1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见实验一) (2)拟定用酸碱滴定法分析时酸奶的称量范围取250mL酸奶充分搅拌均匀,称5~6克,加15mL温热的(30~40℃)去离子水并搅拌均匀,加酚酞指示剂2~3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试液呈粉红色,且30秒内不褪色。根据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重新确定酸奶的称量范围。 (3)酸奶中总酸度的测定准确称取消耗20~30mLNaOH标准溶液所需的酸奶质量,加50mL温热的(30~40℃)去离子水,重复上述滴定操作,测定三次。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1、由实验数据计算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见实验一) 2、以100克酸奶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克数表示酸奶的总酸度。 3、计算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与酸奶的总酸度[以100克酸奶消耗NaOH的质量(g)表示。 六、思考题1、如何确定酸奶的称量范围? 2、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与酸奶中总酸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实验三实用胶水(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

中药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中药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课程名称 中药化学 二、课程编码 1002371 三、课程性质 必修课 四、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104 总学分:6.5 实验学时:44 五、适用专业 中药学专业 六、本实验课的配套教材、讲义与指导书 天然药化教研室编.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讲义. 七、实验课的任务、性质与目的 中药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药化学实验是中药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必须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高度重视实验课,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印证并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掌握由中药中提取、分离、精制有效成分,并对其进行鉴别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独立动手、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研作风。 八、实验课的基本理论 1. 掌握各类主要中药化学成分(如生物碱、糖苷类、黄酮、蒽醌、苯丙素、萜类、强心苷、皂苷等)的基本结构类型、结构特征;了解各类主要化学成分中的重要中药; 熟悉各类主要化学成分中的重要生物活性成分。 2. 掌握各类主要化学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理化性质与化学成分分子结构之间的相 互关系;熟悉不同的理化性质在提取方法的设计和化学结构鉴定中的重要作用。

3. 掌握各类生物活性成分常用的提取分离方法的原理和技术;了解提取分离方法和 处理条件对化学成分结构的影响及后生产物形成的可能性。 4. 了解各类主要化学成分的波谱特征;了解化学成分结构研究中典型的降解反应及衍生物的制备;掌握各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特征定性反应、化学结构鉴定研究的步骤和采取的主要方法。 九、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每次实验课以小组进行教学:每组24人,由1位教师指导进行实验操作或课堂讨论。对中药化学实验中重要的操作技能和方法采取首先观看教学录像或操作动画,同时指导教师详细讲解每一步的操作方法和原理,然后再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老师点评。 十、考核方式与评分方式 根据平时实验成绩和实验考试综合评定。平时实验70%,实验考试30%。

综合化学实验讲义

宁夏理工学院综合化学实验(试用版) 罗桂林陈兵兵陈丽等主编 文理学院化工系 2014年10月

目录 实验一过氧化钙的合成及含量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二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及组成测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三食盐中碘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四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五水果中总酸度及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六查尔酮的全合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过氧化钙的合成及含量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制备过氧化钙的原理及方法。 2. 掌握过氧化钙含量的分析方法。 3. 巩固无机制备及化学分析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一主族和第二主族以及银与锌等均可形成化学稳定性各异的简单过氧化物;它们是氧化剂,对生态环境是有好的,生产过程中一般不排放污染物,可以实现污染的零排放。 CaO 2·8H 2 O是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无臭无味,在潮湿空气中可以长期缓慢释 放出氧气,50℃转化为CaO 2·2H 2 O,110℃-150℃可以脱水,转化为CaO 2, 室温下 较为稳定,加热到270℃时分解为CaO和O 2。 2CaO 2 =2CaO + O 2 △ r H m = mol CaO 2难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丙酮,它与稀酸反应生成H 2 O 2 ,若放入微量的 碘化钾作催化剂,可作为应急氧气源;CaO 2 广泛用作杀菌剂、防腐剂、解酸剂和 油类漂白剂,CaO 2 也是种子及谷物的消毒剂,如将其用于稻谷种子拌种,不易发生秧苗烂根。 制备的原料可以是CaCl 2·6H 2 O、H 2 O 2 、NH 3 ·H 2 O,也可以是Ca(OH) 2 和NH 4 Cl, 在较低的温度下,通过原料物质之间的反应,在水溶液生成CaO 2·8H 2 O,在110℃ 条件下真空干燥,得到白色或微黄色粉末CaO 2 。有关反应式如下: CaCl 2 + 2 NH 3 ·H 2 O = 2NH 4 Cl + Ca(OH) 2 Ca(OH) 2 + H 2 O 2 + 6 H 2 O = CaO 2 ·8H 2 O 连解得: CaCl 2 + H 2 O 2 + 2 NH 3 ·H 2 O + 6 H 2 O ══ CaO 2 ·8H 2 O + 2NH 4 Cl 过氧化钙含量的测定,可以利用在酸性条件下,过氧化钙与稀酸反应生成过氧化氢,用标准高锰酸钾滴定来确定其含量。为加快反应,可加入微量的硫酸锰。 5CaO 2 + 2MnO 4 - + 16H+ = 5Ca2+ + 2Mn2+ + 5O 2 ↑+ 8H 2 O CaO 2的质量分数为:W(CaO 2 )= *C *V *M /m

中药化学实验指导—实验八 甾体皂苷元的提取分离与检识

实验八 甾体皂苷元的提取分离与检识 (一)目的要求 学习从药材中提取、精制和检识甾体皂苷元,通过实验要求: 1.掌握用酸水解,有机溶剂提取和精制皂苷元的方法。 2.熟悉皂苷及皂苷元的性质和检识方法。 (二)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及性质 甾体皂苷主要存在于百合科、薯蓣科、龙舌兰科等植物中。某些甾体皂苷元如薯蓣皂苷元、替告皂苷元及海可皂苷元等是制药工业中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及甾体避孕药的重要原料。穿山龙为薯蓣科植物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的干燥根茎。具有舒筋活血、消食利水、祛痰截疟的功效。主治风寒湿痹、慢性气管炎、消化不良、劳损扭伤、疟疾、痈肿。常被作为提取薯蓣皂苷元的原料,穿山龙总皂苷水解可得1.5%~2.6%薯蓣皂苷元。 1.薯蓣皂苷(dioscin) 分子式C 45H 72O 16,分子量869.08,针状结晶,mp.275~277℃(分解),可溶于甲醇、乙醇、醋酸,微溶于丙酮、戊醇,难溶于石油醚、苯,不溶于水。 1 42 1 rha O lc rh a 薯蓣皂苷 2.薯蓣皂苷元(diosgenin) 又称薯蓣皂素,分子式C 27H 42O 3,分子量414.61。为白色结晶性粉末(乙醇),mp.206~208℃,可溶于常用的有机溶剂及醋酸中,不溶于水。 (三)实验原理 本实验是根据药材中的薯蓣皂苷,经酸加热水解可产生薯蓣皂苷元和糖。因甾体皂苷元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用石油醚连续回流提取总皂苷元,再用活性炭吸附脱色精制,得到精制薯蓣皂苷元。

(四)实验内容 1.薯蓣皂苷元的提取、精制 略 2.薯蓣皂苷与皂苷元的检识 (1)泡沫试验:取穿山龙的水浸液2ml,置于小试管中,用力振摇1分钟,应产生多量泡沫,放置10分钟,泡沫量应无显著变化。 (2)溶血试验:取清洁试管二支,一支加入穿山龙的水浸液0.5ml,另一支加入蒸馏水0.5ml作对照,然后各加入0.8%氯化钠水溶液0.5ml,摇匀,再向每支试管中加入红细胞悬浮液1ml,充分摇匀,静置,观察溶血现象。如试管中溶液为透明的鲜红色,管底无红色沉淀物为全部溶血;如试管中溶液透明但无色,管底沉着大量红细胞,振摇立即发生混浊为不溶血。 (3)醋酐-浓硫酸反应:取薯蓣皂苷元结晶少许,置白瓷板上,加醋酐数滴溶解后,加浓硫酸1滴,观察颜色变化。 (4)三氯醋酸反应:取薯蓣皂苷元结晶少许,置于干燥试管中,加等量固体三氯醋酸,于60~70℃恒温水浴中加热数分钟后,观察颜色变化。 (5)磷钼酸试验:取薯蓣皂苷元结晶少许,溶于乙醇中,用毛细管点于滤纸片或硅胶薄层板上,滴加磷钼酸试剂于斑点上,110℃加热,观察颜色变化,并与空白试剂作对照。 (6)薄层色谱检识 薄层板:硅胶G-CMC-Na板 试样:薯蓣皂苷元精制品乙醇溶液 对照品:薯蓣皂苷元对照品乙醇溶液 展开剂:氯仿-丙酮(93∶7) 显色:喷5%磷钼酸乙醇溶液,110℃加热10分钟显色。 (五)实验说明及注意事项 1.穿山龙经酸水解后应充分洗涤呈中性,以免烘干时被碳化。 2.在干燥水解后的原料时,应注意经常翻动,以缩短干燥时间。 3.石油醚极易挥发和燃烧,必须用水浴加热且水浴温度不宜过高,以能使石油醚微沸即可,并应加大冷凝水流速,以便冷凝完全。

分析化学实验讲义

分析化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滴定分析仪器基本操作(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 1. 滴定管 滴定管是滴定时可以准确测量滴定剂消耗体积的玻璃仪器,它是一根具有精密刻度,内径均匀的细长玻璃管,可连续的根据需要放出不同体积的液体,并能够准确读出液体体积。 常量分析用的滴定管容量为50mL 和25mL,最小刻度为0.1 mL,读数可估计到0.01 mL。 滴定管分为具塞和无塞两种,也就是习惯上所说的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 酸式滴定管又称具塞滴定管,它的下端有玻璃旋塞开关,用来装酸性、中性与氧化性溶液,不能装碱性溶液如NaOH等。 碱性滴定管又称无塞滴定管,它的下端有一根橡皮管,中间有一个玻璃珠,用来控制溶液的流速,它用来装碱性溶液与无氧化性溶液。 滴定管的使用: (1)使用前的准备 ①洗涤:自来水→洗液→自来水→蒸馏水 ②涂凡士林:活塞的大头表面和活塞槽小头的内壁 ③检漏:将滴定管内装水至最高标线,夹在滴定管夹上放置2min ◆酸式滴定管用滤纸检查活塞两端和管夹是否有水渗出,然后将活塞旋转180℃,再检查 一次 ◆碱式滴定管,放置2min,如果漏水应更换橡皮管或大小合适的玻璃珠 ④润洗:为保证滴定管内的标准溶液不被稀释,应先用标准溶液洗涤滴定管3次,每次5~10mL ⑤装液:左手拿滴定管,使滴定管倾斜,右手拿试剂瓶往滴定管中倒溶液,直至充满零刻线以上 ⑥排气泡: 酸式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时,右手拿滴定管上部无刻度处,左手打开活塞,使溶液迅速冲走气泡。 碱式滴定管有气泡时,将橡皮塞向上弯曲,两手指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管尖喷出,排除气泡。

⑦调零点:调整液面与零刻度线相平,初读数为“0.00mL” ⑧读数: a.读数时滴定管应竖直放置 b.注入或放出溶液时,应静置1~2min后再读数 c.初读数最好为0.00mL d.无色或浅色溶液读弯月面最低点,视线应与弯月面水平相切 e.深色溶液应读取液面上缘最高点 f.读取时要估读一位 (2)滴定操作:将滴定管夹在右边 ①酸式滴定管:活塞柄向右,左手从滴定管后向右伸出,拇指在滴定管前,食指及中指在管后,三指平行的轻轻拿住活塞柄。 注意:不要向外用力,以免推出活塞 ②碱式滴定管:左手拇指在前,食指在后,捏住橡皮管中玻璃珠的上方,使其与玻璃珠之间形成一条缝隙,溶液即可流出。 注意:不要捏玻璃珠下方的橡皮管,也不可使玻璃珠上下移动,否则空气进入形成气泡 ③边滴边摇瓶:滴定操作可在锥形瓶或烧杯内进行。在锥形瓶中进行滴定,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拿住锥形瓶,其余两指辅助在下侧,使瓶底离滴定台高约2~3cm,滴定管下端深入瓶口内约1cm。左手控制滴定速度,便滴加溶液,边用右手摇动锥形瓶,边滴边摇配合好(3)滴定操作的注意事项: ①滴定时,最好每次都从0.00 mL开始 ②滴定时,左手不能离开旋塞,不能任溶液自流 ③摇瓶时,应转动腕关节,使溶液向同一方向旋转(左旋、右旋均可)。不能前后振动,以免溶液溅出。摇动还要有一定的速度,一定要使溶液旋转出现一个漩涡,不能摇得太慢,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 ④滴定时,要注意观察滴落点周围颜色变化,不要去看滴定管上的刻度变化 ⑤滴定速度控制方面 连续滴加:开始可稍快,呈“见滴成线”,这时为10 mL/min,即每秒3~4滴左右。注意不能滴成“水线”,这样,滴定速度太快 间隔滴加:接近终点时,应改为一滴一滴的加入,即加一滴摇几下,再加再摇 半滴滴加:最后是每加半滴,摇几下锥形瓶,直至溶液出现明显的颜色使一滴悬而不落,沿器壁流入瓶内,并用蒸馏水冲洗瓶颈内壁,再充分摇匀 ⑥半滴的控制和吹洗:

中药化学实验指导—实验六 八角茴香油的提取分离与检识

实验六八角茴香油的提取分离与检识 (一)目的要求 学习挥发油的提取和各类组成成分的检识,通过实验要求: 1.掌握挥发油的水蒸气蒸馏提取法。 2.学习挥发油的一般检识及挥发油中固体成分的分离。 3.掌握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薄层点滴定性检识。 4.了解挥发油单向二次薄层色谱检识。 (二)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及性质 八角茴香为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f.的干燥成熟果实。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含挥发油4%~9%,一般约5%(果皮中较多)、脂肪油约22%(主要存在于种子中)及蛋白质、树胶、树脂等。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是茴香醚,约为总挥发油的80%~90%,冷时常自油中析出,故称茴香脑。此外,尚含莽草酸及少量甲基胡椒酚、茴香醛、茴香酸等。 O C H3 C H C H C H3 C O O H O H O H H O O C H3 C H C H C H2 2 C HO O C H3 C O O H O C H3 茴香醚(脑)甲基胡椒酚茴香醛莽草酸茴香酸1.茴香脑(anethole) 又称大茴香醚、茴香烯、茴香醚。分子式C10H12O,分子量148.21。为白色结晶,mp.21.4℃,bp.235℃。与乙醚、氯仿混溶,溶于苯、醋酸乙酯、丙酮、二硫化碳及石油醚,几不溶于水。 2.莽草酸(shikimic acid) 又称毒八角酸。分子式C7H10O5,分子量174.15。无色针状结晶(甲醇—醋酸乙酯),mp.190~191℃。在100ml水中可溶解18g,100ml无水乙醇中可溶解2.5g,几乎不溶于氯仿、苯、石油醚。 3.甲基胡椒酚(methylchavicol) 分子式C10H12O,为无色液体,bp.215~216℃。 4.茴香醛(anisaldehyde) 分子式C8H8O2,有两种状态:棱晶,mp.36.3℃,bp.236℃;液体,mp.0℃,bp.248℃。 5.茴香酸(anisic acid) 分子式C8H8O3,为针状结晶,mp.184℃,bp.275~280℃。

中药化学实验内容

目录 实验一黄藤中掌叶防己碱的提取、氢化、和鉴定 (1) 1、巴马汀的提取 (1) 2、巴马汀粗品的精制 (2) 3、巴马汀氢化物的制备 (3) 4、鉴定 (4) 实验二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5) 1、大黄粉酸水解 (5) 2、总羟基蒽醌苷元的提取 (6) 3、PH梯度萃取 (7) 4、柱色谱精制大黄素 (9) 实验三槐类中芦丁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10) 1、芦丁的提取 (10) 2、芦丁的精制和酸水解 (11) 3、槲皮素五乙酰化物的制备 (12) 4、糖鉴定 (13) 5、芦丁、槲皮素的鉴定 (14)

1 实验一 黄藤中掌叶防己碱的提取、氢化、和鉴定 (一)巴马汀的提取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渗漉提取方法 2、得到巴马汀粗品 3、学习生物碱的定性鉴别方法 二、实验原理 黄藤中巴马汀(掌叶防己碱,Palmatine )的含量为4%,是季铵型生物碱,可溶于水、醇中,盐酸盐的溶解度低,有机酸盐的溶解度高,因此,用1%的醋酸溶液渗漉提取巴马汀。用盐析的方法,使巴马汀在水中溶解度降低而沉淀出来。 N H 3O H 3O OCH 3OCH 3 +OH _ Palmatine 三、实验方法 50g 黄藤粉 25ml 1%HAc 湿润 15min 500ml1%HAc 渗漉(1-2d/s ) 10ml 渗漉液 其余渗漉液 10%NaCl ,搅拌溶解 沉淀反应 6 N NaOH 调pH10, 静置,抽滤 巴马汀粗品 反应试剂:碘化铋钾 碘-碘化钾沉淀 鞣酸 硅钨酸 苦味酸 (1) 碘化铋钾试剂:取滤液1ml ,加入试剂1~2滴,如有砖红色沉淀产生,可能存在生

(精)分析化学实验讲义

分析化学标准化实验基础化学教学团队

分析化学标准化实验 目录 第一章安全教育及课程要求 (1) 第一节安全教育. (1) 第二节分析化学课程要求. (2) 第二章误差及有效数字的概念 (2) 第一节测量中的误差. (2) 第二节有效数字及计算规则 (5) 第三章分析化学标准化实验报告的写法 (8) 第一节分析化学标准化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8) 第二节分析化学标准化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 (9) 第四章定量分析标准操作训练内容 (10) 第一节分析天平的操作. (10) 第二节滴定管的操作. (12) 第三节容量瓶的操作. (15) 第四节移液管的操作. (16) 第五章分析化学标准化实验内容 (19) 实验一葡萄糖干燥失重的测定. (19)

实验二电子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 (20) 实验三醋酸的电位滴定和酸常数的测定 (22) 实验四0.1mol/L NaOH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5) 实验五苯甲酸的含量测定. (27) 实验六0.05mol/L EDTA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28) 实验七水的总硬度测定 (30) 实验八0.02mol/LKMnO 4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32) 实验九H2O2 的含量测定 (34) 第六章分析化学实验带教规范与要求 (36)

第一章安全教育及课程要求 第一节安全教育 一、对分析仪器的使用要求 1. 实验所使用的玻璃仪器按清单清点后为一人一套,如有损坏,应按价赔偿。 2. 实验中所使用的精密仪器应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使用完后应拔去插头,仪器各旋钮恢 复至原位,在仪器使用记录本上签名并记录其状态。 3. 实验时应节约用水、用电,实验器材一律不得私自带离实验室。二、对试剂药品的使用要求 1. 实验室内禁止饮食、吸烟,不能以实验容器代替水杯,餐具使用,防止试剂入口,实验结束后应洗手。 2. 使用As2O3、HgCl2 等剧毒品时要特别小心,用过的废物、废液不可乱倒,应回收或加以特殊处理。 3. 使用浓酸、浓碱或其他具有强烈腐蚀性的试剂时,操作要小心,防止溅伤和腐蚀皮肤、衣物等。对易挥发的有毒或有强烈腐蚀性的液体或气体,在通风橱中操作。 4. 使用苯、氯仿、CCI4、乙醚、丙酮等有毒或易燃的有机溶剂时应远离火焰或热源。 5. 实验过程中万一发生着火,不可惊慌,应尽快切断电源。对可溶于水 的液体着火时,可用湿布或水灭火;对密度小于水的非水溶性的有机试剂着时,用砂土灭火(不可 用水);导线或电器着火时,用CCI 4灭火器灭火。 第二节分析化学课程要求 一、实验操作要求 1. 容器的洗涤:对实验中使用过的仪器应按正确的洗涤方法进行洗涤至洁净。 2. 基本操作: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吸量管在使用前、使用时、使用后的操作应规范准确。 二、实验报告

中药化学实验指导书

中药化学实验指导书 中药教学部 重庆邮电学院生物信息学院 2005年02月

前言 中药化学是一门运用现代化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逐步渗透到中药鉴定、中药制剂、中药炮制等学科中,在药物的研制、中药资源的开发、药品检验、中药生产过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中药化学是中药的基础研究,是中药现代化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中药化学是中药专业的专业课程,其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中药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在中药鉴定、中药分析、制剂分析等专业课上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为此,我们根据本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编写了本实验讲义。 生物信息学院中药学教学部 高运玲潘正编著 二OO五年二月

目录 第一节实验注意事项 (01) 第二节试剂的使用 (04) 第三节实验部分 (06) 实验一层析练习 (06) 实验二大黄中游离蒽醌的提取、分离与检识 (10) 实验三秦皮中七叶苷、七叶内酯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13) 实验四芦丁的提取和鉴定 (15) 实验五葛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20) 实验六茴香醚的提取分离和检识 (23) 实验七三七总皂甙的提取和精制 (25) 实验八薯蓣皂甙元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27) 实验九盐酸小檗碱的提取、精制及检识 (30) 实验十掌叶防已碱的提取分离及延胡索乙素的制备 (34) 实验十一苦参生物碱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39) 实验十二中药化学成分的系统预试验 (43) 附录 (53)

第一节实验注意事项 一、教学目的 通过《中药化学》的实验教学,要求学生能够: 1、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的煎煮法、渗漉法、回流法、液-液萃取法等中药提取法的操作技术。 2、掌握薄层层析、纸层析的基本操作,熟悉它们在中药化学成分鉴定、提取、分离和检识中的应用。 3、训练常量、半微量成分的分离,精制及检识方法,并了解有关中药成分研究中的文献检索和工具书查阅的基本方法。 4、初步形成方法自我设计中药中主要有效成分提取的能力,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中药化学实验的特点 1、实验周期长。一般一个提取实验需要用去3-5次课的时间,其间相隔数天。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仪器、试剂尤其是提取物的妥善保管或者保存。 2、所用溶剂和试剂品种多,而且用量较大。 3、许多有机溶剂易燃、有毒,或有腐蚀性。个别甚至容易发生爆炸。 4、也有不少实验需要电炉加热或者抽气机减压,学生用到的热源和电器较多,安全教育要跟上。严防产生中毒、触电、烫伤等意外,谨防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的发生。 三、实验室规则 1、必须遵守实验室的各项制度,听从教师指导,尊重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职权,实验前应认真预习,明确目的、要求,弄清操作步骤、方法和基本原理。作好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在未弄清实验目的及

药物化学实验讲义总论

药物化学实验 必做实验: 1.苯妥英锌; 2.磺胺醋酰钠; 3.苯佐卡因; 4. 扑热息痛的合成 河北联合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学科 2012年3月

实验一苯妥英锌(Phenytoin-Zn)的合成 一、目的要求 1. 学习二苯羟乙酸重排反应机理。 2. 掌握用三氯化铁氧化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 苯妥英锌可作为抗癫痫药,用于治疗癫痫大发作,也可用于三叉神经痛。苯妥英锌化学名为5,5-二苯基乙内酰脲锌,化学结构式为: H N N O O Zn 2 苯妥英锌为白色粉末,mp.222~227℃(分解),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氯仿、乙醚。合成路线如下: C CH O [O]C C O O C C O O +C O NH2 NH2 NaOH H N ONa O HCl H N OH O ZnSO4 H N O O Zn 2 NH3H2O . 三、实验方法 (一)联苯甲酰的制备 投入3.0g安息香,9ml冰醋酸,10%浓度CuSO4·5H2O水溶液20滴,1.5g硝酸铵*,沸石一粒,加入到100ml单口球形瓶中,装好回流冷凝管,回流反应60min。将反应液倾入盛有50 mL水的烧杯中,用少量水洗涤球形瓶合并至烧杯,搅碎产物,抽滤,结晶用少量水洗,干燥,得粗品2.1—2.4g,收率70—80%。如果要制备纯品,可以将粗品可以用75%乙醇重结晶,产品mp94-96℃。 *该方法是改进的氧化安息香为二苯基乙二酮的方法,使用二价铜离子为催化剂,硝酸盐为氧化剂。请思考原理。

(二)苯妥英的制备 在装有球形冷凝器的100 mL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联苯甲酰2 g,尿素0.7 g,20% 氢氧化钠6 mL,50% 乙醇10 mL及沸石一粒,直火加热,回流反应30 min,然后加入沸水60 mL,活性碳0.3 g,煮沸脱色10 min,放冷过滤。滤液用10 % 盐酸调pH 6,析出结晶,抽滤。结晶用少量水洗,干燥,得粗品,计算收率。 (三)苯妥英锌的制备 将苯妥英0.5 g置于50 mL烧杯中,加入氨水(15 mL NH3.H2O + 10mL H2O),尽量使苯妥英溶解,如有不溶物抽滤除去。另取0.3 g ZnSO4.7H2O加3 mL水溶解,然后加到苯妥英铵水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抽滤,结晶用少量水洗,干燥,得苯妥英锌,称重,测分解点,计算收率。 注释: 1. 制备联苯甲酰时,直火加热至中沸,通过测其熔点控制质量。 2. 苯妥英锌的分解点较高,测时应注意观察。 实验二磺胺醋酰钠(Sulfacetamide Sodium)的合成 一、目的要求 1. 通过磺胺醋酰钠的合成,了解用控制pH、温度等反应条件纯化产品的方法。 2. 加深对磺胺类药物一般理化性质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磺胺醋酰钠用于治疗结膜炎、沙眼及其它眼部感染。磺胺醋酰钠化学名为N-[(4-氨基苯基)-磺酰基]-乙酰胺钠-水合物,化学结构式为: NH2 2NCOCH3 H2O . 磺胺醋酰钠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丙酮。合成路线如下:

药学综合实验指导书范文

药学综合实验教学指导书 Separation Technology and exploitation of Natural Medical 课程编号:学时/学分:一周/ 3.0 一、指导书说明 本指导书根据长沙理工大学2006年版生物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制定.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天然药物提取分离与开发利用、药剂学二、教学对象 生物工程专业学生 三、课程性质与总体要求 1、课程性质:必修课 2、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实验的学习,检验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对理性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掌握得更加牢固,通过实验训练学习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从事天然药物及药剂学科研工作的基本训练。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天然药物经典提取与分离纯化方法及其制剂研制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熟悉运用化学方法、色谱方法来鉴定化合物以及原料药与制剂的分析测定方法等内容。 四、教学方式、重点 1、教学方式:实验课 2、重点内容:天然药物提取分离基本理论与技术,提取分离及分析方法; 五、考核方式 考查: 实验报告和出勤情况。

一、前言 药学综合实验是生物工程综合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试验,检验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对理性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掌握得更加牢固。通过试验,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从事天然药物科研工作的基本训练。 在实验中,重点是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学生掌握以下技能: 要求掌握常用的经典方法的原理及操作:其中包括液-固提取法:超临界提取、超声提取、回流提取等)、掌握柱色谱--吸附柱等的原理和基本操作和掌握常用的经典分析方法的原理及操作。 二、实验须知 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中,所用的药品多数是挥发性、易燃、有毒、有腐蚀性、刺激性、甚至爆炸性药品,试验操作又常在加温加压等情况下进行,需要各种热源、电器或其他仪器,操作不慎易造成火灾、爆炸、中毒、触电等事故。但只要加强爱护国家财产和保障人民生民安全的责任心,提高警惕,消除隐患,注意实验规则,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一)实验规则 1.试验前必须先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原理和操作规程。试验前应清点并检查仪器是否完整,装置是否正确,合格后方可进行试验。 2.试验时不准做与本实验无关的事情,严禁吸烟,不得擅自离开,并应随时注意反应情况,仪器有否漏气,破裂等。随时记录试验应记的项目,以作正式报告。

化学实验讲义

《化学实验》考点分析与答题技巧 1、考查《实验化学》必修课题中相关实验细节例、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向铜锌稀硫酸原电池中加入K 2Cr 2O 7或高锰酸钾晶体或10%H 2O 2会增强放电效率(2)向氯化钴溶液中加浓盐酸溶液会变蓝色,加水稀释溶液会变粉红色。 (3)将海带灰浸出液过滤后加入过量的氯水或H 2O 2以保证将I -全部氧化为I 2。(4)移液管使用前一定要润洗。移液管中液体放出后最后一滴一般不需吹出。 (5)过氧化氢在碱性溶液中分解较快,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氯化铁溶液等也可加速H 2O 2的分解。(6)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会显紫玫瑰色; (7)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的实验中,样品中两种离子在滤纸上分离并氨熏后, Fe 3+ 离子对应的色带离点样点要远一些。 (8)欲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1),先将样品溶解,然后加热至表面出现晶膜 后冷却,过滤得到硝酸钾晶体;将母液加热至大量晶体析出后,用余热蒸干,得氯化钠晶体。 (9)阿司匹林的提纯是将粗产品先溶解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过滤后向滤液加入盐酸,冷却后有晶体 析出,抽滤并用少量的乙醇洗涤晶体 (10)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70℃,将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 4溶液来检验制得气体是乙烯 (11)牙膏中的保湿剂甘油可与新制Cu(OH)2反应生成绛蓝色沉淀,牙膏中的安息香酸钠、氟化钠溶于水, 水解使溶液呈碱性,可以预防龋齿。 (12)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将氢氧化钠溶液迅速倒入盛有盐酸的量热计中,立即读出并记录溶液的起 始温度,充分反应后再读出并记录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 (13)用标准酸液、甲基橙试液、pH 计、滴定管(酸式和碱式)、锥形瓶、蒸馏水等主要仪器和药品即可 完成某一未知浓度氨水的电离度的测定实验 2、考查同类型实验之间的联系例、(1)纸层析与萃取的相似点如何?(2)过滤、热过滤、抽滤实验均用到滤纸,滤纸的折叠方法有何不同?过滤与热过滤时漏斗下端与烧杯内壁是否紧靠? (3)在纸层析试验与制铜氨纤维时均出现铜铵溶液,铜铵溶液的作用有何不同?要破坏铜铵溶液的结构可采取那些方法? (4)列举与氢氧化铜相关的试验 (5)《必修1》、《实验化学》中钢铁的吸氧腐蚀均有Fe 2+ 的检验,检验方法有何不同?所用试剂的名称和化学式的书写。

中药化学实验指导—实验四 槐花米中芸香苷的提取及槲皮素的制备与检识

实验四槐花米中芸香苷的提取及槲皮素的制备与检识(一)目的要求 学习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检识,通过实验要求: 1.通过芸香苷提取与精制,掌握碱溶酸沉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和操作。 2.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黄酮苷、苷元和糖部分的检识方法。 3.掌握由芸香苷水解制取槲皮素的方法。 (二)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及性质 槐花米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蕾,主要含芸香苷(芦丁),含量高达12%~20%,水解生成槲皮素、葡萄糖及鼠李糖;槐花亦含芸香苷,但含量较槐米为少。 芸香苷(rutoside) 分子式C27H30O16,分子量610.51。淡黄色针状结晶,mp.177~178℃,难溶于冷水(1∶8000),略溶于热水(1∶200),溶于热甲醇(1∶7)、冷甲醇(1∶100)、热乙醇(1∶30)、冷乙醇(1∶650),难溶于醋酸乙酯、丙酮,不溶于苯、氯仿、乙醚、石油醚等,易溶于吡啶及稀碱液中。 槲皮素(quercetin) 又称槲皮黄素,分子式C15H10O7,分子量302.23。黄色结晶,mp.314℃(分解)。溶于热乙醇(1∶23)、冷乙醇(1∶300),可溶于甲醇、丙酮、醋酸乙酯、冰醋酸、吡啶等溶剂,不溶于石油醚、苯、乙醚、氯仿中,几不溶于水。 O O H O H O O R H O O H 芸香苷R=-葡萄糖-鼠李糖 槲皮素R=H (三)实验原理 由槐花米中提取芸香苷的方法很多,本实验是根据芸香苷在冷水和热水中的溶解度差异的特性进行提取和精制,或根据芸香苷分子中具有酚羟基,显弱酸性,能与碱成盐而增大溶解度,以碱水为溶剂煮沸提取,其提取液加酸酸化后则芸香苷游离析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