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自考外国新闻事业史-简答题

2016年自考外国新闻事业史-简答题

2016年自考外国新闻事业史-简答题
2016年自考外国新闻事业史-简答题

2016年自考外国新闻事业史 - 简答题

1、简述定期报刊产生的过程及标志性意义

答:定期报刊产生于17世纪初。进入17世纪,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变动的加剧,社会信息量以及对信息需求的增长,物质技术条件的逐步改善,原来的手抄小报逐步改为印刷出版,不定期的新闻书逐渐定期化。定期化的实现,先是一年,半年,由于刊期过长,只能称为定期出版物;以后随着邮政事业的发展,邮件稳定在每周送达一次,便有了新闻性较强的周刊或周报,这便是定期报刊。定期报刊最早的发源地是德国和尼德兰,其中德国1609年出现的《通告——报道或新闻报》和《报道》这两份周刊依靠新闻信获得世界各地的消息并加以刊载,通常他们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定期报刊。此外,英国、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瑞典等国也陆续出现了定期报刊。

2、简述发达国家现代无产阶级报刊发展的概况及目前影响较大的共产党报刊的简况

答:在发达国家,由于资产阶级报纸占绝对优势,工人阶级的报纸,包括共产党和其他工人政党、组织的报纸,不仅数量少,而且财政不足,尽管如此,它们是发达国家报业的特殊组成部分,并有着无产阶级报纸自己的政治目标和办报方针,是所在国报业中的进步力量。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为了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者的利益,宣传本组织的纲领,同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争取民主权益,支持被压迫民族的斗争,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在资产阶级报业形成垄断的同时,无产阶级报刊仍然很难的力求保持和发展自己的阵地,但是目前他们只得在资本主义的经济轨道和法制体系种运作,收到了整个资本主义环境的制约。

目前在发达国家影响较大的共产党报刊主要有英国共产党的《晨星报》;法国共产党的机关报《人道报》和日本共产党的机关报《赤旗报》。

3、简述密尔顿《论出版自由》的主要内容。

答:1644年,密尔顿《论出版自由》:

一、严重批判了出版检查制度的弊端,认为其后果只能是破坏学术,窒息真理;

二、认为人民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限制这种自由只会伤害真理;

三、认为只有保障出版自由,真理才会在论证中战胜谬误。

4、何谓“掏粪运动”?其兴起的历史背景如何?

答:掏粪运动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新闻界中以杂志为主体掀起了一股揭露丑闻、谴责腐败、呼唤正义与良心的运动,这就是著名的“掏粪运动”。这一名称来源于当时的总统罗斯福,他把写揭露新闻的记者比作英国约翰·班扬的小说《天路历程》里的主人公,埋着头拿着粪耙收集污物,而不愿抬头看天主。

历史背景:“掏粪运动”是从《麦克卢尔杂志》1902年底发表的三组重要文章开始的。文章分别揭露美孚石油和洛克菲勒石油公司的黑幕、圣路易斯等城市弊端、以及劳工联盟腐败的问题。在《麦克卢尔杂志》的引导下,《人人杂志》、《柯里尔杂志》等也加入揭丑者行列。1905年以后,《柯里尔杂志》还成为继《麦》之后揭丑运动的主力。该刊在1905年和1906年发表了许多涉及经济、社会问题的文章。“掏粪运动”中的著名人物是美国小说家辛克莱,他对食品加工业的曝光使这一运动中的经典之作。

5、美国有哪几家最著名的新闻周刊?《时代》杂志有何特色?

答:美国著名的新闻周刊有《时代》、《新闻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读者文摘》等。

《时代》周刊是美国最有影响的新闻杂志。1923年由亨利.卢斯和哈登在纽约创办。该刊的特点是将一周的新闻加以组织、分类,并提供背景材料、进行解释分析。这种新闻报道方式也成为30年代流行起来的解释性报道的先驱。《时代》还创立了“时代体”,即字里行间充满了卢斯本人核定的术语、倒装句子,灵巧的形容词,还有一种对事物无不通晓的架势。《时代》每期有一个封面故事,每年遴选一位本年风云人物,撰成长稿,刊在每年最后一期《时代》上。这一做法引起了读者良好的反响。《时代》周刊经过多年发展日臻完善,在美国各大城市均派驻记者,除国内版外,还出版国外版。版面有数十栏,内容丰富。

《新闻周刊》是《时代》周刊最大的竞争者。1933年创刊于纽约,1961年“华盛顿

邮报公司”收购该刊。其立场与《华盛顿邮报》相同,编排和栏目略同《时代》,此外还经常刊登图片、图表、专栏作家文章以及各国政治、外交人物的访问记。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前身为1933年创办的《美国新闻》和1946年创办的《世界报道》。1947年两刊合并改用现名。由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公司在华盛顿出版。该刊在编排上不同于《时代》和《新闻周刊》,比较侧重政治、经济、军事述评,栏目不多,内容较为严肃。其军事报道和评论较有分量,受到各方重视,是该刊的特点之一。

《读者文摘》1922年华莱士夫妇创办,是32开书本式月刊,由设在纽约州的读者文摘。

6、美国第一个报团是怎样创建的?

答:美国第一个报业集团是斯克里普斯报团。业主爱德华·斯克里普斯(E·W·Scripps,1854~1926年)是世纪之交又一著名报人。他出生于一个农场主家庭,年轻时曾在兄长所办的《底特律新闻》做事,1878年自己创办《克利夫兰新闻报》,1883年收买了《辛辛那提邮报》,随后又办了《肯塔基邮包》初具报团的规模。1889年他同辛辛那提的业务经理麦克雷正式组成斯克里普斯—麦克雷报业联盟。随后便积极在中小城市发展报业,到1914年已在中西部拥有23家报纸。

7、日本与政治型大报相对的小报产生于什么年代?有何特点?

答:日本与政治型大报相对的小报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时间上与大报不分先后。

特点:主要面向中下层读者群,一般不刊登政治性文章,主要内容是新闻报道、娱乐材料、连载小说等;亦文亦图,形式活泼;语言通俗,标注假名;版面较小,售价低廉。是一种大众报纸。是日本现代报纸的前身。

8、英国的”高级报纸”和“大众报纸“有何特点?

答:英国报纸分为高级报纸和大众报纸两大类。

高级报纸的特点是:篇幅较多,报价较高,版而严谨,内容庄重严肃,极少有煽情新闻,以国内外新闻报道和评论为主,报道体裁多为解释性报道。其核心读者群是政界经济界以及中高级知识分子。这类报纸发行量稳定,广告来源也稳定,没有大起大落的现象。

大众报纸的特点是:篇幅较少,报价较低,版面夸张、泼辣。主要内容是黄色新闻和娱乐材料,发行量非常高。读者大部分是工人,其次是小资产阶级、职员和城市平民。高级报纸和大众报纸的两极分化在战后越发严重。美国新闻学者约翰·蒂贝尔说,英国出版了一些世界上最好的报纸和最坏的报纸。电视的冲击使大众报纸销路大减,高级报纸以国际国内新闻报道、解释、评论的权威性取胜,还能基本维持销路。

英国的全国性“高级报纸”主要以《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卫报》和《金融时报》为代表。

9、报业垄断有何标志?垄断资本如何控制报业?

答:一战后,垄断化是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报业垄断有两个标志,即发行量增加,报纸种数减少;以及“一城一报”现象的普遍。

垄断资本控制报业的途径有:1、通过报团(报业公司)控制报纸的所有权;2、通过通讯社、特写辛迪加控制报纸内容;3、通过广告影响报纸的编辑方针。

10、廉价报纸有何共同特点?

答:廉价报纸是指工业革命后各国先后出现的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小宝,因售价低廉而得名,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33年由本杰明·戴在美国纽约创办的《太阳报》。

廉价报纸的特点:1、政治上标榜独立,不受制与某个政党。2、经济上自主经营,不依赖政治或政党的津贴。3、读者对象为平民大众,也称大众化报纸,这是一种新兴的资产阶级商业报纸。4、内容上注意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各种消闲性趣味性的软新闻。

5、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

6、经营商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进而赢得更多的广告。

11、西方各国及日美报业为什么都经历了政党报刊时期?政党报刊有何特点?

答:原因:(1)作为党派政治斗争的工具,宣传政见,争取舆论,甚至党同伐异,激烈论战(2)经济上依赖执政的或在野的政党

特点:(1)政治上有明显的倾向性(2)内容上侧重于时政新闻和言论(3)读者对

象主要是政界和上层人士

12、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各国报业发展有何共同规律?

答:资产阶级报刊的发展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紧密联系。虽然各国国情不同,革命历程也有很大差异,但各国报业的发展却有共同的规律:

1、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资产阶级报刊受封建统治者的压制,封建统治者通过出版许可制、内容审查制,英国甚至用设立“星法庭”等手段压制异己思想和信息的传播。另一方面,封建统治者出版官报,扶植御用报刊,为自己的政治需要服务。作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报刊受到种种雅致,发展进程缓慢。资产阶级报刊中,围绕着革命、改良、保守或维护封建统治等重大问题,从各自阶级的利益出发,进行论争,这就是史称的政论报纸时期。

2、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思想家首先举起出版自由的旗帜,宣传民主思想,论述出版自由的重要性。

13、简述新闻通讯社诞生的背景及其功能和作用

答:背景:近代报业在工业革命后发展迅速,廉价报纸的出现,报纸以注重传播政治主张转而成了传播新闻的工具,报纸对新闻的需求也大为增加。各家报纸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搜集各地的新闻既不经济也不可能,专门收集和供应新闻的机构通讯社便应运而生。

功能与作用:新闻通讯社是专门搜集和供应新闻稿件、图片和资料的新闻发布机构。它是新闻流通的重要渠道,被称为“消息的总汇”、“供应新闻的大动脉”。近代新闻传播迅速、内容丰富,新闻通讯社功不可没。当今世界各国,不论是地方性、全国性还是世界性的报纸、广播及电视事业,无不依赖新闻通讯社,以弥补自身新闻采访之不足。

14、简述英国广播公司的概况及其特点。

答:概况:英国广播公司(BBC)是“二战”后西方世界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公司,是英国国有公营的机构。前身是1922年成立的民营的英国广播公司,1927年根据英王颁布的“皇家特许证书”改组为公营,并在全国独家经营无线电广播。

特点:最高领导机构是理事会。理事会决定公司的方针、政策,并任命主持日常工

作的经营委员会领导成员。理事会成员包括社会各界代表,政府提名,国王任命。经费来源主要是受众交纳的收音机、电视机执照费,对外广播经费由国家财政预算拨款;禁止做商业广告或播送付费节目。

15、简述当今传播格局的特征

答:国际传播的主体是民族国家和国际组织,以跨越民族国家界限为特征,以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为主要途径。传统平台的规律性变化必然会影响国家战略的实施。传播规律的变化必然要求国际传播国际战略的实施方式发生调整。

当今传播格局的特征:第一、大国纷纷介入跨国电视传播作为国际竞争工具。第二、新媒体崛起成为新实力工具,新媒体普及速度更快、影响更大,新媒体是一个主导者乏力、利用者实力倍增的格局。第三、全球信息流动加剧价值观的博弈。第四、传播规律变化形式形成新传播力量。第五、传媒运动策略有效影响国际规则制订。

【参考借鉴】自考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doc

1、内外服制: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区分为内服和外服两部分,分别采取不同的统治方法和组织形式。“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即王畿所在地。“外服”诸候国统治的区域,其范围由王畿向四面八方延伸。 2、三公宰相制: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共同担任相职,分别直接对皇帝负责。汉武帝时代以中外朝制架空相权,揭开了汉代宰相制度改革的序幕,三公宰相制起到分散相权的作用。 3、二府三司制:是宋代的中央行政体制。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分掌文、武,后人称之为“两府”,另设独立执掌全国财政的三使司,又称“计相”。二府三司制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但过分集权于皇帝影响了国家机关整体职能的发挥。 4、北面官制:是辽代统治者为统治契丹和其它游牧族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制度。担任北面官的一般均是契丹贵族,且其核心一直是宗室和外戚。因此,北面官系统是辽政权的权力重心所在,终辽一代始终是贵族政府。 5、中央设计局: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国防最高委员会为有效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根据“行政三联制”的原则设立的决策技术系统。 6、简述清朝“百日维新”期间行政执行遭遇的主要阻力? (1)最高决定权的二元化。尽管光绪名义上已是“权归于一”的皇帝,但慈禧太后几十年垂帘听政所形成的最高决策者的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由于最高决策权不统一,政令往往前后相左,使下级执行起来无所适从,行政效率自然低下。 (2)改革缺乏军事力量的保证。当时清政府的军事大权被慈禧的亲信荣禄所掌握,光绪仅仅靠几个没有实权的维新派推动改革,显然是难奏其效的。(3)顽固派的顽强抵抗。慈禧先是迫使光绪将支持改革的大学士翁同和开缺回籍,后是规定新授二品以上官员须向太后谢恩,再后来是怂恿后党官员多方掣肘改革,致使新政令难以落实。 (4)地方官员的敷衍塞责。在地主,除湖南巡抚陈宝箴外,其余督抚或借诩推诿;或粉饰应付。 7、简述南京临时政府行政建制的特点? (1)机构的设置比较合理和集中。实际设置的机构非“因人而立”,而是根据客观需要,将能合在一起的机构尽量归并。 (2)实行总统垂直领导制。总长直接受总统指挥,次长也由总统“简任”,总长、次长各为1人,形成总统—总长—次长三层独任制的领导方式,避免了副职过多,纠缠不清的矛盾。 (3)行政各部建制的顺序适应了当时形势的要求。由于受时代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建制并不很完善,权限划分也比较粗放。当然,与历代封建王朝的六部建相比,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近代化的中央行政体系。 8、保持中国封建社会行政体制系统稳定的因素主要包括哪几方面? (1)中国封建社会所形成的一套管理官员的制度是中央集权体制得以延续和遭到破坏后得以再生的组织保证。中国封建社会官员的管理制度与中央集权管理管理体制的需要相适应,这一套管理制度既控制官员本身,又为专制统治服务,封建统治者以之来调节封建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矛盾,弱化社会内部的摩擦,使官僚队伍按封建统治的要求形成合力。(2)监察机关的人事监督有利于封建国家肌体的健全。监察制度为维护封建秩序和保证中央政令的执行以及整个封建国家的正常运转起到了一定作用。(3)在中国封建中央集权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着调节君主专制弊端的机制。 9、禅让制:尧舜时代部落联盟领导集团通过民主推选军事首长的制度。 10、人民委员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行政机关,在行政组织系统中居于最高领导地位。 11、简述秦汉时期的官员考课制度? (1)对各级中央政府主管官员的考核。两汉时期,由皇帝考核丞相、三公。在皇帝不亲政事的情况下,由尚书代皇帝行使考核权,并交皇帝核准。 (2)对地方郡国长官的考核。通常由丞相、御史三府通过上计形式进行。上计考课分为常课和大课。(3)郡对县的考课。 (4)对各级官府的非主管官员,由各部门主管官员负责考核。 (5)考课完成后,按官员政绩和品德分别作出结论并给予奖罚。 12、简述唐代的行政决策形式? 唐代的行政决策既是一种专制的个人决策形式,同时又是一种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群体决策方式,把这两种截然对立的决策形式融为一体的就是皇帝在行政决策过程中掌握最后裁定之权。体现出群体决策特点的是唐代的各种丰富多彩的会议形式,大体有以下几种组织形式:

全国2011年10月自学考试中国法制史试题

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法制史试题 课程代码:002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左传》引《夏书》曰:“昏、墨、贼,杀”。其中昏、墨、贼三种罪名出现于() A.夏朝B.商朝 C.西周D.春秋 2.中国古代礼治思想达到完善是在() A.夏朝B.商朝 C.西周D.春秋战国 3.“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这种审讯方法形成于() A.商朝B.西周 C.汉朝D.南北朝 4.西周时期的监狱称为() A.大理B.夏台 C.羑里D.囹圄 5.西周时期,在诸侯国内掌握最高司法权的是() A.周天子B.诸侯王 C.大夫D.大司寇 6.在立法上明确提出“轻罪重罚”主张的是() A.儒家B.道家 C.法家D.墨家 7.《法经》共有六篇,其中《具》篇类似于现代刑法的()A.总则部分B.分则部分 C.序言部分D.解释部分 8.由叔孙通制定,其主要内容为朝觐、宗庙、婚丧等方面礼仪制度及法律规定的《傍章》十八篇颁行于() A.秦初B.汉初 C.隋初D.唐初 9.汉代关于宫廷警卫方面的法律称为() A.“约法三章”B.《沈命法》 C.《越宫律》D.《朝律》 10.在中国古代,最早确定法典篇目为12篇的是() A.《曹魏律》B.《北齐律》 C.《开皇律》D.《永徽律》 11.在中国古代,明确提出“法令不可数变”的是() A.秦始皇B.隋文帝 C.唐太宗D.明太祖

12.首创“疏议”,并把对律文的解释和补充形式推到了一个新阶段的朝代是() A.秦朝B.汉朝 C.晋朝D.唐朝 13.在中国古代法典中,首次在篇下设“门”的是() A.《新律》B.《宋刑统》 C.《泰始律》D.《开皇律》 14.明朝参加“九卿圆审”的官员为三法司长官与吏、户、礼、兵、工五部尚书及() A.司礼太监B.通政使 C.丞相D.内阁大学士 15.清代将经秋审、朝审决定留待来年再审的案件称为()A.情实B.缓决 C.可矜D.留养承祀 16.清末预备立宪时所设立的“以取决公论,预立上下议院基础为宗旨”的机构是() A.谘议局B.资政院 C.宪政编查馆D.修订法律馆 17.修律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是清政府在各种压力下被迫推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重大法律变革。这次变革始于() A.1900年B.1901年 C.1902年D.1903年 1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民法典草案是() A.《大清民律草案》B.《户部则例》 C.《中华民国民法》D.《破产律》 19.中国近代最早抛弃“诸法合体”编纂形式的法律是()A.《大清律例》B.《大清现行刑律》 C.《大清新刑律》D.《中华民国刑法》 20.清末主持起草《大清商律草案》的机构是() A.修订法律馆B.刑部 C.法部D.大理寺 2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公司律》制定于() A.清末时期B.北洋政府时期 C.南京临时政府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2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是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国家权力机构组织法,它规定新国家实行() A.总统制B.君主立宪制 C.内阁制D.君主制 23.北洋政府时期有所谓“贿选宪法”,其公布者是() A.黎元洪B.张勋 C.段祺瑞D.曹锟 24.北洋政府时期,由大总统特令任命的国务总理、各部部长称为 () A.特任官B.简任官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历年真题

2017年4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B?【解析】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考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2.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A.龚自珍 B.林则徐 C.魏源 D.王韬 【答案】C?【解析】1843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侵略。?【考点】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3.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的是()。 A.同文馆 B.广方言馆 C.译书局 D.译书馆 【答案】A?【解析】1862年奕?创办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 4.1911年,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A.湖北 B.湖南 C.广东 D.四川 【答案】D?【解析】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反对,保路运动兴起,四川尤其强烈。?【考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5.中国历史上第一步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答案】A?【解析】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考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1月全国中国法制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法制史试题 课程代码:002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中国古代,始终掌握国家最高立法权和司法权的是() A.皇帝 B.九卿 C.廷尉 D.廷理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并为以后历代法典仿效的封建法典是() A.竹刑 B.《法经》 C.《宪令》 D.《大府之宪》 3.西周时期,以“誓”、“诰”、“命”等形式发布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A.刑书 B.礼制 C.王命 D.《吕刑》 4.据传说,西周初期,周公() A.制刑 B.制法 C.制律 D.制礼 5.秦统一天下后,继续推行法家思想。对秦始皇政权和法制活动影响极大并成为其指导思想的是() A.孔子的思想 B.墨子的思想 C.韩非的思想 D.老子的思想 6.在汉朝,“凡天子诏所增损,不在律上者为”() A.律 B.令 C.科 D.比 7.汉朝下诏废除肉刑、改革刑制,是在() A.汉高祖时 B.汉惠帝时 C.汉文帝时 D.汉武帝时 8.汉朝为了推行孝道,提倡不与祖父母、父母分居析财,此即() A.同居共财 B.分居共财 C.同居分财 D.分居分财 9.最早将律典的体例确立为十二篇的是() A.《新律》 B.《泰始律》 C.《北齐律》 D.《大律》 10.隋唐至明清,封建法典中规定的“十恶”源于北齐的() A.大罪十条 B.八辟 C.杂抵罪 D.重罪十条 11.“八议”入律始于() 1

A.《新律》 B.《晋律》 C.《北魏律》 D.《北齐律》 12.《开皇律》确立的封建五刑制度为死、流、徒、杖和() A.扑 B.鞭 C.赎 D.笞 13.在唐朝,凡是以和离方式离婚的,必须制作书面的() A.还聘书 B.“义绝”书 C.“出妻”书 D.“七出”书 14.在唐朝的科举科目中,要考律七条、令三条的是() A.进士科 B.秀才科 C.明经科 D.明法科 15.南宋时编纂而成的,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为() A.《宋刑统》 B.《洗冤集录》 C.《盗贼重法》 D.《窝藏重法》 16.宋朝关于犯人推翻原口供、司法机关重新派人审理的制度为() A.翻异别推制 B.上谳制 C.申诉制 D.录囚制 17.元朝诉讼审判制度大体用() A.唐代旧制 B.金代旧制 C.宋代旧制 D.漠北蒙古旧制 18.现存的《大明律》是指() A.“吴元年律” B.《洪武七年律》 C.《洪武二十二年律》 D.《洪武三十年律》 19.明初在各乡设申明亭,其主要作用是() A.征发徭役 B.征收丁银 C.主持调解息讼 D.考察基层官吏 20.清朝制定的专门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法律有() A.《回律》 B.《大诰》 C.《大清律例》 D.《大清律集解》 21.清朝将某一行政部门的单行法规汇编称为() A.则例 B.条例 C.事例 D.会典 22.1843年,英国首先取得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是通过() A.《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B.《中英南京条约》 C.《中英烟台条约》 D.《中英天津条约》 23.清朝政府在《宣示预备立宪谕》中提出预备立宪的基本原则是() A.参酌各国法律,务期中外通行 B.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 C.清理财政,整顿武备 D.厘定官制,兴办教育 2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 A.1910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13年 2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考前密卷00322(含答案)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考前密卷00322(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春秋时期在社会关系变化方面最富有时代意义的是() A. 王室衰微 B. 自耕农产生 C. 个体工商业者出现 D. 卿大夫兴起 【正确答案】 D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2题实际掌握南京临时政府军事大权的是() A. 孙中山 B. 黄兴 C. 黎元洪 D. 胡汉民 【正确答案】 B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3题元朝的行中书省萌芽于金朝的() A. 行台中书省 B. 行台门下省 C. 行台尚书省 D. 勃极烈制 【正确答案】 C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4题金朝比较重视科举选士,每年录取人数较多,年平均数() A. 和南宋相当 B. 和北宋相当 C. 和元朝相当

【正确答案】 A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5题明清时期地方中级行政区划的主干是() A. 州 B. 府 C. 道 D. 厅 【正确答案】 B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6题作为连接中央与地方的中介组织,隋唐时期是() A. 州 B. 道 C. 路 D. 行省 【正确答案】 B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7题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的时间是() A. 1937年7月 B. 1937年8月 C. 1937年9月 D. 1937年10月 【正确答案】 C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8题明代内阁中拥有票拟权的阁臣是() A. 首辅 B. 次辅

【正确答案】 A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9题明代内阁权力发展到顶峰是在() A. 夏言任首辅时 B. 严嵩任首辅时 C. 杨士奇任首辅时 D. 张居正任首辅时 【正确答案】 D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10题明代中央机构中,负责收纳奏章的是() A. 司礼监 B. 内阁 C. 通政司 D. 翰林院 【正确答案】 C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11题清代中央形同虚设的冗散机关是() A. 六部 B. 卿寺 C. 宗人府 D. 翰林院 【正确答案】 B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12题清代排在政府机关首位、高居内阁六部之上的是() A. 都察院 B. 军机处

综合课中国法制史-10

综合课中国法制史-10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30.00) 1.春秋时期《竹刑》的制作者是 (分数:1.50) A.子产 B.邓析√ C.李悝 D.商鞅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三节中的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公布。法制史的考题很多考查细化记忆,所以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最好将选项涉及的知识点都简单回顾,以便达到理解记忆的效果,上述四人的成果或事迹分别是:子产铸“刑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邓析编订《竹刑》;李悝颁布成文法典《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比较完备的封建性质法典;商鞅在秦国变法。重要法律人物的作为或成就一定是考试重点。 2.中国古代婚姻制度中的“三不去”制度是对丈夫休妻权的限制,其中“与更三年丧”是指妻子在夫家守过三年孝。妻子为之守孝的对象是 (分数:1.50) A.丈夫 B.公婆√ C.自己的父母 D.夫家的祖辈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二节中的西周婚姻制度。按照周代礼制,已婚妇女若有下列三种情形则可以不被夫家休弃,即所谓“三不去”;“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其中,“与更三年丧”是指女子入夫家后与丈夫一起为公婆守过三年之孝,已尽子媳之道,亦不能休妻。“三不去”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休妻的限制,但根本上是出于维护宗法伦理的需要。从逻辑上分析一下另三个选项,为丈夫守孝则无所谓丈夫休妻了,嫁入夫家之后再为自己父母守孝是不合礼法的,再者,通常守孝都是儿子为父母、或者长孙为祖父母,对于已婚妇女而言则首要的是公婆,而且祖辈的概念太宽泛,所以只能是B选项。类似“七出三不去”这样长期延续的具体制度一定是考试重点。 3.我国上古史料典籍中的“眚”是指 (分数:1.50) A.惯犯 B.偶犯 C.故意 D.过失√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二节中的西周主要刑法原则。史籍中,过失被称为“眚”,故意即是“非眚”,惯犯被称为“惟终”,偶犯称为“非终”。古书上的生僻字的含义以及相关法律制度,有些只能简单记忆。现代法律概念在古代的名称是考试重点。 4.西周时期对诉讼已经有所区分,其中“以财货相告”称为 (分数:1.50) A..讼√ B..告 C..狱 D..诉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二节中的西周司法制度。西周时期将诉讼称为“狱讼”、词讼,针对诉讼案件的性质,对刑事、民事两类诉讼已有所区分。其中“讼,谓以财货相告者”,“狱,谓相告以罪名者”。“狱”与“讼”,大致相当于近世的刑事、民事两类诉讼,因其性质不同,所以处理的方式也有差别。审理民事案件称为“听讼”,审理刑事案件叫做“断狱”。跟当代法律制度有对比的知识点一定是重点。

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2016年10月自考真题及解析

2016年10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 自考03708自考真题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A.社会制度腐败 B.经济技术落后 C.思想文化保守 D.军事装备落后 【答案】A?【解析】自1840年至1919年,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斗争,但都失败了,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是最根本的原因。?【考点】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2.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A.《原道觉世训》 B.《十款天条》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答案】C?【解析】《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于1853年冬,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考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3.19世纪90年代,梁启超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A.《新学伪经考》 B.《仁学》 C.《人类公理》 D.《变法通义》 【答案】D?【解析】A《新学伪经考》,C《人类公理》为康有为作品;B谭嗣同写了《仁学》;D梁启超写了《变法通义》。?【考点】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4.在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 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B.洋务派与维新派的论战 C.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D.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答案】C?【解析】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考点】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5.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自考中国行政史历年试题论述题部分的答案整理(部分题目因重复已归纳到简答题)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宋代监察制度的改革。P144 一、台谏趋于合一。宋朝以前的御史、谏官职责分明,御史的任务是监察百官,掌握弹劾权;谏官的职责则是批评君主,掌握谏诤言事权。宋朝开始出现台谏合一趋势,宋真宗时设言事御史,神宗改制后谏官可以行使御史的弹劾百官之权,哲宗时规定台谏官同时上殿,台谏官职责开始混杂,到南宋时台谏合为一体。台谏合一使监察的锋芒集中于各级官员,特别是宰执受到严格监督,这和专制皇权提高的趋势是相适应的。 二、赋予台谏官以特权。从庆历年间开始,不再用现任宰相推荐者为台谏官,后又取消了执政者亲属担任台谏官的资格,至北宋末年形成定制。从此以后,宰相不得推荐台谏官,台谏官的任免“必由中旨”。台谏官由此脱离了相权的控制,称为皇帝加强专制权力的工具,其权力得到强化。 三、轻重相制,交叉监督。宋代不仅加强了对各级官吏的监察,而且还加强了对监察人员本身的监察,形成轻重相制、交叉监督的格局。 宋朝监察官员权力虽然很大,但同时也处在被监察的地位上。御史台一方面对各级官员实施法律监督的权力,另一方面又被置于作为其监察对象的行政机关的监察和控制之下。 42.试论南京临时政府行政建制的主要特点。P240 第一,机构的设置比较合理和集中。 第二,实行总统垂直领导制。 第三,行政各部建制的顺序适应了当时形势的要求。 但是,由于受时代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建制并不完善,权限划分也比较粗放,带有较多的“临时”色彩。 41.试析宋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利弊。P140-142 39.试分析中国古代行政体制发展中的稳定因素。P74 第一,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官员管理制度。这是中央集权制得以延续和在遭到破坏后得以再生的组织保证。中国封建社会官员管理制度与中央集权管理体制的需要相适应,既控制官员本身,又为专制统治服务,封建统治者以此来调解封建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矛盾,弱化社会内部的摩擦,使官僚队伍按封建统治的要求形成合力。 第二,监察制度的相对完善有利于封建国家肌体的健康。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监察制度是一种具有双重职能的特殊制度,既是皇帝加强专制统治的工具,体现的是皇帝个人的意志,此乃监察制度的主导方面,前已述及;同时也应看到监察制度又是地主阶级维护封建法制、进行自我调节的机关,反映着整个地主阶级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监察机构当是整个官僚系统的去污剂,弹劾不法官吏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加强职官监督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对选官、任官和官吏考核的监督则有利于提高官员队伍的素质。总之,监察制度为维护封建秩序和保证的执行以及整个封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起到了一定作用。 第三,在中国封建中央集权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着调解君主专制弊端的机制。中国封建国家管理体制中调节君主专制弊端的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施政程序上有一套尽可能促使皇帝正确决策的制度,即所谓“人主莅权、大臣审权、争臣议权”原则。简单说就是皇帝对国家行政有控制和决策之权,中枢机关人员对皇帝的决策有审议之权,谏官和执行官对不恰当的决策有封驳之权。二是为防止皇权的滥用,还有一些约束之法,如通过教育提高君主的素质,从汉朝开始即有儒生给皇帝和太子讲授经典的做法;通过神权来制约、抑制君权,大臣可以利用灾变等向失道的君主提出意见;大臣还可以利用皇帝生前的“尊号”,死后的“谥号”或“庙号”的尊褒贬抑来促使皇帝革新政治;开国皇帝所制定的制度及训示也可作为制止后世皇帝越轨行为的工具。 39.试述中国封建制国家行政管理的发展历程。P70 始于战国,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经历了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 39.简述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政府行政执行的主要困难。 41.试析战后南京政府行政执行的困难。P313 第一,领导班子不力。从1948年6月组成的“行宪”后的首届行政院,到1949年9月南京政府垮台,行政院的领导班子在16个月中更迭了四次。行政院领导班子更迭如此频繁,显然难以保证行政决策的有效执行。 第二,系统紊乱。行政机关的相互配合与协调是完成行政任务的组织保证。但是,战后南京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互不相谋。战后,接受敌伪财产的工作典型地反映了南京政府行政执行上的混乱。在接受过程中,由于不同系统都想通过接收而自肥,互相争夺,以致各地的敌伪财产一般都要经过三四轮接收。有的敌伪财产被国府、省府和市府三道封条并贴。有时一个工厂同时有两三个部局来争。许多军政官员也趁接收之机,贪污盗窃,敲诈勒索,骚扰百姓。 第三,指挥失灵。行政指挥是行政执行中的重要环节。没有统一的行政指挥,行政执行就会陷入混乱,影响决策目标的实现。南京政府后期,随着军事、政治、经济危机的日益加深,中央政府的行政命令已经失去了应有的权

自学考试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

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代码:037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的武装斗争是 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 C.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A.美国 B.日本 C.俄国 D.德国 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技术落后 B.社会制度腐败 C.思想文化保守 D.军事指挥失误 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维新变法 5.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年年 年年 6.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是 A.洪秀全 B.杨秀清 C.洪仁开 D.石达开 年,清政府设立的综理洋务的中央机关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京师同文馆 C.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D.外务部 世纪60年代,洋务派最早从事的洋务事业是 A.兴办民用工业 B.创立新式学堂 C.派遣留学生 D.兴办军用工业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岳王会 年至1905年,为争夺在华利益而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美国与俄国 B.美国与英国 C.英国与日本 D.日本与俄国 世纪初,邹容发表的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的着作是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革命军》 C.《警世钟》 D.《猛回头》 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A.要不要打倒列强 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C.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D.要不要废科举,兴学堂 年5月,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

真题版2015年04月自学考试00223中国法制史历年真题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法制史试题 课程代码:00223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一部分选择题 答案请私信我或者百度搜自考一点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左传》引《夏书》说:“昏、墨、贼,杀”。这里的“墨”是指【】 A.贪以败官 B.杀人不忌 C.谋危社稷 D.己恶掠美 2.周礼中的“吉礼”是指【】 A.军队之礼 B.丧葬之礼 C.宾客之礼 D.祭祀之礼 3.下列关于西周诉讼审判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案件审理采用五听方法 B.诉讼当事人无须缴纳诉讼费用 C.死刑一般在秋冬季节公开执行 D.审理案件要求诉讼双方当事人必须到庭 4.《法经》六篇中,相当于后世法典中《名例律》的篇目是【】 A.《具法》 B.《杂法》 C.《贼法》 D.《捕法》 5.秦律规定:“盗封音夫可(何)论?廷行事以伪写印。”这里的“廷行事”是指【】 A.制定法 B.立法解释 C.司法解释 D.司法成例 6.秦朝刑罚中.“隽刑”的性质是【】 A.肉刑 B.财产刑 C.耻辱刑 D.劳役刑 7.主张“大德而小刑”、“德主刑辅”的汉朝思想家是【】 A.郑玄 B.贾谊 C.马融 D.董仲舒 8.汉景帝时期颁布《左官律》的主旨是【】 A.整顿国家吏治 B.维护社会治安 C.加强中央集权 D.巩固宗法制度 9.由律学家张斐和杜预进行解释的中国古代律典是【】

自考《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第八章

钟面上的数学问题 1、钟面上从2点到4点有几次时钟与分钟成60度的角,分别是几点几分?2、8点20分针和时针所成的角是多少度? 3、在3点和4点之间(包括3点、4点),何时时针与分针成90度?4、十点到十一点之间时针与分针什么时候恰好成一条直线.(不重合)5、在八点到九点之间,时针与分针什么时候重合. 6、在八点到九点之间,什么时候时针与分针成15度 7、在一昼夜之间,时针与分针有多少次重复 . 数字问题 1. 求2000的正约数的个数, 以及所有正约数的和。 2. 将5个人分成2组, 每组至少一人, 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3. 用2、3、4这三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的三位数 (1)求所有这些三位数的数字和的和。 (2)求所有这些三位数的和。

4. 用数字0、1、2、3、4可以组成多少个 (1) 四位数。 (2) 四位偶数。 (3) 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 (4) 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偶数。 (5) 没有重复数字的正整数。 5. 三封信,随机地投入四个信箱中,共有多少个不同的投信方法。 6. 有多少个被3整除且有数字9的三位数。 7. 由1、2、3、4、5这五个数,可以组成多少个 (1)四位数 (2)四位奇数 (3)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这其中有多少个是3的倍数? 生活中的数字问题 例1、有人带了一头羊、一条狗和一筐菜要过一条河。因为船太小,一次只能带一样东西,但是人不在时,狗要吃羊,羊要吃菜,请大家帮他想一想,应该怎样安排过河。 例2、下图是一个工厂区的平面图,一条公路(粗线)通过这个地区,七个工厂A1、A2、A3……A7,分布在公路两旁,各由一些小路(细线)与公路相通,现在要公路上设一个汽车战,使各工厂到汽车站距离之和最小。 (1)这个汽车站应设在何处?为什么? (2)若在A8处又设一个工厂,并且沿图中虚线修一条路,那么此时车站应设在什么地方好? A 1 A 2A 3A 4A 6 A 5A 7 A 8 B C D E F 例3、一个楼梯共有10级台阶,规定每步可以上一级或二级台阶,最多可以上三级台阶,从地面上到最高一级共有多少种上法。

中国法制史期末复习试题包含考试答案

中国法制史期末复习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商朝参与司法并伪托神意断罪的是( C )。 A.商王 B.廷尉 C.卜者 D.司寇 2.西周王位继承实行( C )。 A.父逝子继 B.兄终弟及 C.嫡长子继承 D.禅让 3.周礼的根本原则是( A )。 A.“亲亲”、“尊尊” B.同姓不婚 B.明德慎罚 D.六礼 4.西周在法制指导思想上的进步是( B ) A.君权神授 B.以德配天 C.法令由一统 D.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5.西周的借贷契约称为( B ) A.质剂 B.傅别 C.合同 D.券书 6.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公布成文法运动中,最早的是( A ) A.郑国子产铸刑书 B. 邓析私造竹刑 C.晋国范宣子铸刑书于鼎 D.楚庄王作《茆门法》 7.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 B )。 A.子产的铸刑书 B.《法经》 C.《秦律》 D.《九章律》 8战国时期改法为律的人物是( B )。 A.韩非 B.商鞅 C.吴起 D.李悝 9.秦简中关于审判原则以及对案件进行调查.勘验.审讯.查封等方面和文书程式的规定是( D )。 A.秦律十八种 B.秦律杂抄 C.法律答问 D.封诊式 10.最早将“亲亲得相首匿”入律条的是( B )。

A.秦代 B.汉代 C.晋代 D.唐代 11.把《具律》改为《刑名》,并置于律首的法典是( D )。 A.《法经》 B.《九章律》 C.《晋律》 D.《新律》 12第一次将礼中的“服制”列入律典作为定罪量刑原则的是( A )。 A.《晋律》 B.《北魏律》 C.《开皇律》 D.《永徽律》 1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官吏选任采取( C )。 A.任子 B.察举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4封建五刑和“十恶”最早确立于( D )。 A.《北齐律》 B.《晋律》 C.《唐律疏议》 D.《开皇律》 15.依唐律,二罪以上俱发( A )。 A.以重论 B.各重其事 C.累计处刑 D.自首减免 16.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刻板印行的法典是( A ) A.《宋刑统》 B.《大明律》 C.《大清律例》 D.《唐律疏议》 17.清雍正年间在全国推广的赋役改革是( C ) A.两税法 B.一条鞭法 C.地丁合一 D.什一而税 18.清末修订的最重要的一部法律是( B )。 A.《公司律》 B.《大清新刑律》 C.《法院编制法》 D.《大清民律草案》 19.中国历史上公布的第一部正式宪法是( D )。 A.《钦定宪法大纲》 B.《临时约法》 C.袁记约法 D.贿选宪法 20.南京国民政府“训政”的核心是(A )。 A.以党治国 B.五权宪法 C.民有、民治、民享 D.三民主义 21.南京国民政府制定民法的原则是( B )。 A.民商法分立 B.民商法合一 C.民刑法分离 D.民刑法合一 22抗日战争时期,各抗日根据地土地立法的中心内容是( B )。 A.没收地主土地 B.减租减息 C.废除封建性土地制度 D.平均地权 23.解放战争时期,揭开土地改革运动序幕的文件是( B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五四指示》 C.《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 D.《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24.中国古代法律的起源( C ) A.法律和国家一起出现 B.原始社会就存在法律 C.在原始社会法律和道德是不可分的 D.先有法律,后有习惯法

(完整word版)2016年10月全国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试卷及详细答案

欢迎阅读2016年10月全国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试卷及详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A 】 A.社会制度腐败 B.经济技术落后 C.思想文化保守 D 2.1853 A. B. C. D. 3.19 A. B. C. D. 4 A B C D 5.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A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岳王会 6.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B 】 A.要不要打倒列强

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C.要不要实行共和 D.要不要废科举,兴学堂 7.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的起义是【 C 】 A.惠州起义 B.河口起义 C.广州起义 D 8 A. B. C. D. 9】A. B C D 10. A.《阿Q B. C. D. 11. A.上海机器工会 B.上海印刷工会 C.上海纺织工会 D.中华全国总工会 12.1930年1月,毛泽东提出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重要着作是【 B 】 A.《井冈山的斗争》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反对本本主义》 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3.1933年5月,国民党西北军将领冯玉祥领导成立的抗日武装力量是【 B 】 A.东北抗日义勇军 B.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C.东北抗日联军 D 14. A B C D 15. A B C D 解析:A通过了 16. A B C D.一二·三〇运动 17.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 A 】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最新10月全国自考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精品自学考料推荐?????????????????? 全国 2018 年 10 月自学考试中国法制史试题 课程代码: 0026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发明楔形文字的是 () A .阿卡德人 B .苏美尔人 C.阿摩利特人 D .亚述人 2.对楔形文字法的发现和认识始于20 世纪初成功解读的出土石刻和 () A .木刻 B .铜器 C.泥版文书 D .纸草文书 3.古代印度法的种姓制度严格实行职业世袭和() A .族内婚 B .族外婚 C.同辈婚 D .同姓婚 4.古印度的继承法规定,长子有权继承父亲的一切遗产,其他诸子的生活依赖于() A .母亲 B .家族 C.宗族 D .长子 5.经考古发现,公元前15 世纪,古希腊法的萌芽始于刻在泥版上的() A .迈锡尼法 B .克里特法 C.提秀斯法 D .阿提卡法 6.古代雅典刑事法律制度中,最严重的犯罪是() A .诽谤罪 B .杀人罪 C.虐待罪 D .国事罪 7.罗马国家的第一部成文法是 () A .《法学阶梯》 B .《十二表法》 C.《学说汇纂》 D .《引证法》 8.罗马国家出现的最早的所有权形式是() A .最高裁判官所有权 B .外省土地所有权 1

C.市民法所有权 D .外来人土地所有权 9.蛮族法典中,在当时有很大权威性,并有着广泛影响的是() A .《尤列克法典》 B .《撒利克法典》 C.《伦巴德法典》 D .《里普利安法典》 10.日耳曼法为严格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保证债务履行经常使用的方法是() A .宣誓 B .决斗 C.扣押人身 D .扣押财产 11.教会法规定一律处以死刑并没收财产的犯罪是() A .强奸 B .杀人 C.破坏家庭 D .信奉异教 12. 13 世纪下半叶,教会法学家援用了“利息”一词来表示贷款人可以索要的合法利益,该词来源于 () A .罗马法 B .日耳曼法 C.希腊法 D .伊斯兰法 13.中世纪早期城市法的唯一渊源是() A .城市判例 B .城市习惯法 C.城市立法 D .城市特许状 14.中世纪西欧城市法中最为首要的内容是() A .城市市民权 B .城市工商管理 C.城市自治权 D .城市行政管理 15.伊斯兰法中,以服兵役为条件的土地占有形式是() A .米克尔 B .瓦克夫 C.圣地 D .伊克特 16.很多学者认为,英国法的真正历史始于() A .诺曼征服 B .盎格鲁时代 C.罗马征服 D .撒克逊时代 17.现代英国法律发展中确立了“衡平法上之不得自食其言”原则的是() A .玛利瓦禁令 B .高树案 C.安东·皮勒命令 D .玛丽案 18.开创了北美殖民地制定公约的先例,并与弗吉尼亚议会一道被称为美国立宪政治两大 2

2010年自学考试管理类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一

2012年自考《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第1章 引言: 中国古代行政管理的特色:1、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政治色彩最重的时期;2、等级君主制国家结构是这一时期行政体制的又一特色;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为模式组建“家天下”王朝;4、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 “家天下”模式的特色:1、是父家长制为君主****提供了原型,在君主****体制下,君主拥有至高无尚的权力,君位终身并世袭,而父系大家长在大家庭内的角色已大体具备以上的特点,即已产生了君主****的萌芽;2、是以父系大家庭为模式组建政府,这和秦汉以后各王朝不同,家室与政府没有严格区分开来,在设官分职上也体现出随意性,各部门之间缺乏明确的分工,职、权、责十分不明,表现政府的双重职能,宗法管理与行政管理相互补充,使商周奴隶制很像一个一个大家族的扩大,这种家族式的管理方式,作为一种历史的残留存在于秦汉三公九卿之中;3、是以“家天下”观念进行统治,宗法制度是在父家长制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是我国奴隶制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在宗法制度下,天子、诸侯、卿大夫既是一种君臣关系,又是兄弟叔伯或甥舅关系,各级贵族处于不同的等级阶梯上,享有不同的特权,并以原则制礼作乐,规范天下。 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的原因:1、是部落时代民主议事的遗风仍在商周的会议制度中有所反映;2、夏、商、周三代都十分重视民情与舆论,设采风之官,实行纳谏制度,这些也当是原始民主的残留。

中国封建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的特点:1、中国的封建集权体制时间长,一种体制持续2000余年;2、权力集中的程度有所差别;3、思想控制方法的不同;4、中国封建社会自其一开始就有一整套对官吏的选拔、任用、俸禄、考评、退休等严密而完善的官僚制度,这一套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国家管理体制上的一大特色,为世界古代所绝无仅有的。 封建社会的行政管理与奴隶社会的行政管理的区别:1、形成了一套大统一王朝的中央集权体制;2、神权政治色彩的淡化;3、法制的日趋完备; 中国中央集权****体制主要矛盾:1、皇权与相权的矛盾;2、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 中国封建社会在历史演化的过程中预防社会动荡的稳定因素:1、中国封建社会所形成的一套管理官员的制度是中央集权体制得以延续和在遭遇破坏后得以再生的组织保证;2、监察机关的人事制度有利于封建国家肌体的健全;3、在中国中央集权管理体制中存在着调节君主****弊端的机制。 中国中央集权管理体制中存在着调节君主****弊端的机制:1、是在施政程序上有一套尽可能促使皇帝正确决策的制度;2、为防止皇权的滥用,中国封建还有一些其他的办法:1)通过教育提高君主的素质,儒家治国思想倡导君主“修身以道”,从汉代起就有儒家给皇帝和太子授经典的制度;2)通过神权来抑制君权,大臣可以利用灾变向失道的国家提出意见;3)大臣可以利用皇帝生前的“尊号”,死后加“谥号”或“庙号”的尊褒贬来对皇帝造成心理压力,促使其刷新政治;4)

中国法制史考试知识点(已整理)

夏商 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简答): 1.浓厚的宗法氏族血缘色彩。 2.以家长制的集权统治为基本统治方式。 3.法律与道德相互结合,界限不清。4.刑事法规相对发达,而民事法规相对落后。 选择: 禹刑:所谓“禹刑”,是夏代法律的总称或代称。泛指夏代的法律和刑罚。汤刑:是商代法律的总称,泛指商王朝的所有法律、法规和制度。 圜土:中国奴隶制时代的监狱大多称为“圜土”。 西周 “明德镇罚”的立法指导思想的内容:“明德慎罚”的主张要求统治者首先要用“德教”的办法来治理国家,也就是通过道德教化的手段使天下人民臣服,在制定法律、实施刑罚时应当宽缓、谨慎,而不应一味地用严刑重罚来迫使臣民服从。西周各代统治者把道德教化与刑罚镇压结合起来,形成了西周时期“礼”、“刑”结合的法制特色。“明德慎罚”的具体要求可以归纳为“实施德教,用刑宽缓”。其中“实施德教”是前提,是第一位的。“德教”的具体要求,周初统治者逐渐扩展为内容广博的“礼治”,即要求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都按既有的“‘礼”的秩序去生活,从而达到一种和谐安定的境界,使天下长治久安。至于“用刑宽缓”则集中体现在西周的各项刑罚适用原则的规定中。礼与刑的关系(论述或简答): (1)西周的礼刑一般关系。西周时期,“刑”是同“礼”相对应的一个范畴,多指刑法和刑罚。“礼”与“刑”是西周法律体系的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当时完整的法律体系。其中,“礼”是一种积极的规范,即正面地、积极地规范人们,要求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刑”则处于消极被动状态,对于一切违背礼的行为进行处 罚。凡是礼所禁止的,亦为刑所不容, 二者相辅相成,即所谓“礼之所去,刑 之所取”,“出礼入于刑”。 (2)“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 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中国古代法 律中一项重要原则,作为一项法律原 则,所强调的是平民百姓与贵族官僚之 间的不平等,强调官僚贵族的法律特 权。所谓“礼不下庶人”,说的是庶人 以下“违于事而不备物”,即忙于生产 劳动,又不具备贵族的身份和礼所要求 的物质条件,因而不可能按各级贵族的 各种礼仪行事,这些礼也不是为他们设 立的。但这绝不意味着庶人可以不受礼 的约束,因为礼所强调的是等级差别, 天子有天子的礼,诸侯有诸侯的礼,不 能僭越,任何越礼的行为都要受到惩 罚,对庶人更是如此。 所谓“刑不上大夫”,原指大夫以 上贵族犯罪,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获得某 些宽有,在适用刑罚时享有某些特权,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为了在广大被统治 者面前保持贵族作为一个整体的尊严。 但这些礼遇绝不等于大夫以上贵族可 以不受刑罚制裁。在实际生活中,官僚 贵族犯重罪同样要加以惩罚,特别是对 那些“犯上作乱”的贵族,更是严加惩 处。史籍上关于官僚贵族因犯罪被杀、 被刑的记载不胜枚举。 “五过”制度: “五罚不服,正于五过。五过之疵,惟 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即凡 属司法官罚不当罪、询私枉法者,均分 别按“五过”之罪加以处罚。 “惟官”,指秉承上司旨意,官官相护; “惟反”,指利用职权私报仇嫌; “惟内”,指内亲用事,为亲徇私; “惟货”,指贪赃受财,敲诈勒索; “惟来”,指接受请托,枉法徇私。凡 以此五者出入人罪,均按“其罚为钧” 的方法处置,即按枉法受刑者所受到的 具体刑罚,处罚司法官,用以保证法律 的公正性。 婚姻原则: 西周时期,婚姻的缔结有三大原则。 一夫一妻制是西周婚姻制度的基本要 求、“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 言”。 “六礼”: 西周“婚礼六礼” (1)纳彩,即男家请媒人向女方送礼 品提亲; (2)问名,即在女方答应议婚后,由 男方请媒人问女子名字、生辰等,并卜 于宗庙以定吉凶; (3)纳吉,卜得吉兆后,男家携礼物 至女家订婚,确定缔结婚姻; (4)纳征,又称“纳币”,即男方派人 送聘礼至女家,正式缔结婚姻; (5)请期,即男家携礼物女方择定婚 期; (6)亲迎,即婚期之日男方迎娶女子 至家,至此,婚礼始告完成,婚姻也最 终成立。 “七出三不去”: 七出:西周时期,女子有下述七种情形 之一,丈夫即可有正当理由合法休妻。 “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 妒,去;有恶疾,去;口多言,去;盗 窃,去。” 不顺父母,去;因为“逆德”。 无子,去;因为绝嗣不孝。 淫,去;因为乱族。 妒,去;因为乱家。 有恶疾,去;因为“不可共粢盛”,既 因女方的疾病而不能共同生活。 口多言,去;因为离间亲属。 盗窃,去。因为反义。 三不去:以下三种情况,不能休妻“有 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 前贫贱后富贵,不去。” “有所娶无所归”是指女子出嫁时有娘 家可依,但体弃时已无本家亲人可靠, 一若此时休妻则会置女子于无家可归 之境,故不能休妻。 “与更三年丧”是指女子入夫家后与丈 夫一起为公婆守过三年之孝,如此已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