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阅读诗歌

阅读诗歌

阅读诗歌
阅读诗歌

1、读书要正确

2、读书要做到三到:眼到、心到、口到。

3、绘本阅读《午饭》、

4、绘本阅读《换叫声》

5、绘本阅读《一起睡》

6、绘本阅读《胡萝卜种子》

7、绘本阅读《好饿的小蛇》

8、绘本阅读《拔萝卜》

9、绘本阅读《会爬的豆子》

10、诗歌妈妈、小草爱做梦、风的家、钻泥巴、晒太阳。

妈妈

走走——妈妈拉着手

跳跳——妈妈拍手笑

跑跑——妈妈追不着

飞飞——妈妈快快追

小草爱做梦

小草爱做梦,梦是绿绿的,

小花爱做梦,梦是红红的,

露珠爱做梦,梦是圆圆的,

小朋友爱做梦,梦是甜甜的。

风的家

大风没有家,它在找妈妈

大风大风别找了,

我把门开开,你也有家了。

进来呀!进来呀!

你的家,在我家。

钻泥巴

小豆芽芽,钻钻泥巴。

钻一下,动一下。

钻呀钻呀钻得快,

钻出两片小芽芽。

晒太阳

小狗伸伸懒腰晒太阳,

小猫理理胡子晒太阳,小朋友蹦蹦跳跳晒太阳。

晒太阳,晒太阳,

晒得衣服喷喷香,

小鼻子,闻一闻,

嗯!真香!真香!

古代诗歌阅读

古代诗歌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11分) 酒楼秋望 华岳【注】 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 秋水碧连天一片,暮霞红映日三竿。 花摇舞帽枝尤软,酒入诗肠句不寒。 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 【注】华岳: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这首诗作于南宋晚期,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 8.这首诗颔联写景精妙,请简要分析。(6分) 9.与《过零丁洋》尾联相比,本诗尾联抒情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题华清宫 杜常 东别家山十六程,晓来和月到华清。 朝元阁①上西风急,都入长杨②作雨声! [注释] ①朝元阁:唐代著名楼阁,在华清宫内。②长杨:汉代宫殿。 8.这首诗描写了作者一路行程怎样的情形?请简要分析。(5分) 9.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是如何表达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水① 杜甫 三月桃花浪②,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③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注〕①此诗系杜甫安史之乱客居成都时作。②桃花浪:桃花汛。③连筒:用竹筒汲水的水车。8.此诗写景状物运用了什么突出的手法?请简要赏析。(5分) 9.首句“三月桃花浪”中“浪”能不能用“汛”替换?请简要概括理由。(6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菩萨蛮 【宋】谢逸 暄风迟日春光闹。葡萄水绿摇轻棹。两岸苹烟低。青山啼子规。 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花影转廊腰。红添酒面潮。 8.这首词上阕写景很有特色,是如何描绘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5分)

9.这是一首春闺怨词,女主人公的情绪有一个变化过程,请具体分析。(6分) (五)(2014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六)(2015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 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历县.在今乌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望汉江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直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鱼。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份)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份)

关于读书的诗歌20首_诗词(精华版)

《关于读书的诗歌》 关于读书的诗歌(一): 《读书》 读书是一次旅行 漫步的是自己的心灵 打开自己,让文字牵着思想远行沿途山川河流,有旖旎风景 这是快乐的出发 也是幸福的围城 读书是自己照镜 望见自己,自己的情绪 在情绪里舞蹈 穿越了文字的迷宫 即便是夜深沉得摸不到边际 也会自信从容 因为心中有爱 而爱,是人间恒久的光明 读书其实,是在别人的故事里寻找自己的梦 发现的却是太多的新鲜和陌生没有后悔和哀怨 只有开阔与包容 别人的思想开了花 又结了果 成了可高挂枝头的明灯

追求成为期望的象征 而汗水却是点燃梦想的火种 打开的书页是震动的翅膀 载着我们穿越时空 邂逅神灵 关于读书的诗歌(二): 《我爱读书》 五彩缤纷的书里, 藏着一个个小秘密 是我成长路上的好伙伴 我爱读书 在书海里 我被无数人物感动 聪明机智的爱洛用自己的聪明救出了王子善于思考的白雪公主 有一次爱生气的她迷路了 白雪公主拿出刚烤过的蛋糕 引诱爱生气 果然,爱生气回来了 朴素的保嘉一次见三位女生乱丢垃圾 生气极了 之后, 宝嘉 把那些垃圾做成了饰品 我爱读书

在书海中 我结识了许多动物 聪明可笑的笨狼 让我读书时感到开心 爱美的狐狸小姐 总是爱穿秀丽的衣裳出门 笨重的笨笨猪 我爱读书 在书海中 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有了危险 先让别人出去 遇到危险时不要慌张 务必镇静 有开心事 与朋友分享 再有 书是开心搞笑的好伙伴 使我读书时眉开眼笑 我爱读书 关于读书的诗歌(三):《月夜读书》 月光皎洁如水笼罩山野的寂寥秋虫鸣叫响彻庭院的幽深 点一盏烛火照亮西窗

一卷书沉醉了情绪 书中风生水起 演义一段传奇 卷里乾坤风云 再现盛世颓废 揽尽千年风霜 谁言世事沧桑 倾情高歌一曲 唱尽繁华似锦 转眼水流落花 把满腹愁肠付之一纸的华章 谁轻沾罗裙独上西楼遥望 花开的枝头泣露的芬芳 醉酒的梦里蝶舞成殇 还会兰指轻抚一曲《高山流水》吗今夜月色迷茫 聆听深情的过往 还会把心事写成风起云涌的感伤 把每次泪流妆扮成哀婉凄凉 每个韵脚里似海的幽怨 读不尽的诗篇诉不尽的儿女情长 不曾与古人谋面或促膝长谈 流淌千古的风情在书稿中体验 寻觅遗落于尘世间的幽香 此时凝神静想窗外风起树摇月色清凉

诗歌鉴赏的方法

诗歌鉴赏的方法 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1、知人论世,找准情感 2、捕捉意象,体察诗情 3、调动想象,领略意境 4、抓关键词,推敲语言 5、反复诵读,品味韵律 6、直抒胸臆,发掘内涵 7、整体感知,鉴赏手法 一、鉴赏语言 1、反复诵读,品味韵律。 诵读,是对语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手段。而诗歌,一般都具备旋律、节奏、押韵这三个韵律要素,适宜诵读。古代诗人很讲究在“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诗的语言要在朗诵时顺口流畅,欣赏时悦耳动听,要富有抑扬顿挫、起伏迭宕的韵律美和流畅回环的音乐感。作为鉴赏者也要从诗歌的音韵与节奏中,体会出其中的音乐美。就诵读方法看,一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二要帮助学生入情入境,三要采用多种形式激趣。诵读让学生获得的不仅是语言表层的东西,对深层的,以及对整体感受全诗内容也有切实的帮助。浅咏低吟戴望舒的诗句:“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反复吟诵品味,体会诗歌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调、动听的旋律,就不难领略诗歌内涵,包括音乐美、情感美。优秀诗歌十分讲究音乐美,席勒甚至认为“诗里的音乐在我心中鸣响,常常超过其内容的鲜明表象”。我国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一大批现代诗人,很重视诗歌的音乐美,他们的诗歌行数、字数整整齐齐,停顿、韵脚斩截自然,遣词造句绘声绘色。欣赏诗歌时我们反复诵读,熟悉诗歌的节奏韵律,就会领悟诗歌语言体现的音乐美。 2、抓关键词,推敲语言. 诗是精炼的语言,一句话乃至一个字,里面蕴藏着深厚的旨趣,所以诗家以一字称工,刻意锤炼,以求其精深。对诗歌的炼字进行推敲,从而品味语言的隽美。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叠词等都是关键词。而古典诗歌(特别是律诗)“诗眼”一般出现在上下两句中相对称的位置上,而且要是五言律诗,就出现在第三或第五个字上,一般都是动词或形容词。它是诗人用心琢磨的结果,因而也最富表达力,最为“精炼传神”。如上例中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诗眼都分别在上下两句中的第三个字上。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诗眼则分别在上下两句中的第五个字上。(着重号为笔者所加)至于七律、绝句和其它体裁的诗歌,其诗眼出现的位置则不太固定。分析“好处”:分析诗眼的好处,就是要结合诗眼所在的整个诗句所表达的意境、形象或情理(有时还需要结合整首诗的意境或中心),来充分发掘其丰富的意蕴,把握其优美的艺术效果,进而用精炼的语言表述出来。推敲炼字技巧,赏析语言隽永美。 二、鉴赏形象 1、捕捉意象,体察诗情 “意”是作者表达的中心,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体可感的事物。“意象”合指作家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也指表现在作品里的、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形象。如《我爱这土地》中的“鸟”、“土地”、“河流”、“风”、“黎明”等就是寄予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的具体可感的事物,即为意象。诗歌是抒情的,除了少数直接抒情,大多数都要为情感抒发找个可代表、可象征、可寄托的具体的“象”。要体味诗情就必须解开意象。因此把握意象是真正解读诗歌的第一步。

2020高考语文复习:现代诗歌阅读方法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诗歌阅读方法 一、思想感情 诗的第一要素是感情,无情即无诗。鉴赏诗歌必须首先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把握诗人的抒情基调和情感旨趣。 1.知人论世,找准情感突破口。 欣赏任何一首诗歌,总要对它的作者和它所诞生的时代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否则,我们的欣赏就是盲目的。以香草、美人比喻理想中的事物,古已有之,郭沫若借鉴这种传统技法,把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把自己比作“炉中煤”,借以吐露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之 情,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形象呢?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我们便会一目了然。艾青正是因为一次被捕、一场大雪,想到了身世凄凉的大堰河,从而引发了对她的怀念、追忆乃 至歌颂,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鉴赏诗歌,找准了情感突破口,对诗歌主旨的把 握就会更便捷,对情感美的领会就会更深刻。 2.避实就虚,咀嚼诗歌真味。 以实写虚,化抽象为形象,这是诗人创作的高超本领;避实就虚,反复咀嚼又是我们领会情感美的巧妙途径。阅读鉴赏时,我们要用诗意的眼光避实就虚,慢慢咀嚼出诗歌的真味。 3.由表及里,品读形象寓意。 阅读和鉴赏诗歌时,我们要学会品读诗歌形象的寓意,由表及里,探寻诗人物化的情绪,领会诗歌的旨趣。 [例1]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7分)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注] 徐志摩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注】这首诗写于1928年,初载于同年3月10日《新月》月刊第一卷第1号,署名志摩。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全诗共6节,每节的前3句相同,辗转反复,余音袅袅。这种刻意经营的旋律组合, 渲染了诗中“梦”的氛围,也给吟唱者更添上几分“梦”态。 B.诗人铺排了6个小节,告诉我们:不管风往哪个方向吹,唯有忍耐与勇敢,我们方 能在黑暗中不害怕,在失败中不颓丧,在痛苦中不绝望。 C.诗人的梦是一个大梦,一种大的理想,他要摆脱物的羁绊,心游物外,去追寻人生 与宇宙的真理。 D.这首诗反映的是徐志摩的爱情悲剧,它是“她的温存,我的迷醉”“她的负心,我 的伤悲”之类的恋爱苦情。 解析:选D。联系注释来看,这首诗表达了新月诗派的态度,也是徐志摩最高的诗歌理 想,那就是:回到生命本体中去!他为压在生命本体之上的各种忧虑、恐惧、猜忌、计算、 懊恨所苦闷,蓄精励志,为要保持这一份生命的真与纯!绝不仅是“恋爱苦情”。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答案:徐志摩的诗是他把对自由、爱、美三者凝结在自己生命里的体现,本诗包含了对 自由、美的追求和企盼以至于理想幻灭所生的失望、痛苦,以及他要摆脱物的羁绊、追寻宇 宙与人生的真理等复杂情感。 二、诗歌的形象 高尔基说得好:“在诗歌作品中,即使在一首短诗中,第一位重要的是形象。”诗歌中 的形象分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人物形象、事物形象。

关于读书的诗歌

一路书香,一生阳光 没有任何一艘快艇像一本书 把我们带到遥远的地方 也没有任何一匹骏马 能像一页欢悦的诗篇 即使最贫穷的人也可以如此跨越旅行 而不必被迫为通行纳税 这运载人类灵魂的马车 是多么节俭朴素 在波光粼粼的海面眺望 在浩瀚无比的宇宙徜徉 在和谐幻美的天空飞翔 在无声的交流里成长 在书的世界里用于不会迷茫 于是,跟随发展与创新的脚步 我们走进了这神奇的书的国度 有人说,读一本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而我想说,读书真的很快乐 还记得与孩子第一次读《木偶奇遇记》 我们的心思一下子就被匹诺曹的长鼻子给勾住了 那感觉呀,真的很美妙

读书这事吧,还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的读书路上就充满了艰辛 直到现在,我都会莫名地惧怕星期二 因为我总会为了这一天的阅读课而绞尽脑汁, 被折磨得疲惫不堪又有总是乐此不疲 看到孩子们钟情于书, 我想说:我享受这个被折磨的过程!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和大家一样, 早已爱上了这灵魂的良师益友一一书 没有书的日子是不完整的 我尝试着读过《红楼梦》,读过《家》、《春》、《秋》,思考过《包法利夫人》,也欣赏过《荷塘月色》、《再别康桥》 更喜欢那百读不厌的《唐诗宋词》 每捧一本新书,我都要先闻闻那淡淡的墨香, 那一刻,欢愉的不是我的眼,而是我的心 读书,真幸福! 读书明理,读书讨情,读书更能塑人 聪明的你,是否留意过走在这书海中的每一个孩子? 他们每天总会带上几本好书,利用闲暇 三五一群、或栖息廊下,或驻足亭间 聊聊收获,谈论理想 看着这些翩翩少年

我明白了什么叫做“腹有诗书气自华” 曾几何时,我从《安徒生童话》归来, 带回一个五彩缤纷的梦, 我梦见, 卖火柴的小女孩, 拉着妈妈的手 坐在温暖的炉膛边把希望畅想! 曾几何时,我从《唐诗宋词》归来, 带回一首首美妙的诗篇, 我看见, 诗仙李白, 站在窗前,凝视月光, 那淡淡的思乡情啊, 早已穿越了一切阴霾 曾几何时,我从《二泉映月》归来, 带回一曲如泣如诉的歌, 我听见, 瞎子阿炳, 用他那心爱的二胡, 诉说着苦闷不屈的心声。 读一篇散文,我在缠绵绯恻中体会肝肠寸断的凄苦; 读一出戏

诗歌鉴赏比较阅读

喀左高中2016高考诗歌鉴赏之 比较阅读导学案(教师版) 教学目的: 1、关注学情,运用比较的探究方式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 2、了解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学习答题思路,重点掌握诗歌意象、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的比较鉴赏方法,学会规范答题与自我评价。 重点难点: 1、依据学情,促成学生的学习生成,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 2、找准比较点,规范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歌比较鉴赏是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热点,从2014年的14年新课标卷II卷、山东卷、湖北卷、天津卷、江苏卷,再到2015年北京卷、浙江卷、湖北卷等,都有诗歌比较鉴赏题。因此,诗歌比较鉴赏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二、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 课前探究:诗歌比较鉴赏可以从哪些方面设置比较点,或者说,诗歌比较鉴赏题有哪些设题角度? 答:从大方面看,比较阅读题一般从“求同”、“求异”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现技巧等方面设题。 具体有以下几个角度:诗歌比较鉴赏题五大题型 (一)、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 (二)、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比较 (三)、不同诗人描写同一景象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比较 (四)、不同诗歌描写相同对象所用表现手法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比较 (五)、不同诗歌选取同一意象的寓意比较 (一)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 1。对古诗中某一字词的比较鉴赏 典例: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问题:"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答案:①“绕”字好,围绕。具体地描绘了绿水环抱人家,村民安静生活的场景。此词使之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②“晓”字好,拂晓。清晨,燕子自由自在飞翔,绿水缓缓流淌。它既点明了时间,

诗歌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诗歌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诗歌,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开路先锋,是一种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最凝练、形象地反映生活,富于想象,构思精巧,有一定的节奏、韵律,常根据节奏分行排列的文学体裁。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在内容上,用高度精练的语言来抒发丰富的思想感情;在表现形式上,既有别于其他一切文体,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变化:从原始歌谣的不定型,发展到四言、五言、七言诗基本定型,又发展到宋、元的词和曲,以至今天的新体诗。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诗歌的这种发展变化是相当大的,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 一、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一)思念家乡、亲友 1.游子愁思。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2.思亲念友。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3.边关思乡。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 4.少妇情思。如: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 (二)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1.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的《龟虽寿》、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2.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抑郁、悲愤。如: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杜牧的《赤壁》。 3.山河沦丧的痛苦。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4.保家卫国的豪情。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 (三)忧国忧民 1.反映战乱的痛苦。如:杜甫的《春望》《石壕吏》。

2.同情人民的疾苦。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观刈麦》。 3.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的《登楼》。 4.讽刺统治者昏庸腐朽。如:杜牧的《泊秦淮》。 (四)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恋。如: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送友人》。 2.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五)寄情山水 1.对田园美好生活的赞美。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陆游的《游山西村》。 2.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3.赞美祖国壮丽山河。如:杜甫的《望岳》。 (六)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要特别注意的是,大多数古诗词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多种情感,需要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经历以及诗歌内容来理解。 二、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含义 (一)月 1.望月思乡、思亲,引发离愁别绪。如李白《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抒发盛衰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如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花好月圆,团圆喜庆。如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诗歌阅读教学设计的策略

诗歌阅读教学设计的策略 首先,这是人类情感本能的需要。为什么所有民族最古老的文学都是诗歌?因为诗歌原本是内心的歌唱,是生命节奏、内心节律的相呼应,具有强烈的内在节奏与旋律。“诗”与“歌”原本一体,最初甚至是诗歌、音乐、舞蹈的三位一体。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够理解为什么自南北朝到唐代人们始终热衷于从音韵、格律的角度展开对诗歌的研究,为什么宋代的词牌、元曲的曲牌,均从节奏与旋律音乐性入手变革诗歌。 例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即便不从思想内容上看,单看其韵脚、节奏、气势乃至虚词,均有酣畅痛快之感! 其次,诗歌还是人性的需要。人性向最细腻、最深厚、最高尚、最美丽处发展需要借助诗歌。诗歌确保人性与世界的联通。海德格尔醉心于荷尔德林诗歌研究:人类理性觉醒以来,过分的理性制造了逻辑严密的世界,并以语言显示这一世界。人们用语言认知并思考表达这一世界时,给万物命名并且使万物只以名称显示。语言使人类丧失了对世界的直接感受力,使得人类只能够以概念代替事物,以逻辑代替感情。诗歌,是对现代理性社会这一弊端的拯救。[1] 最后,诗歌是语文教育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如此规定中学诗歌教学的基本目标: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中学语文教育有两大基本目标:实用与文学教育的协调发育。文学艺术的极致是诗歌,被誉为文字与灵魂之舞的诗歌,必然成为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的重要文体。 一、诗歌的体式特征 诗歌是一种以凝练的语言抒发情感的文学文类。其主要特点是:①语词凝练;②结构跳跃;③富于节奏和韵律。 诗歌以抒情为主,但有些诗歌也包含叙事成分。根据抒情和叙事元素在诗歌中比重的不同,人们将诗歌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 根据是否遵守格律规范这一标准,诗歌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白话诗)。[2] 1.古体诗体式特征 古体诗古朴、凝重,形式自由。这类诗歌具有较强的散文化特征:语序平直,意脉连贯清晰,只要在诗句间加上少许虚词即成散文。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古体诗意脉连贯自有其缘由。因为古体诗一般篇幅较长,如果没有一以贯之的意义脉络,将为读者阅读带来困难。而意脉连贯这一特点,就成为古体诗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例如,有教师教学《将进酒》,就用几个问题梳理了全诗脉络[3]:李白劝谁喝酒?李白劝朋友怎样喝酒的呢?李白自己怎样饮?李白为何如此豪饮狂饮?这些问题逐层深入,很好地展示了诗歌的内在层次,符合古体诗意脉连贯的特征。 2.格律诗体式特征 格律诗自南朝齐梁肇始而成熟于唐代,形成了一整套精致周密的结构。[4] (1)在语音序列上,格律诗根据汉语言文字的特性,对中国诗歌的音声序列进行了整体设计,通过字与字、语与句(包括声调与韵脚)之间的变化,设计出一套声律样式,具体规定诗歌中每一个字的声韵调,使诗歌显现出铿锵抑扬、变化和谐的节奏之美,从而实现了“诗”与“歌”的合体。 事实上,汉语中的四声平仄通常都暗含情感指向或意义内涵。例如,近代人谢云飞曾在其《文学与声律》一书中论及平声清扬平和,仄声急促凄切。开口呼有欢快妖娆意义,微灰韵有气馁抑郁之感。而王力《汉语史稿》亦称音韵与意义相关。赵元任解说《白雪歌送武判

诗歌鉴赏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诗歌鉴赏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一)诗歌鉴赏答题方法点拨 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①送别类。以抒发离情为主。②怀古类。以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之情为主。③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④战争或边塞类。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向往或对国家的忠勇之情为主。⑤闲适类。表达清闲恬淡心情或对田园、隐居生活向往之情为主。⑥借景抒情类。借景物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物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为主。⑦托物言志类。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之情为主。⑧爱情类。⑨民生类。抒发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为主。 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二.找意象。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因此我将诗歌当中较常出现的意象的喻意给学生们做了一个小结,作为一种诗歌鉴赏必须积累的知识进行归纳。比如说梅的清高芳洁、傲雪凌霜、坚强、不屈不挠;兰、荷的高洁;笛声的思乡怀远;竹的气节、劲健、积极向上;菊的高洁、脱俗、隐逸;松的坚贞、傲雪斗霜、有凌云志;柳的柔情、惜别怀远;梧桐的凄凉、悲伤;桃花的美人之喻;杨花的离散、漂泊之意;杜鹃的凄凉哀伤、有归家之意;牡丹的富贵、美好;禾黍代表国家昔盛今衰之悲情;青鸟往往与男女恋情与婚嫁有关;鸾鸟、凤凰喻忠臣、贤士;鹧鸪、寒蝉喻离愁别绪、羁旅伤感之情;鸿雁借指书信,也表思乡之情;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之人;月喻思乡怀远;飞星传恨;日落、夕阳、秋天、流水代表生命短暂,时光飞逝;灞桥易水多怀送别有关;夕阳、西风、残照既表示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也代表历史的沧桑变化;《阳关三叠》多写故人友谊;《关山月》《梅花落》多指乡思乡愁;杜康喻酒;贾生、屈原指怀才不遇之人;陶朱、猗顿喻富商巨贾;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三.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诗歌阅读

诗歌阅读一 瀑布联句(唐)香严闲禅师李忱①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注】①香严闲禅师:当时庐山上的一位高僧。李忱(公元810~859):即唐宣宗。在位时(公元846~859),重视科第,也经常与学士们作诗唱和。《全唐诗》存其诗六首。 8.诗中的瀑布有哪些特点请加以分析。(4分) 9.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观手法(4分)诗歌阅读二(11分)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8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5分) 9.《全唐诗》录入此诗,“落”字作“在”字,请你说说,是“落”好是“在”好,为什么 诗歌阅读三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饲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首发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诗歌阅读四 客从杜甫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③久,以俟公家须。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注】①泉客珠:指珍珠。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②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③箧笥: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 (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4分) (2)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4分) 诗歌阅读五 古风(其三十九)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鵷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释】 ①徂(cú)晖:落日余晖。②枳(zhǐ)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鵷(yuān)鸾(luán):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试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鵷鸟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2)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歌阅读六 古风(其十)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憎,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试题】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②千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 诗歌阅读七

诗歌比较阅读教案

诗歌比较阅读 邵建中 2014、03 教学目的: 了解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学习答题思路,重点掌握诗歌意象、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的比较鉴赏方法,学会规范答题与自我评价。 重点难点: 1、依据学情,促成学生的学习生成,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 2、找准比较点,规范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讲解“江西省百所重点中学模拟试卷”第14题(《岭南江行》第2题)诗意: 雾气弥漫的江水向南流去,航行的船只犹如没入云烟。放眼望去,黄茅漫山遍野, 它的尽头就是大海之边。雨后初晴,山腰里云气飘浮,变幻莫测形成象迹在呈现。 深潭日照。蒸气升腾,水面似有蚊龙吐沫喷涎。江边的射工狡诈地窥探着,等待时机向游人施放凶险。阴沉的云气预示着飓风的来临,惊扰着航行中的客船。 今后我忧虑的事啊,岂止是一桩一件? 尽管头发花白,年老力衰.也不能坐待时日,虚度华年。 问题:(1)请简要分析象迹、龙涎、射公等四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2)请比较“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与“故国神游……华发”两句思想感情的不同。 答案:(1)诗中借岭南的特异风物象迹等,反映出当地荒凉落后的自然环境。也用象征的手法含蓄地抒写了自己被贬后政治处境的险恶。 (2)不同点:柳诗意志不消沉,情感不低回,欲趁暮年有所奋发;苏词从“故国神游”跌入现实,自感苍老无为,壮志难酬,情绪低沉,自伤自叹。 【分析:第二小题是比较阅读,抓住“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和“岂容”等关键词理解。】

诗歌比较鉴赏是高考诗歌鉴赏考点之一,近几年高考都有诗歌比较鉴赏题,2011年湖北卷、2012年江西卷和浙江卷、2013年安徽卷都考到这种题型。因此,诗歌比较鉴赏应引起我们重视。 二、了解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 提问:诗歌比较鉴赏可以从哪些方面设置比较点,或者说,诗歌比较鉴赏题有哪些设题角度? -----从大方面看,比较阅读题一般从“求同”、“求异”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 -----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现技巧等方面设题,具体有以下几个角度: 1、不同诗歌选取的同一意象的寓意比较(2006年湖北卷)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和《暮春浐水送别》韩琮 问题: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2、诗与画的意境比较(2005年广东卷) 《春日登楼怀归》寇准 问题: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船夫睡舟尾,横―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 ? 请说明你的理由。 3、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2005福建卷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问题: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4、不同诗歌相同用词的比较 (2005湖南卷 )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和《登崖州城作》李德裕 问题: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 5、不同诗歌描写同一对象的表现手法比较(2005浙江卷 )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和《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 问题: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

(完整版)中考古诗阅读专题训练与答案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题 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秋日行村路[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①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1)“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 你的理解。 。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2.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答题。 淮上渔者(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⑴.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⑵.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 。 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访城西友人别墅雍陶 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释】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②枳(zhǐ)壳花:枳树的花。 ⑴.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⑵.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 。 4.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⑴.补充点评。 诗人搬家作别久住的湖上亭,亭边柳条、藤蔓轻展,枝头黄莺鸣声悠悠,一“系”一“啼”别有意味,仿佛是它们之情的自然流露。 ⑵.完成随感。 花草本是无情物,但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却多情多义,那是因 为 。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①离情。 黄莺久住浑②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释】①系:jì,牵连。②浑:简直。 ①诗中描写诗人搬家 时的心情。 ②请从写法上说说最后一句诗的妙处。 。

巧用对比进行古诗文比较阅读

巧用对比进行古诗文比较阅读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把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充分运用同一作家不同时期作品进行比较、不同作家不同风格作品进行比较、同一作家相同境遇下系列作品的比较,同一主题下不同风格不同内容不同体裁作品的比较,同一风格不同作家作品的比较等比较阅读的思想和手段进行教学,改变“译――讲――背”的教学思路,形成“读――比――思――解――悟”的教学形式,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学生的思想能和作家的思想交融碰撞,在深刻的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传承古典文学的精粹,在全面解读和感悟的基础上,实现语文教学先学作文,再学做人的目标,文言诗文教学会取得更好效果。 关键词:对比;古诗文;比较;阅读 古诗词、文言文一直延续传统的“译―讲―背”的教学模式,师生把大量时间花费在对字、词、句的机械记忆与理解之中,只用少量时间解读文章内容和写法,偏离了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颇有丢掉西瓜专拣芝麻的嫌疑。怎样改变这一现状?在实施初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必须巧设对比点,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才是文言诗文教学的一条捷径。

比较阅读就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在古诗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比较阅读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比较 对于同一个作家来说不同的生活境遇会在作家心目中留下特定的烙印。教师引领学生分析理解作家某一时期作品时,如果能将这一作家其它时期作品补充进来,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既能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能力,又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如学习李清照前期作品《如梦令》时,就可以把把她前期作品《点绛唇》及后期作品《醉花阴》、《武陵春》放在一起阅读。学生比较分析李清照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在比较分析中教师适时引入时代背景,这样学生对李清照的个人生活、苦难经历及李清照的作品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这样容易整体掌握李清照诗词特点。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分析作品内容是同一作家不同时期作品进行比较阅读的关键点。 二、同一作家相同境遇下的作品比较 同一作家同一境遇下作品会有一个统一的感情脉络,教师在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思想

小说 诗歌 阅读方法

高中语文古诗题和现代文阅读题各题型的答题方法和模式 悬赏分:100 - 解决时间:2009-8-30 16:22 RT XIEXIE 提问者:朔圆之夜- 中级魔法师四级最佳答案 在我们这边古诗鉴赏满分就8分,但得满分的人少之又少。仅我们老师给总结的就有8种题材。 写景咏物诗,即事感怀诗,托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思妇归情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闲适隐逸诗,赠友送别诗...... 而答题技巧是要根据具体的问法而言的。 一针对意象或意境 ⑴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加入自己的联想) ⑵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⑶分析思想感情(切记不能太空洞,要写出因什么而产生的这种感情) 二针对表达技巧(或是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手法) ⑴开门见山的说出用的手法 ⑵结合诗句阐释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 ⑶借此手法传达出作者这样的感情 三针对语言特色(或语言风格/语言艺术) ⑴用一个两个词准确点名语言特色 ⑵用诗中有关句子具体分析该种特色 ⑶作者的感情 四针对炼字 ⑴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翻译原句 ⑵表达技巧(主要是修辞) ⑶烘托了这样的意境,表现意境所起的作用 ⑷作者感情 ⑸若为比较类题目,在最后应加上另外一个词“不能起到这一作用”之类的话 五针对关键词 ⑴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⑵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对于那些常见的表达技巧,表达手法,表达方式,说明方法,结构方式,意境和语言特色之类的你应该知道吧,在这就不写了,如果不清楚就再问吧。 对于现代文阅读,主要有小说,论述类文章,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新闻阅读,报告阅读,科普文章阅读,散文,诗歌与戏剧。 在这,我写一些通用的吧, 一标题作用 ⑴起线索作用,贯穿全文

诗歌阅读题

华兴中学高10级诗歌练习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晴怀故园海棠①杨万里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只欠翠纱红映肉②,两年寒食负先生。 注释:①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八年,时作者离家宦游,正在广州任内。 ②翠纱红映肉:形容海棠的淡红浅晕。 (1)中间四句写“春晴”向来为人称道。这四句写了哪些景致?各具什么特点?(3分) (2)诗题是“春晴怀故园海棠”,诗人是怎样表达怀想之情的?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进行赏析。(4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泊钱塘(明)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1)诗歌颈联“迸”“入”两字精妙传神,请选择其中一个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3分)(2)诗歌第八句在诗歌结构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短愁”指什么“愁”?(4分) 三、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鹧鸪天①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②行穿竹,卷罢黄庭③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①写该词时陆游42岁,因遭投降派罗织罪名免官,被迫隐居。②玉瀣(xiè):美酒。③黄庭:即《黄庭经》,道家的经典著作。 你读出这首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这一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分析。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钱塘逢康元龙①明·谢肇淛 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 [注]①钱塘:与诗中的“江关”都指钱塘江边的杭州城。康元龙:作者同乡诗友,“尝游历边塞,无所遇”而归故乡。 ⑴请分析此诗起句中的“暗”字有对全诗有什么艺术效果。(3分) ⑵请结合全诗,具体评析“马上相逢须尽醉”所表现出来的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4分) 五.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落日怅望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4分) (2)请从语言、表达技巧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进行鉴赏。(4分) 六.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鹧鸪天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此词写于作者罢职闲居江西上饶带湖时。 (1)本词最后两句采用对比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大胆、巧妙地用“寒”“点”来描述景物,这样是否与整个画面协调,请简要分析。(5分)

现代诗阅读方法

最重要的一个你自己的理解能力要强,一篇诗歌看下来要知道着篇诗歌的中心思想,然后再把你理解的中心思想写下来,要是真的不知道中心思想,就看看问中有没有一句总领全文的话,然后围绕着这句话展开 一般中心思想离不开什么像思念祖国,热爱祖国,想念家乡,赞美母亲,怀念童年……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诗歌的表达技巧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5、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二、诗歌鉴赏表达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鉴赏及答题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5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