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

淮阳县第一中学“新生态·多元”高效课堂政治学案组名:姓名:日期:编制:黄学才编号:13

自主、自学、探究促能力形成;团结、协作、展示让魅力飞扬

课题: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股票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②知道股票投资的基本特征以及股票投资收入的构成;③了解债券的含义;④知道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基本特征;⑤了解商业保险的含义;⑥了解保险业务的基本分类;⑦知道订立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

2、能力目标:

①比较储蓄存款、购买债券、购买股票等投资方式异同的分析能力;②利用有关知识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如何合理投资理财的实践能力;③利用所学知识为企业融资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培养理性投资、理性理财的观念②增强投资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意识③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积极投资,努力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的观念④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股票、债券和保险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学法点津】

1、教学方法探究法、举例法

2、学法点津内引外联,全方位提高素质。夯实基础突出主干,抓住重点,充分理解。

【课时安排】课时

【教后反思】

2018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2框国家行政机关练习题新人教版

《国家行政机关》 一选择题(每个试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依法行政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各级党组织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行政 ②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依法行使行政权力 ③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④各级司法机关必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D 依法行政,其主体是我国的行政机关。我国的行政机关是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故②③正确。党组织和司法机关不属于我国的行政机关。 2.在我国,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于() A.国家权力机关的授予 B.中国共产党的授权 C.人民的授予 D.中央人民政府的授权 答案 C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第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我国宪法的上述规定() ①影响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 ②有利于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 ③能更好地防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职不力、监管缺失、徇私枉法 ④有利于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治国 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D 我国行政机关的职权通常由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体实施。行政人员要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题目中宪法的相关规定正是对这一规定的具体要求,故②③④正确。 4.山东省政府要求本省各级政府,把自己掌握的信息及履行的职责情况依法及时向社会发布,把自己置于“阳光”之下。政府采取这一举措()

高中政治必修2新学案: 第二课第一框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第二课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知道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了解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明确民主选举方

选择题 1.2011年3月27日,山东某市16名竞争人选,要竞选4个政府部门“一把手”职位。16名候选人除了要进行一番电视台现场直播的演讲之外,还要回答现场市民的问题。这样选拔干部 A.可以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B.表明我国政治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C.使市民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没有局限性,是任何时期、任何地区都适用的选举方式 2.有人利用各种借口和原因,要求在我国全社会范围内推行直接选举,认为只有直接选举才能保证民主。这种观点错误在于 A.认为选举方式必须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B.没有认识到我国只能采用间接选举方式 C.没有看到不同选举方式各有利弊,且选举方式要与国情相适应 D.没有看到我国的选举方式是一成不变的 3.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有 ①县及县级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②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③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举④农村村民委员会的选举⑤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选举方式是 A.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B.间接选举 C.领导提名,公民选举 D.直接选举 5.在2011年村委会换届选举中,许多地方采取以自荐海选的方式选出新一届村委会领导班子。“海选”为所有选民提供了均等的条件和机会,每个选民都能够自由挑选自己的可心人,为一大批能人进入村班子创造了机会。做好“海选”,村民必须①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增强选举的责任心②选择与自己关系好,能够给自己带来实惠的可心人③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④了解被选人员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非选择题 6.2011年4月1日新华网刊登一篇报导:在通往某县的长途汽车上,几位妇女正在议论着村里换届选举的事情。其中一位兴致勃勃地讲“谁谁为拉选票昨天又给俺送来一只不锈钢盆”,另一个哈哈大笑道“俺厨房里光不锈钢锅就有好几个,全是俺村那几个想当官的老爷们比着送的,管他选谁不选谁呢,先收下再说”。记者听在耳里,乱在心头。 (1)记者为何会对长途汽车上看到的一幕感到了心乱? (2)针对记者所见的这种现象,如何改进才能确保实现民主选举的预期目标?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第六课 第二框 多彩的职业 练习题

第二框多彩的职业 基础闯关 1、“我没有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钱伟长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A.选择职业时,不应该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 B.选择职业时,要充分考虑国家的社会的需要 C.职业有高低之分,国家需要的职业就是高尚的职业 D.专业有好坏之分,符合国家发展的专业就是好专业 2、初中学业即将结束,小李同学准备报考职业学校,学习他最感兴趣的烹饪专业,但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批评他太没有出息。他说服父母的理由是:() ①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社会需要,能为社会做贡献,从事任何职业都是光荣的 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③掌握烹饪技术,同样能获取较多收入 ④选择职业,必须把社会需要和个人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法国哲学家萨特说过,人生就是由许多的选择组成的链条。初中毕业,我们面临着重要的人生选择。在作出正确的选择之前,我们应该() ①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 ②完全听从父母的安排 ③考虑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④与好朋友的选择保持一致。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4.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预计达到820万人。被称为“更难就业季”。在此背景下对大学生提出就业建议,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转变就业观念,积极适应市场需求 B.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等待国家安排 C.根据个人喜好、特长选择相关职业 D.坚持多种方式就业,选择体面职业 5、青海省开始启动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专项就业培训工程,将用3年时间,组织全省2.4万名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进行能力素质专项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组织6000名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进行创业培训。这样做:() ①可以帮助毕业生实现个人理想②有助于毕业生进行正确的职业选择③会让毕业生产生严重的依赖思想④不利于激发毕业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6、吴军打算报考职中,妈妈却说:“读职业中学没出息,将来找不到体面的工作。”如果请你劝导小军的妈妈,下列理由正确的是:() ①社会建设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 ②成才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努力 ③个人兴趣是选择职业的根本出发点 ④没有没出息的职业,只有没出息的人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7、很多人在职场中不停地变换工作,其根本原因是职业定位和职业目标不够清晰,缺乏中长期的

第六课一、二框

第六课投资的选择 一、新课标要求 解析银行的存贷行为,比较商业保险、债券、股票的异同,解释利润、利息、股息等汇报形式,说明不同的投资行为。 二、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一)识记: ①储蓄存款的含义以及我国的主要储蓄机构 ②利息的含义 ③款储蓄的基本类型 ④储蓄作为投资方式的特点 ⑤商业银行的含义及我国的主要商业银行 ⑥股票的含义、特点 ⑦股票投资收入的来源 ⑧债券的含义、种类和特点 ⑨商业保险的含义、种类和特点 ⑩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 (二)理解: ①存款利息的计算 ②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③债券、储蓄、股票、保险等各投资方式的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方面的特征。(三)运用: 根据债券、储蓄、股票、保险各自的特点,安排一项综合投资计划。 (2)能力目标: ①能概括出不同投资方式的特点,概括金融活动在国民经济和个人生活中具有的作用, ②能利用基本知识分析不同条件下如何投资更有利。 ③能利用所学知识为家庭或企业投资提出建设性意见。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经济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积极参加各种投资活动,不仅有利于个人,也有利于国家级就建设。因此,要从国家角度,从经济建设角度认识投资的意义。 ②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积极投资、合理投资,能增加个人财富、提高个人生活水平。因此,要积极学习相关知识,“以钱生钱”,任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足、美好。二、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共有四个: 1、存款储蓄:讲清以下几点:①存款储蓄的含义;②我国的储蓄机构;③利息的变动以及影响因素;④我国存款储蓄的种类 2、我国的商业银行:讲清以下几点:①商业银行的含义和类型;②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3、股票:讲清以下几点:①股票的性质;②投资股票的收入; 4、债券:讲清以下几点:①债券的含义;②债券和股票的异同;③债券的种类; 5、保险:讲清以下几点:①保险的含义;②商业保险的分类;

第六课师生之间第二框 师生之间同步测试与答案

第六课师生之间 第二框师生之间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 1、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是() A.人格平等 B.民主平等 C.相互尊重 D.教学相长 2、有人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卢卡斯:“芝加哥大学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最多,是否因为芝大的教授更有实力?”他回答说:“因为芝大的学生更有实力,面对这些有实力的学生,芝大教授不得不更努力。”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芝加哥大学的学生比教授做得更好B.学生要善于同老师沟通 C.师生之间是教学相长的关系 D.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 3、古人云:“教学相长。”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引领②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指导 ③老师通过教而促进自身的学④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如下面漫画所示:数学课上,迟到半小时的小林贸然冲进 教室,且不服老师批评而当众顶撞老师。下面对这一事件的 评述,观点正确的是() A.对于所有迟到的同学,老师在未了解其迟到原因之前,都 不能发表意见 B.当被老师误解或与老师发生矛盾时,要通过恰当的方式 与老师坦诚交流 C.漫画所描述的正是我们所努力追求的那种新型师生关系 5、在调查访谈中发现,一些学生把老师视作“警察”,把师生关系比作是“猫和老鼠”的关系。这种说法() A.是对师生关系的形象比喻 B.是师生关系的真实反映 C.是对老师的不信任 D.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影响师生之间的交往 6、在学校,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是我们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 保证。要保持图中这种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应该是() A.老师工作中的疏忽和缺点是不能容忍的 B.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 携手共进 C.师生有别,学生应该维护老师的权威 D.老师讲的都是对的 7、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 状态,下列选项符合这一状态的是() A.甲同学敬畏老师,路上遇到老师故意绕道走 B.乙同学性格开朗,经常与老师开玩笑、给老师取绰号 C.丙同学在课余时间与老师共同探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高中政治必修2第二课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交往行为和交行方式,文化影响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识记文化的来源 (3)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二)能力目标: 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理解和感悟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从而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培养自己正确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更加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特点 教学难点: 区分文化对人影响的两个特点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讨论,教师进行引导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通过学习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文化对社会的影响,那么文化对人的影响具体又是怎样的呢?在接下来的第二课中,我们一起来感受文化对人的影响。 二、讲授新课: 牛顿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18岁进入剑桥大学学习,26岁就成为剑桥大学的教授,29岁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创立了微积分,发现了万有引力,创建了经典力学,被誉为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但是,他的成就基本上都是在前半生取得的,晚年在科学上却再无建树,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 牛顿晚年由于深受宗教神学的影响,沉迷于宗教世界,这使他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再不能象以前那样正确的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 牛顿的事例也正说明了文化对人的影响之大。那么,文化对人产生影响来自于哪里呢? 1、文化影响人的来源:文化环境、文化活动(板书)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不同的文化环境下,有不同的文化活动。一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使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打上特定文化的烙印。 比如:为什么藏族同胞一般都能歌善舞、精于骑术?因为他们生长于那样的文化环境,经常参与那样的文化活动。

2020人教版政治必修一 第6课 第2框

第二单元第六课第2框 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 1.大学毕业生小王设计的一个动漫形象在网络上风靡一时。小王希望利用这个契机开办一家自己掌控的公司,这将需要大约20万元的启动资金,但他只有5万元存款。小王可以(C) A.招募股东,通过股市筹集资金 B.发行金融债券,到期偿还本息 C.申请银行贷款,开办有限责任公司 D.争取社会投资,成立合伙企业 [解析]只有股份有限公司才可以通过股市筹集资金,排除A。B错误,发行金融债券的主体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小王要成立的是自己掌控的公司,排除D。 2.2018年10月16日,全国首单创新创业公司私募可转换债券在上交所发行一周年。可转债全称是“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上市公司发行的一种含权债券。在债券状态下,发行人需要像债券一样每年支付利息,到期偿付,但可转债利息一般较低,在1%上下的水平。可转债投资者除了拥有债权之外,还拥有转股权:即购买人可自主选择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将其购买的债券以事先约定的转股价格转换成指定公司的股票。下列对“可转债”认识正确的是(D) ①可转换债券具有债权和股权的双重特性,债券持有者可同期享有债券收益和股票收益 ②可转换债券在转换成股票之后,原债券持有人就由债务人变成了公司的股东 ③若债券持有者不想转换,则可继续持有债券,到期还本付息或在流通市场出售变现 ④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可以降低筹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推动我国企业转型升级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可转债投资者转股后,不再享有债券收益,债券投资者不可同期享有债券收益和股票收益,①说法错误;原债券持有人是债权人而不是债务人,②说法错误;③④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 3.“绿色保险”是绿色金融产品之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环境风险管理的一项基本手段,是指企业就可能发生的环境事故风险在保险公司投保,一旦发生污染事故,由保险公司对污染受害者进行赔偿,企业因此可以避免巨额赔偿的风险,污染受害者也能得到迅速、有效的救济。材料表明,“绿色保险”(A) ①属于商业保险 ②是一种针对风险本身的投资方式 ③能够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六课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第六课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第六课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知识目标 ◇识记:(1)真理的含义(2)真理的基本属性 ◇理解(1)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2)真理都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3)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运用 (1)举例说明“真理都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2)试举典型事例说明人们的认识过程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的过程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和自我探究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框题的学习,使学生逐步体会到认识世界、追求真理是一个反复的无限的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真理、追求真理的高尚情操,并由此进一步树立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点、难点】 (1)真理及其客观性(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3)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多媒体展示人们拍摄的关于复活节岛上的神秘石像的照片和一副古埃及金字塔的照片,提出讨论问题。 复活节岛上的神秘石像神秘的金字塔 问题:你还知道人类社会有哪些未解之谜?(让学生说)你认为这些谜将来能被解开吗? (通过这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之后,教师让学生针对上述情景讨论探究问题。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引出本框题要讲的中心内容: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昨天的未解之谜,已经不再神秘,今天的未解之谜,相信早晚也会被解开。但人们要解开这些谜,就像我们刚刚听到的这首歌一样——阳光总在风雨后,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在实践中去追求和发展真理。 (二)共同探讨:真理是客观的 关于真理的含义 教师首先展示三种关于真理的观点 1、有用的就是真理。 2、圣人之言、领袖之话就是真理。 3、被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接着提出探究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 1、你同意上述观点吗?请举例说明理由。 2、结合以上三种观点,你认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中什么样的认识才能被称为真理? (学生讨论3分钟后,由各组推荐代表发表本组意见,共同交流看法。在学生发表意见的过程中,教师认真听取学生意见,及时给予必要的归纳、引导、评价,并适当补充相关事例,引导学生归纳升级,形成理论观点。) (为了使同学们真正了解真理的客观性,教师对此给予适当的补充和讲解) 真理的客观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真理的内容都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容;二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除了实践,没有其他东西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是客观的。 (这样,既能使同学们在研究中理解真理是客观的,又能提高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做到坚持真理,反对谬误。)

第6课 第2框 课堂

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二框 1.“城镇化即等同于城市建设”,这一思维长期以来被很多地方施政者奉为圭臬。后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将城市化目标落实到“人”上面,要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这是对过去“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发展理念的一种纠正;同时强调城市化要带动新农村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这一过程说明,人们对城市化建设的认识() 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历史的发展过程②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③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错误的过程④是一个不断超越历史的过程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从过去“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到现在落实到“人”,说明对城市化建设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历史的发展过程,①正确;认识不是“循环过程”,“循环”代表着没有发展,②不选;过去“重物轻人”,认识片面,而今重“物”更重“人”说明对城市化建设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错误的过程,③正确;认识是不能超越历史条件的,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2.(2018·山西太原期末联考)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久坐对健康有害”,建议每坐30分钟就起来活动一下。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和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对5 000 多人开展了为期16年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久坐并不比久站对健康的危害更大。这告诉我们() ①认识在实践中向前发展②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认识正确与否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B 解析: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久坐对健康有害”,英国研究人员对5 000 多人开展了为期16年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久坐并不比久站对健康的危害更大,说明认识在实践中向前发展,也体现了认识正确与否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认识主体的差异性导致认识的不同,②不符合题意;材料也没有体现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③不符合题意。故选B。 3.瑞士昆虫学家保罗·米勒因发明DDT(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又叫滴滴涕),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奖。DDT因其稳定性、脂溶性、药效普适性等特点,一度大量生产,普遍使用。后来发现DDT的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被绝大多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这一事例主要表明()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必修2第二课第三框知识点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必修2第二课第三框知识点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必修2第二课第三框知识 点 一、复习目标要求 了解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性质、作用;了解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二、重点知识整理 1.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 重要形式是什么? 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村委会和居委会。 2.村民委员会 (1)含义:(注意:性质、设立目的、成员产生、法律制度保障各是什么) 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农民群众在村民委员会的带领下,实行村民自治,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管理村务的本领,切实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 (2)村民自治的内容: 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干部,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发表意见,涉及村民利益的由村民页1 第

会议讨论通过。 村民规范自己的村干部的行为(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等) 3、城市居民委员会 (1)含义:(注意:性质、适用地方) 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鼻尖组织。 作用: (2) 在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居民的公共事务,调解居民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方面,居民委员会发挥着重要作 用。 (3)城市居民自治的内容 居委会干部由居民民主选举产生;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居民委员会实行公开制度,接受居民的监督和质询──社区各项工作居民监督,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地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4、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意义 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页 2 第

经济生活第七课 第二框

【拓展案】 1.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下列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是 A.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B.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 C.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D.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右图所示,经济效率和社会 公平之间的组合模式有多种多样,你认为比较恰当的组合应该在 A.AA′区间之内B.BB′区间之内 C.A′或B′点上D.AB区间之内 3.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减少、 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这种结构比我国目前的“金字塔型”稳 定得多。我国的分配结构正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这主要是为了 A.促进效率的提高B.促进社会公平 C.促进生产的发展D.促进内需的扩大 4.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初次分配和 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 配更加注重公平。“更加注重公平”有助于 ①让一部分人首先富裕起来②全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④实现整个社会的同步富裕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材料二:2007年不同行业的几位职工工资情况 ⑴沈阳市居民刘某因病不能工作,和女儿享受低保金每月500元,丈夫下岗后在一家单位值班每月500元,全家每月有50元肉价补贴。⑵某国企员工:基础工资880元,奖励工资120元。房租补贴80元,岗位工资1725元,扣除养老金、公积金、医疗保险、所得税,一个月实发2020元。⑶某金融业人士:基本工资1500元,岗位工资5070元,住房津贴970元,交通及福利补贴2150元。⑷深圳某公司长住海外员工:底薪12000元,补助7000元,年终奖金根据市场情况好坏10万至15万左右,平均年薪35万左右。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 (2)怎样看待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8分) (3)如何解决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10分)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No.14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编写:赵长荣时间:2012.11.25 使用时间:_________ 【预习案】 【学习目标】理解公平以及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懂得社会主义社会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体现。理解我国当前实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面的举措。理解保证“两个合理比重”的意义以及重要落实措施。懂得效率的含义,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理解当前我国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政策措施。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知识自主探究】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预习要求与提示〗悦读课本60页两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了解公平的含义,明确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2.什么是收入分配的公平?公平的收入分配有什么意义? 〖预习要求与提示〗悦读课本62页最后三段和63页相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什么是效率? 2.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一致性: 对立性: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怎样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54 55

第六课 第二框教案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学习目标】 1.理解真理的含义 2.理解运用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分层次问题导学】 1、阅读教材P47思考,“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错在哪里?“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说法正确吗?(B) 2、阅读教材P47思考,真理有哪些特点?请举例说明 3、阅读教材P48-49思考,为什么说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知识体系构建】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分层次问题检测】 判断题(正确A错误B) 1、实践是人类认识的来源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之一。() 2、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它与谬误是相对而存在的,没有谬误就无所谓真理。()

3、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A.无条件性 B.客观性 C.具体性 D.主观性 4、真理是由主体和客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认识成果,它是观念范围的东西。这说明:() A.真理不是客观的而是主观的 B.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能动反映 C.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D.真理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客观的 5、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A.一概而论 B.三人成虎 C.百感交集 D.千虑一得 6、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 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8.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C.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7、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路桥说,却被大多数数学家斥为“荒诞的怪论”。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具有创新性,认识的进步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 ④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①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A.①② B.①③ C.④ D.②③ 8、日常生活中,我们到经济实惠的小餐馆去吃饭,到农贸市场去买菜,到家门口的小店去买生活用品……为我们提供这些方便服务的往往是活跃于城乡的“草根经济”群体。“草根经济”以小型企业、微型企业(10个雇员以下)、城乡个体工商户、创业者等为主体,属于非公有制经济。过去我国强调发展单一的公有制经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逐步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草根经济”得到了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和引导,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为了城乡经济注入了活力。请结合材料回列问题: 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调整,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道理? 【学习报告】

第五课第二框练习题-纯答案用卷

第五课第二框练习题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C 2. C 3. B 4. C 5. D 6. C 7. A 8. A9. C10. D11. A 12. ①人大代表履行提案权,全国人大代表在两会前夕提交了关于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权力机关的常设机构,行使立法权,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电子商务法》草案;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起草组在起草草案期间赴各地调研,并于草案完成后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 【解析】 1. ①错误,县级及以下人大代表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③正确,选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和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国家权力说法正确; ④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体现国家性质; 故选:C。 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人大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 (6)人大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对教材的知识点有正确的识记,特别是对知识点内的细节有正确的把握,把握细节有利于快速解题。 2. 略 3. 【分析】 此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和民主集中制的有关知识,考查调动知识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审题。 【解答】 材料中“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总理要作《政府工作报告》,并经各位人大代表审议并表决后才能通过”,这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体现了民主集中制,故①③正确;人大代表行使审议权,故②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权力机构中居于核心地位,故④错误。 故选B。 4. ①错误,应该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政体; ②③④正确,2019年,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将走过65年的光辉历程。65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这一制度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保障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 故选:C。 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思想政治必修2(人教版):第二课第二框 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衡阳城区基准地价更新成果公开听证会 2019年3月7日,衡阳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组织举行了衡阳市城区基准地价更新成果公开听证会。此次听证会主要是为客观反映土地市场的价格规律,正确引导土地的合理开发和利用①。 听证会上,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就衡阳市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工作情况进行说明,就基准地价的作用、项目背景以及此次基准地价更新范围、测算方式等情况进行介绍说明。 现场,来自市直机关、企业的代表,与人大代表、旁听人员等50余人参加听证会,代表们结合各自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②。 听证会后,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及技术单位将根据与会代表的建议意见,对新一轮地价更新成果进行修订完善,最终方案经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定③、省自然资源厅验收后将及时向社会发布。 【思维导图】 【创新演练】 某市物价局准备召开民用天然气价格调整听证会,民用天然气销售价格拟由现行的每立方米1.9元调整为每立方米2.5元,低保户天然气价格仍执行现行价格不变。

(1)假如在你所在班级召开一场这样的模拟听证会,你是这场听证会的组织者,请写出你的组织方案。 (2)请运用“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关知识,说明物价局为什么要召开天然气价格调整听证会。 答案:(1)确定听证会主题:将全班同学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各小组分别准备材料;模拟听证会的程序,各小组推荐代表陈述观点;听证会主持人总结。 (2)这是公民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的体现。这一做法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民主决策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民众直接参与决策过程,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②实行民主决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只有民主决策,才能充分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决策是少数精英的事,不能让公众参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①是民主决策的意义;②③是民主决策的必要性,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众有权参与民主决策,④错误。 答案:A 2.古建筑是城市的记忆,也是现代城市的时尚之源。就上海市打造

第六课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第六课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 本框题的教学内容是贯彻落实课程标准3.10规定的“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展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标志。” 【教材分析】 本框题内容包括三个目题。第一目题: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方方面面,教材从文学艺术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两个方面加以说明。关于文学艺术,教材分析了以下几个层次:文学艺术的作用,中国文学艺术的特点、作用及其在世界文学艺术中的地位。 第二目题: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分析了不同区域文化不同的成因和各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三目题: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分析了各民族文化的特性,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以及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三个目题之间的关系:首先,三个目题分别说明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其次,分析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即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最后,上升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高度,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学情分析】 现在的高中生知识面比较宽,对中华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是在这些认识中,感性的成分比较多,理性思考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本框题的内容相对高中生的知识面来说,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是要变抽象为形象,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而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探究等方式,来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又能够渗入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明确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能力目标:提炼解读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对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坚定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念,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教学策略方法 【整体思路】 贯彻新课改的理念,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实现三维学习目标的有机统一。创新模式创新思路,优化形式,注重实效。本节课的主要思路:情景导入——情景分析----情景回归。 一首意境优美的青花瓷,让我们再次欣赏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知道中华民族已经悠悠度过了5000多年的岁月,而在这五千多年中,我们的中华文化也犹如一条灿烂的长河始终奔腾不息……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们文化的这一特点的话,可以说我们的文化是——源远流长(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和回答)。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

“股票、债券和保险”说课设计 我就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我对本框题进行分析 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股票、债券和保险》是人教版教材《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二框题的内容.教材第六课领着学生去了解与融资有关的知识.对企业来说,是融资;对资金提供者而言,就是投资理财,为了帮助涉世不深的高中生更好地理解资金问题,教材是从投资理财的角度入手,因为投资理财容易理解.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股票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知道股票投资的基本特征以及股票投资收入的构成; 了解债券的含义; 知道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基本特征; 了解商业保险的含义; 了解保险业务的基本分类; 知道订立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 2、能力目标: 比较储蓄存款、购买债券、购买股票等投资方式异同的分析能力; 利用有关知识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如何合理投资理财的实践能力; 利用所学安排一项家庭投资计划,学会分散投资风险,培养初步理财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理财投资、理性理财的观念; 增强投资理财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

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积极投资,努力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的观念;能够增加个人财富、提高个人生活水平,因此要积极学习相关知识,“以钱生钱”,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足、美好.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三种投资方式的风险与收益的比较 学习有关股票、债券、保险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帮助他们规范自己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由于大多数学生对此了解较少,并且涉及一些专业用语.所以这部分知识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课是采用信息技术和经济常识知识整合的基础上从学生身边提取鲜活的投资素材,使学生在熟悉的背景下,在认知冲突中展开学习,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闪耀的火花,进而通过各种投资品种类比,在老师引导、启发下感悟出合理投资理财的理念.从而实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探究、发现的创作历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结论,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内化为学生的素质, 五、说教学过程 1、结合实例,引入课题 问题:李扬,男,三十四岁,是中学一级语文教师,已婚,年薪6万.有一个3岁的小孩,太太是自由职业者.请你帮他设计一套投资方案,以便他25年后有个富足的退休生活.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 2、以小组合作探究进入学习活动 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是“储蓄组”、“股票组”“债券组”和“保险组”.用图表的形式分析本小组的投资特点,建议李老师接受自己的投资建议. 3、教师点评各投资组推介成果,通过类比引导学生辨证分析各种投资品种. 让学生懂得投资有风险,投资请谨慎.要获得稳健的较好收益,首先学会规避风险.做到分散风险,组合投资——“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4、回归创设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高潮

人教版政治必修一最新同步精品练习:第6课第2框随堂含解析0001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第六课第2框 、选择题 1 ?张某有6万元闲置资金,权衡了几种投资品类,并结合家庭经济生活实际,最后决 定3万元买国债,2万元存定期,1万元存活期。下列理由能够支持张某用部分资金购买国 债而且正确的是 (C ) A.国债是针对风险本身的投资 B.国债的流动性高于活期储蓄 C ?国债的投资回报率一般高于储蓄 D.国债的风险性高于定期储蓄 [解析]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 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 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由 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 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 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能够 支持张某用部分资金购买国债的是国债信誉度高,投资回报率一般高于储蓄, C 适合题意; 商业保险是针对风险本身的投资, A 是错误的;B 、D 说法是错误的,排除。 2?经证监会批准,我国首单扶贫专项公司债券成功发行,发债规模 5亿元,募集资金全 [解析]扶贫专项公司债券是以市场机制引入社会资本的创新尝试, 以公司经营利润作 为还本付息的保证,①④项符合题意;扶贫专项公司债券是筹借资金时借款人向出借人出具 的债务凭证而不是股份凭证, ②项说法错误;扶贫专项公司债券是属于债务筹集, 不属于社 会资源的整合,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 B 。 3?小李的朋友投资股票赚了很多钱 ,买了房,换了新车,对股票投资并不了解的小李也准备 从银行取出其全部储蓄 20万元投到股市上去“搏一搏”。假如你是小李的朋友,你应该告诉 他 (B ) A.作为一种债务证书,买股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投资理财方式 B ?全部资金投资股票是不可取的,因为股票投资的风险特别大 C ?购买经营状况良好的公司股票,因为不用担心公司还本付息问题 D.购买分红多的公司股票,因为股息红利是股票投资的唯一收入 [解析]股票价格要受诸如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 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 的影响,其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公司的经营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投资股票风险较大,全 部资金投资股票是不可取的, B 符合题意;股票代表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 是一种股权凭证,债券是一种债务凭证, A 错误;在向股份有限公司参股投资取得股票后, 股东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股票不是还本付息的投资方式, C 错误;股票投资的收入一 随豈迭标验收 〔夯实基础〕 {4) 部用于精准扶贫项目。扶贫专项公司债券是 ① 以公司经营利润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 ③宏观调控整合社会资源的具体化表现 (B ) ② 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④以市场机制引入社会资本的创新尝试

经济生活第一二课教案汇集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解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商品的含义;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货币的本质;理解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了解价格的含义;知道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理解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货币的本质的能力;历史地看待货币产生和发展的能力;综合认识货币职能的能力;正确判断、识别有关商品和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联系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正确对待金钱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在了解货币作用的基础上,增强努力发展生产、增加财富的情感;增强爱护人民币的情感和辨别假钞的意识;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二、教学重点 1、货币的基本职能 三、教学难点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模式 常规 六、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拿出一张一百元人民币,问学生:这是什么啊?想不想要啊?学生回答。你们知不知道钱是怎么来的?它有什么职能?它是不是越多越好呢?它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讲授新课】 (一)商品 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1、从内涵把握,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一定不是商品; 第二,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举例辨别:空气、礼物) 2、从外延把握,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的关系 商品包含于劳动产品,劳动产品又包含于物品。因此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而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 3、从属性把握: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疑难解析: ①商品为什么一定要有使用价值?为什么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是商品? 商品只有具备了使用价值(有用),才有人购买。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是商品,大自然界的物品和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也可以有使用价值。 ②为什么只有商品才有价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