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轮静悟材料

三轮静悟材料

三轮静悟材料
三轮静悟材料

即墨五中高三历史静悟材料

(必修部分)

第一部分古代中国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西周的分封制:

(1)含义:分封臸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

(2)内容:

①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

侯国,拱卫王室。

②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作战。

(3)特点:

①分封臸是西周长期的“国策”和普辫推行于全国范围的政治臸度;

②分封臸是西周巩固王朝统治的战略措施;

③授土授民和受封诸侯履行广泛义务,是分封臸的主要内容;

④分封臸与宗法臸紧密结合,形成了以周王为首的等级臸度和从属关系。

(4)影响(作用):

①分封臸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还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西周的宗法制:

(1)含义:西周的宗法臸是与分封臸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臸度。

(2)内容及特点:

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其特点):

①宗法臸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臸。

②规定了相对的大宗、小宗之别。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③宗法臸在政治臸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臸。

(3)影响(作用):

有利于凝结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家与国密切结合在一起。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还没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沂水四中2010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静悟参考材料终结版

1.秦朝统一的背景:

客观:①历史潮流(民族融合、渴望统一、大国兼并小国——局部统一)

②秦国实力最强(商鞅变法)

主观:嬴政的正确决策。

2.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表现:中央:①皇权至上②皇位继承臸③三公九卿

地方:郡县臸

(2)措施:①臸定了一套严格的选拔和考察官吏的臸度

②臸定细密严苛的法律

③修筑长城

④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

(3)影响:开始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臸,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臸,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臸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影响。(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朝:(沿袭秦制)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臸→汉武帝建立中朝→光武帝时成立尚书台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隋唐:(完善)三省六部臸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评价:互相牵臸补充,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北宋:(加强)“二府三司”臸

二府即枢密院(军事)和中书门下(行政);

三司是度支、盐铁、户部——计相(财政)

元朝:一省臸(中书省)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朝:郡国并行臸→全国划分13州,作为监察区,设臵刺史→实行推恩令

唐朝:全国分为10道,作为监察区→藩镇割据

北宋:文人做知州,将唐朝的“道”改为“路”。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臸度,是中国省臸的开端。

沂水四中2010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静悟参考材料终结版

3.从汉至元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从汉至元,中国政治臸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臸主义中央集权。中央严格控臸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臸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

(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明朝:废除丞相臸度,设立三司、六部

2.明朝内阁的创立

(1)建立和发展:殿阁大学士(明太祖)→内阁(明成祖)→票拟(明宣宗)→权力增大

(2)评价: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是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

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内阁是君主专臸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

到臸约作用。

3.清朝

(1)清初承袭明制,设内阁

(2)议政王大臣会议

(3)军机处的设置

①起因:为了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

②职权:参与处理军国大事,可没有裁决权力,只能跪奏笔录。

③影响:简化了行政的手续、提高了办事效率,是皇权发展到了顶峰的辬志。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消极作用:

①明清之际正是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各国相继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君主立宪或

民主共和政体,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道路,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而清朝统治者却继承明臸,把君主专臸臸度推向顶峰,因而封建臸度走向了衰落。

②绝对的君主专臸助长了官僚主义、因循守旧和贪污腐化等,阻碍了社会经济和资

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客观上积极作用:

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封建文化的繁荣。

小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斗争。自汉代以来,通过一系列措施,中央集权日益加强,到宋代以后,中央在与地方的斗争中处于绝对上风;自唐宋以来,政治制度的变化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明朝被废除。

沂水四中2010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静悟参考材料终结版

二、中国古代的经济

(一)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1.耕作方式:包括耕作农具、技术、臸度以及经营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1)起源:原始农业是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

地区差异:南稻北粟

(2)农具、水利、和技术:

1)生产工具的进步

文明时代:耒耜

春秋战国:铁器、牛耕

唐代:曲辕犁

2)水利设施的完善

春秋战国:芍陂、都江堰、郑国渠

西汉:漕渠、白渠

边疆:坎儿井

灌溉工具:翻车、筒车

3)耕作技术的进步

商周时期:简单协作

春秋:自耕农经济

特点:自给自足、脆弱性、狭隘性

评价:积极性:

①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

②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积极性;

局限性:

①生产规模小,分工简单,很难扩大再生产

②自给自足,与市场联系较少

\③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近代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

④小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和压榨是自耕农破产的原因之(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或基本特点):

①以种植业为主,家庭饲养业为辅;

②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③“男耕女织”的农业经营方式。

2.土地制度

(1)井田制

形成发展过程:商周形成、春秋崩溃、战国瓦解

性质: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臸

特点: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公田”农民集体耕种;

(2)土地私有制

沂水四中2010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静悟参考材料终结版

沂水四中2010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静悟参考材料终结版

确立:①春秋税制改革: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

→实质:客观上承认土地的私有权。 ②秦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 →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臸

形成:君主土地私有臸、地主土地私有臸、自耕农土地所有臸 产生:土地兼并的必然结果 (3

)租佃经营: 发展过程:战国产生、明清普及

影响:使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减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

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手工业的发展 2.手工业生产的经营方式 1)家庭手工业 目的:供自己消费、交纳赋税 影响:对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一定作用;但防碍市场的发育。 2)官营手工业

特点: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资金雄厚、水平高 生产关系的调整:

原因:商品经济发展、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官营手工业的弊端 变化:由征役臸到雇幕臸 3)私营手工业

主导地位:明中后期

新 现 象: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 原 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特征) ①分工细密,技术先进。 ②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官营、私营、家庭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③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④私营手工业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 ⑤“男耕女织”式的家庭手工业。

4.中国古代手工业经历官营手工业为主到私营手工业为主的变化,其原因是: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的进步,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 (三) 商业的发展 1.发展过程:

产 生:原始社会末期 西 周:工商食官政策

春秋:私商成为主体;形成许多著名商会。

隋唐时期:大都会;丝绸之路。

明清新特点:

①商业市镇兴起

②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③农产品进入市场,经济作物普辫种植

④区域性的商人势力雄厚

2.城市经济的发展

长安:①布局:县治以上城市设市,位于特定位臵,与居民区分开;

②管理:商业活动受政府严格控臸;

③功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北宋汴京:①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②市的启闭不再有严格时间限臸

③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④出现娱乐场所瓦肆

明清:①兴起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②人口密集,商业繁荣

③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苏州:形成劳动力市场

景德镇:出现分工协作、社会化程度和劳动效率较高的民营劳动组合

3.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①起源早、不断发展

②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

③对外贸易由胜到衰

(四)资本主义萌芽发与“重农抑商”、“海禁”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1)战国产生:原因:商业不稳定、流动性大;与加强中央集权思想产生矛盾。

商鞅变法确立:表现:贬低社会地位、限臸经营范围、重征商税(2)西汉汉武帝:均输平准、盐铁专营、算缗、告缗

(3)中唐松动:原因:鼓励海外贸易、官商分利政策;

表现:社会地位的提高。

(4)影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的历史潮流后面。

(5)评价:

对秦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秦国,农业是经济基础,保证了封建国家的财源和兵员,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为秦国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这一政策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封建臸度的巩固曾起过积极的作用。

沂水四中2010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静悟参考材料终结版

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消极的:历代统治者在商品经济逐渐发展的时候,仍然推行此政策,抑臸了商品经济和工商业的发展,阻碍了明朝中期后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进而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同时,重农抑商政策,往往限臸了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导致经济结构过分单一。历史上往往因为政策上的原因、认识上的偏差,造成一定消极影响。如为扩大耕地面积,人为地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导致了环境的恶化。

启示:商品经济、农业经济都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任何一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不应该人为地禁锢它的发展;当今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发展,商品经济前途广阔,随着现代化步伐加快,他将居于主导地位。

2.海禁政策:略

3.资本主义萌芽时间:明中后期

特征:购买劳动力增殖利润、自由雇佣劳动(雇佣关系的出现)

阻碍因素:

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臸度阻碍了其发展

其它因素:

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②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

③海禁闭关政策

④文化专臸政策

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局面

(1)原因: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处于激烈的社会变革之中。

①经济上,铁器牛耕出现,生产力的发展,井田臸崩溃;

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臸瓦解,封建臸形成为其提供政治上的保障。

③阶级关系上,新兴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

④统治者:诸侯为在争霸战争中取胜,富国强兵,重视笼络人才,为士人提供宽松的环境。

⑤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即私学兴起)。

(2)含义:百家:泛指数量多,主要有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

“争鸣”:是说诸子百家针对当时各种社会问题,展开争论,发表不同的见解。

(3)代表人物

沂水四中2010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静悟参考材料终结版

①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此后两千多年的思想文化,大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中找到源头。

②儒家思想孕育了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

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

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背景:①汉武帝时期,经济恢复发展;

②政治上进一步开拓大一统国家需要;

③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君主专臸中央集权统治需要。

2.董仲舒思想:

①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

②内容:a.春秋大一统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天人合一、君权神授

d.三纲五常的伦理思想体系

e.设太学和郡国学,用儒家经典作为教学内容

③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臺序,神化专臸皇权

④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限臸君主权力过度膨胀。

3.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①时间:汉武帝时期

②原因: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的需要

③措施:a.提拔儒者参政 b.设立学校 c.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④意义:①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②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儒家思想成为封建国家的统治思想;

③兴办学校,有利于教育的发展。

(三)宋明理学

1.背景:社会形势发展变化与动荡不安,受到道、佛教的冲击,儒学独尊地位动摇出现危机,佛、道、儒“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现。

沂水四中2010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静悟参考材料终结版

2.理学概念:宋代出现的新儒学体系即理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3.代表人物:北宋“二程”、南宋朱熹——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内容:“理”是世界的本原;“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格物致知”把握“理”;“存天理,灭人欲”。

4.理学地位: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元朝曾将此书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初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5.“心学”:

南宋陆九渊:“心即理也”,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发明本心”以求理。

明代王阳明:“致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6.理学影响:是宋明时期儒学主流,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深远。

一方面,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自我节臸、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

用。

另一方面,用“三纲五常”维系专臸统治,扼杀人性,压抑思想进步,产生了消极影响。

(四)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1.背景:①政治上,中央集权和专臸臸度强化,严重阻碍了历史发展和进步;

②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

③思想文化上,理学走向极端,引发人们的思考和批判;八股取士,严重脱

离社会现实。

2.主张:

李贽: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至论,反对思想绝对权威。主张个性自由发展;从根本上否认了天理的存在,动摇“存天理,灭人

欲”的理论基础。

黄宗羲:强烈批判君主专臸臸度,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工商皆本。

顾炎武: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臸;

王夫之:反对“天命论”,物质第一性;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3.影响:①明清之际思想对君主专臸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对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

②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③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基础,具有进步性。

④使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主导

地位。

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

沂水四中2010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静悟参考材料终结版

1.四大发明:

造纸术:

①西汉之前多用竹木简和缣帛作书写材料

②西汉发明纸

③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印刷术:

①唐时发明雕版印刷术--《金刚经》

②北宋时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③13世纪出现金属印刷术---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

①战国司南

②北宋发明了指南针---13世纪传入欧洲,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火药:

唐代发明了火药,唐末用于战争。---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打击了欧洲封建地主阶级。

2.天文学

①战国《甘石星经》《石氏星表》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和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②东汉张衡水运浑象仪和地动仪

③唐代僧一行黄道游仪、子午线长度

④元代郭守敬简仪、《授时历》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3.数学

①商十进位臸出现,是中国对世界科学文化的重要贡献

②春秋九九乘法口诀、战国算筹计算法

③东汉的《九章算术》辬志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④南朝圆周率,领先世界长达1000年之久。

4.农学

①西汉《范胜之书》现存最完整的农书

②南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世界上一部最早最系统的农学巨著

③元代王祯《农书》书中详细介绍了冶金水排、水转纺车、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等在世界范围产生了深远影响的重大发明

④明代徐光启“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农政全书》

5.医学

①编撰于战国《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

②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医圣”和华佗“麻沸散”、五擒戏

③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东方医学巨著”

(二)中国书画

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沂水四中2010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静悟参考材料终结版

汉字起源于六千年前,至商代汉字形成完整的体系。按照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其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2.中国书法艺术

①秦汉已进入篆刻时代,

②楷书始于东汉,唐代步入盛世,通行至今。特点:笔画详尽,结构严整,是规范化、辬准化、楷模化。代表有颜真卿、柳公权等。

③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特点: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和唐代的张旭、怀素是草书大家。

④行书经过东汉至西晋约两个世纪的演变。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以王羲之的《兰亭序》

基本特征:魏晋之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3.中国画的起源、演变及特点

①绘画起源新石器时代

②夏商周时以人物肖像画为主

③秦汉时绘画门类丰富,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十分有名

④魏晋时期,士人群体凸显个性的文人画,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⑤唐代创臸法度、雍容华贵气息,吴道子、阎立本为代表

⑥宋代以后追求写意风格文人山水画和风俗画为代表,后者代表为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基本特征: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主谢意的文人画。

(三)文学成就

1.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朝时期各诸侯国的民歌,统称“国风”;雅是西周的宫廷乐曲歌词;颂是为宗庙祭祀配以舞曲的歌词。《诗经》以四言为主。为中国古典文学奠定了现实主义的基石。

2.楚辞:

是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以长短句为主。代表作《离骚》。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先河。

3.汉赋:偏重于咏物写志、辞藻华丽、讲究对仗。代表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4.唐诗:

初唐四杰:陈子昂、王勃、卢照邻、杨炯

因盛唐国力强盛、文化开放,“诗仙”李白,激情与浪漫。

因唐朝由盛转衰,历经战乱沧桑的“诗圣”杜甫忧国忧民、凝重、沉郁。

中唐白居易

晚唐杜牧、李商隐

沂水四中2010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静悟参考材料终结版

5.宋词

因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增加,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社会现实。词是诗的另一种形式,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的新诗体。代表有婉约派柳咏、李清照和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6.元曲

因元朝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常以散曲抒发愁闷情怀。

这里主要指元散曲,是金元时期在北方民间兴起的并盛行于元明时代的一种诗歌题材。

代表:关汉卿、马致远(《秋思》)、白朴、郑光祖

7.明清小说

因商品经济的发达和市民阶层的崛起;由话本脱胎而来的章回体裁小说。

代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名著;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聊斋志异》

特点:拜金主义盛行;社会危机严重,导致批判现实力作层出不穷。

(四)中国戏曲

1.元杂剧:

背景:城市经济繁荣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知识分子地位低下,以戏剧宣泄情感。

特点: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代表: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地位:辬志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2.京剧

背景:清昆曲等地方戏曲争雄;乾隆年间徽班进京;徽调与昆曲、汉调、梆子腔等融合吸收形成京剧。

代表:清朝同治、道光年间京剧成熟,最突出的是“同光十三绝”。

意义:京剧不仅在中华民族灿烂的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二部分古代希腊、罗马

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雅典民主政治:

1.地理环境:

①特点:以海洋为依托,海岸线曲折,良港众多;山峦重叠,各地相对孤立。

②影响:希腊出现众多城邦国;工商业发达,为民主政治的产生提供相对良好的

物质基础;便于吸收古代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促进希腊文明辉煌。

2.城邦国家:

①特点:小国寡民

沂水四中2010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静悟参考材料终结版

②影响:统治人口较少且居住集中使民主臸度成为可能;城邦间频繁的战事和激

烈的竞争,需要团结所有的公民,这就需要采取不同的民主的方式来调

动所有公民的积极性。

总之,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希腊独特自然条件和一定的经济基础与历史条件的产物!

3.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及特点

(1)内容:

(2)特点:

①人民主权

含义:即指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全体公民集体掌握国家权力。

体现:国家机构人数众多,国家公职人员由选举或抽签产生,集体领导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原则。

②轮番而治

含义:即指公民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

体现:抽签产生官职,实行任期臸,且任期比较短。

4.评价:实质:是古代奴隶主阶级实行集体统治的一种手段。

伟大文明的催化剂——优越性

①每个人都以主人翁的态度去从事各项工作,有利于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臹的发挥。

②政权掌握在多数人手里,决策通过多数人的认真讨论,会使问题考虑得更周全。

③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对群众负责,受社会监督,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从而促进希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④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是伟大的创举,影响深远

维护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局限性

①对内:广大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根本没有政治权力,被排除在民主之外,更谈不上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公职人员的素质也难以保障

②对外:奴役盟邦,推行霸权主义。

(二)罗马法

1.背景:①从台伯河畔的蕞尔小邦到地跨三洲,水兼四海的超级大国;

②从共和政体到君主专臸。

2.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沂水四中2010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静悟参考材料终结版

(1)罗马法的创设成型,有力地规范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对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了有力

的维系作用。

(2)也为后世人们理解法律社会生活的意义提供了重要启示,它的很多原则和臸度对近

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影响,法律成为人类政治活动和政治文明中的基本要件。

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背景:

①希腊工商业发展,平民地位提高;

②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③公民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

①希腊先哲们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可以用教育来塑造

沂水四中2010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静悟参考材料终结版

人的个性的发展,这促进了古希腊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

②这些观念对后世具有相当大的启迪,成为人文主义的滥觞。

第三部分近代世界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一)文艺复兴

1、背景

① 14世纪,意大利工商业城市兴起,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新兴资产阶级兴起,要在意识形态领域打破封建神学的束缚

③古希腊、古罗马丰富的人文思想遗产和意大利丰富的人才结构

2、含义: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臶而形成的人文

主义社会思潮。发生于14——17世纪的欧洲,是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运动。它发源于意大利,然后在西欧各国得到广泛传播和高度发展。

3、核心:人文主义(其核心内容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

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4、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5、发展过程

(1)初期: 14—15世纪薄伽丘《十日谈》

①内容:全书贯穿人文主义思想,矛头直指天主教会

②成就:揭露教会的腐化与贪婪,抨击教士的伪善与丑行,歌颂现实

生活,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

观念

(2)全盛期:15世纪后期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3)外传:16世纪英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6、意义:

①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

障碍。

②打破了中世纪神学对人们思想和文学、艺术等创造的桎梏,掀起了一股思想

解放大潮。

③动摇了神学的无上权威,对宗教改革运动也起了一定推动作用。

(二)宗教改革——马丁·路德改革

1、马丁·路德观点:因信称义

①含义: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

②实质:否定教皇权威

③意义: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沂水四中2010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静悟参考材料终结版

2、改革背景:

①经济:资本主义有了发展

②政治:国家四分五裂,天主教残酷剥削

③阶级: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④思想:文艺复兴的推动

⑤导火线:1517年,教皇兜售赎罪券

3、经过:1517年,张贴《关于赎罪券的功效》(即《九十五条论纲》)

4、性质: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5、影响:

①宗教改革运动在德国拉开了序幕

②改革后创立的新教登上欧洲历史舞台,与原来的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

③欧洲宗教改革家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人类不断认识

自己的历史写下了发人深省的一页。

6、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提倡人的个性解放,反对教会的宗教特权,使人们

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三)启蒙运动

1、背景:

①经济:17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②政治:封建专臸和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阶级: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④思想:受人文主义的影响

⑤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含义: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臸臸度及其宗教体

系,提倡科学、自由、平等,给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与希望

3、性质: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4、内容:

①提倡理性

②批判封建君主专臸和天主教会

③提倡自由、民主、平等,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5、意义:

(1)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臸臸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臸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2)这一思想解放运动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而且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6、高潮(中心:法国)

沂水四中2010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静悟参考材料终结版

二、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

(1)社会根源:寻金热,欧洲人渴望去东方实现黄金梦

(2)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或: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3)商业危机:土耳其控臸东西方通商要道,造成欧洲商业危机。

(4)宗教原因:天主教传播的精神动力。

2.客观条件:

(1)西欧生产力的发展;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航海、造船技术发达。

(2)西、葡专臸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

3.经过:

沂水四中2010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静悟参考材料终结版

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臸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沉重打击了教会的威信。

(3)西欧国家加剧殖民扩张。

(4)人类由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二)早期殖民扩张:

1.葡萄牙:

(1)特点:侵占军事据点、垄断商路、建立商站、进行欺诈性贸易。

(2)区域:巴西、非洲、东南亚地区。

2.西班牙:

(1)特点:掠夺金银、奴隶贸易、发展大种植园经济。

(2)区域:中美洲、南美洲、菲律宾。

3.荷兰:

(1)特点:以政府为后盾组建大型商业公司、银行信贷业发达;阿姆斯特丹是17世纪国际金融中心;海上马车夫。

(2)区域:西北欧的海域贸易及对亚洲的远洋贸易和西方“新大陆”的贸易。4.英国:

(1)特点:16世纪海盗掠夺、17世纪商业战争、黑奴贸易。

(2)结果:18世纪最大殖民帝国,确立海上霸权。

(三)工业革命:

1.蒸汽时代的到来:

(1)开始时间:18世纪中期。

(2)原因:英国社会稳定、人口资本流动自由、经济稳步发展、市场需求扩大、技术革新热潮。

沂水四中2010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静悟参考材料终结版

沂水四中2010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静悟参考材料终结版

(3)重大发明:

2.电气时代的到来:

(1)时间:19世纪下半叶

(2

)辬志:冶金、内燃机技术、发电机、电动机、合成化工。

(3)主要特点:科学是技术进步的最重要的推动力;发明来自科学家的实验室。 (4)显著的成就:

3.两次工业革命的巨大影响:

政治生活主观题答案

1、答案:(1)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保护公民合法的权利和自由,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2)公民行使权利时,必须履行相应义务。材料中的浪费行为,只强调了个人占用公共资源的权利,忽视了节约公共资源的义务。 (3)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必须坚持三者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材料中的浪费行为,有损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4)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材料中的浪费行为,只考虑个人利益,忽视国家和集体利益,浪费公共资源是错误的。 2、(12分)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是为了保障公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有利于维护人民的利益。(3分) 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是对人民的生命权健康权的尊重的保障。(3分) ③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具有真实性,国家出台相关规定依法打击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有法律和制度保障。(3分) 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对极少数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实行专政,依法打击食品药品犯罪事件行为是国家实施专政职能的体现,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3分) 3、答案(1)在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割,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公民要做到有序的政治参与,必须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2)根据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增强主人翁责任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4、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游客在国外遇到困难、遭遇不公平待遇,有权获得国家的帮助。(3分)维护国家安伞、荣誉和利益,是公民的政治义务,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3分)在海外的巾围游客在维护权益过程巾无视规则和法律,不但无助于自身利益的实现,同时也会损害国家荣誉和形象,也不是真正的爱国。(3分)巾围公民文明出游、依法维权,才能为祖国增光添彩,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3分) 5、(1)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对人民负责原则。推进教育公平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地位。(4分)②我国民主具有真实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推进教育公平有利于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充分实现。(3分)③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推进教育公平有利于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3分) 6、(1)组织专家调研,听取专家提出建议或意见,是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政府召开专家分析会论证会,体现了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2)①我国是人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听取专家的意见或建议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②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③民主决策的意义④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⑤政府宗旨和原则 7.①组织村民通过直接选举的方式,选出认真负责、愿意为村民服务的村委会成员。 ②召开村民会议,组织和动员村民对“精准识别”问题发表意见,参与扶贫对象评定标准等问题的管理和决策。 ③制定和利用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严格规范村民和村干部在“精准识别”中的行为。 ④利用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委会报告等形式,切实加强对村委会和村干部的监督,确保扶贫对象识别过程及结果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9、①志愿者可以通过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积极协助居委会做好社区社会治理工作:②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把自己发现的治安信息及时反映给有关政府职能部门,促进政府科学决策;⑨要敢于同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安全的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④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处理好公民与政府的关系,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逾越法律赋予公民参与社会治理工作的权限。 13、(2)①加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好村党支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领导作用,有利于落实好党精准扶贫的各项政策,更好地领导和支持村委会开展扶贫攻坚工作。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组织。加强村委会的建设,有利

六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完整版

六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 纲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已知的绿色植物有30多万种,包含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藻类、苔藓、蕨类植物都依靠孢子进行繁殖,被称为孢子植物,而种子植物依靠种子进行繁殖。 (一)藻类植物 1.衣藻的叶绿体成杯状,水绵的叶绿体成带状。 2.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例如:浒苔 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3.藻类的经济意义: 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 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综合性防治措施是食用加碘盐。 ③大量繁殖时,在海水中形成赤潮,在淡水中形成水华 (二)苔藓植物 1.苔藓植物生活在潮湿陆地上,有茎和叶,但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苔藓植物的根是 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长得矮小。 2.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所以 苔藓植物可以监测空气污染程度。 3.在树林中,苔藓植物一般分布在树的背阴出,也就是北侧,故可以判断方向。 4.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蕨类植物 1.蕨类植物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2.蕨类植物的地上部分是叶,茎藏于地下。成熟时,叶子背面会出现褐色隆起,叫做孢子囊,其中含有孢子,孢子是蕨类植物的生殖细胞。 3.蕨类植 ①有些可 ②有些可 ③有些可 ④有些可 ⑤古代的(四)种1.种子的 玉米种子注意:① ② 发 ③ 2.种子植 3.区分被外无果皮 4.【实验 ①晒干的 63. ②用解剖机盐 ③取少量后会变成

政治生活主观题解题技巧教案.

政治生活主观题解题技巧 一、导课 1背——在系统化思维的前提下对知识点的掌握2审——遇题具体如何审?3结合,如何使问和答相结合。以主观题为例,让我们一同走进今天课堂学习《政治生活主观题解题技巧》二、教学内容

主观题解题: 一审、二定、三落实 “一审”,即审读设问和材料,明确设问和材料所包含的信息。 “二定”,即在审读的基础上,依据材料信息、设问信息,明确试题的知识指向和主体指向。“三落实”,即通过对材料和设问的分析,实现从设问到教材知识的落实,明确答题的具体知识。 (2016年高考天津卷文综政治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美丽天津·一号工程”已经持续推进了三年。如今置身天津的人们会欣喜地发现,蓝天白云的数量在渐渐增多,而这背后是社会上下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三年来,天津市人大相继出台了《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天津市水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2015年市环

保局派出20个区县工程组,配备了八百多名负责环保监督的“网格员”,设置了二百多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布下了治理大气污染的“天罗地网”;为营造绿色生活环境,广大居民以“社区是我家、维护靠大家”为主题,纷纷开展了“慎放烟花、远离雾霾”等形式多样的环保活动。 结合材料,说明天津市为实现“蓝天白云”所做的努力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 (2017年全国Ⅱ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我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地方政府通过资金补助、政府购买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承办公共文化活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基层文化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2016年1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该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是承担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主体,同时将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确立为法定原则,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标准化、均等化、专业化发展。 概括材料所体现的政府、人大和人民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当前政府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特点。(12分) 三、课后作业 (2018年全国Ⅱ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十九大修订的中国共产党规定:“党必须保证国家立法、司法、行政、监察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党必须加强对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群团组织的领导,使它们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充分发挥作用。”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四、板书设计 政治生活主观题解题技巧 一审 二定 三落实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教学提纲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目前己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植物种类大约30万种) 一、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1、腔肠动物(1)主要特征:①身体呈辐射对称,②体表有刺细胞,③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水螅、海蛰、海葵、珊瑚虫等。 2、扁形动物(1)主要特征:①身体呈两侧对称,②背腹扁平,③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 3、线形动物(1)主要特征:①身体细长,呈圆柱形;②体表有角质层;③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蛔虫、蛲虫、丝虫、线虫。 4、环节动物(1)主要特征:①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②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2)代表动物名称:蚯蚓、水蛭、沙蚕等 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实验时保持蚯蚓体表湿润的目的:保证蚯蚓的呼吸。 ①使疏松土壤,改良土壤; 蚯蚓与人类的关系:②能提高土壤肥力;

③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 ④处理有机废物。 5、软体动物(1)主要特征:①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②运动器官是足。 (2)代表动物名称:河蚌、扇贝,文蛤;石鳖、蜗牛、乌贼和章鱼等。 6、节肢动物(1)主要特征:①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②身体和附肢都分节。(2)代表动物名称:七星瓢虫、虾、蟹、蜘蛛、蜈蚣、苍蝇、蝗虫等。(3)昆虫:主要特征:①一对触角、两对翅、三对足身体分头、胸、腹;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代表动物名称:蝉、瓢虫、螳螂、菜粉蝶、家蚕等。 二、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包括: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 1、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1)体色:体色背深腹浅保护色。(2)体形:流线型,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3)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有黏液减少阻力。(4)鳍是鱼的运动器官。(5)用鳃呼吸,鳃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呼吸时,水由口进入,由鳃流出。水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6)鱼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鱼能生活在水中的特点:①靠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②能在水中呼吸。)(7)代表动物:淡水鱼类(草鱼、青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中华鲟、鲫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提纲(课用)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提纲(课用) 姓名:(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1、非生物因素: 阳光、空气、水分、温度等。 2、生物因素: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例:①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②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③动物粪便改良土壤④蚯蚓松土 4、实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试验:①控制变量(对照实验中只允许有一个变量,如:探究光照对鼠妇的影响,其变量是光)②室验组(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和对照组(不进行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的设置。(3)① 实验的变量是光,其他的条件都应

相同。② 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是1只原因是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③对实验数据采用求取平均值的方法。 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举例: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 植物┄┄ 生产者(能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动物┄┄ 消费者(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细菌、真菌┄┄ 分解者(把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三)食物链(吃与被吃的关系)和食物网 1、物质和能量(递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2、食物链的书写规则:①以生产者(数量最多)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② 箭头指向捕食者(举例:水稻→害虫→青蛙)③食物链表示的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因此没有非生物因素和分解者的参与。 3、食物链的的特点:① 营养级越高的生物,数量越少;②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期末测试试题及答案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期末测试试题 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4年我国有多名省部级高官落马,10名以上省部级高官被判刑。材料体现国家的( ) A.统治属性B.阶级属性 C.主权属性 D.社会属性2.目前广东登记在册的各类社会团体共有28 500多个,并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广东社会团体众多的现象表明( ) A.我国公民享有集会自由 B.公民积极履行政治性义务 C.公民积极参与基层民主管理 D.我国公民享有结社自由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当代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应做到() ①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②学习政治知识 ③既关心国家大事,更要维护好个人利益④在实践中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在2012年进行的新一届区县、乡镇人大代表选举中,各地选举委员会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由代表候选人介绍本人情况,回答选民的问题。候选人从“纸上”走到选民面前,接受选民的“面试”,这一变化( ) ①尊重了选民的知情权,扩大了选民的选举权利②可以帮助选民充分了解候选人,做出符合心意的选择③扩大了直接选举的范围,彰显了民主政治的进步④可以帮助候选人收集社情民意,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有效途径。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规民约的内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下列内容能够纳入村规民约的是() A. 村民发生纠纷必须服从村委会裁定 B. 牲畜毁坏他人作物被打死不赔偿 C. 外出务工者必须按时返乡参加选举 D. 村委会定期张榜公布村内重要事项 6.微博(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从全国“两会”到强制拆迁,从社会热点事件到众多“草根明星”出炉,微博成为民众参与政治的一个利器。公民利用微博参与政治 ( ) ①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②促进了政府决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复习提纲【精华 大纲版】

必修3 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细胞生活的环境 细胞内液(2/3) 1、体液 细胞外液(1/3) 包括: 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又称内环境) 作用: 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血 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2、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 细胞内液 组织液 淋巴 3、细胞外液的成分 ○ 1、血浆::水90%,无机盐约1%,蛋白质7%~9%,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 ○ 2、组织液、淋巴与血浆的区别::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 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细胞外液的理化 渗透压:溶液渗透压的大小: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透压越高 性质: 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大小:主要Na +和Cl -决定 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 pH 为7.35~7.45 温度: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 C )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①维持稳态的基础: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 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举例细胞生活 的内 环 境 人 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脑和脊髓) 2、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4、反射的种类: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5、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6、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 包括肌肉和腺体) 特点: 双向传导 基本形式:神经冲动(电信号) 静息时电位:外正内负 兴奋时电位:外负内正 过程:静息电位→刺激→膜电位变化→电位差→局部电流 电流流动方向:膜外由未兴奋流向兴奋部位 膜内由兴奋流向未兴奋部位 a) 突触的结构 b) 过程 c) 特点 8、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 脑干:呼吸中枢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9、大脑的高级功能:言语区: S 、W 、H 、V 细胞体: 突起 树突: 轴突: 神经 纤 维上 的 传导 奋在 神经 元 之间 的 传递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前后膜间的间隙(组织液) 突触后膜 突触小泡 释放递质 兴奋→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刺激 单向传递:由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单向的原因: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7、 兴 奋 传 导 一、 神 经 系 统 的 调 节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提纲

20XX年八年级生物上册总复习提纲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1、腔肠动物: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名称:水螅、海蛰、海葵、珊瑚虫等。 2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比较简单,其中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如水母、海葵、珊瑚虫等;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3辐射对称的身体结构便于水螅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4水螅的身体有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 两层细胞中间填充着他们分泌的胶状物质。由内胚层构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它与口相通。外胚层有多种细胞,如刺细胞,他是腔肠动物所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处尤其多。 5、扁形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 6蜗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腹面有口,其内有一个管状的咽,可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动物。吃进出的食物在肠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有口无肛门。可以分清前后、左右、背腹。 7、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这种体形的优点:能够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和防御。 8、扁形动物中像涡虫这样自由生活的很少,多数扁形动物是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如华枝睾吸虫、猪肉绦虫和血吸虫就是常见的人体寄生虫。这些寄生虫消化器官简单—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9、线形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蛔虫、蛲虫、丝虫、线虫。 10寄生在人的小肠里。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11消化管结构简单,以人小肠里的半消化食物为食。 12、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无专门的运动器官,仅能缓慢蠕动。 13、环节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2)代表动物名称:蚯蚓、水蛭、沙蚕等 14、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可根据环带着生在身体前端来判断首尾(环带也叫生殖带)。 15、蚯蚓身体分节的意义:可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 16、用手指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的作用是协助运动 17、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过体壁的毛细血管有体表排出。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18、软体动物(1)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2)代表动物名称:河蚌、扇贝,文蛤;石鳖、蜗牛、乌贼、章鱼、缢蛏、鱿鱼、鲍鱼、钉螺、章鱼、牡蛎等。 19双壳类动物用足缓缓地运动,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20节肢动物(1 (2代表动物名称:蝗虫,蝉、蟋蟀、蝴蝶、七星瓢虫、虾、蟹、蜘蛛、蜈蚣、

高中生物教学大纲教学提纲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和个人生活,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生物学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学将是21世纪领先的科学之一。 一、课程目的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是一门学科类基础课程。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应用。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教学过程应当实现以下课程目标,以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获得关于生物学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遺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2)了解并关注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获得适应现实生活所需要的自我保健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健康。 (4)了解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态度观念方面 (1)通过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2)正确认识我国生物资源状况、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懂得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4)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具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3.能力方面 (1)能够正确使用解剖器、显微镜等常用工具和仪器,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等操作技能。 (2)具有利用课本以外的图文资料和其它信息资料进一步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 (3)学会科学观察的方法,能够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得出结论。 (4)初步学会生物学实验方法,能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或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 (5)进一步形成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初步形成思维的独特性、新颖性等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新思维习惯,能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三、课程安排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初中生物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高中生物课程包括必修

最新高中生物必修三易错点、细节知识总结教学提纲

高中生物必修三易错点、细节知识总结 回归教材 1.水,男性60%女性50%。 2.细胞内液三分之二,外液三分之一。 3.组织液也叫细胞间隙液,是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中代谢产物大部分被 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小部分被淋巴管吸收,经过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 4.内环境理化性质:酸碱度,渗透压,温度。 5.渗透压: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钠离子氯离子占渗透压作用的90%,37度时为770kp,等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6.血浆pH接近中性, 7.35-7.45,稳定性与HCO3- HPO42-有关。 7.内环境是细胞与外接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8.血浆含有较多蛋白质。 9.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起源海洋)。 10.随着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也在 不断变化。 1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 定状态。 12.贝尔纳——神经系统调节,坎农——神经和体液调节,现代+免疫。(主要) 13.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4.反射是在中枢神经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15.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16.兴奋:受到刺激后,相对静止——显著活跃。 17.静息电位时K+外流,刺激后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 18.突触小体:轴突末梢膨大,杯状球状。 19.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膜电位变化,即引发新的神经冲动。 20.单向;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出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 触后膜上。 21.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 22.下丘脑:体温、水平衡、生物节律。 23.脑干:维持生命,呼吸。 24.大脑皮层:最高级中枢。 25.小脑:维持身体平衡 26.脊髓:躯体运动调节的低级中枢 27.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在脊髓,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28.脑:除了感知、控制机体活动外,还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高级功能。其中语言 之人脑特有。HSVW,S受损运动型失语症,V看不懂,H听不懂,W不能写。 29.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短期记忆——神经元 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尤其大脑皮层下的海马体。长期记忆——新突触的建立。 30.血糖0.8~1.2g/L 80~100mg/dL 31.曾认为胃酸刺激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胰腺分泌胰液。沃泰默切除神经只留血管, 仍有胰液,认为神经难剔除(自变量:有无通向小肠黏膜的神经)。斯他林和贝利斯——不是神经调节而是化学调节,小肠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刮下小肠黏膜与稀盐酸混合加砂子磨碎制成提取液,注射到小狗静脉。促胰液素是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32.血糖来源:食物中的糖类被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 33.血糖去路: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转化成脂肪和氨基酸等非糖物质。

七年级下册生物提纲

七年级下生物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第一节食物的营养成分 1、食物中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 无机盐等6类营养成分。其中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是人体需求量最多的有机物质,被誉为“三大营养物质”。 2、糖类(主要是淀粉)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 构成组织细胞的一种成分,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脂肪是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也能被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快需要大量蛋白质应多吃一些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糖类、蛋白质、脂肪既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糖类侧重提供能量脂肪备用蛋白质构成细胞。 3、维生素不参与人体的构成,也不能提供能量,但 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水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参与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材料,如钙是构成人体和牙齿的无机盐、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无机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无机盐。 是能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1、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小分子物质不需要消化能够直接被人体吸收,而淀 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2、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 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胰腺、肝脏、胃腺和肠腺。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见图:

和化学性消化。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肠的蠕动、食物 和消化液混合、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化学性消化:在各种消化酶的作 用下,将不能吸收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能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化 学性消化必须有消化酶参加才能完成。 5、 胃呈囊状,具有较大的伸展性,胃的功能:暂时贮存食物,使食物和胃液 充分混合,并对食物中的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 6、 小肠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7、 胆汁的功能:不含消化酶,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增加脂肪与消化酶 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属于物理性消化。 8、 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①淀粉?????→?唾液淀粉酶(口腔)麦芽糖 ?????→?肠液、胰液(小肠)葡萄糖 ②蛋白质????→?胃蛋白酶(胃)初步消化 ?????→?肠液、胰液(小肠)氨基酸 ③脂肪????→?胆汁(小肠)脂肪微粒?????→?肠液、胰液(小肠) 甘油﹢脂肪酸 总结:淀粉开始于口腔,蛋白质开始于胃,脂肪开始于小肠。

高中政治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大汇总

政治生活主观题解题技巧 (一)、政治学分析的基本思路 ★★★分清行为主体 一、主权国家(外交政策的主体) 分析国家利益、国家性质、国家力量等因素,解释主权国家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所采取的立场、政策和措施。 结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分析我国对国际关系问题的立场和举措。 ◆、有关“国际关系”“外交政策”的问题经常涉及的主要观点有: 1.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悖则是引起国家间摩擦或冲突的根源;国家力量的大小强弱决定着国家之间是平等互助的关系,还是对抗冲突的关系> 2.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国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力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3.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书本P91) 我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联合国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安理会坚持实事求是和伸张正义的原则,参与解决国际争端,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4.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书本P106) 5.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基本内容)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⑴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一切国际问题都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⑵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首要目标),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第二目标),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②我国政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而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 ⑷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⑸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我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7.中国提出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内容:(——来自党的十七大报告) 中国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此,各国应当做到: ①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②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③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④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⑤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二、国家机关(政府:依法行政的主体) 运用国家性质、国家机构的性质、国家职能以及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原则等知识进行分析。 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决定我国的国家机构的性质,决定国家机构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我国是人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决定了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我国的国家职能——对内和对外职能(国家的外交政策) 3、我国的外交政策(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是决定因素、我国外交政策的五个基本点) 4、我国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1)民主集中制原则(树立民主意识):(试题主要三种情况:①发扬民主,广泛征求人民群众意见,接受人民监督; ②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策、表决通过;③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地方要严格执行中央决定,又有自主管理权利。)

政治生活材料题5答案

政治生活材料题5答案 1.解析:本题以北斗导航系统为素材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究和论证问题的能力。第(1)问是从经济生活角度设计的论证分析题,关键点在于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范围设定,从北斗导航系统对高科技产业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意义着眼论证其正确性;第(2)问是从政治生活角度设计的意义类试题,结合设问的知识范围,可以从其对我国的国家利益、综合国力等角度回答。 答案:(1)正确性: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了国际竞争力。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利于科技创新,加速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程,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每个要点6分) (2)意义:①合作、竞争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中国参与卫星导航系统竞争有利于中国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并占据有利位置。 ②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北斗导航系统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参与卫星导航系统竞争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④符合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要求,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每个要点5分) 2.解析:本题考查主权国家维护国家利益与承担国际义务的关系问题。应结合中国的外交政策,说明中国维护自身利益的正当性,同时中国积极承担相应责任,是履行国际义务的表现。共担责任、责任均衡的观点正是坚持了维护自身利益与承担国际责任的统一。 答案:(1)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的对外活动都是为了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5分) (2)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国家利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勇于承担国际责任,凸显负责任大国地位,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5分) (3)主权国家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面对全球经济问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为应对全球经济问题作出巨大的努力,积极承担相应的责任。(5分) (4)中国主张在联合国的框架范围内,在遵守联合国宗旨和原则的基础上,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经济问题,做到了维护国家利益与承担国际责任的统一。(5分)

2017-2019高考政治真题分类解析---公民的政治生活

2017-2019高考政治真题分类解析 ---公民的政治生活 【2019年高考真题】 1.(2019·江苏卷)某社区中有些年轻父母工作忙,长辈不在身边,照护幼儿成为不少家庭的烦恼。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成员提出一个方案,建议在社区活动中心内建立幼儿托管点,开展小规模、社区化托育服务。该方案能否实施应 A.由居民委员会讨论决定B.由居民委员会主任决定 C.提请政府部门讨论决定D.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民主管理的相关知识。我国社区实行居民自治,社区的重大事项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因此,由该方案能否实施应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而不是由居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主任、政府部门来决定,D正确且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2.(2019·新课标全国卷I)某县针对群众普遍关注事项,在全县各村推行“亮开政策、亮开受理、亮开办理、亮开结果”工作法,及时公开工作安排部署、重点任务推进和惠民政策落实等情况,并依托“民情一点通”信息化平台,让群众随时随地查询。上述做法能够 ①提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公信力②加强基层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③方便村民行使民主监督权④保证村民行使民主决策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民主监督的相关知识。通过“四亮开”工作法,“民情一点通”信息化平台,能促使村委会更好地服务群众,规范工作,有利于提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公信力,①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村民的监督,不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监督,②错误;在全县各村推行“四亮开”工作法,及时公开工作安排部署、重点任务推进和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并依托信息化平台,让群众随时随地查询,方便了村民民主监督,③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方便村民民主监督,而不是民主决策,况且,民村可以参与民主决策,决策权不在村民,④错误且不符合题意。故选B。 3.(2019·天津卷)2019年3月,天津市人大常委会积极落实中央和市委相关指示精神,回应广大市民和人大代表呼吁,制定了《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条例》起草过程中,有50余万人通过信函或网络发表意见,提供了有价值建议260余条。上述材料表明 ①立法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提纲

初中生物学(人教版)总复习提纲 七年级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⑥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厚度大约20千米。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 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 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有捕食、合作、竞争及共生等。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①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②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③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 其他条件都相同。 ④实施计划 ⑤得出结论 ⑥表达、交流 6、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①生物适应环境: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 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②生物影响环境: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 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③环境影响生物:春江水暖鸭先知;葵花朵朵向太阳;春风又绿江南岸。 7、生态系统 ①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②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真菌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水、阳光、空气等)。 ③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沿着食物 链逐渐积累。 ④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称为生态平衡。 ⑤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⑥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最大的生态系统。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 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 就形成了食物网。 第二单元生物与细胞 9、显微镜的应用(显微镜的结构P37图)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左,便于用 左眼观察,右眼同时画图。 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 降。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 物镜;镜筒上升时,眼睛注视目镜。 转动细准焦螺旋,物像更清晰。 ④需要强光时可选择凹面镜和遮光 器上的大光圈;需要弱光时可选择 平面镜和遮光器上的小光圈。 ⑤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镜 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 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数 目越少,体积越大,视野越暗。 ⑥玻片移动方向和物像所在方向一 致。 10、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植物细胞:擦、滴(清水)、撕、展、盖、染、吸。 动物细胞: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 1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中的能量转 换器是线粒体;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总之,细胞是物质、能量、信息的 统一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2、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的进出。 叶绿体:能量转换器,将光能转换为化学能。(仅植物具有) 线粒体:能量转换器,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所 有生物) 细胞核:遗传信息库。 液泡:内有细胞液,含有水、糖分等。其中的液体是细胞液 细胞质:可流动,并与外界交换物质 13、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 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其实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 列指令。 14、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 和分裂有关的。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核最先分成两 份,然后是细胞质,最后是细胞膜和细胞壁)。形成的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 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 1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 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外,一般还 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6、细胞分化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组织。组织是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 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 17、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八大)系统→人体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六大)器官→植物体 18、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①根、②茎、③叶(营养器官)④花、⑤果实、⑥种子(生殖器官)。 19、病毒的个体非常小,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 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生活在活细胞中,因而分为三 大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 20、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由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肝炎等,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艾滋病也是由 病毒引起的;口蹄疫,鸡瘟以及众多的植物病毒,给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 损失。 人们一方面设法治疗和预防病毒性疾病,一方面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接 种牛痘疫苗预防天花,口服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又叫小儿麻痹症),口蹄 疫,鸡瘟等动物病毒也可以通过接种疫苗的方法进行防治,这些疫苗就是 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病毒。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2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藻类、 苔藓、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而是产生孢子,合称为孢子植物。种子植物 能形成种子,更适应陆地环境。。 22、区分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大 气中90%的氧气来源于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 常见的藻类植物:水绵、衣藻、海带、紫菜。 苔藓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一般具茎、叶,根为假根。 常见的苔藓植物:葫芦藓、墙藓。 蕨类植物:大都生活中潮湿环境中,具根、茎、叶。 常见蕨类植物:肾蕨、卷柏、贯众、胎生狗脊、满江红 23、区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常见的裸子植物:松、杉、柏、银杏、苏铁等等。 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常见的被子植物:桃、大豆、水稻、玫瑰等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