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美国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美国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美国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西方文化概论论文

学院: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年级:2014级

专业:公共关系学

姓名:孟夏宇

学号:222014304062025

2016年6月

美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美国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道德

观以及价值观也随着其文化信息通过多种媒介向中国传递,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美国化”现象。本文将通过从美国独特文化形成的原因总结出美国文化价值观的特点,美国主流文化的构成以及多层次文化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不同影响。面对美国如此强势的文化渗透,尤其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极大,我们该如何应对文化的冲击与挑战值得思考

关键词美国文化价值观美国化中国青少年对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文化全球化的趋势愈加强劲,美国的电视剧,电影,音乐,娱乐节目,化妆品,饮食等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美国正凭借其信息量的绝对优势,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覆盖。在全国各地,人们都可以见到麦当劳,肯德基的营业厅里排着长队;可口可乐已成为青少年必备饮品;牛仔服,摇滚乐,机械舞,行为艺术成为了时尚;好莱坞电影,美剧,迪士尼,NBA对中国青少年的吸引力显而易见,CNN,MTV流行音乐风行全球;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不断流行,传统和民族节日则被冷落……各式各样的景象让人恍若身处异国他乡。在21实际,美国不仅是经济产品,也是文化产品和政治思想的主要出口国……随着美国跨国公司,投资,消费,产品,广告和管理方式的进一步扩张,全世界没有能躲过美国资本主义的影响,在我国的大众层面,对待美国文化的态度经历了一种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不分青红皂白主动采纳和认可的过程,似乎全球化就是各个层面的西方化,尤其是美国化。

一.“美国化”

美国化在美国国内主要指主流文化对外国出生的移民的同化过程,随着美国大众文化在全球的扩张,这一术语被援引来描述美国大众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冲击及后者逐渐向前者趋同的过程,在新世纪,美国化的步伐已大大加快了。所谓青少年的美国化,简单来讲,就是指青少年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把美国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奉为准则,在心理上体现出对美国文化,尤其是大众文化的接纳和推崇,在行动上表现为对各种来自美国的行为方式的追随和效仿,在生活方式上表现出对美国化生活方式的全面接受。美国对青少年的影响途径主要有利用文化产业的优势进行文化渗透,利用网络文化的垄断地位进行文化渗透,在中国网罗大批青年人才,培植西方文化代言人。

二.美国文化的形成及主流价值理念

纵览美国的历史,从1776年7月4日宣布独立至今,美国仅走过200多年时间,然而美国已成为科技领先,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的国家,孕育并形成了丰

富多彩的以物质生活为基础的文化内涵。美国是世界上典型的由移民组成的近代国家,不同的移民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信仰,宗教,语言。对于美国文化,更多人称之为“熔炉文化”,“拼盘文化”,“马赛克文化”。美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一直就是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正是在这种融合的过程中,各种移民文化给这个新生国家带来了生机和力量,使得美国更加快速的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文化经济强国。

(一)美国文化的主要内容

1.个人主义:第一,个人需要追求个人利益和享受,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通过自我奋斗和自行设计。有利于建立定制的个性它并激励人们,让他们发挥他们的潜力,智慧加速发展整个种族和民族;另一方面,如果每个人都是以自我中心就很难保持良好关系的人从而使整个社会缺乏团结。个人主义认为个人是最重要的,依靠自己和个人独立是最要的美德,强调个性并主张通过思维和行动的独立来保持个性,个人主义是美国的核心文化,即个人至上,私欲至上,追求个人利益和个人享受,强调通过个人奋斗,个人自我设计来追求个人价值的最终实现。

2.宗教文化,美国是多教派并存盛行的国家,宗教文化在美国文化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与该国历史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在美国的高等院校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由宗教教派所办的学校。

3.平等,民主,自由的思想,美国在建国之初就赋予了个人参与政治的权利,《独立宣言》中宣称“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主张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和言论自由。这些思想在多元文化教育中保障了受教育机会的均等。美国民主意味着多数原则,但它也意味着保护少数民族的权利。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自由,美国承诺其所有公民和少数民族的成员不能否认绝大多数的投票。

4.实用主义其特点是提出的概念或建议的意义在于其可观察到的实际结果的学说,具有实用性。用实用观点分析,估计和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使得美国人在实际问题中更看重切实可行的方法,使得他们更加能适应新环境来调节自己。

5.创新是美国的核心价值观,创新是社会不断发展的主要途径,只有不断创新才是生存,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手段。美国人也喜欢参与许多挑战活动和体育运动来显示他们的冒险创新精神

6.美国公民强调成就和尊敬的英雄。他们在心里赞美成功和英雄。个人的成就是那些美国人心灵的最高价值。美国人有很强的感官的成功。成功是追求大多数美国人,这是他们吸引力的未来和激励前进。他们相信个人的价值相当于他的成就在他的职业生涯。一些高成就者在他们的职业如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等开始成为现代英雄。许多人生活在美国,无论他们是美国原住民或海外移民,有相同的梦想改变他们的社会地位,使他们的毕生梦想成真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这就是他们通常被称为“美国梦”。

(二)美国独特文化的形成

美国文化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是在一定条件下发展的,它是美国的典型特征。这些特征使一个新国家在艰难的环境中形成新的文化,种族多样性和多元宗教,使

得他完全不同于在世界上的其它国家。更重要的是,这些元素仍然深深影响着美国文化。

1.美国东北部迁移的清教徒

美国东北部环境很恶劣,但他们认为穷人的土地能净化他们的心灵,所以他们选择沿着海岸的地方。从1607年到1892年,边界是进一步向西推进。相对不稳定的地区,通常在这个国家的西部和边境。实际上他们是为了寻找丰富的土地资源,机会和自由,寻找更好的生活。所以个人主义、自力更生和机会平等或许是与美国历史最密切相关的。加速美国个人主义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现代化,工业革命把人们从他们的农田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能在城市寻求财富,并向他们提供了大量新发明的物品,以满足不同人士的需要。

2.种族的多样性

美国人口包含了大量各种各样的民族和来自许多种族,民族,宗教的人群。人们因此称美国为“大熔炉”。美国是由黄蜂+毫米,白色,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加上中产阶级和男性组成的。在历史上,来自不同国家的人送往美国的占世界的三倍。他们带来了自己的文化,美国和后来不同的文化都混合在一起。因此,独特的美国文化形成,不同的人群有了共同的文化生活和普遍共同的价值观。

3.美国信仰个人实践的宗教主义思想

种族背景的多样性产生了宗教多元主义;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宗教在美国都有所体现。基督教在美国是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新教是支配地位。任何个人在神面前都是平等的,他们相信他们可以与上帝直接交流,这样他们就可以共享相同的想法。在新教,许多不同的解释产生不同的教派和宗教。教会是独立的,宗教和政治权利是独立的,因此,更多的宗教在美国比在其他国家更容易生存发展。

4.美国社会的伟大运动

这些运动体现在两个方面:地域性流动和社会。美国相对的开放和有更多的自由。发达的交通和冒险好动的传统使许多美国人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又从市中心到郊区;从北方流到南方的阳光地带,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不像欧洲国家,美国社会阶级不太稳定。此外,崇尚公共教育,沿着社会阶梯向上流动已经成为可能。

5.当今的美国社会

美国家庭通常是父母和他们的未婚孩子。中年和老年人们通常不会与他们结婚的孩子居住在一起。许多美国人住在移动房屋建造的房屋与车轮,他们可以移动。这体现了美国人有非常强烈的欲望和勇气在一个新地方开始一段新生活。相当多的人每年都会改变住所。美国人平均一生中14次搬家。勇于尝试新东西一直是美国人的一个特点。美国民主意味着多数原则,但它也意味着保护少数民族的权利。有一定的自由,美国承诺将其所有公民和少数民族的成员不能否认这些权利的投票绝大多数。所有这些都是受美国历史上的传统。

三.美国的多元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多方面影响

(一)美国饮食快餐文化的影响

美国人的快餐文化来自其饮食习惯,其饮食习惯来自生活理念,而生活理念又来自快节奏的生活环境,省时,方便,快捷,随着美国快餐店在全国的普及,

三明治,汉堡,披萨,牛排,可乐,热狗,薯条等洋快餐已变成了中国青少年喜爱的食品,它已很自然地融入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中。在美国快餐文化进入中国后,走出了一条中国式快餐的道路,他们选择了本土化,对食品进行改良后更加贴合中国人的口味,不断地更新产品,例如肯德基,从不辣的劲脆鸡腿堡到黄金烤鸡腿堡,从颇具中国风味的老北京鸡肉卷再到广东风味的咕噜鸡肉卷,从新奥尔良烤翅到新疆孜然烤翅,虽然很多产品上市不久就销声匿迹了,但肯德基从未停止过创新,总能变换花样针对国人的口味推出刺激味蕾的新产品。如今早餐更推出豆浆油条和爱心粥,这对于紧靠小成本运营在路边兜售早餐的小商小贩无疑是强大的冲击。美式快餐能够在中国站稳脚跟,归根到底就是“快”。它严重打击了那些需要在中餐厅里用上近半小时的时间等位子等上菜的消费者,使得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向美式快餐流失,而这种便捷的服务及快速的点菜——买单——上菜的经营策略,也影响了中国餐饮市场,开启了经营策略创新的热潮,萌发了中国快餐业在美式快餐文化强烈冲击中国餐饮文化的今天。

(二)旅游文化的影响

国际大都市纽约的繁华,这里的建筑标志着当今时代,更标志着金钱的力量,,这里有世界著名的摩天大楼,作为纽约市中央商务区所在地的曼哈顿也发展为当今世界上最繁华的地区之一,漫步时代广场,你会发现来自世界各地的熙熙攘攘的游客,而四周是缤纷炫目的大屏广告牌,变换的创意广告,周围店铺林立,流光溢彩,叫人眼花缭乱;作为星巴克故乡的西雅图,他吸引着各国的咖啡迷们,在中国城市也可看到头戴皇冠的美人鱼图案—星巴克标志,欲语还休的模样叫人停驻不前,星巴克的咖啡文化也给中国饮品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一提到洛杉矶,我们肯定就要想到好莱坞,一想到好莱坞映入我们脑海的通常是超级巨星,大片和特效等词语,自1920年好莱坞一直主导着世界电影产业,曾出现在《怪物史莱克》,《后天》,《超人》,《憨豆先生》等众多大片镜头里的HOLLYWOOD标牌已经成为洛杉矶乃至美国的世界性地标;位于美国纽约市的摩天大楼-帝国大厦也是如此的高端,大气,上档次,许多金融,旅游,保险等行业的大公司都在这里办公。另外,这里也是人们举行婚礼以及情人节的传统场所,帝国大厦参与的大制作也数不胜数,10年前的大热片《西雅图夜未眠》男女主角在楼顶相遇的时刻感动了多少人,之后中国电影公司也借鉴拍了《北京遇上西雅图》成为高票房的佳片。

(三)美国影视文化的影响

1.对中国观众在文化价值观上的多重影响

美国影视文化热衷表现尊重人权、追求民主和法制、歌颂英雄主义、追求自由和公平等主题,探讨反战、环保、能源、灾害等重大问题,值得思考和借鉴。美国影视文化形成成熟的产品生产模式,不断从当代人类的切身利益出发寻找艺术和审美上的突破点,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

另一层面,美国影视文化中同样频繁出现个人主义泛滥、性开放、暴力化社会、高智商犯罪、毒品泛滥等文化符号,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对于中国受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的价值观影响甚大,甚至扭曲他们的意识形态认知和言行。此外,

美国影视文化作品中一些夸大和臆造的中国式形象和问题是过分偏见的。

2.对中国影视的机遇和挑战

全球影视观众今天形成了“美国式口味”的试听习惯,为了迎合他们,各国本土媒介也在尝试用美国化标准来制作产品。美国影视作品的优势,吸引了中国本土企业的学习、模仿和改进,包括在剧本创意、电脑特效进步、影视版权保护等差距明显的行业现状上,促进着整体影视文化质量的提升。

美国影视文化的强势,削弱和压制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自主影视作品中的延续性。比如电影行业,像早期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和反应国民现实生活的影视作品数量和质量正在降低,取而代之的是简单模仿好莱坞模式兴起的高成本、明星扎堆的商业大片,和剧情穿越、拜金、恶搞等文化泡沫横行。著名影视人高希希认为影视创作要“认知、理解和诠释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联系现实,尊重并吸收经典文化的经验和长处,与时代共同建构新的文化语境。”

3.对青少年的影响

年轻人是接受新文化比较快的一个群体。美国影视作品中的每个人都是追求时尚个性的代表。以自己的喜好来穿衣打扮是很多青少年的生活乐趣。它传达出的服饰文化也对国内服饰文化带来冲击,广泛流行的牛仔和T恤正是美国服饰的经典代表。近些年,国内牛仔、t恤的服饰已随处可见。对于美国影视场景中出现的商品,甚至歌舞音乐一类的虚拟商品,一旦被国内无端的美化为一种奢侈品而被广大高校学生所向往,追求时,他们就会被强制地赋予一种文化意义,就会变成一种理想生活方式的代名词。其中延伸出的一系列品牌,如匡威,新百伦成为校内学生青春,活泼的表征品,似乎“穿上这种品牌,就会靠近高端文化,自己的素质就会与众不同”,这其实不能不说是一种价值观的扭曲,美国文化被青少年蒙上了理性化的面纱。

面对美国文化的强大冲击,中国青少年如果过多地接触可能会产生亲切感,信任感甚至认同和依赖,这种文化侵入不仅会模糊青年一代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民族身份的认同,削弱民族感,甚至使他们成为崇拜美国文化的人,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也被青少年所吸引模仿,并逐步由感性的欣赏变为内在的理性追求,从而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大变化,甚至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和对美国式大众文化的热衷与痴迷。

(四)家庭文化教育观的不同及影响

1.对美国人而言,父母的目标在于帮助孩子们自力更生,从婴幼儿时期开始,每个孩子都可能拥有自己的房间。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有更多自由自己做选择。青少年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娱乐方式。在他们成年后,他们会选择自己的事业和结婚伴侣。当然,很多年轻人在做出选择时还是会寻求父母的建议并征求他们的同意,但是一旦在18到21岁左右“离了巢”以后,他们就希望能够独立。家庭教育是文化生活重要的一部分。

2.美国的文化教育是以尊重不同文化为出发点,在平等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实施的一种教育,其目的就是促进不同文化群体间的相互认知与理解,提高他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培养适应不同社会生活的态度与技能。美国多元文化的存在与融合促使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产生,并随着文化的接纳与融合而不断促进了美国教育的均衡发展,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3.中国传统的家庭理念让我们习惯性听从父母的安排,认为父母的话就是真理,这让我们感到压抑的同时也会衍生出反抗的思想,对于自由、宽容的家庭环境的羡慕也为美国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家庭溺、宠爱爱孩子和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的生活,在美国理念的传播下,这种观念似乎收到了冲击,更多的年轻人做出了改变。美国的年轻人都是选择独立的生活方式,遇到问题并非靠家庭他们会自己活与朋友解决。这种家庭教育方式也为为儿女操碎了心的中国父母好好地上了一课,同时这也成为很多中国年轻人所追求的。

四.如何应对美国文化的冲击与挑战

美国以其强有力的文化渗透向中国输入这些元素,给人们的思想打上深深的烙印,使中国人对美国产生崇拜,蕴含美国元素的东西已成为全球时尚,冲击着中国文化市场。目前中国在经济,技术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文化产业不够发达,不能满足人们高标准的需求,使人们很容易对美国产生崇拜,向往之情。一部分人的文化价值重心偏向西方文化。加之中国适逢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全球化进程加快,市场经济,市场价值观念支配着我们的生活,往往会对主流文化的价值产生质疑,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全球化,文化超越国界,国际间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对此,中国应当保持清醒认识,防微杜渐,提出有效对策应对机遇与挑战。

(一)培养分辨是非的能力

我们应提高自己的分辨能力,清楚地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充分的认识,加强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在多元文化面前,不能丧失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正确处理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加强对外交流政策的调整和研究

(二)确立配套政策,扶植优秀传统文化

挺高青少年的文化素养,增强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社会文化的联系与配合,加强教育与文化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教育大学生创造性和批判性地接受美国文化,减少美国影视,电子游戏等媒体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根据自身的文化传统,文化立场和发展定位对青少年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与教育。

(三)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充分发挥传统民族节日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吸引力。

(四)积极借鉴和吸收美国的优秀文化

西方文化是在资本主义的土壤中产生的,是适应那个社会制度需要的社会意识形态,而要于我所用要根据中国实际需要和中国文化的特点,将两种文化的精华互相比较互相结合,大胆质疑,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创造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成熟的先进的文化,让西方文化不是简单地走进中国而是在创造中融进中国文化。

(五)大力推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突出重点文化产业的培养,以音像出品,传媒产业,影视制作为重点,借鉴美国影视产业的发展模式,通过引进外资,合作,股份制等多种方式和分期建设,滚动发展的方法,建设一批集影视拍摄制作,广播电影电视交流,文化娱乐,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标志式的文化群体设施;重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人才还相对缺乏,人才总量,结构,素质还不能够适应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今后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工程,着力培养和引进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本。

(六)加强与美国的文化交流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努力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加强国家软实力建设,全面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既要充分调动各领域各方面的积极性,又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优势互补。具体来讲,就是注重发挥各艺术门类的整体优势,积极实施对外文化交流精品战略,着力打造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符合国外受众审美需求和欣赏习惯的对外文化交流知名品牌,提升我国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创造平等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法制环境,鼓励和引导各类文化企业夸大文化产品的国际交流,拓展交流渠道,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影响。

五.中美文化之美国梦与中国梦

美国梦一词由亚当斯在1931 年出版的《美国史诗》一书中首次提出。他写道“让我们所有阶层的公民过上更好,更富裕和更幸福生活的美国梦,这是我们迄今为止为世界的思想和福利作出的最伟大的贡献”。关于美国梦,较为主流的观点是每个公民只要通过自己的智慧,勤劳的双手,勇气和决心就能够在美国过上更好,更优越的生活。通常这代表了人们在经济上的成功或是企业家的精神。美国梦集中体现了美国人民对美国的向往和追求,它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民主制度是美国梦之根基,自由主义是美国梦之灵魂,机会平等是美国梦之关键,文化包容是美国梦之支柱。

为了更好的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第一,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尊重个人价值,实现个人发展是美国梦的重要内容,也

是美国长久保持旺盛活力的重要原因。第二,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民主制度是美国梦的制度支撑,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制度保证,激发广大民众参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积极性,大力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代替人民民主;第三,积极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美国梦之所以能够成为美国人的信仰,与国家营造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美国机会平等,文化包容的社会环境,是美国梦放射出迷人光彩的重要原因。面对全球文化的强大渗透,中国要立足本国实情,不一昧接受其他国家的文化,实现属于中国人真正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王恩铭、吴敏、张颖《当代美国社会与文化》

韩震《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多重文化认同》

詹姆斯?沃克《美国广播电视产业》

高希希《如何面对西方文化强势入侵》

王晓德《关于“美国化”与全球多元化文化的思考》

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的见解

美国《侨报》8日发表题为《中共十八大:坚持和平发展赢取国际环境》的社论。文章称二战以后,中国曾经错过许多世界经济发展的良机,成为世界经济的落伍者。但在过去十年,中国紧紧抓住了世纪之交世界经济大调整的黄金机会,即冷战结束后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的重新布局。 其次,新技术革命促动了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欧美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规模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成为最重要的承接者。经济的纽带,成为新时期中外关系,尤其是美中关系,最坚实的维系力量。 美中在反恐战争中,能够互为奥援;在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中,中美能够携手合作,共同抗击。这确保了美中的合作,不仅有经济的前提,还有战略的基础。过去十年,中美之间的最大成果,是建立和稳定了相互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过去十年,成了美中关系的“黄金十年”。 但2012年是个变局之年。黄岩岛问题、钓鱼岛问题,这一切都指向一件事,就是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中对华意图的重新布局。美国大选中,中国一再被提起、被攻击,这并非全是选举游戏,背后有其深刻的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 国际关系的变化,折射的是国家实力变化。过去数十年,国际关系领域所发生的最重要事件,就是中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七跃居到第二,使得原有的国际关系格局被极大地撼动。尽管中国一再表达和平崛起的意愿,但美国却感到威胁,因此美国出手布局是意料中事。在未来十年,如无意外,中国经济总量将日益逼近美国,中美关系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大调适、大摩擦的过程。如同过去几个月中华为、中兴事件所显示出来的那样,中美经济关系的摩擦已经日益深化,从过去的汇率之争升级到了安全之争。美国制造业的重返之路,与中国企业的扩展之路,迎头碰撞。 另外,中美在军事领域的直接和间接的角逐有加剧趋势。随着反恐战争的结束、金融危机的消退,美中之间共同的战略利益在消减,而利益冲突在加剧。如前所述,近来中菲、中日争端,美国的影子若隐若现。未来,在中国的周边,南海、东海、太平洋,美中之间的遏制与反遏制之争,将成为常态。 长期以来,中国施行的是韬光养晦的外交策略,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在外部压力下,中国被迫进行策略上的调整。钓鱼岛争端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日本率先出招,中国强硬反击、后发制人,改变了钓鱼岛问题上的态势。中国已到了一个以实力求和平的时代。 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将放弃和平。未来十年,和平与发展还是中国的主题,也是世界的主题。中国调适外交策略,不是放弃韬光养晦,不是要挑战和推翻现有国际关系格局,而是更强调“有所作为”,以在现有格局下获得应有的地位和尊重。

美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渗透

美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 渗透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美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渗透 美国文化价值观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影响中国青少年的。 1.利用文化产业的优势进行文化渗透 20世纪90年代,美国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美国式力量,向世界各国辐射,对地球上几乎所有国家进行着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单方面输出,并施加影响。目前美国的文化产业居世界首位,成为最大的文化输出国,繁杂的美国文化商品超越地域、时空限制,到达五大洲的每个角落。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迪斯尼、CNN(美国有线新闻网)、MTV流行音乐风行全球,好莱坞电影更是深得青年人的青睐。 面对美国消费文化,尤其是媒体(电影、电视节目、图书、音像制品和网络服务等)冲击着中国文化市场(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这些文化冲击变得更加明显、更加强烈、更加趋于白热化),中国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就会潜移默化地西方化或美国化。目前中国在经济、技术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距离,文化产业不够发达,不能够满足有些青少年衣食住行高标准的需求,使青少年对美国产生崇拜、向往之情。一部分青少年的文化价值重心偏向西方文化,“西化”思想在这些青少年中深受欢迎。 此外,美国还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资源拿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其他文化加以改造,即进行“美国化”之后,据为己有,再重新推广到世界各地,不仅为其带来高额利润,而且达到宣扬美国民族主义和文化至上观念的目的。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花木兰》是中国流传下来的传奇故事,讲述一个女孩特别孝敬父母,代替年迈的父

中西方文化差异原因

1、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 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3、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 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7、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 中国人内敛、自省,喜欢“每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养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西方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8 、经济制度不同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9、地理环境的不同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美国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

美国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国际间的交流向其他国家渗透和扩张自己的文化。它的所谓文化输出对中国青少年一代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冲击,其根本目的是逐渐弱化并腐蚀中国传统文化,力求青少年一代接纳并认同美国文化。本文拟就这一现象进行评述、分析,让中国的青少年一代真正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传承、发扬、创新、发展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前言 随着世界经济多元化、全球化的格局的呈现,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对中国采取的策略也发生了改变。美国政府充分利用国际间文化交流、合作的功能,积极地进行着文化扩张和渗透,企图削弱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力量。它不仅仅在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制裁,而且在文化上逐渐践行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弱化和侵蚀。美国文化随着其国家经济的强大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美国式势力,对世界各国进行着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的单方面输出,并产生了严重影响,尤其是对中国青少年一代的冲击更加明显。承载着中华民族未来与希望的青少年一代越来越多地接纳甚至追随美国文化,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关注和担忧。 美国文化及其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 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长期生活在某个地区或区域的人类群体所形成的共有的生活方式、习俗和惯例。狭义的文化是指我们所说的知识,譬如音乐、美术、数学、物理等等,它可以向父母、同学和老师学习,也可以从阅读、图书馆、网络等众多渠道获得,而且这种文化不分国界,为全人类所共享。本文所指的美国文化是指美国人所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它已经侵入我国青少年生活的诸多方面,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造成了极大影响。 1.对青少年生活方式的影响 饮食方面——街头、商场的美食城,我们随处可见美国的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等等,而且吃饭的当口,常常是每一家门店都爆满,这些洋快餐满足了人的味觉,填饱了肚子,实则毫无营养价值,可它们却成为青少年的最爱。 服饰方面——身穿欧美风格服饰的青年男女穿梭在马路上,他们典型的美国范儿是耳朵上经常戴着耳塞,边走边哼唱;或着头上顶着稀奇古怪的发型;或者戴满金属饰品。美国的阿迪达斯和耐克等品牌同款产品在中国的销售价格比美国市场高出数倍,但依然受到中国大陆许多年轻人的热捧。 业余生活及娱乐方面——喜欢阅读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国学经典无人问津,即便是文学经典作品搬上荧屏,为了满足青少年受众群体的需求,也被改编得面

比较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差异

比较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差异 一、中国文化的古老性与美国文化的现代化 中国的先哲们给后人留下了丰美的历史宝藏,也留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深深植根在中国这片土地之上的,她已不可能被移植,中国的一切现代文明都只能在这棵大树上进行嫁接而成;考虑中国的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历史这个无形的手对现实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形成的理论基础,对中国的社会关系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美国只有两百年的历史,美国的文化,是一群现代人,按照现代人的意志和思维模式构建起来的一座现代文明的宫殿。美国人完全在按现代人的需要去创造科学,创造财富,创造民主的社会制度。美国的人际关系也是按现代人的标准建立起来的。美国发达的商业文化、科学技术是其现代文化的突出标志。 二、中国文化的民族性与美国文化的多元化 中国汉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其他56个少数民族在肤色、人种上也与汉族基本相似,因此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单一人种和单一文化的国家。儒家、佛家、道家文化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尤其是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而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构成极为复杂,世界各国的人才在这里群英聚会,各种文化交相辉映,形成了各种民族、各种文化的大熔炉。因此美国的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并且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三、中国文化的政治性与美国文化的经济性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大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两千多年来,要统治这样一个地域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的大国,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统治失调,就意味着国家分裂、诸侯纷争、战乱不休。因此,自古以来,稳定和统一,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件大事,政治是统帅,集中统一是灵魂。儒家文化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上层建筑中的一系统,与上层建筑中的政权统治形成相辅相成之势,儒家文化中含有大量的关于教育统治者施仁政,教育百姓遵守伦理教化等方面的人文科学,中国古代社会一直重农轻商,重文轻商,科举制度使文化与政治密切相连,文化中带有很强的政治性。贯穿在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有很强的政治色彩。 而美国是一商品经济极为发达的国家,文化具有浓厚的经济性,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等文化占有很高的地位。而好莱坞电影、迪斯尼乐园、麦当劳快餐等等发达的商业文化更是受世人瞩目。美国的人与人之间关系,也带有浓厚的经济色彩,亲兄弟明算账。 四、中、美两国主文化与亚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 很多探讨中美文化差异的文章都指出中国文化注重集体主义,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主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使我们产生困惑。生活在中国社会中,我们会发现,许多人个人主义思想也很严重,缺乏团结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当我们来到美国,却发现很多的美国人很关心社会和集体。有人做过这种观察,一群美国人开大会,会前不同观点会展开很激烈的争论,但一旦会议主题决定了,大家就会安安静静地一起开大会;但一群中国人在一起,却往往是上面开大会,下面开小会,各自为政。关于这个文化与现实的差异问题,我们从社会学中找到了答案。一个社会中,不仅有统治阶层所推行的正统的主文化,也有在民间流行的亚文化。亚文化往往是对于主文化的一种逆反,一种对立和统一。由于中国文化过分宣扬国家和集体,轻视个人,所以民间社会的亚文化又使个人利益得到补充,得到平衡。美国过分地宣扬个人主义,人们不满足于彼此隔阂,彼此冷漠的现象,又重新回到互相关心,热心公益事业的和谐的社会关系上来。由此我们知道,要想真正地了解一个国家,不仅要从书本上了解他的主文化,还要到那个民族中去生活一段时间,从民间去了解那个民族的亚文化。另一方面,在人的本性上,有些东西是人类共有的,如个人主义思想,在美国是得到公开承认,而在中国却被加以批判,但不管你怎么否定,它却是深藏在人们心底的。就像中国古代宣扬禁欲主义,但不管你怎样宣扬,男女相悦却是怎么也不能从人们心底抹去。. 五、中国文化的两极性与美国文化的多极性

中国传统礼仪与西方礼仪的异同

简论中国传统礼仪与西方礼仪的异同 院专:管理工企班级:1201 学号:12432822152126 姓名:刘家富 摘要:自古以来,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早已被人认知,我们知道由于历史、政治、地理位臵、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各国、各地区的文化出现了不同。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在各个方面,尤其在语言中,本文章主要介绍了文化一词的定义,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表现,以及在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如何处理等等。 关键词:文化差异;日常交际;礼仪。 中国正以飞速的发展与世界接轨,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接触越来越多。中(东)西方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此也对交际礼仪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在中(东)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但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一、打招呼 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you had your meal?”“Whereare you going?”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 do yo u do!”“Niceday,isn’tit?”

二、感谢 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象“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you”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三、招待客人 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yourself,Please!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说:“ ByeBye””Seeyou later!””Seeyou next time !””Goodnight!” 四、节日礼仪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 ar’s Day)处,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Mid—Autu m n Day.等,英语国家有”V a l e n t i n e’s Day (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 fool’sDay(愚人节),Thanks

中国文化对美国的影响

中国文化对美国的影响 (2007-01-13 11:16:43) 转载▼ 最近,有这么几件事让国人对中国文化重拾自信,看到了中国文化对世界各国文化的影响。 刚刚结束的宋祖英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独唱音乐会——《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轰动了整个美国。当晚的演唱会,宋祖英从古色古香的中国之门走出,以优美的《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开头、以欢快昂扬的《爱我中华》压轴,演唱了《木兰从军》《龙船调》《出嫁歌》《好日子》《蝶恋花?答李淑一》《孟姜女》《猜调》《小河淌水》等18首经典曲目,倾倒了现场二千二百名美国观众。演唱会的观众中,除了主流社会的政界、商界人士外,还有很多纽约艺术家,他们都是专程赶来。三次谢幕,5分钟的自发起立鼓掌,被称为中国艺术家在美国观众面前受到的前所未有的最高礼遇。坊间评论说,这是真正的中国民歌之夜,真正的中国之夜。 无独有偶。由谭盾作曲,张艺谋带领王潮歌、樊跃导演的歌剧《秦始皇》从2006年12月21日首场公演到2007年1月25日最后一场演出,从最贵的350美元的门票到最便宜的15美元的门票都已售罄。这在大都会歌剧院创下了一个新记录。如今,观众想要买票,必须要排3个小时的队,而且只能拿到站票。歌剧《秦始皇》在著名的大都会歌剧院首演,引起轰动。当天,所有观众早早的来到大都会歌剧院,盛装出席这一歌剧盛宴。首演大都会歌剧院迎来了克林顿等贵宾,演出结束后,4000名观众起立长时间地鼓掌,把主要演员多明戈和导演、作曲家一次次唤回舞台,连续四次谢幕让他们欲罢不能。日本作曲家喜多郎在电话中对《秦始皇》不住地夸奖,从导演到音乐,再到舞美都一个劲儿地说“很棒” 。我们没理由不相信《秦始皇》将成为世界经典已成事实! 备受关注的中国钢琴家郎郎每次在纽约举行演出,门票也都早早售完;在美术方面,在今年的世界美术作品拍卖市场上,中国画家的作品身价的飙升无疑是最令人关注的话题。 还有,现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兴起了学中文热,美国也不例外。 中国迄今已经在美国创建了8所孔子学院,其中以马里兰大学(以下简称马大)孔子学院设立时间最早,因而也影响最大。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孔子学院形式是全球第一家网上孔子学院。它给那些本来没有机会接触中文和中国文化的美国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机会。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文化引起了美国人的兴趣,中国文化对美国影响越来越大,已超过日本! 这一点从美国学生的留学选择也能体现。美国国际教育机构最近的调查显示,2005年,共有6389名美国学生在中国留学,比2004年增长34.9%;而2005年留学日本的美国学生只有4100人。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在亚洲,中国与亚洲诸国,或国土相连,或一衣带水,成为古代东方文化的精神支柱,成为东方文化的中心。如今在海外,中国艺术家受到了集中关注。

中美文化差异大比较

中美文化差异大比较 作者:鲁鸣阅读2846次更新时间:2007-7-12 我在美国呆了14年,与其说了解了美国和过上了中产阶级的日子,不如说更了解了我自己,因为我会有意无意地用中美两种文化来看待自己。文化因素在我们身上留下的刺激痕迹有共同的地方。我要讲的是这种相对共同的东西,即华人和美国人群体性格的比较。当然每个人的神经系统和个性不一样,与环境的互动有差异,甚至背道而驰,同样的经历会有不同的感受和反馈。 本文提到的华人或中国人主要以大陆开放后从国内到美国的定居者为主,涵盖大陆、港台的华人和北美华侨和华裔美国人,而文中的美国人主要指占大多数的欧裔,涵盖其他种族。身为华人,我们有长处有出色的地方。我侧重讲毛病,因为我们通常都知道自己的长处,而不太容易看到自己的短处,甚至有时根本没意识到。我的用意不是让我们看到自己的缺陷而自卑,而是正视自己,接受自己,扬长避短。 内向文化和外向文化 中国人移民到了美国,生命的风景自然发生了变化。最大的变化,恐怕就是美国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我们或多或少地美国化了,但同时骨子里的中国文化的血液仍旧滚动着。我们很多人在出国前要比一般的中国老百姓对美国了解得多。可是到了美国后我们发现,在风景之外与进入其内是很不一样的。因为我们在中国文化中成长,我们到了美国虽然会改变,但我们的性格已经定形,很多传统和过去的刺激痕迹留在我们的意识里或下意识里了,哪怕我们自己并不察觉。 文化差异是相对而言的,这里所说的华人或中国人和美国人是群体概念,是一种刻板印象,并不代表具体的每个人。 不少人说,美国人大都比我们华人放得开,外向。这就是一个刻板印象。但我想说的是,如果和你相处的人身上有这个刻板印象,你要提醒他们,我们是在什么环境中长大的呀!如果我们有美国人那种成长环境,我们中国人可能比他们还要放得开,性格大多都会外向。当然,如果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都极内向,那是两码事,人的性格一是天生的,即基因所决定由神经系统所操纵的,二是在成长环境中发展的。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似乎跟华人姑娘结合的美国男子大都比较内向,或不是那种很阳刚外向的小伙子。是不是中国文化较内向和阴性,美国文化较外向和阳性,而比较内向的美国男子相对难以找到

外国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外国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的调查研究 【摘要】是建立在现在社会生活一种过于完美的理想的基础上的一种文化现象,它由于包含了外国民族的意识和特点,而对我国的人充满了诱惑力和隐患。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年代的困惑与追求历来体现在人身上,因为三国之间的文化认同感,使得外国文化易被我国人所接受并效仿,导致中国文化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逐渐下降。该小组选择本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人建立科学的文化观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计划细致,希望能够使中国人能够对哈韩有充分的认识,发扬和继承中国文化。 【关键词】日流韩风文化现象中国人诱惑力隐患 一、调查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背景: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中国也出现了不少哈韩现象,音乐听日本的,衣服穿韩版的,电影看好莱坞大片,同时,在人们之间,我们也发现爱看外国剧,喜欢买哈韩饰品和服饰的人数量不在少数。可见,外国文化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是很大的,根据这一现象,我们小组针对外国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做研究,希望能够减缓这一现象,从而使得中国文化的地位能够在人们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目地:了解外国文化对中国人生活中哪些方面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筛选外国文化对人的吸引点,比较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区别和差异。 意义:1、通过调查研究,可大体了解中国人对外国文化的喜爱程度,也可以让国人正视外国文化和了解中国文化的优势。 2、这一调查研究对中国本身的文化发展也有积极意义,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 为此,我们想借助外国文化来探讨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以及对中国人的影响。 二: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我们课题组通过分析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调查、采访及文献调查等方法,意在揭示外国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和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供中国人参考和改进,以保障中国文化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自2012年7月份以来,我们成立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下面则是调查的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1.实地调查 我们在西单询问了几家饰品店,服装店的老板,问起了销售情况,几家店的老板都说外国物品销售最旺。 2.问卷调查 我们小组依据外国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制定了问卷调查,复印了200份分别在北京西站以及北京南站发放了问卷。收回问卷后,对问卷进行了删选,总共100份。根据这些问卷,我们从中发现有43%的人喜欢看韩剧,其中大多数是青少年。对于目前许多人因过分追逐外国时尚娱乐的看法,有57%的人认为凡事适可而止,应加以适当劝说,但还有部分人认为无所谓或者是很正常,理所应当的。我们认为这些人对外国文化的理解需要更正。还有一题则是对哈日哈韩哈美哈美一族有什么看法?有些人认为什么事情都有个度,哈日哈韩哈美哈美没有什么不对的,但也不能全哈,狂热的追求会使人忽略了根本。这种看法是正确的,我们很高兴这些人能够正确地认识到外国文化。还有的人认为哈日哈韩哈美哈美是社会发展

英国与美国的文化差异

英国与美国的文化差异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英国与美国的文化差异 英美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 一、英美语言差异 尽管英美两个国家都是讲英语的,但是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是不相同的。英国人与美国人虽然说的都叫英语,但这两种英语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学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中有英式发音和美式发音两种。英国人的英语,相对而言,发音比较清楚,连读的部分较少,一般听起来相对比较字正腔圆;而美国人说英语,则秉持这能省则省,能连就连的原则,因此,对于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人来说,听英国人的发音相比较下会舒服得多,而如果要习惯美音,恐怕只有在美国生活过的人才真正做到了。另外,两国在字词上的用法也 有很多的不同 二、英美生活习俗差异 英国人和美国人在自己日常生活习俗上也有区别。 从服饰上看,英国2人非常讲究衣着,讲究绅士风度,西装革履,皮鞋锃亮。美国人则比较随便,想穿什么就是什么,以自己舒适为主,不会去介意别人的评价,别人也不会去评价。有的英国女士接待黄皮肤朋友时,专门涂抹上黄色面霜,以表示对朋友的亲近和尊重。美国人可方便多了,近几年,美国流行大花裤衩,校内校外,老老少少,都少不了它的影子。但这也并不是说,他们到处随意,在一些场合,他们也是西装革履,文质彬彬,很有些“绅士”的派头。但如果一看到没有旁人,这些“绅士”就原形毕露,鞋也脱了,领带也松了,扣子也解了,脚也搭起来了。 从饮食上看两国的美食都像英语一样,是一个大杂烩,广泛吸收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影响。众所周知,英国是一个聚集了诸多绅士淑女的地方,而英国的饮食,也处处散发着英国上流社会应有的高贵气质,从选材到烹饪,再到餐桌上的一言一行,英国人无不将细致发挥到了极致。特别在餐桌礼仪上,不能在餐桌上说话,不能有餐具敲击的声音,刀叉的握法……几乎所有我们所了解的法式西餐的规则都被英国人所遵守而同样是吃饭,到了美国人身上,则就显得随意了许多。美国式饮食不讲究精细,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华,

中国和美国的差距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 期末考试论文 论文名称中国和美国的差距 年级 2011 学院园艺 专业园艺 学号 14117207 姓名曾盟超 任课教师周嘉 完成时间 2012-04-07 成绩

中国和美国的差距 内容摘要: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之际,“中国经济总量究竟有多大?中国经济总量是否已经超越美国?”再次成为全球媒体报道和辩论的焦点。一个最令人难以置信的结论是: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越美国! 关键词:经济、资源、教育、军事 正文部分: 当下,人们乐意承认: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强国,并为此欢欣鼓舞。那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感觉非常好。但就我的了解,货币化的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数字,绝对无法准确量度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幸福享受。比较好的指标是扣除物价水平后的单位时间真实工资水平。最佳指标当然还要包括生活环境之优美、安全和自由;个人发展机会之均等;社会福利、教育医疗保障、文化艺术享受之丰富、国防军事等等许多层面。下面我将从多方面说明。 一、经济方面 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之际,“中国经济总量究竟有多大?中国经济总量是否已经超越美国?”再次成为全球媒体报道和辩论的焦点。一个最令人难以置信的结论是: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越美国! 发布此结果的是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据他们所说,2010年中国经济规模已经超过美国。他们的计算方法是所谓的购买力平价方法。他的计算结果是:2010年中国经济规模为14.8万亿美元,而美国只有14.6万亿美元! 依照彼得森研究所的购买力平价方法,中国GDP已经是14.8万亿美元,那么人民币均衡汇率就应该是1美元:2.67人民币。如果接受如此均衡汇率,那么人民币升值就远远没有到位,快速大幅度升值也就顺利成章。为什么美国政客们高调要求人民币升值显得那样“理直气壮”?部分理由就是购买力平价计算出来的均衡汇率。 假若中国GDP真的已经达到14.8万亿美元,那么人均GDP就已经突破一万美元了。即使考虑到GDP和可支配收入有很大差距,即使考虑到收入分配的严重失衡,那么,人均一万美元的GDP,意味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怎么着也是大几千美元了。然而,随便的观察和各种官方统计数据,都难以证明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3000美元!绝大多数农村地区一个家庭的全年收入也不过1000美元。 同时,按照人均收入和平均工作时间,中国与美国的差距简直不可以同日而语。就算依照目前的市场汇率,我国2010年GDP达到了6万亿美元,我国人均GDP也不过4638美元,美国人均GDP则是48666美元,是中国10倍多。然而,我国数以亿计打工者的工作时间至少是美国个人的1.5倍(许多打工者并不能按时休息周末,且每天工作时间接近和超过10小时)。如果折算为单位时间人均GDP,美国至少是中国的16倍。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 一、中西文化差异表现 1、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3、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 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7、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 中国人内敛、自省,喜欢“每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养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西方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导致它们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1 、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美国文化对中国的网络侵略

美国文化对中国的网络侵略 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下,各国在经济上的交流日渐频繁,不可避免的带来文化冲击,不论是艺术作品还是风俗习惯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然而面对外来文化,我们虽然要保持一定开放的态度,也要警惕它带给我们的影响,既不应该盲目轻信,也不能莽然热衷。保持冷静的态度,才能保护我们自己的好的风俗习惯和传统优良美德。 当今对于中国来说最引人注目的的便是来自资本主义世界的文化侵略,以美国为首,潜移默化影响我们的价值评判标准和看待事物的态度。 文化侵略一词可以解释为是与经济、政治侵略相平行的一种侵略方式,是强势国家(或者民族)为了达到同化控制它国(或者民族)的目的,而采取的对它国(或者民族)文化的排斥和挤压。它以否定原有文化的核心思想与价值观念、鼓吹自身文化的先进优秀作为主要手段,并在具体情境中通过一系列方式来伪装侵略的本质。 下面通过分析当今一些热点网络现象,来辨析难以让人发现的美国文化侵略。 首先,美国偶像的渗透,美国个人英雄主义文化的传播。 美国逐步摆脱原来军事武力的“硬实力”扩张,转为运用“软实力”来推行其“文化霸权”,征服世界。当今世界电影市场,好莱坞电影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成为无可争议的世界电影霸主。国民对好莱坞电影表现出极大的热衷,逐步认同电影中所描绘的世界,崇尚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 在全世界范围内,无论古今中外,道德模范和偶像的示范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美国也不例外。美国就连拍《钢铁侠》《蝙蝠侠》这样的电影都不忘加上从货车边救起小姑娘,或者扶老太太过马路这样的桥段,其目的就是为了达成向雷锋、赖宁一样的示范效果,进而使得全球人民心中向往美国。确实,其中的英雄形象也影响到了二十世纪末和二十一世纪初的年轻一代,他们经常性的接触这些美国偶像,形成了对美国友好和善和谐美好的印象。 与此同时,在中国的微博微信以及各大论坛上,一些毫职业抹黑中国道德偶像的文章铺天盖地,几乎没有一个中国的正面偶像可以逃过他们的抹黑。每天这些带有明显抹黑、造谣和侮辱性的,能彻底摧毁中国人道德模范的段子和文章都在成千上亿的人群中飞速传播,而这种抹黑自互联网在中国全面开花结果以来就从未停止。不得不怀疑这些文章的来源和目的,是谁一手策划,又是谁一手推出,热传网络? 其次,毁灭传统信仰。针对中华文明信仰下手,毁灭祖先崇拜,改造为西方崇拜。 再过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寓言故事,多是先贤向我们传达的很多中国的普世价值观的榜样们,社会经常通过这些先辈们的典故来教育我们“要勤奋好学”“要勤俭节约”“要为人与善”“要宽容”“要重视教育”等等优秀价值观。然而在今天我们所特有的这种祖先崇拜的文化却被美国文化掺杂进了毒药。今天的西方的文化重新编撰了一系列劝勉中国人“要勤奋好学” 1

美国大众文化对当代影响

美国大众文化对当代影响 美国与众不同的建国历史,孕育了美国民主的政治体制,也孕育了其独特的大众文化,并形成了三个重要特点:一是拓荒期的美国移民社会只存在一种平民性质的文化,而不像诸如中国这样历史悠久的国家,具有承上启下的文化传统和相对稳定的文化构架;二是美国大众文化从一开始便基于市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商业气息浓郁;三是由于美国大众文化介入美国社会生活既广且深,它的概念也因而更为宽泛。 在中国,文化以及与文化沾边的林林总总都由文化部负责的。美国并没有文化部,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说美国没有文化。其实,恰恰是美国文化及其独特性辅佐了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霸权地位。相信大家基本认同这样的观点:在美国,谁当总统并不是最重要的,没有奥巴马的美国照样是美国;但没有微软、谷歌、波音、常春藤,没有麦当劳、好莱坞、肯德基、可口可乐的美国,那美国就不是美国了,而些这才是美国文化的基因。其文化个性已经成为美国重要的软实力资源,丰富了美国梦的基本内涵。 美国文化引人注目的个性正在于:它虽然是丰富多彩的,甚至是光怪陆离的,却又是浑然一体、难以分割的,并不像历史悠久国家的文化那么雅俗两分、高下立见。事实上,美国文化的主要体现方式就是大众文化,抑或可以解读为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充分交融与完美渗透,以至于我们仅凭直觉就能感受到,进而感受到它的青春张力、它的内在诱惑力。以好莱坞为例。冷战时期,苏联与美国对抗,可前苏联的青少年却穿着类似牛仔裤的蓝布工装裤,热衷于搜寻美国录音录像磁带;美国影片产量不足世界电影产量的10%,却占据了世界银幕播放时间的50%;而美国电视节目的出口量也比第二位的英国高出了7倍之多。初次来好莱坞星光大道的人,可能会令人失望。人们无法想像,每年盛大的奥斯卡颁奖仪式,就在这样一条拥挤凌乱的街上举行,连颁奖式现场——柯达剧院,看起来也并不起眼,跟“盛大”、“壮观”、“恢宏”这些词好像沾不上什么边。与国家大剧院、水立方简直是天上地下;而那些巨星们的名字,则被刻在了地上,任游客“践踏”,想要寻找自己崇拜的偶像,得蹲在地上找半天,这和动辄就为名人建一座高大的塑像,然后让人仰头膜拜的中国文化有着截然的不同。可是,就在这样的漫不经

美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冲击

美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冲击 理学院信计0901 刘林学号:200948490101 关键词:美国文化影响中国文化 摘要:中国是当今世界各大国中唯一坚持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因此美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 在国际关系中,“文化扩张”主要指一国将其传统价值观传播或强加给其他国家,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在激烈竞争的国际舞台上,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以自己的文化观念影响着国际关系。但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像美国那样,把文化扩张和渗透作为外交战略的组成部分,在对外关系中极力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因此也对我国的文化发展影响甚大。 1.利用文化产业的优势进行文化渗透 20世纪90年代,美国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美国式力量,向世界各国辐射,对地球上几乎所有国家进行着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单方面输出,并施加影响。目前美国的文化产业居世界首位,成为最大的文化输出国,繁杂的美国文化商品超越地域、时空限制,到达五大洲的每个角落。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迪斯尼、CNN(美国有线新闻网)、MTV流行音乐风行全球,好莱坞电影更是深得青年人的青睐。 面对美国消费文化,尤其是媒体(电影、电视节目、图书、音像制品和网络服务等)冲击着中国文化市场(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这些文化冲击变得更加明显、更加强烈、更加趋于白热化),中国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就会潜移默化地西方化或美国化。目前中国在经济、技术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距离,文化产业不够发达,不能够满足有些青少年衣食住行高标准的需求,使青少年对美国产生崇拜、向往之情。一部分青少年的文化价值重心偏向西方文化,“西化”思想在这些青少年中深受欢迎。 此外,美国还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资源拿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其他文化加以改造,即进行“美国化”之后,据为己有,再重新推广到世界各地,不仅为其带来高额利润,而且达到宣扬美国民族主义和文化至上观念的目的。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花木兰》是中国流传下来的传奇故事,讲述一个女孩特别孝敬父母,代替年迈的父亲从军的英勇故事。其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孝道。而在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中,其主题已经变为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孝道的主题居于次要地位。中国一些青少年可能会产生迷惑,主题到底是什么。也许10年、20年后,《花木兰》的传统主题会被“实现自我”的主题所取代;由此推知,如果更多传统题材的文化遗产被西方国家开发利用和篡改,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可能会面临丧失的危险。 2.利用网络文化上的垄断地位进行文化渗透 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的公开性、全球性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能够十分方便地突破国界和地域限制来推行文化霸权,渗透价值观念,扩张文化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文化成为实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强有力的“武器”。美国凭借网络资源方面的优势,在国际互联网上到处推销“网络影视”、“网络图片”等思想文化,这些思想文化反映了美国的国家形象、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等,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网民”的政治倾向、道德品质、人生价值和文化素质,甚至民族的感受和价值判断。 面对美国网络文化的强大冲击,中国青少年如果过多地接触可能会产生亲近感、信任感,甚至认同和依赖。这种文化侵入不仅会模糊青年一代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和民族身份的认同,削弱民族感,甚至使他们成为崇拜美国文化的人。 美国网络文化霸权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思想上,还突显在网络语言英语化上。如今在互联网上,主导性的语言是英语,约占90%以上,汉语却占不到1%;90%以上的

美国的价值观对中国的影响

浅谈对美国价值观的看法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产品充斥着中国市场, 这些产品不但带来了新的功能也带来了新的设计理念及思想。表面上看是我国的经济受到巨大的冲击,从深层次看是我国的文化价值观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里我想主要谈一谈我对美国价值观以及它对中国的影响的一些浅见。 关键词:价值观集体主义个人主义 一、价值观 什么是价值观?人类学家克拉克洪从个人与社会的行为模式、方式和目的等方面对价值观这样定义说:“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所特有的一种显型或隐型的认为什么是可取的观念,这一观念影响人们从现有的种种行动、方式和目的中做出选择。”美国社会学家Samovar和Porter则都认为:“价值观是规定性的,告诫人们什么是好的和坏的,什么是正确的和错误的,什么是真实的和虚假的,什么是正面的和反面的,等等。”众所周知,美国价值观与中国价值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美国人看重个人利益,个人价值至高无上,而中国人更看重集体,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二、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定义 何谓个人主义?对这一词语的定义,东西方截然不同。《现代汉语词典》对个人主义的定义是: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错误思想。《辞海》中的定义是:一切以个人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思想。并指出其表现形式为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唯利是图、尔虞我诈等等。而西方文化对“个人主义”一词的阐释则大相径庭。“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这个词最先是由法国政治学家、思想家托克维尔使用的。在19世纪40年代,他在考察了美国多个月之后写下了《论美国的民主》一书。托克维尔在这本书中最先提出了“个人主义”这一概念,并对它作了详细系统的阐释。他说“美国人不是把个人主义看作一个缺点而是看作一个近乎完美的品德, 它代表创造性、开拓

如何看待美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冲突

如何看待美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冲突 学院:理学院班级:信息与计算科学0901姓名:庞宁博学号: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全球化的问题日益突显。文化的全球化与民族化、冲突与融合、同质化与异质化、多元化与一体化等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融合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总趋势,但冲突也伴随其中。文化交往是文化多元方向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化交往有文化平行、文化交融、文化冲突三种情况,文化冲突是文化交往中比较棘手、比较重要的问题,文化冲突的出现有深刻的根源和各种相关的原因。 而在全球化的今天,与国家间的经济利益、地缘战略利益相比,其地位已明显下降。而在这种情况下,文化的功能及作用,使它成为最能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的标志,被喻为“软权力”。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不同的文明和文化相互接触是不可回避的事实。这就需要我们以积极的态度走出去,主动开放、主动接触,寻求多元文化中相同的特质,作为平等共处的基点。 商品物质生产和消费全球范围的流动使附加于商品之上的文化成为世界性的,这种世界性大多仅限于消费文化层面上。如“麦当劳文化”随着麦当劳在全世界各地所开的数以万计的连锁店得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对于中国人来讲,“麦当劳”、“肯德基”作为美国文化的符号意义比作为快餐符号的意义更为重要,进麦当劳和肯德基,与其说是填饱肚子,勿宁说是想去其中感受那么一点点“美国气氛”。麦当劳在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开有2.8万个零售店,2000年全系统销售额达400亿美元,总收入的60%来自海外业务。美国文化学家多夫曼指出:“可口可乐可不是简单的事,在它背后顶着整个上层建筑。”作为美国快餐的一个著名品牌,麦当劳流行于世界各地,几乎家喻户晓。麦当劳快餐与其用料配方、制作工艺、生产流程、营销策略、经营理念合在一起,成为麦当劳企业文化。这种文化与其产业模式向社会生活其他领域扩展就是“麦当劳化”。据“麦当劳化”一词的发明者美国马里兰大学乔治·瑞泽尔教授说,麦当劳化是这样一种过程:在此过程中,麦当劳快餐店的原则正在主导美国社会以及世界其余地方的越来越多的部门,当然这对于中国也不例外。 对于影视文化而言,随着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WTO的加入,我们的国门越开越大,当前各类好莱坞大片的炒作热浪不断。美国影视文化的大量引进,对我国国民的思想观念造成了巨大冲击。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旧体制的瓦解、新体制的建立,要求我们破除旧观念,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观念。因此,研究美国影视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有着巨大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影视文化是一种建立在音乐、舞蹈、绘画、雕刻、建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