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产权法笔记

知识产权法笔记

知识产权法

.

第一编知识产权总论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重点)

“知识产权”这一术语源于德国,英文为I n t e l l e c t u a l P r o p e r t y。中国香港译为“智力产权”;中国台湾译为“智慧财产权”;中国大陆译为“知识产权”;日本译为“无体财产权”。

知识产权(I n t e l l e c t u a l P r o p e r t y)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二、知识产权的性质与特征(重点)

知识产权是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是一种有别于财产所有权的无形财产权。

(一)专有性

与有形财产“所有权”的排他性“专有”不同

(二)地域性(国际私法而言)

有形财产适用财产取得地法或物之所在地法;

知识产权适用权利登记地法或权利主张地法。

(三)时间性

(四)可复制性

三、知识产权的主体

知识产权的主体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1.其原始取得,是以创造者的身份资格为基础,以国家认可或授予为条件。

2.其继受取得,一般是不完全取得

或有限取得,会产生数个权利主体对

同一知识产品分享利益的情形。

3.对外国人的主体资格,奉行“有

条件的国民待遇原则”。

(1)在中国有经常居所或营业所的外国

人:国民待遇

(2)在中国无经常居所或营业所的外国

人:按照双边或国际公约确定外国人

权利义务

(3)前者之外:按照互惠原则确定权利

义务

四、知识产权的客体——知识产品

知识产权的客体,即知识产权制度

保护的对象,是指人们在科学、技术、

文化等知识形态领域中所创造的精

神产品,即知识产品。

(一)知识产品的类别

1.创造性成果:如作品、工业技术

2.经营性标记:如商业性注册商标

3.经营性资信:如绿色标志、国家

地理标志等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

(二)知识产品的基本特点

1.创造性

2.非物质性

3.公开性

4.社会性

五、知识产权的范围

(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的

规定

(1)版权或者著作权(2)邻接权(3)

专利权

(4)与科学发现有关的权利

(5)与工业品外观设计有关的权利

(6)与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商号及其

他商业标记有关的权利

(7)与防止不正当竞争有关的权利

(8)一切其他来自工业、科学及文学艺

术领域的智力创作活动所产生的权利

(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的规定

(1)版权与邻接权(2)商标权

(3)地理标志权(4)工业品外观

设计权

(5)专利权(6)集成电路布

图设计权

(7)未披露的信息专用权

(三)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

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

权、发明权以及其他科技成果权

六、知识产权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法

律体系(重点)

知识产权法是指调整因确认、保护和行

使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

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知识产权法主要调整的社会系包

括:

1、知识产权归属法律关系

2、知识产权行使法律关系

3、知识产权管理法律关系

4、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关系

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制度:

①著作权法律制度②专利权法律

制度

③工业版权法律制度④商标权法律

制度

⑤商号权法律制度⑥产地标记权

法律制度

⑦商业秘密权法律制度⑧反不正当竞

争法律制度

等等。

第二编著作权法律制度

第一章著作权法律制度概述

第一节著作权的概念及特征

一、著作权的概念(重点)

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作者或其他

著作权人依法对文学、艺术或科学作

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的总称。

二、著作权的特征(重点)

1、权利主体范围广泛

2、权利客体范围广泛

3、权利的内容丰富多样

4、权利的产生简单便捷

5、权利的保护期限长久

第二节著作权与相关民事

权利的区别

一、著作权与所有权(重点)

1.著作权客体具有无形性。

2.著作权利用上的特殊性。

3.著作权权能的可分性。

4.著作权存续的有限性。

5.著作权具有人身性。

二、著作权与商标权(重点)

1.二者在权利取得及保护的方式上

有所不同。

2.二者在一定情况下还可能发生交

叉关系。

即商标设计图案可以作为商标受商标

法的保护,也可以构成一件艺术作品

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三、著作权与专利权(重点)

1.著作权并不保护作品的思想,而

只保护作品的表现方式。专利权所保

护的是发明人创造的思想内容。

2.著作权并不要求保护的作品是

首创的,而只要求它是独创的。专利

权保护的客体必须具有首创性。

任何作品只要是独立创作的,不

论其是否与已发表的作品相似,均可

获得独立的著作权。对于同一内容的

发明,专利权只授予先申请人,这是“首创性”与“独创性”的区别。

第二章著作权客体——作品

我国《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文艺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造成果。(重点)

第一节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一、作品取得著作权的条件(重

点)

1、独创性

是此作品区别于彼作品的重要标

志,也是作品取得著作权的最主要条件。

2、可感知性

是法律保护作品表达方式的客观依

3、可复制性

4、合法性

原《著作权法》规定: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护。

新《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国家对作品的出

版、传播依法进行监督管理。

三、作品的类别(重点)

1.文字作品。

2.

口述作品。

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

作品。

4.美术、建筑作品。

5.摄影作

品。

6.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

作的作品。

7.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

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8.计算机软件。9.法律、行政法规规

定的其他作品。

四、著作权客体的排除领域

1、法律、法规及官方文件。

2、时事新闻。

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4、依法禁止传播的作品。

第二节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的法律保护

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概

念和特征(重点)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指在一国国

土上,由该国的民族或种族集体创

作,经世代相传、不断发展而构成的

作品。如民间剪纸、民间皮影、民歌

等。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主要特点:

1.集体性。

2.长期性。

3.变异性。

4.继承性。

二、国际保护民间文学形式的法

律制度

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歧

严重。欧洲及西方发达国家认为民间

文学艺术属于公有领域,可以自由复

制和表演,无需经过许可和交付使用

费。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却主张对民间

文学艺术予以版权保护或其他保护。

2、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讨论通过了

《保护民间文学艺术表现形式以抵

制非法利用和其他不法行为的国内

法律示范条款》。

按照条款规定,许可使用民间

文学艺术(表达)的授权和收取使用

费的主体是法律规定的国家主管部

门或社会群体。但发达国家的国内立

法中并未对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原

则有任何体现。

三、我国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

保护

1990年《著作权法》规定,民间

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

国务院另行规定。然而其专门立法保

护依然空白。

目前司法实践:(重点)

1、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由产

生、传承该作品的特定区域民族群体

共同享有,依法成立的民族区域政府

有权代表该区域民族群体作为诉讼

主体主张权利。

2、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改编

等再度创作,无须经过许可,也不需

支付相关费用,但不论以任何方式使

用均需标注创作和传承该民间文学

艺术作品民族群体名称。

3、对于不当利用民间文学艺术作

品的侵权行为给创作和传承该民间

文学艺术作品民族群体精神权益造

成损害的,可以适用消除影响、赔礼

道歉的方式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章著作权的主体确认

著作权主体,也称著作权人,

是指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

有著作权的人。根据我国《著作权法》

的规定,著作权主体可以是公民、法

人或其他组织。(重点)

我国著作权的取得方式为自动取

得,即当作品创作完成时,作者因进

行了创作而自动取得作品的著作权,

不再需要履行其他任何手续。

第一节著作权的原始主体

原始主体,是指在作品创

作完成后,直接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

合同的约定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

享有著作权的人。(重点)

一、作者

作者就是创作作品公民。著作权属于

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视为作者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如果某一作品虽是由公民创作,

但是在法人或其他组织主持下,代表

法人或其他组织意志,并由法人或其

他组织来承担责任,那么就应把法人

或其他组织视为作者,它同公民一样

享有作者所应享有的著作财产权及

人身权。

第二节著作权的继受主体

——其他著作权人

继受主体,也称其他著作权

人,是指通过受让、继承、受赠或法

律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全部或一部

分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国家(重点)

一、因继承、遗赠、遗赠扶养协

议或法律规定取得著作权

二、因合同取得著作权

第三节特殊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一、职务作品的权利主体

公民为完成法人或其他组织工

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

1.一般职务作品著作权归作者享

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

该作品。

2.法律规定的某些特殊职务作品,作者只享有署名权,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其他组织可给予作者奖励。

(1)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

(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

职务作品。

二、委托作品的权利主体

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

三、合作作品的权利主体

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

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

四、演绎作品的权利主体

演绎作品,是指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

演绎作品的著作权由演绎作品的作者享有,但演绎作品的作者在行使著作权时不能侵犯原作作者的著作权。

五、汇编作品的权利主体

汇编作品,是指汇编若干作品、作

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

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

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

汇编作品的著作权由汇编人享

有,但汇编人在行使著作权时,不得

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

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权利主体

该类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者享

有,但编剧、导演、摄影、作词、作

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并有权按照与

制片者签订的合同获得报酬。

该类作品中的剧本、音乐等可以

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

使其著作权。

七、美术作品的权利主体

美术等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

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但美

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

享有。

第四章著作权内容及保护期限

著作权的内容是著作权制度中最

为核心的部分,包括:人身权利和财

产权利。

第一节著作人身权

著作人身权指作者基于作品创作

所享有的与人身相联系而无直接财

产内容的权利。

一、著作人身权的内容

1、发表权

2、署名权

3、修改权

4、保护作品完整权

二、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限

1、公民作品发表权保护期为作者终

生及其死后50年;其他作品发表权为

作品创作完成后五十年。

2、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

权保护期不受限制。

第二节著作财产权

一、著作财产权的概念和性质

著作财产权,是指著作权人自己

使用或者授权他人以一定方式使用

作品而获取物质利益的权利。

著作财产权的性质明显不同于著

作人身权,它可以转让、继承或放弃。

二、著作财产权的内容

(一)复制权(二)表演权

(三)广播权(四)展览权

(五)发行权(六)改编权

(七)翻译权(八)汇编权

(九)摄制权(十)出租权

(十一)信息网络传播权(十二)放映

(十三)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三、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限

1、公民作品,其保护期为作者

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如是合作作

品,截止于最后死亡作者死亡后第五

十年。

2、法人或其他组织作品、著作

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其他组织

享有的职务作品,其保护期为五十

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

年,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

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

3、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

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其保

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

后第五十年,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

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

4.作者身份不明作品,其保护期

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作者

身份确定后,适用著作权法一般规定

保护。

注意:截止年限一律按照截止年

限的12月31日计算。

第五章邻接权

邻接权,是指与著作权有关的权

利,即作品传播者所享有的专有权

利。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

邻接权包括表演者权、录音录像制作

者权、广播组织者权、出版者权。

第一节表演者的权利

一、表演者的定义

所谓表演者是指表演文学艺术作

品的演员、演出单位或者其他表演文

学、艺术作品的人。

如演员、歌唱家、演奏者、舞蹈

家、演出公司等。

二、表演者的义务

1.表演者使用他人作品演出的,

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

酬。

2.表演者使用改编、翻译、注释、

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进行演

出的,应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

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著作

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3.表演者依照著作权法使用他人

作品的,不得侵犯作者的署名权、修

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获得报酬的

权利

三、表演者的权利

1.表明表演者身份的权利。

2.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的权利。

3.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并获得报酬的权利。

4.许可他人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的权利。

5.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并获得报酬的权利。

6.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报酬的权利。

第二节音像制作者的权利

一、音像制作者的定义

音像制作者,是指将声音、形象或两者的结合首次固定于物质载体上的人。

二、音像制作者的义务

1.录音录像制作者使用他人作品制作录音录像制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2.录音录像制作者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应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著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3.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

4.被许可人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录音录像制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表演者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5.音像制作者在制作发行作品时,除应尊重作者的权利外,还应尊重表演者的权利,即应当同表演者订立合同,并支付报酬。

三、音像制作者的权利

1、复制许可权

2、许可发行权

3、许可出租权

4、许可网络传播权

第三节广播组织者的权利

一、广播组织者的定义

广播组织者,是指通过无线电波

传播由声音或图像或由二者构成的

实况或录音制品的人。

二、广播组织者的义务

1.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未

发表的作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

可,并支付报酬。

2.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

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

可,除本法规定可以不支付报酬的以

外,应当支付报酬。

3.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已经出

版的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

可,但应当支付报酬。

4.电视台播放他人的电影作品

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

品、录像制品,应当取得制片者或者

录像制作者许可,并支付报酬;播放

他人的录像制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

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三、广播组织者的权利

1.许可他人播放的权利。

2.许可他人将其制作的广播、电

视录制在音像载体上以及复制音像

载体的权利。

第四节出版者权

出版者,即图书、报纸、期刊出版

人。

一、出版者的权利

1、专有出版权

2、版本权

3、

修改权

4、独占权

5、转载权

6、

决定权

二、出版者的义务

1、订立合同

2、支付报酬

3、

履行合同

4、重印再版通知著作权人

5、在法定期限内行使决定权

报社为15日;期刊社为30日;

双方另有约定除外。

该期限内,投稿人未收到决定

刊登通知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

报社、期刊社投稿。

第六章著作权的限制

第一节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条件下,

法律允许他人自由使用享有著作权

的已经发表的作品,而不必征得权利

人的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的合法行

为。

1.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

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2.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

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

已经发表的作品。

3.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

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

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

品。

4.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

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

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

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

事性文章,但是作者声明不许刊登、

播放的除外。

5.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

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

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

登、播放的除外。

6.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

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发表的作

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

得出版发行。

7.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

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8.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

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

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9.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

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

者支付报酬。

10.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

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

影、录像。

11.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

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

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

在国内出版发行。

12.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

出版。

第二节法定许可使用

法定许可使用,是指根据法律的

直接规定,以特定的方式使用已发表

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

但应向著作权人支付使用费,并尊重

著作权人的其他权利的制度。

1.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

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

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

2.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

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

音制品;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

得使用。

3.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4.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但应按照规定支付报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著作权法》所享有的其他权利。

第七章著作权利用

第一节著作权转让

著作权的转让,是指著作权人将其作品财产权部分或全部转移给他

人所有的法律行为。

主要特征有:

1.转让对象是著作财产权。

2.该转让导致著作权主体的变更。

3.该转让与作品载体所有权无关。

第二节著作权许可使用

著作权许可使用,是指著作权人将其作品许可使用人以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地域和期限内使用的法律行为。

1.著作权许可使用不改变著作权的归属,被许可人取得的只是使用权。

2.被许可人只能自己按照约定方式、地域范围和期限使用作品,不能将使用权再让渡给第三人,著作权人同意的除外。

3.在一般许可使用中,被许可人不能因权利被侵害而以自己名义提

起诉讼;专有许可使用的被许可人能

够以自己名义因专有使用权被侵害

提起诉讼。

第三节著作权合同

一、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

(一)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概念和

特征

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是指当事人

之间就著作权的某一权能或多项权

能的使用而达成的协议。

1.诺成性。

2.双务性。

3.有偿性。

(二)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主要条款

1.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

2.许可使用的权利是专有使用权或者非

专有使用权。

3.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期间。

4.付酬标准和办法。

5.违约责任。

6.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

(三)几种具体的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

1.图书出版合同。

2.合作出版合同。

3.报刊刊登作品合同。

4.作品改编合同。

5.作品翻译许可合同。

6.表演合同。

7.音像制作者权许可使用合同。

二、著作权转让合同

著作权转让合同是指著作权人与

受让人就权利人对作品享有的财产

权部分或全部的转让而达成的协议。

著作权转让合同一般应采用书面

形式,主要条款有:

1.作品名称。

2.转让的权利种类、地域范围。

3.转让价金。

4.交付转让价金的日期和方式。

5.违约责任。

6.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

容。

注意:许可使用合同和转让合

同中著作权人未明确许可、转让的权

利,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另一方当事

人不得行使。

第八章著作权法律保护

第一节承担民事责任的侵权行为

一、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赔偿损失等

二、侵权行为的种类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

的;

(二)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

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

作品发表的;

(三)未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

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五)剽窃他人作品的;

(六)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

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

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

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

除外;

(七)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

而未支付的;

(八)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

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

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

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出租其作品

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

的除外;

(九)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

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

(十)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

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

其表演的;

(十一)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

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第二节可能承担多种法律责任的侵权

行为

一、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的种类

1、民事责任

2、行政责任

侵权行为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

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

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

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

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

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

工具、设备等;

3、刑事责任

侵权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

事责任。

二、可能承担多种法律责任的侵权行为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

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

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

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

书的;

(三)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

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

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本

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

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未经许可,播放或者复制广播、电视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六)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七)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删除或者改变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八)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第三节制止侵权行为的执行措施

一、诉前权利保全

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权利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的措施。

二、诉前证据保全

为制止侵权行为,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1、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2、人民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

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

3、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

后十五日内不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

解除保全措施。

三、人民法院依法处置权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对于侵

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的,可以没收违法所得、侵权复制品

以及进行违法活动的财物。

第四节著作权纠纷的处理

一、调解

二、仲裁

三、诉讼

第三编专利权法律制度

第九章概述

第一节专利、专利权与专利法

一、专利

专利的英文为“p a t e n t”,该词既有

“公开”之意,也有“专有、独占”

之意,含义是将技术公开并独占使

用。

在我国,其基本含义一般有:1、

专利权的简称;2、专利文献的简称;

3、国家专利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审查

认定符合专利条件的发明创造。

二、专利权

专利权,是指法律赋予专利权人

对其获得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

依法享有的独占性使用权。

1、独占性。2.客体公开

性。

3.法定授权性。

4.效力局限

性。

三、专利法

(一)专利法的概念

专利法,是指调整发明创造的权

利归属和实施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

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专利法的特征

1.专利法是国内法。

2.专利法是特别法。

3.专利法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统

一。

4.专利法随科技发展而发展。

第二节专利制度的作用

一、保护和鼓励发明创造

二、促进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

三、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创新和经济社会

发展

四、促进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

第十章专利权客体

专利权的客体,即能够取得

专利权、受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

按照我国专利制度,专利权的

客体包括:

1、发明

2、实用新型

3、外观设计

第一节发明

一、发明的概念和特征

(一)发明的概念

一般意义上的发明,是指通过智

力劳动创造或设计出了前所未有的

东西。

专利法所称发明,是指对产品、

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

方案。

(二)发明的特征

1.发明是一种技术上的创新。

2.发明是一种技术方案。

3.发明是一种具体的技术方案。

4.发明必须是一种符合法律要求

的技术方案。

二、发明的种类

(一)产品发明

新产品、新材料、新物质

(二)方法发明

操作方法、制造方法、工艺流程

区分二者的法律意义:二者效力

范围不同

产品专利权人有权禁止他人为生

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

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

方法专利权人有权禁止他人使用

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

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

产品。

第二节实用新型

一、实用新型的概念和特征

(一)实用新型的概念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

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

的新的技术方案。

(二)实用新型的特征

1.实用新型只保护产品。

2.实用新型保护的是产品的形状、

构造或者其结合技术方案。

3.实用新型必须具有应用性技术特

征。

4.实用新型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

性。

二、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的区别

1.创新程度要求不同

2.保护范围不同

3.申请审批程序不同

(有无实质审查)

发明从申请到获得授权证书一般

需要2-3年;实用新型一般需要半年

左右时间。

4.保护期限不同

(发明专利20年,实用新型10年)

第三节外观设计

一、外观设计的概念和特征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

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1.外观设计的载体必须是相对独

立的产品。

2.构成外观设计的是产品的形

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

状、图案的结合。

3.外观设计是适于工业应用的新

设计。

4.外观设计必须富有美感。

二、外观设计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的区

1.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是产品的外表设

计,不涉及产品本身的技术性能;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范围既涉及产品的外形和外部结构,也涉及产品的内部构造。

2.外观设计的目的是利用美学原理达到

美感效果,而不重视技术效果;实用新型作为一种技术方案,旨在实现一定的技术效果。

3.外观设计产品既可以是立体的,也可

以是平面的;实用新型产品必须以固定的立体形态存在。

第四节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一、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妨害

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

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二、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

(一)科学发现

(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四)动物和植物新品种

(五)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六)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

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

的设计

第十一章专利权主体

第一节专利权主体概述

一、专利权主体的概念

专利权的主体,即专利权人,是

指依法享有专利权并承担与此相应

义务的人。

二、专利权主体与专利申请权主体

联系与区别

三、我国相同发明创造专利权主体

的确定原则

——先申请原则

1、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

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

最先申请的人

2、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日分

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应

当在收到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通

知后自行协商确定申请人。

四、专利权的继受主体

专利权的继受主体是指通过转让、

继承或者赠与方式依法获得专利权

的人。

第二节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一、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概念和

特征

发明人是指发明专利完成人,即

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提出新技术

方案的人。设计人是指实用新型、外

观设计专利的完成人。

1.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是自然人且

不受行为能力的限制。

2.发明人或设计人是对发明创造

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

二、共同发明人或者共同设计人

共同发明人或者共同设计人是指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同一发明创造

的实质性特点共同作出了创造性贡

献的人。

第三节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工作单

一、职务发明创造

(一)职务发明的概念及条件

职务发明创造在国外也称为雇员

发明,是指发明创造人执行本单位的

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

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条件:

1.执行本单位任务所完成的发明

创造。

2.主要利用本单位物质技术条件

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二)职务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

有约定按约定,无约定归单位

二、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

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是指两个

以上的单位或者个人合作研究、设计

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权利归属:有约定按约定,无约

定归共同完成人

三、委托完成的发明创造

委托完成的发明创造,是指一个

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

人委托的研究、设计任务所完成的发

明创造。

权利归属:有约定按约定,无约

定归完成人

第四节外国人

一、在中国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

国人

享受国民待遇

二、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

外国人

该类主体在中国申请专利的,依

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

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

原则,根据本法办理。

第十二章专利授权条件

形式条件:专利申请文件格式、写法等

消极条件:不能取得专利

权的条件

实质条件发明和实用新

型:新颖性、实用性

创造性

积极条件

外观设计:

新颖性、实用性、

创性、美感

第一节新颖性

一、新颖性的概念

新颖性是指发明创造在申请专利

之前是现有技术中所没有的、未被公

知公用的。

二、新颖性的判断标准

(一)不属于现有技术

现有技术指申请日(有优先权

的,指优先权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

上公开发表、在国内公开使用或者以

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的技术。

(二)影响新颖性的抵触申请

在申请日以前没有人就同样的

发明或实用新型向国务院专利行政

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

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

专利文件中。

(三)不丧失新颖性的公开

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六个月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性:

1、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

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

2、在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全国

性学术团体组织召开的学术会议或

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

3、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

容的。

第二节创造性

一、创造性的概念

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二、创造性的判断标准

1、主体判断——相关技术领域的技

术人员

2、客体判断:

⑴发明:突出的实质性特点、显著

的进步

⑵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

3、技术效果

技术难题、技术偏见、预料不到、商业成功等

第三节实用性

一、实用性的概念

即在产业领域能够被实际应用和产

生积极效果。

二、实用性的判断标准

(一)技术方案具体且可实施

(二)技术方案可重复实施

(三)具备有益性

第十三章专利权取得

第一节专利申请

一、专利申请的原则

(一)书面申请原则

(二)一申请一发明原则

(三)优先权原则

国际优先权:发明、实用新型、外

观设计

国内优先权:发明、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为6个月,发明和实用新型为

12个月

二、专利申请应当提交的文件

(一)申请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应当

提交的文件

1.请求书。

2.说明书及其摘要。

3.权利要求书。

(二)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应当提交的

文件

1.请求书。

2.图片或者照片。

3.简要说明。

4.使用外观设计的产品样品或者模

型。

三、专利申请文件的提交、修改

和撤回

(一)申请文件的提交

1、确定申请日的方法:申请人直

接向专利局或各代办处递交专利申

请的,以收到日为申请日。如果申请

文件是邮寄的,以申请人寄出的邮戳

日为申请日;邮戳日不清晰的,除当

事人能够提出证明外,以国务院专利

行政部门收到日为申请日。

2、申请人要求优先权的,应

当在申请的时候提出书面声明。

(二)申请文件的修改

可以对申请文件进行修改,但

是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

的修改不得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

求书记载的范围,对外观设计专利申

请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图片或者

照片表示的范围。

(三)专利申请的撤回

申请人可以在被授予专利权之

前随时撤回其专利申请。

第二节专利申请的审查和批准

一、审查

1、发明专利

2、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专利

该类申请无实质审查环节,但

其初审的形式审查要严于发明专利,

还包括了一些实质审查。

二、授权登记公告

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

现驳回理由的,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

专利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

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授予

专利权的决定,发给专利证书,同时

予以登记和公告。专利权自公告之日

起生效。

三、复审

专利申请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

部门驳回申请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

收到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向专利复

审委员会请求复审。

四、起诉

专利申请人对专利复审委员会

的复审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

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四章专利权期限、终止和无效

第一节专利权的期限

一、专利权期限的含义

专利权的期限,即专利权受法律保

护的期限,它是指专利权人享有的专

利权从生效到正常终止的法定期间。

二、我国专利权的保护期限

发明专利权为20年,实用新型专

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为10年,均自

申请日起计算。

第二节专利权的终止

一、专利权终止的概念

专利权终止,也称专利权消灭,

是指专利权因保护期届满或其他原

因在保护期届满前失去法律效力。

二、专利权终止的原因

依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

权因以下原因而终止:

1.保护期届满。专利权自行终止。

2.没有按期缴纳年费。

3.专利权人以书面声明方式放弃。

第三节专利权的无效

一、专利权无效的含义

专利权的无效,也称专利权无效

宣告,是指对已经生效的专利权,因

不符合《专利法》的规定,由专利复

审委员会宣告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的制度。

二、专利权无效宣告受理机关

自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公告授

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

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本法有

关规定的,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

宣告该专利权无效。

三、宣告专利权无效的理由

1.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不符合

专利授权的实质条件。

2.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不是专

利法意义上的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

设计,或者超出了专利授权的范围,

或者其属于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

或者妨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

3.专利申请文件不符合法律规

定,不能充分公开发明创造的技术特征;或权利要求书与说明书不相符合;或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超出了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记载的范围,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超出了原图片或照片表示的范围等。

4.取得专利权的人无权取得该专

利权。

如:同样的发明创造被授予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申请人;就同一发明创造的两项以上的专利申请,专利权却被授予后申请人;专利权被授予职务发明创造的完成人,或非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被授予职务发明创造的完成人,或非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授予给了发明人所在的单位等。

四、专利权无效宣告的法律效力

1.专利权视为自始不存在。

2.不具有追溯力。但是因专利权人的

恶意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给予赔偿。

3、一事不再理

对专利复审结果不服的,可以提起诉讼;裁判生效后,任何人不得再以同样理由提出宣告无效的请求。

第十五章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第一节专利权人的权利

一、制造权

制造权是指专利权人享有独占地制造专利产品,禁止他人未经其许可制造相同或相似于专利产品的产品的垄断权。

二、使用权

使用权,是指专利权人享有的使用专利产品或专利方法及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专有权。三、许诺销售权

许诺销售权是专利权人有明确表

示愿意出售具有权利要求书所述技

术特征的专利产品以及禁止他人未

经专利权人许可许诺销售专利产品

的权利。

四、销售权

销售权是指专利权人享有的独自

销售专利产品或依照专利方法直接

获得的产品的权利。

五、进口权

进口权是专利权人享有自己进口

或禁止他人未经许可为制造、许诺销

售、销售、使用等生产经营目的而进

口其专利产品或进口依照其专利方

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权利。

六、转让权

转让权是指专利权人享有的将自

己的专利权依法转让给他人的权利

七、许可权

许可权是指专利权人享有的许

可他人实施其专利的权利。专利权人

有权独占实施专利技术,也可把这种

实施权全部或部分转让给他人,由实

施专利方支付费用。

八、标记权

标记权是指专利权人享有的在其

专利产品或该产品包装上标明专利

标记和专利号的权利。

九、署名权

署名权是指发明人或设计人享有

在专利申请文件和专利文件中写明

自己是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权利。

第二节专利权人的义务

一、缴纳专利年费

二、不得滥用专利权

三、依照国家需要推广应用专利

四、对发明创造人给予奖励

第十六章专利权限制

第一节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使用行为

一、权利用尽后的使用、许诺销售、销

售、进口该产品的

二、先用权人的制造和使用

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

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

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

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

三、外国临时过境交通工具上的使用

四、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

五、为提供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制

造、使用、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

疗器械的,以及专门为其制造、进口

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

第二节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

一、强制许可的概念

强制许可,是指国务院专利行政部

门依照法律规定,可以不经专利权人

的同意,直接允许申请人实施专利权

人的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的一种行

政措施。

强制许可的对象为发明或实用新

型专利,不包括外观设计。

二、强制许可的种类

(一)依申请给予的强制许可

1、专利权人自专利权被授予之

日起满3年,且自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起满4年,无正当理由未实施或者未

充分实施其专利的;

2、专利权人行使专利权的行为

被依法认定为垄断行为,为消除或者

减少该行为对竞争产生的不利影响

的。

(二)根据专利之间相互关系给

予的强制许可

一项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

用新型比前已经取得专利权的发明

或者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经济意义的

重大技术进步,其实施又有赖于前一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实施的,国务院

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后一专利权人的

申请,可以给予实施前一发明或者实

用新型的强制许可。

在给予上述实施强制许可的

情形下,根据前一专利权人的申请,

也可以给予实施后一发明或者实用

新型的强制许可。

(三)根据公共利益需要给予的强

制许可

1、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

非常情况时,或者为了公共利益的目

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给予实

施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

制许可。

2、为了公共健康目的,对取

得专利权的药品,国务院专利行政部

门可以给予制造并将其出口到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有关国际条

约规定的国家或者地区的强制许可。

三、强制许可的主要程序

1、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的

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应当及时

通知专利权人,并予以登记和公告。

2、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

应当根据强制许可的理由规定实施

的范围和时间。

3、强制许可的理由消除并不再

发生时,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当根

据专利权人的请求,经审查后作出终

止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

四、强制许可实施中专利权人及实

施人的权利和义务

(一)专利权人的权利

1、获得合理的使用费

2、对强制许可及其使用费裁决不

服,可向法院起诉

(二)被许可实施人的义务

1、不享有独占实施权,无权允许他

人实施

2、应当付给专利权人合理的使用费

第三节专利的强制推广应用

1、强制推广的对象:

(1)限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发明专利(2)且该发明专利对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

2、提出机关: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

和省级政府

3、批准机关:国务院

4、实施单位的义务:向专利权人支

付使用费

第十七章专利权法律保护

第一节我国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折中原则

第二节专利侵权行为

一、专利直接侵权行为

(一)直接侵权行为构成要件(不以过错为要件)

1、专利合法有效

2、未经专利权人许可

3、有侵害行为

即行为人在客观上未经许可实施了他人的专利

4、以生产经营为目的

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

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品,能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直接侵权行为的种类

1、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未经

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制

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

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2、外观设计专利权:未经专利

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

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

产品。

3、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二、专利间接侵权行为

间接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积极

诱导、怂恿或教唆他人直接实施专利

侵权行为的行为。

(一)间接侵权行为构成要件(过

错责任原则)

1、直接侵权行为已经发生

2、间接侵权人存在侵权故意

3、间接侵权人实施了教唆、怂恿、

帮助或诱导他人实施专利侵权行为

4、间接侵权行为与直接侵权行为

之间有因果关系

(二)间接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间接侵权人与直接侵权人构成共同

侵权,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三节专利权的法律保护

一、民事保护

(一)诉前禁令和诉前证据保全

1、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

2、申请人自法院采取措施之日起15日

内不起诉的,法院应解除该措施。

(二)诉讼时效:2年

(三)特殊情况的举证责任:

1、专利侵权纠纷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

的发明专利的,被控侵权人应当提供

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的

证明。

2、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许诺销售或

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

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品,能证

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

任。

三、行政保护——管理专利工作的部

1.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

2.调解。

3.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

四、刑事保护

1.假冒专利犯罪。

2.泄露国家机密犯罪。

3.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犯

罪。

第四编商标权法律制度

第十

八章商标概述

第一节商标的含义和特征

一、商标的含义

商标(t r a d e m a r k),是指能够将

不同的经营者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

务区别开来,并可为视觉所感知的显

著标记。

1.商标是指代商品或者服务项目的标

记。

2.商标是经营者用来区别商品或者服务

来源的标记。

3.商标以工商业活动为基础。

二、商标的功能

1.识别来源

2.品质保证

3.广告宣传

4.竞争功能

5.承载商誉

6.展示企业形象

及理念

三、商标的性质

1.商标首先是一种符号,是信息

传递之媒介,其初始功能为表现产品

出处,代表商品声誉。

2.商标的价值来源于商标的使

用。

第二节商标与其他商业标识

一、商品装潢

商品装潢,是指为宣传和美化商

品而附加的装饰,其构成为文字、图

案、色彩、造型或其他组合。

1.使用目的不同。

2.构图设计不同。

3.使用要求不同。

4.稳定性不同。

二、商号

商号,即企业名称中的特征部分。

商号与商标的区别:

1.识别的对象不同。

2.使用要求不同。

3.登记注册的法律效力不同。

4.使用企业名称可能和商标冲突。

三、商务口号

商务口号或商务标语是用于产品

或者服务中的一个短句,它常常与商

标相配合出现在广告、商品宣传材料

上。

四、商标与地理标志

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

某地区,该商品特定质量、信誉或者

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环境

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地理标志可以用作商标,与普通

商标的区别:

1.涵义不同。

2.归属不同。

如邯郸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涉县核

桃、花椒、魏县鸭梨、永年大蒜

五、商标与特殊标志

特殊标志是指在经国务院批准举

办的全国性或国际性的文化、体育、

科学研究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中所

使用的,由文字、图形组成的名称及

其缩写、会徽、吉祥物等标志。

1.特殊标志的所有人是文化、体

育、科学研究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的

主办者,而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

者。

2.特殊标志的所有人对其标志享有

专有权,可以在与所有人主办的公益活动相关的广告、纪念品及其他物品上使用该标志,并可许可他人为商业目的而将该标志用于商品或者服务

项目上。

3.在商品上使用特殊标志并不是

表示产品的出处,而是表明该商品或者服务项目的经营者取得了标志所有人的许可,或者与标志所标示的事业或者活动之间有支持关系、赞助关系。

六、商标与域名

域名是互联网上地址的表示形式,由字母、数字或汉字组成。域名具有国际性。

第三节商标的种类

一、注册商标和未注册商标

根据商标是否登记注册,商标划分为注册商标和未注册商标。

二、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按商标使用

对象

三、文字商标、图形商标、字母商标、

数字商标、三维商标、颜色商标和组合商标:按构成要素分

四、联合商标、防御商标、证明商标、

集体商标:按特殊功能分

1、联合商标即注册人在同一商品或服务

注册若干个近似商标。包括正商标与其他商标

2、防御商标:即注册人就不同类别商品

或服务注册同一一种商标。

3、证明商标:

4、集体商标:地理标志可以申请集体商

标。

第十九章商标权的取得

第一节、商标权的取得条件

一、主体条件:

1、国内主体:任何民事主体都可以

2、外国主体:按照两国协议或两国共同

参加的国际条约办理,或按对等原则

办理。

▲国内外主体办理程序不同:

⑴国内:可以自己申请,也可以委托代

理组织申请

⑵外国主体:必须委托我国政府认可的

商标代理组织代理

二、客体条件

1、可视性:我国不承认非视觉商标。

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

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前各要素的组

合。

2、识别性(显著性)

地名商标须有其他含义,否则不予注册

3、合法性:非禁止即许可

⑴禁止侵犯他人在先权利:包括他人在

先取得的商标权、著作权、企业名称

权、专利权、肖像权、知名商品特有

的包装或装潢权。

⑵不得使用的标志

包括不得作为商标注册的标志和不得作

为商标使用的标志

(3)不得违反公序良俗

第二节我国商标权的取得方式

一、原始取得——注册取得

注册取得是指商标权的取得必须

经过登记注册,注册商标受法律保

护,未经注册的商标,一般得不到法

律的保护。

恶意强注商标的禁止:

我国《商标法》规定:申请商标

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

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

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二、继受取得

转让、继承、承受、强制执行

第三节商标注册的原则

一、申请在先原则

申请在先原则又称注册在先原

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

相同或类似的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

似的商标申请注册时,申请在先的商

标,其申请人可获得商标专用权,在

后的商标注册申请予以驳回。

二、自愿注册原则

商标使用人是否申请商标注册取决

于自己意愿。

三、优先权原则(6个月内)

1、国外申请优先权

商标注册申请人自其商标在外

国第一次提出商标注册申请之日起6

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商品以同一

商标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依照该外

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

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相互承认优先

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

2、国际展览使用优先权

商标在中国政府主办的或者承

认的国际展览会展出的商品上首次

使用的,自该商品展出之日起6个月

内,该商标的注册申请人可以享有优

先权。

第三节商标注册的申请和受理

一、申请

1、商标注册申请人:任何民事主体都可

以申请。

国内主体:或自己或委托。

国外主体:须委托我国认可的代理组织

2、申请规则:一类商品一件商标一份

申请

▲注意申请前的商标检索查询

3、商标注册申请文件

申请书、商标图样及文字说明、申请

人身份资料、优先权声明及证明(申

请日后3个月内提交)

4、缴纳申请费用

二、受理——审查申请文件

形式审查是对商标注册申请的文

件、手续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审查。

1.申请日确定。收到日

2.申请的补正。

3.申请的不予受理。

4.申请的受理。

第四节注册申请的审查和核准

一、审查

(一)审查内容

1、形式审查

申请人资格、住址、名义、印章是否

与营业执照相符、申请书格式、申请费

缴纳情况等。

2、实质审查实质审查是对商标是否具

备注册条件的审查。

即可视性、识别性和合法性的审查。

2、实质审查

实质审查是对商标是否具备注册条件

的审查。

即可视性、识别性和合法性的审查。

(二)审查结果

通过审查的公告在商标局《商标公

告》,不符合规定的则驳回申请。

驳回的理由:

⑴不符合商标法⑵他人已注册

或初审

⑶申请或使用在后⑷他人享有优

先权

(三)申请冲突的处理:

申请在先、使用在先、协商处理、抽签

决定

(四)权利救济:

1、申请复审

2、对复审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二、异议

1、自审定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

任何人都可以对初步审定的商标向

商标局提出异议。

2、当事人对异议裁定不服的,

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商

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

3、当事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

裁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三、核准注册

初步审定的商标公告期满无人提出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商标局予以正式核准注册,在《商标公告》上刊登注册公告,并向申请人颁发《商标注册证》;经裁定异议成立的,不予核准注册。

第二十章商标权

第一节商标权的概念

我国商标法并没有“商标权”这一概念,而以“商标专用权”代之。

第二节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商标专用权

专用权即是商标权人对其注册商标享有独占性使用的权利。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都属于商标的使用。

1.直接附着于商品、商品包装或

者容器上的使用或者在商业广告、产品说明书等其他商业文件中的间接使用。

2.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自行使用或

者是商标权人以外的第三人被许可

使用、与商标所有人有业务关联的人

的使用。

3.商品或服务经销中的使用或

者是产品销售前的使用,如广告宣

传。

二、禁止权

禁止权即指商标权人有权禁止他

人未经许可使用其注册商标。

禁止权的效力范围大于专用权的

范围。

三、许可权

使用许可,是指注册商标所有人

将其对注册商标的专用权许可他人

行使。

四、转让权

转让,是指注册商标所有人将其

对注册商标的所有权转移给他人所

有。

第三节未注册商标的法律地位

一、未注册商标受保护的条件

1、驰名商标

2、有一定影响的商

二、未注册商标的法律保护

(一)禁止注册和使用(即使注册也属

于恶意抢注,可以被撤销注册)

(二)在先使用的服务商标原有范围继

续使用(仅限于连续使用至1993年7

月1日的服务商标,但该时间以后连

续3年中断使用的不得再继续使用)

(三)未注册商标的其他法律保护

如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四节商标权的限制

一、正当使用

正当使用是指他人在经营活动中

以善意、正当的方式使用描述性商标

的,不视为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认定描述性使用需考虑的因素:

①不可避免地使用。②使用是

善意的。

《商标法实施条例》第49条:

注册商标中含有的本商品的通用名

称、图形、型号,或者直接表示商品

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

量、数量及其他特点,或者含有地名,

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他人正

当使用。

二、比较广告

比较广告是指使用人在广告中将

自己的产品与商标专有人的产品相

媲美。

三、商标权用尽

是指经商标权专有人或其本人同

意将带有商标的产品投放市场后,任

何人使用或销售该产品,商标权人无

权禁止。

四、非商业性使用

1.新闻报道及评论。

2.滑稽模仿。

第五节商标权的续展和终止

商标的保护期限为10年,但可以

依法不限次数的进行续展。

一、商标权的续展

(一)续展的概念及意义

商标权的续展又称注册商标的续

展,是指通过法定程序延续注册商标

的有效期限。

(二)续展注册

续展注册商标应依法履行必要程

序。续展注册应当在注册商标有效期

届满前6个月内办理,这6个月为续展

期。

二、商标权的终止

商标权的终止,是指因法定事由

的发生,注册商标所有人丧失对注册

商标的权利。注册商标因注销或者撤

销而终止。

(一)因注销而终止(国家商标局)

1.未申请续展注册。

2.自动放弃。

3.

主体消亡。

(二)因撤销而终止(国家商标局)

1.违法使用注册商标。

2.不使用。(连续3年)

3.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不符合要

求。

(三)因无效而终止(国家商标局、商

评委)

第二十一章商标注册的无效

第一节商标注册无效的条件

商标注册的无效,是指商标不具

备注册条件但取得注册的,依法定程

序使其商标权归于消灭的制度。

一、因违反绝对条件而无效

(一)违反禁止性规定

商标标识包含了不得使用的文

字、图形或其他标志,因而不具有合

法性,这样的商标是不应当给予注册

的。

(二)以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

1.虚构、隐瞒事实真相或者伪造申

请文件及有关文件进行注册的。

2.其他以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情

形。

二、因违反相对条件而无效

(一)侵害他人在先权利

1.著作权。

2.外观设计专

利权。

3.肖像权、姓名权。

4.商号权。

5.注册商标专用权。

(二)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1.未注册的驰名商标。

2.有一定影响的

未注册商标。

3.地理标志。

4.未经授权,代理人或者代表人以自己

的名义将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的

商标进行注册,也是商标抢注的一种形式。

第二节商标注册无效的程序

一、程序启动

(一)商标局

可依职权、也可应申请启动注册商标撤销程序

(二)商标评审委员会(即商评委)

依申请启动注册商标撤销程序

(三)申请人:事由不同,申请人也不同

1、违反绝对条件:任何单位或个人

无时间限制

2、违反相对条件:相关商标所有人或利

害关系人

对恶意注册驰名商标的,无时间限制;

其他情况为商标注册之日起5年内

二、注册商标无效的撤销或裁定的救济

1、对商标局撤销注册商标的决定,当事

人不服的,可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15日内);当事人仍不服的,可向法院起诉(30日内)。

2、当事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裁定不服

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法院起诉。

三、注册无效的效力

该商标权视为自始不存在。

.

第二十二章商标权的利用

第一节注册商标的使用

一、商标使用的含义

商标的使用是指将商标用于商

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

文书上,或者为了商业目的将商标用

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业务活

动。

二、商标的正确使用

1.注册商标的使用严格限制在核

准注册的商标标识和核定使用的商

品或服务上,商标注册人不得自行作

出改变。

2.使用注册商标时应尽量加注册

标志。

3.防止商标显著特征的退化。

第二节商标的许可使用

一、许可使用的概念及其意义

商标许可使用,是指注册商标所

有人允许他人在一定期限内使用其

注册商标。

1.有利于企业促销增利,为社会提供更

好的产品。

2.有利于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二、许可使用的种类

1.普通许可。

2.排他许可。

3.独占许

三、当事人的主要权利和义务

(一)商品质量控制(二)商标权

的维护

四、使用许可合同的管理

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应当报商标局备

案。

第三节注册商标的转让和移转

一、注册商标的转让

(一)注册商标转让的概念及方式

注册商标的转让是指注册商标所

有人将其所有的注册商标转让给他

人所有。

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

让人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

标局提出申请。

转让注册商标经核准后,予以

公告。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

专用权。

(二)转让注册商标的限制

1.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注册的相同或

者近似的商标必须一并转让。

2.联合商标必须一并转让。

3.已经许可他人使用的商标不得随意转

让。

4.受让人有保证注册商标商品质量的义

务。

二、注册商标的移转

注册商标的移转是指因转让以外

的其他事由发生的商标权利转移。移

转有两种情况:

①注册商标依继承而移转。

②企业合并、被兼并,其商标权由合并

或兼并的新企业继受。

第二十三章商标权的保护

第一节、侵犯商标权行为的认定

一、商标权范围及其保护范围的确定是

认定侵犯商标权行为的前提和基准

(一)商标权的范围

即商标权使用权的范围,包括:

1、商标的核准注册范围

2、注册商标的核定商品范围

(二)商标权的保护范围

即商标权的禁止权范围。包括:

1、同一种商品使用相同商标(假冒)

2、同一种商品使用近似商标(仿冒)

3、类似商品使用相同商标(仿冒)

4、类似商品使用近似商标(仿冒)

二、侵犯商标权行为的认定

侵犯商标权的行为一般有十大

类,其中“假冒或仿冒他人注册商

标”的认定比较困难。

1、假冒商标:

即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同种商

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

标的行为。

2、仿冒商标

(1)种类:

①类似商品(服务)上使用与他人注册

商标相同的商标

②类似商品(服务)上使用与他人注册

商标近似的商标

③同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他人注册

商标近似的商标

(2)类似商品(服务)的认定:

①类似商品,即在功能、用途、生产部

门、销售渠道、消费对象等方面相同,

或相关公众一般认为其存在特定联

系、容易造成混淆的商品。

例如:牙膏与肥皂;糖果与果冻

②类似服务,即在服务目的、内容、方

式、对象等方面相同,或相关公众一

般认为其存在特定联系、容易造成混

淆的服务。

例如:酒吧与咖啡屋;洗车行与修车行

③商品与服务类似,即商品与服务之间

存在特定联系,容易使相关公众混

淆。

例如:包子与包子销售服务

(3)商标相同(近似)的认定

①商标相同,即被控侵权商标与原告注

册商标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

例如:N e s t I(大写)与N e s t l(小写);

凤凰(16根羽毛)自行车与凤凰(15

根羽毛)自行车

②商标近似,被控侵权商标与原告注册

商标在文字的形、音、义或图形的构图、颜色,或者其各要素组合后的整体结构相似,或者其立体形状、颜色组合相似,易使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或认为其来源与原告注册商

标的商品与特定的联系。

例如:R I T Z与R I T S

(4)认定商标相同(近似)的原则:第一:以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为标准第二:整体对比与主要部分对比相结合第三:对比时应隔离进行

第四:考虑请求保护注册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

第二节商标侵权行为的种类

商标侵权是指未经商标所有人同意,擅自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志,或者妨碍商标所有人使用注册商标,并可能造成消费者产生混淆的行为。依《商标法》第52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构成侵犯商标权的行为。

一、使用侵权

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或者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此类行为主要发生在商品生产领域,亦即制假行为,侵害人为商品制造商或服务项目提供者。

使用侵权行为分为四种情形:①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相同商标;②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近似商标;③在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商标;④在类似商品上使用近似商标。

二、销售侵权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

品。

三、标识侵权

这种侵权行为是指伪造、擅自制

造的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

造、擅自制造的他人注册商标标识。

四、更换商标(反向假冒)

更换商标,即未经商标注册人同

意,将其注册商标撤下后换上自己或

第三人的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

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

五、其他侵权行为

(一)将商标作为其他商业标志使用的

(二)为商标侵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的

(如间接侵权)

(三)将企业名称作为商标使用

(四)将商标作为域名注册

第三节保护商标权的方法

一、民事保护

(一)即发侵权的制止

1、即发侵权的认定:

⑴行为人已经作好侵权准备(证据)

⑵商标侵权行为不可避免(推定)

2、即发侵权的制止:

⑴证据⑵申请人合格⑶申请(可在诉

前)

⑷法院48小时作出裁定

⑸法院5日前立即执行

(二)民事诉讼及法律责任:

1、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2、消除影响

3、赔偿损失:

▲赔偿数额的确定:

①侵权所得

②被侵权损失

③50万元以下裁决

二、行政保护——工商机关

1、利用异议程序、撤销程序

2、举报侵权

3、行政查处和行政处罚

三、刑事保护

1、假冒注册商标罪

(7年以下徒刑,并处罚金)

2、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处罚同上

3、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

标识罪

处罚同上

第四节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

一、驰名商标的概念

驰名商标是指经过长期使用,在

市场上享有较高信誉并为公众熟知

的商标。与普通商标相比,驰名商标

有以下两个特点:

①具有较强的认知功能。②商品质

量恒定、优良。

二、驰名商标的意义

驰名商标的意义在于,给予未注册商

标一定程度的保护。

三、驰名商标的认定

(一)认定方式

驰名商标的认定是个案中查明事

实、适用法律的前提,只有在案件需

要并有当事人主张时,商标管理机关

和人民法院才会先行作出认定。

(二)认定标准

1.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

2.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

3.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

程度和地理范围。

4.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

5.该商标驰名的其他因素。

四、驰名商标的保护

(一)保护方式

驰名商标保护方式体现在商标确

权程序和商标使用管理两个方面。

1.拒绝他人注册或撤销注册。

2.禁止他人作为商标使用。

3.禁止他人作为商号登记。

4.禁止他人作为域名注册。

(二)保护范围

驰名商标保护的特征在于特殊保

护。“特殊”体现在以下方面:如果

是注册的驰名商标,商品或服务的范

围可扩大到不相同不类似的商品或

服务上,即跨类保护。标志的范围可

延伸到商标外其他商业标志。

第五编植物新品种权制度

第二十四章植物新品种保护

第一节、植物新品种保护概述

一、植物新品种的概念

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或对发现

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

命名的植物品种。

二、植物新品种的法律分类

1、培育型新品种和开发型新品种

2、农业植物新品种和林业植物新品种

第二节、植物新品种权特征及限制

一、植物新品种权的概念

植物新品种权是指完成育种

的单位或个人对其授权品种所享有

的权利。

二、植物新品种权的特征

(一)主体——品种权人

1、职务育种——属于单位

⑴执行本单位任务:

注意:离开原单位期限为3年(与专利不

同)

⑵主要利用本单位物质条件

2、非职务育种——属于育种人

3、委托育种——有合同以合同,否则属

于受委托人

4、合作育种——有合同以合同,否则属

于共同育种人

5、权利移转:受让人、继受人、继承人。

6、涉外育种

(二)植物新品种权的客体

获授权的植物新品种(繁殖材料)

不包括其亲本材料。

(三)植物新品种权的主要内容

1、实施权:自己实施和许可实施

2、转让权:必须登记

三、植物新品种权的限制

1、合理使用:无需许可、无需支付费用

情形:科研使用及农民自繁自用2、强制许可:无需许可,但需支付费用

情形:

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需要

申请人正当理由无法获得许可

第三节、植物新品种权的取得

一、植物新品种权的申请

(一)申请植物新品种权的条件

1、客体适格

该品种属于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列举的属或种

2、新颖性:申请日前

⑴未销售

⑵境内许可销售不超过1年

⑶境外销售藤本、木本植物品种繁殖材

料不超过6年,其它植物不超过4年3、特异性

即可遗传的品种间性状差异明显

4、一致性

品种的可遗传性状保持一致

5、稳定性

该繁殖材料的相关性状、特征必须具有遗传稳定性,否不能称其为品种。6、具备适当名称(二)申请原则

1、先申请原则

例外:同时申请的,先完成育种者优先

外国申请优先权原则(12

个月)

2、一件品种一申请原则

二、受理申请的机关

1、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国家农业部

2、林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国家林业局

三、审批程序(一般需要1年半以上)

1、初步审查:客体适格性、新颖性,申

请人适格性,品种命名情况

2、公布申请:公布期限,没有明确规定;

但是按照3个月审查费缴纳期限,可

以推断为3个月。

3、实质审查: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一般需要田间测试

4、批准登记

5、异议期:初审公告之日至授予品种权

之日前向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

公室提出

6、复审:新品种复审委员会

第四节、植物新品种权期限、终止和无

一、保护期限

1、授权保护期:

藤本植物、木本植物20年;其他,15

2、授权后追偿期:初审合格公告之日到

授予品种权之日

二、品种权终止

1、自然终止

2、法定终止:放弃、年费未交、不提交

新品种繁殖材料、不再符合新品种条

三、植物新品种权的无效宣告

1、无效宣告的法定事由

⑴授权品种不具备新颖性

⑵授权品种不具备特异性、一致性或稳

定性

⑶授权品种危害公共利益、生态环境

2、无效宣告的途径与性质

途径:新品种复审委员会⑴依职权宣告

⑵应申请宣告

性质:具体行政行为

3、无效宣告的救济:对宣告不服,可3

个月内向法院起诉

4、无效宣告的效力:自始无效;对于已

经依法执行的事项,不具有追溯力,

但可以要求恶意品种权给予损失赔

第五节、植物新品种权的侵权及保护

一、侵权认定

1、植物新品种已获授权保护

2、未经品种权人许可

3、为商业目的而使用

按照现行规定,该“使用”指生

产、销售授权品种繁殖材料以及以该

繁殖材料为亲本另行繁殖其他品种

繁殖材料三种行为。

4、非强制许可使用

二、侵权救济

1、自力救济:

2、行政救济:

对直接性侵权,品种权利人可请求

省级以上政府农林业行政部门查处,

包括行政处罚和对赔偿事宜行政调

解。

3、司法救济:

民事诉讼:可不经行政救济直接

向有关中级法院提出植物新品种侵

权之诉;并可根据情况向法院提出诉

前财产保全或证据保全。

刑事追究:被侵权人,对假冒性

侵权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有权向

公安机关报案或控告,并可适时提出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

三、侵权的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赔偿损失

一是按照被侵权人因侵权所受损失确

定;

二是按照侵权人侵权所得利益确定;

三是参照品种权许可费1倍以上5倍以

下酌情确定;

四是由法院在50万元以下确定;

五是经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同意可用侵

权物折价抵扣被侵权人损失。

以农业或林业种植为业的农民或

农村承包经营户接受他人委托代为

繁殖侵犯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不知

道代繁物是侵犯授权品种的繁殖材

料并说明委托人的,不承担赔偿责

任。

2、行政责任

(1)省级农业、林业行政部门依职权

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

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

罚款。

(2)假冒授权品种的,由县级以上农

业、林业行政部门依职权责令停止假

冒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和植物品种繁

殖材料,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

以下的罚款。

3、刑事责任

(1)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

徇私舞弊、索贿受贿,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或生产、销

售伪劣种子罪

第六编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第二十五章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国

际组织

第一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一、概述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 I P O),是根据1967年7月14日签订、1970年4月26

日生效的《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

约》设立的。我国于1980年3月正式

加入《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正式成员。

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机构

1.大会。

2.成员国会议。

3.协调委员

会。4.国际局

第二节世界贸易组织

一、概述

二、世界贸易组织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

机制

(一)知识产权理事会

(二)有关知识产权问题争端的解决

(三)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合作

第二十六章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主要公约

第一节《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一、《巴黎公约》的基本原则

(一)国民待遇原则

《巴黎公约》是目前工业产权保护领域最重要的国际条约,确定了各成

员国在保护工业产权方面必须遵守

的基本原则、规则及最低标准。

(二)优先权原则

(三)专利权、商标权独立原则

(四)临时性保护

二、工业产权保护的最低标准

(一)专利中发明人的署名权

(二)对驳回专利申请和撤销专利的限制

(三)颁发专利强制许可证的限制条件

(四)不得因商品的性质而影响商标的注

(五)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

(六)商标标识的禁用性规定

(七)宽展期的规定

第二节《保护文学艺术作品

伯尔尼公约》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以下简称《伯尔尼公约》)是著作

权保护领域最重要的国际公约。

一、《伯尔尼公约》的基本原则

(一)国民待遇原则

(二)自动保护原则

(三)版权独立原则

二、受保护的作品

(一)作品的范围(二)演绎作品

(三)汇编作品(四)法律和官方文

(五)实用美术作品、工业品外观设计和

模型

三、最低保护标准

(一)经济权利(二)精神权利

(三)经济权利的保护期限(四)关于

权利限制的规定

四、关于发展中国家的特别规定

第三节《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

者与广播组织公约》

一、概述

《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与

广播组织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

邻接权国际保护的国际公约,故又称

《邻接权公约》。

二、《邻接权公约》的主要内容

(一)国民待遇原则

(二)受保护的权利

1.表演者权。

2.录音制品制作者权。

3.

广播组织权。

(三)保护期限(四)权利限制(五)对

著作权的保护(六)非自动保护

第四节《世界版权公约》

一、《世界版权公约》的基本原则

(一)国民待遇原则

(二)有条件的自动保护原则

(三)版权独立保护原则

二、《世界版权公约》的主要内容

(一)版权主体

(二)受保护的作品

(三)授予的权利

(四)版权的保护期限

第五节《保护植物新品种国际公约》

《保护植物新品种国际公约》,

简称U P O V公约。该公约1961年制

定,1968年生效,现有1972年、

1978年、1991年三个修正文本。

我国1999年4月3日加入了

U P O V公约1978文本。

第五节其他保护知识产权的

国际公约

一、《专利合作条约》

《专利合作条约》(P C T)是在《巴

黎公约》的原则指导下于1970年在美

国华盛顿缔结的公约,后于1979年和

1984年分别进行了修正和修改。

二、《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备案海牙协

议》

《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备案海牙协议》

(简称《海牙协议》),于1925年11月

6日在荷兰海牙缔结。

三、《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

谢谢

.

第一节、概述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不正当竞争行为

欺骗性交易行为

限购排挤行为

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

商业贿赂行为

虚假宣传行为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低价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

搭售行为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诋毁商誉的行为

串通投标行为

第一节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一竞争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特征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宗旨

四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原则

五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范围

一、竞争与不正当竞争

(一)竞争法体系的二分法与三分法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立法体例

(一)竞争法体系的二分法与三分法

二分法:限制竞争和不正当竞争

三分法:限制竞争、垄断、不正当竞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体例 (1)侵权行为法作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如法国

(2)反不正当竞争法单行立法如德国

(3)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合并立法如匈牙利、我国台湾省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与特征

1、广义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与

狭义的反不正当竞争法

2、特征

第一、是政府对经营者竞争行为的干预;

第二、调整范围具有外延性; 第三、竞合性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宗旨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一条就明确规定:“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 具体它包括两个层次的涵义。

四、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原则

(一)自愿原则

(二)平等原则

(三)公平原则

(四)诚实信用原则

(五)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的原则

五、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范围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主要是调整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又涉及一部分限制竞争与垄断的行为。

第二节不正当竞争行为 一、概念和特征

二、种类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

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

秩序的行为。

从不正当竞争的定义可以概括

出不正当竞争具有以下特征:

1、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经营

者。

2、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违法性。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违法性主要

表现在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

规定,既包括违反了该法第二章关于

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各种具体规

定,也包括违反了该法的原则规定。

3、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的客体是

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社

会经济秩序。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

不正当竞争行

第五条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不

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

手:

(一)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

名称、包装、装璜,或者使用与知名

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璜,造成

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

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三)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

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

品;

(四)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

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

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

表示。

第六条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

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不得限定

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

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

第七条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

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

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

正当的经营活动。政府及其所属部门

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外地商品进

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

市场。

第八条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

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

购买商品。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

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

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

的,以受贿论处。经营者销售或者购

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

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

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

入帐。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必须

如实入帐。

第九条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

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

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

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

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

虚假广告。

第十条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

手段侵犯商业秘密:

(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

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

秘密;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

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

秘密;

(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

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

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

业秘密。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

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

人的商业秘密,视为商业秘密。本条

所称的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

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

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

信息和经营信息。

第十一条经营者不得以排挤

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

商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不

正当行为:

(一)销售鲜活商品:

(二)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

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

(三)季节性降价;

(四)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

降价销售商品。

第十二条经营者销售商品,不

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

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

第十三条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

有奖销售:

(一)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

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

售;

(二)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

次价高的商品;

(三)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

的金额不超过五千元。

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

誉、商品声誉。案例分析

第十五条投标者不得串通投标,抬高标价或者压低标价。投标者

和招标者不得相互勾结,以排挤竞争

对手的公平竞争。

(一)仿冒行为

仿冒行为又称欺骗性交易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经营活动中,以种

种不实手法对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作

虚假表示、说明或承诺,或不当利用

他人的劳动成果以推销自己的商品

或服务,损害同业竞争者利益及消费

者利益的行为。

仿冒行为的表现方式

1、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行为

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

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

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

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

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

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4、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

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仿冒行为的表现方式

1、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行为

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

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

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

是该知名商品

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

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的部分注册商标图样

商品名称

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

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

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现在焦作市在努力推广“四大怀

药”品牌,已获得了国家原产地标识

仿冒知名商品的包装\装潢案例2

天津大湖新鲜食品果汁有限公司生

产的大湖橙汁有一种特殊的包装装

潢,该产品成为当地名牌产品,拥有

一定的消费者群体.天津丽雅日用化

工厂生产的“水果精华果王洗发露”

仿照大湖橙汁的包装装潢,两者的包

装装潢非常相似,以致使有些消费者

误认\误购和误食.天津电视台告诫

市民注意防止误食.

这两种商品并不具有竞争关系,但仍

构成了不正当竞争,因而,属于反不

正当竞争法的规制的范围。

(二)商业贿赂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争取交

易机会,给予交易对方有关人员和能

够影响交易的其他人员以财物或其

他好处的行为。

它具有以下特征:

1、商业贿赂行为的主体包括行贿

者和受贿者双方在内的经营者及其

相关人员。

2、商业贿赂行为人主观上是排挤

竞争对手、争取交易机会。

3、商业贿赂行为有私下暗中给予

他人财物和其他好处的行为。

4、商业贿赂行为具有违法性。

(三)虚假宣传

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

广告和其他方法,对产品的质量、性

能、成分、用途、产地等所作的引人

误解的不实宣传。

虚假宣传行为的构成要件主要

有:

1、行为的主体是广告主、广告代

理制作者和广告发布者。

2、上述主体实施了虚假广告或以

其他方式进行虚假宣传活动。

3、上述虚假广告或虚假宣传达到

了引人误解的程度,因而具有社会危

害性。

4、在主观方面,广告经营者在明

知或应知的情况下,方对虚假广告负

法律责任;对广告主则不论其主观上

处于何种状态,均必须对虚假广告承

担法律责任。

近两年来,一种号称解决了厨房

油烟问题的无烟锅,在全国掀起所谓

的换锅大行动。

胡师傅广告资料:你想炒菜无油

烟吗?就用锅王胡师傅。

你想炒菜不粘锅吗?就用锅王

胡师傅。

锅王胡师傅也是全球市场上第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无油烟不粘锅。

自封“锅王”的胡师傅宣称:他

们的无烟锅采用了一种特殊材质,能

将锅体温度控制在油烟挥发的临界

点240℃以内,从而达到无油烟的效

果。

为了增强宣传效果,胡师傅还邀

请明星加盟,现场说法。

胡师傅广告资料傅艺伟:我用

的胡师傅无烟不粘锅,没有油烟,而

且不会粘锅。你看这个鱼皮都不会掉

的。

销售人员称,这种锅之所以价格

昂贵,是因为使用的材料不同凡响。

销售人员:就是宇航飞船做外表

材料的,宇航飞船的外表材料就是这

种金属,锰钛(合)金。

销售人员:锰钛合金,就是做飞

机外壳那种材料的。

除了所谓的航天材料,胡师傅无

烟不粘健康紫砂锅的外包装上还宣

称采用了纯天然矿产——紫砂。这种

紫砂不但能分解食物中的脂肪,降低

胆固醇,而且有纤体、美容、益智、

延年益寿之功效。

消费者刘知欢:油烟特别呛、

特别大,和平常的锅没有区别。

消费者周依珠:做一场饭啊,

真的累死掉。从精神上累,从体力上

也累。精神上时不时想着买这个锅很

后悔,实际上力气也用了不少,做一

个饼要推啊煎啊这样子,不像它电视

广告说的那么轻巧。

广告宣传的内容和实际使用的

效果差距如此之大,这让周大妈感到

很气愤。她对照广告宣传的内容一一

做起了实验,结果煎鱼粘锅、糖饼粘

锅、炒辣椒冒烟,贴面膜变黑,洗锅

更难,根本不像广告中说的一抹就干

净。

上海材料研究所检测中心主任

鄢国强:我们知道,紫砂主要(成分)

是氧化硅和氧化铁。那么从结果来

看,其中的硅含量仅有1.8%,所以我

们可以这么讲,这个不粘的涂层材料

为氟,或者含氟的有机涂料。

除了检测出化学涂层,检测人员还发现,胡师傅无烟锅的锅体材料中

锰含量为0.67%,钛含量仅为0.013%,根本达不到锰钛含量之和应大于等

于50%的锰钛合金标准。

这就是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无烟锅,原来它只是铝合金做的很普通的

一只锅。铝片是白的,但是,当它被

利欲熏心的人一使用,做出来的锅就

变成黑的了。炒作概念,指鹿为马,一个普通铝锅卖到了599元的高价,

他们的心是不是比这锅还黑?

(四)侵犯商业秘密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是指以非法手段获取、披露、使用他人商业秘密

的行为。

1、商业秘密的概念

2、商业秘密的特征

3、侵犯商业秘密的具体行为方式

1、商业秘密的概念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其拟订的《发展中国家保护发明示范法》中称

商业秘密为“有关使用和适用工业技

术的制造工艺和知识”。一九九四年

四月十五日“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

合谈判中通过的最后文件《与贸易有

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 R I P S)中,

商业秘密被称为“未公开信息”而纳

入保护的范围,同时界定了这些未公

开信息“应当具有保密性和商业价

值”。

商业秘密作为法律术语在我国最早出现在一九九一年四月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

对商业秘密作了这样的规定:商业秘

密主要是指技术秘密、商业情报及信

息等。

《反不正当竞争法》正式对商业秘密

作出了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

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

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

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2、商业秘密的特征

第一,秘密性,它是商业秘密最

核心的特征。

第二,经济性,它体现了保护商

业秘密的内在原因。

第三,实用性,它是指商业秘密

能在生产和经营中应用,并能创造出

积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特性。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配方"

构成商业秘密,公司对其守口如瓶

3、侵犯商业秘密的具体行为方式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

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

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

密。

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的

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商

业秘密的行为。

4.第三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瑞星海淀法院诉东方微点侵犯商业

秘密索赔231万

2006年9月,记者从海淀法院获

悉,去年因涉嫌从国外网站上下载大

量计算机病毒、并造成病毒通过互联

网外泄,而被公安机关查处的北京东

方微点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日前

又遭到了瑞星公司的起诉,称东方微

点与其董事长刘旭,以及正处于取保

候审期的公司副总田亚葵侵犯了瑞

星的商业秘密,已构成不正当竞争,

索赔231万元。

司法鉴定证实

东方微点侵权

瑞星公司称,1997年7月至2004

年3月,田亚葵在该公司任副总,并

于2001年负责与英国反病毒专业公

司S O P H O S公司联系、交换病毒样本,

该样本用于瑞星公司研制杀毒软件

工作。2004年3月,田亚葵离开瑞星

公司。

2005年1月,瑞星公司的发起人

刘旭成立北京东方微点信息技术有

限公司,田亚葵到该公司任副总经

理,主管研发工作。其间,他两次利

用在瑞星掌握的与S O P H O S公司下载

病毒样本的方式,为东方微点公司下

载病毒样本,并将病毒样本交由东方

微点技术人员,进行杀毒软件的测

试。

瑞星公司提供了由北京网络行

业协会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中心出具

的说明及司法鉴定结论,其表明:在

中国内地,仅有瑞星与S O P H O S网站具

有病毒文件交换关系;田亚葵提供给

东方微点进行“微点主动防御软件”

测试的病毒样本与瑞星2002年10月

之前与S O P H O S网站进行交换的样本

完全一致;东方微点研制的“微点主

动防御软件”正是根据“S O P H O S病毒”

开发的。

由此,瑞星认为,田亚葵的行为

严重侵犯了瑞星的商业秘密,而东方

微点的董事长刘旭在离开瑞星后又

成立业务性质相同的公司,聘用6名

原瑞星的高管,也侵犯了瑞星的商业

秘密,构成了不正当竞争。

被告称瑞星是在搅混水

在被关押了11个月之后,田亚葵

目前正处于取保候审阶段,其在接受

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目前东方微点

还没有被“解封”,新产品迟迟无法

上市,处境非常艰难。对于瑞星的起

诉,田亚葵承认他曾在瑞星任过副

总,“但是你听说过哪个公司副总去

交换病毒样本吗?那是非常具体的

工作。目前公司还没有收到起诉书,

我不便发表过多意见,但可以肯定的

是,对方是在搅混水“。

相关背景

东方微点董事长刘旭从1989年

开始从事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研究工

作。由其设计、开发的瑞星防病毒卡

和瑞星杀毒软件被列入国家火炬计

划项目。2005年,其自筹资金1000万

元,申请了6项国家专利。由他创办

的北京东方微点信息技术有限责任

公司被批准为高新技术企业。

2005年7月5日,有关部门到东方

微点进行反病毒公司资质调查。随后

其研发部及财务部的数十台计算机

被扣押。刘旭当时称,这些计算机不

但没有返还,还被送到竞争对手某杀

毒软件公司。(田亚葵在接受记者采

访时承认,某杀毒软件公司即瑞星公

司。)2005年9月21日,有关部门为

此召开听证会,刘旭在会上提出几大

质疑,但未有结论。不久,东方微点副总田亚葵被公安机关拘留,理由为涉嫌故意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

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规定

商业秘密实际上已经成为

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

侵犯商业秘密的案例

案情:大江公司在1996年立项开发CT051型输纱器产品,同年12月通过宁波市市级新产品鉴定。该产品投放市场后,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大江公司于1997年制定了保密制度,将CT051型输纱器的技术资料、经营信息列为保密资料。1997年5月至

1998年5月,大江公司技术员王某利用职务之便,复制了上述资料,并在调离该公司时,把资料擅自带回家

中。1998年11月,某机床厂在准备开发新产品过程中,向王某购买了该资料。大江公司获悉此事后向该市工商局投诉。

问题:大江公司的C T051型输纱器资料是否属于商业秘密?机床厂是否

侵犯了大江公司的商业秘密?

本案中侵权人是谁?对他们应如何处罚?A

(五)不当有奖销售

不当有奖销售行为是指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以欺骗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附带提供给用户和消费者金钱、实物或其他好处的一种促销行为。

有奖销售分为附赠式和抽奖式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并没有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有奖销售,而是通过禁止以下三种形式的有奖销售而

对这一促销手段进行调整的。

1.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

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2.利用有奖销售推销质次价高的

商品。

3.巨额奖品的有奖销售。

举办短信抽奖活动,却未明示中

奖概率和兑奖时间,王老吉被消费者

以违反工商局规定为由起诉。近日,

宣武法院一审认定王老吉构成欺骗

性有奖销售,判决其赔偿货款,支付

短信费1角;并判决销售商沃尔玛退

还货款。

今年3月7日,赵建磊花41.8元在

沃尔玛宣武门店购买了一箱由浙江

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王老吉

凉茶。促销装上标明,“发送短信加

上祝福密码,就可能有奖品”。赵建

磊发送了短信,对方回复:“感谢您

参与王老吉祝福北京活动,您如若中

奖将有专门的人通知您”。

赵建磊说,他找遍整个包装箱,

也没看到开奖时间。国家工商总局规

定:经营者举办有奖销售,应当向购

买者明示所设奖的中奖概率、奖金金

额、兑奖时间等。如违反,视为欺骗

性有奖销售。他据此起诉到法院,要

求销售商退还货款,厂家赔偿1倍货

款及1角短信费。

法院认为,王老吉厂家举办有奖

销售活动,未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的规

定,向消费者明示其所设奖项的中奖

概率等,已构成欺骗性有奖销售。沃

尔玛作为销售商没有尽到提示责任。

二者均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六)诋毁商誉

诋毁商誉行为是指经营者捏造、

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

信誉、商品声誉,从而削弱其竞争力,

为自己取得竞争优势的行为。

商业信誉是社会对经营者商业

道德,商品品质、价格、服务等方面

的经济评价。商品声誉是社会对特定

商品品质、性能的赞誉。商品声誉给

经营者带来商业信誉,商业信誉促进

商品声誉,它们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诋毁商誉的构成要件包括(重点)

1.行为的主体是市场经营活动中

的经营者,其他经营者如果受其指使

从事诋毁商誉行为的,可构成共同侵

权人。

2.经营者采用了捏造、散布虚假

事实的手段实施了诋毁商誉行为。

3.诋毁行为是针对一个或多个特

定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

4.经营者对其他竞争者进行诋

毁,其目的是损害对方的商誉,主观

心态是故意的。

(1)利用散发公开信、召开新闻

发布会、刊登对比性广告、声明性广

告等形式,制造、散布贬损竞争对手

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虚假事实。例

如,在前些年的“郑州商战”中,某

国有大型商场不断向郑州及外地新

闻单位和名优产品厂家写信,声称郑

州某商业单位如何如何不讲商业道

德,希望这些单位或厂家不要再与该

商业单位发生业务往来。这种捏造事

实,中伤他人的行为,构成商业诽谤

行为。又如,某日用化学品厂在电视

台发布一则广告,用对比的手法宣

称:用其他各种洗衣粉或洗涤剂30分

钟也洗不掉的污斑,用了该厂生产的

洗洁剂仅5分钟就洗干净了。而事实

并非如此。这属于片面夸大并歪曲事

实的比较性广告,其行为已构成了对

他人的洗涤产品商誉的侵害。

(2)在对外经营过程中,向业务

客户及消费者散布虚假事实,以贬低

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诋毁其商品或

服务的质量声誉。例如,在房地产经

营业务中,购房者在购房时,大都到

各处询价比较,当一个购买者到甲房

地产建设开发公司探知房子每平方

米售价后,又来到乙房地产公司探

询,乙公司的售房员得知此情况后,

竟对该顾客谎称,甲公司的房子质量

差,而且信誉不好,如果购买甲公司

的房子肯定会有风险。类似这种为了

竞争目的,编造、散布损害竞争对手

商业信誉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常有

发生。

(3)利用商品的说明书,吹嘘本

产品质量上乘,贬低同业竞争对手生

产销售的同类产品。例如,1992年某

省洗涤剂厂在其所出售的洗衣粉产

品包装说明上写道:“普通洗衣粉、

肥皂均含磷、含铝,会诱发人体患老

年痴呆症、组织学骨软化、非缺铁性

贫血和助长肺病的发生等多种疾

病”,并告诫人们以后再不要去买洗

衣粉、洗洁净、洗头膏、香皂、肥皂

等洗涤用品,还声称其生产的无磷、

无毒洗衣粉无上述缺点,可放心使

用。

(4)唆使他人在公众中造谣并

传播、散布竞争对手所售的商品质量

有问题,使公众对该商品失去信赖,

以便自己的同类产品取而代之。

(5)组织人员,以顾客或者消费

者的名义,向有关经济监督管理部门

作关于竞争对手产品质量低劣、服务

质量差、侵害消费者权益等情况的虚

假投诉,从而达到贬损其商业信誉的

目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