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修订版毛概课后答案

2010修订版毛概课后答案

第一章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实践证明,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懈探索,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我们的实践就会陷入盲目性,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概括地说,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

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第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

础。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

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

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毛泽东思想正是在我国新民

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

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

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

础。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

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

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

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

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

背景和实践基础。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

代初以后,尽管我们所面临的时代主题、主要矛

盾和主要任务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是国际、国

内和党内的情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党所处的

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

况,都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具体来说,当今国

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

成的实践基础。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正是

在上述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的背景下,党的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

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在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将治党治国治

军新的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创立了“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

主要内容?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

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

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

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

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

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

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

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

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

个科学体系。这个体系中的理论观点经过了中国

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证明它是颠扑不破

的科学真理。

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

的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

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

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

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

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

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毛

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

立场、观点和方法。

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

众路线,独立自主。

(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

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

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

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

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

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有一个贯穿

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

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围绕“什

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

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

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

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

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

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

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

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在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

的内容: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一国两制”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等。

总之,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不仅仅是“三个代表”三句话,党的十六大已将其概括为十六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

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观点和论断构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三句话,是对“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则是对“三个代表”三句话的系统展开。

5.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历史地位和

指导意义?

(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

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第一,毛泽

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的理论成果。第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

南。第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

财富。

(2)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邓小平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

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一,是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第二,是改

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第三,

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尽管现在

国际国内的形势比起当年有很多新的变化,但是

邓小平理论为我们确立的基本思想依然有着现

实的指导意义。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

指导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共产

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

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一,“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第二,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第

三,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

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提出的一系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

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等重要

思想,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事业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

和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

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

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只有紧

紧抓住和不断推动发展,才能把握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这

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

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

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

展社会生产力。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

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深刻理

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

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

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第一,

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第

二,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第

三,坚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

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

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第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

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

续。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协调,是指各

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

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

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

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

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

持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

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

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

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

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

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

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

极性。

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第一,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

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第二,科学发展观是马

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

现。第三,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

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

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7.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这个过程中的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些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间既是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前者为后者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者是在继承前者基本原理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它们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8.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做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

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

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

论上的总结和升华;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

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

气。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坚

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它既坚持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

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

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

马克思主义。

第三,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旗帜而不是别的什么旗帜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

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人们的智慧

和力量,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解决当代中

国的前途命运问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第二章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

1.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的?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正确的思想路

线的形成和确立,有一个过程。第二次国内革命

战争时期,毛泽东在1929年6月写的一封信中

分析红四军党内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时

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同年12

月,毛泽东在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明

确提出了“反对主观主义”的问题。1930年5

月,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本本主义的

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

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从而初步界定了

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了揭露主

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的思想根源,1937

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等著作中,

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

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

系统的哲学论证。1938年,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

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任务的同时,借用我国古代成语“实事求是”

来提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

度。

为了统一全党思想并为制定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总路线奠定思想基础,在延安整风期间,

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实

事求是的重要性。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

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2.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对,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哪些新的贡献?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

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

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

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

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以这一讲话

精神为指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

求是的思想路线。

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推进

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认为,在一切工作中

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首先必须解放思想。他还

强调: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经过一段思

考的过程,邓小平在1980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

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党的思想路

线的内容作了概括,他指出:“实事求是,一切

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

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

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保证我

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进入21世纪,江泽

民对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又提出

了新的要求。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

品质是与时俱进。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更明

确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

力的决定性因素。

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

学发展观的过程中,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中央

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贯彻落

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必须

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求

真务实被提高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以贯之的科

学精神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的高度。

2007年10月,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这些论述,进一步强调了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性,也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完整地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无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还是理论联系实际,都是实事求是的具体展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要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党的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对思想路线阐述和发挥过程中,分别强调或解放思想,或与时俱进,或求真务实,都是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所提出的重点要求,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它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所以,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

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

了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这个精髓,

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

内容的各个方面。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

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

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

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这个精髓,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

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理论,规划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一

系列以“两手抓”为重要内容的经济社会发展战

略,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等等。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

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这个精髓,在改革

发展稳定、经济政治文化、内政国防外交、治党

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

构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提

出“三个代表”要求并把它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

一起,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

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精髓,紧密结合新世纪新

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科学发展观统

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

展;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

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

建设;坚持以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进一

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

伟大工程。

5.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

内容。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

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邓小

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

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

情况,解决新问题。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与时俱进。江泽

民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决不能采取教条主义、

本本主义的态度,而应该采取实事求是、与时俱

进的科学态度,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

发,把马克思主义看做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

发展的科学。

要做到实事求是,还必须求真务实。胡

锦涛指出: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

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大兴求真务实

之风,就是为了使我们在推进各项工作时能够更

好地把握规律性、增加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克

服片面性。

党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

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

突出问题,分别突出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等,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它

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

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

特征。

6.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

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理解理

论创新?

(1)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一大法宝,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所谓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

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按照事物

的本来面目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

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改革开放30年来,

我们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恢复和重新

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重要的思想基

础。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然而,如果不解放思想,

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能不能做到

解放思想关系重大。如果思想不解放,一切工作

就很难推得动,本来可以办成的事情也办不成;

反之,如果思想解放了,想问题的思路就开了,

办法就多了,路子就宽了,本来很难办成的事情

也能办成。回顾我们的奋斗历程,特别是改革开

放30年的历程,我们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

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

重大进步,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在新世纪新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我们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正确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方针政策,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2)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实现理论创新,必须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第二,在理论创新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第三,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第四,科学的本质在于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

7.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

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走自己的路,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更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

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又会产生新的主客观矛盾,这就需要根据变化了的实际不断发展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使之具体化和深刻化。

无论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还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

史的统一,都意味着对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和不

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偏见的突破,因而走自己的

路,同时意味着开拓创新。实践永无止境,创新

永无止境。只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就一

定会越走越宽广。

第三章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

1.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

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中国

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把马克思主义

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党的二大明确提出

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此后,京汉铁路工

人罢工失败的教训也使党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党的三大提出了建立国共

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但是,并没有明确提出无

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随着大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日益激化。到党

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

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1926年前后,党逐步形成

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对党成立以来的

经验,尤其是党在大革命时期的经验进行了比较

系统的总结,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进行了艰辛探

索。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总结大革命

失败的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的”著名论断。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

毛泽东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及其条件;总结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

提出中国革命应当先占乡村、后取城市的战略,

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

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

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经过了北伐

战争的胜利和失败,也经过了土地革命战争的胜

利和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积累了丰富

的实践经验。特别是经过抗日战争时期的锻炼,

党对中国革命的认识逐步成熟。毛泽东系统总结

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

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

义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和

党的建设等多方面得到展开,使新民主主义革命

理论达到成熟。

抗日战争胜利后,代表中国地主阶级和

官僚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同代表中国无产

阶级和人民大众利益的共产党展开了两种命运、

两种前途的战略决战。党和毛泽东总结中国革

命尤其是解放战争以来新的经验,完整地表述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

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

东系统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指出人民民

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为新

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来看,没

有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就没有关于统一战线的

理论;没有建立和巩固农村根据地的实践,就不

会有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没有革命战争的

实践,就不会有建立人民军队和关于军事战略的

理论;没有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

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实践,就不会有党的建

设的理论。总之,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对

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

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毛泽东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

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

容,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

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

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

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

在资产阶级手中。

由于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建立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

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

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它们不愿意也不能够彻底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由于中国无产阶级的

强大和革命的彻底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

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

上。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

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充

当领导者。

中国工人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

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它具有与先进的生产

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共同优点。同时,中国工人阶级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一是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二是中国工人阶级分布集中,有利于工人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三是中国工人阶级大部分出身于破产的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使工人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中国工人阶级的这些特点和优点,使它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3.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主要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主要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主要内容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4.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

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革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这是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面对的和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是夺取革命胜利的必然之路。

第一,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

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

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

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

起义,夺取政权。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战胜

强大的敌人,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

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

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第二,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

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经济

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使中国没有统一的资本主

义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中国革

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并长期占据着

中心城市,但广大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

根本原因。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大有

回旋余地,而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及其互相

问的矛盾和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

不断的军阀混战,又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

的缝隙。而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

及其正确的政策,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

的主观原因和条件。毛泽东认为,这些原因和条

件,为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道路提供了可能性。

第三,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

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是无

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只有实行

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有可能把农

民充分发动起来,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

反动统治的基础。无产阶级要想夺取革命的胜利,

就必须派遣自己的先锋队深入农村,从解决农民

的土地问题人手,组织、发动和武装农民,使革

命战争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加,只有把农村

建设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

着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有效的斗争,为最后

夺取全国胜利奠定基础。因此,中国革命必须把

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

夺取全国政权。

5.如何认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

共产党人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道路做出的巨大贡献?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

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

确的理论。它不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

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

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

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

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

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

的方法论意义。邓小平指出:“马克思、列宁从

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原理在当时世界

上还是没有的。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

条件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

6.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

及其相互关系?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

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正

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

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

想的重要内容。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

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

的。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

革命力量,要战胜强大的反革命力量,就必须把

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都团

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其次,

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

衡性所决定的。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无产

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采取正确的统一战线的策

略,把一切可以团结和利用的力量尽可能团结在

自己的周围,夺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

一。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旧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总是凭借着反革命

暴力对革命人民实行残暴的镇压。无产阶级和广

大人民群众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

工的合法权利。革命人民只有武装起来,以武装

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

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农民为主体

的国度,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

阶级占人口的大多数,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

党员占多数。加之长期处于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

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必

然反映到党内来,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

级思想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内的主要矛盾。这种情

况决定了要建设一个广大群众性韵、马克思主义

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三个法宝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第四章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些经济成分中,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形成的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既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也可以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其本身并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展方向。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必然使中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

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2.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

会主义?

中国必须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社

会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在民主革命时期已

经明确。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过渡到社会

主义,充分考虑了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由于现代工业的固定资产中

官僚资本占80%,国家没收这一部分庞大资本,

不仅建立起了在国民经济中起领导作用的社会

主义经济,而且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物质基

础,因而成为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

重要开端。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

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

内在要求。一般规模较小的农业互助合作组织,

没有大机器,主要靠协作,也可以增产。事实上,

与个体农业相比,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增产一般

比较明显。这也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

线提供了重要依据。第三,建国初期,党和国家

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创造了加工订货、

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

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这些措施,不但对

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和限制,也很

自然地加深了它们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之间的

联系,引起它们在生产关系上发生程度不同的变

化。国家在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

所积累的经验,成为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社会主

义改造的最初步骤。这也成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

逐步过渡的总路线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第四,当

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苏

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对于资本主义的

优越性,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朝鲜战争停

战使世界的形势开始和缓。这为实行过渡时期总

路线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毛泽东正是在科学分析了新中国建立后,经

济、政治和社会发生着的深刻变化及发展趋势,

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在中国这个世界上

人口最多的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从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3.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

道路?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上,有两个事实

是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大变动中罕见的:一是在

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

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

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

的发展;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

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

民基本上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这些情况说

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

大的历史性胜利。

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

误和偏差。主要是“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

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

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

一”。但是,不能因为出现一些失误而否定社会

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

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

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

西。”因此,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

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

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正如邓小平所说:“我

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的成功的,很了不起。这

是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

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

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

改造同时并举。实现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

完成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

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为两翼,是党在过渡时期总

路线的明确要求。实践证明,党坚持社会主义改

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

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逐步改善人民生

活,推动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我

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

取了区别对象,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逐步过

渡的方式。中国的这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

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进行和平改造。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前,

无论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

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在农业社会

主义改造方面,用事实向农民表明合作化的好处

和给农民带来的利益,使农民拥护党的政策。手

工业者的情况和农民基本相同。同时以和平赎买的方法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把对资本主义企业的改造和对资本家个人的改造结合在一起进行。对资本家实行团结、教育和改造的方针,不仅稳定了资本家的思想,提高了他们的认识,保证了改造的顺利进行,而且将几十万资本家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成为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干部。这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总之,和平改造解决了诸如实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

5.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过漫长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其与社会化大生产一致性和能够在经济落后条件下尽可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都离不开选择并且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因而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为其他相对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经验,对这些国家的人民也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第四,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

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五章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

1.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

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基本完成,开

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就向全党提

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

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的思考,是同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

中的经验教训,从中国实际出发深入思考如何借

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相联系的。他认为,

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

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这在当时是完

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

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这当然不应当是长久之计”。

1956年,苏共20大以后,毛泽东认为它对我们

最重要的教益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

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

合,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道路。他明

确指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

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

到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在这个探索中形成了一些正确的和比较

正确的理论观点、方针政策和实践经验。比如,

党的八大的正确思想、毛泽东在1956年和1957

年先后作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

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讲话,以及许多关于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涉及政治、经济、

文化、国防、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这些

都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初步

探索中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尽管有的还是

不够成熟的设想,有的并未付诸实施,有的后来

也没能坚持下去,但它们都为后来的探索做了开

创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同

时,也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

性飞跃提供了良好的开端,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

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基础。

2.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结多年

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

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

西当做“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在社

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做“资

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经过深邃的

思考,创造性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

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首先,为了推动全党对社会主义进行再

认识,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

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

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

富裕。”

其次,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

涵。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既坚持了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社会主

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两

个方面:其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

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

显和突出的特点。邓小平强调:只讲在社会主义

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

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两个讲全了。其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

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

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最后,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

其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

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社会主义本质理

论的提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主要强

调关于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特征,进一步深入到

理解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

的和目标。其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探索怎样

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本质

理论把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

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本

质与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

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

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

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并在

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

的思想基础。

3.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

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的较量中,能否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自己,能否体现出其优越性,最根本的是生产力能否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好。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从根本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的时间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得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能切实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决不能长期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贫穷的基础上。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这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维护和平和稳定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

(2)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是人民得到最多实惠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这些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

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

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马克思曾经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

一部分、生产力中包含科学的论断,强调科学技

术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在国家经

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科学技术和社

会发展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的理论。1953年,毛泽东就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

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

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的思想,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

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等重要论断,成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其丰富的内涵,

择其要者:

第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要发展生产力,必须注重发展科学技术这个第一

生产力。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

第二,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和

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科学的本质是创

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

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

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党中

央相继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

5.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

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

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

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

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

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

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第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

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

要求。第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

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

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第三,先进

生产力的发展是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不断完

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第

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党要始终代表

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全

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工

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

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

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第五,党要始终代表

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还必须大力推进科

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先进生产力是用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生产

力。

第六章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及其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

新概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

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

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

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它包括两层既相对区别、

又紧密联系的基本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

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

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

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

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

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

征做出了新的概括,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

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

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

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

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

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

高的历史阶段;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

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

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

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

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

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九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

2、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起,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我国基本实现为止,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这种长期性,是由历史前提、现实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决定的。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我国原来处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这样,当我国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程度,都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去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基础,提高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程度,实现工业化,这个历史时期就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我国现实的国情决定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不发达阶段。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总的说来,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科技教育文化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的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的影响。这表明,要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3.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决定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一些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有了高度的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出现,在人类进入21世纪时,知识经济已见端倪。这就使我国要实现的现代化,更具艰巨性和复杂性,我们必须经过很

长的时间,才能真正建立起成熟的社会主义所要

求的物质技术基础,而在这之前,我国只能处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既是中国社会主义的现实状态,也是中国社会主

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实现这个历史过程中的一系

列转变,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3、为什么说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

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如何坚持四

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

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

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又把

“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

线。它包含了以下内容: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经

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第二,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

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

本途径,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战略布局,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

和发展道路。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

和依靠力量。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

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以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

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两者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起来。

第二,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不可分割。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社

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一方面必须充分认识四

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

断获得新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必须在改革开放中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正确方向。

第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

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

实践,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

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

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

纲领的统一?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

要内容。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

路线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题目,

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

十七大进一步丰富了基本纲领的内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

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

和发展成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

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

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

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

的政治局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

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

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

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

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

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

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

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2)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

一。

第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

纲领,同时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党也

制定了最低纲领。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的

纲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纲领,都是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最低纲

领。第二,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

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

史过程。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

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

第三,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方向和道路的统一、目的和过程的统一、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一、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第四,科学阐明和正确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政治上清醒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5.试述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l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第二,我国在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之后,为了把第二步战略和第三步战略很好地衔接起来,党的十五大把第三步战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使“三步走”的战略和步骤更加具体明确。

第三,“三步走”战略的特点及意义。我国“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是党的第二代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参考了国外现代化发展历史经验,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深刻把握,对现代化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这一发展战略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坚持了雄心壮志与实事求是的统一;把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坚持了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统一;明确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

6.如何理解“总体上的小康水平”和“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

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0

世纪末,我国总体上开始达到小康水平。在此基

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21世纪头20

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

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两者的联系表现为:同处于第二步到第三步

的战略阶段,同处于小康阶段。

两者的区别体现在:其一,“总体小康”是

指我们现在已达到的小康现状,而“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将要达到的目标。其

二,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

衡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是将目前低水平、不

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发展成为更高

水平、内容比较全面、发展较为均衡的小康社会。

这个目标的实现,将使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

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

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五个

方面新的更高要求: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

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

新能力显著提高。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城乡、

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

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

人口比重明显增加。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

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

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

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能力显著增强。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

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

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

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

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

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

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

完善。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

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

本形成。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

体系更加健全。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

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

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

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

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

社会牢固树立。

第七章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

1.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

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中国共产党

在20世纪70年代末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

策,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背景。从

国内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

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面对严重的困

难,我们的出路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从国际环

境看,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

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我们的出路也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邓小平正是

在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发展的大势,准确把握时代

主题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

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

性抉择。

第一,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

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

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

本性变革。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

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

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

面的体制。改革开放的旧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

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

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

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

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

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

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

时代前列。

第二,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

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

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

本制度。因此,改革开放既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

新的伟大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

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不能改变,具体制度必须创新。改革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多次指出,历史反复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第三,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因此,改革开放的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解决。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实践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第二,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它的解决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

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同时他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

论基础。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

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

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

产力发展。

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

问题,从而为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

础。

第三,把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

本任务统一起来。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

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途径是发展生产,

为此,必须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上来。

第四,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途

径是改革。邓小平从历史经验教训出发,找到了

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形式,即改革是解放和发展

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3.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它的

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

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

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

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无

论从解放生产力,还是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

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以及由

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

和广泛性来说,改革都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国

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

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是一场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

善和发展。改革总的目的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根据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发展的正反两方面

经验,可以得出两条结论:一是不改革没有出路,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二是以改革为名,改变

社会主义性质也没有出路,必须坚持改革的社会

主义方向。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所担

负的任务所决定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

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

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

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

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

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

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改革由农村拉开

序幕。在农村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开始了以

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1992年,党

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

进程,到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

我国已经初步确立。

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经济

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

科技、教育、文化体制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都有

步骤、有秩序地全面展开,改革触及了社会生活

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

改革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

它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改善了中国人民

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了中国社会的

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30年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同坚决

地推进改革和对外开放分不开的。目前我国改革

仍然处于攻坚阶段,要在体制创新方面取得重大

进展,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

障碍,努力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

科技体制、文化体制、卫生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迈

出新的步伐,还必须解决不少难度很大的深层次

问题。改革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我们只能在干中

学,在实践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把改革推向前进,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障。

4.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

关系?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

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

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

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

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打下坚实的基础。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

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

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

中国目前正处于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

渡的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

坚阶段。在这一时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构任务极其艰巨。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稳定是前提,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要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以保持稳定,促进改革和发展。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所以,要做到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5.怎样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开放的世界中不实行开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要发达起来,必须对外开放。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而且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

6、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答: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以更加积极地姿态走向世界。

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在积极发展对外贸易过程中要实施以质取胜的战略,有话进口商品结构;扩大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着重提高加工贸

易的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完善公平贸易政策;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

第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

战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创新利用外资方式,

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

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要完善对境外投资的协调机制和风险管理。

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经济全球化

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

然结果,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

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在开放过程中,要

提高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切实维护国家各种安

全的能力。我们对开放型经济中产生的风险和问

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方面要加强对全球经济

走势和波动的预测,增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

另一方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对国

内产业提升、技术进步要有充分的认识。

7.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

持的基本国策?

改革开放后,在研究和探索怎样才能使我国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得快一些的过程中,邓小平十

分重视对外开放的问题,多次论述了对外开放的

重要性。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

开放定为基本国策。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

最重要的依据,就是邓小平关于“现在的世界是

开放的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两个

重要观点。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

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开放的世界中不实

行开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会给国

家和民族带来灾难。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

史的深刻总结。

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

优越性的需要。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

较的优势,就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和吸收人类

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

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

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和独立

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我们要始终把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

本经验和重要原则。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

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

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坚持独立自主、自力

更生,积极实行对外开放,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八章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

要内涵是什么?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已经提出

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1992年他在

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

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

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

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

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这一

精辟论述,从根本上解除了传统的思想束缚。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

者,他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

内涵,概括如下:第一,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

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

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

手段。这一新的认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前提。第二,计划与市场作为

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

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

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

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

率。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计划经济

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

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

失等。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

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

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

制度的特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

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

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

生产力的作用。

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第一,就其联系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要求。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具有共性,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应该按照这些特征和要求来进行建设。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切有益的做法和经验也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在这一层次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可以接轨的。

第二,就区别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们体现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结合就会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离开了这些特征就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不具有这样的特征。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是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所在。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会走向资本主义。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又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其他所有制经济。没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没有其他所有制经济,就会脱离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脱离初级阶段的实际。因此,既不能因为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而将它们排除在基本

经济制度以外,也不能因为它们属于基本经济制

度而认为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

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

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这在社会主义所

有制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和创新,更加有利

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

会主义制度。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

立,体现了党对所有制理论的与时俱进。改革开

放前,由于对基本国情的认识上超越了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实际,总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只能

由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构成,即使允许非

公有制经济存在和一定的发展,也只能是暂时的

权宜之计。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对非公有制经济

的认识逐步深化,从称其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

和有益的补充”,到强调“公有制经济与多种经

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方针”,再到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

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认识不仅在理论

上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在实践中也使我国进入

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

展的新阶段。

第三,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实行怎样的

基本经济制度,只能以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

作为判断标准。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

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

义服务。

4.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

的关系?

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的问

题。

第一,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公有制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

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

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

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

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局而言,有的地方、

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

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对关系国民经济

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

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

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就是减少一些,也

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二,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

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

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

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是现代

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

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

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

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

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

主体作用。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

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导,

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

第三,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

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

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公有制在现实中

又要通过具体的形式来实现,即采取怎样的经营

方式和组织形式。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是两

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

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

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股份制、股份合

作制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只要

控制权掌握在国家和集体手中,就能有效地实现

公有制经济的性质。

5.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

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

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

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

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

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一是要正确看待收入分配差距。一方面

正确认识收入分配差距,我们不能脱离对生产的

影响来孤立地看待和评价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公

平。由于社会上个人的生产要素和能力的不同,

所起的作用和所做的贡献大小也不同,把贡献大

小与收入分配联系起来。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应

该鼓励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在效率优先,兼顾

公平的分配原则下,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如果

不讲贡献大小,而是只讲平均分配,那就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只会仍然是共同贫穷。今天我们收入差距一定程度上的拉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因为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必须经过一个过程。保证收入公平的原则应该是保证人人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因而解决当前中国收入差距拉大问题决不能采取劫富济贫的办法,而是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积极地从事“财富创造”的同时,给低收入者更多的能力和机会,给他们以平等竞争的机会。

另一方面要警惕社会分配领域中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甚至两极分化的现象,避免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总的来说,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都是合理的制度安排的结果,其中也存在许多不合理和非法的因素。其一,初次分配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平等的竞争,如最为突出的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的存在;其二,收入分配再分配的手段和功能严重不足,例如对高收入调节不力,对低收入阶层缺乏有效保护;其三,灰色收入、黑色收入以及腐败等非法收入问题突出,打击力度远远不够;其四,由于地域差别的存在,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收入高,地区收入差距拉大。应该说,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出现是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和提高的结果,是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社会不公正现象的结果。从整体上看,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是社会范畴问题,其本质是劳动者先富和后富的关系,不是阶级对立的结果,经济因素即生产力发展水平起决定的作用。

二是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现在收入分配不合理的格局,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地区、行业、部门的收入差距,缩小东、中、西部的收入差别,也必须综合治理。

第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从源头上解决好初次分配问题;第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强化国家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功能;第三,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解决由失业导致的贫困问题;第四,要严厉打击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等各种非法攫取社会财富的行为;第五,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总之,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发展经

济是根本途径,“三个有利于”体现得越充分,

消除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条件就越具备,就越能

增强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

我们既不能搞平均主义,也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

既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最终实现共同富

裕。

6.为什么要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

展?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

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

走”战略,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

速发展起来,经济总量大幅跃升,人民生活从温

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

过程中,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认识也不断深

化,越来越感到国民经济发展要速度“快”,而

且还要质量和效益“好”。

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为前提的。正是这些成就和变化,为我们走向“又

好又快”发展这一新的历史起点提供了坚实的物

质基础、必要的市场供求格局和重要的体制性基

础,使我们有条件提出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

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是进一步发

展的迫切要求。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提

高质量和效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经济

和社会协调的要求,相对说来比经济增长的数量

和速度更加突出。因此,无论是从现实出发还是

从未来着眼,都要求我们必须“好”字当前,坚

持“好”中求“快”,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不意味着发

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面貌

虽然得到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矛盾没有变。

我国现在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水平还很

低,完成现代化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因此速度

问题仍然十分重要。问题在于进一步发展所要求

的经济增长速度应当是在结构优化、效益提高、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础上的速度,是增长的质

量和竞争力不断提升、能够稳定持续发展的速度,

是重大关系比较协调、人民得到实惠比较多的速

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

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

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

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

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科学技术特别是

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

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面对世界科技发

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

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

自主创新步伐,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带动我国

社会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努力在激烈的国际竞

争中赢得和保持发展的主动权。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

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

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的紧迫要求。只有通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

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

快和可持续增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7.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自党的

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

转变的战略方针以来,我国虽然已在这方面取得

不少成效,但从总体上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

现根本性转变。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仍很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

压力越来越大,不仅影响短期的健康发展,更为

重要的是,将严重制约长期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十七大报告从当前

的发展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两个字的改动,寓意

深远,意义重大,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强,有着深

刻内涵。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

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

的发展方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

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

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

享发展成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

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

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是对我

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农业、农

村、农民问题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统筹城

乡发展的根本措施,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

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展现了

美好蓝图,开辟了广阔道路。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

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

决策。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

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

和长远发展。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

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1)我国人口多给资源环境

带来重大压力,人口过多,大大增加了对资源的

索取量和对自然界的排放量,从而使人对自然资

源和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2)我国资源相对不足、

资源消耗高、资源利用效率低已严重制约经济社

会的发展。(3)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制

约经济社会发展,威胁着人的生存和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发展经济所走的都是粗放型

增长的路子,在计划经济年代由于经济发展慢,

资源的供求矛盾不是很明显。但随着市场经济的

建立,各地经济发展步伐加快,资源供需矛盾不

断加剧,资源稀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快速

发展的“软肋”。由于资源消耗大,资源供应短

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资源对外依赖程

度越来越大,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加快,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工业化进程的推

进,城镇化步伐加大,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

对资源的需求必然大幅增加,资源供需矛盾将进

一步加剧。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国情的要求、形

势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

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

也是协调人与自然、人与地球关系的问题。纵观

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

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目前人类所面临

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

要复杂和严峻。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

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

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解决好这

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

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处。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

建设友好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

下去地球也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第九章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

1.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

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

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发展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

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十七

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是

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总结执政经验,对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所

做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

循的基本方针。

(2)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

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

大国,离开了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把全国人

民的力量和意志凝聚起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也

就无从谈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

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第二,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

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

和归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

主。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健全民主和法制,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

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可靠基础。发扬人民民主,

又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有效途径。党的领导

方式和执政方式集中反映在党与国家以及人民

群众关系的具体形式上。党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

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

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巩固和发展

党的执政地位。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

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保障自己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这是依法治国的实质。依法治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维护人民主人翁地位的过程,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过程。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各项法律,又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法办事,保证法律的实施,从而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3)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2.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规定表明: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

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同我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斗争中的一个创造。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一种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首先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还必须充分履行国家政权的专政职能。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在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

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全国

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

性,决定了人民可以统一行使自己的国家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50多年来,已显示

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实践证明: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

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

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

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

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健康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障,

党和国家的事业就顺利发展;这个制度受到破坏,

人民当家作主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

遭受损失。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必

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党的十七大为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指明了方向。

3.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

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

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

要形式。

(2)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

政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

根本的不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两党制或

多党制,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实质

是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在政治上

的反映。表面看来是不同政党“轮流执政”,实

际上只不过是资产阶级把政权从左手换到右手,

又从右手换到左手,最后受益的是资产阶级而不

是广大人民群众。我国的政党制度建立在公有制

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同社会主

义国家国体的性质相适应,具有如下特征:第一,

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

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

第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

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

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第三,各民主

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

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

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第四,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

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

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多党合作与政

治协商具有重要作用。

(3)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既有利于坚持和改善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又能充分吸纳各方面的意见,集中全

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实现广泛民主和集中领导

的统一,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统一。坚持和完

善这一制度,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国

家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有利于妥善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

保持我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

会进步。坚持和完善这项制度,对于巩固和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挫败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人权、民

主等对我们进行的挑战,面向新世纪推进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4.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

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这种

制度,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

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2)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

家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的核

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

地方事务的权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

产党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

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做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

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第一,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

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第二,近代以来在反抗外

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博神,是实行民族

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第三,各民族大杂居、小

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

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3)经过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

在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各族人民的生存和生活环

境明显改善,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实

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民族因素与区域相

结合,把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相结合,是党和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

5.为什么要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

(1)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民主权利,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它不仅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而且作为国家制度民主的具体化,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2)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明确指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这是因为:一方面,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保证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行使管理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权利,首先必须保证他们在基层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事务中当好家作好主,这是实现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当家作主的基础。另一方面,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发展基层直接民主,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民主素养,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创造冬件。

6.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

(1)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深刻理解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应注意把握: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也就是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依法治国就是要保证对所有这些事业、事务的管理工作都要依法进行。依法治国所依的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我国宪法和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

人民利益、人民意志的统一。

(3)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

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

求。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

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依法治国

同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完全一致的。第二,依

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的根本保证。民主与法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

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第三,依

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

放的客观需要。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

的重要保障。

7.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

由和人权?

(1)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民

主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是为广大劳动

人民所享有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多数人的民

主,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形态的民主,它

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它和资本主义民主的

最大不同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翻身做了主人,获得

了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利。社会主义民主是真实

的民主。它公开承认自身的阶级性,认为统治阶

级的民主就意味着对于被统治者的专政,民主和

专政,两个方面,相辅相成。

民主建设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它的发展

程度同一定的经济文化状况相关联。由于我国还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

形式仍不够完备,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丰富和完善。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2)社会主义自由解决了资本主义自由无法

解决的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实际行使自由权利

的问题。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政权在人民手中,

这是最大的政治自由;公有制为主体,从经济基

础上铲除了金钱对自由的束缚。与此同时,以马

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开辟了人

类自觉创造历史的新吮代,使人们在思想上获得

了空前自由。

(3)人权作为权利的一般表现形式,是社会的

产物。人权的基础是生命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发

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最重要

的人权。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

绝对的,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历

史传统、文化结构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

关系。经济文化落后,即使有了先进的社会制度,

人权的实现程度也会受到限制。由于我国经济文

化比较落后,我们现在建设的社会主义还是初级

阶段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民主、自由、人

权的经济文化条件很不充分,我们必须集中力量

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

水平。

(4)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民主。公民权

利的实现和发展,都要通过国家政权,依赖国家

政权。只有人民掌握政权,巩固和发展政权,人

民才会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民主、自由和权利。

(5)总之,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本质上优于和高于资本主义,在实现民主、自由

和人权方面不受资本和金钱的锁缚。社会主义愈

发展,民主也愈发展。但如同社会主义本质的充

分实现需要一个过程一样,社会主义的民主、自

由和人权的充分实现也需要有一个历史过程,需

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逐步创造条件,同

时需要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自由和人

权的具体实现形式,以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

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当家作主。

第十章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

地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

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全

面发展的社会,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

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愚昧无知、失去理想、精神

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在观念形态上反映着社会主义物

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同时又对物质文

明和政治文明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只有经济、

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都搞好,使它们相互促进、

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推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才能实现。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

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赖以存在和发展

的全部实力的总和。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

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

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任何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有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和凝聚能力,以维护社会的协调与稳定。这种认同和凝聚能力主要来源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想信仰和行为规范,产生凝聚和激励社会成员的巨大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民族凝聚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科学支撑和智力支持;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人们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理想和道德准则,为改革和建设提供精神动力;能够引导人们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以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发展中的社会主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2.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

(2)坚持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容易诱发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各种腐朽文化思想也会沉渣泛起。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文化交流与冲突冲击着原有的政治信仰、民族认同、道德秩序和行为规范。西方国家加紧了对我国的文化渗透以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分化”和“西化”,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建设的新课题和新要求。

(4)坚持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必须坚持为人

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方针,正确处理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

样化的关系。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借鉴和利

用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保持先进文化的民族特

色,体现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坚持先进文化前

进的方向,必须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

袭,保障我国的文化安全。推进文化创新,使中

华文化走向世界。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

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

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

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

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

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

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

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

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4.如何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

义?

(1)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

和态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

气的重要基础。只有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

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

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以“八荣八耻’’为

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

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

统总结,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

的发展中大国,实现事业发展、社会和谐的目标

和追求,必须确立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要

求,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社会主义

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

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做出道德选择、

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

范,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

(3)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继承了中华

民族传统美德,又发扬了我们党优秀革命道德传

统,概括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鲜经验,

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和时

代风尚。“八荣八耻”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

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

方面面,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思想,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的结合,标志

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规律认识的

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将

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5.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

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

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和科学文化素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方面。

(3)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

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

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加快建立和完善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进一步加

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4)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

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

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

作用。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科学

普及,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质,尤其要繁荣哲学

社会科学。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办好

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同时,要深化文化体制

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事

业和文化产业,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第十一章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

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往任何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二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这四者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三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作为社会建设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长期奋斗。

2.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其重要性在于: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明确提出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具备许多有利条件:第一,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证。第二,经

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

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可

以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

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

更充分的物质保证。第三,在我国,各阶层、各

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

本利益是一致的,这为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第四,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

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

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教育科技文化事业

不断发展,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

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这些又为

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

文化保证。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

义和现实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

义: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

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

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

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拓展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使社会建设成为与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具有同等地

位的一个崭新层面。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

执政理念的升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具有十分重要的

现实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

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部署,

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二,

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

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

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

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目标;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

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

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

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

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

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

发展利益。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

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坚持正确

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

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

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

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

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

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

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

发展。

党中央还提出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

循的基本原则: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工作方针。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第四,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重要保证。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

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

条件。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

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

依靠力量。上述六条重要原则,构成一个有机整

体,深刻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

求。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

务是什么?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1)社会主义民主法

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2)城乡、区域

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

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