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和国际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和国际关系

第28卷第2期2009年4月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J ou rnal of Lanzh ou J iaotong University

V ol.28N o.2

Apr.2009

文章编号:1001-4373(2009)02-0138-05

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和国际关系

辛万翔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否存在主权国家和国际关系的论争,一些学者已经发表相关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春秋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趋于崩溃的时期1,周王室的地位和诸侯国的性质已经开始发生变化;战国时期经过各诸侯国的法家改革和兼并战争,诸侯国实现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转变。首先,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的性质存在很大的差异: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并不具备独立主权国家的要素而属于分封制的地方行政单位,而战国时期的列国是独立的脱离地方行政单位性质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其次,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之间关系与近代民族主权国家的关系存在很大的差别:春秋时期的诸侯国的争斗是封建割据而不是地区性的国际体系;战国时期是从封建割据状态向大一统国家过渡的阶段,即从局部统一走向最终统一的阶段。

关键词: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国家间关系

中图分类号:D033文献标识码:A

一、周王室地位的衰落

1./伯主制度0

其实,对周王室权威的挑战自春秋初期就已经开始。郑庄公凭借/挟天子以令诸侯0的地位,借/以王命讨不庭0的名义,采取/远交近攻0的策略(远交齐、鲁,近攻宋、卫),乘机谋求霸权o。郑国对周王室权威的挑战预示着周王室的/天下共主0的地位的衰落。但郑国对周王室权威的挑战并不代表周王室/天下共主0的地位就已丧失,事实上,之后的/伯主制度0在霸权时期至少在表面上挽救了摇摇欲坠的王室权威。

/伯主制度0与王室衰微有紧密关系,因为/伯主制度0意味着两方面的内容:/尊王0和/攘夷0。由于王室的衰微,形成中原地区领导权力的真空,造成列国相互争胜的局面;列国相互争胜又造成中原内部因不统一而虚弱,所以出现戎、狄频繁入侵的局面;同时,王室衰微而已无力率领诸侯征伐异族和保护华夏文化,/攘夷0的历史责任落到霸主肩上。/尊王0是团结本族的手段,而/攘夷0是抵御外患的口号。/尊王0实现内部团结,内部团结才能对外/攘夷0,所以/尊王0与/攘夷0是一致的政策?。/尊王0成为面对外族入侵之时团结大家的一面旗帜,这一口号是对周王室/天下共主0地位的一种承认,也在客观上强化周王室的权威和地位。

2.义务关系的转移

义务关系作为封建社会中宗主对诸侯国控制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终结是王室对诸侯失去控制、王室权威衰落的重要表现。由于周王室无法履行对诸侯国的保护义务,所以诸侯国对王室的义务关系在霸主出现之后转移到霸主,同时周王室在转移义务的同时也转移权利。这里将讨论最重要的两项义务--助征和纳贡?。

春秋时期,伴随着王室衰弱和霸主的崛起,特别是霸主实际上充当原来周王室的角色。既然霸主作为体系稳定的维护者,为其附庸提供安全保障,那么,向其附庸要求酬劳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在极大地消耗资源的争霸战争中,霸主会将霸权的成本部分或全部转移到附庸身上。既然周王室在这一体系中的主导作用被霸主替代,所以原来的权利义务关系转移到霸主也是合乎逻辑的。不论助征和纳贡是依附霸主的象征,还是霸主争夺和维护霸权的剥削手段,附庸国都不得不被迫提供助征和纳贡的义务。但是,作为/伯主0的霸主在攫取自己的利益的同时,至少在表面上还能表现出对周王室的尊重。他们有时强迫附庸国去朝贡周王室,尽管自己也已经基本上终结对王室的义务关系;有时致力于王室的安定,尽管在干涉王室继承权等问题上带有政治目的。从本质上讲,春秋时期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封建义务关系已经解体,但霸权国出于维护霸权合法性的目的,一定程度上继续维护着周王室的权威。

3.宗法制度的崩溃

宗法制度的崩溃一方面源于宗族意识的淡薄化,一方面源于现实利益的选择。正如一个大家族一样,亲族关系纽带在经历数代人之后就渐渐变的松弛,这个大家族就面临分裂的危险。同样,依照宗法原则分封而形成的各诸侯国在经历发展之后,在心理上这种宗族观念也渐渐淡薄,对亲族观念的重视逐渐转向对现实利益的重视。同时,在诸侯国内部的变革也不利于这种亲族意识的传承:在诸侯内部,围绕继承

*收稿日期:2009-02-10

作者简介:辛万翔(1983-),男,甘肃白银人,硕士生。

第2期辛万翔: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和国际关系

权的斗争已经严重破坏家族情谊;异姓卿大夫的崛起本身就使家族认同无法再维持下去。于是,在体系和体系内主体两个层面,宗族意识逐渐淡薄化并遭到破坏。

同时,由于周王室实施宗法制的目的是将政治关系和亲缘关系交织在一起,所以宗法制度的崩溃也与周王室权威的衰弱密切相关,由于失去由上及下的权力制约,不可避免的产生下级对上级的离心倾向,这种离心倾向仅靠亲族观念是无法抑制的。周王室权威的衰弱,使整个权力体系失去仲裁者。虽然霸主代替周王室成为体系中的仲裁者,但由于霸权的本质,使得诸侯国在残酷的竞争中不得不采用实用主义的策略,而且不断变换的联盟关系也使诸侯国之间无法再保持过去的家族间情谊?。

家族观念的淡薄化和实用主义政治哲学的萌发使支持帝国的宗法制解体。但是,这时的宗法制的解体还处于过渡阶段,完全不能和战国时期那种残酷的、毫无顾及的竞争相比。事实上,一种/顾及旧情、不为己甚的心理加上畏惧名分,虽犯之而不敢过度之犯的矛盾心理,使得周室东迁后的百年间的中国尚不致成为弱肉强食的世界,这两种心理是春秋时期之所以异于后来战国时代的地方。0?

二、诸侯国的内部变革

1.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国内改革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的国内改革是跟当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紧密相关的。一方面是/助耕制度0的解体:由于农耕文化的发展和新的生产工具的使用,导致大量私田的开垦,但由于封建的土地关系使得新开垦的土地并不在纳赋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是战争的压力:由于战争的频繁,统治阶级需要将大量的赋税和人口投入到战争中去,这就使统治阶级产生获取更多资源的动力,而粮食和兵员是那个年代战争的必备资源。过去的/籍而补税0的/助耕制度0和/国人0组成军队的传统已经无法满足新的历史形势,统治阶级不得不将目光转向/私田0和耕种/私田0的平民?。另外,/铸刑书0产生的根源在于礼教约束和家族观念的崩溃而无法发挥控制人民的作用,那就必须使用法律的手段à。

但是,春秋时期在一些诸侯国出现的改革并不是普遍的,只能说是更大的改革浪潮的先声。这些改革仅仅是一些伟大的政治家的个人行为,不像战国时期的法家改革浪潮那样有一整套的理论支持和改革措施。春秋时期的改革也仅限于个别国家,没有在整个体系内形成整体性的变革。所以,春秋时期在个别诸侯国由个别的伟大政治家推行的改革并没有改变体系内主体的性质,当然也没有改变整个体系的性质,真正实现这种转变的是战国时期的法家改革浪潮。2.郡县制度的萌芽和采邑制的解体

关于/县0的起源有诸多不同说法á。春秋时期的楚晋两国的县制最具代表性,但楚晋两国关于/县0的记载却反映相反的方向:楚国的县大多是伐灭小国而置的边防重镇;晋国的县则具有明显的私有性质,是卿大夫的封邑。但这种差异背后蕴含着共同的因素--/县0的性质开始从过去的采邑转变为地方行政单位?。楚国由于向北扩张图谋争霸中原,而新征服的北方领土则是争霸中原的跳板,所以国君必须对这些地方进行有效的控制;晋国向周边扩张,由于新占领土不易管辖,所以封赏给有战功的将领而成为卿大夫的采邑,类似于西周王室/以藩屏周0的做法,/郡县中的县大夫和县公,仍然大都由卿大夫及其子弟担任,与战国时期的县令全由国君任免者不同。0o11

在/郡县制0下,/县0作为地方行政单位归国君直接统辖,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国君和县之间形成直接的统治关系,/县0的长官不是封臣,而是国君直接任命的官员。显然,/郡县制0和/分封制0是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两种中央与地方关系模式,而且在春秋时期,/郡县制0这种新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模式已经萌芽。但是,/县0作为地方行政单位在春秋时期并不占主导地位,和/郡县制0的萌芽相伴随的所谓/二级封建化0过程中,许多/县0实际上作为采邑被分封(以晋、鲁等华夏文明影响较深的诸侯国为代表)。晋国脱离采邑性质的/县0的出现要等到春秋后期;楚国也没有在县内形成新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赋税征收体制。完全具备地方政权性质、服从中央命令和政策、具备整套政治和军事组织的/县0要等到战国时期才能出现。

3./世官制度0的崩溃和科层制官僚体制的萌芽

/世官制度0就是凭借出身而自动获得政治权力,其与/世族制度0紧密相关。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就是:/宗法是统驭家族的原则,封建是扩充家族系统为统治系统的原动力,世族更是混合家族和统治系统而用宗法制来支配的一种特殊团体。0o12在家族和政治结合的宗法家族式政府里,/国君最亲近的亲属应该扮演最重要的政治角色,这是符合逻辑的。通常国君最亲近的宗室是他的兄弟,那么他们就应该是执政卿相最理想的人选。0o13但在春秋中后期,诸侯国政治权力的下移,强宗巨室在诸侯国内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存活下来并控制诸侯国的政权,使卿相的人选集中在强宗巨室之中。/当公子不再仅仅由于出身而自动获得部分统治权力时,国家与家族密切联系的终结已经发生。0o14同时,在春秋时期的卿大夫的家族内部盛行/家臣制0--即管理贵族日常事务的下层武士o15。随着强宗巨室控制诸侯国权力,这些家族的/士0阶层的地位随之上升并填补贵族大夫的消失所造成的权力真空。

但是不可否认,虽然出现科层制的萌芽,但显然当时的主导性政治模式依然是/封建制度0,新型的君主专制科层制国家的真正建立要等到战国时期。春秋后期的卿大夫集中在强宗巨室,高级官职仍然是强宗巨室的世袭官职,这在本质上并没有改变贵族专政的传统。在春秋时期,/士0并不是作为一个阶层而整体崛起,仅仅是其中的一些个人o16。春秋封建诸侯国和战国新型君主国之间的差异决定新旧/士0集团的差异。在战国初期,几个大国所实施的政治改革扫除最后的封建残余,过去领主对封臣的控制模式转变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模式。在这种新型国家里,高级官僚由国君选任,国君的亲属不再和国君分享权力;/封君制度0也与

139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第28卷

过去的/采邑制0存在本质的区别;/士0阶层成长为新型的行政管理专家和国家的精英阶层;国君通过一整套官僚体制控制着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行政官吏。

4.战国初期的法家改革浪潮

战国初期,/三晋0最先开始更深入的改革,其中以魏国的改革最为显著,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最为强大的国家。同时,/法家学派0的兴起为各国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持。最终,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成为法家改革的最高成就,其彻底性本身也成为秦与六国较量的优势o17。经历战国时期法家改革浪潮的这些大国已经变成与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性质完全不同的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国家。在这些国家,/由于不再有贵族能够挑战君主的统治权威,所以君主获得绝对权力。封建制下的社会等级分层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权威的两分系统:在上的统治者和在下的臣民。0o18过去国君之上的权威(周王室)和之下的权威(卿大夫)消失,可以说类似于近代欧洲的君主制主权国家开始形成。

三、欧洲与中国的比较

1.主权国家

主权观念是伴随君主集权观念和国家至上观念的兴起而出现,从中世纪后期王权集中化过程中孕育出的主权国家与中世纪时期的封建王国的最大区别在于:君主和其领导的政府在其领土上拥有最高的权威。/三十年战争0的结束则确立这样一个政治事实:在一定的领土内,由君主集权的行政机构行使立法和执法的权力,这项权力要高于那片领土上的其他权力。这个政治事实标志着各领土上君主的胜利,他们一方面战胜皇帝和教皇的权威;另一方面战胜其领土之内的封建诸侯们的野心。主权的概念最初可以表述为君主的最高统治权,这一概念经过后来的发展而成为一个抽象概念--在领土内部和外部都不受挑战的权威o19。

然而,中国春秋时期周王室的权威虽然摇摇欲坠,但其残余的影响力仍然不可忽视。/伯主0仍要在/尊王0的旗号下实现内部团结以抵御外族入侵和为自己的霸权谋取合法性;古老的宗族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还约束着诸侯国的行为;甚至韩赵魏三家和田氏在战国初期的变革还需要王室的承认o20。虽然周王室的权威已经严重衰弱,更多的是名义上的尊重,但春秋时期的诸侯国的国内结构也使其不能称之为主权国家。在诸侯国内部,国君从分封土地起就无法对领土范围内的土地实施控制,即还广泛存在封建的地方割据因素;官僚体系仍然是家族式的,国君的叔伯和兄弟与国君分享着权力o21。总之,一方面周王室的权威并没有像战国时期那样消失殆尽,另一方面诸侯国的国内也没有形成战国时期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结构,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不能称之为主权国家。

按照主权的定义,战国时期的列国可以说类似于主权国家。/三十年战争0结束后的欧洲近代国家摆脱皇帝特别是教皇的束缚,战国时期的主要国家同样完全无视周王室的存在与影响。欧洲近代国家抑制住国内诸侯的野心,君主逐渐建立起垂直的税收体系和官僚体制;战国时期的主要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科层制国家同样成为历史的主流。战国时期的君主能够在国家内部和外部行使最高的权威,从而相当于欧洲在17、18世纪的专制君主。同样,战国时期的君主在国内的权威也被法家发展为一个法律事实:君主成为法律的唯一来源并且不受法律的约束,处于法律之上而且是法律的裁决者o22。

2.民族意识

在中世纪前期,日耳曼各部族天然的、朴素的族群意识以及入侵后对传统的继承和罗马化程度的差异事实上成为近代欧洲民族意识的重要根源之一o23。各部族间的相互蔑视和仇恨与王权的集中紧密相连,在君主的带领下共同抗击/敌人0的过程中产生共同的群体意识。一方面,国王和普通民众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封建领主,在君主的名义下,封建的效忠意识渐渐从个人过渡到群体。另一方面,在反对外来攻击的过程中形成团结一致的群体情感o24。另外,随着教会权威的下降和人们对罗马教廷的普遍怀疑,以及君主集权化过程中王权对教会的控制,使得基督教统一欧洲的作用丧失,新的认同意识逐渐转向君主和王国o25。

与欧洲中世纪的契约式的封建关系相比,中国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家族式封建关系更有利于形成/大一统0观念。/华夏族0的概念本身就是经历各族群混合后而形成的:位于黄河中下游的华夏族拥有先进的农耕文化,从而对周边的异族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在/尊王攘夷0的过程中,既团结本族,又在抵御外寇的同时对外族进行同化,最终在春秋时代混合成为整个/华夏族0o26。中国在西周时期就形成基于宗法制的家族文化)))周王朝在黄河中下游建立自己家族式的统治秩序,通过家族纽带维持帝国秩序,血统和族群的同源性成为民族凝聚力的基本因素,并导致政治上的共同意识和文化上的一体化取向,而中国的国家认同就是基于这种/大一统0观念之上o27。战国时期,出身寒微的士人阶层大量地流动于各君主集权国家,特别是出身寒微的平民学者,/并不承认贵族特权,而他们却忘不了封建制度所开始的天下,只有一个共主,一个最高中心的历史观念。因此他们从国际联盟,再进一步而期求天下一家。,,其实凡属那时的知识分子,无不是流动的,即是无不抱有天下一家的大同观念。他们绝不看重那些对地域家族有限度的忠忱,因此而造就秦汉以下中国之大一统。0o28

3.联盟关系

/三十年战争0时期欧洲的几大政治体与战国时期的/七雄0确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欧洲在面对哈布斯堡家族联合体的压力时,其他几大力量结成坚固的联盟关系;而战国时期的其他六强面对秦国的统一进程却在/合纵0和/连横0政策之间摇摆不定。最终的结果是欧洲在反哈布斯堡联盟胜利后确立其政治体多元化的特色,而中国则由秦实现统一而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

由于欧洲在中世纪就已形成的竞争机制,哈布斯堡家族联合体所主张的政治和宗教原则事实上将严重侵蚀欧洲的

140

第2期辛万翔: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和国际关系

多元性。哈布斯堡家族联合体在其帝国扩张的过程中要面对很多的敌人,尽管这些敌人是出于不同的目的反对帝国扩张,但在反对哈布斯堡帝国扩张的统一目标下实现联合和相互支援。最终,以哈布斯堡家族联合体为一方,以反哈布斯堡联盟为一方形成两大集团。5威斯特伐利亚和约6的精髓在于确立欧洲大陆的力量均势和政治力量的多元性,而欧洲近代国际关系体系就是建立在这种多元性基础之上的o29。

反观战国时期的/七雄0,尽管/合纵0政策对于其他六国来说是抗秦的最佳选择,但六国却无法在抗秦的统一目标下结成像反哈布斯堡联盟那样的联盟体系。六国为自身的利益选择而在/合纵0和/连横0政策之间摇摆不定,而秦国则不断变换联盟关系,最终各个击破。/合纵0最终归于失败的根源在于这时各大国都奉行的兼并政策,没有一个国家愿意维持现状,没有一个国家不想对外扩张。一方面由于的大国都持有相同的目的,面对秦的分化策略容易导致联盟的解体;另一方面秦国在联盟关系的变幻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逐个打击,最终导致联盟彻底崩溃。其他六国本身就没有单独抗秦的实力,联盟的解体使其他六国无法避免被吞并的命运。正如苏辙在5六国论6中所言:/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0狭隘的利益选择导致脆弱的联盟关系,最终使六国无法阻挡秦的统一进程o30。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从封建割据状态向大一统国家过渡的阶段,即从局部统一走向最终统一的阶段。在这样的历史阶段,虽然出现类似于近代欧洲独立主权国家那样的君主专制科层制国家,但是由于中国历史的特殊性--政治上的共同意识和文化上的一体化取向,最终导致秦的大一统,而战国时期各列国奉行的兼并政策和不断变换的联盟关系本质上也是由这种特殊性决定的。

注释:

1/封建社会0是指中国历史中实施分封制和贵族制的历史时代,具体对中国/封建社会0的定义请参照:童书业,5春秋史6,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66-67页;张荫麟,5中国史纲6,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4-25页;瞿同祖,5中国封建社会6,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6-10页;钱穆,5国史新论6,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1-2等。

o童书业,5春秋史6,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44-146页。?童书业,5春秋史6,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57-158页、第278页。

? 张荫麟,5中国史纲6,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63页。

?参照张荫麟对/封建组织崩溃0的评价:张荫麟,5中国史纲6,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50-54页。

? 张荫麟,5中国史纲6,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53页。

?/私田0的开垦和/助耕制度0的解体参照:白寿彝,5中国通史6,第三卷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88-393页;关于/国野制度0的分析参照:杨宽,5先秦史十讲6,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第154-189页。

à/铸刑书0的分析参照:白寿彝,5中国通史6,第三卷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15-416页。á杨宽认为/县0源于商周两代的别都制,在西周时是天子统治的王畿内的地方组织名称,杨宽,5先秦史十讲6,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第107-110页;白寿彝认为/县0具有国君直属的边地军事重镇性质,但国君任命的县之长官可以世袭,白寿彝,5中国通史6第三卷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14页;童书业认为/县0是一种国都郊外的地域的划分,即国都外的地方区划,童书业,5春秋史6,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93页。

?对楚国的/县0的考察参照:杨宽,5先秦史十讲6,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8-109页;对晋国的/县0的考察参照:白寿彝, 5中国通史6,第三卷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12-414页。楚国的县大夫是国君指定的贵族;而晋国的县大夫则由卿大夫在自己的家臣中指定。但是,伴随晋国卿大夫地位的上升和消除/采邑制0之弊端的努力,在晋国出现由卿大夫直接任命家臣去管理领地的现象。当晋国的卿大夫分割晋国政权而成为事实上独立的/一国之君0,原来管理/县0的家臣就相当于楚国指定的县尹。

l v白寿彝,5中国通史6第三卷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11页。

l w/世族制度0和/世官制度0参照:童书业,5春秋史6,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69-72页、第246-247;/家族主义0国家的讨论参照:许倬云,5中国古代社会史论6,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第1-10页。

l x许倬云,5中国古代社会史论6,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第6页、第94页。

l y许倬云,5中国古代社会史论6,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第30-39页。

l z张荫麟,5中国史纲6,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38-42页。 l{许倬云,5中国古代社会史论6,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第39-44页。

l|法家改革的具体措施和评价详见:杨宽,5战国史6,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6-179页;白寿彝,5中国通史6,第三卷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71-487页。

l}许倬云,5中国古代社会史论6,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第113-114页。

l~[美]H an s J.M orgenthan,Politics Among Nation s:T he Struggle for Pow er and Peace(影印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pp.

328-330.

m u张荫麟,5中国史纲6,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95-97页。 m v许倬云,5中国古代社会史论6,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第63 -66页。

m w[美]H an s J.M orgenthan,Politics Among Nation s:T he Struggle for Pow er and Peace(影印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pp.

330.

m x[法]马克#布洛赫,5封建社会6下卷,张绪山等译,商务印书馆, 2004年,第691-694页;1英2H.G.Wells,A Short His tory of T he World,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pp.166,197-198.

m y[法]马克#布洛赫,5封建社会6下卷,张绪山等译,商务印书馆, 2004年,第612-618页;[法]J.阿尔德伯特等,5欧洲史6,蔡鸿宾等译,海南出版社,2002年,第281、286-287页。

m z[英]H.G.W ells,A S hort H istory of T he W orld,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pp.216-225,243-247.

141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第28卷

m{童书业,5春秋史6,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77-278页。 m|钱穆,5国史新论6,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9-11页;白寿彝, 5中国通史6,第三卷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29页。 m}钱穆,5国史新论6,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10页。战国时期人才自由流动的讨论参照:许倬云,5中国古代社会史论6,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第46-61页。 m~[美]保罗#肯尼迪,5大国的兴衰6,陈景彪译,国际文化出版社, 2006年,第29-68页。

n u战国时期联盟关系的详细叙述参照:杨宽,5战国史6,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20-270页;对/合纵连横0政策的评价参照:张荫麟,5中国史纲6,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09-110页。

States and Interstate Relations in Spring&Autu mn Period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XIN Wan-xiang

(Central Asia In stitute,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730000,China)

Abstract:With regard to the debates w hether ex isted the so vereig n states and interstate relations in Spring &Autum n Period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scho lar s have published some correlative resear ch produc-tion.I consider that the Spring&Autumn Period is the co llapsing period o f the Chinese Feudal Society,the status of the King o f the Chou and the nature o f the vassal states had begun to change;in War ring States Period,after the seven pow er s'Legalists Refo rm and annex ing w ars,the vassal states tr anslated to the cen-tralized and auto cratic mo narchy.First,the natures o f the vassal states in Spr ing&Autumn Period and the seven pow ers in Warring States Period w ere different:in Spring&Autumn Period,the vassal states did not have the elements of independent sov ereign states and belonged to the feudal local adm inistrative system; and the seven pow ers in Warring States Period,w ere the independent,centralized and autocr atic mo narchy w hich deviated the nature of the feudal local administrative system.Seco nd,the r elations of vassal states in Spring&Autum n Period and War ring States Period w ere different from the national sov er eign states in moder n tim es:in Spring and Autum n Period,the fights am ong the vassal states w ere feudal abr uptio n,but no t a regional internatio nal system;Warring States Period w as the translation phase w hich from the feudal abruption to the great national reunification,from local unification to the ultim ate r eunification.

Key words:Spring&Autumn Period and Warring States Per io d;vassal states;interstate relations

14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