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园林绿化及仿古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10版)

《浙江省园林绿化及仿古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10版)

《浙江省园林绿化及仿古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10版)
《浙江省园林绿化及仿古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10版)

《浙江省园林绿化及仿古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10版)

总说明

一、《浙江省园林绿化及仿古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10版)(以下简称本定额)是根据省建设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关于组织修订<浙江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2010版)>的通知》(建建发[2009]165号)、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 - 2008及有关规定,在《浙江省园林绿化及仿古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03版)的基础上,依据设计、施工验收规范以及安全操作规程等,结合本省实际情况编制的。

二、本定额是按照正常的施工条件,成熟的施工工艺,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合格的材料(成品、半成品)为基础编制,反映我省施工企业的平均消耗量水平,是完成定额项目规定工作内容所需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的消耗量标准。本定额的工作内容仅对主要工序作了说明,次要工序虽未一一列出,定额均已考虑。

三、本定额是指导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投标报价的编制以及工程合同价约定、竣工结算办理、工程计价纠纷调解处理、工程造价鉴定等的依据。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或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工程建设项目,编制招标控制价应执行本定额。

四、本定额分上下两册,内容包括绿化工程,园路、园桥、假山工程,园林景观工程及仿古建筑工程。

本定额未包括的项目,可按本省其他相应工程计价定额计算,如仍缺项的,应编制地区性补充定额或一次性补充定额,并按规定履行申报手续。

五、本定额适用于本省区域内的绿化和园路、园桥、假山、园林景观及仿古建筑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包括道路、庭园、建筑内外和建筑物之间的绿化及小型园林建筑工程。

六、本定额的人工消耗量是以《建设工程劳动定额》LD/T 75.1t~3 -2008为基础,结合园林绿化及仿古建筑工程的特点及本省的实际情况编制的。定额已考虑了各项目施工操作的直接用工、其他用工(材料超运距、工种搭接以及临时停水、停电等人工)及人工幅度差。定额每工日按8h工时制考虑。园林绿化工程、土(石)方工程、垂直运输工程日工资单价按一类人工40元计算;园路、园桥、假山工程,园林景观工程,打桩、基础垫层工程,砌筑工程,混凝土工程,围堰、脚手架工程日工资单价按二类人工43元计算;其他工程日工资单价按三类人工50元计算。

七、有关建筑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说明:

1.定额中材料、成品及半成品是按合格产品考虑的。

2.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的定额消耗量均包括场内运输损耗和施工操作损耗。3.材料价格包括市场供应偷、运杂费、运输损耗费、采购保管费。

4.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的场内水平运输(从工地仓库、现场堆放地点或现场加工地点至操作地点)除定额另有规定者外,均已包括在相应定额内,垂直运输另按第十三章垂直运输工程定额计算。

5.本定额中的黄砂,用于垫层的为毛砂,用于混凝土及砂浆配合比的为净砂,其过筛人工及筛耗已包括在材料价格内。用于混凝土的碎石,其材料价格内已考

虑了一定比例的冲洗费用和损耗。

6.本定额中淋化每立方米石灰膏按统货生石灰750kg编制。

7.本定额木种分类如下:

一、二类:红松、水桐木、樟子松、白松(云杉、冷杉)、杉木、杨木、柳木、椴木。

三、四类:青松、黄花松、秋子木、马尾松、东北榆木、柏木、苦楝树、梓木、黄菠萝、椿木、楠木、柚木、樟木、栎木(柞木)、檀木、色木、槐木、荔木、麻栗木(麻栎、青刚)、桦木、荷木、水曲柳、华北榆木、榉木、枫木、橡木、核桃木、樱桃木。

8.定额中的周转材料按摊销量编制,且已包括回库维修消耗量及相关费用。9.定额子目中次要的零星材料虽未一一列出,但已包括在其他材料费内。

八、有关建筑机械台班定额的说明:

1.本定额的机械台班机上人工是按现行《全国建筑安装工程统一劳动定额》及本省实际情况编制的,台班单价按《浙江省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20 10版)计算,每一台班按8h工作制考虑,并增加了生产使用的机械幅度差。

2.本定额中建筑机械的类型、规格是按正常施工、合理配置及本省施工企业机械配备情况考虑的,未列出的零星机械已包括在定额内。

3.定额未包括大型机械场外运输及安拆费用,发生时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选用的实际机械种类及规格,按《浙江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10版)的有关规定计算。

九、本定额适用于建筑物檐高20m以内的工程,檐高超过20m的,建筑物超高施工增加费参照《浙江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10版)的有关规定计算。

十、定额中的建筑物檐高是指设计室外地坪至建筑物檐口底的高度,突出主体建筑物屋顶的电梯机房、楼梯间、有围护结构的水箱间、嘹望塔等不计高度。

十一、建筑物的层高是指本层设计楼(地)面至上一层楼面的高度。

十二、在外围开窗面积小于室内平面面积2.5%的地下室、库房及暗室等室内施工时,所发生的洞库照明费按所涉及子目定额人工费的40%计算。

十三、定额中凡注明“××以内”或“××以下”者,均包括本身在内;注明“××以外”或“××以上”者,则不包括其本身。

十四、定额中遇两个或两个以上系数时,按连乘的方法计算。

十五、本定额由浙江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负责解释与管理。

上册园林绿化工程

第一章园林绿化工程

说明

一、本章定额包括种植和养护两部分。种植定额包括种植前的准备、种植过程中的工料、机械费用和种植完工验收前的苗木养护费用。具体分苗木起挖;苗木移植;大树迁移(包括大树砍伐);支撑、卷杆、遮阴棚搭设;地形整理、滤水层及人工换土。养护定额为种植完工验收后的绿地养护费用。

二、种植定额基价中未包括苗木、花卉价格,其价格根据当时当地的价格确定,乔木的种植损耗按1%计算,灌木等种植损耗按5%计算。

三、本章定额未包括种植前清除建筑垃圾及其他障碍物。

四、起挖或栽植树木均以一、二类土为计算标准,如为三类土,人工乘以系数

1. 34,四类土人工乘以数1. 76,冻土人工乘以系数

2.20。

五、本定额以原土回填为准,如需换土,按“换土”定额另行计算。土坡高差在

0.3~ 1m之间的,参照“机械造坡”定额计算。

六、设计未注明土球直径时,乔木按胸径的8倍计算,不能按胸径计算时,则按地径的7倍计算土球直径,灌木或亚乔木(如丛生状的桂花等)按其蓬径的173计算土球直径。胸径指离地面1.2m高处的树杆直径,地径指离地面0.3m高处的树杆直径。

七、乔木高度指苗木露出地表的根茎部支树冠顶部之间的距离。

八、反季节种植的人工、材料、机械及养护等费用按实结算。根据植物品种在不适宜其种植的季节(一般在每年的1月、2月、7月、8月)种植,视作反季节种植。

九、水生植物分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定额只考虑在有水的塘中种植水生植物,干塘种植按实结算。

十、绿化养护定额适用于苗木种植后的初次养护。定额的养护期为一年,实际养护期非一年的,定额按比例换算。养护标准参照《杭州市城市绿地养护质量标准》(见附录),本定额以二类绿地养护标准编制。一般要求行道树成活率在95%以上;其他的成活率在98%以上;保存率为100%。

十一、灌木片植是指每块种植的绿地面积在5 m2以上,种植密度每m2大于6株,且三排以上排列的一种成片栽植形式。

十二、本定额未包括的项目:

1.非适宜地树种的栽植、养护及反季节的栽植、养护;

2.古树名木和超规格大树的栽植、养护;

3.离架绿化、边坡绿化的栽植、养护;

4.屋顶绿化、水生植物的养护;屋顶绿化的垂直运输及设施保护费。

5.绿化围栏、花坛等设施的维护费用。

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遮荫棚面积按展开面积计算。

二、草绳绕树杆长度按草绳所绕部分的树杆长度以“m”计算。

三、乔木、亚乔木、灌木的种植、养护以“株”计算。

四、草皮的种植、草坪养护以“mZ”计算。

五、单排、双排、三排的绿篱种植、养护,均以“延长米”计算。

六、花卉的种植以“株”计算。

七、攀缘植物的养护,以“株”计算。

八、草本花卉、地被植物的养护按“m2”计算。

九、湿生植物、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以“株(丛)”计算,漂浮植物以“扩”计算。

十、竹类养护以“株”计算。

十一、球型植物的养护以“株”计算。

十二、灌木片植的种植、养护按绿地面积以“m2”计算。

第二章园路、园桥、假山工程

说明

一、本章定额包括堆砌假山、园路及园桥工程。园路包括垫层、面层,如遇缺项,可套用其他章相应定额子目,其合计工日乘以系数1.10。园桥包括基础、桥台、桥墩、护坡、石桥面、木桥面等项目,如遇缺项,可套用其他章节相应定额,其合计工日乘以系数1.25。

二、每10m2冰梅数量在250至300块时,套用冰梅石板定额;每10m2冰梅数量在250块以内时,其人工、切割锯片乘以系数0.9,每10扩冰梅数量在300块以上时,其人工、切割锯片乘以系数1.15,其他不变。

三、花岗岩机割石板地面定额,其水泥砂浆结合层按3cm厚编制。

四、满铺卵石面的拼花是按单色卵石、粒径4~6cm编制的,设计分色或粒径不同时,应另行计算。水泥砂浆厚度按2.5cm编制。

五、铺卵石面层定额包括选、洗卵石和清扫、养护路面。

六、洗米石地面为素水泥浆粘结,若洗米石为环氧树脂粘结应另行计算。

七、斜坡(疆磋)已包括了土方、垫层及面层。如垫层、面层的材料品种、规格等设计与定额不同时,可以换算。

八、木栈道不包括木栈道龙骨,木栈道龙骨另列项目计算。木栈道柱、梁、桁条及临水面打桩可分别按其他章节相应定额项目执行。

九、堆砌假山包括湖石假山、黄石假山、塑假石山等,假山基础除注明者外,套用基础工程相应定额。

十、砖骨架塑假山,如设计要求做部分钢筋混凝土骨架时,应进行换算。钢骨架塑假山未包括基础、脚手架、主骨架表面防腐的工料费。

十一、湖石、黄石假山及布置景石是按人工操作、机械吊装考虑的。

十二、假山的基础和自然式驳岸下部的挡土墙,按基础工程相应定额项目执行。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园路垫层两边若做侧石,按设计图示尺寸以“m2”计算。两边若不做侧石,设计又未注明垫层宽度时,其宽度按设计园路面层图示尺寸,两边各放宽5。m 计算。

二、园路面层按设计图示尺寸,以“m2”计算。

三、斜坡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四、路牙、树池围牙按“m”计算,树池盖板按“m2”计算。

五、木栈道按“m2”计算,木栈道龙骨按“m3”计算。

六、园桥毛石基础、桥台、桥墩、护坡按设计图示尺寸以“m3”计算。石桥面、木桥面按“m2”计算。

七、假山工程量按实际堆砌的假山石料以“t”计算,假山中铁件用量设计与定

额不同时,按设计调整。

堆砌假山工程量(t)=进料验收的数量一进料剩余数量

当没有进料验收的数量时,叠成后的假山可按下述方法计算:

1.假山体积计算:

V体=A矩× H大

式中:A矩:假山不规则平面轮廓的水平投影面积的最大外接矩形面积(m2); H大:假山石着地点至最高顶点的垂直距离(m);

V体: 叠成后的假山计算体积(m3)。

2.假山重量计算:

W重=2.6 × V体× K n

式中:W重:假山石重量(t);

2.6: 石料比重(t/m3),石料比重不同时按实调整;

K n:系数。当H ≤lm时,K n取0.77;当1m≤H大≤2m时,K n取0.72;

当2m<H大≤3m时,K n取0.65;当3m< H大≤4m时,K n取0.60。

3.各种单体孤峰及散点石。按其单位石料体积(取单体长、宽、高各自的平均值乘积)乘以石料比重计算。

八、塑假石山的工程量按其外围表面积以“m2”计算。

九、堆砌土山丘按设计图示山丘水平投影外接矩形面积乘以高度的l/3,以体积计算。

十、钢骨架制作、安装按“t”计算。

第三章园林景观工程

说明

一、园林景观(园林小品)是指园林建设中的工艺点缀品,其艺术性较强、要求高;包括堆塑装饰和小型预制钢筋混凝土水磨石及竹、木、金属构件和一些石作小品等小型设施。

二、园林景观定额所用木材按一、二类木种编制,设计若用三、四类木种,其制作安装定额人工乘以系数1.25。定额中木材以自然干燥为准,如需烘干,其烘干费用另行计算。本定额木材以刨光为准,刨光木材损耗已包括在定额内,如糙介不刨光者,木工乘以系数0.5,方材用量改为1.05m3,其他不变。

三、塑松(杉)树皮、塑竹节竹片、塑壁画面、塑木纹、塑树头等子目,仅考虑面层或表层的装饰抹灰和抹灰底层,基层材料均未包括在内。

四、塑松棍是按一般造型考虑,若艺术造型(如树枝、青松皮、寄生等)应另行计算。

五、塑黄竹、松棍每条长度不足1.5m者,合计工日增加50%,如骨料不同,可作换算。

六、水磨石景窗如有装饰线或设计要求弧形或圆形者,人工增加30%,其他不变。

七、预制构件(除原色木纹板外)按白水泥考虑,如需要增加颜色,颜料用量按石子浆的水泥用量8%计算。

八、水磨石飞来椅凳脚按素面考虑,如需装饰另行计算。

九、金属构件为黑色金属,如为其他有色金属应扣除防锈漆材料,人工不变。黑

色金属如需镀锌,镀锌费另计。

十、喷泉定额是指在庭院、广场、景点的喷泉安装,不包括水型的调试及程序控制调试的费用。

管架项目适用于单件重量在100kg以内的制作与安装,并包括所需的螺栓、螺母的价格。木垫式管架,不包括木垫重量,但木垫的安装工料已包括在定额内。弹簧式管架,不包括弹簧本身价格,其费用应另行计算。

喷头安装是按一般常用品种规格进行编制的,如与定额品种规格不同时,可另行计算。

喷泉给排水的管道安装、阀门安装、水泵安装等给排水工程,可按设计要求,套用《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的相应子目。

水泵网如用不锈钢材料,人工乘以系数1.1,材料用量不变,价格换算。

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塑松(杉)树皮、塑竹节竹片、塑壁画面、塑木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展开面积计算。

二、塑松棍、皮,塑黄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延长米”计算。

三、墙柱面镶贴玻璃钢竹节片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展开面积计算。

四、塑树桩按“个”计算。

五、水磨石景窗、水磨石平板凳、水磨木纹板、非水磨原色木纹板、飞来椅、预制混凝土花色栏杆、金属花色栏杆、PVC花坛护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延长米”计算。

六、木制栏杆按“m3”计算。

七、柔性水池按“m2”计算。

八、草屋面、树皮屋面按设计图示尺寸以“m2”计算。

九、木花架椽按设计图示尺寸以“m3”计算。

十、金属构件按“t”计算。

十一、木制花坛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展开面积计算。

十二、石桌、石凳、石灯笼、塑仿石音箱按“个”计算。

十三、管道支架按管架型式以“t”计算。

十四、喷头安装按不同种类、型号以“个”计算。

十五、水泵网安装按不同规格以“个”计算。

第四章土石方、打桩、基础垫层工程

说明

一、本章定额包括土方、石方、打桩、基础垫层。混凝土基础与混凝土垫层的划分,一般以设计确定为准,如设计不明确时,以厚度划分:15cm以内的为垫层,15cm以上的为基础。

二、同一工程的土石方类别不同,除另有规定者外,应分别列项计算,土石方类别查阅《土壤及岩石(普氏)分类表》。

三、人工土方:

1.人工挖土方最大深度按4.Om计算,超出4.Om,且仍采用人工挖土的超深范围的土方,每增加lm按相应定额乘以系数1.15计算。

2,在挡土板下挖土人工乘以系数1.20,在群桩之间挖土人工乘以系数1.25。3.平整场地指原地面与设计室外地坪高差平均相差士30cm以内的原土找平。如原地面与设计室外地坪标高平均相差30cm以上时,应另按挖、运、填土方计算,不再计算平整场地。

4.挖土方除淤泥、流砂为湿土外,均以干土为准,如挖运湿土,其定额乘以系数1.18。湿土排水(包括淤泥、流砂)应另列项目计算。湿土排水可套用建筑工程定额相应子目。

5.干土、湿土以地质资料提供的地下水位为分界线,地下常水位以上为干土,以下为湿土。如果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时,干湿土划分,仍以地下常水位为准。6.挖地槽底宽在3.0m以上,地坑底面积在20m2以上,平整场地厚度在30cm

以上者,套用挖土方定额。

四、机械土方:

1.机械挖土方定额已包括机械挖不到的土方及修整底边所需的人工。

2.推土机、铲土机重车上坡,如果坡度大于5%时,套用定额乘以下表系数。

3.推土机、铲运机在土层厚度小于30cm挖土时,推土机、铲土机定额乘以系数1.20。

4.挖掘机在垫板上进行作业时,定额乘以系数1.25,铺设垫板所增加工料费,另行计算。

5.土石方爆破工程参照浙江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03版)》相应子目计算。

五、打桩工程:

1.预应力管桩按成品构件编制。

2.人工挖孔桩挖孔按设计注明的桩芯直径及孔深套用定额。挖孔桩护壁不分现浇或预制,均套用安设混凝土护壁定额。

3.人工打桩按木桩长度套用相应定额子目,木桩防腐费用按实计算。如在支架上打桩,人工乘以系数1.25。

六、人工凿岩石应按岩石分类,根据岩石不同硬度,套用相应定额子目。

七、人工翻挖路面,人工翻挖平石、侧石定额已综合了机械翻挖。

八、基础垫层

1.垫层材料的配合比设计与定额不同时,应进行换算。

2.毛石灌浆如设计砂浆标号不同时,砂浆标号进行换算。

3.碎石、砂垫层级配不同时,砂石材料数量进行换算。

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人工土方:

1.平整场地工程量按建筑物底面积的外边线每边各放2.0 m所围的面积计算。

2.地槽、坑挖土深度自槽沟底至设计室外地坪。如原地面平均标高低于设计室外地坪30cm以上时,挖土深度算至原地面。

3.地槽长度:外墙按外墙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按基础底净长计算,不扣除工作面、垫层及放坡重叠部分长度,附墙垛凸出部分按砌筑工程规定的砖垛折加长度合并计算,不扣除搭接重叠部分的长度,垛的加深部分亦不增加。

4.地槽、地坑需放坡时,放坡系数)、认根据施上组织设计的规定计算,如施工组织设计未规定时,可按下表规定计算:

5.土石方工程施工中如需加工作面,应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计算,若无规定时,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l)混凝土基础或混凝土基础垫层,需支模板时,每边增加工作面30cm。(2)砌筑毛石基础,每边增加工作面15cm。

(3)使用卷材或防水砂浆做垂直防潮层时,每边增加工作面80cm。

(4)支挡土板时,按图示槽、坑底宽尺寸每边各加10cm计算。

6.土石方的体积,按自然密实体积计算,填方按夯实后的体积计算。淤泥、流砂按实际计算。运土石方按虚方计算时,其人工乘以系数0.8。

二、机械土方:

1.机械土方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开挖范围及有关内容计算。

2.余土或取土运输工程量按需要发生运输的天然密实体积计算。

3.场地原土碾压面积按图示面积计算,填土碾压,按图示尺寸计算,体积乘以系数1.1。

4.机械挖土方深度超过下表深度,如施工组织设计未明确放坡标准时,可按下表系数计算放坡工程量,施工设计未明确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时,可参照人工土方标准计算。

三、打桩工程:

1.打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按设计桩长以“延长米”计算。

2.送桩长度按设计桩顶标高至自然地坪另增0.50m计算。

3.人工挖孔桩的土方工程量按护壁外围截面积乘以孔深以“m3”计算,孔深按自然地坪至设计桩底标高的长度计算,挖淤泥、流砂、人岩增加费按实际挖、凿数量以“m3”计算。

4.人工挖孔桩、灌注桩芯混凝土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实体积以“m3计算。护壁工程量按设计图示体积以“m3”计算。

5.圆木桩材积按设计桩长(包括接桩)及稍径,按木材材积表计算,其预留长度的材料已考虑在定额内。

四、人工凿石按图示尺寸以“m3”计算。

五、垫层:

1.基础垫层按图示尺寸计算,不扣除嵌人承台基础的桩头所占体积。带型基础的垫层外墙按中心线、内墙按基底净长计算,独立柱基间按基底净长计算,附墙垛折加长度合并计算,不扣除重叠部分的体积。

2.地面垫层工程量按地面面积乘以厚度计算。

3.塘渣垫层工程量按实计算。

第五章砌筑工程

说明

一、砖墙砌筑是以内、外墙划分的,艺术形式复杂程度等因素,已综合考虑在定额内。

二、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划分:砖石基础与墙身以设计室内地坪为界,地坪有坡度时以地坪最低标高处为界;基础与墙身采用不同材料,不同材料的分界线位于设计室内地坪土30cm以内时以不同材料的分界线为界,超过土30cm时仍按设计室内地坪为界。

三、定额中砖的用量是按常用规格编制的,设计规格与定额不同时,砖及砂浆用量应作调整。

四、砖墙定额中已包括立门窗框的调直用工以及腰线、窗台线、挑檐等一般出线用工。

五、本定额所列砌筑砂浆如设计与定额不同时,应作换算。标准砖、多孔砖、土青砖等砖墙,墙厚大于1/2砖的,如设计采用M2.5砂浆砌筑,除砌筑砂浆强度等级换算外,每10m3砌体另增加水泥用量11kg。

六、砖旋、砖过梁、腰线、砖垛、砖挑檐等砌体,除注明外,均并人墙身内计算。

七、马头墙砌筑工程量并人墙体工程量计算,每座马头墙增加砌筑人工0.5工日和架子费用20元。马头墙涉及的钢筋混凝土挑梁套用本册钢筋混凝土章节中的钢筋混凝土过梁,抹灰套用相应的抹灰定额子目。

八、砌体钢筋加固和墙基、墙身的防潮、防水等按有关章节的相应定额及规定计算。

九、异形砖柱是指断面形状不是矩形的砖柱。

十、本定额涉及节能墙体砌筑材料为混凝土实心砖、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如实际使用其他砌体材料的,可参照建筑工程相关节能定额子目。

1、多孔砖、实心砖及砌块砌筑有防水、防潮要求的墙体时,若以实心(普通)砖作为导墙砌筑的,导墙与上部墙身主体需分别计算,导墙部分套用零星砌体相应定额。

2、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定额已包括砌块零星切割改锯的损耗及费用。

3、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的墙端与混凝土柱或墙等侧面交接处,除自保温墙外,定额是按预留柔性材料嵌缝所需缝隙进行编制,如实际砌块砌筑粘结剂直接连接的,换算砌块单价,参照土建节能定额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采用粘

结剂砌筑的相应定额。

4、柔性材料嵌缝定额已包括两侧嵌缝所需用量,其中PU发泡剂的单侧嵌缝尺寸按20mmx25mm考虑,如实际与定额不同时,PU发泡剂用量按比例调整,其余用量不变。

十一、除定额单列子目以外的各类砌体按直性砌筑编制,如为圆弧形砌筑者,按相应定额人工用量乘以1.10,砖(砌块)及砂浆(粘结剂)用量乘以系数1.03。

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条形砖基础、毛石基础工程量按断面面积乘以长度计算。长度:外墙砖基础按外墙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砖基础按内墙净长计算,不扣除重叠部分的体积;其余基础按基础底净长计算。按基底净长计算后应增加的搭接体积按设计图示尺寸计算。

二、计算条形砖(石)基础长度时,附墙垛凸出部分按折加长度合并计算,不扣除搭接重叠部分的长度,垛的加深部分也不增加。附墙垛折加长度L按下式计算:L=ab/d

式中a、b―附墙垛凸出部分断面的长、宽;d―砖(石)墙厚。

三、计算条形砖基础工程量时,两边大放脚体积合并计算,大放脚体积=砖基础长度x大放脚断面积,大放脚断面积按下列公式计算:

等高式:S=n(n+l)ab

间隔式:S=Σ(a×b)+Σ(a×b/2)

式中n:放脚层数;a、b―每层放脚的高、宽(凸出部分)。

注:标准砖基础:a=0.126m(每层二皮砖) b=0.0625m

四、独立砖柱基础工程量按柱身体积加上四边大放脚体积计算,砖柱基础工程量并入砖柱计算。

四边大放脚体积V按下式计算:

V=n(n+1)ab〔2/3(2n+1)b+A+B〕

式中A、B―砖柱断面积的长、宽,其余同上。

五、砖墙厚度,不论设计有无注明,均按下表计算:

使用地方砖时,其人工、材料按实调整,墙厚在一砖以内的,按砖的尺寸计算;墙厚在一砖以上的,按砖的尺寸加每个灰缝1cm计算。

六、墙身高度:

1.外墙:沿口外墙高度算至其中心线的屋面板或椽子顶面;坡屋面无沿口天棚者算至屋面板底,墙内外有天棚且墙不砌到顶者算至天棚面加高10cm;平屋面算至屋面板顶面,有女儿墙算至女儿墙压顶底。

2.内墙:无天棚者,算至屋面板(或楼板)顶面;双面有天棚不砌到顶者,按天棚面加高10cm,如位于屋架或梁下面,算至屋架或梁底。

3.框架墙:不分内、外墙均按净高计算。

4.山墙:算至山尖的1/2高度计算。

七、墙身长度:外墙按外墙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按内墙净长计算,附墙垛按折加长度合并计算;框架墙不分内、外墙均按净长计算。

八、砖柱:柱基和柱身工程量合并计算,套砖柱定额。

九、空花墙按空花部分外形体积计算,不扣除空花部分体积。

十、地沟的砖基础和沟壁,工程量合并计算,套地沟定额。

十一、空斗墙的门窗和过人洞口、墙角、梁支座等的实砌部分和地面以上、圈梁或板底以下三皮实砌砖,均已包括在定额内,其工程量应并人空斗墙内计算;砖垛工程量应另行计算,套实砌墙相应定额;设计要求实砌的窗间墙、窗下墙的工程量另计,套用零星砌体定额。

十二、附墙烟囱、通风道、垃圾道,按外形体积计算工程量并人所附的砖墙内,不扣除每个面积在0.1m2以内的孔道体积,孔内的抹灰工料亦不增加;应扣除每个面积大于0.1而的孔道体积,孔内抹灰按零星抹灰计算。附墙烟囱如带有瓦管、除灰门,应另列项目计算。

十三、石墙、空心砖墙按图示尺寸计算。

十四、计算砌体工程量时,应扣除门窗洞口、过人洞以及每个面积在0.3扩以上的孔洞和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等平行嵌人时所占的体积;但防潮层及承台桩头、屋架、擦条、梁等伸入砌体的头子、钢筋混凝土过梁板(厚7cm内)、混凝土垫块、沿油木、木砖等所占体积不扣;凸出墙身的窗台、1/2砖以内的门窗套、二出檐以内的挑檐等的体积亦不增加。凸出墙身的统腰线、1/2砖以上的门窗套、二出檐以上的挑檐等的体积应并人所依附的砖墙内计算。

第六章混凝土及钢筋工程

说明

一、本章定额包括现浇现拌混凝土、现浇商品混凝土(泵送)、预制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场外汽车运输、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和钢筋制作安装六节。其中现浇混凝土包括基础、柱、梁、析、杭、机、墙、板和其他混凝土等;预

制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场外汽车运输、安装包括柱、梁、析、仿、机、板、椽子和其他预制构件;钢筋制作安装包括现浇构件、预制构件普通钢筋制

作安装和钢筋植筋、预埋铁件等制作安装。现场搅拌泵送混凝土,执行商品泵送混凝土定额时,除混凝土单价按现场搅拌泵送混凝土组价外,应另行增加搅拌费、泵送费(具体增加费用可参照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执行)。

二、混凝土:

1.非悬挑式雨篷、阳台及外挑大于1.8m的外挑梁板式雨篷、阳台,按梁、板有关规则计算套用相应定额。

2.下表中的构件项目以“m2”计量,如设计尺寸超过表内定额取定值时,定额

按比例调整。

3.定额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常规设计编制的,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与定额不同时,应作换算。混凝土的石子粒径是按常用规格编制的。毛石混凝土中的毛石掺量按20%考虑,设计使用量不同时,其毛石和混凝土用量可按比例调整。4.基础与垫层的划分一般以设计为准,如设计不明确则按厚度划分,15cm以内的为垫层,15cm以上的为基础。混凝土垫层套用无筋混凝土基础定额。

5.地圈梁套用基础梁定额,圈梁与过梁套用同一定额,异形梁包括十、L、T形梁,梯形及带搁板企口梁套用矩形梁定额。仿古式轩梁、荷包梁等非规则形梁,按平均高度套用相应定额项目。

6.压型钢板上浇捣混凝土板,套用板相应定额。

7.现浇或预制屋架,按屋架构件的组成套用相应的梁、柱定额。

8.墙板不分直形、弧形,均按设计厚度套用墙板定额。

9.商品混凝土如非泵送时,套用泵送定额,其人工及振捣器乘以下表相应系数:

10.混凝土斜板浇捣坡度在10°以内时按定额执行;坡度在10°一30°范围内时相应定额人工含量乘以系数1.1;坡度在30°一60°范围内时,相应定额人工含量乘以系数1.2;坡度在60°以上时,按相应现浇钢筋混凝土墙的定额执行。11.预制构件如采用蒸汽养护时,可参照本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03版)》规定计算每立方米构件增加的养护费。

12.混凝土构件未考虑早强剂的费用,如需提高早期强度,掺人早强剂时,其费用另行计算。

13.预制构件柱、梁、老(嫩)俄、析、仿、连机等定额中未编列起重机消耗量,且按照现场就位预制考虑;如实际发生构件运输、起吊就位时,套用构件运输相应定额。

14.构件汽车运输定额不分构件名称、类别,均按定额执行。

15.构件运输基本运距为5km,工程实际运输距离不同,按每增减1km定额调整;本定额不适用于运距超过35km的构件运输。

16.构件安装高度以20m以内为准,如檐高在20m以内、构件安装高度超过20m 时,除塔吊施工以外,相应定额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2。定额不包括安装过程

中起重机械、运输机械场内行驶道路的修整、铺垫工作,发生时按实际内容另行计算。

17.小型构件安装包括:插角、雀替、宝顶、莲花头子、花饰块、鼓蹬、楼梯踏步板、隔断板等。地沟盖板、鼓蹬及其他地面构件安装扣除吊装机械费。18.零星构件系指未列人构件安装子目、单体体积小于0.05耐以内的其他构件。混凝土花窗安装执行小型构件安装定额。

19.构件安装不包括为安装工程所搭设的临时脚手架。需搭设脚手架的,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计算,并套用脚手架工程相应定额。

三、钢筋:

1.钢筋以手工绑扎及点焊编制,焊接方法为电阻点焊;如设计采用电弧焊、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埋弧压力焊等其他焊接方法的,按焊接头个数按实进行换算。

2.本章所列钢筋为低碳钢,设计要求采用特殊钢材(Ⅳ级以上钢材及进口钢材)时,由于技术性能不同所发生的差异另行计算。

3.冷轧带肋钢筋为定型制造的半成品,不考虑现场加工。

4.植筋按φ20、每根长度1.50m考虑,如钢筋规格调整,定额单价应作相应调整。

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工程量(除定额另有规定者外)均按设计图示尺寸以

m3计算,不扣除钢筋、铁件、螺栓所占体积及面积在0.3m2以内孔洞所占的体积;但应扣除面积超过0.3 m3的孔洞所占的体积。

二、现浇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工程量计算:

1.框架结构混凝土分别按柱、梁、板、墙的有关规定计算。

2.基础:

(l)带形基础按基础断面积乘以长度计算,其外墙基的长度按外墙中心线长计算,内墙基的长度按内墙基净长计算,独立柱基间带形基础长按基底净长线计算,附墙垛折加长度合并计算;基础搭接体积按图示尺寸计算。

(2)柱基、柱墩的高度按设计规定计算,图纸无明确表示时,可以算至基础扩大顶面。

(3)整板基础带梁的,梁体积合并在基础内计算。

3.柱:

(l)柱高按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面的高度计算。有梁板的柱高应按柱基上表面至楼板下表面的高度计算。有楼隔层的柱高按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楼板上表面或上层楼板上表面的高度计算。

(2)依附于柱上的云头、梁垫、蒲鞋头的体积按“其他混凝土”中的相应子目计算。

4.梁:

(l)梁高为梁底算至梁顶面的高度。

(2)梁与柱连接时,梁长应按柱与柱间的净距计算;次梁与柱或次梁与主梁交接时,次梁长度算至柱侧面或主梁侧面的净距。

(3)梁与墙交接时,伸人墙内的梁头及现浇梁垫并人梁内计算。

(4)过梁长度按图示尺寸,图纸无规定时,按门、窗洞口宽度两端共加50cm计算。

(5)老(嫩)俄(翘角梁)按设计图示尺寸,以“m3”计算。

5.板:

(l)有梁板的混凝土工程量按梁板体积总和计算。

(2)有多种板连接时,以墙的中心线为界,伸入墙内的板头并人板内计算。(3)俄翼板的混凝土工程量按摔网椽和板的体积之和计算。

(4)椽望板的工程量按飞椽、沿椽和板的体积之和计算。

(5)亭屋面板(曲形)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m3”计算。

6.桁、枋、机:

(1)枋子、桁条、梓桁、连机、梁垫、蒲鞋头、云头、斗棋、椽子等构件,均按设计图示尺寸,以“m3”计算。

(2)枋与柱交接时,枋的长度按柱与柱间的净距计算。

7.墙:

(l)墙高以基础顶面算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计算,平行嵌人墙体的梁,不论凸出与否,均并人墙内计算。

(2)附墙柱、暗柱并人墙内计算。

8.其他现浇混凝土构件:

(l)整体楼梯包括楼梯中间休息平台、平台梁、斜梁及楼梯与楼板相连接的梁(不包括与楼层过道连接的楼板),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不扣除宽度小于ZOcm的楼梯井,伸人墙内部分不另增加。

(2)阳台、雨篷均按伸出墙外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伸出墙外的牛腿已包括在定额内,不另计算,但嵌人墙内的梁按圈梁定额执行,雨篷挑出超过1.8m的或柱式雨篷不套用雨篷定额,按相应的有梁板和柱计算。

(3)吴王靠、挂落、栏板、栏杆按“延长米”计算,楼梯的栏板、栏杆长度,如图纸无规定时,按水平投影长度乘以系数1.15计算。

(4)零星构件,系指单件体积小于0.1耐以内未列人项目的构件,均执行本定额。(5)古式零件:系指梁垫、蒲鞋头、云头、水浪机、插角、宝顶、莲花头子、花饰块等以及单体积小于0.05m3,未列人的古式小构件。

三、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的混凝土工程量计算:

1.预制混凝土构件工程量计算,应按施工图构件净用量加损耗计算,其中制作废品率为0.2%、运输堆放损耗率为0.8%、安装损耗率为0.5%、总损耗率为1.5%。计算公式为: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工程量=施工图净用量x(1+总损耗率)。

2.预制混凝土构件净用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m3”计算。

空腹构件应扣除空腹体积。漏花窗按其外围面积以“m2”计算,边框线抹灰另按抹灰工程规定计算。

四、预制混凝土构件运输和安装工程量的计算,与构件制作的混凝土工程量计算相同。混凝土花窗安装,按设计外形面积乘以厚度以“m3”计算,不扣除空花体积。

五、钢筋制作安装:

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及不同钢种和直径,按设计图纸、标准图集、施工规范规定的长度乘以单位理论重量以“t”计算。

2.构件套用标准图集时,按标准图集钢筋(铁件)用量表所列数量计算,图集

未列钢筋(铁件)用量表时,按本规则计算。

3.按施工图计算时,钢筋长度应扣除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加圆钢弯钩长度,施工图未注明时,保护层每边各扣25mm;圆钢弯钩每只各加6.25d。

4.钢筋搭接按设计图示尺寸计算。施工图未注明的搭接长度,大口径桩的钢筋笼按10d、其余均按35d计算;单根钢筋的连续长度每超过8m增加一个搭接;垂直构件有楼层时,层高在3m以内的,每二层增加一个搭接,层高在3m以上的,每一层增加一个搭接。

5.箍筋和弯起钢筋按设计规定计算。设计无规定时,一般的双肢箍筋长度按构件断面周长计算,弯钩不加;四肢箍按构件断面的4H加2.7B(H为断面高度,B 为断面宽度)计算,弯钩不加;其他异形箍筋按设计长度加弯钩计算;弯起钢筋不分弯起角度,每个斜边增加长度按梁高(或板厚)乘以0.4计算。

6.双层钢筋撑脚按设计规定计算,设计未规定时,均按主筋规格计算,基础底板每平方米1只,长度按板厚乘以2再加0.lm计算;墙、板每平方米4只,长度按墙板厚度乘以2再加0.lm计算。双层钢筋的撑脚均按墙、板(不包括柱、梁)的净面积计算。

7.定额未考虑变形钢筋的理论重量差,发生时按实际比例计算。

8.除模板工程中使用铁件以外,混凝土构件及砌体内预埋的铁件均按图示尺寸以净重量计算。

9.墙体加固筋及墙柱拉接筋并人现浇构件钢筋内计算。

10.沉降观测点钢筋(或铁件)列人钢筋(或铁件)工程量内计算。

第七章装饰装修工程

说明

一、本章包括楼地面、墙柱面、天棚、门窗、油涂等五节内容。定额中砂浆、混凝土等的种类、配合比、施工厚度;装饰材料的品种、规格、间距,设计规定与定额不同时,除定额另有规定者外,按设计规定调整。

二、水泥白石子浆,如设计采用白水泥、色石子,可按定额配合比的数量换算。如用颜料时,颜料用量按石子浆水泥用量的8%计算。

三、找平层,整体面层设计厚度与定额不同时,按每增减5mm调整。

四、整体面层,块料面层中的楼地面项目,均不包括找平层;整体面层、块料面层、木制面层,子目均不包括踢脚线。

五、踢脚线高度超过30cm时,套用墙、柱面工程相应定额。

六、零星抹灰和零星镶贴块料适用于挑檐、天沟、腰线、窗台线、门窗线、门窗套、压顶、扶手、雨篷周边及面积lm,以内其他零星项目。楼梯底面单独抹灰,套用天棚抹灰定额。

七、抹灰装饰线脚以一个突出的棱角为一道线。

八、定额中的木构件,除注明外,均以刨光为准,刨光损耗已包括在定额中。本章木材木种定额采用一、二类木种编制,如采用三、四类木种时,人工及机械均乘以系数1.35。

九、本部分天棚面层均以不带压条为准,如带压条另行计算。

钉弧形天棚面层时,其人工乘以系数1.2,其他不变;当钉析条下斜天棚时,人

工乘以系数1.25,其他不变。

十、木门窗定额所注木材断面、厚度均以毛料为准,如设计为净料,应另加刨光损耗:板枋材单面加3mm,双面加5mm,其中普通门门板双面刨光加3mm。本章不包括古式门窗。

木门窗一般小五金,如普通折页、插销、风钩、拉手、木螺丝等已综合在五金材料费内,不另计算。

木门窗、金属门窗、塑钢门窗定额采用普通玻璃,如设计玻璃品种与定额不同时,单价调整;厚度增加时,另按定额的玻璃面积每10m2扩增加人工0.73工日。十一、铝合金门窗、塑钢门窗、钢门、防盗窗等定额均以成品安装考虑。

十二、木地板按空铺式考虑。如果设计为实铺时,炉渣等填充料另计,地板防潮层材料、复合地板收口条另计。小木楞断面为50mmx60mm,间距200mm,大木楞另计。

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找平层、整体面层按主墙间的净空面积计算,应扣除地沟等所占面积,不扣除柱、垛、间壁墙、附墙烟囱及面积在0.3m2以内的孔洞所占面积,但门洞、空圈的开口部分不增加。

二、墙面抹灰面积按设计图示尺寸计算,应扣除门窗洞口0.3m2以上的孔洞所占面积,不扣除踢脚线、挂镜线和墙与构件交接处的面积,门窗洞口和孔洞的侧壁及顶面也不增加。内墙抹灰有吊顶而不抹到顶者。高度算至吊顶底面加15cm。

三、柱面抹灰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柱断面周长乘以高度计算,零星抹灰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展开面积计算。

四、天棚抹灰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不扣除间壁墙、检查口、附墙烟囱(含柱垛和管道)所占的面积,扣除单个0.3m2以外孔洞及独立柱所占的面积。

带梁天棚,梁侧面的抹灰并人天棚抹灰计算。板式楼梯底面抹灰按斜面积计算。亭顶棚抹灰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展开面积计算,套用天棚抹灰定额,其中人工费及机械乘以系数1.1。

五、整体面层踢脚线以“平方米”计算,计算时不扣除门洞及空圈处的长度,但洞口、空圈、垛的侧壁亦不增加。

六、块料装饰按设计图示尺寸的铺贴面积计算。楼地面的门洞、空圈的开口部分工程量并人相应面积计算;附墙柱、梁等侧壁并人相应的墙面面积计算。

七、墙面饰面的基层与面层面积按设计图示尺寸的面积计算,扣除门窗洞口及每个0.3m2以上的孔洞所占面积。

八、柱、梁饰面面积按图示外围饰面面积计算。

九、木楼梯的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楼梯包括踏步、休息平台以及500mm以内的楼梯井)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楼梯与楼面相连时,算至楼梯口梁外侧边沿,无楼梯梁者,算至最上级踏步边沿加300mm。

十、扶手、栏杆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扶手中心线长度计算,斜扶手、栏板、栏杆长度按水平长度乘以系数1.15计算。

十一、隔断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框外围面积计算,扣除门窗洞口及每个在0.3扩以上孔洞所占面积。

十二、普通木门窗工程量按设计门窗洞口面积计算,成品木门工程量按“扇”计算。

十三、金属门窗(塑钢门窗)安装,工程量按设计门窗洞口面积计算。其中:纱窗扇按扇外围面积计算,防盗窗按外围展开面积计算,不锈钢拉栅门按框外围面积计算。

十四、油漆工程根据不同的施工部位及施工对象,工程量分别按以下表中工程量计算规定计算的工程量乘以相应系数:

木材面套用单层木门窗项目(多面涂刷按单面计算工程量):

2.木材面套用木扶手(不带托板)项目:

3.木材面套用木地板项目:

4.木材面套用其他木材面项目(单面涂刷,按单面计算工程):

5.抹灰面油漆、涂料,可利用下表计算工程量:

6.混凝土仿古式构件油漆项目(多面涂刷,按单面计算工程量)

7.零星构件工程量按展开面积计算。

附:平身科斗拱展开面积参考表:

注:1.表中数量均为斗拱(沿垫拱板位置分界)的单面面积。

2.角科斗拱,按表中相应量乘以下列系数:外拽(室外)面乘以系数3.5;内拽(室内)面乘以系数1.5;牌楼(包括内外双面)乘以系数6。

下册仿古建筑工程

建筑面积计算规定

一、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

1.单层建筑不论其出檐层数及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面积。其中有台明者按台明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无台明有围护结构的以围护结构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围护结构外有檐廊柱的,按檐廊外边线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围护结构外边线未及构架柱外边线的,按构架柱外边线计算建筑面积;无围护结构的按构架柱外边线计算面积。

2.有楼层分界的两层或多层建筑,不论其出檐层数如何,按自然结构楼层的分层水平面积总和计算建筑面积。其首层的建筑面积计算方法分有、无台明两种,按上述单层建筑物的建

筑面积计算方法计算;二层及二层以上各层建筑面积计算方法,按上述单层无台明建筑的建筑面积计算方法执行。

3.单层建筑中或多层建筑的两自然结构楼层间局部有楼层者,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4 .碉楼式建筑物的碉台内无楼层分界的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碉台内有楼层分界的分层累计计算建筑面积。单层碉台及多层碉台的首层有台明的按台明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无台明的按围护结构底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多层碉台的二层及二层以上均按各层围护结构底面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5.两层或多层建筑构架柱外,有围护装修或围栏的挑台部分,按构架柱外边线至挑台外围线间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

6.坡地建筑、临水建筑172水面建筑的首层构架柱外有围栏的挑台部分,按构架柱外边线至挑台

线间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

二、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

1.单层或多层建筑中的无柱门罩、窗罩、雨篷、挑檐、无围护的挑台、台阶等。

2.无台明建筑或多层建筑的二层或二层以上突出墙面或构架柱外边线以外的部分,如墀头、垛、窗罩

3.牌楼、实心或半实心的砖、石塔。

4.构筑物:如月台、环丘台、城台、院墙及随墙门、花架等。

5.碉台的平台。

第八章仿古木作工程

说明

一、本章包括立贴式屋架、柱、梁枋、斗盘枋、夹底、桁条、轩桁、连机、帮脊木、椽花、搁栅、椽子、戗角、斗栱、古式门窗、古式栏杆、吴王靠、挂落、槛框、各种门扇、隔扇、心屉、什锦窗及其他配件等工程项目。

二、定额中的木构件除注明者外,均以刨光为准,刨光损耗已包括在定额内,定额中木材数量均为毛料。

三、扁作梁、枋、椽、立贴式屋架、古式门窗、古式栏杆、挂落、飞罩、心屉隔扇等木构件装修木材除注明者外,以一、二类木种为准。设计使用三、四类木种的,其制作人工耗用量乘以系数1.3,安装人工耗用量乘以系数1. 15,制作安装定额人工乘以系数1.25 0

四、定额中木材以自然干燥为准,如需烘干时,其费用另行计算。古式木门窗定额中的¨小五金及门锁¨均未包括。

五、门簪截面不分六边形、八边形或是否带梅花线,定额均不作调整,端面以素面为准,带雕饰者,另行计算。

六、各种坐凳及倒挂楣子制作安装包括边抹、心屉及白菜头、楣子腿等框以外延伸部分,但不包括字、握拳、卡子花、团花及花牙子的制作安装。

七、实踏大门、攒边门安装包括安套筒钉、门钹。

八、隔扇、槛窗及帘架上的横披窗执行槛窗及心屉定额;支摘窗上的横披窗(包括夹门土亮窗)执行支摘窗定额。‘

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一部附录

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附录 附录Ⅰ A 丸剂丸剂系指饮片细粉或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 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蜡丸和浓缩丸等类型。蜜丸系指饮片细粉以蜂蜜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其中每丸重量在0.5g(含0.5g)以上的称大蜜丸,每丸重量在0.5g 以下的称小蜜丸。水蜜丸系指饮片细粉以蜂蜜和水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水丸 系指饮片细粉以水(或根据制法用黄酒、醋、稀药汁、糖液等)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糊丸系指饮片细粉以米粉、米糊或面糊等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蜡丸系指饮片细粉以蜂蜡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浓缩丸系指饮片或部分饮片提取浓缩后,与适宜的辅料或其余饮片细粉,以水、蜂蜜或蜂蜜和水为勤合剂制成的丸剂。根据所用黏合剂的不同,分为浓缩水丸、浓缩蜜丸和浓缩水蜜丸。丸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一、除另有规定外,供制丸剂用的药粉应为细粉或最细粉。二、蜜丸所用蜂蜜须经炼制后使用,按炼蜜程度分为嫩蜜、中蜜和老蜜,制备蜜丸时可根据品种、气像等具体情况选用。除另有规定外,用塑制法制备蜜丸时,炼蜜应雄热加入药粉中,混合均匀;处方中有树脂类、胶类及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味时,炼蜜应在60℃左右加入;用泛制法制备水蜜丸时,炼蜜应用沸水稀释后使用。三、浓缩丸所用提取物应按制法规定,采用一定的方法提取浓缩

制成。四、除另有规定外,水蜜丸、水丸、浓缩水蜜丸和浓缩水丸均应在80℃以下干燥;含挥发性成分或淀粉较多的丸剂(包括糊丸)应在60℃以下干燥;不宜加热干燥的应采用其他适宜的方法干燥。五、制备蜡丸所用的蜂蜡应符合本版药典该饮片项下的规定。制备时,将蜂蜡加热熔化,待冷却至60℃左右按比例加入药粉,棍合均匀,趁热按塑制法制丸,并注意保温。六、凡需包衣和打光的丸剂,应使用各品种制法项下规定的包衣材料进行包衣和打光。七、丸剂外观应圆整均匀、色泽一致。蜜丸应细腻滋润,软硬适中。蜡丸表面应光滑无裂纹,丸内不得有蜡点和颗粒。八、除另有规定外,丸剂应密封贮存。蜡丸应密封并置阴凉干燥处贮存。除另有规定外,丸剂应进行以下相应检查。【水分】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H测定。除另有规定外,蜜丸和浓缩蜜丸中所含水分不得过15.0%,水蜜丸和浓缩水蜜丸不得过12.0;水丸、糊丸和浓缩水丸不得过9.0%。蜡丸不检查水分。【重量差异】除另有规定外,丸剂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检查法以10 丸为1 份(丸重1. 5g 及1. 5g 以上的以1 丸为 1 份),取供试品10 份,分别称定重量,再与每份标示重量(每丸标示量×称取丸数)相比较(无标示重量的丸剂,与平均重量比较),按表 1 的规定,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 2 份,并不得有1 份超出限度 1 倍。表1 标示重量(或平均重重量差异限度

9E_重金属检查法_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

附录Ⅸ E 重金属检查法 本法所指的重金属系指在规定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 标准铅溶液的制备称取硝酸铅0.1599g,置1000ml量瓶中,加硝酸5ml与水50ml 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0ng的Pb)。本液仅供当日使用。 配制与贮存用的玻璃容器均不得含铅。 第一法 除另有规定外,取25ml纳氏比色管三支,甲管中加标准铅溶液一定量与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后,加水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溶剂稀释成25ml,乙管中加入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制成的供试品溶液25ml,丙管中加入与乙管相同量的供试品,加配制供试品溶液的溶剂适量使溶解,再加与甲管相同量的标准铅溶液与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后,用溶剂稀释成25ml;若供试品溶液带颜色,可在甲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焦糖溶液或其他无干扰的有色溶液,使之与乙管、丙管一致,再在甲、乙、丙三管中分别加硫代乙酰胺试液各2ml,摇匀,放置2分钟,同置白纸上,自上向下透视,当丙管中显出的颜色不浅于甲管时,乙管中显示的颜色与甲管比较,不得更深。如丙管中显出的颜色浅于甲管,应取样按第二法重新检查。 如在甲管中滴加稀焦糖溶液或其他无干扰的有色溶液,仍不能使颜色一致时,应取样按第二法检查。 供试品如含高铁盐影响重金属检查时,可在甲、乙、丙三管中分别加入相同量的维生素C 0.5~1.0g,再照上述方法检查。 配制供试品溶液时,如使用的盐酸超过1ml,氨试液超过2ml,或加入其他试剂进行处理者,除另有规定外,甲管溶液应取同样同量的试剂置瓷皿中蒸干后,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与水15ml,微热溶解后,移置纳氏比色管中,加标准铅溶液一定量,再用水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溶剂稀释成25ml。 第二法 除另有规定外,当须改用第二法检查时,取各品种项下规定量的供试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丛书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ISBN】:9787506744379 作者:国家药典委员会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1月1日 包装:大16开精装3卷 总定价:1498.00 优惠价:1100元 内容简介: 2010年版药典的鲜明特色: 更新与淘汰并举、收载品种大幅增加。

药品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增加、标准提高,因而在药品安全性和质量可控性方面有更高、更多、更大提升。二部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或用于有关物质检查的品种有近千个,系统适用性要求也更为合理,个别品种采用了分离效能更高的离子色谱法,检测器使用种类也更加多样。 中药标准有突破和创新,尤其在过去比较薄弱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标准的新增和修订方面,如本

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动物药蛇类、植物药川贝母等,都采用了PCR检测方法。 新版药典在凡例、品种的标准要求、附录的制剂通则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变化和进步。在广泛吸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实验方法的基础上,附录内容与目前国际对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术力求 一致,进一步发挥《中国药典》的国际影响力。 新版药典在坚持科学、实用、规范、药品安全性、质量可控性和标准先进性的原则下,力求覆盖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和社会医疗保险报销药品 目录品种。 顶尖专家扛鼎之作。本版《中国药典》是在第九届药典委员会的精心组织下,聘请全国医药行业323位一流专家、投入巨额资金、历时两年编制而成,集中体现了当前我国药品标准工作的最新发展成果。 《中国药典》是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 2010年版《中国药典》分为三部出版,一部为中药,二部为化学药,三部为生物制品。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三部微生态活菌制品总论征求意见稿

微生态活菌制品总论(征求意见稿) 微生态活菌制品系由人体内正常菌群成员或具有促进正常菌群生长和活性作用的无害外籍细菌,经培养、收集菌体、干燥成菌粉后,加入适宜辅料混合制成。用于预防和治疗因菌群失调引起的相关症状和疾病。 微生态活菌制品必须由非致病的、活的细菌组成,无论在生产过程、制品贮存和使用期间均应保持稳定的活菌状态。它可由一株细菌制成单价制剂;也可由多株或几种细菌联合制成多价制剂。根据其不同的使用途径和方法可制备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或散剂等多种剂型。目前,国内已经批准生产的微生态活菌制品有22种(见附录1),其中大多用于防治肠道菌群失调。 制造 微生态活菌制品的制备方法、工艺应能保证成品含有足够的活菌数量,保持其稳定性,同时应防止外源因子的污染。 一、基本要求 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料及辅料、水、器具、动物等应符合“凡例”的有关要求。 二、生产用菌种 生产用菌种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毒种管理规程”的有关规定。 1、菌种名称及来源 选用的生产菌种应来自人体内正常菌群,或对人体无毒无害、具有促进正常菌群生长和活性作用的外籍细菌;细菌分离过程和传代背景应清晰;应具备稳定的生物学和遗传学特性,并能保持稳定的活菌状态。应经实验室和临床试验证明安全、有效。 2,种子批的建立 生产用菌种应按照“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毒种管理规程”的有关规定建立种子批系统。三级种子批应分别冻干,置适宜温度保存;种子批传代应限定传代次数,原始种子批和主种子批启开后传代次数不得超过10代,工作种子批启开后至发酵培养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 3、种子批检定 菌种的属、种型分类鉴定,应依据最新版伯杰氏细菌系统鉴定手册(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和伯杰氏细菌命名手册(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的有关规定,包括形态、生长代谢特性检查,原始种子或主种子还应作遗传特性和抗生素敏感性等检查。 三级种子批常规检查包括以下三项: (1)培养特性及染色镜检 将菌种接种于适宜培养基,置有氧或厌氧环境中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确定菌种为需氧性细菌或厌氧性细菌;以划线法观察在琼脂平板上生长的单个菌落的形状、大小、表面、边缘、透明度、色泽等特征;也可比较菌种在不同温度、pH、或氯化钠浓度等条件下的生长特性等。 取菌种的新鲜培养物涂片作革兰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体的染色反应、形态、大小和排列等,有芽孢的细菌应同时观察芽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也可增做芽孢染色)。检查结果均应符合原始菌种的特性。

2010版中国药典第二部

2010版中国药典二部 凡例 总则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组织制定和颁布实施。《中国药典》一经颁布实施,其同品种的上版标准或其原国家标准即同时停止使用。 《中国药典》由一部、二部、三部及其增补本组成,内容分别包括凡例、正文和附录。除特别注明版次外,《中国药典》均指现行版《中国药典》。 本部为《中国药典》二部。 二、国家药品标准由凡例与正文及其引用的附录共同构成。本部药典收载的凡例、附录对药典以外的其他中药国家标准具同等效力。 三、凡例是为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附录及与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四、凡例和附录中采用的“除另有规定外”这一用语,表示存在与凡例或附录有关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时,则在正文中另作规定,并按此规定执行。 五、正文中引用的药品系指本版药典收载的品种,其质量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六、正文所设各项规定是针对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GMP)的产品而言。任何违反GMP或有未经批准添加物质所生产的药品,即使符合《中国药典》或按照《中国药典》没有检出其添加物质或相关杂质,亦不能认为其符合规定。 七、《中国药典》的英文名称为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英文简称Chinese Pharmacopoeia;英文缩写为Ch.P.。 正文 八、正文系根据药物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准的处方来源、生产工艺、贮藏运输条件等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九、正文项下根据品种和剂型不同,按顺序可分别列有:(1)品名(包括中

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word版电子书

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word版电子书中国药典沿革 1953年版(第一版)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怀人民的医药卫生保健工作,当年11月卫生部召集在京有关医药专家研讨编纂药典问题。1950年1月卫生部从上海抽调药学专家孟目的教授负责组建中国药典编纂委员会和处理日常工作的干事会,筹划编制新中国药典。 1950年4月在上海召开药典工作座谈会,讨论药典的收载品种原则和建议收载的品种,并根据卫生部指示,提出新中国药典要结合国情,编出一部具有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的药典。随后,卫生部聘请药典委员49人,分设名词、化学药、制剂、植物药、生物制品、动物药、药理、剂量8个小组,另聘请通讯委员35人,成立了第一届中国药典编纂委员会。卫生部部长李德全任主任委员。 1951年4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中国药典编纂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对药典的名称、收载品种、专用名词、度量衡问题以及格式排列等作出决定。干事会根据全会讨论的意见,对药典草案进行修订,草案于1952年底报卫生部核转政务院文教委员会批准后,第一部《中国药典》1953年版由卫生部编印发行。 本版药典共收载品种531种,其中化学药215种植物药与油脂类65种,动物药13种,抗生素2种,生物制品25种,各类制剂211种。1957年出版《中国药典》1953年版增补本。 1963年版(第二版) 1955年卫生部组建第二届药典委员会,聘请委员49人,通讯委员68人,此届委员会因故未能开展工作。1957年卫生部组建第三届药典委员会,聘请委员80人,药学专家汤腾汉教授为这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不设通讯委员),同年7月28日至8月5日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体委员

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中药.套

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中药. 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编委会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年1月出版 16开精装 全一册 光盘:0 定价:648元 优惠:596元 .. 详细:.......................................... ............

.......................................... ............ 《中国药典》是我国药品标准体系的核心,是药品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管的法定依据。本版《中国药典》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九版药典将分为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三部出版。新版药典收载药品品种达到4615个,形成了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等各类齐全的药品标准体系,基本覆盖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的需要。2010年版《中国药典》分为三部出版,一部为中药,二部为化学药,三部为生物制品。各部内容主要包括凡例、标准正文和附录三部分,其中附录由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指导原则及索引等内容构成。药典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以及药用辅料等。药典三部收载生物制品。新版药典在凡例、品种的标准要求、附录的制剂通则和检验方法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改进和发展,特别是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

性和质量可控性方面尤为重视。新版药典在继承前版药典的基础上,做了大量发展和创新性的工作。本版药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新增与淘汰并举,收载品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二是药品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增加,标准提高;三是中药标准有突破和创新;四是新版药典在凡例、品种的标准要求、附录的制剂通则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变化和进步;五是力求覆盖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和社会医疗保险报销药品目录品种;六是顶尖专家扛鼎之作。本版药典聘请全国医药行业323位一流专家学者、投入巨额资金、历时两年编制而成,集中体现了当前我国药品标准工作的最新发展成果。 2010年版《中国药典》在2005年版的基础上,做了大幅度的增修订和新增品种的工作。本版药典共收载品种4598种,新增1462种。其中:一部收载品种2136种,其中新增990种、修订612种;二部收载品种2220种,其中新增341种、修订1549种;三部收载品种131种,其中新增27种、修订104种。药用辅料、标准新增130多种。附录其中药典一部新增14个、修订54个;药典二部新增15个、修订70个;药典三部新增18个、修订38个。 主要特色 新版药典的主要特色是品种收载范围进一步扩大,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更加注重药品安全性控制,充分体现了我国医药科技发展的成果,新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及菌种使用说明书

依据: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及菌种使用说明书 1.标准菌的来源 标准菌株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医学菌种保藏中心(China Medical culture collection , CMCC)提供的冷冻干燥菌种(0代)或由上级药检部门已接种好的菌种斜面(3代)。黑曲霉的0代菌种为保存于含15%甘油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的孢子悬液冷存管。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提供的冷冻干燥菌种的标签CMCC(B)代表细菌(bacteria),CMCC(F)代表真菌(fungi)每种菌具有固定的代号。 2.标准菌的验收 从菌种保藏中心购买的原始菌种管是玻璃安瓿装的冻干菌,接收同时应检查是否有随菌种附有的相关资料。接收菌种时应检查安瓿的数量和名称,和每一支安瓿的完整性。在相应的菌种接收记录上记上所有的关于菌种的信息,如名称、数量和接收日期等。在菌种安瓿及菌种管上粘贴标签,内容包括:菌种名称、菌种代号、代次、接收日期、接收人、贮存条件、有效期至。新购入的0代原始菌种储存于-20℃,有效期为三年。从上级药检部门购买的已接种好的菌种斜面(3代)应检查菌种管是否完好。储存于2~8 ℃,有效期为3个月。 3. 标准菌的复苏、复壮及标准储备菌株的制备 3.1物品及试剂:接种针、酒精灯、移液管、75%酒精及75%酒精棉球 3.2培养基 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用于黑曲霉复苏、复壮. 液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用于生孢梭菌复苏、复壮. 营养肉汤培养基: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短小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复苏、复壮。 改良马丁培养基:用于白色念珠菌复苏、复壮. 3.3操作步骤: a.打开洁净工作台。 b.在安瓿的外表面用75%的酒精擦拭并让其自然风干。 c.用一小砂轮在安瓿的上部划一条线,用手轻轻将安瓿掰开(开启安瓿时必须小心,因为安瓿遇热时可能会破裂)。 d.以无菌方法用一无菌吸管从已准备好的上述液体培养基中移取0.5~0.8 ml到安瓿中。 e.轻轻地旋转安瓿以使冻干菌种和液体培养基充分混合并完全溶解。 f.用无菌吸管将安瓿内菌液全部转接到相应的液体培养基。 g.根据安瓿上所标明的不同菌种类型而将其培养于相应的温度(细菌培养温度30~35℃,培养18~24小时;真菌培养温度23~28℃,培养3~5天。观察是否浑浊,浑浊说明菌种复苏生长;若不浑浊,细菌应延长培养时间至7天,真菌应延长培养时间至14天,若仍未浑浊,灭菌处理。 h.黑曲霉的菌悬液先室温待菌悬液融化后用无菌吸管吸取管内液体1~2滴滴在改良马丁琼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编制大纲 (草案)

国家药典委员会2010年12月

目录 一、总纲 (3) 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 发展目标 主要任务 二、各部纲要 (10) 《中国药典》一部(中药上下卷) 《中国药典》二部(化学药) 《中国药典》三部(生物制品) 《中国药典》四部(附录与辅料) 三、支撑工作 (26) 深化国际合作,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建立药典信息资源平台,构建药品标准信息服务体系 加强药典工作管理

总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15年版编制大纲,按照《药品管理法》和相关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国家“十 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进行编写,系统阐述《中国药典》2015年版编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各部纲要,是《中国药典》2015年版编制及今后五年国家药品标准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践行科学监管理念,结合当前我国医 药产业的发展水平、药品监督管理以及医改的重大需求,以确保公众用药安全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和改革药品标准形成和淘汰机制,强化科技创新成果在药典标准中的应用,支持并保护先进生产工艺,促进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汲取国内外先进经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不断优化、完善和提高国家药品标准,建立健全最严 格的、以《中国药典》为核心的国家药品标准体系,大幅提高我国药 品质量控制水平和《中国药典》的国际地位,在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支撑药品科学监管、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上发挥更重要作用。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建立严格的药品标准、维护公众健康的原则 必须坚持把确保公众用药安全作为药品标准工作的宗旨,在建立严格的药品质量标准进程中应恪守科学、先进、实用、规范,充分反

(医疗药品)最完整最清晰的版中国药典共三部

最完整、最清晰的2010版中国药典(共三部) 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弄来了最完整、最清晰的2010版中国药典,效果堪比正版原书。 绝对完整,绝对清晰的2010版中国药典pdf版,共三部,还包括了2010版中国药典勘误表。 内容比较大,三部一共超过440M,大家可以自己去淘宝,下载需要耐心哦。 最完整、最清晰的2010版中国药典(共三部)原文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a98727253.html,/forum-viewthread-tid-19984-fromuid-5. html 主要内容: (1)《中国药典》2010年版1部.pdf (2)《中国药典》2010年版2部.pdf (3)《中国药典》2010年版3部.pdf (4)中国药典2010版1部附录.pdf (5)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勘误表.pdf (6)2010版中国药典二部误表.pdf (7)2010版中国药典三部勘误表.pdf 2010版中国药典(中药材部分)目录 一枝黄花(p3)14 丁公藤(p3)16 丁香(p4)17 八角茴香(p4)18 人工牛黄20

人参叶27 儿茶28 九里香29 九香虫30 刀豆31 三七31 三棱33 三棵针34 干姜35 炮姜37 干漆38 土木香39 土贝母40 土荆皮41 土茯苓43 土鳖虫(蜇虫)44 大叶紫珠45 大血藤46 大豆黄卷47 大皂角49 大青叶49

大枣51 大黄52 大蒜54 大蓟55 大蓟炭57 大腹皮57 山麦冬58 山豆根59 山茱萸61 山药62 山柰63 山香圆叶64 山银花66 山楂67 山楂叶69 山慈菇70 千年健71 千里光73 千金子74 千金子霜75 川木香76

2010版中国药典-中国药典2010年版

2010版中国药典 中国药典2010年版

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药典2010版 作者:国家药典委员会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 开本:16开精装 册数:全三卷 定价:1498 元 优惠价:980 元 读者服务部→发行部:, 内容简介: 2010年版药典的鲜明特色: 更新与淘汰并举、收载品种大幅增加。 药品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增加、标准提高,因而在药品安全性和质量可控性方面有更高、更多、更大提升。二部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或用于有关物质检查的品种有近千个,系统适用性要求也更为合理,个别品种采用了分离效能更高的离子色谱法,检测器使用种类也更加多样。 中药标准有突破和创新,尤其在过去比较薄弱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标准的新增和修订方面,如本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动物药蛇类、植物药川贝母等,都采用了PCR检测方法。

新版药典在凡例、品种的标准要求、附录的制剂通则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变化和进步。在广泛吸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实验方法的基础上,附录内容与目前国际对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术力求一致,进一步发挥《中国药典》的国际影响力。 新版药典在坚持科学、实用、规范、药品安全性、质量可控性和标准先进性的原则下,力求覆盖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和社会医疗保险报销药品目录品种。 顶尖专家扛鼎之作。本版《中国药典》是在第九届药典委员会的精心组织下,聘请全国医药行业323位一流专家、投入巨额资金、历时两年编制而成,集中体现了当前我国药品标准工作的最新发展成果。 《中国药典》是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 2010年版《中国药典》分为三部出版,一部为中药,二部为化学药,三部为生物制品。 各部内容主要包括凡例、标准正文和附录三部分,其中附录由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指导原则及索引等内容构成。 药典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以及药用辅料等。药典三部收载生物制品。新版药典在凡例、品种的标准要求、附录的制剂通则和检验方法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改进和发展,特别是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方面尤为重视。新版药典在继承前版药典的基础上,做了大量发展和创新性的工作。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 (二)

附录Ⅴ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或发光强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常用的波长范围为:(1) 200~400nm 的紫外光区;(2)400~760nm 的可见光区;(3) 760~2500nm 的近红外光区;(4)2.5~25μm (按波数计为4000~ 400cm -1)的中红外光区。所用仪器为紫外分光光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或比色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为保证测量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所用仪器应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本附录规定,定期进行校正检定。 单色光辐射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被该物质吸收的量与该物质的浓度和液层的厚度(光路长度)成正比,其关系如下式: A=lg T 1 =Ecl 式中 A 为吸光度; T 为透光率; E 为吸收系数,采用的表示方法是%11cm E ,其物理意义为当溶液浓度为1% (g/ml ),液层厚度为1cm 时的吸光度数值; c 为100ml 溶液中所含被测物质的重量(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g ; l 为液层厚度,cm 。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波长,以及相应的吸收系数是该物质的物理常数。当已知某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吸收系数后,可用同样条件将该供试品配成溶液,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由上式计算出供试品中该物质的含量。在可见光区,除某些物质对光有吸收外,很多物质本身并没有吸收,但可在一定条件下加入显色试剂或经过处理使其显色后再测定,故又称比色分析。 附录Ⅴ 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仪器的校正和检定 1.波长 由于环境因素对机械部分的影响,仪器的波长经常会略有变动、因此除应定期对所用的仪器进行全面校正检定外,还应于测定前校正测定波长。常

中国药典2010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年版》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于2011年1月独家出版发行, 三部总定价1980元 优惠价:1100元 各相关单位: 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以下简称《临床用药须知》)2010年版编纂工作已经完成,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国家药典委员会授权,将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于2011年1月独家出版发行。 本版《临床用药须知》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国内200多位一流的临床各科专家及相关药学 专家编写,分三卷出版: ①中药材与饮片卷,约1300页,共介绍了656种药物,其中包括正药547种,附药109种。正品药物按中文名称、汉语拼音名、药材来源、炮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效用分析、配伍应用、鉴别应用、方剂举隅、成药例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使用注意、化学成分、药理毒理、本草摘要、参考文献等分别撰写; ②中药成方制剂卷,约1200页,收载品种约2855个。针对每类药物的方解、临床应用、药理毒理、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用法用量、参考文献等方面进行系统介绍。为了便于临床使用,附录中还介绍了病证索引;

③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约1800页,收载品种1800余种。本版的最大特点是对儿童用药剂量进行了全面的审查和修订。同时,对每种药物的出处均作了标注,即是否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药品,是否是国家基本药物,是否是医保药物,等等。 《临床用药须知》2010年版在继承前版的基础上,做了大量发展和创新性的工作,具有以下鲜明特色: ①首次将“中药材与饮片”独立成卷,为中药材、饮片的规范使用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②中药成方制剂卷、中药材与饮片卷对收载品种的药理毒理进行了独立介绍。 ③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在书末收录了“儿童用药剂量表”,由北京儿童医院等权威机构的儿科专家审定,便于临床医生查阅。

2015版药典菌种传代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及菌种使用说明书

2015版药典菌种传代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及菌种使用 说明书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及菌种使用说明书”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https://www.doczj.com/doc/a98727253.html,的支持! 依据: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及菌种使用说明书 1.标准菌的来源 标准菌株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医学菌种保藏中心(China Medical culture collection ,CMCC)提供的冷冻干燥菌种(0代)或由上级药检部门已接种好的菌种斜面(3代)。黑曲霉的0代菌种为保存于含15%甘油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的孢子悬液冷存管。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提供的冷冻干燥菌种的标签 1 CMCC(B)代表细菌(bacteria),CMCC(F)代表真菌(fungi)每种菌具有固定的代号。 2.标准菌的验收 从菌种保藏中心购买的原始菌种管是玻璃安瓿装的冻干菌,接收同时应检查是否有随菌种附有的相关资料。接收菌种时应检查安瓿的数量和名称,和每一支安瓿的完整性。在相应的菌种接收记录上记上所有的关于菌种的信息,如名称、数量和接收日期等。在菌种安瓿及菌种管上粘贴标签,内容包括:菌种名称、菌种代号、代次、接收日期、接收人、贮存条件、有效期至。新购入的0代原始菌种储存于,20?,有效期为三年。从上级药检部门购买的已接种好的菌种斜面(3代)应检查菌种管是否完好。储存于2, 8 ?,有效期为3个月。 3. 标准菌的复苏、复壮及标准储备菌株的制备

3.1物品及试剂:接种针、酒精灯、移液管、75%酒精及75%酒精棉球 3.2培养基 2 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用于黑曲霉复苏、复壮. 液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用于生孢梭菌复苏、复壮. 营养肉汤培养基: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短小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复苏、复壮。 改良马丁培养基:用于白色念珠菌复苏、复壮. 3.3操作步骤: a.打开洁净工作台。 b.在安瓿的外表面用75%的酒精擦拭并让其自然风干。 c.用一小砂轮在安瓿的上部划一条线,用手轻轻将安瓿掰开(开启安瓿时必须小心,因为安瓿遇热时可能会破裂)。 d.以无菌方法用一无菌吸管从已准备好的上述液体培养基中移取0.5,0.8 ml 到安瓿中。 e.轻轻地旋转安瓿以使冻干菌 3 种和液体培养基充分混合并完全溶解。 f.用无菌吸管将安瓿内菌液全部转接到相应的液体培养基。 g.根据安瓿上所标明的不同菌种类型而将其培养于相应的温度(细菌培养温度30,35?,培养18,24小时;真菌培养温度23,28?,培养3,5天。观察是否浑浊,浑浊说明菌种复苏生长;若不浑浊,细菌应延长培养时间至7天,真菌应延长培养时间至14天,若仍未浑浊,灭菌处理。 h.黑曲霉的菌悬液先室温待菌悬液融化后用无菌吸管吸取管内液体1,2滴滴在改良马丁琼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凡例、通则

附件: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凡例、通则 及附录定稿会会议纪要 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编制的统一安排,我委于2009年3月18-20日在京召开了2010年版《中国药典》三部凡例、通则及附录的定稿会。来自病毒制品、细菌制品、血液制品、生物技术产品以及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的相关委员、中检所和参与批签发的7个地方药检所的有关专家、我委生物制品标准处、业务综合处相关人员以及部分生物制品生产企业代表共约4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对2010年版《中国药典》三部凡例、9个通则及16个通用性附录的增修订进行了审定,确认了下列增修订意见,会议主要内容纪要如下: 一、凡例 (一)、名称及编排项下,增订微生态活菌制品总论及体外诊断试剂的收载。 (二)、设施与生产质量管理项下第(2),修订为:人血液制品应使用专用设备并在专用设施内进行生产,不得与其他异种蛋白制品混用。 (三)“制造”项修订为“基本要求”,修订内容为: 1、设施与生产质量管理项下增订:(4)涉及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应符合国家生物安全的相关规定。 2、辅料及原料项下将“原料”修订为“原材料”,质量要求增订应符合现行《中国药典》三部的规定,“本版药典未收载者,必须制定符合药用要求的标准”修订为“本药典未收载者,必须制定符合产品生产和质量控制要求的标准”。 3、增订“七、生产过程中防腐剂使用的相关要求”项,增订内容为:1、抗生素的使用 生产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应符合以下原则: (1)除另有规定外,不得使用青霉素或其他β-内酰胺类抗

生素。(2)成品中不得使用抗生素作为防腐剂。(3)生产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使用抗生素,必须使用时,应选择安全性风险相对较低的抗生素,且产品的后续纯化工艺应保证可有效去除制品中的抗生素,去除工艺应经验证;如后续工艺不能有效去除抗生素,则不得添加。病毒性疫苗生产中应仅限于在细胞制备、细胞增殖过程中使用抗生素。(4)生产过程中使用抗生素时,成品检定中应检测抗生素残留量,并规定残留量限值。 2、防腐剂的使用 (1)应尽可能避免在注射剂的中间品和成品中添加防腐剂,尤其是含汞类的防腐剂;(2)供静脉用的注射液不得添加任何防腐剂;单剂量注射用冻干制剂中不得添加任何防腐剂;单剂量注射液应尽可能避免添加防腐剂;(3)对于多剂量制剂,根据使用时可能发生的污染与开盖后推荐的最长使用时间来判断是否使用有效的防腐剂。如需使用,应证明防腐剂不会影响制品的安全性与效力。(4)成品中含防腐剂的制品,其防腐剂应在有效抑菌范围内采用最小加量,且应设定限量控制。” 4、生产及检定用动物 (1)原“(1)”内容修订为:制备注射用活疫苗的动物细胞,应来源于无特定病原体(SPF级)动物;生产口服疫苗和灭活疫苗的动物细胞应来自清洁级或清洁级以上动物。所用动物应符合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检测要求(附录XIII B、XIII C)的相关规定)。小鼠应使用纯系品种。 (2)增订“(7)生产用菌、毒种需用动物传代时,应使用SPF级动物。” 5、增订“九、生产工艺”项,增订内容:1、生产工艺应经验证,并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2、疫苗生产中应确定菌、毒种和细胞基质(病毒性疫苗)的具体代次,同一品种不同批制品的菌、毒种及细胞代次均应保持一致。3、生产工艺中涉及病毒、细菌的灭活处理时,应确定灭活工艺的具体步骤及参数,以保证灭活效果。4、疫苗生产过程中,应规定菌毒种的具体接种量,原液配制时应规定有效成分或活性单位加入的定值;

2010版中国药典

2010版中国药典 2010版中国药典pdf版(共三部,400多M)及培训资料精华帖汇总 https://www.doczj.com/doc/a98727253.html,/forum-viewthread-tid-18529-fromuid-1023.html 2010版中国药典exe版电子书 https://www.doczj.com/doc/a98727253.html,/forum-viewthread-tid-18536-fromuid-1023.html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word版电子书(共1026页) https://www.doczj.com/doc/a98727253.html,/forum-viewthread-tid-18519-fromuid-1023.html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word版电子书 https://www.doczj.com/doc/a98727253.html,/forum-viewthread-tid-18520-fromuid-1023.html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word版电子书 https://www.doczj.com/doc/a98727253.html,/forum-viewthread-tid-18528-fromuid-1023.html 2010版中国药典二部word版电子书 凡例 总则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组织制定和颁布实施。《中国药典》一经颁布实施,其同品种的上版标准或其原国家标准即同时停止使用。 《中国药典》由一部、二部、三部及其增补本组成,内容分别包括凡例、正文和附录。除特别注明版次外,《中国药典》均指现行版《中国药典》。 本部为《中国药典》二部。 2010版中国药典pdf版(共三部,400多M)及培训资料精华帖

二、国家药品标准由凡例与正文及其引用的附录共同构成。本部药典收载的凡例、附录对药典以外的其他中药国家标准具同等效力。 三、凡例是为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附录及与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四、凡例和附录中采用的“除另有规定外”这一用语,表示存在与凡例或附录有关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时,则在正文中另作规定,并按此规定执行。 五、正文中引用的药品系指本版药典收载的品种,其质量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六、正文所设各项规定是针对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GMP)的产品而言。任何违反GMP 或有未经批准添加物质所生产的药品,即使符合《中国药典》或按照《中国药典》没有检出其添加物质或相关杂质,亦不能认为其符合规定。 七、《中国药典》的英文名称为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英文简称Chinese Pharmacopoeia;英文缩写为Ch.P.。 正文 八、正文系根据药物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准的处方来源、生产工艺、贮藏运输条件等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2010版中国药典pdf版(共三部,400多M)及培训资料精华帖

中国药典2010版

中国药典2010版 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word版电子书(共1026页) 2010版中国药典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word版电子书 中国药典沿革 1953年版(第一版)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怀人民的医药卫生保健工作,当年11月卫生部召集在京有关医药专家研讨编纂药典问题。1950年1月卫生部从上海抽调药学专家孟目的教授负责组建中国药典编纂委员会和处理日常工作的干事会,筹划编制新中国药典。 1950年4月在上海召开药典工作座谈会,讨论药典的收载品种原则和建议收载的品种,并根据卫生部指示,提出新中国药典要结合国情,编出一部具有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的药典。随后,卫生部聘请药典委员49人,分设名词、化学药、制剂、植物药、生物制品、动物药、药理、剂量8个小组,另聘请通讯委员35人,成立了第一届中国药典编纂委员会。卫生部部长李德全任主任委员。 1951年4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中国药典编纂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对药典的名称、收载品种、专用名词、度量衡问题以及格式排列等作出决定。干事会根据全会讨论的意见,对药典草案进行修订,草案于1952年底报卫生部核转政务院文教委员会批准后,第一部《中国药典》1953年版由卫生部编印发行。 本版药典共收载品种531种,其中化学药215种植物药与油脂类65种,动物药13种,抗生素2种,生物制品25种,各类制剂211种。1957年出版《中国药典》1953年版增补本。

1963年版(第二版) 1955年卫生部组建第二届药典委员会,聘请委员49人,通讯委员68人,此届委员会因故未能开展工作。1957年卫生部组建第三届药典委员会,聘请委员80人,药学专家汤腾汉教授为这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不设通讯委员),同年7月28日至8月5日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卫生部李德全部长做了药典工作报告,特别指出第 2010版中国药典pdf版(共三部,400多M) 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word版电子书(共1026页) 一版《中国药典》未收载广大民众习用的中药的缺陷。会议在总结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了制订药典的原则,讨论了药典的性质和作用,修改了委员会章程,并一致认为应把合乎条件的中药收载到药典中。8月27日卫生部批准委员会分设药理与医学、化学药品、药剂、生化药品、生药、生物制品六个专门委员会及名词小组(药典委员会设常务委员会,日常工作机构改称秘书室。 1958年经常务委员会研究并经卫生部批准,增聘中医专家8人、中药专家3人组成中医药专门委员会,组织有关省市的中医药专家,根据传统中医药的理论和经验,起草中药材和中药成方(即中成药)的标准。 1959年6月25日至7月5日在北京召开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主要审议新版药典草稿,并确定收载品种。草稿经修订补充后,分别由各专门委员会审定,于1962年完成送审稿,报请国务院批准后付印。1965年1月26日卫生部颁布《中国药典)1963年版。 本版药典共收载品种1310种,分一、二两部,各有凡例和有关的附录。一部收载中药材446种和中药成方制剂197种;二部收载化学药品667种。此外,一部记载药品的“功能与主治”,二部增加了药品的“作用与用途”。 1977年版(第三版) 由于“文革”影响,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药典委员会工作陷于停顿。1972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复卫生部“同意恢复药典委员会,四部(卫

《中国药典》2010年出版三部

附件: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通则、附录专题讨论会会议纪要 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编制工作的统一部署,我委于2008年12月18-19日在京召开了《中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凡例、部分通则及无菌检查法等通用性附录的专题讨论会。来自药典委员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病毒疫苗专业委员会、细菌疫苗专业委员会、血液制品专业委员会、重组技术制品专业委员会的部分委员和相关专家,参与生物制品批签发的7个省级药检所,以及生产疫苗、血液制品、重组技术制品的10个企业,我会生物制品处和业务综合处相关负责人共计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对《中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凡例、7个通则及6个通用性附录的修订进行了认真讨论,形成了基本一致的意见。现将会议纪要如下: 一、对凡例的增修订意见 1、根据生物制品生产的实际情况,对本版药典未收载的原辅料质量标准要求在凡例中进一步明确。 2、针对疫苗生产企业在生产中为防止微生物污染而普遍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为保证疫苗使用的安全性,在基本要求项下增订对生产过程使用抗生素的相关要求;同时为减少防腐剂在生物制品中的使用,避免因防腐剂导致的疫苗安全性隐患的发生,对在成品中加入防腐剂的使用情况增订相应的规定。 3、根据生产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提高疫苗的质量和安全,在基本要求项下第八条“生产及检定用动物”中,对病毒性疫苗生产用细胞基质来源的动物清洁级别进行相应提高;并增订需用动物传代的生产用菌、毒种应采用SPF级动物进行传代的规定。 4、基于有机溶剂对人体的危害,参照现行版《中国药典》二部和《欧洲药典》对药品残留有机溶剂的相关要求,在基本要求项下第九条中,增订对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有机溶剂的使用和成品中的残留量限制的相关规定。 5、原精确度项下第十一条(4)条“除另有规定外,检定用的诊断试剂应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由于此项规定内容不明确,为避免引起歧义,建议取消。 6、为避免引起歧义,将原包装、标签项下第二十二条内容明确为:除另有规定外,复溶冻干制剂的稀释剂应与制品组合包装,独立包装的复溶冻干制剂的稀释剂应有生产批准文号。

2010版中国药典

2010版中国药典 凡例 总则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组织制定和颁布实施。《中国药典》一经颁布实施,其同品种的上版标准或其原国家标准即同时停止使用。 《中国药典》由一部、二部、三部及其增补本组成,内容分别包括凡例、正文和附录。除特别注明版次外,《中国药典》均指现行版《中国药典》。 本部为《中国药典》二部。 二、国家药品标准由凡例与正文及其引用的附录共同构成。本部药典收载的凡例、附录对药典以外的其他中药国家标准具同等效力。 三、凡例是为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附录及与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四、凡例和附录中采用的“除另有规定外”这一用语,表示存在与凡例或附录有关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时,则在正文中另作规定,并按此规定执行。 五、正文中引用的药品系指本版药典收载的品种,其质量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六、正文所设各项规定是针对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GMP)的产品而言。任何违反GMP 或有未经批准添加物质所生产的药品,即使符合《中国药典》或按照《中国药典》没有检出其添加物质或相关杂质,亦不能认为其符合规定。 七、《中国药典》的英文名称为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英文简称Chinese Pharmacopoeia;英文缩写为Ch.P.。 正文 八、正文系根据药物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准的处方来源、生产工艺、贮藏运输条件等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九、正文项下根据品种和剂型不同,按顺序可分别列有:(1)品名(包括中文名称、汉语拼音与英文名);(2)有机药物的结构式;(3)分子式与分子量;(4)来源或有机药物的化学名称;(5)含量或效价规定;(6)处方;(7)制法;(8)性状;(9)鉴别;(10)检查;(11)含量或效价测定;(12)类别;(13)规格;(14)贮藏;(15)制剂等。 附录 十、附录主要收载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制剂通则系按照药物剂型分类,针对剂型特点所规定的基本技术要求;通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