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酵床生态养猪环评报告书

发酵床生态养猪环评报告书

发酵床生态养猪环评报告书
发酵床生态养猪环评报告书

发酵床生态养猪环评报告书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提出的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畜牧业,扩大畜禽良种补贴规模,推广健康养殖方式,安排专项投入支持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试点”。当前,各地都在认贯彻中央精神,不断加大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

近年来,kkk积极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并把生猪生产基地建设作为农业产业化四大基地之一,从政策上、资金上、技术上给予了大力支持,生猪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但是,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和猪群规格的不断扩大,猪粪、尿的排放量也在急骤增加,如何处理养猪业中一直难以解决的猪粪尿,尤其是规模化养猪场内排泄的大量粪尿对环境生态造成的污染问题,便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酵床生态养猪利用全新的自然农业理念,结合现代微生物发酵处理技术提出的一种环保、安全、有效的生态养猪法。实现养猪无排放、无污染、无臭气、彻底解决规模养猪场的环境污染问题,它是集养猪学、营养学、环境卫生学、生物学、土壤肥料学于一体,遵循低成本、高产出、无污染的原则建立起的一套良性循环的生态养猪体系。它是规模化养猪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又一亮点,是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AA拟引进先进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采取规模化、生态化的饲养模式,全面提供标准化生产水平,推广普及高效、无污染、绿色猪肉生产模式,力争成为DC省绿色猪肉安全生产示范基地。

AA隶属于*****实业有限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园林绿化企业,是集花卉生产、苗木繁育、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施工和养护、酒店宾馆等大型公共场所花卉摆租、养殖业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司,公司与北京园林科学研究所、DC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等多家科研、

教学单位合作,培养了高素质的管理团队、经验丰富的养殖专业队伍、绿化设计师和专业的绿化养护队伍。

1.2 项目前期进展情况

据环评现场调查,企业尚未开始建设,正在办理相关手续。

1.3 评价任务的由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该项目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AA于2009年4月11日正式委托DC*****m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担本次新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立即组织环评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收集了有关资料,对工程所在地自然物理(质)环境、自然生物(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生活质量进行了全面调查。

与此同时,评价根据本项目工程特征、排污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等,进行了环境影响因子识别和评价因子的筛选,依据导则规定,确定了本次评价等级、评价重点、评价范围,配合建设单位进行了公众参与调查,对工程污染物排放进行了核算,向*****市kkk环境保护局进行了标准的申请并得到了批复,在此基础上编写了《AA年出栏万头猪生态养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现提交建设单位,并由建设单位呈报环保主管部门组织审查。

1.4 编制依据

1.4.1 任务依据

1.4.1.1 AA“关于AA年出栏万头猪生态养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009年4月11日;

1.4.1.2*****市kkk发展和改革局文件发改农字[2009]08号“关于AA年出栏万头猪生态养殖项目备案的通知”2009年2月20日。

1.4.1.3 *****市kkk环境保护局环函[2009]39号“关于AA年出栏万头猪生态养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批复”,2009年4月29日。

1.4.2 法律法规

1.4.

2.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1.4.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

1.4.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

1.4.

2.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会第284 号);

1.4.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

1.4.

2.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

1.4.

2.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

1.4.

2.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

1.4.

2.9《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

1.4.

2.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部令第二号,2008年10月);

1.4.

2.11国家发展计划委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计价格[2002]125号“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规划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2002年1月);

1.4.

2.12《DC省环境保护条例》(1997年7月30日);

1.4.

2.13《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2001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9号;

1.4.

2.14《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施细则》,1985年,国务院发布;

1.4.

2.15《DC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1996年9月3日);

1.4.

2.16DC省人民政府晋征发(1997)1号“DC人民政府关于印发DC 省贯彻《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实施办法的通知”。(1997年2月);

1.4.

2.17《DC省地表水域水环境管理区域方案》(2005年5月)。

1.4.3 技术依据

1.4.3.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T2.1-2.3-93);

1.4.3.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

1.4.3.3《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2002年4月)。

1.4.4 参考资料

1.4.4.1 《大气环境标准工作手册》,国家环保局科技标准司1996年7月);

1.4.4.2《水环境标准工作手册》,国家环保局科技标准司编(1996年7月);

1.4.4.3 《开发建设环境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侯正伟编著。

1.5 评价重点、目的和指导思想

1.5.1 评价重点、目的

1.5.1.1 AA年出栏万头猪生态养殖项目厂址位于*****市西北6km 处,yy东0.6km处。本工程为新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垫料准备区、养殖区、办公生活区等。针对本工程的整体性建设特征,评价将从以下方面展开工作:

①明确厂址的可行性:厂址的选择对于本工程的可行性有着重要的作用。评价应结合自然环境、工程建设与治理措施的具体情况,针对工程排水影响、固体废物、环境空气影响、噪声影响等作出分析、说明,明确回答本工程对厂区周围存在的敏感因素——村庄居民、河流及水体的影响情况,严格按照国家、省及地方有关的管理要求和城市规划进行一一分析,从工程建设区环境要求方面讨论其可行性,为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及管理部门实施决策提供依据。

②针对“发酵床生态养猪模式”,分析其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并提出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核算各污染物排放情况:

根据养猪工艺流程,本工程运行后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有臭气、废垫床等,评价将针对工程可研提供的基本数据进行分析,在检索和实地考察国内现有“发酵床生态养猪模式”养猪场运营实践的基础上,

提出工程需采取的污染治理措施和满足国家规定要求的管理措施,并认真核算工程的各污染物排放情况。

③重点分析填埋井选址及处臵方式的合理性:

评价将重点论证填埋井选址及处臵方式的合理性,将对周围人群和牲畜的影响减小到最低。

1.5.1.2 据工程具体情况明确回答工程建设是否符合国家和DC省的有关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是否符合*****市kkk总体发展规划要求。

1.5.1.3 通过监测资料和实地调查,搞清项目厂址所处地区的环境特征、环境现状以及污染源分布状况和特征。通过对工程建设期和运营期的工程分析,了解掌握工程建设前后污染物的变化情况及运营后排污环节对环境影响方式,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通过清洁生产分析,制定针对性的环境污染防治对策措施,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

1.5.1.4 针对本工程采用的生产工艺,评价应通过各种途径大量搜集有关的工艺与设备、能源综合利用及污染排放的有关资料,并进行综合对比,讨论分析本建设项目的工艺水平和清洁生产水平,切实地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将污染消灭在生产过程中。

1.5.1.5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本次评价将加强公众参与调查工作,认真听取了建设项目周围居民的意见,并将其作为评价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有针对性地加强工程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使项目的建设更加完善、合理,符合工程和当地居民的长远利益要求,项目实施更具有可行性,也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的综合利益。

1.5.1.6 从环保角度明确本工程的环境可行性,为决策部门、工程设计和清洁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5.2 评价指导思想

1.5.

2.1 本次评价要以贯彻国家、DC省有关的产业政策、环保政策、能源政策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要求开展工作,要以坚持

公正、公开的原则,综合考虑项目对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1.5.

2.2 本次评价将针对工程项目区的状况及建设项目的特点,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对工程建设及运营中存在的各类污染、生态影响实施从严控制,并将工程生产设计、生产管理、污染控制、安全防护等方面的一些先进经验反馈给企业,使企业实现稳步、可持续的发展做为指导思想。

1.5.

2.3 本着“清洁生产、总量控制、达标排放、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点论述生产过程中对关心的环境要素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针对性地加强对主要污染物的治理力度。

1.5.

2.4 加强工艺先进性的评述,针对本项目拟引进的国外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对工程生产工艺与装备、资源能源利用、产品、污染物产生、废物回收利用、环境管理等进行分析,确定清洁生产水平,并有针对性提出清洁生产的环境管理要求。

1.5.

2.5 评价中要坚持科学务实的态度,加强污染源强等基础数据的分析计算,提高其可信度。通过评价对工程建设可行性合理性的分析,从环保角度给出明确结论。环评报告要充分发挥为项目审批、环境管理、工程建设服务的作用。

1.5.

2.6 检索和实地考察国内现有“发酵床生态养猪模式”养猪场,提出工程合理可靠的污染治理方案及对工程各排污环节的治理措施,并提出加强环境管理的建议,体现评价工作的实际意义。

1.5.

2.7 在公众参与和调查中,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有关要求,要做要点面有机结合,使公众参与具有针对性。

1.5.

2.8 在满足环评要求的基础上,本次环评工作应充分利用该地区已有的资料和成果,避免重复劳动,力求节省资金提高工作效率。

1.6 评价等级的确定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中评价等级的划分办法,结合项目的主要工程特征及所处地区环境质量现状、敏感性,确定各环境要素的评价级别。

1.6.1 环境空气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环境空气评价等级为三级。由于工程产生废气极少,对环境影响很小,因此对环境空气的评价等级进行调整,只做环境空气现状评价及恶臭环境影响分析。

1.6.2 水环境

工程在采取环评要求的措施后,废水可以全部利用,对地表水、地下水影响很小,地表水只进行影响分析,评价重点对全厂废水零排放的保证性进行分析;对地下水环境现状进行评价及影响分析。

1.6.3 声环境

本工程无大型高噪设备,项目建设前后声环境变化小于3dB(A),且本工程距离村庄较远(最近村庄yy0.6km),因此,声环境只进行影响分析。

1.6.4 生态环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中关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规定,工程主要影响区范围<20km2,并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现状,本次生态环境进行环境影响分析。

1.7 评价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对不同评价级别工作的深度要求,结合本次工程特点和所处区域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确定本次环境评价范围如下:

环境空气分析范围:结合本次工程大气污染排放特征,与该地区主导风向和厂址周围关心点分布,确定本次评价大气环境影响分析范围以拟建厂址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各延伸2.0km,共16km2的范围内进行。

地表水分析范围:本工程生产、生活废水经处理后综合利用,不外排。评价重点对全厂废水零排放的保证性进行分析。

地下水评价范围:根据本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埋藏和径流方向,以及工程污水排放特点,结合区域村庄布臵,本次地下水评价对象

为厂址、填埋井上下游的村庄水井。

声环境影响分析范围:厂界噪声。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范围:对工程占地及厂址周围生态环境进行影响分析。

1.8 评价标准

本次评价执行标准经kkk环保局批准(见附件),各环境要素执行标准如下:

1.8.1 环境质量标准

1.8.1.1 环境空气:评价区为农村地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标准限值见表1-2;

3

对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以及修改单未包含的建设项目特征污染物,本报告参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的相关标准值,标准限值见表1-3;

3

1.8.1.2 根据《DC省地表水域水环境管理区划方案》,汾河(甘亭—柴庄)河段的功能区类型为保护地下水河段,规划主导功能为农业用水,水质目标被定为环监Ⅱ类,执行《DC省地表水域水环境管理区划方

案》环监Ⅱ类,缺项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Ⅴ类水质标准,标准限值见表1-4;

1.8.1.3 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标准限值见表1-5;

1.8.1.4 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标准限值昼间55dB(A)、夜间45dB(A)。

1.8.2 污染物排放标准

1.8.

2.1 恶臭厂界排放限值: NH3 、H2S(无组织)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中二级标准;臭气浓度(无量纲)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中表1、表7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限值见表1-6;

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厂界与禁建区域(本项目体现为村庄)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500m,故本项目要求厂界与最近村庄边界最小距离不得小于500m。

1.8.

2.2 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B-2008)

中2类标准,标准限值昼间60dB(A)、夜间50 dB(A);

1.8.

2.3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中标准限值,标准限值见表1-7;

1.8.

2.4 固体废物:养殖废渣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中表6标准;其他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臵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标准限值见表1-8。

1.9 环境保护目标

通过对本项目建设地周围区域自然、社会环境状况的详细了解,本项目周围无特殊敏感因素。

具体保护目标见表1-9。

第三章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3.1 建设项目情况

3.1.1 项目概况

表3-1 建设项目概况表

发酵床生态养猪环评报告书.

. 3.1.2 工程建设内容

3.1.3 建设项目场区平面布置

本工程厂区可划分为准备车间、养殖区、办公生活区、污染物治理区。办公生活区位于场区东侧,职工需洗浴、更换工作服后方可进入厂区;准备车间位于场区内东北侧;养殖区占地面积最大,位于厂区中、西侧;污染物治理区主要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收集箱,位于厂区东南侧,具体见平面布臵图3-1。

另外,企业对生产区和生活区进行了隔离,满足《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要求。

3.1.4 产品方案及养殖结构

本工程年出栏育肥猪10000头(5000头/次,出栏两次)。猪群结构见表3-3。

表3-3 猪群结构表

3.1.5 劳动定员和生产制度

全厂劳动定员60人,其中管理人员4人,技术人员8人,采购营销人员8人,生产及辅助人员40人。企业定员及人员构成见表3-4。

表3-4 企业劳动定员编制表

3.1.6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本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3-5。

表3-5 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3.2 工程分析

3.2.1 生产工艺分析

AABA与济南绿康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采用“发酵床生态养猪模式”进行饲养。

3.2.1.1 发酵床养殖技术历史沿革及国内成功实例

日本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畜产公害”问题,并在本国大力推行“发酵床零排放养猪技术”。该技术用锯末、秸秆、稻壳等农林业生产下脚料配以专门的微生物发酵素垫圈养猪,垫料里的特殊有益微生物能够迅速降解猪的粪尿排泄物,将垫料转化为猪可以食用的饲料。这样,不需要冲洗猪舍,从而没有任何废弃物排出猪场,是一种零排放、无污染的生态养猪模式。

我国福建莆田、厦门、北京大兴等地的数家猪场也已经在2005年从日本引入该养殖模式进行本土化试验,都取得了成功。

由于本项目在DC省首家使用发酵床养猪工艺,且还未建设。无法从直观上了解发酵床养猪工艺下猪舍恶臭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及

“零排放”的可能性。我公司在接受委托后组织项目组成员亲赴北京兴鑫农牧有限公司(北京已建成的首家年出栏万头育肥猪规模化发酵床养猪场)进行实地考察,对其养猪工艺进行了全面的了解,重点调查了该养猪场周围恶臭污染情况及是否可实现“零排放”。并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得出结论如下:

1)发酵床养猪模式下,猪粪及猪尿全部被发酵床降解、消化;

2)猪舍内外干净、整洁,猪舍内基本无恶臭,只有淡淡的类似酒精发酵的味道,猪舍外5m处闻不到异味;

3)整个养殖过程无废水排放,发酵床垫料淘汰后作为有机肥出售。

3.2.1.2 发酵床养猪工艺

①发酵菌种的准备

发酵床养猪工艺中猪排出的粪便和尿液由发酵床中的菌种降解,猪圈发酵床式养猪的其核心技术表现在菌种功能方面,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猪舍粪尿的降解效率。本项目微生物菌种由相应技术支持部门(济南绿康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保证了发酵床中粪便及尿液的降解效率。

②发酵床的活性剂

当发酵床用过一段时间后可以向其上面喷洒一定的活性剂以提高降解效率。活性剂包括天惠绿汁、氨基酸液等,是从植物体内提取出来、经发酵后形成的,主要用于调节微生物的活性。特别是在微生物的活性降低时,按说明把活性剂稀释到合适的比例喷洒床面以加快对排泄物的降解、消化速度,另外,平时发现猪大便堆积得比较多时,把大便向空地撒一撒,便于粪便的充分分解。

因此活性剂的合理使用对发酵床的循环利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③发酵床垫料的制作

a垫料层组成:猪舍发酵床主要由有机垫料制成,有机垫料的主要成分包括锯末或切短铡碎的秸秆、土和少量粗盐。锯末约占垫料总重的90%,其质地松软,可吸收水分多。泥土要求新鲜干净无杂菌。

b垫料层厚度:一般猪舍中垫料的总厚度约为80~100厘米,每平

方米垫料重约150千克。先铺30~40厘米厚的秸秆作为疏松通气底层,然后铺50~60厘米锯末;垫料中加适量的盐有利于锯末的分解,用量为垫料总重的0.1-0.3%左右。

c混料:将微生物发酵菌种、锯末、少量泥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一定量的活性剂、食盐等,使水分含量达到60%,(夏季蒸发量较大时需适量补水,其余季节不需补水)以保证功能微生物菌种能够大量繁殖,经一周左右即可开始发酵,垫料可常年不换。饲养几天后,因微生物菌种发酵作用,猪舍内臭味消失,20天-1个月后,发酵床底层也进入自然繁殖状态,中部形成白色的菌丝,温度可达40~50℃或更高(表层温度控制在15-25℃之间)。

b活性剂的使用:合理使用活性剂可使发酵床的利用形成良性循环。发酵床经一段时间的使用以后,当微生物活性降低时,即可按技术要求将发酵菌种用活性剂稀释至适当的比例,泼洒到发酵床床面,以便提高微生物菌种对排泄物的降解、消化速度。平时若发现猪粪堆积较多,也可再加撒一点已用活性剂稀释后的发酵菌种,促使其加快对排泄物的分化降解,活性剂使用要适合发酵床中微生物的种类,并根据猪舍实际情况使用,无必要时可不用。

⑤猪舍的建设

发酵床养殖工艺猪舍的建设也十分重要,一般要求猪舍东西走向坐北朝南,充分采光、通风良好,南北可以敞开,屋面朝南面的中部具有可自由开闭的窗子,阳光可照射整个猪床面积的1/3,并且从太阳升起至太阳落下,可照射整个猪床的每个角落,这样可使猪舍内部的微生物更适宜地生长繁殖,利于发酵。猪舍建饮水饲料一体自动料槽(橡皮乳头饮水器),从而避免猪喝水时的滴漏,浪费。由于发酵床微生物菌种发酵作用,冬季发酵床表面温度可以保持在15℃以上,所以在发酵床养猪工艺下不需要增加猪舍的采暖设施也可以安全过冬。

猪舍设计效果图见图3-2、3-3。

图3-2 猪舍设计效果图1

图3-3 猪舍设计效果图2

⑥发酵床的制备

发酵床分半地下式发酵床和半地上式发酵床两种,在南方,地下水位比较高,一般采用地上式的,如果在北方,地下水位比较低,一般采用半地下式的。半地下式发酵床要求向地面以下挖100cm,填满制成的有机垫料,再将猪放入,猪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生长了。

⑦发酵床的管理

总体来讲与常规养猪的日常管理相似,但发酵床有其独特的地方,

因此平时的管理也有不同的地方:

1、猪的饲养密度,单位面积饲养猪的头数过多,床的发酵状态就会降低,不能迅速降解、消化猪的粪尿,一般以每头猪占地1m2左右为宜,小猪时可适当增加饲养密度;

2、发酵床的床面不能过于干燥,一定的湿度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如果过于干燥还可能会导致猪的呼吸系统疾病,可定期在床面喷洒活性剂;

3、入圈生猪事先要彻底清除体内的寄生虫,防止将寄生虫带入发酵床,以免猪在啃食菌丝时将虫卵再次带入体内而发病;在猪舍内定期向发酵床上喷洒少量驱虫剂,可起到清除寄生虫及驱除蚊蝇的效果;

4、要密切注意土壤微生物菌的活性,必要时需加活性剂来调节土壤微生物菌的活性,以保证发酵能正常地进行;

5、猪舍中的锯屑变少时,适当补充微生物原种和营养液;

6、为利于猪拱翻地面,猪的饲料喂量应控制在正常量的80%,生猪一般在固定地方排粪、撒尿,当粪尿成堆时挖坑埋上即可;

7、地面湿度必须控制在60%,应经常检查,如水分过多应打开通风口,利用空气调节湿度;

8、猪舍内禁止使用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类物品,防止它们对土壤微生物的杀害作用,使得微生物的活性降低。

把锯屑、土、微生物原种一层一层铺好后,喷上盐、水,水分调节在60%,喷水宜在填材料50%后开始,按照这样的顺序把猪圈垫料填满即可,饲养几天后,因微生物原种的作用,臭味自然消失, 2-3个月后,猪床低层成为自然繁殖状态,中部形成白色的菌体,其温度可达到40-50℃,猪粪及尿液在发微生物菌种作用下降解并与垫料混合,成为猪饲料。垫料使用周期三年一换,换出的垫料可作为有机肥供周边农户农田施肥。

3.2.1.3主要生产设备

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表3-6。

表3-6 主要设备一览表

发酵床养猪技术操作规程

发酵床养猪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发酵床养猪的场地选择、猪舍建设、垫料原料、发酵菌种选择、发酵床制作、猪只要求、饲养管理、发酵床使用及维护和垫料后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仔猪、生长育肥猪的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 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GB/T 17824.1 规模猪场建设 NY 5030 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 5032 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5033 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管理准则 NY/T 5339 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DB43/T 634 畜禽水产养殖档案记录规范 DB43/T 686 猪用生物活性垫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垫料 由锯末屑、稻壳、秸秆等组成,用于制作发酵床的材料。 3.2 发酵菌种 能分解和促进分解生猪排泄物(粪尿)的有益微生物菌群的总称。 3.3 土著菌 从自然界中采集可分解生猪排泄物(粪尿)的有益微生物菌群。 3.4 营养添加剂 能促使垫料中发酵菌生长、繁殖的营养性添加物。 3.5 发酵床 唯有惜时才能成功,唯有努力方可成就!

栏内的垫料床。 3.6 地上式发酵床 垫料层位于地平面以上,适用于地势平坦低洼地的发酵床。 3.7 地下式发酵床 垫料层位于地平面以下,床面与地面持平,适用于地势高燥地方的发酵床。 3.8 半地下式发酵床 垫料层一半位于地平面以下,一半位于地平面以上,适用于地势平坦地方的发酵床。 3.9 发酵床养猪技术 利用发酵垫料中的高效有益微生物菌群,使饲养在发酵床上的生猪排泄物(粪尿)原位快速降解的一种生态环保养猪技术。 4 场地选择 发酵床猪场场地选择按GB/T 17824.1的规定执行。 5 猪舍建设 5.1猪舍布局应根据地形确定,一般采用单排式或双排式。 5.2猪舍建设宜坐北朝南,东西向,两栋猪舍间的间距应不小于10m。 5.3猪舍跨度( 6.5~12)m,檐高不小于2.4m,猪舍长度为(30~60)m。 5.4屋顶可设计成单坡式、双坡式等形式。屋顶应采用遮光、隔热、防水材料制作,并设置天窗或通气窗(孔)。 5.5南北墙设置窗户,或用保温隔热材料制作卷帘,北墙底部应设置通气孔。 5.6 猪栏宜采用单列式,过道位于北侧,宽约1.2m。 5.7靠走道的一侧设置不少于0.2m2/头或不小于1.2m宽的水泥饲喂台(又称休息台,约占栏舍面积的20%左右),食槽安装于水泥饲喂台上。 5.8发酵床上方宜设置喷淋加湿装置。 5.9 饮水器应设在食槽对面南侧,距床面(30~40)cm,下设集水槽或地漏。 5.10 水泥饲喂台旁侧建设发酵床,发酵床底一般用水泥硬化,发酵床深度为(50~80)cm。地势高燥的地方采用地下式发酵床,地势平坦的地方采用地上式或半地上式发酵床。 5.11传统猪舍改建成发酵床猪舍时,垫料表层离屋檐高度为(2.4~2.8)m,按当地地势高低,选择采用发酵床类型。 5.12发酵床猪舍剖面图参见附录A。双坡单列式发酵床猪舍剖面图参见附录A图A1,单坡单列式发酵床猪舍剖面图参见附录A图A2,双坡双列式发酵床猪舍剖面图参见附录A图A3。 6 垫料原料 2

养猪场环境影响评价(全面版)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学生实践作业 课程名称:《环境影响评价》作业四 专业班级: 小组成员: 2015年 12 月 21 日

目录 一、项目的环境影响识别 0 (一)主要的环境污染 0 1.施工期主要的污染 0 2.运营期主要的污染 0 (二)环境影响分析 (3) 1.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3) 2.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3) 二、项目环境影响的防治对策 (5) (一)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5) 1.施工废气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5) 2.施工噪声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6) 3.施工废水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6) 4.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7) 5.水土流失评价与防治措施 (8) (二)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8) 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8) 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9) 3.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9) 4.固体废物评价与防治措施 (9) 三、项目的相关问题的思考 (9) (一)简述项目选址是否合理 (10) (二)确定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 (10) (三)对环境空气影响的主要因子,计算卫生防护距离可选择的因子 (10) (四)本项目污染治理应关注的因素 (10) (五)给出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公式,并指出主要参数的来源及意义 (10) (六)养猪场选址时应主要考虑的因素 (11)

(七)本项目在项目概况及分析中应交代清楚的内容 (11) (八)给出营运期环境管理基本要求 (12) (九)除水环境影响、环境空气影响外,还应关注的方面 (12) (十)猪场粪便处理是否存在问题 (12) 附录:作业四 (13)

一、项目的环境影响识别 (一)主要的环境污染 1.施工期主要的污染 (1)废气 1)各类燃油动力机械在场地平整、物料运输等施工作业时,会排放各 、SO2、烟尘。 类燃油废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CO、NO X 2)土石方装卸、水泥作业、运输时产生的扬尘,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TSP。 (2)废水 运输车辆冲洗水、混凝土工程的灰浆,建(构)筑物冲洗、打磨等作业产生的污水,主要污染物为SS。施工期,若施工人员平均按50人/d,每人每天用水30L计,则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量为d。 (3)噪声 本项目不设计打桩,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装载机、推土机、水泥车、运输车等施工机械作业时产生的噪声。噪声源强约75~90dB(A)。 (4)固废 项目施工期固废主要是工程施工时产生的建筑垃圾,约d。 (5)水体流失 项目场址区大部分为农田、有少量的农田防护林及灌草丛,养猪场采取半封闭式养殖因此,项目基础工程开挖等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2.运营期主要的污染 (1)噪声 表1 拟建项目主要噪声源强表

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总结

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小结 1 前言 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是猪排泄的粪尿通过锯末、稻壳等垫料吸附并经微生物降解,从而控制粪污直接排出场外,大大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日本开展现代微生物技术研究、优化菌种及组合,发展垫料微生态平衡繁殖技术,并注入新的科技,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规范。1999年在鹿儿岛大学农学部附属农场召开了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观摩会,1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和农户参加了会议。从此,发酵床养猪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2006年省畜牧兽医局从福建引进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在南昌县进行了试点,并逐步在全省推广,近几年取得了较大进展。2009年5月省农业厅把生物发酵床养猪作为畜禽清洁生产一项主推技术。2010年7月省畜牧兽医局下发《关于开展发酵床养猪技术示范与推广的通知》,要求全省进一步开展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示范,加快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推广普及。目前,全省运用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养猪场200多家,生物发酵床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养猪规模超过50万头,其中遂川嘉裕牧业有限公司、江西五丰牧业有限公

司、全南现代牧业有限公司、江西中宝农业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大型养猪企业和定南县农业局在栏舍设计、菌种分离、管理技术等方面有许多创新。2010年9月,委托省养猪行业协会,召开了全省生物发酵床养猪经验交流会,总结生物发酵床养猪的经验,分析生物发酵床养猪存在的问题,研究在适应范围内大力推广的方案。 2 生物发酵床养猪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2.1 特点 从我省推广应用的情况看,生物发酵床养猪有以下特点: 2.1.1 利用微生物发酵降解粪尿,不需要建设粪污处理设施 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不同于一般的规模养猪,猪粪、尿可长期留存猪舍内,不向外排放,不向周围流淌,靠着拌入垫料中的芽孢菌、酵母菌、乳酸菌、光合菌等微生物的分解、转化,实现了粪污无害化前置处理,变双环节投入为单一环节投入。一般规模养猪是“养猪生产”后再进行“粪污处理”,而生物发酵床养猪很好地将“粪污处理”前移到“养猪生产”环节一次解决,减少了粪污的排放,不需要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工程。 2.1.2 有效减少有害气体浓度,改善空气质量 猪粪尿通过芽孢菌、酵母菌、乳酸菌等有益微生物的分解、氧

养殖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养殖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日期:2020 年 6 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项目背景 (1) 1.2项目特点 (2) 1.3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 (2) 1.4评价目的与内容 (3) 1.5项目关注的主要问题 (4) 1.6环境影响报告主要结论 (4) 第二章总则 (5) 2.1评价目的与指导思想 (5) 2.2编制依据 (5) 2.3评价标准 (8) 2.4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 (11) 2.5评价重点 (17) 2.6评价时段 (18) 2.7环境保护目标 (18) 2.8环境功能区划 (18) 2.9产业政策及规划、选址合理性分析 (19) 第三章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28) 3.1工程概况 (28) 3.2总平面布置合理性 (31) 3.3施工进度安排 (32) 3.4施工期工程分析 (33) 3.5运营期工程分析 (36) 3.6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汇总 (58) 第四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61) 4.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61) 4.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63) 4.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66)

4.5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71) 4.6生态环境状况 (72)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4) 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74) 5.2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7) 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92) 6.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论证 (92) 6.2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94) 6.3环保治理措施与投资 (107) 第七章环境风险分析 (109) 7.1评价依据 (109) 7.2环境敏感目标 (110) 7.3环境风险识别 (111) 7.4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112) 7.5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要求 (114) 7.6风险分析结论 (120) 第八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21) 8.1经济效益分析 (121) 8.2社会效益 (121) 8.3生态效益分析 (121) 8.4项目环保投资经济损益分析 (122) 8.5 小结 (123) 第九章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124) 9.1环境管理 (124) 9.2环境监测 (127) 9.3总量控制 (128) 9.4排污口规范化要求 (129) 9.5建设期的环境管理建议 (129) 第十章结论及建议 (130) 10.1 结论 (130)

养猪场环境影响评价(全面版)教学提纲

养猪场环境影响评价 (全面版)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学生实践作业 课程名称:《环境影响评价》作业四 专业班级: 小组成员: 2015年 12 月 21 日

目录 一、项目的环境影响识别 0 (一)主要的环境污染 0 1.施工期主要的污染 0 2.运营期主要的污染 0 (二)环境影响分析 (3) 1.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3) 2.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4) 二、项目环境影响的防治对策 (5) (一)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6) 1.施工废气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6) 2.施工噪声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6) 3.施工废水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7) 4.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7) 5.水土流失评价与防治措施 (8) (二)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9) 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9) 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0) 3.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10) 4.固体废物评价与防治措施 (10) 三、项目的相关问题的思考 (11) (一)简述项目选址是否合理 (11) (二)确定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 (11) (三)对环境空气影响的主要因子,计算卫生防护距离可选择的因子 (11) (四)本项目污染治理应关注的因素 (11) (五)给出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公式,并指出主要参数的来源及意义 (12) (六)养猪场选址时应主要考虑的因素 (12) (七)本项目在项目概况及分析中应交代清楚的内容 (12) (八)给出营运期环境管理基本要求 (13) (九)除水环境影响、环境空气影响外,还应关注的方面 (13) (十)猪场粪便处理是否存在问题 (13) 附录:作业四 (14)

(完整版)发酵床养猪新技术

发酵床养猪新技术 发酵床养猪是通过参与垫料和牲畜粪便协同发酵作用,快速转化生粪、尿等养殖废弃物,消除恶臭,抑制害虫、病菌,同时,有益微生物菌群能将垫料、粪便合 成可供牲畜食用的糖类、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增强牲畜抗病能 力,促进牲畜健康生长。 1、发酵床养猪可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不需要对猪粪采用清扫排放,也不会形 成大量的冲圈污水,从而没有 任何废弃物、排泄物排出养猪场,基本上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标准,大大减轻了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 2、相对节省人动力。由于不需要清粪,按常规饲养,能增强每员饲养量。 3 、正常情况下可节省药费,猪吃了微生物菌以后,能帮助消化,还有一定程度下提高猪群的抵抗力。并且发酵床养猪法减少了药物的使用,同时减小了猪肉的药物 残留问题。 4 、节约水和能源,常规养猪,需大量的水来冲洗,而采用此法只需提供猪只的 饮用水,能省水80~90%%发;酵床产生热量,猪舍冬季无须耗煤耗电加温,节省 能源支出。 5 、据商业机构推广材料强调能节省饲料,原理是粪便给菌类提供丰富的营养, 促使有益菌不断繁殖,形成菌体蛋白,猪只通过拱食圈底填充料中的菌体蛋白, 补充了营养,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对节省一部分饲料。 6 、垫料在使用3 年后,形成可直接用于果树、农作物的生物有机肥,达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的效果。 传统的养殖粪尿污染非常严重,对地面、空气、水源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直至影 响着人类的健康问题,吉林省长热线也接到大量的类似污染问题,另外疾病,食品问题,养殖效益问题均是目前面临的问题。只有转变养殖思路,才能养殖致富,目前生态养殖是符合社会所需要的养殖技术。 “生态环保发酵床技术的推广与使用是养猪业的一大革新,是破解养猪业三大难 题的有效法宝。 1、“环保门”:猪粪废水自消化 通过采用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猪场的粪尿直接排入垫层中,经微生物 发酵分解和吸氨固氮,粪尿转化为有机肥,猪舍里不产生臭气和氨味,无需冲洗猪圈;猪因粪尿氨过重和猪场冲洗猪冷热不匀,造成的呼吸道疾病也大大降低, 节省大量的设备成本,粪尿处理成本。猪场生产的有机肥的甜头,有机肥供不应求。“转变养猪方式,猪粪便变废为宝,不仅解决了养猪场污染物无处排放的难 题,更是一举多得,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三赢,又是一项农民增收和创收 的好项目。”

发酵床养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编版

发酵床养猪项目可行性 研究报告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生态循环健康养猪新模式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 一、项目概述 本项目主要以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为载体,以木薯淀粉渣发酵饲料为手段,以品种改良为措施,建立“木薯淀粉废渣发酵—饲料—生物发酵床—生态养猪—发酵床垫料有机肥—生态种植”的生态循环健康养猪技术模式。建立生态循环健康养殖示范基地1个,建立生态循环健康养殖示范小区2个,培育1个龙头企业;建立一套以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技术保障与服务体系,年产无公害生猪2万头,年新增产值1920万元,新增利润350.7万元,辐射带动园区周边1万户农户发展生态养猪,促进农民群众年增收1亿元。通过建立从繁殖、饲料、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的规模化生态循环健康养殖规程及产业化示范,促进养猪业循环经济的建立,满足加入WTO后提高猪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二、意义和必要性 (一)实施本课题是促进我国养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我国养猪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在适应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养猪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危机。一是在国内市场上,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日益改善,群众在肉、蛋、奶等动物源性食品的消费上越来越注重安全和质量;二是在国际市场上,国外绿色食品技术壁垒及产品安全性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畜禽产品出口的瓶颈;三是养猪造成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据测算一个存栏万头的肉猪场,日排粪尿、污水量达100多吨,相当于1个5-8万人的城镇生活废弃物排放量,同时猪场恶臭在空气中散发,造成空气质量恶化和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挑战。因此,我国养猪业必须大力推进健康生态循环养殖,从饲养模式、饲养过程中开展规模化高效生态循环健康养殖技术体系,推动安全、优质、高效、无公害养猪业的发展,促进养猪业循环经济的建立,提高猪

养猪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讲解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年出栏1000头肥猪、存栏50头母猪项目建设单位 ##养殖场 法人代表## 联系人##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邮政编码073100 建设地点 ##县东旺乡##东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 及代码 猪的饲养 A0313 占地面积(平方米)20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总投资(万元)130 环保投资(万元)13 环保投资占总投 资比例 10%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由来及编制依据 1.项目由来 ##养殖场位于##,是一家从事生猪养殖的企业,于2012年5月投资130万元建设“年出栏1000头肥猪、存栏50头母猪项目”。 本项目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1)中“猪的饲养”,其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产品均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的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不违反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属于允许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县发展改革局已为本项目备案,备案证号为“##发改备字【2012】21号”,详见附件。 2.编制依据 根据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该项目的建设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办理环保审批手续。 本项目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中“农、林、牧、渔”中的“养殖场(区)”类别,猪常年存栏量在3000头以下,不涉及环境敏感区,项目类别为“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完成后由建设单位报送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 二、项目概况 1.建设地点 本项目位于##,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东经##。 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 2.周边关系与卫生防护距离 (1)周边关系 本项目东侧隔田间路为农田,西、北、南侧均为农田,西侧500m为##。 项目周边关系详见附图2。 (2)卫生防护距离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中规定禁止在“生活引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城市和城镇居民,包括文教科研区、医疗区、商业区、工业区、游览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建设畜禽养殖场,同时规定在禁建区域附近建设的,应设在禁建区域“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场界与禁建区域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500m”。 本项目位于农村地区,周围主要是农田,不属于《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中规定的禁建区域,为了安全起见,本环评参照《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中场界与禁建区边界距离的要求,设定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500m。 本项目位于##,场界与居民区边界距离大于500m,符合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 3.占地面积与类型 本项目占地2000m2,所用场地为租赁###自留地,##政府同意项目选址,租赁协议及乡政府证明见附件。 ##县城乡规划管理局为本项目出具了拟选址的函,同意本项目选址,详见附件。 4.主要原材料 本项目所用饲料为成品饲料,年用量为270t,全部外购。 5.建设规模 本项目养殖规模为年出栏1000头肥猪、存栏50头母猪。

养猪场环评报告表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法人代表242 联系人343 通讯地址XX县天池镇盐井村五社 联系电话224234 传真/ 邮政编码22 建设地点XX县天池镇盐井村五社 立项审批部门XX县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 叙发改投资[2012]备75号 建设性质新建√改扩□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猪的饲养(A0320) 占地面积(平方米) 2333.45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投资(万元)35 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 6.9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19.71% 评价经费 (万元) 投产日期2013年12月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建设项目的由来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及时把畜牧业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通过大力发展畜牧业带动整个农业结构的调整。党中央一直都在关注畜牧业的发展,并提出了《养殖业良种工程建设规划》,XX 省农业厅及时抓住这一机遇,结合省内畜禽业的现状,大力发展XX省的养猪业。 XX省是我国生猪第一大省,是传统的生猪生产基地,历史上曾取得过辉煌的成就。由于XX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养殖习惯、养殖政策、社会等因素为生猪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养猪是XX省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但是由于饲养品种不当,饲料水平低下,产品不能进入大的流通市场,农民并没有真正从养猪中获取经济利益。 目前,生猪发展上主要是受品种、标准化、规模化程度和传统饲养方式困扰,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产业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

要求,保证供应市场猪肉的品质,切实让人民群众吃上优质的放心肉,根据XX县“十二五”规划,结合目前XX县生猪养殖的现状和现代化养猪业的发展方向,建设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从而带动生猪产业快速发展,保证市场供应。项目的建设具有较好的环境、社会、经济效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定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该建设项目应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于2012年5月23日委托XX市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所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工作,我所在接受委托后,通过现场踏勘、资料收集编制完成本报告表。 二、工程规模及建设内容 1、工程规模 项目占地2333.45m2,建设年存栏能繁种母猪80头、年出栏商品猪1000头的养殖场及配套设施,建设内容包括:建设圈舍以及饲料加工房、储藏室、消毒室、办公室、仓库等配套设备设施。主要建筑物建筑面积2400m2。 猪场常年存栏量918头,每年可向社会提供优质商品猪1000头。 2、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集 本项目估算总投资为35万元,资金来源为业主自筹。其中环保投资6.9万元,占总投资的19.71%。 3、建设性质 本项目建设性质为新建。 4、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劳动定员2名。实行轮班制,全年无休。 5、本项目建设进度及施工进度 本项目预计在2013年12月以前建成投产。

最新发酵床养猪技术

发酵床养猪技术

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干撒式发酵床养猪的基本概念 (1) 第二节干撒式发酵床养猪的原理 (2) 第三节干撒式发酵床需要的营养物质 (2) 第二章干撒式发酵床猪场的建设 (3) 第一节猪舍的基本要求 (4) 第二节猪舍的CAD图纸 (6) 第三章垫料的准备 (7) 第一节原因分析 (8) 第二节管理措施 (9)

第三节垫料选择 (10) 第四章干撒式发酵床的分类比较 (11) 第五章干撒式发酵床的操作方法 (13) 第六章干撒式发酵床维护 (14) 干撒式发酵床养猪的基本概念 干撒式发酵床养猪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多数人关注的是生物发酵床的环境效应,往往忽视生物发酵床对猪的疾病防控作用;对其采取放任式管理,易导致病菌滋生,影响了猪只的健康生长。建立合理的生物发酵舍并对生物发酵床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可以减少病原的生存机会,降低猪病的发生机

率。湖北畜牧兽医桑梓湖种猪场使用洛东生物发酵床饲养断奶仔猪5010头,死 亡160头,育成率高达96.8%,比2007年的85%提高了11.6个百分点。培育猪转进152头,育成率100%,与2007年同期相比,提高了2个百分点。笔者经过在洛东生物4年管理实践,积累了大量经验,以下从猪舍设施、垫料管理、饲料和病猪管理四个方面结合微生物平衡理论介绍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防控疾病的管理措施,并作出原因分析。 干撒式发酵床养猪的原理 原生态是形成发酵床养猪的理念之一,自然生态系统有适应其环境的微 生物菌群,承担着清清洁的重任。发酵床养猪是利用人工培养的高效有益发酵微生物快速降解、消化猪粪尿的过程。其技术原理:是以锯末、稻壳、谷壳等有机作为垫料,在垫料中加入干撒式发酵菌,利用猪的翻拱习性,加上人工辅助翻耙,使猪的粪尿与垫料充分混合,在垫料中有效功能微生物的作用下,对猪的粪尿进行及时的发酵、降解与转化。

养猪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6. 建设内容与平■面布置 项目建筑面积1000m2,建设有育肥舍、母猪舍、产房、饲料库、办公休息区、消蠹室、消蠹池、沼气池、堆肥场等设施。 平面布置详见附图3。 7. 主要生产设备 8. 公用工程 (1) 给水 本项目总用水量为7.15m3/d (2609.75m3/a),主要为养殖用水和职工生活用水,全部 由场区自备井供给。 养殖用水:根据《河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13/T1161-2009)确定养殖用水量为20 L/头d,本项目年存栏生猪350头,年运行365天,则养殖用水量为7m3/d(2555m3/a)。 生活用水:场区无给排水,无卫生设施,根据《河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13/T1161-2009)确定生活用水量为50L/人?d,场区工作定员3人,年生产365天, 则生活用水量为0.15m3/d (54.75m3/a)。 (2) 排水 废水总量为5.37 m3/d, 1960.05 m3/a,包括养殖废水和生活污水,经沼气池处理后用丁沼气制备,无废水外排。 养殖废水:参照《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 2001)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水最高排放量的规定,确定养殖废水产生量为 1.5m3/白头天,本项目年存栏生猪350头,则养殖废水产生量为5.25m3/d (1916.25m3/a) 0

生活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80%计为0.12m3/d合43.8 m3/a。 (2) 供热 项目冬季采暖采用电暖设施,场区内不建燃煤、燃油、燃气设施。 (3) 供电 项目年用电5000kW?h,接入当地电网。 (4) 固废 本项目产生的猪粪经堆肥处理后外售作农肥,病死猪、母猪分娩物采取安全填埋;沼液、沼渣作为农肥外售,职工生活垃圾由专人负责,日产日活,运送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 9. 劳动定员及生产制度 本项目劳动定员3人,每年生产365天。 10. 建设阶段 本项目目前处丁可行性研究阶段。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所用场地为租赁原陈文锁自留地,无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环境问

发酵床养猪可行性报告

发酵床养猪可行性研究报告样本 在我们的网站上和电话咨询中,许多网友和养殖户希望我们能够提供发酵床养猪、发酵床养鸡等其他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的样本。因为这个可行性报告有很多的用处,例如说服家人、说服合伙人,向政府部门申报项目资金、银行贷款等。确实,一个条理清晰、规范的可行性报告不仅体现你的素质,更让看的人肯定其中的真实性。 下面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是完全按照正规的申报格式编写,其中的内容仅供参考(特别是其中的数据),你只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修改相应的内容即成为一份标准化的可行性报告书。 发酵床养猪技术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发酵床养猪技术 项目地点:写你的农场具体地址 投资总额:120万元(其中:申请项目资金70万元,自筹资金50万元) 建设规模:建设一个年出栏1600头肉猪生产规模的发酵床养殖基地。 项目建设期:一年 项目编制:写你当地的畜牧或科技主管部门 编制时间:二○○九年*月*日 **县(市)发酵床养猪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总论 1、项目提出的背景 发酵床养猪是目前国内外正在兴起和提倡的新型养殖模式,它以全新的养殖概念、采用高新微生物发酵技术、遵循动物生态福利的自然规律、符合国家无污染零排放养殖要求等受得各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采用发酵床养殖技术饲养的动物,具有疾病少和抗病力强、成本低、节水省工、肉质好无药物残留、口味好、养殖圈舍无臭味、零排放无污染、等诸多优点,这也是建设此项目的原动力之一,期望以此开启本地生态自然养殖先例,带动生态自然养殖模式技术在本地的发展。 同时,发酵床养猪建设简单易行,养殖环境干净无臭味,发病率少,效益稳定,也是返乡打工者创业的好项目。

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手册

第一章发酵床养猪技术概述 第一节发酵床养猪的概念 一、发酵 广义的发酵是指微生物与酶的生命活动过程。如酵母发面就是常见的发酵。工业化的发酵如生产抗生素和酶制剂的发酵过程。 狭义的发酵是指没有氧气参与(厌氧条件下)情况下,微生物进行的氧化反应代谢过程。如饲料青贮过程的发酵。 发酵床技术的发酵是指发酵床的功能菌生长繁殖,并完成粪尿降解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有氧代谢反应为主导,但也有较弱的厌氧和兼性厌氧反应。 二、发酵床 发酵床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床”,而是一种全新的养猪和相配套的养猪技术。 发酵床养猪技术又称生态养猪技术、生态发酵床养猪法、自然养猪法、零排放养猪法等,但都离不开发酵这个核心。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依靠微生物学和生态学原理,利用特种复合微生物群持续稳定地将猪的粪尿为气体、有用物质与能量,实现粪尿完全降解的无污染、零排放目标一种环保养殖模式。其关键是把目前通行的猪圈水泥地,改换成由添加了专门发酵菌剂的垫料铺成的具有发酵功能的地面。垫料的原料最好是锯末,也可以用稻壳和农作物秸秆等。发酵就是在锯末等垫料的帮助下,专用发酵菌群以猪的粪尿为主要营养生长繁殖的过程。 在发酵过程中,粪尿分解生成气体、菌体物质和其他无机物,同时产生一定的热量。发酵过程不但能完全分解猪的粪尿,而且给猪提供了温暖的圈舍地面和舒适的生活条件,以及供猪拱食的菌体物质。粪尿中的水分绝大部分被发酵热量蒸发掉了。 发酵床养猪实现了两大目标:一是无粪尿排放,对环境无污染;二是满足了猪自身的生活条件和原有生活习性,从根本上提升了猪的健康活力,猪群生病少、生长快。 发酵床养猪技术还具有节能、节粮、节水、省工、省药,提高猪肉品质等多方面的效果。 三、干撒式发酵床 根据开始进猪时垫料的含水量不同,发酵床技术分为湿式和干撒式两种。湿式发酵床是将垫料原料与发酵菌剂搅拌均匀,加入适量水分,提前发酵一定时间,再摊开散热后铺进猪圈,然后进猪饲养的方法。目前推广的发酵床技术大多属于湿式技术,湿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较多缺陷。 干撒式发酵床是将干垫料原料与发酵菌剂掺匀后不加水分,也不提前发

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工艺流程

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工艺流程 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工艺流程 1. 发酵菌种的准备 猪排出的粪便由发酵床中的菌种降解,菌种的好坏直接影响粪便的降解效率,因此土壤微生物菌种的采集就显得十分关键.土壤微生物的采集可以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点采集不同的菌种,采集到的原始菌种放在室内阴凉、干燥处保存。随着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推广应用,高效、安全、经济、适用性更广的菌种一定会被人们不断的发现和利用。 猪圈发酵床式养猪的其核心技术表现在菌种功能方面,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猪舍粪尿的降解效率,如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可以自行采集微生物菌种,但难度较大。而最保险也最方便省事的办法是从专门厂商购买发酵菌种,注意选用知名品牌或厂商的优质产品。 2.发酵床的活性剂 当发酵床用过一段时间后可以向其上面喷洒一定的活性剂以提高降解效率。活性剂包括天惠绿汁、氨基酸液等,是从植物体内提取出来、经发酵后形成的,主要用于调节土壤微生物的活性。特别是在土壤微生物的活性降低时,按说明把活性剂稀释到合适的比例喷洒床面以加快对排泄物的降解、消化速度,另外,平时发现猪大便堆积得比较多时,把它向空地撒一撒,便于粪便的充分分解。因此活性剂的合理使用对发酵床的循环利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活性剂已开发出许多的商业产品,使用时要选择适合发酵床中微生物生长的产品,并根据实际情况喷洒。 3.发酵床垫料的制作 (1)垫料层组成。猪舍发酵床主要由有机垫料制成,有机垫料的主要成分包括锯末、木屑或切短铡碎的秸秆、土和少量粗盐.锯末或木屑约占垫料总重的90%,其质地松软,可吸收水分多.泥土要求新鲜干净无杂菌。(2)垫料层厚度。一般猪舍中垫料的总厚度约为50-100厘米,每平方米垫料重约150千克.有条件的可先铺30~40厘米厚的木段作为疏松通气底层,然后铺锯末或木屑;若木屑来源不足,也可先铺30-50厘米厚的玉米秸秆或30厘米厚的稻壳,然后再铺木屑,泥土的用量约占垫料总重的5-10%,要求使用未施过化肥或农药的干净泥土。垫料中加适量的盐有利于木屑的分解,用量为垫料总重的0.1-0.3%左右. (3)混料。将微生物发酵菌种、木屑、泥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一定量的活性剂,食盐,有条件的还可加入少量的米糠、酒糟等,使水分含量达到60%,以保证功能微生物菌种能够大量繁殖,经一周左右即可开始发酵,垫料可常年不换.饲养几天后,因微生物菌种发酵作用,猪舍内臭味消失,蝇蛆停止繁殖.20天-1个月后,猪舍床底层也进入自然繁殖状态,中部形成白色的菌丝,温度可达50~60℃或更高(表层温度控制在25-30度之间),猪粪发酵后成为饲料或肥料。 (4)活性剂的使用。合理使用活性剂可使发酵床的利用形成良性循环。但其使用与否,视不同的发酵菌种而定。发酵床经一段时间的使用以后,当微生物活性降低时,即可按说明书将发酵菌种用活性剂稀释至适当的比例,泼洒到发酵床床面,以便提高微生物菌种对排泄物的降解、消化速度.平时若发现猪只大便堆积较多,也可再加撒一点已用活性剂稀释后的发酵菌种,促使其加快对排泄物的分化降解,活性剂使用要适合发酵床中微生物的种类,并根据猪舍实际情况使用,无必要时可不用. 4.猪舍的建设 发酵床养猪猪舍的建设也十分重要,可以在原建猪舍的基础上稍加改造就行,一般要求猪舍东西走向坐北朝南,充分采光、通风良好,南北可以敞开,通常每间猪圈净面积约25 m2,可饲养肉猪15-20头,猪舍墙高3m,屋脊高4.5m,屋面朝南面的中部具有可自由开闭的窗子,阳光可照射整个猪床面积的1/3,并且从太阳升起至太阳落下,可照射整个猪床的每个角落,这样可使猪舍内部的微生物更适宜地生长繁殖,利于发酵。北侧建自动给食槽,南侧建自动引水器,从而达到猪舍无臭、无蝇的要求。如果用温室大棚养,那就是既省事又省钱,因为大棚造价低,而且小气候更容易调节。冬天采光好、保温,猪可以安全越冬;夏天放下遮阳膜,把四周裙膜摇起,可以通风降温。 5.发酵床的制备 发酵床分地下式发酵床和地上式发酵床两种,在南方,地下水位比较高,一般采用地上式的,如果在北方,

养猪场项目环评审批和竣工环保验收办理流程

养猪场项目环评审批和竣工环保验收办理流程(已建未环评,或需扩建环评,未验收) 环评阶段1、编制项目建议书,确定适合自己养殖场实际情况的粪、污水等环保设施建设内容; 2、委托环评单位编制养殖场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3、按照材料清单向市局环审科报送环评审批材料; 4、符合环评审批条件予以审批。 建设 阶段 按照项目建议书及环评批复要求建设环保设施并投入运行。 环保验收阶段一、存栏数3000头及以下的养猪场 1、按照材料清单准备环保验收材料(其中需要监测的委托市、县监测站进行监测),向所在地县(区)环保局提出环保验收申请; 2、所在地县(区)环保局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现场验收,认定符合环保验收条件的予以验收;不符合条件的列出整改问题,养猪场整改后出具整改报告,经核实后符合条件的予以验收。 二、存栏数3000头以上的养猪场 1、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养猪场竣工环保验收调查报告》; 2、按照材料清单准备环保验收材料,向所在地县(区)环保局提出环保验收申请; 3、向所在地县(区)环保局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现场验收,认定符合环保验收条件的予以验收;不符合条件的列出整改问题,养猪场整改后出具整改报告,经核实后符合条件的予以验收。

(已环评,未验收) 建设阶段1、编制项目建议书,确定适合自己养殖场实际情况的粪、污水等环保设施建设内容,报所在地县(区)环保局备案; 2、按照项目建议书内容建设环保设施并投入运行。 环保验收阶段一、存栏数3000头及以下的养猪场 1、按照材料清单准备环保验收材料(其中需要监测的委托市、县监测站进行监测),向所在地县(区)环保局提出环保验收申请; 2、所在地县(区)环保局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现场验收,认定符合环保验收条件的予以验收;不符合条件的列出整改问题,养猪场整改后出具整改报告,经核实后符合条件的予以验收。 二、存栏数3000头以上的养猪场 1、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养猪场竣工环保验收调查报告》; 2、按照材料清单准备环保验收材料,向所在地县(区)环保局提出环保验收申请; 3、所在地县(区)环保局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现场验收,认定符合环保验收条件的予以验收;不符合条件的列出整改问题,养猪场整改后出具整改报告,经核实后符合条件的予以验收。

养猪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年出栏1000头肥猪、存栏50头母猪项目 建设单位##养殖场 法人代表## 联系人##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邮政编码073100 建设地点##县东旺乡##东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 及代码 猪的饲养 A0313 占地面积(平方米)20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总投资(万元)130 环保投资(万元)13 环保投资占总投 资比例 10%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由来及编制依据 1.项目由来 ##养殖场位于##,是一家从事生猪养殖的企业,于2012年5月投资130万元建设“年出栏1000头肥猪、存栏50头母猪项目”。 本项目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1)中“猪的饲养”,其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产品均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的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不违反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属于允许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县发展改革局已为本项目备案,备案证号为“##发改备字【2012】21号”,详见附件。 2.编制依据 根据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该项目的建设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办理环保审批手续。 本项目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中“农、林、牧、渔”中的“养殖场(区)”类别,猪常年存栏量在3000头以下,不涉及环境敏感区,项目类别为“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完成后由建设单位报送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 二、项目概况 1.建设地点 本项目位于##,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东经##。 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 2.周边关系与卫生防护距离 (1)周边关系 本项目东侧隔田间路为农田,西、北、南侧均为农田,西侧500m为##。 项目周边关系详见附图2。 (2)卫生防护距离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中规定禁止在“生活引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城市和城镇居民,包括文教科研区、医疗区、商业区、工业区、游览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建设畜禽养殖场,同时规定在禁建区域附近建设的,应设在禁建区域“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场界与禁建区域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500m”。 本项目位于农村地区,周围主要是农田,不属于《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中规定的禁建区域,为了安全起见,本环评参照《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中场界与禁建区边界距离的要求,设定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500m。 本项目位于##,场界与居民区边界距离大于500m,符合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 3.占地面积与类型 本项目占地2000m2,所用场地为租赁###自留地,##政府同意项目选址,租赁协议及乡政府证明见附件。 ##县城乡规划管理局为本项目出具了拟选址的函,同意本项目选址,详见附件。 4.主要原材料 本项目所用饲料为成品饲料,年用量为270t,全部外购。 5.建设规模 本项目养殖规模为年出栏1000头肥猪、存栏50头母猪。

万头生猪养殖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0102)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以信息技术与计算技术的核心基础为研究对象的数学类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一定的信息分析与处理方面技能的训练,能解决信息技术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信息技术与工程计算等相关领域从事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 二、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专用软件)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算法设计、算法分析与编程能力; 3、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4、受到一定的信息分析与处理方面技能的训练,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与应用的新发展,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技术跟踪与创新能力; 5、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学、数学模型、数值分析;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概论;信息论与编码理论、信号与系统、数据分析、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图形学、运筹学、最优化方法、信息与计算机安全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教学实习、毕业实习。 四、修业年限、学分要求和授予学位类别 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毕业学分要求:修满199.5学分。其中:通识课47学分、学科基础课74.5学分、专业课27.5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38.5学分。全校性公选课12学分。 授予学位类别:理学学士 五、培养措施 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加强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革,增加前沿知识的教学,对本专业课程,力争85%以上选用近三年出版的国内优秀教材(包括经典教材的修订版、面向21世纪高等学校教材),某些专业课程选用国外原版教材。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得到培养和训练。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保证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各类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专业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明确实验目的,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规范和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工作,一、二年级学生加强基础理论、英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三、四年级学生加强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专业主要课程安排上机实习。 3、鼓励学生选修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相关课程。指导和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跨学科大类辅修专业、副修第二学士学位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 4、探讨与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与考核内容、考核手段,积极开展网络教学和双语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倡导讲授与自学、讨论与交流、指导与研究、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针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课程内容特点,积极鼓励专业教研室的教师应用现代教学技术,引进与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增加教学的授课信息量,拓展教学空间,改进课堂教学效果。 5、对于专业基础课,选聘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优秀教师上课,对于专业课,尽可能采用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考试也将适时地进行相应的改革,考核内容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考核;考核方式灵活多样。逐步实现由应试性考试向综合性、创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