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命题特点和规律

命题特点和规律

命题特点和规律
命题特点和规律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部分命题的特点和规律

一、英语知识运用部分总体分析

2002年《大纲》将“完形填空”调整为“英语知识运用”之后明确规定:英语知识运用测试的要点是词汇、语法和结构。

英语知识运用采用多项选择完形填空(Multiple Choice Cloze Test)的形式来考查。完形填空(Cloze)又称综合填空或短文填空,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西方语言测试的实践中,1956年被应用于外语测试。在我国用于英语测试则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完形填空是用来测试考生的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题型,对考生的语法结构、词义搭配和阅读理解能力进行综合考查(measuring overall ability)。

完形填空的设计和应用,是基于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和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的理论:人们在感知、认知事物的时候,总是以整体信息为主的。尽管有时获得的信息并不十分完整,但人们会下意识地将不完整的部分补全,构成一副完整的图画来认知。举例来说,当我们看到图1和图2时,我们会自然地把它们分别看做是一个圆和一个三角形,而不是一段曲线和三个点。

图1 图2

同样,在语言表达和理解的过程中,也需要理解信息的整体。尽管其中有一些词或短语被抽去,但通过语段提供的冗余信息,人们仍然能够推知被抽去的信息,从而达到对文章的理解。根据这一原理,命题人使用完形填空这一种题型——从一篇短文中删去一些信息,留出空格,由考生补全——来考查语言知识和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一)英语知识运用部分命题的基本指导思想

英语知识运用部分命题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完形填空的形式不仅考查考生对于不同语境中规范的语言要素(包括词汇、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的运用能力,而且还考查考生对语段特征(如连贯性和一致性等)的辨识能力。这就意味着“英语知识运用”部分的试题由过去注重对单句语言点的考查向对语篇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的考查转移,这一考查重心的转移要求考生能够对不同语境中语言使用的规范性、得体性和篇章特征有较强的辨识能力。

(二)选材特点

英语知识运用部分的材料为一篇240-280词的文章,通过对近十年英语知识运用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这部分试题在体裁上多以议论文为主,说明文为辅,而题材上逐渐趋于与现代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文章。详见下表。

年份体裁题材主要内容

2000 议论文经济农民的生产和消费

2001 议论文政治法律政府对媒体炒作干扰司法公正进行立法限制

2002 说明文社会生活传媒技术的发展

2003 议论文文化教育对青少年的教育问题

2004 议论文社会生活对青少年犯罪原因的探讨

2005 说明文科普人类的嗅觉

2006 议论文社会生活无家可归者增多的现象

2007 议论文政治历史西班牙和葡萄牙前殖民地独立后面临的问题

2008 说明文生物科学高智商与遗传疾病

2009 议论文从动物智商研究中得到的有关人类智力的启示根据英语知识运用部分试题的命题原则和近年的命题趋势,可以发现这部分试题在选材上有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选材内容不会过于专业。避免让一部分人凭常识答题,否则,会影响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因此,含有大量专有名词、数量词和技术性词语的短文一般不会出现。题材多以社会生活、文化教育类为主,科普性文章有再出现的趋势,但仍以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为主。题材有一定重复性,如98、99年以工业为主,03、04年以青少年问题为主。

第二,文章难度适中。一般情况下,对大部分考生来说,文章在没有进行删词以前读起来几乎没有困难。

第三,文章内部组织结构较为严密,无论是说明文还是议论文,多以总——分或总——分——总的形式出现。由于引语与短文其他部分的难度不会十分一致,所以一般不选用含有很多引语的文章。

(三)试题的具体命制

(1)语法知识试题的命制。“英语知识运用”部分考查考生对语法结构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在最后阶段的复习时,考生应当加强对一些基础性的语法知识的掌握,切忌只死记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因为命题专家不会对那些特殊的语法现象进行考查。

(2)词汇试题的命制。词汇是考查重点,试题数量一般在12~15题之间,测试的知识主要包括:短语搭配、近形词、近义词、惯用法等。新的趋势是加重了了对词汇的得体性、规范性及同一词汇的特殊意义的考查。要求考生在实践中运用恰当的词汇,选择准确的词汇。

(3)篇章结构试题的命制。试题数量一般在2~3题之间。主要涉及以下几点:①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②某个意群的整体意思;③文章的整体结构;④作者对某一问题的观点、态度、口气。在试题的设计上,主要反映在表示逻辑关系的连词、副词的考查上。考生要注意的是:一些题看似是考查词汇,实际上需要先根据上下文推断出这一意群的整体意思,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判断四个选项中哪一个更符合。解此类试题的关键是:一,利用上下文解题。二,关注句际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英语知识运用部分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英语知识运用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推理判断和对各种语言现象的综合运用能力。考生在解答该部分试题时,应掌握相当的词汇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并能够正确、恰当地运用语法和词汇知识。它在形式上是对每个空格所给出的四个选项做出正确选择,实际上是测试考生对整篇短文的理解和对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它非常强调语境,即上下文的联系,因此,选择正确与否往往取决于对上下文的理解是否准确以及对语言知识的运用是否恰当。

解答英语知识运用部分的试题需要一定的技巧,其中把握好答题的思路与节奏是在考场上正常发挥乃至超常发挥的前提。根据测试学的原理及解题经验,我们提出“一个原则,三步走”的答题思路,供考生参考。

“一个原则”就是:紧跟文章的思路进行分析、选择,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要使自己的思路与文章的思路保持一致,而不是使文章的思路随着自己的思路走。

“三步走”指解答过程分三步走:

第一,迅速浏览一遍全文,弄清文章主题。知道文章要说明或介绍的是什么。

第二,逐句阅读文章,仔细分析,认真填空。弄清句子意思与结构以及句与句、句群与句群之间的关系。

第三,作答后,再通读一遍全文,看是否通顺合理。注意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是否一致、连贯。

综观历届考生的答题情况,最典型的失误是在解题方法上出现问题。部分考生在答题时只关注要填入词汇、短语的句子,而不对短文的内容进行总体的把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其结果是:第一,理解上出现严重的偏差,导致选择错误;第二,延长了答题时间,因为答题的线索有时就隐藏在上下文中。因此,考生在完成所有问题之后,还应该通读全文,在宏观上检查并核实所确定的每一个选择能否使短文的内容与结构完整,在微观上看每一个试题的选择是否都有充分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获取高分。

下面就英语知识运用测试的主要内容谈一下解题思路。

(一)语法结构知识

语法知识是理解英语的基础。通过对历年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单纯考查语法知识题的比重并不是很大,这是要体现《大纲》注重考查考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鼓励考生用听、说、读、写的实践代替单纯的语法知识学习的测试导向。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考生语法掌握程度的要求降低了,因为只有对语法知识有较好的掌握,才能在实际的语言运用环境中,识别各种语法现象,对文章进行理解并做出正确的判断。下面就重点语法内容加以总结,供考生参考。

1. 主谓一致关系

主谓一致(Subject Verb Agreement)指谓语动词要与主语的中心词语在“人称”和“数”的方面保持一致。这是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的。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准主语的中心词语。

Example 1

The novels of John Cheever to a literary tradition that is concerned primarily with manners.

[A] belongs [B]belong [C]is belonged [D]are belonged

belong是不及物动词,不能用于被动语态,首先排除C和D。本句的中心主语是the novels(复数),所以此题的正确选项是B。

2. 虚拟语气

在英语中,由于说话人的意图不同,动词的表现形式也随之不同,这就需要用不同的“语气”来表达。英语中有三种语气:

(1)陈述语气(the Indicative Mood)用来陈述事实。如:

The teacher is very popular with his students.

(2)祈使语气(the Imperative Mood)提出请求、命令等。如:

Please open the door.

(3)虚拟语气(the Subjunctive Mood)表达主观愿望和假设的情况。如:

If I were you, I would throw it away.

所谓虚拟,简单地说,就是真实情况并非如此。由于虚拟语气历来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它还有一些特殊形式和用法,所以也可能成为考点。

Example 2

Had they examined the question over a much longer period, 1 over the whole life cycle, they 2 reached a different conclusion.

1. *[A] particularly [B] exclusively [C] preferably [D] precisely

2. [A] must have [B] will have [C] may have [D] would have

首先根据“Had they examined the question...”得出这是一个省略if的虚拟条件句。在表示过去情况的虚拟条件句中,从句中的谓语用had+过去分词,主句中的谓语用would have + 过去分词。所以,第2题应该选择D。

3. 非限定性动词

非限定性动词是动词的非谓语形式,主要指不定式(the Infinitive)、分词(the Participle)和动名词(the Gerund)。非限定性动词的使用功能多样,且容易混淆,所以它们历来是各种英语考试中的重点。

Example 3

We did make our comforts and discomforts 1 , but basically others 2 our experiences to us. We were virtually helpless and 3 the mercy of others, usually our parents.

As we grew older, increased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resulted in increased behavioral options’ 4 available to us.

1 [A]knowing [B]known [C]know [D]to know

2 [A]distributed *[B]dictated [C]allocated [D]ordered

3 [A]with [B]in *[C]at [D]on

4 [A]became [B]become [C]becoming [D]to become

第1题中make在作为表示“致使”意义的动词时,其后的动词及其逻辑主语是被动关系,所以跟在其后的动词要用过去分词形式,如He was trying to make himself understood.所以此题应选B。

第4题考查动名词的用法。根据上文,resulted in后面应是一个名词、名词词组或相当于名词的成分。只有选项C能构成一个前面带有名词词组所有格的动名词结构,这里的increased behavioral options是become在逻辑上的主语。所以此题应选C。

Example 4

There was a big drop during the sunspot years of 1986 and 1987, and the number of people

1 from diseases caused by a lymphocyte deficiency

2 doubled during the tremendous solar explosion of February 1986.

1 [A]suffered [B]suffer [C]suffering [D]to suffer

第1题考查了现在分词做定语的知识。在and连接的后一并列从句中, 1 from diseases caused by a lymphocyte deficiency 2 这个成分是修饰限定主语the number of people,起定语作用的。在四个选项中虽然选项A、C、D都有做定语的功能,然而从上下文的语意以及三个选项各自表示的时态、语态功能来判断,the number of people是suffer的逻辑主语,是动作suffer的发动者,所以此题选C项suffering最合适。

Example 5

Experts speculate that hardships might prompt some Russian scientists their know-how on the black market.

[A]to sell [B]to selling [C]sell [D]sold to

此题应选A。prompt后接不定式构成prompt to do sth.。

4 定语从句

定语从句有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之分。限制性定语从句与其先行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缺少了从句,先行词便不能明确地表示所指对象。例如:This is the car (that) I bought last year.

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和它的先行词之间的关系就比较松散,它并不是先行词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仅仅是对先行词的一种补充说明。例如:

I m seeing the manager tomorrow, when he will be back from New York.

从对历年的研究生英语试题的分析来看,在英语知识运用题中主要以选择适当的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的形式来考查这部分知识。

Example 6

When the work is well done, a 1 of accident-free operations is established 2 time lost due to injuries is kept at a minimum. (1999年第44题)

1 [A]regulation *[B]climate [C]circumstance [D]requirement

2 [A]where [B]how [C]what [D]unless

第2题的正确选项是A。where在这里引导一个定语从句“where time lost due to injuries is kept at a minimum”,先行词是climate。在这里where相当于in which,即in the climate。本句意思是:安全规划实施得好,一种无事故操作的工作环境就会建立起来,这样因工伤造成的时间损失将降至最低限度。而how(如何,怎样,怎么)和unless(除非)在语法上可行,但意义上不通。what(什么)无论从语法还是意义上都讲不通。

5 句子的平衡(并列连词及词组)

英语中经常用并列连词和词组来保持句子的平衡,常见的有:and, but, or, as well as, not only...but also..., neither...nor..., either...or...等。解答这类题时还要注意毗邻原则,即谓语应与其相邻的名词或代词保持一致。

Example 7

Concerns were raised 1 witnesses might be encouraged to exaggerate their stories in court to 2 guilty verdicts. (2001年第49题)

1 [A]what [B]when [C]which [D]that

2 [A]assure [B]confide *[C]ensure [D]guarantee

第1题选D。该题考查同位语从句和句子平衡的知识。that引导的同位语从句做concerns 的同位语,对它进行进一步的解释。that引导的同位语从句本来应该直接跟在concerns的后面,但因为句子太长,会显得句子头重脚轻,从而使句子失去平衡,所以放在了后面。

6 代词的用法

代词在英语中的使用很广泛,并且形式多样,考查代词也成为检测考生英语语言水平的一个重要考点。在近年的研究生英语考试中,代词部分主要考查不定代词和关系代词的用法(关于关系代词的题例讲解请参见定语从句部分的讲解)。

Example 8

A variety of activities should be organized 1 participants can remain active as long as they want and then go on to 2 else without feeling guilty and without letting the other participants 3 . (2003年第36题)

1 [A]if only [B]now that *[C]so that [D]even if

2 [A]everything [B]anything [C]nothing [D]something

3 [A]off *[B]down [C]out [D]alone

第2题考查考生对不定代词的用法和区分能力。A项everything不能与else连用。B项anything 与else构成词组表示“别的什么”,但其中有“别的以外任何事情”的含义。从上下文的语意来看,此处用anything不妥。C项nothing 一般用在nothing else than(只不过,仅有)中。D项something 与else 构成词组表示“别的事情”,用在肯定句中,从语法和前后语意关系上来看,D项是正确选项。

(二)词汇

词汇是表达思想的最基本要素。根据《大纲》精神,“英语知识运用”不但要求考生掌握所规定的词汇,而且要求考生在实践中运用恰当的词汇,选择准确的词汇。这就是说,学

习词汇不能只记词义,更重要的是学会恰当地运用。词汇考查的重点是近义词的辨析以及固定词组和习惯搭配。根据对近十年英语知识运用题的统计分析,词汇题平均约占英语知识运用试题总题量的70%,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其中动词和名词是历年考查的重中之重。我们把近十年的英语知识运用中的词汇考查点整理如下,供考生参考。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年份

考点

动词 3 7 3 4 5 7 8 6 7 6

名词 2 5 5 6 4 1 1 1 2 2

形容词 1 2 4 3 2 5 1 2 2 4

副词 1 0 0 1 0 2 1 2 3 1

固定用法 1 1 3 1 2 0 1 1 4 4 80% 75% 75% 75% 60% 75% 60% 65% 90% 85% 词汇题

百分比

从上表可知,掌握好词汇知识对于考生做好“英语知识运用”这部分考题十分重要。而根据历年考生的反馈,英语知识运用部分之所以一直是考生的弱项,很大原因在于,考生对词汇的掌握不够扎实,没有达到《大纲》对能力考核的目标。这主要是考生在词汇学习的观念上,受到社会上一些“速成”、“速记”法的影响,对词汇的掌握仅仅局限于机械地背诵词汇表,只记忆词的一两个意思,至于这个词的其他语意和用法并不了解和掌握,造成考生对词汇的掌握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恰恰是这个误区,导致了考生在做“英语知识运用”部分试题时出现很多“拿不准”的现象,在考场上由于时间紧迫就盲目地选了一个,造成不必要的失分。词汇学习的目标是要达到能够正确、恰当地运用词汇,记住词义只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前提。所以在这里我们建议考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词汇运用的高级层次上来学习英语。

在解答此类题时,着眼点主要有以下两个:

1 根据上下文语义做出选择

Example 1

Many profess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a particular stereotype. The 1 image of a writer, for instance, is 2 a slightly crazy-looking person, locked in an attic, writing 3 furiously for days 4 .

1 [A]historic [B]antique [C]senior [D]classic

2 *[A]in [B]of [C]with [D]for

3 [A]away [B]off *[C]on [D]down

4 [A]on finish [B]on final [C]on end [D]on stop

此例中的第1题的正确答案是D。题中第一句中的a particular stereotype和人们对作家的印象的描述a slightly crazy-looking person, locked in an attic, writing 3 furiously for days

4 为选择答案提供了依据。这是一种“classic(典型的)”作家形象。

再看第4题。首先选项A、D被排除,因为没有此词组。那我们是选择B项on final (最后),还是C项on end (连续)呢?根据上文语境,作家把自己锁在阁楼里,日复一日地写(writing 3 furiously for days ), 所以这个动作应该是不停地,连续地,此题选C。

从词义方面着眼,在几个考查方式中,特别提醒考生注意的是常用词的偏用义的考查。

命题者有时会用常见词汇的生僻意思来设计考题,如1999年完型填空的第2题和第3题,请详见历年真题解析部分。因此,在学习词汇时,尤其是一些常用词汇,要尽量记住它的各种含义,而且最好是记住该词的英文解释。

2 根据固定搭配做出选择

Example 2

This constant need to prove that one is as good as, 1 not better than, one’s fellow-competitor creates constant 2 and stress, the 3 causes of unhappiness and illness.

1 [A]while *[B]if [C]when [D]lest

2 [A]casualty [B]fatality [C]concern [D]anxiety

3 *[A]very [B]suitable [C]one [D]multiple

第2题考查词义及搭配。正确答案是D。这句话的大意是:他们需要不断地证明自己与其竞争者一样优秀,因而造成了持续的紧张与焦虑,这也正是他们的苦恼与疾病的根源。

A. 伤亡,

B. 不幸,天命,

C. 关心,关注,

D. 焦虑,这四个选项中只有anxiety符合上下文语意,并且stress通常与anxiety搭配使用。

Example 3

...in that year, over a million couples 1 their marriages dissolved, often at high financial and social2.

1.[A]let [B]wanted [C]wished *[D]had

2.[A]fare [B]duty [C]charge [D]cost

此题考查考生对固定搭配的掌握程度。线索词是at,只有cost可与at搭配,所以此题选D。duty与on, in, off搭配;charge的搭配是in (the) charge of, under the charge of。

总的来说,熟记和掌握常用词组及习惯搭配,熟悉词汇的意义并掌握其用法,是做好此题的关键。

(三)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能力是英语知识运用测试的另一个考查重点。在英语知识运用试题中主要考查考生能否理清文章的语意结构和语意逻辑关系。

语篇就是通过一定的衔接手段将一些意义相关的句子按照逻辑组织在一起的语意整体。由词组句,由句成篇。在这一过程中,词语的使用和逻辑关系起了重要作用。我们把它们分别称为“词汇纽带”和“逻辑纽带”。如果我们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出文章的“词汇纽带”和“逻辑纽带”,也就能够准确地理解文章大意,把握作者思路。

1 词汇纽带

词汇纽带主要指在一个语篇当中同义词、反义词的使用和关键词的重复。因为当作者围绕一个话题论述时,表达的意义都是相关的,所以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同义词、反义词和重复关键词以保持文章的线索。知道了语篇的这一特点,我们在做英语知识运用试题时,恰当地运用这一技巧将有助于迅速找出文章主题,并为解题提供了宝贵线索。

我们以2001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卷中的短文为例,列出该文各段的主题词,以便于考生掌握利用词汇纽带找出文章主题的技巧。

government,ban,payments to witnesses,newspapers,buy up,people involved in,cases;

legal controls over the press,bill,payments to witnesses,control the amount;

self regulation,sufficient control;

media,privacy controls,legislation,judges;

the Human Rights Bill,privacy,public figures,protect;

Press freedoms, judges;

Witness payments,witnesses,received payments,telling stories to newspapers,exaggerate their stories, guilty verdicts。

根据以上词语,文章的主题一目了然:政府对媒体炒作干扰司法公正进行立法限制。同时,文章的结构也很清楚了。

下面我们结合两个例题分析这类试题的答题思路。

Example 1

Manpower Inc, with 560 000 workers, is the world’s largest temporary employment agency. Every morning, its people into the offices and factories of America, seeking a day’s work for a day’s pay. (1997年第41题)

[A]swarm [B]stride [C]separate [D]slip

此题的答案是A。提供线索的关键词是with 560 000 workers和largest。第二句又提到了这些临时工人到各个公司和工厂上班的情况。可以想像56万工人每天早晨上班的情形——人们涌入各个公司和工厂。Swarm一词正好描述了这样一个场面。其他的词都不准确。

Example 2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entury, medical scientists made a surprising discovery: that we are

1 not just of flesh and blood but also of time. They were able to

2 that we all have an internal “body clock”which

3 the rise and fall of our body energies, making us different from one day to the

4 . These forces became known as biorhythms; they create the

5 in our everyday life.

1 *[A]built [B]shaped [C]molded [D]grown

2 *[A]demonstrate [B]illustrate [C]present [D]propose

3 [A]designates [B]fluctuates [C]calculates *[D]regulates

4 [A]second [B]latter *[C]other [D]next

5 [A]“ups”and “downs”[B]“goods”and “bads”

[C]“pros” and “cons”[D]“highs” and “lows”

在解答第5题时,考生应注意上下文的提示,特别是同义表述。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人体生物钟(body clock)的发现,及生物钟对人体的影响。如果我们注意到上文中的the rise and fall of our body energies,就可得知生物钟影响人体的能量节律的起落。这样第5题空格处应选一个与“起落”有关的词。而A选项通常用于描述人生的沉浮。正确答案D选项恰当地描述了这一高低变化。the rise and fall of our body energies和“highs”and “lows”in our everyday life正好是一对同义表述。

2 逻辑纽带

逻辑纽带包括表示转折、引申、列举、因果、对比等逻辑关系的过渡词,通常是连词、连接性副词和词组。英语知识运用部分很注重考查考生的语篇意识,因此正确运用表示逻辑关系的过渡词是历年来的一个重要的考查内容。下面列举出常见的逻辑关系过渡词:转折however(2002年第29题、1998年第47题、2007年第9题、2008年第14题), yet, but, anyhow, anyway, nevertheless, while(2005年第1题), whereas (1997年第48题,2005年第9题),instead, instead of( 2000年第41题);

递进besides, further, moreover, most important, in addition, furthermore, too, also(2005年第16题), and then, again, indeed(2006年第1题);

条件、让步if, only if(2000年第42题),in spite of, despite, though, although(2002年第31题,2006年第7题), even so, even though (1997年第44题), rather, after all, regardless, while(2006年第14题);

原因、结果because(2004年第22题,2003年第24题), since, as (1997年第42题), for, due to, so, therefore, thus, hence, in that , accordingly, consequently, as a result, as a consequence, so that (2003年第35题), to this end;

比较、对比likewise,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same way, in comparison, in contrast, like, as, just as, conversely, on the contrary (2003年第38题),while(2007年第12题);

列举、举例first, second, in the first place, in the second place, next, another, finally, still, namely, that is, for instance(2009年第14题), for example(2003年第28题), as an example, specifically, in particular;

时间关系before(2001年第36题),after, until, till,meanwhile,subsequently。

强调certainly, indeed, above all(2009年第18题),surely, most important, in fact, no doubt, truly, obviously

以上这些连词、连接性副词和词组能够显示出作者的思路及文章意义重心的变换。因此,掌握逻辑过渡词,是把握作者思维脉络和篇章结构的重要手段。

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简单地说明一下。

Example 3

It can, of course, be argued that though the vast majority of people contribute to the funds of social security equally, working-class persons are more likely to receive social security benefits than upper-class persons. This is true for those benefits which can be classed as being for forms of diswelfare, to use Titmusss term, i.e. a form of monetary compensation for the hardship they suffer through the operation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ystem-benefits for industrial disability, unemployment and illness as well as supplementary benefits. It is not, 1 , true of retirement pensions and they after all account for at least half the expenditure of social security widely defined. Since retirement pensions are paid to all who have paid the necessary number of contributions they involve a negative form of vertical redistribution of income—from the poor to the rich— 2 retired persons of higher income groups live longer than those of lower income groups.

1. [A] furthermore [B] therefore [C] however [D] otherwise

2. [A] though [B] if [C] because [D] while

第1题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逻辑关系题。考生只有把握上文和下文的内容,弄清上下文之间的语义关系,才能选出正确答案。这段选文主要是讲社会保障金在不同收入人群中的分配所引起的争议——低收入人群比高收入人群更有可能得到社会保障金。第2句This is true for those benefits which...和第3句It is not, 1 , true of...分别陈述了两种情况。而第3句在内容上与第2句构成了一种转折的语义关系。所以此题选C. however。而furthermore表示递进,therefore表示因果,otherwise表示补充,这三个选项显然都不合适。

我们再来看第2题。此题也需要对上下文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才能做对。前面一句是说退休金发给所有已经缴纳一定款额的人,这样收入低的人们就陷入了一种消极的收入垂直再分配——从低收入人群流向高收入人群。我们再看空格后的一句,高收入的退休者比低收入的退休者活得长。很显然,后一句是前一句的原因,它们之间是因果关系。所以C. because为正确选项。

3 段落主题句的作用

在解题时可以利用短文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把握文章主题,找出答题线索。通过对近十年英语知识运用短文首尾两句话的分析与总结发现,虽然只是短短的两句,却包含着非常丰富的信息。

文章开头一句(有时是主题句,有时不是主题句)往往会或多或少地包含以下信息:

what→涉及的事件/事物及其状况或特征

where→地点

when→时间

who→相关的人物

why→相关原因

how→有关的论点

下面是1999年~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卷中使用过的短文的首句,我们把其中分别包含的信息整理如下:

Research on animal intelligence always makes me wonder just how smart humans are.(2009年what,how)

The idea that some groups of people may be more intelligent than others is one of those hypotheses that dare not speak its name. (2008年what,how);

By 1830 the former Spanish and Portuguese colonies had become independent nations.(2007年when,who, how);

The homeless make up a growing percentage of America’s population.(2006年who ,how);

The human nose is an underrated tool.(2005年what,how);

Many theories concerning the causes of juvenile delinguency(crimes committed by young people)focus either on the individual or on society as the major contributing influence. (2004年what,how);

Teachers need to be aware of the emotional, intellectual, and physical changes that young adults experience. (2003年who,how);

Comparisons were drawn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television in the 20th century and the diffusion of printing in the 15th and 16th centuries. (2002年what,how,when);

The government is to ban payments to witnesses by newspapers seeking to buy up people involved in prominent cases 1 the trial of Rosemary West. (2001年who,what,how);

If a farmer wishes to succeed, he must try to keep a wide gap between his consumption and his production. (2000年who,why,how);

Industrial safety does not just happen. (1999年what,how);

从第一句话,我们就能知道这篇短文大概要谈论的内容。

我们再来看看这十篇短文末尾一句的特点。作为全文最后一句,作者通常会把自己的观点加以总结或强化,构成首尾呼应。这样一来,文章保持了一致和连贯,同时也为解题提供了依据。

尾句通常包含以下信息:

conclusion→结论

suggestion→建议或提示

summary→对全文的概括或总结

result→事件发展的结果

influence→事情的影响或后果

下面是历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卷中使用过的短文的最后一句:

_20 the results are inconclusive.(2009年influence)

His argument is that the unusual history of these people has 19 them to unique evolutionary pressures that have resulted in this 20 state of affairs.(2008年condusion)Egalitarian sentiments were often tempered by fears that the mass of the population was 20 self-rule and democracy.(2007年condusion)

As Edward Blotkowsk... puts it, “There has to be 20 of programs. What we need is a package deal.”(2006年conclusion)

The brain finds it best to keep smell receptors 19 for unfamiliar and emergency signals

20 the smell of smoke,which might indicate the danger of fire.(2005年conclusion)

All these conditions tend to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a child committing a criminal act, 20

a direct causal relationship has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 (2004年conclusion,summary)

38 they can help students acquire a sense of commitment by 39 for roles that are within their 40 and their attention spans and by having clearly stated rules. (2003年suggestion)

And generalizations have proved difficult. (2002年conclusion )

Concerns were raised 19 witnesses might be encouraged to exaggerate their stories in court to 20 guilty verdicts. (2001年result)

Naturally he will try to borrow money at a low 9 of interest, but loans of this kind are not 10 obtainable. (2000年result,suggestion)

This may mea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perating at 10 or at a loss. (1999年influence,suggestion)

由此可见,抓住首尾两句是对文章从语篇层面进行总体把握的关键。

综上所述,考生在做英语知识运用题时应有一个整体意识,对全文内容进行总体把握。英语知识运用是对运用英语的能力进行综合考查,其对语法知识、词汇运用和语篇能力的考查是交织在一起的。我们遇到一道考题,有时不能简单地说,它是考语法或是考词汇的,往往需要我们运用语法和词汇两方面的知识才能够解答。因此,做好英语知识运用题是建立在能够熟练运用、融会贯通语法、词汇和语篇知识的基础之上的。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A部分命题的特点和规律

阅读理解A部分试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英语词汇、短语、句型等习惯表达方式,尤其是对出现在篇章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掌握情况。从另一方面来说,它也包含了对英语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等背景以及科技发展动态、热门话题乃至西方人的思维、交流方式等非语言性知识和学习能力方面的考查。因此,阅读理解A 部分试题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能力测试试题。

阅读能力一直是各种英语考试考查的重点。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阅读理解的A 部分占了整个试卷分值的40%,而且其他部分与阅读理解也密切相关。英译汉以它为基础。完形填空只有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才能选对答案。分析典型范文又是写作的基础。此外,掌握外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词汇量和语感,都是主要通过阅读获得的。因此考生要在考研英语中获得成功,阅读理解是关键。

一、阅读理解A部分命题的基本指导思想

1 《大纲》对阅读理解A部分的评价目标

命题小组在设计试题时,一方面要在试题中考查考生是否能够读懂不同类型的文字材料(生词量不超过所读材料总词汇量的3%,包括信函、书报和杂志上的文章),而且还考查考生是否能够读懂与本人学习或工作有关的文献、技术说明、产品介绍等。根据所读材料,考生应该能够:(1)理解主旨要旨;(2)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3)理解文中的概念性含义;(4)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5)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6)理解文章的总体结构以及上下文之间的关系;(7)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8)区分论点和论据。

2 阅读理解A部分命题的基本原则

试题质量的优劣关系到考试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命制试题是整个考试的中心环节。命题小组在命制试题时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试题应该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命题,即按照考试大纲规定的评价目标和试卷结构进行命题。命题内容不超过大纲的评价目标,题型和题量也要严格按照大纲的规定。在选取阅读理解A部分的文章时,要注意文章的选材范围和难度,力图让考生在充分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回答,同时要使试题具有适当的难度和较高的效度、信度和区分度。

(2)试题指向性必须清楚、准确、周密,易于理解,不出怪题、偏题。试题应该无科学性错误和避免不健康的、带有各种偏见的语言材料。答案要明确、合理、惟一。

(3)在命制阅读理解A部分试题时,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必须以考查获得信息为目的,不以考查语法或词汇为目的。当然考查考生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还是必要的。第二,应该避免出只根据一般常识而不用阅读文章就能得出答案的题目。第三,以考查文章提供的主信息为重点,考查考生挖掘文章中的信息能力为目的,命制考查多种层次、多种范畴信息的题目。第四,考查点对语言材料内容的覆盖面应该尽可能全面,这是阅读理解A部分试题命制的最重要的原则。

(4)题干和选项的命制应该遵循的几个原则如下:

首先,关于题干的命制。第一,题干应仅描述一个单一的问题,最好是一个问句或一个不完全的陈述句。题干和选项皆不宜过长,都要简洁、清楚,考点明确,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词语。在各选项中共同使用的文字或术语应该反映在题干上。第二,题干和选项中不应含有与所考查内容无关的材料。尽量避免在题干中使用否定词。一旦在题干中出现了否定词,应该特别予以强调,如用黑体或者全大写。第三,题干与正确选项应避免使用相同的修饰词语,以防给考生提供选择答案的线索。第四,题干与每一个选项的搭配都应该在逻辑上、形式上、语气上完整无缺。命制试题时不能只留心题干与正确选项的搭配和表述,而忽视与干扰项的搭配,使考生得到暗示。各选项必须互不包容,否则,他们间的逻辑关系就会暗示正确选项,而使该题失去其应有的效度。

其次,关于备选项的命制。第一,各选项的长度、难度和语言结构应该大致相同。因为如果在命制这类试题时,命题者为使正确项绝对正确,致使其长度或结构异于其他选项,那么这些有异选项往往会成为考生乱猜的对象。第二,各干扰项要有迷惑性,才能起到适当的干扰作用。一方面干扰项不能错得太明显,否则形同虚设,反而使考生比较容易利用排除法找到正确答案;另一方面,大部分考生都选择某一干扰项也不理想。第三,同一个题目的选项的排列应按同一原则、同一逻辑顺序、同一规律和方向进行。例如可以按照时间的先后、数值的大小等规律排列。各题应该大致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因为考生在临场应试时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这样的排列会使他们稳定情绪,顺利进入正常的心理状态。试卷中正确选项字母序号(如[A],[B],[C],[D])出现的次数应该大致相等,这样可避免某些考生因只猜某一选项而“幸运地”获取高分的可能性。

最后,关于干扰项的特点。通过对历年考研真题的分析和研究,我们总结了干扰项的如下特点:第一,看似合理,实则以偏概全、断章取义。要么利用在文章中没有提到的生活常识编造选项;要么把文章中的事实和细节当主旨,把片面的、次要的观点当成主要观点。因此考生一定要从文中找依据、找答案,“合理项”不一定就是正确选项。在主旨题和主要观点题中,应该排除细节干扰,把握文章的主题。第二,偷梁换柱,张冠李戴。要么对原句中的细微处做了改动,要么截取原文中有的词语或类似的结构进行编造。要么在备选项中把因说成果、把别人的观点或作者反对的观点说成是作者的观点。因此考生要注意,过于相似的选项不一定正确,除非它的程度、范围等都与原文完全一致。考生要注意:“原词越多,对的可能性也就越小”。第三,用常规含义代替偏用词义。在英语语言中,许多词或短语存在多义的现象,考生如果只掌握其常用的基本词义是不够的。在阅读实践中,更不能用已掌握的常用词义去代替偏用词义,从而导致对词或句意的误解或费解。命题者在命制词义句意题

时,就通常把要考查的词或句意的常规含义作为干扰项以麻痹考生。因此,考生必须根据上下文推测其在特定语境下的含义。第四,过度引申。备选项虽然是从原文中推理引申出来的,但是却超出了文章允许的范围。考生切勿过度发挥,一切以原文为本。

二、阅读理解A部分文章的选择

阅读理解A部分的文章自2002年起改为四篇,每篇由四个至六个段落构成(也有例外,如:2002年第四篇共九段)。每篇的长度控制在400~500个单词左右。

1 题材的选取

从历年试题命制的情况看,主要是西方国家尤其是美、英、加和日本等国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和热点问题。其内容包罗万象,社会生活类文章在命题中占据了绝大部分,带有普及性质的自然科学和科技方面的文章以及商业经济文章基本上每年都会涉及。命题所选文章的题材虽然广泛,但是按照一般的命题原则,题目的内容应该以不超出短文所给的为限,考生仅凭文章提供的信息就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宽广的知识与阅读理解A 部分无关,相反,考生如果平时注意积累这方面的知识,则会大大地提高考试成绩。

历年题材分配如下:

2000年~2009年社会生活、伦理科普商业经济历史文化教育

合计14 9 11 8

百分比34% 21% 26% 19%

2 文章的来源

所选文章多来自较新的英文资料,能很好的反映当代英语语言的特点。

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的文章主要来源于:Newsweek(新闻周刊),Time(时代周刊),The Washington Post(华盛顿邮报),USA Today(今日美国),The Times(泰晤士报),The Guardian(卫报)和www usnews com(美国新闻在线)。

科普类文章主要来源于:National Geographic(国家地理杂志),Scientific American(科学美国人),Science(科学杂志),New Scientists(新科学家),Discovery(探索杂志),Nature (自然)。

商业经济类文章主要来源于:Business Week(商业周刊),The Economist(经济学家杂志)和Wall Street Journal(华尔街杂志)。

其他:Telegraph(英国电信日报),Independent(独立日报)和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国际先驱论坛)。

3 文章的体裁

从历年命制的试题看,被选取的文章的体裁绝大多数为议论性的、评论性的和报道性的;多为分析论证的文章,很少有纯抒发情感和描写风景的文学篇章。这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将面对的大量概括性强、抽象思维为主的材料有关。简言之,主要有论说文、说明文和新闻报道。

清楚了解考研文章的体裁特点,有助于考生把握文章结构,理清作者阐述脉络,从而轻松解题。

议论文的特点是:(1)写作目的是陈述观点或表明态度;(2)文章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各个段落之间关系紧密,无论是反证还是正面论述,都分别是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阐述这一中心;(3)每一段也是围绕一个中心,段落内部句子之间关系紧密。

说明文的特点是以事实为主,观点为辅。对于此类文章,细节题目较多,考生应着重把握具体信息的真伪、程度和作者的态度。

三、各类题型的特点及解答技巧

(一)主旨题

该类题型在历年题型中出现的频率极高,每年必出。它考查了考生综合、概括、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迅速把握文章或段落的主题中心。主旨题可分为文章主旨和段落主旨两种。命题模式如下:

1 文章主旨题

(1)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

(2)What is the main point the author makes in the passage?

(3)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reflec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4)What is the main topic for this passage?

(5)The proper subject of this article is .

(6)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might be .

(7)What the author tries to suggest may best be interpreted as .

(8)The passage was written to explain .

2 段落主旨题

(1)From the first (2nd, 3rd, 4th,etc) paragraph, we learn that .

(2)From the last (1st, 2nd,etc) paragraph the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that .

(3)We learn from the first (last,etc)paragraph that .

3 隐蔽的文章主旨题

(1)From the passage we learn (infer) that .

(2)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3)What the author tries to suggest may be interpreted as .

Example

Much of the language used to describe monetary policy, such as “steering the economy to a soft landing” or “a touch on the brakes”, m akes it sound like a precise science. Nothing could be further from the truth. The link between interest rates and inflation is uncertain. And there are long, variable lags before policy changes have any effect on the economy. Hence the analogy that likens the conduct of monetary policy to driving a car with a blackened windscreen, a cracked rear-view mirror and a faulty steering wheel.

Given all these disadvantages, central bankers seem to have had much to boast about of late. Average inflation in the big seven industrial economies fell to a mere 2 3% last year, close to its lowest level in 30 years, before rising slightly to 2 5% this July. This is a long way below the double-digit rates which many countries experienced in the 1970s and early 1980s.

It is also less than most forecasters had predicted. In late 1994 the panel of economists which The Economist polls each month said that America’s inflation rate would average 3 5% in 1995. In fact, it fell to 2 6% in August, and is expected to average only about 3% for the year as a whole. In Britain and Japan inflation is running half a percentage point below the rate predicted at the end of last year. This is no flash in the pan; over the past couple of years, inflation has been consistently lower than expected in Britain and America.

Economists have been particularly surprised by favourable inflation figures in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conventional measures suggest that both economies, and especially America’s, have little productive slack. America’s capacity utilisation, for example, hit historically high levels earlier this year, and its jobless rate (5 6% in August) has fallen below most estimates of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the rate below which inflation has taken off in the past.

Why has inflation proved so mild? The most thrilling explanation is, unfortunately, a little

defective. Some economists argue that powerful 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world have up-ended the old economic models that were based upon the historical link between growth and inflation.(1997年Passage 5)

From the passage we learn that .

[A] there is a definit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lation and interest rates

[B] economy will always follow certain models

[C] the economic situation is better than expected

[D] economists had foreseen the present economic situation

题干问的是从整个文章可以推断出下面哪个说法,实际上是在变相地问全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全文都在论述目前的经济形势比预想的要好很多([C]选项)。第一段和第二段提到经济运行难以预测,然而近来经济形势却比往年都好。第三段首句又提到“它(指平均通货膨胀率)比多数预测者预测的数字要低”,接着通过具体数据对此观点加以说明。第四段首句也指出“经济学家对英美两国有利的通胀率特别感到诧异”。

4 主旨题的特点

无论是在段落中还是在文章中,是明显还是隐蔽,主旨的提出主要有四种情况。

(1)首段或首句开门见山指出中心或讨论的问题。

Example

The full import may take a while to sink in. The NT Rights of the Terminally Ill law has left physicians and citizens alike trying to deal with its mor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Some have breathed sighs of relief, others, including churches, right-to-life groups and the Australian Medical Association, bitterly attacked the bill and the haste of its passage. But the tide is unlikely to turn back. In Australia—where an aging population, life-extending technology and changing community attitudes have all played their part—other states are going to consider making a similar law to deal with euthanasia. In the US and Canada, where the right-to-die movement is gathering strength, observers are waiting for the dominoes to start falling.(1997年Passage 1)From the second paragraph we learn that .

[A] the objection to euthanasia is slow to come in other countries

[B] physicians and citizens share the same view on euthanasia

[C] changing technology is chiefly responsible for the hasty passage of the law

[D] it takes time to realiz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law’s passage

该段是典型的首句主旨题。以首句为段落主题句,其他各句都围绕此句展开论述。正确答案为[D]选项。考生若对sink in理解有困难,还可以从段落总结归纳出主旨大意。

(2)文章中间或段落中间给出中心。

Example

Could the bad old days of economic decline be about to return? Since OPEC agreed to supply-cuts in March, the price of crude oil has jumped to almost $26 a barrel, up from less than $10 last December. This near-tripling of oil prices calls up scary memories of the 1973 oil shock, when prices quadrupled, and 1979~1980, when they also almost tripled. Both previous shocks resulted in double-digit inflation and global economic decline. So where are the headlines warning of gloom and doom this time?

The oil price was given another push up this week when Iraq suspended oil exports. Strengthening economic growth, at the same time as winter grips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could push the price higher still in the short term.

Yet there are good reasons to expect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now to be less severe than

in the 1970s. In most countries the cost of crude oil now accounts for a smaller share of the price of petrol than it did in the 1970s. In Europe, taxes account for up to four-fifths of the retail price, so even quite big changes in the price of crude have a more muted effect on pump prices than in the past.

Rich economies are also less dependent on oil than they were, and so less sensitive to swings in the oil price. Energy conservation, a shift to other fuels and a decline in the importance of heavy, energy-intensive industries have reduced oil consumption. Software, consultancy and mobile telephones use far less oil than steel or car production. For each dollar of GDP (in constant prices) rich economies now use nearly 50% less oil than in 1973. The OECD estimates in its latest Economic Outlook that, if oil prices averaged $22 a barrel for a full year, compared with $13 in 1998, this would increase the oil import bill in rich economies by only 0 25%~0 5% of GDP. That is less than one-quarter of the income loss in 1974 or 1980. On the other hand, oil-importing emerging economies—to which heavy industry has shifted—have become more energy-intensive, and so could be more seriously squeezed.

One more reason not to lose sleep over the rise in oil prices is that, unlike the rises in the 1970s, it has not occurred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general commodity-price inflation and global excess demand. A sizable portion of the world is only just emerging from economic decline. The Economist’s commodity price index is broadly unchanging from a year ago. In 1973 commodity prices jumped by 70%, and in 1979 by almost 30%. (2002年Text 3)

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from the text that .

[A] oil-price shocks are less shocking now

[B] inflation seems irrelevant to oil-price shocks

[C] energy conservation can keep down the oil prices

[D] the price rise of crude leads to the shrinking of heavy industry

文章前面两段描述出一种现象,指出最近石油价格大幅上涨;接着在文章中间部分提出文章主旨“这次油价上涨不会造成经济衰退的原因”,并在以后各段分别论述这些原因。正确答案为[A]选项。这里涉及的阅读技巧是当有but,however,yet,while之类的转折连词出现时,该篇/段/意群/句的中心往往是这些词后面的部分。

(3)文章末段或段落末句对全文或全段进行总结归纳,得出中心思想。

Example

Scattered around the globe are more than 100 small regions of isolated volcanic activity known to geologists as hot spots. Unlike most of the world’s volcanoes, they are not always found at the boundaries of the great drifting plates that make up the earth’s surface; on the contrary, many of them lie deep in the interior of a plate. Most of the hot spots move only slowly, and in some cases the movement of the plates past them has left trails of dead volcanoes. The hot spots and their volcanic trails are milestones that mark the passage of the plates.

That the plates are moving is now beyond dispute. Africa and South America, for example, are moving away from each other as new material is injected into the sea floor between them. The complementary coastlines and certain geological features that seem to span the ocean are reminders of where the two continents were once joined. The relative motion of the plates carrying these continents has been constructed in detail, but the motion of one plate with respect to another cannot readily be translated into mo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earth’s interior. It is not possible to determine whether both continents are mov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whether one continent is stationary and the other is drifting away from it. Hot spots, anchored in the deeper layers of the

earth, provide the measuring instruments needed to resolve the question. From an analysis of the hot-spot population it appears that the African plate is stationary and that it has not moved during the past 30 million years.

The significance of hot spots is not confined to their role as a frame of reference. It now appears that they also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geophysical processes that propel the plates across the globe. When a continental plate comes to rest over a hot spot, the material rising from deeper layers creates a broad dome. As the dome grows, it develops deep fissures (cracks); in at least a few cases the continent may break entirely along some of these fissures, so that the hot spot initiates the formation of a new ocean. Thus just as earlier theories have explained the mobility of the continents, so hot spots may explain their mutability (inconstancy).(1998年Passage 5)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

[A] the features of volcanic activities

[B] the importance of the theory about drifting plates

[C] the significance of hot spots in geophysical studies

[D]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volcanoes

文章总共三段,第一段对热点下定义:热点及其火山痕迹是板块移动的标志。第二段和第三段主要论述热点理论的作用。全文主旨句是第三段的前两句,它们承上启下,指出热点不仅有参照作用,还对推动板块移动的地质物理学过程提供了解释。正确答案为[C]选项。

(4)文章或段落中不明确给出中心,考生要根据各段中心或各句的内容进行总结,自己推出主旨。

Example

A history of long and effortless success can be a dreadful handicap, but, if properly handled, it may become a driving force. When the United States entered just such a glowing period after the end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it had a market eight times larger than any competitor, giving its industries unparalleled economies of scale. Its scientists were the world’s best, its workers the most skilled. America and Americans were prosperous beyond the dreams of the Europeans and Asians whose economies the war had destroyed.

It was inevitable that this primacy should have narrowed as other countries grew richer. Just as inevitably, the retreat from predominance proved painful. By the mid-1980s Americans had found themselves at a loss over their fading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Some huge American industries, such as consumer electronics, had shrunk or vanished in the face of foreign competition. By 1987 there was only one American television maker left, Zenith. (Now there is none: Zenith was bought by South Korea’s LG Electronics in July.) Foreign-made cars and textiles were sweeping into the domestic market. America’s machine-tool industry was on the ropes. For a while it looked as though the making of semiconductors, which America had invented and which sat at the heart of the new computer age, was going to be the next casualty.

All of this caused a crisis of confidence. Americans stopped taking prosperity for granted. They began to believe that their way of doing business was failing, and that their incomes would therefore shortly begin to fall as well. The mid-1980s brought one inquiry after another into the causes of America’s industrial decline. Their sometimes sensational findings were filled with warnings about the growing competition from overseas.

How things have changed! In 1995 the United States can look back on five years of solid growth while Japan has been struggling. Few Americans attribute this solely to such obvious

causes as a devalued dollar or the turning of the business cycle. Self-doubt has yielded to blind pride. “American industry has changed its structure, has gone on a diet, has learnt to be more quick-witted,”according to Richard Cavanaugh, executive dean of Harvard’s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 “It makes me proud to be an American just to see how our businesses are improving their productivity,”says Stephen Moore of the Cato Institute, a think-tank in Washington, D.C. And William Sahlman of th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believes that people will look back on this period as “a golden age of business manag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2000年Passage 1)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A] It is human nature to shift between self-doubt and blind pride.

[B] Intense competition may contribute to economic progress.

[C] The revival of the economy depends o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D] A long history of success may pave the way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答案:B

解析:文章的主题既不在首段,也不在末段,需要考生综合各段内容得出。从全文看,文章叙述了美国经济从繁荣到衰败再到繁荣的过程,且特别强调竞争给美国带来90年代的经济复苏。[B]选项“激烈的竞争可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正合全文大意。

5 主旨题的解题技巧

根据上述这四种情况,制定如下解题对策:

第一,因为考生需要读完全文才能把握文章主题,所以在解答此类题时,考生不要急于去找答案,不论它出现在什么位置都把它作为最后一道题来做。在做完另外几道题后,无疑会有助于考生加深对整个文章的理解。

第二,看到文章主旨型题目,考生要着重理解首段或末段,同样,段落主旨题也要重视首末句。这是英语文章中出现中心思想最频繁的位置。

第三,文章主旨出现在中间的比较少见。这样的主旨句一般兼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遇到文章中前后段意思转折时,考生应该提高警惕,它往往是主旨所在。段落中情况也类似。

第四,如果文章中没有明确的主题句,主题思想要通过各段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这时考生就要着重看各段的首末句。试题中的Title 题也属于该种情况。考生必须通读全文,才能得出答案。

解题中还有一些具体实用的解题技巧:

首先,关于主题句的判断方法。第一,段落主题句的判断要看该段的第二句或第三句。如果它们是对第一句进行阐述,那么第一句就是主题句;如果是对第二句进行阐述,那第二句就是主题句;主题句也可能出现在末句。当最后一句是对全段进行总结时,该句就是主题句。对于主题句在句中的情况,当段落中出现转折时,该句很可能是主题句。文章主旨所在段落的判断与此相同。第二,作者有意识地反复重复的观点通常是主旨。第三,首段出现疑问句时,该问题就是全文探讨的内容,对该问题的解答就是文章主旨。第四,作者提出文章主旨时,常常伴有文字提示,如therefore,thus,but,however,in short 等等。

其次,选项特点。正确选项特点:(1)不出现细节信息;(2)不含过分肯定或绝对意义的词。干扰项特点:(1)一般以偏概全,只是文章的细枝末节,不能涵盖全文内容;(2)出现细节性的名词信息;(3)过于笼统。

(二)作者观点题和态度题

在一篇文章中,不管作者对某一观点是支持、反对还是中立,是同情、冷漠还是失望,是批评还是赞扬,主观还是客观,都表达了作者一定的观点和态度。只是这些观点态度的提出有的直截了当,有的隐含在字里行间,有的通过所用词语的褒贬来体现,有的则需要通读

全文,把握主旨才能领会。一般情况下,所选的文章不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因此不会引起太大的争议和分歧。

此类题型可细分为作者态度题(表明作者的好恶)和作者观点题(表明作者对某事物的观点)。题干中的关键词或词组有attitude,opinion,tone等等。其命题模式如下。

1 作者态度题

(1)What is the tone (mood) of the passage?

(2)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might be summarized as(seems to be) .

(3)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st describe the attitude of the author towards...?

(4)The author is most critical of .

2 作者观点题

(1)According to the author, .

(2)In the author’s opinion, .

(3)What is the author’s opinion (idea) about?

(4)The author thinks (believes, suggests, deems, asserts) that .

(5) In the author’s eyes...

态度题的选项一般是形容词,按照作者对所阐述问题的态度进行分类,可以分为:

积极类:objective(客观的), impartial(公正的),helpful(有帮助的),positive(正确的),supporting(支持的),admiring(羡慕的),interesting(引起兴趣的),unbiased(没有偏见的),concerned(关心的),confident(自信的),impressive(给人印象深刻的),optimistic(乐观的)等;

中立类:detached(超然的), factual(实际的), indifferent(无关紧要的),impassive (冷漠的),uninterested(不感兴趣的),ambivalent(矛盾的),apathetic(无动于衷的),neutral (中立的,不确定的),impersonal(不带个人色彩的)等;

消极类:disgusting(令人厌恶的),critical(批评的),negative(否定的),intolerable(不能忍受的),disappointed(失望的),subjective(主观的),biased(有偏见的),doubtful(怀疑的),compromising(折中的),worried(担心的),pessimistic(悲观的),hostile(敌对的)等。

历年作者态度题:

年份正确选项干扰项

2007 Text 2 [B] skeptical(消极类) [A] Supportive(积极类)

[C] Impartial(中立类)

[D] Biased(消极类)

2006 Text 2 [D]is sympathetic to the RSC(积

极类) [A] is supportive of both sides(积极类)

[B] favors the townsfolk’s view(积极类)

[C] takes a detached attitude(中立类)

2004 Text 4 [A] optimistic(积极类)[B] Confused. (消极类)

[C] Carefree. (积极类)

[D] Panicked. (消极类)

2003 Text 4 [B] reserved consent(积极类) [A] strong disapproval(消极类)

[C] slight contempt(消极类)

[D] enthusiastic support(积极类) T2002 Text 3 [A] optimistic(积极类) [B] sensitive (中立类)

[C] gloomy (消极类)

[D] scared(消极类)

2001 Passage 4 [B] objective (积极类) [A] optimistic(积极类)

[C] pessimistic(消极类)

[D] biased(消极类)

3 作者态度题的解题技巧

第一,某一事物是好是坏。作者对它是支持还是反对,态度都非常明确,而带中立色彩的词最不可能是正确答案。问作者对某事物的态度时,表示“客观”的词多为正确选项,如:objective, impartial, unbiased等;问作者对其提到的人们的观点的态度时,答案只能是肯定或否定,支持或反对。如:critical, approval, opposition, supporting等。

第二,既然写了文章,那么作者的态度就不可能漠不关心,因此见到indifferent,uninterested这类词可以首先排除。

第三,注意不要把考生自己的好恶态度糅进其中,要注意区分作者本人的态度和作者引用的观点的态度。

第四,当作者的态度没有明确提出时,考生要学会根据作者使用的词语的褒贬性去判断作者态度,如:wonderful(y),successful(y),positive(ly),active(ly),negative(ly), unfortunate(ly), doubtful(ly)等。

Example

Under the new Northern Territory law, an adult patient can request death probably by a deadly injection or pill—to put an end to suffering. The patient must be diagnosed as terminally ill by two doctors. After a “cooling off” period of seven days, the pati ent can sign a certificate of request. After 48 hours the wish for death can be met. For Lloyd Nickson, a 54-year-old Darwin resident suffering from lung cancer, the NT Rights of Terminally Ill law means he can get on with living without the haunting fear of his suffering: a terrifying death from his breathing condition. “I’m not afraid of dying from a spiritual point of view, but what I was afraid of was how I’d go, because I’ve watched people die in the hospital fighting for oxygen and clawing at their masks, ”he says.(1997年Passage 1)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euthanasia seems to be that of .

[A] opposition [B] suspicion [C] approval [D] indifference

作者通过living without the haunting fear of his suffering这一肯定性词语表达出自己的态度是[C] approval。

解答态度观点题应注意两点:

第一,区别作者的态度与其他人的态度。问文中某人对某事物的态度一般归入事实细节题。

第二,选项可能不再是态度明确的肯定或否定的形容词,而改为带有程度限制的形容词。一般带有绝对化或过于强烈的表示态度的词必错,如strong/complete/entire/enthusiastic等。而有保留的态度比较客观,因此常常是正确选项,如reserved(保留的)/qualified (有限制的,有条件的)/tempered (有所控制的)/guarded(慎重的)/consent (赞同)等。

4 作者观点题的解题技巧

第一,文章陈述的内容并非都是作者的观点。作者引用别人的观点时,是作为支持或抨击的对象,因此别人的观点是为了证明作者观点的论据。

第二,作者观点一般与文章主旨相关联。

(三)词义/句意题

命制的试题中经常有要求考生对词语和句子做出解释的题目。两者都主要侧重于考查考生通过上下文去判断词义、句意的能力。词义题的考查有两种:一是超纲词含义的推断,另一个是熟词僻义或是在特定场合的意思。

中考历史试题特点与命题趋势

中考历史试题特点与命题趋势 作者:佚名转贴自:历史课程网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标历史教材使用率的提高,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要掌握的知识难度和数量正在下降,但对历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历史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必修的公民素质课程。只有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课程目标才能实现历史教育的价值。初中毕业生历史课程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考试,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学生在历史课程学习方面所达到水平的重要环节。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 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中考,作为全国参加考试人数最多、社会关注最高、影响面最大的考试之一,重要性不言而谕,而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省市地区将历史学科列入中考考试科目,根据中学历史在线网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20余个省市地区中考科目中开考历史,而且分值有所增加,这样,历史学科中考研究就成为广大历史教师、考生不能不重点研究与关注的内容。 一、2005年历史中考考查范围 2005年,全国中考均是使用新课标的考生,鉴于此,《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将是历史学科的初中生学业考试的基本依据。 考查的知识主要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等。 考查的历史能力主要包括:基本技能;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历史想象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独立思考并得出结论的能力;历史评价的能力等方面。 在考查知识和能力的同时,还会注重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涉及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爱国主义情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

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民主和法治的意识;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国际意识等方面。 从内容板块上看,历史考试内容应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现代史、乡土史七个方面。根据厚今薄古的原则及近几年对全国中考历史试卷的分析,比较合理的比例大约为中国史53%、世界史37%,乡土史10%。其中按历史时期划分的话,中国古代史15%,中国近代史16%,中国现代史22%,世界古代史5%,世界近代史15%世界现代史17%,乡土史10%二、年来中考历史试卷与试题类型、考试形式分析 1、试卷的结构分析 一般情况下,历史学科中考的考试时间安排在60分钟至90分钟为宜。相应题量在30至40题为宜。其中在"文科综合"合卷中,历史试题在20题左右、时间在30分钟至45分钟左右。 近几年来,历史中考试题的使用的题型共有6种:填充题、识图题、连线题、列举题、选择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 2、题型类型与考查要点分析 (1)选择题 选择题的考查范围较广。近几年来有命题者把"识图"、"材料"等题引入选择题,使该题的考查目标延伸向情感价值观领域,2005年历史中考中这类情况的出现要引起大家注意。 (2)填充题 主要用于考查对知识的"识记",如设计合理,也能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简单归纳或比较的能力。但简单地或过多地使用此题型可能导致教学过于强调知识的记忆,故2005年历史中考试卷中各地采用的比例可能不大。 (3)识图题

高考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命题特点和复习策略

高考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命题特点和复习策略 一、基本概念、化学基本理论知识体系及考点 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是化学的最基本内容与最基础的知识,是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分化点,更是高考的重点。基本概念"块":包括物质组成和分类线、性质变化线、化学用语线、分散系统、化学量线等五条知识线(或小系统)。基础理论"块":包括结构理论(原子结构,分子即化学键理论,晶体结构理论)和元素周用律、周期表线,电解质溶液(含氧化-还原理论)线,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理论线。理论块是化学的灵魂。主要考点有: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理解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气体体积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数目,并能配平反应方程式,了解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理解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及离子共存、离子浓度问题,掌握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分子式的计算,掌握有关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含溶液PH的计算、溶液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有关计算),掌握利用化学反应方程 式的计算等。 二、高考化学命题特点和趋势 1.注重基础: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题的挥毫泼墨 随着高考试卷整体难度的调整和试卷长度的缩短,高考化学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试题也越来越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题目涉及的内容和背景资料基本上为考生所熟知,例如高考常考不懈的“五同”的概念、原子的构成、化学键的类型、离子反应、平衡体系中反应物的转化率、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等都是化学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中的重点、也是基点。 2.突出迁移:概念、理论试题的神来之笔 高考化学概念与理论试题重视基础,但不是就基础考基础,而是注重化学概念与理论基础的延伸和拓展,注重将课本理论知识的综合和应用。例如“氢镍电池”、“熔融盐燃料电池”、“镍镉可充电电池”、“甲醇燃料电池”等,都是课本原电池知识的

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特点及命题趋势分析

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特点及命题趋势分析在此对历年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特点进行分析,并对2016命题趋势进行预测,帮助考生有的放矢地备考。 一、2012~2015年北京公务员行测真题考情简析 二、北京公务员行测真题特点及趋势分析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1.真题特点

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并未对片段阅读题进行考查,全部考查文章阅读,共35题。文章阅读考查内容多样,包括对词语、句子、细节、主旨观点、文章隐含信息、文章标题等考点的考查。 2.趋势分析 (1)题量稳定在35题左右,考查题型以文章阅读为主,不排除重新考查片段阅读的可能。 (2)文章阅读的考查内容多样,着重考查考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及细节信息的甄别能力,预测考点仍将以对词语、句子、细节、主旨观点、文章隐含信息、文章标题的考查为主。 (二)数量关系 1.真题特点 数量关系部分总题量为15题,全部考查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题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对运算方法和策略的运用。考查题型则以常规题型为主,包括计算问题、和差倍比问题、行程问题、排列组合问题、工程问题、年龄问题、日期问题等。

(1)题量稳定在15道左右,主要考查数学运算。 (2)数学运算考点多样,但仍以计算问题、和差倍比问题、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等传统题型为主,不排除出现新考点的可能性。 (3)不排除出现数字推理题型的可能性。 (三)判断推理 1.真题特点 断推理部分总题量为30题,题型稳定为图形推理、演绎推理和定义判断三种。 (1)图形推理部分题量稳定在5道,包括3道视觉型和2道九宫格型。 (2)演绎推理题量不变,保持为15道。其中必然性推理占比达到50%左右,同时兼顾可能性推理和智力推理题。 (3)定义判断题量为10道,均为单定义判断。考查学科的范围比较广泛,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律等。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命题特点及复习建议演示教学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命题特点及复习建议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命题特点及复习建议 §历年来我省中考阅读理解题的特点 1、考试时间为40分钟,共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阅读理解主要有五篇短文, 短文的长度平均为260词左右,总阅读量为1400词左右,阅读速度平均为60 Wpm(word per minute) 2、阅读理解的题材广泛,体裁多种,题型多样。阅读理解的题材广泛,内容包罗万象,如有关动植物、人物传记、历史、文化、环境、资源、交通、医学、经济、信息等方面。总体上说,其题材主要集中在科普知识,社会文化和经济生活三方面。 阅读理解文章的体裁主要有三类:叙述文、说明文和议论文。 1)、叙述文 叙述文一般以讲述个人生活经历为主,对于经历的陈述通常由一定的时间概念贯穿其中,或顺序或倒序。但是在考试中一般不出现单纯的叙述文,因为单纯的叙述文比较简单、易懂。所以中考中的叙述文大多是夹叙夹议的文章。这类文章的基本结构模式是: (1)一段概括性的话引入要叙述的经历(话题) (2)叙述先前的经历及其感悟或发现 (3)叙述接下来的经历及其感悟或发现 (4)做出总结或结论 2)、说明文(描述文)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说明文的一般结构模式和叙述文的结构模式有相通之处即:提出问题(或以一个事例引出问题)---- 发现直接原因----- 分析深层原因-----得出结论或找到出路。知道了类似的文章结构特点,就可以据此来进行考题预测。比如,我们看出了该篇文章属于这种结构类型,就能判断出几个问题中肯定有一个要问原因,还有可能要出现推断题。 3)、议论文 我们大家最容易辨认出来的议论文模式是主张---反主张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作者首先提出一种普遍认可的观点或某些人认可的主张或观点,然后进行澄清,说明自己的主张或观点,或者说提出反主张或真实情况。议论文的这种结构特点决定了它的主要题型是作者观点态度题,文章主旨题以及推理判断题。只要发现了这种结构特点,解答问题的主要任务就变成了到段落内找答案,基本上不存在任何困难。 通过研究以上的文章结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在我省中考阅读理解中无论任何体裁的文章往往都遵循着这样一个共同的模式:提出话题(观点或事例)---- 用事例分析原因(或批驳观点)------得出结论。对文章结构特点的把握有助于读者更加自觉地关注文章的开始和结尾,分清观点和事例,从而在阅读理解中准确定位,快速答题。 通过历年试题的分析我们发现我省中考阅读文章主要是议论文和说明文。 阅读理解的题型主要有主观性题型和客观性题型。前者主要包括主旨型、推理型、作者语气、态度型、结论型等。后者主要包括事实型、推测词义型、指代关系型、常识题、是非题等。 §英语课程标准对阅读理解的具体要求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英语]阅读理解题的六大命题特点

[英语]阅读理解题的六大命题特点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英语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中考的一项重要内容。中考阅读理解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篇阅读能力、分析和判断能力。要求学生能较快地通过阅读理解短文大意,获取其中的主要信息,能做出正确判断,然后根据试题的要求从A, B, C, 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或做出正误判断。文章的难易程度和初三课文基本相同,要求阅读速度为每分钟40-50个词。中考阅读理解的阅读材料的选取一般遵循三个原则阅读文章不少于三篇,阅读量在1,000单词左右; 2.题材广泛,包括科普,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 3.体裁多样,包阔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中考阅读理解考查的主要内容是考查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的能力。此类考查主旨和大意的题大多数针对段落(或短文)的主题,主题思想,标题或目的,其 主要提问方式是1) Which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is passage about? 3) In this passage the writer tries to tell us that______. 4) The passage tells us that______. 5) This passage mainly talks about_______. 2.考查把握文章的事实和细节的能力。此类考查事实和细节的题目大多数是针对文章的细节设计的,其主要提问方式是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right?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in the passage? 4) Choose the right order of this passage. 5) From this passage we know ________. 3.考查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含义的能力。此类猜测词义的题目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确定某一特定的词或短语的准确含义。其主要提问方式是1) The word “ ” in the passage probably means ________. 2) The underlined word “It” in the passage refers to _______. 3) In this story the underlined word “ ” means ________. 4) Here “it” means________. 4.考

中考试题命题特点及发展趋势

中考试题命题特点及发展趋势 在上述中考命题指导思想的指导下,各地中考试题命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尝试,通过分析近年中考试题,可以发现中考试题具有如下的一些典型特点: 1、关注发展性。发展性是初中化学课程的一个特点,体现为初中化学课程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核心,让学生掌握和形成未来发展所必须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培养与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各地中考化学试题非常强调“发展性”的要求,具体体现在试题内容的选择上:①注重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有用的化学知识包括: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重点内容)、与生产和生活密切联系的知识、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科思想方法和学科意识等;②突出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具体的情境中进行考查,强调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为:应用化学知识与技能对生产、生活和一些化学事实作出说明或评价;利用反应事实、化学概念和数学方法模拟解决现实问题;在实验或探究活动中考查实验操作、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简单的性质探究等;③将科学探究的考查(常通过探究性实验的考查来体现)作为命题的突破口。 例1、使用数轴表示化学知识,有简明易记的效果。根据碳素钢的含碳量,可将其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利用数轴的思想可以将其粗略地表示如下: 请你以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为例,利用以上类似的方法,将其粗略地表示出来: 请你再想一想,初中阶段还有哪些化学知识可用以上方法来表示?如果你能正确表示,可以得到1分的奖励。 [评析]试题很新颖。考查的内容虽然不是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但是命题者通过将数学学科的思想方法和化学学科知识相结合,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命题者的意图旨在向学生传递科学的学习方法——一种学习化学和整理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向学生传达运用科学方法的价值——“使用数轴表示化学知识,有简明易记的效果”,掌握这样的方法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命题者还希望通过对这样试题的回答,引导学生将该方法迁移到化学学习之中。突出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考查也是近年中考化学试题命题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考生在化学学习中必须引起充分重视。 2、突出基础性。基础性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又一个特点,体现为学习内容的基础性。教材注重以身边常见的化学物质入手研究化学;通过“降低要求、删除难点、分散融合”等手段进行内容上的处理,使初中化学课程很好的体现基础性。这一要求在试题命制中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把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作为考查的重点内容,注重对学科主干知识的重点考核;②减少甚至杜绝机械性记忆的试题,突出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进行考查;③适当降低部分内容的要求,如概念辨析、化学计算、物质微观结构等化学理论知识等;④杜绝设置偏题、难题、怪题;⑤合理控制难度,力求试题难度控制在0.75左右(试题难、中、易的比例控制在1:1:8)。 3、强调探究性。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它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且也是初中化学的学习内容之一。科学探究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近年各地中考试题相当关注科学探究的考查,并以探究(研究)性实验作为载体来落实考核要求。探究(研究)性实验试题一般以化学反应机理(条件)的研究、物质组成成分的测定、物质性质的探究等研究性小课题作为试题的内容和研究对象,而且命题者往往抓住科学探究的某个或某些要素作为试题的切入点,要求学生结合探究目的、以实验为研究手段,模拟科学研究过程,自己提出问题、制定探究活动计划、拟订实验方案、处理实验数据、写出相应的实验报告等。 例2、小强家的电线晚上出了问题,几个电灯忽亮忽暗。爸爸说一定是电路中有接触不良的地方。他用干燥的木棍轻轻拨动屋檐下的电线,几经周折才恢复正常。 第二天,小强帮电工师傅一起查找线路故障,他们检查了电线的每一部位,直到检查一处铜线和铝线的接口处才发现了问题。他们发现上面“长满了”灰色、绿色的粉末。师傅说“铝、铜的接口处容易生锈,问题往往出现在这些地方。”小强对师傅的话半信半疑,又检查了一遍,确实是铝铜接口处生了锈,而铝铝接口和铜铜接口处都没有生锈。这是必然还是偶然原因造成的?只有铝铜接口处容易生锈吗?不同金属接口处都容易生锈吗? 小强想通过实验弄明白这些问题,他找来铜丝、铝丝、铁丝和锌条,想模仿自然条件下,研究较长时间后导线接口处的生锈情况。 请你和小强一起完成下面问题: (1)怎样设计这个实验?请写出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2)通过几个月的观察,若得出“只要是不同种金属相连接,就比同种金属相连容易生锈”的结论。那么上面所设计的实验在几个月后出现的现象应分别是:______________。 (3)为避免类似小强家短电现象的发生,安装民用线路时请你给工人师傅提出建议。 (4)你在学习和生活接触的用品中,还有类似现象发生吗?(举一例即可)对防止此类锈蚀你有何建议。 [评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探究性实验题。通过模仿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命题,体现当前化学课程改革倡导的,实施以探究式教学为主的多种方式的教学活动和改革考试内容和发展方向的重要特征。题目以研究性课题形式提出,然

2015高考全国1卷命题特点分析

2015年高考全国I卷高考命题特点分析 2015高考数学考试已结束,新课标数学全国一卷一直是河南、河北、山西高考使用的数学试卷,今年又加入了考试大省江西,试卷的结构没有改变,命题仍然遵循了以基础知识考查为主体的原则,延续了以往高考课标卷的特点和规律,下面我们就从知识考查、能力考查、思想考查三个方面解读今年数学卷的特点,并对2016高考全国卷的命题进行预测. 一、知识架构考查全面,主体内容变化不大 15年高考在六大模块的知识的考查中,无论比值还是知识点,与前几年都有相似之处,以理科为例分析见下表: 由上表分析可知各模块分值比例变化不大,在各知识模块的知识考查中,函数导数依旧是压轴题,解析几何解答题依然处在20题的位置上,重点考查抛物线和椭圆知识,立体几何解答题以往都是柱体模型为主,今年虽然没出现柱体模型,但仍然是柱体模型的变式处理方式,三角形与数列在解答题中会选其中一点考查,通常在解答题第17题,理科已连续两年在大题上考查数列知识,概率统计一般会从抽样、古典概型、频率分布、

线性回归、随机变量、正态分布、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等方面考查其中三到四个知识点,已连续两年解答题都在统计初步上选点命题、其他知识一般考查集合、复数、程序框图、简易逻辑和选考题,经过近十年的课标卷命题,课标全国卷命题日趋成熟,知识结构考查合理、稳定,在新高考改革对高考改革之前,不会出现太多的变化. 在知识结构考查稳定的前提下,大部分题型结构都是常规性题型,难、偏、怪现象 不会出现,同时又进行创新,把基础知识通过不同的背景展示,既达到了考查的目的,又强调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近几年高考出现的新颖性试题: 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理科第6题: 6、如图,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透明无盖的正方体容器,容器高8cm ,将一 个球放在容器口,再向容器内注水,当球面恰好接触水面时测得水 深为6cm ,如果不计容器的厚度,则球的体积为 ( ) A 、500π3cm 3 B 、866π3 cm 3 C 、1372π3cm 3 D 、2048π3 cm 3 【命题意图】本题以正方体容器为背景考查球的截面圆性质、球的体 积公式.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理科第6题: 【命题意图】本题以教材上三角函数的概念引入为背景,探究函数图像,题目新颖.

中考命题分析7

第7课 一、中考命题分析 今年是戊戌变法110年周年,因此戊戌变法是重要考点。考查此点通过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来激发我们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复习时要在了解戊戌变法运动从开展到失败的艰难历程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变法过程中的几个典型事件。戊戌变法在中国社会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要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分析变法失败的具体原因,比较导致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两种结局的因素。根据历年交叉命题的特点推测,今后这些知识仍是中考热点问题,并向考查学生综合能力方向发展。题型以选择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为主。 二、中考试题分析 例1:戊戌变法期间,慈禧太后和荣禄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下令捕杀维新派,废除变法诏令。政变的实质反映了() A.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B.开明地主和封建顽固派势力的斗争 C.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斗争 D.光绪帝和慈禧争夺统治的斗争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戊戌政变的实质,戊戌政变是戊戌变法过程中矛盾的反映,戊戌政变表面上是统治阶级内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即“后党”)与光绪帝为首的“帝党”的斗争,而其实际上是封建顽固势力与维新派(即民族资产阶级)的斗争。变法并未危及清王朝的统治,相反却能巩固皇权,但变法触动了满洲贵族和封建旧势力的利益,受到了他们的反对。顽固派表面上是反对光绪帝,实际上是反对维新派,反对资产阶级。本题除C 项外,其他选项将是表面矛盾的反映,把它们放在一起,要求学生分辨表面现象与内在的实质,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另外,A、B、D三项实质上是相同的,B、D两项都是A项中的内容。 答案:C。 例2.[2008年山东省维坊市]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大梦唤醒”的表现是() A.地主阶级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洋务运动 B.各地人民的反清斗争风起云涌 C.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 D.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解析]题干中梁启超所说的“甲午战败割台湾”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之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被瓜分的危机,这一时期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将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到了一起,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答案]D。 例2.[2008年福建泉州丰泽区]右图所示机构是北京大学的前身,该机构设立于()A.洋务运动期间 B.百日维新中 C.辛亥革命中 D.新文化运动中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B部分命题的特点和规律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B部分命题的特点和规律 一、阅读理解B部分总体分析 (一)命题的基本指导思想 根据2006年《英语考试大纲》修订部分的内容,阅读理解B部分现有三种备选题型(包括2005年增加的选择搭配新题型)。每次考试从这三种备选题型中选择一种进行考查。 备选题型有: 1.一篇总长度为500~600词的文章,其中有5段空白,文章后有6~7段文字。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这6~7段文字中选择能分别放进文章中5个空白处的5段。 2.在一篇长度约500~600词的文章中,各段落的原有顺序已被打乱。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和结构将所列段落(7~8个)重新排序,其中2~3个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已给出。 3.在一篇长度约500词的文章前或后有6~7段文字或6~7个概括句或小标题。这些文字或标题分别是对文章中某一部分的概括、阐述或举例。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这6~7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5段文字或5个标题填入文章的空白处。 (二)试题特点 阅读理解B部分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连贯性、一致性、逻辑性等语篇、语段整体性特征以及文章结构的理解,即要求考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整体和微观结构。考生既要理解和掌握文章总体结构和写作思路,又要弄清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 这一新题型的增设,使文章长度从传统阅读理解中的400词左右增加到500~600词,大大增加了阅读的总量。这就要求考生在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还要能够准确的猎取文章的具体信息,并概括出文章的主旨要义,尤其是要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观点,区分出论点和论据,并能把握文章的写作结构和脉络层次。新题型考查重点从较低的语言基础知识即词汇和语法、句子的层次提高到段落和篇章这些较高层次的语言知识上来。因此,考生不仅需要了解文章的主干内容还要把握文章结构上的逻辑关系和整体布局,从而准确无误地将选项部分和文章某个部分一一对应,并可以与空白处的上下文有机地衔接起来。 新题型更加突出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密切关系,因为在英语文章的写作过程中有其表达上的语言规律和篇章结构上的层次安排,所以,如果在进行英文写作时可以做到主题突出、段落层次鲜明、行文自然流

中考命题分析

赤峰市近三年数学中考试题分析及命题趋势 初三数学组李东梅 中考是初中教学的指挥棒,研究、分析中考试题对平时组织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研究赤峰市近三年的中考数学试题,把握中考命题的方向和脉搏,对落实新课程标准,有效地组织初三数学课的教学和复习,同样也有着现实的指导作用。 一、中考试题的题量、题型和分值 2010年、2011年、2012年赤峰市数学中考试题的考试题型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近三年的题量和分值几乎都保持不变,选择题都是8小题,每小题3分;填空题为8小题,每小题3分;解答题共9至10道,总计102分。 二、中考试题知识点的覆盖面 分析近三年来赤峰市的中考试题,对照每年的《中考说明》,试题按照《中考说明》的要求,都注意了重要知识点的考查。如在每年的解答题中,每年必考的内容实数的运算、代数式的化简求值、解不等式组、解方程或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或根与系数的关系、基本作图等。列方程解应用题、解直角三角形、求函数解析式、

平面图形的简单论证和计算等是考查的重点。最后的压轴题是中考稳中求变的突破口,命题组在命题过程中可谓是绞尽脑汁。但总体来说,还是有可以捕捉的规律,如圆与三角形、圆与四边形中等积式和比例式的证明,几何与方程、函数的结合题,几何图形中的一些条件给定、探求结果的开放型题等都是近三年来保留的压轴题。 三、试题特点 (一准确把握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考查。 1.从知识点上看,在命题方向上,没有太多的起伏;从内容上看,几何题中的面积、弧长、侧面积或圆中线段、角度计算或者与代数相似三角形、三角函数的联系等,二次函数综合题还是压轴题的首选内容。对这些知识点的考查并不放在对概念、性质的记忆上而是对概念、性质的理解与运用上,通过现实生活来体验数学的妙趣。 2.从学习能力上看,着重考查学生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数学能力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主要表现为数学的思想方法。初中数学中最常见的思想方法有:分类、化归、数形结合、猜想与归纳等。其中,数形结合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几乎是历年中考试卷考查的重点,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广东省中考数学命题规律及命题趋势分析

省中考数学命题规律及命题趋势分析(转) 中考是初中教学的指挥棒,研究、分析中考试题对平时组织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研究省近三年的中考数学试题,把握中考命题的方向和脉搏,对落实新课程标准,有效地组织初三数学课的教学和复习,同样也有着现实的指导作用。 一、中考试题的题量、题型和分值 2005年、2006年、2007年省数学中考试题的考试题型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近三年的题量和分值都保持不变,选择题都是5小题,每小题3分;填空题为5小题,每小题4分;解答题分为三类:第一类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第二类每小题7分共28分,第三类每小题9分共27分。 二、中考试题知识点的覆盖面 分析近三年来省的中考试题,对照每年的《中考说明》,试题按照《中考说明》的要求,都注意了重要知识点的考查。如在每年的第一类解答题5道题中,每年必考的容实数的运算、代数式的化简求值、解不等式组、解方程或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或根与系数的关系、基本作图等。在每年的解答题二中,列方程解应用题、解直角三角形、求函数解析式、平面图形的简单论证和计算等是考查的重点。每年的解答题三,是中考稳中求变的突破口,命题组在这三大题中,可谓是绞尽脑汁。但总体来说,还是有可以捕捉的规律,如圆与三角形、圆与四边形中等积式和比例式的证明,几何与方程、函数的结合题,几何图形中的一些条件给定、探求结果的开放型题等都是近三年来保留的压轴题。 三、试题特点 (一) 准确把握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考查。 1.从知识点上看,在命题方向上,没有太多的起伏;从容上看,几何题中的面积、弧长、侧面积或圆中线段、角度计算或者与代数相似三角形、三角函数的联系等,二次函数综合题还是压轴题的首选容。07年在几何题方面有所侧重,全卷占了61分,在二次函数方面有所减少,只是在第22题第(2)小题运用二次函数知识求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但明年中考是否

高考政治命题特点及难点要点总结

高考政治命题特点及难点要点总结一.计算类选择题 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 A.增加50单位 B.减少50单位 C.增加10单位 D.减少10单位 二.图示类选择题 【题型特点】 图示类政治选择题是指利用坐标系建立函数曲线展示变化过程和趋势,或绘制柱状图展示数量对比或变化,或以扇面图、饼状图表明比重关系的一类重要题型。此类题型以图示为信息载体,表现出事物的发展趋势(增减性、变化率),用直观的方式把信息呈现给学生,具有文字少、信息量大的特点,是综合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的一类题。 从示意图在题中的位置看,有的示意图是作为题干内容出现的,有的是作为备选选项出现的;从示意图的数量看,有的只有一幅示意图,有的有多幅;从示意图的形式看,有的是曲线图(包括直线、折线,分一条或两条及以上),有的是柱状图,有的是饼状图,以坐标系曲线图居多。三.原因类选择题 【题型特点】 原因类选择题属于高考传统题型,但常考常新。质疑是创新的起点,把握事物的来龙去脉是认识事物的使命。原因类选择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其特点如下: 四.图表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 图表类主观题是高考论述题中的常见题型,所限定的知识要求一般都是经济生活的内容,一般以时政材料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1)背景选取:反映当年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体现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是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关注的重点问题。

中考英语七大题型命题特点与备考策略

中考英语七大题型命题特点与备考策略 宝鸡市教育局教研室任军利 一、“听力理解”命题与备考 听力材料范围包括:《英语课程标准》中《功能意念项目表》和《话题项目表》中的常见内容,例如:介绍、送别、感谢、邀请、祝贺、约会、就餐、看病、问路、购物、道歉、文娱体育等和中学生生活紧密的话题。例如:2007年北京课标卷听力试题。 听力理解录音稿设问特点:听力理解的材料多为口头材料,突出了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大多题目以问句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学生对口语材料中最基本信息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听力测试题多以特殊疑问句的形式来设置。例如:What? How? Where? When? Who? Why? Which? Whose?等等。 二、“单项填空”命题与备考 主要考查语言知识,特别是语法、惯用法等。本题不再单纯考查学生对语法规则的识记,而是设置微型语境,置语法知识的考查于情景之中。例如: 1)--Would you like some _____? --No,thank you.I’m not hungry at all. (07年陕西省卷) A.tea B.water C.bread D.coffee 2)--Nancy, how long does it take to fly to Canada? --Sorry, I don’t know. But I can telephone my father to _____ it for you. A.do B.check C.catch D.find (07年江西省卷) 3)---Tony, _____ you _____ smoking? --Yes. Drinking tea is my favorite now. (07年河南省卷) A.will; stop B.did; stop C.would; stop D.have;stopped 4)Look! The kite in the sky are in different _____.Some are big and some are small. (07年山东济宁卷) A.sizes B.colors C.prices https://www.doczj.com/doc/a48479519.html,s 三、“完形填空”命题与备考 根据全国2007年中考英语试题评价课题组的量化统计,多数试题在选材时考虑材料 的教育性、趣味性或实用性。许多文章或体现了人世间的亲情、友情,或渗透着爱心、友善、真诚与关怀,或饱含人生哲理,催人奋进、给人自信,读后令人感动,使人深受启发。完形填空短文绝大多数是以叙事性为主的记叙文。这些文章的特点是:①生动幽默(例如:07年陕西省考题关于有惊无险拼命追车送还钱包的故事);②触及情感(例如:07年福 建福州考题关于给年迈父母打电话总是连续拨两次的故事、06年四川成都考题关于母女情深的故事);③富含哲理(例如:07年四川成都考题通过拟人化的手法——钥匙了解锁的心,所以能顺利打开锁,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彼此了解)。 四、“阅读理解”命题与备考 阅读理解的考查内容包括:①理解主旨和要义。②理解文章中的具体信息。③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④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⑤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例如,07年福建南平卷。阅读理解命题干扰选项设计特点:

试卷特点

五年级数学月考质量分析 一、试卷特点 此次质量检测的数学试卷命题内容比较全面,覆盖广泛,各部分分值权重合理,但难易程度偏难,题量较多。试卷从不同的题型,不同的角度,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了全面的检测,题型多样,形式灵活。有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解决问题等。 二、卷面概况 (一)取得的成绩: 1、学生对计算部分相对来说掌握地较好,是整张试卷中得分最高的部分,体现了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好的计算能力。 2、基础知识学生掌握地还可以。填空题11小题,共24分。一半多的学生得分都在15分以上。 (二)存在的不足: 1、一些学生综合运用概念的能力不强,错误较多。如判断题第2题,选择题第4题,学生做的就不好。 2、有的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中的有关试题能否简便计算把握不准,将能简便的题目没有用简便算法计算。 3、解决实际问题部分依然存在审题不仔细,计算不细心,数量关系不清楚的老问题。如第5题第(1)小题许多学生不理解“占地面积”的含义从而导致解题错误;第5题第(3)小题解题时没

有认真看问题后面括号里面的内容使得许多学生不知道怎么解题;第1-4题不知从何入手解题,仅靠凑数字,无法正确解题。 4、个别学生审题不严导致大量失分,如马艳玲第二页中的题由于没发现而一题都没做。 三、本次月试和上学期期末考试中学生成绩的对比 本次月考我校五年级数学及格5人,及格率为25%,优秀率 为0%,比上学期期末考试及格7人,及格率为35%,优秀率为20%相比都有所下降,其中目标生赵蓉本次月考38.5分,上学期期末考 试52分,陈海军本次月考43.5分,上学期期末考试48分,吴家斌本次月考33分,上学期期末考试45分,马阳阳本次月考35分,上学期期末考试51分,卜文平本次月考46分,上学期期末考试52分,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本次月考学生表现比上学期期末考试要差,原因主要是本人抓的还不够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当然也有客观因素本次试题较难和题量较大也有关。 四、第一阶段教学工作的得与失 第一阶段 三、今后的打算 1、要加强概念教学的研究,重视概念综合运用的练习,练习题的设计要注意有目的性、针对性和层次性。

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思路

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思路自1989年材料解析题作为历史高考的新题型出现以来,以其题目新颖、考察功能多样、内容丰富且角度宽广,受到广泛好评。随着高考由知识立意命题,向水平立意命题的转变,材料解析题所体现的作用日益凸现,不但表现在近几年高考历史题目中材料解析题的分数比重持续增大,而且还出现了材料选择题、材料问答题,使材料题在历史高考试卷中成为一大“主角”。明确高考材料题的水平要求,研究材料解析题的命题特点、解题思路与方法等,对学生备考有重要意义。 在水平要求上,根据考试大纲要求中对材料处理方面的叙述,有以下3项要求:1、阅读理解历史材料。2、对材料实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3、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相关问题实行说明论证。纵观近年的高考,无论材料题怎样千变万化,命题者的目的始终围绕一个宗旨,就是着重考察学生上述三方面的水平。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针对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水平。 材料解析题对于考察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以及结合材料,使用所学知识实行分析、回答问题的综合水平,是一种极好的检验方式。近年来,随着高考命题技术的日臻完善,材料解析题的命题也逐步走向成熟,它以提供新材料,营造新情景,提出新问题的形式出现,突出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一)在命题原则上,充分体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要求从材料提供的史事作立论基础,以鲜明的观点作立论导向,从而得出准确的观点和结论。如1998年历史高考试卷第45题关于1919年巴黎和会上北洋政府代表的外交努力予以评价一题,在答题上就要求学生充分使用材料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突破教材观点的制约,确实体现论从史出的原则。 (二)在命题选材上,强调对主干知识的考察。试题可能通过引用大量课本以外的史料或其他社会生活素材,构成新的设问角度。但无论怎样,知识的落脚点都离不开《考试说明》的复习范围,不会脱离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能够说是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归于课本。 (三)在水平考察上,更多讲求知识迁移。材料解析题要求学生在有限时间内从陌生的材料中准确寻找到与所学知识的最佳切合点,并按题目要求用文字表述出来。在使用知识、处理信息以解决问题方面,它对学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这样的水平只有靠扎实的历史基础功底加上灵敏的思维触角反应才能达到。 (四)在命题形式上,趋于向问答题靠拢,常见于归纳型和评论型材料题的出现。有时要求学生归纳材料要点,如2000年全国高考40题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一题,要求结合材料归纳原因。有时要求学生先归纳材料再结合所学知识实行客观评价,如2003年广东高考题26题要求指出明后期的风气与观点,再指出其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这类题在近年高考出现频率很高,设问不多,分值较高,重在考察分析水平和归纳水平。 (五)在命题观点上,重视开放式思维模式,答案与评分标准灵活,突出表现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如1995年高考题要求从继昌隆缫丝厂情况得出结论,按不同的角度分析,答案按两类给分,只要答对一类就可给分,不作硬性规定,在观点上也鼓励创新,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六)在涉及领域上,政治、经济、国际关系一直是主角,也包括文化等其他方面。另外,中外热点问题和时事也是材料题注重的方面。如2002年全国高考33题相关欧洲一体化,2003年广东高考27题相关少数民族自治问题等,都与现实社会生活联系密切。 鉴于材料题的这些特点,在解题上应该有相对应的对策。我们能够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命题特点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命题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共同构成了语文课程目标的五个方面的内容,目前已纳入语文教材体系。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注重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综合性学习题的主要特点是联系学生实际,真实性强,且地方特点明显,乡土气息浓郁,内容涉及学习交流、推广普通话、采访、写公益广告、设计栏目、提建议等,与语言的实际运用相比,内容更加丰富,覆盖面更广,综合性更强。 考试命题上的特点是:①在内容上注重对能反映考生生活的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机地扩展考生自我表达的答题空间;②在试题的呈现方式上以独立的综合性学习考试板块出现,题内所需的学科间知识的综合交*比较充分;③题干设置的文字量较大,富含信息,表述比较亲切,注意拉近与考生的距离,具有一定的审题难度;④在评价上关注考生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考生的语言表述、对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以及各种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都是重要的采分点。 试题的类型有单一式和综合式两种: 单一式:

(1)语言创作类——①编拟欣赏广告、宣传语;②对联知识及创作赏析;③心愿表述;④主题访谈;⑤话题辩论;⑥景点介绍。 (2)材料整理类——①语段压缩;②材料的整合与探究。 (3)图表转述类——①表格分析;②图表理解。 (4)活动参与类——①拟活动方案或计划;②设计活动主题或主题语;③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综合式: 多种类型融为一体,在设置的情境或活动中去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归纳推理、总结概括、观察理解、联想想象、语言表达等各方面能力。 由于中考过程限于以笔试的形式呈现,因此知识与能力综合型、专题活动型将是主要的考查方式。 [应考策略] 要做好综合性学习复习备考,我们必须注意: 1、实际操作,贮备技能。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性强,必须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去经历,去探究,有了活动的积累和贮备,就不会担心临场考试,从一定程度上说,考试是对过去语文活动的回顾及梳理总结。 2、吃透教材,提炼主题,适当归类。通过对教材的充分掌握,注重教材所体现的几大主题(体验成长类,语言文字类,历史文化、专题探究类,科技生活类,其他类)上培养学生

试卷结构及命题特点

、试卷结构及命题特点 本次期末测试卷分为选择题、连线题、判断题、简答题四部分,试卷分值分配合理。试题立足于对基础知识的检测,覆盖面广,改变了以往单纯对概念的考察,注意将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注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题目较灵活,难度适中,能够较全面考察学生的生物综合素质,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同时试卷加强了对学生实验现象分析能力和读图能力的检测,题量较以往有所增加。 二、考试情况分析 第一题为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试题考察的知识点范围广,从不同方面对本学期的基础知识进行检测,学生得分普遍在26—38分,最高得分为44分,最低得分只有6分。失分较多的在第1、4、10、13、22、23题。 第1题考察学生对生物的最基本特征的理解,做错的同学大多选A、能呼吸,没有理解新陈代谢的涵义。 第4题考察的是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的知识点,做错的同学大多选择A、光,没有理解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是造成桃花晚开的原因。 第10题与生活相联系紧密,题目出得很灵活,从侧面考察学生对细胞膜的功能的理解,做错的学生大多选择C,这一题如果从正面提问,学生大多不会出错,说明平时练习不多,学生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 第13题考察显微镜使用的知识,做错的同学没有看清题目要求:“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是失分的主要原因。 第22题考察的是植物的根的作用的知识,做错的同学大多选择B、马铃薯,没有分清植物的变态根和变态茎。 第23题考察的是植物的茎对有机物的运输知识,做错的同学大多选择B或C,将导管和筛管的作用弄反了。 第二题为连线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第1小题考察学生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理解。第2小题考察学生对生物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学生失分不多,普遍得分在6分,很多学生得满分。 第三题为判断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学生普遍得分在6—7分,满分较多。失分较多在第4、8小题。第4小题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题意理解不清,造成失分,如果在题目稍做改动:“绿色植物只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夜晚进行呼吸作用”,学生则较易判断。第8小题考察的是木本植物茎的生长的知识,失分的原因是没有理解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第四题为简答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34分。 本题学生失分最多,普遍得分在16—26分,最高得分为32分,最低得分只有1分。 第1题是探究实验题,考察学生对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气体的理解。比较容易,学生失分不多。 第2题是读图题,分析桃花的结构和对传粉概念的理解。学生失分不多,不少学生得满分,大概是由于这部分新课是在多媒体教室,采用视频教学,形象直观,学生兴趣大,映象深。第3题是探究实验题,考察学生对光合作用实验的分析能力。虽然平时有训练,学生仍然失分较多,只有个别学生得满分。失分原因主要是实验现象写对了,而原因表述不清,体现出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实验现象原因分析能力较弱,对实验原理理解不透彻。 第4题是探究实验题:回忆所做“观察植物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第(1)题几乎没有学生答对,失分原因是学生对玻片标本的分类没有掌握。第(2)题,上课时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