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嘎仙洞与拓跋鲜卑的历史发展

嘎仙洞与拓跋鲜卑的历史发展

嘎仙洞与拓跋鲜卑的历史发展
嘎仙洞与拓跋鲜卑的历史发展

三燕文化考古研究综述模板

”三燕文化”考古研究综述 来源: 长城网时间: -12-2817:54:00 ”三燕文化”考古研究综述 来源: 长城网时间: -12-2817:54:00 前燕、后燕、北燕均曾都于龙城, 因此, 朝阳有”三燕故都”之称。所谓”三燕文化”即指这一时期以慕容鲜卑遗存为主体的考古文化。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 在辽西地区先后发现了一些三燕时期的墓葬, 特别是1965年发现的北燕冯素弗的墓葬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的注意。冯素弗墓本身有明确的年代可考, 又出土了马具、金步摇冠饰、玻璃器等文物。这些随葬品在朝鲜半岛和日本同时期的墓葬中也有出土, 因而为慕容鲜卑历史和相关考古文化的深入研究创造了新的条件。80至90年代陆续又有新的重要发现公之于世, 如朝阳袁台子壁画墓、埋置有后燕纪年墓表的崔遹墓、十二台88M1大墓等。特别是自1993年以来,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北票喇嘛洞墓地进行了多次发掘, 共清理三燕时期的墓葬四百二十座, 获得一大批珍贵文物, 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将三燕考古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经过对这几批材料的整理和研究, 我们感到启人思考的问题很多。 自公元3世纪末以来, 慕容鲜卑在辽西地区迅速崛起。她们纵横驰骋在东北和华北大地, 建都立国, 在中国北方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有声有色的一幕。当时是骑马文化的繁荣时期, 而且主要是在这个时期, 慕容鲜卑文化大量地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 并和当地文化相结合, 使得骑马文化在更广泛的区域内出现了新的发展和新的繁荣, 在东北亚文化交流史上占有极其光辉的一页。而今, 历史已进入21世纪。随着有关考古发现不断增多, 慕容鲜卑及三燕文化的研究已为国内外学者所普遍关注。 公元3世纪初至5世纪中叶曾活动于今辽宁西部大凌河流域的慕容鲜卑族( 一般简称慕容鲜卑或鲜卑慕容部) 是一个颇值注目的中国北方地区古代少数民族。三燕, 即前燕、后燕和北燕, 是中国历史上五胡十六国时期由慕容鲜卑和后来的鲜卑化的汉人先后建立的三个地方性割据政权。从公元337年慕容皝称公时起, 到公元436年鲜卑化的汉人冯氏北燕的灭亡, 其间虽几经兴衰, 但仍在以辽西地区为中心的中国北方进行了长达八十七年的王

世界广播发展史

世界广播电视史 一、广播事业的诞生 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用电报传送了一句话:WhathathGodWrought?(上帝创造了什么?)于是,这个日子被认 为是电报的诞生日。电报是点对点的传播,点对点传播是广播的先驱。 在马可尼时代,人们只使用“无线电”(wireless)一词。在“泰坦尼克”号惨剧(1912年4月)发生后不久,“无线电”(radio)一词开始使用,这个词来自拉丁语radius,是“射线” 的意思。“广播”(broadcasting)一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1914-1918年)开始使用。 1906年圣诞之夜,费辛顿从美国马萨诸塞州布兰特罗克镇广播 的圣诞歌曲和路德圣经被认为是广播时代的开端。 1920年11月2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市,西屋电 气公司创办的KDKA电台利用美国总统竞选的大好时机,围绕选情通 报这一公众关注的焦点,大张旗鼓地开始了定期广播。KDKA成为历 史记载的美国第一家正式广播电台,1920年11月2日这一天也被 认为是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日。 第一个广告于1922年8月28日晚间播放,是昆斯堡公司促销 房产的10分钟广告,宣传纽约附近某乡村公寓的种种优越性。 英国于1922年12月开办了正式商营广播电台——英国广播公司。法国和苏联于1922年,德国于1923年分别开办了广播。日本 于1925年在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地开办了广播电台。澳大利亚于1923年开办了广播。 1926年9月,RCA(美国无线电公司)组建了全国广播公司(NBC),于11月15日开始全国性联播。这是美国,也是世界上第 一个广播网,被NBC称为“红网”。 萨尔诺夫有时被称为“美国广播之父”。1926年,在他担任美 国无线电公司总经理时缔造了美国第一个广播网,1940年,他又缔 造了同名的第一个电视网,称为推动电视进入消费者市场的第一人。广播电视制造者联合会赞扬他为“美国电视之父”。 二、电视事业的诞生 1900年8月25日,法国人波斯基在巴黎国际电子大会上宣读 论文,首次使用了television的英文名称。英文的“电视”名称来 自希腊语,是“远处”(tele)和“景象”(vision)两个部分的 结合。

北魏汉化的第一步:孝文帝带头改拓跋姓为元姓

[键入文字] 北魏汉化的第一步:孝文帝带头改拓跋姓为元姓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孝文帝拓跋宏 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鲜卑族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改革,不仅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 化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也对中国古代以来直至今天的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存在于公元386 年到534 年,是南北朝时代北方的第一个王朝。魏晋南北朝时代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与南方、中原汉族文化大融合大碰撞的时 代,其间,北魏孝文帝的汉化运动掀起了民族大融合的高潮。467 年至499 年在位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进行了一系列有利于鲜卑族社会发展进步的改革,其中包括整顿吏治、树立三长、颁行均田之令,制定租调之法,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河南洛阳,改革鲜卑旧俗,禁着“胡服”,改穿汉装,禁官场使用鲜卑语言,一律改用汉语,改鲜 卑姓为汉姓,鲜卑贵族死后不准归葬平城,并改其籍贯为洛阳等等。这些改革不仅对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发展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也对中国古代以来直 至今天的民族关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汉晋以来,鲜卑族与匈奴、羯族、氐族、羌族等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几个少数民族之一。孝文帝出身于鲜卑族的拓跋部落。当时,鲜卑族中比较大的部落尚有慕容、乞 伏、秃发、宇文等。在鲜卑人当中,有许多人以拓跋、慕容、乞伏、秃发、宇文等为 自己的姓氏,正所谓:“胡俗本无姓,以部落为号,因以为氏。凡一部为一氏,故胡姓多即其部名。”也就是说,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前,姓拓跋、慕容、乞伏、秃发、宇文的人,其民族成分基本上都是鲜卑族。北魏建立之初,统国三十六,诸部有九十九 姓。其后年代稍久,兴衰存灭,至北齐魏收编纂《魏书》时,可知其姓共有120 个。根据《魏书》卷113《官氏志》的记载,北魏皇室宗族的姓氏,有拓跋氏、纥骨氏、普氏、拔拔氏、达奚氏、伊楼氏、丘敦氏、侯氏、乙旃氏、车焜氏等10 姓;鲜卑族勋臣的姓氏有丘穆陵氏、步六孤氏、贺赖氏、独孤氏、贺楼氏、勿忸于氏、纥奚氏、尉迟氏 1

魏晋南北朝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婚丧礼俗的研究较以往大有改观。相当数量的学术论著对其沿革损益、民族地域间差异及与当时社会变迁、思想文化走向等问题从横纵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就研究内容而言,既有对当时诸如世族身份内婚制、厚葬薄葬等传统论题的重新阐述,也有从社会史角度对以往久被忽视的社会非统治阶层的若干婚丧习俗,诸如早婚、“招魂葬”等问题的探微发凡。就研究方法而言,既有对历史文献的爬梳钩稽,也有对社会学、考古学等学科相关理论及成果的自觉鉴借。这一切无疑将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婚丧礼俗 礼俗是中国古代社会调节与制约人们行为的规范。长期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礼制被视为封建残余,学术界对其研究十分薄弱。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历来被视作是“礼崩乐坏”的黑暗时代,因而此现象尤为突出。民初以来,学者们尽管对这一时期的政治史、经济史乃至思想文化史方面的研究皆有深入发展,而对于礼制之研究,尤其是对婚丧礼俗的研究鲜有涉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状况大有改观,这主要表现为大量有学术研究、参考价值的著作、论文的涌现。仅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涉及此课题的学术专著多达20余部,此外尚有大约80余篇学术论文刊载于国内各种学术刊物上。[1]现据笔者对这一时期研究状况的初步了解扼要综述如下。

一婚姻礼俗 (一)身份内婚制研究 身份内婚制,又称门第婚,是与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紧密相关的一种婚姻制度,它与仕宦是支撑门阀世族社会地位的两大支柱。因而,随着对这一时期世家大族研究的深入,对身份内婚制的研究从横纵两个方面皆取得显著成果。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着身份内婚制婚姻发生的原因、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等问题来进行论述。 身份内婚制发生的原因。目前国内学术界的普遍共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并不断强化的门阀政治制度是身份内婚制之所以产生并赖以长期延续的根本原因。在门阀制度下,高门大族借助于彼此之间的婚媾来维持血统的纯洁,保持其社会特权地位不受庶族寒门的侵犯,巩固彼此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在政治上的利害关系,它带有一股浓厚的政治互利色彩,并且被视为是一种约定俗成、“天经地义”的社会习俗风尚为社会各阶层默认、遵循。[2] 不少研究者指出:身份内婚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将其视为凝固不变的观点不符合当时实际状况。日本学者中村圭尔先生亦认为:南朝社会各阶层互为封闭性婚姻圈,但在两个相互接近的婚姻圈边缘时会发生“交叉”现象。南朝社会身份内婚制婚姻经历了一个由封闭到开放的发展过程:三国西晋时期可视为其萌芽时期,其特征是士庶不婚的界限尚不十分严格,世家大族仍以德行、风标、玄谈等作为取舍的主要标准;东晋时期严格流品,门阀政治的完全确立,门第观念在婚媾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目前学术界在对世族身份内婚制开始衰落的时间界定问题上尚存在分歧。吴成国认为,南朝刘宋时期,由于门阀制度的衰微,世族身份内婚制模式开始被突破,其标志是这一时期门阀世族与出身寒微的皇室之间“国婚”数量激增,这一特殊现象与东晋时期的国婚鲜见形成鲜明对比,由此反映出由东晋时期的门阀政治向南朝时期的皇权政治过渡的历史轨迹。王铿则认为,南朝宋齐时期出现的士庶通婚虽不是普遍现象,但毕竟是对“士庶不婚”婚制的突破,标志着士庶间界限开始趋向模糊、淡化。也有研究者认为,南朝初期,由于传统观念的惯性延续及世家大族根深蒂固的社会地位,身份内婚制基本得到了维持,国婚数量的增多虽与东晋时期国婚罕见形成鲜明对比,也确实反映了世族当时社会地位开始低落,但其仍能与皇室联姻这一现象本身就可反映出,当时其政治势力仍不容忽视。梁陈之际,由于南方土豪的兴起,侨姓世族社会地位的进一步低落,国婚数量开始剧减,侨、吴身份内婚制才逐渐解体。易图强根据数量统计分析的结果指出,南朝时期士庶通婚现象仍属罕见的特例,它并未改变身份内婚制婚姻的主流地位,门第依然是门阀世族间相互婚媾的首要或唯一标准。[3] 以往对十六国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中汉族世族这一特殊群体的婚姻状况缺乏详细的研究,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到这一问题,刘幼生、刘驰撰文指出:十六国北朝时期北方汉族世族与南方的世族一致,同样实行严格的身份内婚制。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界限,这之前汉族世族婚媾重视门第族望,拒绝与寒门及少数族统治集团联姻。之后,汉化的少数族统治集团加入汉族世族的婚姻圈,并以婚媾为纽带,形成一个稳定的胡汉统治集团,这是北方汉族世族势力鼎盛时期。北魏分裂后,出身寒微的胡汉统治阶层凭借权势进入汉族世族婚姻圈,士庶不婚的界限被突破,身份内婚制开始解体。[4] 对于影响身份内婚制婚姻的因素,目前学术界的共识是:政治、经济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世族婚姻的每一个环节都以获取政治、经济最大利益为主要出发点,地域观念、个人德行、宗教等因素亦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吴成国、宋晓梅分别通过对东晋南朝侨吴世族之间、麴氏高昌张氏婚媾的研究,探究了地域观念的影响,提出以地域观念为出发点,以婚姻为纽带形成的地域集团具有强烈的排他性,是用来巩固彼此之间权力利益的重要手段。不过,这

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历程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舆论工具,是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传播工具,也是党和人民政府联系群众的主要渠道之一。广播电视事业几十年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历程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 一、创始阶段:(1940年—上个世纪70年代末) 广播是人类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日益增长的对信息的需求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最早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和接收声音的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加拿大出生的费森登和被称为“无线电之父”的美国杰出发明家德福雷斯特,1906年圣诞节前夕费森登主持播出了世界上第一次语言广播。1920年,威斯汀纽豪斯公司在匹兹堡建立的KDKA电台正式广播。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在试播。当时它是新华社的口语广播组织,故称新华广播电台。1943年被迫停止播音,到1945年,经多方努力才恢复播音,1947年改名“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于1948年迁到平山县继续播音。1949年,北平解放后,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在3月25日随党中央迁到北平改名北平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9月27日,改名为新华广播电台,12月5日改称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958年5月1日,我国大陆上建立的第一座电视台——电视台,试验播出黑白电视节目,9月2日正式开播,10月1日电视台建成,1978年,电视台改名中央电视台。 从1940年新华广播电台诞生,1958年第一座电视台诞生,建国后我国有计划地在中央及各省创建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挫折。这一阶段广播电视事业主要体现党和政府宣传喉舌的特点。 二、发展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 虽然50年代中国电视事业便已起步,但很长的时间里,它距离大多数中国人还是很遥远。直到198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审判林彪、“四人帮”集团的实况,中国百姓在感受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政治春风的同时,才不知不觉迈入了名副其实的“电视时代”。 改革开放提供的有利契机,使得80年代成为电视业发展和繁荣的黄金时代。1983年3月召开的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了实行中央、省、地市、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并于同年10月得到党中央的批准。这一方针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广播

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

.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历程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舆论工具,是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传播工具,也是党和人民政府联系群众的主要渠道之一。广播电视事业几十年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历程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 一、创始阶段:(1940年—上个世纪70年代末) 广播是人类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日益增长的对信息的需求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最早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和接收声音的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加拿大出生的费森登和被称为“无线电之父”的美国杰出发明家德福雷斯特,1906年圣诞节前夕费森登主持播出了世界上第一次语言广播。1920年,威斯汀纽豪斯公司在匹兹堡建立的KDKA电台正式广播。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在试播。当时它是新华社的口语广播组织,故称新华广播电台。1943年被迫停止播音,到1945年,经多方努力才恢复播音,1947年改名“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于1948年迁到平山县继续播音。1949年,北平解放后,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在3月25日随党中央迁到北平改名北平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9月27日,改名为新华广播电台,12月5日改称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958年5月1日,我国大陆上建立的第一座电视台——电视台,试验播出黑白电视节目,9月2日正式开播,10月1日电视台建成,1978年,电视台改名中央电视台。 从1940年新华广播电台诞生,1958年第一座电视台诞生,建国后我国有计划地在中央及各省创建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挫折。这一阶段广播电视事业主要体现党和政府宣传喉舌的特点。 二、发展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 虽然50年代中国电视事业便已起步,但很长的时间里,它距离大多数中国人还是很遥远。直到198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审判林彪、“四人帮”集团的实况,中国百姓在感受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政治春风的同时,才不知不觉迈入了名副其实的“电视时代”。 改革开放提供的有利契机,使得80年代成为电视业发展和繁荣的黄金时代。1983年3月召开的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了实行中央、省、地市、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并于同年10月得到党中央的批准。这一方针极推动了中国广播电. .

鲜卑部落大人制度及其对北魏,西魏北周兵制与职官的影响

鲜卑部落大人制度及其对北魏,西魏北周兵制与职官的影响 【关键词】部落大人,北魏,西魏北周 【摘要】部落大人制度在北方的诸游牧民族集团间是很常见的一种制度,通过对牧民“按部分割,划民而治”来确定牧民的生产活动范围。它产生很早,在檀石槐和拓跋珪时期经历了小高潮。到了北魏,部落大人制已经逐渐衰落,但是对北魏以及西魏北周的兵制和职官还有一定影响力。本文将从部落大人制度的发展沿革以及北魏、西魏北周对部落大人制进行的沿用与改革来探讨部落大人制的影响。 目录 一.部的概念和结构,部落大人的概念和职能 二.檀石槐的军事大联盟 三.部落大人制的发展,‘七分国人’,部落大人制的衰落 四.八部大人,八部大夫,八部帅 五.柱国制度与早期府兵制 六.总结 部落大人制度在北方的诸游牧民族集团间是很常见的一种制度,通过对牧民“按部分割,划民而治”来确定牧民的生产活动范围。这种制度在乌桓和鲜卑较具代表性,其中拓跋鲜卑部对部落大人制度加以改革,形成了带有浓厚宗法色彩的八部大人制度。部落大人制度并没有随着拓跋鲜卑统一北方,分土定居而完全消弭,相反它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北魏和西魏北周的兵制和职官制度。本文将先粗略地介绍部的概念和结构,然后从四个时期,即檀石槐军事大联盟时期,拓跋珪时期,北魏初期以及西魏北周初期分析部落大人制度的演变及其对北魏,西魏北周的兵制与职官产生影响的内容和原因。 一. 鲜卑的“部”是以“邑落”为基础的牧民组织,类似牧民公社。这种体制并非鲜卑首创,与鲜卑同属东胡体系的乌桓更早时候就有类似的部落组织。马长寿先生《乌桓与鲜卑》中云:“乌桓当时政治组织最大的共同体为部,部内的单位为邑落。鲜卑的诸邑落之间有的有亲缘关系,有的则无。邑落构成部,部则在鲜卑壮大的过程中向部落联盟等更高级的原始部落组织。 大人一词,大体上是中原王朝对匈奴,乌桓,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的部落首领(长老)的称呼。《乌桓与鲜卑》一书中指出,“部内的首领称为‘大人’,邑落的首领称为‘小帅’。”1鲜卑的部落大人最初是根据选举产生。大约到了东汉时期,随着私有制的逐步确立,部落大人也逐渐开始世袭(“自檀石槐死后,诸大人遂世相袭也。”《后汉书·鲜卑传》;《北魏书·宇文莫槐传》云宇文氏“世为东部大人”,宇文莫槐即为檀石槐军事大联盟中的东部大人之一“槐头”)。马长寿先生认为“阶级分化和私有制的确立反映在政治制度上面的就是大人世袭制的出现”2这种发展模式在很多大河和草原早期文明中也可以发现。 在鲜卑部落中,部落大人是小帅的统领,具有监督部内生产,掌管军政,组织部内日常活动等职能。由此可见东汉时期的鲜卑部落虽然过着原始游牧生活,但是已非原始的氏族社会,而是初具规模的等级社会。与此同时,牧民还有下属的奴隶,但是因为数量并不是很多,所以鲜卑部落还不能称为奴隶社会。 1马长寿《乌桓与鲜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6年版,第112页。 2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七课题辽、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课题: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主备人课时:序号:时间: 学习目标: 1.分析宋辽、宋夏和议的影响,并能简单认识我国的民族关系。 2.知道辽、宋、西夏是三个并立的政权,说出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和元昊的主要功绩。 学习重点:辽、宋、西夏政权的并立;宋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与和议;辽夏汉化和民族融合。 学习难点:正确认识宋辽、宋夏战争的性质和议和的积极作用;认识到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 教学设备:多媒体 (标注*部分内容是A层同学完成内容,B层同学可以选做) 自主学习 一、契丹族和党项族 1、辽政权的建立:??? (1)10世纪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领统一了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定都并制定了契丹文字。 (2)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史称西夏。他仿效宋朝制度创立了西夏文字。 二辽与北宋和战 1 时占领了燕云十六州,从此加剧了辽与北宋的冲突。宋神宗时发生了澶州之战,双方签订盟约,史称澶渊之盟。 *(2)“澶渊之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订立的 内容是什么怎样认识它的影响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西夏为什么要进攻北宋西夏和北宋达成议和的原因是什么 (2)如何认识宋夏之间的和与战”归纳整理: 五、我的问题与收获: 拓展练习: 1、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它是北宋战败后于辽达成的盟约 B、盟约中有辽撤兵的内容 C、北宋答应给辽“岁币” D、盟约签订后,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2、宋辽、宋夏和议的共同点不包括( ???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C、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反映了宋朝统治的腐败 3、澶渊之盟在客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A、削弱了契丹势力 B、维持了长期和平 C、消除了民族矛盾 D、加速了北宋灭亡 4、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设置的贸易机构是() A、市舶使 B、宣政院 C、榷场 D、十三行 5、北宋为夺回被辽占领地区,几次北伐失败后采取了()消极防御政策 A、步步为营B、守内虚外C、分兵把守D、虚内守外 6、下列与北宋互市边境贸易的国家有() A、后周辽B、蒙古国西夏C、辽西夏D、南宋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藩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完成7、8题

浅析拓跋鲜卑的汉化

浅析拓跋鲜卑的汉化 马严严 (陇东学院历史系甘肃庆阳 745000)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的一个民族大融合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北部的五个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陆续内迁、汉化、最终与汉民族融合。拓跋鲜卑作为鲜卑族的一支,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鲜卑代国,后来又统一了北方,建立了北魏政权,其统治者为了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本文主要从鲜卑统治者重用汉族士人和推行汉化教育两方面来分析其汉化的进程。 [关键词]拓跋鲜卑;汉族士人;教育;汉化 拓跋鲜卑原居于嫩江东北,额尔古纳河东南地区,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有代表性的一支。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鲜卑代国,后来又统一了北方,建立了北魏政权。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其生产方式由畜牧业逐渐过渡到农业;社会制度从部落联盟逐步发展到封建社会;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由首领过渡到“王”再到“皇帝”。这一系列的发展变化表明拓跋鲜卑的统治者用积极的态度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促使其逐步由落后民族向先进民族发展。其中,在重用汉族士人和教育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了鲜卑族由游牧文化向中原农耕文化的过渡,加速了其汉化的进程。 一、拓跋鲜卑对汉族士人的重用及影响 (一)鲜卑代国对汉族士人的重用及影响 两汉时期,汉朝对匈奴进行了大规模的战争,迫使匈奴西迁,后来鲜卑族占据了以前匈奴所占领的地区,鲜卑族的势力不断发展壮大。到鲜卑檀石槐时征服了草原各部。公元311年,晋怀帝授予猗卢为代公的封号,公元315年,晋惠公又封猗卢为代王,鲜卑代国正式建立。鲜卑代国的建立是拓跋鲜卑在卫操、莫含等幽州汉族士人的影响下与晋朝争取的成果。据《魏书·莫含传》记载:“莫含为雁门繁畤(今山西浑源县)人,穆帝(猗卢)受其才器,善待之。及为代王,备置官属,求含于琨,常参军国大谋。卒于左将军,关中候”[1]。由此可知,莫含、卫操等幽并汉族士人进入鲜卑拓跋部,为鲜卑族出谋划策,得到鲜卑统治者的重用,在鲜卑代国的建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也使拓跋鲜卑受到汉文化的深刻影响。

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政治.doc

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政治 李元昊,拓跋氏,后改称嵬名曩霄,小字嵬理,党项族,西夏开国皇帝。下面是有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荒淫残暴,欢迎参阅。 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荒淫残暴 到李继迁时,党项族实力逐渐恢复,逐步走向了抗争的道路。李继迁,人称射虎英雄,乃当年镇压黄巢起义而阵亡的拓跋思忠之后,银州防御使李光俨之子。幼年的李继迁曾因善骑射而闻名。他凭一己之力射死猛虎,在党项族部家喻户晓,被视为民族英雄。年长之后,居住在银州的李继迁得知先人拥有的五州之地尽失于宋朝,悲愤异常。与弟弟李继冲、谋士张浦筹划了走避漠北、安立室家、联络豪右、卷甲重来的战略。他成功地逃脱了宋军的监视,率数十人直奔夏州东北三百余里的地斤泽。在那里举起反宋大旗,着力进行恢复故土的斗争。 李继迁通过姻亲关系获得党项上层人士,诸如野利等大族的支持。故队伍发展很快,声势日益壮大。宋雍熙二年(985年),李继迁设计攻占银州(今陕西米脂)。党项部众见李继迁得胜,纷纷归附,兵势大振。他先设官授职,确定尊卑等级,并且预支一些还被宋朝占领的州郡的官职分封给各位酋长,使他们各自为之奋战。他尊崇汉法,仿唐、宋官制建置军事、行政官职。他吸收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如张浦、李仁谦等加入其统治集团。李继迁逐步确立了领袖地位。 宋雍熙三年(986年),他向契丹辽国称臣,以图借辽抗宋。有辽国撑腰,继迁此后不断袭击宋西北边境。宋咸平元年(998年),宋真宗继位。已被西夏骚扰得疲惫不堪的宋朝廷采纳赵普以夷制夷的建议,任命李继迁为定难军节度使,并把夏、银、绥、宥等州领土归李继迁管理。李继迁实现了恢复故土的第一步。通过这一事件,李继迁也感觉到了宋朝统治者的软弱无能。他已经不肯满足于故土的恢复,为进一步扩张势力,他把进攻的矛头对准了关键的灵州。

关于 鲜卑山 的几个问题 四

关于鲜卑山的几个问题四 东部的鲜卑慕容氏起源于何处, 它与鲜卑山有什么关系? “魏书"序纪( 中说) “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 这个记载的矛盾在于是先有鲜卑山才有国的还是先有国再以鲜卑山命名国的-这个绕口令似的问题需要明辨,嘎仙洞的发现表明史称的大鲜卑山在大兴安岭北段,那么它与东部的鲜卑山和西北的鲜卑山是什么关系?孰先孰后? 很显然这几个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鲜卑史研究的学者和专家们并不想保留这些问题,而是苦于找不到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本文不揣冒昧从今天土族历史文化的角度试图对以上几个问题进行一番讨论,诚望专家们批评指正. 二. 土族人歌颂的鲜卑山 与鲜卑旧墟石室的发现相呼应, 土族学者吕建福在青海民和三川土族以鲜卑之一支吐谷浑为主体, 融合其他民族而形成/ 地区发现了一首歌颂鲜卑山的古歌,名叫“鲜卑山之歌”. 哎,鲜卑之山哟, 鲜卑山头上顶的是什么- 哎,鲜卑之山哟, 鲜卑山头上顶的是蓝蓝的天帝, 哎,鲜卑之山哟, 鲜卑山额上捧的是什么? 哎,鲜卑之山哟, 鲜卑山额上捧的是众多的神灵, 哎,鲜卑之山哟, 鲜卑山眼里见的是什么? 哎,鲜卑之山哟, 鲜卑山眼里见的是阳世的光明, 哎,鲜卑之山哟, 鲜卑山鼻中嗅的是什么? 哎,鲜卑之山哟, 鲜卑山鼻中嗅的是五谷的味道, 哎,鲜卑之山哟, 鲜卑山嘴里嚼的是什么? 哎,鲜卑之山哟, 鲜卑山嘴里嚼的是十二样的五谷, 哎,鲜卑之山哟, 鲜卑山耳中听的是什么? 哎,鲜卑之山哟, 鲜卑山耳中听的是宇宙的声息, 哎,鲜卑之山哟,

鲜卑山颈上戴的是什么? 哎,鲜卑之山哟, 鲜卑山颈上戴的是藏布汗的数珠, 哎,鲜卑之山哟, 鲜卑山左肩扛的是什么? 哎,鲜卑之山哟, 鲜卑山左肩扛的是北斗七星. 哎,鲜卑之山哟, 鲜卑山右肩上扛的是什么? 哎,鲜卑之山哟, 鲜卑山右肩扛的是南斗六郎, 哎,鲜卑之山哟, 鲜卑山左手拿的是什么? 哎,鲜卑之山哟, 鲜卑山左手拿的是角骨的弯弓. 哎,鲜卑之山哟, 鲜卑山右手拿的是什么? 哎,鲜卑之山哟. 鲜卑山右手拿的是锋利的箭, 哎,鲜卑之山哟, 鲜卑山背上背的是什么? 哎,鲜卑之山哟, 鲜卑山背上背的是温暖的太阳. 哎,鲜卑之山哟, 鲜卑山怀里揣的是什么? 哎,鲜卑之山哟, 鲜卑山怀里揣的是皎洁的月亮. 哎,鲜卑之山哟, 鲜卑山膝上镶的是什么? 哎,鲜卑之山哟, 鲜卑山膝上镶的是银子的盖骨. 哎,鲜卑之山哟, 鲜卑山脚下踩的是什么? 哎,鲜卑之山哟, 鲜卑山脚下踩的是藏布汗的土地. 土族学者马光星对鲜卑山之歌’( 又名’思不吾拉’) 这样介绍道: 土族妇女们至今在婚礼期间演唱的‘思不吾拉’又是一则土族神话共八十多行. 它以 一问一答的形式和纯粹的土语演唱, 思不吾拉’是土族神话中的一座山这座山被人格化成为屹立于宇宙间的巨人:他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在他身上集中了人类赖以生存

匈奴鲜卑满族蒙古族的大事记

匈奴、鲜卑、满族、蒙古族的大事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匈奴、鲜卑、满族、蒙古族的大事记 花都区新华云山中学徐志明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在初中《中国历史》书,虽然介绍的历史主要是汉族的历史,但也对其它民族的历史有所涉及。现在,主要根据历史书内容,把书上涉及的少数民族选中四个作一整理,略予以介绍。 ▲匈奴 匈奴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民族,分布在蒙古高原一带,过着游牧生活,以强悍和善骑射著称。战国后期,匈奴建立了奴隶制政权,而匈奴政权是我国历史上北方民族所建立的第一个奴隶制政权,首领称为单于。匈奴政权的建立,实现了我国北方的统一,这为整个匈奴地区统一于中国创造了条件。但伴随着匈奴政权的是对外掠夺的贪婪性,在战国秦汉时期,与中原有许多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1、战国末期,由于秦国进行统一战争,与赵国忙于战争,匈奴乘机进驻了河套地区。 2、秦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伐匈奴,把匈奴势力驱逐出河套地区。秦在那里设置了44个县,大量移民到河套地区。 3、为了防御匈奴的进攻,秦始皇把原来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接起来,筑成了一道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4、自冒顿单于以来,匈奴利用楚汉战争、中原混乱之际,屡屡入侵掠虏,在公元前201至公元前133年之间,匈奴骑兵更是连年侵扰汉朝的边境,使汉朝北方地区广大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5、公元前200年,冒顿单于发兵进攻汉朝,刘邦带兵迎战,刘邦在平城被冒顿单于战败,被围7天7夜才脱险。此后,汉初各帝不得不采取“和亲”政策,而且每年还要向匈奴进贡大量的酒、米、食物等。 6、汉武帝于公元前140年即位,西汉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强盛。于是,汉武帝采取了对匈奴进行大规模的反击战争。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在公元前127年、121年、119年,对匈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战争,均获得了巨大胜利,尤其第三次汉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经过上述几次战争,匈奴势力被大大削弱,中原地区自战国以来的边患得以解除,生产的发展得到了保障。

西夏辽金古钱币

西夏古钱币 西夏钱币,是我国古代货币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以铸制工艺精良、西夏文形式独特、史籍不载和传世数量稀少而称著于世。研究西夏钱币,是新兴的西夏学科的重要内容,也对发展我国钱币学、丰富我国货币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铸造西夏钱币的西夏王朝 西夏王朝,是我国古代党项族于公元1038—1127年,在我国西北部建立的以本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全盛时期的疆域,占有现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全部、陕西省北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和甘肃省大部,幅员方约二万余里。都城兴庆府,即现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自称“大夏”、“大白上国”、“白上大夏国”。因其位置在宋、辽、金以西,历史上称其为西夏。 建立西夏王朝的党项族,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羌族的一支,因此也称党项羌。党项族原来散居于青海省西南和四川省松潘以西广阔地带,以姓氏为部落,大者万余骑,小者数千骑,不相统一,过着逐水草、无定居的游牧生活。后受吐番侵挠,请求归附中原王朝,从隋文帝开皇六年(公元586年)以后,被陆续迁移到甘肃省以东和陕西省北部地区。内迁后的党项人,在汉族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影响下,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中原王朝的特殊照顾,人口和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唐朝末年,黄巢率众起义,党项首领拓跋思恭受唐王朝之命,参与镇压,因作战有功,被赐 -1- 李姓,封夏国公,任夏绥银节度使,领银、夏、绥、宥、静五州之地。唐王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大乱,群雄逐鹿,党项拓跋部也乘机扩充地盘,设官置吏,征收税赋,成为雄居西北一个拥有较强武装力量的政治集团。大宋王朝建立后,无力对其用兵,采取了赐赵姓、封官爵、给岁赐的安抚办法。党项拓跋部名义上臣属于宋,而实为割据一方的霸主,正如史册所载:“虽未称王,而自其王久唉。” 公元1032年(宋明道元年),党项首领德明去世,具有雄才大略、一心要建立王霸之业的元昊继承父位,开始了建国之举:废除大宋年号,建西夏年号显道行于国中;去掉唐赐李姓、宋赐赵姓,改皇室姓氏拓跋氏为嵬名氏;命大臣野利仁荣参照汉字,编制成笔划复杂的西夏文,在领地推广使用。公元1038年,嵬名元昊筑坛受册,即位皇帝。从此,西夏先期和北宋、辽,后期和南宋、金鼎足对峙了190年。在这190年中,西夏相传十帝,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展,并形成了极具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即西夏文化。 西夏末年,新兴的蒙古族以强大的蒙古铁骑多次进攻西夏,占城夺地,烧杀抢掠。《嘉靖宁夏新志.拓跋夏考证》记述了蒙古灭夏的情景:“蒙古军攻占夏城邑,其民穿凿土石以避锋镝,免者百无一 二,白骨蔽野”。在战争残酷的刀光剑影中,西夏生命财产饱受涂炭,典籍文物损失殆尽。后元人建史,独缺西夏,战后的西夏遗存,又再度湮没。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传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传 拓跋焘(408—452),字佛貍,代(今山西外长城以南大同、左云一带)人,北魏皇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世祖,史称魏太武帝。在拓跋焘统治期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使西晋末年以来北方地区的割据混乱局面得以结束,为北方社会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拓跋焘生于魏道武帝天赐五年(408),为太宗明元皇帝长子。母杜氏,魏郡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人,太宗即位,封贵嫔,泰常五年(420)卒。泰常七年(422)四月,拓跋焘受封为泰平王,是年,因明元帝长期服用寒食散染疾,难理朝事,拓跋焘遂以皇太子身份临朝听政,成为摄政王。明年,太宗病故,十一月,拓跋焘正式即位称帝。 其时,北魏王朝经拓跋圭、嗣父子两代的经营,统一大漠,东破库莫奚,西败高车,大胜后燕慕容氏,尽取黄河以北山西、河北之地,隔河与南朝刘宋政权相峙。处于上升阶段的拓跋氏正雄心勃勃,力图统一北方,进击南朝。然而整个北方地区的形势仍然十分复杂,赫连夏称雄关中,匈奴别种卢水胡建立的北凉盘踞河西,鲜卑乞伏氏建立的西秦割占陇右,辽东则有冯跋建立的后燕,北方的柔然更是不断犯界侵扰,在拓跋氏统一北方的道路上仍然面临着许多强硬的对手。同时,南方的刘宋政权亦虎视眈眈,公元424 年,刘义隆即位,是为宋文帝。他一面改革内政,整顿吏治,督课农桑,在南方出现了一个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小康局面,史称“元嘉之治”。一面积极筹划北伐,力图收复武帝刘裕北伐时所丢失的洛阳、虎牢(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滑台(今河南滑县东)等河南之地,形成对北魏王朝的又一个威胁。因此,拓跋焘即位后,戎车屡动,频频征讨,开始了一系列的军事活动。北伐柔然,西征大夏拓跋焘的第一个目标便是柔然。柔然,《魏书》称蠕蠕,是鲜卑族的一个分支,约在五世纪初,建立起一个东起外兴安岭,西越阿尔泰山,南到大沙漠,北包贝加尔湖的强大游牧国家,成为拓跋族在北方的一个劲敌。北魏建立之初,柔然便不断侵扰,蠕蠕犯塞”的记载史不绝书。始光元年(424),拓跋焘即位不久,柔然汉纥升盖可汗大檀就率领六万骑兵攻入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杀掠吏民,抢劫财物,攻陷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故都。拓跋焘率轻骑讨之,亦陷入重围,全赖殊死拼战,才使柔然兵退。柔然的侵扰牵制了北魏力量,使其无力进一步征服其他割据政权,更无力南进,与刘宋王朝争强。拓跋焘也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提出如果不先征服柔然,就会腹背受敌,陷于困境。他不顾太后和众多大臣的反对,在崔浩等支持下,决定北征柔然。 始光元年(424)九月,拓跋焘大集士卒,治兵于东郊,准备北征。十二月,拓跋焘亲征,以平阳王长孙翰率军出参合(今内蒙古凉城东北),自领一军进屯柞山(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境内),与阿伏干率领的柔然骑兵相遇,斩首数千,获马万余匹,大胜而归。明年十月,拓跋焘再次治兵于西郊,大举北伐,东西五道并进,大军至漠南,舍辎重,轻骑带十五日粮越大沙漠进攻,柔然可汗大檀惊慌失措,率众北遁。这两次北伐虽然并没有使柔然受到致命打击,但使得柔然对北魏的侵扰有所缓和。 始光二年(425),夏主赫连勃勃死,子昌继位。先是,赫连勃勃立太子赫连璝,后欲废璝而立幼子酒泉公赫连伦,璝于是攻杀伦,三子太原公昌又率兵攻杀璝,勃勃即以昌为太子,及勃勃死,昌遂得继位。拓跋焘闻知勃勃诸子相攻,关中大乱,遂乘机西伐。始光三年(426)九月,以司空奚斤领一军袭蒲坂(今山西永济县东),宋兵将军周几领一军袭陕城(今河南陕县西),进逼关中重镇长安。十月,亲领大军奔袭统万(今内蒙古乌审旗南),行至君子津(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北九十公里黄河处),天气暴寒,河水冰冻,拓跋焘遂帅轻骑二万从冰上渡河,兵至黑水(今陕西横山西北长城外无定河北岸的支流淖泥河),离统万城仅三十余里,正是冬至日,赫连昌在宫中大宴群臣,突闻消息,上下惊恐。赫连昌匆促领兵迎战,大败而退,城门未及关闭,魏军乘势攻入西门。赫连昌退入宫内,紧闭大门,拓跋焘见一时难以攻下,遂于第二天分兵四掠,获牛马十余万头,徙民户万余家而归。与此同时,另两路

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讲课稿

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历 程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历程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舆论工具,是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传播工具,也是党和人民政府联系群众的主要渠道之一。广播电视事业几十年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历程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 一、创始阶段:(1940年—上个世纪70年代末) 广播是人类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日益增长的对信息的需求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最早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和接收声音的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加拿大出生的费森登和被称为“无线电之父”的美国杰出发明家德福雷斯特,1906年圣诞节前夕费森登主持播出了世界上第一次语言广播。1920年,威斯汀纽豪斯公司在匹兹堡建立的KDKA电台正式广播。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试播。当时它是新华社的口语广播组织,故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3年被迫停止播音,到1945年,经多方努力才恢复播音,1947年改名“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于1948年迁到河北平山县继续播音。1949年,北平解放后,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在3月25日随党中央迁到北平改名北平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9月27日,改名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12月5日改称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958年5月1日,我国大陆上建立的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试验播出黑白电视节目,9月2日正式开播,10月1日上海电视台建成,1978年,北京电视台改名中央电视台。

从1940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诞生,1958年第一座电视台诞生,建国后我国有计划地在中央及各省创建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挫折。这一阶段广播电视事业主要体现党和政府宣传喉舌的特点。 二、发展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 虽然50年代中国电视事业便已起步,但很长的时间里,它距离大多数中国人还是很遥远。直到198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审判林彪、“四人帮”集团的实况,中国百姓在感受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政治春风的同时,才不知不觉迈入了名副其实的“电视时代”。 改革开放提供的有利契机,使得80年代成为电视业发展和繁荣的黄金时代。1983年3月召开的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了实行中央、省、地市、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并于同年10月得到党中央的批准。这一方针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全面发展。 到1990年底,中国有电视台509座,比1980年增长了13.4倍,电视覆盖率达到了79.4%。各地建起的卫星地面收转站,使边远地区的人民群众都可以收看到电视节目。1982年,中国中央电视台首次转播的世界杯足球赛,成为了中国球迷的盛大节日。1984年,在传统的旧历年除夕夜,中央电视台首次举办了《春节联欢晚会》,这一形式甚至一直延续至今。 “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在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时期,给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带来了全面发展的政策指引和机遇,对于中国这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度来说,的确是普及广播电视的一种好办法,迅速提高了广播电视的覆盖率,将党中央的声音传遍全中国。 三、市场竞争阶段:(上个世纪90年代)

鲜卑族演化历史

在我国的北魏是由鲜卑族建立起来的,鲜卑族的拓跋氏族曾经是北魏的王族,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大概在3世纪末的时候,鲜卑族占领平城(大同),并在此建都。当时,北方诸民族入侵中原时,都经过大同,但只有鲜卑族是成功占领大同的。中原民族(炎黄帝民族)对待北方来犯的民族是花过很大力量的,争夺的焦点就是大同。有时大同在中原民族手里,有时大同在北方民族手里。 远古时,以河南为中心的区域称为中国,四周是四方国,东边是东夷,南边是南蛮,西边是西戎,北边是北狄,居住在中间的炎黄民族对四方国是一个力求同化的过程,大同的意思就是同化。鲜卑族本来发源于大兴安岭北麓的石洞中,在嘎仙洞附近现在还有遗址。其中,拓跋部落就居住在黑龙江嫩江流域。鲜卑族的人马多了以后,就占领了满洲里的呼伦贝尔草原。草原上牧草肥美,这个民族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发展很快,不到七代的时间,这个地域就不能满足鲜卑族发展的需要了,于是鲜卑族的一支就向南走,通过热河(承德一带)进入现在的延庆,进而突取张家口和大同。在大同待了几十年。刚开始的时候,军马中无文武官之分,都是武将。后来,大统领到了大同后,注意吸收先进文化,善待“异族”的中原文化,任用了一些中原有才识的人,并鼓励同族人与汉族的妇女结婚。到了文成帝的时候,他自己就跟汉族姓冯的大户女子结婚,也就是后来的冯太后,她是北魏第一个在中原的汉族皇后。冯皇后是信佛教的,所以文成帝也开始相信佛教,从此原先受到重视的道教开始退到后台,而原先受到轻视的佛教解除禁令得以迅速发展。冯皇后很早就守寡,大概26岁就成了太后,到了大概37岁时,就成了太皇太后。这时候是孝文帝时代,佛教在中国北方得到空前的发展,各地竞相建寺庙塑佛像,大量开凿石窟,树碑立传,从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独特的石窟艺术和碑刻艺术。 在西晋末年,鲜卑部落居住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地区时,拓跋圭就称“代王”,后来又改称“魏王”,历史上称之为魏道武帝。那时候,道武帝不仅有“南进”的宏图大志,而且羡慕中原文化,极力想学习汉文化。但由于战事频繁,要全面实行汉化政策是不大可能的。从道武帝到献文帝的这段时间内,北魏的疆域进一步扩大,东到渤海,南到渭水、黄河一线,西到秦州、河州和梁州一线的广大中原地带。到了魏孝文帝时,社会总体趋于安宁,但鲜卑族入主中原近百年了,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因为鲜卑族面临的是汉族的社会,而统治者是鲜卑族,语言不一样,无法指挥,甚至税收也收不到。因此,有必要接受并吸收中原文化,团结并融合中原的汉民族,使北魏王朝更加稳固。于是,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但来自鲜卑王室、贵族的阻力不小。孝文帝这个人很聪明,用了个计谋,说要打仗了,做出大举征战的气势,这样大家也只好同意迁都洛阳了,同时也从大同带去了不少鲜卑族民众。 鲜卑族到了洛阳以后,孝文帝就开始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全面推行汉化。首先将大小可汗的军马分散到河南各地,以便统治。但是要统治中原人必须要会讲中原话,还必须要设很多官吏,但这还不够,所以孝文帝决定做几样事情。第一就是学汉语、用汉语,不学汉语就无法统治,底下也听不懂,所以只得学汉语,并规定大小官吏不得用鲜卑族语言,违者降级或免职;第二是改姓汉姓,因为那时中原汉族是很讲姓氏讲门第的,于是,孝文帝下诏改姓,一方面为皇室宗亲与部落大人确定汉姓,即“八氏十姓”和“三十六族九十二姓”,这些姓氏的人后来就被称为“河南洛阳人”,另一方面将鲜卑族姓改为汉姓。同时进一步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甚至下诏禁止鲜卑族同姓结婚;第三是建立中原式的文官制度,不再用武官,取而代之的是相国大大等文官,文官正式穿上汉式的朝服;第四是官吏不再是管大小可汗与兵马,而是管行政区,一区一区地管。大可汗改称为帝,并追称历代祖宗为某某帝。通过这样的变革,不仅粮草税务能够收回来,而且鲜卑族与汉族得到更大的融合。改了姓氏后的鲜卑族人还得穿汉服,不再穿胡服。这些变革对中原社会的诸多方面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最明显的,第一是语言上的影响,他们学汉语四声只能发三声,没有第二声人声,因为人声在马背上是飘不远的,人声改成了阳平上声。可是北魏前面的西晋语言是四声,且有韵的,传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