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二专题七: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每课名题4)(教师版)

必修二专题七: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每课名题4)(教师版)

必修二专题七: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每课名题4)(教师版)
必修二专题七: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每课名题4)(教师版)

必修二专题七: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每课名题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0分)

1.(2011年4月湖南高考仿真34题)每一时期的流行语反映了特定时期的历史特征。下列语句与时代搭配错误的是( )

A.“依靠信仰才能得救”——宗教改革

B.“人非工具”——启蒙运动

C.“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工业革命

D.“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勃列日涅夫

2.(2011年1月三明市三校联考21题)中国1978年底以后的经济改革获得了成功,而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最终都没有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A.缺乏正确的改革理论和政策指导

B.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C.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D.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3.(2011年1月广州市高三调研23题)有学者这样描写前苏联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所描写的应是()

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4.(2011年4月南通市调研18题)新经济政策与赫鲁晓夫农业改革措施的共同点是( ) A.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B.实行了农产品市场定价

C.国家改变了农产品的征收方式D.纠正了农业集体化的弊端

5.(2011年3月南昌市一模23题)“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是对苏联一位政治家的评价,这位政治家的“蛮干”主要表现在()

A.实行余粮收集制B.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C.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D.废弃部门管理体制

6.(2011年4月合肥质检18题)根据表格判断,下列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A.赫鲁晓夫的改革效果较为明显

B.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成效不大

C.戈尔巴乔夫时期经济不断滑坡,生活水平下降

D.经济停滞不前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7.(2011年4月辽宁重点中学协作体33题)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毹视为划时代的创举。”材料中的“他”应是()

A.罗斯福B.斯大林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8.(2011年江苏高考17题)右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

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

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

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

9.(2011年5月榆林市二模35题)下表为1960—1985年苏联经济增长率变化情况(据1985年《苏联国民经济年鉴》)

造成如表所示苏联经济增长率逐渐下降的原因不包括

A.赫鲁晓夫改革未取得成效

B.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阻碍了经济发展

C.勃列日涅夫片面发展重工业及与美国军备竞赛

D.对外推行扩张政策,影响了经济发展

10.(2011年3月湖南十校联考19题)“20世纪70、80年代的苏联青年人都是出生于卫国战争之后,他们被告知自幼生活在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当长为青年人之后又被告知生活在‘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中。但“最发达”的社会制度却无法提供足够的生活用品;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里,从来没有机会真正表达自己的意愿;官僚的子女拥有无可比拟的机会,而普通人家的子女在社会的下层挣扎,连改善命运的机会也极其渺茫。……”上述材料表明()

①军备竞赛加剧了苏联的经济负担②当时的苏联政治经济危机严重

③信仰丧失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④“腐败”问题困扰着苏联社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1.(2011年5月咸阳市三模33题)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来看,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之后,才能得到我们的充分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的模式 D.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12.(2011年1月三明市期末质检25题)1972年5月,美苏签署的条约规定:双方的陆基洲际导弹冻结在1972年7月1日实有和正在建设的水平上,苏联为1618枚,美国1054枚。苏联陆基洲际导弹占据数量优势主要得益于()

A.斯大林的工业化建设

B.赫鲁晓夫“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C.勃列日涅夫推行的“新经济体制”

D.戈尔巴乔夫“加速发展战略”

13.(2011年5月厦门市质检24题)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曾说:“我当过工人,那时候没有社会主义,可有土豆;如今社会主义建成了,土豆却没了。”为解决“土豆没了”的问题,他采取的举措有

①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③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④推行“加速发展战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4.(2011年1月中山市高三统考23题)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

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15.(2011年3月南京市二模17题)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土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毹视为划时代的创举。”材料中的“他”,应是( )

A.罗斯福B.斯大林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16.(2011年1月广东四校联考22题)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

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D.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17.(2011年3月太原市测试21题)“苏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繁地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

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载之报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次。”材料说明( )

A.赫鲁晓夫进行个人崇拜B.赫鲁晓夫实行集权政治

C.赫鲁晓夫改革取得重大成效D.人们对赫鲁晓夫改革由衷地赞美18.(2011年1月温州八校期末联考23题)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 )

A.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

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C.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

19.(2011年3月汕头市一模22题)1992年9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老师还说:“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B.苏联时期虚构捏造历史

C.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D.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0分)

20.(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39题)(26分)今年是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事年表

材料二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1)根据大事年表提到的历史事件,分析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8分)

(3)从思想、社会和政党政治三个方面,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如何导致苏联解体的。(8分)

【考查点】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的解体

21.(2011年3月长望浏宁四县调研40题)(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认为必须以生产原则为基础自下而上地改组党的领导机关,从而保证对工农业生产的更具体的领导。在现有的边疆区、州的范围内一般成立两个独立的党组织:

──在工业、建筑业、交通业、学校、科学研究所、设计机构以及其他工业生产和建筑服务的机关中工作的共产党员联合起来成立一个边疆区和州的党组织;

──在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实验站、农业学校和科学研究所、农业原料加工企业、采购机构以及其他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机关和组织中工作的共产党员联合起来也成立一个边疆区和州的党组织。

为了改进对国民经济的领导,认为在苏共中央、加盟共和国党中央设立中央工业生产领导局和中央农业生产领导局。

[注]这是1962年11月23日,在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根据赫鲁晓夫所作的报告中,做出《关于发展苏联经济和改组党对国民经济的领导的决议》的部分内容。

材料二:

大家知道,两年前,根据所谓生产原则,对党组织进行了改组,……生活并没有证实这种改组是适时的和适宜的,这种改组是在缺乏应有的准备、不考虑它的全部后果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匆匆忙忙地进行的。

用所谓生产原则代替按地区生产特征建立党组织的原则,客观上使党政机关和经济组织的职能、权力和义务相互混乱,使党委会代替经济机关。改组的结果,作为行政经济单位的区,在党和国家的关系上应付不过来。

最近两年来,管理机构没有精简,州和边疆区的机构却大大的膨胀起来,而区一级环节则严重削弱。干部工作条件更加复杂了,工业中心支援农业的可能性减少了。此外,由于把党、政、工会和共青团的机关都划分为工业的和农业的机关,这样引起的困难和缺点,大大影响了对居民的服务,给他们造成了许多不便。

[注]这是1964年11月18日,在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幕后,苏联共产党机关报《真理报》发表题目为“忠于列宁的组织原则”的社论中的部分内容。

材料三:

一为了加强党及地方机关在共产主义建设中的领导作用,更加顺利地解决每个州、边疆区及共和国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任务,认为必须恢复按地区生产特征建立党组织及其领导机关的原则,这一原则是党的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所通过的苏共党章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在原被分为工业党组织和农业党组织的州和边疆区,恢复统一的州、边疆区的党组织,把州和边疆区的所有共产党员,不论他们从事工业工作,还是从事农业生产,都联合在一起。边疆区、州的党组织建立统一的边疆区、州的党委会。

三认为必须把集体农庄国营农场生产管理局党委会改组为区党委会,集中对各级党组织,包括该区的工业企业和建设单位党组织的领导。

撤消以前在农业地区、州中心和共和国中心建立的工业生产(地区)党委会。

[注]这是1964年11月16日,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通过的关于把州、边疆区工业党组织和农业党组织合并的决议中的主要内容。

(1)依据材料一,指出赫鲁晓夫时期加强经济中党的领导的措施。(6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形成这一结构特征的社会条件。(6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赫鲁晓夫党组织改革的不足。(9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勃列日涅夫与赫鲁晓夫对党组织改革的不同点。(7分)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苏联的改革作出简要评价。(9分)

22.(2011年1月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14题)(26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历来为各国统治者所重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秦国)“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顷,收皆亩一锺,于是关中为沃野”。(魏国改革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摘录自《中华文明史》材料二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他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在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下,玉米的播种面积迅猛扩大,1953年为580万公顷,1956年达1640万公顷,1962年增至3710万公顷。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这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青玉米营养价值也没有预期那样高。

——摘编自《赫鲁晓夫执政史》材料三温州地区三个重要年份的农业生产发展状况

——摘自《中共浙江省温州历史大事记(1949年5月——1994年12月)》(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改革。(10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三个重要年份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背景。(6分)(4)结合以上材料,指出古今中外促进农业发展的共性因素。(2分)

必修二专题七: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每课名题4)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D对应的为戈尔巴乔夫,故语句与时代搭配错误的为D。

2.A 3.D

解析:本题有很大的迷惑性,“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很容易错选A。但题干还有把卷心菜剥光,表现为苏联解体。本题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注意材料的意思是把前苏联你剥卷心菜一样给剥光,即使苏联解体了。因此答案为D。

4.C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新经济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赫鲁晓夫改革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国家都改变了农产品征收方式,都在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故排除A,选C;B项不属于两项政策的内容,排除;新经济政策1921年实行,农业集体化是1936年确立的斯大林模式在农业领域的表现,故排除D项。答案选C。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了余粮收集制,而斯大林给农民规定的“贡税”由赫鲁晓夫予以废止,也就是国家改变了农产品的征收方式,所以正确答案为C。

5.B

解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赫鲁晓夫不顾具体气候、土壤条件,强求各地扩种玉米,乱指挥,反复折腾,故选B。

6.A

解析:回答本题可对苏联几位领导人的执政时间作一了解。赫鲁晓夫在1956年------1964年间执政;勃列日涅夫于1964年------1982年间执政;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1985年------1991年。分析简表结合所学,本题BCD三项说法正确,而A项错误,赫鲁晓夫1956年------1964年间执政,与本题简表时间段无关。

7.C

解析: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可首先排除AB两项;CD项中的两个人物都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进行了改革,而戈尔巴乔夫从根本上触动了斯大林模式,而赫鲁晓夫则没有,所以C项正确。

8.B

解析:本题利用“阳台对话”这一历史事件,考查了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演变。根据相关所学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苏联,作为回访,勃列日涅夫总书记在1973年访问了美国。从1972年开始,苏美两国进入了短暂的蜜月期,苏美关系缓和。本题A项古巴导弹危机是1962年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时间上与材料不吻合。C项冷战格局的终结以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为标志。D项说法错误,当前多极化格局并未建立起来,世界正朝多极化方向发展。据此本题应选B项。“亲切交谈”说明美苏关系趋于缓和。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赫鲁晓夫和肯尼迪在位时期;苏联解体后,美苏冷战结束;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加强,但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说明A、C、D表述错误。

9.A

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苏联经济增长率逐渐下降是在1970年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早在1964年就已下台,另外赫鲁晓夫改革也并不是未取得成效。故选A项。

10.B

解析:由材料可知,20世纪70、80年代的苏联,尽管社会主义制度被宣传的无比优越,但普通人家的子女在社会中没有政治经济地位,生活困苦,没有机会改变命运。故②③④符合题意。尽管①与当时苏联的社会现实符合,但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因此选B。

11.B

解析: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意义。从材料上看,强调赫鲁晓夫的改革是有一定成功的,得到了理解与尊敬,结合所学知识,赫鲁晓夫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ACD说法错误,答案为B。

12.C 13.B 14.D 15.C

解析: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只是对这种模式的修补,没有根本性改革,这与材料的描述是一致的。

16.D

解析:本题要抓住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即斯大林模式的体制僵化,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他的改革仅是局部的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斯大林模式,因此,虽有一定的成效,

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ABC说法错误。

17.A

解析:从材料中的“溢美”以及赫鲁晓夫照片的刊登频率,结合赫鲁晓夫改革的史实,可以判断选择A项。

18.A

解析:分析材料结合所学,“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主要指戈尔巴乔夫政治上的改革使苏联陷入混乱。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在政治领域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而且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造成党内和社会上的思想混乱。他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使党内外各种反对势力趁机崛起,成为难以控制的政治力量。1990年,戈尔巴乔夫又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共产党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苏联这艘改革中的航船已经驶入了危机四伏的危险区,整个社会陷入失控状态。国家政局不稳,经济连年滑坡,思想领域极度混乱。本题选A项,其他几项与材料无直接关联。

19.C

解析:判断材料中“1992年9月”与“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等信息,可以分析到由于1991

年苏联解体,社会制度、意识形态随之发生了剧变,对于历史人物、事件的观点发生了变化。A项说法与事实不符;B项说法较片面不够准确;D项与本题无关。

二、非选择题

20.(1)《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客观上加速二战的爆发;苏联参战,促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变化具有深远影响;雅尔塔会议对加快战争进程

以及战后问题的处理做了重要安排;攻克柏林,促使德国无条件投降;对日宣战,加速日本投降。(10分)

(2)学术界力图对美苏冷战作出辩证评价。既强调了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又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既认为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又指出冷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8分)

(3)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提出“公开性”“多元化”,造成思想领域极度混乱;使各种反对势力趁机崛起,社会失控,民族分裂愈演愈烈;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

了共产党的领导。(8分)

21.(1)构成:全国按行业成立工业党组织和农业党组织,(3分)国家成立工业生产领导局和农业生产领导局。(3分)社会条件: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3分),国家完成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3分)。

(2)不足:事实证明这一改革是错误的(3分);混淆了党政机关和经济组织的职能(3分);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管理(3分)。

(3)依据不同:行业生产原则和地域生产原则(4分)思路不同:后者否定前者(3分)。

(4)依据材料:两次改革最终回到原点,没有意义。(3分)结合所学知识:两次改革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3分),苏联最终的改革偏离社会主义本质,导致苏联改革完全失败(3分)。

22.(1)说明:战国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 (2分)。

原因:水利工程的兴修(郑国渠、都江堰)(2分),铁犁牛耕的推广,各国的变法,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或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共3点,每点2分,写出其中两点即可得4分)

(2)后果:玉米种植挤占了耕地,导致其他粮食作物减产;玉米产量和质量未达到预期目标。(4分) 评价: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2分);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2分);但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2分)

(3)政策背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大大提高了人民的劳动积极性(2分);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2分)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2分,写出南方谈话有关内容可得1分)

(4)提高生产力,改善或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言之有理,并与材料内容有联系的可以酌情给分。)

论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失败的历史教训

论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失败的历史教训 摘要:众多学者研究认为,苏东剧变中人民抛弃的并不是共产党本身,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而是僵化了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任何重大历史事变都是一种“合力”的结果,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外因在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和平演变”,内因在于苏联和东欧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长期积累起来的问题和矛盾。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虽然最终都失败,但都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留下了一个成功的经验和值得深思的教训。 关键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科学社会主义和平演变斯大林模式 回首百年来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人们无不为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遭受的严重挫折感到痛惜,也无不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而欢欣鼓舞。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政治舞台上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大事件,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的空前严重的挫折。有少数同志在挫折面前怀疑社会主义的前途,动摇了社会主义信念。他们经常提出的一个问题是,既然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那么为什么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制度会演变成资本主义制度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科学的分析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 一、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改革概况 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统治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即斯大林模式①,它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挥过巨大作用。但二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传统的政治经济结构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迫使苏联不得不在理论上突破禁区,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改革。苏联的改革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赫鲁晓夫改革。②1953年9月,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冲破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政治改革。在经济领域,赫鲁晓夫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图扭转农业严重滞后的局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生活状况和促进了农业发展,但并未根本解决农、轻、重比例失调的问题。同时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一些局部性的改革,而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没有根本改变,经济改革未达预定效果。在政治领域,主要是反对个人崇拜,加强法制和党的集体领导,使苏联政治生活开始发生一定变化。赫鲁晓夫改革虽然成就不大,但毕竟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 第二个时期是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经济领域主要推行“计划工作和经济刺激新体制”,其内容涉及生产管理的各个方面,目的是要解决企业缺乏主权,过多使用行政手段管理企业、企业职工不关心经济效益等问题。新经济体制在试行和推广初期,职得了显成果,苏联经济实力翻了一番。当然,新经济体制也未完全克服经济管理体制所固有的探刻矛盾,它所规定的两个基本措施即扩大企业自主权和利用经济杠杆都没有很好贯彻 ①陈振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0 ②程又中.苏联模式的兴衰[M].长沙: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2020届 二轮:专题2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卷)

专题训练(二十二) 专题二十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选择题 1.1920年,苏俄的农业总产量只相当于战前水平的2/3,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严重缺乏,人们要忍受冬季严寒的侵袭。到1921年,情况更惨了。这主要是因为( ) A.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国内战争的破坏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延续 D.西方国家的封锁 2.1920年,许多农民向各级苏维埃机关提交请愿书,奥格涅茨的一个农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的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负担。”这说明( ) A.农民对苏维埃政府有不满情绪 B.农民拥护和支持余粮收集制 C.三年国内战争中农民贡献最大 D.粮食税的实施增加农民负担 3.新经济政策实施后,许多优秀的布尔什维克对此不理解,甚至为此痛哭。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为了继续前进的“有限的退却”。列宁所指的“退却”是( ) A.实行余粮收集制以缓解饥荒 B.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C.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D.大力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4.苏俄1920年11月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1921年7月又决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私人经营。在流通方面,允许私人在地方范围内进行商业往来。材料说明苏俄( ) A.已放弃了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B.利用资本主义渐进过渡到社会主义 C.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D.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产品生产分配 5.[2019·浙江五校联考高三考试]列宁认为:“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认识在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提出 B.当时正面临协约国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猖獗进攻 C.这一认识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根本的修正 D.根据这一认识实行的政策有效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009年历史高考试题分类汇编: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09年广东卷B)22. 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D 【解析】十月革命是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斯大林模式是在列宁去世以后由斯大林建立,新经济政策是部分的恢复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的成功的经济政策。苏俄共产党领导试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最后遭到了失败。【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09年江苏卷)17.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D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D

(09年山东卷)15.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A. 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发展农业集体经济 D. 进行工业化建设 【答案】D (09年广东文基卷)34.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C (09年海南卷)28.(12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我们这里弦绷得太紧了。把它绷得太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不从供求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的内在的错误……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表现对建筑材料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和历史教训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和历史教训苏联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是各种合力的结果。苏联由盛转衰,最后解体,我认为根本原因不能归责于苏联模式具有严重弊端,而在于这种弊端没有随着历史条件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及时得到改革和改革失误。 苏联模式就是指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所推行的一种模式。主要指苏联经济发展模式和政治体制模式,它存在着很多弊端,比如实行中央部门高度集权管理体制,把发展重工业放在首位,高度集中的党的领导体制,以党代政,党内民主和人民监督机制不健全等等。但是,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独特的模式,它基本上形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它是在革命和战争的年代里形成的,有许多因素对该模式的设计和选择产生了影响。比如苏联当时所面临的国际政治环境,本身特定的社会经济历史条件等。在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马恩并没有解决,在当时也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可资借鉴。斯大林创造了苏联模式,尽管有种种弊端和不完善,但不能不说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可贵的尝试。 苏联模式的历史局限性是很难避免的,它具有明显的历史相对性,其形成初期适应了经济落后、结构简单和以增强国防能力为经济发展首要目标的状况。随着条件的变化,苏联国内外条件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模式也就开始了僵化。种种弊端,要求执政党应当在尽量发挥这种模式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不失时机地、认真果断地加以改革和完善,把这种模式转换成新的、符合本国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新体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苏联错过了六次自我改革的机会。如果能早点改革,弊病是有可能改得掉的。斯大林晚年没有要改革的醒悟,对要改革的人都加以清洗。斯大林的继任者在近半个世纪之中也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改革。 勃列日涅夫领导集团并没有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贻误了改革的时机。勃列日涅夫统治集团拒绝改革这一重大的历史性错误最终把苏联引向了危机的边缘,但是这并不等于当时的苏联已经处于无可挽回地注定要失败的境地。从80年代初期的形势来看,苏联60多年中积累起来的国家实力尚未耗尽,如果勃列日涅夫的继任者能坚持正确的改革路线,苏联还是能够振兴的,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特别是在他抛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后,开始推行错误的改革路线,削弱和放弃共产党的领导,改变共产党的性质,放任和鼓励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发展壮大,结果,便导致苏共逐渐变质,丧失政权,社会主义制度被颠覆。 苏联模式的失败给了我们许多历史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一、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不能照搬照抄。斯大林时期,苏联模式还适用于当时环境,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苏联的发展。但是之

专题三考点3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

专题三考点3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 【考点解读】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掌握十月革命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及影响(一分为二地看待)。 新经济政策: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即掌握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特点,以及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指出新经济政策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斯大林模式:即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该考点集中于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学习,应掌握高度集中地经济体制形成的过程,以及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之间的关系,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弊端,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通过学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得到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及教训。 【对接高考】 例1、(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33. 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A. 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 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 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 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例2.(2013·福建文综·38)(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 ——摘自《斯大林选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10分) 【考点】斯大林模式

从全球一体化角度解读苏联帝国崩溃解体(完整版)

从全球一体化角度解读苏联帝国崩溃解体(完整修订版) 目录 第一章,信息化时代来临决定了苏联模式必须立即做出最后的方向选择 第二章,没有财政转移支持是原苏联某些地区持续动荡的深层根源。 第三章,在人类全球一体化开始加速推进的关键时刻,苏联的轰然倒下对俄罗斯民族在未来一体化后地球人社会中的“权重地位”造成致命打击。 第四章,苏联的突然崩溃解体其实是一个“技术性”错误。 第五章,懂得与“资本为伍”是现代大国得以长治久安的核心根源。 第六章,区域一体化与全球一体化的互动 总结章,苏联的崩溃解体其实是历史的偶然性事件。 前言。 苏联解体已经过去二十多年,国内外关于苏联解体崩溃的研究也极多,各种各样的观点理论都有。在本文中就不再一一进行复述。本人拥有相当丰富的政府务实经验,加之本人工作时间之外非常喜欢研究国际政治,由其喜欢研究社会的“一体化”现象。位卑不敢忘国忧。因此,本人决定从全球一体化的角度对苏联帝国的崩溃解体来进行一次全面解读。其中有些观点也许未必成熟,但只要能够引起人们应有的关注也算是物有所值,毕竟为写本文我也花了很多的心血。 陈天(高凉陈君) 2013,12,28 第一章,信息化时代来临决定了苏联模式必须立即做出最后的方向性选择。 与中国进行改革开放时的社会环境明显不同,到了二十世纪80年代后,由于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时代留给苏联“自主决定”社会管理模式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无论如何,在地球历史上互联网第一次实现了全球信息的零时间直达流通。而在苏联模式下,政府权力机构所拥有的对新闻与思想信息传播流通的绝对垄断特权,是完全无法相融于全球互联网时代的了。 因此,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极大地压缩了苏联具体策划与运作自主改革开放的时间回旋余地。具体的表现就是苏联进行改革开放在理论构思层面就相当混乱与多变,属于典型的急就章。而在具体运作上又受到西方媒体的过多干扰与引诱,没有自己的核心指导思想与“改革底线”。而中国改革的核心指导思想却是“改革与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的底线则是坚决维护“四项基本原则”,坚决维护党的绝对统治领导地位不动摇。

高考历史分类题库 考点15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

2015届高考历史分类题库 考点15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013年) 一、选择题 1. (2013·广东文综·T22)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 ) 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B.推行农业集体化 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D.实行余粮征集制 【解题指南】考查新经济政策。抓住“从政治经济学意义”这一关键信息。 【解析】选A 。“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说明此领导人是赞成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行为的,故选A 。 2.(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Ⅰ·T33)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 )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两点: (1)题干关键信息:“1952年”“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 (2)选项要合乎历史事实,排除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选项。 【解析】选D 。 题干材料论断 历史事实 ↓ ↓ VS 由此判断,马林科夫的论断与实际情况是不符的,排除A;当时苏联未进行农业改革,排除C;B 加快工业化的提法在题干中没有出现,因此不是最佳选项。维护斯大林模式、为斯大林辩解才是马林科夫的真实意图,因为当时斯大林模式已经开始遭到质疑,故选D 。 3.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Ⅰ·T35)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 )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两点: (1)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2)中国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解析】选B 。依据所学可知苏俄新经济政策的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恢复自由贸易,利用市场发展生产;二是一定限度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农村和城市都在扩大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生产,但还没有彻底地走上市场经济体制之路,所以二者的相同点是都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A 、C 、D 的说法都不符合史实,故选B 。 1952年苏联粮食产量增长迅速,农业落后局面彻底改变 1952年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重工业高度发展,但农业非常落后。当时正值斯大林当政,赫鲁晓夫农业改革未开始

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和后果

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和后果 王金存 2012-1-6 14:34:11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1992年第3期从1957年赫鲁晓夫发动“工业建筑业管理改组”到1987年戈尔巴乔夫推行企业的“三自一全”,苏联的经济改革历时30余载,其间提出过不少改革方案,但无不以失败而告终。这失败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改革长期推不动,陈腐的经济体制始终难以破除,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种种矛盾越积越深,乃致激化,酿成严重的经济危机;二是为反社会主义势力提供了可乘之机,使改革越出了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轨道,变成了瓦解社会主义的经济荃础。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择其要做一初步分析。 一、对旧体制的基本矛盾缺乏深刻的总体认识,改革没有明确的目标模式 苏联的旧经济体制基本上是在30年代工业化时期形成的,产品经济观是其最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由于理论和实践多方面的原因,从苏维埃经济创建之始,俄共(布)就把商品货币关系、市场与社会主义经济对立起来,认为商品、货币、市场、贸易等均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残余,与社会主义经济不相容,在消灭私有制的同时必须随之将其铲除。1919年3月俄共(布)“八大”通过的党纲明确规定:要“准备消灭货币”,“继续在全国范围内用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朴贸易”[1]。布尔什维克党的一些理论家们则纷纷论证消除商品货币关系,建立产品经济或自然经济的必要性。例如,1919年波格丹诺夫写道:“社会主义的墓础不是交换,而是自给自足的经济,生产与消费之间没有买卖市场,只有有意识的系统的、有组织的分配”。瓦尔加指出:“应当以生产价值的量度单位来代替陈腐的完全无效的货币核算”。布哈林在其著名的《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中也说,“经济过程的理论面临着过渡到自然经济思维的必然性”。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一、课程标准: (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 (2)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二、知识结构: 1、苏联的改革和挫折 (1)苏共二十大 1956年;赫鲁晓夫;揭露批判斯大林 (2)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为主;失败原因: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勃列日涅夫改革:以重工业为主;成效:一跃而为超级大国 失败原因:对原有体制仅进行修补 2、苏联解体 (1)经过: “改革”:戈尔巴乔夫进行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无法打开局面 动荡:多党制,经济滑坡,民族分离,党内斗争 剧变:《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八一九事件” “明斯克协定”和“独联体”,《阿拉木图宣言》和苏联解体 (2)原因 历史原因:体制弊端和政策错误,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 直接原因:戈氏的错误路线和政策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造成严重后果 三、教学过程: (本课内容涉及的历史人物多有争议,苏联的解体过程及缘由至今仍有诸多历史之谜,众说纷纭。教材的叙述简约概括。教师在上本课前,多搜集各种资料,上课时可适当地给学生补充。在课前布置学生查询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互相交流,这样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并能有自己的分析。) 导入 1.复习旧知: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怎么建立的?

2.音像资料:有关苏联的解体的片断。 (为什么会解体?给我们留下哪些思考?) (一)赫鲁晓夫改革 人物介绍:赫鲁晓夫 小组活动:赫鲁晓夫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经济、政治方面) 线索梳理:赫鲁晓夫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为了推行改革,赫鲁晓夫采取了什么做法? 畅所欲言:你如何看待赫鲁晓夫的改革? (强调赫鲁晓夫将苏联出现的问题仅仅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问题,没有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所以改革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成效不大。) (二)苏联的解体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说一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什么作为改革的重点?结果怎样?为什么? (教师强调首先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结果效果不佳,80年代后期苏联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这是由于改革没有对苏联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予以重点调整,改革仓促,阻力较大。) 课堂讨论: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的影响。 (80年代后期,改革转向于政治体制方面。在党的建设方面放弃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党。在政治体制上推行多元化,实现多党制和西方式三权分力。) 苏联的解体 思维拓展:1991年8月戈尔巴乔夫提出把苏联的国名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意味着什么? (苏联国家体制将面临重大变化,而且意味着对民族分裂活动的让步和认可。苏联瓦解开始。在关键时刻,苏联一些高级官员发动了“八一九事变”)“加油站”:播放反映“八一九”事变的历史记录片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 真题分类专题十四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专题十四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选择题: 1.(2007?江苏?22)下列关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为克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引发的危机 B.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D.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答案:D 2.(2008?江苏?20)据统计,1925年苏联的种植业与1913年对比的百分比是107%,农业生产总值对比的百分比则是112%。这一成效的取得与某项经济政策的实施密不可分。这一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方针 D.赫鲁晓夫时期的农业政策 答案:B。 3.(2009?江苏?28)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于1935年对莫斯科进行了一个月的访问,他在《莫斯科日记》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下列属于日记中“目前这些政策”的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交纳固定粮食税 C.推行农业集体化 D.扩大场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答案:C。 4.(2010?江苏?27)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史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开创斯大林模式 D.推行赫鲁晓夫改革 答案:C。 5.(2012?江苏?27)“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国,曾试图‘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几年以后感到这是‘力所不能及的’。”为了解决“力所不能及”所引发的社会危机,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颁布《四月提纲》 B.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推行斯大林模式 答案:C 6.(2012?江苏?29)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改良旧制往往是挽救危机的重要举措。20世纪80年代,苏联也出现各种危机,为此戈尔巴乔夫进行了经济改革,其主要特征是A.用经济管理代替行政命令 B.放弃政府宏观的调节手段 C.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鼓励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 答案:A 7.(2013?江苏?28)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的影响 B.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C.长期战争的破坏 D.西方国家经济制裁 答案:B。 二.判断题: 8.(2011?江苏?35)1921年,苏俄开始采用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俄随之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word版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斯大林著 历史背景:是对苏联三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是继马克思的《资本论》、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之后,又一部历史性文献,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 十月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存在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曾风靡于苏维埃大地,直到1929年列宁《对布哈林<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的评论》公开发表,这个观点才被否定。斯大林坚持列宁的主张,非常重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建设和教科书的编写工作。 1936年,联共(布)中央通过了《关于改革政治经济学的讲授》的决议,批评了经济科学方面理论研究落后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现象,第一次提出:必须在广义政治经济学课程中增加一个专篇—“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随后,组织了许多著名经济学家进行包括社会主义部分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编写工作。这项工作后来被战争所打断,直到战火平熄后才得以继续。 以经济学家康·奥斯特罗维季扬诺夫为首的编写组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终于在40年代末完成了广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未定稿。1951年11月,苏共中央召开了评定教科书未定稿的经济问题讨论会。1952年2月1日,斯大林在看过未定稿和讨论会材料后,写信给会议参加者,对会上讨论的有关经济问题,包括一些争论问题,以及教科书未定稿的修改问题,提出了10点书面意见,即《对于和1951年11月讨论会有关的经济问题的意见》。 这篇意见同“答亚历山大·伊里奇·诺特京同志”等几封信,最初发表在《共产党人》杂志1952年第18期上,同年10月3日、4日的苏联《真理报》加以转载,后来合成一书,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为题出版了单行本。 内容提要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包括斯大林对于和1951年11月讨论会有关的经济问题的10点意见和与此有关的论文、书信。 (一)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性质问题 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质。 按经济规律办事,必须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质。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为三点: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七: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专题六: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命题:1.就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特点角度命题 例1: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为全民财产,禁止土地买卖、出租等。粮食税颁布后的1922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表明 A .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彻底废除 B .农村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 C .合理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D .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 例2: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创举。两者的根本相同点在于 A.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都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工业领域 C.都注重从实际出发变革生产关系 D.都对本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例3: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 B .固定粮食税的实施 C .实物配给制的废除 D .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二、斯大林体制:1924(上台)-1936(形成)-1991(结束) 特点:①推行单一的公有制②以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管理经济;③优先发展重工业。 内容:1.社会主义工业化:1925(提出)-1928(正式)-1937 2.农业 集 体化:1927(提出)-1937(完成) (考察农业、工业二者关系) 评价:1.积极: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实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奠定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基础;

2.消极: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②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了经济持续发展教训:1.经济的建设需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关系; 2.政策的制定需结合国情、与时俱进 命题:1.就历史反思角度,考察斯大林体制工农的关系2.就斯大林体制历史影响角度命题例1:斯大林曾说:“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为摆脱这一困境,苏联实施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例2: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奉献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例3:1936年《东方杂志》发表评论:“我们今日的建设,应当具有适合战争的性质……而尤贵有一强有力的经济参谋本部,通盘筹划,在整个计划之下,在强有力的指挥之下,在齐整的步骤之下,全国一致动员,这个经济建设运动,才有成功的希望。”这说明当时()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形成B.苏联经济思想影响了中国 C.中国深受经济大萧条影响 D.国民党集中力量围剿红军 命题:1.就历史演变历程考察苏联经济建设、发展具体过程 例1: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是()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 例2: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3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1956年赫鲁晓夫做《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报告。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1975年后,苏联进入经济停滞时期。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1990年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决议;苏共“二十八大”召开并通过决议、1991年8月,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12月21日“阿拉木图协议”签署;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辞去苏联总统职务。 2、能力培养: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戈尔巴乔夫改革与中国改革的异同。 3、思想教育: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不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二、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教材内容分析和建议 本课主要介绍了苏联的三位领导人的改革:赫鲁晓夫的改革;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二战”结束后,随着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和缺陷日益显露,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引起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改革,但是都失败了。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建议教师采用问题比较法、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进行教学。 本课引言由引文和问题组成,引文是戈尔巴乔夫在辞去总统职务时发表的电视演说片断。其中表明了他改革的原因和结果。引言提出的问题是:苏联为什么没有经过自身的改革而变得更加强大,反而在改革中走向解体?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建议教师利用了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第一目“赫鲁晓夫的改革”,课本简要介绍了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及结果、评价。 1.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1953年9月,赫鲁晓夫正式就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此时,苏联斯大林模式引发的问题已日益显露。例如:工业发展很快,1913年~1950年增加12倍。农业却徘徊不前,只提高了40%,1953年全苏人均的粮食低于1913年,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当,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从此可以看出斯大林模式下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经济结构的弊端。这种状况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也不能满足国家对粮食和原料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担当起冲破“斯大林模式”的重任,开始了经济领域的改革,而且首先从农业开始。为了改变斯大林时期,个人崇拜之风盛行,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等等现象,赫鲁晓夫开始了对斯大林的批判,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政治改革。 2.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1)经济改革。首先从农业开始。工业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教材介绍了这些措施。 (2)政治改革。主要是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原则,平反冤假错案,为受迫害者恢复名誉。 3.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及其原因 关于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教材简述为:成效甚微。并在“学思之窗”中介绍了大规模垦荒的结果和影响:暂时起一定作用,但是破坏了生态。教材分析改革失败的原因是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破除这一模式。对斯大林的批判和政治改革。在客观上看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但同样对斯大林缺乏科学的认识,把斯大林的一些错误,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没有认识到错误的产生固然有个人因素,但根源在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这种对斯大林的一味否定,又引起思想的混乱。 教学建议,可以适当补充资料,请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斯大林模式是否等同于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说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为什么说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功过没有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你怎样评价赫鲁晓夫?也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由师生共同探讨,以加深对本目内容的理解。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检测题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检测题 一、选择题 1.1919年3月,苏维埃人民委员会颁布法令规定,“每个公民都是公社成员,都要到指定地点登记注册,才能领到配给的食品和日用品”,1920年又颁布法令规定“逃避劳动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些法令 A.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B.符合新经济政策的要求 C.具有战时共产主义的特色 D.确立了计划经济的模式 2.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 A.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B.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基础 C.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D.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1921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 A.苏俄的社会性质所致 B.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所致 C.苏俄生产力水平所致 D.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所致 4.列宁说“我们决不受莫名其妙地轻视商业的‘感情社会主义’……的情绪的支配。”“掌握商业,指导商业,把商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是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能够做到的。”为此他 A.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B.允许自由贸易 C.实施计划经济 D.实行自由放任 5.新经济政策实施后,许多优秀的布尔什维克对此不理解,甚至为此痛哭。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为了继续前进的“有限的退却”。列宁所指的“退却”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缓解饥荒 B.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C.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D.大力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6.斯大林曾说:“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为摆脱这一困境,苏联实施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专题十六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十六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点睛】 本专题主要讲授的是近现代历史上另一种新的经济模式——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内容包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创立和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的社会主义改革。通过讲授要让学生掌握苏联不同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内容,全面评价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正确认识苏联经济体制对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深刻影响,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1课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课标考点1】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重点掌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作用,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解析考点1】 1.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内容、意义。 (1)背景:十月革命后,国内战争爆发,新生的苏俄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列宁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希望以此来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并实现向社会主义经济的直接过渡。 (2)内容:余粮征集制;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不得食”的原则。 (3)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战争基本结束后引起了农民的反对。 2简述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意义。 (1)背景:国内革命战争结束后经济急需恢复,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俄共(布)十大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由此开始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2)内容: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3)作用:这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找到了

中苏改革的比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课题名称: 历史的选择——浅谈中苏改革差异的原因 作者姓名:廖源(20812018) 专业班级: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所在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提交日期:2008 年10月27 日

历史的选择 ——浅谈中苏改革道路差异的原因 【摘要】中苏改革从道路到结果都有巨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多种。文章分析了美苏军备竞赛中的“星球大战”计划对苏联改革的影响,以及中国社会二元结构、“小农意识”和儒家思想对中国改革的影响,试图从纷繁复杂的原因中找出一二,指出中苏改革的差异是历史的选择。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革中苏比较历史原因 1.中苏改革的巨大差异 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发展和受挫,是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 中苏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两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打破原有的僵化模式,踏上改革之路。可是,在80年代末东欧国家发生剧变的前后,苏联的改革也严重偏离正确的方向,最终导致1991年底苏联解体的悲剧性结局。而中国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在30年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两条改革之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其中蕴含着许多深刻的历史内涵。 关于前苏联改革失败和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前人做了太多分析评价。文章仅从民族性这一点出发,对其稍做分析。 2. “星球大战”计划对苏联改革的影响 冷战年代,美国和苏联都将对方视为自己的头号劲敌。越南战争的失败让一向自信的美国人感到屈辱。鹰派的罗纳德·里根从此上台,一时间成了让美国人寄予希望恢复荣耀的英雄。他的“星球大战”计划就是他的“杀手锏”。据吹嘘,一旦完成这个用天文数字的财富垒起来的巨型工程,就能有效地防御苏联所有的战略武器,保护美国国家的安全。传递给敌人的信号是:苏联巨大的战略武器将成为一堆废铁[1]。 现在人们知道了,当年这个让人们吃惊的计划,在很大程度上是座“空城计”。目的是逼着苏联人在科技和军事上投人更多的金钱,从而让它的经济走向崩溃。“星球大战”确实起到了它的预期作用。为了对应“星球大战”,一方面,苏联人果真大大地增加了军事支出,使得苏联的经济体系更加不堪重负,经济内部的内在问题更加严重了。另一方面,这个计划直接催生了后来的“互联网”。如果说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是工业时代向电子时代转变的信号,那么,“互联网”的诞生直接标志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新兴的信息产业一下子拉开了美国和苏联的科技水平距离。 在当时,对这个巨大的威胁,苏联不理睬不行:科技一旦落后,苏联的生存就会成问题。但是,苏联庞大的“官僚化”计划管理系统对机械式的传统工业体系能够有效控制,但是却难以满足新兴的信息产业的发展。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新思维”要解决的问题是要从根本上修正以往的思维方,也就是要对决定体制的构成和运作模式的思想意识进行变革[2]。在当时,不对基础下手就解决不了这个全局性的问题,这便引出了“休克疗法”。 后面的历程众所周知,直到1990年2月苏共中央全会公然取消了关于苏共领

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五年高考真题

专题十四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 社会主义建设 考点一俄国十月革命 1.(2014·四川文综,12)下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表明俄罗斯人( ) ①仍在反思十月革命②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 ③依然怀有大国情结④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③④ 解析观察图表可看出两个特征:一是调查内容实际有正面认识、负面认识

和难以回答三部分;二是正面认识比重不断增加。据此排除②;④图表没有体现;21世纪初期的俄罗斯人对十月革命的正面认识不断增加反映了对当时建立的强大国家的怀念,故③正确。故答案为B项。 答案 B 2.(2013·江苏单科,19)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 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阐释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根据题干要求,首先排除B、D两项,不符合题干革命的要求。A项革命后建立的政府不是由被压迫的群众建立的苏维埃组织。因此符合题意的只有彼得格勒起义,即十月革命。因此正确答案选C。 答案 C 3.(2012·大纲全国,21)1917年4月,列宁根据当时俄国政局的特点,不赞成立 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提出这一主张的重要依据是( ) A.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中国与苏联改革的比较研究

试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经验与理论创新 ——中国与苏联改革的比较研究 摘要: 斯大林—苏联模式是斯大林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建立的,这一模式具有严重侵犯农民的利益、没有社会与群众的参与、不讲法治、个人专权、对外封闭等弊端。本文通过对中国与苏联改革的比较研究,从中总结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政治经验,并在其经验基础上进行了理论上的创新。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革;斯大林—苏联模式;经验;理论创新; 引言: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如何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是每个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所面对的一个历史性课题。若体制过于僵化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时,就需要对其进行改革。 由于苏联国家的改革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致使剧变发生并葬送了社会主义成果。因此,总结苏联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自觉地投身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以苏联国家进行改革的基本经验和教训为主要参照,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做出初步的分析。 一、斯大林—苏联模式的历史功过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20世纪20-30年代苏联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苏联模式的形成,可以分为二个时期,即列宁时期的探索和斯大林时期的定型。苏联模式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种实践形式,是世界上建立起的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 苏联模式的最显著特征是经济上的高度集中,政治上的高度集权,具体又可分为苏联经济模式和苏联政治模式两个方面。 1、苏联模式的历史作用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创立是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苏联模式的严重弊端 这种高度集权不仅以自由市场的不发达作为自己存在的理由,而且为了保全自身,而通过经济资源的绝对垄断,限制市场因素的发展来巩固自身。于是必然出现出现党政不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