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风的辨证论治

中风的辨证论治

中风的辨证论治

中风的辨证论治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即脑血管意外)经治疗后遗留下来的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状的总称。中医认为中风常因本体先虚,阴阳失却平衡,气血逆乱,痰瘀阻滞,肢体失养所致。痰瘀为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痰瘀阻滞脉络而致肢体不能随意运动,久则患肢枯瘦,麻木不仁。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中风后遗症用什么药效果好?以下是详细介绍:(1)、心肾阳虚型表现意识朦胧或痴呆,健忘,舌强语謇,肢体不遂,畏寒肢冷,心悸气短,眩晕耳鸣,血压偏低,舌红干或胖嫩,苔白,脉沉细。中医辨证治疗中风后遗症心肾阳虚型治宜滋阴补阳,熄风开窍。中医辨证治疗中风后遗症心肾阳虚型方选地黄饮子加减:生地、黄芪各30克,山萸肉、巴戟天、肉苁蓉、石斛各12克,远志、菖蒲、麦冬、牛膝各10克,五味子、制附子、全蝎各6克。偏肾阴虚,骨蒸劳热者加桑枝、鳖甲、地骨皮;偏肾阳虚者加淫羊藿、仙茅;气虚甚者加党参或人参。(2)、肝阳上亢型表现有高血压病史,常头痛,眩晕,心烦易怒,咽干口苦,失眠多梦,中风偏瘫后血压持续升高,上述症状不减,且口眼歪斜,言语謇涩,脉弦滑或弦数,苔薄黄或黄腻。中医辨证治疗中风后遗症肝阳上亢型治宜育阴潜阳,平肝熄风。中医辨证治疗中风后遗症肝阳上亢型方选镇肝熄风汤加减:生赭石、生白芍、生龙骨、生牡蛎、丹参各30克;玄参、生地、夏枯

草、生麦芽各15克,黄芩、栀子、川芎各10克,生甘草6 克。热象明显者加龙胆草、生石膏;头痛眩晕者加钩藤、菊花、白蒺藜;言语謇涩加菖蒲、郁金、天竺黄;肢体麻木,伸屈不利或震颤者加蜈蚣、全蝎、白花蛇;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

(完整版)中风病中医辩证论治

中风的中医辨证论治 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四高一低”的特点。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该病的优势。 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病(中风)的论述 祖国医学将脑血管疾病多称为“中风”。中风为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证见多端,犹如自然界风性之善行数变,故前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对于中风病的治疗及预防,历代医家均极为重视。通过长期医疗实践积累,逐步形成了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独特的医疗优势。 一、中风病的发展源流 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疾病的认识经过了长期的临床实践。多认为发生中风病,系指患者真阴素亏,正气不足,或五志过极,或高梁厚味。或尺牍思劳过度,以致心肝火炽,内风旋动,气逆血菀于上,痰浊蒙闭清窍,表现为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蹇涩或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脑病。因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与自然界

之风邪特性相似,故古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 历经几千年,经过无数医家的实践和钻研,对中风之病因病机病位的论述祖国医学认为中风之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下虚上实,以肝、脾、肾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病位在脑,但与五脏有关。形成了祖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二、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中风的发生,不外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兼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因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经脉痹阻,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涨,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闭清窍而卒然仆倒,半身不遂,而发中风。 (一)内因 内因在中风发病中起主要作用,已为临床实践所反复证实。 (1)情志失调 情志即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情志是机体对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使人致病。只有长期情志变化刺激,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中风的发病。 七情中,又惟忧思郁怒为最甚。

中风的辨证论治

中风的辨证论治 1、了解病史及先兆中老年人,平素体质虚衰或素有形肥体丰,而常表现有眩晕、头痛,或一过性肢麻、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多有气候骤变,烦劳过度,情志相激,跌仆努力等诱因。若急性起病,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为首发症状者一般诊断不难。但若起病即见神志障碍者,则需深入了解病史和体检。 2、辨中经络与中脏腑临床按脑髓神机受损的程度与有无神识昏蒙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大类型。两者根本区别在于中经络一般无神志改变,表现为不经昏仆而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中脏腑则出现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识恍惚或迷蒙为主症,并常遗留后遗症,中经络者,病位较浅,病情较轻;中脏腑者,病位较深,病情较重。 3、明辨病性中风病性为本虚标实,急性期多以标实证候为主,根据临床表现注意辨别病性属火、风、痰、血的不同。平素性情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发病后甚或项背身热,躁扰不宁,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则多属火热为患;若素有头痛、眩晕等症,突然出现半身不遂,甚或神昏、抽搐、肢体痉强拘急,属内风动越;素来形肥体丰,病后咯痰较多或神昏,喉中痰鸣,舌苔白腻,属痰浊壅盛为患;若素有头痛,痛势较剧,舌质紫暗,多属瘀血为患。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表现为气阴不足,阳气虚衰。如肢体瘫痪,手足肿胀,口角流涎,气短自汗,多属气虚;若兼有畏寒肢冷,为阳气虚衰的表现;若兼有心烦少寐,口干咽干,手足心热,舌红少苔,多属阴虚内热。 4、辨闭证、脱证闭者,邪气内闭清窍,症见神昏、牙关紧闭、口噤不开、肢体痉强,属实证,根据有无热象,又有阳闭、阴闭之分。阳闭为痰热闭阻清窍,症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脉象弦滑而数;阴闭为湿痰内闭清窍;症见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象沉滑或缓。阳闭和阴闭可相互转化,当依据临床表现、舌象、脉象的变化综合判断。脱证是五脏真阳散脱于外,症见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为中风危候。另外,临床上尚有内闭清窍未开而外脱虚象已露,即所谓“内闭外脱”者,此时往往是疾病安危演变的关键时机,应引起高度重视。 5、辨病势顺逆临床注意辨察病人之“神”,尤其是神志和瞳孔的变化。中脏腑者,起病即现昏愦无知,多为实邪闭窍,病位深,病情重。如病人渐至神昏,瞳孔变化,甚至呕吐、头痛、项强者,说明正气渐衰,邪气日盛,病情加重。先中脏腑,如神志逐渐转清,半身不遂未再加重或有恢复者,病由重转轻,病势为顺,预后多好。若目不能视,或瞳孔大不等,或突见呃逆频频,或突然昏愤、四肢抽搐不已,或背腹骤然灼热而四肢发凉及至手足厥逆,或见戴阳及呕血症,均属病势逆转,难以挽救。 治疗原则 中风病急性期标实症状突出,急则治其标,治疗当以祛邪为主,常用平肝熄风、清化痰热、化痰通腑、活血通络、醒神开窍等治疗方法。闭、脱二证当分别治以祛邪开窍醒神和扶正固脱、救阴回阳。内闭外脱则醒神开窍与扶正固本可以兼用。在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夹杂,邪实未清而正虚已现,治宜扶正祛邪,常用育阴熄风、益气活血等法。 分证论治

中风病-中经络(气虚血瘀)病历

患者,男性,?岁,因"左侧肢体乏力?天"由门诊拟"中医:中风病;西医:脑梗塞恢复期"于2013年02月24日14:05:00时轮椅入院。 病例特点: 1、患者,男性,?岁,因"左侧肢体乏力?天"入院。既往? 2、入院时症见:神清,精神一般,面色晄白,气短乏力,自汗出,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饮食稍呛咳,左侧肢体乏力,偏身麻木,无法站立行走,无恶心呕吐或四肢抽搐,胃纳可,二便调,睡眠欠佳,无寒热汗出。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3、查体:生命体征平稳,两侧额纹对称,闭目有力,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歪斜,两耳听力正常,两软腭上抬有力,悬壅垂居中,吞咽稍发呛,咽反射减弱,转颈、耸肩有力,伸舌稍偏?,未见舌肌萎缩及舌肌震颤。左侧颜面部及上、下肢肢体浅、深感觉较对侧减弱,左侧肢体肌张力稍高,上肢近端肌力?级,远端肌力?级,下肢近端肌力?级,远端肌力?级,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基本正常。左侧肢体肱二头肌腱、肱三头肌腱、桡骨膜及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均活跃,右侧肢体腱反射正常,左侧霍夫曼征、巴彬斯基征及?征阳性,右侧肢体病理征未引出。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左上肢?级,左手?级,左下肢?级。ADL评分:40分。 4、实验室检查:待返。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中风病-中经络 气虚血瘀 西医诊断:脑梗塞恢复期 四诊摘要: 患者?性,?岁,神清,精神一般,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左侧肢体乏力,偏身麻木,胃纳可,二便调,睡眠欠佳,无寒热汗出。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辨病依据: 患者以"左侧肢体乏力"为主诉,无神昏现象,四诊合参,属于中医"中风病-中经络"的范畴。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故证属“气虚血瘀”。 辩证依据: 患者年老体弱,体内正气不足,血行不畅,瘀滞脑脉,上扰清窍,故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正气不足,经络不畅,肢体失养,故见肢体乏力。面色晄白,气短乏力,自汗出,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属"气虚血瘀"之证。 本病病因为年老体弱,气虚血瘀;病机为正气不足,血行不畅,瘀滞脑脉,阻滞经络;病位在脑,病性属虚;因起病以口舌歪斜、言语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昏,故病位浅,经治疗预后尚可,但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中医鉴别诊断:"中经络"须与"中脏腑"鉴别,根据患者有无神志昏蒙可资鉴别。中风病须与痫证、厥证、口僻、痿病相鉴别: ①痫证:以发作性神昏、肢体抽搐为主要表现,神昏时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发出异样叫声、醒后一如常人。中风病神昏者常伴有半身不遂,神志转清后多留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等; ②厥证:以突然神昏、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移时苏醒为主要表现,醒后无半身不遂等症,与中风病之神昏而半身不遂不同。 ③口僻:口僻以口眼歪斜为主症,主要表现为病侧额纹消失、闭目不能、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患者发病前可有同侧耳后疼痛,但不伴胡半身不遂、偏身麻木等症。部分中风病患者也可出现口眼歪斜,但多伴有眩晕、偏身麻木或肢体力弱等症状。 ④痿病:痿病以肢体痿软无力、肌肉萎缩为主要特征,多发病缓慢,渐进加重;少数患

阴阳辨证在中风中医辨证中的应用(一)

阴阳辨证在中风中医辨证中的应用(一) 【摘要】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及中风的现代辨证研究文献,阐述了阴阳辨证在中风中医辨证中的应用。提出中风阴阳辨证是在以传统阴阳为辨证总纲的基础上,根据中风“痰瘀互结,腑实为常候”的病机共性,结合临床实际中患者因不同体质而出现的从化和类化的现象,进而发展为简化的阴类证和阳类证辨证,这可使中风的临床辨治简约化、快捷化以及规范化。【关键词】阴阳辨证;中风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用以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一种哲学理论。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将“阴阳”的概念引入中医学,中医学用阴阳学说来辨析人体疾病的生理病理而形成了阴阳辨证。阴阳辨证是中医辨证方法中最简单、也是最深奥的方法。 1中风阴阳辨证的中医理论基础 1 1阴阳辨证是中医辨证的总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治病必求于本。”《景岳全书·传忠录》又云:“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医道之大纲。阴阳无谬,治焉有差?”阴和阳是中医证候中最基本的二分法。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其他的理论学说,都是阴阳学说的发展〔1〕。阴阳辨证是基于中医的阴阳学说建立起来的。目前中医学中其他常见的辨证方法尚有病因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但是阴阳是证候分类的总纲,阴阳是辨证归类的最基本纲领〔2〕。 1 2阴阳辨证的临床应用宏观抽象的辨证思维不仅应适用于理论性的探讨,还应与临床实际结合起来,否则它对于临床医学来说就只是空架子。许多中医临床医家提倡运用阴阳辨证方法来进行临床辨治。清末名医郑钦安认为“一病有一病之阴阳”,“万病总是在阴阳之中”,“认证只分阴阳”,认为以阴阳为纲领分万病,可以使医者执纲挈领,不只囿于五行脏腑上追求,不被复杂的症状迷惑,不至陷入“见病医病”的粗浅地步〔3〕。近代老中医门纯德先生临证施治,总以阴阳为纲,认为为医之道,在于提纲挈领,把握关键,如此则病无遁形,治之多胜。其不仅用阴阳学说来认识和解释疾病,而且还用阴阳学说来指导制方遣药〔4〕。从广义来讲,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可以分“阴”和“阳”,阴阳辨证可以“统领”万病。但在许多疾病的临床实践中,临床医家关心的并不是阴阳分类的本身,而是阴阳分类的“外延”。如中医的“咳嗽”,临床并不是注重于分“阴”和“阳”,而是更注重一分“表里”:是外感咳嗽或是内伤咳嗽;二分“虚实”:是实证,还是虚证或虚实夹杂。所以,我们认为运用阴阳辨证来直接指导临床应与疾病本身固有的生理病理特点相结合。在传统的中医疾病中,有不少疾病是可以直接用阴阳分证辨证来指导临床诊治的。比较常见的如“水肿”、“黄疸”等。水肿辨证首先应辨阳水、阴水,阳水多因风邪外袭、水湿浸渍导致肺不宣降,脾不健运而成;阴水多因脾肾亏虚,气化不利所致。水肿根据阴阳两种分类直接应用的治疗方法是水肿的“阴阳分治”,阳水可发汗、利小便或攻逐,以祛邪为主;阴水治以健脾、温肾,扶正为主〔5〕。黄疸辨证以阴阳为纲,可分为“阳黄”和“阴黄”,阳黄由湿热所致,起病急,病程短,黄色鲜明如橘色。阴黄由寒湿所致,起病缓,病程长,黄色晦暗如烟熏〔5〕。因此可以直接导出黄疸的治法,在祛湿利小便和平调肝脾的基础上,阳黄应清利湿热,阴黄应温化寒湿,而且可以预见阴黄和阳黄的不同的预后。随着现代医学对疾病的病因病理的进一步明确,逐渐形成了中医的专病概念。不少医家在深入研究现代疾病的生理病理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现代专病的中医阴阳分证辨证。邓铁涛教授针对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提出阴阳分治的方法。他认为治疗心衰的重点必须调补心脾之气血阴阳。气属于阳,温阳即可以补气;血属于阴,滋阴即可以养血。因此心衰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型,即心阳虚型与心阴虚型,故立温心阳和养心阴为治疗大法。邓老的这种阴阳分治方法的提出是基于对现代心衰疾病的病因病理的分析,是以“五脏相关,以心为本,他脏为标”、“本虚标实,以心阳亏虚为本,瘀血水停为标”等为心衰的病理基础〔6〕。此种方法简化了心衰的中医辨证,使阴阳辨证理论直接指导现代心衰的临

中医科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指南

中医科中风病脑梗死中 医诊疗指南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共识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临床表现为: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或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步履不稳等。 往往安静状态下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有反复出现类似症状的病史。少部分患者可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伴有神志昏蒙。 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1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以上临床表现,结合起病形式、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诊断中风病。结合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明确缺血性中风的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24h以上; (4)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变; (5)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有责任缺血病灶。 (二)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三)证候诊断 1.中脏腑

(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 (1)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2)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3)阴虚风动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4)气虚血瘀证: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中脏腑 (1)痰热内闭证 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推荐方药:羚羊角汤加减。羚羊角粉冲、生石决明先煎、夏枯草、菊花、龟板先煎、生地、丹皮、白芍、天竺黄、胆南星等。或选用羚角钩藤汤和温胆汤加减。羚羊角粉冲、生地、钩藤后下、菊花、茯苓、白芍、赤芍、竹茹、川牛膝、川芎、丹皮、半夏、陈皮、栀子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痰蒙清窍证 治法:燥湿化痰,醒神开窍 推荐方药:涤痰汤加减。制半夏、制南星、陈皮、枳实、茯苓、人参、石菖蒲、竹茹、甘草、生姜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3)元气败脱证 治法:益气回阳固脱

中风中医辨证论治

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至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 护治法则:平肝潜阳,活血通络。(治疗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3)阴虚风动 证候表现:平素头晕耳鸣,腰酸,心烦失眠,突然发生口眼?斜,言语不利,手指蠕动,甚或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腻,脉弦细数。护治法则:滋阴潜阳,息风通络。(治疗代表方:镇肝熄风汤加减)(4)气虚血瘀 证候表现: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强语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黯淡,苔薄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 护治法则:益气活血。(治疗代表方:补阳还五汤) 2.中脏腑 (1)闭证 1)痰热腑实 证候表现:素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便秘,突然发生口眼?斜,舌强不语,半身不遂,肢体强急,神识欠清或昏糊,痰多而黏,舌质黯红,苔黄腻,脉弦滑。 护治法则:通腑泻热,息风化痰。(治疗代表方:桃仁承气汤加减)2)痰火瘀闭 证候表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苔黄腻,脉

弦滑数。 护治法则:息风清火,豁痰开窍。(治疗代表方:羚角钩藤汤加减)3)痰浊瘀闭 证候表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面白唇黯,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 护治法则:化痰息风,宣郁开窍。(治疗代表方:涤痰汤加减)(2)脱证(阴竭阳亡) 证候表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多汗肤凉,二便自遗,肢体软瘫,舌痿,脉细弱或脉微欲绝。 护治法则:回阳救阴,益气固脱。(治疗代表方: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 3.恢复期 (1)风痰瘀阻 证候表现:口眼?斜,舌强语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质紫黯,苔滑腻,脉弦滑。 护治法则:搜风化痰,行瘀通络。(治疗代表方:解语丹加减)(2)气虚络瘀 证候表现: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护治法则:益气养血,化瘀通络。(治疗代表方:补阳还五汤加减)(3)肝肾亏虚

中风中医辨证论治

五.中风 中风又名卒中,是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与脑,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语不利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病轻者无昏仆。中风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分为中经络、中脏腑两类。多见于中老年人,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最多见。 西医学中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出现中风表现者,均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 【病因机制】 本病多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复因劳逸适度、情志不遂、饮酒饱食或外邪侵袭等触发。年老气血本虚,或劳倦过度,使气血再衰,气虚则血行不畅,脑脉瘀阻,阴血虚则阴不制阳,风阳动越,夹气血痰火上冲于脑,蒙蔽清窍而发病;五志过极,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迫血上涌于脑而发病;过食肥甘醇酒,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湿化热,引动肝风,挟痰上扰,可致病发;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经络,气血痹阻,肌肉筋脉失于濡养,或痰湿素盛,外风引动痰浊,闭阻经络,而致本病。 本病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其主要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本病的病性属于本虚标实,上盛下虚。标实为风、火、痰、气、瘀,本虚为气血阴阳不足,以阴虚、气虚较多见,而以肝肾阴虚为根本,两者可互为因果。急性期,多以标实证候为主;恢复期

及后遗症期,多虚实夹杂,或以本虚为主。 【辨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1.辨中经络与中脏腑中经络病情较轻,一般无神志昏蒙症状;中 脏腑常有神志昏蒙表现,病情重。病程中,中脏腑和中经络可相互转化,病由中脏腑转向中经络,病势为顺,预后多好;若病由中经络转向中脏腑,则病情加重,预后不良。 2.辨中脏腑之闭证与脱证闭证乃邪毕于内,属实证,症见牙关 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若兼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脉弦而数,则为阳闭证;若兼见面白唇黯然,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沉滑缓,则为阴闭证。 脱证乃阳气外脱,症见目合口张,肢体瘫软,手撒肢厥,气息微弱,面色苍白,瞳神散大,而便自遗,脉微欲绝等,属中风危候,病性以虚为主,病势危急,预后凶险。 (二)辨证分型 1. 中经络 (1)风痰入络证候表现: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斜,口角流涎,舌强言謇(jian ),甚则半身不遂,或手足拘挛,关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数。 护治法则:祛风化痰通络。(治疗代表方:真方白丸子加减) (2)风阳上扰 证候表现: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斜,舌强

中风病恢复期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010年)。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

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证候诊断 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痰瘀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阴虚风动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5.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治疗应标本兼顾、扶正祛邪,后遗症期则以扶正固本为主。因此,恢复期以益气活血、育阴通络为

中风后遗症的中医辨证论治(精)

中风后遗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 08-10-07 10:12:00 ] 作者:杨文学高天 舒编辑:studa20 【摘要】精神状态不协调,生活方式不科学,肥胖、年龄及遗传等为代谢综合征的始动与促进因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情志激动使肝失疏泄,是代谢综合征发病的主要病机之一。因此,治疗以疏肝解郁健脾为首要。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肝脾论治饮食疗法情志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简称MS)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中心的一组症候群的总和,其包括: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IFG及/或IGT)、高血压、血脂紊乱(高TG血症及/或低HDL C血症),全身或腹部肥胖、高胰岛素血症伴胰岛素抵抗、微量白蛋白尿、高尿酸血症等。其包含的成分也在不断扩大[1-3],西医对MS有广泛的研究。故MS已成为近年医学界研究的热点。 中医对此研究稍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健康卫生常识重视不足等,使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在中医界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然而,目前的论治还没有达成共识。所以有必要探讨代谢综合征的辨证论治问题。 1 病因病机 1.1 精神状态不协调(紧张、抑郁、焦虑等)、生活方式不科学(缺少合理的运动、生活起居缺少规律等),肥胖、年龄及遗传等均为其始动与促进因素。其中尤以过食与活动减少为主要病因。《灵枢·决气篇》:“肝气行于左升至肺,肺气行于右及肾,脾胃居中州运转升清降浊……化气上蒸如雾,熏肤充身。”中医气化主要为肝脾的气化功能,饮食物经脾胃消化后,水谷之精微吸收,靠肝的疏泄气化作用,将水谷精微转化为各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气归精,精归化……化生精,气生行……精化为气。”这种气化主要靠肝的疏泄来完成。所以当机体气化功能失常时,特别是肝脾功能不调,多导致气机紊乱,就会发生代谢异常。若饮食不节,嗜食肥甘、膏粱厚味等,损伤脾胃;或情志激动使肝失疏泄;肝失条达,水谷精微无以正化,津液输布及代谢减弱,液从浊化,凝聚成痰,酿成脂膏。肝郁脾虚,痰浊内盛,浸淫脉道,血行不畅而成瘀,气滞血瘀,痰瘀互结,导致气机升降失常,气化功能紊乱,又进一步加重肝脾功能异常及各脏腑间的功能失常,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所以代谢异常应充分考虑与肝脾的气机有密切关系。《吕氏春秋·尽数篇》:“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仝小林等[2-3]认为MS以郁为主:以过食和情志为因,用“郁、热、虚、损”四个阶段来概括其从未病到已病,从潜证到显证的整个过程,因郁而热,热耗而虚,由虚及损,形成MS发生、发展的主线,以脾郁、肝郁是其本,表现可有气、血、痰、火、湿、食六郁。不同阶段表现不同,久而变证百出。《素问·宣明五气论》曰:“久卧伤气,久坐伤肉。”年龄结构代谢综合征发病相对以中老年为多《素问·上古天真论》“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由于肝为刚脏,易动难静,体阴用

中医内科学(中风)模拟试卷4

中医内科学(中风)模拟试卷4 (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11,分数:22.00) 1.和中风关系密切的脏腑是 (分数:2.00) A.心、肝、肾√ B.心、脾、肝 C.脾、胃、肝 D.脾、肾、肝 E.心、肺、脾 解析: 2.中风偏枯不用,肢软乏力,面色萎黄,或肢体麻木,舌淡紫或有瘀斑,苔白,脉细涩或虚弱,治疗何方最佳 (分数:2.00) A.桃仁红花煎 B.天麻钩藤饮 C.当归四逆汤 D.黄芪桂枝五物汤 E.补阳还五汤√ 解析: 3.平素头晕头疼,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喁斜,舌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舌红苔黄,脉弦。其治疗宜选用 (分数:2.00) A.镇肝熄风汤 B.菖蒲郁金汤 C.苏合香丸 D.牵正散加味 E.天麻钩藤饮√ 解析: 4.室外劳作,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身热面赤,舌苔黄腻,脉弦滑者,应首先灌服 (分数:2.00) A.紫雪丹 B.玉枢丹 C.安宫牛黄丸√ D.牛黄清心丸 E.苏合香丸 解析: 5.从病因学角度归类,对中风提出“真中”、“类中”的医家是 (分数:2.00) A.张仲景 B.李东垣 C.刘河间 D.王清任 E.王履√ 解析:

6.下列哪项不是辨别中风闭证与脱证的依据 (分数:2.00) A.口开目合与口噤不开 B.手撒肢冷与两手握固 C.二便自遗与大小便闭 D.躁动不安与静而不烦√ E.肢体软瘫与肢体强痉 解析: 7.中风脱证的治疗方法是 (分数:2.00) A.益气回阳,开窍豁痰 B.养阴熄风,通络开窍 C.回阳救阴,益气固脱√ D.益气养阴,化痰熄风 E.豁痰熄风,辛温开窍 解析: 8.平素头晕耳鸣,寐少梦多,与他人争吵后突发口眼喁斜,舌强语謇,半身不遂,舌红苔黄,脉弦滑。治疗选用 (分数:2.00) A.天麻钩藤饮 B.镇肝熄风汤√ C.牛黄清心丸 D.安宫牛黄丸 E.局方至宝丹 解析: 9.平素头晕耳鸣,腰酸,少寐多梦,突然发生口角喁斜,言语不利,手指动,半身不遂,舌质红好,脉弦细数。其病机是 (分数:2.00) A.脉络空虚,风邪人中 B.肝火偏旺,阳亢化风 C.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D.痰热阻滞,风痰上扰 E.以上均错误 解析: 10.中风的病理性质是 (分数:2.00) A.正虚邪实 B.阴损及阳 C.阴盛阳衰 D.本虚标实√ E.气血亏虚 解析: 11.阳闭的病因是 (分数:2.00) A.痰湿中阻 B.痰热壅盛 C.心火炽盛 D.肝火上炎 E.痰火瘀热√

中风病的辨证要点

中风病的辨证要点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中医内科学》中风病的辨证要点是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卫人网整理如下: 1.了解病史及先兆中老年人,平素体质虚衰或素有形肥体丰,而常表现有眩晕、头痛,或一过性肢麻、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多有气候骤变,烦劳过度,情志相激,跌仆努力等诱因。若急性起病,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为首发症状者一般诊断不难。但若起病即见神志障碍者,则需深入了解病史和体检。 2.辨中经络与中脏腑临床按脑髓神机受损的程度与有无神识昏蒙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大类型。两者根本区别在于中经络一般无神志改变,表现为不经昏仆而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中脏腑则出现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识恍惚或迷蒙为主症,并常遗留后遗症,中经络者,病位较浅,病情较轻;中脏腑者,病位较深,病情较重。 3.明辨病性中风病性为本虚标实,急性期多以标实证候为主,根据临床表现注意辨别病性属火、风、痰、血的不同。平素性情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发病后甚或项背身热,躁扰不宁,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则多属火热为患;若素有头痛、眩晕等症,突然出现半身不遂,甚或神昏、抽搐、肢体痉强拘急,属内风动越;素来形肥体丰,病后咯痰较多或神昏,喉中痰鸣,舌苔白腻,属痰浊壅盛为患;若素有头痛,痛势较剧,舌质紫暗,多属瘀血为患。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表现为气阴不足,阳气虚衰。如肢体瘫痪,手足肿胀,口角流涎,气短自汗,多属气虚;若兼有畏寒肢冷,为阳气虚衰的表现;若兼有心烦少寐,口干咽干,手足心热,舌红少苔,多属阴虚内热。

4,辨闭证、脱证闭者,邪气内闭清窍,症见神昏、牙关紧闭、口噤不开、肢体痉强,属实证,根据有无热象,又有阳闭、阴闭之分。阳闭为痰热闭阻清窍,症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脉象弦滑而数;阴闭为湿痰内闭清窍;,症见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象沉滑或缓。阳闭和阴闭可相互转化,当依据临床表现、舌象、脉象的变化综合判断。脱证是五脏真阳散脱于外,症见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为中风危候。另外,临床上尚有内闭清窍未开而外脱虚象已露,即所谓“内闭外脱”者,此时往往是疾病安危演变的关键时机,应引起高度重视。 5.辨病势顺逆临床注意辨察病人之“神”,尤其是神志和瞳孔的变化。中脏腑者,起病即现昏愦无知,多为实邪闭窍,病位深,病情重。如病人渐至神昏,瞳孔变化,甚至呕吐、头痛、项强者,说明正气渐衰,邪气日盛,病情加重。先中脏腑,如神志逐渐转清,半身不遂未再加重或有恢复者,·病由重转轻,病势为顺,预后多好。若目不能视,或瞳孔大不等,或突见呃逆频频,或突然昏愤、四肢抽搐不已,或背腹骤然灼热而四肢发凉及至手足厥逆,或见戴阳及呕血症,均属病势逆转,难以挽救。 下一篇:中风病的鉴别诊断

脑中风的中医辨证施护

脑中风的中医辨证施护 脑梗死、脑溢血中医称脑中风,是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阻痹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 1 中风的病因 年老体弱,或久病气血亏损,元气耗伤,脑脉失养,气虚则运血无力,血流不畅而致脑脉瘀血不通,烦劳过度,情志相激而引发本病。 2 辨证施护 2.1 中风初期的临床表现及护理:面色苍白或萎黄、气短、浑身无力、出现肢体偏瘫、口角歪斜、言语不清、脉象微细或虚大、神志清楚。护理:此期病情的发展主要取决于是否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首先,将病人头部放平,绝对卧床休息,不要随便搬动,观察意识、瞳孔、呼吸、血压、大小便、脉象和舌苔等变化,即时通知大夫采取有利的抢救措施,如呼吸道分泌物多,用吸痰器及时吸出,呼吸急促、气短,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观察意识是否清楚,瞳孔的变化情况,若起病即现昏愦无知,意识不清,多为实邪闭窍,应立即下胃管,鼻饲参附汤,牛黄清心丸,静脉给予补液、抗炎、醒脑开窍等治疗措施。若忽然昏愦,四肢抽搐不已,或背腹骤然灼热而四肢发凉及至于足,厥逆、呕血等症均属病势逆转,难以挽救。通过护理细致观察病情的变化,为治疗提供有利的依据。 2.2 发病期临床表现及护理:患者意识不清,头晕目眩,一侧面瘫,对侧肢体麻木,无知觉,面色潮红,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高热、大便干、呼吸急促、血压较高。治疗通常静脉给予溶栓、抗凝治疗。护理: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否出现呼吸困难或胸闷、气短等症状,以防发生肺栓塞。避免发生出血现象,3~5天抽血化验凝血全套是否正常,体温上升到39℃鼻饲安宫牛黄丸,头部放置冰袋,保持皮肤清洁每日温水擦洗,注意口腔卫生,每日口腔护理2次。保持大便通畅,从胃管注入一些中药帮助通便,长期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痰液多不易吸出可用雾化吸入使其痰液稀释易于吸出。血压、血脂较高者,应给予降压、降脂药物,以防再次栓塞,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环境安静、整洁,

中风后遗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中风后遗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后遗症系中风发病半年以上而某些临床症状、体征未能消失。中医认为中风的形成,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遇有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烟酒等原因,进而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所致。本病病位在脑,但和肝、脾、肾、心等脏器密切相关。论其病性,多为本虚标实,其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其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临床如能正确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言语功能及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中风后遗症多属本虚标实而侧重在“本虚”,其虚可见气虚与阴虚,但以气虚为多见。按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应以扶正为主。然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言语不利之症俱在,乃瘀血、湿痰阻络而成,故治宜标本兼顾。结合自己三十多年的临床实践,大致可分以下几型,并需随证加减。 1.气虚血瘀型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面色白,气短乏力,自汗出,舌质暗淡,舌苔薄白腻或有齿痕,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治法:益气活血,扶正祛邪。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g,当归10g,赤芍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5g,地龙10g。方中重用黄芪补气,配当归养血,合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以活血化瘀通络。如气虚明显者加党参、太子参以益气通络;上肢偏瘫重者加桑枝、桂枝以通络,下肢瘫软无力者加杜仲、桑寄生、牛膝、地黄、山茱萸等以壮筋骨,强腰膝。半身不遂较重可加穿山甲、水蛭等药加重活血通络;肢体麻木加木瓜、伸筋草、防己以舒筋活络;兼有言语不利者加石菖蒲、郁金等化痰开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肝肾阴虚型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眩晕耳鸣,腰酸腿软,健忘失眠,咽干口燥,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方药:大补元煎加减:熟地10g,山药15g,山茱萸10g,杜仲10g,枸杞子10g,白芍10g,玄参10g,天冬10g,龟板胶15g,鹿角胶15g,阿胶15g,丹参30g,当归10g,红花5g,鸡血藤15g.方中熟地、山药、山茱萸、杜仲、枸杞子、白芍、玄参、天冬以滋养肝肾之阴,龟板胶、鹿角胶、阿胶等以补髓养阴,丹参、红花、鸡血藤以活血通络。如大便干燥加肉苁蓉、当归、火麻仁以滋液润肠;失眠加夜交藤、合欢皮、酸枣仁以养血安神,面红目赤、心烦易怒、眩晕头痛者加钩藤、石决明、龙骨以平肝潜阳;肢体强痉拘急着可加入全蝎、天麻、僵蚕等以熄风止痉。 3.风痰瘀血型证候:此型以实为主,表现为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法:活血化瘀,化痰通络。

中风中医辨证论治

五.中风 中风又名卒中,是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与脑,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语不利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病轻者无昏仆.中风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分为中经络、中脏腑两类。多见于中老年人,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最多见。 西医学中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出现中风表现者,均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 【病因机制】 本病多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复因劳逸适度、情志不遂、饮酒饱食或外邪侵袭等触发.年老气血本虚,或劳倦过度,使气血再衰,气虚则血行不畅,脑脉瘀阻,阴血虚则阴不制阳,风阳动越,夹气血痰火上冲于脑,蒙蔽清窍而发病;五志过极,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迫血上涌于脑而发病;过食肥甘醇酒,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湿化热,引动肝风,挟痰上扰,可致病发;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经络,气血痹阻,肌肉筋脉失于濡养,或痰湿素盛,外风引动痰浊,闭阻经络,而致本病。 本病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其主要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本病的病性属于本虚标实,上盛下虚。标实为风、火、痰、气、瘀,本虚为气血阴阳不足,以阴虚、气虚较多见,而以肝肾阴虚为根本,两者可互为因果.急性期,多以标实证候为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虚实夹杂,或以本虚为主。 【辨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1.辨中经络与中脏腑中经络病情较轻,一般无神志昏蒙症状;中脏腑常有神志昏蒙表现,病情重。病程中,中脏腑和中经络可相互转化,病由中脏腑转向中经络,病势为顺,预后多好;若病由中经络转向中脏腑,则病情加重,预后不良。 2。辨中脏腑之闭证与脱证闭证乃邪毕于内,属实证,症见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若兼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脉弦而数,则为阳闭证;若兼见面白唇黯然,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沉滑缓,则为阴闭证.脱证乃阳气外脱,症见目合口张,肢体瘫软,手撒肢厥,气息微弱,面色苍白,瞳神散大,而便自遗,脉微欲绝等,属中风危候,病性以虚为主,病势危急,预后凶险. (二)辨证分型 1。中经络 (1)风痰入络 证候表现: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斜,口角流涎,舌强言謇(jian),甚则半身不遂,或手足拘挛,关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数。 护治法则:祛风化痰通络。(治疗代表方:真方白丸子加减) (2)风阳上扰 证候表现: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斜,舌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至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

-中医辩证治疗脑出血

中医辩证治疗脑出血 中医治疗脑出血治则治法高血压性中、大量脑出血的中医药治则治法的制定主要以病因病机、闭证的主症以及临床主症出现的机率为依据。对于高血压性中、大量脑出血中脏腑闭证患者,痰淤互阻交结、闭阻神明清窍为主要病机,阳闭证以风、火、痰、淤为主要病因,临床证候以卒发神志不清或朦胧、鼾声呼吸,喉中痰鸣,牙关紧闭,面赤身热,躁扰不宁,气粗口臭,肢体强痉,大小便闭等为特点;阴闭证以邪实正虚为其主要病机特点,其临床证候以卒发神志不清,半身不遂,而肢体松懈瘫软不温,甚则四肢逆冷,面色苍白,痰浊壅盛,静卧不烦等为特点。阳闭与阴闭各有特点,但急性期都以邪实为主,以急则治其标为原则。两证都可用破淤、涤痰、通腑、醒神诸法。本研究所用之通腑醒神胶囊也是据此而立。阳闭证除以上诸法外还使用清热、平肝等法。阴闭证则配合使用益气等法。 ①清热法:中医认为火热炎上,风火相煽,气血上扰,迫血妄行,溢出脑脉之外,痹阻脑髓神机,神明失用,变发神昏、偏瘫诸症。清热在某种意义上能起到清火、泻火、解毒、凉血、熄风、化痰、通腑等作用。火乃热所化,热清火自熄,血自宁,气血腹顺,促进神机宣通,神明复用。清热

可防止热从火化成毒,治已变防未变,达到防止再次脑出血及其并发症,如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 ②平肝法:是指平调肝之阴阳之意,使肝气如常疏泄,不亢不逆。出血中风中脏腑阳闭证发病之时,肝风内动是引动因素,肝之阴阳失调为发病根本;而病起之后,肝阳未必亢盛之极,肝风亦未时见,只需平肝即可。况且,肝阳、肝风、肝火、肝热同出于肝,均为实邪,立平肝之法,平抑肝阳、肝风上逆之势,既可使阳平风熄,肝平阳潜,气血得平;又可防止肝阳化火生风。 ③破淤法:所谓"破淤"者,有消除淤血、逐邪外出寓活血化淤之意,其力猛峻。出血中风中脏腑闭证为络破血溢。离经之淤血,必然阻滞清窍之脉络,影响脑髓气血流通,导致神昏诸症。且病势急骤,病邪凶猛,络破血溢、淤阻脑络、清窍不宣为其当务之急,采取破淤逐邪之法,尽快消除阻滞脑脉之淤血,使脑髓气血流畅。 ④涤痰法:对于出血中风中脏腑闭证患者,有痰除痰,无痰防止内痰的形成。从病者的素质与发病年龄看,出血中风之病,多先有伏痰存在,出血中风之脑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缺氧和缺血,产生脑水肿,甚或颅内高压,在某种意义上,可视为痰淤交结之佐证。出血中风中脏腑闭证病发,血溢脑脉之外,致清阳之气不得舒展,气血不得流通,津液气血不

高血压病的辨证论治

高血压病的辨证论治 中医无高血压病之病名,根据本病的主要症状及其发展过程,属于中医之“眩晕”、“头痛”、“肝风”、“中风”等病证的范围。仅就文献的论述与临床实践,试论本病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如下。 (一)病因病机 从高血压病的证候表现来看,其受病之脏主要属于肝的病变。肝脏的特性,前人的描述:“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其性刚,主动主升,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清肃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宫敦阜之土气以培之。则刚劲之质,得柔和之体,遂其条达畅茂之性,何病之有?”(见《临证指南医案·肝风》)足见肝脏之阴阳能相对的平衡则无病,而肝脏的阴阳得以平衡,又与其他各脏有密切的关系。 情志失节,心情失畅,恼怒与精神紧张,都足以伤肝,可出现肝阳过亢的高血压,肝阳过亢的继续发展,可以化风、化火而出现中风证候(脑血管意外)。肝阳过亢不已,可以伤阴伤肾,又进而出现阴阳两虚的证候。 肝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前人用母(肾)与子(肝)形容两者的关系。先天不足或生活失节而致肾阴虚,肾阴不足不能涵木引致肝阳偏亢,出现阴虚阳亢之高血压。其发展亦可引起阴阳俱虚的高血压或中风等证。

忧思劳倦伤脾或劳心过度伤心,心脾受损,一方面可因痰浊上扰,土壅木郁,肝失条达而成高血压;一方面脾阴不足,血失濡养,肺失肃降,肝气横逆而成高血压。这一类高血压,往往兼见心脾之证。 (二)辨证分型 1. 肝阳上亢 头痛,头晕,易怒,夜睡不宁,口苦或干,舌边尖红(或如常),苔白或黄,脉弦有力。 2. 肝肾阴虚 眩晕,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耳鸣,失眠,心悸,腰膝无力或盗汗,舌质红嫩,苔少,脉弦细或细数。 3. 阴阳两虚 头晕,眼花,耳鸣,腰酸、腰痛,阳痿,遗精,夜尿,或自汗盗汗,舌淡嫩或嫩红,苔白厚或薄白,脉虚弦或紧,或沉细尺弱。 4. 气虚痰浊 眩晕,头脑欠清醒,胸闷,食少,怠倦乏力,或恶心,吐痰,舌胖嫩,舌边齿印,苔白厚油浊,脉弦滑,或虚大而滑。 (三)辨证论治 本病与肝的关系至为密切,调肝为治疗高血压病的重要一环,但治肝不一定限于肝经之药。清代王旭高《西溪书屋夜话录》对于肝

中风病中医诊疗规范指南《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风病》.doc

中风病 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不节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血管疾病。从病理上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 此外,临床以突发眩晕,或视一为二,或言语不清,或不识事物及亲人,或步履不稳,或偏身痛,或肢体抖动不止等为主要表现;而不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麻木等五大症状为主要表现;或兼见其中一两个症状但较轻者,可称为类中风,仍属中风病范畴。 中风病位在脑,病性属本虚标实。起病即见神昏者多为邪实窍闭,病位深,病情重;如昏聩不知,瞳神异常,甚至出现呕血、抽搐、高热、呃逆等,则病情危重,若正气渐衰,多难救治;以肢体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昏者,病位浅,经及时治疗多预后较好,但3/4中风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 诊断要点 1.1.1 疾病诊断临床表现为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

偏不瞬,步履不稳等。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骤然起病。一般出血性中风多动态起病,迅速达到症状的高峰,而慢性中风往往安静状态起病,渐进加重,或有反复出现类似症状的病史。少部分缺血性中风患者可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伴有神志昏蒙。 i 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1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以上临床表现,结合起病形式、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诊断中风病。结合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明确诊断。 1.1.2病类诊断 中经络:中风病而无神志昏蒙者。 中脏腑:中风病而有神志昏蒙者。 起病即出现眩晕、视一为二、瞳神异常、饮水发呛等临床表现者,病情多迅速加重,直中脏腑而出现神志昏蒙。 1.1.3病期诊断 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神昏者可延长至发病4周。 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