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喷汽油机进气歧管的CADCFD设计

电喷汽油机进气歧管的CADCFD设计

电喷汽油机进气歧管的CADCFD设计
电喷汽油机进气歧管的CADCFD设计

排气系统设计开发指南

1.1 主题 本指南制订了与汽车发动机相匹配的消声排气系统的开发流程及设计指南; 1.2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汽车消声排气系统的设计开发

2. 参考标准和相关文件 QC/T 631—1999 汽车排气消声器技术条件 QC/T 630—1999 汽车排气消声器性能试验方法 QC/T 58—1993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方法 QC/T 10125—1997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3.定义 3.1 排气消声器 排气消声器是具有吸声衬里或特殊形式的气流管道,可有效的降低气流噪声的装置。 3.2 插入损失 消声器的插入损失为装消声器前后,通过排气口辐射的声功率级之差。 3.3 排气背压 按QC/T524设置排气背压测量点,当分别带消声器和带空管时,测点处的相对压力值之差。 3.4 功率损失比 消声器的功率损失比是指发动机在标定的工况下,使用消声器前后的功率差值和没有使用消声器时功率的百分比。 4.开发流程及设计指南 4.1 接受产品开发任务并做好开发前的准备工作 开发之初,需要了解如下信息,作为设计输入: 1、发动机的排量、额定功率、额定扭矩等相关参数; 2、整车底盘走向,空间布局; 3、发动机对排气背压、功率损失比的要求; 4、噪声标准的制定; (1)、插入损失大于35dB; (2)、整车车外加速噪声小于74 dB; 4.2 方案设计 1、消声器的容量设计计算 消声器的容量关系到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因此容量的设计将决定整车的动力性。一般地,消声器的容量有如下的计算公式: Vm=k×P Vm=消声器的容量(L) K=0.14 P=输出功率(Ps) 2、消声器的位置确定

发动机进气歧管真空度及其故障诊断技术

发动机进气歧管真空度及其故障诊断技术 1进气歧管真空度△P定义 现代汽车四冲程发动机的进气行程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吸入混合汽,同时因结构及工作原理的需要,空气又必须通过空气滤清器、节气门、进气门等层层“路障”而进入汽缸,时间有限和道路阻塞二者作用使得进气管内的压力低于外界大气压力。进气管内的进气压力与外界大气压力之差,称为发动机进气歧管真空度△P。 △P是各汽缸交替进气时共同作用所形成的。事实上,发动机运行中,空气滤清器之后直至汽缸,进气管内的真空度以空气滤清器、节气门、进气门为分界点,分三段逐次增大。通常若无特殊说明,发动机进气歧管真空度△p约定为“掐头去尾讲中段”,即自节气门至各缸进气门之前该段进气管内的真空度,并且设定该段内的真空度各处相等(微小差异可忽略)。 2△P故障诊断原理 首先,△P取决于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汽油机负荷采用“量”调节,即依靠节气门开度α的变化控制进入汽缸混合气的量,改变发动机输出功率。以满足汽车行驶时的负荷要求。△P随α增大(减小)而减小(增大),随发动机转速n 升高(降低)而增大(减小)。技术状态良好的发动机,△P与α和n具有确定的函数关系:△P=f(α,n)。 其次,△P还与发动机技术状况有关。与之有关的技术状况一般可归纳为4类。其一,进气管道(包括在其上取用真空的真空管路)和汽缸的气密性;其二。空气滤清器和排气系统的“通顺性”;其三,点火正时和配气正时控制的准确性;其四。混合气的燃烧性(即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未燃烧)。 至此,不难推知,以上所述的气密性、通顺性、准确性和燃烧性等4性,无论何者变差。都会破坏发动机△P固有的函数关系△P=f(α,n),即4性变差△P必失常。发动机△P故障诊断技术就是利用此原理,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实测发动机△P,以及与发动机固有的变化规律△P=f(α,n)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对进气管道和汽缸的气密性、空气滤清器和排气系统的堵塞程度、点火正时和配气正时的控制精度以及混合汽的燃烧质量等做出技术状况判断,进而根据△P 的实测值与标准(经验)参考值之差大小,对发动机相应部位或系统进行较为准

全球汽车进气歧管市场研究报告2017目录—英文版

全球汽车进气歧管市场研究报告2017目录—英文版 Published by QYResearch Mar. 2018

Global Automotive Air Intake Manifold Market Research Report 2017 Hard Copy: 2900 USD PDF Copy (single user): 2900 USD Enterprise wide License: 5800 USD Pages: 126 Tables and Figures: 124 Published Date: Dec 2017 Publisher: QYR Automotive Research Center Summary This report studies the Automotive Air Intake Manifold market status and outlook of global and major regions, from angles of manufacturers, regions, product types and end industries; this report analyzes the top manufacturers in global and major regions, and splits the Automotive Air Intake Manifold market by product type and applications/end industries. The major players in global Automotive Air Intake Manifold market include Mahle MANN+HUMMEL Sogefi Aisin Seiki Magneti Marelli Keihin Toyota Boshoku Novares SMG Roechling Aisan Industry Atlas Mikuni Inzi BOYI Geographically, this report is segmented into several key Regions, with production, consumption, revenue, market share and growth rate of Automotive Air Intake Manifold in these regions, from 2012 to 2022 (forecast), covering North America Europe China Japan & Korea & Korea Southeast Asia India RoW

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故障与维修毕业论文

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故障与维修毕业论文 第一章发动机电喷系统概述 1.1电喷系统综述 1.1.1电喷系统的新概念 电喷系统的实质就是一种新型的汽油供给系统。化油器利用空气流动时在节气门上方的喉管处产生负压,将浮子室的汽油连续吸出,经过雾化后输送给发动机,汽油喷施系统则是通过采用大量的传感器受各种工况,根据直接或间接检测的进气信号,经过计算机判断和处理,计算出燃烧时所需的汽油量,然后将加一定压力的汽油经喷油器喷出,供发动机使用。 1.1.2 电喷系统的优缺点 电控发动机系统取消了化油器供油系统中的喉管,喷油位置在节气门的下方或缸,有计算机控制喷油器的精准喷射量。与化油器式发动机比,电喷系统有以下优点: 1)提高了发动机的充气系数,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扭矩。这是因为电喷系统当中没有了喉管,减少了进气压力损失;汽油喷射是在进气歧管附近,只有通过进气歧管,这样可以增加进气歧管的直径,增加进气歧管的惯性作用,提高进气效率。 2)根据发动机负荷的变化,精准控制混合气的空燃比,适应各种工况,使燃烧更充分,降低油耗,减少排气污染,而且响应速度快。 3)可均匀分配到各缸燃油,减少了爆震现象,提高了发动机工作的稳定性,同时也降低了废气排放和噪声污染。

4)提高了汽车的使用性能。在寒冷的冬季,化油器主喷油管易结冰上冻,而电喷系统没有结冰上冻现象,所以提高了冷启动性能。另外电喷系统提供的是高压供油,喷出的气雾滴较小,能与空气同时进入燃烧室混合,因而响应速度快,加速性能好。 电喷系统与传统系统相比可以使油耗降低5%-15%,废气排放量减少20%左右发动机功率提高5%-10%。电控系统无论从燃油经济性发动机动力性,还是排气和噪声等方面都具有传统系统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电喷发动机系统的缺点就是在于价格偏高,维修要求高。 1.1.3 电喷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按其部件功用来看,电喷系统的组成主要有:空气供给系统(气路)、燃油供给系统(油路)和电子控制系统(电路)三大部分。 1.2空气供给系统 作用:为发动机提供清洁的空气并控制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时的进气量。 组成:由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计、进气压力传感器、节气门体、怠速空气调整体、谐振腔、动力腔、进气歧管等。 工作原理:发动机工作时,空气经空气滤清器后,通过空气流量计(L 型)节气门体进入近期总管,在通过进气歧管分配给各缸。节气门体中设置有节气门,从而控制进入发动机的空气量,进而控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在节气门的外部或部设有与主进气道并联的旁通带速进气通道,并由怠速控制阀控制怠速时进气量。 L型——流经怠速控制阀的空气首先经过空气流量计测量。 D型——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测量的是进气歧管的绝对压力,流经怠速控制阀的空气也在此检测围之。怠速控制阀由ECU直接控制。 1.3 燃油供给系统 作用:向汽缸提供燃烧所需的燃油。 组成:汽油泵、汽油滤清器、压力调节器、喷油器等。

进气歧管 的分类.

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的结构研究

目录 一、对进气歧管的认识 (2) 二、进气歧管的设计原则 (4) 三、对化油器、喷油嘴、单点喷射、多点喷射的认识 (5) 3.1 化油器 (5) 3.2 喷油嘴 (6) 3.3 单点电喷 (6) 3.4 多点喷射 (7) 四、可变排气歧管原理 (8) 4.1 变长度 (10) 4.2 变截面 (10) 五、可变进气歧管的分类 (11) 5.1 可变长度进气歧管 (11) 5.1.1 可变长度进气歧管原结构方案 (11) 5.1.2 可变长度进气歧管新方案结构 (12) 5.2 双通道可变进气歧管 (12) 5.3 主副通道式可变进气歧管 (13) 5.4.1 旋转式无级可变进气歧管 (15) 5.4.2 伸缩式无级可变进气歧管 (16) 5.4.3 活动插接可变进气歧管 (16) 5.5 共鸣进气系统的结构 (16) 一、对进气歧管的认识

海狮发动机进气歧管上下体汽车发动机配件-4G22D4进气歧管 在谈到进气歧管之前,先来想想空气是怎样进入引擎的。通过学习活塞在汽缸内的运作,当引擎处于进气行程时,活塞往下运动使汽缸内产生真空,与外界空气产生压力差,让空气能进入汽缸内。举例来说,就像护士小姐将药水吸入针桶内的过程一样,假想针桶就是引擎,那么当针桶内的活塞向外抽出时,药水就会被吸入针桶内,而引擎就是这样把空气吸到汽缸内的。 进气歧管位于节气门与引擎进气门之间,之所以称为歧管,是因为空气进入节气门后,经过歧管缓冲后,空气流道就在此分歧了,对应引擎汽缸的数量,如四缸引擎就有四道,五缸引擎则有五道,将空气分别导入各汽缸中。以自然进气引擎来说,由于进气歧管位于节气门之后,所以当引擎油门开度小时,汽缸内无法吸到足量的空气,就会造成歧管真空度高;而当引擎油门开度大时,进气歧管内的真空度就会变小。因此,喷射供油引擎都会在进气歧管上装设一个压力计,供给ECU(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又称“行车电脑”、“车载电脑”等。从用途上讲则是汽车专用微机控制器,也叫汽车专用单片机。电控单元的功用是根据其内存的程序和数据对空气流量计及各种传感器输入的信息进行运算、处理、判断,然后输出指令,向喷油器提供一定宽度的电脉冲信号以控制喷油量。电控单元由微型计算机、输入、输出及控制电路等组成)判定引擎负荷,而给予适量的喷油。 再次通过区分进气管、进气歧管和进气道三者来认识进气歧管。进气管是指空气从进气口进入,通过空气滤清器,直到要进入各个气缸前的这一段管道,是发动机的主要进气管路,也是总的进气管路。进气歧管是指空气从进气管进入各个气缸,空气往各个气缸分配的这一段管子,每个气缸有一个进气歧管。进气歧管的设计保证了各个气缸进气分配合理均匀。进气道则是

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改装详细解说

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改装详细解说 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进气歧管、进气门机构等。空气经空气滤清器过滤掉杂质后,流过空气流量计,经过进气道进入进气歧管,与喷油器喷出的汽油混合后形成比例适当的可燃混合气。通过进气门进入气缸点火燃烧,产生动力。 一、容积效率与充气效率 发动机运转时,每一循环所能获得空气量的多少,是决定发动机动力大小的基本因素。发动机的进气能力是用发动机的容积效率及充气效率来衡量的。 1、容积效率 容积效率是指每一个进气行程中,气缸所吸入的空气在标准大气压力下所占的体积与气缸活塞行程容积的比值。 由于空气进入气缸时,气缸内的压力比外面的大气压力低,而且压力值会有所变化,所以采用标准大气压的状态下的体积作为共通的标准。由于进气阻力及气缸内的高温作用,将吸入气缸的空气体积换算成标准大气压下的状态时,一定小于气缸的体积,因此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容积效率一定小于1。降低进气阻力、提高进气压力、降低进气温度、降低排气回压、加大进气门面积都可提高容积效率,而发动机在高转速运转时则会降低容积效率。 进气歧臂的长度对容积效率也有影响,因为进气歧管长度的变化引发了与容积效率有关的脉动及惯性效应。较长的进气歧管有利于提高发动机低转速时的容积效率,最大扭矩也会提高,但随着转速的提高,容积效率及扭矩都会急剧降低,不利于高速运转。较短的进气歧管则可提高发动机高转速时的容积效率,但会降低发动机的最大扭矩及其出现时机。因此,若要兼顾发动机高低转速的动力输出,维持在各转速下均有较高的容积效率,就要采用可变长度的进气歧管。 2、充气效率 充气效率是指每一个进气行程所吸入的空气质量与标准状态下(1个大气压、20℃、密度为

进气系统设计计算报告

密级: 编号: 进气系统设计计算报告 项目名称:力帆新型三厢轿车设计开发 项目编号: ETF_TJKJ090_LFCAR 编制:日期: 校对: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1 进气系统概述 (2)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2) 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2) 2 进气系统结构的确定及设计计算 (2) 进气系统设计流程 (2) 进气系统流量的确定 (3) 拟选定空气滤清器的允许阻力计算及设计原则 (4) 滤清效率要求 (7) 空滤器滤芯面积确定及滤纸选用 (8) 进气系统结构的确定 (9) 进气系统管路阻力估算 (10)

3 结论 (12) 4 参考资料及文献 (12) 1进气系统概述 1.1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在国内外同挡次同类型轿车的进气系统结构深入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和选型,系统设计满足发动机获得高的充量系数,尽可能低地降低发动机的功率损失.此外为了适当降低发动机的进气噪声,在管路中布置谐振腔. 1.2 系统的基本组成 进气系统一般由空气滤清器入口管,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出口连接管,节气门体,怠速控制阀阀体等组成. 2系统结构的确定及设计计算 2.1 进气系统流量的确定 LF7160选用的发动机为宝马型电喷发动机,发动机对进气系统流量的要求取决于发动机本身的因素,即发动机的排量和发动机的工况要求,不同的工况有不同的流量要求.在进气系统流量满足的情况下,发动机实际充入的空气取决于自身的因素,首先,初步确定发动机最大功率工况点进气流量。 式中: V——发动机排量3m; n——最大功率点转速min /r; η——充量系数; 1 η——汽缸数效率; 2 τ——冲程数,四冲程取2,二冲程取1 上式中发动机参数

马自达6发动机进气系统可变进气歧管工作原理

马自达6轿车在进气系统上为了保证最大的进气量,共有五大先进装备,称之为“VAD+VIS +VTCS+ETC+S-VT”,这是马自达6轿车独有的先进技术。 (一)VAD-Variable Air Duct可变进气道 功能:可在PCM的控制下,在发动机大功率输出时适时打开VAD气道(多打开一个气道,相当于气道口径变大),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发动机空气量的需求充分发挥发动机的动力性能。 (二)VIS- Variable Intake-air System可变进气歧管 功能:在PCM的控制下,在小负荷低转速到大负荷高转速范围内都保持高的扭矩。 工作原理:改变有效进气歧管的长度,有效控制进气气流在进气道中的流动惯性,使气流的流动压力波的频率和进气门的频率在不同工况下适时吻合,进而最大程度保证发动机在任何工况的进气量。实质是利用的中惯性谐波增压的原理来实现发动机的最大进气量。当发动机转速低于4400转时,VIS不起作用,VIS阀门是关闭的,气流的路径较长;当发动机转速大于4400转时,VIS起作用,VIS阀门是打开的,气流的路径是较短;这样满足不同工况的空气量的需求。 (三)VTCS- Variable Tumble Control System可变涡流控制 功能:在不同的水温和转速下将进气歧管的开度打开不同的开度,以满足发动机各个工况空气的需求。 原理:在同一工况下,不同的VTCS阀门开度,使得进入发动机的气流流速发生改变,形成涡旋,涡流即是我们常说的旋涡,使得发动机的油气混合达更加充分。特别是发动机在低温冷起动 和发动机处于低负荷时,混合气的雾化不好,燃烧不充分,排放不良,为了改善低温时汽油的雾化水平,提高发动机的排放水平,使马自达6的排放水平达到和超过欧Ⅲ标准。工作过程:当水温低于62度左右,并且发动机的转速低于3750转时,使进气管的通道面积减小;随着水温的进一步提高,转速进一步上升,VTCS阀的开度完全打开,进气管的面积达到最大。 (四)ETC-Electronic Controi Throttle Valve电子节气门 顾名思义它不是由油门拉线控制进气总管的开度而是利用直流电机通过减速机构来自动实现的。 功能和工作过程:它具有普通节气门的基本功能,其作用是打开进气歧管在总管上的通道,不同工况打开不同的开度,一般轿车的节气门都是由脚踏板带动的油门拉线控制。但这种拉线控制的节气门在急加速等特殊工况时有进气迟滞现象,也就是说在急加速等特殊工况时,节气门的开度信号通过节所气门位置传感器已送出,但实际进入气缸的空气并没有及时跟进,而且节气门处在气流扰动下并不是很平稳,因此空气量并不稳定,加速不理想和不稳定。而电子节气门可根据节气门位置信号,PCM直接驱动直流电动机快速作响应,及时地将节气门打开所需的开度,而且电子节气门在自身减速机构的自锁作用下,不会因为气流的

进气岐管真空度的检测与诊断

进气岐管真空度的检测与诊断 用真空、压力表检修汽车发动机及相关故障 一、真空表的使用及检查的内容 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进气歧管内将会产生一定的真空度,这个真空度是直接来源于发动机的真空。该数值同汽车的排气量和压缩比有着密切关系,但是这一真空度的大小、稳定与否将直接反映出发动机的总体性能与故障部位。测试发动机进气歧管的真空度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怠速测试、急加速测试和排气系统阻塞测试。 在测量一台发动机时,只要发动机能转动(运转起动机),或在不同转速范围内均可对发动机的真空度进行测量,在测量时把真空表接于节气门后方的进气歧管上,并通过不同的转速与读数来分析和判断故障的部位。真空是低于大气压的压力,测量单位一般是“-KPa"。一台性能良好的发动机运转时的真空度比较高。当节气门在任何角度保持不变时,只要发动机转速加快,或是进气歧管无泄漏且气缸密封性良好,真空度就会增加。当发动机运转比较慢或气缸进气效率变低,那么歧管内的真空度就会变低。 下面介绍各种工况下的真空度测试方法。 一.怠速真空度测试 接上真空表,发动车子怠速Idle speed运行至水温稳定,一台性能良好的发动机,根据其排气量和压缩比的不同,怠速运转时,真空表读数应在-50~-80kPa之间,而且稳定。 若测量值不在此范围,要根据不同情况,加以分析,以判断故障所在。 1、如果怠速测试时的真空表读数不正常 则应进行以下检查:①检查初始点火正时;②检查配气正时;③检查气缸压力;④检查曲轴箱强制通风控制阀。例如,如果怠速测试时真空读数低于正常数值但是稳定,除了节气门的密封和怠速阀的旁通有问题外,可能原因如下:点火正时推迟,配气正时延迟(过松的正时齿带或正时链条),凸轮轴升程不足。 2、如果怠速测试时的真空表指针有规律的下跌6~9kpa 则应进行以下检查:①查出工作不良的火花塞,包括高压线等;②查出烧坏的气门(压力测试);③查出烧坏的活塞(压力测试)。 3、如果发现真空表读数值不规则地下降到-10~-27kpa时 则应进行以下检查:①检查火花塞;②查找卡滞的气门;③查找卡滞的气门挺杆或液压挺杆;④查找严重磨损凸轮轴。 4、如果真空表指针缓慢摆动于-27~-34KPa之间 则应进行以下工作:①(如果是化油器车)调整化油器,混合气可能太浓;②检查火花塞(火花塞间隙可能太小); 5、如果怠速时真空表指针很快的在-47~-61KPa之间摆 则说明:进气门挺杆与导管磨损、配合松旷。如果真空表指针在-34~-76KPa之间缓慢摆,并且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升高摆动加剧则说明气门弹簧弹力不足。 6、如果怠速时真空表指针在-38~-61KPa之间来回摆动 原因通常为:气门漏气,气缸垫损坏,活塞损坏,缸筒拉伤。 7、如果怠速时真空表指针在-18~-65KPa之间大幅度摆动多半是由气缸衬垫漏气所引起的。 8、如果发动机怠速过高,测试歧管真空度(绝对值)小于40KPa。 说明是发动机的节气门之后的歧管或总管漏气,漏气部位多数是歧管垫以及与歧管相连接的许多导管。如真空助力器气管等。 9、如果发动机启动困难,保证不了稳定怠速运转、只要测试发动机的真空度(绝对值)在50kpa以上

进气系统设计计算

进气口位置: 进气系统的设计须满足以下条件: ●避免机舱内热空气吸入 ●避免雨滴和雾气直接吸入 ●避免排气灰尘吸入 ●从空滤器至涡轮增压器入口之间的进气管必须由耐蚀材料制成 ●进气系统使用的分离式接头(如罩与空滤器外壳的接头)必须位于空滤器上部 ●进气系统必须能够进行定期维护,且进行维护时不需要打开空滤器和涡轮增压器之间进气系统的任何部件 ●尽可能低的系统阻力,以保证最大限度的利用柴油机功率 ●进气系统部件之间的接头和其它接合处,比如与空压机的接头,必须保持有效密封,避免灰尘或其它污染物进入过滤空气中。 进气口尺寸应设计得足够大,且没有锐弯和面积改变,为减小阻力,还应有平滑的转换导管来与进气管相连。发动机舱应充分通风,来发散出这些热量。为保护热敏元件,发动机连续运转时机舱内的最高温度不允许超过(推荐) 空滤器的选择及布置: 一、根据发动机厂家推荐在2200rpm是所需空气流量为1500m3/h,结合以下计算: 1发动机性能参数: 发动机型号:L340 额定功率Ne(kW):2505 额定转速n(r/min):2200: 排量Vh(L):8.9(C系统8.3) 空滤器流量VG(m3/h)的确定 ⑴增压后发动机所需的空气流量V(m3/h)的确定 V=Vh×n/2×60/1000=8.9×2200/2×60/1000=587.4(m3/h) ⑵发动机所需理想状态空气量Vo(m3/h)的确定(汽车设计理论) V o=ε×(ToT)0.75×V×ηvo×ψs 式中:V o-发动机所需理想状态空气量(m3/h) 大气环境温度(k)取313(273+40);T-增压中冷后气体温度(k)取333(273+60)(要求不高于环境温度的20);ηvo-充气效率取0.87(推荐);ψs-扫气效率取1.05 ε-增压比2.18 V o=2.18×(313333)0.75×587.4×0.87×1.05=1116.67(m3/h) ⑶空压机流量Vk(m3/h)的确定(推荐为320L/min) bVk=Vkh×nk×601000 式中:Vkh-空压机公称排量(L);nk-空压机的转速(r/min); Vk=0.229×1400×601000=19.2(m3/h) ⑷空滤器流量VG的确定(空滤器流量上述设计的储备流量) VG=1.066×(V o+Vk)=1.066×(1116.67+19.2)=1212(m3/h) L考虑到以后布置功率加大380马力发动机 结合两者得出按照发动机厂家的推荐空滤器流量≥1500 m3/h5 二、流通面积的确定 在确定了空滤器容积大小的同时,还应校核一下系统中所允许的气流流速。进气系统内的气流流速不宜超过30m/s,因为过高的气流流速会产生很大的流阻和进气噪声,对发动机会造成过大的功率损失。依据这一原则,在结构设计前先要确定空滤器进口、出口及连接管等部位允许的最小流通面积。 最小流通面积Smin=V o/(3.6×Vmax)×10-3(m2)

可变进气歧管在发动机中的应用

可变进气歧管 技术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应用 V ariable intake manifold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in the automotive engine

摘要 进气系统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进气歧管,它就是一支引导气流的管子,空气经过滤清器之后,在此进行油气混合,并输送到汽缸进行燃烧。由于混合气是具有质量的流体,在进气管中的流动千变万化,工程上往往要运用流体力学来优化进气管的内部设计,例如将进气歧管内壁打磨光滑减少阻力,或者刻意制造粗糙面营造汽缸内的涡流运动。但是,正如前面所说,汽车发动机的工作转速高达每分钟数千转,各工作状态下的进气需求不尽相同。于是,天才的工程师们对进气歧管进行了深层次的开发——让它也能“变”起来。 关键词:进气系统进气歧管汽车发动机

Abstract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take system is the intake manifold, it is a guide tube flow of air through the filter, the oil and gas in this mixture, and transported to the cylinder for combustion. As the mixture is a mass of fluid flow in the intake manifold of the ever-changing, often on a project to optimize the use of fluid into the pipe interior design, such as intake manifold wall polished smooth to reduce resistance, or deliberately created to create a rough surface vortex motion within the cylinder. But, as I said before, the car engine working speed of up to several thousand per minute switch, the working conditions of the intake needs vary. Thus, the genius of the engineers on the intake manifol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eep level - it can "change" them. Keywords: Intake Air intake manifold Automotive engine

进气歧管设计

本文件所有内容及图片,其所有权归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拥有,未经奇瑞汽车有限公 司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此文件(包括其中部分或整体),以及提供给第三 方,否则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进气歧管总成设计指南 Part Design Guideline of Intake Manifold 编 制: 郭 栋 审 核: 江 雪 峰 批 准: 杨 俊 伟 日 期: 2007.9

本文件所有内容及图片,其所有权归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拥有,未经奇瑞汽车有限公 司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此文件(包括其中部分或整体),以及提供给第三 方,否则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目录 一 进气歧管概述 (3) 1.1 进气歧管的功用................................................................................................................3 1.2适用范围.............................................................................................................................3 1.3 进气歧管的总成结构以及组成. (3) 二、进气歧管开发流程 (6) 2.1开发流程.............................................................................................................................6 2.2概念设计.............................................................................................................................7 2.3布置设计.............................................................................................................................7 2.4详细设计.. (8) 三、进气歧管设计 (9) 3.1 设计原则............................................................................................................................9 3.2 分析计算..........................................................................................................................10 3.3 参数选定..........................................................................................................................11 3.4 设计方案的选定..............................................................................................................16 3.5 材料的选择......................................................................................................................16 3.6 技术要求..........................................................................................................................17 3.7 试验验证.. (17) 四、进气歧管建模.....................................................................................................17 五、进气歧管的一些先进技术 (19) 5.1 我公司应用的一些先进技术..........................................................................................19 5.2 目前在世界上应用的一些先进技术 (22) 六、进气歧管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26) 6.1 进气歧管支架断裂..........................................................................................................26 6.2 摆臂脱落..........................................................................................................................27 6.3 金属进气管和支架断裂..................................................................................................27 6.4 进气歧管总成装配干涉.. (28)

02进气系统教案

A 组织教学学生考勤填写日志 B 课前提问 C 导入新课 第二节进气系统 (一)进气系统的组成与型式 进气系统是测量和控制汽油燃烧时所需要的空气量的。其组成是由测量空气流量的方式决定的,根据测量空气流量的方式不同,进气系统有质量流量式的进气系统(用于L型EFI 系统)、速度密度式的进气系统(用于D型EFI系统)和节流速度式的进气系统三种。 (二)进气系统主要零部件的结构 1、空气滤清器 电控汽油喷射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与一般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相同,注意安装方向。 2、空气流量计 目前汽车上所用的空气流量计主要有叶片式空气流量计、卡门涡旋式空气流量计、热线式空气流量计和热膜式空气流量计等四种。 (1)叶片式空气流量计 图1-6所示是叶片式空气流量计的结构,图1-7所示是叶片式空气流量计的空气通道,图1-8所示是叶片式空气流量计的电位计部分结构。 叶片式空气流量计由测量板(叶片)、缓冲板、阻尼室、旁通气道、怠速调整螺钉、回位弹簧等组成,此外内部还设有电动汽油开关及进气温度传感器等。 当吸入空气推开测量板的力与弹簧变形后的回位力相平衡时,测量板即停止转动。用电位计检测出测量板的转动角度,即可得知空气流量。 叶片式空气流量计电位器的内部电路如图1-10所示,电位计检测空气量有电压比与电压值两种方式。在VB端子上加有蓄电池电压而形成电压VC,那么,检测出来的是VB-E2与VC-VS的电压比。如表1-1中的图所示。电压值的检测方法为:吸入空气量∝随电位计动作变化的电压值。 当在VC点加上一定的电压(+5V)时,电位计滑动触头的动作随吸入空气量变化,VS-E2间的电压变化直接作为吸入空气量信息,把滑动触头电压值送入电控单元并进行A/D变换,即可以数字信号输出检测结果。滑动触头电压与吸入空气量成正比,呈线性关系。 表1-1为以电压比与电压值两种检测方式的对比表。

进气系统设计开发指南--排气室

进气系统设计指南

进气系统由于整车布置需要,整体布置在机舱内右侧,由于现有车型进气系统都是布置在车体左侧,因此,相对现有车型,进气系统设计变动较大。 1. 进气系统的构成和布置 1.1空滤器总成的布置 空滤器的布置在机舱右侧。 1.1.1 空滤器的型式 空滤器采用塑料壳体,本体和上盖壳体上下分开型式,进气口在本体,向车 体右侧,出气口在上盖,出气口带法兰与空气流量计通过两个螺栓联接,法 兰口粘接有橡胶密封圈保证与流量计接触端面密封。 1.1.2滤芯的结构型式 滤芯采用折叠的无纺布通过注塑框架固定平板式结构,橡胶密封圈保证与空 滤器壳体密封面密封。 1.1.3空滤器总成的安装方式 空滤器总成采用三点固定方式,两点利用现有的孔位,固定金属安装支架, 另一点借用动力转向罐支架。 1.2 进气导管的构成和布置 进气导管由进气隔热板进气导管与谐振器导管口构成 1.2.1 进气导管的结构 进气导管由进气隔热板和进气导管构成,隔热板一方面起隔热作用,同时起 固定进气管的作用。进气口从右侧翼子板引导进气,另一歧管连接谐振器管 口。 1.2.2 进气导管布置位置 进气导管通过进气导管的隔热板卡装在引擎盖右侧内支撑板的长方孔内。

进气导管进气口大气侧,管口内径为:80mm 1.2.4 进气导管安装方式 进气导管通过进气导管的隔热板卡装在引擎盖右侧内支撑板的长方孔内,另一端卡装在空滤器本体。 1.3 谐振器的结构和布置 谐振器的型式采用亥姆霍兹(Helmholtz)共振腔, 1.3.1 谐振器的布置位置 谐振器布置在翼子板右侧内, 1.3.2 谐振器的基本尺寸 谐振器管口内径为:40mm,连接管的长度为:35mm 1.3.3 谐振器的安装方式 谐振器通过两个金属支架,固定在引擎盖右侧,利用现有侧孔位,通过螺母固定。 1.4 进气胶管的结构和布置 进气胶管根据与空滤器联接的流量计的位置和发动机进气口位置设计布置1.4.1 进气胶管的结构 进气胶管中部设计三个波纹,胶管外侧面布置纵横交叉加强筋,加强筋间距22~28mm,容易吸塌的部位,加强筋的高度为5mm,其他部位加强筋高度为4mm。 1.4.2 进气胶管布置位置 进气胶管根据流量计和发动机进气口位置确定,保证与护风圈(间隙30mm 以上)、引擎盖间隙(30mm以上),同时考虑检查机油量时,插拔机油尺干涉检查。

浅谈汽车进气系统的设计布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98177848.html, 浅谈汽车进气系统的设计布置 作者:刘洁 来源:《科技视界》2015年第26期 【摘要】本文分别论述了空气滤清器、进气管路、汽车原始进气口的安装与布置并要求 对空气滤清器的一个选型。发动机之所以早期出现烟大、油耗高、无力、磨损等故障都是与汽车进气系统的安装不是很合理,还有其设计布置有很大的关系,然而为了使其进气系统设计布置和安装的更加合理,在新车型开发的时候,汽车生产企业和发动机生产企业应该联合开发,并且装配完成后要进行联合评审确认,最后两两联合开始对汽车的进气系统进行改进。 【关键词】进气系统;设计布置;汽车 主要组件有增压器、原始进气道、中冷却器、空气滤清器、连接管路等。然后把空气或者是混合气开始导入到发动机的气缸零部件集合体里,我们称之为发动机进气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发动机提供干燥、充足并且清洁的空气。如果说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的话,那么进气系统就是发动机的筋脉。然而进气系统的布置和安装将会直接缩短发动机的寿命还会大大影响到发动机的一些功能的发挥,还有其工作的稳定性,以及环保性和可靠性。根据统计表明,发动机之所以出现早期磨损、油耗高、烟大、没有力等故障,绝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和进气系统设计布置的安装十分不合理造成的,其所占比例在90%以上。通常原始的进气道与连接管路截面积越大,管壁越圆润,因此弯曲也越少以及中冷却器的冷却能力越强,空气滤清器额定流量越大,因此整个进气系统的性能就越好,发动机性能也就越来越棒。 1 进气系统的原理简介以及噪音 1.1 原理简介 进气系统由空气、空气流量计、怠速调整螺丝钉、节气门、急速控制阀、热控制阀、还有发动机一起组成。进气系统则要求其进气的阻力尽可能要小,并且能够保证发动机的功率损耗减小;要想满足发动机其额定的充气量要求,就必须得具有最高原始的滤清效率和其全寿命滤清效率,并且要在规定的阻力之内要具备良好的储尘能力,还有一点就是其空滤器的密封性一定要好。 1.2 系统的噪音 空滤器和谐振腔的容积之和就是消声容器,而进气系统和消声容积有相当大的关系,其容积越大就越好。对于谐振腔来说面积越大,其容积就越大,一般来说可以用在消声的频率越低,其消声的频带也将越宽。然而对于空滤器来说,它的容积越大,其消声量也将越大。这个可以调节的频带也将越宽。然而,在一定的消声容积情况下,最为关键的就是需要合理的匹配不同的消声单元。

汽车进气歧管真空度

进气歧管真空 真空度是由发动机在活塞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他可以反应一台发动机各工况的工作状况是否正常,当喷油量大时,其真空度(负压)变,使发动机运转平稳有力·加速良好(混合气稀真空度小)对于汽车来说,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排气行程的作用,在进气歧管就产生真空度,这个真空度是由各缸交替进气过程时造成的,进气歧管真空度的大小以及稳定性,就和发动机的转速··~缸数,点火时间的可能性,可燃混合气的品质,(真空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另外还受节气门开度的影响成正比,节气门开度的大小等于发动机的负荷。用真空表检测发动机进气歧管真空度的大小。把真空表接节气门后边,启动发动机,在正常情况下,进行怠速运转,即可获取真空度数值的变化,就可判断发动机存在的故障。 真空度可检测发动机故障的范围 1.汽油机的正常运转,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以及一定比例的混合气。 2.是要一个能使混合气体进气。压缩和燃烧的场所 3.是要一套标准的点火装置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而且第二个条件与发动机进气歧管真空度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一个和第三个和真空度的变化存在间接的联系,因此利用真空度检测进气歧管真空度,可以影响上面三个故障的原因分析和判断,特别是进气系统密封性的检测最有效 实践证明,利用真空度检测进气歧管真空度的方法,同时对发动机因机械部分造成的故障,如:气缸盖,气缸垫,活塞,活塞环,气门,气门座,气门导管,气门弹簧,液压气门挺杆,节气门衬垫,进气歧管热和喷油器的密封。同时还可以对发动机的正点火正时,配气相位和可燃气体混合度的不正确所产生的故障进行有效检测,另外,还能检测废弃再循环(EGR)和曲轴箱强制通风(PCV)装置的密封性不良造成的故障 进气管真空度的检测

-B15发动机进气系统设计及分析

课程论文 题 目:B15发动机进气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 学生姓名: 学 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班 级:交通运输09-3 指导教师:高志鹰 副教授 2012年12月28日 学校代码: 10128 学 号: 2

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课程名称: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班级:交通运输 学生姓名: ___ 学号:200 指导教师:高志鹰 一、题目 B15发动机进气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 二、目的与意义 根据《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学习的知识,系统分析B15发动机进气系统设计及性能同时结构组成及基本的工作原理,掌握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原理三、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设计要求、图纸量、工作量要求等) 根据参考文献,系统学习并分析B15发动机进气系统结构组成及基本的工作原理;按照《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书写规范》撰写课程论文。 四、工作内容、进度安排 12月21日—12月22日:根据任务书要求,查阅、学习相关参考文献; 12月22日—12月23日:提交论文提纲; 12月23日—12月25日:根据指导教师修改后的论文提纲撰写论文初稿; 12月25日—12月26日:根据指导教师对论文的修改意见修改论文; 12月26日—12月28日:提交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胡军义. 柴油机废气再循环(EGR)电控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 [2] 古国栋.柴油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EGR)热交换器仿真模拟与结构设计[D].华中科技大 学,2007. 审核意见 同意。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指导教师下达时间 2009年 12月 18日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