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文献资源共享的初步实践——以嘉兴地区公共图书馆为例

区域文献资源共享的初步实践——以嘉兴地区公共图书馆为例

区域文献资源共享的初步实践——以嘉兴地区公共图书馆为例
区域文献资源共享的初步实践——以嘉兴地区公共图书馆为例

区域文献资源共享的初步实践——以嘉兴地区公共图书馆为例

摘要:通过对嘉兴地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确立了初步共享的步骤,并且付诸于实践。提出了书刊资源“联邦制”形式共享的创意并通过技术手段得到了实现,还在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分馆建设诸方面作了尝试,为区域文献资源共享作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区域文献资源共享实践

嘉兴市现有市、县(市)公共图书馆6个,遍及全市的乡镇、街道图书室60多个。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图书馆事业发展很快,图书馆(室)建筑面积和基础设施建设在浙江省处于较高水平。当前各图书馆突出的问题是图书信息资源不足制约了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高。主要原因是各馆普遍存在购书经费不足的问题,经费高的馆年购新书12000册左右,而少的仅3000册上下;乡镇、街道图书馆(室)没有列入城市财政的预算供给范围,它的资源补充、人员经费都得不到稳定的资金保证,一半左右的图书馆(室)年增新书为零;全市只有嘉兴市图书馆购书经费在100万元以上。这些图书扣除复本数和各馆之间的重复,种数也就少得可怜了。嘉兴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文献信息需求旺盛,而这些图书与日益增加的读者需求相比较严重失衡。由于经费不足,不仅图书购入少,而且一些网上信息资源和其它数字资源的建设也都显得滞后。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一是要靠政府加大对图书馆事业的投入,增加购书经费;二是要在本地区内实现文献资源共享,把各个馆现有的资源整合起来。因此,实现全市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是当前条件下的一种最优化选择,而且对图书馆事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将会产生很大的作用,也是当前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一项举措。

1. 实行全市图书馆信息资源初步共享的可行性

1.1 领导重视。嘉兴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文化建设,把“图书借阅一卡通”建设、万册图书下农村活动列入了《嘉兴市文化名城创建工作2005年行动纲领》中,并作为我市建设人文嘉兴、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具体举措,领导的重视为我们开展资源共享工作明确了目标,提供了组织、资金方面的支持。

1.2 交通便利。目前我市各图书馆所藏资源以印刷型为主,所以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图书借阅一卡通”,实现通借通还是目前文献资源共享的重要内容。而我市便利的交通网络为实行“图书借阅一卡通”提供了基础。中心城市(嘉兴)

与6个卫星镇间“15分钟交通圈”,连接5个县(市)“半小时交通圈”,县城到每个乡镇公交车直达。发达的交通使得本地区内跨县、市的文献通借通还不仅可能,而且很有意义。

1.3 网络普及率提高,技术比较成熟。我市的六个公共图书馆都设有电子阅览室,10M以上宽带上网。乡镇图书室依托文化部“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大都采用ADSL上网。2004年下半年开始,为推进“文化资源共享工程”进基层,我们采用VPN技术,搭载因特网建立了由市馆、部分县馆、乡镇图书室和一些社区图书室组成的虚拟网络。经过一年多使用,网络比较稳定,速度也较快。嘉兴地区文献资源共享网可以在已建的“共享工程”网络基础上扩容建网,因大部分图书馆(室)都已上因特网,所以建网投资比较小。

1.4 各图书馆自动化基础较好。六个公共图书馆早已实现文献借阅自动化管理,且半数以上采用南京图书馆开发的力博图书管理系统,剩余的馆也准备把ILAS5 0升级为力博系统。相同的软件平台有利于共享网络的建设。

2. 实行嘉兴市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步骤

2.1 由文化主管部门牵头,成立嘉兴地区文献资源共享协调办公室,负责各图书馆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纵向、横向联合,确保文献资源馆际共享的有序开展。

2.2 建立一套可操作性的、健全的协作机制,制订文献资源馆际共享的操作规程和具体办法,保障各成员馆的权利,也明确各自的义务,同时制订各种业务工作规范。

2.3 建立一个信息资源传输的网络,即依托因特网建立一个由各图书馆参加的VPN虚拟局域网。(VPN是Virtual Private Network的缩写,中文译为虚拟专用网,它是一种通过ISP或其他NSP,在公网中如因特网上建立用户私有专用数据通信网络技术,是一种通过私有隧道在公共数据网上仿真一条点到点的专线技术。)

2.4 抓住重点,以条件成熟的图书馆为突破口。根据目前情况,建立我市各类各级图书馆的共享网络条件还不够成熟,我们先选择在县(市)区图书馆、个别乡镇图书室之间建立共享网。因为县(市)区图书馆、乡镇图书室同属一个系统,协调比较方便,而且有文化部的“共享工程”网络基础。待条件成熟,再

在其他类型图书馆间逐步铺开。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6年第2期(总第106期)沈红梅区域文献资源共享的初步实践

3. 实行嘉兴地区图书馆文献资源初步共享的内容和方法

3.1 在五县二区公共系统图书馆间实行书刊借阅“一卡通”,实现书刊联合编目和通借通还。目前,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仍以印刷型书刊为主,所以书刊的联合编目和通借通还是文献资源最基础的共享。嘉兴市各个公共图书馆之间目前正在采用“联邦制”形式建立书刊借阅的“一卡通”工程。实现的手段是这样的:各个图书馆统一采用力博图书馆管理软件,且拥有独立的计算机业务管理系统,馆与馆之间采用VPN虚拟网络技术实现联网。网络中各成员馆既联成一体又相互独立。从联成一体的概念来讲,网络中有包括所有成员馆书目的联合目录,即读者能同时查到所有成员馆的书目,各成员馆之间可以相互套录书目;读者只要在一成员馆中办了借阅证,就能在所有成员馆借阅书刊,且通借通还。就相互独立而言,各成员馆有完整的目录体系和借阅体系,当读者在所属馆借阅书刊时,网络是否通畅不影响他的借阅。这种形式的联合,各馆之间互相平等,对网络的压力也比较小,扩充性也好。其他系统的图书馆只要采用力博图书馆管理软件,遵守共享的规则,也能较顺利地加入到共享的体系中来。目前在公共图书馆系统内试行,成熟后再在其他馆全面推广。

3.2 以嘉兴市馆为主,建立嘉兴市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中心,其他各馆(室)共享数字资源。从上世纪末开始,市图书馆已开始数字资源的建设,近几年来加大了对数字文献的投入。目前,市馆数字资源中心有方正数字图书约7

万种,门类涉及各个学科;《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全部九个专辑,7200

种期刊,文献1550万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文献37万篇;《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8万篇;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自建资源(包括优秀讲座、地方文献数据库、各图书馆馆藏书目数据库、经典电影等等)400G。这些数字资源我们已经通过异构平台进行了整合,使用非常方便。如何把这么丰富的数字资源让本市范围内的图书馆共享,我们的做法是这样的:①对于有完全版权的数字资源如方正数字图书,我们在局域网和因特网上同时上网。通过局域网让成员馆的每台电脑都能查看数字图书,即在局域网内实现高度的共享。在让读者共享方面,各馆都有权力和义务发放数字图书卡,供读者在因特网上查看数

字图书,发卡所得费用作为共建资金上交市馆购买更多的数字图书。②对于不完全有版权的数字资源,如清华同方的数字资源库,市馆与该公司合作建立了中国知网(以上面所提的四个资源库为主)嘉兴分站,通过因特网上网,市馆在本市内有发卡的权力,所得收入与清华同方公司分成。我们通过把市馆应得的那部分收入优惠给成员馆,使成员馆大大降低了使用这些资源的成本,同时读者访问时点击的是市馆网站,大大提高了速度,这些资源得到了更广泛的共享。③自建的各种数据库所有成员馆都可无条件共享。

3.3 采取协作建馆的模式发展分馆,实现书刊资源和数字资源高度的共享。嘉兴市五县二区中五个县都设有公共图书馆,而市本级的秀州区、南湖区以及新设的经济开发区和嘉兴港区都没有设图书馆。随着城市地域的不断扩大,距离市图书馆较远的秀州区、经济开发区的居民利用图书馆非常不便,而嘉兴港区的居民则受地域的限制更大。而市图书馆这几年购书数量不断增加,2005年年购书近6万册,这为我们与各区协作建馆提供了文献保障。协作建馆的方式是由对方提供馆舍设备以及运转的经费,市图书馆提供书刊、数字资源以及管理人员。总馆与分馆实行高度文献资源共享,由市图书馆对分馆实行垂直管理。分馆的工作人员除市图书馆派遣部分技术骨干外,大部分由图书馆负责在社会招聘。采用这种协作建馆方式组建的“嘉兴市图书馆秀洲分馆”已于2005年11月18日正式挂牌向社会开放。与此同时,市图书馆与嘉兴港区也达成初步协议,在港区建立“嘉兴市图书馆港区分馆”,预计港区分馆将在2006年挂牌开放。

3.4 建立农村村级图书流通点,实现文献资源更广泛的普及与共享。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广大农村物质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群众对文化精神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渴求远远得不到满足。市领导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今年拨专款用于农村图书流动库的建设,虽然这笔经费远远不足以让广大农民享受到各种文献资源,但我市的公共图书馆紧紧抓住这个契机,把市、县、镇三级图书馆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比较适时、便捷、高效的城乡图书共享网络体系。①建立市、县(市)、镇三级流动图书库。市级图书馆流动书库不少于2万册;县(市)图书馆流动书库不少于1万册,乡镇流动书库不少于3千册,并且每年以一定的比例递增,藏书以多品种、少复本为原则。②有计划分批建立流通点,流通点遍布全市农村。③送书

上门,定期交换流通。各流通点常设图书1000册,因流动书库藏书有限,所以以多品种为原则,在定期流通时,除增加部分新书外,通常是把这个流通点的书交换到另一个流通点,这样在每个流通点看来都是新书,文献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共享。④在有条件的村级流通点建立“共享工程”网点,让村民共享到嘉兴市图书馆数字资源中心的数字化文献资源。

建立区域文献资源共享体系是一项跨部门的复杂工程,目前在嘉兴市公共图书馆间开展的只是初级阶段的共享工作。在今后很长的时期内,这项工作一直会成为我们的重要工作之一。我相信,通过上级领导的重视及各图书馆间通力协作,我们一定能够建成一个以市图书馆为龙头,以县(市)馆为中心,以乡镇图书馆为骨干,以农村、社区流通点为基础的大嘉兴概念的公共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为嘉兴市的三个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旃群 图书馆联合体与资源共享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4)

2.方小洵 广东省图书文献资源共享的实施战略 图书馆论坛,2004(3)

3.张丽英 关于文献资源共享组织模式的探讨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3)

〔作者信息〕沈红梅,女,嘉兴市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

来源: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06年第2期(总第106期

当前我国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发展研究

当前我国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发展研究 对于一个地区的文化事业来说,传播地区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图书馆。图书馆是一个收集、整理、传播文化为一体的文化教育机构,其主要职能是保存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文化成果,对图书文献资源进行整合,传播知识,开展教育,在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做好图书馆资源共享工作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对提高读者服务有着很大的帮助。本文主要以及青岛市李沧区图书馆为例,就当前图书馆资源共享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图书馆管理有所帮助。 标签:李沧区图书馆资源共享发展研究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逐渐进入到信息时代,以网络技术和计算机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度得到了切实的应用。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阅读方式产生改变,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和信息资源搜集开发难度更大,如何切实提高资源利用率会成为现阶段我们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做好图书馆资源共享工作是应对当前网络环境发展所带来挑战的最佳措施,但是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经营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严重影响到图书馆资源共享事业的发展,基于此,做好图书馆资源共享工作发展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青岛市李沧区图书馆发展现状 李沧区图书馆成立于1994年,2008年4月起实行免费开放,2009年、2013年均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是李沧区政府为区域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图书馆设有成人借书室、成人阅览室、少儿借阅室、电子阅览室、视障阅览室、自习室、国学讲堂、文化体验活动区、国学道德展区、地方文献室等功能区;李沧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图书馆建设,加大经费的投入,为图书馆购置了少儿触控一体机、电子读报机、书目查询机、电子图书借阅机和自助办证机等数字化服务设备。 2009年7月,李沧区图书馆采用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和青岛市图书馆及各区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多年来,李沧区图书馆从提高素质,改善环境,优化基础服务入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拓展图书馆服务功能。在做好日常免费开放服务的同时,为拓宽阅读渠道,采取“出门办馆”和实行总分馆制的惠民举措,常年举办各种培训、辅导、讲座等阅读推广活动,历年来为社区、部队、学校等企事业单位送书上万册,有效拓展了图书馆教育和信息的功能,为促进李沧区经济建设、政府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图书馆资源共享制约因素分析 1.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提升

地区性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区域经济研究 地区性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冯云廷 内容提要 地区性资源共享机制是解决区域整合问题的一个新视角。与一些人主张的通过区划调整推动区域合作不同,资源共享机制追求的是从各方利益差异的“合作”到共享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融合”,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社会整体效率最高。本文试图建立一个地区性资源共享机制的理论分析体系,并通过这个分析框架探讨驱动区域内城市资源共享的实质的、内在的动力,进而勾画一个地区实现区域整合的途径。 关键词 资源共享 共享机制 区域整合 共享链 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发展,就是以地方分权为特征的市场化改革,以及由此导致的地方利益得到承认和强化。地方利益的强化使得各级城市为了追求其自身利益目标展开了激烈竞争。城市竞争实质上就是通过自身努力来达到对有限资源的占取。对城市来说,生存和发展所面对的资源十分广泛,包括土地、资本、人才、教育、科技、产业、市场、生态环境、城市形象、管理制度等,但其中绝大部分资源是稀缺的。因此,城市竞争的前提是资源的稀缺性。在很多情况下,某个城市在某方面资源的增加,是以其他城市的减少为条件的。 城市竞争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调动了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推动中国城市间一轮又一轮的竞相发展。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中国一些区域出现的港口和机场重复建设、开发区遍地开花、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市场分割等问题,造成了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和内耗严重。为了引导各地实现区域合作,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各地政府为开拓市场彼此也建立了一些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但这些举措收效不大,区域合作仍然步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专家认为,必须改革目前的行政区划体制,采取“合并”的方式,实现“规划同筹、产业同布、市场同体、交通统管、电力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同享、环保同治、旅游同线”,让行政区适应经济区的变化1。应该说,这种主张体现了人们对于资源共享理想的追求。然而,通过打破行政区划的办法实现资源共享,其社会成本是非常高的,且后果难料。 笔者认为,完全可以换一种思路来求解这一问题,择要而言,即构筑资源共享机制,借助市场力量引领区域经济整合,突破现行行政区划的樊篱。本文从资源共享的机制入手,探讨了地区性的资源整合与城市合作问题。这种新的研究视角不仅有利于将区域协作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而且,它有很强的政 1朱文晖:《走向竞合——珠三角与长三角经济发展比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3页。

区域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例说与建言

2012 区域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例说与建言 吴青 摘要:本文对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进行分析,以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湖南的优势与机遇为例说,并结合数字湖南战略,从工作体系、数据交换标准、规制环境、融资机制以及人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对策。关键词:区域;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2012)12-214-02 作者:湖南省委直属机关党校信息网络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湖南,长沙,410001 基金项目:2012年度湖南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立项课题《湖南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研究》(2012B01) 政务信息资源是指各级行政机关和依法授权行使行政职能的组织依法履行职责中所掌握的信息资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是提高行政效能、发展集约效能型电子政务、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国内外学术界对此展开了多维度的研究。 ①②③从西方基于公共物品“公地悲剧”理论引致的公共利益损失,到国内学者利用信息共享模型分析信息效用的低下,再到国内外实践层面的探索和推进,无不反映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艰难。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长期滞后,已成为制约湖南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发展实效的重要瓶颈。本文通过湖南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实证分析,试图寻求破解困局、优化其推进的路径。 一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湖南的优势与机遇 (一)优势利用 1,信息技术有比较优势。国防科大、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并行计算、超级计算机研发等方面拥有较强实力。中国第一台亿次计算机、中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非SETCA系统、中国电信第一个多媒体技术实验室、中国第一所网络大学、中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核心路由器等多个全国第一均诞生在湖南。“天河一号”一度占据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榜首。2,软件业有比较优势。软件是信息化的灵魂。2011年湖南软件业主营业务收入210亿元,居全国第14位,连续8年居中部六省之首。④拥有长沙国家级软件开发基地和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大三所软件示范学院。3,政府网站建设有比较优势。根据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0》发布的数据,湖南政务信息化的在线办事、公众参与、信息公开等指标均排在全国前10位。在2011年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湖南省政府网站绩效总分为54.64分,位列省级网站第9名;⑤长沙市政府网站绩效总分为75.24分,位列省会城市网站第1位;⑥衡阳、郴州、常德、湘潭、怀化、岳阳分列地市级网站第25、41、60、72、83、97名。⑦4,规制驱动有先行优势。2004年10月1日正式施行的《湖南省信息化条例》是全国第一部地方性信息化法规,湖南信息化在规制驱动和环境保障方面起步早,有先行经验。 (二)发展机遇 1,数字湖南战略的实施。数字湖南战略的实施及《数字湖南建设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出台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发展机遇。《规划》中明确提出将“电子政务资源共享与服务提升工程”列为17项重点工程之一,明确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智能互动、协同服务”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总体建设目标。数字湖南地理空间框架要素系统的建设为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搭建了全新的底层平台。2,长株潭两型社会的构建。⑧两型社会的构建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体制机制及政策层面的运作空间,有助于推动跨部门、跨行业的信息资源共享。3,三网融合。长株潭城市群2011年6月被列为首批12个三网融合试点地区。三网融合的推进给湖南信息化带来了难得的契机,既是构建数字湖南的强大动力,也为政务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了更多平台和技术方案。 二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湖南语境 (一)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体系的构建 以“数字湖南”的建设目标和总体规划为蓝本,尽快建立全省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体系。在部门归口上,可由省政府经济研究信息中心统筹建立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中心。由各级政府部门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34号文)、《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信〔2006〕2号文)等文件和规定的精神,对本部门拥有的政务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整理,由省政府经济研究信息中心归总后会同省经信委等部门根据上述文件以及GB/T7408-2005(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GB/T11643(公民身份号码)、GB11714(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T12402(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GB/T16987(组织机构代码信息数据库(基础库)数据格式)等技术标准和规范尽快制定出台《湖南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名录》。摸索建立信息资源目录及数据采集、更新、管理、共享及业务协同机制;在运行机制上,可由省政府经济研究信息中心、省经信委、省绩效评估办等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商沟通相关事宜,动态调整资源共享方式,定期公布资源共享情况;在项目实施上,可以通过一些相对容易的、比较具体的应用或工程来切入和带动。以农村信息化为

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与共享

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与共享 □别立谦肖珑朱强姚晓霞 / 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 100871 摘要:文章依据CALIS管理中心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所做的调查,阐述高校图书馆在自建数字资源方面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介绍自建资源共享以及CALIS特色库的建设情况,最后以北大图书馆为例,说明单馆开展自建数据库的整体构架和考虑。文章旨在总结现状,为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建设,自建数据库,特色资源,存储技术,共建共享 DOI:10.3772/j.issn.1673—2286.2011.02.010 数字资源建设由于对知识和文献的整理、使用、传播、共享、保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受到图书馆界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引进数据库、自建数据库两方面。而在后者当中,各馆特色资源的数字化以及原生数字特色资源的建设尤其重要,并已经逐步成为主流。 本文依据CALIS管理中心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所做的调查,阐述高校图书馆在自建数字资源方面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介绍自建资源共享以及CALIS特色库的建设情况,最后以北大图书馆为例,说明单馆开展自建数据库的整体构架和考虑。文章旨在总结现状,为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1 高校图书馆自建数字资源工作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各高校图书馆越来越重视自建特色库的工作,除参与CALIS和CADAL项目的数字资源建设外,许多高校基于学科特色、地方特色和馆藏特色自建了许多数字化资源,多表现为对这些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与利用。 2010年CALIS管理中心对全国自建特色数据库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截至2010年6月7日,共有至少107所高校图书馆已建或在建特色数据库300余个。其中,拥有1-3个自建库的高校馆数量居多,占参与调查的高校馆总数的84.11%;自建库的数量达到5个或以上的图书馆有13家,占总量的12.15%,其中4所高校馆的自建库数量超过10个,分别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山西大学图书馆和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 图1 高校自建数字资源数量分布情况(图书馆数量,占总量百分比) 数据库服务方面,提供较为开放的书目服务。300多个自建库中,采用开放书目检索的数据库有213个,采用账号获取原文的数据库有73个,免费获取原文的数据库有146个,部分试听试读的数据库有25个。多数采用其中一种或两种服务方式,此外还有自建库采用iso镜像文件下载、在线视频文件浏览等方式。 数据库内容的访问相对封闭。例如在登录认证方面,采用校内IP登录的有247个,占资源总量的80.72%;含校外IP 登录的有48个,用户名密码登录的有82个,其他访问方式的数据库有37个。少数库采用IP与用户名密码双重登录方式。 数据库数量多,但容量小,规模化不足。在资源总量方面,自建库所含资源数量相差甚大,少则几十条,多则百万余条记录。大多数自建库容量集中在1G到1T之间。300多个自建库中,共有226个自建库给出了容量值。其中,容量1G以下的自建库有33个,1G~1T的自建库有163个,1T以上的自建库有30个。 图2 高校自建数字资源规模分布 在资源类型上,依然以全文、书目文摘、事实数值为主,但其他类型如音视频、图片图像、地图、乐谱、网站、档案、手稿等资源的数量在迅速增长。在参与调查的数据库中,只含有一种资源类型的数据库有154个,含有两种资源类型的数据库有81个,含有三种资源类型的数据库有41个,含有四种资源类型的数据库有22个,含有五种及以上资源类型的数据库有16个。按资源类型统计,含有书目文摘的数据库有176个,含有全文的数据库有207个,含有音视频的数据库有73个,含有事实数值的数据库有59个。 全文占有一定比例。根据调查结果看,全文资源所占比例≥50%的数据库占总量的60%。其中,全文比例≥80%的数据库有167个,全文比例达到100%的数据库有125个,约占40%。在全文比例达到100%的自建库中,有1/4为学位论文、随书光盘、机构库、教参书等较为通用的自建库,学科专业意义上的自建库全文资源的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数据基本遵循了已有的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大多数自建库都有自己的著录标准。遵守CALIS相关标准的数据库占43.78%;遵守DC标准的占23.24%;遵守CNMARC标准的占10.27%;遵守系统数据库要求的占5.95%,自定义的占6.49%。数据库较为开放,多数数据库都有支持标准协议的接口,以支持OAI和OpenURL为主。支持OAI接口的自建库达到总量的50%,支持OpenURL的自建库达到54%。有39个自建库支持两种或以上的接口。 自建库的版权问题有不同程度的解决方案。版权问题解决最好的是毕业生论文,由学生签署授权声明;个别自建库取

《粤港澳区域科技资源共享指南》

粤港澳区域科技资源共享指南

目次 前言.....................................................................................................................................................................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一般原则 (1) 5制度体系 (2) 6组织机构及人才队伍 (2) 7网络体系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工作人员考核指标体系参考 (5) 附录B(资料性附录)粤港澳科技资源共享指南框架 (6) 参考文献 (7) I

粤港澳区域科技资源共享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涉及粤港澳区域科技资源共享的一般原则、制度体系、组织机构及人才队伍建设和网络体系建设。 本标准适用于粤港澳区域科研及创新机构的科技资源共享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2843科技资源标识 3术语和定义 3.1 非竞争性non-competitive 指服务一旦被提供,增加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的受益,也不会增加产品成本,新增消费者使用的边际成本为零。 3.2 非排他性non-exclusive 指服务一旦被提供,就不能排除任何人对该产品的消费。 3.3 科技资源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 支撑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技术创新资源等。 [GB/T32843-2016,定义2.1] 3.4 粤港澳区域科技资源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 in Guangdong,Hong Kong and Macao 直接或间接推动科技进步进而促进粤港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资源要素的集合。 4一般原则 1

图书馆联盟_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互惠的组织形式_戴龙基

图书馆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互惠的组织形式 ◆戴龙基 张红扬 摘要 文章从定义、历史任务、联盟文化、联盟模式和联盟管理等方面全方 位地论述了图书馆联盟这一概念。图书馆联盟通过资源共享、互助合作的方式 满足日益增长的读者需求,是图书馆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模式和组织模式,在现 代信息技术的促进下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图书馆联盟 资源共享 近年来,图书馆联盟(Library Consortia)作为一种描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组织形式的专有名词,为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学专家所关注、承认和使用。1996年以来,在美国图书馆学界,图书馆联盟就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1999年8月,台湾“国科会”科学技术资料中心还主持召开了主题为电子资源与图书馆联盟的国际学术会议,专门讨论有关图书馆联盟的问题。 图书馆联盟现象其实并不陌生。在人们试图在理论上进行探讨之前,联盟现象就已经产生了。在美国,较为著名的联盟有:GALILEO (Georgia Librar y Learning Online),the Louisiana Library Network,OhioLINK,TexShare,VIVA (The Virtual Library of Virginia)等。在国内,比较著名的联盟有: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ALIS),江苏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iangsu Academic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JALIS)等。资源共享在国内图书馆学界早已不是新鲜话题了,但是对于图书馆联盟这个实现资源共享的组织方式本身却缺乏探讨。 1 定义 consortium一词的本意,据《美国传统字典》(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的解释,是指在团体或学术组织之间的协作互助,也有协会或学会之意。本文用consortium(复数为consorti-a)一词特指图书馆联盟,它取consortium一词的互助合作之意,但它不同于协会,不是一个行业性组织,也有异于学会,并不以学术研究为目的。它是指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英语国家除了用consortia 命名图书馆联盟外,还用alliance,consortium of consortia等命名图书馆联盟。由于virtual li-brary,digital library是建立在资源共享基础之上的,因此,有时也在这个意义上以virtual li-brary,digital library命名图书馆联盟。 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模式,也是当今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图书馆联盟一词准确地捕捉到了未来图书馆发展的主要特征,即通过资源共享互助合作的方式满足日益激增的读者需求。除了图书馆联盟一词外,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也是图书馆学界用来描述当今图书馆发展形式的词。但数字图书馆一词强调的是未来图书馆的技术形式,虚拟图书馆则强调的是未来图书馆的存在方式。并且,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非数字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现实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都将互

图书馆的资源共享与便捷服务

图书馆的资源共享与便捷服务 【摘要】本文从对图书馆进行资源共享的必然性和优势的分析入手,探讨了资源共享给读者带来的诸多便捷服务,并对图书馆下一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共享;便捷服务 作为当今社会文化的一种象征,图书馆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公众的教育、工作和生活也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人们对书籍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另一方面,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的发展,信息的流通越来越畅通和频繁,单位与单位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出现了,众多图书馆之间建立了日益密切的联系,资源通过网络实现了自由的共享,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开始发散和增多,获取服务的过程也愈加便捷。 1 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必然性 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有其必然性,它是一种伴随科技发展而必然出现的最佳的选择,是外界条件促发的图书馆内部的有序变革,其目的是适应现实需要,满足人们获取知识的便捷要求。其必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 近年来,通信技术飞速发展,手机、便携式电脑等多媒体智能终端得到了极大的普及,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与强势普及,更是让人们可以完成很多原本不可想象的事情,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加多元化选择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加便捷的服务,提供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图书馆原本依靠着机械的管理方式维持着自身的运转,但是在新技术、新理念的冲击下,不可避免的要向前发展,而且现代化的管理方式相较于原来有着不可抗拒的诱惑,新的运作和管理方式带来了更高的效率、更低的劳动强度。科技在众多图书馆之间开始构筑桥梁,相比于涉水过河,利用桥梁自然成为每个人的最佳选择,图书馆间的资源共享得以形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受技术发展带来的全新求知体验。 1.2 读者获取知识方式的变化 上文已经谈及,科技的发展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变思路,希望通过最低的成本来实现对知识的获取。如何足不出户就能阅遍天下的书籍,用最短的时间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同心愿。 [5]俗话说,有需求就必然会有供给,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进步,这些愿望真逐渐变为现实。图书馆通过对自身利益的考量,自然希望在不增加自身经费的情况下,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的知识储备,供其从中自由选择。众多秉持相同观念的图书馆就逐渐达成了共识,资源的共享也就成了水到

[资源共享,图书馆,我国]当前我国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发展研究

当前我国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发展研究 摘要:对于一个地区的文化事业来说,传播地区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图书馆。图书馆是一个收集、整理、传播文化为一体的文化教育机构,其主要职能是保存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文化成果,对图书文献资源进行整合,传播知识,开展教育,在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做好图书馆资源共享工作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对提高读者服务有着很大的帮助。本文主要以及青岛市李沧区图书馆为例,就当前图书馆资源共享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图书馆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李沧区图书馆资源共享发展研究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逐渐进入到信息时代,以网络技术和计算机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度得到了切实的应用。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阅读方式产生改变,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和信息资源搜集开发难度更大,如何切实提高资源利用率会成为现阶段我们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做好图书馆资源共享工作是应对当前网络环境发展所带来挑战的最佳措施,但是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经营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严重影响到图书馆资源共享事业的发展,基于此,做好图书馆资源共享工作发展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青岛市李沧区图书馆发展现状 李沧区图书馆成立于1994年,2008年4月起实行免费开放,2009年、2013年均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是李沧区政府为区域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图书馆设有成人借书室、成人阅览室、少儿借阅室、电子阅览室、视障阅览室、自习室、国学讲堂、文化体验活动区、国学道德展区、地方文献室等功能区;李沧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图书馆建设,加大经费的投入,为图书馆购置了少儿触控一体机、电子读报机、书目查询机、电子图书借阅机和自助办证机等数字化服务设备。 2009年7月,李沧区图书馆采用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和青岛市图书馆及各区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多年来,李沧区图书馆从提高素质,改善环境,优化基础服务入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拓展图书馆服务功能。在做好日常免费开放服务的同时,为拓宽阅读渠道,采取“出门办馆”和实行总分馆制的惠民举措,常年举办各种培训、辅导、讲座等阅读推广活动,历年来为社区、部队、学校等企事业单位送书上万册,有效拓展了图书馆教育和信息的功能,为促进李沧区经济建设、政府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图书馆资源共享制约因素分析 1.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提升 图书馆资源共性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阶段,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迫在眉睫,资源共享已经成为图书馆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读者服务质量的重中之重,因此,大多数领导和图书馆工作人员资源共享建和发展持积极态度。在图书馆资源共享过程中,图书馆领导都会从自身发展角度考虑,为了维护好本图书馆的利益和读者群体是不受影响,不能做到将图书

片区联动资源共享全面提升区域教研质量

片区联动资源共享全面提升区域教研质量 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龙山镇中学副校长马生科 各位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 谢谢研修网给了我们一个向大家学习交流的机会! 下面就如何在县教研室指导下进行联片区域性教研活动,谈一点我们的体会。 为了使“国培计划”远程培训“学思阶段”的成果得到延伸,更好的承接“知行阶段”在岗实践,我校于本月在县教研室的指导下举行了相邻的7所初中学校联片区域性教研活动,活动以主题性、主体性、研究性为指导,着力体现“国培计划”远程培训所取得的成果,同时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以区域教研来促进全县教育的均衡和发展。 主要做法是: 区域教研的工作思路:以“个体提升、片区联动、整体推进”为目标,以“整体考虑、长远规划,区域划分”为板块,以“校际交流、主题研讨、网络研修”为载体,以“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反思调整”为手段,以“资源共享、缩小差异、均衡发展”为宗旨。主要以“线”“片”“体”三结合的方式推进区域教研。 (一)开展区域校际交流活动,缩小校际间差异,建立以学科为“线”的区域协作小组 建立相邻学校同学科区域协作小组进行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连环改进,以中心校带动周边校,以优秀老师的经验辐射、带动周边校教师。

交流方式为:分在一个片区内的学校,每校每学科均派出参培教师到另一所学校讲课。派出教师的导课任务可由派出学校按照课例研修的三个环节即:“备课说课—上课观察—说课评课”进行,也可提前利用区域学科协作小组进行集体备课。活动所在校的业务校长、教导主任每人负责评课三节,对于不熟悉的学科由学科教研组长代评,做到课课有人评。学科教研员要集中对讲课和评课情况进行总体评价。 (二)组织区域主题教研活动,解决突出问题,实行以主题划“片”,开展开放的区域教研 主题式教研活动以解决学校存在的共性问题为主要问题,以相邻学校存在的共性问题作为片划分依据,以“一个学科一个侧重,一校一个小问题,一片一个大主题”为着眼点展开主题教研活动。 活动形式:按照“跟踪听课——发现问题——梳理分类——寻找策略——确立主题——区域研讨——问题解决”的思路进行。 (三)建立网络研修平台,打破时空局限,以网络建“体”,构建多层面区域教研体系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县教育信息网为依托,构建跨时空、互动共享的学科教研网络,使教研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主要以QQ为互动群组、以博客为个人空间、以教育论坛为研修中心,形成以学科团队为主体、以解决学科问题为主题、以多元统一为教研主线的四位一体的区域性网络研修格局。我们以学科为单位,确定研修主题,研制研修计划,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问题,在帮助教师学习、反思、研究、对照、实践、提升的过程中,实现区域教师专业化成长。 汇报完毕

图书馆资源共享合同

山亭图书馆、山亭育才中学公共文化服务系列 活动合作协议 为保障“资源共享、书香山亭"图书馆活动顺利开展,确保山亭区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书香山亭、书香校园的共建,实现文化资源的共知、共享,完善山亭区图书馆文化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建设。为明确双方单位的责任、权力与义务,经双方协商,特订协议如下: 第一条合作关系 双方本着非营利性公益目的互为合作关系,工作中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本着为学生的发展乃至我区群众文化意识的提升态度,坚定信心共同完成活动任务。双方在活动过程中积极探索、相互指导,为建立我区新型公共文化资源服务体系探索新途径。 第二条合作宗旨与目标 1、合作宗旨 通过双方合作活动提高我区在校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提高文化资源利用率,达到资源共享的良好效果。 2、合作目标 本项目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构建山亭区图书馆文化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真正做到实现“书香山亭、书香校园”的共建,实现文化资源的共知、共享。 本项目活动构建共有四个方面:一是活动的创新性,在敢于探索的基础之上提出可行性实施计划方案。二是活动的多样性,同一时间,多馆开放,多个活动同步开展。三是活动的持续性,长期有效的深入开展,并非一次性片面活动。四是活动的有效性,学生和教师作为精神文化受益的主题,可以提升书香城市的真正内涵。山亭育才中学作为首批合作单位,共同探究活动模式,树立典范,为今后活动推广沉淀经验积累。 第三条组织领导与运行机制 1、山亭区图书馆文化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活动项目领导小组 山亭区图书馆文化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活动项目领导小组由区图书馆主要领导和育才中学主要负责人组成,山亭区图书馆馆长、山亭育才中学董事长任

信息资源共享

一、信息资源建设概述 1、文献是指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物质载体 2、文献资源是人类生产、收集、贮存和积累的文献的总和,是物化了的信息和知识财富的存在方式,它广泛地分布于社会,形成了庞大的文献资源系统 3、信息资源是经过人类筛选、组织、加工、并可以存取和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各种信息的集合。 4、所谓藏书建设就是图书馆根据其性质、任务和读者需求,制定相应的有关藏书收集范围、采访原则、采访标准、采访计划等政策,有计划地科学地进行选择、收集、组织、保管、复选、剔除文献的全部业务工作。简言之,就是图书馆系统地规划、建立、组织和发展藏书体系的全部业务工作。 5、所谓文献资源建设,就是依据图书馆情报机构的服务任务与服务对象以及整个社会的文献情报需求,系统地规划、选择、收集、组织管理文献资源,建立具有特定功能的藏书体系的整个过程和全部活动。 6、信息资源建设是指图书馆等信息机构根据其性质、任务和用户需求,有计划地系统地规划、选择、收集、组织、管理各种信息资源,建立具有特定功能的信息资源体系的全部活动。 7、信息资源类型:图书连续出版物特种文献非书资料 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实用、系统、合作) 实用原则:馆舍限制、经费限制、需求限制 系统原则:知识的系统性出版物的连续性学科的完整性 任何学科门类的知识都是经过人类不断探索、积累、发展才逐步形成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科学知识体系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结构越来越复杂,这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因此,在信息资源建设中,就必须注意学科信息资源的系统性,对某学科的信息资源进行系统地选择和组织。 学科发展越来越细学科联系越来越密切 合作形式:协调采购、集团采购 藏书发展政策 藏书发展政策:图书情报机构为实现信息资源建设目标而制定的方针、原则、策略和措施影响因素:信息资源建设积累性的需要 文献出版发行状况的影响 信息资源结构变化的影响 信息资源获取方式变化的影响 用户信息需求变化的影响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影响 藏书发展政策的内容: 概况分析:所属机构或社区概况分析读者及其需求进行分析信息资源建设经费及馆藏现状馆藏分析:馆藏现状 确定目标:数量目标、质量目标(广度、深度、新度) 规划结构:要素包括学科、时间、等级、文种、文献类型结构 等级结构:完整级、研究级、大学级、基础级、最低级(肖自力) 经费分配:印刷本与电子资源的比例图书与连续性出版物的比例 重点学科与一般学科的比例中文文献与外文文献的比例 复本数量

浅议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一)

浅议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一) 摘要:图书馆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其对文献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传播、交流的社会职能,在知识经济时代,要继续加强纸质文献资源和电子文献资源建设,同时针对如何提升高校图书馆阅览服务质量,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路构想与具有执行效力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服务;资源建设 21世纪,社会经济已进入以知识为基础增长的新模式,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人们有效地利用知识、不断地创造新知识,因而人们需要提高收集和使用知识的效率,这对号称知识宝库的图书馆提出了更深层次的服务需求。我们可以看到以资源分布化、传递网络化、媒体多样化、服务个性化、利用共享化为特点的图书馆正迈着大步向我们走来,图书馆正在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图书馆人应该顺应这个历史潮流,把握时机,让图书馆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一、资源建设的现状 特色馆藏是资源建设的重要基础,然而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盲目追求图书数量,加上在学校扩大发展规模的硬件要求上,都把图书馆的藏书量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以藏书量的多少衡量一个图书馆水平的高低。而单单讲求数量,不注重藏书对本校学生利用价值,为了达到标准,大肆购买,而忽视了质量;为了应付评估需求,短期内一次性购书情况普遍存在,从而使得各馆的藏书量激增,藏书却缺乏特色,导致信息雷同较多,各层次书籍分布不均衡,高质量的信息资源有限。 另一方面由于发展历史、专业、学校规模、购书经费条件的制约,图书的藏书量数量不一,由此演化了在资源共享上的分歧。许多大的图书馆、尤其是一些具有悠久历史高校的图书馆,传统藏书观念根深蒂固,加上能够共享别人的太少,而提供给的资源相对较多,所以在共享的态度上不是积极应对。 二、文献资源的建设 1.非电子文献资源的建设 纸质文献购买、保存都比较方便,经过简单加工就可上架供读者使用,而且无须特别的设备,阅读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限制,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深受读者欢迎。纸质文献资源仍呈 现增长趋势,并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其存在和发展是客观必然的。 纸质文献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以印刷型为主的纸质文献经历了上千年的洗礼,已建立起完善发达的编辑、生产、发行系统。在科学评价功能方面,各门都建立健全了学术评审委员会或类似机构保证出版文献的学术水平。在道德审查功能方面,纸质文献的生产和传播常会受到道德审查和政治审查,能够生产并传播的文献基本上代表着当时社会的社会道德和政治道德观念,对保护普通社会人群、保护社会伦理和社会道德、保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根据读者利用的情况和发展需要,对纸质文献资源进行筛选。并对文献资料的使用价值和潜在的价值做出准确的判断,尽可能地让文献资源不要流失,并针对其潜在指导下一时期的藏书购买。 2.电子文献资源的建设 电子文献具有信息存储量大、时效性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检索方便、易于复制,以及可被众多读者同时使用等特点。随着硬件设备和网络环境的改善,电子文献产品的不断丰富和快速增长,各类读者对电子文献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所以现阶段图书馆应调整馆藏资源采购策略,加大电子文献的收藏比重,应侧重网络数据库,网络版光盘数据库和全文电子期刊及检索性二次文献的引进。对于全文电子图书数据库,如“超星数字图书馆”等,在扩充部分馆藏的同时,也可缓解读者对图书复本的需求。 另外电子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重要的基础建设。它的信息资源的种类和结构更加复杂,除

关于现代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分析

关于现代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分析 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如何将本馆已有电子信息资源加以组织整合、提高馆藏利用率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主题词:图书馆信息管理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已经不能满足大家的需要,人们对图书检索与查阅的质量和效率上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这种需求提供了可能。 一、现代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知识管理实体(entity),它将传统图书馆范畴与远程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将图书馆自身拥有的资源、图书馆母体机构专有的信息、外部的世界范围内的信息资源无缝地整合,促进每个用户快速地存取和有效地使用信息。凡是网络用户,不分国家、地区、部门和单位,都可共同使用网络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然而在实践工作中,要实现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我们必须加强对数字图书馆信息共享管理问题的研究。 二、信息共享需求是数字图书馆信息共享管理的内在动力 数字图书馆的组织与信息资源极具动态性与实时性,在信息共享管理方面有其特殊的需求。这包括:①互操作性。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涉及到各国政治、经济、技术、文化与社会等许多方面,各信息源数据库与信息平台差异可能很大,为集中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选择范围,实现信息资源的最佳组合,数字图书馆必须具有异构计算机软硬件平台间良好的互操作性;②动态配置。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中,数字图书馆应具有随时调整、支持动态配置的能力;③标准化技术。数字图书馆的运作涉及到大量的标准化技术,如VPN(数字专用网)技术、VLAN(数字局域网)技术、VDB(数字数据库)技术、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技术、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Architecture)技术等;④安全性。“计算机病毒、磁场、电磁脉冲对数字化信息和计算机系统的破坏程度,并不亚于一把火把传统图书馆化为灰烬”。因此,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尤其值得重视。总之,这些特殊需求构成了数字图书馆信息共享管理的内在动力。 三、现代图书馆如何实现信息共享 在图书馆信息共享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许多棘手问题,如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收集、组织、利用、安全维护与用户管理等,我们必须利用目前的最新技术和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促进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共享。这些技术和措施包括:

浅谈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

浅谈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 陈建华 安徽大学图书馆安徽 230039 摘要:介绍了电子资源的定义和特点,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方式及特点,并提出在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 [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ic resources,and analyzes the way how to build university l ibrary’s electronic resources and its characters. At last the pape gives some suggestion tha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Electronic resource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图书馆信息存储、检索、查阅的传统方式,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交换环境。电子资源以其自身的优势而迅速发展起来,大大改变了图书馆的资源分配结构和图书馆的服务形式,在当今的图书馆资源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电子资源的定义及特点 1、电子资源定义 电子资源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电子出版物,它是利用现代科技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存储

在磁盘、光盘等载体上,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或其它相应电子设备再呈现出来,从而进行查阅和信息传递。电子图书、电子报刊、电子报纸、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各馆自建的数据库,如学位论文数据库、馆藏特色资源库等构成了图书馆的电子资源。 2、电子资源的特点 (1)、存储信息容量大,占用空间少 传统印刷资源的存放要占用大量的空间,存储这些资源要占用高校大量的空间,而电子资源的高密度性和大容量性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只需要一个小型机房,用以存放服务器和存储设备。 (2)、使用灵活,打破时空限制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用户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查阅电子资源。学校图书馆服务器一般都是每天24小时工作,学校教师无论是在上班时间还是在下班时间,是在家还是在学校,是在当地还是在外地,只要把计算机打开,连上网就能查阅校内资料了。 (3)、检索速度快 借助计算机高速的运算能力,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迅速检索到所需要的信息。如在数据库中以关键词、作者、摘要等字段进行检索 ,就能快速而方便查到所需资料。 (4)、资源共享性 电子资源能够同时被众多用户同时使用,而传统印刷资源借阅却受制于本身资源的有限性。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探讨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探讨 摘要:基于福州大学《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特点和存在问题,本文重点探讨了建设该课程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内容与方法路径,可以从模块化教学组织课程内容与结构等6个方面推进该课程的建设。本文对福州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团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内高校该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17)50-0170-02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是福州大学着力建设的精品资源共享课。该课程建设对福州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培养和学科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高校提供参考借鉴。 一、课程建设的特点 1.课程内容知识面宽广。《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知识跨度宽广,包括经济、社会、政治、人口、自然生态、城乡等诸多方面,课程内容尤其应突出宏观性、全面性和关联性[1],使学生掌握区域分析的思路、理论和方法,掌握区域规划编

制的程序与内容,培养全面的区域规划观念和思想方法,掌握认知、分析和研究区域问题的基本能力,学会协调和综合处理区域问题的规划原理和方法[2]。 2.形成以教授带队的课程团队。课程团队现有教师8人,其中正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5人。课程团队由正教授带队,具有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适当、教研能力突出等特点。课程团队教师分别毕业于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985”高校,专业背景涵盖了人文地理学、3S技术、土地资源管理、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等,能较好地实现知识结构优势互补。 3.课程团队业务能力强。近五年课程团队出版专著2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部级课题3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6项,获得校级优秀教学奖三等奖3人次、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1人次,发表教研教改论文8篇,主持省级教研教改项目2项、校级教研教改项目4项,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学团队。 二、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教材部分内容与邻近课程内容重复且陈旧。本课程选用崔功豪等编著、200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二版)》作为主讲教材,其中的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区域产业规划布局与《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课程有关内容重复,区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