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单元评估检测(十五)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单元评估检测(十五)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单元评估检测(十五)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单元评估检测(十五)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评估检测(十五)

第十五单元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12·皖南模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所以失败可以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概括。这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A.严重损害了人民的经济利益

B.严重脱离了苏俄的国情

C.有利于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

D.很好地保护了人民的利益

2.“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应当……。”以上材料是关于俄国的一项经济政策的部分内容,材料中的“……”部分,最恰当的应是(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实行粮食税

C.建立集体农庄

D.实行义务交售制

3.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应当有这样的胆识,“我们没有别的砖头,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这一观点在苏联(俄)建设实践中表现为(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征收粮食税

C.实现国家工业化

D.向资本家租让部分厂矿企业

4.有人称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看法的共同缺陷是( )

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的角度看问题

②没有看到政策调整并未涉及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只看现象,不看本质

④没有从发展的、辩证的角度看问题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5.(2012·枣庄模拟)“(二战前)苏联的工业已经像事实上那样迅速向前发展,因为政府提取了大约40%的国民收入用于再投资;相比之下,美国只提取了大约20%的国民收入。”材料强调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能有效集中全国物力

B.新经济政策提高了人民的积极性

C.二战前苏联的体制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D.国民收入水平较低是苏联解体的原因

6.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牛减少了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B.政府政策的失误

C.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影响

D.“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7.1926年,斯大林在《关于苏联经济状况和党的政策》报告中说:现在我们已进入新经济政策的第二个时期。……如果不及时供给农业机器、拖拉机和工业品等,农业本身就不能有进展。因此,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要依靠而且已经依靠工业的直接扩展了。此番讲话意在( )

A.继续执行列宁新经济政策

B.实现农业的机械化

C.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D.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8.(2012·安徽示范高中模拟)比较分析下图,从中能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

A.经济大危机对整个世界打击很大

B.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

C.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

D.新经济政策使苏联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9.(2012·武汉模拟)赫鲁晓夫曾说:“自行编制计划的制度,对于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来说是争取巩固集体农庄经济的强有力手段。他能够从单位面积上获得最高产量出发进行安排。”这一“制度”的出台说明( )

A.赫鲁晓夫希望调动农庄的积极性

B.当时的农业生产趋于停滞

C.赫鲁晓夫推动了斯大林体制的形成

D.当时的农业政策脱离实际

10.“苏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繁地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相比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载之报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次。”材料说明( )

A.对赫鲁晓夫进行个人崇拜

B.赫鲁晓夫地位超过斯大林

C.赫鲁晓夫改革取得重大成效

D.人们对赫鲁晓夫改革由衷地赞美

11.有学者认为“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是苏联历史上最为稳妥的改革”,此观点得出是基于( )

A.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当时苏联经济的较快发展

C.农业轻工业得到显著发展

D.继续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12.1970年,苏联著名物理学家萨哈罗夫等发表了一封《苏联科学家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党政领导人的呼吁书》,其中谈到:“在社会政治范围内,阻碍我们经济的障碍物很多,凡是不能取出这些障碍物的措施都是无效的。”据此判断( )

A.萨哈罗夫不满赫鲁晓夫的改革

B.萨哈罗夫认为经济改革的前提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C.萨哈罗夫的这一观点成为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D.萨哈罗夫的观点促进了苏联的思想解放

13.阅读《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1950~1984)》示意图。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两国粮食产量呈现新的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苏联人口出生率锐减,劳动力的缺乏影响了粮食产量

B.中国劳动力充裕、科技迅速发展,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

C.苏联领导人更换频繁,政局不稳导致经济政策缺乏连贯性

D.中国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苏联经济改革步履艰难,收效甚微

14.(2012·珠海模拟)2011年是苏联解体20周年,苏联唯一在世的总统戈尔巴乔夫恰好满80岁。关于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对苏

联进行改革的表述中,下列正确的是( )

A.其改革走的是自下而上的中国模式

B.其改革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尝试

C.改革的前期就阻力重重

D.其改革有宏观的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15.20世纪50年代开始,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先后在苏联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赫鲁晓夫揭开苏联改革的序幕

B.勃列日涅夫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C.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D.改革都没有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共40分)

16.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主线引起高三学生的热议。某校高三(1)班同学围绕“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题主线,查找到下列材料和问题,请你共同参与。

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门径。”……1921年列宁又说:“我们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摘自《苏联兴亡史》(1)依据材料一,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材料二某同学成立个人历史博物馆,收集有如下两张图片

(2)结合所学,比较苏、美修建上述公共工程的背景、目的和手段上的异同点。(8分)

材料三 1950年,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1913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摘编自《世界当代史》(3)依据材料三,归纳苏联在发展国民经济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和最终导致的社会后果。(6分)

17.(2012·沧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

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的恢复资本主义,尤其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

——《全球通史》材料二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过七十多年的建设,1985年苏联人均GNP(国民生产总值)为3 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还落后于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国家。苏联人均收入为西方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但由于苏联实行控制消费、高积累的政策,苏联人的生活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更大。而且,主要消费品长期短缺,供给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1985年人均住房面积仅15平方米,为西方国家的50%;每百户汽车拥有量为14辆,仅为西方国家的17.5%。

——《全球通史》材料三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1)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新经济政策“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4分)

(2)材料二反映了苏联社会发展的什么问题?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苏联、中国改革出现不同结果,对你有何启示?(4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损害了人民的经济利益,失去人民的特别是农民的支持,故选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时期特殊的政策,排除B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时期沙皇统治已经推翻,排除C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利益,排除D项。

2.【解析】选B。从材料中“保证农民”、“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等关键词可知为新经济政策,选择B项。

3.【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列宁领导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恢复资本主义私有制,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工矿企业。题干信息说明当时在苏联(俄)实行的是国家资本主义,使资本主义经济在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范围内得到发展,借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由此判断D项

正确。

4.【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只要对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理解和掌握,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解析】选D。材料中的“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是指新经济政策实行商品经济,允许资本主义存在;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指罗斯福新政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苏联和美国实行的经济政策,都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都是符合两国当时实际的国情,都是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但是都没有改变两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5.【解析】选C。材料表明苏联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是政府将40%的国民收入用于再投资,这个比例是美国的两倍,苏联能够以如此高的比例进行再投资,显然与其计划经济体制分不开,故选C项。A、B 两项从时间上即可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

6. 【解析】选C。题干中的数据表明农村生产出现一定的削弱,结合题干中“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这一时间分析此时苏联逐步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长期落后。

7.【解析】选C。结合材料中的信息“依靠工业”等主要信息,可知材料说明苏联经济政策要转向优先发展重工业。

8.【解析】选B。题中A项大危机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国家打击大,与图片信息不吻合,1913年的数据表明美国当时的工业产值已居世界第一,C错误,两图反映的是工业问题,D包含工农业。选B。

9.【解析】选A。从题干中获取信息:“自行编制计划的制度”,有利

于激励“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即通过这一制度,调动集体农庄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产量。A项符合题意。B、D两项是这一政策出台的背景,C项不符合史实。

10.【解析】选A。从材料中的“溢美”以及赫鲁晓夫照片的刊登频率,结合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对照备选项,B项说法有误,C、D两项不符合史实。

11.【解析】选B。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在他任期内,仍注重发展重工业,对赫鲁晓夫的政策做出了一些调整,

A、C、D三项错误。

12.【解析】选B。赫鲁晓夫1964年下台,A项错误;材料中作者特别提到“在社会政治范围内……障碍物很多”,因此B项符合题意,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缺乏史实依据,可排除。

【误区警示】题干材料中虽提到了政治领域里阻碍经济发展的障碍物较多,但不能说明这就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指导思想。

13.【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两点,一是题干中的时间“70年代末”,由此不难联系到中国的改革开放,二是题干中的限定语“根本原因”。

【解析】选D。本题考查苏联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图中两条曲线反映的是中、苏两国的粮食产量状况,应该从中、苏两国的经济改革来分析影响这两条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故D项符合题意。A、B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14.【解析】选C。本题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在国

内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背景下展开,改革在经济领域陷入困境后又转入政治领域,结果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改革没有宏观的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故选C项。

15.【解析】选D。本题考查综合分析能力。A项是赫鲁晓夫改革在苏联改革中的地位,是正确的。B项是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的内容,也是正确的。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故C项正确。戈尔巴乔夫改革突破了斯大林模式,但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引起人们思想混乱,导致各种矛盾激化,最终使苏联解体,故D 项有误。

【变式备选】(2012〃潍坊模拟)俄罗斯历史学家普罗科菲耶夫在《论苏联的改革》中分析说: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的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

A.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B.在国家经济决策问题上的措施激进

C.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

D.继续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解析】选B。在阅读题干的基础上分析备选项,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弊端长期存在,A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并且

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在政治领域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结合所学,

戈尔巴乔夫改革突破了斯大林模式,D项不符合史实,只有B项与题意相对应。

16.【解析】本题隐性考查了“十二五”规划,具有很强的时代感。第(1)题,从材料可以看出这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描述;第(2)题,根据题干中给出的三个角度进行比较,再现苏联经济建设和罗斯福新政的有关史实,语言要概括、简洁。第(3)题考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即可回答。

答案:(1)变化: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为新经济政策。

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出了俄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困难;列宁等人继续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效途径。

(2)背景:苏联修建第聂伯河水电站的背景是当时苏联举全国之力实现工业化,美国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的背景是美国当时出现了经济危机,罗斯福推行以工代赈。

目的:相同点都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不同点在于苏联是为了服务于重工业的发展,美国是为了增加就业,刺激消费。

手段:都是国家调控经济。

(3)问题: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后果:苏联解体。

1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第(1)题考查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措施;第(2)题分析斯大林体制的弊端;第(3)题分析中国经

济体制改革的成效;第(4)题可考虑改革要从国情出发,符合实际。答案:(1)放弃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指导生产,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2)问题:经济发展极为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低。根本原因:苏联斯大林模式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3)特点:从改革效果看,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从改革进程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改革的深度看,突破了旧的经济体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4)改革一定要从国情出发,要致力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应循序渐进等。

2018年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精品讲练必修四第四单元课时1

(完全依托大数据高考分析软件原创甄选而成) A组 1.(2014·四川卷,10)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触动了不少人的心弦,引发了人们多方面的思索:自我、亲人、友情、健康、蓝天、梦想……都去哪儿了?这些追问,在凸显当今社会环境下一些人迷茫心境的同时,还萌动着人们寻求改变的心态和信念。这表明()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特征②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③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④社会心理源自人们的生活反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社会心理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因此,②④两种说法是错误的;材料中的追问凸显了当今社会的心境还萌动着人们寻求改变的心态和理念,体现了事物是联系的,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同时也体现了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因此①③是正确的,可以入选。故答案为B项。 答案 B 2.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中国梦做了总布局,已成为当下中国热度最高的政治词汇,目前排在百度热搜词排行榜前位,新闻检索条数高达180万篇。这表明() ①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整体与部分相

互决定④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为实现中国梦做了总布局,既体现了战略思想先于实现中国梦而存在,又体现了战略思想的重要性,体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②可选。①观点错误,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正确的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材料中“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已成为中国热度最高的政治词汇,这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④可选。整体统率着部分,③说法错误。 答案 D 3.北京的四合院一般正房高于侧房,面积也比侧房大。住房安排上一般是家长住在正房,晚辈住在厢房或者是耳房,一家老少,从上到下,什么辈分的人住什么样的房,一切都是按规矩来。四合院的房屋布局合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人伦礼节,这反映了() A.传统思想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 B.观念变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社会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D.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解析北京的四合院从布局到入住都体现了人伦礼节等中国传统道德的内容,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关系的体现,说明社会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故C符合题意;A夸大环境的作用是错误的;B夸大观念的作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D与题意无关。答案选择C。 答案 C 4.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必须坚持和完善科技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其依据在于() 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C.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消除社会基本矛盾 D.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解析A说法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材料中分配制度属于生产关系,故选D,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最全版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 教学目标 一、思想教育目标 1.通过对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讲述,使学生认识:苏联在短期内所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有力地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通过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苏联在取得经济建设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致使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极一时。它的缺点和弊端成为后来苏联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二、基础知识目标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和农业集体化方针的确定;五年计划的实施;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的重大缺陷;1936年苏联宪法;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苏联的大清洗运动。 三、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培养学生运用现象和本质、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中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要点 一、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列宁逝世 2.苏联的工业化 3.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4.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1. 1936年苏联宪法 2.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3.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4.苏联的大清洗运动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使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虽然存在着种种弊端,但确实使苏联在较短时间实现了工业化,增加了国力,为以后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使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它本身的严重缺点和弊端,以及个人崇拜风气的盛行,后来成了苏联国民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提高的严重障碍。 本节重点: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本节难点: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价 一、“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一目,教材主要写了以下三个问题: 1.列宁逝世。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斯大林成为苏联领导人,开始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第一、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后,苏联仍然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为了用现代技术改造落后的工业农业,为了增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决定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这次大会,标志着有计划、大规模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的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十分艰难困苦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国际上苏联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国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和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国共的十年对峙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国共的十年对峙 一、工农武装割据 1.背景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发动,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3)秋收起义:1927年9月,湘赣边秋收起义,损失惨重。 2.开辟 1927年10月,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3.内容 (1)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2)政权建设:1931年11月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3)武装斗争:进行武装斗争,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前四次“围剿”。 [图示记忆]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及关系 二、红军长征 1.原因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以失败告终,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开始 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开始长征。

3.转折 遵义会议(1935年)。 (1)内容: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2)意义: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4.会师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陕北吴起镇与当地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 5.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轻巧识记] 数字法归纳国共的十年对峙 (1)一个核心:农村革命道路的探索。 (2)三点成就:开辟了井冈山道路;形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正确领导;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策略。 (3)四个转移: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最高决策由错误到正确;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中国时局由内战转移到“一致对外”。 (4)六点实践: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研习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史料一1927年8月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同时选择了两条道路:一条是仿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进行城市武装暴动,如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另一条是仿中国的历史传统,在边远的农村进行武装暴动。 史料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史料三中国仍属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和

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学习目标】 1、概述丛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2、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课前导读】: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 一、诊断病情: 1931-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增加了12倍,农业只提高了40%,1953年全苏联人人均粮食低于1913年,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当,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 1、这段材料告诉我们了什么信息? 2、导致苏联经济发展不健康的症结是什么? 病人:苏联经济 病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二、医疗过程: 1 疗效: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原因: 2、勃列日涅夫的药方

【读一读】苏联为在军事上赶上美国,扭转在军事上不利的地位,加大军费开支。70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20%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 ——《世界现代史》 疗效: 前期取得一些成效,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与美国相抗衡的水平。执政后期,社会矛盾丛生,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原因: 3、戈尔巴乔夫的药方 (1)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认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2)政府还减少了,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 (3)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所有制的结构,使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生了一些变化,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 (4)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出现企业; (5)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或建立家庭农场。 疗效: 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4、我的药方 三、知识升华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广东专用练习:第11、12讲巩固练 Word版含解析

第11、12讲巩固练 编者选题表 一、选择题 1.1846年,耆英等人在奏折中称:“各国运往内地通商货物每岁只有此数,赴广州者十之六七,赴上海者十之三四……彼有所丰则此有所歉,实为事理之必然。”这反映出当时( ) A.通商口岸数量已不能满足需要

B.统治阶层对世界大势缺乏认知 C.不平等条约并未得到全面落实 D.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步解体 解析:B 耆英的观点是外国对华商品输出基本上是个定数,输往广州的多,输往上海的就少,这一判断显然是错误的,是对西方世界商品输出能力及世界市场不断发展的形势的无知,B项正确。耆英的观点是通商口岸多与少结果都是一样,没有是否满足需要的信息,A项错误。C项与事实不符,错误。D项虽然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信息无关,错误。 2.(2019·广东广州一模)1876年,中日就中朝关系展开论争,森有礼与李鸿章对答记录节选如下: 综合两则对答可知( ) A.宗藩关系之争是甲午战争的诱因 B.日本运用万国公法挑战朝贡体系 C.清廷运用条约体系维护宗藩关系 D.中日利益冲突的实质是观念对立 解析:C 根据材料“此是谬论特强违约,万国公法所不许”“高丽诸国

此是外藩”可以看出清政府肯定条约,维护中朝的宗藩关系,C项正确。甲午战争的直接原因是朝鲜东学党起义,宗藩关系之争不是甲午战争的诱因,A项错误;材料中“国家举事,只看谁强,不必尽依条约”反映出日本运用国家实力挑战条约,B项错误;中日利益冲突的实质是国家利益的冲突,并非观念的冲突,D项错误。 3.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省治理。翌年,台湾亦升格为省。嗣后,清政府在东北改将军体制为行省建制,在西藏东部设立具有行省性质的特别行政区。在内蒙古逐次设立州、府、县,盟、旗的地盘渐渐被压缩。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注重军事管辖和边防稳定 B.国家意识有所提升 C.确立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D.传统治边政策改变 解析:B 材料中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改为行省体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国家的统一,台湾升格为省也是为了巩固国防的需要,这说明清朝的国家领土、国家安全意识的提升,B项正确。不同于将军辖区重军事,行省体制更侧重于民事,A项错误。中央集权早已确立,C项错误。D项就是材料本身的含义,没有回答原因,错误。 [新知生成] 清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十八个行省,沿用明朝的地方行政制度;五个将军辖区,侧重于军事管理,主要分布在边疆,因俗而治;两个办事大臣辖区,主要管辖藏族地区。近代以后,清朝出于国防建设的需要,将军辖区改制为行省,台湾提升为行省。 4.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尽管欧美列强之间矛盾重重,欧洲已经开始形

湖南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1讲《“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湖南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1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4题;共68分) 1. (2分)(2017·开封模拟) 秦始皇采纳韩非子“集权”学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宋代思想家提倡“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明末清初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这些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 A . 是自然经济发展的产物 B . 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 C . 推动了封建专制的发展 D . 便于提高君主的执政水平 2. (2分)中国古代君主有颁布《罪己诏》的传统。其内容一般是君主反省自己的德行和政策。唐德宗曾颁《罪己大赦诏》曰:“天谴于上而朕不悟, 人怨于下而朕不知”。与上述思想有关的派别是 A . 儒家 B . 道家 C . 法家 D . 墨家 3. (2分)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在长安设立太学,利用儒家思想教育和培养封建官僚。下列不可能是其教育内容的是() A . 《诗》 B . 《书》 C . 《春秋》 D . 《四书章句集注》 4. (2分)两汉时期流行一句谚语:“遗子黄金满毓(竹笼),不如一经。”这句谚语反映了当时() A . 科举取士深入人心 B . 儒家思想备受重视 C . 商品经济发展迅猛 D . 重农抑商思想严重 5. (2分) (2017高三上·屯溪月考) 汉初,“将相皆旧功臣,少文多质”,自汉武帝后,汉朝政权非贵族政府、非军人政府、非商人政府,逐渐由代表农民政府转为士人政府。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 重文轻武政策实施 B . 宗法礼制的强化 C . 社会治理思想变化 D . “世官制”的废除

2020届高中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10.29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作业Word版含答案

核心素养提升练二十九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40分钟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迅速恢复的国家机器比以往承担着更多任务,尤其是经济控制的职能。农民和工人阶级起来反对私有者,战争期间经济崩溃造成了城市和军队供给急需。还有一些党的干部不切实际地追求共产主义社会的动人前景。”这段话主要说明了下列哪一事件的背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赫鲁晓夫改革 【解析】选A。根据材料“经济控制”“战争期间”“不切实际地追求共产主义社会”得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正确;新经济政策是战争(1918—1920年)结束后,于1921年推行的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的方式,故B错误;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模式在农业的表现,时间不符,故C错误;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年),并不存在战争,故D错误。 2.(2019·邢台模拟)1921年,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列宁对到访的美国商人阿曼德·哈默说:“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重新发掘我们的经济潜能。”为了“发掘经济潜能”,苏俄 ( ) A.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恢复了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D.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解析】选C。由材料的时间“1921年”可知这是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时期,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故选C。 3.(2019·石家庄模拟)1921年7月,为了燃料供应,苏维埃政府建立了“顿巴斯小煤矿利用委员会”,把小型煤矿出租给私人。这些煤矿采煤量占到顿巴斯总采煤量的11.9%。这表明苏维埃政府( ) A.部分恢复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做法 B.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效果有限 C.注重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 D.加速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是允许私人经营小煤矿,说明此时苏俄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故选C。 4.(2019·黄冈模拟)1921年列宁在给时任国家计委主任格·马·克尔日扎诺夫斯基的信中指出:“关于新经济政策有必要加以补充……新经济政策不是要改变统一的国家经济计划,不是要超出这个计划的范围,而是要改变实现这个计划的办法。”基于这一认识,当时苏俄政府( ) A.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由国家统一来管理 B.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C.制定五年计划以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扩大集体农庄自主权刺激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析】选B。“改变实现这个计划的办法”指的是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生产,故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故选B。 【加固训练】

2020版高考历史岳麓版(山东专用)一轮复习试题:第六单元 第18讲巩固练

第18讲巩固练编者选题表 考点角度 汉代冶铁遗址体现地区经济发展 均田制推动小农经济发展 庄园经济对民间手工业的促进农业的主要耕作 北宋南方地区人地矛盾显现方式和土地制度 唐宋政府政策促进经济重心南移 宋代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清代小农经济盛行 汉代礼制影响手工业发展 汉王朝对丝绸之路的重视 手工业的发展唐代文化呈现中外融合的特征 明清纺纱生产呈现专业化 阻碍明代生产方式变革的因素 综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14 一、选择题 1.(2018·重庆模拟)汉武帝时在全国重要产铁地置铁官约50处,其中有6处在今天河南境内;迄今发掘出汉代冶铁遗址近60处,河南地区有38处且规模较大。这反映出汉代() A.冶铁技术趋于成熟 B.官营手工业占主导 C.中原地区经济领先 D.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解析:C中国古代,铁农具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结合所学可知,汉代铁制农具数量大大超过前代。据材料信息,中原地区的冶铁遗址数量多、规模大,说明当地经济在当时领先全国,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冶铁技术,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官营手工业总数,也就不存在一种对比关系,B项错误;古代中国进入铁器时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D 项错误。 2.(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北齐均田令中,有“每丁给永业田(不必归还政府的土地)二十亩,为桑田,其中种桑五十根,榆三根,枣五根”的条文。隋朝均田令也规定了永业田必须“课之以桑、榆及枣”,“以备生生之资,以供养老之具”。据此可知() A.农民的负担逐渐减轻 B.均田制推动了小农经济发展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D.政府的土地政策趋向于宽松 解析:B据材料可知,政府规定农民种桑、榆、枣,是通过发展农民必要的农副产品实现自给自足,来维持和稳定小农经济,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农民的负担和农产品商品化问题,A、C两项错误;材料只是说永业田的种植,并没有体现土地政策趋向于宽松,D项错误。 【新知生成】永业田:“世业田”,唐代永业田分为两种:官僚贵族永业田和一般民户的永业田。永业田均用于种桑、榆、枣树。永业田有余可出卖,不足可买入。民户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可以卖永业田。 3.(2018·河北衡水调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从事

广西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国共的十年对峙》

广西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国共的十年对峙》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5题;共70分) 1. (2分)劳工神圣”是一战后出现于中国社会响亮的口号。据统计,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新青年》刊登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达130余篇。这反映()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中国劳工的觉醒 B . 十月革命改变中国劳工阶层的社会地位 C . 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与方向 D . 知识分子关注革命思想和工人运动结合 2. (2分)(2020·西安模拟)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清共”行动,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8月18日,毛泽东在中共湖南省委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提出,不再打国民党左派的旗帜,而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直接发动秋收起义,上述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 A . 开始建立人民军队 B . 积极探索革命道路 C . 转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D . 注重总结失败教训 3. (2分) (2019高一上·温州期末) 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中,毛泽东同志留下许多壮丽诗篇,下列诗句中,与“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反映同一史实的是() A .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B .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C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D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4. (2分) (2019高一下·四川期中) 历史研究表明,中国抗日战争“十四年抗战比八年抗战”的说法更加科学。2017年初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这表明() A . 历史评价具有主观性 B . 历史评价随现实需变而不断变化 C . 历史史实的不确定性 D . 史学研究成果推动历史认识转变 5. (2分) (2018高三上·五华月考) 著名作家魏巍写过一部名为《地球的红飘带》的小说,描写了中国近代一支军队转战南北的英雄事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里的“红飘带”应是() A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游击战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选择题 1.(2018四川资阳一模,24)据《秦集史》统计,自秦武王以后到始皇时代的一个多世纪中,共有右丞相十二人,左丞相九人。这些声名显赫的众多良相中,非秦国人占到68%以上。此材料可说明( ) A.商鞅变法十分彻底 B.军功爵制推行得力 C.秦国重视招揽人才 D.贵族势力严重削弱 项表述中“彻底”太过绝对,不符合题意,故错误;军功爵制是指论功行赏,题目中并未涉及,故B项错误;材料“声名显赫的众多良相中,非秦国人占到68%以上”体现出秦国重视招揽人才,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贵族势力大小变化,故D项错误。 2.(2018河北承德联校期末,3)咸阳是秦朝国都所在地,不设郡守而由朝廷直辖,其长官为内史。内史位同九卿,可以参与朝政。由此可以推知( ) A.内史是秦高级教育官员 B.内史有特殊的地位 C.秦朝皇帝任免各级官吏 D.秦朝重视地方治理 ,无法得出是高级教育官员,故A项错误;内史掌管秦朝国都即咸阳,位同九卿,地位比较特殊,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皇帝对官员的任免,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内史管辖咸阳,并不是对所有地方的管辖制度,故D项错误。 3.(2018广西桂林期末,25)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事迹,只有丞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与国家事务的记载。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对此现象符合史实的解释是( ) A.巩固君主专制集权需要 B.太尉一职实为后人杜撰 C.秦朝政局保持稳定太平 D.秦朝中央官制变动频繁 ,太尉虚设是巩固专制集权的表现,故A项正确;太尉是秦朝设置的重要中央官职,故B项错误;秦朝虚设太尉不能说明秦朝没有采取大型军事行动,故C项错误;秦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基本稳定,故D 项错误。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讲练: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轮复习】考点讲练:教育事业的发展一、基础知识 (一)奠基 1.确定方向 (1)标志: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2)内容:建立人民教育事业,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 (3)意义: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①______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2.制定方针 确定②________的教育方针。 3.建立制度 全日制学校教育和③_________的学校教育。 4.意义 (1)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2)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二)动乱中的教育 1.表现 (1)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2)1966年夏,④________被废止。

(3)20世纪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 2.危害 (1)中国教育事业遭到极大破坏。 (2)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 (3)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 (4)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三)教育的复兴 1.20世纪70-80年代邓小平的措施 (1)全面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 (2)提出“⑤______”和“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2.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 (1)基础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⑥_______。 (2)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3)高等教育:增设新兴的边缘学科专业,建立学位制度,改革高校招生与分配制度。 3.20世纪90年代三种教育 (1)高等教育:实施⑦__________计划。 (2)社会教育:启动“希望工程”。 (3)西部教育:国家出资支持西部一批高校建设,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湖南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5讲《启蒙运动》

湖南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5讲《启蒙运动》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这一主张属于 A . 天赋人权说 B . 三权分立说 C . 人民主权说 D . 社会契约论 2. (2分) (2019高二上·益阳期中) 有一位思想家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这位思想家是() A . 伏尔泰 B . 卢梭 C . 孟德斯鸠 D . 康德 3. (2分) (2018高二下·新余开学考) 世纪中叶,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在大力加强专制统治的同时,改进司法制度,放松新闻检查,禁止驱逐农民。这反映他受到了哪位思想家的影响() A . 伏尔泰 B . 杰弗逊 C . 圣西门 D . 卢梭 4. (2分)启蒙运动中最为激进的思想家是 A . 伏尔泰 B . 孟德斯鸠 C . 康德 D . 卢梭 5. (2分) (2015高二上·武汉期中) 在世界近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下列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6. (2分)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在一个国家里,总是有一些人以出身、财富或荣誉著称。不过,如果他们和平民混杂在一起,并且和其他的人一样只有一个投票权,公共的自由将成为对他们的奴役,而且他们不会有保卫这种自由的任何兴趣,因为大多数的决议将会是和他们作对的。”以下是1875年法国宪法的规定,其中与孟德斯鸠上述思想有关联(或受其影响)的是 A . 设立由普选产生的众议院 B . 设立间接选举产生的参议院 C . 总统有权任命文武官员 D . 禁止王室或皇室家族成为总统 7. (2分) (2017高二下·包头期中) “┉就是人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 A . 宗教改革 B . 文艺复兴 C . 启蒙运动 D . 空想社会主义 8. (2分)(2016·资阳模拟) 顾炎武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卢梭认为:“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的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者的共同点是() A . 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B . 具有强烈的民主精神 C . 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设想 D . 推动了当时社会变革 9. (2分)以下叙述中,最能体现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特点的是() A . 人与人在自然状态下处于交战的状态,人们为了自保而缔结契约 B . 人们在签订契约时让渡了属于自己的权利 C . 政治共同体的代表如果违背大多数人的意志,人们有权将其罢免 D . 签订契约以后,每个参与者都受到法律的制约和保护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选习题:(12)(有答案)

2019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选习题(12)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汉唐宰相大多出自世家大族,朝堂之上可以坐着与皇帝议论国家大事,谓之“坐而论道”。宋朝时,大臣多出自科举,已无“坐而论道”的资格,在皇帝面前必须直立奏对。这表明( ) A.贵族执政退出历史舞台 B.官僚政治体制逐步确立 C.君主专制统治登峰造极 D.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发展。题干所给材料体现了汉唐到宋代大臣地位的变化,要注意其对应关系:世家大族到科举、坐而论道到直立奏对,前者体现选官的变化,后者体现君臣关系的变化。秦朝以后,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但不能说贵族执政退出历史舞台,A项错误;君主专制登峰造极是在清朝,C项不符合时间概念;选官制度只是变化之一,D项没有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故排除;材料的两种变化都属于官僚政治的表现,故B项符合题意。 2、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上,到清代乾隆皇帝时,1741年突破1亿,1776年达到2亿,1790年超过3亿。发展到道光皇帝时的1834年突破了4亿人口,这种人口的大量增长对中国来说( ) A.对传统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B.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C.是长期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D.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产物 【答案】A 3、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 ) 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B.否定了君主制度 C.主张建立法制社会 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 【答案】D 【解析】材料大意是说,封建统治者治理国家应当尊重“群心”(民意),百姓认为“之所是”君主和大臣都不能“矫之以为非”,百姓认为“之所非”君主和大臣都不能“矫之以为是”,故D项符合题意。 4、下图中的“?”应填( ) A.贵族、平民 B.公民、自由民 C.平民、贵族 D.罗马人、自由民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第2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内容和作用;掌握新经济 政策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了解苏联的建立。 2、知道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的时间和成就;苏联农业集 体化的方针和成就。 3、掌握1936年新宪法;了解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严 重弊端 4、通过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对比,培养学生对史实进行比较分析的能力;通过评价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培养学生辩证地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认识其实行的必要性和转变的必要性,学会根据不同情况及时调整政策的思想方法。 2、运用问题讨论法,评述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利弊,引导学生学会全面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转变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

2、苏联的成立,有利于团结境内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增强国防力量。 3、苏联在短期内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严重问题,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不成熟不完善,必须通过改革来完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难点: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教法三疑三探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教材,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我们在第1课学习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巩固,那么,大家想想,在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胜利后,苏俄面临的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呢?(学生回答略)要发展经济,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怎样发展经济,以什么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呢?则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设疑自探 1、引导学生设疑 教师用语: 出示学习目标: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讲练:19世纪以来世界美术的辉煌

【一轮复习】考点讲练:19世纪以来世界 美术的辉煌 一、基础知识 二、自测题 1.“完全抛弃了对人体的真实描绘,抛弃了传统的三度空间和真实色彩,把人体分解成半面的几何图形再重新装配,色彩也简化为灰色和棕色。”该描述适于下列哪一画家的作品() A.达.芬奇 B.莫奈 C.凡高 D.毕加索 2.法国作家左拉认为:“绘画所给予人们的是感觉而不是思想,应以不关心主题思想为宗旨。”与这一观点相符的绘画风格是() A.调动一切手段再现重大社会题材

B.根据个人观察表现光与色的变化 C.真实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 D.表现、歌颂人的美和人的情感 3.“我的作品有它的地理,有它的谱系和它的家族,它的场所和它的特点,它的人物和它的事件,正如法国有它的盾徽,有它的贵族与平民,有它的手艺者和农民,有它的政治家和花花公子,有它的军队一样,总之,有它的整个社会。”与此作品所属流派相一致的是() A.《日出印象》 B.《拾穗者》 C.《自由引导人民》 D.《呐喊》 4.法国画家毕沙罗反对过分逼真地追求事物的轮廓,他主张应该在运用了正确的色彩和笔法的画笔下,画出你所观察到的和感觉到的。下列作品与他主张的创作风格相符的是() A.《格尔尼卡》 B.《自由引导人民》 C.《星月夜》 D.《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5.近代西方某-画派在创作中主张:“将个人感情趣味以及艺术才能都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而不受任何形式与法制的限制。”下列作品中能够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B.《日出·印象》 C.《自由引导人民》 D.《格尔尼卡》 6.“我们在画中看到的是充满阳光的色块组合,充满了空气感。他们的创作只重感觉,忽视思想本质,以瞬间印象取代之。在阳光探索和色彩分析上有重要发现,在对光与色的表现上丰富了绘画的表现技巧。”下列作品与材料反映的创作风格相符的是() A.《自由引导人民》 B.《拾穗者》 C.《日出·印象》 D.《格尔尼卡》 7.“作画时,要忘掉你眼前是哪一种物体,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蓝色、一小块长方形的粉红色、一丝黄色。创作中的注意力,不是集中于要表现的景物上,而是放到景物周围的空间环境、光线、烟雾、气流所产生的效果上。”此画家属于的派别是() A.古典主义 B.现代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实主义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主义的美术在对待社会、人、自然与自我的关系上失去了平衡,关系是扭曲的。这样,现代主义的美术家似乎是超脱社……但他们的作品影射着社会和人生,采用的语言是荒诞的、寓意的或抽象的。在他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试题及答案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选择题 1. 下列表格内容反映了苏俄(联)1921—1925年粮食产量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 要原因是 A.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C.斯大林模式的推动D农业集体化的成果 2. 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 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这一评价针对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英法绥靖政策 3. 对于20世纪苏联的某种政治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 煌的,但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成功的。该模式的特点是() A.全面实施市场经济B采取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模式 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多党制代替一党制 4. 列宁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是() ①废除农奴制改革②领导十月革命胜利③实施新经济政策④制定苏联新宪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 对斯大林模式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以苏联新宪法的颁布为形成标志 B.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C.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D.促进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6.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 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7. 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名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邮票,但此

套邮票却是错体票,其错误在于()

8. 下列不属于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是( ) A. 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 B.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 C. 权力高度集中,各级领导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D. 注意加强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9. 下列关于新经济政策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B.有利于恢复苏俄的国民经济 C.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D.标志着苏联的成立 二、材料解析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 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1)为什么说 列宁的思路比较好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 材料二 B ?邮票发行的时间 C.邮票的发行者 D.周年纪念的时间 A.邮票名称中的国家称谓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启蒙运动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启蒙运动 一、背景 1.经济基础 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2.阶级基础 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的压迫。 3.政治基础 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束缚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4.思想基础 文艺复兴的推动,思想解放。 5.斗争武器 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挑战教会的权威。 二、概况 1.核心 “理性”,即主张人自己去思考,否定一切外在权威。 [概念阐释] 理性 理性即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启蒙思想家认为理性是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其旨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构建一个更符合理性和人性的社会。 2.内容 (1)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 (2)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3.代表

[轻巧识记] 启蒙运动的内容 三、影响 1.对欧洲 (1)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2)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2.对世界 (1)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2)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材补遗] 启蒙运动时期的自然神论 自然神论是17-18世纪的英国和18世纪的法国出现的一个哲学观点。自然神论者推崇理性原则,把上帝解释为非人格的始因的宗教哲学理论,又称理性神

论。由17世纪英国思想家赫伯特始创,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也都是具有一定唯物主义倾向的自然神论者。自然神论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否定迷信和各种违反自然规律的“奇迹”;认为上帝不过是“世界理性”或“有智慧的意志”;上帝作为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它在创世之后就不再干预世界事务,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主张用“理性宗教”或“自然宗教”代替“天启宗教”。 研习启蒙运动的特点及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史料一人生来平等,这是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社会契约论》史料二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理性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 史料三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在启蒙时代,欧洲知识界对西方文明的传统信仰和价值观重新思考,强有力地扫荡了笼罩着西方世界的封建思想和宗教神学的迷雾。……崇尚科学和对人类理智的乐观主义态度则促进了现代科学的重大发现。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历史卷》[史料解读] (1)史料一信息“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反映了天赋人权学说,“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反映了人民主权思想,“约定之上”体现了社会契约的思想。 (2)史料二中“理性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反映了启蒙思想家用理性思考问题。 (3)史料三高度评价“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表明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做了理论准备;同时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二,分析影响哲人们提出新思想的因素是什么?史料一、二中,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精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导读:本文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下面是整理的“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欢迎阅读参考,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高考栏目.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1.据北宋欧阳修等史学家编撰的《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而唐代诗人王建有诗《夜看扬州市》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段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前者是正史,后者是文学体裁,应以前者为准 B.前者是后世人编撰的,后者写于唐代,应以后者为准 C.两者所载内容均需经过进一步考证才能确定史料价值 D.两者记载的史实相违背,必有其一是伪史 2.“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3.史学研究中非常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下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

正确的是( ) 4.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的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上述材料( ) A.表明史学的实用价值 B.说明历史时序性特点 C.肯定求真的史学态度 D.阐释全球史观的意义 6.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作者在此强调的是( ) A.辩证统一中外关联 B.厚积薄发以古讽今 C.鉴往知来贯通古今 D.厚今薄古学贯中西 7.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 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