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国良_传播学原理_笔记

张国良_传播学原理_笔记

张国良_传播学原理_笔记
张国良_传播学原理_笔记

传播学原理笔记

第一章传播基础论

1、传播的含义

(1)传播与“communication”

A、相同点:两者均含“传达”(消息、意识等)及“传染”(疾病)之意;

B、不同点:后者含“运输”(货物与人)及(双向)“交流”之意,从传播学意义上讲,“传播”=Commnication,其主要含义是:精神内容的传布。

(2)“传播”的定义

A、“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分享。

持此类主张的学者往往会追溯英语Communication的词源,以支持自己的观点。但是,无可否认,在传播实践中,施拉姆等人强调的这种“共享”,不仅是主观愿望,在多数情况下,也是客观结果。即,它既是传播的出发点,又是其归宿。凡强调“共享”的用语,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不能适用于一切传播现象。诚然,传播能实现“共享”的情况是多数,但是还存在拒斥、不通、误解、独处等相反的情况(尽管是少数)。

由此可知,“共享”说虽然指出了传播的一部分规律,但作为定义,是不全面的。

B、“交流说”——强调“传播”是有来有往的、双向的活动。

此说有点类似“共享说”,但着眼点不在“结果”,而在“过程”。但一“共享”一样,“交流”的情况也是常见的,但并非一定会发生。此外,传播也远非一定要用语言。

C、“影响(劝服)说”——强调“传播”是传者欲对受者(通过劝服)施加影响的行为。

此说既正确地指出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带有功得性、目的性的传播活动,又不正确的将其当成了一切传播活动的表征。D、“符号说”——强调“传播”是符号(或信息)的流动。

△以上各学说都是学者从不同的学术领域去理解,更多地关注本学科研究对象的传播活动,范围和方式等,而没有从更多普遍意义上和层面上对“传播”进行定主,因而难免挂一漏方。

△传播: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3)信息视野中的传播

“传播”=“信息”的运动,“信息”=“传播”的材料,凡是有“信息”处,必有“传播”。但是,“信息”不只见诸于人类社会当中。因为“信息”,即事物的存在方式以及对这种方式的直接或间接表述。即信息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它普遍存在在于整个自然界之中。因此:

?与“信息”形影相随的“传播”,同样遍布整个自然界。

?“传播”同样可分为“物理传播”、“生物传播”和“人类传播”。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只是“人类传播”。

“传播的定义似应作两个层面的理解:广义——系统(自然及相互之间)传受信息的行为;狭义——人(自身及相互之间)传受信息的行为。

△信息与传播的关系:信息与传播是一种内容和形式,材料和运动的关系,它们各为表里,不可分割。

2、传播的类型

(1)二分法——亲身传播,大众传播。

此种分法着眼点是传播的技术、手段。

亲身传播:以人体自身为媒介。尤以语言为主要手段,而以表情和动作等为辅助传播的方式。

大众传播:以机械化,电子化的大众媒介即报刊、广播电视等各手段的传播方式。

优点:简明扼要缺点:大笼统

(2)四分法——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团体)传播,大众传播,此种分法着眼于传播者的范围、规模。

自我传播:是个体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即个体自我进行的思维活动。思考、内心冲突、自言自语以及发泄、陶醉等均是自我传播。基本上可以说人所有的心理活动都属于自我传播的范围。因此,自我传播属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人际传播:是两个以上的个体之间进行的传播。基本要求是两个人及两个人以上,不在组织内外进行的,非组织目的的传播。

组织传播:是指组织内部及内部与外部的信息交流。组织传播的规模大于人际传播,它与后者的明显区别在于前者的传播活动都是有组织目的的。

大众传播:是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这种传播中,传播者职业化,讯息大量、快速复制,传播媒介也是机械化、电子化、受众非个性化。它是社会化的传播。

优点:快、广、多、好缺点:反馈不及时不充分不直接

△各类传播的特点:“三化”传者职业化、媒介机械化、电子化、受众个性化

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手段(媒介)人自身(谈话、表情等)人自身+机械化、电子化媒介机械化、电子化

媒介规模少数人特定、较多人数不特定、多数人

空间小中大

周期不规则较规则规则

有色随时交替有所规定固定

反馈灵活有点困难十分困难

信息(表达)不规范较规范规范

3、人类传播的演进过程

符号和信号时代——说话和语言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大众传播时代——网络传播时代

传播学三大分支:大众传播学、人际传播学、组织传播学

△人类传播演进的规律

A、传播手段与传播媒介的进步贯穿整个人类存在过程,而且其发展进步呈加速趋势。

B、传播与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与发展密切相关。

C、传播是经济及社会形态的直接产物。

第二章传播媒介论

1、传播媒介

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

组织,即传媒机构。

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是指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

面向大众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即是大众传播媒介,它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书籍等。传播规模大,以职业化的传播机构为单位的媒介称为大众传播媒介。

以传播新闻信息符号为主的物质实体是新闻媒介,开展新闻报道活动的大众传播媒介即新闻媒介,它包括报纸,新闻性杂志、广播、电视等。

2、麦克卢汉媒介分析理论

麦克卢汉研究媒介本身及其社会行为,提出以下论说:

A、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这是麦氏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

麦氏认为,技术的任何进步,都会使人类更有效地生活和劳动;媒介的任何发展,都能延伸人类的五官功能。印刷品是眼睛的延伸;广播是耳朵的延伸;电视是视力听力的延伸。他的媒介概念,不仅包括传播的技术硬件,还包括具有社会情感的软件。他认为,所有这些媒介,都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认识和反应方式,这个观点说明,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性质的社会影响,但它并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

B、媒介既讯息

这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及其他社会活动。因此,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麦工的媒介概念是广义的,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总之,在麦氏看来,每一种新媒介一旦出现,无论它传递的具体内容如何,这种媒介的形式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信息,并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介本身就代表着某种时代的信息,媒介就是信秘。

C、“热媒介”与“冷媒介”

这是麦氏就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著名概念。

他提出:所谓“热媒介”,就是具有“高清晰度”(指充满资料数据)和“低参与度”(对受众而言)的媒介;“冷媒介”则相反。

例如,一张照片是清晰的,而一幅漫画中的形象比较模糊,需要人进行联想和思考。前者属于“热媒介”,而后者属于“冷媒介”。

“热媒介”与“冷媒介”的分类本身并没有多少科学和实用价值,重要的是它给我们的启示:不同的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经起的心理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研究媒介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D、地球村

这是麦工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

他指出,电视和卫星等技术的出现,使地球“越来越小”,人类已跨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信息在瞬息之间即可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而,地球已变为一个小村庄。“村民”即人类互相之间的信息传播和思想交流极为方便。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再与世隔绝而游离于地球村之外。

△对麦氏理论的评价

首先,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与人们平时所说的媒介不尽相同。他不仅仅拘泥于研究传播过程和传播内容的媒介,而是把媒介放到了一个更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加以考察,将世界上的万事

万物都视作媒介。这确实拓宽了人们的思路,特别是强调指出了长期以来忽视媒介,技术本身对社会的独特影响的偏向,功不可设。

其次,也不能不看到,麦氏过分地强调和夸大了媒介的作用,忽略了人的主导性、能动性,也忽视了媒介内容即信息的重要性。这就走向了技术决定论的论调。再次,麦氏晦涩的文风引起很大争议。他极力贬代印刷媒介那种直线的、逻辑的表达方式,而采用一种跳跃的,不连贯的方式协作,使观点变得难以捉摸。而且,他的学术态度有点故弄玄虚,发出的信息存在许多不确实性。因此,不少学者批评他的理论欠周密、缺乏客观性。

最后,对有关“冷”、“热”媒介的学说,微词颇多。很多人认为这种划分方法既不科学,也不实用。

3、传播媒介的本体特征

(1)报纸

?定义:以刊载新闻、评论、副刊以及广告为主的,面向公众的定期并连续发行的印刷出版物。

?报纸传播的特点:

A、报纸是视觉媒介。报纸通过印刷在平面纸张上的文字、图片、色彩、版面设计等符号传递信息,是利用视觉供人阅读的。这是报纸的最大特点,也是其区别于其它媒介最明显的特点。

B、报纸的保存性强。由于报纸是印刷在纸张上的“白纸黑字”,固定,持久,所以可以长期保存。

C、报纸的选择权性强。读者可以自由选择阅读的顺序、对象、时间等。

D、报纸适合传达深度信息。报纸利用其特点,增加新闻的深度,便于刊登新闻背景分析,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等。

E、报纸的时效性差。由于其出版方式而导致周期较长,影响了时效性。除此之外,报纸主要借助文字传播,因此要求读者必须有文化,因而限制了读本范围,感染力也较广播、电视等弱。(2)广播

?定义:广义——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图像的信息工具,即包括声音广播和电视。

狭义——仅指声音广播。

?广播传播的特点:

A、广播是听觉媒介。它利用声音符号,诉诸于人们的听觉,传播信息。

B、广播的时效性强,广播利用电波传送信息,其传送速度是其他载体所不能比拟的。与报纸相比,其制作、传输、接收简单、环节少,因此其时效性强。

C、广播的影响面广。广播不受时间、空间、听众阶层等因素的限制,可以真正做到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D、广播的保存性弱,选择性弱。由声音转瞬即逝的特点,听众对广播的内容往往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那些抽象、艰深、内在逻辑关系复杂的事实及一些理论和技术性强的内容。广播按顺序播出也导致其不可选择。

(3)电视

?定义:指用电子技术传输图像及声音的现代化传播媒介。

?电视传播的特点

A、电视是视听合一的媒介。电视传播的渠道有两个,即视觉和听觉,这就决定了它与其他传播媒介的区别,也奠定了电视优势的基础。

B、电视适合再现形象、现场、过程。电视的首要特点,即“声像并茂”、“视听兼备”决定了电视具有极强的形象、现场感和过程感。

C、电视的时效性强,保存性差,选择性差。

专题1 媒介控制论

一、“把关人”理论

1、“把关人”是传播学四位奠基人之一卢因在研究群体中信息流通渠道时提出的一个概念。

2、50年代,怀特将这个概念应用于新闻研究,提出了新闻传播的“把关”过程模式,怀特认为,新了媒介的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形成一道关口,通过这个关口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或信息只是可数。“把关人”既可以指个人,如信源、记者、编辑等,也可以指媒介组织。总之,“把关人”即采集,制作信息的过程中对各个环节乃至决策发生影响的人。(就是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人)

3、把关,是传播过程中必然发生的行为。

A、信息的差异性:客观世界的信息无穷无尽。它们之间在属性、作用等方面差别很大。必然要对这种繁多杂乱的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

B、传播者传播目的的差异性:传播者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目的的支配下进行的,目的不同,就必然选择满其目的的信息。

C、受众的差异性:受众之间差异巨大,其需要、心理相去甚远,因而选择不同的信息便可满足受众的不同需要。

4、传播者的把关过程基本如下:

搜集信息:即到社会乃至自然界中去寻求适合传播。有传播价值的信息。

过滤信息:根据传播目的及信息和受众情况,筛选、过滤已收集到的信息。

制作信息:将研究确定要传播的信息符号化(编码),加工成讯息。传播讯息:将制作好的传播品通过媒介网络发布出去,到达受众手中。

5、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

传播者进行把关都有一定的标准。这种标准因传播者所处的社会、媒介组织以及人人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A、政治、法律因素。传播者把关行为必然受所处社会的政治体制的制约。传播者的行为具有政治、法律驱动性。在任何性质和形态和社会中,这一影响因素都是把关人把关时必然考虑的基本要素。

1)新闻信息本身的制约;2)新闻传媒的制约;3)社会各种影响因素,控制力量的制约;4)把关人自身素质、偏好的制约;5)受众接受过程的制约。

B、经济因素。指把关人把关时所必须顾及的由信息而带来的经济压力。把关人的行为在相当程度上最终针影响到他及其所在的媒介组织的经济目标的实现。

C、社会文化因素。包括两层意义,即社会价值标准体系和文化开放程度。把关人在进行把关的时候,是否以社会所认可和推崇的社会价值标准体系为标准,对传播效果,乃至社会发展都影响重大。把关人在过滤、加工新现象、新事物的新信息时,与社会文化的开放程度直接相关。

D、信息自身的因素。即信息自身是否具有较强的传播价值。

E、组织的自身因素。传播组织目标、对象、功能、重点等都有所不同,因此,把关中必然以本传播组织的各种要求、规范、传统、标准等进行把关。

F、受众因素。传播的目的,也可以说把关的目的在于争取更多的受众和有效受众。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传播者的把关行为便不次不以事前调查,即前馈为前提条件。

G、技术因素。技术条件、技巧水平与要求等也直接影响着传播者的把关,特别是把关过程中的制作信息、传播讯息环节。

H、传播者个人因素。传播者人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个性特征,个人的传播方式等对把关有影响。

二、集权主义媒介理论

1、集权主主媒介规范理论,体现了极权主义政治制度理论的观点,它的最大特点是主张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力的意志为转移,一切为统治者服务。

2、该理论认为:君主有权对任何信息的流通,包括新闻的传布、言论的扩散进行绝对的控制(《新闻媒介与社会》P46),真理是统治阶级的智慧的产物,是依附于权力而存在的,传播媒介的作用就是辅助统治阶级自上而下地控制百姓、控制社会舆论。

理论依据:真现在统治者手中,强权即真理。

3、它的主要内容包括:A、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B、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力或权威,不得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C、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检查,这种检查是合法的;D、对当权者或当局制度的批判属于犯罪行为,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三、自由主义媒介理论

1、也称之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其核心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即认为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

2、它的主要原理原则包括:A、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B、除人身攻击以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天当合法的。C、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D、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闪到保证。

3、早期的自由主义理论对打破极权主义专制制度和等级支配观念,确立自由、单等和权利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然而,自由主义理论是与资本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制度保障的并不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而是私有资本的利益。以后的历史发展也证明,自由主义理论没有,也不可能实现它最初设想的社会理想。相反,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自由主义理论本身也发生了蜕变,成了维护垄断资本利益的理论,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则进一步演变成了个别传播大国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

四、社会责任理论

1、它是继自由主主理论之后出现的又一种媒介规范理论。它由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40年代提出,其代表著作是1947年出版的《自由而负责的报刊》。

2、社会责任理论强调的是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的理论,它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它并不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否定,而是一种改良。

3、现代社会责任理论大体包括以下几个原理原则:

A、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B、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

C、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

D、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4、从一定意义上讲,自由主义传播制度是历史的进步,而后起的社会责任传播制度也是历史的进步,但是,社会责任理论及期望筑于其上的传播体制还是未能完全被实践接受,因为在资本主义和有制条件下,传播业无法摆脱追逐利润和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

五、社会主义传播制度

1、无产阶级媒介理论要点:

A、传播媒介和传播资源是国家的公有财产,不允许私人占有;

B、传播媒介必须为工人阶级服务,必须接受共产党的思想和组织上的领导;

C、媒介必须按照马列主义原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来传播信息,宣传、动员、组织和教育群众;

D、在服务于社会总体目标的同时,媒介应该满足广大群众的愿望与需求;

E、国家有权监督和管理出版物,取缔反社会的传播内容。

2、国社会主义传播制度和规范(党的新闻政策)

A、媒介工作在政治上必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及时而准确地贯穿到报道、言论等各项具体业务内容中;

B、报道以正面宣传为主,将大众吸引、凝聚在党中央的周围,团结奋斗,激励他们积极进取;

C、发挥媒介的独特舆论监督作用;

D、坚持真实性原则;

E、坚持党性原则。

总之,社会主义国家的大众传播体制的最大特征,就是将媒介作为宣传、教育、组织大众的工具,以达到有效地控制社会,早日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

第三章传播材料论

一、信息

1、信息是与物质能是并列构成人类所生存的环境和三大基本要素之一。还有一种操作性的定义,称信息是用以减少工消除事物不确定性的东西。

2、信息的基本特征:

A、事实性。任何信息总是产生、传达在事实之后,先有事实,而后才有信息。任何信息总是客观地反映某一事实,从本质上说,是附属于事实的,离开了事实也就失去了意义。

B、传递性。没有传递就没有信息,更谈不上信息的效用。信息总是处在一定的流动过程中,即信息流。

C、时效性。信息的效用有一定的期限。一旦超过期限,效用就会减少,甚至丧失。

D、系统性。在信息流的流程中,信息的表现形式有着统一的规定。同时,事物的各种信息又是相互关联的,通过一定的法则,对各种信息进行系统的分析,不但可比较事物变化前后的情形,也可找出不同事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E、指代性。信息可以集中,综合和概括各种消息和知识,可以使人们间接地认识更广阔的、复杂的环境。

3、信息活动的五个主要特征:

A、目的性。在人类社会中,信息的发送和传递是有意识的活动,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因而有明确的目的性。

B、共享性。信息不同于一般的物质资源,同时为众多的使用者所共享,具有共享性。

C、扩充性。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一方面随时间的推移而衰减,另一方面,在人类使用过程中,又会产生和增加新的信息,这就是信息的扩充性。

D、模糊性,任何信息均可以减少事物的不确定性,但这种减少是有限度的。换言之,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模糊性是普遍存在的。

E、寄载性,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但其传播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或能量载体。

二、符号

1、符号是传播过程中为传达讯息而用以指代某种意义的中介。(符号与意义之间)的指代关系是通过人类约定俗成的传统,或通过某种语言的法则而建立的

2、符号的基本特征

A、指代性。符号的指代性是指符号是指出事物,而不是事物本身,简言之,符号与它指代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符号只是指指标和代表某个事物。

B、社会共有性。一种符号都是在特定的社会中经过历史的积累而创造、发展与丰富的,因此,符号具有社会性,是一定社会成员所共有的。

C、发展性。人类传播所使用的符号是发展的。一方面,人们每天都在创造新的符号,以适应日益丰富的生产及生活实践。另一方面,人们旧有的符号也在不断地被改造和淘汰。

第四章传播内容论(包括传播技巧)

一、传播内容

1、大众传播传播的内容很广。凡是大众传播者收到的、适合于向受众传播的信息增可以成为大众传播的内容。

2、大众传播内容的共通性:

A、综合性:就大众传播媒介总体而言,它们向社会传播的内容是综合的,各种形式及各种内容都有。

B、公开性:大众传播的内容是面向整个社会的,因而它必然是公开的,不具有隐蔽性。

C、开放性:大众传播的内容是连续不断地进入与输出的,因而它是变化的,开放的系统。

D、大众性:大众传播媒介面对的是大众,它传播的内容必然是以大众作为自己的诉求对象。

二、传播内容的形态

大众传播所传递的内容基本上是由两部分组成的:“说什么”(内容系统中所包含的特定意义),“怎么说”(内容系统中包含的传播方式)。

1、“说什么”,即特定内容,这是传播内容的核心。

在相当大量的情况下,传播内容和差异就体现在这个层面,因为传播内容的传播方式可以互通,相互借用,但是内容却相去甚远。

大众传播的内容丰富多样,它们到底“说什么”,不完全由它们而决定,而是受制于它们所在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环境。大众传播的内容也因此带上了浓厚的环境与背景色彩,往往在表面的“说什么”中又有深层的“说什么”。

A、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和内容,只是它所能次到的大量信息中,经过高度选择的(不是全盘加以反映的)抽样,同样,潜在的受众所收到和使用的信息,又只是他们从传播媒介的内容中选择出来的抽样。

B、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相当大量的是娱乐性的,而不是消息性的,它们更多地是分散,而不是集中和增进人们对重要问题的重要性。

C、大众传播媒介通常都要尽量吸收最大量受众,因而它们的内容在形式上是简单的,在内容上是通俗的、平易的,不过分复杂深奥,以满足最大是受众的需要。

2、“怎么说”,即特定内容的传播手段、方式、方法等。

传播方式在内容系统研究中的成果:

a、只说一面与两面都说。

即将同一讯息作两处方式处理,只说一面和两面都说。研究发现:只说一面的讯息对于原先就赞同此讯息的人非常奏效,对于教育水平低的人非常奏效;而两面都说的讯息则对原先就反对此讯息的人非常奏效,对于教育水平较高的人非常奏效。

b、信源的特征。

传播与态度改变的研究表明:传播者可以选择不同的信源。从而获得不同传播效果。可见信源的自身特征足以影响讯息。信息来源的信誉是影响信息的重要因素。信息来源需要具备权威性、专业性、知识度高、重要等特征,这样由他发出的讯息,其信誉就高,其效果就好。

c、情感诉示与理性诉求。

在现实的传播内容中往往既有情感因素又有理性因素。前者打动受众的感情,改变其态度,后者使其认识深入,改变其观念与行为。但是,在实际中很少把两者分开的。

d、防疫论(故意奎尔的理论)

该理论从医学类推得来。故意氏认为就象人体成长开无菌环境,对细菌无抵抗力一样,人的信息、思想如果未经过锻炼和考验,一旦受到攻击,如反面宣传,便无力抵御,而被冲垮。要增强人思想的防疫力,要使用滋补法,即让一个人事先接触支持其基本信念的论证;还要使用接种法,即让一个人事先接触一种弱性的、为刺激其防卫的反面论证。结果,其实验表明:接种法比滋补法有效。

他进一步进和地思想防疫论的实验。结论是:当对象们接触到对于基本信念的攻击以及对于这些攻击的反驳时,会形成某种通用的免疫力。而形成的这种通用的抵抗力,足以使这些基本信念在接触到另一种攻击时也不致于改变。

第五章传播过程论

一、传播过程及其特征。所谓过程,是指事物运动的程序与状态。我们用过程观来审视传播活动,可以摆脱早期传播学研究中将传播视为静止、封闭、孤立、微观的缺陷。

伯洛从理论上较为透彻地总结了传播“过程”和“结构”的特征:

a、传播是一种动态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

b、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得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

c、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多种关系的相互影响和变化。

传播三要素:传者、受者、信息

二、传播模式(传统的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所谓“模式”是一种再现现实的具有理论性的简化形成。

模式的作用:为清楚地说明种种理论而提供简明、直观、有产的辅助工具。

模式的类型:文字模式、图像模式、数学模式。

(一)线性传播过程模式

1、拉斯韦尔的5W模式。

传者讯息媒介受者效果

1948年,拉斯韦尔在其《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传播过程就是: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

所谡的5W即who——say what——in what channel——to whom ——with what effects。

重要贡献:

(1)第一闪较为详细地、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5W,即传播过程的5个要素:传者、讯息、媒介、受者、效果。它们虽是客观存在的,构成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环节),但一直没有被充分认识。从此,随着对这些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步步深化。人们心目中原本不甚了了的传播现象,就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2)第一次明确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即,从5W着眼,划分出5个领域:控制(传者)分析、内容(讯息)分析、媒介(渠道)分析、受从分析、效果分析,这就一使后人能够分别类地将研究深入开展下去。

“信息”与“讯息”的区别。一般来说,前者指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内容,后者指表现这种精神内容的符号忾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缺陷:

(1)它作为典型的线性模式,将传播过程看成是一种单向传送信息,并且呈直线形态的过程,忽略了反馈机制的存在,也忽略了多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2)它丝毫没有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

“效果”在传播过程中虽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但时有时无,能否视作要素尚有待讨论。

(4)“讯息”在传播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变化,而这里没有表现出来。

2、申农——韦费模式(“信息论”模式)其优点是,对传播过程的分析,比5w模式更细致,如5w4的“讯息”,在这里被分解为两类:“发出的”和“收到的”。申农和韦弗正确地指出,它们往往不一致,传播的难点,就在于这种不一致性。

其缺陷是,他们未能在模式中理多地在及人的因素,社会的因素,忽视了讯息的内容、传播的效果等等。

线性传播过程模式的缺限

以拉斯韦尔模式,申农——韦井模式为代表的一批线性传播过程模式,给传播学的研究启发很大。但是不可避免的也具有明显的缺陷,主要不足表现在:

A、将传播过程视为起于一点,止于另一点的直线,单向的过程。没有信息的回路与反馈。

B、将传播过程视为非环境互动的静态过程。即传播过程只是内部发生的活动,不考虑人的主观能协性,同时不与传播所生存的环境进行任何交换,忽视社会的客观制约性。

(二)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

1、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德弗勒的控制论模式是在申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克服了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与此同时,这个模式还扩展了噪声的概念,认为噪声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这一点加深了我们对噪音所起的作用的认识。不仅如此,这个模式的适用范围也比较普遍,

包括大众传播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社会传播过程,都可以通过这个模式得到一定程度的说明。该模式还引出一个很重要的“传播单位”的思想。即,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团体,都可视作“传播单位”。

缺陷:该模式没有超出从过程本身或从过程内部来说明过程的范畴。从辨证法的观点来看,事物的运动过程不仅仅取决于过程的内部因素或内部机制,还会受到外部条件或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在德弗勒的模式中,惟一提到的一个外部影响因素是“噪音”,但是,影响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全部复杂性,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噪音”,概念所能说明的。

2、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控制模式

该模式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接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它的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解释者和编码者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

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并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这无论是正确的。其缺陷在于:

A、它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则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不符。在现实社会中,由于传播双方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传播资源以及传播功能等方面通常存在着差异,这种完全对等的关系极少见。

B、该模式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

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存在的缺陷控制论模式因引入了“反馈”概念和机制,传播过程成为双向交流的回路,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其缺限在于:

A、它认为传播过程是双向回路过程之后,就成了循环、平衡的自我调节系统。而现实中的传播过程,尤其是大众传播过程较少有平衡、对等。

B、它认为传播过程是一个独立本体运动过程,即传播过程是独立于社会的自我运行的系统过程。没有发现传播过程的社会背景。

(三)系统传播过程模式

1、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这个模式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的本质特点,从该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传播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微观的、中观的和宏观的系统,每个系统既具有相对性,又与其他系统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每一种传播活动,每一个传播过程,除了受到其内部机制的制约之外,还受到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广泛影响。该模式揭示了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

2、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在此模式中,马莱兹克把大众传播看做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重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

该模式说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任何一种传播活动,解释任何一个传播过程即便是单一过程的结果,都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必须对涉及该活动或过程的各种因素或影响力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

优点:不仅在于深化了对“社会过程”的认识,同时还在于深化了对“心理过程”的认识。

三大传播模式代表模式特点缺陷

线性

传播

模式拉斯韦尔模式详细、科分地分解了传播过程明确界定了传播学研究领域A、线性、单向传播

B、未涉及传播与社会活动的联系

C、讯息变化性

申农——韦弗模式较详细A、线性、单向传播

B、非环境互动静态过程

控制论

传播模式德弗勒模式补充了反馈环节

适用范围普遍“互动”从过程本身或内部说明问题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循环”A、传受平等

B、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

系统

传播

模式赖利夫妇模式传播是一定系统的活动

马莱兹克模式社会过程、心理过程

第六章受众论

一、受众

1、受众的界定与类型

(1)受众:指信息传播的接收者,包括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的观众。

(2)根据传播信息的特征及其与受众的关系,把受众可为“广”受众和“窄”受众两大类,“广”受众,其实是“广受”受众。他们观往的信息面广泛,对一切媒介及信息都想接触和使用,但没有明确的接收方向和固定的接受重点。这类受众数量众多,居住分散,个性迥异。兴趣不一,大众传

播媒介主要以他们为传播对象,受众研究以这类对象为研究重点。

“窄”受众,也称“窄受”受众。他们也具有分散性、多样性和匿名性,但同时在某一方面显示出选择信息的某种共性。

应该指出,现实中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广”受众和“窄”受众,作此区分,只不过是为了对特定条件下的受众行为的主要倾向进行概括。两类受众之间不仅不是对立的,毫无联系的,而且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

2、受众的特征

(1)受众的社会特征

受众是千差万别的,又具有一定的共性。受众置身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不同的环境因素影响并促成了他们的不同特征。决定受众社会特征的主要因素,大体可分为文化传统、社会环境和群体影响。

文化传统的决定的受众特征,最突出的是民族特征。历史的原因,阿拉伯人、犹太人以及一些少数民族也具有十分强烈的民族特征。这些文化特征,同样表现在受众的具体传播行为之中,成为传者不可忽视的因素。

社会环境指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这些条件决定了受众的社会角色。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人,在传播活动中,会显示出不同的特征。同一类人在不同的生活境遇下,也会有不同的传播行为。传播过程实际上涉及了传者、受者与讯息内容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除了受众对社会讯息持自己的价值判断外,传者与受众利益的一致与否,也影响着传播的效果。

群体影响也是受众影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群体理论认为,受众的特征是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与其关系较密切和社会群体的特征。群体对受众个体特征的影响,表现为四个方面:A、信息与群体的关系。传播的信息与受众所处社会群体的关系越密切,利益或态度越一致,信息越易沟通。B、受者与群体的关系。受者与群体的关系越密切、地位越突出,在信息交流中群体的特征越明显。在多级传播中对群体成员的影响也越大。C、群体的亲和度。群体在受者心目中的形象越具亲善性、可信性,对受者的吸引力就越大,群体的倾向也越能影响受者的传播行为。D、群体的约束力,群体规模越大,组织力越强,受者对其依存度越高,群体利益对受者传播行为的约束力也越强。

(2)受众的个体特征

受众的个体特征,是区分单个受者与其他受众,区分受者与其所处群体,工分受者与其社会文化背景的主要因素。一般包括:性别、年龄、人性、智力、经历、兴趣、爱好和预存立场等。

性别特征不仅表现为不同性别的受众对不同的传播内容的选择会有较显著的不同,而且表现为不同性别的受众对不同性别的传者或不同性质的传播机构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这睦差别,在信息内容的选择,理解、评价等各个环节都有所体现。

年龄,各年龄阶段的受者,传播心理和行为也各不相同。

个性,不同个性的人,对信息感知的广度和深度是有差异的。能力不同的人对事物的感知也有差异。

智力:事实上是人类独有的,高度发展的能力,包括天赋、教育程度、文化水平的高低,对传播方式与内容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经历:形成一个人的经验范围。同一信息内容,对经历不同的受众会产生不同的认知效果。一般来说,符合经验范围的信息比较容易接受。

兴趣爱好:指引受者的信息选择行为。从广义看,兴趣也是受者的需求。

预存立场:指受众接受信息之前所固有的态度,观念,乃至世界观和价值观。它是受众筛选外界信息的过滤网。受众同样可以调动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等功能。如果信息与受众的预存立场一致,则易于通过,反之则易使传播失败。

(3)受众的心理特征

包括认知心理、好奇心理、从众心理、表现心理、移情心理和攻击心理等6个主要方面。

认知心理:指受众普遍存在的,寻求信息的心理现象。寻求信息的目的,是减少或消除周围环境的

不确定性,从而更好地生顾和发展。因此,每一个受者皆有一定的求知欲,希望了解新的环境,并对所获的信息进行验证。讯息如果不能满足受众需要或失实,就会遭拒斥拆。

好奇心理:也称喜新心理。与认知心理相关,人们总是乐于接受反常的、新奇的、罕邮讯息,以获取更大的信息量。

遵从心理:或称从众心理。生活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的受者个体,总是要力图适应周围的环境而使人体行为总是尽可能与群体的总超群同相一致,在特定条件一它会表现为崇拜心理乃至迷信心理。

表现心理:在群体面前显示自己优势的一种欲望。这各心理现象与从众心理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移情心理:指受者对自己能力无法实现的欲望,或不存在的经历,通过对讯息内容的置换达成心理的满足。

攻击心理:在消极状态下,可称反抗心理、逆反心理。攻击的现在受众的传播行为中,表现为对信息的回避、拒斥、怀疑和曲角等。

必须指出,上述受众心理特生彼此是相互关联的,一些似乎对立的心理也可以相互转化。

二、受众主体

1、受众的目的

(1)“使用与满足”理论(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该理论是从受众方面看待传播活动的新兴理论,它特别强调受众的作用,突出受从的地位,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从而实际上制约着整个传播过程,而受众的使用媒介都是基于自己的需求,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

该理论把受众的社会、心理需求的产生与满足,作为传播活动的出发噗和归宿,同时把受者的角色描绘成积极主动的。“使用与满足”研究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这个视角具有重要意义。

A、它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这种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这有助于纠正大众社会论中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

B、它提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对否定早期“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的效果观起到了重要作用;

C、它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一些基本效用,这对过分强调大众传播的无力性的“有限效果论”也是一种有益的矫正。

(所谓“使用与满足”,是指受众使用媒介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言。)

缺陷:

A、过于强调个人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较浓。

B、脱离开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地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因而不能全面地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

C、指出了受众的某种能动性,但这种能动性是有限的,仅仅限有对媒介提供内容进行“有选择地接触”的范围之内,因而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和主体,有着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

(2)“使用与效果”理论

出现于60年代初。1979年温德尔修订后重新提出。

这一理论把受众使用媒介的动机,从单一的需求和兴趣,扩大为受众群体及个人的内在上在特性的综合作用,需求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3)受众目的(区别于媒介的功能)

现代社会大众媒介的受众目的,按功能划分为四类:

A、解闷消愁;

B、人际关系;

C、确认自我;

D、监视环境,通过媒介获取外部世界的信息,决定自己的行为。(丁柏铨:1、新闻需求;2、求知需求;3、求不需求)邮《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P14-15

2、受众的选择行为

A、选择性注意:传者传送的信息到达受众,或者说受众接触信息的第一步,是注意。注意是调动感觉器官指向和集中于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决定了他的选择性。事实上,人们无时无刻都在接受外界信息的刺激,人们总是选择那些为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信息。

B、选择性理解:信息传播是一个“编码”与“译码”的过程。即,传者将一定的意义“编制”成一定的符号,受众则把以符号为载体的信息回译成“意义”。这个翻译过程,不是简单的还原,因为符号不可能指代完整的意义,只能是一种近似。这种经过“编”、“译”后的受者心目中的意义,与传者心目中的意义,使存在一定的差异。而造成差异的原因,从受众方面来看,就是选择性理解。

C、选择性记忆:由于人类传播活动往往是多次反复的过程,一次信息的互动,会给下一次信息互动带来影响,因而,受众的选择性行为,还包括选择性理解之后的选择性记忆。

三、受众研究的经典理论

(1)个人差异论

以“刺激一反应”为基础,从行为主义的角度阐述受众特征,认为根本不存在统一不变的大众传播的受众。由于每个人所处社会环境和经历不同,造成了个人的种种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他们对信息有着不同的选择和理解,进而有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个人差异论主要停留在假说阶段,但最有价值的是,它提出了选择性注意和选择性理解的观点,对受众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

(2)社会分类论认为有些受众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职业等方面有共同特征,因而权成了种种社会群体。

(3)社会关系论

强调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对受众会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在传播过程中,如果传者与受众或某个受者保持着紧密的社会联系,就会明显作用于传播的效果,关系越密切,影响就越大;另一方面,受众彼此之间,受众与其有关的社会群体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其影响并不在于大众传播。

(4)文化规范论

其实是一种间接效果或长期效果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众传播不一定直接使受众发生变化,但它可以作用于受众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变化了的社会文化背景再作用于受众,使之观念发生变化。

(5)社会参与论

即获知权与接近权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受众有参与和使用传播媒介的权利。即受众既有权要求媒介对客观事物作客观、公正的报道,又有权利用媒介反映自己欲反映的情况和意见。

(6)信息平衡论

反映了信息论和耗散结构论的一些观点,认为社会乃至自然布满了各种信息,信息的流动总是从高密度地区流向低密度地区,从而趋于平衡。该理论反对国际和社会信息交流中少数个人或组织人为造成信息和单向流动,同时实际上取消了传与受的绝对概念,而代之以信息区的观点。

第七章传播效果论

一、传播效果及其层面

1、传播效果:指传者发出的讯息,通过一定的媒介渠道到达受众后,所引起受众的思想与行为的变化。

2、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从上在形态看,传播效果有三个层次:1)媒介的“效果”(Media affects),指大众传播已经产生的直接结果,而无论其是否符合传者的期望;2)媒介的“效能”(Media effectiveaess),指大众媒介达成有关预期目标的功效;3)媒介的“效力”(Media power),指媒介在给定条件下,可能发挥的潜在影响,或可能产生的间接效应。

二、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

根据不同时期的研究重点、角度和方法,理论假说及结论等方面的特征,可把效果研究和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从本世纪初到40年代初。这一阶段的主导观点是强效果论,即认为大众媒介有十分强大的威力,能形成意见信仰,改变生活习惯,并或多或少按媒介控制者的意图支配受众的行为,几乎是无所不能。其代表性理论,即通常被称为“子弹论”的“同一效果理论”。从方法的角度看,以思辩性的评认和探讨为主,还没有社会科学意义上的科学研究。这种“子弹论”或“刺激一反应理论”的提出或源子公众与学者对大众媒介的迅速普及的恐惧,或依据生物学的一些论点作简单比附,而都不是基于一种科学的调查。枪弹论只是一种粗浅的媒介观、效果观,这称不上是理论。

其主要缺陷是:A、片面性。大众传播的效果,既有很大的时候,也有很小的时候,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B、笼统性。正因为它不是理论,所以对大众传播的整个过程,包括传者、受者、信息、媒介及社会制度、环境等各个影响效果的要素和环节,都缺乏必要的分析。

(2)第二阶段:从40年代初至60年代初,被称为弱效果论或有限效果论时期。这一阶段的起始,可追溯到30年代初美国佩恩基金会有关电影对儿童影响的系列研究,当时的研究者在枪弹论背景下,运用典型调查和实地调查方法,大量借鉴社会心理学和成果侧重研究利用媒介积极主动地告知消息并进行劝服的可能性,以及处于防范和动机而测定媒介在造成青少年罪错、社会偏见、暴力和性刺激方面的消极影响。至40、50年代,终于出现了第一次革命性转折,导致了对“强效果”假说的否定。所谓“有限效果”,并非说媒介毫无影响力,而是说媒介总是在一个现存社会关系的结构和一个特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中运行的。

“有限效果论”的主要缺陷:A、就效果而言,只注意态度、行为的变化,而忽略信息的功用;B、从时间看,只注意短期效果,而忽略长期效果;C、从出发点看,除使用与满足研究看,只注意传者的意图,而忽视受者的需求。总之,有限效果论过于低估了大众媒介的影响。

(3)第三阶段:起始于60年代来,被称作回归强效果论阶段或新效果论阶段。最早明确提出这一观点的是德国学者纽曼。60年代以来,西方许多学者试图摆脱美国经验学派和实验框架,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探寻媒介影响力的奥秘,从而形成了名目繁多的效果研究流派。

其中,较有影响者,首推以卡茨、麦奎尔为代表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布卢默和施拉姆等人有关媒介行为示范塑造功能的“模型论”,以及林德洛夫等人的“幻想说”等等。如果说,早期调查研究的重点是,验证个人对媒介内容和接触程度与个人态度、意见、信息认知等变量的相关性,那么,近20年来效果研究的焦点,则转向媒介和长期、潜在和间接的效果,以及信息的认知、社会环境等中介因素、舆论气候、信仰结构、文化模式乃至社会制度等。

综上所述,有关传播效果的研究,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与此相联系,人们对媒介影响力的认识,经历了强一弱一强这样三个时期和两次转折。与此相应,有关传播效果的三大理论体系相继出现,即同一效果理论体系,选择效果理论体系和间接效果理论体系。虽然,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媒介效果观的三个时期和两次转折,以及有关媒介效果研究的三大理论体系,并非完全一一对应,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不容质疑的,这种内在联系又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三、效果研究的理论体系及经典成果

1、同一效果理论体系

该理论体系,从总体上认为媒介对个人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而且,对不同的个体来说,其影响大体是单一、类同的。它的主干模式,即所谓“枪弹论”。因此,“同一效果理论”和“枪弹论”这两个概念通常是可以互换的。

枪弹论,也叫“皮下注射论”、“刺激一反应”论,是盛行于本世纪20至40年代的一种媒介威力强大的理论。枪间论认为,软弱的受众象射击场的靶子,无法抗拒子弹的射击。受众消极被动地等待和接受媒介的灌输的各种思想、感情、知识或动机。大众传媒有着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受众对大众传媒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

该模式可概括为:

A、媒介把讯息传送给大众社会的成员,他们以基本相同的方式接收这些讯息;

B、这些讯息是强烈影响个体情绪和感情的刺激物;

C、这种刺激物导致个体以大体相同的方式作出反应,并发生类似的思想和行为的变化;

D、由于个体没有共同的习惯和传统等等来自他人、社会的制约,大众媒介对受众的每个成员的影响是同一和直接的,因而效果是强大的。

该理论在传播学发展史上为效果研究打下了基础,但是,它将传播效果绝对化,将传媒作用不分时间、地点、对象、环境和夸大。

2、选择影响理论体系

心理学理论的发展推动了大众传播研究,心理学认为,个人在需求、态度、价值观、智力及其他个性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对个人行为的形成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由于社会学习过程的不同影响,人和本性决不是一样的。这样就形成了选择影响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模式——个人差异论。受众基于个人的差异,也会发生三种选择行为。个人差异模式导致了媒介孕妇效果或弱效果观点的产生:媒介的影响既非同一,强大的,也非直接的;其影响是具有选择性的,并受到个体心理差异的限制。

有效效果论:该理论也可以叫做“最低效果法则”,这一说法由克拉伯产先提出,是对早期“大众传媒威力论”(枪弹论)的否定。它认为传播活动是传受互动的过程,受众是具有不同特点的个体,不是应声而倒的靶子。大众媒介的效果由于媒介性质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而大受影响,媒介不是影响受众的直播唯一因素。大众媒介透过许多中介,在其他多种格局影响下发生作用,对受众的影响是有限度的。

(有限效果论中包括个体差异论、社会分类论、社会关系论、多级传播论、中介因素论、舆论领袖等许多理论)。

3、间接影响理论体系人们发现,以往研究者一直把注意力集中于讯息在短期内可能产生的效果和效能。而传统的以自然科学的“事前——事后”研究方式为蓝本的实验法,难以探索媒介的间接和长期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一些新的理论构想便应运而生,其一从心理学的“社会学习理论”演化而来,其二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符号互动理论”及有关语言对行为影响的学说演化而来。规范论模式和含义论模式就是间接影响理论体系中两个最重要的基本理论模式。

规范论的基本模式是:1)个体观察到媒介内容中的人物所展现的某种行为方式;2)个体判定这种行为方式有吸引力,对应付已经或可能遇到的某些个人情况有潜在的有效性;3)个体置身于相关的个人情境中,重复上述媒介教给的行为;4)这种重复行为的有效性,在应付情境的过程中被证实,而且个体据此获得某种报偿;5)通过反复使用,这种规范化的行为,变成个体应付同类情境的习惯方式,除非日后出现这种方式失效的情况。

含义论的基本模式:1)个体观察到媒介内容中所描绘和展现的某种情况;2)这种情况由共享语言中的标准化符号贴上“标签”;3)媒介内容的结构,为个体把这种“标签”与被展现的含义有效的联系起来;4)通过这种呈现,媒介可确立新的含义,可延伸旧的含义以包括新的成分,可替换和改变原有含义,也可巩固和强化涉及共享含义的语言习惯;5)由于标准化的“标签”和共享的含义结合而成的语言,是塑造人的观察、解释以及行为选择的一个关键因素;5)而媒介可具有强大,间接和长期的效力和影响。

四、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研究(多元化的媒介效果研究)

1、议程设置理论(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

该理论源于美国的麦克姆斯和肖发表于70年代的一份实证研究报告“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该理论由媒介与受众相关因素组成。媒介因素,即大众媒介的把关人功能,贯穿于新闻采访、写作、编辑等业务活动中,为受众“构建社会现实”。

议程设置基于两个观点:A、各种媒介是报道世界上的新闻不可少的把关人;B、人们需要由把关人帮助决定那些超出他们有限感受的事件和问题,问题关心和加以注意的。

在议程设置理论中,议程就是对当前问题进行报道的选择,对选中的事情进行不同程度的公开报道。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媒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物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

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观注某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也就是说,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程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媒介议程与大众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简单的吻合,这与接触传媒的多少有关。经常接触大众传媒的人的个人议程和大众媒介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议程设置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显示,在社会生活中,常常有许多“议程设置”者,传播媒介只是其中之一,尽管可能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传媒媒介经常在与其它社会力量的协同和互动之中发挥作用。议程设置理论为人们认识传播与社会提供了一个新角度。

从议题设置效果的形成方式看,可列出三种模式:

(1)知晓模式:又称0/1模式,探讨知与不知的问题,可说是最基本的效果。就是说,一个议题是否被媒介展现,决定了该议题是否被个人认知。

(2)显著模式:也叫0/1/2模式,探讨单一媒介议题的显著性的影响力,即媒介对某个议题的强调程度,是否会影响大众认知这一议题重要性的程度。

(3)优先模式:或称0/1/2…N模式,探讨媒介对一组议题的优先次序的影响力。就是说,媒介长期处理一组议题时,对各种议题给予的不同优先顺序,使受众受到影响,即按照媒介的优先顺序,排列个人议题的优先顺序。

评价:议程设置理论不仅肯定媒介效果,而且将其定位于认知层次,使效果研究“柳暗花明又一村”。同时,它的涵盖面十分广泛,吸收、容纳了其他领域的理论观念,丰富了效果研究的学术框架。

2、议题建构理论

研究者将议题分为三类:1)与社会每个成员都息息相关的议题,无论媒介是否报道,个人都会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这些议题;2)与个人只有部分关系的议题,通过媒体报道,可引起更多人的注意。3)距离每个人都很遥远的议题,这是媒介最能发挥影响力的。这三类议题都经常被媒介提起,但影响力却有大小之分。各种议题之间也彼此竞争,以吸引大众的注意力。与此同时,不同阶层的受众观注的议题,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议题建构者”的角色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媒介强调某些事件(活动、团体、人物等)。不同的事件,需通过不同种类和份量的报道,以有效引起民众的注意。媒介这种初步的强调,会影响民众思想和言谈的内容。

第二阶段:这些被引起注意的事件,须加以整理、贴上“标签”,并尽可能与某些现实议题或民众关心的“热点”相连结。媒介在这一阶段可充分发挥作用,使其所强调的事件得以凸现。

第三阶段:媒介将事件或议题与次象征符号相连结,使事件或议题成为整个政治生态的一部分。虽然,并非每个方题都具有明显的政治以彩,但媒介可通过“炒作新闻”,使之变成与特定的利益集团“挂钩”的鲜明议题,从而更具争议性。

最后,能公开其利益诉求的发言人,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出现于媒介,发言人之间展开最直接的竞争。

以上步骤,一环紧扣一环,各步骤之间也可能有反复,并存在回馈,而整个过程就完成了将事件“建构”为公众议题的任务。

3、培养理论(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

该理论是格伯纳等人创立。研究基础:1)1967年进行的有关电视暴力内容和系列研究。2)1976年后的内容分析、测量电视对受众态度的影响。该理论的代表作,是格伯纳和格国斯发表于1976年的《与电视共处》

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电视内容可以培养受众的世界观。

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电视已成为人类社会化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电视的主要功能在于:散布、稳定社会行为模式。主要目的不是要改变现有社会行为模式,相反,而是要避免改变。

格伯纳等人的研究,开辟了有别于心理取向和社会取向两大效果主流以外的第三条道路,即“文化取向”研究。“培养理论”也被称为“文化指标”研究。格伯纳认为,社会结构和媒介内容的关系和核心在于:变化变过起源于科技革命所带来的讯息生产,这种大众产品经快速分配后,创造出新

的符号环境。所谓文化指标,是一套标示变迁和符号环境系统,其作用是帮助决策和指导有效的社

会行为。

4、知沟理论(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

几乎所有的大众传播理论,对信息增加即可增加知识这一命题特积极态度。然而,70年代初,提契纳等人提出的知沟理论,认为信息增加也会给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虽然,现代社会的每个成员皆拥有许多接近大众媒分的权利和机会,但由于个体条件不同。还是会造成隔阂和差距。大从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知沟理论的核心议题是:信息在不同社会阶层间扩散的差异,以及影响其扩散速度的主要因素。

早期的知沟理论认为,造成知沟的原因主要为五个:1)传播技巧:提契纳等以教育程度和社会经济地位的指标,认为受正规教育愈多,阅读、理解和记忆能力愈强。2)信息贮存:教育程度载高的人,信息贮存量较多,较容易了解媒介的新信息。3)社会接触:教育使个人有较广泛的活动范围、较频繁的人际接触、较深入的讨论,因此,高教育程度者吸收信息的能力较强、机会较多。4)媒介使用:高教育程度者倾向于主动接触讯息,态度和教育程度产生连动,从而吸收较多的知识。5)媒介性质:大多数有关科学和公众事务的新闻、刊登于报纸或杂志等印刷媒介,它们又辽合高教育程度者的传统习惯,因而有利于高教育程度者获取知识。近期的沟通理论,对此进行了修正和拓展,加入了对社会系统因素的考察,就媒介性质而言,印刷媒介比电子媒介更容易造成知沟;信息的流通通过人际传播而非大众传播时,知汉较小;引进新媒介时,使用的差距和知识的差距都会加大。就传媒内容而言,议题涉及整个社会、与社会冲突密切相关、与个人密切相关时,信息的扩散较均衡,知沟较小。就表现方式而言,信息以图像方式呈现时,知沟较小。就受众而言,不同社会阶层的受众用其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的不同,以及是否属于其特殊社会团体、是否经常使用印刷媒介、对议题的关切程度、对背景的了解程度等等的差异,都会导致传播效果的差异。

“沉默的螺旋”理论(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

1)研究角度:把舆论视为社会控制机制,将其作为一种对个人和群体具有强大约束力的“力量”来探讨它的形成过程,社会作用和客观规律,从这个角度来研究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2)理论要点: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2、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3、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3)理论特点:该理论是研究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关系的理论,其特点是:A、“舆论观”、“效果观”。

舆论通常称为“公众意见”或“公共意见”。有几种理解:第一种是政治哲学的观点,即把舆论看作是“公意”,是“共同体”的最高意志,是民主政治的基础,尤以卢梭为代表。第二种是社会学的“有机体”概念,即认为舆论不是个人意见的简单集合,而是社会互动和有机整体。以库利为代表。第三种是行为科学的观点,它或多或少把舆论看做是个人意见的简单相加,其中的多数意见便被看作是“舆论”。第四种是社会心理学的观点,这种观点把舆论看做是社会控制的机制,认为舆论未必是事实上的“多数意见”,但至少是表面上的或人们感觉中的,“多数”或“优势”的意见,它通过人们的从众心理来制约个人的行为,因而起着这种作用。

第八章传播学研究方法论

1、实地调查法

(1)又称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它的特点是,最直接的研究实际问题对传播,大众传播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开展调查,就构成传播学的一个基本任务,实地调查法就是完成这人任务的主要手段。所谓实地,是指社会实际环境,而不同于实验室,资料室等,这一方法最重要的意义是,为准确地测定舆论动向及民意而提供了可靠的科学手段。

(2)操作流程:1)选择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2)抽样设计;3)问卷设计;4)采样设计;5)统计分析

2、内容分析法

(1)功能和特点:内容分析的任务是将用语言表达方式的文献,转换为使用数量方式表达的资料,其结果一般以频次,百分比等图表进行描述。它是一种对传播的内容进行科学分析,以期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则成为研究信息资料的有效手段,据此可以推测、判断信息来源的目的、手段,也可以分析掌握受众的反应和理解状况等。内容分析有助于检验假设,科学抽样,运用计算机及现代统计技术做量化分析,此外,也可以为某项特殊研究服务。如针对一些有疑问的文献。

(2)操作流程:1)选取样本;2)内容的分类;3)内容的编码;4)资料的统计。

3、控制实验法

(1)功能和特点:该方法的好处:它把研究对象化为相当单一的形式,为研究者提供了仔细观察,反复验证的条件,它使整个研究过程控制在研究者的手中。三个特点:主要致力于理论探讨和基础性研究:试图从各个角度导出理论上的创见,特别强调以控制实验法验证已有的命题。具体来说,有三方面的控制:环境变量,控制实验的主要任务,即通过控制自变量包括其数量、类型、操作方式、刺激强度等的变化,观测有关因变量的变化、对象。

(2)操作流程:1)创造实验条件;2)确定试验的假设;3)选择实验的对象;4)完成实验的设计。

4、个案研究法

(1)功能及特点:个案研究结果一种用以研究某个别对象的众多方面特征的方法,它不介前述方法那样,对众我对象同时研究,而是致力于了解研究者感兴趣的特定案全在某段时间内的全部情况。个案研究往往通过蹲点,深入调查研究,以掌握一个单位或个人的具体情况。

(2)操作流程:围绕一个文件或个人,深入调查,从各个方面给予说明,所以,特别适合于对典型文件、人物的研究。

2018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

本科普通211,专业日语系,三跨一战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传播学学硕。初试成绩排名第二,政治70,日语83,传播学原理112,新闻业务123,总分388。回想这一年来的考研辛酸路……感谢一路上帮助过我的人,谢谢你们! 好的,作为一个考试型选手,从小到大学的不咋地考的却不错。介绍点个人应试准备方法……干货在后面,请客官慢慢品尝。 【写在前面】 虽然可能很奇怪,还是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决定要考研的你,再仔细问自己一遍,是否真的决定了要做一名研究生,是否真的热爱这个学科,是否真的愿意全心全意投入到一整年的寂寞又枯燥的复习中,又是否能够承受研究生期间天天做到凌晨两点的作业和逃也逃不掉的课题。如果你只是为了逃避工作,或者只是混个文凭,我希望你能再仔细考虑一下。 考研从来不应该是你用来逃避工作的捷径,因为如果你这样想,你终究有一天也会逃避考研期间的种种困难。我希望你能真正在传播学中读到专属于它,又感动到你的东西,真正能在老师问你为何选择传播学时,有自己内心澎湃的想法。 【关于交大】 全国排名第六的高校,和上海优越的地理位置,光这两条应该就已经足够吸

引人了。相比于其它院校,交大凭借理工科优势在新媒体、实证研究方面已跨入全国前列,并且随着大数据中心、国际传播学院的建设,交大的媒设学院前景还将更好。 【关于学硕和专硕】 交大的学硕和专硕培养起来没区别,学制都是两年半,但是在报录比方面还是差距不小。往年看来学硕专硕都是收5个左右,16年是学硕5专硕7,17年招生简章是学硕3专硕7,但由于专硕报名人数太多又扩招6个。 总而言之趋势是学硕保研人数越来越多,专硕收的人可能相对会多些,但18年形势也仍不明朗,估计报考专硕人数会更多,学硕更少。但是我并不认同哪个好考哪个不好考一说,无论学硕专硕都要付出努力,相对于收人数较多的专硕,学硕的好处是可以直博,调剂也更加容易。 【关于交大题目】 交大题目可谓十几年风格没变过。考前我已开始根据往年题目押题,基本所有题目考前都已做过无数遍熟稔于心。交大学硕题目从来不追热点,基础型题目,最爱考宏观效果理论在当代的发展,大数据和媒介融合每年必考。 专硕题目多了35道时事填空题,题目多为当年大事,政治可以复习到大部

传播学原理笔记详细版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 1、信息的定义 ①广义:不就是物质或能量,就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在同其她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与历史。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就是信息。 ②社会信息: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物质载体与精神内容、主体与客体符号与意义的统一。 2、传播的定义与特点 ①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②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就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3、传播学的定义 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就是社会科学与应用科学。 4、社会传播的类型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开放性;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双重偶然性;自我创造、自我完善。 6、双重偶然性 (德)鲁曼: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就是人类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就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就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若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 7、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 ①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化就是否合理、传播渠道就是否畅通、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就是否正常。 ②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间、成员与组织间、群体之间、组织之间、时代之间、文化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与文化背景方面的隔阂。有无意的误解与有意的曲解之分。 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与行动的混乱,引发系列社会问题。但其存在就是必然的。 8、精神交往与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 ①(马恩,精神交往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一定的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与物质交往相适应(唯物史观的重要前提):精神起源于物质,并反映着物质的关系,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精神。 ②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的独立性与能动性:精神的发展反过来推动物质发展,在物质生产达到一定发达程度时,精神生产状态将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精神有自身的特殊规律。 9、精神交往论与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 ①前者:把交往放在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既研究人的精神活动本身,也研究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的关系、与物质生产与物质交往的关系,视野更开阔;后者:仅就信息研究信息、就传播研究传播。 ②前者:精神交往与精神生产相联系;后者:回避这些重大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揭示人与人之间传播关系的本质。 ③前者:精神生产既然就是一种生产,就必然有产品;后者:不否认信息中包含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倾向,却不想从信息的生产过程与生产结构中寻找成因。 第二章 1、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

传播学原理 张国良 笔记

传播学原理笔记 第一章传播基础论 1、传播的含义 (1)传播与“communication” A、相同点:两者均含“传达”(消息、意识等)及“传染”(疾病)之意; B、不同点:后者含“运输”(货物与人)及(双向)“交流”之意,从传播学意义上讲,“传播”=Commnication,其主要含义是:精神内容的传布。 (2)“传播”的定义 A、“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分享。 持此类主张的学者往往会追溯英语Communication的词源,以支持自己的观点。但是,无可否认,在传播实践中,施拉姆等人强调的这种“共享”,不仅是主观愿望,在多数情况下,也是客观结果。即,它既是传播的出发点,又是其归宿。凡强调“共享”的用语,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不能适用于一切传播现象。诚然,传播能实现“共享”的情况是多数,但是还存在拒斥、不通、误解、独处等相反的情况(尽管是少数)。 由此可知,“共享”说虽然指出了传播的一部分规律,但作为定义,是不全面的。 B、“交流说”——强调“传播”是有来有往的、双向的活动。 此说有点类似“共享说”,但着眼点不在“结果”,而在“过程”。但一“共享”一样,“交流”的情况也是常见的,但并非一定会发生。此外,传播也远非一定要用语言。 C、“影响(劝服)说”——强调“传播”是传者欲对受者(通过劝服)施加影响的行为。 此说既正确地指出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带有功得性、目的性的传播活动,又不正确的将其当成了一切传播活动的表征。 D、“符号说”——强调“传播”是符号(或信息)的流动。 △以上各学说都是学者从不同的学术领域去理解,更多地关注本学科研究对象的传播活动,范围和方式等,而没有从更多普遍意义上和层面上对“传播”进行定主,因而难免挂一漏方。 △传播: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3)信息视野中的传播

2020中国农业大学传播学考研经验分享

2020中国农业大学传播学考研经验分享 我是刚刚考上农大的,当时备考的时候看过不少学长学姐分享的经验,所以现在也想分享我的一些经验,算是感谢一路以来帮助我的人,也希望帮助到正在备战的小伙伴们。我的公共课成绩不是很好,幸亏专业课考的蛮高的,另外很多同学都来问我复习的方法,我就主要说说专业课的复习经验。 因为农大的传播学比较偏向于乡村传播,而且今年的专二更多的是采写编评。有将近80分左右都是采写编评,剩下的70分左右都是公关和广告的东西。但是它涉及的考的都是大题,所以不是特别的深,就是一些论述题,重视的是活学活用,所以复习起来是比较好复习的。然后我当时就是为了这个列了很多的专题,然后也看了好多的相关的论文,然后整理出了每一种题的答题的框架,我觉得还是很有用处的,因为我列的就是方向都是比较细致的。不是说这一个方向的题都怎么答。而是说对于某一种类型的题该怎么答,再结合这个专题去细致的列出他的答题要点和一些框架以及每一个框架下应该用哪些知识点,论述题多可能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在一个短时间内就可以迅速的学会,而不是说需要像传播学原理去理解每一个定义每一个概念,然后记住它背住他,再理解整个框架之间的联系。所以我觉得这些可以放到后期来处理。 由于我当时复习的时候是差不多从3,4月份开始的,但是前期到6月份,我都是自己瞎看书,也不知道到底看了一些什么,看完了之后还是特别的迷茫,当时就去报了一个辅导班,是爱考宝典的在线专业课一对一辅导,通过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传播学是怎么一个框架,以及怎么去学习它。所以到7月份的时候正经开始学习传播学,跟着老师后面整理框架把基础的知识点列进去背诵。另外说一下农大的参考书,农大就是一直就是没有参考书,他给的一个参考书的书目还是很久远的,而且去年也换了大纲,也使得农大整个的一个传播学的方向有了非常彻底的变化。比如说原来的文学已经没有了,比如今年进复试的6个人里只有一个是影视的,剩下的全都是传播的,所以传播学肯定是比较占优势的。而影视的话可能以后会比较放松了,我也听一些学姐跟我说一个影视老师已经转到了那个北师大,所以可能以后影视的老师招生也比较少。由于那个9月份才会出大纲,所以我特别建议如果现在想要开始复习就还是选择传播学比较保险,因为它不会再有什么改变了,而影视如果哪天决定了不再有这个方向了,那就比较危险了。比如我当时就复习了影视和文学两个方向,但是到了9月份改了大纲之后就突然都变了,传播学需要学的特别的多,然后就特别的慌乱,所以时间还是特别紧的。 我并不推荐传播学教程这本书,因为它虽然真是很全,但是很乱,对于刚开始学的人,你需要去花费很多很多的精力去学习它,然后我当时根据爱考宝典的老师送的内部资料,然后自己整理出了一个框架,我觉得还是学起来非常清楚清晰的,然后还有乡村传播,读完这本书之后你就能大致明白农大的传播学到底是想要在传授什么样的理念和一些他想考察的东西。 其次网络传播学虽然不用特别专注的去学这本书的,但是必须去理解好多里边的一些知识,比如说采写方面的一些新媒体的一些应用,VR AR以及机器人写作,大数据之类的。在写题的时候是肯定离不开的,所以不用细看但是大致也需要了解,毕竟你传播学必须跟它接轨,就算是乡村传播你也需要去理解它到底用什么样的科技去发展。 最后就是稳定不会变的新闻学概论,中外新闻史这三本肯定是不会变的。我几乎把所有的书都整理成笔记了。比看书精炼而且背起来速度会很快。还有一个是根据传播学教程,传播学基础,传播学概论以及传播学原理这4本书自己整了一个大的问题框架,特别的全,后期我也是拿这个直接照着背的。 新闻学概论今年真的特别重要,因为我觉得农大有偏向于新闻这方面的一个倾向,比如说专一的名词解释也比较喜欢考新闻的东西,还有就是考论述的时候也是考了什么新闻工作

2021中国地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作为一名考研过来人,我在此写一下我的考研经历,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叙述: 首先,考研不只是考场上的战争,更是一场心理战,所以在我看来,心理素质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可以一步步提高,所迈出的第一步就是先明确自己考研的目的,不只是随波逐流。一旦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接下来就是专业和学校的选择。我在大学的时候曾参与过一些视频的录制、剪辑和后期处理等,虽然只是一小部分,但是使我对新闻媒体更感兴趣,于是就选择了新闻与传播学;武汉是我一直比较向往的城市,而中国地质大学的学风更是我选择地大的原因。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并加以实施,考研只复习一轮是远远不够的,至少需要四轮复习,这四轮复习有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轮可以大致整体看一遍,对各个科目有一个总体的掌握,这个过程中不需要纠结细节,第二轮就要理清所有思路,对不懂的知识点一定要弄懂,细节也要背下来,按自己的习惯做好笔记,第三轮就可以做一些题,总结自己认为的难点并加以掌握,重要的是掌握做题的能力,而不在于数量,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天产生的问题一定要当天解决,绝对不可以推到第二天,好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第四轮还是要回归基础,把专业课再根据考试大纲过一遍。当然整个复习过程主要还是看个人的学习进度和计划。 考研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给自己足够的信心和决心,切不可受他人的影响,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还有一切复习都要脚踏实地,一定不可以掉以轻心,尤其是英语,不能因为平时基础比较好就不去复习,考研英语与考级英语还是有区别的,所以每门课程都必须要认真对待,都必须按部就班地复习。 在公共课和专业课方面又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在时间的安排上要有所区分。新闻与传播学公共课只有两门:政治和外语(英语、俄语、日语选一门),专业课分为新闻学和传播学。 政治方面:政治是文科生一直都需要学习的必修课,背诵是学习政治很重要的方法,当然背也不是说死记硬背,要搞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然后有条

20年上交新传与文创考研经验小记

20年上交新传与文创考研经验小记 第一阶段:熟悉主要参考书 对于交大新传或者文创的同学来说首先你要熟悉的是以下几本: 1. 《传播学原理》(第二版)张国良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2. 《财经新闻》李本乾、李彩英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3. 《新闻采访方法论》艾丰著,人民日报出版社 4. 《新闻评论教程》(第四版)丁法章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5. 《人际传播学》薛可、余明阳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 建议你边看书边列一列书本知识点框架或者整理自己的笔记,尤其是觉得无趣容易走神的同学,做笔记是一个不错的集中精力的方法,这样你看完一章之后大致知道它在讲什么,这就是在熟悉了,这样会渐渐减少你和这些专业书籍的陌生感。这里大家可以找一本成熟的笔记作为参考来配合看书就不会不知道重点在哪里了,不知道记什么了。 第二阶段:知识点大扫除 这个阶段的重点仍然是参考书和相关备考书籍,进行所有参考书的知识点大扫除。这一阶段我对主要的参考书每一个章节包含的所有的知识点还是一段、一团,无法掌握重点,经常怀疑自己,学习进度停滞不前,父母就建议我去报个辅导班,在经过一番对比,我选择了爱考宝典(考研专业课一对一在线辅导)。老师讲解的很细致,参考书每一页都有标注出知识点是哪些,没有标注的就意味着背诵的时候可以直接跳过,为直击考试做准备。而且老师的讲解提高了我看书的效率。这个阶段老师还帮我做了一些基础扩展,打下一个基础,这为之后的专题训练带来一定的帮助。 第三阶段:第一遍背记与专题整理 前面的阶段我们已经完成了基础理论和基础扩展,是在积累最主要的专业知识, 到了7、8月,暑期阶段,这是大家提升的黄金阶段,建议大家把暑期一定要腾 空,全部给考研,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就是为了能够踏实的度过第一个背记痛苦期,你要花大量时间去整理、记忆和重复。 关于专题整理,根据往年考题、当年热点、核心论文等来确定,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短视频这些肯定是要准备的,所以从7月份开始你必须要进行主题性、 有选择的论文阅读和整理,这将成为你答题中专业性论述出现的重要源泉!千万不要无目的、无主题、不整理的去读论文,那是完全的浪费时间! 第四阶段:评论与真题训练+重复背记

传播学原理读书笔记

传播学原理读书笔记 【篇一:传播学原理笔记(详细版)】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 1、信息的定义 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 态和历史。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 的东西都是信息。 一。 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 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3、传播学的定义 4、社会传播的类型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6、双重偶然性 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若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 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7、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能是否正常。 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面的隔阂。有无意 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之分。 在是必然的。 8、精神交往与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 (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 物质,并反映着物质的关系,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精神。 达程度时,精神生产状态将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精神 有自身的特殊规律。 9、精神交往论与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 大系统中加以考察,既研究人的精神活动本身,也研究精神活动 与物质活动的关系、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关系,视野更开阔; 后者:仅就信息研究信息、就传播研究传播。

关系的本质。 向,却不想从信息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构中寻找成因。 第二章 1、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 —用手写字。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进程,却 受 到时空限制只能在近距离、小规模的群体中传播; 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刷媒介在社会变革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新的飞跃。电子技术推 动了电脑诞生。 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 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 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 位;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 d.交易结算不 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哈特关于媒介系统的分类 a.哈特,根据传播媒介的发展史分类: 手段; 摄影等; —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 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的过程。 4、《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和《第三次浪潮》 d.贝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分为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 业社会”(生产商品的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三大阶段。 a.托夫勒。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两次变革浪潮,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 会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目前正迎来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 次浪潮,必然会极大地改变现存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 5、二战后信息社会发展过程

2019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经验、心得体会

2019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经验、心得体会 分三个方面来说一共300分的专业课吧:基础知识/热点扩展/实务操作。 基础知识:交大官方一共给了八本书,但观察今年的真题,除了复试结合两会考了一道议程设置以外几乎就没再考过书上的内容……但书本知识真的不重要吗?非常不同意。答题时落到纸上的每一个理论,哪怕三五个字都需要大量知识的支撑。基础掌握得怎么样,其实阅卷老师是一目了然的。 ? 《传播学原理》。答应我,这本书现在就开始看!跨考同学可以选择从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入门,难度相对低一点。对于传播学的书籍我读的不算多,学术脉络读了宫承波(看好作者)的《传播学史》和胡翼青的《西方传播学术史手册》,再加上刘海龙的《范式与流派》。七月份结合着这些书整理了笔记,从九月开始背书,前前后后背了四五遍。 ? 《人际传播学》。将近700页的内容看起来非常可怕,但说到底理论比较集中的就是第三章的一些理论和跨文化传播。对待这本书的态度就是不能腿软,八月份的时候用了一个星期做完了整本书的笔记。之后拿着十几页的笔记反复背记就可以啦~(推荐有道云笔记的pdf转文字,和手机输入法的语音输入功能,人际传播学的笔记我基本是读下来的) ? 《财经新闻》、《新闻评论教程》、《新闻采访方法论》:第一,财经新闻其实是一本非常好的新闻写作指南,对于各门类写作都很适用,也是过去学硕考察的重点,这本书也是我做的第一本笔记,实用性比较强。第二,新闻评论教程比较适合跨考的同学们当入门教材,毕竟交大两个评论80分不是闹着玩儿的。排除一些纯理论的知识外,书里集中给了一些干货,自己整理好笔记翻看就好。第三,新闻采访方法论这几年考到的很少了,不过交大之前比较容易出“新媒体下的新采访方式”“大数据时代对新闻工作者有哪些要求”这种题目,不能排除明年重新考的可能性。 ? 剩下三本书我认为考点不是很集中,图书馆借着看一看,做好笔记就可以。? 补充Tips:《全能记者》里面讲到了灾难新闻、会议新闻等具体情境的采写指 南,如果今年备考时正好遇到这些事件,我认为有可能成为新闻实务的潜在考点(比如两会中的会议新闻有哪些注意事项之类) 热点扩展:

传播学原理

传播学原理 一、单选 1.最早提出“把关人”概念的是原籍德国的美国心理学家(B ) A.施拉姆 B.卢因 C.拉斯韦尔 D.霍夫兰 2.《论出版自由》的作者是(A) A.弥尔顿 B.卢梭 C.约翰·穆勒 D.伏尔泰 3.拉斯韦尔传播模式的第三个环节是(D) A.谁 B.对谁 C.说什么 D.通过什么渠道 4.下列选项中,属于线性模式的是(C ) A.德福勒模式 B.赖利夫妇模式 C.申农—韦弗模式 D.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5.在传播研究中,问卷主要用于受众调查和(A ) A.传播效果研究 B.内容分析 C.传播媒介研究 D.控制分析 6.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在控制实验中构成(A ) A.“控制组” B.“实验组” C.“观测组” D.“对照组” 7.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认为,很多传播行为是一种(A ) A.工具性行为 B.使用满足性行为 C.社交性行为 D.自我中心性行为 8.拉扎斯菲尔德等指出大众传播有三个功能,但不包括(A )...

A.环境监测功能 B.授予地位功能 C.麻醉精神功能 D.重申社会准则功能 9.巴斯把传播媒介的把关行动分为两个阶段,并认为第二阶段的把关人主要是(C ) A.记者 B.传媒的经营者 C.编辑 D.传媒的所有者 10.西方学者提出的报刊四种理论中最早出现的是(A ) A.集权主义理论 B.自由主义理论 C.社会责任理论 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11.按照美国数学家申农的定义,信息指的是(B ) A.确定性减少的量 B.不确定性减少的量 C.确定性减少的质 D.不确定性减少的质 12.社会传播中的超量信息也是一种噪音,这种噪音是(B ) A.人为的 B.不可控制的 C.天然的 D.不能译码的 13.麦克卢汉把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其中电子传播时期也叫(D ) A.部落前文化时期 B.部落文化时期 C.脱离部落文化时期 D.重归部落文化时期 14.用实验证实了英国科学家马克斯韦尔关于无线电波预言的德国物理学家是(C ) A.贝尔 B.马可尼 C.赫兹 D.波波夫 15.下列与选择性理解的意思最接近的成语是(D )

专升本 传播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人际传播的形式可以是两个人面对面的直接传播,也可以是以媒体为中介的间接传播。前者主要以语言表达信息,或用表情、姿势来强化、补充、修正语言的不足,它可以使传者与受者直接沟通,及时反馈信息,并共聚一堂,促膝交流,产生亲切感,从而增强传播的效果。 2.大众传播的传递社会遗产功能 1,社会遗产是先辈知识的结晶,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瑰宝,可以通过大众传播的媒介来长久流传;民族文化遗产是区别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标志,通过大众传播能起到凝聚人心,弘扬爱国精神的作用,因此政府会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治理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已经越来越依靠文化创意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而文化创意来源于社会遗产,因此大众传播就是更多的传播社会遗产。大众传播在自觉不自觉中都在传播着社会遗产,我们在自觉不自觉中也都在接受这社会遗产并受其影响,这就是大众传播的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3.获知权 有两个含义:一是主张媒介有从当权者处获知各种公共信息的权利;二是大众有从当权者处获知各种公共信息的权利。 4.媒介即讯息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只有在拥有了某种媒介之后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因此,对于社会来说,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5.选择性注意 选择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是指在外界诸多刺激中仅仅注意到某些刺激或刺激的某些方面,而忽略了其他刺激。就某种意义说,注意一词本身具有选择性意义,因而这个词就是多余的了。不过,它的合成形式仍常被使用,用于强调。 二、简答 1.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三功能说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 (1)社会地位赋予功能-造成社会瞩目的焦点,获得高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带来正统化效果 (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来自其公开性,用公布反面行为唤起普遍的社会谴责,以强制遵守 (3)麻醉作用-沉溺于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会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2.社会责任论的主要内容 社会责任理论认为,自由是伴随着义务的,报刊应对社会承担责任,并以社会责任作为报刊业务政策的基础。社会责任理论对自由主义理论作了重大修正:修正了关于“自由”的

2018南开大学传播学考研经验、复习方法

2018南开大学传播学考研经验、复习方法 我本科是一个普通学校,专业是学的日语,因为对新闻传播的热爱就想要在这个领域继续学习,所以就选择了考研,由于是三跨,本科对新闻传播一点基础也没有,所以当初决定考南开的新闻传播时我就想着报个班了,去年正式备考之前我看了很多南开新传的经验帖,也咨询了自己身边一些考上研究生的师兄师姐,有个师姐给我推荐了新祥旭的专业课一对一,她之前也在那里辅导过,效果很好,然后我就去查了有关新祥旭考研的资料,发现新祥旭在新传专业有很多成功案例,和很多高校也有合作,新祥旭辅导老师会耐心为考生提供全程咨询、全程答疑,合理规划各阶段复习目标、任务和复习策略,还会提醒考生注意事项,贴心服务伴随考研全程。最重要的是安排的专业课老师就是上交新传的研究生学霸,跟着学霸走准没错,于是我就报名了。以下就是老师根据我的基础制定的复习进度。 3-4月:初期阶段,读书可以只求多、快而不求精。作为三跨生,传播学原理难懂,但把他扎扎实实啃下来你会发现它是真爱。传播学原理的入门方法是老师教给我的,就是每天跟着老师打卡读书,不懂的问题跟老师多讨论,再就是……多看书!!每本书都有作者不同的写作思路,无论是张国良《传播学原理》还是郭庆光《传播学教程》都是基本按照5w模式框架写的,如果很难分清逻辑,建议读一本《传播学史》。

5-6月:八本专业课的书应该读的差不多了吧……(当然20世纪和新新媒介基本可以不读)我个人这段时间在准备N1,尤其到六月底基本没时间看专业课。但是这段期间也要保证把传播学原理读完至少三遍。 7-8月:真正开始仔细复习专业课是暑假期间。我从7月初开始做《传播学原理》的手抄版笔记,用活页本,结合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和刘海龙《范式与流派》以及《传播学史》几本书,花了整整20天的时间做完厚厚一本笔记,基本可以涵盖了传播学原理的所有考点。取各家所长,每个不清楚的原理可以互相比对着补充。老师说传播学原理的笔记一定要自己做!做完自己就能有一个框架在心里,这也是一种复习方法吧。 9-10月:不说啥了,背吧。我从8月中旬开始背,第一轮背完半个多月,此后越背越快。然后老师说该有计划的整理专题了,其实我在真正自己准备整理专题时并不懂专题是什么……老师说就是根据真题把可能会考的题目完整版答案整理出来,具体内容可以参照下述应试技巧。另外,我从9月开始就坚持一周一套真题,纯手写,而且老师还会检查,不要以为这种无用功很没劲,实际上即使你一开始写的答案很没水准也确确实实加深了你对真题的印象,到后期你就会明白写真题、磨练答案的好。

定位理论

定位理论: 改变广告史的一条“拉链” 随着市场的发展,广告的功能不再仅仅局限于传播信息,而是开始诱导、说服消费者购买,广告开始成了销售的利器。但是今天,越来越多的广告人开始呼吁:把广告从“销售”的重负下解放出来。其实,广告就像一匹马,你到底是想让它“跑得快”还是“拉得多”?当然,你会说“多拉快跑”才是最好的选择,但这岂不是要把广告这匹可怜的老马累死? https://www.doczj.com/doc/ab7500955.html, 对于“广告”的定位是“曲线救国”(AIDMA兴趣——注意——愿望——记忆——行动)——通过“传播”达到“营销”的目的,还是“直奔主题”(A-A)——手段就是目的。 https://www.doczj.com/doc/ab7500955.html, 在“定位理论”产生之前,我们几乎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因为我们脑子里还没有“定位”这样一个概念。对于广告的功能是“传播”、“营销”胡子眉毛一把抓的。但是,“传播”和“营销”毕竟是两回事。在商品、消费者、竞争对手、销售渠道已经越来越“细分”的今天,广告本身为什么还不“细分”呢?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滑稽现象顿时变成了值得认真思考的严肃问题。https://www.doczj.com/doc/ab7500955.html, 1969年,正当美国麦迪逊大道上的广告精英们为广告创意拼得死去活来的时候,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广告人艾·里斯(Al Ries)和杰克·特劳特(Jack Trout)在美国《产业行销》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定位是人们在今日模仿主义市场所玩的竞赛》的文章,首次提出“定位”这一广告概念。在此基础上,里斯和特劳特又对定位理论进行了10年的修正和完善,最终归结为一本专著《广告攻心战略:品牌定位》。1996年,特劳特与瑞维金合作出版了《新定位》一书,总结了过去20多年中广告人在运用定位理论时出现的典型错误,更加深入地挖掘出消费者的接受心理,提出消费者的五大思考模式以及掌握定位方法的五大实战技巧。2001年,在美国营销协会举办的20世纪营销理论的评比中,“定位”理论一举超过了瑞夫斯的USP理论、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理论以及麦克尔·波特的“竞争价值链”理论以及菲利普·科特勒构架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最终被确定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https://www.doczj.com/doc/ab7500955.html, 一种理论越是伟大,就越是显得自然。就像“做饭”之前必须先“生火”一样,不然,我们只能像原始人一样茹毛饮血。在定位理论提出之前,广告人不懂得“上厕所前先要把拉链拉开”,因此没有定位的广告是一种“尿裤子”的原始广告。阿里巧巧 定位理论的提出,以“颠覆广告”的形式改变了广告的发展,成为原始广告和现代广告的一条分水岭。阿里巧巧 由于有了定位这条“拉链”,我们不得不透过广告史来重新审视广告的核心功能。原来广告漫天撒网的“网”是信息,现代广告有的放矢的“的”是消费者。“广告”变成“窄告”,广告的核心功能也便由信息传播变为对消费者对症下药、因人施“告”,在这个意义上,广告是一种“攻心术”的说法也就得到了最彻底的阐释。阿里巧巧

传播学原理笔记张国良

传播学原理笔记 第一章传播基础论1、传播的含义 (1)传播与com muni cati on

A、相同点:两者均含“传达”(消息、意识等)及“传染”(疾病)之意; B、不同点:后者含“运输”(货物与人)及(双向)“交流”之意,从传播学意义上讲,“传播” =Comm nicati on,其主要含义是:精神内容的传布。 (2)“传播”的定义 A、“共享说”一一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分享。持此类主张的学者往往会追溯英语Communication 的词源,以支持自己的观点。但是,无可否认,在传播实践中,施拉姆等人强调的这种“共享”,不仅是主观愿望,在多数情况下,也是客观结果。即,它既是传播的出发点,又是其归宿。凡强调“共享”的用语,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不能适用于一切传播现象。诚然,传播能实现“共享”的情况是多数,但是还存在拒斥、不通、误解、独处等相反的情况(尽管是少数)。由此可知,“共享”说虽然指出了传播的一部分规律,但作为定义,是不全面的。 B、“交流说”一一强调“传播”是有来有往的、双向的活动。此说有点类似“共享说”,但着眼点不在“结果”,而在“过程”。但一“共享”一样,“交流”的情况也是常见的,但并非一定会发生。此外,传播也远非一定要用语言。 C、“影响(劝服)说”一一强调“传播”是传者欲对受者(通过劝服)施加影响的行 为。此说既正确地指出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带有功得性、目的性的传播活动,又不正确的将其当成了一切传播活动的表征。 D “符号说”一一强调“传播”是符号(或信息)的流动。 △以上各学说都是学者从不同的学术领域去理解,更多地关注本学科研究对象的传播活动,范围和方式等,而没有从更多普遍意义上和层面上对“传播”进行定主,因而难免挂一漏方。

2019华侨大学新闻传播学高分考研经验分享

2019华侨大学新闻传播学高分考研经验分享 以前天天看别人写的经验贴,现在也终于轮到我写啦,哈哈哈。希望自己的经验能帮助到大家。首先说一下我的个人情况:我是工作之后又辞职考研的,大概在五月左右辞职回家,六月才算真正的开始进入复习状态。觉得像政治和英语一定有特别多的大神们都有很好的经验分享了,所以我主要想分享一些专业课的复习经验。 【参考书目】 学校官网上给出的参考书目: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 《传播学原理》张国良☆☆☆☆☆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黄瑚☆☆☆ 《外国新闻事业发展史教程》张允若☆☆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黄瑚☆☆ 《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刘海贵 《新闻编辑学》蔡雯、许向东、方洁 《新闻评论》李舒 《网络传播概论新编》张海鹰 《媒介经营与管理》谢新洲 《广告经营管理》卫军英

学校指定了11本参考书目,但是不需要被这个书单吓到,因为很多书真的不怎么重要......重要的书我在后面标注了小星星。剩下没有标注的是非重点。 下面说一下重点书目和推荐一些补充阅读: 首先《新闻学概论》、《传播学原理》一定要背的滚瓜烂熟,同时建议背到后期一定要整理出一份属于自己的重点突出的笔记或者框架图,一定要注意的是做笔记绝对不等于抄书!! 除此之外其实我觉得相对于《传播学原理》这本书我更推荐的是郭庆光老师的《传播学教程》,我是两本书都看了的,并且有把两本书的内容整合在一起背诵的,而且《传播学原理》里我认为有很多内容的意义不太大。 然后是张海鹰老师的《网络传播概论新编》我建议直接去看彭兰老师的最新版的《网络传播概论》,我把这本书看了很多遍,然后也整理了一份自己的笔记背了两三遍,这本书基本上涵盖了网络传播的所有比较重要的内容,看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收获很大,而且有很多内容和标题直接就可以用作论述题的作答。 【扩展资料】 1华侨大学考纲 2笔记和真题解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