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研究综述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研究综述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研究综述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研究综述

2008年第4期(总第169期)

人口与经济

POPU LATION &ECONOMICS N o.4,2008(T ot.N o.169)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研究综述

杜妍冬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 200237)

摘 要: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正处于建制和探索阶段。学术界对这一制度的研究在许多方面已达成共识,同时也在一些方面存在不小的分歧。本文试图从农村问题的研究基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紧迫性、建立时机、对现行制度的评价、模式选择、资金筹集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对学者们各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障;综述

中图分类号:D6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08)04-0074-06

收稿日期:2007-10-12

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定位、成本测算与财政条件研究”(70503014)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杜妍冬(1974-),女,河南安阳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社

会保障、住房保障、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等。

R eview on Rural Social Old 2age Security in China

DU Y an 2dong

(School of S ocial and Public Management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China )

Abstract :China πs rural s ocial old age security system is currently under construction and exploration.Despite the consensuses that have been reached in academia ,there still exist s ome substantial differences.The paper tries to organize representative view points and researching achievements in this area in terms of foundation for researching problems in rural areas ,the urgency of rural s 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timing for establishment of such system ,appraise for existing system ,m ode choice ,fund rais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K eyw ords :rural area ;old 2age security ;review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保障领域专项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进入逐步建制和探索的阶段。对于这一制度的研究也成为社会保障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之一。本文试图对各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最新的研究成果奉献给大家。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研究基础农村社会保障是农村问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养老保障又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农村问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同样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研究的基础。党国英认为,好的方法不一定产生好的研究结论,

?

47?

原因出在观察角度。他提出需要政治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方法,但这种方法要应用于合适的对象。他认为农村问题的本质是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问题,而这种关系的本质是社会强势集团与弱势集团的关系。他认为中国农村的改革本质上是权利的变革,土地财产权、城乡居民间的平等社会权利及农村居民民主政治权利的确立是中国农村改革成败的关键,也是农村研究的主要内容[1]。同时,党国英认为我们的农村工作政策是被动的,表现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注意从一些根本问题上下工夫,得过且过,其症结在于利益诱因[2]。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刘子兰认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尊重人权和农民社会保障权的具体表现,是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功能弱化后对农民生活保护的需要。而且为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做出巨大贡献、遭受巨大损失的农民建立社会保障是出于公平的需要,是有效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也是应对入世挑战的需要[3]。

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立的时机是否成熟

在衡量中国目前是否具备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条件所采用的指标方面,许多学者都采用了相同的经济指标来衡量,即:(1)农业在国民经济总值中的比重在15%以下,农业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在20%以下;

(2)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50%以下;

(3)人均G DP在2000美元以上。而刘子兰则认为尽管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但是不能仅从经济方面来判断其实施条件。考察各国养老社会保障制度扩大覆盖面的过程不难发现,何时将哪些群体纳入保障体系,还有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单凭经济原因的分析很难找到满意答案[4]。但是这些非经济因素应选取哪些指标、如何运用这些指标、标准是什么,以及用这些指标衡量我国的结果是什么并没有提及。

在指标的衡量结果方面,卢海元考察了较

早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德国、法国等13个欧盟国家后发现,从建立时间看,一般都滞后城镇30~50年。如果以政务院颁布的《劳动保险暂行条例》为标志,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比城镇滞后50多年。从建立的经济条件看,13个欧盟国家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时农业G DP比重在311%~41%之间,平均1612%;农业劳动力比例一般在511%~5513%之间,平均2915%;以国际美元计价的人均G DP1445~9580元,平均5226元。1999年,我国农业G DP比重为1717%,农业劳动力比例为4715%,以国际美元计价的人均G DP在1987年就超过13个欧盟国家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最低水平、1994年超过平均水平、2000年超过最高水平。其结论是中国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算太早,在经济上是基本可行的,不应该等所有地区条件都成熟后再开展[5]。反对的观点主要是从控制劳动力成本,适应国际竞争需要为出发点考虑的。如陈平认为建立中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经济动机是短期的,战略目标是错误的,财政上是无法持续的洋跃进,在国际竞争中是自损国际竞争力的短视国策[6]。

学者们也都注意到了我国不同地区经济条件的差异,认识到东南沿海等一些地区已经具备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而中西部广大农村按这些指标衡量还有很大差距。然而在如何对待这种地区差别的问题上,产生了两类不同观点:

一类观点认为既然就全国来看还不具备建立条件,可以采取一些变通的办法。何文炯等认为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大都是在工业化发展的中期转向成熟期的过渡阶段,即工业化发展靠自身积累,且其剩余反哺农业的时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就全国而言,应当有进有退:发达地区应积极推进,欠发达地区应暂缓推行[7]。而梁鸿认为现阶段尚无能力建立真正的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而社区保障具有可行性,是农村社会保障的最佳替代方式[8]。

另一类观点则认为不应该等所有地区条件都成熟后再开展,经济落后地区也可以推行。李爽认为部分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

?

5

7

?

平已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已具备了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条件,可先行建立。而通过政府转移支付等再分配机制的引导,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也是可为的,只是现阶段不同地区的社保水平会有所差别。因此,经济发展水平是社会保障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必要条件,重要的还在于政府的社会治理理念和社会政策取向[9]。

四、对现行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评价

对现行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评价多是建立在1992年《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的基础上,部分学者的评价还结合了一些地区对这一方案进行改良的试点的经验教训。但是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很大不同:一类观点持肯定态度。刘翠霄认为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方案从中国农村人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出发,是一个适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0]。

一类观点承认现行制度存在问题。杨宜勇认为我国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普及率低、覆盖面小、资金积累率低;保障水平过低、缴款档次过多;缺乏互济性;基金保值增值乏力;基金财务管理混乱,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过度分散的管理带来不合理的高额管理费用和基金被挤占挪用的高风险[11]。刘子兰认为政府回避财政责任、参保人自行承担基金保险增值风险以及保障水平偏低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的明显缺陷。而目前农村养老保险事业之所以基本陷入停滞状态,说明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仍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农村搞社会保障条件不具备;农民主要靠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不需要社会保障;农民人口多,国家财政包不起来。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积极改进[12]。

对如何积极改进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杨翠迎在考察了对农保方案改进后,使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获得强大生命力的苏南地区、上海市农村和广东省农村的社区养老保障模式后认为,这些地区制度内容和具体做法虽有差异,但反映了一个重要问题:农村养老保障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撑———不管是来自政府还是集体[13]。何文炯等则认为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应有进有退,在农村社会经济条件好的地区继续开展,而在条件不具备的地区暂缓推行[14]。

另一类观点则主张废旧立新。王国军认为当前试点中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管理水平低、可持续性差和保障水平低等缺陷,原因是这一制度存在覆盖面小、共济性差、制度存在不稳定性和保费筹集原则与参加自愿性原则存在矛盾。因此决定了这一制度不是一个能够担负起农村跨世纪社会养老重任的制度,需要有更有效的制度来取而代之[15]。

五、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比较和选择

学术界通常认为农村养老保障模式有自我养老、家庭养老、社区养老、社会化养老和商业养老。一些学者还提出土地养老、实物换保障等模式。

不论赞同哪种养老模式的学者,达成的普遍共识是:目前我国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保障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致使养老需求不断增长。

而对于造成家庭养老保障模式弱化的原因,通常认为是计划生育及医疗条件改善引起的人口老龄化、土地保障功能的弱化、农业生产方式的市场化和农村生活方式的商品化造成的农民不确定风险的增加、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引起的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小型化等。也有学者对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和家庭小型化提出质疑,认为这两者与家庭养老能力弱化没有必然联系。理由是小家庭与大家庭相比,老人积累的养老资源会多一些;而当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从农业劳动中流出后会把部分收入转移支付给家中的老人,外出打工者把土地转租给其他家庭也可获得一笔租金收入供老人养老,没有外出的青年妇女同样可以为老人提供经济供养[16]。

学者们达成的另一个共识是目前农村养老的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缺口。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强化养老保障能力,填补供求缺口。

而采用哪种模式来填补养老保障的供需缺口,学者们出现了分歧:

?

6

7

?

在自我养老方面,许多学者认为随着收入提高,农民的自我养老保障能力在增强。而王国军认为中国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使老年期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自养的可能性将随岁月而消失[17]。

在家庭养老方面,许多学者对家庭能否继续承担起养老功能表示怀疑。王国军则认为家庭保障在中国农村沿袭已久,一直是解决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主要途径,至今仍魅力不减,仍应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强化家庭养老观念[18]。

在社区养老方面,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农村目前尚不具备实行社会化保障的条件,然而由于我国农村社区具有互助传统、原有社会保障制度遗留有一定制度基础以及农村社区经济有了巨大发展,使得在农村建立社区保障模式具有可行性。因此,在近期内可用社区保障替代社会保障[19]。而李爽则认为社区养老是不可靠的。因为一是集体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为村庄带来了与农业收入不能相比的财富,企业的经营者也因此获得了代表社区管理使用社区财产的权力。为村庄成员提供多少福利以及提供什么样的福利往往并不取决于村民的需求,而是由村干部决定,具有极大的随意性甚至施舍的成分,村民从村集体获得的保护并不是随着村集体资产的增长而相应的增加;二是许多集体工业发达的农村地区进行的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乡镇企业改制,使得原来属于集体所有的乡镇企业绝大多数改变为个体或私营企业,改制以后变公为私的企业不再承担社区的职能;三是乡镇集体企业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20]。

在土地保障方面,姚洋认为土地作为社会保障的替代物,为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而且土地的失业保险功能也是显而易见的[21]。而李爽则认为土地不能够为农民提供养老保障,原因是目前我国农民只有土地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无权决定土地经营者的选择及土地的出卖、转让和继承等。且由于人均耕地的减少、农业生产收益占农民总收益的比重下降、现行土地管理制度下土地权益极易遭受剥夺等原因,土地对农民生存保障的不利因素增加,保障效果也在逐步下降[22]。

在实物保障方面,卢海元提出了通过制度创新,以实物换保障的方式,让农民以拥有的农产品、股权、土地经营权等转化为保费。实物换保障包括产品换保障、股权换保障和土地换保障。他提出年轻农民实行“产品换保障”、老年农民和被征地农民实行“土地换保障”、进城民工实行“产品换保障+土地换保障的双轨制”、乡镇企业职工实行“股权换保障+产品换保障+土地换保障”,这样就可通过实物换保障的方式,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养老保险进程[23]。

在以房养老方面,以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柴效武教授为代表的学者对以房养老模式进行了全面研究,认为以房养老在我国实施具有现实意义,其核心意义在于它是对现有养老方式的一个极好补充,可大大缓解国家和个人面临的养老压力[24]。丁乡则认为以房养老在我国很难推行,我国不具备以房养老的条件[25]。

更多学者采取折中的观点,提出应多种模式相结合。杨翠迎认为面对庞大的农村人口群,单纯地靠哪一种养老方式都难以担此重任,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需要发挥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保险、社区养老三种主流保障方式的合力作用,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建立不同的养老保障模式,在经济发达地区建立政府和集体支持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发挥家庭、社区及社会的服务保障功能;在经济落后地区,由于其不具备开展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政府应承担起解决该类地区农村养老问题的主要责任,实行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相结合的模式[26]。李迎生提出建立“过渡模式”,即“以自我养老与家庭养老的合理结合为主、辅之以一定的社会支持”,其中“自我养老”的重点是在全国农村全面实施“个人养老储蓄计划”[27]。梁鸿则认为虽然社会养老保险必须要建立,但是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需要依靠家庭养老,并且从以家庭养老为主转变为以社会化养老为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很多时间。应根据地区差异、人群差异建立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28]。杨燕绥等认为应形

?

7

7

?

成“养老金+家庭供养(社区服务)+国家最低保障”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29]。

六、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资金筹集

周莹等学者在比较了我国工业部门、农业部门收入增长率并从我国城镇和乡村就业人员增长率、就业人口户口和年龄构成等方面,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得出了我国农村养老资源缺失的结论[30]。

梁鸿等认为解决农村养老资源缺失问题的途径是类群的分化与资源的分担和集聚。为提高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必须有足够的经济激励,需引入农业外的公共资源。他认为这种公共资源应是乡镇企业和城市。因此,他们提出按照四分法对农民进行分类,乡镇企业职工部分保险金应由乡镇企业和个人负担;外来人口由所在的城市企业和个人承担;征地城市应该对失地农民养老负有责任,在其就业前用部分征地补偿缴纳保费;而从事农业劳动的“纯农民”则根据经济状况由城市完全或部分承担[31]。

杨翠迎认为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障进行资金资助是责无旁贷的[32]。卢海元认为国家可以以多种方式承担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义务:一是调整支出结构,将目前各级财政中的各种支农支出的一部分调整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所需费用;二是免税,保险费可税前列支或扣除,基金增值免税等;三是让利,对存入国家金融机构的农保基金免征利息税,并可通过协议利率、发行高息的长期债券或定向国债等形式让利农保基金;四是投资回报;五是部分国有资产变现收入、国有企业利润;六是加大国民收入分配向农民、农业和农村倾斜的力度;七是当基金出现支付危机时,财政承担最终责任[33]。

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体制

杨燕绥认为农保基金的管理完全借助于市场是不行的,因为市场机制并不是完美的,而是有局限性的。市场竞争既可产生较大的收益,也可能会导致较大的亏损。由于养老保险的待遇是刚性的,因而不可能承担亏损的风险,另外,过低的收益会导致系统缺乏动力,过高的收益会产生新的社会分配不公,收益的不稳定也会引发人们的不安全感,因此,必须走市场竞争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道路。一方面,在全国建立垂直的、行政管理与基金管理分离的农保管理机制,农保基金参照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做法将农保基金在省一级集中,委托专业管理机构进行多元化组合投资运营;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制定限制性投资政策,规定安全投资和风险投资的比例,并根据专业管理机构的自律情况和资本市场的规范程度,收紧或放松其投资政策,力求使监管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为确保农村养老保险缴费、投资和发放均能安全有效,需要加强制度法规建设,建立严格的监督监管机制,并处理好综合监管和分业监管之间的关系[34]。

而李绍光则试图在基层政府之外寻求现代市场组织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撑,提出了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政策性贴保”。保险公司设计适当保险产品,农民可以自己投保,也可以集体投保,保险受益人不是特定的农民或农村家庭,而是村的社会保障基金。最终的受益人由村民自治委员会决定。而村民自治委员会则必须接受村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和质询。在上述边界明确后,政府对较穷的农民可提供相对保费而言收益额度较高的贴补率,以此来增加社会再分配效率[35]。

八、简单的评述

综观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和农村养老保障的文献可以看出:近年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众多学者对该领域内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使其不断向更深、更广的方向拓展,取得了不菲的研究成果,也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相关研究成为近年来社会保障领域研究数量众多、质量较高的一大亮点。

但是也应看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相关问题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目前的研究普遍缺乏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战略高度的整体把握,表现在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关系和农民内部不同群体间社会保障关系都缺乏统筹考虑。尽管对城乡统筹的研究比较多,但大多止于对城乡统筹和衔接

?

8

7

?

模式的选择和搭建,对于新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可能的运行情况和对现行的城镇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可能产生的影响缺乏更深入的认识。在农民群体内部,则更多关注失地农民、农民工等部分群体的研究,缺乏对“三农问题”根源及解决办法的关注和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延伸研究,因此对农民整体的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缺乏通盘考虑,难免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嫌。

二是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研究停留在制度设计层面的比较多,通常是就制度论制度,对相关学科(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人类学、伦理学等)基础理论和社会保障基本理论的关注显得不够,因此使整个研究显得单薄和缺乏理论支持。

三是尽管经济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物品与服务的提供和精神慰藉机制的社会保障体系也不可能健康运行。而目前的研究更多地注重对经济保障的研究,而对服务保障和精神慰藉等问题的研究显得较为单薄。

四是目前国内对农村社会保障及农村养老保障的研究还大多属于定性研究,缺乏更为深入细致的定量分析。

五是一些学者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讨论仍建立在1992年《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的基础上,缺乏对各地执行情况的准确把握,对部分地区经改进后获得强大生命力的养老保障模式的研究略显不足,能够跳出这一方案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的学者更为少见。

参考文献:

[1]党国英.关于农村问题研究的方法与内容.江苏社会科

学,2004,(4).

[2]党国英.中国农村改革:一种政治经济学的审视.中国

改革,2003,(5).

[3]刘子兰.中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反思与重构.管理

世界,2003,(8).

[4]同[3].

[5]卢海元.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条件分析.经

济学家,2003,(5).

[6]陈平.建立中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自损国际竞争力

的短视国策.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简报,2002,(14). [7]何文炯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与退.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

[8]梁鸿.试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及其特殊性.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9,(5).

[9]李爽.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中需要消除的几个误区.宏观

经济管理,2007,(2).

[10]刘翠霄.中国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法学研究,2001,

(6).

[11]杨宜勇等.统筹城乡养老保险体系问题研究.经济与管

理研究,2007,(4).

[12]同[3].

[13]杨翠迎.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何去何从?———对农村养老

保障现状与问题的思考.商业研究,2005,(8).

[14]同[7].

[15]王国军.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和改革思

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1).

[16]梁鸿,亮.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两种观点的比较———

兼论中国农村养老保障的模式选择.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5,(4).

[17]王国军.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初探.战略与管

理,2000,(2).

[18]同[17].

[19]同[8].

[20]同[9].

[21]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

2000,(2).

[22]同[9].

[23]卢海元.实物换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之

路.湖湘论坛,2003,(1).

[24]柴效武,蒋徐娇.售房养老———一种养老新思路的提

出.浙江社会科学,2004,(2).

[25]丁乡.以房养老找不到坚挺的理由.新经济杂志,

2006,(3).

[26]同[13].

[27]李迎生.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过

渡模式设计.社会保障制度,2006,(6).

[28]同[16].

[29]杨燕绥等.建立农村养老保障的战略意义.战略与管

理,2004,(63).

[30]周莹等.中国农村养老资源缺失问题研究.南方人口,

2005,(4).

[31]同[16].

[32]同[13].

[33]同[5].

[34]同[29].

[35]李绍光.认识和应对当前社会保障改革的新特点.中国

社会保障,2005,(1).

[责任编辑 王树新]

?

9

7

?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申洁文 来源:《理论与创新》2020年第17期 【摘; 要】农民工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的涌入城市,为城市的现代化工业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作为继城市居民之后的产业工人的主角,他们却一直未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社会保障。为此,本文就学术界在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解决政策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为农民工社会保障理论提供浅薄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文献综述;政策思路 引言 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是中国传统户籍制度下的一种特殊身份标识,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传统户籍制度严重冲突所产生的客观结果"(郑功成2002)在2017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提到,全国农民工总量28652万人,比上年增长1.7%。其中,外出农民工17185万人,增长1.5%;本地农民工11467万人,增长2.0%。大量的农民工是我国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和发展的主力军,但也成为了城市边缘化的一类人群。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若能得以解决,不仅能有效的释放人口红利,也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研究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1.国外的相关研究 国外对农民工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劳动力迁移的相关问题的探究。西方的工业化程度远远比中国的程度要高且早。Lewis认为,在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二元经济体制中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的农业部门无法吸纳大量的劳动力,而现代工业部门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对劳动力的需求旺盛,如果城镇能够提供比农业部门更高的工资待遇,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则会主动转移到工资待遇好、生产效率高的工业部门。Perkinson和 Hills发现,外来人口由于受到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因素的制约,在流入地普遍处于劣势,而且外来人员增加了当地政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支出负担。 2.国内的相关研究 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国内一直在进行深入的研究。上个世纪70年代始国家对人口和经济政策的放松,使得农村富余人口陆续进城务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工人群的数量日益壮大,我国的学者也意识到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中国城镇社保制度发端于国企配套改革,城镇社保制度中统账结合、统筹层次低下、财政分灶吃饭、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之上。郑秉文指出,在城乡相关政策的约束之下,大量的流动人口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口其中包括

居家养老的文献综述

东方企业文化·百家论坛 2011年9月 176 居家养老的文献综述 魏 颖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沈阳,110034) 摘 要:居家养老作为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有利于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相关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现实意义十分重要。本文运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从居家养老的概念界定、其发展的必然要求、所存在的问题及实施建议等几方面,对目前居家养老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整理。 关键字:人口老龄化 居家养老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09—0176—01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人口发展的趋势,而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这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和严峻挑战。建立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必然要求。然而,我国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巨大困境,社会养老在“未富先老”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实施起来又困难重重,因此,居家养老这种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的养老方式便应运而生,对于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居家养老”的概念界定 “居家养老”的养老模式是由西方发达国家首先提出的,我国学者认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却享受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院式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即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外围、以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养老体系,也被称为“没有院墙的养老院”。(鞠秋锦、邓卫华,2004) 二、发展“居家养老”模式的必然要求 第一,从我国社会养老面临的困境角度出发。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一大特点是“未富先老”,即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特别高, 而人口老龄化程度却很高。社会养老机构收费偏高,养老设施发展相对滞后,造成事实上的需求十分有限,社会养老存在现实困难。 第二、从老年人的各方面现实需求角度出发。 居家养老符合世界多数老年人的传统观念。养老院缺乏“家”的感觉,不符合中国人“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集中宿舍式的生活使老人失去了适应社会的能力(苏珊?特斯特,2002)。居家养老既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家庭物质资源,又可根据老年人多年的生活习惯安排日常生活,节省开支的同时有利于保证老年人生活质量(矫扬,2000)。居家养老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在自己长期生活过的社区养老,熟悉的环境能帮他们保持原来的生活习惯,亲朋好友、熟人也能使老年人精神愉悦(许爱花,2005)。 第三、从社区的建设和发展的角度出发。 在居家养老过程中,社区作为除家庭之外老年人生活的“第二空间”,能充分发挥优势,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促进社区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能够减轻政府负担;可以提供就业岗位,调动社区的闲置资源。(祁峰,2005) 三、居家养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居家养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制约居家养老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是财力不足。目前,居家养老主要借助社会力量,很多慈善捐助无任何强制性约束。 2、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服务水平较低,服务形式较单一,服务队伍不稳定。(杨福彬,2003) 3、社区的组织管理模式有待于进一步改善。目前,政府在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参与较多,行政色彩较浓,长期下去会阻碍居家养老的不断发展(任炽越,2005)。 四、实施“居家养老”的建议 居家养老作为一种社会服务,需要强有力的物质方面的支持,多数学者强调必须扩大投资渠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应以政府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对此,实施“居家养老”的建议一般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建设应逐步实现社区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培训,实现持证上岗;逐步开展和规范志愿助老活动,加强社区服务,形成一种规范化制度(王宗廷,2000)。 2、居家养老的服务对象、服务水平、服务内容应逐步调整,为社会老人提供有偿和低偿服务,鼓励有支付能力的老人自费享受居家养老服务,建立多层次的服务网络。 3、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建立社区老年医疗援助系统。(陈军,2001) 4、开展社区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加大社区娱乐设施的建设,开设老年活动中心、老年之家、老年康复中心等。 五、研究评述 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居家养老这一模式进行了剖析,给出了一些发展和推行居家养老这一模式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建议。这些都为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总结。但是也存在以下几方面欠缺: 第一, 多数研究只停留在对现状、问题、各种措施的叙述, 很少从理论的高度进行系统、规律性的论述。第二,已有研究较多集中在生活照料、医疗和卫生服务等方面, 对其他方面, 如精神慰藉、情感照料等方面的研究较少, 而后者已越来越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第三,对不同特征老年群体的社区服务的深入研究极少。不同特征老年人有着不同的养老意愿和养老需求, 提供符合老年人切身需要的社区服务、合理配置养老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鞠秋锦.邓卫华,浅析中国的居家养老,热点透视,2004.12 [2] 苏珊?特斯特(著) ,周向红.张小明(译),老年人社区照顾的跨国比较,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2 [3] 矫 扬,发展社区服务是实现居家养老的重要保证,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0.3 [4] 许爱花,中国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模式反思,宁夏大学学报,2005.3 [5] 祁 峰,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新模式——对大连市首创“居家养老”模式的探讨, 经济问题探索,2005.2 [6] 杨福彬, “居家养老”模式升华“六化”战略清除发展障碍,银发世界,2003.6 [7] 任炽越,城市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基本思路,社会福利,2005.1 [8] 王宗廷,家庭转型与居家养老,理论月刊,2000.3 [9] 陈 军,居家养老:城市养老模式的选择,社会阅览,2001.9

社会福利理论文献综述

社会福利理论文献综述 在准备课题《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对相关国内外着作进行了选读,并对已发表的相关领域论文进行了研究,以此寻求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现状,了解与本论文有关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总结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从而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吸取经验,并有所创新。 (一)福利、社会保障、社会福利 “福利”一词,英文为“Welfare”,意指人、动物或群体的健康、安全、快乐的一种总体状态,亦指多由政府为有需要的人或者动物提供生活条件、经济帮助等等①。我国社会保障学专家郑功成对从社会学的意义上对“福利”概念作了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福利包括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其中个人福利通常被解释为‘幸福’、‘快乐’的同义语,是指个人对物质生活的需要与个人精神生活的需要的满足;而社会福利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指一个社会全体成员的个人福利的总和或个人福利的集合②。对于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而言,它的内涵和外延很难确定,至少可以从三个层次上去理解。在最广泛意义上,社会福利是指一切改善和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社会措施,不仅包括社会保障的内容,也包括就业政策、公共文化、免费教育、公共卫生和家庭津贴等等。其覆盖对象是全体国民,包含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在英国出版的《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社会保障”不单独列目,而在“社会福利”条目下包括两个主要的子项目:一是社会工作——个人社会服务;二是社会保障——政府的福利项目。在中层意义上,社会福利基本上是社会保障的同义语,是西方普遍用来替代社会保障的一个概念,涵盖了政府和社会为国民提供的各种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的各项内容。狭义上的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张海鹰(1993)认为社会福利作为国家的社会政策,由国家或社会为 ①参见美国传统词典第4版、牛津高阶英语词典、柯林斯高级英语学习词典第5版 ②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6页。

企业品牌营销的文献综述

浙江财经学院毕业论文 (或毕业设计) 文献综述 企业品牌营销的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章瑶指导教师陈颖 二级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名称市场营销 班级08市场营销C1班学号 0803240137 2009年10月30日

企业品牌营销的文献综述 摘要:现今社会是一个品牌竞争的时代,因此品牌的意义非同小可,本文主要对品牌的内涵及作用进行了研究,同时论述了品牌塑造的过程,包括品牌形象的打造、品牌定位和品牌文化的确立、品牌资产的重要以及品牌传播的策略,从中发现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品牌营销未来发展的前景。本文认为在今后的品牌营销中应当要更加注重情感与体验的渗透,将品牌赋予更多的思想与个性,吸引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功效的期望的同时还能满足消费者在情感及心理上的需求。 关键字:品牌;品牌形象;品牌定位;品牌文化;品牌资产;品牌传播 一、关于企业品牌的研究 (一)品牌的概念 品牌(Brand)一词来源于古挪威文字Brandr,意思是“烙印”,它非常形象地表达了品牌的真谛——“如何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烙印”。关于品牌的定义有很多,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品牌都有不同的理解。在国内外众多学者的著作中,对于品牌的解释基本与下述说法相类似,都是从最直观、最外在的品牌识别功能出发,将品牌视作一种特殊符号,并没有揭示品牌的完整内涵。比如:美国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2009)为品牌下的定义是:“品牌就是一个名字、称谓、符号或设计,或是上述的总和,其目的是要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其他竞争者。” 大卫·奥格威(2009)认为,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产品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风格的整体组合。品牌同时是因为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印象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 乔春洋(2005)指出,品牌是多种元素与信息的结合体,是一种具有影响力及专有性的无形资产,它不仅是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武器,更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和保证。而品牌的强弱、价值、竞争力、影响力等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各

社会保障体系文献综述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研究综述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概念是指国家管理社会保障事业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总称。它涉及社会保障体系的方方面面,如社会保障保障立法、社会保障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方法、机构设置及其职能权限、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监督、社会保障业务经办等。狭义的概念是指社会保障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权限的划分。1本文为了写作需要采取的社会保障管理的定义偏向狭义的定义,但也涉及到立法、监督等方面的内容。 从目前现有的文献来看,单独研究社会保障管理的文章相对比较少。主要是放在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中,作为一个部分加以论述。 1、中国管理体制的发展及现状 1.1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发展 对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演变过程的划分说法不一,阶段的划分标准也各不相同,三、四、五阶段的都有。不过有几个关键的时间点是公认的,即1978年是改革探索阶段的开始,199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组建,标志了中国基本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建立。 根据管理主体的不同来划分,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从1951~1969年的工会管理,到1969~1980年代的企业自管,再到20世纪80年代的多部门管理,直至1998年国务院组建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结束了社会保险工作多部门分散管理的局面。民政部门主管城乡社会救助事务。2000年国家又成立了“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至此,形成了目前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2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机构设置,是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采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分级管理体制。纵向机构设置,大体分为三个层次:中央、地方和基层。横向机构设置,在从上到下每一层按照不同的职能性质设置包括行政管理机构、业务经办机构、基金运营机构和监督机构四大类机构。(见图1.1) 图1.1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3 从中央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来看,目前参与社会社会保障管理的机构主要包括: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卫生部等。4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主要负责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项目、农村社会保险以及社会保障基金等管理。民政部门负责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管理。财政部负责社会保障基金预、决算。所有的机构统归国务院管理。 对于中国社会保障管理的研究,学者从不同学科,如社会保障、财政学、管理学、法学的角度,不同角度如社会公平、效率,政府的责任定位,社会管理服务等来进行研究。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管理体制的模式(政府在管理中的责任承担问题),管理的社会化、信息化,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和改进对策,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以及管理体制的国际比较等几个方面。 1康士勇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M),2003年8月第2版 2章晓懿:社会保障:制度比较(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3对于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部门设置,有各种不一的说法,在这里采用的是其中一种 4关于中央部门的设置及其职能,也是说法各异,本文取其中比较统一的说法。

社区养老文献综述

郑州轻工业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郑州市日间照料中心发展 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学生姓名:张飞 专业班级:劳动与社会保障11级1班 学号: 541109040144 院(系):政法学院 指导教师(职称):杨岚(讲师) 完成时间: 2015 年 4 月 25日

郑州市日间照料中心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减弱、机构养老资源不足等问题不断凸显,而像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等依托于社区的养老服务模式的优势则日渐展现出来。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养老服务模式在国外较为盛行,并且发展已成规模,然而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尤其像在郑州等这类二线城市中,发展仍然存在很多不足。近些年很多学者也对此做了很多研究,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国家日间照料中心的发展总结,结合国内实际经验,大胆的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国养老事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日间照料中心监督机制对策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老年人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在国外的学术界定中也称为社会福利服务、个人社会服务或社会照顾服务。老年人社会服务是当代福利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的说,现代各国老年服务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由政府、社会组织向老年人家庭提供各种形式的支助,如提供现金支持、组织服务人员、提供咨询等;(2)向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3)向老年人提供环境和住房支持,如为老年人家庭或为照顾老年人的家庭提供一定住房补贴,在社区建设养老院等;(4)提供教育服务,包括制订老年教育方案,建立老年人课堂等;(5)建设老年人文体娱乐设施;(6)提供老年人培训再就业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1]。 笔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及走访调查,认为我国现阶段老年服务还是以机构照顾为主,服务对象更多的是城市老人,面对不断加剧的老龄化特别是高龄化趋势,[1] 姜向群,郑研辉.中国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及其经济保障问题分析[J].人口学刊, 2007(3):18-25.

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报告

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根据民政部数据显示,我国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在 2020 年预计将达到2.43 亿,2025 年将超过3 亿。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进入到老龄化的行列,到 2050 年每 4 位中国人约有 1 位是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与此同时,老年人余寿带病的年限也将随着老龄化趋势不断延长。 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养老服务成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严峻问题,而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中普遍存在重养轻医的现象。相关文件指出要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医养结合”是将医疗与养老相融合的新型护理模式。医养结合机构则是尽可能使老年人可以在同一机构中同时得到良好的生活照顾、健康监护、疾病治疗以及临终关怀。有研究显示,实施医养结合可以提高老年慢性病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再住院率,节省医疗资源,减轻家属负担,增强老年病人的安全感。 在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通过对大量文献数据的分析与整理,本文将分析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的发展现状和不足,并提出构建和完善该种模式的意见建议。 一、我国医养结合发展现状 1.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相关政策 为推进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不断发展,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 2013 年“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到要探索医疗与养老行业合作的新模式,促进医疗养老服务资源相融合。 2015 年“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到养老行业,民营养老机构建立与医疗机构同等要求的行业准则规范。 2015 年“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到 2020 年基本建立起符合国情的医养结合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实现医疗与养老服务资源融合共享。

社会保障论文参考文献

社会保障论文参考文献 社会保障文献 参考文献一: [1]刘泉红,刘健.国外中小企业政策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2119 [2]赵玲玲.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J].学术研究.202108 [3]张彻.区域经济差异识别及预警研究[D].武汉大学2021 [4]李红艳.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J].数据.202108 [5]赵德余.广东积分落户管理政策的经验及其对上海的启示[J].科学发展.202108 [6]何雨.农民工市民化中的制度冲突与出路前瞻--基于江苏农民工市民化的经验[J].上海城市管理.202104 [7]李璐颖.城市化率50%的拐点迷局--典型国家快速城市化阶段发展特征的比较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2103 [8]李峰.我国中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大学2021 [9]王文军.中国企业的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研究[D].武汉大学2021 [10]肖红蓉.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构建与完善[D].武汉大学2021 [11]钟怀宇.城市化进程中非均衡性制度安排的改革与创新[J].西部经济管理论 坛.202102 [12]王本兵.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21 [13]刘国新.中国特色城镇化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1 [14]王建国.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用地需求合理预测方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21 [15]叶玉瑶,张虹鸥,许学强,周春山.珠江三角洲建设用地扩展与经济增长模式的关系[J].地理研究.202112 [16]崔艳武,高晓红.政府公共事务风险管理国际经验综述及趋势研究[J].标准科学.202102 [17]王筱春,张娜.德国国土空间规划及其对云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启示[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2101

酒店服务业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题目:酒店服务业的发展专业班级:市场营销3班 学号: 07090313 姓名:孙涛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时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经济型饭店已经成为饭店业发展的热点领域。那么我们该如何发展经济型饭店,就成了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探讨它的理论实质和发展途径,发现其经营的客观规律,为理论创造和实践运营提供理论指导,这对我国经济型饭店的发展乃至整个旅游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在阅读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经济型饭店的界定、问题、对策及战略这几个方面分析、说明,最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经济型饭店;问题;策略;集团化 引言 我国发展旅游业的最初目的是赢得外汇收入,因此,入境旅游是早期旅游业经营的主要内容。作为旅游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饭店业,为了适应国外游客的需求也必然优先发展高档饭店。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旅游逐渐发展壮大、国际大众化旅游逐渐成熟。但是目前,我国在满足大众化旅游需求的市场供给方面却存在着巨大断层:质好价高的高星级饭店和质次价低的社会旅馆数量大,而干净、安全、价格适中的饭店少。饭店业的发展急需改变以高档饭店为主的局面,逐步形成高、中、低全面发展的行业结构。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 的相继召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舞台将更为广阔,饭店需求量十分巨

大,其中经济型饭店的需求增加最快。经济型饭店的良好发展势头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关注,越来越多的饭店转向了经济型饭店,也获得了较好的效益。从1997年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型连锁饭店品牌诞生至今,已经形成了三大阵营。第一大阵营:全国性的经济型饭店品牌,例如如家、锦江之星;第二大阵营:一些区域性的经济型饭店品牌,例如上海的莫泰168、广州7日饭店连锁、南京的金一村等;第三大阵营:国际饭店管理集团,例如法国雅高的宜必思和美国速8。相对的近十年来,关于经济型饭店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其中讨论和研究最多的是经济型饭店发展存在的问题、对策和前景这几个方面。 一、我国经济型饭店的产业界定 目前,经济型饭店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界定。根据史密斯旅行研究定义,经济型饭店指的是保持低廉价格,针对20%低端市场的价格敏感消费者的饭店。 在《WTO现代饭店及餐饮业管理百科全书》中,经济型饭店的定义是:经济型饭店一般为廉价饭店,该饭店通常只经营客房。饭店本身没有餐饮管理设施或仅有十分有限的餐饮服务,价格低廉。欧美饭店业发达地区在划分饭店类型时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是将饭店划分为,豪华型/高档饭店、中档饭店和经济型饭店。一般而言,经济型饭店提供的是相对于中高档饭店的全套服务的有限服务。一些经济型饭店只提供早餐,只有一个餐厅甚至没有餐厅;浴室分享;不配备公共休息室、夜总会、美容美发室、健身房、商场等设施,只向客人提供满足其住宿要求的基本的服务。

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

以民为本的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阶级社会统治者已经认识到民的重要性,在统治方式上采取许多利民之策。如商代君土盘庚曾指出要顺民之欲、施德于民;周文土时期力行仁政,得到民众拥护;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把国之兴亡系于民心向背,提出“兴德六教,,和“九惠之教,,的政策。社会大同思想产生于春秋末年到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如孔子在《礼记·礼运篇》中表达了民众要关心社会上的老人、儿童等需要帮助群体的愿望的社会保障思想;孟子在《孟子·尽心上篇》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同时把这种养老慈幼的责任赋子统治阶级。社会大同思想小仅影响统治阶级的统治,也为我国古代民间自救与社会互助的建立和实践提供了指导思想。慈善积德思想是我国古代社会保障中慈善事业的思想起源和行为指导。早在《老子》一书中就有劝导人们行善积德的记载。佛教的传入和发展使这种行善积德的思想影响更大。 社会保障思想在中华民族白古就有,其萌芽可追溯到三千多年以前的先秦时期。那时,阶级社会刚刚从原始社会脱胎而来,氏族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问平等互助的传统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发生着重要影响。我国白黄帝时代起,就采取了一些与社会保障有关的措施。例 如,“塞争端”、“通货财”、“存亡更守”、“有无相贷”、“疾病相救”等。到尧舜时代,主张天下为公。在尧典中有记载: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白姓,白一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到周代已开始形成朴素的社会保障思想,秦汉时期社会保障思想进一步得到发展,隋唐以后逐步成熟。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大同均平思想 中国大同思想论主要是以儒家为代表,强调大同。如孔了在《礼记·礼运篇》中的“大同章”就记载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了其了。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孔了的“天下为公”思想是大同社会的最高理想。在这个社会里,人们和睦相处,尊老扶幼,丰衣足食。这种大同的理想就包含了朴素的社会保障思想。孔了的大同思想经过一代代思想家的增益,同道家的“小国寡民”、墨家的“尚同”、孟了的“仁政”等思想相互激荡,源远流长,影响着一代代中国统治者及其人民。汉末魏晋之际,大同均平思想再次形成高潮。何体《春秋公羊传解话》的理想太平世界思想,就是人人均财力、同苦乐,天下一家,共过幸福生活;阮籍的《大人先生传》中,亦表述了无君无臣、无富无贵的

有关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的文献综述

有关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使我国早已进入多老少子的格局,社区社会养老模式逐步转变为社会焦点本文将从概念界定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对策建议等几大方面将近年来我国学者针对社区养老服务的研究做一概述。 关键词:老龄化;社区养老;服务 引言 我国1999年已进入老龄社会,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经占总人口的14.9%。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随着我国家庭的“小型化”和“高龄化”的趋势,家庭养老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前提下,社区居家养老呗提上日程,并且越来越被受到重视。目前各地的居家养老的实践层出不穷,并且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如何构建适合时代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也更是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对我国现有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可以使我们理清目前的研究成果,同时为未来研究指明方向,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和建设的不断发展。 正文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涵的界定 有关社区居家养老的内涵界定,学术界的观点不尽相同。王锦成社区居家养老定义为:由社区提供居住在家的老年人一系列或户内或户外的养老服务。从而构建一个符合老年人自身意愿又切实可行的居家养老体系[1]。而陈赛权给出的定义则是:居家养老是建立在个人、家庭、社区以及国家的基础之上,以家庭为载体,以社区网络为依托,以国家制度、政策和法律为保障,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陈赛权认为居家养老应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和精神慰藉为主要服务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服务形式[2]。学者祁峰则认为,居家养老是与我国传统家庭养老紧密联系的新型养老方式,指在城市的各个社区建立相应的居家养老服务站,人们可以向服务站申请医疗、家政服务,由服务站派服务员到家中提供各种有偿服务的养老方式[3]。

中国养老产业现状和模式

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标准是,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这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截至2011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5亿,占总人口13.7%,其中65岁及以上老人有1.23亿,约占总人口的9.1%,规模超过欧洲老年人口总和。 截至2010年11月1日,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为1.19亿,占总人口的8.87%。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中国将面临“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双重挑战。 近10年来,中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增加了近一倍,已经超过2000万。随着年轻人异地工作,父母与子女异地居住,空巢老人越来越多,2010年城乡空巢家庭约50%;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达3300多万。 2014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2025年达到3亿,2042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30%。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说:“中国可以称得上是‘跑步’进入老龄化。” 然而,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的老龄化社会不同于其他国家,报告将此称为“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社会”。除了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空巢和失能困难老人多以外,中国的老龄化还呈现出先于工业化、与家庭小型化相伴随、老年抚养比快速攀升等特点。 中国有“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但当两个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要承担4个甚至更多老人的养老责任时,无论在经济还是精力上,都给年轻人“难以承受之重”。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表示,当社会变迁打破传统家庭养老赖以存在的基础时,养老观念和养老模式也必然发生变化。 不过,当中国人已经逐渐接受社会养老这一养老方式时,却又不得不面对日益突出的社会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根据报告,中国养老床1.位总数仅占老年人口的1.8%,低于发达国家5%至7%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至3%的水平。 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在人均10000美元左右进入老龄社会,而中国是在人均840美元时就进入老龄社会,是典型的“未富先老”。 截至2010年11月,我国,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城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我国已有各类,拥有床位266.2

品牌理论文献综述

品牌理论的演变 英国学者彻纳东尼指出:“一个成功的品牌是一个好的产品、服务、人或地方,使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获得相关的、独特的、最能满足他们需要的价值。” Jay P.McCormack和Jonathan Cagan(2003)认为建立和保持一个一致的品牌陈述是建立一个成功产品的重要部分。我们试图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品牌理解的各种观点以及各种品牌理论研究进行评述和归纳,为我们研究品牌传播理论及品牌网络传播理论做理论基点,并期望能够揭示品牌理论研究的新趋势。对于品牌内涵的诠释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品牌是符号 在最开始的一段时间里,许多学者认为品牌就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产品,或者说是区别产品的记号,他们对品牌的认识也仅局限于企业层面。美国营销协会(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AMA)在1960年将品牌定义为:“品牌系指一个名称 (name)、语词 (term)、标志(sign)、象征 (symbol)、以及设计(design),或是上述各项的组合,以藉此辨识出一个或一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进而与竞争者的产品或服务有所区别”;Chematory&Mewilliam(1989)“品牌是一种辨识的图案,使其与竞争者有所差异”;美国管理协会认为,品牌是经营者或经营者集团的产品与服务,基于与其他竞争者有所区别而赋予之名称、术语、记号、象征、设计,亦或是上述方式的结合(Peter D.Benneh,1998);美国营销学权威菲力普·科特勒〔1〕进一步分析认为:品牌是一种或一组为了辨认某个销售者区别于竞争者的产品和劳务的名称、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品牌拥有文化象征、个性特征、利益、属性、价值体现、用户暗示等六层含义;Lynn B.Upshaw (1999)在其出版的《塑造品牌特征》一书里指出:品牌是使某种产品和服务能够区别于其他产品和服务的名称、标识和其他可展示的标记。 (2)品牌是情感 1955年,最早对品牌进行研究的Burleigh B.Gardner和Sidney J.1evy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第一篇有关品牌的论文《产品与品牌》,他们阐明了下列原理:品牌的发展是因为品牌具有一组能满足顾客理性和情感需要的价值,品牌的创建要超越差异性(differentiation)和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它应该注重开发一种个性价值(personality);King(1970)指出,品牌不仅由于其功

珍视文化遗产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_读王文素教授新著_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研究_

《》2009年第5 期 王文素教授新著《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研究》一书问世了,这是我们史学园地最新绽放的一朵新葩。 近人认为,“社会保障”萌于19世纪80年代德国俾斯麦政府制定的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障”则最早见于1935年 美国的社会保障法案。就是说,社会保障(保险)制度首创于西方发达国家,即西方先于中国。这种思维方式并不新鲜,自鸦片战争清王朝被“西洋”侵略者打败以后,屡战屡败的事实,使自诩为“天朝上国”的清王朝变成了愚昧落后的腐朽政权,自此以后,崇洋思想在一些人的头脑里泛滥开来。除了中国的四大发明没有人怀疑以外,其它一切发明创造似乎都源于西洋外国,社会保障也是如此,这不能说不是一种悲哀! 保障(鄣),保卫、屏障之意,即堡垒。(1)为民之堡垒。《魏志·郭淮传》:为民保障。(2 )安民之政。《国语·晋语》:“赵简子使尹铎为晋阳,請曰:‘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障乎?’简子曰:‘保障哉!’尹铎损其户数”。 保险,(1)凭险自保。(2 )以生命或财产为标的,向保险人订立保险期间与金额之契约,于此期间内依约纳保险费,倘保险标的被损害时,则由保险人如额赔偿之。 可见,保障与保险是有区别的。 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最早是作为国家政府的职能在行使的。所以有“为民保障”、“安民之政”之说。是当社会成员或某一地区在某一时刻发生危难时,国家通过财政给予适当的救助,使其渡过危难或使其困苦得到缓解,这就是国家(政府)是人民“堡垒”的意思。当然,反过来说,人民是国家的基石,国家离不开人民的支持,这就是国家同人民两者不可分割的关系。 中国社会保障中的养老(致仕)制度,最早见于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王朝前期。史称商初明相伊尹,年七十,“告老致政事于君,欲归私邑以自安”。(《尚书·太甲下》)伊尹的私邑在畿内,是商王赐给他的。致仕后,私邑未被收回,而作为伊尹养老之基业。当然,这仅仅是开始,当时并未形成规范的制度,但应该说还是符合当时的国情的。 我认为,社会保障问题,不能简单地把它看成是一个国家的政策问题,也不只是简单的抚恤、救灾等应急措施的问题,更不是只有近代才有的(产生的)社会制度,而是产生于久远的年代。它不仅是一个主权国家其政治经济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因它关系着民生、关系着社会的和谐,同时又是社会公德的集中表现。在中国,敬老爱幼,安官养士,奖功优劳,扶贫济困,养孤恤独等等,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是以国家为主体、家庭为辅助的上下互动的行为,而且 也是国家行政的重要职责。《周礼·地官》系统的荒政、保息、移民通财和从上到下的分工负责,即是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及其管理系统的集大成者。这样一个十分明确而重要的历史事 实,为什么长期以来被我们的学者、政论家们所忽视,所不屑一顾?其中有社会原因,也有缺乏对中国历史进行深入学习、研究从而产生主观臆断的错误。 王文素教授在大学期间极喜爱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财政的历史。留校任教后,二十年如一日,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潜心于对中国财政历史的研究。《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研究》即是他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资料,散记于古代各种典籍包括经、史、子、杂记和各代史书的本纪、志和列传之中。王文素教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浩瀚的历史资料中,经过科学地分类、 整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艰辛的劳动,终于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对中国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的著作,此书的出版,填补了我国在这个方面的空白。 本书包括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的思想、理论和政策,古代灾害性救济,日常贫困社会救济,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军人优抚保障,妇幼保障,失业保障以及古代政府社会保障负担等共八章和一个结论,为今人展示古代政府构建的社会保障体系,所制定的社会保障政策、制度措施以及各该时期的社会保障水平,比较全面地告诉我们:社会保障“是什么样子”,“为什么是这样”,它存在的政治经济环境和社会基础,等等,为我们今后进一步探求中国社会保障发展规律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我是本书最早的读者之一。还在初稿时我就粗略读了一遍,本书出版后,我又有选择地读了若干内容。我感到本书有三个看点、四个要点和四大特点。首先,本书的看点是:(1)谈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不能不介绍西周政治经济制度的《周礼》。后人时有对《周礼》一书的创造和智慧产生质疑,有的则认为它成书当在秦汉时期;特别是认为书中列举的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及其职责权力,后继者并未依从。事实并不完全是这样。实际上,后世的政府机构设置,受此影响很大,特别是经济管理方面更是如此,人云:一部《周礼》,半部谈经济。我们看到,《周礼》书中,涉及财政经济方面的内容很多,就地官系统来说,从中央到地方,设置了一系列的职能部门和官吏,如大小司徒、 乡师、遗人、司救、廪人等等,制定了对灾荒、孤寡和老幼等实行救助的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系统;其次是《管子》,书中多为治国理财的思想和政策,有的则是在齐国推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措施。如其中的《入 珍视文化遗产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读王文素教授新著《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研究》 孙翊刚 (中央财经大学,北京 10081) 收稿日期:2009-09-27 作者简介:孙翊刚(1937-),男,湖南安化人,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教授,中国财政史研究会理事。 书评 128--

社会保障文献综述

社会保障文献综述 10级劳保二班刘海波1090201023 近些年来,民生问题有关民生的公共政策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可以说一个关注民生且中锋是民生的时代已然来临。然而在轰轰烈烈的讨论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出现了,即何为民生,并没有达到广泛共识。岳经纶认为,民生概念的混乱,归根结底,在于政府公共管理和施政理念缺乏社会政策思维(参见注释1)。简言之,民生概念的模糊就是源于社会政策理念的缺位。讨论民生问题,离不开社会政策。社会政策旨在确保能够促进公民福利和福祉。社会政策的概念和理论体系为我们准确把握民生问题的政策内涵和社会意义提供了明确的指引。我国的民生事业和社会建设需要构建清晰的社会政策途径,以社会政策来指导民生事业和社会建设,调整公共支出格局,从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和谐社会。 这不由得让我想到经济危机下美国的社会保障问题。美国的加里·贝特里斯从财政危机出发,探讨了在经济衰退期美国社会保障政策的变化和反应(参见注释2),虽有中西差异,但对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亦有一定得借鉴意义。文章首先对美国经济情况做了初步介绍,特别是分析了经济衰退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当然这不是我们所关注的焦点。其次,讨论了美国政府对于经济衰退采取的措施,重点关注国会通过的临时性措施可能对社会保障网络产生的影响。最后对美国社会保障系统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作了简要评估。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主要包括了两个部分:一是常规社会保障系统,早在国会和当前政府采取特别措施应对经济危机以前就持续发挥其安全和稳定作用;二是在2008年2月获得国会授权的特别措施。这两类政策分别在不同程度上保证公民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仍享有社会保障权益。 其实民生问题任重而道远。民生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政治的核心议题之一。“国计民生”的说法充分证明了民生问题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参见注释3)。而如今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发展中也或多或少的蕴含着危机(参见注释4)。主要有三部分:一是社会保障的信任危机,主要表现在社保已成为政府的沉重负担,人口老龄化压力,医疗保健费用的黑洞与非想的公平性,失业率居高不下,计划的成熟加重社会保障负担等;二是对社保批评的观点。保守派认为社会保障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也会使失业率剧增。激进派认为社保未达到原设计的社会目标。还有就是欺诈现象使基金损失严重;三是现收现付制度本身的危机。 而我认为,在社保面临政府承担责任的必然性与作用的有限性、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适度选择、需求的无限与资源的有限、公平与效率这样的困惑(参见注释5)之下,我们应改革社会保障。在制度模式方面:直接或间接的减少国家责任,重新评估政府、企业、个人三者的关系;重新审视现行的运行机制;寻求资金缺口及解决办法;同时也可以转移一部分,从政府公办转到部分民营企业办理。在管理技术方面:改变现有的管理体制,完善并增强社会保障依法运行机制,使管理,经办和监督分开,权利制衡;改革管理技巧,改变社会保障资金支出比例;调控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结构,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管理;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立法,及时调整社保立法的结构与内容。 此外在农村,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拓宽社保覆盖面;逐步提高农村社保的社会化程度;健全农村社保体系,力求项目完备化及多层次;使用科学的管理体制;确保基金保值增值;以及加强立法等。

中国社区居家养老发展状况研究的文献综述(精)

关于中国社区居家养老发展状况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在今后长时间内要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 , 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当前随着中国家庭的“小型化”和“高龄化”趋势,家庭养老面临新的挑战。在这样的条件下,居家养老提上日程,并且越来越受重视。本文从研究居家养老的不同方面的角度出发,从相关概念界定,居家养老的研究现状、基本内容以及存在问题和措施建议等几个方面对有关中国社区居家养老的研究成果做整理和归纳,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在这一论题上学术研究成果的不足和盲点。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年问题社区居家养老 中图分类号:c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达 1.69亿,且以每年近千万的速度增加。预计到 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 2.48亿, 老龄化水平将达到 17%。 [1]老龄化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养老问题,采取什么样的养老模式 , 已成为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当务之急。本文运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提出并进一步分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 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近几年来 , 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重点对城镇老年养老模式的现状和改革作了深刻、独到的分析。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内涵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 , 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 , 其形式主

要有两种 :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服务 ; 在社区创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 , 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 [2]社区居家养老从形式上仍保持着传统家庭的养老格局 , 但在内涵上体现了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 三、发展社区居家养老的必然性 1.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不能适应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 家庭历来是养老的一个主要载体 , 家庭养老是中国居民的模式。但是 , 随着中国家庭户的“小型化”和“高龄化”趋势 , 家庭养老功能正面临新的挑战。 2. 居家养老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近年来 , 在全国各地实践中逐步为人们所认可的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支撑、以养老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 , 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新型社会养老模式 , 这种养老模式把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优势功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 实现了互补结合。 四、社区居家养老存在的困境 1. 服务设施不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全方位的服务,它必须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和完备的服务网络作支撑。而目前部分社区办公用房还未彻底解决的情况下,社区老年服务硬件设施建设更是难上 加难。由于缺乏强制性规划,新小区不愿配套,老城区难以配套, 阻碍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开展 2. 服务项目发展不平衡。调查中发现,部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由于缺乏必要的服务条件和能力,导致服务项目与服务内容都比较单一,服务对象也仅局限于困难孤寡老人和经济实力较好的一小部分老人。 [3]目前的居家养老服务只能停留在满足老年人基本需求的层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