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复习练习题:第3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及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专题复习练习题:第3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及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专题复习练习题:第3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及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专题复习练习题:第3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及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第3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及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一、选择题

1.下列措施,有利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民族间交流与融合的是( )

①驻藏大臣的设置②改土归流③行省制度④察举制度⑤僧官制度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⑤

2.下列各组史实中,能够体现中央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因俗而治”的是( )

①唐朝在东突厥故地设立都督府②明朝在西南实施“改土归流”③明朝在西藏建立僧官制度④清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温总理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多次强调“让少数民族搞好自己的事”。历史上不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

A.唐太宗在东突厥故地设立都督府

B.明朝在西藏设立僧官卫所进行管理

C.雍正帝在西南大力推行土司制度

D.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党中央领导人多次强调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统一,让少数民族群众充分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清政府在西藏地区的活动能体现上述原则的是 ( )

①设置宣政院②建立金瓶掣签制度③确立达赖和班禅册封制度④设置驻藏大臣⑤建立僧官制度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D.①③④⑤

5.北京孔庙(如下图)始建于元朝,院内碑林中现存3块元代进士题名碑。这些信息可以佐证元朝时期 ( )

A.科举制度开始形成

B.殿试成为科举定制

C.科举开始采用八股文体

D.统治者继承了中原文化

6.1367年朱元璋派军北伐,发布告谕中原各地人民的檄文中,提出了“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口

号,并且说:“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胡虏”和“中华”分别指的是( )

A.女真人、汉族人B.蒙古人、汉族人

C.女真人、中原地区D.蒙古人、中原地区

7.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下列史实中,最能体现这种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是( )

A.戚继光抗倭B.土尔扈特回归

C.郑成功收复台湾D.文天祥蒙难

8.为保证边疆地区稳定,历代王朝都采取各种措施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下列措施与之无关的是( )

A.修筑万里长城

B.颁布推恩令

C.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

D.设置北庭都护府

9.2011年7月份以来,因美越联合军演,使中国南海局势紧张。使中越关系备受世人关注,两汉时期中越关系交往的主要方式是 ( )

A.奉贡朝贺B.“使译通于汉”

C.遣使奉献D.经济文化交流

10.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日关系的发展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历史上与中日友好宗旨相悖的现象是 ( )

A.两汉时期与日本已有政治经济联系

B.隋唐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大唐先进文化

C.遣唐使来唐为日本政治进步做出了贡献

D.戚继光抗倭成功名垂青史

11.近期中印领导人互访为中印战略合作关系写下新篇章。中印两千多年交往史上曾有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在唐宋时期,其主要内容是 ( )

A.天竺长期派留学生到中国学习

B.互派使臣频繁往来

C.以佛教为载体的广泛文化交流

D.印度教传入中国

12.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交往历史悠久。上网搜索古代中非交往史实,键入的有效“关键词”是( )

①杜环②郑和下西洋③吉备真备④非洲黑人陶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2011年8月13日,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赴索马里执行第359批商航护航任务,媒体将之比做“郑和舰队剿海盗”。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史书记载东非索马里使者,在唐太宗时来到中国,受到很好的接待。非洲发掘出的陶瓷残片包括唐三彩和邢窑、越窑的产品。

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航海,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航海期间,以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换取供皇室享用的珠宝等;许多国家的首脑和使臣,搭乘中国宝船来华访问。

问题:依据材料,概括郑和下西洋与唐代的对外关系相比有何异同?

14.2011年9月11日中工网发文称:“自秦汉以来,中央王朝周边各民族群体通过内附、归附等方式加入到多民族国家中,世界上只有中国的多个民族统称中华民族,展示了其强大的凝聚力。”

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摘自(西晋)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摘自(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

答案:

1.A 2.A 3.C 4.C 5.D 6.D 7.B 8.B 9.D 10.D 11.C 12.B

13.同:在政治、经济上友好往来,奉行开放政策的具体表现。

异: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主动外交。

14.(1)主张: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

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

(2)作用:促进洛阳的繁盛;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

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

中国古代文学练习题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自曹操的() A《短歌行》B《蒿里行》C《步出夏门行》D《苦寒行》 2、《让县自明本志令》的作者是() A曹丕B曹操C曹植D孔融 3、“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出自曹植的() A《白马篇》B《赠白马王彪》C《野田黄雀行》D《美女篇》 4、魏晋时期擅写四言诗的除了曹操以外,还有() A曹丕B王粲C嵇康D左思 5、陶渊明诗歌中继承了阮籍、左思传统的是() A田园诗B山水诗C咏怀、咏史诗D咏物诗 6、祢衡咏物赋代表作是() A《蝉赋》B《鹦鹉赋》C《舞鹤赋》D《洞箫赋》 7、《思旧赋》的作者是() A向秀B谢庄C曹植D阮籍 8、《三都赋》的作者是()(《吴都赋》《魏都赋》《蜀都赋》) A班固B左思C张衡D扬雄 9、《芜城赋》的抒情性极强,寄寓了() A对故乡的思恋B对历史兴衰变化的感慨C对广陵城的喜爱D对友人的怀念 10、《北山移文》的作者是() A孔稚圭B鲍照C丘迟D郭璞 11、《兰亭集序》的作者是() A王羲之B陶弘景C嵇康D丘迟 12、《搜神记》中的见义勇为、自我牺牲的山中客形象见于() A《韩凭夫妇》B《干将莫邪》C《宋定伯捉鬼》D《李寄斩蛇》 13、《石崇每要客燕集》表现了() A石崇盛情待友B石崇的吝啬C石崇的奢侈和残忍D石崇的礼让 14、《画工弃市》选自() A《西京杂记》B《世说新语》C《笑林》D《博物志》 15、《韩凭夫妇》在艺术上成功地运用了() A细节描写B景物描写C神话故事D寓言故事 16、南朝时以“九品论人、七略裁士”品评诗人的评论家是() A曹丕B钟嵘C刘勰D陆机 17、突破传统的“诗言志”说,提出“诗缘情”的是() A钟嵘B曹丕C陆机D刘勰 18、《文心雕龙》论述文学内容和形式关系的是() A《神思》篇B《情采》篇C《时序》篇D《知音》篇 二、填空题 1、建安时期,以(曹操)和()为代表的许多优秀诗人,一方面学习汉乐府,描写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一方面歌唱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形成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方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和()。 2、魏晋南北朝时期,继承建安文学传统的作家,有魏末的()、()、西晋的()和刘宋的()。 3、宋初由玄言诗转向山水诗,(谢灵运)是第一个大力写山水诗的人,南朝著名的山水诗人还有齐代的()。 4、齐梁时代是诗体的重大变革时期,沈约将四声的知识运用到诗歌的声律,提出()之说,和其他诗人共同创造了(),为律师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我国近体诗发展的新时代。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下册)中国古代史复习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某同学去参观历史博物馆,其中有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吸引了他。此文字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研究商朝历史的珍贵资料,这种文字是A.甲骨文B.大篆 C.小篆 D.隶书 2.“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音:e,不公正,偏袒)”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名言 A.韩非 B.孟子 C.墨子D.庄子 3.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是①奋发读书,考取功名②弃商务农,努力耕织③上战场杀敌立军功④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4.“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该诗赞颂了秦王赢政哪一历史功绩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C.修筑万里长城 D.书同文,车同轨 5.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 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从哪一皇帝一开始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6.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A.班超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开辟后 C.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后 D.昭君出塞后 7.陆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一条重要的对外交通线。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丝绸之路于汉代开通 B.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C.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古都洛阳 D.西汉末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8.“……由是操之势力,不能复至南方,而三国之势遂定。”奠定这一局面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9、在某一博物馆中,讲解员在讲解下图器物时说:“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它应是 ( ) A.四羊方尊 B.编钟 C.青铜立人像D.司母戊鼎 10.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

简明中国史期末考试参考题

简明中国古代史学习指导 第一编原始社会 第一章原始社会 一般掌握: 原始社会分期。 主要文化遗存的大致情况:原始群前、后期的代表性人类化石的名称,发现地点,距今年代,相当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时期,婚姻状态。(例如,北京猿人的婚姻形态处在杂交时期。);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的代表性文化遗传的名称,发现地点和分布地区, 距今年代,相当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时期,婚姻状况。(例如,著名的文化遗存半坡村遗 址处于母系氏族公社发展、繁荣时期。)从北京猿人的体质特征看“劳动创造人”。 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的特点。 第二编奴隶社会 第二章夏商 一般掌握: 夏朝和商朝的社会性质。夏朝的国家机构、商朝的建立、盘庚迁殷、周武王伐纣、青铜铸造业的基本情况、甲骨文的内容、作用。 了解禹、启、汤、盘庚。 第三编(上)封建领主制社会 第一章西周春秋战国 重点掌握: 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意义。 背景:秦在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关东各国。贵族保守势力强大,争权夺利,国力薄弱。秦孝公在位时,决心彻底改革,于是任用商鞅,开始变法。 商鞅变法是分两次进行的。主要内容有: 政治方面:制定二十级爵,即彻底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根据人们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位的人中选用。又制定了“奖励军功,严惩私斗”的办法。废除分封制,以县为地方政区单位。县设立令以主县政,设丞以辅佐县令,设尉以掌军事。实行什伍制度,作为基层行政单位。居民登记于户籍,分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什。什伍之内各家互相纠察。经济方面:废井田,开阡陌,即在全国内废除井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制度。准许民间买卖土地。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社会方面:主要是推行小家庭政策,以利于增殖人口、征发徭役和户口税。 意义:这次变法促使秦国的国势持续发展,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重要名词: 春秋五霸:春秋时期,诸侯国不再听命于天子,相互兼并,各大国都争当霸主。一般认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为“五霸”。实际上宋襄公想称霸却未做到。 而吴、越两国却相继到中原争霸,影响较大。 初税亩 李悝改革:李悝是我国古代法家的创始人,于公元前四百年左右被魏文侯任用为相,在魏 国进行改革。主要内容是:削弱世卿世禄制度,选贤任能。“尽地力”、“善平籴”;制 定《法经》。这些改革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稳定了社会秩序,使魏国成为战国前期最 强大的国家。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必修一至三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专题一先秦——中华文明的起源 考点 1、经济的发展 1. 农业 (1) 耕作方式的变迁:①原始农业:刀耕火种。②商周时期:石器锄耕。③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 (2) 土地制度的演变:①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②夏、商、西周时期:土地国有制——井田制。③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 2. 手工业 (1) 春秋战国时期, 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2) 商周青铜铸造十分繁荣, 以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最著名。 (3)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4) 商朝时己能烧制出原始瓷器。 3. 商业 (1) 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2) 春秋战国时期,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4. 经济政策:战国时期, 商鞍在秦国实行变法,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 后来的历代封建王朝, 都继承并发展这一政策。 考点 2、政治制度 1. 分封制 (1)含义:为了巩固周朝的统治, 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拱卫王室。 (2)义务及权利:被封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承担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的义务。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内, 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权利。 (3)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开发了边远地区, 扩大了统治区域, 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2. 宗法制 (1) 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巩固国家统治。 (2) 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 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3. 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夏、商、周政治制度强调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注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考点 3、精神文明 1. 汉字 (1) 6000多年前, 原始文字称为“图画文字”。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 脱离图画, 形成汉字。 (2) 商朝时, 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此后, 汉字按照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 , 其总的趋势是由繁到简。 2. 中国画

古代文学练习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1)练习题1 一、知识问答 1.保存神话资料最多, 神话学价值最高的古代文献是()。 2.名句“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是出自()的() 3.《长门赋》是司马相如代人抒情之作,所代之人是汉武帝的失宠皇后()。 4.阮籍()的主要贡献是开创了此后抒情组诗的新体制。 5.“初唐四杰”是()。 6.列举两个以上孟子散文《齐桓晋文之事》中使用的着名比喻()。 7、《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的断代史。它的最具文学性的篇章是()。 8、我国文学史上现存最早和最完整的山水诗是()的《》。 9、列举两则《搜神记》着名片断:()。 10、分别举出白居易讽喻诗和感伤诗的代表作各一篇:()。 11.上古歌谣:“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出自《礼记·郊特牲》,题为()12.被鲁迅称为()的汉代政论散文,是()的代表作《过秦论》 13.古代诗歌史上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体诗的作家是()。 14.宫体诗即梁代()作太子时以他的宫廷为中心而创作的诗体和兴起的诗派。 15.白居易文学理论主张的出处是:()。 16.《论衡》全书以"疾虚妄"为宗旨,它的作者是东汉的()。 17、汉赋的三种类型按时间顺序是:①()②散体大赋③()。 18、建安七子分别是:“()徐干、阮瑀、应旸、刘祯” 19、《长安古意》一诗的作者是“初唐四杰”中的()。 20、盛唐有“七绝圣手”之誉的诗人是()。 21.《大雅·大明》描写了历史上武王灭商的()和()的活动。 22.屈原的《九歌》的篇数(),《九章》的篇数是()。 23.刘勰的《文心雕龙》称()为“七子之冠冕”。 24.杜甫庾信诗云:“庾信平生最萧瑟,()。” 25.()是指唐代寺院僧人、民间艺人讲唱佛经等故事的底本 二、基本问题简答 1、《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韩愈散文的地位与成就并列举出三篇以上代表作。 3.南北朝乐府民歌的主要差别。 4.高适《燕歌行》内容丰富性的具体表现。 5.《晋楚城濮之战》描写战争的主要特点。 6.汉赋演变的基本线索。 7.《史记》与《汉书》的两点区别。 8.唐传奇小说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并列举出三篇以上代表作。 9.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10.汉代散文文风特点与演变的大概情形。 三、内容理解 1.《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请自行确定一个角度,简要解析本诗的抒情艺术。 2、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日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写明本诗的主要写法,之后作适当的具体分析。 3、屈原《九歌·湘夫人》片段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蘩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翻译此片段,之后阐释本段的抒情手法。

中国古代史复习题一(1)

中国古代史复习题一(4、7) 1.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2.下图是周代世系略图,它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公九卿制 D.三省六部制3.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标志着()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 B.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 C.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4.周朝“虽历时很久,但却未能建立稳固的中央政府。周朝有许多诸侯国,他们无视周名义上的最高领主地位,彼此征战不休”。这一局面的出现是由于() A.禅让制的推行 B.世袭制的出现 C.分封制的实行 D.郡县制的推广5.《史记》记载:“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sì)氏。”材料反映的史实标志着() A.世袭制的确立 B.郡县制的确立 C.华夏族的形成D.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6.《左传》载:“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材料涉及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7.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 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的进攻,兵败后降周 B.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D.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8.四川某地二王庙的大殿有一副对联“六字炳干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对联中的“此公”主持修建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大运河 9.下列哪一幅图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中国古代文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诗经》中风、雅、颂三个部分是根据音乐划分的。 2、《战国策》的编定者是刘向_______ 。 3、《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4、司马迁认为,“离骚”的含义是遭遇忧愁。 5、《汉书》共有作品100 篇 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中的《小雅?________________ 。 7、汉乐府民歌中以想像的方式描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作品是《战城南》。 8、曹丕的《燕歌行》______ 是一首着名的七言诗。 9、《哀江南赋序》的体裁是骈体文 10、《西洲曲》属于南朝乐府民歌中的《西洲曲》________ 。 11、《古诗十九首》的产生时代是东汉末年厂 12、被称作“七子之冠冕”的作家是王粲。 13、正始时期的着名作家除了阮籍、嵇康,还有向秀(或刘伶) ____________________ 。 14、左思 ____________ 的诗歌《咏史》八首名 15、谢灵运是东晋时期最着名的__________ 山水______________ 诗人。 二、解释题 1、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基本表现手法。赋是“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是比喻;兴是“先言它物以引起所 咏之词也”。 2、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正始文学是指正始年间至西晋建立时期的文学,代表作家有阮籍、嵇康、刘伶和向 秀。 3、乐府是汉代掌管音乐的官署,乐府中所采集和创作的作品当时称作歌诗,魏晋以后,人们称这些作品为乐府, 后来文人采用乐府诗的形式进行创作,其作品也被称作乐府。 4、建安时代的作品大力表现时代动乱和民生疾苦,表达人生忧患和建功立业的理想,内容深厚,风格刚健清新、 慷慨悲凉,有浓郁的艺术感染力。这些特点统称为建安风骨。 5、《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与其门下文士编纂的一部轶事小说。全书分“德行”、“政事”、“言语” “文学”等36门,记载了从东汉末年到东晋末年的名士们的言论和行为。其特点是“记言则玄远冷隽, 记行则高简瑰奇”。 三、简答题 1、简析《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的艺术特点。 本诗的构思极为巧妙。诗中以神话传说为题材表现人间夫妇别离之苦,本身就带有浪漫色彩。诗人又把星辰的特点与人的特点融合在一起,生动地刻划了一个美丽而深沉的织女形象。既通过“终日不成章”这一典型细节写出她内心的愁苦,又用银河、星光与她的形象相映衬,创造了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歌意境。 本诗的语言浅显生动,尤其是叠字的运用生动巧妙。这些叠字从不同角度刻划了织女的形象和她的生 活环境,富于表现力;同时,它们平仄相间,清浊相配,用在诗句的开关,产生了悦耳的音乐美。 2、简述骈文的文体特征和南朝骈文的主要成就。 骈文在体裁上有三个基本特征: (1)讲究句子的对偶。定型化的骈文又以四字句和六字句为主,因此又称作“四六文”。 (2)重视藻采和用典,形式华美。 (3)讲求声韵之美,特别是注重平仄的合理搭配,以造成抑扬铿锵的世奏感。 南朝骈文的主要成就: 代表作家作品有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孔稚珪的《北山移文》、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宋兀思书》、丘迟的《与陈伯之书》、徐陵《玉台新咏序》等。 3、简析陶渊明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 陶渊明的诗能够敞开心扉,表现真挚的情感、真实的体验和真率的个性,有一种自我表现的色彩;风格自然平淡,不事雕琢,不作夸饰,常用白描手法;善于创造境界,其中不仅情景交融,而且往往包含哲理。

大学中国古代史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中国古代史试题 考生注意: 一、本试卷共五道题:单选、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二、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必须遵守考试纪律,否则按相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三、试卷答完后,须将问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不得带出考场; 四、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姓名:﹎﹎﹎﹎﹎﹎﹎ 学号:﹎﹎﹎﹎﹎﹎﹎ 班级:﹎﹎﹎﹎﹎﹎﹎ 考号:﹎﹎﹎﹎﹎﹎﹎ 祝你考试愉快!

中国古代史试题 (命题范围:隋~清)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一卷客观题部分 一、单选。(1′×15=15′) 1、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A、581 B、587 C、589 D、618 2、南宋初年,被任命为东京留守的是() A、李纲 B、岳飞 C、韩世忠 D、宗泽 3、唐肃宗时期的权宦是() A、李辅国 B、高力士 C、程元振 D、鱼朝恩 4、元朝管理西藏地区的事务机构是() A、中书省 B、宣政院 C、枢密院 D、御史台 5、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土木之变 B、夺门之变 C、庚戌之变 D、大礼仪之争 6、清雍正帝推行全国的经济政策是() A、两税法 B、诸色户计 C、一条鞭法 D、摊丁入亩 7、金扶持谁建立了伪齐政权() A、刘豫 B、张邦昌 C、石敬瑭 D、蔡京 8、明朝四大权宦依次是() A、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 B、王振、冯保、刘瑾、魏忠贤 C、魏忠贤、汪直、冯保、刘瑾 D、刘瑾、王振、汪直、魏忠贤 9、南宋和谁通过什么确立了君臣关系() A、西夏庆历和议 B、辽澶渊之盟 C、金绍兴和议 D、金隆兴和议 10、“西厂”的设置时在哪个皇帝时期() A、永乐 B、宣德 C、正统 D成化 11、唐朝管理天山以南的机构是() A、安西都护府 B、北庭都护府 C、西域都护府 D、宣政院 12、“柜房”与“飞钱”出现在()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13、1583年,来到中国的西方传教士是() A、沙勿略 B、马可波罗 C、利玛窦 D马戛尔尼 14、“八旗制度”是以什么作为基层社会组织单位的() A、牛录 B、固山 C、甲喇 D、谋克 15、《古今图书集成》是哪位皇帝在位时组织编写的 ( ) A、永乐 B、康熙 C、雍正 D、乾隆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完整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 先秦文学 一、填空 1、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结合在一起的 2、约在以后,诗歌从乐舞中逐步发化独立出来。 3、《弹歌》是一首----------言诗。 4、《蜡辞》大约是一首---------事祭歌。 5、先秦时期----------不分,文化呈现一种综合的形态。 6、上古巫史不分,商周之际,--------------官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 7、西周时期,文化为-----------所垄断,春秋战国之际,兴起了一个---------的阶层,成为文化创造的主要的承担者。 8、先秦文学作者身份发生了由巫到史,到------,再到------的演变。 9、夏商文化以--------文化最有代表性。 10、自西周开始,----------文化成了主流文化。 11、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最有神话学价值。 12、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以----------故事最为著名。 13、女娲的神话主要应是产生于----------社会。 14、神话形象经历了从动物形、----------形到---------这么一个发展过程。 15、雅颂多为---------时期的作品。 16、国风多为---------时期的作品。 17、雅颂多为---------句,较少杂言。 18、《诗经》的句式以---------言为主。 19、《诗经》常见的押韵方式是---------------押韵。 20 、雅颂多出自----------------之手。 21、周族史诗有《生民》、《公刘》、《绵》、-------------、-------------。 22 、------------、--------------是我国记言叙事文之祖。 23 、《尚书》分-------、---------、-------、--------四部分,其中---------、------------。 24、《左传》的体例是---------史。 25 、 ---------确为先秦“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26 、-----------------最擅长写战争。

中国古代史复习试题(单项选择题)

中国古代史复习试题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事件是() A.炎黄联盟 B. 大禹治水 C. 夏朝的建立 D. 商朝的建立 2. 秦统一全国后,诏书传到南方的许多地方,当地没有人认识。据此,你认为秦始皇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A.焚书坑儒 B.统一文字 C.统一货币 D.统一语言 3.西汉王朝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形成于()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汉武帝时期 4.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治的历史事件是() A. 张骞首次出使西域 B.张骞再次出使西域 C.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D.东汉派班超经营西域 5.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重要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6.“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这两句诗描写了北方人民南迁江南的情况。从材料可以看出,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北方战乱频繁 C.北方统治者残暴 D.南方经济发达 7.西安、洛阳、南京和北京都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古都,其中哪一个作为都城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时间最长?() A. 西安 B. 洛阳 C. 南京 D. 北京 8.对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的“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②说明民族融合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④那里的人们行为怪异,喜穿异族服装,吃异族食物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④ 9.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后来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对中国文化有深远影响的是 A. 道家思想 B. 墨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法家思想 10.秦始皇巡游各地时,往往要刻石记功,石刻上的文字应是() A.隶书 B.楷书 C.小篆 D.草书 11.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反映出的根本问题是() A.知识分子思想活跃 B.各学派重视学术交流 C.社会经历着深刻的变化 D.各国诸侯重视知识分子 12.按照时间长短排列下述历史时期() ①春秋②战国③西汉④东汉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④② D.②③④① 1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夏启以禅让制代替王位世袭制 B.秦始皇实行郡县制 C.曹操废汉献帝自称皇帝 D.汉武帝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 14.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A.官渡之战 B.漠北之战 C.赤壁之战 D.河套战役 15.北魏孝文帝迁都的时间是() A.494年 B.485年 C.386年 D.439年 16、北魏的建立者属于( ) A、匈奴族 B、汉族 C、鲜卑族 D、氐族 17、“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提出者是( ) A、主父偃 B、萧何 C、董仲舒 D、张良 18、秦始皇确立的中央机构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 19.下列改革中,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的是()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20.北魏迁都后,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是() A.平城 B.洛阳 C.建康 D.长安 21.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是 A.受到北方其他民族的侵扰B.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 C.扩大鲜卑族的地位和影响D.接受先进文化,巩固统治 22.通过对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学习,我们知道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B.战后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 C.这两次战役间隔了一个多世纪 D.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骄傲使人失败 2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曾统一过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有①氐族②羌族③鲜卑族④匈奴族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24、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日:‘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令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的“上”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黄帝。请你判断下列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建立行省制度 D.创立科举制度 25、中华文明以农耕文明为基础。最能体现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A、种植粟 B、种植水稻 C、加工玉器 D、烧制彩陶 26、战国时期,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孙武 C、韩非 D、董仲舒 27、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汉武帝治国的核心思想来源于 A 法家学说 B 道家学说 C 儒家学说 D 墨家学说 28、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大规模的反击匈奴取得胜利的帝王是 A、秦始皇 B、唐太宗 C、汉武帝 D、唐玄宗 29、科举制度创立于 A秦朝 B两汉 C隋唐时期 D明朝 30.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B.“兼爱”、“非攻” C.“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31、由秦朝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体制,对此后近两千年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秦朝中央政府分管监察的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殿阁大学士 D.军机大臣 32、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物。从此,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算一算,这一事件距今(2013年)应是多少年:

中国古代史复习思考题

四、中国古代史复习思考题 (一)先秦时期 1.试据北京人的体质特征说明“劳动创造了人”这一科学原理。 2.我国新石器时代社会经济的主要进步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结合半坡遗址及其文化遗存分析我国母系氏族制的经济和文化状况。 4.尧、舜、禹禅让和夏启“家天下”说明了什么? 5.结合考古资料说明我国家庭、私有制、阶级产生的情况。 6.名词解释:元谋人、蓝田人、金牛山人、丁村人、山顶洞人、河姆渡文化、 大汶口文化、黄帝、炎帝、禅让制。 7.为什么说夏代是奴隶制国家?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8.简述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的关系。 9.商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10.简述商代的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 11.商代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12.简述商代经济和科学文化的主要成就。 13.名词解释:启、桀、成汤、伊尹、盘庚、武丁、纣、人殉人祭、殷墟、 甲骨文、司母戊大方鼎、二里头文化。 14.试评周公东征的历史作用。 15.西周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6.简述西周初年主要的封国及其分布。 17.如何认识西周井田制的内容,性质? 18.简述西周时期的经济状况。 19.西周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20.名词解释:周武王、周厉王、共和行政、国人暴动、宣王中兴、料民、 不藉千亩、宗法制。 21.简述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历史背景、简要经过及历史作用。 22.试述弭兵之会的原因,经过及作用。 23.试述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 24.春秋时期社会变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5.名词解释:平王东迁、葵丘之会、城之战、邗沟、“初税亩”、秦霸西戎、 楚庄王、三分公室、世卿世禄。 (二)秦汉时期 1.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其政治、社会作用是怎么样? 2.试述商鞅变法的内容,性质及其对秦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练习题及答案

古代文学史一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诗经》中风、雅、颂三个部分是根据音乐划分的。 2、《战国策》的编定者是刘向。 3、《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4、司马迁认为,“离骚”的含义是遭遇忧愁。 5、《汉书》共有作品100 篇。 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中的《_______ 。 7、汉乐府民歌中以想像的方式描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作品是《战城南》。 8、曹丕的《燕歌行》______ 是一首著名的七言诗。 9、《哀江南赋序》的体裁是骈体文 10、《西洲曲》属于南朝乐府民歌中的《西洲曲》________ 。 11、《古诗十九首》的产生时代是东汉末年 _______________ 。 12、被称作“七子之冠冕”的作家是—。 13、正始时期的著名作家除了阮籍、嵇康向秀(或刘伶) _________________ 。 14、左思___________ 的诗歌《咏史》八首名为咏史,实为咏怀。 15、谢灵运是东晋时期最著名的 ________ 山水______________ 诗人。 二、解释题 1、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基本表现手法。赋是“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是比喻;兴是“先言它物以引起 所咏之词也”。 2、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正始文学是指正始年间至西晋建立时期的文学,代表作家有阮籍、嵇康、刘伶和向秀。 3、乐府是汉代掌管音乐的官署,乐府中所采集和创作的作品当时称作歌诗,魏晋以后,人们称这些作品为乐府,后来 文人采用乐府诗的形式进行创作,其作品也被称作乐府。 4、建安时代的作品大力表现时代动乱和民生疾苦,表达人生忧患和建功立业的理想,内容深厚,风格刚健清新、慷慨 悲凉,有浓郁的艺术感染力。这些特点统称为建安风骨。 5、《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与其门下文士编纂的一部轶事小说。全书分“德行”、“政事”、“言语”、“文学”等36门,记载了从东汉末年到东晋末年的名士们的言论和行为。其特点是“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 则高简瑰奇”。 三、简答题 1、简析《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的艺术特点。 本诗的构思极为巧妙。诗中以神话传说为题材表现人间夫妇别离之苦,本身就带有浪漫色彩。诗人又把星辰的特点与人的特点融合在一起,生动地刻划了一个美丽而深沉的织女形象。既通过“终日不成章”这一典型细节写出她内心的愁苦,又用银河、星光与她的形象相映衬,创造了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歌意境。 本诗的语言浅显生动,尤其是叠字的运用生动巧妙。这些叠字从不同角度刻划了织女的形象和她的生活环境,富于表现力;同时,它们平仄相间,清浊相配,用在诗句的开关,产生了悦耳的音乐美。 2、简述骈文的文体特征和南朝骈文的主要成就。 骈文在体裁上有三个基本特征: (1)讲究句子的对偶。定型化的骈文又以四字句和六字句为主,因此又称作“四六文”。 (2)重视藻采和用典,形式华美。 (3)讲求声韵之美,特别是注重平仄的合理搭配,以造成抑扬铿锵的世奏感。 南朝骈文的主要成就: 代表作家作品有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孔稚珪的《北山移文》、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 的《与宋兀思书》、丘迟的《与陈伯之书》、徐陵《玉台新咏序》等。 3、简析陶渊明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 陶渊明的诗能够敞开心扉,表现真挚的情感、真实的体验和真率的个性,有一种自我表现的色彩;风格自然平淡,不事雕琢,不作夸饰,常用白描手法;善于创造境界,其中不仅情景交融,而且往往包含哲理。 4、简析《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的写作特点。 本文表现了孟子高超的论辩技巧,孟子在论辩中善于针对齐宣王的心理,因势利导,使对方转变态度, 愿意听自己讲仁政的主张;本文具有强烈的感情和强劲的气势;语言浅显生动,善于运用比喻。 答题指导: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某部作品的艺术特点、某一时期文学的创作成就、作家的创作特点、 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程度。在回答的繁简上一定要注意与论述题有区别。在回答简答题时,应首先从总体上把握好这一问题应分几个层次或有几个要点,然后准确、清晰地一一列举或进行简要的解释说明,不需要像

简明中国古代史综合题

简明中国古代史综合题 一、填空题 1、原始社会分为两个时期,就是_原始群___时期和_氏族公社___时期。 2、原始社会也叫石器时代。使用比较粗糙的打制石器的阶段叫_旧石器__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的阶段叫_新石器__时代。 3、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是_云南(元谋)__人,距今约有_170万__年。 4、原始群后期最有代表性的人类化石是发现于山西襄汾的_丁村_人。 5、夏朝是夏族首领_夏启__建立的,时间约在_ 21世纪__。 6、禹___死后,其子_启__杀掉益而夺得王位,从此,废除了_禅让__制,确立了_王位世袭__制。 7、商朝在_盘庚__位时,由奄迁到__殷_,从此定居下来。 8、商代最主要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手工业是_青铜器__。最有代表性的青铜器是_司母戊鼎_。 9、公元前_770__年,平王被迫放弃丰、镐,迁都_雒邑__,西周结束。 10、周的贵族将大部分土地分配给农奴耕种,谓之私田___;将小部分留归自种,谓之_公田__ 。 11、齐桓公时,任用_管仲__为相,进行改革,促进了齐国的强盛。 12、吴起是_卫__国人,他在_楚__国进行改革,使其日益强大。 13、战国时期,各国通过改革或变法,逐步建立以___制度为特点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14、西周至战国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前期有__诗经_,后期有_楚辞__。 15、“三传”是解释的_《春秋》__三部书,即__《左传》、《公羊传》_和_《榖梁传》_。 16、齐人甘德著《星占》,魏人石申著《天文》,后人将他们的著作合编为_《甘石星经》. __ 。 17、公元200年,曹操和_袁绍__为争夺黄河中下游地区,战于_赤壁_。结果曹操取胜,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18、东晋由_司马睿__建立,都于___。 19、南朝先后有_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皆都于__建康_。 20、北魏初年,地方基层组织是_宗主督护__制。 21、南朝刘勰所著_《文心雕龙》__一书,是一部文学批评专著。 22、唐政府曾在广州设立_市舶司__,管理对外贸易。 23、李世民即位后,鼓励臣下直言极谏,其中以_魏征__最为突出。 24、古文运动是指唐代的一次文学运动,_韩愈__和_柳宗元__是这一运动的旗手。 25、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国号_契丹__。 26、南宋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三大商港是_广州、泉州__和_明州__。 27、词是_唐朝__时期兴起的一种新的文体,发展到__宋朝_时期达于空前繁荣阶段。 28、北宋仁宗庆历年间,_ 毕升__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29、台湾在元朝时初隶_福建__行省,后划归_泉州总管府__,并在澎湖设__巡检司_,管台湾事务。 30、公元1389年,燕王_朱棣__起兵“靖难”,赶跑建文帝,自即帝位。这件事史称_靖难之役__。 二、单项选择题、 1、在陕西发现的与北京人同属直立人的原始人类是:C A、郧县人 B、和县人 C、蓝田人 D、丁村人 2、半坡氏族的婚姻形式是:B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诗经》风诗中最长的作品是 [ ] A.《生民》 B.《七月》 C.《氓》 D.《大明》 2.下面作品不是屈原的作品的是 [ ] A.《九歌》 B.《九章》 C.《九辩》 D.《离骚》 3.“才秀人微”指的是 [ ] A.谢眺 B.鲍照 C.左思 D.谢灵运 4.东汉文人抒情五言诗成熟的标志是 [ ] A.《孔雀东南飞》 B.《赠妇诗》 C.《古诗十九首》 D.《行行重行行》 5.《两都赋》的作者是 [ ] A.扬雄 B.张衡 C.班固 D.司马相如 6.李斯的代表作是 [ ] A.《过秦论》 B.《秋水篇》 C.《劝学》 D.《谏逐客书》 7.“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作者是 [ ] A.班昭 B.司马迁 C.杨恽 D.邹阳 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 [ ] A.《采薇》 B.《七月》 C.《江汉》 D.《蒹葭》 9.有“叙事之最”之称的著作是 [ ] A.《左传》 B.《春秋》 C.《国语》 D.《战国策》 10.标志着汉大赋正式形式的是 [ ] A.贾谊的《吊屈原赋》 B.枚乘的《七发》 C.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D.扬雄的《甘泉赋》 11.南宋以四六成就突出的作家是 [ ] A.吕祖谦 B.陈亮 C.汪藻 D.朱熹 12.契丹人创作的诗作名篇是 [ ] A.《海上诗》 B.《醉酒诗》 C.《醉义诗》 D.《讽喻歌》 13.孟称舜的代表作是 [ ] A.《娇红记》 B.《红梅记》 C.《金锁记》 D.《红蕖记》 14.汤显祖《邯郸记》中的男主人公是 [ ] A.卢生 B.李益 C.淳于棼 D.杜宝 15.现存最早的《西游记》版本的书名是 [ ] A.《新刻出像官版大字西游记》 B.《西游证道书 C.《释厄传》 D.《新说西游记》 16.清初遗民诗人中“归奇顾怪”指的是 [ ] A.归庄与顾炎 B.武归有光与顾炎武 C.顾炎武与杜浚 D.顾炎武与王夫之 17.初唐诗歌名篇《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 [ ] A.刘希夷 B.张若虚 C.陈子昂 D.骆宾王 18.被苏轼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 ] A.王维 B.孟浩然 C.李白 D.白居易 19.“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自孟浩然的 [ ] A.《过故人庄》 B.《宿建德江》 C.《耶溪泛舟》 D.《夏日南亭怀辛大》 20.被后人推为“北宋倚声家初祖”词人的 [ ] A.欧阳修 B.苏轼 C.晏殊 D.晏几道 21.我国散文的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 [ ]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试题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试题 1.自秦朝开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个行政区,每一个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判断“新皇帝”是谁?为巩固统治,“新皇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①秦始皇;②郡县制;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在唐太宗一系列措施的作用下,促进了什么历史局面的形成? ①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②贞观之治; 材料三:(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史·地理志》 (3)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行省制度 材料四:秦始皇以武力得天下,以武力治天下,二世而亡。汉高祖以武力得天下,以文功治天下,汉祚四百年(指西汉和东汉四百多年的统治历史)。于是大家明白,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著名学者周有光 (4)材料四中“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含义是什么? 利用武力可以夺取天下做君主,但是却不能只用武力来治理国家,含义是指要用文、用德、用科学的管理... (5)概括指出三位封建帝王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 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1)材料一中“占主导地位的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该制度开创者是谁? ①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分)②秦始皇(1分) 材料二: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吏选拔制度。这种制度执行到后来就演变成只从名门望族中选拔官吏,久而久之,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局面。 (2)隋朝开创了什么选官制度改变“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局面?选官依据发生了怎样变化?除选官之外,还给思想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变革? ①科举制。(1分)②由注重门第向注重才能转变;凭才学做官;③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答对其中的一点即可得1分) 材料三:1368年至1848年是明朝和清朝前期。这一时期,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

中国古代文学习题

中国古代文学习题 第一编先秦文学 1、简述先秦文学发展概况。 2、先秦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3、文学艺术是怎样起源的? 4、原始歌谣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5、什么叫神话?古代神话是怎样产生的? 6、举例说明古代神话的内容、性质和意义。 7、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有哪些主要影响? 8、背诵:《弹歌》、《归妹》;熟读课堂讲过的几个著名神话。 9、何谓“风”、“雅”、“颂”?它们是怎样划分的? 10、《诗经》中作品的年代和作者情况如何?《诗经》是怎样编订成书的? 11、举例说明《诗经》主要反映了古代哪些方面的现实生活? 12、《诗经》中的“史诗”如何记述了周人发祥、创业、建国史? 13、举例说明《诗经》的艺术成就。 14、《诗经》在文学史上有何地位及影响? 15、分析《东山》、《君子于役》、《氓》、《采薇》等作品的思想、艺术特色;背诵《硕鼠》、《何草不黄》、《伯兮》、《君子于役》、《关睢》、《柏舟》、《无衣》、《芣苢》、《十亩之间》等作品。 16、试述我国古代书面文学是怎样萌芽和发展起来的? 17、《尚书》是怎样一部书?它的文章有何特点。 18、试述春秋战国时期散文勃兴的原因。 19、《春秋》是怎样一部书?“《春秋》三传”是指哪三部书? 20、《左传》一书表现了哪些进步思想?《左传》在记述战争和描写人物时表现了哪些思想、艺术特色? 21、《国语》是怎样一部书?以《召公谏弭谤》说明《国语》一书的艺术特点。 22、《战国策》是怎样一部书?以《冯谖客孟尝君》为例,分析说明《战国策》在刻划人物上的艺术特色。 23、简述《论语》语言特色。 25、简述《墨子》散文的特色。 26、试述《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27、《庄子》一书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庄子思想与其散文风格有何联系?试以《逍遥游》为例分析《庄子》散文的主要特色。 28、《荀子》和《韩非子》散文各有何艺术特色。 28、什么是寓言?试述先秦寓言发达的原因和思想艺术特色。 29、试述楚辞的来源和它的主要特点。 30、从《诗经》到楚辞我国诗歌表现出哪些发展变化? 31、屈原生平和思想概述。 32、试论屈原《离骚》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33、《九歌》和《九章》的名称是怎样来的?《九歌》和《九章》各包括哪些作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