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学考试复习资料

生态学考试复习资料

生态学考试复习资料
生态学考试复习资料

一、绪论

1.生态学概念提出者:生态学(Ecology),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9年定义的一个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的比较完整和独立的学科。它们的研究方法经过描述——实验——物质定量三个过程。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进了生态学理论的发展。如今,由于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紧密相关而产。(百度百科)

2.生态学概念: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3.现代生态学信号:1962年,《寂静的春天》被称为“生态运动”发出了起跑信号

4.第一次世界环发大会:1972年6月5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第一次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113个国家,1300多名代表参会。这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探讨当代环境问题,探讨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的第一次国际会议。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简称《人类环境宣言》或斯德哥尔摩宣言》)和《行动计划》,宣告了人类对环境的传统观念的终结,达成了“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的共识。这是人类对严重复杂的环境问题作出的一种清醒和理智的选择,是向采取共同行动保护环境迈出的第一步,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5.2009年,丹麦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

6.京都议定书: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气候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的国际性公约,为各国的CO2排放量规定了标准,即:在2008年至2012年间,全球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二CO2排放量比1990年的排放量平均要低5.2%。共有84国签署。到2009年,183个国家签署,美国退出;2011年加拿大退出。

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1.工业化国家。这些国家答应要以1990年的排放量为基础进行削减。承担削减排放温室气体的义务。如果不能完成削减任务,可以从其他国家购买排放指标。2.发达国家。这些国家不承担具体削减义务,但承担为发展中国家进行资金、技术援助的义务。 3.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削减义务,以免影响经济发展,可以接受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援助,但不得出卖排放指标。

7.世界主要粮食起源地:(选自网络)

小麦:起源于亚洲西部。在伊朗西南部、伊拉克西北部和土耳其西南部地区最早驯化了一粒小麦。在以色列西北部、叙利亚西南部和黎巴嫩东南部,是野生二粒小麦的分布中心和栽培二粒小麦的发源地。普通小麦的出现晚于一粒小麦和二粒小麦,它起源于里海西南部。据考古发现,中亚广大地区在史前原始社会居民点上残留着野生与栽培小麦的实物。

水稻:中国是世界上种植稻谷最早的国家之一。公元前5000 年左右,中国长江流域已经开始种稻。

玉米:早在公元前7000 年,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就已经开始种植玉米。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1.生态因子的概念: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是指环境因子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分类:生态因子的数量虽然很多,但依其性质可归纳为六类:

(1).气候因子:如温度、湿度、水分、光、降水、风和雷电、大气运动等。

(2).土壤因子:包括土壤结构、土壤有机物和无机物成分的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等。

(3).地形因子:指地表特征,如地面的起伏、海拔、山脉的坡度和阴阳坡等地貌特征。这些因子对植物的生长和分布有明显影响。

(4).生物因子:包括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捕食、寄生、竞争和互惠共生等。

(5).人为因子:把人为因子从生物因子中分离出来是为了强调人的作用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界和其它生物的影响已越来越大和越来越带有全球性,分布在地球各地的生物都有直接或间接受到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

(6).火因子:影响动、植物的分布与更新。

2.生态因子对生物作用的一般特征:

(一)综合作用: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及其反作用。

生态因子所发生的作用虽然有直接和间接作用、主要和次要作用、重要和不重要作用之分,但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互相转化。这是由于生物对某一个极限因子的耐受限度,会因其它因子的改变而改变,所以生态因子的作用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

各种生态因子密切联系在一起构成了生物的生态环境,并综合作用于生活其间的生物,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二)主导因子作用

在诸多环境因子中,常常有一、二个因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称为主导因子。

对环境来说,主导因子的改变会使环境的全部生态关系发生改变,综合环境发生质的变化;

对生物来说,主导因子的存在与否和数量的变化会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发生明显的改变。

除主导因子以外的其他因子称为辅助因子。

辅助因子的改变虽不表现质的变化,但同样会引起生物和环境性质在数量上的变化。

如果变化范围超过了生物的耐性范围,辅助因子也就变成主导因子。因此,主导与辅助是相对的。

不同的生物或相同生物的不同生育时期以及在不同的地区,其环境的主导因子都是可能不同的。

(三)生态因子的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

直接影响或参与生物新陈代谢的因子称为直接因子,如光、温、水、气和土壤养分等。

不直接影响生物,而是通过影响直接因子而影响生物的生态因子称为间接因子。如地势起伏、地质结构等是通过影响光、温、水气和土壤因子,然后作用于生物的。

间接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虽然是间接的,但往往是非常重要的,它一般支配着直接因子,而且作用范围广,作用强度大,有时甚至构成地区性影响及小气候环境的差异。

区分直接因子和间接因子的作用对认识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分布都很重要;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通过间接因子的改造而影响直接因子,从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四)生态因子对生物具有同等重要性、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

作用于生物体的的生态因子,都具有各自的特殊功能与作用,每个因子对生物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的。

虽然从总体上说生态因子是不可替代的,但是在局部是能补偿的。也就是说某一因子数量不足,有时可靠另一因子而得到补偿,即所谓的互补性。

生态因子的补偿作用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作部分补偿,而不能以一个因子代替另一个因子,且因子之间的补偿作用也不是经常存在的。

(五)生态因子的阶段性作用

由于生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需求不同,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也具有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是由生态环境的规律性变化所造成的。

3.限制因子原理:

阈:任何一种环境因子对生物产生可见作用的最低量称为阈。

如土壤中某种植物能够生长的最低湿度,生物能够生长的最低温度,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最低照度等。

(一)最小因子定律(Law of the minimum)

1840年德国有机化学家Justus V on Liebig在所著的《有机化学及其在农业和生理学中的应用》一书中,分析了土壤表层与植物生长的关系,指出作物的增产与减产是与作物从土壤中获得的矿物营养多少成正相关的,“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缺乏量状况的食物的量”,即可被植物所利用的量处于或接近临界最小量的物质为限制因子,它将限制其它处于良好状态因子的效率的发挥。

但限制生物生长与繁殖的因子并不限于环境中的化学物质,还应包括其它各种环境因子。

需要说明的是最小因子定律只能在稳定的状态下,即能量的流入和流出处于平衡状态时适用。

因为在波动情况下,许多因子可以不断的相互取代而成为限制因子,同时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可能改善最小因子的利用效率。

(二)耐性定律(Law of tolerance)

1913年美国生态学家V. S. Shelford 在最小定律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耐性定律的概念,并试图用这个法则来解释生物的自然分布现象。他认为生物不仅受生态因子最低量的限制,也受生态因子最高量的限制,即:

各种生态因子对具体的生物来说,都存在着一个生物学的上限和下限,它们之间幅度,就是该种生物的

耐性限度(又称耐性范围)。

可用一个钟型耐受曲线来表示。

对同一生态因子,不同种类的生物耐受

性范围是不同的,同一种生物对不同生

态因子的耐受性也不同。如果对所有生

态因子的耐受性范围都广的话,则该种

生物的分布必然也广。

后来许多生态学者对耐性定律做了补

充,使其更加完备。这些补充可概述如

下:

(1)生物可能对一个因子的耐性范围很广,而对另一个因子的耐性范围却很窄;

(2)对所有因子的耐性范围都很广的生物,一般都分布很广。

(3)当某种生物的某一个生态因子不是处于最适状况时,对另一些生态因子的耐性会下降。

(4)在生态系统中,由于生物种群的相互作用经常妨碍生物对最适环境条件的利用。

(5)生物的不同发育阶段耐性范围不同。

(三)限制因子的综合概念(limiting factors)

虽然Shelford 提出的耐受性定律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大多数生态学家认为,只有把这个法则与Liebig 的最小因子定律结合起来才有更大的实用意义。

这两个法则的结合便产生了限制因子的概念,这个概念的含义是: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但其中必有一种和几种因子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这些关键性因子就是所谓的限制因子。

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它就会成为这种生物的限制因子。

就是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它们的生存和繁荣实际上受着2方面的控制:

(1)处于最缺乏量的物质数量处于临界状态的理化因子;

(2)生物自身对这些因子和环境,其它成分的耐性限制。

(四)环境因子的作用分析(这个不知要要不要)

限制因子的概念是很广泛的,除了生态限制因子外,还有经济的,技术的,社会的限制因子。

生态限制因子,可分为气候限制因子,营养限制因子,疾病因子等,另外还有遗传限制因子。

假如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有机物仍然生长不好,则限制因子就是遗传因子。限制因子之间还存在相互作用,多因子的相互作用和多因子单独作用是不同的。

限制因子概念的主要价值是使人们掌握了一把研究生物与环境复杂关系的钥匙,因为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来说并非同等重要,人们一旦找到了限制因子,就意味着找到了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因子,并可集中力量研究它。

生态图的概念(这个在哪啊?)

4.(一)生态型(ecotype)

(1).概念: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是分类学上种以下的分类单位。

(2).生态型类别:生态型的划分是根据形成生态型的主导因子进行的。就植物来说,其生态型包括:1.气候生态型:是依据生物对光周期、气温和降水等气候因子的不同适应而形成的。不同气候生态型在形态、生理、生化上都表现出差异。

2.土壤生态型:在不同土壤水分、温度和土壤肥力等自然和栽培条件下,形成不同的生态型。

3.生物生态型:主要是在生物因子的作用下形成的。不同抗病品种的作物。

人为因素对植物的影响最大,作物的品种生态型就是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以水稻为例,起源于热带的野生植物,经人类的长期栽培,使其从野生型变成栽培型,栽培区域不断变大,从热带一直到寒温带,形成了很多生态型:

籼、粳稻—温度生态型,早、中、晚稻—光照生态型,水、陆稻—土壤生态型

生态型的研究在农业上有巨大的实践意义。

它为选种、引种、育种和栽培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是人们有目的的、定向的改造植物物种以及加速新种形成的途径之一。

不同生态型植物人工杂交已证明,有可能培育出在双亲都不能忍受的生境上生长良好的新的生态型。(二)生活型( life form )

1.生活型:不同种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培育环境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的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

2.植物生活型分类:一般按布朗—布朗特( Braun-Blangwet )的分类系统把植物生活型分为10种类型:浮游植物、土壤微生物、内生植物、一年生植物、水生植物、地下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地上芽植物、高位芽植物和树上的附生植物。

5.生态位:(此处比较简单,具体看课件)生态位是生物物种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的特性,即一个物种在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确定一个生物种的生态位就要清楚该生物所在的空间、时间、物理环境(光、温、湿、土壤结构和pH值等)食物种类(营养)以及与该空间内生物的关系。

同时,在同一空间的不同物种,它们的生态位是不同的,因为物种的空间虽同,但其它要素必有不同之处,否则就不会处于同一空间。

基础生态位(潜在生态位):生物对所有必需生态因子的适合度的超体积。

现实生态位(实际生态位):有竞争者时,物种只能占据基础生态位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实际上占有的生态空间称现实生态位。

6.生境(habitate)某一生物种群或生物群落,由于生态环境的约束只能在某一特定区域中生存,则把该区域称为该生物种群或生物群落的生境,即具体生物所生存的具体环境。

生境的分化,与其它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有密切关系,生境是从生物生存的小区域方面考虑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概念。

第三章种群

一、种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种群(population)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特定空间与时间的同一物种(或有机体)的集合体。

种群的基本特征:是指各类生物种群在正常的生长发育条件下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即种群的共性,而个别种群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所产生的特殊适应特征,不包括在此范围内。

种群的基本特征包括:空间分布、种群数量、种群遗传、邻接效应

(一)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

种群内个体的空间分布方式,称为分布格局(分布类型)。

由于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以及种内种间个体的竞争,每一种群在一定空间中都会呈现出特有的分布形式,这种生物种个体在其生存环境空间中的配置方式,取决于物种的生物学特性、种内种间关系和环境因素。

1.均匀型分布(Uniform Distribution) 即种群内各个体在空间呈等距离分布。

2.随机型分布(Random Distribution) 即种群内个体在空间的位置不受其它个体分布的影响(即相互独立);同时每个个体在任一空间分布的概率是相等的。

3.成群型分布(Aggregated Distribution)即种群内个体的分布既不随机,也不均匀,而是形成密集的斑块。在自然界中,这种分布是最常见的。成群分布又常有成群随机分布和成群均匀分布两种现象。人口分布为典型的成群分布。

(二)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大小(size)和密度(density)一个种群全体数目的多少叫种群大小。单位面积内某个生物种的个体总数叫种群密度。

密度的作用是种群内部自动调节的基础。有生态密度和粗密度,且生态密度常大于粗密度。

在任何一个地方,种群的密度都随季节、气候条件、食物储量和其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很大变化。在实际应用中,密度是生物种群重要的参数之一,是种群内部自动调节的基础,它部分地决定着种群的能流、资源的可利用性、种群内部生理压力的大小以及种群的散布和种群的生产力。

粗密度(crude density)是指单位总空间内的生物个体数(或生物量)

生态密度(ecological density)是指单位栖息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或生物量)

2.出生率(natality)和死亡率(mortality)

出生率是指种群在以生产、孵化、分裂或出芽等方式下,产生新个体的能力,是种群内个体数量增长的重要因素,出生率是种群增加固有能力的表述。常用单位时间内产生新个体的数量表示。出生率分为:最大出生率(maximum natality)也叫绝对或生理出生率,是在理想条件下产生新个体的理论最大值,对于特定种群,它是一个常数。

实际出生率(realized natality)或生态出生率(ecological natality)。表示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产生新个体的能力。其大小随种群数量、年龄结构以及环境而改变。

出生率的高低受以下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①性成熟的时间。②每次产生后代的数量。③每年产生后代的次数。

死亡率是描述的是种群个体的死亡情况,是种内个体衰减的数量。同出生率一样,死亡率分为:

最低死亡率(minimum mortality)是指个体死亡于由生理寿命所决定的“老年”状况,也是一个生物学常数。实际死亡率或生态死亡率(ecological mortality)受环境条件、种群大小和年龄组成的影响。

3.种群年龄和性别结构

任何种群都是由不同年龄结构的个体所组成。

年龄结构(age structure)是指某一种群中,具有不同年龄级的个体生物数目与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

在每一年龄级或整个种群个体中,雌性与雄性个体所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构成了生物种群的性别结构。

种群的年龄结构与性别比例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内

因之一,可以用来估算种群的发展趋势。

种群的年龄结构常用年龄金字塔来表示,金字塔底部

代表最年轻的年龄组,顶部代表最老的年龄组,宽度

则代表该年龄组个体数量在整个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比例越大,宽度越宽,比例越小宽度越窄。因此,从

各年龄组相对宽窄的比较就可以知道哪一个年龄组的

生物数量最多,哪一个年龄组的数量最少。

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把种群的年龄结构分为:增长型、

稳定型、衰退型

种群的年龄组也分为:幼龄组、中龄组、老龄组

(1)增长型种群(expanding population)

其年龄结构呈典型的金字塔形,基部阔而顶部窄,表示种群中有大量的幼体和极少的老年个体。这类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典型增长型的种群。(2)稳定型种群(stable population)其年龄结构几乎呈钟形,基部和中部几乎相等,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平衡,种群数量稳定。

(3)衰退型种群(diminishing population)这类种群的年龄结构呈壶形,基部窄而顶部宽,表示种群中幼体比例很小,而老年个体比例大,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趋于下降。

种群中雄性和雌性个体数目的比例称为性比(sex ratio),也称性比结构(sexual structure)

通常分为:雄性、雌性、两性

对大多数动物来说,雄性与雌性的比例较为固定,但有少数动物,尤其较为低等动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性比往往发生变化。通常受精卵的性比大致为50:50,这称为第一性比(first sex ratio),自幼体

出生到个体性成熟为止,由于种种原因,性比会发生变化,此期间的性比称第二性比(second sex ratio),以后还会有充分成熟的个体性比(third sex ratio)。性比变化对种群动态有很大影响。

因此,研究性比的意义将随物种的雌雄关系不同而不同。种群中性比对大多数脊椎动物来说较为恒定,比值为1:1左右。对两性花植物种群而言,在种群研究中可不考虑性比问题,但在单性花植物种群中,尤其是雌雄异株植物种群的动态研究时,性比就显得特别重要。

4.种群的迁入和迁出

迁入(immigration)和迁出(emigration)也是种群变动的两个主要因子,它描述各地方种群之间进行基因交流的生态过程。在以往的工作中,由于迁入和迁出的数量难以研究,这个因素往往被忽视了,造成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是种群边界研究的人为间断和种群分布的连续性之间的矛盾。

(三)种群的遗传特征

种群通常是由相同基因型的个体组成,但在繁殖过程中,可以通过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及突变作用使种群的遗传性状发生变异,然后通过自然选择使某些个体更能适应环境特点而占据优势。因此,随环境条件的变化,种群可能发生进化或适应能力的变化。

当种群的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所出现的相互影响,称为邻接效应。

邻接效应常表现在密度对形态、产量和死亡率的影响等方面,如作物在一定条件(管理合适、充分生长条件)下,尽管各地块密度不同,株数有别,而最后总产量却很接近,主要是由于邻接效应的缘故。密度对死亡率有直接影响,固着生长的生物(包括植物)不能以扩散的方式逃离竞争,因此竞争中的失败者死去,这种竞争的结果使较少量的较大个体存活下来。

二、单一种群动态变化

种群增长随时间而变化,在生物种群处于最佳状态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则是影响种群增长的内在原因;在自然条件下,当种群占据新的适宜环境或渡过不良气候遇到适宜条件时,由于不同种群繁殖特性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增长特征。

1.内增长率(这个没听清,没找到)

2.三种典型增长模型

一、几何级数指数增长(geometric growth)

种群的几何级数增长是指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生长,不受食物、空间等条件的限制,种群的寿命只有1年,且一年只有一个繁殖季节,同时种群无年龄结构,是个体彼此隔离的一种增长方式。亲代与子代世代分离,种群增长不连续。

Nt+1=λ×Nt或Nt=N0×λt

式中:N0为初始种群大小;Nt为时间t时的种群大小;λ是种群的周期增长率。

二、种群的指数增长(exponential growth)

在无限环境条件下,除了种群的离散增长外,生物可以连续进行繁殖,没有特定的繁殖

期,子代与亲代繁殖时间交错世代重叠,种群的增长呈连续状态。

N=N0?ert

式中:N为种群数量;N0为初始种群大小;r为瞬时增长率(等于瞬时出生率与瞬时

死亡率之差),在理论上被称为内禀增长率。

内禀增长率是指在环境条件无限制作用时,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最大相对增殖速度,

其单位为时间的倒数。对某一种群来说,内禀增长率是当种群建立了稳定的年龄分布时,

其稳定的相对增长率,它反映的是一种理想状态,可用来与

实际条件下的增长率进行比较,其差值可视为环境阻力的度

量。

以观测的种群数量与时间t作图,种群增长曲线呈“J”字型,

故指数增长又称J 增长。

具有指数增长特点的种群,其数量变化与r值关系密切。

当r>0时,种群数量指数上升;r=0时,种群数量不变;r<0时,种群数量指数下降。

三、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logistic growth)

在实际环境下,由于种群数量总会受到食物、空间和其它资源的限制,因此,增长是有限的。由于环境对种群增长的限制作用是逐渐增加的,故增长曲线呈现“S”型,也称S型增长,其数学模型可用logistic方程描述。dN/dt=

式中,N为种群数r·N[(K-N)/K]

量;K为环境容量(carring capacity),即某一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在曲线中表示为渐近线。

三. 种群的数量波动与调节

【1】.种群的动态数量变化特点

一、种群的数量动态

任何一个种群的数量都是随时间变动的,即种群有数量变动的特征。待种群数量增长至它的环境容纳量水平以后,很少自然保持在这一水平上,而是有较大的波动。

(一)种群增长

自然种群数量变动中,“J”型和“S”型增长均可以见到,但曲线不像数学模型所预测的那样光滑、典型,常常还表现为两增长型之间的中间过度型。“J”型增长可以视为是一种不完全的“S”型增长,即环境限制作用是突然发生的,在此之前,种群增长不受限制。

(二)季节消长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存在着年内(季节消长)和年间的差异。为害棉花的棉盲蝽是一年多次繁殖,世代彼此重叠,根据调查,各年的季节消长有不同的表现,可分为4种类型

①中峰型,在干旱年份出现,蕾铃两期危害均较轻;

②双峰型,在涝年出现,蕾铃两期都受严重危害;

③前峰型,在先涝后旱年份出现,蕾铃期危害严重;

④后峰期,先旱后涝年份出现,铃期危害严重。

(三)不规则波动

(四)周期性波动,种群波动有一定的周期性,数量也相对稳定,但是不同的生物其波动的周期所经过的时间有较大的差异。

(五)种群的暴发,具有不规则或周期性波动的生物都可能出现种群的暴发。农业生产中最常见的种群暴发是虫害、鼠害和赤潮。

(六)种群平衡种群较长期地维持在几乎同一个水平上,称为种群平衡。

(七)种群的衰落和死亡,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人类过度捕猎或栖息地被破坏),其数量会出现持久性下降,即种群衰落,甚至死亡。个体大、出生率低、生长慢、成熟晚的生物,最早出现此种情况。(八)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生态入侵(ecological invasion)。

二、种群的空间动态

种群的空间动态是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空间的分布特征及其变化。主要包括种群个体对空间的需要、空间结构、空间利用方式、扩散和迁移等四个方面。

【2】.数量波动原因:影响种群数量波动的原因很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即非密度制约和密度制约

1.非密度制约即与种群数量无关的因素,如温度,降水等等环境因素和食物因素等。

2.密度制约由于种群内各个体自身的关系,其密度的变化影响着种群数量的波动

◆种内竞争食物和领地;◆心理作用;◆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反馈控制作用;◆致病的病原菌和寄生物对种群的影响。

环境的非密度制约引起种群密度的改变,有时是剧烈的,而密度的制约,使种群保持“稳定状态”,或使种群返回到稳定水平。

【3】密度调节,内因外因

密度调节(regulation of density)是指通过密度因子对种群大小的调节过程。

种群是一个自我管理的系统,它按自身的性质及其环境的状况调节它们的密度。主要有种间调节和食物调节。

?种间调节是指捕食、寄生和种间竞争等因子对种群密度的制约过程。

?食物调节捕食和被食、寄生生物和宿主、草食动物和植物都与食物有密切的联系。

非密度调节(好像没说要)

非密度调节主要指非生物因子对种群大小的调节。气候因子、化学限制因子、污染物等常常是(但不是始终)按非密度制约方式发挥作用。

种内调节是指种内成员间,因行为、生理和遗传上的差异而产生的一种内源性调节方式。

1.行为调节是指种群内个体间通过行为相容关系调节其种群动态结构的一种种内调节方式。

2.生理调节即指种内个体间因生理功能的差异,致使生理功能强的个体在种内竞争中取胜,淘汰弱者,在动物方面表现为内分泌调节。

3.遗传调节是指种群数量可通过自然选择压力和遗传组成改变而得以调节的过程。

四、种群保持数量稳定采取的实用对策有哪些

生物种群对不利条件有着一定的适应性。在有利条件下又有着充分发挥其内禀增长率的巨大潜能。因此,种群数量的下降常伴随着其后的上升,下降越剧烈,回升越明显。

种群数量保持在环境容纳量水平上的倾向,称为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性。

不同的物种其相对稳定性的表现不同,有极不稳定、稳定和中间类型之分。它们的基础是长期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适应对策。

1. 形态适应对策

?个体大小与生物世代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种群增长率呈显著负相关。

?生物个体的形态习性

2. 生理适应对策

?生物以不同的代谢方式或代谢强度与生境相协调

植物: C3、C4、CAM

动物: 恒温动物如鸟类和哺乳类绒毛、汗腺、狗的喘息

3. 生殖适应对策

4.生态对策(ecological strategy)是指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在繁殖和竞争等方面朝着不同方向、适应不同栖息生境的对策。

第四节种群间的相互关系(这个不知道要不要,如果要的话自己看课件)

第四章群落

【1.1】.群落的概念生物群落(biotic community)是指生存于特定区域或生境内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也可以用来指明各种不同大小及自然特征的有生命物体的集合。

【1.2】基本特征: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群居在一起,在生物和生物之间就发生了复杂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包括生存空间,各种生物对光能的利用,对土壤水分和矿质养料的利用,代谢产物的彼此影响以及彼此间附生、寄生和共生的关系等等。同时,群居在一起的生物受环境影响,又作为一个整体影响于一定范围的环境。一个生物群落具有下列9个基本特征:

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2.具有一定的外貌3.具有一定的结构4.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5.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相互影响6.形成一定群落环境7.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8.具有特定的群落边界特征9.具有一定的营养结构、代谢方式和物质生产力

【2】、群落种类的组成分析:生物群落的组成指群落是由哪些生物所构成,它们在群落中的地位与作用。

种类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也是鉴别不同群落种类的基本特征。

1.生态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称为生态优势种。

在决定整个群落特性和功能上,并非在群落中所有的生物体都是一样的同等重要。在一个群落中存在着成百成千的生物体,常常只有比较少数的几个种或类群以它们的数量多、生产力高、影响大来发挥其主要控制影响作用。

生态优势种通常可作为群落的命名依据。应该强调,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不仅要保护那些珍稀濒危植物,而且也要保护那些建群植物和优势植物,它们对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亚优势种(subdominant)

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物种。3.伴生种(companion species)

伴生种为群落的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

4.偶见种或稀见种(rare species)偶见种是那些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多半是由于种群本身数量稀少的缘故。

【2.2】如何对群落组成数量分析,老师重点说的高度组成密度频率

(1)多度(abundance):是指生物群落中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是一个数量上的比例。

一般用记名计数法和目测估计法。

2)密度(density)

指单位面积上的植株数或生物个体数目。用公式表示为:

(4)频度(frequency)

指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的百

分率,用公式表示为:

频度(%)=某一物种出现的样方数目/(这是除以)全部样方数目×100%

(5)高度(height)

是测量植物体长的一个指标,可取自然高度或绝对高度。某种植物高度占最高物种高度的百分比称为高度比。

【3】种的综合数量指标

1.优势度含义:是在不同的研究中确定优势种的定量指标。用来表示某种生物在群落中作用和地位大小的生态重要性。

2.重要值含义,也是用来表示某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因为它简单、明确,所以在近些年来得到普遍采用。

重要值=[相对密度(D%)+相对频度(F%)+相对基部盖度(D%)] / 300

重要值的大小可显示每一物种的重要性,重要值越大的种在群落结构中越重要。

【4】、物种多样性含义及测定方法(1.物种2.?3.香农)

(1)定义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中的多样性变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和它们的所有基因,以及它们与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2)测定

多样性测定的公式很多,我们这里仅选取两种有代表性的作以说明。

香农—威纳指数(Shannon-weiner index)

H=-∑(ni/N)X Log(ni/N)

或H=-∑Pi X LogPi

式中:H为采集的信息含量(彼特/个体),即物种的多样性指数;

ni为属于第i个物种的个体数;

N为物种数;

Pi为属于第i物种在全部采样中的比例。

辛普森指数(Simpson index) D=1-∑(Pi)2

式中:D为辛普森多样性指数;

Pi为群落中物种i个体所占的比例。

辛普森指数对稀有种起作用较少而对普通种则作用较大,其阈值由低多样化(O)到高多样化(1-1/s),这里S是种类数目。

(3)多样性梯度(不知道要不要)

?多样性随纬度的的升高而减少

?多样性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少

?在海洋或淡水水体物种多样性有随

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5】、群落的结构

1.垂直结构:群落中生物按高度或深度的垂直配置,即形成了群落的成层现象,保证了群落中各物种在单位空间中更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成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

条件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特殊

形式。

成层现象十分明显,地上部

分通常可划分为乔木层,灌

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等四

个基本结构层次。

农田生物群落,也因作物的种类、栽培条件的差异,形成不同的层次结构。

农业生物的垂直结构有多种形式。合理的垂直结构能更充分的利用资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性。间种套作是组建陆地农业生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形式。

农业生物的垂直结构有多种形式。合理的垂直结构能更充分的利用资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性。间种套作是组建陆地农业生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形式。根据群落地上部和地下部层次,我国农田群落主要有6种垂直结构形式。

?1-1型。前一个数字表示地上部层次,后一个数字表示地下部层次。1-1型是单一作物或单一苗木群落的结构层次。

?1-2型。这是地上部共同处于一个层次,地下部根系分别处于两个层次的群落结构。谷子与豆类间作。禾本科作物根系较浅,豆科作物根系较深。

?2-1型。这是地上部冠层分为两层,地下部根系为一个层次的结构。高矮植物的搭配形成的群落常有这种特点。如玉米与大豆的间作。

?2-2型。这是地上部与地下部都形成两个层次的结构。如泡桐与小麦的间作、枣子与谷子的间作、橡胶与茶树的间作。

?3-2型。这是地上部形成3个层次,地下部形成两个层次的结构。例如,木本林果与高矮不同的作物间作形成的结构。

?特殊形式的垂直结构。稻田养鱼、稻田养萍、果园与甘蔗田种植食用菌等都只是一种生物生根于土壤的垂直结构。

2.水平结构

群落内由于环境因素在不同地点上的不均匀性和生物本身特性的差异,而在水平方向上分化形成不同的生物小型组合,称为群落的水平结构。

造成群落不同水平分布型的原因,主要是群落所处的环境,如土壤、温度、湿度、阳光及植被等方面分

布的不均匀作用、物种的生殖特点、种间相互关系作用及种的分工合作程度等。

控制农业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有两种基本方式:

(1)在不同的生境中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物种,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2)在同一生境中配置最佳密度,并通过饲养、栽培手段控制密度的发展。

3.时间结构

一种气候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使得生物群落的环境呈现明显的节律性,在大多数环境中,光照、温度及其它环境因素都有其日循环、月循环和年循环等周期性的变化,生物群落结构亦显示出相应的时间序列。由自然环境因素的时间节律所引起群落各物种在时间结构上相应的周期变化称为群落的时间结构。

周期性是群落适应环境的一种必然的表现形式。

随着环境条件日、月、年周期的变化,群落结构显示出相应的时间序列及不同的外貌表现,因此,常常地把群落的时间结构称为时相或季相。

在农业生产中,通过人为的栽培、饲养技术,调节作物畜禽的组合匹配使其机能节律与环境因素的变化节律最大限度地吻合和协调,是生产经营者与管理者必需考虑的。

调节农业生物群落时间结构的主要方式:复种、套种、轮作和轮养、套养。如家畜中马对草料最挑剔,其次是牛,绵羊最耐粗食,据此合理轮牧,有利于提高牧草的利用率。

根据作物害虫的繁殖行为和动态发展与环境因素的变化节律,及时预测、预报及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也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保证。

【6】、群落演替

(1).概念: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出现了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过程,称为生物群落演替

(2).原因: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关系与外界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生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外因演替和内因演替二种类型:

1.外因演替

由于外部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生物群落演替,叫外因演替。又可细分为:

(1)气候性外因演替。(风暴、干旱、洪涝、严寒

(2)土壤性外因演替。(土壤侵蚀、地面升降)

(3)生物性外因演替。(生物侵入、定居及繁殖)

(4)人为演替。(砍伐森林、开垦土地)

2.内因演替

在生物群落里,群落成员改变着群落内部环境,而改变了的内部环境反过来又改变着群落成员。这种循环往复的进程所引起的生物群落演替,称为内因演替。

同时,在一个生物群落内,由于各群落成员之间的矛盾,即使群落的外部、内部环境没有显著的改变,群落仍进行着演替,也称为内因演替。

二、原生演替、次生演替和顶级群落(这个要不要?似乎不要)

1.原生演替指的是从未有过任何生物的裸地上开始的演替。在裸露的岩石表面开始的原生演替称旱生演替;从湖底或河底开始的原生演替称水生演替。

2.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生物群落破坏后的地段上进行的演替。次生演替的最初发生是外界因素的作用所引起的。外界因素除火烧、病虫害、严寒、干旱、长期淹水、冰雹打击等等以外,最主要和最大规模的是人为的经济活动,如森林采伐,草原放牧和耕地撩荒等等。

3.顶极群落,演替中群落结构变化开始较快,随着演替的进行,变化速度慢而趋于稳定。

群落演替系列最后达到稳定阶段,称为顶极(Climax),演替最终形成的稳定群落,叫做顶极群落(Climax community)。

(3).控制演替的几种主要因素

(一)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

植物繁殖体的迁移和散布普遍而经常地发生着。植物的定居包括发芽、生长和繁殖3个方面。

只有当一个种的个体在新的地点能繁殖时,定居才算成功。

任何一块裸地上生物种群的形成和发展,或是任何一个旧的群落被新的群落所取代,都必然包含有植物

定居过程。植物繁殖体的迁移和散布是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

二)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

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是由群落本身的生命活动造成的,与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没有直接的关系;有些情况下,是群落内物种生命活动的结果,为自己创造了不良的居住环境,使原来的群落解体,为其他植物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引起演替。

(三)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

组成一个群落的物种在其种群内部以及物种之间都存在特定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随着外部环境条件和群落内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地进行调整。当密度增加时,不但种群内部的关系紧张化了,而且竞争能力强的种群得以充分发展,竞争能力弱的种群则逐步缩小自己的地盘,甚至被排挤到群落之外。这种情形常见于尚未发育成熟的群落。

处于成熟、稳定状态的群落在接受外界条件刺激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种间数量关系重新调整的现象,使群落特性或多或少地改变。

(四)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虽然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但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

气候决定着群落的外貌和群落的分布,也影响到群落的结构和生产力。

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冰川、地震、火

山活动等)可使地球表面的生物部分或完全毁灭,从而使演替从头开始。

...

(五)人类活动

人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的自然因子,因为人类生产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重建的作用

第五章生态系统生态学

1.生态系统的定义

在一定时间与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各组分要素间借助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物种流动和价值流动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形成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复合体。

简言之,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全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统一体称为生态系统。

基本含义

◆生态系统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有时、空概念的功能单元;

◆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以生物为主体;

◆各要素间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具有整体的功能;

◆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组成

作为生态系统来说,生物和非生物成分是缺一不可的。如果没有非生物环境,生物就没有生存的环境和空间。多种多样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根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的作

用和地位,可划分为生产者、消费

者和分解者,即三大功能类群。

生态系统的成分都可以概括分为:

生命支持系统(非生物环境)、生产

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种基本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便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

自然界,一个完整和发育成熟的生态系统常具有这样一条典型的食物链:

植物>食草动物>一级肉食动物>二级肉食动物>顶级肉食动物

1. 食物链(food chain):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食物关系排列的链状顺序。

2. 食物网(food web):食物链彼此交错连结,形成一个网状结构。

食物链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均可以按食物链的始端和生物成员取食的方式归纳为4种类型。

捕食性食物链,又称活性食物链

腐食性食物链,又称碎屑食物链

寄生性食物链

混合性食物链,又称杂食性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成员之间的取食与被取食关系,往往不是单一的,多数情况是交织在一起的,一种生物常常以多种食物为生,而同一食物又往往被多种消费者取食,于是就形成了生态系统内多条食物链相互交织,互相联结的“网络”,这种网络被称为“食物网”

食物网的存在,一方面使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关系错综复杂,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另一方面则推动着生物进化,成为生态系统发展演变动力之一。

定义: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称为营养级。

在自然界很少能看到超过5级的食物链。能量每经过一个营养级都有大量的耗损,到第五营养级时,所剩能量已不足以再养活一个生物种群了

能量金字塔

●由各营养级所固定的总能量值的多少来构成的生态金字塔

●以相同的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的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所积累的能量比率来构造

●千卡/平方米·年

生物量金字塔

以相同单位面积上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的生物量即生命物质总量建立的金字塔。对陆地、浅水生态系统中比较典型,因为生产者是大型的,所以塔基比较大,金字塔比较规则

湖泊和开旷海洋,第一性生产者主要为微型藻类,生活周期短,繁殖迅速,大量被植食动物取食利用,在任何时间它的现存量很低,导致这些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呈倒金字塔形

数量金字塔

单位面积内生产者的个体数目为塔基,以相同面积内各营养级位有机体数目构成塔身及塔顶。一般每一个营养级所包括的有机体数目,沿食物链向上递减。

●有时植食动物比生产者数目多。如昆虫和树木

●个体大小差别很大,只用个体数目多少来说明问题有局限性。

不同类型金字塔的比较

能量金字塔表达营养结构最全面,确切表示食物通过食物链的效率,永远是正塔型

数量金字塔过分突出小生物体的重要性

生物量金字塔过分突出大生物体的重要性

(四)初级生产力的限制因素

陆地生态系统:

辐射强度和日照时间:光强升高,光照时间长,产量提高

光合途径:光合作用途径的不同,直接影响初级生产力的高低

水:光合作用的原料,缺水显著抑制光合速率

温度:温度升高,总光合速率升高

营养元素

二氧化碳

水域生态系统:

-P=R*C*3.7/k

P:浮游植物的净初级生产力,

R:相对光合率,

k:光强度随水深度而减弱的衰变系数,

C:水中的叶绿素含量

营养物质:N/P

食草动物

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

收获量测定法

陆生定期收获植被,烘干至恒重

以每年每平方米的干物质重量表示

以其生物量的产出测定,但位于地下的生物量,难以测定

地下的部分可以占有40%至85%的总生产量,因此不能省略

氧气测定法

通过氧气变化量测定总初级生产量

1927年T.Garder, H.H.Gran用于测定海洋生态系统生产量

从一定深度取自养生物的水样,分装在体积为125-300ml的白瓶(透光)、黑瓶(不透光)和对照瓶中对照瓶测定初始的溶氧量IB

黑白瓶放置在取水样的深度,间隔一定时间取出,用化学滴定测定黑白瓶的的含氧量DB、LB

计算呼吸量(IB-DB),净生产量(LB-IB),总生产量(LB-DB)

二氧化碳测定法

用塑料罩将生物的一部分套住

测定进入和抽出空气中的CO2 含量(红外气体分析仪或经典KOH吸收法)

透明罩:测定净初级生产量

暗罩:测定呼吸量

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

叶绿素测定法

(四)林德曼效率与生态效率定律

Lindman在对Cedar Gog湖的食物链进行研究时发现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平均大致为1/10,其余9/10由于消费者采食时的选择浪费,以及呼吸排泄等被消耗了,这个发现被人们称为林德曼效率或十分之一定理。

这只是对生态系统食物链各营养级之间效率的一个粗略估算。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开创了能量转化效率的定量研究,并初步揭示了能量转化的耗损过程和低效能原因,为今后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后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众多生态系统的林德曼效率是在10%-20%。

林德曼效率只是揭示了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此后的研究表明能量转化效率不仅反映在营养级之间,还反映在营养级内部,因为发生在营养级之内的大量能量耗损,也是影响能量转化效率的重要方面。能量转化效率在生态学上又被称为生态效率,因此,这一定律也被称为生态效率定律。

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能量的流动是单一方向的

能量以光能的状态进入生态系统后,就只能以热的形式不断地逸散于环境中

●从太阳辐射能到被生产者固定,再经植食动物,到肉食动物,能量是逐级递减的过程

各营养级消费者不能百分之百地利用前一营养级的生物量

各营养级的同化作用也不是百分之百的

生物的新陈代谢要消耗一部分能

能量流动的途径

1能量沿食物链各营养级流动,每一营养级都将上一级转化而来的部分能量固定在本营养级的生物有机体中,但最终随着生物体的衰老死亡,经微生物分解将全部能量散逸归还于非生物环境。

2在各个营养级中都有一部分死亡的生物有机体,以及排泄物或残留体进入到腐食食物链,在分解者(微生物)的作用下,这些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被还原为简单的CO2、H2O和其他无机物质。有机物质中的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散发于非生物环境。

3无论哪一级生物有机体在其生命代谢过程中都要进行呼吸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生物有机体中存储的化学潜能做功,维持了生命的代谢,并驱动了生态系统中物质流动和信息传递,生物化学潜能也转化为热能,散发于非生物环境中

4从能量的输入来看,随着人类从生态系统内取走大量的农畜产品,大量的能量与物质流向系统之外,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输出能流,这是农业生态系统区别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一条能流路径

能流与物流的关系

生态系统内同时存在着能流与物流,它们相伴而行,相辅相成,且不可分割。能流是物流的动力,物流是能流的载体。都遵循着“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的原则。

比较流经生态系统的能流和物流,它们之间还有很多的区别。

能流是单向流动并且在转化过程中逐渐衰变,有效能的数量逐级减少,最终趋向于全部转化为低效热能,离开生态系统。能量只能被利用1次,所谓再利用是指未被利用过的部分。

物流不是单方向流动,而是往复循环,物质在流动的过程中只是改变形态而不会消灭,可以在系统内永恒地循环,不会成为废物。

任何生态系统的存在和发展,都是能流与物流同时作用的结果,二者有一方受阻都会危及生态系统的延续和存在。

二、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物质循环

(一)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一般模式

(二)碳素循环

(三)氮素循环

(四)磷素循环

(五)水循环

(六)硫循环

(七)有毒有害物质循环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s ):大气中对长波辐射

具有屏蔽作用的温室气体浓

度增加使较多的辐射能被截

留在地球表层而导致温度上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

甲烷(CH4)、氧化亚氮(N2O)、

六氟化碳(SF6)、氟氯碳化物(CFCs)、氢氟碳化物(HFCs)等

温室效应的影响

海平面上升,淹沒陆地

全球气候经常发生暴雨或干旱

土地沙漠化,生态环境改变

碳素循环

碳的重要性:生命元素、能量流动

碳库:海洋和大气、生物体

碳的存在形式:CO2,无机盐,有机碳

主要循环过程

生物的同化和异化过程

大气和海洋间的CO2交换

碳酸盐的沉淀作用

人类活动是对碳循环造成严重影响,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三)氮素循环

氮的重要性:氨基酸、蛋白质、核酸

氮库:大气、土壤、陆地植被

生物可利用的氮的形式:NO32-、NO22-、NH4+

氮循环的主要过程

固氮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

固氮作用

类型

闪电、宇宙射线、火山爆发等高能固氮

工业固氮:400摄氏度,200大气压下

生物固氮:固氮菌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和某些特殊的细菌和藻类。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固氮形式,约占90%,100-200kg/ha·a

意义

平衡反硝化作用

对局域缺氮环境有重要意义

使氮进入生物循环

氨化作用:由氨化细菌和真菌的作用将有机氮分解成为氨和氨化合物,氨溶水成为NH4+,为植物利用(有机体中的蛋白质被微生物分解成简单的氨基酸,然后又被分解成NH3,CO2,H2O,返还环境)。

硝化作用: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含氮有机物(氨化合物)被亚硝酸盐细菌和硝酸盐细菌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供植物吸收利用的过程。

反硝化作用:反硝化细菌将亚硝酸盐转变成氮气,回到大气库中的过程。

(四)磷素循环

?磷循环属典型的沉积循环

?磷以不活跃的地壳作为主要贮存库

?磷的循环过程

岩石经土壤风化释放的磷酸盐和农田中施用的磷肥,被植物吸收进入植物体内

沿食物链传递,并以粪便、残体或直接以枯枝落叶、秸秆归还土壤

含磷有机化合物经土壤微生物的分解,转变为可溶性的磷酸盐,可再次供给植物吸收利用,这是磷的生物小循环。

一部分磷脱离生物小循环进入地质

大循环

动植物遗体在陆地表面的磷矿

磷受水的冲蚀进入江河,流入

海洋

(五)水循环

酸雨的形成

SO2+H2O SO3H2+SO4-2H++ SO4-

NO2+H2O NO+O O+O2O3NO+O3NO2+O2

SO2+H2O H++HSO3-NO2+H2O H++HNO3-

(七)有毒有害物质循环

有毒有害物质循环:对有机体有毒有害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沿着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或被分解的过程

生物放大作用:某些物质当他们沿食物链移动时,既不被呼吸消耗,又不容易被排泄,而是浓集在有机体的组织中,这一现象称为生物放大作用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1.物理信息

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

(2)感受部位:

①动物的眼、耳、皮肤等

②植物的叶、芽及细胞中的特殊物质(光敏色素等)

来源:①无机环境②生物

化学信息

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称为化学信息

能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信息素

来源: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

动物的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信息。即生物的行为特征可体现为行为信息特点丰富多彩

营养信息

●食物与养分的供给状况也是一种信息

●食物链就是一个生物的营养信息系统

●生态金字塔,即前一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反映后一营养级的生物数量。

●食物短缺会引起生物迁徙;

●植物叶色是食草动物取食的信息;

●被捕食者的体重、肥瘦、数量、年龄是捕食者取食的依据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第六章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种(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它们拥有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和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

我们的保护也要从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着手。

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1.动物物种数比较(鸟类种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2.裸子植物种数世界首位

3.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3万多种,居世界第三)

(二)特有的和古老的物种多(如大熊猫、银杉、扬子鳄等)

(三)经济物种丰富(四)生态系统多样

在我国辽阔的国土(含蓝色国土)上,地貌、气候等环境导致了种类繁多的生态系统的形成。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1.滥砍乱伐

2.滥捕乱伐3环境污染4外来物种入侵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建立自然保护区2迁地保护3科学研究保护

4法律保护,加强法律教育管理

第七章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三个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2)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这种发展必须是以不超越环境与资源的承载能力为前提,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3)共同性原则。由于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过程不可能一样,但都应认识到我们的家园——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就是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使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第七章可持续发展

版权所有,翻版不究

此版本适用于吉林大学等高校

2012年11月完成

生态学期末考试重点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趋同适应:在自然界不同种的生物在相同的生境条件下,往往能沿着同一生态适应方向发展形成趋同适应。典型例子:生活型、生态类型趋异适应: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生境条件下,由于环境的作用在形态上、生理上发生改变,并且此改变能通过遗传被固定下类形成不同的类群。典型例子:生态型。生态型:当同种植物的不同个体群分布在不同的环境里,由于长期受到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在植物的生态适应过程中,就发生了不同个体群之间的变异和分化形成了一些在生态学上互有差异的、异地性的个体群,它们具有稳定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征,并且这些变异在遗传上被固定下来,这样就在一个种内分化成不同的个体群类型,这些不同的个体群类型称为生态型。 生态因子:环境中凡是对生物起作用的事物被称作生态因子限制因子: 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性因子。生态幅:物种适应于生境范围的大小 有效积温法则: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维持起正常生长发育,而且植物各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常数。积温:规定时间内,符合特定条件的各日平均温度或有效温度的总和。有效积温:植物某一生长发育期或全部生长期中有效温度的总和,即为有效积温。贝格曼规律: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相对较少,这是贝格曼规律。 阿伦规律:恒温动物身体法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由变小变短的趋势,这也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这一适应往往被称为阿伦规律。种群:在特定空间中能自由交配、繁殖可育后代的同种生物的个体集合。生命表:指与年龄或发育阶段有联系的某个种群特定年龄或特定时间的死亡和生存的记载。动态生命表(同生群生命表,特定年龄生命表):根据对同时出生的所有个体的存活过程进行动态监测而获得的资料编制而成。 静态生命表(特定时间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做一年龄结构调查资料编制的。种群空间格局: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空间格局。最小面积(表现面积):能够包括群落中大多数植物种类的最小地段。r—选择:一般把有利于增大内禀增长率的选择称为r—选择。r—策略者:把r—选择的物种称为r—策略者。如山雀、虎皮鹦鹉、k—选择:一般把有利于竞争增加的选择称为k—选择。k—策略者:把k—选择的物种称为k—策略者。如鹫、鹰、信天翁、老虎。选择受精:指具有特定遗传基础的精核与卵细胞优先受精的现象。他感作用:植物的他感作用就是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高斯假说——竞争排斥原理: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物种不可能在同一生境内共存;如果生活在同一生境内,由于剧烈竞争,它们之间必然出现栖息地、食物、活动时间或其他特征上的生态位分化。即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也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要想生存必须发生生态位分化。生态位: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生物群落: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相关系数:当两个种都存在于所有样方时,一般通过数量数据(多度、盖度、重要值)计算种间相关系数来衡量两种间的相关程度。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称为优势种。建群种:优势层的优势种称为建群种。盖度: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即投影盖度。基盖度: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 频度: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频度=某物中出现的样方数/样方总数*100%演替顶级群落:任何一类演替都经过迁移、定居、群聚、竞争、反应、稳定6个阶段。到达稳定阶段的群落,就是和当地气候条件保持协调和平衡的群落,这是演替的终点,这个终点就称为演替顶级。植被型(高级单位):侧重于外貌、结构和生态地理特征。凡建群种生活型相同或相似,同时对水热条件的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群系(中级单位):侧重于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凡是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系。群丛(基本单位):侧重于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凡是片层结构相同,各层片的优势种或共优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从。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形成的相互依赖、作用、相互制约的统一体食物链: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食物关系排列的链状顺序称为食物链。 食物网:食物链彼此交错链结,形成一个网状结构,这就是食物网营养级: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称为营养级。反馈:指系统的输出端通过一定通道,变成了决定整个系统未来功能的输入。正反馈:是系统不断增大与理想状态或位置点距离的过程,使偏离加剧。其作用是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负反馈:是一种减小与理想状态或位置点距离的过程,是不断趋向平衡点的行为过程。其作用是保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机制。 生态阈值:生态系统具有的自我调节能力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维持系统的正常功能,并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消除外来的干扰,维持自身的稳定性。这个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限度被称为生态阈值。 水循环:水分子从地球表面通过蒸发进入大气然后遇冷凝结,通过雨,雪,和其它降雪形成回到地球表面,为水循环。气体型循环:主要蓄库是大气的物质循环。 沉积型循环:主要蓄库是与岩石,土壤,水,相联系的物质循环都称为循环。水生植物的特点:a、通气组织发达,充分吸收O2。b、机械组织不发达,以适于水体流动和浮力等特性;c、叶片分裂,增加吸收面积。 陆生植物特点:生存环境的变化:缺水:增加吸水能力,减少水分散失能力:空气、土壤、固着性、根系发达,机械 组织发达。 如何统计种群的数量? ①动物:标志重捕法,假定重捕取样中被标志的个体比例 与样地总数中被标志的个体比例相等。计算公式:M ︰N = m ︰n N = (M ×n )/m 式中:M ——标志的个体数,N ——样地上个 体总数;n ——重捕个体数,m ——重捕中标记的个体 数;。 ②植物:样方法。 做样方时应注意:a.样方设置在典型地段;b.取样面 积要能反映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通常,草地:1×1m2、0.5×0.5m2 灌木:2× 2m2 、5×5m2森林:10×10 m2 或100×100m2 c.取样点应是随机确定的; d.样方个数要达到最小 取样量。 与密度有关的种群增长模型:------------------逻辑斯蒂方程 其中:N/K:拥挤效应 K:意味着环境空间及其资源供应可供承载的 极限种群密度,又称为环境容纳量。 N:种群大小,t:时间,λ:种群的周限增 长率;r表示物种的潜在增殖能力, 来历:与密度有关的种群增长同样有离散和连续的两类。 具密度效应、世代重叠的种群增长比无密度效应的模型增 加了两点假设:①有一个环境容纳量(K),当N=K时,种 群为零增长,即dN/dt= 0;②种群增长随种群密度的上 升而降低的变化,是按比例的。即每增加一个个体(1/N), 就产生l/k的抑制影响。按此两点假设,种群增长将不再 是“J字型,而是“S”型。产生“s”型曲线的最简单数学模 型是在前述指数增长方程(dN/dt=rN)上新增加一项(1-N /K),有人称之为剩余空间。就得到该方程。 逻辑斯谛方程的重要意义: 1、它是许多两个相互作用种群增长模型的基础; 2、它也是渔捞、林业、农业等实践领域中,确定最大持 续产量的主要模型; 3、模型中两个参数r、K,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理论中的 重要概念。 生物学含义:种群增长动态是受环境阻力对其个体瞬时增 殖率的修饰和环境最大容纳量的制约。 种群的空间分布类型(格局的类型):均匀型;随机型; 成群型 r—对策者特点: a、不断占领暂时性生境迁移是种群动态过程重要组成部 分;b、非密度制约,生活期大部分时间种群数量处于增 长状态;c、竞争力较小,死亡率高生活周期短; d、分配于生殖组织或器官的能量高繁殖较早或繁殖1-2 次(一生中)。 K—对策者特点: a、生境稳定; b、个体大、寿命长、死亡率低; c、把能 量更多地分配给防御机制和提高竞争能力方面;d、较晚 生殖并重复多次。 r—和K—对策生物的的优缺点: ⑴r—策略者虽然由于防御力偌,无亲代等原因而死亡率甚 高。但高的r值可以使种群迅速恢复,高的扩散力,又使 它们迅速离开恶化的环境,并在别的地方建立起新的种 群。r—策略者是新生境的开拓者,但存活要靠机会,所以 在一定意义上,它们是机会主义者,很容易出现“突然的 爆发和猛烈的破产”。 ⑵K—策略者的种群数量比较稳定,一般保持在K值附近, 但超不过它,所以导致生境退化的可能性较小,是稳定环 境的维护者,在一定意义上,它们又是保守主义者,当生 存环境发生灾变时很难迅速恢复,如果再有竞争者抑制, 就可能趋向灭绝。 什么是中度干扰假说?其内容是什么? 中度干扰假说:即中等程度的干扰水平能维持高多样性。 内容:①在一次干扰后少数先锋种入侵缺口,如果干扰 频繁,则先锋种不能发展到演替中期,因而多样性较低; ②如果干扰间隔期很长,使演替过程能发展到顶极期,多 样性也不很高;③只有中等于扰程度使多样性维持最高水 平,它允许更多的物种入侵和定居。 他感作用的意义: (1)他感作用的歇地现象:植物他感作用的研究在农林业生 产和管理上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在农业上,有些农作物必 须与其他作物轮作,不宜连作,连作则影响作物长势,降 低产量。这种现象被称为歇地现象。 (2)他感作用和植物群落中的种类组成:植物群落都由一定 的植物种类组成,他感作用是造成种类成分对群落的选择 性以及某种植物的出现引起另一类消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3)他感作用与植物群落的演替:引起植物群落演替的原因 很多,但大体上又分为外因和内因两大类,关于植物群落 演替的内在因素,至今报道不多,目前认为他感作用是重 要的因素之一。 如何衡量两个物种的关联程度? 种间关联一般用X2 检验(卡方检验); 首先将两物种出现与否的的观测值填入2×2 联列表。 表中a,b,c,d 是实际观测值: a:是两个种均出现的样方数,b:是仅出现物种A 的 样方数, c:是仅出现物种B 的样方数,d:是两个种均不出 现的样方数。 如果两物种是正关联,那么绝大多数样方为a和d 类; 如果属负关联,则为 b 和 c 类; 如果是没有关联的,则a、b、c、d各类样方数出现机率 相等,即完全是随机的。 生物群落总是从极端环境演替到中生环境:水生→湿生→ 中生←干旱 从水生/陆生开始的演替路径是什么样的? 水生演替模式:浮游生物与漂浮大型植物带→沉水扎根水 生植物带→浮叶扎根水生植物带挺水扎根水 生植物带→湿生草本植物带→中生森林带 演替与波动的区别? 演替:是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是朝着一个方 向连续的变化过程;而波动:是短期的可逆的变化,逐年 的变化方向常常不同,一般不发生新种的定向代替。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1、非生物环境;2、生产者;3、 消费者;4、分解者 哪三个金字塔?哪几个可以倒置,哪几个不能倒置? 1.数量金字塔:以相同单位面积内的生物体的个体数。 2.生物量金字塔:以相同单位面积、时间内生物体的生物 量。 3.能量金字塔:以相同单位面积、时间内生物体的生产率, 千卡/米2/年。 能量金字塔不能倒置;生物量金字塔有时可以倒置,数量 金字塔大多数都能倒置。(什么情况下可以倒置见书P200) 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 1.收获量测定法:用于陆地生态系统。定期收割植被,烘 干至恒重,然后以每年每平方米的干物质重量来表示。 2.氧气测定法:多用于水生生态系统,即黑白瓶法 3.CO2测定法:用塑料帐篷将群落的一部分罩住,测定 进入和抽出空气中CO2含量。 4.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把放射性以碳酸盐()的形式,放 入含有自然水体浮游植物的样瓶中,沉入水中经过短时间 培养,滤出浮游植物,干燥后在计数器中测定放射活性, 然后通过计算,确定光合作用固定的碳量。 5.叶绿素测定法:通过薄膜将自然水进行过滤,然后用丙 酮提取,将丙酮提出物在分光光度计中测量光吸收,再通 过计算,化为每m2含叶绿素多少克。 决定植被分布的因素:热和水 地球上有哪些类型的森林?各自有什么特点? 地球上森林的主要类型有4种,即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及北方针叶林 热带雨林:由常绿、喜温、耐高温、耐阴的高达30m以上 的乔木组成,并有藤本植物附生。生态系统特征: 生产者:高大乔木、种类组成复杂、终年发育、很少有季 节变化。 消费者:动物区系种类丰富、各类消费者的种类和数量都 特别多。 生产力: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高 常绿阔叶林:指分布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并以壳斗 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等常绿阔叶树种为主组成的森 林生态系统。 落叶阔叶林:具有明显季相变化的、夏季盛叶、冬季落叶 的阔叶林。冬季落叶的阳性阔叶树种。在严寒的冬季,整 个植物群落处于休眠状态,灌木层是落叶的,草木层冬季 地上部分死亡,种子过冬,是温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 北方针叶林:在寒温带由松柏类组成的地带性植被类型。 用经济学的原理解决生态学问题。 1、价值理论:资源是有价值的。 2、成本理论:让排污者 破坏环境者付出成本。-------外部性内在性。3、产权理论: 让资源有边界明显的产权。4、市场理论:由市场调查生 产。 1、试说明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和植被分布的地带性 规律。 水分和温度及其相互配合构成的水热条件是影响植被分 布的主要因素;因水热条件的有规律变化,植被的分布也 出现地带性规律。 植被分布的地带性包括水平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 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纬度地带性指虽纬度升高,温度降低 出现相应的植被类型,如北半球随纬度的升高依次出现热 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 寒带荒漠等植被类型;经度地带性指在经度方向,从沿海 到内陆,由于水分的变化,出现相应的植被类型,如热带 地区从沿海到内陆,依次出现热带雨林、热带稀树干草原、 热带荒漠;垂直地带性指随着海拔升高,温度降低,水分 增加,依次出现相应的植被类型,垂直带植被为随海拔增 加,出现基带以东、以北的植被类型。 2、植物群落分布为什么具有“三向地带性”? "三向地带性"是指纬度地带性、经向地带性和垂直地带 性。 不同植物群落类群的分布,决定于环境因素的综合影 响,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特别是热量和水分,以及两者 的结合作用。 地球表面的热量随纬度位置而变化,从低纬度到高纬 度热量呈带状分布。 水分则随距海洋远近,以及大气环流和洋流特点递 变,在经向上不同地区的水分条件不同。 水分和热量的结合,导致了气候按一定的规律的地理 性更替,导致植物地理分布的形成:一方面沿纬度方向成 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纬度地带性。另一方面从沿 海向内陆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经度地带 性。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合称水平地带性。 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候也发生有规律性变化,植物物 也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垂直地带性。

基础生态学试题

基础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生态学(ecology):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得科学。 生物圈:地球上得全部生物与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得场所,它包括岩石圈得上层、全部得水圈、大气圈得下层。 环境:就是生物赖以生存得外界条件得总与。它包括一定得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活与发展得各种因素。 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得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栖息地得生态环境。 尺度:就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与时间上所涉及得范围与发生得频率。有空间尺度、时间尺度与组织尺度。 频度: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得样方占整个样方得百分比,表示物种得个体在群落地段分布得均匀状况。 多度:植物群落中物种个体数目多少得一种估测指标。 盖度:植物体地上部分得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得百分比。 适合度:一种生物对生境得适合程度,以平均每个个体生育得存活后代得数量作为衡量适合度得指标。 进化:生物种群基因频率变化。 物种丰富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得多少。 物种得均匀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得分配状况,它反映得就是各物种个体数目分配得均匀程度。 內禀增长率:在特定条件下,具有稳定年龄组配得生物种群不受其她因子限制时得最大瞬时增长速率. 食物链: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得关系,把这种生物与那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得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协同进化:两个相互作用得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相互适应、共同进化得现象。 排序:把一个地区内所调查得群落样地,按照相似度来排定各样地得位序,从而分析各样地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得相互关系得数量分许法. 领域:动物个体或群体所占据得排斥同种其它个体或群体得空间.

森林生态学复习资料.

森林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森林:森林是由其组成部分——生物(包括了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动物、微生物 等)与周围环境(光、水、土壤等)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 *3、森林生态学:简单地说是研究以树木和其它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森林群落与环境之间相互 关系的科学。 * 4森林生态系统学:把森林作为森林生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统一体来研究,研究 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变,研究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过程,系统输入和输出的动态平衡。 *5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个体或生物群体周围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体或生 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6生境(habitat):是指植物或群落生长的具体地段的环境因子的综合。 7环境因子:环境中所有可分解的组成要素。 *8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 的环境要素。 *9春化作用:低温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 10火因子:林火行为(火强度、火焰高度、蔓延速度等)特性对森林生物所产生的各种影 响。 *11林火燃烧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火源。 *12光周期现象:植物和动物对昼夜长短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反应。 *13光合有效辐射:太阳辐射中能被绿色植物利用进行光合作用的那部分能量。 *14温周期:植物对温度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的反应称。 *15生理干旱:指植物因水分生理方面的原因不能吸收土壤中水分而造成的干旱。 16光补偿点:在微弱的光照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较弱,当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刚好与 呼吸作用的消耗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的称为光补偿点。 17光饱和点:在光补偿点以上,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逐渐提高,并超过呼

普通生态学期末考试六套试题和答案解析

WORD格式.整理版 一、解释下例术语(本题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参考答案: 1、Ecological Amplitude: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耐受一个范围,其范 围就称为生态辐。 2、Dominant Species:优势种,指群落中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 物种。 3、Niche:生态位,指生物在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是物种所有生态特征的总和。 4、Biodiversity: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 样性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 5、Biosphere:生物圈;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生物栖息的场所,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评分标准: (1)英文需翻译成规范的中文名词,不能正确给出的扣1分; (2)要求给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只简单给出概念本义而未能扩展的扣1分。 二、比较分析以下各组术语(本题3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参考答案 1、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 趋同适应:不同物种在相似的大环境条件下,可能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表现出相似性。这样导致了不同物种相同的生活型。 趋异适效应:指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一个物种面对不同的生态压力和选择压力,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有不同的调节,这导致了生态型。 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都是物种为适应环境条件的而表现出的特性。 2、层片与层次 层片:每一层片均由相同生活型和相似生态要求的不同植物所构成的机能群落。 层片作为群落的结构单元,是在群落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层片具有如下特征: ⑴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是同一个生活型类别。 ⑵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具有一定的小环境,不同层片的小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构成了群落 环境。 ⑶层片的时空变化形成了植物群落不同的结构特征。 层次:群落中植物按高度(或深度)的垂直配置,就形成了群落的层次,强调群落的空间 结构。群落的成层性保证了植物群落在单位空间中更充分地利用自然环境条件。陆生群落的优质.参考.资料

(完整word版)基础生态学试题A卷答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题(卷)2011—2012学年第1学期《基础生态学》课程 A 卷专业班级:命题教师:张晓鹏李刚审题教师: 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得分:分 1.趋异适应:指亲缘关系相近的同种生物的个体或群体,长期生在不同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表现出性状不相似的现象。 2.顶级群落:生物群落由先锋阶段开始,经过一系列演替,到达中生状态的最终演替阶段(或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以及产生量和消耗量也都达到平衡)。 3.生物的生活史对策:指种群在其生活史各个阶段中,为适应其生存环境而表现出来的生态学特征。 4.特征替代:重叠区内长期共存的物种,因其生态要求发生分化而导致形态分化,使它们在形态上又略有不同。但形态上的种间差异只在两个物种的重叠分布区内才存在,而在各自独占的分布区内则消失,这种现象就叫特征替代。 5.协同进化: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是作为对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的现象。 6.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 第 1 页共10 页

7.生态入侵:指某种生物从原来的分布区域扩展到一个新的地区,其后代在新的 区域内繁殖、扩散并维持下去的过程。 8.生态阈值:生态系统忍受一定程度外界压力维持其相对稳定的这个限度。 9.边际效应: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比相邻群落有增大趋势的现象。 10.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它包括生态系统内部各部分的结构、功能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稳定。 二.填空题(每空1,共20)得分:分1.中国植物群落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群丛。 2.目前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物种形成学说是地理物种形成学说。3.五种北美莺同以云杉为生,分处不同的位置,达到避开竞争的效果,这是由于形成了生态位分异(分化)的结果。 4.构成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中,最易成为限制因子是水。 5.生态系统的分解作用特点和速率主要取决于分解者种类和 资源质量、环境条件三个方面。 6.驱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能(阳光)。7.动物种群的生殖适应对策中,高纬度地区的哺乳动物每胎产仔数比低纬度地区多。 8.阳地植物的光补偿点比阴地植物高;飞鼠每天开始活动以温度 为信号;鹿秋天进入生殖期以日照长短为信号。 第 2 页共10 页

森林生态学 复习提纲(含答案)

森林生态学复习提纲 一、名次解释 1.生态梯度:生物群落沿一环境梯度的变化序列称为群落梯度,环境梯度与群落梯度的综合称为 生态梯度。 2.生活型:生活型是指植物长期在一定环境综合影响下所呈现的适应形态特征。或者,生活型是 指植物地上部分的高度与其多年生组织(冬季或旱季休眠并可存活到下一个生长季节)之间的关系。 3.最小面积:包含群落中最大物种数的最小面积称为最小面积。 4.蒸发散:土壤水经植被蒸腾和地表水分蒸发进入大气,植被的蒸腾和蒸发作用称为蒸发散。 5.竞争排斥原理:又称为高斯(Gause)假说,指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物种不能同时同地生活在一起, 一个物种必将取代另一个物种。 6.种群:在一定的空间内,能够相互杂交、具有一定结构和一定遗传特性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称为种群。 7.生物群落:在某一特定的空间和特定的生境下,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 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 8.温室效应:由于CO2、CH4、H2O等温室气体的存在,大气阻挡了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而使地 球表面温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之内,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9.生态趋同: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受主导因子的长期作用,产生相同或相 似的适应方式。 10.三向地带性:随着地球表面各地环境条件的规律性变化,植被类型呈现有规律的带状分布,这 种规律表现在纬度、经度和垂直方向上,称为植被分布的三向地带性。 二、简答题 1.举例说明生态因子间的补偿作用和不可替代性? 答:生态因子的补偿作用是指,当一种生态因子的数量不足时,有时可以通过另一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如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增加CO2的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光照的不足;不可替代性是指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完全由另一因子来替代。如光合作用中,CO2浓度的增加并不能完全替代光照的作用。 2.简述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及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答: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额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多样性具有多方面的价值:直接经济价值;间接经济价值(环境调节、生态服务及教育及科学研究);备择价值;存在价值等。 3.森林群落的退化过程与森林群落的恢复过程有何不同? 答:森林群落的退化过程其实是森林群落的逆行演替过程,该过程有如下特征:群落结构简单化;群落生产力逐渐降低;群落环境湿生化或旱化;对土地的利用不充分,对环境的影响作用减弱;物种多样性降低。 森林群落的恢复过程实际是森林群落的进展演替过程,该过程有如下特征:土壤肥力提高;土地利用面积增加;结构复杂化;生产力提高;演替缓慢;物种多样性增加;对环境修饰作用加强;群落中生化,植物间生存竞争激烈。 4.森林生态系统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如何? 答:森林生态系统一般包括森林植物、动物、微生物及无机环境四部分。森林植物吸收太阳辐射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干物质及贮存能量;动物取食植物或其他动物,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传递;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质,并将其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供再次利用;无机环境提供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需的能量、物质。 5.写出生物种群的指数增长模型及逻辑斯蒂增长模型,并分别介绍其生物学意义? 答:指数增长模型为dN/dt=rN或N t=N0e rt,其中,r为瞬时增长率;N t为t时刻的种群数量;N0为初始时刻的种群数量;e为自然对数的底(2.718)。指数增长模型描述的是种群在没有环境资源限

环境生态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态学试题资料 一、名词解释 生态幅:生物在其生存过程中,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 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围,称作生态幅。 生态位:在生态因子变化围,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作 生态元的生态位。 稳态:生物系统通过在的调节机制使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干扰:干扰是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的超“正常”围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或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位移。 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两者分开以后都不能独立生活。 偏利共生:亦称共栖,与互利共生和原始协作一同属于“正相互作用”。两种都能独立生存的生物以一定的关系生活在一起的现象。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生态系统服务: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包括供给服务(如提供食物和水)、调节服务(如控制洪水和疾病)、文化服务(如精神、娱乐和文化收益)以及支持服务(如维持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的养分循环)。 受损生态系统: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自然干扰、人为干扰(或者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位移,即改变、打破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使系统结构、功能发生变化或出现障碍,改变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过程,并出现逆向演替。 二、填空题 1.种群的基本特征是空间特征、数量特征、遗传特征。 2.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增长通常呈指数式增长,又叫非密度制约性增长。 3.顶极概念的中心点就是群落的相对稳定性。 4.年龄锥体的三种类型分别为迅速增长种群、稳定型种群和下降型种群。 5.生物多样性通常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 次。 6.光照强度达到光饱和点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

基础生态学试题A卷

基础生态学试题A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题(卷)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基础生态学》课程 A 卷 专业班级: 命题教师: 张晓鹏李刚审题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考试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得分: 分 1.趋异适应 2.顶级群落 3.生物的生活史对策 4.特征替代 5.协同进化 6.生态幅 7.生态入侵 第 1 页共 8 页 8.生态阈值 9.边际效应 10.生态平衡 二.填空题,每空1~共20, 得分: 分 1(中国植物群落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是。 2(目前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物种形成学说是。 3(五种北美莺同以云杉为生~分处不同的位置~达到避开竞争的效果~这是由于形成了的结果。 4(构成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中~最易成为限制因子是。 5(生态系统的分解作用特点和速率主要取决于和

、三个方面。 6(驱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7(动物种群的生殖适应对策中~高纬度地区的哺乳动物每胎产仔数比低纬度地区。 8(阳地植物的光补偿点比阴地植物 ,飞鼠每天开始活动以为信号,鹿秋天进入生殖期以为信号。 9(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是。 10(种群数量的调节实际上是通过种群本身内在和两个反向力间的平衡而实现的。 11(按照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不同可以将群落演替划分为和 两类。 第 2 页共 8 页 12.能够准确反映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关系的生态金字塔是。 13. 单元顶级学说中的“顶级”是指顶级。 14. 在生态系统氮的循环中~一方面通过固氮作用进入生物群落~另一方面又通过重新返回大气。 三.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15分, 得分: 分 1. 如果某种群个体间竞争强烈~排斥性强~则其内分布型最可能是以下哪种 ( ) A. 随机分布 B. 均匀分布 C. 成丛分布 D. 群集分布 2(群落交错区的特征是, , 。 A(比相邻群落环境更加严酷 B(种类多样性高于相邻群落 C(由于是多个群落边缘地带~相邻群落生物均不适应在此生存 D(在群落交错区各物种密度均大于相邻群落 3(Deevey将种群存活曲线分为三个类型~其中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的曲线为, ,。 A(凸型曲线 B(凹型曲线 C(对角线型曲线 D(S型曲线 4(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 , 。 A(任何物种的生态位都是一个n维的超体积 ;

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森林生态学复习资料

名解 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森林:森林是由其组成部分——生物(包括了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动物、微生物等)与周围环 境(光、水、土壤等)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 3、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森林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维持的人类赖 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 4、森林生态学:简单地说是研究以树木和其它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森林群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6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个体或生物群体周围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7生境(habitat):是指植物或群落生长的具体地段的环境因子的综合 8环境因子:环境中所有可分解的组成要素 9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10生存因子: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环境要素 11火因子:林火行为(火强度、火焰高度、蔓延速度等)特性对森林生物所产生的各种影响 12主导因子:组成生境所有的生态因子,都为植物直接或间接所必需,但在一定条件下必然有一个或两个起主导作用,这种起主要作用的因子 13限制因子:在诸多的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限制其生存、生长、发育、繁殖或扩散的因子 14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就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14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17适应:指生物在环境中,经过生存竞争而形成的一种适合环境条件的特性与形状的现象,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9适应组合:生物对一组特定环境条件的适应表现出彼此之间的相互关联性,这一整套协同的适应特性。20趋同适应(生活型)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表现出相似的适应性特征的现象 21生活型:按趋同作用的结果,对生物进行划分得到的类型 22趋异适应:亲缘关系相近的同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适应特征,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类型。 23生态型: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可以遗传的类群 24生态幅是指物种对生态环境适应范围的大小 25光补偿点:当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刚好与呼吸作用的消耗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的称为光补偿点。 26光饱和点:在光补偿点以上,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逐渐提高,并超过呼吸强度,于是植物体内开始积累干物质,但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光合产物不再增加或增加很少时的光照强度。 34光周期现象:生物这种队昼夜周期变化发生各种生理生态反应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 35临界夜长:引起植物繁殖(花芽形成)的最小或最大黑暗长度 35黄花现象:弱光下植物色素不能形成,细胞纵向伸长,糖类含量低,植株为黄色软弱状,发生黄化现象。36光能利用率:植物光合作用所积累的有机物所含能量占单位面积上的日光能量的比率 27阳性植物:是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发育良好,而在荫蔽和弱光下生长发育不良的植物 28阴性植物:需要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生长,不能忍耐高强度光照的植物。 29(中性植物)耐荫植物:对光照具有较广的适应能力,对光的需要介于两类植物之间的植物。既可以在强光下良好生长,又能忍受不同程度的遮荫。 30树种的耐荫性:指树种在林冠庇荫下(或弱光条件下)能否完成更新和正常生长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树种忍耐庇荫的能力。 31阳性树种(喜光树种/先锋树种)只能在全光照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良,不能忍耐庇荫,林冠下幼苗不能生长,不能完成更新过程。 32耐荫树种:能忍耐庇荫,林冠下可以正常更新,一些强耐荫树种只有在林冠下才能完成更新过程。

《全球变化生态学》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全球变化生态学》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是生态系统的初级能量,这种能量的积累过程称为第一性生产或初级生产。(1.0分)1.0 分A、 元素循环积累的能量 B、 太阳辐射积累的能量 C、 光合作用积累的能量 D、 2分A、 枝干 B、 根部 C、 叶片 D、 土壤 3 A、 湿度 B、 惰性气体 C、 云量 D、 我的答案:C 4海洋和港湾生境里的生物入侵的形式不包括()。(1.0分)1.0 分 A、 压舱水 B、 水产、渔业和饵料物种及其相伴随的物种的引进 C、 运河的淤积 D、 由观赏性种类养殖业或放养增殖所致的物种释放

5根据Penman分类系统,理论上最有确定可能蒸散的方法应涉及到的主要因素不包括()。(1.0分)1.0 分 A、 辐射平衡 B、 空气温度 C、 湿度 D、 土壤 我的答案:D 6 (1.0 A、 时间长度 B、 变化强度 C、 影响范围 D、 造成后果 7 A、 B、 C、 D、 8 (1.0分)1.0 分 A、 大气化学组成的变化反映了地球生命的进化历史 B、 大气化学组成的变化反映和记录着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C、 大气混合得相当不均匀和缓慢,它的成分变化能被用作指示全球尺度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变化的指标 D、 大气控制着气候,因而决定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B、 6% C、 3% D、 1% 我的答案:D 10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每年约滞留()吨碳在陆地生态系统中。(1.0分)1.0 分 A、 1220亿 B、 1200亿 C、 220亿 D、 20亿 11 (1.0 A、 B、 C、 工业 D、 农业 12 1.0 分A、 澳大利亚 B、 挪威 C、 加拿大 D、 俄罗斯 我的答案:A 13全球海洋总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1.0分)1.0 分 A、 42% B、

森林生态学考试重点

1、森林生态学:主要研究森林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森林是一个生态系统,包括着森林环境和森林群落两个方面。环境和干扰是密切相关的。 3、干扰:是使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的结构遭受破坏,使基质和物理环境的有效性发生变化的一种离散的事件(Pickett,etal. 1985) 4、森林的干扰可分为:自然干扰(natural disturbance)和人为干扰(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两大类。 5、以对森林的作用的程度,可将干扰分为:重干扰(major disturbance)和轻干扰(minor disturbance) (Oliver,etal.1990) 以干扰的作用方式来说,可分为:外源干扰(exogenetic disturbance)和内源干扰(endogenous disturbance) 6、森林干扰的生态意义:干扰可影响到森林各个层次的结构动态,以至生存死亡。(1)、从个体角度,干扰表现为对全部或部分个体的破坏,使其受到伤害或造成死亡。(2)、从种群来说,干扰影响到种群的发生过程,并因而影响到种群的年龄结构、大小结构、遗传结构及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3)、干扰造成森林演替,有时为次生演替,有时为空隙动态。(4)、干扰对环境条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5)、干扰还与生物多样性有密切关系. 7、干扰强度:不同干扰的区别还表现在干扰对生态客体影响程度的大小上。这通常称之为(disturbance intensity),它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1)是一定时间和一定面积上某种干扰因素的物理力;(2)另一种是指某一种干扰因素对有机体、群落或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 8、森林植物群落的结构分为:垂直结构(vertical structure)、水平结构(horizontal structure)和种的构成三个方面。 9、植物群丛(plant association):它是指具有一定植物种组成的植物群落,是植物群

南林景观生态学考点整理

景观生态学考点整理 第1章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发展 ●景观生态学20世纪30年代在欧洲形成。20世纪80年代初,景观生态学在北美才受到 重视。现代景观生态学→1.欧洲景观生态学(偏实践) →2.北美景观生态学 ●19世纪初,现代植物学和自然地理学的先驱洪堡把景观作为科学的地理术语提出,并 从此形成作为“自然地域综合体”的景观含义。 ●19世纪中期Haeckel把研究生物和环境关系的科学称之为生态学。 ●自20世纪30年代德国生物地理学家特罗尔(1939)提出景观生态一词以来,景观的 概念被引入生态学并形成景观生态学。 生态:是指生物的生理习性和生活习性及其与生存环境所有关系的总和。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E.Haeckel 1866年《普通生物形态学》中首次提出) ●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建立在进化论物种起源的“自然选择”和“最适者生存”两项基本原 则上。 景观: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相互那个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所组成的异质性土地地域。(1986,Forman & Godron)狭义指几十平方千米至几百平方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广义指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而空间单元。 (景观具有异质性尺度性)景观生态学:研究相关景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空间组织和动态变化的一门学科,即研究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地表的结构、功能和动态。 (1)斑块—廊道—基质模式 斑块、廊道和基质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普遍适用于各类景观,包括荒漠,森林。农业,草原、郊区,和建成区景观。 斑块:是景观的空间比例尺度上所能见到的最小的异质性单元,即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 廊道: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斑块,连接度,节点及中断等是反映廊道结构特征的重要指标。 基质:是景观中面积最大,相对同质且连通性最强的背景地域,是种重要的景观元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主导作用。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都是构成并用来描述景观空间格局的一个基本模式。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不仅是经管结构、功能和动态描述更为具体形象,而且有利于考虑经管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比较他们在时间上的变化。 (区分这三种与观察尺度相联系,往往具有相对性。某一尺度上的斑块可能成为较小尺度的基质,也可能是叫大尺度的廊道的一部分。

(完整版)生态工程学期末考试考点[1]

一、名词解释 1生态工程: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促进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 2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生态停滞:当一个生态系统中物质的输入量大于输出量,且超越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时,过度输入的物质和能将以废物形式排放到周围环境中,或是以过剩物质的形式积蓄于生态系统中,这样就造成收支失衡,原有协调结构与功能失调,导致环境污染。 4自组织理论:生态系统通过反馈作用,依照最小耗能原理,建立内部结构和生态过程,使之发展和进化的行为。 5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两者分开以后都不能独立生活。 6生态位:生态系统中各种生态因子都具有明显的变化梯度,这种变化梯度中能被某种生物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为生态位。 7自我设计:系统不藉外力自己形成具有充分组织性的有序结构。 8环境的时间节律:由于光照的周期性变化,地球上的温度、湿度、降水等随时间变化而不断变化。对于每年、每月、每日的不同变化动态分别称为年周期、月周期和日周期,另外还有季节变化。这些变化称之为环境因子的时间节律。 9机能节律:生物的机能节律也称之为律动,这种机能节律与环境因子的时间节律有着密切的关系,生物机能节律也分为年周期、季周期,月周期和日周期,这些周期性变动称其为生物的机能节律。 10湿地:是一个介于典型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水的存在为特征、其土壤与邻近的高地明显不同、供养的植物适应湿生条件) 11生态恢复:恢复生态系统合理结构、高效的功能和协调的关系。 12最小限制因子:在“稳定状态”下,当某种基本物质的可利用量小于或接近所需的临界最小量时,该基本物质即为限制因子。 13物种耐性限度:每种生物有一个生态需求上的最大量和最小量,两量之间的幅度。 14山地:许多山岭、山谷连绵交错组合而成的地区。高差一般在200米以上,地质复杂。15沙地: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由于受自然及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和干扰,形成类似沙漠的地貌类型,称为沙地。 16废弃地: 17加环:在一个生态系统或复合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网或生产流程中,增加一些环节,改变食物链结构,扩大与增加系统的生态环境及经济效益,以发挥物质生产潜力,更充分利用原先尚未利用的那部分物质和能量,促使物质流与能量流的途径畅通,此称为加环。 18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利用土地及其中微生物和植物根系对污水进行处理,同时又利用其中水分和肥分促进农作物、牧草或树木生长的工程设施。 19生态城市: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的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20矿山废弃地:指采矿活动所破坏和占用、非经整治而无法使用的土地,包括裸露的采矿岩口、废土(石、渣)堆、煤矸石堆、尾矿库、废弃厂房等建筑用地,地下采空塌陷地及圈定存在采空塌陷隐患的荒废地等。 21矿山复垦: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原因造成的矿山破坏,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22海滩生态工程:利用海滩及海岸带的第一性生产力为主要成分组建的海滩生态工程,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