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完整答案(天

20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完整答案(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 1

一丶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30分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理论成果是(B 。 A .毛泽东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 科学发展观

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 。

A. 以人为本

B. 前面协调可持续

C. 发展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C 。

A. 社会主义

B. 新民主主义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 ( C 。

A .三位一体 B. 四位一体

C. 五位一体

5. 思想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 ( B

A. 路线、方针、政策

B. 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C. 认识方法

6. 经过延安整风,党内普遍认识到(C 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甚至把它看作的党的思想路线的代名词。

A. 解放思想

B. 理论联系实际

C. 实事求是

7. 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是(C 。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实事求是

C. 理论联系实际

8.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与时俱进,关键在于 ( B

A .创造

B .创新

C .创立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 C 。

A .任何一个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 .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C .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10.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 A 。

A .基本路线

B .基本纲领

C .基本方针

11.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 ( C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改革开放

C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12.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 ( C 。

A .对外开放

B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3.实现“中国梦” ,必须要坚持走 ( B 。

A .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B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 .资本主义道路

14.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时间是 ( C 。

A . 2010年

B . 2020年

C . 2l 世纪中叶

1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 ( C 明确提出的。

A .邓小平

B .胡锦涛

C .习近平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20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包括 ( BCD 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AD 。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科学发展观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 ( ABC 三个基本方面构成的。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4.从党的十二大开始, 《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 ABCD 。”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理论联系实际

C .实事求是

D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要实现理论创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D 。不确定对错

A .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

B .把思想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或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C .把思想认识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D .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 ABD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发展生产力

D .坚持改革开放

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ABCD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家。

A .富强

B .民主

C .文明

D .和谐

8.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 ( ABC 。

A .尊重自然

B .顺应自然

C .保护自然

D .开发自然

9. 1985年邓小平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 CD 。 A .坚持对内改革 B .坚持对外开放

C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D .坚持共同富裕

10.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为三步走,即 ( ABC 。

A . 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 . 到 20世纪末.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 . 到 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比较富裕

D . 到 2l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十分富裕

三、简答题(每小题 5分,共 20分

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实践基础。 P3— 4

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实践基础。这一伟大实践和深刻变革, 使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使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新的巨大解放,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取得了新的伟大进步。国际国内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宝贵借鉴。

2.为什么说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与时俱进,关键在于创新? 答: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创

新精神,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会衰亡。

3.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P38--39。

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 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 ,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 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 , 依法治国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以培育有理想 . 有道德 . 有文化 . 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 发展面向现代化 . 面向世界 , 面向未来的 , 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四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

4.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P47— 48 第一, 大力发展生产力, 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 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第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只有不断发展生产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创造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第三,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第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全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四、论述题(每小题 15分,共 30分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地位? P12—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 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 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实践,进一步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第二, 第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四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伟大胜利的“根本原因” ,也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三, 第三,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理论指南。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已步入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

2.试述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P32— 3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就是社会主义处于不发达阶段。我们必须承认不发达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社会主义还是建立在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上的因而具有不发达的特征。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的八个新的阶段性特征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

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4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6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7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8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

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新世纪新阶段新的阶段性特征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和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 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30分

1.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 ( B

A .科技

B .改革开放

C .阶级斗争

2. .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 A 。

A .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

C .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3.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 A 。

A .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B .判断姓“社” “资”的标准

C .实用主义的标准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能利用 ( B 两种手段的长处,既注重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又注重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A. 市场和法制 B .计划和市场

C .计划和法制

5.国有经济起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 ( C 。

A .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 . 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C .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

6.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 ( B 。

A .按需分配

B .按劳分配

C .按贫富分配

7.党的十八大指出, ( C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A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B .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C .城乡发展一体化

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 ( A 。

A .人民当家作主

B .政治文明

C .社会和谐

9. 中国共产竞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 ( C 。

A .思想领导

B .组织领导

C .政治领导

10.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 A 。

A .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

B .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

C .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11. 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是党的(B

A .十六大

B .十七大

C .十八大

12.当今时代, ( A 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 .文化

B .文明

C .经济

13.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 ( B 的必然要求。 A .硬实力B .软实力

C .吸引力

14.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 ( B 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A .先进文化

B .民族文化

C .经济发展

15.提高全民 ( C 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A .体育

B .文化

C .道德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20分

1.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 ( ABC 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A .互利共赢

B .多元平衡

C .安全高效

D .对内改革

2. 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包括(ABC 。

A .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B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C .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D .把实现社会稳定作为促进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 ( ABC 。

A .突破完全排除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观念,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

B .突破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是“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C .突破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社会制度属性的思想束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 .突破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属性的认识,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

4.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 ( ABC 。

A .个体经济

B .私营经济

C .外资经济

D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

E .公有制经济对其他经济成分进行监管

5.十八大报告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要包括 ( ABCD 。

A .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

B .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C .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

D .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 ( ABC 。

A .民族平等

B .民族团结

C .各民族共同繁荣

D .民族区域自治

7.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 A BCD 。

A .有法可依

B .有法必依

C .执法必严

D .违法必究

8.依法治国是 ( ABD 。

A .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

B .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C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 ABCD 。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杜会主义荣辱观

10.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贯彻 ( CD 的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

A .为人民服务

B .为社会主义服务

C .百花齐放

D .百家争鸣

三、筒答置(每小题 5分,共 20分

1.简述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P69--70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始终不渝地坚持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 ; 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 致力于改革的整体配套、稳步推进和协调发展 ; 牢牢把握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 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基础上扩大对外开放 ;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1坚定不移的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马克思理论的指导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把马克思基本原理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形成三大理论体系。

3坚持把四项基本原则同改革开放相结合毫不动摇的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4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改善当的领导相结合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将健康有序。

5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吧推进经济基础变革同推进上层建筑改革相结合,实现两者良性互动,共同进步。

7把发展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相结合,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8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相结合,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9把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 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10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相结合巩固和发展了安定团结社会政治局面

2.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P76--7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两个基本的方面:首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市场经济, 它必须体现市场经济的一般性; 其次, 这种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

件下的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规定必然要对市场经济的形成、发展产生影响, 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会体现我国生产关系和国情的特点而具有特殊性。

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P1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 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 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4.如何理解民族精神? P126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 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 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

爱国主义历来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支柱, 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四、论述题(每小题 15分,共 30分

1.如何认识坚持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 ? P82--83

两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从量上看, 公有资产与非

公有资产相比要有数量上的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就公有资产来说,不仅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国有经济, 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 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

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正确认识和科学界定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是正确发挥和有效实施公有制主体作用的关键, 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政策基础

2.为什么说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P129--1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 , 以培育有理想 , 有文化 , 有道德 , 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 发展面向现代化 , 面向世界 , 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

学的

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含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大的方面 .

(1思想道德建设 . 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 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 , 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 :坚持爱国主义 , 集体主义 , 社会主

义教育 , 加强社会公德 , 职业道德 , 家庭美德建设 , 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 , 人生观 , 价值观 . 思想道德建设又分为理想建设和道德建设两个方面 . 理想 , 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 是人们政治立场和人生观 , 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表现 . 理想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 道德 , 是用以调节人与人之间包括个人与集体 , 社会之间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 道德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内容 . (2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 为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 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 , 科学 , 文学艺术 , 新闻出版 , 广播电视 , 卫生 , 体育 , 图书馆 , 博物馆等各项文化卫生事业和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 , 还包括健康 , 愉快 , 生动活泼 , 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 . 发展教育和科学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 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30分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贯彻始终的是 ( A 。

A .以人为本

B .以学为本

C .以物为本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必须坚持 ( B 。

A .和平发展

B .改革开放

C .民主法制

3.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 ( B 。

A .基础建设

B .保障和改善民生

C .生产效率

4.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中反映人类进步与 ( B 存在和谐程度的状态。 A .社会

B .自然

C .人类

5. ( C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 系统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

A .党的十五大

B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C .党的十八大

6.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生态问题具有全球性,解决生态危机对人类的威胁和挑战,需要( B 的共同努力。 A.发达国家 B.全世界 C.发展中国家7.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 C 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A.人工造林B.科学技术 C.自然力 8.日本是通过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 B ,割占我国台湾的。 A.《北京条约》(1860 年) B.《马关条约》(1895 年)C.《二十一》(1915 年) 9.20 世纪 70 年代末,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根据国内外情况的变化,党和政府审时度势,为解决台湾和香港、澳门问题,提出( B 方针。 A.解放台湾,统一祖国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收复香港澳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10.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时间是( C A.1997 年 12 月 01 日和 1999 年 07 月 20 日 B.1997 年 02 月 01 日和 1999 年 07 月 12 日 C.1997 年 07 月 01 日和 1999 年 12 月 20 日。 11. 2007 年 10 月,党的( B 报告第一次将”两岸签署和平协议”写进党的文献,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八大 12.我国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是( A 。A.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

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 B.以工人阶级为核心的广大社会主义劳动者的联盟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13.现阶段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依靠力量,同时又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的是( C 。 A.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B.中国人民解放军 C.广大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14.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党的领导。 A.改善 B.服从 C.统一 ( B

15.新形势下建设( B 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A.科学型 B.服务型 C.学习型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 ABCD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C.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是指( ABCD 。 A.学有所教 B.劳有所得C.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D.住有所居 3.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 ABC 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开发自然 4.着力推进( ABC A.绿色发展 C.低碳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B.循环发展 D.经济发展。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要坚持把( AD )作为根本动力,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A.改革开放 B.文化建筑 C.社会建筑 D.科技创新 6.“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第三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 ACD 。 A.1983 年 6 月 26 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华人学者谈和平统一设想 B.“邓六条” C.1984 年 2 月 22 日,邓小平会见美国某大学代表团的谈话 D.-系列法律文件的制定 7.1992 年,代表海峡两岸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一的“九二共识”的是( AC 。 A.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 B.大陆的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 C.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 D.台湾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助)

8.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党和国家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的四字尊重是( ABCD )。 A.尊重劳动 B.尊重知识.C.尊重人才 D 尊重创造 9.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形成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筑大军。这是因

为:( ABD 。 A.中国共产党是一支具有极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核心力量,自身具备这种领导能力.其领导能力是经过了无数次实践的检验的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全中国人民根据长期的历史经验而作出的自觉选择,是庄严地写进了我国宪法的 C.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是执政党,有长期的执政经验 D.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选择的领导者 10.党的十八大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向全党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包括

( BCD )。 A.建设纯洁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C.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B.建设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破党 D.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致党三、筒答题(每小 5 分,共 20 分) 1.筒述社会建设的新目标 P141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2.如何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P156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建立资源环境领域的市场化机制;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等。 3.简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P177 (一)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二)维护我国的独立的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四)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五)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4.简述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主要特点。P186--187 (1新时期统一战线具有空前的广泛性 (2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3统一战线在调节社会关系、处理

人民内部矛盾方面的任务更为繁重和突出。 (4 统一战线工作成为党的群众工作特殊的组成部分。 (5某些国际因素给统战工作带来错综复杂的影响。四、论述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P149—15 一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努力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二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这一本质要求,努力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创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等方面不断探索新路子;三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的要求,努力在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四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努力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不断创造新成绩;五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极端重要性,努力在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方面迈出新步伐,以党的建设成效确保党的十八大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2.结合实际,谈一谈新时期如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P194 参见 P194 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