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概满绩点笔记(最全最新版本)

毛概满绩点笔记(最全最新版本)

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政治报告,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总结

2)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需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问题,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结合中国历史传统、优秀文化,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毛泽东思想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与理论形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1943 王稼祥首次使用毛泽东思想的概念

1945年刘少奇正式阐述毛泽东思想

1945年,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乃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发展,是被实践证明的中国革命、建设正确理论原则、经验总结,中共集体智慧结晶。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的历史过程,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萌芽中共创立与大革命时期(1921——1927)

标志: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

开始形成土地革命战前中期(1927——1937)

标志: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

成熟土地革命战后期与抗战时期(1937——1945)

标志:科学阐释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理论、路线、纲领与党的政策、策略。

继续发展解放战争于心中国成立后

标志: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

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 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理论

3 革命军队建设、军事战略理论

4 政策策略理论

5 思想政治工作、文化建设理论

6 党的建设理论

毛泽东思想活灵魂(三个基本方面)

实事求是(核心、精髓):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深化认识中国国情,找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的革命、建设道路。

群众路线(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独立自主: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维护民族独立、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1981年,11届6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

邓小平理论: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结合当代中国实践与时代特征的产物,乃毛泽东思想在新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发展,乃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

邓小平理论发展四阶段

萌芽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移到现代化建设上的战略决策。

1982年,十二大上,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

形成体系

1987年,十三大第一次系统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走向成熟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把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

1992十四大系统概括“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要内容

丰富完善

1997年,正式提出这一科学“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1999年全国人大9届2中全会写入宪法。

邓小平理论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改革开放理论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5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与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理论。

为什么邓小平理论乃科学体系

1 邓小平理论有一坚实哲学思想,即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精髓的世界观、方法论。

2 它有明确的主题思想,即关于“何为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思考。

3 邓小平理论有一系列内在联系的重要观点,这一理论第一次较系统地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中共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证明了这些观点的正确性。

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反映当代世界与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党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

思想意义: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提出

2000年,江泽明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

形成

2001年,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大会讲话中全面阐述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基本内容,提出按三个代表要求加强改进党建、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任务。成熟

2002年,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贯彻三个代表,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2002年,十六大把三个代表写入党章,2004年又写入宪法

三个代表主要内容:

1)中共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与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与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面向现代化、世界、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要求。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与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与归宿。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生产力与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

发展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3个历史条件

1 根本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2 现实基础: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3 重要借鉴:当代世界的发展理念与实践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乃马列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也是第一次研究科学发展观问题。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2007年,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规划(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与中共思想路线的核心都是事实求是。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主要奠基人、确立者是毛泽东。

1929年6月,毛泽东在一封信中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

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初步界定中共党人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中,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标志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1941年,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对事实求是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1945年,七大,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确立。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江泽明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胡锦涛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基本内容

1 一切从实际出发

2 理论联系实际

3 实事求是

4 在实践中检验、发展真理

近代中国最基本国情与社会性质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了社会主矛盾乃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认清国情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南京条约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马关条约加深半殖民化

辛丑条约完全沦为殖民地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

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表述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核心),人民大众的,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

1、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2、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3、封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敌人

4、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

阶级。

1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动力

2 农民是中国革命主力军

3 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最接近的朋友(革命的基本动力,也是同盟军)

4 民族资产阶级(中间势力、要团结)既有革命性又有软弱性、妥协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中国无产阶级除了与先进生产方式联系、无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组织纪律性强等一般无产阶级基本优点,还有自身的优点。

1 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资产阶级三重压迫,有彻底的革命性、斗争

2 分布集中,利于组织团结与革命思想传播,形成强大革命力量。

3 多数是破产农民出身,与农民有天然联系,利于和农民团结战斗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

1 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 其领导力量乃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共

3 其指导思想乃马列主义

4 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非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

它要建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而非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改造小生产私有制。

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建无产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经济纲领

主要内容没收封建地主阶级土地归农民所有

应有之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特色内容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

1928年,毛泽东在《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奠定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

工农武装割据

土地革命(中心内容)

武装斗争(主要形式)

根据地建设(战略阵地)

1930年,毛泽东在《星星之,可以燎原》(毛思形成标志)一文中初步形成以乡村为中心、现在农村建立发展红色政权,等条件成熟在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1938年,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把长期武装斗争,先乡村后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为什么中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决定

根本原因中国有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半封大国

经济不平衡自给自足的地方性农业经济

政治不平衡国内军阀割据混战

2 国民革命政治影响与群众基础好(客观原因)

3 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发展(客观原因)

4 相当力量的红军存在(主观原因)

5 中共领导及其正确政策(主观原因)

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 统一战线

必要性

1 中国半殖半封社会阶级状况决定

2 中国革命长期性、残酷性、发展不平衡性决定

可能性

1 近代中国社会最大压迫是民族压迫

2 民族资产阶级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可一定程度参与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革命锋芒主要反对某一帝国主义时,其他帝国主义的官僚资产阶级集团可能在一定程度和一定时间参加统一战线

革命统一战线含两个联盟

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是基础,要巩固)

工人阶级与非劳动人民,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也重要,要尽可能扩大)统一战线的原则

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保持党思想、政治、组织上的独立性

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与顽固派斗争时,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原则

2 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优点、特点之一

建新型人民军队根本原则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建新型人民军队基本前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

3 党的建设

党内无产阶级、非物产阶级思想矛盾乃党内思想主矛盾

强化党建须把思想建设放首位,克服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

强化党的思想建设同时,必须加强党的组织、作风建设,紧密联系党建与党的政治路线

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1 理论实践结合

2 密切联系群众

3 批评与自我批评

此乃中共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新中国成立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社会主义革命开始。

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它是一个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

新民主主义社会共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社会主义性质)、合作社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社会三种主要经济成分: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社会三种主要阶级构成: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三种基本经济成分与三种阶级力量矛盾集中体现为资产阶级、工人阶级,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矛盾。

52年土改后,工人阶级、资产阶级矛盾渐成国内主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必然使中国社会走向社会主义。

过渡时期总路线主内容:一化三改

主体社会主义工业化

两翼对个体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体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结合,体现解放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必要性

1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国家独立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然条件。

2 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必须在充分利用原有工业潜力和进行新的工业建设的同时,对个体经济、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可能性

1 我国已有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物质基础)

2 土改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农民有互助合作的要求

3 国家在利用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时积累一定经验(重要因素)

4 当时国际形势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第一阶段:互助组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第二阶段:初级社半社会主义性质

第三阶段:高级社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阶段:手工业供销小组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第二阶段: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半社会主义性质

第三阶段: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方针:和平赎买

初级形式: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

高级形式:公私合营

第一步: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利润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马分肥

第二步:半社会主义性质

第三步:全行业公私合营定股定息,基本成社会主义国营性质企业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 用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用和平方法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意义(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 建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社会经济结构根本性变化

2 消灭阶级剥削,阶级关系巨变

3 解放生产力,国民经济飞跃

4 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刘少奇: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立足国情

周恩来:科技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关键性作用

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邓小平:整顿工商企业,改善强化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

朱德:重农业手工业多种经营

邓子恢:农业生产责任制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

1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2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根本目标)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92年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江泽民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江泽民:科学技术不但是第一生产力,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主要标志

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落实科技乃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教育为本,把科教放在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强化把科技实力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提升全民族文化素质,经济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加速国家富强

人才强国战略:以人才为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因素,造就数以亿计的高

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一大批创新人才,建规模大、结构合理、素质高的人才队伍,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处初级阶段。

十三大首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来把握,明确了此问题乃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根本依据。

十五大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1 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

2 我国社会主义尚处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现实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两层含义构成一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指我国在生产力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社会主义必经的特定历史阶段。(中国特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100年左右(1956-21世纪中叶)

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领导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强国之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根本立足点),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奋斗目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我国最大实际: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十七大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党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

1 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2 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3 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987年十三大确定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构想:

1 )1981-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

2 )1991-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涨一倍,人民生活达小康

3 )至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十七大对我国发展有5方面更高要求

1 强化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5 建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21世纪头20年乃重要战略机遇期

改革乃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但与第一次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暴力夺权,改社会制度)不同,改革不变社会制度,只改体制。(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完善发展(性质),根本性变革原经济体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体制与思想观念。无改造便无改革。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全面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1 社会主义社会仍有矛盾

2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非对抗性)、特点(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3 提出以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4 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性质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国社会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乃国家政治生活主题)

邓小平指出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主内容

1 判断生产关系、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

2 社会主义社会仍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3 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根本任务统一。(主矛盾:生产力水平低不能满足人民、国家需求。)

4 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解放发展生产力)。

1992年,十四大把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体现了从实际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的真理标准、价值标准的统一。

1992年南方谈话,邓小平提出判断改革成败得失“三个有利于”标准

1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基础)

2 是否有利于强化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

3 是否有利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此标准本身强调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在中国,压倒一切的是稳定问题)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定对外开放为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的原因

1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此乃对世界经济发展史的深刻总结,生产社会化,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此乃对中国发展史的深刻总结

3 对外开放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建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需要

对外开放的基础、前提: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立足点)

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全方位:对资本主义国或社会主义国,发达国、发展中国都开放

多层次:据各地实际、特点,以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沿江地区、内陆省区等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开放,形成全国对外开放格局

宽领域:立足国情,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教、文化、服务业等领域

陈云在八大提出“三个主题,三个补充”,在所有制结构、经济运行、市场结构三方面,保留部分个体经营与产品自由生产、一定范围自由市场,弥补高度集中市场经济体制不足。

92年南方谈话:“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江泽民首次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概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特征

1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所有制结构)

2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

3 以实现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归宿,结合人民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

1 建现代企业制

2 培育、发展市场体系

3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4 建合理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保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依据

1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必须坚持公有制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

2 我国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高,生产社会化程度不高,发展不平衡,需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要求

3 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且应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非公有制经济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一部分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不属社会主义性质)

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看控股权在国家、集体或个人手里

公有制经济类型

1 国有经济

2 集体经济

3 混合所有制中国有、集体成分

公有制主体地位体现在

1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

2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主导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含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港澳台经济

两个毫不动摇,一个统一

1 毫不动摇地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

2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把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统一

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体现于控制力上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采取这种分配制度的原因

1 社会主义公有制(前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收入分配领域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 社会主义公有制多种实现方式与多种经营方式决定多种分配方式。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必然结果

按劳分配主体地位体现在

1 它是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

2 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分配方式三类型

1 以劳动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个体、雇佣劳动者)

2 劳动以外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货币、资本、利息)

3 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

允许先富带动后富的原因

1 按劳分配造成差距

2 不同所有制造成差距

3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造成差距

4 城乡、地区、脑力体力劳动、不同经济领域、部门间造成差距

保护合法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

整顿不合理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

允许先富最终目的是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保障体系含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商业保险、慈善事业

社保制度含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十七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创新型国家,乃国家发展战略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建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个坚持”,“三个转变”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内需,尤乃消费需求

1 促经济增长从主要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 由主要靠第二产业拉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拉动转变

3 由主要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管理创新转变

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农业、农村、农民“三农”

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涵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统筹区域规划基本途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16届5中全会提出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

资源节约型社会:以高效利用能源资源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以人与自然和谐促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本质要求)、依法治国(党领导人民治国的基本方略)有机统一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其中国特色表现在

1 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看,阶级基础广

2 从党派关系看,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3 从概念表述看,人民民主专政提法更全面、明确地表达人民民主与人民专政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适合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护人民利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统一稳定。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多党的原因

1 符合国情,与国体相适应

2 在长期革命建设中形成发展起来

3 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共同创造

政治协商会议: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政协三大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两大主题:团结、民主

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合作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我国政党制特征

1 中共乃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非在野党或反对党,中共领导、执政,多党派合作、参政。

2 中共与各民主党派根本利益、共同目标一致,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

3 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大政方针、领导人选的协商,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定执行。

4 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受宪法保护,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与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在统一、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处设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区域自治。

核心:保证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1 历史依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存在、发展

2 政治基础:近代以来反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3 现实条件:各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发展差异

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基本范畴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三方面: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城市社区民主政治建设、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

党领导人民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广大人民(主体)在党领导下(前提),按宪法、法律规定(依据),以各种途径、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内容),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实质),使这种制度、法律不因领导人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注意力改变而改变。(特点)

依法治国意义

1 中共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

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

3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4 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强化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江泽民:政治体制改革很复杂,每一个措施都涉及千千万万人的利益,要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有机统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根本任务: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四有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基本方针:

1 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

2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4 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5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两方面

1 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性质、方向,解决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精神动力问题)

2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实现现代化:关键在科学技术,基础在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

1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

3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

4 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05年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讲话: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核心)、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内政问题

一纲四目

一纲: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四目:

1 除外交统一于中央,军政大权、人事安排悉委于蒋

2 军政建设经费不足,中央拨付

3 台湾社会改革从缓,协商解决

4 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代替“解放台湾”的提法(和平统一方针确立)

三通:通航、通邮、通商

82年邓小平首次提“一国两制”

1983年,邓小平提出“邓六条”

1985年,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定一国两制为基本国策

一国两制基本内容:

1 一个中国(核心):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2 两制并存

3 高度自治(不是完全自治)

4 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5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6 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7 积极促进两岸“三通”与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8 坚决反对任何台独言行

9 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干涉台湾问题

10 集中力量搞好经济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一国两制意义:

1 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2 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3 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照顾历史实际、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避免武力统一会造成的不良后果

4 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和平的国际、国内环境

5 为解决国际争端、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新思路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由台湾问题开始

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港澳回归意义:

1 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为现实

2 开内地、港澳共同发展新纪元

3对解决台湾问题有示范、促进作用

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发展

95年1月30日,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讲话,提出八项主张

江泽民:解决台湾问题,关键在增强综合国力

05年,胡锦涛四个决不:

1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2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3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4 反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同年,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来访大陆

87年,十三大确认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毛泽东:亚、非、拉是第一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中间地带,日本也是第二中间地带

1974年毛泽东对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提出三个世界划分

邓小平:南北问题是核心

胡锦涛提出和谐世界:民主、和睦、公正、包容

当今世界两大特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

和平发展道路科学内涵: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

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对内坚持和谐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两方面是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利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道路特征:

1 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2 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

必然性:

1 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2 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3 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新中国成立初期3大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政府与各国建立的一切旧外交关系,要在新基础上同各国另建新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理旧中国残余外交遗迹,建良好国内环境,以全新面貌建立、发展与其他友好国家的关系

一边倒:帝国主义对新生人民政权实行敌视政策时,只有倒向社会主义阵营。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首次系统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国处

理国际关系的原则):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70年代,毛泽东提出“一条线”

80年代,邓小平确定“真正的不结盟”外交战略

方针: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善于守拙、决不当头

党际关系四项原则: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基本原则

1 坚持独立自主处理一切国际事务

2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3 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

4 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把国家主权、安全放首位

外交工作布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

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决定了知识分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工人阶级新特点:

1 队伍壮大

2 内部结构巨变,知识分子比重大增

3 岗位流动加快

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社会阶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技术人员,受聘于外企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

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

含两个联盟:

1 大陆内(主体、基础)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联盟。

2 大陆以外(重要组成部分)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港澳台胞、海外侨胞的联盟。

统一战线的主体:社会主义

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党的领导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