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人口与经济地理

第四章人口与经济地理

第四章人口与经济地理
第四章人口与经济地理

第四章人口与经济地理

第一节人口及其问题

一、人口过程和发展类型的基本概念

(一)人口过程

人口问题跟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一样,是当代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计划生育是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同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人口不是一个静止的总体,它永远处于错综复杂时空运动过程之中。人口过程就是人口在时空上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它大致包括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三种过程。

1、人口自然变动指人口的出生和死亡,变动的结果人口数量的增长或减少。

2、人口机械变动指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即人口迁入迁出,变动结果是人口数量在空间上变化,发生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的改变。

3、社会变动指人口社会结构改变,如职业结构、民族结构、文化结构、行业结构等到。

(二)人口年龄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总人口中各种年龄的分布情况,或指各年龄组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率。

从图中知图(一)增长型、图(二)稳定型、图(三)衰减型

二、人口的发展

(一)中国人口的增长概况

1、过程:

公元前,中国人口大约在1000万

公元初到17世纪中期约在5000—6000万上下

1684年,中国人口突破1亿

1760年,人口突破2亿

从1900年到1954年,由4亿增长到6亿,1990年达11.34亿,

1990年人口11.34亿

2000年人口13亿

人口总数一直居于世界首位

2、类型

人口再生产由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1)高出生率、

2)高死亡率和低增长率

3)高-低-高型与低-低-低型

(二)新中国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

人民共和国得人口发展历程分二高一低一下降四个阶段

1.第一个五年计划(1945-1957):这五年平均年增长为1311万,封建的“多子多福”观念的影响

2.1958-1961年:新中国人口发展的低谷期,“人民公社”“大跃进”等政策的失误及自然灾害的影响。

3.1962-1973年:12年的人口出生高峰。因“文化大革命”的失控。

4.1973年以后:计划生育的实施,人口增长率逐年下降。

(三)中国人口发展形势严峻

1.人口基数大。

2.计划生育工作发展不平衡。

人口增长具有强大的惯性。不会因为一旦采取控制人口措施后,人口

会立即停止增长。

目前又正处于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农村总和生育率

一直在2.8个千分点左右徘徊。

三、中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一)庞大的人口基数

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人口的再生产实现了两次转变:50至60年代实现了“高、高、低”向“高、低、高”的转变;70年代以后,初步实现了“高、低、高”向“低、低、低”的转变,但人口增长速度仍然较高。

(二)增长型的年龄结构

人口年龄结构,是预测未来人口增长速度的重要依据之一。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属年轻型,但已开始向成年型过渡,并出现局部地区向老年型变化的趋势。

(三)日趋平衡的性别比

我国人口的性别比一向比世界其它国家高。我国年龄组性别比不同,性别比随年龄组不同而改变。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性别比也有差异。北京、云南、山东性别比低。

(四)不平衡的人口分布

1、界线如果从东北黑龙江的爱辉县,向西南云南腾冲县作一直线将中

国分为东南和西北两部分。

2、分布

1)平均中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为118每平方公里。2)东南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42。9%居住着全国95。45%的人口;

3)西北面积57。1%仅有5。5%的人口。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密度居全国之首,17957人每平方公里。其次是香港为6101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增少的有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每平方公里为6人。

(五)正在发展的人口城镇化

我国城镇非农业人口还部到总人口的1/3,比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平

均水平42%要低,比发达国家的80%以上差得更远。我国城镇化的方针“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建设小城镇。”

(六)增长的少数民族人口

1949年以来少数民族人口增长较快。

原因:

1、由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行优先照顾,改善了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了少数民族的健康水平,因此少数民族人口死亡率降低,平均寿命提高。

2、国家对少数民族采取了有别于汉族的比较宽松的计划生育政策,异常少数民族妇女的总和生育率明显高于汉族。

3、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过去没有正确表明自己民族成份的人,近年来陆续改变了自己的民族成份;同时各民族通婚家庭中所生子女,往往选择少数民族成份的居多,这些都促进了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

(七)人口素质有待提高

人口素质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起决定作用的有先天因素和后天教育因素。

(八)计划生育的成绩巨大而任务艰巨

中国从70年代以来的20年,人口出生率从1970年的33.43%到1990年的21.6%

1.人口基数过大。

2.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和价值观念的束缚,农村人口短期内不可能很快下降

3.人口素质差的局面短期内难以彻底改变

四、人口与发展的关系

(一)人口的增长对衣食住行的巨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

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当低。一些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如森林、草原、耕地、水资源、矿产等,不但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而且只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至1/7不等。我国钢铁、煤炭、石油、粮食、棉布等到主要工农业产品总产量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也较低。

(二)人口城镇化对城市住房和交通等产生巨大需求,对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产生的巨大压力。

1、住房由于历史上住宅建设欠帐过多和城市人口增长过快等原因,我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特大城市居民住房依然相当困难。

3、交通运输紧张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进”因素。

交通是城市生活的脉搏。

主要参考文献

1.宋健.人口控制.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2.邬沧萍.等对我国国情中人口特点的再认识,《人口与经济》.1988年第3期

3.蒋正华.中国的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人口与经济》.1988年第6期

4.刘铮.中国人口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5.曲格平、李金昌.中国人口与.环境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6.姜象鲤.当代世界重大环境.问题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2

7.姜象鲤.环境意识必须实现十大转变,《环境》,1995年第31期

第二节土地利用与大农业开发

一、土地利用

土地是一种生产资料,其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表明它能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同时又与人类的劳动和需求的多元化密切相关

土地持续利用应该是

(一)土地利用是以维护或重建生态平衡为基础的

(二)以土地利用技术发展和更新为前提,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三)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要依靠科学的政策和土地管理来保证。

(四)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要从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的优化出发。

二、中国土地利用基本特点

耕地,主要分布在沿海东部季风区,即大约在年均降水量400mm等值线以东的湿润地区,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90%以上。

1、水田分布: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即年降水量800mm等值线以南广大南方丰水地区,约占全国水田总面积的93%。

2、旱地分布: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约占全国旱耕地总量的85%。

3、林地分布:东半部的山地地区

4、草地分布:西半部的内陆地区

三、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目前我国生产力水平,改造利用自然的能力和现有各类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

1、分类

按照其利用特点和方向的不同,土地资源划分为已利用和可利用的,以及目前难以利用的两大类;

1)已利用和可利用一类为耕地、牧地、有林地、茶果热作等园地、江河水库等内陆水域、宜农荒地、城镇道路及工矿用地,

2)难以利用的一类为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岩石裸露地、永久积雪

和冰川等。

耕地、牧场、人工营造林、经济、竹林、果林及内河湖泊

1、耕地的利用水田占耕地面积的28.85%,旱地占面积的71.15%。

2、林地的利用目前全国有林地仅1.22×108hm2,占土地面积的12.8%,其中比较集中成片的有:东北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这里有全国最大的原始森林。

3、牧地包括草原和草场,总面积2.86×108hm2,其中可利用面积约2.23×108hm2。

4 、内陆水域包括江河、湖泊、池塘、水库、沼泽等,总面积约0.27×108h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8%,利用特点各部相同。

(二)目前尚难以利用的土地

这部分土地有:沙漠、戈壁、石山、珊瑚礁,沙化土地因要恢复过去的自然属性需要相当长的演替过程,目前也难以利用。

我国沙漠面积0.6×108hm2,戈壁面积0.56×108hm2,分别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3%和5.8%。在乌鞘岭、贺兰山一线以西,占有全国戈壁面积的97%和沙漠面积的93%,且75%属流动沙丘。

四、土地利用与大农业开发

(一)农业开发的战略思想

1.协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优化人力资源与自然的组合。

2.建立资源节约型生产体系,必须与集约化经营相结合。

3.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和促进地区间优势互补,力求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5.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二)农业开发的区域差异及其开发的重点类型区

1、东北区:本区平原宽广,土地资源丰富,农林牧用地数量大、质量好;

2、内蒙古地区、及长城沿线地区:本区以内蒙古高原中温带半干旱草原为主,自然条件具有明显的过度性特征;气候温和,降水偏少水资源短缺,耕地、林地比例少,土壤副、肥力低;、草原季节不平衡,冬春草场严重不足。

3、黄淮海区: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湿润季风气候,光热组合较好,雨热同期,但降水变率大,春旱夏涝频率高;水资源相对不足,河川径流丰枯变化大,大部分地区缺水严重;平原辽阔,耕地比重高,但盐碱土、风沙土等具有严重限制因素的低产土壤面积较大;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具有悠久的农耕历史,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比较高。

4、黄土高原区:本区地貌复杂,地势高亢,大部分为黄土覆盖。水土流失严重。今后本区农业的发展必须采取“治理与开发并重”的方针。

1)晋陕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治理与建设

2).渭北陇东旱原的农业开发;

3).汾渭平原农业基地的巩固与提高

5、长江中下游区:

6、西南区;本区山地比重大,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复杂,水资源丰富。

本区农业开发的重点类型有:

1).川盆地综合农业基地的巩固与提高

2).秦巴山地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3).川滇高原水土资源的开发与农业综合发展;

4).黔桂高原石灰岩地区的综合治理与建设

7、华南区;本区山地多平地少,林地较广,海岸线长,海域宽广,热量丰富,常夏无冬,秋春相连;降水丰沛,台风暴雨繁多;生物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外向型生产条件好,农村经济发达;本区农业开发的重点类型有:

1).闽粤沿海平原经济综合发展与创汇农业基地建设;

2).海南热带作物基地建设;

3).华南西部甘蔗区的建设;

甘新区;本区土地资源数量多质量差,农林用地少;光热资源多,降水稀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气候干旱,雨水严重不足;沙漠化、荒漠化、盐碱化过程强烈,农业生态环境脆弱;能源、矿产资源丰富,但人口文化素质不高,交通闭塞,乡镇企业不发达。本区农业开发的重点类型是:

1)塔里木盆地棉花生产的发展;

2)伊犁地区牧业基地的建设;

3)天山北坡综合农业基地的建设;

4)河西走廊商品粮食基地的巩固;

5)引黄灌区的治理与开发。

8、青藏区;本区地势高亢,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度大而热量不足;土地资源以草地为主,林地为次,耕地数量极少但分布相对集中;水资源异常丰富,但地区分布极不均匀,水的矿化度高,利用难度较大;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名贵中药材、珍惜动植物繁多;地广人稀交通闭塞。本区农业开发的重点区是:

1)藏“一江两河”地区粮食基地的巩固与发展;

2)青甘川边缘牧区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中国综合农业区划》编写.组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2.孙颔.主编中国农业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4

3.任美锷、包浩生.主编中国自然区域及开发整治.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4.吴传钧、郭焕成主编.中国土地.利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5.刘卫东编著.土地资源学,百家出版社,1994

第三节水利及其开发建设

一、中国水利开发的历程

(一)古代水利成就

第一次是秦代时期。灵渠、郑白渠的修建

第二次是隋唐时期。京杭大运河的修建苏北“范公堤”的修建

第三次是元明清时期。堤防的建设如荆江大堤、武汉大堤、黄广大堤的建设等。

(二)近代水利

这个时期,我国被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力衰退。水利建设滞后以有的水利设施无力维修,效益日益衰退。在水利建设停滞而江河湖海不断演变的情况下,水灾越来越严重。1920 晋陕豫鲁大旱。1929年黄河流域的大旱,灾民3400万。1939年海河大水,天津被淹,这些都是震惊世界的大灾。

二、中国水利现状

(一)水利建设成就

1.主要江河得到治理

1)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和进行大江大河的综合治理,七大江河流域规划均已完成,长江、珠江、海河流域规划已经国家审批。

2)随着三峡、小浪底、南水北调等到巨型工程的建设,主要江河兴利除害能力将会进一步提高。

2.建设规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已修建库容在20×108m3以上的水库30座,其中100×108m3以上的水库8座,龙羊峡水库库容达247×108m3,可进行多年调节。

3.灌溉工程取得明显效益。

全国灌溉面积由解放初期的1600×104hm2发展到5300×104hm2。

水土保持工作。

(二)当前水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防洪能力普偏偏低。

一些河流中下游河道淤积,人为设障或湖泊洲滩围垦,降低了行洪能力和调蓄作用,蓄滞洪区安全设施不完善。耕地,产要分布在沿海东部季风区,即大约在年均降水量400mm等值线以东的湿润地区,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90%以上。

2.城市缺水,水污染日趋严重。

全国现有城市660多座,其中300多座城市缺水,城镇的超标排放污水,使水质污染日趋严重。我国在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和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率方面也远低于先进国家水平。

3.旱涝灾害频繁。

80年代以来,农田水利投入减少,原有灌溉设施维护、更新不及时,灌溉效益呈衰减之势,大面积旱灾时发生。

4.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全国水能理论蕴藏量为6.76*108.kw/h,已开发利用的仅占8%,远低于世界平均开发水平。

5.水土流失依然严重。

6.内河航道通航能力低。

7.工程设计标准偏低。

三、主要河流治理与开发

(一)长江的治理与开发

长江年均径流量9600×108m3,干支流水能蕴藏2.68×108kW,可能开发1.97×108kW,占全国的53%。

1.中下游筑堤防在分洪后可防御1954年级洪水约为40年一遇,不分洪可防10-20年一遇的洪水。

2.全流域建成大中小水库4.8万座可,对其所在支流的治理与开发起到显著作用。

3.中下游平原建成排水涵洞7000座,机电排水不灌容量5100000kw,大

部分地区排涝标准达五年一遇以上。

4.开发大中小水电约16000000kw,其中葛洲坝水电站装机容量达2715000kw,年发电量1570000kw。

5.系统整治改善了中下游航道川江航道有明显改善。

6.开始建设上中游防护林。

(二)黄河的治理开发

黄河年径流量560亿立方米,可能开发的0.28亿kw年输沙量16亿吨,每立方米含沙量35千克。

1.在上游建成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等五个梯形大坝,装机容量32400000千瓦,年发电量156亿千瓦时,开发程度为30%

2.中游进行大规模水土保持治理,支流开发有显著进展,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3.三门峡工程经过两期改建,主要用以控制特大洪水,并利用径流低水头发电。

4.全流域灌溉面积增长,对两岸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正在三门峡以东130km处兴建小浪底水利枢纽,可使下游河道防千年之遇洪水。

(三)淮河的治理与开发

1.已建成大中小水库5308座,其中大型35座,总容量298亿立方米。

2.平原利用湖泊洼地修建蓄洪区20多处,达到了综合利用。

3.开挖并扩大入江水道,排洪能力增强。

4.灌溉面积增大是我国最大的蓄引提结合的丘陵灌区。

(四)滦河的治理与开发

1.修建水库1900座,其中大型水库30座。

2.在平原开辟分洪滞洪区32处。

3.疏浚50多条河道的中下游河段新辟8条入海河道,基本上改变了尾闾不畅集中天津入海的局面。

4.治理平原有易涝耕地面积的80%

5.灌溉面积增大机电井建设成绩巨大。

(五)珠江的治理开发

西江的上游红水段水利资源丰富。

(六)内陆河的开发

主要存在问题是防止水资源的过度开发。

四、跨流域的调水

(一)南水北调工程

1.东线

东线方案是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基本上沿京航大运河输水到天津,全长1150km,沿途地势比较平缓,只是黄河沿岸地势高出长江水面40m。需建13个梯级逐级提升,至黄河位山总扬程65m,穿过黄河时需在黄河河床

底部开挖过黄隧道。黄河以北,地势由南向北缓倾,经卫运河、南运河自流到天津。

2.中线

主要解决海河平原、京津用水及黄河下游补水。计划中线方案先从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引汉水,平均每年从汉水引水100×108m3,通过陶岔渠首经南阳盆地,方程缺口,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向豫、冀、京、津送水,为了不致对汉江下游湖北造成影响,必须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即由现在的坝顶高程162m,增加到175m,总库容由175×108m3增加到290×108m3,渠首高程为150m,北京玉渊潭约50m,从南到北自流输水,自西向东自流供水,可大大节约能源。

设计输水总干渠长1241km,均采用全封闭式输水,途中穿越200多条河道,大多采用立体交叉式,仅留70个分水口,沿途尽量避开大城市与工矿区污染源,引到北京的水至少达二级标准。

将来长江三峡水库建成,将由三峡引水至丹江口水库,可加大引水量,以根本上解决华北平原需水矛盾。

3.西线

从通天河、金沙江引水到柴达木盆地和黄土高原,以解决西北干旱地区缺水问题。

南水北调西线的优点是,从大高原人烟稀少的高寒地区向干旱、半干旱地区引水,对开发西北黄河上游,发展经济具有重大的意义;其缺点是,工程条件十分艰巨,。

(二)引松济辽与辽河中下游地区开发

1.蓄水工程。

2.引水工程。

3.反调节水库工程。

4.航运工程。

主要参考文献

1.钱正英。中国水利。历史·现状·展望。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2

2.刘昌明、何希吾等著。中国21世纪水问题方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3.施嘉炀。水资源综合利用。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5

第四节矿产开发与能源工业

一、矿产开发的特点

1.矿业具有初级性

2.矿业是以大自然中的工业原料和动力资源作为劳动对象。

3.矿业的分布较加工业区域明显、更加集中。

4.矿业开发的初级性决定着矿产品具有运量大的特征。

二、中国矿业开发与总体布局

1.重点矿业的布局形成有三个类型1、

1)分布较广而相对集中型。

2)分布广而集中型。

3)分布范围小而集中型。

2.根据矿业产值,矿业开发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

1)从地带看中部地带是全国最主要的矿产生产基地,其人均矿产产值

为110元,高于全国平均值,更高于东部的98元和西部的63元。

2)从大区布局看,矿业开发主要集中在华东、东北、中南、华北,矿业产值分别占全国的24.31%、19.78%、17.87%、17.19%。

3)从省、市、区看,矿业产值超亿元的省区依次为:山东、黑龙江、山

西、河南、辽宁、河北、新疆、广东等。

3.从矿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看,矿业产值较高的地区偏集在中国的西部和中部地带。

三、能源工业的发展与布局

(一)煤炭工业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采和使用煤炭的国家。1995年我国的原煤产量已达13.61*108吨,在世界上的位次已由1949年的第九位升为现在的第一位。

1.以山西为中心,集中布局的煤炭生产基地,占全国原煤产量的26.13%。

2.大型、特大型矿区是煤炭生产基地的主体,(16个特大型煤矿是开峰峰、大同、阳泉、西山、潞安、晋城、阜新、鸡西、鹤岗、双鸭山、徐州、淮南、淮北、平顶山、义马)

4.煤炭结构趋向于炼焦煤、动力煤、化工用煤并重。以炼焦煤为主的有开滦、峰峰、西山、抚顺、鸡西、徐州、淮南、淮北、平顶山、汾西、

潞安、双鸭山、枣庄。以动力煤为主的煤矿有大同、阜新、鹤岗、平

庄、兖州、鹤壁、义马、铜川等。义无烟煤为住的煤矿有阳泉、北京

等。

4.今后煤炭开发的布局将呈三个区分布。

1)、晋陕蒙(西)供煤区带。这是我国最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和外调

基地,是我国煤炭工业西移的战略落脚点。

2)、东部煤炭调入区带。对已有的老矿区本着“稳定生产、适当增加”

的原则进行生产,还需要大量的从区外调入。

3)、西部煤炭后备区带。随着区内对煤炭资源的需求增加,煤炭开发

规模将迅速扩大。

(二)石油和天然气工业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天然气的国家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石油、天然气工业已取得了长足进展,1995年原油产量已达1.50×108t,占世界4.95%,从1949年居世界的第27位升至第五位;天然气产量达到201.14×108m3。

1、蕴藏

1)陆地部分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环渤海、西北三大区的陆相湖盆,其中松辽盆地的大庆油田的保有储量占全国近一半;

2、)沿海大陆架部分油气资源以东海最佳,南海和渤海次之,黄海较差。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远景良好。

2、开发

50年代,中国仅有玉门、延长等小油田。

当前,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分布广泛石油、天然气生产集中

①东北松辽油气区

②华北及环渤海油气区

③四川天然气基地

3、对策

1)今后的开发强调“东西并重、油气并重、陆海并重”。

2)既要努力巩固东部30多个油田生产基地,又要大力开发西部地区的油气资源,在新疆重点勘探、建设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新油区。

3)既注重石油的开发和生产,还要加快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主攻陕甘宁、四川、松辽、渤海湾、南海西部及莺歌海、东海平湖等气田,逐步缓

解日趋严重的气源紧张状况。

4)除对陆上油气资源大力勘采外,要力争在海洋油气田的建设上有所突破。

(一)电力工业

1、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电力结构。

目前中国的电源构成主要是火电和水电,分别占发电量的81.09%、18.91%。

4、电力布局

1)火电布局:火力发电是中国目前最主要的发电方式。今后中国布局火电站的主要原则应是:火电动力资源(主要是煤炭资源)指向。这样既遵循了火电布局的一般原则,又考虑了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在全国形成在燃料基地(主要是煤炭)建设电站群,有条件地实行煤电联营,向电力负荷中心送电的宏观格局。

2)水电布局:与火电相比,水电是一种可再生、成本低廉、没有污染的能源,还兼有防洪、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但水电也受到自然条件

影响大、建设周期长、一次性投资巨大等相对的劣势。中国水能资源

37853×104kW,但西多东少,分布不均,80%集中在西南和西北,90%

以上集中在京广线以西。

3)核电及其他新能源:核电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因地制宜利用多种资源,解决大电网达不到地区和能源短缺地区用电问题的需要,

包括核电、地热发电、潮汐发电、风力发电、沼气发电等。目前已有

装机30×104kW的浙江秦山核电站、两台90×104kW机组的广东大亚

湾核电站。拉萨以北90km处的羊八井地热电站已建成发电。

4)电网布局:发展大电网是电力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经验。

主要参考文献

1.方磊主编。2000年中国产业地区布局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

2.刘再兴主编。中国生产力总体布局研究。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5

第五节工业建设和布局

一、中国工业发展与布局变化

(一)中国工业发展特征

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由传统经济走向现代经济的必然过程。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工业非常落后,工业部门残缺不全,生产水平低下,机械设备80%以上依赖进口,工业化步伐缓慢。建国伊始,中国政府便把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的工业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基本上形成了门类齐全、相对独立和一定规模的工业体系,工业化水平大大提高。

1.确立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旧中国的工业极端落后,结构畸形,加上日本侵华战争和三年内战的破坏,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在经济上面临极为严重的困难。1949年比过去最好的年份工业总产值下降了50%,工业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仅为12。6,人均工业产值25。8元,而且以工厂手工业生产的轻工业为主。即使考虑到经过短短的三年的恢复和发展,各项经济指标达到并超过了旧中国的最好水平的1952年,工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所占比重仍只有19。5%。

建国以来,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快速发展。1996年的企业798。65万个;工业总产值由1952年的349亿元增长到1996年的99595。33亿元,主张了284倍。年末职工人数由1952年的533万增加到1996年的6450万,增加了11。1倍。

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工业部门创造的国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总额的比重由1949年的12.6%、1952年的19.5%,上升到1993年的51.7;工业劳动者占全社会劳动者的比例由1952年的6.0%上升到1996年的15.9%。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2.4,高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2.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为摆脱旧中国结构畸形的状况,经过47年的建设,不但相继建立了冶金、机械、电子化学工业等传统部门,而且航空、航天、核工业、计算机等新兴产业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形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覆盖工业生产各个部门的产业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强大的现代化的国防工业。一些工业品如能源、原材料和一般加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已位居世界前列(表4.5.1)。

(二)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

工业化过程总是伴随着结构变动的.中国的工业化战略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具有显著变化的阶段:

一是1978年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抑制消费和以农补工以清补重的强制性积累方式。

二是1979年以来,在经济体制\发展目标和工业化战略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动,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告诉增长,与之相伴,工业结构也发生了教大的变动,并且这个时期的结构变化有大体可分为下述三个阶段。

1.调整阶段(1979---1984).这是整个产业结构的:“拨乱反正”时期,工业结构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调整:

1)扭转过去过分强调积累抑制消费所带来的弊端,补消费不足的课;

2)扭转重工业内部循环过程的弊端,调整和改造重工业,,增强重工业为轻工业服务的功能,为轻工业提供装备的机械工业有较快发展。

2.轻工业化增长阶段(1984—1988)。再完成补消费的课,工业步入增长轨道后的1985—1988年,轻工业在工业增长中仍居主导地位,其贡献份额占52。39%。在此时期工业增长的格局是:以非农产品为轻工业原料(21。75)大于重制造工业大于工业平均增速大雨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大于原料工业大雨采掘工业。

3.现阶段(1988---)9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发展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居民消费需求逐步向产品多样化、新型化方向变化。

2)在生产领域一些长期短缺的产品,特别是传统的一般加工业和一般消费品的生产能力开始出现剩余。

(三)中国工业的布局变化

中国工业的布局也扭转了解放初期的重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轻纺工业主要集中在上海、青岛、天津等少数几个城市,而广大的内地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几乎为空白的状况。

一方面,注意充分发挥沿海地区原有工业基地的作用,

另一方面,在广大内地大力加强建设新的工业基地,使中国工业生产的布局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二、原材料工业布局

(一)冶金工业布局

冶金工业是中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部门之一,通常可分为黑色冶金工业和有色冶金工业两大类。中国冶金工业以钢铁工业最为重要。

1、钢铁工业布局。

1)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资源条件

①是贫矿多,富矿少,能够直接入炉的富矿更少;

②是矿石成分复杂,多伴生矿,其中有的含有多种有益成分,有的则含

有害成分;

③有些铁矿上部是难选的赤铁矿,下部是易选的磷铁矿,增加了选矿

的难度和对资源的破坏;

④是分布较广而局部相对集中,全国80%以上的县都有数量不等的蕴藏量,

但是主要集中在辽宁的鞍山—本溪,四川的攀枝花—西昌,河北的翼东,山

西的五台—岚县,安徽的宁芜,内蒙古的包头—白云鄂博和湖北的鄂东—鄂

西等七个地区。

2)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和布局

①改革开放以前钢铁工业的布局主要是国内资源指向型,即在铁矿资

源集中的鞍山—本溪、冀东、攀枝花—西昌、包头—白云鄂博、五台—岚县、

宁芜—庐枞、鄂东—鄂西等七大区,建设了鞍山、马鞍山、首钢、唐钢、攀钢、

包头、太原、武汉九大钢铁联合企业和以梅山、马鞍山为原料基地的上海钢铁

企业、及涉县为原料基地的天津钢铁企业。

②改革开放以后,在沿海建设了现代化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宝钢,并扩大

了武钢、马钢、上钢等沿江企业的生产规模。

5、有色金属工业布局在工业上,出铁,锰、等黑色金属以外的金属成为

有色金属。他是现代化国民经济各生产部门的重要原材料。

1)铜业:主要冶炼中心有沈阳、白银、昆明、洛阳、上海等;

2)铝业: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贵州和广西四省区;

3)铅锌工业:重点矿山有广东凡口、湖南水口山、青海锡矿山等,冶炼企业集中在株洲、韶关、沈阳、葫芦岛和昆明。

3、化学工业布局

化学工业是一个包括化学矿山、基本化学工业、化学肥料、合成材料、精细化学品、橡胶加工等多行业、多品种、多层次、多服务面向、与各行各业和

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行业。

1)化学工业发展的资源条件

中国目前利用最广泛的化工资源除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外,主要还有盐、硫、磷、钾盐等。硫化矿物主要分布在安徽铜陵、广东英德、甘肃白银、

内蒙古临河。台湾省北部的大屯火山区,是中国天然硫磺蕴藏最丰富的地区。

磷矿主要分布在南方的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湖南等地。

2)化学工业的发展和布局

是建国以来化学工业发展最快的化学工业部门之一。

基本化学工业。分为有机化学原料和无机化学原料,无机化学原料包括三酸、二碱其中硫酸、纯碱、烧碱最为重要

①硫酸:1996年中国产量18883.57*104t,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苏、湖北、山东、辽宁、湖南、广东、河北、安徽、云南、江西。

②烧碱:1996年产量573.78*104t,其中山东、江苏、上海、四川、辽宁、天津、河北、河南、浙江、湖南规模较大。

③纯碱:1996年产量669.29*104t,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天津、江苏、四川等地。

④化肥工业是十分重要的支农部门。近50年来,中国的化肥工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是仍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一是产品数量不够。二是氮磷钾比例失调,三是品种少,四是企业工艺技术水平还较地,成本较高。

⑤氮肥:1996年产量为2136.05*104t,主要分布在四川、河北、山东、河南、湖北、江苏、安徽、湖南、山西等省。

⑥磷肥:1996年产量651.17*104t,分布比较广泛,主要在四川、湖北、云南、江苏、河南、广东、安徽等省。

⑦钾肥集中分布在青海省的青海钾肥厂,其生产能力占全国的90%以上。

有机合成化学工业按原料来源可分为石油化学工业和煤化学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是二战以后迅速崛起的基本有机合成部门,其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是中国未来化学工业发展的重点。但总的来说,发展总量还少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布局也不尽合理。

乙烯现代化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东北、华北、华东具有相当的规模。中国有机合成工业分布一般多与基本有机原料工业结合在一起,形成综合性有机合成工业基地,如北京、大庆、吉林、辽阳、天津、淄博、南京、上海、广州、兰州等地。煤化学工业因煤炭资源丰富而在中国占有一定比重。主要有太原煤化工基地、吉林煤炭-石油化工基地。

⑧精细化工产品指化工原料经深度加工,直接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服务的专用化工品。生产布局一般以接近消费地为主。

⑨农药、染料、涂料、信息用化学品、橡胶制品

(三)建材工业布局

建材工业包括建筑材料、非金属矿产及其制品、无机非金属材料三大类。中国建材工业以传统的建筑材料为主,非金属矿制品、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及建筑材料中的新型建筑材料比较薄弱。

1、水泥中国建筑材料中的产要产品, 1996年产量为49118.90*104吨,全国水泥生产企业达7000多家,分布遍布全国。除西藏外,各省区均有大中型水泥生产企业。

2、建筑卫生陶瓷主要集中在唐山、淄博、沈阳、佛山、景德镇、温州等城市。

三.机电工业布局

机电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各种技术装备的部门,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中的机电产品比重也越来越高。机电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它通常分为机械工业和代表新技术产业的电子工业两大部门。

(一)机械工业布局

1.机械工业发展概况。机械工业包括金属制品业、一般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

2.机械工业的布局。

机械工业行业众多,品种复杂,服务面广,开发和生产要求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和专业化协作。中国机械工业布局的特点主要有:

1)中国机械工业的布局已经展开,各大区、各省、市、自治区均已建立起规模、水平不同的机械工业基地和生产地;

2)机械工业分布大体形成由东部发展水平较高、中西部发展较低的梯度格局;

3)内地“三线”地区的机械工业已经形成了相当的生产规模。

(二)新技术产业布局

高新技术产业布局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其主要特征是全部职工中科技人员所占比重高、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重高。主要包括:

1)微电子科学与电子信息技术

2)光电子科学与机电一体化技术

3)空间科学与航空航天技术

4)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技术;

5)材料科学与新材料技术;

6)能源科学与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

7)生态科学与环保技术;

8)地球科学与海洋工程技术;

9)基本物质科学与辐射技术;

10)医药科学与生物医学技术。

1.与传统产业相比,基本布局显示出独特性:

1).新兴技术产业具有智力资源指向性

2).工业基础指向性

3).投资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指向性

4).集聚性。

2.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分布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明显呈现出以下三个特征:

1)东部沿海偏向性

北京、上海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地带。目前,全国有国有国家级开发区52个,其中沿海地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27个: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

2)由点状分布向点、块、带格局转化

陕南、四川、湖南、河南正在形成由西安—宝鸡、重庆—成都—绵阳—西昌、湘潭—长沙—株洲、郑州—洛阳发展而成的团簇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不同类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具有不同的产业开发重点。

沿海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重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内地依靠优势资源和“三线”基础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沿边则藉国家开发政策及沿边的地理优势发展以贸易导向型的产业。3.电子工业的发展与布局。

目前,中国电子工业的分布与地区技术水平大体一致,在沿海发达地区由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北京、天津、辽宁组成了一条新兴电子工业带,及四川、贵州、陕西等三线地区组成多个电子工业基地。

二、轻纺工业布局

(一)、纺织工业布局

中国纺织工业布局变化。

1、影响因素:

纺织工业的发展与布局主要受原料、消费市场、运输、劳动力和技术基础条件的影响。

2、布局::

1)棉纺织业:全国除西藏外,各省区市均有一定的棉纺织能力,规模较大的有江苏、山东、湖北、河北、上海、河南。

2)麻纺织业:亚麻纺织集中在黑龙江、辽宁、广东;苎麻纺织集中在浙江、湖南、河南、湖北、江西、河北、四川等省。

3)丝绢纺织业:桑蚕丝主要集中在占、江苏、浙江等地;柞蚕丝集中营在辽宁。

4)毛纺织业,:主要集中在江苏、上海、河北、新疆、北京、内蒙古、山东、浙江、天津、辽宁、湖北、河南、陕西。化纤企业,规模较大的地区有江苏、上海、辽宁、广东、黑龙江。

(二)、轻工业布局

1.食品工业布局

1)食品加工业主要包括面粉、碾、淀粉、榨油等工业。

2)以大豆为原料的油脂工业中心,主要有大连、营口、丹东、哈尔滨等;

3)以花生为原料的油脂工业主要青岛、烟台、济南、天津、唐山等;

4)以芝麻为原料的油脂工业主要分布在郑州、安阳、武汉等地;

5)以油菜籽为原料的油脂工业主要分贞在长江沿岸及其以南地区。

6)制糖工业按原料分有甘蔗糖和甜菜糖,其分布完全在原料产区。

甘蔗制糖业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四川、江西、台湾等地。

甜菜制糖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四省区。2.造纸工业布局

1)发展

1996年中国机制纸浆产量1211.79万吨、机制纸及纸板263820万吨。其中主要是以农作物秸秆、草类等短纤维资源为原料,以木材纤维为原料的纸制品所占比重不足20%。

2)布局

1995年全国机制纸及纸板产量最大的几个省区是:河南、广东、河北、浙江、四川、江苏、福建、辽宁、湖南、广西安徽、陕西、湖北、吉林、黑龙江。

第六节交通建设和运输

一、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及运输网现状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历史悠久,古代的水路交通曾有过相当辉煌的成就。建国40多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有了很大发展,初步形成了由铁路、公路、海运与内河航运、航空及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网。

二、铁路网的分布

(一)、铁路运输

中国的铁路网由相互连接的铁路干线、支线、联络线和铁路枢纽组成。其地理格局是以北京为中心的,京广线和陇海—兰新线为主干。京广线以东有京—沪—沪杭—鹰厦和京九两条纵贯线;以西有集二—同蒲—太焦—焦柳——黎湛组成的第四条纵贯线。陇海线以北有京包—包兰、京石—石太—石德—胶济等横贯线;以南有浙赣—湘黔—湘桂—贵昆等斜贯东西,构成了中国大陆铁路网的基本骨架。

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浅析

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浅析 一、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只是简单的正负关系,人口对经济的影响具有多面的影响,总的来说人口一方面给经济发展带来阻碍,人口增长影响资本积累,对资源和技术发展产生压力,另一方面又给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人力资本给经济发展以巨大的推动力,人口发展带来规模经济等。我们应该客观的看待人口问题,发挥人口最大效用。 1.人口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经济增长的内外生变量都受到了人口的影响,人口对影响经济发展的资源、技术和资本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人口压力会导致资本不足,若把资本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来看, 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主要是由于资本不足, 这种由人口压力导致的贫困,会使经济陷入恶性循环。同时,人口对资源和技术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巨大的人口增长给资源带来巨大压力,使得投资减少,经济停滞,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人口增长必然给经济的增长带来巨大的压力。教育投入的增长难以赶上人口的增长速度使得技术发展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经济结构以初级制成品加工为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难以使经济的到持续的发展。 2.人口对经济发展的正面推动 人口增长会带来规模经济,从人口经济理论上来看,人口增长可以形成规模经济,促进劳动分工和技术进步,在经济资源相对充裕的条件下,人口增长有利于经济增长。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强调人力资本投资对促进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地影响,人力资源是各种经济资源中的第一资源, 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新增长理论强调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一样是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 且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和产业发展的真正源泉。这就使我们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和提高人力资本效益改善人力资源开发情况, 扭转人力资源开发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局面, 这应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二、中国人口现状及对经济的影响 1.人口总量大、结构不合理 首先,中国人口总量大,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人口基数大增量多是中国人口的特点,人口总数的增加给经济一方面带来大量廉价劳动力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是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低工资带来了人口的贫困,低消费、低储蓄的现象。是阻碍投资,阻碍经济增长的力量。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人口具有基数大、增长快、负担重等特点, 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无疑是一个严峻挑战。 其次,在人口年龄结构上来看,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与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使得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农村经济落后又受到大量老龄人口的压力,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更加困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章末测试题

必修Ⅲ第四章单元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著名的畜牧优良品种中,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A、牦牛 B、宁夏滩羊 C、细毛羊 D、三河牛、三河马 2、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仍具有的优势是() A、技术实力 B、人才队伍 C、产业基础 D、近港澳地区 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文明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该材料完成3~6题 3、北大荒是指() A、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B、辽河平原、河西走廊 C、整个东北平原 D、仅指辽河平原 4、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水源不足 B、地形崎岖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 5、北大仓的耕作方式应为() A、精耕细作,小农机具作业 B、国营农场,大型机械化作业 C、小农经营 D、粗放经营 6、北大仓的发展方向为() A、退耕还林 B、退耕还草 C、大力发展工业 D、农业现代化 读下图,回答7~9题 7、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河流以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为主B温带落叶阔叶林是本地区的典型植被 C该地区属冬冷夏热、降水稀少的大陆性气候D该地属红壤丘陵地区 8、该地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A、油棕B 、茶叶C、甜菜D、花生 9、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地农业的发展方向是() A、退耕还草,大力发展畜牧业 B、大力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的稳产、高产 C、以林牧为主,农林牧结合,防止风沙危害 D、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努力增产粮食 10、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为雨热同期的热带季风气候 B平原面积广阔,为我国三大平原之一 C河流纵横交错,但由于河流较小,不利于发展航运 D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轿车越来越多的进入家庭。回答11~13题 11、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能够() A、降低燃油消费 B、提高交通效率 C、扩大居民出行范围 D、节省城市用地 12、对大城市来说,大量使用家庭轿车有利于() A缓解道路交通压力B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C城市连片发展D降低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 13、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层空洞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 C大规模的酸雨危害D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下降

人口因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人口因素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同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人口不是一个静止的总体,它永远处于错综复杂时空运动过程之中。 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研究所有人口问题中最基本的出发点之一,因此长期以来倍受学者的关注。人口以及在人口基础上形成的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的第一构成要素,在经济发展中演着双重角色。作为生产者,在人口基础上形成的人力资源是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作为消费者,人口处于消费主体地位,体现着经济社会活动的终极目的,是人类社会文化生活需要的承载者。经济社会的许多问题以人口和相应的人力资源为前提,一国人口状况和人力资源的特征构成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由于中国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人口大国,人口问题与经济问题是我国在新世纪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了解人口因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面向未来的战略问题,也是面对严峻现实的实践问题。可以说做好人口工作,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因此当前有必要对人口因素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出探讨。本文主要分析了人口规模、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为的是合理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定规模的人口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又是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的表现,因为经济归根结底是靠人来推动的,同时人口规模的大小又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所达到的承载水平。 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既有正向促进作用、又有反向抑制作用。从世界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看,一方面,增长的人口规模带来了就业和生活需求压力,刺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产生明显的人口“推进力”和“发明拉力”,加速了工业化过程和技术进步,促进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人口规模的大幅减小将引起有效需求不足,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所以,适度的人口规模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而各地由于各自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模式、人文背景和人口素质状况等的不同,适度人口规模也将会不同。因此,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单纯的。 对于我国的情况而言,当经济发展还处于劳动力密集型的经济阶段,科学技术不发达,科技因素在经济发展中作用较小,适度增加的人口规模是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 然而,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是过多的人口对经济发展带来了压力,影响了经济发展的进程。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当低,一些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不但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而且只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至1/7不等。我国主要的工农业产品总产量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也较低。同时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很低,住房医疗卫生和教育服务供应短缺,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迫于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他们是经济发展的最终受益者;另一方面,他们又在为经济发展的生产增长和转变过程提供重要的投入。鉴于这种双重角色,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便不再简单。自二战以后,由于资本主义面临严峻的挑战,新独立国家的人口迅速膨胀和经济长期落后的现象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吸引了许多学者的目光。 许多理论表明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有负相关关系。1956年,纳尔逊在他的“欠发达国家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中提出收入的增加会导致人口增长率的提高,并且一旦人口的增长超过收入的增长,人均收入便会下降并必然导致陷入一个低水平均衡陷阱。同年,赫茨勒出版了《世界人口的危机》。在该书中,他认为人口增长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尤其对于那些现代化刚刚起步的国家来说,不发达和人口压力是并存的。寇尔和胡佛在1958年的研究分析了人口增长对人均收入的影响,也认为人口的迅速增长对经济发展有严重的负效应。上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一些机构报告也认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但是,相当多的学者不同意上述的观点,他们更多地强调了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凯恩斯认为人口增长从上升到下降或静止的转变,将给经济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库兹涅茨在1966年继续总结了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好处:刺激需求和投资、促进发明和技术改进、利于形成规模经济等。伊斯特林在库兹涅茨周期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了人口、劳动力和经济增长长波理论。19世纪70年代后期,博塞鲁普提出“人口推力假说”,认为人口压力可以推动技术进步和传播,从而推动经济增长。西蒙对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最为系统的理论研究,他认为,从长远来看,人口适度增长则比不增长和增长过快都更有好处。 除了上述两派学者的截然不同的观点之外,还有许多学者更多地强调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复杂性。比如坎南的适度人口论、库兹涅茨关于人口变量和经济变量之间的直接的因果关系可能相当有限的观点。另外,美国人口委员会的研究报告提出:在多数发展中国家,较慢的人口增长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要对此做出严格的定量评估却十分困难,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纵观经济学家们有关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不难发现,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是单一的,对于经济发展的过程来说,具有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这两个方面的影响。那么,如何来区分人口增长到底是促进还是阻碍经济的发展呢?首先,需要对人口增长的速度作以界定。人口增长的增长速度,宽泛意义上而言,可分为过度增长、零增长或负增长和适度增长。不同的增长速度与模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 人口过度增长对经济发展具有阻碍作用。虽然由于人们对人口与经济关系之间的研究还很不充分,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人文背景又无法一概而论,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

地理必修一第四章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内力作用:地震、火山爆发、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内力作用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形成大陆和洋底、山脉与盆地,奠定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格局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地壳运动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常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如: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大 西洋的形成 ?垂直运动:它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两者的关系:两种运动是同时存在的,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的状况趋于平缓。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流水侵蚀、风力侵蚀、冰川侵蚀、海浪侵蚀 搬运作用:流水搬运、风力搬运、冰川搬运、海浪搬运 堆积作用:流水堆积、风力堆积、冰川堆积、海浪堆积 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侵蚀地貌:

堆积地貌: 堆积地貌地貌名称典型分布区 海水堆积地貌沙滩沙质海岸 冰川堆积地貌冰碛湖、冰碛丘陵日内瓦湖 波德平原、东欧平原 风力堆积地貌沙丘、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 黄土高原 流水堆积地貌山麓冲积扇、 冲积平原、 三角洲出山口 中下游、 河口(入海口)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相互转换

第二节:山岳的形成 一·褶皱山 一般而言:背斜适合储油气,建隧道,向斜是储水构造 二、断块山 含义: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一般而言:大型工程选址应该避开断层。 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锥组成。火山口是地下岩浆上涌喷出地表的出口。火山锥是由火山碎屑物和喷涌出来的岩浆物在流动过程中堆积形成的锥形物,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如我国长白山主峰。

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

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 [内容摘要]:我国自19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国策以来,有效地保障了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成果。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我们需要考虑使人口保持一个适度的发展,以期继续长期稳定地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人口经济计划生育适度发展人口负担系数人口红利 一、前言 人口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自上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国策以来,取得了积极有效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于为国民经济长久稳定的发展解除了后顾之忧。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迅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也带来了一些严重的问题。比如,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我们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个教训值得深刻记取。因此当前我们有必要对人口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作探讨,为的是合理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正如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指出:“能不能坚持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安全,关系到我国人民生活的质量,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 二、人口过度增长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以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的成果 由于人们对人口与经济关系之间的研究还很不充分,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人文背景又无法一概而论。因此对人口增长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及作用幅度与方向上还没有达成共识。 但是,在人口过度增长对经济发展的阻碍方面,全球基本上已经形成共识,这里可以用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我国自1978年以来,由于成功地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国策,已经卓有成效地将人口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有力的控制了人口增长的速度。从以下两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增不断降低,人口总量的增长也趋于平缓。 同一时期我国整体经济总量在存量和增量上的变化则是不断向上发展,这应该说计划生育政策在其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三、人口适度增长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发达国家人口缓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1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教学重点: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3.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教学难点: 1.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同一区域的自然条件往往适合发展多种农业,所以还要根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 2.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一个区域在确定农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再根据区域内部的地理分异特点,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使区域的农业发展与区域内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如: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东北地区。 该区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 二、地理条件 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3.地理条件分析 ⑴气候条件——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①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②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但是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思考: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 点拨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质上乘,再加之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施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优势。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点拨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等。 3.与我国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劣势,但是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优势。试分别举例说明。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点拨劣势主要表现为许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种植,仅能种植一些热量要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理必 修一—第四章知识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地理必修一第四章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内力作用:地震、火山爆发、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内力作用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形成大陆和洋底、山脉与盆地,奠定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格局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地壳运动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常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如: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的形成 垂直运动:它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两者的关系:两种运动是同时存在的,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的状况趋于平缓。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流水侵蚀、风力侵蚀、冰川侵蚀、海浪侵蚀 搬运作用:流水搬运、风力搬运、冰川搬运、海浪搬运 堆积作用:流水堆积、风力堆积、冰川堆积、海浪堆积 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侵蚀地貌地貌名称典型分布区 海水侵蚀地貌海蚀柱、海蚀崖基岩海岸 冰川侵蚀地貌冰斗、角峰、 U型谷、峡湾 高山高纬地区(挪威) 风力侵蚀地貌风蚀柱、风蚀蘑菇、 雅丹地貌 干旱、半干旱地区 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瀑布、沟壑纵横 喀斯特地貌(峰林、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千沟万壑、云贵高原

地下暗河、溶洞 )、丹霞地貌 黄土地貌云南路南石林、桂林山水 堆积地貌地貌名称典型分布区 海水堆积地貌沙滩沙质海岸 冰川堆积地貌冰碛湖、冰碛丘陵日内瓦湖 波德平原、东欧平原 风力堆积地貌沙丘、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 黄土高原 流水堆积地貌山麓冲积扇、 冲积平原、 三角洲出山口 中下游、 河口(入海口)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相互转换

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一、单选题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与其优越的条件密不可分,据此回答以下三题。 1?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广东省西南部 B ?地形崎岖,热量丰富 C .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 D ?经济发达,文化落后 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地区的城市数量变化,据 图完成以下三题。 1953 1980 1989 1994 1999(年) 2?图中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曲线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地不同阶段的农业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①②③④

3?图示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体现出 ( ) A .城郊农业的特点 B .农业工厂化的特点 C .绿色农业的特点 D .区域农业专业化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据此完成以下三 题。 4?珠三角与全国其它地区相比,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突出优势是( ) A. 工业基础 B. 自然条件 C. 侨乡 D. 政策 读某农业低产区(甲地区)的分布地区示意图”,完成以下两题。 x 科麻珂觀讹 5?下列措施利于甲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 ) A .大面积种植针阔混交林 B. 发展立体农业 C. 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土壤盐碱化 D .大力发展经济林木 一一苹果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四项指标占全国比重的统计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门' I 6 I 2* ]】 胪

6?图中信息说明该区( ) A. 水资源短缺 B. 农业粗放经营 C. 劳动力数量少 D. 水土流失严重 F 图是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其中甲区域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区,乙区域近年来荒漠化发展 迅速,荒漠化土地呈点状、线状分布。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7?图示区域甲是我国著名农业区,其名称是 ( ) A. 河西走廊 B. 河套平原 C. 宁夏平原 D. 渭河平原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 (位置见下图)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 110 (%) 40 _ 30 - 20 - 10? 0 — 385 笏水资源总量 g 土地面积 邑人口数量 口耕地面积

我国人口现状与经济发展范文

计划生育教育 我国人口现状与经济发展 时间:2005.01.13 地点:会议室 备课:尹浩 课题:我国人口现状与经济发展 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明确我国的人口形势与国情,领会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自觉响应国家和军队的计划 生育政策。 内容: 一、我国人口问题的回顾。 二、我国的人口现状。 三、我国人口现状带来的影响 时间:60分钟。 方法:理论讲解,课后讨论。 2001年12月29日,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主席令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从而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地位,其中第一条规定: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计划生育,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可见从党中央江主席已把人口问题放在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位置,也充分说明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是最重要的基本国情;同时,由于未来几十年,人口总数还将持续增长,所以人口形势依然严峻,丝毫不容乐观。

一、我国人口问题的回顾 (一)建国前:从奴隶社会到蒋家王朝,我国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动荡,医疗卫生条件差,人口随生产力逐步上升,没有明显的高峰及减少,在人与自然的共同作用下造成了较平衡的人口问题,因而未能提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更没有把人口的控制作为一项重要国策。 (二)建国后:计划生育经历了三起两落,形成了三次人口生育高峰。 1、1956年到1957年的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面对此次高峰,党和政府提出要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专这们也积极献策,但由于“大跃进”在人口问题上“左”的思想影响,正确的主张不但没有得到积极支持,反而受到批判,因而计划生育刚起就落了。 2、来势更猛的1962年至1965年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由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好转,全国人口突破了7亿大关,再次引起了党和国家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国家成立了计划生育办公室,可是不到两年就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人口出生又处于无政府状态。 3、1966年到1971年,6年净增1亿2千多万元,形成了第三次生育高峰。70年代以后,党和国家深感人口盲目增长带来的巨大压力,在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的亲自领导下,计划生育工作再次开展起来,但由于在人口问题上“左”的影响并没有认真清理,因而计划生育工作的声势还不够大,成效还不够明显。 4、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后,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正确人口政策,决定严格控制人口,

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我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基本的索洛模型中,我们发现,资本积累本身并不能解释持续的经济增长,高储蓄率仅仅引起经济暂时的高增长,但经济最终要达到资本与产出不变的稳定水平。为此,我们才把索洛模型扩展到另一个引起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一直以来都是关系到国家民生的一个大问题。在索洛模型中,我们推导出:在稳定状态下,投资有两个目的,一些投资用于代替折旧的资本,而另一些投资为新增加人口提供稳定状态的资本量。这就解释了持续的经济增长。在人口增长的稳定状态中,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是不变的。但是,由于工人数量以一定增长比率增长,所以总资本和总产出也必定以这一速度增长。 然而,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经常是递增的,这就减少了稳定状态下的资本存量,然而这显然是不利于经济增长的,这样的话,人口的过度增长恰恰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我国就是一个正面的例子。我国自1978年以来,由于成功地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卓有成效地将人口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有力地控制了人口增长的速度。我国人口增长速度不断降低,人口总量也趋于平缓。我国整体经济总量也在不断向上发展,计划生育政策在其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再让我们放眼全球,由于全球人口自1984年以来的过度增长,自然保护区开始受到威胁,森林开始大面积退化,大量的海洋渔业资源枯竭。这些现象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十分消极的。有关数据显示,在人口增长最慢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收入增长最快,包括:台湾,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然而,这就出现了另一个引起争议的问题。一味的控制人口增长,甚至达到人口的零增长或负增长,这样的情况对经济增长来说是不是消极的呢? 日本在五六十年代因人口增长减缓儿在经济上获益,到了八九十年代却因人口增长减缓儿导致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社会负担逐渐加重,劳动力的成本不断增加,从而拖累了经济发展,是日本逐渐失去了往昔的发展优势。日本如今因人口老化严重,经济发展裹足不前,日本因为在五十年代不曾预见五十年后的情景儿面临人口问题,我国稍有不慎也会重蹈覆辙。想到这个问题,我们不禁会想:我们在今后是不是还能保证这样高的经济增长呢? 中国在过去10年保持了每年双位数的经济增长,作为新兴市场,其中一个重要的经济长期增长因素是中年人比例较高,提供内需,也提供大量的生产力。不过,政府公布的一系列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或许暗示了中国依靠年轻动力来提升经济在未来并不容易。 中国国家统计局于4月末发布人口普查数据,现时中国人口为13.39亿,10年间增加7,390万,即年平均增长仅为0.57%,这个平均年增率数字相比1990至2000年间的1.07%大幅缩减。这显示了中央政府实行的“一孩政策”发挥作用,过往的人口过快增长势头持续得到控制。在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张为民更表示,中国未来人口增长将会继续下降,并预期在2032年前后会达到人口零增长的地步。 在整个人口普查的数据当中,对经济最富意义及启示性的莫过于中国的老年化程度。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陆31个省份的人口年岁分布为:0至14岁人口16.60%;15至59岁人口70.14%;60岁及以上人口13.26%,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8.87%。与第上一次人口普查相比,0至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6.29%,而60岁及以上年龄的人口比重则上升了2.93%。这一升一降的情况凸显出中国将于未来10年出现日益恶化的人口老年化问题。 老龄化会带来年轻劳工的缺乏,现时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仍然需要大量劳力作为支撑,尤其当固定投资占GDP近7成的情况下。另外,社会保险这个困扰全世界的问题,在中国这个老龄化社会中尤其明显。在现今社会,中年人远多于老年人,政府可以承担的起社会养老保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点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地质作用 分类主要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地球内部的热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高低起伏,形成高山和盆地 外力作用太阳能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 1、内力作用 地壳运动的两种形式及分类 形式 项目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岩层运动方向平行于地球表面垂直于地球表面 影响对岩层的影响使地壳物质水平位移,岩层发生弯曲使地壳抬升或下沉对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举例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大西洋的扩张、东非大裂谷的形成台湾海峡的形成 相互关系①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两者相伴发生②在不同区域和不同时期,以某一种运动为主③全球而言,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2、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 (1)风化作用:在水、温度及生物等的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或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 (2)侵蚀作用 流水侵蚀:使谷底、河床加宽加深,使坡面趋于破碎。 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等 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 海浪侵蚀:形成海蚀陡崖等 (3)搬运作用: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 (4)堆积作用 在流水和风力搬运的途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导致物质逐渐沉积,在沉积过程中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所以沿着水流方向我们先看到颗粒比较大的沙子,越往后沙粒越小。 流水堆积:形成冲击扇、三角洲、河漫滩平原 风力堆积:形成新月形沙丘 冰川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蚀湖等 海浪堆积:形成沙滩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1)岩浆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是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如花岗岩、玄武岩等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佳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写在题号前) 图3-4-1为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 的影响图,读图完成1—4题。 1.东北大部分地区气候属于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2、东北地区农业耕作制度是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三熟 3、东北地区农作物的生长季节是 A、4月—10月 B、10月—次年4月 C、3月---6月 D、11月—次年3月 4、适宜在东北农业基地大量种植的农作物有 A、冬小麦黄麻水稻 B、柑橘菠萝椰子 C、甘蔗水稻玉米 D、春小麦玉米甜菜 图3-4-2是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东北地区这种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有 ①有效保护了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②促使中部产粮区粮食就地转化③密切了中西部的协作关系 ④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链条,充分发挥了地区优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东北地区牧业发展的重点是 A.退耕还草、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和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B.继续加大粮食种植,提供大量饲料,发展饲养业 C.发展以屠宰为主的原料型生产 D.围绕本地区城市消费需要,发展乳畜业生产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图3—4—3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7—10题。 7、M平原最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 8、M区域发展商品粮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 9、P地具有的重要的生态环境效益是①净化空气②美化环境 ③调节气候④涵养水源⑤调节径流⑥蓄洪防旱⑦降解污染 ⑧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⑦ C、③④⑤⑥⑦⑧ D、 ①②③④⑤⑥⑦ 10、图示平原区域今后的农业发展方向应该是 A.尽快开发未垦荒地,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B.大规模退耕还湿地,完全停止粮食生产,建立自然保护区 C.全面退耕还渔,变种植业主导产业为水产业主导产业 D.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 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某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推进。图3—4—4为该区域工业发展、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1—13题。 11、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该区域工业增加值增长 缓慢,可能原因是 ①工业基础薄弱②矿产资源贫乏③劳动 力缺乏④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较低⑤ 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 ④⑤ D、①②④⑤ 12、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10年间,该区域工业生产与 生态环境发展的特点是 A、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发展 B、生态环境变化和缓 C、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D、工业稳步增长 13、近年来,该区域努力转变增长方式,采取积极措施建设和谐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呈现 又好又快局面,其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①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②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环保投入③严格限制工业化和城市化 进程,减轻环境污染④构建大城市群,增加自然环境容量⑤做好规划与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图 3—4—5是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该图回答14~16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4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word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4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 的力量》word教案 一、重点和考点 (一)课程标准 1、了解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明白得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状的要紧作用方式。 2、说明外力作用的形式及其相互关系,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 3、分析内力、外力作用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时刻和空间两方面来分析地壳变动,学会用运动的观点和进展的观点来辩证地分析地表形状的变迁。 4、结合实例,分析一个区域的内力作用、外力作用的形式和它们对地表形状的阻碍。 5、建立内力和外力辩证统一,共同塑造地表形状的观点。 6、明白得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对陆地环境的阻碍。 7、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在把握地质作用和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地观。(二)考试说明 1、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状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二、主干知识梳理 (一)内力作用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要紧是。它要紧表现为、、。 2、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和。水平运动使岩层,常形成和;垂直运动使岩层,引起。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的运动以为主,以为辅。 3、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 (二)外力作用 1、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要紧是。它对地表形状的塑造要紧有、、和四种方式。 2、在、和等因素的阻碍下,或的岩石经常发生和,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这种作用叫。 3、、、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进行破坏,叫作用,常在原地势成地貌。 4、作用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

5、外力作用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圈的岩石能够分为、、三大类。 2、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岩浆岩;裸露地表的岩石受到、、和作用,形成岩;已形成的岩石在一定和作用下发生作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岩石深处发生作用,又成为新的。那个过程称为。 三、典型例题解析 例一 2007重庆卷春分日重庆太阳高度角最大时,H大洋某岛屿正好日出。现在,两架飞机从该岛同时起飞,甲沿经线向南飞行至南极点,乙沿纬线飞行一圈,则甲比乙穿越六大板块的数目 A.多1个 B.多2个 C.少1个 D.少2个 例二 2007四川卷下图是我国某山脉东、西坡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 结合图例,推断甲处岩石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 A.沙漠 B.沼泽 C.海洋 D.苔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单元检测题

高二地理第一学期第四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3题。 1、该地所在农业生产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混合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2、限制该地所在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是 () 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 B.干旱缺水和低洼易涝 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 D.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 3、该地区农业部门拟建设水土保持林、果林、耕地、水库大坝,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A.①地—水库大坝、②地—果林、③地—耕地、④地—水土保持林 B.①地—水土保持林、②地—耕地、③地—果林、地—水库大坝 C.①—果林、②地—耕地、③地—水库大坝、④地一水土保持林 D.①—耕地、②地—水土保持林、③地—水库大坝、④地—果林 图2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2,回答4—5题。 4、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5、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图2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图3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3,回答6—8题。 6、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A.10% B.20% C.30% D.40% 7、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60年代初期B.70年代中期 C.80年代中期D.90年代后期 8、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D.进入郊区化阶段 9、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从1999年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就超过了珠江三角洲地区 B.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比珠江三角洲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多C.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 D.1997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略高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10、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读我国部分省市区1996—2004年耕地变化情况表,回答11-15题: 1996—2004年我国部分省区耕地变化情况表

有关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探讨(一)

有关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探讨(一) 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研究所有人口问题中最基本的出发点之一,因此长期以来倍受学者的关注。早在几百年前,中国著名人口思想家洪亮吉、汪士铎等人便根据当时人口、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现状,从不同角度上探讨了人口过快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以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为代表学者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角度比较系统地论证了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辨证关系,并以此为主要依据提出控制人口的现实必要性,这是建国以后学术界最早对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遗憾地是,由于受当时左倾思想的影响和干扰,人口与经济关系的学术研究便就此中断了20余年。 随着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确定、发展和完善,中国人口科学研究也随着走向恢复、不断发展和繁荣的新阶段。在过去的20年中,国内外学术界结合中国的国情,对人口与经济关系运行的机理、方式、途径等方面进行大量的深入剖析与探讨,在许多关键的人口经济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取得了一些重大的突破,并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综观过去20多年的中国人口经济问题研究过程,学术界在不同阶段中对问题研究的内容、手段、视野等方面也有着不同的特征。因此,我们将其主要研究成果划分为改革初期、深化改革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三个阶段进行文献的回顾和综述,并对未来中国人口与经济关系问题研究的重点作一展望。 一、改革初期的研究成果回顾与评述(1979~1986年) 中国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各项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客观上急需社会科学研究作为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据,因此带动了当时人口经济学的研究。学者们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指出(李竞能1999),1978年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是中国人口经济研究得以恢复的催化剂,这突出反映在三件事上:一是从思想上把原有的禁锢逐步打破,提倡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是人口增长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人口压力沉重,突出表现在失业问题极其严重,物质供应非常紧张,住房短缺,建设资金不足,使人们再也无法否认社会主义社会也会存在人口问题。三是在纠正以往政策偏差和冤假错案的过程中,出现了为马寅初、陈达和吴景超等人口学者平反的举措,引发了对社会主义人口问题的研究。①由于中国人口科学研究的恢复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国家正全面致力经济建设,其工作的重心放在实现四个现代化上,因此,改革初期阶段的中国人口与经济关系研究则更多地关注社会主义人口与经济发展的规律是什么,它的理论基础又是什么,中国人口经济运行中的重要矛盾有哪些,控制人口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又是什么,等等?在这一阶段,中国人口与经济关系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关注的内容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两种生产理论 70年代以后,中国政府已明确提出控制人口的战略,但当时实行计划生育却缺少必要的理论作为指导。改革开放以后,探讨社会主义国家控制人口的理论基础便成为人口学界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人口学界突破过去的理论禁区,对中国人口经济问题研究的重大成果是提出了两种生产理论。人类自身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经济思想的核心,这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论、《资本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论述中不难看出两种生产理论的思想。社会生产不仅包括物质资料生产,还应当包括人类自身生产,二者构成了社会生产内部的矛盾对立体,社会生产正是在互相依存、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中发展(张纯元1983;冯立天1982;李竞能等1982;梁文达1980;曹明国1982)。 关于两种生产之间的关系,大多数学者认为,在两种生产的矛盾运动中,物质资料生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人口生产最终总是适应着物质资料生产的客观要求而变动,并围绕着物质资料生产这个经济基础而变动①,也就是说,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人口的发展,人口变动必须

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研究的回顾与述评

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研究的回顾与述评[摘要]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主题,两者的关系历来 都是人口经济学家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对国内外学者在不同的经济社会背景下提出的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进行梳理和回顾,为实证研究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人口;经济;理论;梳理 人口与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础、最重要的问题,历来都是人口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领域。国内外学者在不同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对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关于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对国外而言,可简单分为三种理论,即悲观论、乐观论、相关论等;在国内的研究中,马寅初早在50年代就提出适度人口的观点,改革开放以后,张纯元、李竞能、吴忠观、田雪原等人口学家也提出了自己对于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在研究方向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大都从宏观转向微观,从人口数量转向人口质量和结构的方向。下文对国内外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研究作进一步分析。 一、国内外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研究的梳理 (一)国外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研究的梳理 国外对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研究可追溯到古希腊,在思想家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他们从政治角度探讨了人口与土地、人口与国家、人口与财富的关系,其中包含了人口与经济关系的萌芽。 到了近代,威廉·配第、魁奈、亚当·斯密、马尔萨斯、大卫·李嘉图、马克思、坎南、威克塞尔等学者在其著作中都对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研究。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是重商主义理论学说的代表人物,他在著作《税赋论》、《政治算术》中从人口数量与质量两方面论述了人口与财富的关系,而且认为人口增长是财富增长的源泉和原因。而重农主义者、法国经济学家魁奈在《人口论》、《农业国经济政策的一般原则》中则认为农业生产最重要,且财富增长才是人口增长的原因。而后,亚当·斯密继承了威廉·配第的某些思想,在《国富论》(1776年)中从人口质量方面论述了人口与资本积累的关系,但他认为人口增长与财富增长互为因果。而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则从边际收益递减法则出发,论述了人口与资本的关系,认为人口增长有可能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在此基础上,马尔萨斯于1798年发表了其代表作《人口原理》,提出了“两个公理”、“两个级数”假定、“三个论点”、“两种抑制”和“四个结论”假说,认为人口增长必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当现有的资源不能维持一个庞大的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就会被饥荒、疾病、瘟疫、贫困、战争等因素所抑制,使人口恢复平衡状态。 19世纪中叶后期,资本主义经济矛盾异常突出。马克思、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经济矛盾,展开了对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1846年)、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年)中创立了两种生产理论,阐明了人口自身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原理。马克思还在《资本论》中论述了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与资本积累的相互关系,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失业和贫困的原因,并深刻地批判了马尔萨斯关于人口与经济发展方面的理论。马克思认为人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