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CIST血管造影注射系统

ACIST血管造影注射系统

ACIST血管造影注射系统
ACIST血管造影注射系统

【实力科普】脑血管造影原来有这三种方法

脑血管造影原来有这三种方法 脑血管造影是90年代以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X射线检查技术,它是先选一入路动脉(一般选用右股动脉),通过右股动脉放置一动脉鞘,通过该动脉鞘管选用不同导管,在导丝引导下,选进所要显示的动脉,注入含碘造影剂。造影剂所经过的血管轨迹连续摄片,通过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为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下面的时间,卡姆医疗小编将首先通过两个典型案例来为大家解读一下何为脑血管造影? 以下两张图清晰得显示出了脑血管造影的情况 正常脑血管造影正位像; 正常脑血管造影侧位像 任何盲目的治疗都有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或丧失最佳的治疗时机,所以,要想实施最有效治疗的前提是弄清发病的根本原因。而全面的脑血管造影就是明确诊断的最佳选择。下面小编就通过两个典型的病例带大家了解一下脑血管造影是如何运用在实际临床治疗中的。 典型病例一: 患者,女性,62岁。发作性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经全脑血管造影诊断为左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对患者采取介入治疗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术后再次造影显示狭窄段血管完全扩张至正常,患者缺血缺氧的脑组织获得了正常血液供应。术后6个月随访,无中风再发作。

术前:左侧大脑中动脉主干严重狭窄术后:左侧大脑中动脉主干恢复正常形态 典型病例二: 患者,男性,49岁。头晕、右侧肢体无力、言语笨拙6个月。经全脑血管造影诊为左颈内动脉狭窄,对患者采取介入治疗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术后造影显示狭窄段血管扩张至正常范围,患者缺血缺氧的脑组织获得了正常血液供应。术后12个月随访,无中风再发作。 术前:左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术后:狭窄段血管扩张满意术后:颈内动脉支架影像 卡姆医疗小编相信,以上两个典型病例的介绍已经可以帮助大家对脑血管造影有一个较为简单的了解了。其实,诊断脑血管疾病时有三个常用的脑血管造影方法。第一种是核磁共振机所做的脑血管造影(MRA),第二种是CT机所做的脑血管造影(CTA),第三种是需要大腿根部股动脉插管进行的,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下完成的脑血管造影(DSA),三种造影方法各有特点。 MRA的特点是无创,甚至可以不需要注射造影剂就可以完成,可以在行核磁共振检查时同时进行,但是分辨率是最差的,可以作为一种筛查的方法。CTA也是一种无创的方法,需要注射含碘的造影剂,在做之前需要了解肾功能情况(造

Eagle-E医用血管造影系统说明

Eagle-E血管造影系统

Eagle-E血管造影系统是TCL医疗集团的高端血管造影机,采用了灵活的落地式机架、200kHz超高频高压发生器、全球顶级的旋转阳极球管、高达百万像素的图像分辨率,兼容心血管介入、神经内外科介入、外周大血管介入、消化系统疾病介入、妇科泌尿系统疾病介入、肿瘤介入等各科室介入手术。 1. 全功能性的兼容设计: Eagle-E的独特设计使它可以充分满足不同科室介入手术的需要,大尺寸C臂开口和宽广的C臂弧深能帮助医生获得更多角度的投照体位。智能的床旁控制系统,将机架和C臂的运动控制功能全部集中起来,帮助医生更加专注于手术,不必为设备的调控问题分散精力。12英寸影像增强器有大小不同三个视野,医生可以根据病患的情况自由选择合适的视野尺寸。标配的多功能软件包具有高清路径图功能,实时DSA功能,以及强大的血管狭窄百分比测量功能,为医生提供真实可见的参考数据。无论是从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能充分确保医生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复杂的介入手术。 临床适用范围包括心血管介入、神经内外科介入、外周大血管介入、消化系统疾病介入、妇科泌尿系统疾病介入、肿瘤介入等,应用范围从骨科的椎体成形术、妇产科的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消化科的ERCP,到外周介入的肿瘤栓塞化疗和血管跟踪造影、神经介入的血管瘤弹簧圈植入和动静脉畸形治疗、心脏介入的冠脉造影及PTCA、射频消融术、先心病封堵、起搏器植入等各科室介入治疗。

2. 落地式机架: 为适合不同科室的需要,Eagle-E设计上采用的是落地式机架,落地式的设计避免了天轨消毒的麻烦,充分保障手术的无菌环境要求。同时也免去了医院层流设计的麻烦,而且安装时对场地的要求也相对较少,减少了医院装修场地的费用。 落地式机架,不仅可以单轴转动,更可以多轴联动,且多轴是围绕一个空间的等中心点进行运动的,占地面积小,覆盖面积广。所有的机械运动包括床的运动都可以通过床边的手柄来完成。无论灵活性,稳定性,安全性还是操作的方便性都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临床要求。

脑血管造影技术简介

脑血管造影技术简介 发表时间:2008-08-01 发表者:徐斌 (访问人次:3342) 脑血管造影技术简介 【造影技术】 一、 操作步骤 1、手术者戴帽子和口罩,刷手消毒后穿无菌手术衣。 2、Seldinger动脉插管技术:常规消毒、铺巾后,局麻下行股动脉穿刺(穿刺点在腹股沟韧带下方1.5~2cm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拔出针芯后见血喷出,轻柔地将穿刺针沿动脉腔推入1~2cm,引入导引钢丝后退出穿刺针,通过导引钢丝送入导管鞘(内含扩张管),导管鞘固定后将导引钢丝和扩张管一起拔出。 3、经导管鞘插入造影导管(导管内肝素盐水充盈),在透视下将导管分别送入左、右颈内、外动脉和椎动脉(亦可根据具体要求选择插入动脉),注入少量造影剂证实导管头端所在位置。 4、将导管连接到高压注射器,进行造影和摄片。 二、 注意事项 1、整个造影导管系统必须密闭(注意排空气泡),并连接生理盐水加压冲洗装置行持续冲洗,以防导管内外壁附壁血栓形成。 2、每隔10~15分钟,用1:25的肝素液冲洗导管腔。对于动脉硬化严重、操作时间较长和使用同轴导管系统的病人,应进行全身肝素化(手术开始时, 3000u~5000u,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每小时1000u~2000u,静脉推注),以防血栓形成。必要时每隔1小时测量凝血情况,以调整肝素的用量。新生儿、手术后患者不用全身肝素化。 3、选择性造影时,操作导管手法应轻柔、快慢有度,遇有阻力或不明情况时,应在透视下注射少量造影剂来明确判断,对动脉硬化严重或先天、后天异常者,应作主动脉弓造影,了解颈动脉、椎动脉开口及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切忌强行用力,造成血管内膜撕裂、粥样斑块脱落等并发症。 【检查要求】 1、注射造影剂后,常规摄正、侧位片,必要时可加左、右斜位等特殊角度摄片。 2、颅内动脉瘤病人,需行四血管造影(双侧颈内动脉、双侧椎动脉);动静脉瘘者需行六血管造影(加双侧颈外动脉)。 3、压颈试验:压迫患侧颈动脉,行对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造影,以了

医学影像各种检查方法

医学影像各种检查方法、部位的中英文对照 头部急诊平扫 Emergent Head Scan 头部急诊增强 Emergent Head Enhanced Scan 头部平扫 Head Routine Scan 头部增强 Head Enhanced Scan 眼部平扫 Orbits Routine Scan 眼部增强 Orbits Enhanced Scan 内耳平扫 Inner Ear Routine Scan 内耳增强 Inner Ear Enhanced Scan 乳突平扫 Mastoid Routine Scan 乳突增强 Mastoid Enhanced Scan 蝶鞍平扫 Sella Routine Scan 蝶鞍增强 Sella Enhanced Scan 鼻窦轴位平扫 Sinus Axial Routine Scan 鼻窦轴位增强 Sinus Axial Enhanced Scan 鼻窦冠位平扫 Sinus Coronal Scan 鼻窦冠位增强 Sinus Coronal Enhanced Scan 鼻咽平扫 Nasopharynx Routine Scan 鼻咽增强 Nasopharynx Enhanced Scan 腮腺平扫 Parotid Routine Scan 腮腺增强 Parotid Enhanced Scan 喉平扫 Larynx Routine Scan 喉增强 Larynx Enhanced Scan 甲状腺平扫 Hypothyroid Routine Scan 甲状腺增强 Hypothyroid Enhanced Scan 颈部平扫 Neck Routine Scan 颈部增强 Neck Enhanced Scan 肺栓塞扫描 Lung Embolism Scan 胸腺平扫 Thymus Routine Scan 胸腺增强 Thymus Enhanced Scan 胸骨平扫 Sternum Routine Scan 胸骨增强 Sternum Enhanced Scan 胸部平扫 Chest Routine Scan 胸部薄层扫描 High Resolution Chest Scan 胸部增强 Chest Enhanced Scan 胸部穿刺 Chest Puncture Scan 轴扫胸部穿刺 Axial Chest Punture Scan 上腹部平扫 Upper-Abdomen Routine Scan 中腹部平扫 Mid-Abdomen Routine Scan 上腹部增强 Upper-Abdomen Routine Enhanced Scan 中腹部增强 Mid-Abdomen Routine Scan 腹部穿刺 Abdomen Puncture Scan 轴扫腹部穿刺 Axial Abdomen Puncture Scan 颈椎平扫 C-spine Routine Scan

最新飞利浦FD20平板血管造影系统描述简介教学提纲

飞利浦FD20(Allura Xper FD20)大平板血管造影系统 简介 设备图片 一、荷兰飞利浦FD20平板血管造影系统的作用。 放射介入检查和治疗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它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所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检查和治疗,适用于对心脏、肝脏、脑血管、消化道、输卵管、泌尿系等系统或脏器的病变部位疾病进行检查与治疗,已经成为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主流和现代医院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平板血管造影系统正是放射介入检查和治疗的必备设备,飞利浦FD20平板血管造影系统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 飞利浦大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FD20):具备1125mA功率,125KV电压、具有电动操作功能,数字减影功能和“路途”功能,具有步进、旋转功能,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非常好,具备医学影像管理系统(刻录、永久保存病人影像资料)。它的引进,

极大地拓宽了医院放射介入检查和治疗范围,提高医院放射介入检查和治疗的技术水平,为广泛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二、飞利浦FD20平板血管造影系统具有哪些优特点? 飞利浦 FD20平板血管造影系统是配备了全新第二代数字化大平板技术的最新机型;其第二代大平板与第一代相比探测层的厚度增加了38%,探测能力更加强大;象素尺寸更小,大大提高了图像的分辨率;信息量及图像质量是同类产品的4倍;配备最优的射线防护体系,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病人和操作人员的辐射伤害。 三、飞利浦FD20平板血管造影系统具有哪些高级功能? 1、具有软组织成像功能; 2、实时介入穿插引导; 3、减影下肢动脉跟踪血管造影; 4、旋转血管造影; 5、三维重建(3D-RA); 6、三维路图(3D Roadmapping); 7、三维与CT/MR图像融合技术。 四、飞利浦FD20平板血管造影系统适用于哪些患者? 心内科:可开展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CA)、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等手术。

机房辅助设备选型指南

机房辅助设备选型指南 机房辅助设备在机房设计运行中起着主要辅助作用,保证机房的正常运行。其主要由定压装置、水处理器、软水器、过滤器、水箱、平衡阀等设备组成。 1 定压装置选型指南 工程设计时只要算出系统水体的膨胀容积(升)及提出要求的定压点设定值即可从规格表中选型。 1、系统水体的膨胀容积V0=0.0006△tVA1.1~1.2 式中:0.0006——水的体积膨胀系统(L/℃) △t——系统水体正常运行时温度波动范围,建议取10℃ VA——加热设备、系统配管及末端装置总的水容量(升)建议按实计算 1.1~1.2——低限储水量10~20% 初设阶段本厂推荐经验公式Vn=0.345Q (升) 式中:Q-系统总的热功率(kW) 2、定压点设定值P0由于工程设计者酌情确定。(mH20或MPa) 一般为系统最高点加1m 设计重要提示: (1)本装置应置于地下室热力间或技术夹层内。北方地区切忌露天设置,因其上均系小口径配管易冻杯,影响正常工作。如需露天设置,则必须采取严格的防冻措施。 (2)供电要求稳妥可靠,否则应采取技术措施。220V,50H2,电机功率视P0而定,见第7页泵性能曲线。 (3)排气管与膨胀管均应连于循环泵吸入侧回水总管上,按水流方向先接排气管20相距2米以上处再接膨胀管19,即回水先流经排气管接点再流经膨胀管接点(定压点)。 (4)补水管连接处只要求≥0.05MPa压力即可,若补水压力达不到此要求时,则要辅以其他技术措施。 (5)输入电流220V 50Hz 2 电子水处理器选型指南 工况选择原则: 流量(m3/h) 接管尺寸(cm) 磁场强度(Wb) 输入功率(kW) 工作压力(MPa) 水质(硬度、碱度、PH值、氯离子、浊度、浓缩倍数等) 外型尺寸(mm)长宽高 重量(kg) 此外,在选用水处理器时,除前述水质外,还应注意考虑: (1)根据所需要处理的水量来选择水处理器的规格,为了保证效果,一般需要采用全流量通过水处理器。内磁水处理器对通过流速有要求,最低不应小于1.5m/s。静电和电子水处理器,要求通过处理器时,必须有一定的停留时间,可以在额定处理水量的±20%左右范围内选用,一般不影响处理效果;

血管造影摄影体位归纳总结教学文案

血管造影摄影体位归 纳总结

精品资料 颈内动脉造影常规体位是标准的正侧位。透视矫正体位时-- 正位为两岩骨对称位于眼眶内下2/3, 侧位为水平侧位两外耳孔重合,必要时倾斜X线球管。对于动脉瘤等某些病变,可加照斜位。 15°~30°的斜位,以显示动脉瘤的根部。 左前斜60°~65°位可使主动脉弓、颈动脉及椎动脉清晰显示且彼此分离; 70°左或右后斜位,可使颈内与颈外动脉起始部分离; 30°斜位可较好分辨颈内动脉虹吸部。 椎动脉造影常规位是标准的侧位,汤氏位及华氏位。 透视下矫正体位,汤氏位时增强器向头端倾斜30°~50°,两岩骨位于两眼眶的上缘,可见枕骨大孔;侧位为水平侧位两外耳孔重合。8°后前斜位可使上矢状窦与中线静脉系统分离;25°左或右前斜位可显示乙状窦与颈静脉球。DSA的成像方式:常规脉冲方式,2~3帧/s,曝光至静脉窦显示为止。不配合易动者可选用超脉冲方式,25帧/s。 颈总动脉摄标准正位和侧位后,取左、右前斜位15°~30°。 颈外动脉造影取正位和侧位,根据颈外动脉分支的解剖走向加摄不同角度的左或右前斜位或头足、足头位,以完全显示病变而无重叠现象。采用DSA脉冲方式成像,每秒2~3帧,曝光至静脉期显示。 肺动脉造影常规采集正侧位影像,肺栓塞者加斜位。 支气管动脉造影常规采集正位影像,必要时加摄侧位或斜位。 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胸廓内动脉常规正位即可,必要时加照15°~30°的斜位。造影选用DSA的脉冲方式成像,采像帧率2帧/s 上腔静脉成像常规取正位,为了多方位观察上腔静脉阻塞的情况及侧支循环的情况,可采集或侧位或斜位图像,便于确切诊断及介入治疗。 左心室造影:通常取右前斜位30°或加向头斜20°~30°位,及左前斜位60°或加向头倾斜30°位摄影,后者对室间隔和侧后壁显示较好。主要是观察左心室功能,心室壁病变及二尖瓣功能等。 左冠状动脉造影:一般是多角度方位双向球管摄影: A:侧位增强器左前斜40°~60°,正位增强器右前斜30°~50°; B:侧位增强器左前斜20°~25°,足倾位20~35°,正位增强器右前斜65°~70°,头倾位20°~25°; C:侧位增强器左前斜20°~25°,头倾位15°~20°;正位增强器右前斜45°~55°,足倾位15°~20°。 上述三组正、侧位球管的多方位曝光采集成像,基本上解决了左冠状动脉主干及分支的满意显示,使冠脉的病变充分暴露出来。 右冠状动脉造影,一般取两个相互垂直的位置即可,常用侧位增强器左前斜45°~55°,正位增强器右前斜35°~45°。 冠状动脉造影:两个相互垂直角度摄影及头倾位和足倾位复合角度采集成像。冠状动脉造影一般取左前斜位和右前斜位。旋转的角度要在透视下选择决定,决定倾斜的角度多少,与心脏位置类型(横位心、垂直位心等),心脏大小,左右心室增大情况和比值,横膈位,冠状动脉开口位置、分支和分布型式等因素有关。因此标准倾斜角度的多少是相对的,应根据病人的情况具体确定。左冠状动脉近段分支较多,相互重叠,往往在常规位造影后根据具体情况加照头倾或足倾,再复合左或右前斜位,才能使其分开,并进行多方位观察。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各种血管造影成像区别

三种常用血管影像学检查的简介 1、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是对血管和血流信号特征显示的一种技术。MRA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与CT及常规放射学相比具有特殊的优势:它不需要使用对比剂,流体的流动即是MRI成像固有的是生理对比剂。流体在MRI影像上的表现取决于其组织的特征,流动速度、流动方向、流动方向、流动方式及所使用的序列参数。 常用的MRA方法有时间飞越(time of flight,TOF)法和相位对比(phase contrast,PC)法。三维TOF法主要优点是信号丢失少,空间分辨率高,采集时间短暂,它善于查出有信号丢失的病变如:动脉瘤、血管狭窄等;二维TOF法可用于大容积的筛选成像,检查非复杂性漫流血管;三维PC法可用于分析可疑病变的细节,检查流量与方向;二维PC法可用于显示需极短时间成像的病变,如单视角观察心动周期。 2、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是静脉内注入对比剂后行血管造影CT扫描的图像重组技术,可立体地显示血管造影。主要用于:头颈血管、肾动脉、肺动脉、肢体血管等。对中小血管包括冠状动脉均可显示。CTA所得信息丰富,无需插管,无创伤,只需静脉注射对比剂即可检查;因此是目前较为实用的检查方法。CTA 应用容积再现技术可获得血管与邻近组织的同时立体显影。仿真血管内镜可以清楚显示血管腔,可用于主动脉夹层和肾动脉狭窄等。 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得血管显影清晰的成像技术。根据将对比剂注入动脉或者静脉而分成动脉DSA(intra-arterial DSA,IADSA)和静脉DSA(intravenous DSA,IVDSA)。由于IADSA 血管成像比较清楚,对比剂用量较少,是目前主要选用的办法。 DSA适用于心脏大血管的检查。对心内解剖结果异常、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主动脉缩窄和分支狭窄以及主动脉发育异常等显示清楚。对冠状动脉也是最好的显示方法。显示颈段和颅内动脉清楚,常用于颈段动脉狭窄或者闭塞、颅内动脉瘤、动脉闭塞和血管发育异常,以及颅内肿瘤供血动脉的观察等。对腹主动脉及其分支及肢体大血管的检查,DSA同样也有效果。

制冷系统中的辅助设备

制冷系统中的辅助设备 一、油分离器与集油器 (一)油分离器的作用在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经压缩后的氨蒸汽(或氟利昂蒸汽),是处于高压高温的过热状态。由于它排出时的流速快、温度高。汽缸壁上的部份润滑油,由于受高温的作用难免成油蒸汽及油滴微粒与制冷剂蒸汽一同排出。且排汽温度越高、流速越快,则排出的润滑油越多。对于氨制冷系统来说,由于氨与油不相互溶,所以当润滑油随制冷剂一起进入冷凝器和蒸发器时会在传热壁面上凝成一层油膜,使热阻增大,从而会使冷凝器和蒸发器的传热效果降低,降低制冷效果。据有关资料介绍在蒸发表面上附有0.1mm油膜时,将使蒸发温度降低2.5℃,多耗电11~12%。所以必须在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设置油分离器,以便将混合在制冷剂蒸汽中的润滑油分离出来。 (二)油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大家都知道,汽流所能带动的液体微粒的尺寸是与汽流的速度有关。若把汽流垂直向上运动产生的升力与微粒的重量相平衡时的汽流速度称为平衡速度,并用符号ω表示。则显然当汽流速度等于平衡速度时,则微粒在汽流中保持不动;如果汽流速度大于平衡速度时则将微粒带走;而当汽流速度小于平衡速度,微粒就会跌落下来,从而使油滴微粒制冷剂汽流中分离出来。 油分离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就是利用润滑油和制冷剂蒸气的密度不同;以及通道截面突然扩大,气流速度骤降(油分离器的筒径比高压排气管的管径大3~15倍,使进入油分离器后蒸气的流速从原先的10~25m/s 下降至0.8~1m/s);同时改变流向,使密度较大的润滑油分离出来沉积在油分离器的底部。或利用离心力将油滴甩出去,或采用氨液洗涤,或用水进行冷却降低汽体温度,使油蒸汽凝结成油滴,或设置过滤层等措施来增强油的分离效果。 (三)油分离器的形式和结构目前常见的油分离器有以下几种:洗涤式、离心式、过滤式、及填料式等四种结构型式,下面分述它们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洗涤式油分离器洗涤式油分离器适用于氨系统,它的主体是钢板卷焊而成的圆筒,两端焊有钢板压制的筒盖和筒底。进汽管由筒盖中心处伸入至筒下部的氨液之内。进气管的下端焊有底板,管端四周开有出气孔,以免高压蒸气直接冲击筒底,使已沉淀的润滑油搅动浮起。筒内进气管的中部(位于液面之上)管壁上还开有平衡孔,其作用是当压缩机停车时平衡排气管路、油分离器、冷凝器三者之间的压力,特别是在压缩机发生事故时,可以防止因冷凝器的高压将油分离器中的氨液压回压缩机,造成更大事故。在进气管

CT血管造影及CT灌注成像在慢性脑供血不足中的临床应用

文章编号 1007-9564(2008)06-0827-03 CT血管造影及CT灌注成像在慢性 脑供血不足中的临床应用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 高 轩 陈荔枝 李永秋 刘海霞* 吴秀玲 马建国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CT灌注成像;慢性脑供血不足 摘要 目的 应用CT血管造影(C TA)及CT灌注成像(C TPI)技术对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进行检查,同时选择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选取CCCI患者39例,正常对照35例,均在相同技术参数下完成CTA及CT PI检查,对二组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在慢性CCCI患者中颅内段前循环狭窄最常见。应用CTPI可对部分严重血管狭窄CCCI患者进行诊断,发现梗死前病灶,筛选高危患者。结论 部分CCCI患者在无卒中发作时,也存在明显的局部脑低灌注区,且与血管狭窄的严重程度正相关,运用CT PI可早期发现异常低灌注。T TP是最为敏感的指标。为早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在导致脑梗死的严重血流下降和正常脑血流之间存在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状态,但并未达到可导致脑组织急性坏死的阈值。也有将其称为脑梗死前期。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o ry insufficiency,CCCI)即是处于这一时期的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病,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狭窄和/或低灌注,导致脑血流量轻度低于脑生理需要,引发波动性头晕、头痛、头沉等自觉症状,而无明确的神经缺失体征的疾病。由于影像学无特异病灶,目前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及血管狭窄[1],对于反映疾病实质的脑低灌注研究,国内外鲜有报道。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使脑梗死前期的诊断成为可能[2]。本研究主要利用CT血管造影(CT A)及CT灌注成像(CT P I)对CCCI患者血管狭窄及脑部低灌注情况进行评价,同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为CCCI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提高CCCI的检出率。从而使其得到早期有效治疗,将脑梗死控制在梗死前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8月 2008年2月就诊于唐山工人医院神经内科及体检中心健康查体者,结合眼底检查、T CD、CT/M RI等辅助检查,经临床分析,诊断为CCCI患者39例作为观察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45~78岁,平均(67.9 9.8)岁,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日本2000年版的诊断标准[1],同时选取正常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48~77岁,平均(66.6 9.5)岁。对照组年龄、性别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CCCI诊断标准 头晕,头痛,头沉等自觉症状。 有支持脑动脉硬化的所见包括伴有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等,或有时可闻及脑灌注动脉的血管杂音。 没有脑损伤的局灶定位体征。 CT/M RI无血管性器质性脑改变。 排除其他疾病造成的上述自觉症状。 年龄原则上>60岁(可放宽到45岁以上)。 脑循环确认脑血流低下。 DSA或T CD提示脑灌流动脉有狭窄或闭塞。以上1~5项为必备条件。排除严重肝、肾、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及内分泌系统原发性疾病患者。1.3 设备与方法 患者需禁食4~6h,检查开始前于患者前臂静脉内放置18~20G套管针,应用荷兰Phillip公司生产的Brilliance64排螺旋CT扫描机扫描,进行10mm层厚、10mm 层间距自颅底至半卵圆中心层面轴位扫描,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以5.0ml/s速度先快速注入35ml碘造影剂(优维显),随后以相同速度注射15ml生理盐水,于对比剂注射开始同步动态扫描50s,扫描速度0.35s/360 ,间隔时间1s,扫描条件为管电压120kV,管电流80mA。扫描结束后可将重建的120幅动态图像传输到工作站,使用Bra in Per fusio n专门软件包进行后处理。对所有患者均选取基底节层面及脑桥层面为感兴趣层面,采用手绘感兴趣区(r eg io n of interest,RO I)法,基底节层面在大脑前动脉供血区(1区)、大脑中动脉皮层支供血区(2区)、深穿支供血区(3区)、大脑后动脉供血区(4区),脑桥层面选取桥脑部位(5区)进行标记,左右对称区采用镜像方法,测量所有区域的脑血流量(cerebra l bloo d flo w, CBF)、脑血容量(cerebra l blo od v olume,C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 ansit time,M T T)和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 T P)。计算同组各区各参数的均值及标准差,列入表格进行统计。头部动脉成像常用容积显示法(v olume r endering,VR)与M PR相结合的成像方案,从前(A)、后(P)、上(S)、下(I)、左(L)、右(R)多个方位观察颅内各血管段并存储图像,发现病变随时记录。颅内动脉主干发现狭窄或动脉瘤与临近血管关系显示不清时,加用高级血管分析软件(adv anced vessel ana-l ysis,A VA)进行血管分析,测量狭窄度或病灶大小。 1.4 统计学方法 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分析前进行必要的变量代换及编码。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及两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2检验,检验水准 = 0.05。应用SA S6.12统计软件处理。 2 结果 2.1 CT A检查观察组血管狭窄的分布特点 39例中颅内段前循环动脉狭窄22例(56.4%),其中颈内动脉闭塞,异常血管网形成(烟雾病)1例(见图1);颅内段后循环动脉狭窄15例(38.5%);颅外段前循环动脉狭窄18例(46.2%);颅外 827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年6月第11卷第6期*影像中心

制冷系统辅助设备

第6章制冷系统辅助设备 在制冷系统中,制冷设备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完成制冷循环所必不可少的设备,如冷凝器、蒸发器、节流机构等;另一类是改善和提高制冷机的工作条件或提高制冷机的经济性及安全性的辅助设备,如分离与贮存设备、安全防护设备、阀件等 6.1 制冷系统流程 由于用途不同,各种制冷装置的系统流程和设备配置不尽相同,下面以大家比较熟悉的热泵型冷水机组和小型冷库来说明制冷系统流程和制冷系统元件。 6.1.1 热泵型冷水机组 热泵型冷水机组又称为冷暖型冷水机组,在夏季向空调系统提供冷冻水源,而在冬季可向空调系统提供空调热水水源,或直接向室内提供冷风和热风。 冷暖型机组主要通过在机组内增加一个四通换向阀即可改变制冷剂的流动路线,冷凝器变为蒸发器,蒸发器变为冷凝器。图10-1为热泵型风冷式冷水机组的工作原理图,其中实线为制冷回路,虚线为制热回路。 制冷回路流程: 制热回路流程: 6.1.2 小型冷库 图10-2为水冷式小型冷库氟利昂制冷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实际装置与制冷循环原理图无本质上的差别,只是考虑运行中的安全问题而加了一些辅助装置,他们的作用是: 分液头使制冷剂均匀地分配到蒸发器的各路管组中。 压力控制器压缩机工作时的安全保护控制装置。 油分离器把压缩机排气中的润滑油分离出来,并返回到曲轴箱去,以免油进入各种热交换设备而影响传热。 热气冲霜管定期利用压缩机本身产生的高温蒸汽,直接排到蒸发器内,加热蒸发器而除霜。 冷却塔利用空气使冷却水降温,循环使用,节约用水。 冷却水泵冷却水循环的输送设备 干燥过滤器除去冷凝器出来液体中的水份和杂质,防止膨胀阀冰堵或堵塞。 回热器过冷液体制冷剂,提高低压蒸汽温度,消除压缩机的液击。 电磁阀压缩机停机后自动切断输液管路,防止过多制冷剂流入蒸发器,以免压缩机下次启动时产生液击,起保护压缩机的作用。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什么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通过电子计算机进行辅助成像的血管造影方法,是70年代以来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崭新的X 线检查新技术。它是应用计算机程序进行两次成像完成的。在注入造影剂之前,首先进行第一次成像,并用计算机将图像转换成数字信号储存起来。注入造影剂后,再次成像并转换成数字信号。两次数字相减,消除相同的信号,得知一个只有造影剂的血管图像。这种图像较以往所用的常规脑血管造影所显示的图像,更清晰和直观,一些精细的血管结构亦能显示出来。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诊断脑血管病有何意义? 因为 DSA 像,还可测定动脉的血流量,所以,目前已被应用于脑血管病检查,特别是对于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定性定位诊断,更是最佳的诊断手段。不但能提供病变的确切部位,而且对病变的范围及严重程度,亦可清楚地了解,为手术提供较可靠的客观依据。另外,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DSA 可清楚地显示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侧支循环建立情况等,对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进一步查明导致出血的病因,如动脉瘤、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等。 总之,DSA 对脑血管病诊断,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诊断方法。然而,由于它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所以对脑血管病不应作为首选或常规检查方法,需要掌握好适应症和禁忌症,并做好有关准备工作。 什么叫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适应症及禁忌症如何?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通过计算机把血管造影片上的骨与软组织的影像消除,仅在影像片上突出血管的一种摄影技术。 适应症: ①颅内血管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栓塞、狭窄、闭塞性疾病、动脉病、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等。 ②颅内占位性病变,如颅内肿瘤、脓肿、囊肿、血肿等。 ③颅脑外伤所致各种脑外血肿。 ④手术后观察脑血管循环状态。 禁忌症: ①对造影剂过敏者。 ②严重高血压,舒张压大于110mmHg(14.66kPa)者。 ③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 ④近期有心肌梗塞和严重心肌疾患、心力衰竭及心律不齐者。 ⑤甲状腺机能亢进及糖尿病未控制者。

Artis zeego血管造影系统使用体会

Artis zeego血管造影系统使用体会 我院手术室于2011年引进西门子Artiszeego血管造影系统,经过几年来的使用和探索,取 得点滴经验体会,在此分享,期待指教提高! Artis zeego血管造影系统采用智能机器人8轴位落地机架设计,可实现在手术中机架的轻松 定位,手术医生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意选择C臂的位置在患者的左侧、右侧还是头侧,通过多 角度“随意”旋转,显示复杂解剖结构,使介入手术医生能够从各个方向精确观察血管和病变。医师在执行“复杂随意”的C臂移动的同时,还可以使患者检查床倾斜成像,床面旋转成角, 极大的方便了介入过程中的医师工作,实现了按照检查医生的实际需要进行灵活定位的愿望,这在传统的C臂系统多数是无法实现的。另外,灵活可调的工作高度、等中位高度调整,不 但为操作带来方便,而且减轻了手术医生因“穿戴整齐”长时间手术而导致的疲劳,这与传统 C臂系统相比,它的操作确实更简便快捷、精准实用。安全方面,设备还采用了全方位的安 全防护设计,防撞系统灵敏度高,为术者和患者提供安全保障。机械灵活多变的同时,该机 最大的临床优势还在于能够提供大容积的3D成像和大容积的DynaCT断层成像。例如在肿瘤 的化疗栓塞或活检过程中可以获得整个腹部或肝脏的影像、在神经外科动脉瘤的治疗中可以 通过3D重建“人机互找”定位、口腔外科三叉神经痛的射频治疗,可以通过DynaCT的骨窗重 建图像,精准定位颅底卵圆孔,达到精准穿刺目的等。因为它独特的大平板多级变焦技术, 可提供更广泛的颅骨、颈部和脊椎成像,使它在脊柱外科和血管外科的大范围图像需求方面 越来越尽如人意,因此说Artiszeego在血管造影技术和应用方面引领了新的潮流,可以极大 的满足介入科、血管外科、心内外科、神经外科等各临床介入诊断和治疗的多方面需求。 具体使用中,首先,由于整机智能化程度的比较高,要求技术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 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密切观察机器的运行情况和屏幕上的随机提示,注意培训和协 调手术医生的具体操作;其次,机器人技术带来巨大灵活性的同时,由于机械系统采用了全 方位的安全防护设计,防撞系统灵敏度高,要求操作医师在执行“复杂随意”的C臂或者床面 移动的同时,必须小心谨慎,密切注意机架周边障碍物是否影响、平板探测器和机头与患者 间的相对距离等,否则,如至预警系统的警示于不顾的话,系统极容易保护锁机,原则上, 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平板探测器或者机头与病人的贴近距离应大于10公分以上。 同时由于多轴系统的运用,3D旋转过程中的噪声和运动模糊也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做好术中检查辅导,尽量减少由此带来的重建困难而影响图像质量。 总之,Artiszeego是首款基于机器人技术的多轴机架系统,配备先进的图像处理功能,独创 性的大容积平板CT重建功能、三维立体定位穿刺引导、三维路径图导航、组织分量引擎、DynaCT等具有前瞻性的最先进临床功能,为医生术前诊断、术中计划、术后评估以及学科研究提供了精确、高效的一体化平台。

介入血管造影(DSA)适合哪些治疗

介入血管造影(DSA)适合哪些治疗 *导读:选择性血管造影及栓塞治疗,肿瘤化疗,血栓溶解, 血管成型术.…… 1、选择性血管造影及栓塞治疗 用于诊断与鉴别诊断,显示病变的供应动脉及引流静脉,中断病变的血液供应,术前栓塞使肿瘤缩小,减少术中出血。适应于以下病变: ●头颈部: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硬化、蛛网膜下腔出血、动静脉漏、脑海绵状血管瘤、脑膜瘤、胶质瘤、海绵窦漏(包括外伤性)、血栓性脉管炎、头颈部化学感受器瘤、鼻咽癌、鼻咽纤维血管瘤等。 ●脑部:①支气管动脉系统:肺癌术前血管造影及栓塞治疗、急性大出血缺乏手术条件、反复大咯血经内科治疗无效或已手术治疗又发生反复大咯血。②肺动脉系统:肺动脉病变所致大咯血、各种原因所致动脉瘤、肺动静脉畸形。 ●肝脏疾病:原发性肝癌的术前、术后造影和栓塞治疗、肝转移瘤、肝血管瘤、动脉瘤、动静脉瘤、肝外伤等。 ●胃肠道疾病:胃十二指肠出血、胃十二指肠假性动脉瘤、肝硬化门脉所致的食管静脉曲张。 ●脾脏疾病:各种原因所致的脾肿大并发脾功能亢进、各种原因

所致的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脾破裂、脾肿瘤。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外伤、肾动脉瘤、肾动静脉漏、前列腺术后出血、子宫肿瘤、膀胱肿瘤出血、卵巢肿瘤。 ●四肢疾病:四肢动静脉畸形、先天性动脉瘤、动静脉漏、部分骨肿瘤。 2、肿瘤化疗 主要用于晚期或不能手术的恶性肿瘤,也可在放疗期间作插管局部化疗,如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盆腔恶性肿瘤、肺癌。 3、出血性疾病的区域性灌注 ●上消化道出血:食管黏膜撕裂伤、弥漫胃黏膜出血(多为应激性出血)、出血性胃炎、酒精中毒性胃炎等、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吻合口溃疡出血、术后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小肠、结肠溃疡、炎症、肿瘤、动静脉漏等。 4、血栓溶解 小剂量灌注链激酶溶解血栓,使血供再通,适应于:上下肢动脉、髂动脉、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术后血管移植物闭塞、肺动脉栓塞、静脉血栓闭塞、人工透析瘘管分流血栓形成。 5、血管成型术 将胶囊导管置于狭窄的血管处,进行扩张,改善狭窄处的血液循环,适应于: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引起的头颈部动脉狭窄或闭塞,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搭桥术后、血管肌纤维不良所致的四肢动脉狭窄。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摘要】分别通过年投资收益率法和投资回收期法对A医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2005至2010年的运行效益进行分析,以了解其投资回收情况,判断设备成本是否已完全收回,从而为医院今后的设备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投资收益率;投资回收期 如何将大型医疗设备利用好、实现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大化是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的一项课题[1]。A医院从2005年开始每月对医院的部分大型设备进行效益分析,这对医院的经济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帮助设备使用科室找准问题,为院领导和设备主管部门进行资产调控以及设备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A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于2010年年底达到折旧年限,为了解设备总的运行效益情况,现通过对设备折旧费、人力成本、耗材支出、药品费等数据的综合计算,得到设备的年投资回收率和运行状态评价,以及投资回收期和回本期效益评价,从而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1基本情况 A医院于2004年9月份以563.75万元人民币购入一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型号为AXIOMARTISTA,经过近3个月的安装调试及试运行,于2005年初正式投入使用。按医院新财务制度的规定,医用X线设备的折旧年限为6年,为此,该设备于2010年年底达到折旧年限,目前该设备仍在运行中。现拟从经济效益方面入手,对其折旧年限内的运行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以了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运行效益如何,以及其投资成本是否已全部收回。 2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2.1资料来源本文收集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运行有关资料中,设备原值、维修投保资料由该院器械科提供;人员成本由人力资源办公室提供;房屋折旧费、办公费、消毒费、分摊医院管理费由财务科经济核算办公室提供;水电费由后勤保障科提供;设备工作量、收入、开机时长、耗材费、药品费由设备使用科室——介入导管室提供。 2.2分析方法本文采用投资收益率法和投资回收期法来分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投入使用后的效益状况。 3效益分析与结果 3.1投资收益率法投资收益率法是指该医疗设备每年获得的净收入与投资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投资收益率=(医疗设备净收入/该医疗设备投资总

血管造影机平板资料

进行治疗的新技术,使些用内科 到有效的医治纵观 的地位明显提高,已成医院特殊、任务重、不可或缺的重要临床科室,已成为 。介入医生所使用的最重要的影像设备是字减影 。本文就目国 器)的次转换,整过程均在 部分,使控制为直接简单,显示出传统 2类型:直接方式的检测元件采用光电导材料非

义的空间分辨范围下具有更好的量子检出效能特性[4]。在低曝光剂量条件下,成像质量非晶硅FPD系统优于非晶硒系统;在获得相同的影像质量的前提下,使用前者进行X射线摄影可以降低被检者受照剂量[5]。两种类型FPD的时间分辨率均可以满足血管造影的需要,达到7.5~30帧/s的采集。 2 平板探测器的尺寸及生产厂家 目前市场上能够提供平板探测器全数字化血管造影系统的厂家有:美国的通用电器(G E)公司,德国西门子(Siemens)公司,荷兰的飞利浦(Philips)公司和日本岛津(Shi madzu)公司。前三者采用了间接型FPD,在中国的装机量约100余台。Shimadzu公司采用自主开发的非晶体硒FPD,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像素尺寸150 um,3.3 LP/mm),其开发的RSM DSA可以在患者运动状态下实现清晰的减影采集,克服了重症患者无法配合检查的难题。最早的平板血管造影系统是GE公司2000年3月推出的Innova 2000,边长为20.5 cm×20.5 cm,对角线为29 cm,与传统12英寸的影像增强器的DSA直径相同,由于探测器较小,GE将该机定位为以心脏介入为主的兼容机。2002年推出了边长为41 c m×41 cm的Innova 4100,解决了外周血管的介入治疗问题;2004年推出了边长31 cm×31 cm的Innova 3100,认为款机器为“黄金”兼容机。GE公司Innova系列平板探测器均为正方形,像素大小均为200 Vm,空间分辨率为2.75 LP/mm。德国西门子的Axiom Art is dFC和荷兰飞利浦Allura Xper FD 10平板血管造影系统在2001年北美放射年会RSN A 01首次推出,FPD采用17.6 cm×17.6 cm的小尺寸,对角线为25 cm,像素184 v m,空间分辨率为2.75 LP/mm,作为心脏介入专用机。RSNA 03西门子和飞利浦同时分别推出悬吊式的大平板血管造影机Axiom Artis dTA和Allura Xper FD 20;RSNA 04西门子又展出了落地式的Axiom Artis dFA;三者作为兼容性的血管造影系统,平板为30 cm×40 cm,像素154 Vm,空间分辨率3.25 LP/mm。两公司宣称,30 cm×40 cm长方形的FPD最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平板径向放置可快速进行全下肢血管造影,横向放置可以覆盖全身任意解剖部位,而且大平板可进行±90°的旋转,西门子称其为“通用血管造影系统”。2003年西门子公司首次向全球推出Axiom Artis dBC,17.6 cm×17.6 cm的双平板血管造影系统。2005年荷兰飞利浦公司在美国心脏病学年会(ACC)宣布将推出Allura Xper FD 10/10双平板血管造影系统。RSNA 06岛津公司展出了直接转换式FPD的血管造影机 Bransist Safire,该系统采用全新图像处理核心,在图像处理以及管理流程上比HeartSpee d Safire取得进一步飞跃,可以实现最快速的三维血管检查(60°/s的3D DSA),并且可

血管造影摄影体位归纳总结

血管造影摄影体位归纳 总结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颈内动脉造影常规体位是标准的正侧位。透视矫正体位时--正位为两岩骨对称位于眼眶内下2/3, 侧位为水平侧位两外耳孔重合,必要时倾斜X线球管。对于动脉瘤等某些病变,可加照斜位。 15°~30°的斜位,以显示动脉瘤的根部。 左前斜60°~65°位可使主动脉弓、颈动脉及椎动脉清晰显示且彼此分离; 70°左或右后斜位,可使颈内与颈外动脉起始部分离; 30°斜位可较好分辨颈内动脉虹吸部。 椎动脉造影常规位是标准的侧位,汤氏位及华氏位。 透视下矫正体位,汤氏位时增强器向头端倾斜30°~50°,两岩骨位于两眼眶的上缘,可见枕骨大孔;侧位为水平侧位两外耳孔重合。8°后前斜位可使上矢状窦与中线静脉系统分离;25°左或右前斜位可显示乙状窦与颈静脉球。DSA的成像方式:常规脉冲方式,2~3帧/s,曝光至静脉窦显示为止。不配合易动者可选用超脉冲方式,25帧/s。 颈总动脉摄标准正位和侧位后,取左、右前斜位15°~30°。 颈外动脉造影取正位和侧位,根据颈外动脉分支的解剖走向加摄不同角度的左或右前斜位或头足、足头位,以完全显示病变而无重叠现象。采用DSA脉冲方式成像,每秒2~3帧,曝光至静脉期显示。 肺动脉造影常规采集正侧位影像,肺栓塞者加斜位。 支气管动脉造影常规采集正位影像,必要时加摄侧位或斜位。

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胸廓内动脉常规正位即可,必要时加照15°~30°的斜位。造影选用DSA的脉冲方式成像,采像帧率2帧/s 上腔静脉成像常规取正位,为了多方位观察上腔静脉阻塞的情况及侧支循环的情况,可采集或侧位或斜位图像,便于确切诊断及介入治疗。 左心室造影:通常取右前斜位30°或加向头斜20°~30°位,及左前斜位60°或加向头倾斜30°位摄影,后者对室间隔和侧后壁显示较好。主要是观察左心室功能,心室壁病变及二尖瓣功能等。 左冠状动脉造影:一般是多角度方位双向球管摄影: A:侧位增强器左前斜40°~60°,正位增强器右前斜30°~50°; B:侧位增强器左前斜20°~25°,足倾位20~35°,正位增强器右前斜65°~70°,头倾位20°~25°; C:侧位增强器左前斜20°~25°,头倾位15°~20°;正位增强器右前斜45°~55°,足倾位15°~20°。 上述三组正、侧位球管的多方位曝光采集成像,基本上解决了左冠状动脉主干及分支的满意显示,使冠脉的病变充分暴露出来。 右冠状动脉造影,一般取两个相互垂直的位置即可,常用侧位增强器左前斜45°~55°,正位增强器右前斜35°~45°。 冠状动脉造影:两个相互垂直角度摄影及头倾位和足倾位复合角度采集成像。冠状动脉造影一般取左前斜位和右前斜位。旋转的角度要在透视下选择决定,决定倾斜的角度多少,与心脏位置类型(横位心、垂直位心等),心脏大小,左右心室增大情况和比值,横膈位,冠状动脉开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