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原理大作业1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机械原理大作业1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机械原理大作业1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机械原理大作业1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机械原理大作业一

题目: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哈尔滨工业大学

1、题目

如图所示的六杆机构中,各构件的尺寸分别为:l AB=200mm, l BC=500mm,l CD=800mm,l AF=400mm,l x-FD=350mm,l y-FD=350mm,W1=100rad/s,求构件5上点F 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图1

2、机构结构分析

组成机构的基本杆组有:1个I级杆组RR(原动件1)、2个II级杆组RRR(杆2、杆3)和2个II级杆组PRP(滑块4及滑块5)组成。I级杆组RR如图2所示,II级杆组RRR如图2所示,II级杆组PRP如图3所示。

图2 图3

图4

3、各基本杆组的运动分析数学模型

如图1所示,规定当时F点纵坐标为0,

(1)如图2所示,原动杆件1的转角φ=0-360度,X B=L AB*cosφ,Y B=L AB*sinφ,则原动杆件1的角速度φ=W1=100rad/s, 原动杆件1的角加速度φ=ε=0,运动副A的位置坐标X A=0,Y A=0,运动副A的速度V XA=0,V YA=0,运动副A的加速度a XA=0,a YA=0,原动杆件1的长度l AB=200mm。

求出运动副B的位置坐标、速度和加速度,

(2)如图3所示,已知运动副B的位置坐标、速度、加速度及运动副D的位置坐标,X A=750mm,Y A=350mm,运动副D的速度V XA=0,V YA=0,运动副D的加速度a XA=0,a YA=0,杆长l BC=500mm,l CD=800mm

求出构件3的转角、角速度、角加速度。

(3)如图3所示,已知滑块4导路DC的转角、角速度、角加速度及滑块4导路参考点的位置坐标X kj=750mm,Y kj=350mm,已知滑块5导路参考点Ki的位置坐标X ki=400mm,Y ki=0,参考点Kj的位置角φi=π/2, 参考点Kj的速度V Xki=0,V Yki=0, 参考点Kj的加速度a Xki=0,a Yki=0,杆长l i=0,l j=0。

求出滑块5上点F的位移s、速度v和加速度a。

4、建立坐标系

以A为原点建立XoY坐标系

5、机构运动分析计算VB程序

#include

#include

#define pi 3.14159265358979323846

double Lab,Lbc,Lcd,Xf,Xd,Yd;

double Wab;

void Ccorner (double *a,double *b,double c);

void Pcorner (double *a,double *b,double c,double d,double e); double Kcd (double a,double b);

main ()

{

Lab=0.200;Lbc=0.500;Lcd=0.800;Xf=0.400;Xd=0.350;Yd=0.350; Wab=100;

double Xb,Yb;

double Xc,Yc;

double Ye;

double Xp,Yp;

double Lef;

double Yf[720];

double Vf[720];

double Af[720];

double o=10*pi/180,k,k1;

double t=1*pi/180/100;

int i;

for (i=0;i<=361;i++)

{

Xb=Lab*cos(o), Yb=Lab*sin(o);

Ccorner (&Xc,&Yc,o);

Pcorner (&Xp,&Yp,Xc,Yc,o);

k=Kcd (Xp,Yp);

if (i==0)

{

k1=k;

}

Lef=tan(k1)*Xd+Yd;//ef杆长

Ye=tan(k)*Xd+Yd;

Yf[i]=Ye-Lef;

o=o+1*pi/180;

}

for (i=1;i<=361;i++)

{

Vf[i]=(Yf[i+1]-Yf[i-1])/(2*t);

}

for (i=1;i<=361;i++)

{

Af[i]=(Yf[i+1]-2*Yf[i]+Yf[i-1])/pow(t,2);

}

for (i=1;i<=180;i++)

{

printf ("%d,%lf,%lf,%lf,\t",i+10,Yf[i]*1000,Vf[i],Af[i]);

printf ("%d,%lf,%lf,%lf\n",i+190,Yf[i+180]*1000,Vf[i+180],Af[i+180]);

}

}

void Ccorner(double *a,double *b,double c)//&Xc,&Yc,o

{

double i,j,x,y,z;

i=(pow(Lcd,2)-pow(Lbc,2)+pow(Lab*sin(c),2)-pow(Yd,2)+pow(Lab*cos(c),2)-pow((Xd+Xf ),2))/(2*(Lab*cos(c)-Xd-Xf));

j=(Lab*sin(c)-Yd)/(Lab*cos(c)-Xf-Xd);

x=pow(j,2)+1;

y=2*(Xf+Xd)*j-2*i*j-2*Yd;

z=pow(i,2)-2*(Xf+Xd)*i+pow((Xf+Xd),2)+pow(Yd,2)-pow(Lcd,2);

*b=(-y+sqrt(pow(y,2)-4*x*z))/(2*x);

*a=i-j*(*b);

}

void Pcorner(double *a,double *b,double c,double d,double e)//&Xp,&Yp,Xc,Xp,o {

double a1,b1,c1,a2,b2,c2,i,j,k;

a1=tan(e),a2=(d-Yd)/(c-Xd-Xf);

b1=b2=-1;

c1=0,c2=(c*(d-Yd)/(c-Xd-Xf))-d;

i=a1*b2-b1*a2;

j=c1*b2-b1*c2;

k=a1*c2-c1*a2;

*a=j/i;

*b=k/i;

}

double Kcd(double a,double b)//Xp,Yp {

double k1;

k1=-atan ((b-Yd)/(a-Xd-Xf));

return k1;

}

6、运动轨迹,线图及结果

(1)程序绘图结果

滑块5点F的位移线图如图5所示,滑块5点F的速度线图如图6所示,滑块5点F的加速度线图如图7所示。

(2)程序计算结果

7、计算结果分析

1.构件3

由速度图像,构件3的角速度较小,在-4rad/s和2rad/s之间。在一个周期内,角速度有两次换向,分别发生在BC杆与B的轨迹两个相切处。

由加速度图像,构件3 的角加速度曲线光滑,但数值较大,说明构件3的运动平稳,没有冲击,但是速度变化快。

2.构件5

由位移图像,在一个周期内,构件5 的位移有两次较急剧的跃变,对应的速度分别达到了负向最大和正向最大。

由加速度图像可知,加速度也有一次较大的突变,说明存在刚性冲击,对机构不利。

连杆机构大作业题目.

大作业(一)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题号:4-B) 班级:机制096 学号:2009012369 姓名:刘希富 同组其他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题目 试用计算机完成下列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1.图a 所示的为一平面六杆机构。假设已知各构件的尺寸如表1所示,原动件1以等角速度ω1=1rad/s 沿着逆时针方向回转,试求各从动件的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以及E 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 a ) 表1 平面六杆机构的尺寸参数(单位:mm ) mm l 0.652=',mm x G 5.153=,mm y G 7.41= 二、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方程 1)位置分析 建立封闭矢量多边形 l 1+l 2=l 4+l 3; l 1+l 2 + l 2’=AG +l 5 +l 6; (式1) 将机构的封闭矢量方程式(1)写成在两坐标上的投影式,并改写成方程左边仅含未知量项的形式,即得

(式2)由于牛顿迭代法不便于限制l5,l6的位置。故在计算式采用复数矢量法直接求的。 求,; (1)(2)消去θ2得 经整理后并可简化为 式中: 解之可得 实际运动中0<θ3<180,故‘ +-’适当选择; 求θ5,θ6 : 先有 则 2)角速度分析

E点速度 ;3)角加速度分析 ; E点加速度 采用高斯消去法求角速度,角加速度; 三、程序流程图

源程序;#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PI 3.1415926 #define N 4 void Solutionangle(double [18],double ); /*矢量法求角位移*/ void Solutionspeed(double [N][N],double [N],double [18],double ); /*角速度求解*/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连杆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机械原理大作业一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 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院 系: 机电工程学院 班 级: 设 计 者: 学 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1.运动分析题目 (11)在图所示的六杆机构中,已知: AB l =150mm, AC l =550mm, BD l =80mm, DE l =500mm,曲柄以等角速度1w =10rad/s 沿逆时针方向回转,求构件3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和构件5的位移、速度、加速度。 2.机构的结构分析 建立以点A 为原点的固定平面直角坐标系A-x, y,如下图: 机构结构分析 该机构由Ⅰ级杆组RR (原动件1)、Ⅱ级杆组RPR (杆2及滑块3)和Ⅱ级杆组RRP (杆4及滑块5)组成。 3.建立组成机构的各基本杆组的运动分析数学模型 原动件1(Ⅰ级杆组RR ) 由图所示,原动件杆1的转角a=0-360°,角速度1w =10rad/s ,角加速度1a =0,运动副A 的位置坐标A x =A y =0,速度

(A, A),加速度 (A

, A ), 原动件1的长度AB l =150mm 。 求出运动副B 的位置坐标(B x , B y )、速度 (B

,B)和加速度 (B , B)。

杆2、滑块3杆组(RPR Ⅱ级杆组) 已出运动副B 的位置(B x , B y )、速度 (B ,B ) 和加速度

(B , B ), 已知运动副C 的位置坐标C x =0, C y =550mm,速度,加速度,杆长AC l =550mm 。 求出构件2的转角b,角速度2w 和角加速度2a . 构件二上点D 的运动

机械原理大作业1连杆机构27题

大作业1 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1、运动分析题目 如图所示机构,已知机构各构件的尺寸为280mm AB =,350mm BC =,320mm CD =,160mm AD =,175mm BE = 220mm EF =,25mm G x =,80mm G y =,构件1的角速度为110rad/s ω=,试求构件2上点F 的轨迹及构件5的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2、建立坐标系 建立以点A 为原点的固定平面直角坐标系

图1 3、对机构进行结构分析 该机构由I级杆组RR(原动件1)、II级杆组RRR(杆2、杆3)和II级杆组RPR(滑块4及杆5)组成。I级杆组RR,如图2所示;II级杆组RRR,如图3所示;II级杆组RPR,如图4所示。 图2 图 3

图 4 4、各基本杆组运动分析的数学模型 (1)同一构件上点的运动分析: 图 5 如图5所示的构件AB,,已知杆AB 的角速度=10/rad s ,AB 杆长 i l =280mm,可求得B 点的位置B x 、B y ,速度xB v 、yB v ,加速度xB a 、yB a 。

=cos =280cos B i x l ??; =sin =280sin B i y l ??; = =-sin =-B xB i B dx v l y dt ω?ω; ==cos =;B yB i B dy v l x dt ω?ω 222B 2==-cos =-B xB i d x a l x dt ω?ω; 2222==-sin =-B yB i B d y a l y dt ω?ω。 (2)RRRII 级杆组的运动分析: 图 6 如图6所示是由三个回转副和两个构件组成的II 级组。已知两杆 的杆长2l 、3l 和两个外运动副B 、D 的位置(B x 、B y 、D x 、D y )、速度(xB yB xD yD v v v v 、、、)和加速度(xB yB xD yD a a a a 、、、)。求内运动副C 的位置(C C x 、y )、速度(xC yC v 、v )、加速度(xC yC a 、a )以及两杆

机械原理大作业

机械原理大作业三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 级: 者: 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1.2机械传动系统原始参数 设计题目: 系: 齿轮传动设计 1、设计题 目 1.1机构运动简图 - 11 7/7777777^77 3 UtH TH7T 8 'T "r 9 7TTTT 10 12 - 77777" 13 ///// u 2

电动机转速n 745r/min ,输出转速n01 12r/mi n , n02 17r /mi n , n°323r/min,带传动的最大传动比i pmax 2.5 ,滑移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 i vmax 4,定轴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i d max 4。 根据传动系统的原始参数可知,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为: 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由带传动、滑移齿轮传动和定轴齿轮传动三部分实 现。设带传动的传动比为i pmax 2.5,滑移齿轮的传动比为9、心、「3,定轴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i f,则总传动比 i vi i vmax 则可得定轴齿轮传动部分的传动比为 滑移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 设定轴齿轮传动由3对齿轮传动组成,则每对齿轮的传动比为 3、齿轮齿数的确定 根据滑移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可大致选择齿轮5、6、 7、8 9和10为角度变位齿轮,其齿数: Z5 11,Z6 43,Z7 14,Z8 39,Z9 18,乙。35 ;它们的齿顶高系数0 1,径向间隙

系数c 0.25,分度圆压力角200,实际中心距a' 51mm。 根据定轴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可大致选择齿轮11、12、13和14为角度变位齿轮,其齿数:Z11 z13 13,乙 2 z14 24。它们的齿顶高系数d 1,径向间隙系数c 0.25,分度圆压力角200,实际中心距 a' 46mm。圆锥齿轮15和16选择为标准齿轮令13,乙 6 24,齿顶高系数 h a 1,径向间隙系数c 0.20,分度圆压力角为200(等于啮合角’)。 4、滑移齿轮变速传动中每对齿轮几何尺寸及重合度的计算 4.1滑移齿轮5和齿轮6

机械原理大作业平面连杆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作业(一)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题号:1-A ) 班级 03021101 学号 姓名 成绩 同组者 完成日期 2014年1月1日

目录 一.题目及原始数据 (3) 二.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分析方程 (4) 三.计算程序框图 (6) 四.计算源程序 (7) 五.计算结果 (13) 六.运动线图分析 (17) 七.运动线图分析 (19) 八.体会及建议 (20) 九.参考书目 (20)

一. 题目及原始数据 1.如图1所示平面六杆机构,试用计算机完成其运动分析。 图1 设已知各构件的尺寸如表1所示,又已知原动件1以等角速度沿逆时针方向回转,试求各从动件的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E 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已知其尺寸参数如下表所示: 表1 平面六杆机构尺寸参数 () mm 2、题目要求与成员组成及分工: (1)题目要求: 三人一组计算出原动件从0到360时(计算点数N=37)所要求的各运动变量的大小,并绘出运动曲线图及轨迹曲线,本组选取题号为:1—A ,1—B,1-C 组。 (2)分工比例: 学号 姓名 分工 2011300652 张正栋 报告书写,制图、程序 2011300620 肖川 制图 2011300622 尹志成 方程推导 组号 1l l 2 l 3 l 4 l 5 l 6 α A B C 2-A 2-B 3-C 26.5 67.5 87.5 52.4 43 600 l 2=116.6 l 2=111.6 l 2=126.6

二. 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分析方程 1. 位置方程 在图1的直角坐标系中,建立该六杆机构的封闭矢量方程: 将上式写成在两坐标轴上的投影式,并改写成方程左边尽含未知量的形式,即得 1122334112233' 1122226655'1122226655 cos cos cos sin sin sin cos cos cos()cos cos sin sin sin()sin sin G G L L L L L L L L L L x L L L L L y L L θθθθθθθθπαθθθθθπαθθθ??+?=?+? ?+?=?? ??+?-?-+=-?-????+?-?-+=-?-??将上式化简可得: 2233411223311' 222255664'22225566cos cos cos sin sin sin cos cos()cos cos sin sin()sin sin G G L L L L L L L L L L L x L L L L L y θθθθθθθθαθθθθαθθ??-?=-?? ?-?=-?? ??+?-+?+?=-???+?-+?+?=? 由以上各式即可得。 2. 速度方程 根据A ω=ω1B ,可得 222333111222333111'2222 22555666'222222555666sin sin sin cos cos cos sin sin()sin sin 0cos cos()cos cos 0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θωθωθωθωθωθωθωθαωθωθωθωθαωθωθω?-??+??=??? ??-??=-??? ?-??-?-?-??-??=????+?-?+??+??=?化为矩阵形式为: 2233 22233 3'2 22255 665'2222 55 666111111111sin sin 00 cos cos 00sin()sin 0sin sin cos()cos 0 cos cos sin cos sin cos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θθωθθωθαθ θθωθαθθθωθθωθθ?? ?? -??? ????-?? ????????-?--?-?-??????????-+????? ?????-??=????-????? ?? ??? 3. 加速度方程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机械原理大作业(一) 作业名称: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设计题目: 20 院系:英才学院 班级: XXXXXXX 设计者:邵广斌 学号: XXXXXXXXXX 指导教师:林琳 设计时间: 2013年05月19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 1.运动分析题目

如图所示机构,已知机构各构件的尺寸为150AB mm =,97β=?,400BC mm =, 300CD mm =,320AD mm =,100BE mm =,230EF mm =,400FG mm =,构件1的角速 度为110/rad s ω=,试求构件2上点F 的轨迹及构件5上点G 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2. 机构分析 该机构由原动件AB (Ⅰ级杆组)、BCD (RRR Ⅱ级杆组)和FG (RRP Ⅱ级杆组)组成。 3. 建立坐标系 如图3,建立以定点A 为原点的平面直角坐标系A-xy 。 图1 运动机构结构图

4. 运动分析数学模型 4.1 原动件AB 原动件AB 的转角: 10~2ψπ= 原动件AB 的角速度: 110/rad s ω= 原动件AB 的角加速度: 10α= 运动副A 的位置坐标: 0A x = 0A y = 运动副A 的速度: 0xA v = 0yA v = 运动副A 的加速度: 0xA a = 0yA a = 原动件AB 长度: 150AB l mm = 运动副B 的位置坐标: 1B A AB x x l cos ψ=+ 1B A AB y x l sin ψ=+ 运动副B 的速度: 11 xB xA AB v v l sin ωψ=- 11 yB yA AB v v l cos ωψ=+ 运动副B 的加速度: 2 1111 xB xA AB AB a a l cos l sin ωψαψ=-- 21111yB yA AB AB a a l sin l cos ωψαψ=-+

机械原理四连杆门座式起重机

机械原理2013—2014学年 大作业 设计题目:四连杆式门座起重机 工作机构设计 姓名:瑞 学号: 20116447 专业班级: 11级铁道车辆一班 指导教师:何俊 2013/11/10

题目介绍、要求以及数据 设计题目:四连杆式门座起重机工作机构设计 一、设计题目简介 四连杆门座起重机 是通用式门座起重机, 广泛应用于港口装卸、 修造船厂、钢铁公司,主 要由钢结构、起升机构、 变幅机构、回转机构、 大车运行机构、吊具装 置(抓斗、简易集装箱 吊具、吊钩)、电气设备 及其它必要的安全和辅助设备组成。通过四连杆控制在吊臂前后运动的时候)起吊节点保持水平高度不变。 二、设计数据与要求 题号起重量 t 工作幅度(米)起升高度(米)工作速度m/min 装机容量 KW L2 L1 H1 H2 起升变幅回转运行 C 10 25 8 15 9 50 50 1.5 25 330 三、设计任务 1、依据设计参数绘出机构运动简图,并进行运动分析,确定实现起 吊点轨迹的机构类型 2、依据提供的设计数据对四连杆起吊机构进行尺度综合,确定满足 使用要求的构件尺寸和运动副位置; 3、用软件(VB、MATLAB、ADAMS或SOLIDWORKS等均可)对执行机构 进行运动仿真,并画出输出机构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线图。 4、编写说明书,其中应包括设计思路、计算及运动模型建立过程 以及效果分析等。

5、在机械基础实验室应用机构综合实验装置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第一章、四连杆式门座起重机的介绍 第一节、四连杆式门座起重机的概述 门座起重机是起重机的一种,是随着港口事业发展起来的。第一次在港口上运用门座式起重机是在1890年将幅度不可变的固定式可旋转臂架型起重机横跨在窄型码头上,这是门座起重机的第一次运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港用门座起重机迅速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门座起重机还逐渐应用到作业条件与港口相近的船台和水电站等工作地点。 图1-1 M10-30门座起重机总图 ⒈电缆卷筒;2.转柱;3.门座;4.转台;5.机器房;6.起重量限制器;7. 变幅机构;8.臂架系统;9.防转装置;10.吊钩装置;11.抓斗稳定器;12. 抓斗;13.司机室;14.回转机构;15.起升机构;16.运行机构

机械原理大作业一-连杆传动机构分析

机械原理大作业一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连杆机构及其分析 院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1208104 完成者:郑鹏伟 学号:1120810416 指导教师:林琳刘福利 设计时间:2014.6.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运动分析题目 如图 1-14 所示的矿石破碎机,已知各构件尺寸为: A B B C C D B E E F l 100m m ,l 460m m ,l 250m m , l 460m m ,l m,======D D G G x 300m m ,y 500m m ,x 430m m ,y 210m m ,3 δ== = ==试求构件5的角位移、角 速度、和角加速度。 二.机构结构分析、组成机构的基本杆组划分 1.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L H F 3n 2p p 35271=?-?-=?-?= 2.建立直角坐标系 以D 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 :D(0,0) ,A(-300,500),G(-730,210) 3.对机构进行结构分析: 该机构由一个RR 杆组(原动件AB )和三个RRR 杆组(BCD 、BEC 、EFG )组成,各基本杆组运动分析数学模型见下图:

三.计算编程(VB ): Private f1(3600) As Double '1杆的转角 Private xB(3600) As Double 'B 点的 x 位移 Private yB(3600) As Double 'B 点的 y 位移 Private vxB(3600) As Double 'B 点的 x 速度 Private vyB(3600) As Double 'B 点的 y 速度 Private axB(3600) As Double 'B 点的 x 加速度 Private ayB(3600) As Double 'B 点的 y 加速度 Private xC(3600) As Double 'C 点的 x 位移 Private yC(3600) As Double 'C 点的 y 位移 Private vxC(3600) As Double 'C 点的 x 速度 Private vyC(3600) As Double 'C 点的 y 速度 Private axC(3600) As Double 'C 点的 x 加速度 Private ayC(3600) As Double 'C 点的 y 加速度 Private xE(3600) As Double 'E 点的 x 位移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连杆机构b完美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任务书 题目:连杆机构设计B4 姓名:戴新吉 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11级3班 设计参数 设计要求: 1.用解析法按计算间隔进行设计计算; 2.绘制3号图纸1张,包括: (1)机构运动简图; (2)期望函数与机构实现函数在计算点处的对比表; (3)根据对比表绘制期望函数与机构实现函数的位移对比图;

3.设计说明书一份; 4.要求设计步骤清楚,计算准确。说明书规范。作图要符合国家标。按时独立完成任务。 目录 第1节平面四杆机构设计............................................ 1.1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 1.2作图法设计四杆机构 (3) 1.3作图法设计四杆机构的特点 (3) 1.4解析法设计四杆机构 (3) 1.5解析法设计四杆机构的特点 (3) 第2节设计介绍.................................................... 2.1按预定的两连架杆对应位置设计原理 ................................ 2.2 按期望函数设计.................................................. 第3节连杆机构设计................................................ 3.1连杆机构设计..................................................... 3.2变量和函数与转角之间的比例尺 (8) 3.3确定结点值 (8)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连杆——24号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机械原理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指导老师:陈明丁刚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一、运动分析题目 如图1-6所示是曲柄滑块机构,各构件长度分别为a 、b ,偏距为e ,连杆BC 上一点到铰链B 的距离为l m ,试研究各构件长度a 、b 、l m 及偏距e 的变化对点m 的轨迹的影响规律。 二、机构结构分析及基本杆组划分 1.除去虚约束力和局部自由度,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并确定原动件 本机构中无虚约束或局部自由度。机构各杆件都在同一平面运动,活动构件数n=3,P L =4,P H =0,则机构的自由度为:F=3n-2P L -P H =33-24-10=1。原动件为曲柄AB 。 2.拆分杆组 从远离原动件(即杆AB ,如图1)进行拆分,可得到由杆BC 和C 点处滑块组成的RRP Ⅱ级杆组(如图2),剩下的就是Ⅰ级机构杆AB 。 3.确定机构的级别 由上可知,机构为Ⅱ级机构 三、各基本杆组的运动分析数学模型 (1)原动件AB (Ⅰ级杆组) ?????

原动件AB 的转角为:i ?=0~2π;角速度为:s rad /101=ω 角加速度为:01=ε 假定运动副A 的位置坐标为:x A =0,y A =0 A 点与机架相连,即该点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为0。原动件AB 长度为l i ,从而可求得运动副B 点的位置坐标: i ?cos l x x i A B +=,i i A B l y y ?sin += (2)杆BC 和C 点的滑块(RRP Ⅱ级杆组) RRP Ⅱ级杆组是由两个构件两个转动副及一个外移动副组成的。 已知两杆长为l i 和l j (l j 杆垂直于滑块导路),外回转副B 的参数,滑块导路方向角和计算位移时的参考点K 的位置和导路的运动参数,求内运动副C 的运动参数。 位置方程:内回转副C 的位置方程为: j j j K i i B C j j j K i i B C l s y l y y l s x l x x ??????cos sin sin sin cos cos ++=+=-+=+= 消去s 可得:j i j i l l A ??++=0a r c s i n 其中 j K B j K B y y x x A ??c o s )(s i n )(0---= 为保证机构的存在,应满足装配条件i j l l A ≤+0,求得 i ?后,可求得x C 和y C ,而后求得滑块的位移s : j j j K C j j j K C l y y l x x s ????sin /)cos (cos /)sin (--=+-= 滑块D 点的位移方程为: j K D j K D s y y s x x ??sin cos +=+= (3)求M 点位置坐标 要画出点m 的轨迹图,需要求出点m 的位置坐标。假定以A 点为原点,则点B 的位置坐标为: 1 1sin cos ααa y a x B B == 点C 的位置坐标为: e y b a x C C =+=21cos cos αα 而点m 是杆BC 上的一点,且到B 点的 距离为l m ,则B,C,m 三点满足关系:C B m B B C B m m y y y y x x x x b l --=--= 从而求得m 点的位置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一12题

机械原理大作业(一) 作业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2014年6月3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

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12)题:图1-12所示的六连杆机构中,各构件尺寸分别为:AB l =200mm ,BC l =500mm ,CD l =800mm ,F x =400mm ,D x =350mm , D y =350mm ,1 =100rad/s ,求构件5上的F 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1.建立直角坐标系 以F 点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X-Y ,如下图所示。

2.机构结构分析 该机构由I级杆组RR(原动件AB)、II级杆组RRR(杆2、3)、II级杆组PRP(杆5、滑块4)组成。 3.各基本杆组运动分析 1.I级杆组RR(原动件AB) 已知原动件AB的转角 ?2 π = ~ 原动件AB的角速度 ω = 10 rad/ s

原动件AB 的角加速度 =α 运动副A 的位置 0,400=-=A A y x 运动副A 的速度 0,0==A A v v 运动副A 的加速度 0,0==A A a a 可得: )cos(?AB A B l x x += )sin(?AB A B l y y += 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sin(???-=AB xA xB l w v v ) sin(???+=AB yA yB l w v v )sin()cos(2??AB AB xA xB el l w a a --= )()s i n (2??c o a el l w a a AB AB yA yB +-= 2.II 级杆组RRR (杆2、3) 杆2的角位置、角速度、角加速度

机械原理连杆机构设计和分析5

部讲义,请勿流传 第五讲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连杆机构的传动特点: 1.因为其运动副一般为低副,为面接触,故相同载荷下,两元素压强小,故可承受较大载荷;低副元素便于润滑,不易磨损;低副元素几何形状简单,便于制造。2.当原动件以同样的运动规律运动时,若改变各构件的相对长度,可使从动件得到不同的运动规律。3.利用连杆曲线满足不同的规矩要求。4.增力、扩大行程、实现远距离的传动(主要指多杆机构)。 缺点: 1.较长的运动链,使各构件的尺寸误差和运动副中的间隙产生较大的积累误差,同时机械效率也降低。2.会产生系统惯性力,一般的平衡方法难以消除,会增加机构动载荷,不适于高速传动。 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和应用 一、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 1.曲柄摇杆机构2.双曲柄机构 3.双摇杆机构 二、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型式 1.改变构件的形状和运动尺寸 曲柄摇杆机构 -----曲柄滑块机构 2.改变运动副的尺寸 偏心轮机构可认为是将曲柄滑块机构中的转动副的半径扩大,使之超过曲柄的长度演化而成的。 3.选用不同的构件为机架 (a ) 曲柄滑块机构 (b )ABBC 为摆动导杆机构) (c )曲柄摇块机构(d )直动滑杆机构(定块机构)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知识 一、平面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 1.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 (1)存在周转副的条件是: ①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最长杆长度最短杆长度 ≤+,此条件称为杆长条件。 ②组成该周转副的两杆中必有一杆为最短杆。(意即:连架杆和机架中必有一杆是最短杆) 2满足杆长条件下,不同构件为机架时形成不同的机构

①以最短构件的相邻两构件中任一构件为机架时,则最短杆为曲柄,而与机架相连的另一构件为摇杆,即该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 ②以最短构件为机架,则其相邻两构件为曲柄,即该机构为双曲柄机构。 ③以最短构件的对边为机架,则无曲柄存在,即该机构为双摇杆机构。 3.不满足杆长条件的机构为双摇杆机构。 注:曲柄滑块机构有曲柄的条件:a + e ≤ b 导杆机构:a < b时,转动导杆机构; a > b时,摆动导杆机构。 例题:

机械原理大作业-连杆设计(32题)

1.建立封闭图形: → → → → +=+EC AE BC AB 1 → →→=+AD L L 21 2.机构运动分析: (1)角位移分析 由图形封闭性得: 321cos cos cos θθθEC X BC AB e +=+ 321sin sin sin θθθEC Y BC AB e +=+ d X CD BC AB =+-+)cos(cos cos 221βθθθ d Y CD BC AB =+-+)sin(sin sin 221βθθθ (2)角速度分析 对上式求时间的一阶导数,可得速度方程:

113322sin sin sin ωθωθωθAB EC BC =+- 113322cos cos cos ωθωθωθAB EC BC -=- 112222sin )sin(sin ωθωβθωθAB V CD BC dx =-++- 112222cos )cos(cos ωθωβθωθAB V CD BC dy -=-+- 化为矩阵形式得: ?????? ??? ???-=??? ?????????????????? ?? ??? -+---+--11111 3222223232cos sin cos sin 100) cos(cos 010sin )sin(00 cos cos 00 sin sin θθθθωωωβθθθβθθθθθAB V V CD BC BC CD EC BC EC BC dy dx (3)角加速度分析 (4)矩阵对时间求一阶导数,可得加速度矩阵 = ??? ?? ?? ?????????????? ?? ??? -+---+--dy dx a a CD BC BC CD EC BC EC BC 3222223232100)cos(cos 010sin )sin(00cos cos 00 sin sin εεβθθθβθθθθθ ? ????? ??? ???-+?????? ??????????????? ?? ??? ++--+--111121 2 2 2 3 2 2 22223232cos sin cos sin 000) sin(sin 000cos )cos(00sin sin 00cos cos θθθθωωωβθθθβθθθθθdy dx V V CD BC BC CD EC BC EC BC 3.拆分基本杆组

机械原理大作业

机械原理大作业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院系:机械工程院 班级: xxxx 学号: xxxxx 设计者: xx 设计时间:2016年6月

一、题目 1-12:所示的六连杆机构中,各构件尺寸分别为:lAB =200mm,lBC=500mm,lCD=800mm,xF=400mm,xD=350mm,yD=350mm,w1=100rad/s,求构件5上的F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二、数学模型 1.建立直角坐标系 以F点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X-Y,如下图所示。

2.机构结构分析 该机构由I级杆组RR(原动件AB)、II级杆组RRR(杆2、3)、II级杆组PRP (杆5、滑块4)组成。 3.各基本杆组运动分析 1.I级杆组RR(原动件AB) 已知原动件AB的转角

φ=0-2Π 原动件AB的角速度 w=10rad/s 原动件AB的角加速度 α=0 运动副A的位置 xA=-400,yA=0 运动副A的速度 vA=0,vA=0 运动副A的加速度 aA=0,aA=0 可得: xB=xA+lAB*cos(φ) yB=yA+lAB*sin(φ) 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vxB=vxA-wl*AB*sin(Φ) vyB=vyA+w*lAB*sin(φ) axB=axA-w2*lAB*cos(φ)-e*lAB*sin(φ) ayB=ayA-w2*lAB*sin(φ)+e*lAB*cos(φ)

2.II级杆组RRR(杆2、3) 杆2的角位置、角速度、角加速度 lBC=500mm,lCD=800mm,xD=350mm,yD=350mm, ψ2=arctan﹛[Bo+﹙Ao2+Bo2-Co2﹚?]/﹙Ao+Bo﹚﹜ ψ3=arctan[﹙yC-yD)/(xC-xD)] Ao=2*LBC(xD-xB) Bo=2*LBC(yD-yB) lBD2=(xD-xB)2+(yD-yB)2 Co=lBC2+lBD2-lCD2 xC=xB+lBC*cos(ψ2) yC=xB+lBC*sin(ψ2) 求导可得C点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机械原理第八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第八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题8-1 试画出图示两种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并说明他们各为何种机构。在图a 中偏心盘1绕固定轴O 转动,迫使滑块2在圆盘3的槽中来回滑动,而圆盘3又相对于机架4转动;在图b 中偏心盘1绕固定轴O 转动,通过构件2,使滑块3相对于机架4往复移动。 (图a 的机构运动简图可有两种表达方式,绘出其中之一即可) A B (a) O 12 34 A B O 123导杆机构 或 O 曲柄摇块机构 题8-1 (b) 题8-2如图所示,设已知四杆机构各构件的长度a=240mm ,b=600mm ,c=400mm ,d=500mm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当取杆4为机架时,是否有曲柄存在?__________若有曲柄,则杆a 为曲柄,此时该机构为__________机构。 2)要使机构成为双曲柄机构,则应取杆_________为机架。

3) 要使此机构成为双摇杆机构,则应取杆_______为机架,且其长度的允许变动范围为_______________. 4) 如将杆4的长度改为d=400mm,而其他各杆的长度不变,则当分别以1、2、3杆为机架时,所获得的机构为___________机构。 解:1)因900500400600240=+=+≤+=+d c b a 且最短杆1为连架杆,故当取杆4为机架时,有曲柄存在。此时该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 2)要使此机构成为双曲柄机构,则应取最短杆1为机架。 3)要使此机构成为双摇杆机构,则取最杆3为机架,其长度的允许变动范围为: (1)因最短杆1为连杆,即使满足杆长条件,此机构也不能成为双摇杆机构 (2)不满足杆长条件时,b 为最长杆,c 为最短杆,d a c b +>+ 140>c c 为最长杆,但不可能大于三杆长度之和 d b a c ++< 故1340

机械原理大作业一

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一.题目 如图所示是曲柄摇杆机构,各构件长度分别为a,b,c,d,试研究各构件长度的变化对机构急回特性的影响规律。 二.机构分析 四连杆机构可分为如下两个基本杆组 Ⅰ级杆组 RRRⅡ级杆组 AB为曲柄,做周转运动;CD为摇杆,做摆动运动; BC为连杆;AB,CD均为连架杆,AB为主动件。

三.建立数学模型 θ为极位夹角,φ为最大摆角 必须满足条件为:1.a≤b,a≤c,a≤d(a为最短杆); 2.L min+L max≤其他两杆之和。 下面分析杆长和极位夹角的关系: 在△AC2B中, =; 在△AC1B中, =。 θ=- K=

最后分以下四种情况讨论: 1.机架长度d变化 令a=5,b=30,c=29 d由6开始变化至54,步长为1 输出杆长a,b,c,d和K。 2.连杆长度b变化 令a=5,b=29,d=30 b由6开始变化至54,步长为1 输出杆长a,b,c,d和K。 3.摇杆长度c变化 令a=5,b=29,d=30 c由6开始变化至54,步长为1 输出杆长a,b,c,d和K。 4.曲柄长度a变化 令b=29,c=28,d=30 a由5开始变化至27,步长为1 输出杆长a,b,c,d和K。

四.MATLAB计算编程a=5;b=30;c=29; d=6:1:54; m=(d.^2-216)./(50.*d); n=(384+d.^2)./(70.*d); p=acos(m); q=acos(n); w=p-q; o=(w.*180)/3.14; K=(180+o)./(180-o); fprintf('%.6f\n',K); plot(d,K,'b') xlabel('机架长度d变化时 '); ylabel('极位夹角/度'); tilte('极位夹角变化图'); ———————————————————————————————————— ——— a=5;d=30;c=29; b=6:1:54; m=((b-5).^2+59)./(60.*(b- 5)); n=(59+(b+5).^2)./(60.*(b+ 5)); p=acos(m); q=acos(n); w=p-q; o=(w.*180)/3.14; K=(180+o)./(180-o); fprintf('%.6f\n',K); plot(b,K,'b') xlabel('连杆长度b变化时'); ylabel('极位夹角/度'); tilte('极位夹角变化图');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原理考试原题目——四杆机构的设计

第三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1、如图示的铰链四杆机构中,AD 为机架,AB a ==35 mm ,CD c ==50 mm ,30==d AD mm ,问BC b =在什么范围内该机构为双摇杆机构;该机构是否有可能成为双曲柄机构? 2、试画出图示机构的传动角γ和压力角α,并判断哪些机构在图示位置正处于“死点”? (1) (2) (3) (4) 5、在图示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各构件的长度25=AB l mm ,55=BC l mm ,40=CD l mm , 50=AD l mm 。 (1)问该机构是否有曲柄,如有,指明哪个构件是曲柄; (2)该机构是否有摇杆,如有,用作图法求出摇杆的摆角范围; (3)以AB 杆为主动件时,该机构有无急回性?用作图法求出其极位夹角θ,并计算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 ; (4)以AB 杆为主动件,确定机构的αmax 和γmin 。 6、图示为开关的分合闸机构。已知150=AB l mm ,200=BC l mm ,200=CD l mm , 400=AD l mm 。试回答:

(1)该机构属于何种类型的机构; (2)AB 为主动件时,标出机构在虚线位置时的压力角α 和传动角γ; (3)分析机构在实线位置(合闸)时,在触头接合力Q 作用下机构会不会打开,为什么? 7、试设计一曲柄摇杆机构。设摇杆两极限位置分别为4090,15021===CD l ; ??mm ,50=AD l mm 。求AB l 、BC l 及行程速比系数K 和最小传动角γmin 。 (用图解法求解用图解法求解,简述作图步骤,并保留作图过程) 8、现需设计一铰链四杆机构,已知摇杆CD 的长度l CD =150mm ,摇杆的两极限位置与机架AD 所成的角度 903021==??,,机 构的行程速比系数K =1,试确定曲柄AB 和连杆BC 的长度。 10、设计一偏置曲柄滑块机构,已知滑块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 =1.5,滑块的行程10021=C C l mm ,导路的偏距20=e mm 。 (1)用作图法确定曲柄长度l AB 和连杆长度l BC ; (2)若滑块从点C 1至C 2为工作行程方向,试确定曲柄的合理转向; (3)用作图法确定滑块工作行程和空回行程时的最大压力角。

机械原理大作业1连杆机构(18题)

1、运动分析题目 如图1-18所示机构,已知机构各构件的尺寸为? = 90°,AB = 108mm,AD = 266mm,DG = 278mm,EF = FG = 114mm,BC = CE = CD = 200mm,构件1的角速度为w1 = 10rad/s,试求构件2上的E的轨迹及构件5的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图1-18 2、建立坐标系 以A点为坐标原点,杆AD所在的直线为X轴,垂直于AD的直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下图2所示:

图2 3、对机构进行结构分析 该机构由1个I级杆组RR(原动件1)、II级杆组RRR(杆2、杆3)和II级杆组RRR(杆4、杆5)组成。 4、各基本杆组的运动分析数学模型 (1)原动件杆1(Ⅰ级杆组RR) 如图3所示 图3 Ⅰ级杆组RR 已知原动件杆1 的转角φ = 0~360°,角速度ω1 = 10rad/s,角加速度α1 = 0 转动副A 的位置坐标X A=0,Y A=0;速度X A’= 0,Y A’= 0;加速度X A”= 0,Y A”= 0 原动件杆1 的 长度L AB = 100mm, 可求转动副B 的位置坐标(X B,Y B),速度(X B’, Y B’)和角加速度(X B”, Y B”); (2)杆2 和杆3(Ⅱ级杆组RRR)

如图4所示: 图4 Ⅱ级杆组RRR 由于BC = CE = CD = 200mm,所以,可以根据几何关系求出杆2与X轴之间的夹角Ψ,B 的位置坐标(X B,Y B);速度(X B’,Y B’);角加速度(X B’’,Y B’’)杆2 的长度L BE = 400mm,杆3的长度为L CD = 200mm。 可求点E的位置坐标(X E,Y E),速度(X E’,Y E’)和角加速度(X E’’,Y E’’);(3)杆4 和杆5(Ⅱ级杆组RRR) 如图5所示 图5 Ⅱ级杆组RRR 已知点E的位置坐标(X E,Y E),速度(X E’,Y E’)和角加速度(X E’’,Y E’’),EF = FG = 114mm,G点的坐标为(-266,278);速度X G’=0,Y G’=0;加速度X G’’=0,Y G’’=0,可求杆5 的角位移θ,角速度ω 及角加速度α。 5、计算编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