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美国生物能源战略看“粮食武器”运用

从美国生物能源战略看“粮食武器”运用

从美国生物能源战略看“粮食武器”运用
从美国生物能源战略看“粮食武器”运用

从美国生物能源战略看“粮食武器”运用

文章类别:研究分析来源:中国新能源网时间:2008/04/29 [参看评论(0)]

全球粮食价格从2006年以来持续上涨,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就是美国以增强能源安全的名义推行的生物能源计划。分析表明,生物能源计划并不能有效地降低美国对海外能源的依赖。“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通过生物能源计划,美国主动创造了对农产品的有效市场需求,推高了粮食价格,既实现了历届美国政府一直追求却未能完全实现的农业政策基本目标,同时,又为美国在国际经济新形势下创造出一种新的“粮食武器”,可谓一箭双雕。

从2006年以来,全球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并在2008年出现暴涨行情。全球粮价上涨除受全球经济扩张、新兴经济体粮食需求增加的推动之外,美国推行的生物能源计划是一个重要的作用因素。

2005年,伴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飙升,布什总统签署《能源政策法案》,提出到2012年美国可再生能源要达到75亿加仑,拉开了玉米行情暴涨的序幕;2007年底,美国参议院通过的《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提出到2022年生物燃料的产量要达到360亿加仑,这进一步扩大了对玉米的工业需求,推高了玉米价格,并连锁性地推动农产品价格全面上涨。

由于农业是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而美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对全球农产品贸易具有主导和调控的能力,因此,对美国推行生物能源计划的意图,就不能仅仅从美国自身能源安全的角度理解,而应更多地从美国农业政策和粮食战略的角度进行考察。

生物能源计划导致国际粮价长期上涨

美国政府宣称,推出生物能源计划是为了降低美国的石油依赖,增强美国的能源安全,但实际上,生物能源计划对于增强美国能源安全的作用非常有限。

美国能源部在3月发布的《2008年度能源展望》(修订版)中指出,新能源法案提出的到2030年生产360亿加仑的生物燃料计划中,产自玉米的燃料乙醇为150亿加仑。按美国能源部的数据计算,这150亿加仑燃料乙醇到2030年仅能满足5.6%的汽车燃料需求。并且,由于单位乙醇提供的能量仅为汽油的2/3,因此,这150

亿加仑燃料乙醇其实仅能替代3.7%的汽车燃料,可谓杯水车薪。另外,玉米生产需要大量的化肥和机械化投入,如果扣除能源投入,产自玉米的乙醇所能替代的汽油量更加微不足道。

美国能源部的数据同时显示,生物燃料计划对于降低美国的海外能源依赖也是力量微薄:2030年,美国液态油进口占消费量的54%,较2006年的60%仅下降6%,降幅非常有限。由此可见,用玉米生产乙醇并不像美国政府宣称的那样,能降低美国对海外能源的依赖、增强美国的能源安全。

换个角度,生产150亿加仑乙醇需要多少玉米呢?按每蒲式耳玉米生产2.7加仑乙醇的转换率计算,150亿加仑乙醇需要消耗56亿蒲式耳玉米(1.4亿吨),这是2006/07年度美国用于生产乙醇的玉米量的2.7倍,是2006/07年度美国玉米出口量和期末库存量之和的162%,占2006/07年度美国玉米总产量的50%。由于美国生产的玉米一半以上用于饲料业,用于生产乙醇的玉米占总产量的比重目前还不到五分之一,因此,生物能源计划导致的玉米需求大幅上升,预示美国将面临巨大的玉米供需缺口。那么,玉米的供需缺口可不可以通过提高玉米产量得到弥补呢?

首先,提高玉米单产在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上受科技水平制约,短时期内实现的可能性较小。从1997年到2006年里,玉米单产基本保持在140蒲式耳/公顷,变动不大。其次,扩大播种面积可行,但这又将导致大豆等其他作物价格上涨,因为玉米播种面积的扩大基本上是以牺牲大豆等作物的播种面积来实现的。第三,从玉

米大豆轮作制变为玉米连作制可行,但也将牺牲大豆的产量,推高大豆价格。而由于种植玉米比种植大豆需要更多的化肥和机械化投入,成本更高,因此,农民对于用玉米来替代大豆的方案积极性并不高。也就是说,不论是通过提高单产、扩大播种面积,还是加大从轮作制变为连作制,都不能大幅增加玉米产量、弥补玉米供需缺口。

而玉米生产的增长赶不上需求的迅猛增长,将导致玉米库存和库存使用比快速下降,进一步抬高玉米价格。美国农业部预计,美国玉米库存将从2006/07年度的20亿蒲式耳下降到2007/08年度的13亿蒲式耳,库存使用比将从2006/07年度的11.6%下降到07/08年的11.1%和08/09年的9.5%。

在玉米库存下降、大幅增产无望的现实情况下,生物能源计划带给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一个毋庸置疑的预期就是美国玉米的出口必将减少。在美国玉米出口量占世界玉米总出口量约70%的现实情况下,这预示国际市场玉米价格的上涨将持续。美国农业部预计,2006/07年度的玉米出口价格将从2005/06年度的2美元/蒲式耳上涨到3.04美元/蒲式耳,上涨52%,预计到2007/08年度将进一步上涨到3.75-4.25美元/蒲式耳。

玉米在农业生产中具有特殊地位,它的价格上涨将导致农产品价格连锁上涨:一方面,玉米与其他主要粮食作物具有很强的价格相关性,它的价格上涨在导致玉米播种面积增加的同时,牺牲了其它作物的播种面积,进而带动小麦、大豆等作物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玉米作为重要的饲料,它的价格上涨将连锁导致肉、蛋、奶等食品价格上涨。

由上可知,生物能源计划对于降低美国对海外能源的依赖的作用有限,但对农产品价格却将形成长期的支撑。

粮价上涨给美国带来诸多利益

美国作为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国,农产品价格上涨必将为它带来诸多利益。

目前这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对美国的国家利益已经在农产品出口增长、农业收入提高、政府补贴下降等方面显现。

首先,这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推动美国农产品出口额迅猛增长。2008年2月美国农业部发布的《美国农业贸易展望》预测,受玉米、大豆和小麦价格上涨的推动,2008财年,美国的农产品出口将达到创记录的1010亿美元,较2007财年增长23%,较2006财年增加47%。美元的持续贬值导致美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而农产品价格的急剧上涨促使一些粮食出口国相继出台限制粮食出口的措施,将进一步增加世界对美国农产品的需求。

其次,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推动了农业收入大幅增长。美国农业部预计,2007年,农作物收入将达到创记录的1335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近10%。这是自1980年以来的最高的同比增幅。其中,收入增长的2/3来自玉米收入的增长,小麦和大豆收入的增长占1/3。

第三,农产品价格上涨减少了政府补贴支出。2007年,价格依赖型的政府支出预计为24亿美元,较2006年下降了60亿美元,较2005年下降了110亿美元。政府总转移支付因而被下调为124亿美元,这是200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预计到2008年,农产品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将推动政府支出占农户净现金收入的比重下降到18%的历史低位,而2000年这一比重曾达到创记录的40%。

生物能源计划促使农业政策目标得以实现

玉米等农产品价格的全面上涨,促使美国农业收入提高、农产品出口增长,而这正是从罗斯福政府以来历届美国政府所追求的农业政策基本目标。

美国农业政策起始于罗斯福新政时期。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农业生产过剩矛盾的持续累积导致农业危机爆发,农产品价格急剧下跌,农民收入迅速减少,这促使罗斯福将救助农业、缓解农产品过剩的矛盾作为新政的一项重要任务,并于1933年签署《农业调整法》。从这部法案起,美国政府开始通过鼓励休耕、提供政

府贷款价格支持等方式介入农产品价格体系。1935年的《农业调整法》修正案提出将关税的30%用于促进农产品出口,以缓解农产品过剩矛盾。

其后,经过历届政府的完善,以支持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出口、缓解农产品过剩矛盾为目标的联邦农业政策体系到20世纪70年代已逐步形成。

在农业政策的支持下,美国农业迅速发展。从1959年起美国开始成为农产品净出口国,并随后逐步确立了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占非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1934年的33%上升到1959年的50%和1973年的100%。

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农业基础已相当稳固。在这一条件下,里根政府开始对农业进行市场化改革。1985年,里根总统签署农业法,宣布大幅削减农产品的价格补贴,同时加大休耕比例,减少粮食产出。不过,尽管农业补贴下降,但反倾销、反补贴、非关税壁垒等各种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在里根政府时期被频繁使用,以支持和保护本国农业和农产品贸易。

1985年农业法提出的市场化改革举措,既服从了农产品自由贸易和削减财政赤字的需要,又促使美国农业走上了集约型增长的道路,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得到长足的提高。

伴随国际农产品市场在90年代中期走强,农产品价格上扬,美国农业进入了一个表现强劲的历史时期:农产品出口额在1996年扩大到598亿美元的历史高点;粮食出口占世界总出口额的比重上升到38%;农户家庭收入从1996年开始超过全美平均家庭收入。

克林顿政府抓住这一良好时机,将农业的市场导向改革进一步深化。1996年,克林顿总统签署了《联邦农业完善与修改法》,宣布放弃实施了60多年的粮食价格收入与支持政策,大幅降低对农民的现金补贴,调整了土地休耕轮作政策,支持农民扩大耕作面积。1996年农业法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农业竞争,提高美国农业国际竞

争力;另一方面,它也服从了克林顿政府消灭财政赤字、实现平衡预算的新经济纲领和乌拉圭回合谈判的需要。

然而,1996年农业法签署后不久,国际农产品市场需求疲软、农产品价格下跌,加之转基因技术被广泛采用,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产业迅速崛起,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进一步压缩了国际农产品需求。雪上加霜的是,同期美国经济的快速扩张推动美元不断升值,削弱了美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美国农产品出口额从1996

年598亿美元的历史高点下降到1999年的491亿美元;农业收入在1999年同比下降10%。以出口为导向的美国农业陷入困境。

国际经济环境和农产品市场的急剧变化,促使农业的市场化改革很快被逆转。1998年到2001年,美国政府相继推出多项农业紧急救助计划,增加农业补贴、刺激农产品价格回升、维持出口。2002年布什政府签署了《农业安全和农村投资法》,宣布大幅度提高农业补贴,并决定在2012年前将联邦补贴提高67%,总计达1900亿美元,比1996年增加了80%。

在农业政策的有力支持下,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粮食产量约占世界粮食产量的20%,出口约占世界粮食出口的40%,其中,小麦出口约占世界市场的30%,大豆约占40%,玉米约占70%。

由美国农业政策的变迁可以看出,自罗斯福新政以来,虽然美国农业政策在国际经济形势、国际农产品市场走势、国际贸易规则和国内改革取向的变动中不断发生调整,但其总体目标基本相似,即价格支持、提高农民收入,并利用海外市场释放农产品过剩产能。

到布什政府时期,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持续推进、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之前历届政府所采取的控制粮食供给的措施不再适宜。在这种情况下,布什政府推出的生物能源计划恰逢其时,它不再从供给面着手,而是主动创造出对粮食的有效需求,既支撑了粮食价格、提高了农业收入、化解了粮食生产过剩的矛盾,

全方位地实现了农业政策的基本目标,同时还减轻了财政负担,可谓一举多得。

生物能源计划揭开美国“粮食武器”新面纱

实际上,由于农业生产满足的是人类基本的生存需要,同时农业又是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基础,因此,农业问题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它更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

这一点从世贸组织谈判中可以管窥:乌拉圭回合谈判就是因为美国和欧盟在农业问题上的分歧而被一拖再拖;中国加入WTO,签订的第一个协议就是《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在WTO启动前,美国提出,农产品贸易分歧不解决,就不能与中国进入实质性的谈判。美国政府对农业的战略地位始终头脑清醒。

其实,早在二战之后,随着美国在世界粮食市场上的主导地位逐步确立,“粮食武器”就开始成为美国达到政治诉求、遏制战略对手的重要手段,其中,屡次被使用的粮食禁运就是一个典型。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国际上一共发生了10次粮食禁运,其中由美国发起的占8次。

伴随贸易自由化的推进,“粮食禁运”的威力大不如前。但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国,掌控着全球农产品贸易的主导权,这一客观条件决定了美国的“粮食武器”随时可能以新的面目出现。

当前,在石油能源被日益激烈争夺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欧佩克通过控制产量挥舞起了“石油武器”,那么,在国际经济快速增长、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推进、全球人口的膳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等诸多因素导致世界粮食需求迅猛增长的大趋势下,美国这一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却“不失时机”地推出所谓生物能源计划,从而进一步持续扩大世界粮食供求矛盾,提升粮食的战略地位,其意图显然不能仅仅从“杯水车薪”的能源替代角度去理解,而应看到其背后更为隐匿的创造新的“粮食武器”的图谋。

综上所述,美国以增强能源安全的名义所祭出的生物能源大旗,对解决美国能源问题的作用微不足道;其更深远的意图是借全球粮食供求矛盾的持续加大之势,通过政府的筹划和引导,主动创造出对粮食的有效需求,推升粮食价格,在全方位实现其农业政策目标的同时,创造出新的“粮食武器”,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其在国际粮食市场上的主导地位,扩张其世界霸权。对于美国这一新形式的“粮食武器”,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未雨绸缪。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摘要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众多土地有限是我国基本国情,吃饭问题在现阶段虽不是是么大问题,但由于经济发展需要建设公路、桥梁、民房等造成土地面积的不断减少,还有人口的不断增多势必成为粮食安全问题的一个隐患。依靠科学技术成为现阶段增加粮食产的一个重要方法。但对中国的国情来讲,人口急剧的膨胀对粮食的需求也会不断增长。另外,粮食作为一种必需品,战略不可缺少的。这就要求粮食不仅能满足但前国民需要,更要有足够的储备,以应付各种意外变故。因此,中国粮食还存在很多潜在的安全因素,正确处理粮食生产及市场粮食物价具有重要意义。政府也有必要加大力度对土地等的调控。确保中国粮食在一个稳定的安全环境中。 关键词 粮食安全;认识误区;标本兼治 一、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实性及重要性 据1996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粮食白皮书预计,中国2000年的粮食需求量为5亿吨,然后总需求量每年平均增加500万吨,到2010年中国粮食总需求预计将达到亿吨。然而,1998-2003年,中国粮食产量连续5年下降,2003年产量才亿多吨。也就是说,从2000-2003年,中国主要靠释放库存和进口来弥补供应缺口。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使出了浑身解数,一方面,粮食涨价,提高保护价,进行粮食直补;另一方面,免除了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农业税,又宣布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好消息。接下来政府的运作空间已经很小,农业税已免除,粮价不可能再涨很多,粮补必须考虑到国家的财政承受能力。但城乡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城市化、工业化还将进一步蚕食优质土地,导致土地、资本、劳动力从农业的净流出,使粮食产量很难增加甚至可能下降。然而,中国人口依然在刚性增加,人均消费也在提高,需求总量必然进一步增加,这必然导致更大的供需缺口,近期粮食市场的涨价可能就是对此预期的反应。? 作为一种必需品,粮食和其他的商品不一样,是一种战略物资,不可或缺,粮食安全问题关涉到国计民生,国家的稳定,民族的独立。因此,我们不可能依靠国际市场来填补中国的粮食缺口,国际市场也不可能解决13亿中国人的粮食问题。我们必须立足于粮食的基本自给自足,这样才能使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独立有一个基本的保障。 二、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长期性 1.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导致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减少,这必然导致农业的总体生产能力下降,产量难以提高

粮油企业排行榜

备受关注的第三中国粮油榜于正式揭榜 一榜风行,耀动粮界。备受关注的第三中国粮油榜于今日正式揭榜。来自全国29个一榜风行,耀动粮界。备受关注的第三中国粮油榜于今日正式揭榜。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的100家企业脱颖而出入围主榜,30家进入企业分项奖,20个品牌登上品牌奖,20个产品进入产品分项奖,12位企业家荣获人物分项奖。 本届推介活动在延承前两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紧扣粮油行业发展脉搏,确立了“坚守、创新、跨越”这一主题,在奖项设置上进行了创新,推出了“企业家、企业、品牌、产品”四大主体方阵,其中保留主奖“中国百佳粮油企业”和三个分项奖“中国十佳粮油集团”、“中国十佳粮油成长型企业”、“中国十佳粮油创业风云人物”外,重新设置了5个分项奖:“中国十佳粮油领军企业”、“中国十佳粮油(食品)品牌”、“中国十佳粮油地理品牌”、“中国十佳粮油创新产品”和“中国十佳粮机产品”。 经过筛选名单、刊登初先与候选名、读者投票、专家评审等阶段,历时2 个多月,最终确立第三届中国粮油榜的上榜名单。“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关注中国粮油经济,推动粮油产业发展,为建设中国粮企与产业崛起尽心尽责。”中国粮油榜组委会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把一年一度的‘寻找中国粮油榜样力量’进行到底,让中国粮油企业、企业家与品牌列多地受到全国各界的关注与尊敬。” 记者了解到,2013中国粮油财富论坛暨第三届中国粮油榜颁奖盛典将于11月30日在北京隆重举行。(相关内容详见2013年10月16日粮油市场报第三届中国粮油榜特刊“舞动粮风”)(2013-10-17中国粮食工业网) 第三届中国粮油榜获奖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中纺集团有限公司 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 北京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全部转为净进口

中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全部转为净进口 夏粮收获即将结束,有望再获丰收。然而,包括粮食在内的大宗农产品今年以来仍保持净进口态势,国内农产品生产和粮食安全面临挑战。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了解到,近年来,在大豆、棉花、植物油进口继续保持高位,食糖、乳制品净进口大幅增加的同时,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全部转为净进口。尽管粮食特别是大米和小麦的净进口量非常有限,但从10多年的发展变化看,我国大宗农产品进入净进口阶段的趋势十分明显。 数据显示,2012年谷物净进口1316.9万吨,小麦、玉米、大米净进口量分别达到341.5万吨、515.3万吨和208.8万吨;食糖和棉花进口量分别达到374.7万吨和541.3万吨,再创新高。另据商务部本周发布的数据,6月进口大豆预报到港832.28万吨,创月度最高水平。 此外,肉类产品进口增长同样迅速。其中猪肉从2008年由净出口转为净进口,且进口量迅速增长;羊肉净进口趋势不断强化,净进口量由2007年的2.4万吨持续增长到2012年的11.9万吨。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大米进口量持续处于高位,1至4月稻谷和大米进口100万吨,同比增83.6%。东方艾

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马文峰介绍说,中国现在已经是最大的稻谷进口国,自然年度进口量达到400万至500万吨。大米进口的绝对量不大,但对南方局部市场的冲击很大,湖南、江西的大米企业遭受严重冲击。 “在国内外价差扩大又缺乏关税保护的情况下,想不进口都不可能。”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主任倪洪兴表示,大宗农产品净进口增加的根本原因是需求增长的驱动,而国内外价差扩大是农产品进口增加的直接动力。当前,有不少农产品进口不是因为国内短缺,而是因为内外价差,造成国内积压与进口增加并存的现象。 《经济参考报》记者不久前在湖南常德采访时,一位米厂老板介绍说,来自越南、巴基斯坦、缅甸的进口米价格是每百斤172元,而常德当地的米价是每百斤180至190元,不少企业甚至在本地大米中掺兑20%的进口米。 对于国内外棉花的“高价差”,众多棉纺织企业同样感到经营困难。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说,目前国内棉花价格每吨超过19000元,比进口棉花高4000至5000元,去年价差更是达到每吨6000元。在这种情况下,棉纺织企业没有竞争力,成品没办法消化。 面对低价进口农产品的不断冲击,中国实施的关

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

内容摘要: 摘要:对中国粮食进口到岸价与国内批发价分析表明,美国、泰国等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总体高于中国国内批发价,目前国外粮食市场对中国尚不构成直接冲击,但由于国际粮价波动幅度明显高于中国,应防止国际粮价继续下跌冲击中国市场。从出口市场来看,中国与其他主要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相差不大,无明显出口优势。 摘要:对中国粮食进口到岸价与国内批发价分析表明,美国、泰国等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总体高于中国国内批发价,目前国外粮食市场对中国尚不构成直接冲击,但由于国际粮价波动幅度明显高于中国,应防止国际粮价继续下跌冲击中国市场。从出口市场来看,中国与其他主要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相差不大,无明显出口优势。 关键词:粮食;价格;对比。 1.国内粮价与国外粮价比较。 对国内外市场粮食价格长期走势的研究表明,粮食价格变化大约每10年一个周期。长期以来国内、国际粮食价格走势接近一致,两个市场价格相关性呈逐步增强态势。而通过对近年两个市场的价格对比可以看出,近期粮价差距缩小,目前,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高于国内批发价,中国与其他主要粮食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格相差不大。由于影响价格对比的因素复杂,特选择品种、品质及价格条件接近的进行比较。 1.1国内粮食批发市场价格与进口美国、泰国粮食到岸价比较。 国外粮食是否对国内冲击,关键在于国外粮食进口至中国后与国内粮价的比较,在此通过选择当前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市场(美国小麦、玉米及泰国大米),与国内粮食批发市场价格进行比较,可看出2008年以前,国内批发市场小麦、玉米价格一直比进口到岸价低30%左右,大米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经过2008年国际粮价大涨大跌后,目前中国小麦、玉米及南方大米批发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 小麦:近年来,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低于国际市场进口到岸价,自2008年二季度开始,国际小麦价格迅速下滑,两种价格差明显缩小,目前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低位波动,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基本接近。比较国内(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优质白小麦为例)和国际小麦进口到岸价(以美国硬麦到岸价为例,以出口离岸价+粮食海运费计算),2005、2006年,国内小麦批发价格比进口小麦到岸价格低30%左右,由于2007和2008年前期国际小麦价格高幅上升,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差距逐步扩大,最高时为2008年3月,国内小麦批发价格为1640元/t,比进口到岸价低62.2%。此后受国际小麦价格大幅回落的影响,两者差距迅速缩小。2009年3月,国内小麦批发价格为1980元/t,低于美国小麦进口到岸价57元/t(2.8%)。 玉米:近年来,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持续低于进口到岸价,受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玉米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差距迅速缩小。比较国内玉米(以辽宁、山东、吉林三地平均批发价为例)和国际玉米进口到岸价(以美国到岸价为例),除2005年下半年国内玉米批发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外,2008年9月前,前者低于后者约30%,最低时为2008年6月,达44%。2009年年初以来,两者价差迅速缩小,2009年3月,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为1365元/t,低于进口美国玉米到岸价165元/t(10.8%)。 大米:从大米情况看,2007年底以前,国内大米批发价与进口到岸价差距不大,南方市场如广东大米价格略高于进口泰国大米到岸价,黑龙江批发价略低于进口到岸价。2008年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大幅攀升时,黑龙江、广东市场大米批发价比进口泰国大米到岸价低50%~60%,2008年下半年始泰国大米价格大幅回落,两者价格差距迅速缩小。2009年3月,国内

从中国玉米生物乙醇发展分析生物能源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全球正面临空前的能源危机,一方面能源需求激增,另一方面能源供给有限,寻找并研制新能源替 代传统能源成为唯一破解办法。近几年来,国内也掀起发展生物能源的热浪,但是由于技术有限,发展生 收稿日期:2011-05-03 作者简介:郭玲霞(1984-),女,山西长治人,博士生;研究方向:资源与环境评价,土地经济与政策。 从中国玉米生物乙醇发展分析生物能源 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郭玲霞1,2,黄朝禧1,2,彭开丽1,2 (1.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土地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2.湖北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0) Does Development of Bio-energy Really Affect the “food ”?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rn Bio-ethanol Guo Lingxia 1,2,Huang Chaoxi 1,2,Peng Kaili 1,2 (1.College of Land Management,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China ; 2.Hubei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Wuhan 430070,China ) Abstract:Taking bio-ethanol from corn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quantitatively analyzes relationship between “biological energy ”and “food ”with the means of scenario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orn bio-ethanol plays an impact on the demand for corn.If do a more realistic predictions to the other industrial use and rations of grain,the supply and demand conditions will be relieved to some degree.So the development of corn bio -ethanol will not impact the “food ”problem significantly.But considering stocks and exports,the relations are rather strained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corn.Food energy ’s development is an ordeal of technology and strategy,actively guid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nd to ensure the most basic food needs is the good way for the future. Key words:bio-energy ;bio-ethanol ;corn ;food security 摘要:本文以玉米生物乙醇为例,采用情景分析法定量分析“生物能源”与“吃饭”的关系。研究表明:(1) 设定2020年生物乙醇的产量为1000万吨、1500万吨和2300万吨,玉米生物乙醇占生物乙醇的60%、 40%和20%,则9个子情景所需玉米量最多3864万吨,最少560万吨;(2)结合其他玉米需求分析其供需 关系,发现9个子情景均未达均衡,最大和最小缺口分别为4249万吨和945万吨,说明玉米生物乙醇的发展对玉米需求造成了影响。如对口粮和其他工业用粮进行更切合实际的预测,则供求情况会有所缓解,所以玉米生物乙醇的发展不会对“吃饭”问题造成太大影响。但若考虑库存和出口则会显得供求紧张。发展粮食能源是一场技术与战略的考验,积极引导技术创新,并保证最基本的粮食需求是未来的出路。关键词:生物能源;生物乙醇;玉米;粮食安全中图分类号:F326.11;TK6 文献标识码:A

重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重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中国粮油信息网 2014-2-10 14:06:04 来源:本网论坛【大中小】继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粮食安全"放在首要任务、中央农村工作会提出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之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将保障粮食安全上升到基本国策的地位。从注重数量转为数量质量并重,成为此次文件中对粮食安全布署的亮点,专家认为,以可持续的方式确保数量、质量双安全,将是未来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 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在一号文件提出的八项重点工作中,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依然被放在首位,这种政策上的延续透露出极强的信号。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粮食安全"放在首要任务,并提出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到其后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聚焦粮食安全战略,强调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到此次一号文件提出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秦富对此表示,这体现了把粮食安全作为重中之重的地位,上升到了基本国策。 "对于粮食安全,有一个需求优先的问题。"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沈贵银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次提出的"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粮食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强调谷物,在粮食里把大豆和薯类就刨除了,谷物里面首先是口粮,其次是饲料粮,

这是必保的,口粮问题涉及到国家安全,很容易成为贸易保护的手段。 在保证口粮绝对安全的基础上,"适度进口"也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方针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认为,把适度进口作为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开放的环境下,适应国内国际市场一体化程度提高、更好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所做出的一个重大的调整。同时,立足国内解决吃饭问题,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总基调没有变,要提高国内产能,通过科技支撑,使口粮得到更好保证。 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基调始终不变,"合理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更是因为依靠全球市场不能解决我国粮食问题,进口必须保持适度。2013年我国谷物进口接近300亿斤,大豆进口突破1200亿斤。全球每年谷物贸易量约6000亿斤,仅相当于我国谷物年消费量一半左右,而全球还有8亿多人处于饥饿状态。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日前曾表示,作为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负责任大国,依赖进口保吃饭,既不现实也不可能,饭碗还得牢牢地端在我们自己的手上。 既重量更要重质 政策有延续也有创新。此次文件提出,在重视粮食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可以看出,粮食安全战略已从注重数量转为数量质量并重,我国要在端稳自家饭碗的基础上,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中国大型粮油公司

2010年国内粮油加工业大型集团企业名单集团公司名称子公司数量 1中粮集团有限公司31 2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71 3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 6 4中国中纺集团公司7 5益海嘉里集团36 6嘉吉(中国)公司 5 7北京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3 8今麦郎食品有限公司 5 9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 2 10河北五得利面粉集团有限公司 5 11河北邯雪面粉集团有限公司 2 12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8 13黑龙江省阳霖油脂集团有限公司 2 14黑龙江鹤鸣米业集团7 15黑龙江新良粮油集团有限公司 4 16绿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5 17长春大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3 18吉林粮食集团有限公司8 19上海良友(集团)有限公司 6 20江苏省农垦米业 3 21江苏金太阳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2 22江苏省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 23山东六和集团60 24山东半球面粉有限公司 2 25安徽庆发集团有限公司 3 26安徽皖王面粉集团有限公司 2 27安徽槐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2 28安徽大平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3 29安徽良夫面粉集团 2 30安徽省桐城青草香米业集团有限公司 5 31安徽绿一粮油集团7 32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21

33湖南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 34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 3 35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 3 36湖北省粮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6 37湖北金华麦面集团8 38湖北梅园米业集团 4 39湖北绿秀粮油集团7 40湖北芦花荡粮油集团 6 41赤壁米业集团 5 42江西省粮油集团有限公司 4 43双胞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 44江西万年贡米集团16 45江西金龙米业集团9 46福娃集团有限公司34 47湖北国宝桥米集团7 48襄樊万宝粮油集团 3 49广州市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 50重庆粮食集团8 51四川粮油批发中心 3 52新疆粮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 江浙压榨圈:江苏、浙江主要大型油厂概况 以下为江浙大豆压榨圈--江苏、浙江主要大型油厂概况: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 1.粮食的()是粮食安全的核心,它包括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流通安全等。(10.0分) A.生态安全 B.政治安全 C.经济安全 D.社会安全 我的答案:C√答对 2.粮食总产的阶段性增长主要是受()的阶段性波动所致。(10.0分) A.生产水平 B.播种面积 C.基础设施 D.资金投入 我的答案:B√答对 3.当前我国粮食生产主产区增产贡献突出,粮食增产中心往()移动。(10.0分) A.南方 B.北方 C.西方 D.东方 我的答案:B√答对 4.1974年联合国发表了(),首次提出粮食安全的概念。(10.0分) A.《消除饥饿与营养不良世界宣言》 B.《曼谷宣言》 C.《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叶卡捷琳堡宣言》 D.《千年宣言》 我的答案:A√答对 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明确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其具体内容是()。(10.0分))

A.保面积 B.攻单产 C.引导消费 D.攻总产 我的答案:ABCD×答错 2.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0.0分)) A.依靠传统技术和面积增加,产能逐渐恢复 B.依靠科技、投入和制度释放,产能快速增长 C.依靠政策、科技和投入的合力推动,粮食产能跨上新台阶 D.依靠创新技术和面积减少,粮食进口数量逐年增长 我的答案:ABD×答错 1.粮食生产能力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单产水平无疑是最主要的因素。(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十七大报告强调我国必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收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3.工业化、城镇化迅猛发展,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供了更加完善的物质装备条件。(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4.我国必须坚持自主粮食安全,粮食安全问题不能依靠世界市场。(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广州市粮食集团工会会议纪要

广州市粮食集团工会会议纪要 2014年第二期 时间:2014年7月15日 地点:谷物公司办公楼4楼会议室 主持人:何志明 出席人:何志明、梁泳红、诸葛红、陈纯晖、庄宝玲、冯国明、高保臣、陈启民、张晓光、陈恺怡、文子瑛、禤奇雁、肖茵茵 一、内容: (一)各单位汇报近期职工思想动态以及开展工作情况; (二)集团工会布置近期工作。 二、决议: (一)维护企业内部稳定是各企业(中心)工会的工作重点。各单位工会要密切关注职工思想动态;配合企业依法依规做好“退二进三”职工安置工作;做好薪酬、奖励等工资调整工

作,稳定职工情绪。 (二)积极配合集团今年主题年活动,开展全员品牌宣传教育。组织全体职工学习岭南穗粮品牌、大米、面粉、面制品和食油五个专题培训ppt,按部署进行知识问卷考查。9月份组织开展“安康杯”岭南穗粮产品知识竞赛。继续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岭南穗粮产品进企业、社区推广活动。 (三)鼓励和发动职工参加市总工会主办的“职工素质提升”学习活动,主动与企业行政沟通,为职工参加学习创造条件提供帮助,做好相关申报审批记录和存档便于补贴兑现。 (四)切实加强工会内部管理和自身建设。严格遵守本企业年初制定的2014年预算计划,每季度末检查一次预算计划执行情况。南方公司、穗港米业公司等退二进三企业工会要做好终结审计准备,企业终结时相关工会会计档案移交集团工会。各企业工会委员会委员、经审委员、女职委主任及职工代表出现空缺的要及时按程序补选。 (五)各单位工会在7月份对本企业高温劳动保护情况(设施设置、劳动用品发放、高温补贴)及超时加班情况作一次检查。三季度起职工困难申请标准从1300元提高到1550元。 (六)计划8月安排乒乓球比赛,10月安排羽毛球比赛,11月安排2014年度登山活动。 会议要求各企业(中心)工会要明确职责、严守纪律,正确理解各项方针政策,加强沟通联系,务求使工作取得实效。

第7讲粮食贸易

第七讲、粮食经济和粮食贸易 (1953-1995) 1)粮食贸易概况观察 2)几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3)制度背景和贸易决策程序 4)决定因素和数量分析 5)几点总结性评论

20世纪中国在国际市场上角色发生了深刻变化。 解放前中国是一个重要的粮食进口国,20-30年代进口高达200-300万吨。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是粮食(特别是大米)的净出口国。 然而到六十年代,这种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成为了粮食净进口国。 八十年代,中国平均每年粮食进口量为900万吨。另外80年代中期以来,在净出口和净进口地位上多次改变。 ——粮食贸易从不同方面成为研究和政策议题(潜在需求量、贸易方向和数量改变等)。

由于受经济环境、制度和政策因素影响,新中国粮食贸易经历了多次巨大变动。 第一阶段:净出口时期 (50年代)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大规模粮食出口。出口量从1950年122万吨增至1951年200万吨。到50年代中后期,年平均出口量一直高于200万吨。主要是大米和大豆的出口,占1953至1960年粮食出口总量的83%。这一时期粮食进口量一般较少。工业化初始阶段急需外汇注入,粮食净出口为解决这一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据估计,这时期粮食净出口所得外汇占国内总出口所得外汇的12%——19%。

第二阶段:饥荒和恢复时期 (1960年——1965年) 1959至1961年饥荒,同时标志中国粮食贸易转折点:从50年代粮食净出口国转变为饥荒后的粮食净进口国。从1960/61年开始,只得大幅度减少出口并同时大幅增加进口。 这段时期粮食平均年进口量为590万吨。进口主要为小麦,占粮食进口比重从1961年的约2/3上升至1963年的93%,且在1965至1966年间有了更大涨幅。据估计,这段时期粮食净进口所需外汇支出占总进口外汇支出的13%。

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

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摘要:对中国粮食进口到岸价与国内批发价分析表明,美国、泰国等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总体高于中国国内批发价,目前国外粮食市场对中国尚不构成直接冲击,但由于国际粮价波动幅度明显高于中国,应防止国际粮价继续下跌冲击中国市场。从出口市场来看,中国与其他主要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相差不大,无明显出口优势。 关键词:粮食;价格;对比。 长期以来,国内外市场粮食价格走势有着较大的一致性,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需求也受到影响,国际粮价是否对中国构成冲击,值得关注。 1. 国内粮价与国外粮价比较。 对国内外市场粮食价格长期走势的研究表明,粮食价格变化大约每1 0 年一个周期。长期以来国内、国际粮食价格走势接近一致,两个市场价格相关性呈逐步增强态势。而通过对近年两个市场的价格对比可以看出,近期粮价差距缩小,目前,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高于国内批发价,中国与其他主要粮食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格相差不大。由于影响价格对比的因素复杂,特选择品种、品质及价格条件接近的进行比较。 1.1 国内粮食批发市场价格与进口美国、泰国粮食到岸价比较。 国外粮食是否对国内冲击,关键在于国外粮食进口至中国后与国内粮价的比较,在此通过选择当前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市场(美国小麦、玉米及泰国大米),与国内粮食批发市场价格进行比较,可看出2008 年以前,国内批发市场小麦、玉米价格一直比进口到岸价低30% 左右,大米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经过2008 年国际粮价大涨大跌后,目前中国小麦、玉米及南方大米批发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 小麦:近年来,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低于国际市场进口到岸价,自2008 年二季度开始,国际小麦价格迅速下滑,两种价格差明显缩小,目前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低位波动,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基本接近。比较国内(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优质白小麦为例)和国际小麦进口到岸价(以美国硬麦到岸价为例,以出口离岸价+ 粮食海运费计算),2005、2006 年,国内小麦批发价格比进口小麦到岸价格低30% 左右,由于2007 和2008 年前期国际小麦价格高幅上升,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差距逐步扩大,最高时为2008 年3 月,国内小麦批发价格为1640 元/t,比进口到岸价低62.2% 。此后受国际小麦价格大幅回落的影响,两者差距迅速缩小。2009 年 3 月,国内小麦批发价格为1980 元/t,低于美国小麦进口到岸价57 元/t(2.8%)。 玉米:近年来,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持续低于进口到岸价,受2008 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玉米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差距迅速缩小。比较国内玉米(以辽宁、山东、吉林三地平均批发价为例)和国际玉米进口到岸价(以美国到岸价为例),除2005 年下半年国内玉米批发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外,2008 年9 月前,前者低于后者约30%,最低时为2008年6月,达44%。2009 年年初以来,两者价差迅速缩小,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2020)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 1.( ) 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持续提高粮食单产的长远和根本上的重要动力。(10.0分) A.科技支撑 B.政策支持 C.制度保证 D.资金扶持 2.粮食总产的阶段性增长主要是受()的阶段性波动所致。(10.0分) A.生产水平 B.播种面积 C.基础设施 D.资金投入 3.当前我国粮食生产主产区增产贡献突出,粮食增产中心往()移动。(10.0分) A.南方 B.北方 C.西方 D.东方 4.我国是粮食的生产大国,也是粮食的消费大国。但由于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决定了粮食消费的需求刚性,所以从根本上讲,我国的粮食安全还主要取决于()。(10.0分) A.粮食质量 B.粮食品种

C.粮食进口 D.粮食供给 1.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0.0分)) A.依靠传统技术和面积增加,产能逐渐恢复 B.依靠科技、投入和制度释放,产能快速增长 C.依靠政策、科技和投入的合力推动,粮食产能跨上新台阶 D.依靠创新技术和面积减少,粮食进口数量逐年增长 2.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明确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其具体内容是()。(10.0分)) A.保面积 B.攻单产 C.引导消费 D.攻总产 1.确保口粮需求不过快增长,我国要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增长,坚持合理的人口政策。(10.0分) 2.人口持续增长、耕地日趋减少、资源日益紧缺、环境不断恶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多重压力下,持续提高主要粮食总产是确保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的战略主攻方向。(10.0分) 3.工业化、城镇化迅猛发展,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供了更加完善的物质装备条件。(10.0分)

生物能源与粮食安全

生物能源与粮食安全 (Food Security and the Surge Toward Biofuels … and Food Insecurity?)Michael Glantz (NCAR) 著何皓 (HIT) 翻译叶谦 (NCAR) 校对一场大的争论正在酝酿之中,可以预计,这场争论将会愈演愈烈,而人们争论的中心是:种植农作物是用来满足人类食物和喂养牲畜的需求,还是为了将其转换成生物能源。这听上去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只不过是从食物和能源中选择一个而已。但是,两者都是社会所必需的。即使目前还没有被认识到,这个问题还涉及到伦理学。这是因为,富裕的国家可以两者兼得,而贫穷的国家却不可能,除非他们做出一定的牺牲。 将耕种土地的目的从食物生产转变成生物能源生产,将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得与失,利益与成本。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那些从土地利用目标转换过程中获利的国家将不会去帮助那些由此遭受损失的国家!诚然,由于不同人观察角度的不同,对这个问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观点。而对于我们这些有关食物和能源问题的外行,首先所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在你听到另外一种观点的论证之前,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无论是赞成将耕地用于种植粮食还是用于生产生物能---都具有说服力。 虽然揭示和澄清这个争论的各个方面不会让食物还是能源的选择更加容易,但会有助于揭示食物-生物能-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联系.

引发这个争论的根本原因就是汽油价格的飙升。如果汽油的价格不是如此之高(并且还在继续上涨),生物能源的开发是不会如此引人注目。各国政府需要能源以保持经济运行和增长。与此同时,化石燃料的燃烧,化肥的使用,土地利用的改变(如对热带雨林的破坏)正让人们高度担心由此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很多政府,或是出于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视或是看到了生物能源能够致富或省钱的机遇,都迅速开始了或是供国内使用或是为出口的生物能源生产计划。一些国家将注意力集中在将玉米转化成酒精(如美国),另一些国家则集中在利用甘蔗(如巴西),还有些国家则关心油棕榈的使用(如印度尼西亚)。种植这些东西需要土地,这对那些没有足够土地资源的地区而言,生物能源的生产商对政府所施加的巨大压力,使粮食种植地(还有自然保护区)成为当然的挤占对象,. 一种显而易见—虽然尚未被证实—的担心就是,扩大用于生产生物能源的土地面积会对生产粮食的土地.造成一种称为“零和”的矛盾。零和是指从生产生物能源所得就会伴随着粮食安全某种程度上的降低。生物能源生产商和一些支持者反对此说法。他们指出,可以用那些目前没有种植食用农作物的土地来生产生物能源农作物。

粮油企业100强名单

1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2益海嘉里投资有限公司 3中国中纺集团公司 4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5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 6上海良友(集团)有限公司 7北京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8五得利面粉集团有限公司 9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 10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 11山东香驰粮油有限公司 12重庆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3湖北兴农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14今麦郎食品有限公司 15湖北省粮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6天津顶园食品有限公司 17湖北国宝桥米集团 18湖北龙池米业集团 19洪湖浪米业有限责任公司 20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 21山东三星集团有限公司 22江苏省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3天津市粮油集团有限公司 24福娃集团有限公司 25西王集团有限公司 26湖北洪森粮油集团 27湖北宏凯工贸发展有限公司 28嘉祥县嘉冠油脂化工有限公司 29黑龙江省北大荒米业集团有限公司30吉林裕丰米业股份有限公司 31吉林省德春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2河南懿丰油脂有限公司 33山东省高唐蓝山集团总公司 34山东利生面业(集团)有限公司35江西省粮油集团有限公司 36北镇市五峰米业加工有限公司 37万宝粮油有限公司 38吉林丰盛米业有限公司 39湖北三杰粮油食品集团 40深圳市粮食集团有限公司 41山东龙大植物油有限公司 42河北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 43庆安鑫利达米业有限公司 44湖北奥星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45青岛长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6湖南巴陵油脂有限公司 47发达面粉集团有限公司 48仪征方顺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49江西万年贡米集团 50山东半球面粉有限公司 51合肥金润米业有限公司 52江苏正昌集团有限公司 53钦州大洋粮油有限公司 54浙江新市油脂股份有限公司 55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 56厦门中盛粮油集团有限公司 57安徽槐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58滨州泰裕麦业有限公司 59安徽皖王面粉有限公司 60江苏省农垦米业有限公司 61江苏江南面粉集团 62江苏三零面粉有限公司 63杭州恒天面粉集团有限公司 64鹤岗市三江平原米业集团有限公司65江苏民康油脂有限公司 66安徽新锦丰企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67广州市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68湖南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69山东禹王实业有限公司 70安徽金鸽面业集团有限公司 71河南阳光油脂集团有限公司 72山东万得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73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 74安徽家乐米业有限公司 75江苏金太阳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76东莞市穗丰食品有限公司 77河南斯美特食品有限公司 78布勒(无锡)商业有限公司 79天津龙威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80江苏省银河面粉有限公司 81河南爱厨植物油有限公司 82莆田市东南香米业发展有限公司83黑龙江省万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84陕西八鱼渭南油脂工业有限公司85安徽良夫面粉有限公司 86湖北贤德面粉有限公司 87安徽省稼仙米业集团有限公司 88安徽大平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主要粮食品种进口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中国主要粮食品种进口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粮食自给自足已不能满足中国对粮食的需求,国际粮食市场成为了中国粮食供给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我国粮食进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较大的粮食净进口国家,对国际粮食市场依赖程度越来越大,我国粮食进口贸易在国际粮食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主要粮食品种进口结构是否优化也成为了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一、粮食进口总量的变化情况 从建国以来,我国粮食进口总量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611991年,此阶段我国粮食贸易虽然是净出口与净进口交替出现,但净进口年份较多,主要用粮食净进口填补消费缺口。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粮食供给出现了严重不足,国家为了解决粮食供给缺口,开始大规模进口粮食。除了1985年和1986年两年我国为粮食净出口外,其余年份均为净进口。并且进口量在1991年增加到1 345万吨。 第二阶段为19922003年,此阶段仍然为粮食净出口与净进口交替阶段。这一阶段中我国粮食供求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过剩与紧缺交替出现,使得粮食进出口波动较大。在这十二年中有五年为净进口,年均净进口为332万吨。此阶段,粮食进口仍然起着调节国内需求和实现总量平衡的作用。 第三阶段为2003年以后,此阶段我国粮食贸易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粮食进口与净进口规模不断扩大。在2003年之前,我国粮食年度进口量少有超过2 000万吨的年份,而在2003年以后我国粮食每年进口量都在2 000万吨以上,且逐年增长。2012年粮食净进口规模达到7 748万吨,这一时期粮食净进口量的突然增长和我国大豆进口量激增有很直接的关系,截至2013年我国粮食贸易净进口量达到7 675万吨。 我国粮食净进口量的逐年激增,使我国成为了世界粮食贸易逆差大国,进口总量的多少是影响一个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但在进口总量不断增加的趋势下,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能够保证我们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方法就是保持合理的进口产品结构。 二、主要粮食品种的进口结构 我国主要粮食品种进口的突出特征是粮食进口品种和数量非常集中。大豆、小麦、大米和玉米这四种粮食产品的进口量占到粮食类产品进口总量的90%以上,其中,大豆和小麦是中国主要的进口品种。 1996年之前,从国际市场上我国主要进口的产品是小麦,年平均小麦进口量占年平均粮食进口量的近82.9%,这个阶段大量进口小麦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弥补小麦产量的不足。虽然我国小麦产量很大,但是北方人以小麦为主食,另外加之中国生产的小麦质量不高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国小麦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在此期间,大豆年均进口量仅占粮食年均进口总量的1.4%,玉米和大米年均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1%和3.1%。 1996年以后,大豆取代了之前小麦在粮食进口中的主导地位。1996年,大豆产量维持在原有水平而需求量则大幅增加,大豆由供过于求转变为供不应求,使得大豆由原来的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净进口数量也逐年递增,进口比重也逐步加大。以1996年为转折点,19951997年,大豆进口量分别为29.8万吨、111.4万吨和288.6万吨,分别占当年粮食进口总量的1.44%、9.32%和40.9%。往后逐年剧增,2012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进一步增加,达到5 853万吨,占粮食进口总量的比重达到90.6%。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对油脂类产品的需求增加导致我国大豆进口量迅速增加,使得我国的大豆及豆粕产品大量依赖从国际市场进口,这样,我国大豆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制约。而此阶段小麦的进口量却急剧下降,大豆进口量的急剧上升使得我国进口产品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大豆取代小麦成为主要的进口品种,此时小麦进口所占比重下降为9.8%,玉米和大米则分别为0.3%和2.1%。 由此可见,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粮食进口品种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1997年以

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政策的思考_黄季焜

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政策的思考 □黄季焜杨军仇焕广 内容提要:近期全球农产品价格在大幅度波动中上涨和我国食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再次引发了国内外对食物和粮食安全的高度关注。本文在对我国当前粮食安全状况进行整体分析和对我国未来粮食安全判断的基础上,对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和战略及政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农业生产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时期;粮食安全;中长期预测;战略思考;政策建议 2006年以来,全球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并经历了两次大幅度的波动,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也呈现持续稳定增长态势,这些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对食物安全或粮食安全的高度关注。国际社会使用的是食物安全(Food Security),在我国常翻译为“粮食安全”或广义上的粮食安全,它包括粮食和其他所有能够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食物(FAO,1996)。我国的粮食安全概念与国际通常使用的食物安全概念有一定差别,也可以称为狭义的粮食安全,主要是指大米、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的国内自给率。2007—2008年初全球食物价格大幅度上涨,被认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次最大的全球食物危机(Von Braun,2007;FAO,2008;World Bank,2008)。虽然全球食物危机并未明显传递到中国,但由于近几年我国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并成为引发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国内对粮食安全的关注不亚于其他国家(Huang等,2008;国家统计局,2011)。本文目的是在对我国现在和未来粮食安全判断的基础上,对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和战略及政策进行了梳理,并提出提高农业生产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一、对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的判断(一)广义的粮食安全基本上得到保障 从个体、区域和国家三个不同尺度上,过去三十年我国食物安全水平都得到不断提高。首先,从个人和家庭的微观食物安全来看,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消费多样化、食物营养不断改善。其次,从区域来看,区域间的市场一体化和流通条件不断改善(Huang和Rozelle,2006),区域间贸易量显著增加,不但有效地解决了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带来的区域食物安全问题,而且能够很快缓解局部地区自然灾害对当地农产品供需平衡的冲击,区域食物安全水平显著提高。第三,从国家层面来看,食物安全总体水平得到高度保障,“十一五”期间,我国食物和饲料总体保持净出口。虽然2009年以来食物和饲料为净进口,2010年农牧渔业净进口为1535亿元(扣除棉花进口),自给率也达到97.6%(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结构变化越来越朝着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的方向发展。耕地密集型农产品(如粮食和油料等作物)的进口额不断提高,而高附加值劳动和技术密集型农产品(如蔬菜水果、加工食品)的出口也较快增长(黄季焜,2010)。 (二)狭义的粮食安全已经突破了95%自给率的国家既定目标 如果按照目前我国粮食的定义范围(包括大 — 4 —

进口粮食指定口岸条件标准(试行)

进口粮食指定口岸条件标准(试行) 为有效防范和降低进口粮食传带外来有害生物和潜在安全风险,提高口岸把关服务能力,优化整合资源配置,不断推动进口粮食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根据我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食品安全法》、《转基因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设施建设管理规定》等规定,进口粮食实施指定口岸制度。 本规定中粮食,主要是指用作加工食品、饲料或其他非繁殖用途的小麦、玉米、水稻、大麦、大豆、油菜籽、杂粮(含高粱、荞麦、燕麦、豌豆、绿豆、红小豆等)作物的籽实以及马铃薯、木薯等薯类的块根或块茎等。科研、参展、样品等特殊进境粮食按相关规定执行。 进口粮食指定口岸条件及申报核准程序如下: 一、口岸要求 (一)基本条件。 1.海(水)运散装口岸应为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口岸(从港澳地区中转进境粮食等特殊情况的除外); 2.口岸周边1公里范围内没有种植与进口粮食种类相同的粮食作物; 3.进口粮食接卸、运输、储存、查验、处理等区域布局

合理,与外界及生活区相对隔离,地面平整、硬化、坚固,无裸露土壤,整洁卫生; 4.供电供水、排水设施齐全,具备防火等消防安全条件。 (二)功能区条件。 1.应具备进口粮食固定的靠泊接卸区域,海运口岸散装粮食日接卸能力不低于8000吨(木薯干不低于2000吨),海运集装箱或陆运口岸接卸能力与粮食进口量相适应; 2.应具备符合《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设施建设管理规定》的检验检疫办公用房、查验场所等条件,并设有更衣室、工具室和样品间等。集装箱、汽车、火车装运的还应配备开箱、掏箱和落地查验必需的机械设备; 3.应具备与粮食进口量相适应的口岸专用粮食仓库或换装堆放场所(限木薯干和集装箱装运的粮食),并符合国家相关粮食储藏标准等技术规范要求。海运进口粮食仓储容量不少于可靠泊的单船最大进口量,陆运进口粮食仓储容量不低于单批最大进口量,且不少于500吨; 4.应具备装卸粮食的密闭、防撒漏运输工具和撒漏物收集清理存放的设施及设备,如挡防漏布、吸尘车。如使用车辆运输的,装卸场所出入口应配备消毒池、消毒垫以及对车体进行清洁的专用设施; 5.应具备进口粮食撒漏物及下脚料专门存储场所及焚烧炉等必要的除害处理设施,并具备疫情监测、防除等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