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湟农村高额彩礼研究——基于大庄村的人类学探讨

河湟农村高额彩礼研究——基于大庄村的人类学探讨

河湟农村高额彩礼研究——基于大庄村的人类学探讨
河湟农村高额彩礼研究——基于大庄村的人类学探讨

河湟农村高额彩礼研究——基于大庄村的人类学探讨

青海社科院

摘要本文以青海海东互助县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村庄——东沟大庄村的彩礼变迁的情况为研究主题,采用实证研究法、观察法和文献研究法,以人类学的视角对东沟大庄村婚俗中名目繁多的彩礼、影响彩礼涨价的原因进行了描迷和解读,认为日益加大的城乡差距是目前彩礼飙升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人类学视野彩礼高额土族

一、大庄村土族彩礼变化

在大庄村村民们的心目中,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或者男女两性的简单结合,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两个家庭甚至是两个亲属群体之间关系的确立,是“和二姓之好”;为了达到和强化这种关系,初步达成婚姻契约的男女青年在举行婚礼仪式之前,由男方向女方家支付彩礼。大庄村村民在婚姻缔结过程中的彩礼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导致彩礼形式由最初的以实物为主转变为当下的以现金为主。与此同时,不同的家庭经济条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彩礼数额的多寡。

(一)大庄村彩礼形式转变

大庄村现在的彩礼包括现金和实物两部分。从表面看来,与彩礼产生之初并无二异。因为彩礼产生之初便是由实物和现金两部分组成的。不过与现在不同的是,产生之初的彩礼以实物为主,直接赠送钱

币的现象并不多见。彩礼最初以崇尚礼仪、确认婚姻契约为主要目的,追求财物并非其初衷。

然而,自1949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大庄村村民在缔结婚姻的过程中彩礼的形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彩礼形式由以实物为主朝着另一个极点发展,逐渐趋向于现在的以现金为主,或者只要现金。这在过去完全是令人不可思议和不能接受的。

(二)大庄村彩礼价位攀升

在大庄村进行田野调查时我们得知,七八十年代的彩礼流行的是“百里挑一”,即彩礼费用为101元,取吉祥顺利之意。而30年后的今天,彩礼数额上涨了百倍有余,120000、130000的彩礼已不再是凤毛麟角了。彩礼作为一项非经常性消费,虽然它在村民们的家庭生活中并不经常发生,但一般都会不可避免的发生,如此高的彩礼费用,使生活在经济发展缓慢的西部地区农村的农民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民族地区农村的人民更是深受其害。为了筹措高额彩礼,一些家庭中成员节衣缩食,更有甚者四处借款、或到银行贷款,等到彩礼备齐,婚事告成,也就家财空空、债台高筑了。这一点村民何某的个案也许更能说明问题。何某共有三子,分别于1999年、2003年和2007年结了婚,何某夫妇为三个儿子的婚事耗尽半了生心血,也欠下了亲戚邻友们的“一屁股债”。叙述性的文字很难描绘大庄村村民在婚姻缔结过程中彩礼形式的显著变化。也许我们在田野调查时收集到的个案更具说服力。

表1:新郎家提供的资金 见面礼 买礼 干 礼 进 门

钱 眼泪钱 压箱钱 节礼

压柜钱 彩礼额(元) 个案数 首饰 衣服 1949—1978 10

60 2 4 2 5 500 7 1979—1989 30 300 300 500

10 10 20 15 2400 6 1990—1999 60

2400 800 8660 40 50 60 30 26000 7 2000—2014 600 6000 8000 86000

200 400 500 3600 128600 10

注: 见面礼、首饰和衣服是根据访谈者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折价所得的平均值。 结婚时间在1949—1978年这一时间段的7个受访人中,每个人在支付或接受彩礼时有银耳环、礼帽、布匹、衣服、茯茶、鞋(手工制作)和腰带等物品,而且这些物品是彩礼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干礼最少的是60元(于1956年结婚),干礼最多的也不过200元(于1978年结婚),总共加起来不超过500元;结婚时间在1979—1989年这一时段中的6位受访者中,只有两个人在支付彩礼时直接用现金,其余五人在支付彩礼时有金银耳环、礼帽、鞋、手表和裙子等物品,干礼在400—800元之间不等,合计不超过2400元;结婚时间在1990—1999年这一时间段内7位受访者中,支付彩礼时实物主要有银耳环大小各一对、金戒指、两大套衣服(一大套包括12件)、青稞酒等,干礼在8660—24666元之间不等,总共需要26000余元的彩礼;结婚时间在2000—2014年这一时间段内的10位受访者中,在支付或接受彩礼时实物以衣服、“三金”(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手机彩

礼 时

等为主,干礼最少的是28666元,干礼最多的128600元,还有一位受访者于2011年将女儿嫁到了同属海东地区行署的乐都县,收取男方干礼84000元,还在买礼时要了金戒指和金耳环。

对于不断飙升的彩礼,许多村民都感到忧虑,因为当今的彩礼已与过去的彩礼背道而驰;在很多时候成为了婚姻美满、家庭和睦的阻碍因素,以至于在田野作业时有村民调侃道“生个女儿是存款,生个儿子是贷款”。

二、引起大庄村彩礼涨价的主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前,尤其是上世纪60年代中叶至70年代末,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即使是居住在偏远民族地区农村的大庄村村民们择偶时也十分注重对方的政治条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的恢复和教育的普及,村民们择偶越来越注重对方的收入、住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历、职业等状况。笔者将根据对大庄村彩礼现状的调查,分析彩礼上涨的原因。

(一)心理因素

买礼钱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新郎新娘的自我意识增强,尤其是准新娘在买礼时对金银首饰和手机等完全属于自己的私人物品的追求,集中体现了新娘自我意识的增强和维护自身权益的信心。他们的追求导致了买礼钱的上涨。

大庄村彩礼的上涨主要表现为见面礼、买礼、干礼和压柜钱的上涨。及至近年,见面礼和压柜钱飞速上涨,其原因如下:其一,见面礼和压柜钱是南方给准新娘的零花钱,由于传统观念中订婚之后女方已经

是男方家的人了,其花费理应由男方支付;从男方的角度来看,女方迟早是自己家的人,因而也愿意给准新娘花钱。其二,女方对见面礼的重视和攀比。女方认为见面礼和压柜钱的多少映射着男方对自己的重视程度,或者说代表着自己以后在男方家的地位高低。基于女方的这种先入为主的想法,男方也不得不提高见面礼和压柜钱的数额来表达对女方的重视和关注。同时,由于女性之间的攀比,见面礼和压柜钱少会使女方感觉面子上过不去,为了满足女方的虚荣心,男方也会争着多给见面礼,也趁机向女方家展现了自己的大度和经济实力。

干礼是大庄村土族彩礼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数额巨大,而且意义重大,不给女方家干礼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受币,非交亲”。现在的男女在结婚以后一般都要和自己的父母分居单过,这个新家庭的财产来源之一是结婚后从大家庭分得的财产,其二是结婚时以干礼的形式分得的家产。由于新郎和新娘将干礼作为分割家产的手段,他们的追求导致了干礼的上涨。此外,很多村民表示,索要10万左右的彩礼不并不过分,别人也是这样做的,我女儿要的彩礼凭什么比别人家女儿的彩礼少?收彩礼是祖先留下的习俗,大家都收;如果家里面还有儿子,嫁女儿时不收礼钱或者少受礼钱会吃亏的。再者,很多村民认为,干礼的多少体现了女儿的价值,干礼越多,表明自己的女儿越优秀,男方家也就更重视,即使他们婚后感情不和,男方也不敢轻易提出离婚——另娶一个代价更大。所以,很多村民觉得“收受男方高额彩礼能使自家女儿婚姻有一个额外的保障”。

(二)社会因素

正如许让神父在《甘肃土人的婚姻》一书所写的“婚姻是一男一女的合法结合,但是女孩子在土人中是她父母的财产,谁要娶他们的女儿就得给他们赔偿”;现在女方父母更多的是为了让自己的女儿在男方家过得更好而索要高额彩礼,目的是为他们女儿美好的生活打下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这种情况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农村男方兄弟较多的家庭里特别明显。那么,引起大庄村彩礼涨价的社会因素如下:第一,随着互助土族自治县农村城镇化的推进,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与往日相比亦不可同日而语,这是互助县农村彩礼上涨的根本原因,也是大庄村彩礼涨价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彩礼上涨或者说使彩礼的初衷也发生了改变的是:女方家长思想观念的改变。以前女方家要彩礼的原因是女方家因女儿出嫁后家里丧失了一个劳动力,彩礼是男方对女方父母家庭的一种补偿。

第三,农村适婚女性总体数量减少。农村适婚女性数量减少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适婚男女比例失调。自从计划生育政策普及后,受中国几千年封建思想中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很多人希望生个儿子,因此在产前利用先进的医疗设备鉴别婴儿的性别,有选择性的保留男胎,打破了男女婴儿出生的平衡,进一步加剧了男女比例失调。第二,农村女孩进城务工,不愿回乡结婚。时至今日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仍旧十分明显,很多农村适婚女性进城务工时融入了城市的生活,不愿回家种田,即使是嫁到农村也不回自己的村子,村子里适婚男性多,就得请媒人去别的地方找,而且困难不小,彩礼价格随之被抬高。

对于这一现象,婚姻偿付理论可以作出有力的解释。由于农村适婚女性总体数量减少,在婚姻市场上女性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而男性则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因此,彩礼一直在中国实行,且价位不断攀升。一些证据也表明,由于寻找合适的结婚对象越来越困难,彩礼在一直上涨,特别是贫困地区这一现象更为严重。而这与东沟大庄村彩礼价位攀升的现状是相吻合的。

第四,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促使彩礼成为农村居民索取财物的变相手段。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文化变迁理论并不能够完全解释我国农村彩礼变迁这一社会文化现象。从更深层次上来看,中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之间明显且越来越大的差距才是导致农村彩礼变迁的实质因素。随着社会分层现象日益加剧,大量的社会财富被城市居民所掌控,而处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们对于社会财富的渴望得不到满足;随之各种的社会福利和待遇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居民的待遇,从而在农村居民的心理上产生了一种被剥夺感,或者说是不平衡感。这种被边缘化了的状态使农村居民很难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的额社会财富,特别是金钱。而彩礼则在无意中成为了农村居民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金钱的变相手段,从根本上促成了彩礼涨价,并最终致使天价彩礼频频出现的病态社会现象。

参考文献

1.阎云翔著,龚小夏译《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

情、家庭与亲密关系》,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2.李银河著《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3.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青海省编辑组编《青海土族社会历史

调查》,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4.汪宁生著《文化人类学调查一一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年。

5.许让神父著,费孝通、王同惠合译《甘肃土人的婚姻》,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年。

6.庄孔韶著《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7.李克郁、李美玲、李永翎主编《土族婚丧文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

8.孙秋云著《文化人类学教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9.李志农等主编《土族:青海互助大庄村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裴丽丽著《土族文化传承与变迁研究—以辛家庄和贺尔郡为例》,北京:民族

出版社2010年。

农村结婚彩礼问题

青岛农业大学 《农村社会学》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农村结婚彩礼问题 学生专业班级:农村区域发展(合作金融)1班学生姓名(学号):廖祯(20123784) 授课教师:王效仿博士副教授 完成时间:2014年6月27日

农村结婚彩礼问题 廖祯 青岛农业大学农村区域发展(金融合作)2012级 摘要:通过农村彩礼的历史由来与现状,对农村彩礼进行法理分析,在彩礼纠纷中凸显出彩礼的性质是多方面的,以及彩礼的界定及其返还范围。 关键词:历史与现状、习俗、彩礼纠纷、法理分析、分手费与结婚彩礼 一、农村彩礼的历史由来及现状 彩礼是中国旧时婚礼程序之一,又称财礼、聘礼、聘财等。我国自古以来婚姻的缔结,就有男方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聘金、聘礼的习俗,这种聘金、聘礼俗称“彩礼”。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西周时确立并为历朝所沿袭的“六礼”婚姻制度,是“彩礼”习俗的来源。“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中的“纳征”是送聘财,就相当于现在所讲的“彩礼”。这种婚姻形式直到中华民国都有延续。有些地方习俗称为纳征,征是成功的意思,即送彩礼之后,婚约正式缔结,一般不得反

悔。若有反悔时,若女方反悔,彩礼要退还男方的;若男方反悔,则彩礼一般不退。在买卖婚姻中,彩礼表示女子的身价,有的地区和民族直称为身价礼。男方家向女方家送彩礼的多少,要由女方家的要求和男方家的经济状况而定。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结婚彩礼钱”,一词跃然于中国社会婚姻风俗中,在20世纪70年代末,“结婚彩礼钱”主要花费区域是有四大件之称的“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和手表”,后人沿用“四大件”之说,表达“结婚彩礼钱”的内涵。 20世纪70年代“四大件”具体包括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和手表。人们也形象地称其为“蹬蹬、转转、听听、看看”。 20世纪80年代“四大件”是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和电风扇。 20世纪90年代“四大件”是在80年代基础上稍微有点调整:冰箱、彩电、空调、洗衣机。 2000年至2009年,这十年中,关于这十年间的“四大件”说法,争议很大,最早有“房子、车子、票子和保险”四大件之说,按照现在结婚首先需求男方要有“房子和车子,稳定的工作”一说,应该比较靠谱,当然也还有其它说辞。 二、中国法律关于结婚彩礼钱的说辞 198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条规定:“父母或他人违背男女双方或一方意愿而强迫包办婚姻和以索取财物为目的,违反男女双方或一方意愿而强迫结婚的买卖婚姻,一方要求离婚的,如果婚后双方没有建立起感情,应准予离婚”。

彩礼返还制度研究张学军模板

彩礼返还制度研究 张学军 彩礼返还制度研究(一) 张学军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 上传时间: -4-5 一、问题的提出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婚姻案件中聘金或聘礼处理原则的指示》( 1951年10 月8日)(以下简称为1951年《聘金或聘礼处理的指示》)第 1 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聘金或聘礼的几个疑义和早婚如何处理问题的复函》( 1951 年12月3日)(以下简称为1951年《聘金或聘礼的复函》)第3条之规定, ”男女双方均以婚姻

为目的” [1]而给付的”聘金或聘礼” , 依其性质可分为以下三类: ①”公开的买卖婚姻性质的”聘金或聘礼; ②”变相的买卖婚姻性质的”聘金或聘礼; [2] ③”赠与性质的”聘金或聘礼。依据1951 年《聘金或聘礼处理的指示》, 在婚姻法施行后给付的聘金或聘礼具有以下法律效力: ①对于”公开的买卖婚姻性质的”聘金或聘礼, ”原则上均应将其因此所得财物没收, 并得酌情处罚” (第3条)。就何谓例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的意见》( 1979 年2月2日) (以下简称为1979年《民事意见》)”(三)买卖婚姻问题”第4段规定了以下两项: 1)”对尚未结婚或者结婚时间不久, 情节较轻的, 其财物可不予没收。其中确因买卖婚姻造成了男方生产、生活上的严重困难, 可让收受财物的人酌情返还一部。但不能因返还财物妨碍婚姻自由, 或者再次

造成买卖婚姻; ” 2)”对共同生活多年、生有子女的买卖婚姻, 其财物不予没收, 也不予返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 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1984年8月30日)(以下简称为1984 年《民事意见》)第17条依然规定, ”属于包办强迫买卖婚姻所得的财物, 离婚时, 原则上依法收缴” ; ②对于”变相的买卖婚姻性质的”聘金或聘礼, ”得斟酌具体情况及情节轻重予以没收, 并得予当事人以教育或必要的惩处” ( 1951 年《聘金或聘礼处理的指示》第2条)。1979年《民事意见》彻底改变了1951 年《聘金或聘礼处理的指示》第2 条的立场。它规定, ”那种婚姻基本上自主自愿, 但女方向男方要了许多财物, 或父母从中要了一部分财物的……不要以买卖婚姻对待。如因财物发生纠纷,可根据实际情况 酌情处理。” 1984 年《民事意见》第18 条规定, ”借婚姻关系索取的财物, 离婚时, 如结婚时间不长, 或者因索要财物造成对方生活困难的, 可酌情返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 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1993年11月3日)(以下简称为1993年《离婚时财产分割的意见》)第19条第1款与之相同。1951 年《聘金或聘礼处理的指示》没收”公开的买卖婚姻性质的”聘金或聘礼和”变相的买卖婚姻性质的”聘金或聘礼的立法理由是: ”给付的一方 就不单纯是一个受骗的人, 而自己也有了违法行为” ( 1951年《聘金或聘礼的复函》第3条) ; ③对于”赠 与性质的”聘金或聘礼,”……原则上均不许请求返还。但如给付 之一方在经济上特别困难而收受之一方又有返还能力者, 则在确保

2015年春《教育人类学》在线作业

2015年春《教育人类学》在线作业 1.第1题 课堂人种志研究是从()建立一定的联系开始的。 A.学校研究与教学 B.研究者与课堂 C.研究者与学校 D.研究者与教育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哲学教育人类学主要以()的学者为代表。 A.欧美 B.太平洋地区 C.德语系等欧洲国家 D.东亚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哲学教育人类学关注() A.人的存在 B.人性是什么 C.文化的发展 D.文化的意义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强调达尔文进化论的基本原理。 A.文化学模式 B.进化论模式 C.社会发展模式 D.工具主义模式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教育进化具有() A.固体性 B.倒退性 C.文化性 D.物质性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是教育文化功能的本质表现。 A.测量智力 B.塑造人格 C.锻炼体力 D.培养审美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7题 ()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A.道德建设 B.教育创新 C.政体稳定 D.经济增长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8.第8题 文化适应是文化延续和()的基本过程。 A.社会个性化 B.个体人性化 C.个体文化化 D.经济现代化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9.第9题 课堂人种志强调研究者尽可能实现() A.研究对象参与 B.观察和访谈 C.研究对象的确定 D.参与观察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0.第10题 ()不属于人的生成特征。 A.文化演进之历程 B.文化适应性成长之过程 C.教育化之进程 D.只求温饱之过程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1.第11题 哲学教育人类学的本质生成理论分析模式认为研究()是认识教育的基础。 A.人的形成 B.家庭的形成 C.经济发展 D.道德问题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2.第12题 ()是创新文化的关键。 A.培养官场人员 B.培养教书匠 C.培养管理人员 D.培养创造性人才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中国农村社区彩礼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中国农村社区彩礼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 [个案1] 李某,男,30岁;赵某,女,31岁。 与赵某是同一个村的村民,两者在日常的劳动中相识并逐渐产生了好感,2004年5月,李某托媒向赵家提亲,女方家长同意了这门婚事,但却向李家索要高达一万多元的彩礼。由于宋家弟兄三个,有两个现正在读大学,为了供两个孩子上大学,李家已举债8000多元,慑于巨额的彩礼,李某的父母本想回绝了这门亲事,但由于李某的执意要求,最后李家还是四处拼凑齐了一万多元的彩礼金,最终两者顺利完婚,但婚后李某与赵某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现在七八年已过出去,两者的孩子已五岁,但因彩礼欠下的费用至今尚未还清,谈及此事时夫妻俩颇为犯愁。 [个案2] 陆某,男,25岁;李某,女,24岁。 陆某与李某与2001年经人介绍互相认识,并与2002年2月份正式定亲,因陆家家境比较宽裕,属于村中的富户,在订婚时李某便向陆某索要了18000元的彩礼金。订婚后,李某在与陆某的交往中开始发现陆某的脾气比较暴躁,有暴力倾向,便产生了毁婚的意念,但慑于毁婚后的利益纠纷以及"张家长、李家短"的流言蜚语,便打消了毁婚的念头。陆某与李某于2003年1月份正式结婚,婚后陆某不仅没有丝毫的收敛,反而变本加厉、肆无忌惮,多次毒打李某,李某一气之下回了娘家,经多次协商无效后,两者于2003年5月份正式离婚。离婚后,陆家要求李家偿还彩礼,但李家坚持认为两者已经结婚并且同居,并且自己的女儿在婚后无论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受到了摧残和折磨,是自家吃了亏,所以坚决反对退还彩礼。在多次索要彩礼无果的情况下,陆某于2003年8月份将下班回家的李某截在半路上,两者发生口角后,陆某盛怒之下,持刀将李某捅死,现陆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教育人类学研究

(二)欧洲哲学教育人类学的定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1.哲学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定义 台湾詹栋梁在其《教育人类学理论》一书中,列举了5位德国学者关于教育人类学的定义。 ①(1)陆特的教育人类学定义德国哥廷根大学教授陆特在其所著的《教育人类学》中将教育人类学定义为:“教育人类学是探讨由人的本质到人的心灵与精神改变的一门学问。” ①詹栋梁:《教育人类学理论》,39—46页,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 滕星著.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本土经验与学科建构.民族出版 (2)哈曼的教育人类学定义 德国慕尼黑大学教授哈曼(BrunoHamann)在其所著的《教育人类学——理论、模式、结构导论》一书中,提出的教育人类学定义是:“教育人类学提出人类学问题,在教育科学范围内加以解释,一方面解释教育的现象和教育行为的建立,一方面解释对人的要求的正确观点。” (3)胡希克的教育人类学定义德国埃森大学教育人类学系教授胡希克(RollBernhandHusch—ke)在其《从人类学批判到行为人类学——科学理论和规范批判的思考》的论文中,提出教育人类学的定义为:“教育人类学所探讨的不再是根据那些成人或儿童所具有的本质,而是根据那些教师或儿童所需所愿来探讨。也就是扬弃人的本质,找寻了解人的行为。” (4)布尔诺的教育人类学定义德国梯宾根大学教授布尔诺(OttoFriedrichBoHnow)在其《教育人类学即普遍教育学的整体核心》一书中,将教育人类学定义为:“教育人类学是经验的人类学,是不同的邻近科学的原则,其结果的综合把握。” (5)萧艾尔的教育人类学定义德国汉堡大学教授萧艾尔(HansScheuerl)在《教育人类学》一书中,将教育人类学定义为:“教育人类学探讨的是人的生活之路,从儿童开始就针对他的学习能力与教育的需要性的生活之路提出探讨,并长时期地给予教育的帮助。”詹栋梁认为:“上述5位教育人类学家对于教育人类学所下的定义,是从不同的角度和观点而下的,有其代表性。例如陆特的定义偏重在哲学方面,布尔诺则偏重在经验方面,哈曼偏重在现象学方面,胡希克则偏重在心理方面,而萧艾尔是偏重在精神科学的教育学方面。”詹氏认为,无论从哪一方面去为教育人类学下定义,都离不开人与教育之间所存在的关系。 在总结了上述5位教育人类学家的定义后,詹氏为教育人类学的定义提出了他的观点:“教育人类学是从教育的个别现象研究所获得的概念,对人进行综合性了解,并根据教育的事实性不同的观点而建立以人为主的教育学,其理论探讨人的知、情、意,利用人的本质作用与教育条件,促使人的改变与人的形成,而达到研究的目的。”2.哲学教育人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陆特认为,教育人类学有4个主要内容需要加以研究:即A.人的可塑性,B.遗传的作用,C.人的成熟,D.教育的目的与方法;梅尔兹(FritzMarz)在其教育人类学专著《教育学的问题——教育人类学》中提出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内容有:A.人的学习的需要性,B.人的教育的需要性,C.人的学习能力,D.人的可教育性;戴波拉夫在其所写的《在教育学的范围中的教育人类学的问题与课题》一文中提出了教育人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为:A.人的生长——教育与生物学的关系,B.人的成熟——成熟即学习,C.人的学习——学习改变人的本质,D.人的适应——人的社会适应;加纳在其《教育人类学导论》一书中提出了教育人类学研究的7个内容,即A.人的身体生长,B.人的情绪发展,C.人的知识来源,D.人的沟通工具——语言,E.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养成,F.人的历史文化,G.人的宗教信仰与道德培养;布尔诺提出了4个主要内容:A.人的情绪本质,B.人的本质与现象,C.人的希望,D.人的道德。詹栋梁将上述5位教育人类学家提出的教育人类学主要研究内容归纳为两个方面即:人的教育可能性与人的教育的需要性。综上所述,欧洲德奥

农村婚嫁彩礼调研报告【DOC可编辑范文】

农村婚嫁彩礼调研报告 一、我县婚嫁彩礼现状 通过对全县南北XX和XX的6个乡镇、18个村的抽样调查,全县农村彩礼普遍较高,由于地理环境、交通条件、经济条件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所调查的各个村镇之间彩礼价位各不相同,总体呈现出XX高于XX、XX高于XX的趋势, 总体彩礼在XX万一XX万之间。具体为,XX在XX —XX万之间,XX 在XX —XX 万之间,XX 在XX —XX 万之间,高于XX 万的属极少数特殊情况,其中:靠近县城、乡镇街道的村子,彩礼在XX —XX万之间;居住在XX,虽远离街道,但交通便利的村子,彩礼在XX —XX万之间;居住在XX、远离街道、交通不便的村子或者居住在川区的交通基本便利的村子,彩礼在15—16万之间;居住在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的村子,彩礼在20万左右,但家庭困难、家里兄弟 多、老人年迈、残疾的整体高于以上价位区间,最高的甚至达到XX万元;婚嫁彩礼平均每年以3万元左右的速度增长, 整体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婚嫁彩礼已成为部分农民致贫的主要原因。 二、“高价彩礼”形成原因分析 宜婚男女比例失调。调查发现,在全县各个乡镇,普通存在着婚龄青年男女比例失调的现象,甚至出现了为了结婚几家人相

互抢着出高价彩礼的现象。在调查的村子中,婚龄青年男女比例持平的几乎没有,婚龄青年男女数量相差最悬殊的XX乡XX村男女比例竟然达到了4:1。究其原因,一方面,是20世纪80、90年代农村较严重的重男轻女的现象和计划生育国策深入相互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近年来,大量农村青年外出打工,女青年留在大城市、嫁到条件较好的地方较多,这也加剧了农村婚龄青年男女比例失调,男孩找媳妇只有掏高额彩礼从条件更差的地方往回“买”媳妇。 受自然经济条件影响。近年来,随着国家系列惠民政策的扶持,农村的生存和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受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的制约,贫困仍然困扰着绝大多数的山区农民。在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山区的农民一方面希望通过女儿出嫁索要高额彩礼改变贫困的生活现状,另一方面为给儿子娶媳妇积累资金或借此偿还娶儿媳妇欠下的债务。调查发现,在一些自然条件落后、交通条件不便、经济状况差的村子以及生活在这些村子里家庭拖累较重的家庭,结婚的彩礼普遍比较高,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掏高价彩礼也没愿嫁入的现象。不少做父母的为了不让自己的儿子打光棍,宁可债台高筑,也要用高额彩礼为儿子早早“占”个媳妇,有的甚至去借高利贷。 相互攀比现象严重。在农村,村民们但凡有点时间都会在庄前屋后围成圈子,议论别人家里一些事情。结婚送彩礼 自然是村里的大事,每家嫁娶所花费的金额村民们都会通过闲聊

返还彩礼案例分析

张某诉王文某、王某某返还彩礼案例分析 一、案由 张某诉王文某、王某返还彩礼纠纷 二、案情介绍 原告张某与被告王文某于2008年12月底经人介绍相识,随后即确立恋爱关系。2009年春节前经王文某同意二人一起回张某的老家乌鲁木齐市看家,王文某的父亲王某提出要5000元钱作为保障才同意女儿去,张某当即按王家的要求送去5000元钱作为保障。张某与王文某到了乌鲁木齐市张某的家里以后,张某的父亲又按信阳的风俗给了王文某2000元钱和瑞士金表一个。2009年4月中旬,张某与王文某商议结婚之事,王文某的父亲提出结婚的礼金要55000元钱,张某为了结婚只能是按照王家的要求东拼西凑借了55000元钱,由单位的领导彭某和司机赵某送给了王家。在张某与王文某准备结婚的过程中,张某按王家的要求依信阳的风俗分三次给了王文某共计21000元用于购买衣物和其它物品。2009年4月24日,双方在张某的老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登记结婚,同年打算6月在乌鲁木齐市举行了婚礼。但是,登记后才共同生活了一个月不到,双方就开始产生矛盾,马上进入离婚程序。2009年5月,原告以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为由向本院提起离婚诉讼,王文某也同意离婚。原告诉称其本人及其父亲曾分几次给过被告王文某及其娘家83000元彩礼,但被告王文某及其父亲王某只承认原告及其父亲只给过其62000元钱和一块现在已经生锈了的手表。王文某同时称那些钱其婚前婚后为了置办嫁妆、准备结婚、日常生活开支等已经消费完了。原告张某为证明其婚前给付被告彩礼导致了自己婚后生活困难向本院提交了河南省中南助滤剂有限公司的证明一份,该证明的内容为“我公司职工张某于2009年3月份因为筹办婚礼向公司借款5万元,还款计划从本人工资内每月扣除1000元,直至还清为止。”但被告对这份证明要证明的情况未予认可。 法院认为:原告张某虽于婚前按照习俗向被告王文某及其娘家人给付了较大金额的彩礼,但原告与被告王文淇毕竟已经登记结婚,而张某又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其婚前给付被告彩礼的行为已经导致了自己婚后生活非常困难,因此,原告

2015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653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653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科目代码:653 科目名称:社会学理论 一、概念题(合计50分,每题5分) 1.科层制 2.代际流动 3.差序格局 4.次等劳动力市场 5.性别歧视 6.模式变量 7.剥夺-满足命题 8.镜中我 9.《货币哲学》 10.结构参数 二、论述题(合计100分,第1、2题各30分,第3题40分) 1.社会学相关研究表明,从1990年开始,中国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大幅上升,并保持在高位,远远高出其他社会群体的自杀率。请结合社会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谈谈你对这个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2.近年来社会学研究中对于“全球化”的现象及其后果的讨论存在着很多的争论,请根据你所掌握的社会学知识和概念,结合你对于全球化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谈谈全球化对于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 3.选择两个你熟悉的西方社会学家或者社会学理论流派,分析比较他们之间的差别,并谈谈你的理论评价。 参考答案 一、概念题(合计50分,每题5分) 1.科层制 答:科层制,又称理性官僚制或官僚制,是指法理型统治下组织机构的特殊形式,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在这种统治形式下,组织按照合理性的原则来设计和分工以便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官员们的职务等级是按照集权体系所安排的固定有序的体系,并且有着与职务相对应的严格的权限规定。组织运转依靠的是没有人情味的职责、规定和准则,具有非人格化的特征。官员的任命与提升所依据主要是他的业绩,统治者的统治权力都有合法的权限。在韦伯看来,所有这一切都保证了组织目标的有效实现。 2.代际流动 答:代际流动,又称“异代流动”,是指同一家庭中上下两代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变动。一般以职业等作为地位特征,以父母和子女在同一年龄时的职业或其它地位作为比较的基点,考察第二代人(子女)与第一代人(父母)相比,看社会地位有无提高,从中找出引起或未引起变动的原因和规律。这种研究尤为重视父母的教育程度和职业对子女的社会地位的影响。

教育人类学的学科领域

教育人类学的学科领域 学科的研究领域是限定和表现学科目的的重要标志。教育人类学产生于教育与人类学这两个有广泛渗透性学科的联姻,这就注定了它有着一个面对教育所有领域的复杂广泛的学科领域。这就使许多研究者常常无法招架,很难真正把握,也推迟了学科成熟的时间。目前,教育人类学仍属发展性的,各种派别、团体、个人把握其研究都有限,又由于学术观点不同,因此不同领域各有千秋,纷繁多样。有人对美国几本权威的教育人类学文献目录和杂志作随机抽样调查,其研究所涉及领域不下十来个方面,这里归纳为十个方面。 1.教育与人的生成 通过人的本质这一根本问题来考察教育如何使人变成人,成为不同于一般动物的社会人,考察教育与人的存在、与人性的关系,与人的特性以及人的自我定义的关系,阐述教育与人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性、人类的可塑性、可受教育性及对教育的需要性和意向性等教育的本质功能。 2.教育与人类演进 在探讨文化进化论等人类学流派基础上,从宏观上研究教育与人类的关系,研究教育与人类起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考察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人类、对社会发展的不同作用的特点和演变,以及在不同社会制度中,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中的差异,从而形成一种历史的整

体教育观点,重新定义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揭示教育影响人发展的根本机制,提出现代教育的模式和未来教育的合理设想。 3.教育与文化变迁 一方面研究文化变迁与教育的相互关系,教育对文化整合的作用;另一方面研究教育的文化功能,揭示教育与文化是如何在相互作用中影响人的发展的。(1)教育人类学把教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是一个赋予文化以生命的高级文化体,文化与教育是互为条件的。(2)研究不同民族文化对教育的作用,以及这种不同文化功能对人的影响,考察其功能及原理,比较其差异,提供各民族、各地区最佳的教育选择和设计行之有效的普及科学的教育战略目标。(3)同时,教育人类学还应研究教育文化功能的演变,教育与个人发展中的文化不连续性问题,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中个性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4.儿童学习人类学研究 (1)研究人与动物在生物学意义上的区别,研究儿童的体质和智力发展在何种程度上复演了生物的进化史,研究儿童各种才能发展的关键期及其教育策略。(2)研究学习差异,即不同民族儿童的学习,个体与群体的学习,广义与狭义的学习,多子女与独生子女的学习,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学习,性别学习等差异。(3)研究儿童的生物性能力、认识模式、心理倾向、大脑学习机制以及一切潜在的遗传程式

彩礼问题的法理分析及立法研究

彩礼问题的法理分析及立法研究 送彩礼是中国民间百姓订婚礼的重要内容,尽管我国《婚姻法》及司法解释都对彩礼问题都有一定的规定,但是立法的不完善,致使彩礼纠纷不能及时合理地解决,因此,彩礼问题纠纷是当今社会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标签:彩礼问题;法律规制;彩礼返还;立法研究 一、彩礼问题的由来 (一)古代社会 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完善的婚姻制度。西周时确立并为历朝所沿袭的“六礼”婚姻制度,是“彩礼”习俗的来源。所谓六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币、请期和亲迎这六道程序。其中,纳币,就是指男方派人送彩礼到女方家。西周的六礼对中国古代婚姻制度发展的影响十分深远,后世的结婚程序虽然不一定会全经过六礼的仪式,但六礼的名称一直相传下来。到了唐代,六礼的核心就是财礼,又称聘财,女方以接受男方聘财的方式表示许婚,即所谓的“婚礼先以聘财为信”[1]。元朝也把下聘财作为婚姻成立的要件之一,并且按照不同等级作了数目上的具体规定。到了清朝,订立婚约必须给与彩礼,若不给与彩礼,则构成犯罪。 (二)现今社会 众所周知,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彩礼是吉祥物。送彩礼作为中国民间老百姓订婚礼的重要内容,是老百姓民事生活中的大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1950年、1980年《婚姻法》和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未将聘礼作出规定,且都规定了禁止买卖婚姻和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的内容。但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婚前给付彩礼的现象在某些地区还相当盛行,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及偏远地区等,已形成了当地的一种约定俗成,甚至还有较为统一的行情和价格,由于地方情况不同,当事人条件的差异因素,彩礼的数额及价值也不尽相同,但普遍看来,相对于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而言,给付的数额往往很大。有的当事人为了满足这一要求不得不全家举债,负担极为严重。因此,彩礼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彩礼的性质 目前对彩礼的性质认定存在不同观点,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意见认为,给付彩礼是以结婚为目的的附条件赠与行为。因为送彩礼的一方,都是想将来能够与对方结婚,许多家庭负债给付彩礼,为的是最后结婚,而接受彩礼的一方也是在同意将来同对方结婚的情况下而接受彩礼。如果双方缔结婚姻,这种赠与行为所附条件成就,赠与行为有效成立,彩礼就归受赠人所有;

本科教育人类学作业

本科教育人类学作业 1.以下属于教育人类学理论分析模式的是() A.垃圾罐模式 B.权变模式 C.综合模式 D.本质生成模式答案:D 2.西方民族在教育价值取向上表现出强烈的() A.功利主义 B.大公无私 C.家庭主义 D.道德主义答案:A 3.学校教育又称为()A.单轨制教育B.非正规教育C.制度化的正规教育D.非制度化教育答案:C 4.在学科联姻基础上,人类学与教育学在研究目的上都要致力于人的()。A.道德性发展B.智力发展C.完整性发展D.体力发展答案:C 5.()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A.道德建设 B.教育创新 C.政体稳定 D.经济增长答案:B 6.学校教育的()是指对学校教育进行文化上的生态学分析。 A.文化学研究 B.经济学研究 C.生态学研究 D.政治学研究答案:C 7.跨文化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 A.跨文化的适应能力 B.平等的教育机会 C.平等的学业成绩 D.平等的就业机会答案:A 8.人的()是人的本质的最高表现。 A.主体性 B.自然性 C.道德性 D.宗教性答案:A 9.哲学教育人类学的本质生成理论分析模式认为研究()是认识教育的基础。 A.人的形成 B.家庭的形成 C.经济发展 D.道德问题答案:A 10.不属于文化分析的学派的有() A.功能主义 B.辩证主义 C.冲突论 D.文化生态学答案:B 11.当前中国教育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取向不包括() A.弱势人群教育问题研究 B.有色人种教育问题研究 C.主流文化教育研究范型 D.少数民族教育研究模式答案:B 12.工具主义模式认为,()之间的联系是工具性联系。 A.价值与目的 B.计划与目的 C.行为与目的 D.信仰与目的答案:C 13.课堂人种志研究以()的质性研究而著称。 A.反面的 B.直接的 C.宏观的 D.粗略的答案:B 14.互动传递模式强调群体成员在交互作用中对()的获得。 A.人与人关系 B.文化内涵 C.个人发展 D.宗教信仰答案:B 15.教育具有三大本质特征之一有() A.遗传造人 B.服务生产和参与社会实践 C.办学教书 D.社会进化答案:B 16.关于学校的表述,正确的是()A.学校是文化传递的唯一场所B.学校不能体现统治集团的文化价值 C.学校能够表现出文化间的相互竞争 D.学校可以代替其他文化适应过程答案:C 17.教育是通过()间接地促进文化变迁的。 A.培养人 B.培养官员 C.培养学究 D.培养天才答案:A 18.人种志将课堂作为获得教学研究的()的“田野”。 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 C.第三手资料 D.间接性资料答案:A 19.教育与人类进化,是一种广义上的() A.价值的表现 B.人的生成 C.经验的获得 D.道德的成长答案:B 20.()是文化构成要素的核心。A.身体B.土地C.语言D.货币答案:C 21.文化适应是文化延续和()的基本过程。

2008年中山大学人类学概论考研真题笔记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a65565244.html, 1考研高分学姐总结出的考研政治选择题解题技巧考研政治的试题分为两大部分,在答题的时候也有不同的方法。在历年的研究生考试中,各位考研高人得出各种各样的解题方法,都是值得借鉴的。在经历考研并且成功之后,针对这类问题结合我的经历,我总结出两类题型的解答技巧,与大家分享。 题型1评价分析型 题型特点:评价分析型选择题一般以引文作为材料,引文的内容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该类题目注重考查考生的理解和判断能力。这类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出现最多,所考查的知识点本身并不难,但对考生理解能力的要求较高。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扎实掌握政治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还要注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学素质的培养以及审美素养的提高。 解题诀窍:对这种类型选择题,考生要能够理解引文中蕴涵着哪些观点,这些观点正确与否,引文中的错误是什么,错误原因又是什么。要特别注意:(1)如果题目是考查考生对引文的理解,那么判断备选项是否正确并不是以这个备选项所显露的“事实”正确与否为依据,而是以该备选项的观点是否蕴涵在材料中为依据。即使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也可能选。(2)如果题目是考查分析引文中作者的观点是否错误及其原因,要注意分析的角度,是站在“我们”的角度,还是站在材料的作者或漫画中的人物的角度。 题型2因果关系型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a65565244.html, 2题型特点:因果关系型选择题主要是分析政治、经济、社会现象的原因、目的、影响。一般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知道结果考原因,题干为果,选项为因。可以是一因一果,也可以是多因一果或是一因多果。常用引导语是“因为”、“其原因是”、“之所以”。另一种是知道原因考结果,其引导语是“目的是”、“是为了”、“结果是”、“影响是”、“因此”、“所以”等。其中在考查原因时又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等。解题诀窍 1.要分清是考查原因还是考查结果。解答因果关系选择题,应把题干和备选项结合起来分析,找好切入点。如果题干为因,备选项应该是此原因的结果;反之亦然。问结果的选择题的选项都比较发散,往往是“一因多果”。 2.要正确理解题目常用各种原因的含意,把握和理解各种原因的区别与联系。 (1)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一般来说,政治、经济、社会现象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在诸多因素中事物发展的客观因素是客观原因,而人的因素是主观原因。 (2)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指在诸多原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但这种主导因素有时不止一个,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称之为“最主要的原因”,不属于主要原因的就是次要原因。如果题目要求分析主要原因,那就要对选项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找出主要原因。 (3)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从本质上说的,即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最本质的因素。这种因素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存在,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反映着客观规律的要求。

教育人类学读后感

读《教育人类学》有感 ————关于人的论述 博尔诺夫的《教育人类学》的产生于二战时期的德国,那时候德国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中,传统的安乐园使他们失望,消沉,因而人们开始进一步探索人的本质。因而,博尔若夫的这本书通篇便围绕人展开,其吸收了许多哲学及存在主义的思想,对教育事业有着不可多得的启发作用。 一、人与教育的关系 人是可教育的,且是需要教育的。这并不是什么新颖的观点。早在博尔诺夫之前夸美纽斯①就说过:实际上,人不受教育就不能成为一个人。确实,人类学研究表示,人不同于动物,一出生便有成熟的本能系统,人是有缺陷的。为了弥补这种缺陷,人必须要接受教育,且是终身的(也就是终身教育)。同时,人不同于动物之处还在于他的不定型,所以他在后天的教育学习中便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而人是可教育的。 博尔若夫对以上观点可以说是赞叹的,但他吸收了存在主义的思想,又进一步提出了“非连续性教育”,传统教育观认为,人的教育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人只要不断向前,最后必会趋于完善。即使出现了偏差,那也只是老师与环境的问题。这种说法从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人与教育关系中人的主体地位。博尔诺夫认为,人的受教育过程其实是非连续的。他重点提出了造成非连续的两个因素。 1、危机 危机是与生存同在的,人存活于这个世界上便必不可免的会遇到危机,如:社会危机,疾病危机等等。博尔诺夫认为,过去人们常常把危机看作是破坏性的,实则是相当片面的。他认为危机实际上有其积极意义。博尔诺夫的这个观点即使从今天来看也是相当新颖的,常听人说的危机便是转机便也是这个道理。然而,值得令教育者思考的便是如何使危机变成转机。这便要求教育者对学生进行告诫,使学生不在危机中消沉下去。当然,教育者也不能夸大危机,使学生在丧失将危机变为转机的信心。 2、遭遇 遭遇是一种突发事故,如丧亲,地震等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遭遇的杀伤力要比危机大得多,他将人逼至一个极端,因而看清最本质的自己。比如,某个人总是被夸奖舍己为人,当地震来临的时候却率先逃离了县城。当然,这种行为本生我们并不能说是错的,但 ①夸美纽斯: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之一. 1

农村彩礼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农村彩礼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如今,农村居民结婚还比较流行给付彩礼,这通常是以结婚为目的,由男方给付给女方的财物。那么对于农村彩礼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呢?而日后男女最终没有结成婚或者婚后很快又离婚了,那么此时彩礼能否要回?我们一起在下文中了解这两个问题。 一、农村彩礼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彩礼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结婚彩礼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彩礼由一方个人接收或购置结婚物品的。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受赠的财物无特殊约定,应为夫妻共同财产。如果男女双方未共同生活的,可根据最高院1993年《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5条规定,考虑财产的来源予以合理分割;如果双方婚姻持续时间短,并且给予彩礼的一方由此造成生活困难的,可根据上述规定的第8条规定进行处理,分割共同财产时给予生活困难的一方适当倾斜。 (二)彩礼由一方家庭占有的。由于彩礼未转入男女双方的财产共同体,只是由一方家庭占有,则并不是夫妻共同财产。此时仍应考虑当事人送彩礼时的目的性按照婚姻法《解释(二)》第十条第(二)、(三)项的立法本意,根据公平、合理原则予以酌情返还。 二、离婚彩礼能否要回来?一般情况下可以 离婚彩礼能否要回来?这个问题一般是男方最为关注的,我国法律在这方面做了明确规定。属于以下这些情况的,离婚彩礼能要回来: (一)男女双方还未到当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比如只在家里摆了酒席,宴请了宾客,却没有领取结婚证的情况,男女双方反悔,不打算继续生活下去的,这种情况下,男女双方本来就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夫妻。彩礼能要回来。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情况下,离婚彩礼能要回来。共同生活是指共同在一起生活较长时间,有共同的财产,共同的权利和义务,共同劳动和消费等,在事实上已是一家人,长时间稳定的生活在一起。如果没有共同生活,离婚彩礼就能要回来。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离婚后、诉讼离婚或者协议离婚的同时,给付人相对于原来的生活水平相差巨大,自己的个人财产和婚后分得的财产难以维持当前生活的情况,离婚彩礼能要回来。 关于农村彩礼的性质,一般认为是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因此,要是夫妻离婚的话,那么可以就这部分财产进行分割。但如果是男女最终没有缔结婚姻或者婚后很快又离婚了的,此时彩礼是否还能要回,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的。

彩礼返还案件分析

杜某某诉李某某、李某婚约财产纠纷案 姓名:陈成学号1134001468405 案情简介 原告杜某某与被告李某某于2006年9月经人介绍相识并订婚,订婚后按农村习俗被告李某某经媒人手先后接受原告方礼金28450元,其中包括:看地方1900元、进门3000元、进门时给孩子礼钱750元、2007年春节前接受现金3000元、手机款1000元、缝纫机款300元、送好3000元、行大礼10000元、做生意款5000元、压礼款500元。为结婚原告另支付婚纱照款800元、下车礼1001元、鞋一双款260元、化妆品70元、被告李某某及其母用药款110元。原告杜某某与被告李某某于2007年3月按农村风俗举行了结婚仪式,并开始同居生活,因李某某未到法定婚龄,双方至今未办理结婚手续。同居后,原告与被告李某某一同到洛阳打工,为生活琐事常吵嘴生气。2008年底被告李某某回娘家居住,至今不愿与原告共同生活,原告及其家人亲友据此于2009年正月初七,到二被告家中拉走其手扶拖拉机等财产,酿成纠纷。 上述事实,有原、被告的陈述及被告向本院提交的接受彩礼清单相互印证,可以认定。一审法院认为:原告杜某某按农村习俗给付被告李某某彩礼后,双方虽依约举行了婚礼,但因被告李某某尚未到法定结婚年龄,双方至今未办理结婚登记,原告请求被告李某某返还彩礼的理由正当,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支持,但考虑到双方已举行婚礼并实际共同生活1年有余,彩礼应由被告李某某适当予以返还。原告要求被告李大汉承担返还彩礼责任的理由不足,本院不予支持。原告要求的其它花费,属赠与性质,其要求返还的理由不足,本院不予支持。二被告辩称要求原告之父杜某返还其手扶拖拉机等财产,因其请求对象是案外人且与本案不属于同一法律关系,本案不予处理,二被告可另案起诉。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被告李某某于本判决书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返还原告彩礼款10000元;驳回原告的其它诉讼请求。二审法院认为:上诉人杜某某与被上诉人李某某虽然举行了婚礼,但因被告李某某尚未到法定结婚年龄,双方至今未办理结婚登记,现双方因生活琐事发生矛盾,被上诉人李某某不再愿意同杜某某共同生活,上诉人杜某某请求返还彩礼的理由正当,符合法律规定,应予支持,但考虑到双方已举行婚礼并实际共同生活一年有余,财力应由被上诉人李某某适当予以返还。上诉人杜某某上诉称其共给付被上诉人5万多元彩礼,要求被上诉人返还38000元,但上诉人在本案审理过程中并未提交充分有效的证据加以证明,并且上诉人主张的部分花费属

中山大学人类学历年真题(1)

中山大学1998年试题:科目:人类学概论专业:民族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系谱分类法 2 民族共同语 3 游群(band) 4 参与观察 5 交表婚 6 双系继嗣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谈谈语言发展的原因? 2.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3.请评述你读过的一本人类学论著 三.问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你为什么报考本专业的研究生,入学后的学习计划怎样? 2.试论宗教的社会功能? 1999年科目:人类学概论专业:人类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民族共同语 2 语义 3 文化区 4 毕摩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克罗式亲属称谓制。 2.简述文化人类学的参与观察法。 3.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4.怎么样理解劳动创造了语言?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论述你对涵化的理解。 2.试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2000年科目:人类学概论专业:人类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萨皮尔—沃尔夫假说2单系继嗣 3 主干家庭 4 《萨摩亚人的成年》5 聚落考古学二.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怀特的新进化论。 2.简论文化相对论 3.简述哈里斯的文化唯物论 三.论述(共45分) 1.评述你所读过的一本人类学名著(20分) 2.试举例说明文化变迁与文化适应(25分) 中山大学2001年人类学试题科目:人类学概论 二.简答题(6*10) 2.1什么是体质人类学? 2.2试述文化相对论? 2.3什么是亲属称谓? 2.4试述现代人类的体制特征。 2.5简论新进化论代表人物怀特的能量进化理论。 2.6简论刘易斯的“匮乏文化”。 三.问答题 3.1试论文化涵化理论并举事例说明。(20)

关于农村高额彩礼的几点思考_葛雅兰

2010年第12期辽宁行政学院学报No.12,2010 (第12卷第12期)Journ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ion College(Vol.12.No.12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 )社会人文 关于农村高额彩礼的几点思考⒇ 葛雅兰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400041) [摘要]围绕农村目前存在的高额彩礼现状、产生的原因、如何遏制高额彩礼进行论述。针对高额彩礼存在的原因提出遏制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青年;高额彩礼;遏制 [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53(2010)12—0151—02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男方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聘金、聘礼的习俗,这种聘金、聘礼俗称“彩礼”。彩礼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在中国,彩礼可以远溯到周代,其时的婚姻礼仪以“六礼”,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而纳征礼是其中很关键的一步,因为收下了徵礼,就意味着同意了婚事,即“订婚”之意。一旦履行纳征,标志着男女双方的婚约正式订立,且这种婚姻关系在“非受币,不交亲”法律上已得到认可,并具有不可悔改性。可见彩礼最初是以崇尚礼仪、确认婚姻为目的的,并不是以追求财物为出发点的。目前,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尤其是东北和华北地区,作为婚嫁费用主要组成部分的彩礼数额均以惊人的速度上升,高额彩礼成了农民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农村的发展,也引发一系列问题。本文就农村目前高彩礼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遏制高额彩礼谈几点看法。 一、农村高额彩礼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高额彩礼的现状 1.彩礼数额巨大,名目繁多 现在的彩礼包括实物和现金两部分。实物方面包括住房、家电、三金(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有的还要摩托车、轿车。现金方面花样更多,什么“见面礼”、“压箱钱”、“开箱钱”、“离娘钱”、“盼女钱”、“谢媒钱”林林总总要几万元。实物彩礼和现金部分加起来少的5万元左右,多的10多万元。 2.相互攀比,彩礼数额继续上涨,成了农民沉重的负担 据“关于农村彩礼现状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彩礼居高不下,97.8%的人认为是面子原因,同村人存在相互攀比现象。因此,彩礼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农村中有要结婚的男青年的家庭,即便全家节衣缩食,也难以凑够一路看涨的彩礼钱。彩礼之重,胜于虎焉!它已经成了压在农民头上的一座“大山”。有的农民在儿子一出世时,就开始为儿子积攒婚事的费用。对许多农民来说,为儿子结婚的花费是他们这辈子不得不花费的最奢华的“超前消费”。高额彩礼已成为农民沉重的负担。 (二)高额彩礼引发的问题 1.高额彩礼让已经富裕的农民致贫,使农村生产发展严重受阻。 (1)调查显示,居高不下的彩礼是农民再次致贫的重要原因。调查中发现,44.6%的家庭支付的彩礼钱是他们5—10年的收入。有的尽管全家人省吃俭用,但家里的存款与高额的彩礼还差很多,怎么办?有的向亲友筹借,有的只能去借高利贷,儿子结婚后,父母又要辛苦很多年才能还清债务。虽然大部分农民的年收入不高,仅在万元左右,但是基本上能解决温饱,如果没有大的支出,绝大多数农民经过几年的努力和积累,基本上能够迈向小康生活。因为给儿子娶媳妇,必须支付高额的彩礼钱,使得这样的家庭非但不能奔小康,反倒欠下高额债务,本来比较富裕的家庭重新致贫。 (2)普遍的高额彩礼致使农村各项投资严重不足。第一,表现为婚前“被迫性的攀比”――增加奢侈品的消费、大肆修建、亏本经营高收入产业等行为,上述行为在婚前可以暂时蒙蔽女方,但会导致大规模的资金浪费,进而侵蚀投资。第二,高额彩礼减少农业有效劳动力数量。首先,由于怕花高额彩礼娶进门的媳妇在家里呆得不安稳,所以男方家人对新媳妇宠爱有加,这将导致许多正值壮年的女性新婚几年内不会参加劳动;其次,彩礼数额变高,媒人的报酬也随之上升,这样,部分媒人索性成为职业媒人,但他们不是“红娘”式的媒人,而是为了追逐说媒的报酬,这些寻租者会退出农业劳动导致农村有效劳动力数量减少,更为严重的是,通过职业媒人的牵线,高额彩礼更容易成交,蔓延范围更大。 2.高额彩礼严重扰乱农村的稳定。 (1)彩礼引发的大量民事纠纷。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及以往的司法解释,均没有对因给付彩礼的财物纠纷诉讼主体做出相关规定。这导致发生婚变时,由于彩礼数目巨大,婚嫁双方争执不休,甚至演变为暴力事件;高额彩礼诱发骗婚的案件层出不穷,使男方血本无归。 (2)由于彩礼数额大,许多青年男性无力承担,很容易诱 151 ⒇ [收稿日期]2010-06-30 [作者简介]葛雅兰(1970-),女,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文史教研室教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