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问题-13

国际贸易问题-13

《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第
7期学术前沿


国外自由贸易协定研究新进展
*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蔡宏波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黄建忠

摘要
:在国际经济学的传统视野中
,自由贸易协定曾经一度占据贸易自由化研究领域的核心地位。
但当第二波区域主义抬头之时
,传统的理论范式和方法论面对区域贸易模式变化、双边贸易协定增
加、非成员国福利损益、国内政治因素制约以及多形式一体化共存等新现象的解释
,显得无能为力。
文章就自由贸易协定研究方面的新问题
,对当前学界的主要观点与研究思路进行梳理
,并从理论研究
与经验实证两个方面对国外主要研究成果加以整理
,以期对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
:自由贸易协定
(FTA);理论研究
;经验实证

一、引言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世界范围内缔结区域贸易协定
(RTA)的浪潮方兴未艾。80年代末和
90年代初
,在美洲
,
在安第斯协议
(ANDEAN)与中美洲共同市场
(CACM)等传
统贸易协议重启新一轮互惠安排的同时
,又出现新南方共
同市场
(MERCOSUR)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NAFTA)等
RTA的新成员
;在非洲
,以众多协议为基础
,相继迅速生成
东部及南部非洲共同市场
(COMESA)以及中非经济联盟
(UDEAC)等新型
RTA;在亚洲
,东南亚国家联盟
(ASEAN)
和东盟自由贸易区
(AFTA)也于
1992年正式形成。此外
,
跨越大洲的国家间自由贸易协定的发展也渐成规模
,美国
与澳大利亚、美国与新加坡、中国与智利等双边自由贸易
协定
(BFTA)都已签署
,美国
—韩国、—墨西哥、

——日本
——
中国
——

—澳大利亚等数量巨大的
BFTA也在谈判之中。据
世界贸易组织统计
,截至
2005年底
,全球累计签署的区域
贸易协定已突破
300个,其中约九成是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发展如此迅速、波及范围如此广泛的各种形式的区
域贸易协定现象
,吸引了国际主流经济学家们的目光。其
中,当前数量最大、影响最广、研究最多的当属区域或双边
自由贸易协定。其实
,早在上世纪
70年代
,前辈经济学家
就曾指出
,较世界多边贸易更为普遍的双边贸易其必将成
为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研究热点
(Allan
M.Feldman,1973)。
Bhagwati(1993)则更为明确地概括了关于贸易协定最值得
研究的两个问题
:第一
,区域贸易协定对世界多边贸易自
由化的作用
,即著名的
“绊脚石
”和“垫脚石
”问题
;第二
,区
域贸易协定对双边贸易流量和各国福利的影响。目前
,世
界各国学者针对自由贸易协定展开的研究也基本围绕这
两个方面。前者集中

在自由贸易协定对成员国家外部关税

变化、构建自由贸易协定的动因等方面的理论解释
;后者
则主要通过运用各种计算方法衡量建成自由贸易协定对
区内成员国家和外部国家在进口关税、贸易流量、贸易结
构以及生产率方面的数量效应。因此
,以下本文就分理论
阐释与经验研究两个方面对当前国外自由贸易协定研究
作一简要综述。

二、当前自由贸易协定理论研究概况

如果把
20世纪
50年代
,Viner建立的有关关税同盟
中贸易转移和贸易创造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看作现代自
由贸易协定理论研究的起点
,那么伴随半个多世纪的实践
发展
,国际经济学界已经积累了大量丰富成熟的研究文
献。自由贸易协定理论的研究基本围绕以下两大问题展
开,一是自由贸易协定自身建设与发展问题
;二是其对全
球多边贸易自由化的推进或阻碍作用的考察。


(一)自由贸易协定形成中的国家政治因素


1.国内
“伪装保护
”的政策效应
较早研究缔结自由贸易协定受国内政策因素影响的

Feenstra和
Lewis(1991)。他们认为在假定存在某种外
部强制机制的作用下
,政府会通过故意夸大来自国内贸易
保护倾向一方的政治压力
,最终作出适当激励相容条件下
的最优关税减让。后来的众多文献多把
Feenstra和
Lewis
(1991)提出的所谓故意夸大行为称作政府的
“伪装保护
”。
遵循这样的分析范式
,Bagwell和
Staiger(2001)重新讨论
了没有伪装保护时
,同样的激励相容条件下加入信息对称
假设后
,不同于最优关税减让策略的混合外部关税政策。

Gea
M.Lee(2007)则将更多个人信息与
WTO规则的外
生冲击
,同时引入其两国
——

—两产品无限重复博弈模型
,
构造出迄今用于检验国内伪装保护政策影响贸易协定形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中国经济内外均衡的协调研究
:理论、证据与政策
”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号
:
06JJD790030)。同时感谢厦门大学第五期
“优博培育工程
”项目的资助。
蔡宏波
:
361005电子信箱
:
chb0723@https://www.doczj.com/doc/ab5466642.html,。
-119




学术前沿
《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第
7期

成最为全面和最具说服力的局部均衡模型。他提出
,当一
国政府在自由贸易环境下采取某种国内扭曲政策时
,缔结
自由贸易协定会促使政府更多使用伪装保护
,通过进一步
削减扭曲政策使本国福利轻松获得改进。


2.大国单边自由贸易的影响
(“领导权
”理论
)
关于国家政治影响自由贸易协定生成的又一重要理
论视角
,即建立世界自由贸易体系的关键
,在于需要某一
大国扮演国际

贸易政策制订者的角色。Kindleberger(1977)
首先肯定并发展了这一传统理论
,提出大国领导权是引导
其他国家开展自由贸易最为关键的因素。Ethier和
Horn
(1996)更将上述观点进一步模型化。但大家一直最为关心
的问题似乎还没有答案
,比如可以率先实行单边自由化的
大国应该用贸易制裁去威胁其他国家
,以迫使其参与贸易
自由化吗
?大国可以通过自身单边自由贸易政策促使他国
跟随吗
?结合以往研究
,Coates和
Ludema(2001)通过建立
无限延续谈判模型
,构造出一个存在政治不确定性时的双
边贸易框架
,证明了可以通过率先的单边自由贸易引领他
国跟随的结论。


(二)契约视角下的最优贸易协定

寻求最优贸易协定一直是众多学者努力的方向
,但
一国政府面对互惠安排时往往会遇到国内政策工具选择
的复杂性与协定运行期间诸多不确定性的双重制约。20
世纪初
,以
Battigalli、Maggi和
Henrik
Horn等为代表的学
者开始借用契约经济分析框架
,研究最优贸易协定形成过
程。


Battigalli和
Maggi(2002)创新性地提出了关于这一
问题的研究思路
,即假定契约成本随事先确定的环境状态
变量与协定中政策数量而递增
,使得全球福利与契约成本
差值最大的贸易协定就是最优的。Henrik
Horn和
Robert
W.Staiger(2003)在此基础上
,更加明确地指出
,政策成本
的刚性和或然性一方面受以上两要素的供需制约
,另一方
面取决于状态变量的不确定性。在两种状态变量的不确定
性讨论中
,他们认为既然贸易协定以受进口限制方面的政
策影响为最
,那么在
Battigalli和
Maggi(2002)两种不完全
契约形式
——引入或然性到贸

—刚性契约和或然性契约中
,
易协定中会增加刚性契约的收益
,因为由或然性产生的收
益会部分抵消利用国内政策操纵贸易条件导致的负效应。
在此结论的基础上
,他们比较了两种状态变量不确定时
,
最优贸易协定依刚性成本与或然状态的消长变换呈现的
不同形式。


(三)自由贸易协定的自身建设与发展趋势

就像
Viner(1950)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的关注
一样
,其后很长时期内
,学者们都着力关税同盟理论的研
究,但自由贸易协定无论从构建形式还是关税制度等方面
都和前者有着显著区别
,这也为有关自由贸易协定理论研
究的推进带来了麻烦。具体来说
,正是因为自由贸易协定
中各国生产者价格趋于相同以及保持各自独立关税系统

-120



这两个最关键的特征差异
,大部分学者都摒弃了
Kemp和
Wan(1976)当时针对关税同盟提出的十分流行的分析方
法。但
Krishna和
Panagariya
(2002)却证

实了扩展后的
Kemp-Wan模型完全适用于自由贸易协定的研究
,并且经
过验证认为
,自由贸易协定并不会对区内部分成员国造成
不利影响。虽然区内各国均保持独立关税
,外部非成员出口
会选择关税最低的区内成员
,但成员国可以通过内部转移
完成收入分配的平衡过程。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相信
,全球自由贸易协定的数量
会进一步增加
,就像
Baldwin提出的
“多米诺
”效应
,协定
的大量出现提升了自由贸易协定对非成员国的价值。
Ethier也多次指出
,国际规模经济使贸易协议激励着更多
的国家利用区域经济集团将外部性加以内生化
,而且由此
产生的一体化大市场给发达国家带来了无穷收益
,发展中
国家也会因此提高加入或缔结贸易协议的动力。


(四)多个自由贸易协定与关税同盟共存下的自由贸
易协定网络

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
,目前
WTO成员国都参加了
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自由贸易协定
,如智利已是
30多个区
域或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正式成员
,东盟也已和多个国家
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协定
,加之在欧盟等不同类型区域经
济集团共存的复杂环境中
,考察多个自由贸易协定或自由
贸易协定与其它一体化形式的混合网络问题引起了学界
的广泛兴趣。


Jackson和
Wolinsky(1996)最早提出了适合分析自由
贸易协定混合形态的理论框架
,他们使用的网络形成博弈
理论也成为后来有关该问题研究最流行的分析方法。但对
于解释自由贸易协定的网络形成问题
,似乎仅此还不足以
建立完美的分析范式。比如
Yi(1996,2000)的形成博弈理
论,并不能够有效考察多个自由贸易协定网络的共存现
象,同时也无力解决自由贸易协定和关税同盟共存的问
题。当结合了
Grossman和
Helpman(1995)提出的国家间
对称性和
Viner
(1950)指出的可贸易品替代性两种因素
时,自由贸易协定网络问题的研究才获得了一个较为全面
和可靠的分析基础。Goyal和
Joshi(2006)就利用该方法得
到同质产品假设下
,自由贸易协定成对稳定出现的均衡结
果。而
Furusawa和
Konishi(2005)则引入差异产品因素
,并
将可贸易品的替代性进一步参数化
,建立了一个
N国自由
贸易协定随机形成模型
,用以回答一对国家是否有动力签
订自由贸易协定和一个国家是否有动力破坏现存的自由
贸易协定网络。


(五)“绊脚石
”与“垫脚石
”问题


Bhagwati(1993)提出该问题至今
,已经得到了国
际经济学界的持续关注。Levy(1997)曾运用中点选民模
型,验证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对国内包括贸易政策在内的
诸多政治决策产生的不利影响
,进而认为自由贸

易协定损
坏了世界多边贸易系统。McLaren(2002)则从双边谈判成



《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第
7期学术前沿


本和部门沉没投资的角度
,指出对贸易协议中互惠安排的
预期减少了得自多边贸易体制的事前收益。

就该问题讨论最为激烈同时也最具本质意义的方
面,是缔结贸易协定造成的区内成员国各自外部关税的变
化效应。如果自由贸易协定引起了各成员国对外关税减
让,无疑是对全球多边贸易自由化的推进
;反之
,则起到了
阻碍作用。Kennan和
Riezman(1990)曾经发现
,一国加入
自由贸易协定后倾向于降低其外部关税。
Richardson
(1993)指出
,政府也许会通过降低关税来缓解其它成员的
贸易转移引致的关税收入损失。Bagwell和
Staiger(1999a)
则分析了贸易条件变化在外部关税调整中的重要作用
,进
而得出和先前学者相同的结论。但与此同时
,Cadot
et
al.
(1999)却借用
Grossman和
Helpman(1994)的政治
——

—经
济分析框架对工资率的一般均衡效应加以剖析
,提出自由
贸易协定成员的外部关税可能会显著提高。Panagariya和
Findlay(1996)也认为
,如果国内利益集团的经济地位十分
强大以致于产生对均衡工资的显著影响
,那么自由贸易协
定各成员外部关税会随之增加。最近的一项研究是由
Emanuel
Ornelas(2005)的垄断竞争政治
——

—经济模型完成
的。他创新性地假定自由贸易协定成员外部关税的调整和
形成自由贸易协定的决策均为内生给定
,而后通过引入战
略性政策效应和分配效应得出即将形成自由贸易协定的
国家都有降低外部关税意愿的结论
,促进了自由贸易协定
成员与非成员间的贸易创造
,给非成员国带来收益
,从而
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

三、自由贸易协定经验研究概况与进展


Jan
Tinbergen(1962)首次发表测算贸易互惠安排
对贸易流量影响的成果至今
,学者们一直在努力尝试通过
多种方法对不断出现的各类自由贸易协定进行数量效应
研究
,以期进一步明晰缔结自由贸易协定对各国贸易流
量、外部关税水平、非成员国得自贸易的收益以及各国整
体福利变化的真实影响。按照分析对象的不同
,以往的经
验研究可以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


(一
)自由贸易协定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
(贸易转
移和贸易创造效应的测算
)


1.应用修正后引力模型的相关测算
早在
1962年,Jan
Tinbergen就把引力模型引入贸易
协定研究
,计算其中平均优惠条款对双边贸易流量产生的
影响。但从
60年代末到
80年代末大约
20年的时间里
,引
力模型方法陷于沉寂。直到
Helpman和
Krugman(1985),
Bergstrand(19

85,1989),Deardorff(1998)以及
Anderson和
Van
Wincoop(2003)等学者为引力模型的重新应用建立起
基于不同前提条件的分析框架
,才使其又广泛应用于贸易
模式的研究
,并在最近的贸易地理计量模型中占据中心地
位。

众所周知
,引力模型的原有形式只能用于验证自由
贸易协定对区内贸易以及区域整体对外贸易的影响。基于
此,Soloaga和
Winters(1999)改进了原模型
,他们将自由贸
易协定对区域内部贸易、成员国总进口和成员国总出口作
分别计算
,进而全面考察自由贸易协定对区域内、外福利
变化的实质性影响。他们通过对
9个区域经贸集团
19801996
年进口数据的分析
,检验了集团形成前后在影响系
数上的显著变化。结果发现
,其中欧盟形成的贸易转移效
应十分明显
,但
1995-1996年其总进口的繁荣度明显低于
1980-1982年,同时在考察
4个拉美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
时也表现出明显的贸易转移效应。在此之后
,很多学者相
继对世界主要区域经贸集团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
进行了各自的计算。

由于采用不同估计方法、不同数据和衡量贸易效应
的不同动态规划
,因此各种计算结果也不尽相同。关于如
何应用引力模型计算自由贸易协定产生的贸易转移与贸
易创造效应
,也一直未有确切而统一的变量设定、方程形
式和计量技术。Carrere(2006)曾尖锐地指出
,以往的有关
计算都是不可靠的
,和传统模型中设定的距离、语言、国
界、文化与历史联系等变量不同的是
,他在考虑了双方不
可观察的变量特征、解释变量的内生性和潜在的选择偏差
之后
,重新对
1962-1996年
130个国家的对应面板数据进
行了分析。此外
,为使模型尽可能贴近经济现实
,沿用
Baier和
Bergstrand(2002)的研究思路
,Carrere(2006)还摒
弃了距离和国界变量
,转而采用
Limao和
Venables(2001)
的贸易壁垒函数。不出所料的是
,按照上述方法重新估计
的贸易转移和贸易创造效应与过去大相径庭。之后
,
Coulibaly(2007)又将
Carrere(2006)模型中自由贸易协定
虚拟变量的设定进一步精细化
,代之以成员国的加入年
限,进而用核函数的方法套用引力模型进行计算。在对非
洲、亚洲和拉美
7个自由贸易协定的分析中
,除
SAPTA之
外,所有协定对其成员间贸易均产生了显著影响。其中
,
AFTA是正向影响自非成员国进口最显著的一个。

毋庸置疑
,以上对引力模型的有力改进进一步提升
了该模型在计算自由贸易协定贸易效应方面的地位。但不
容回避的是
,模型中贸易政策的外生性假设却经常遭到各
种批判。其实
,Lawrence(1998)早前就已经指出
,在引力模
型中

使用虚拟变量显示自由贸易协定效应时
,变量外生是
一个严重问题。Ghosh和
Yamarik(2004)也提出了质疑
,即
在较强约束下
,外生给定自由贸易协定虚拟政策变量是否
还能够产生令人信服的估计结果。事实上
,政策变量的内
生化在贸易研究领域中已有先例。比如
,Trefler(1993)在美
国进口贸易与非关税壁垒的相关性考察中发现
,贸易政策
内生化会使进口效应增强十倍。Lee和
Swagel(1997)使用
工具变量法内生化政策变量
,重新计算贸易自由化效应后
发现
,过去的计算结果明显被低估。Baier和
Bergstrand

-121




学术前沿
《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第
7期


(2007)用劳动经济学研究中跨部门时间序列的混合截面
数据分析实现了自由贸易协定的内生化
,认为传统计算方
法可能使自由贸易协定产生的贸易效应被低估
75-85%,
而且缔结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会使成员间贸易流量在协定
运行
10年后增加
1.98倍,而原来这一数字仅为
1.14。


2.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CGE)的测算
建立在可计算的一般均衡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模型稳定理论框架基础上庞大的全球贸
易分析系统
——

—GTAP
(Global
Trade
Analysis
Project)数
据模型
,就是长期以来评估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各种经济效
应最为流行的工具之一。Mahinda
Siriwardana(2007)正是
借用该模型计算了美国
——

—澳大利亚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产生的部门水平、贸易转移和贸易创造等各种经济效应
,
还进一步模拟了澳大利亚其他重要贸易伙伴
,如印度、中
国等由《澳美自由贸易协定》(AUSFTA)遭到的负面影响。
在此之前
,对于
AUSFTA的经济效应
,很多学者和机构做
过预测或评估。另外
,Brow,Kiyota和
Stern(2005)利用密歇
根模型分别检验了美国和中美洲、澳大利亚以及摩洛哥分
别构建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各类经济效应。


GTAP数据模型的分析对象一般会选择当前全球较
热点地区或具备一定贸易规模和较强贸易关联的国家
,即
将建成的中国
——

—东盟自由贸易区自然充当了天然的试
验场。Chirathivat(2002)就应用
GTAP一般均衡模型模拟
了以目前双方平均保护水平为基准
,在削减关税和非关税
壁垒之后所能达到的福利增进目标。总体来看
,东盟因双
边自由贸易协定受益较大
,比如真实
GDP将增长
0.38%,
对外贸易扩张
53.3%,而中国对应数字为
0.36%和
23.1%。

除此之外
,Thomas
F.
Rutherford,E.
Elisabet
Rutstrom

David
Tarr(1997)同样构建了一个小型开放经济
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
,用于验证欧盟和摩洛哥双边自由贸
易协定给两地区带来的影响。其中

频繁使用的被后来学者
称为
“摩洛哥模型
”的重要特色
,是不断更换影响模型估计
的关键参数和假定变量使之与摩洛哥经济特征逐步吻合。
主要结论认为
,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给摩洛哥带来巨大的福
利增进
,得自放松进口限制的收益远比寄希望于欧盟单方
面降低市场准入条件要实惠的多
,而且调整成本更小。同

,双边自由贸易协定造成了显著的贸易转移
,但更大的
贸易创造效应使得两者净结果为正。


(二)自由贸易协定对双边贸易结构的影响

针对自由贸易协定的经验研究多集中在如何从定量
角度理解自由贸易协定的各种福利效应
,鲜有其对区内成
员贸易结构变动的影响分析。目前
,仅
H.Egger,P.egger和
Greenway(2007)建立了一个可用于估计内生自由贸易协
定对贸易结构影响的经验模型。他们利用
OECD国家的样
本数据和
20世纪
70年代以来自由贸易协定的形成事件
,
运用二次差分后的匹配技术
,内生化考察自由贸易协定对

-122



参与国家贸易结构的影响。之所以选择内生加入自由贸易
协定
,是考虑在模型中应尽量保证与贸易额和贸易结构等
结果变量不相关的外部工具的独立性
,着力避免自由贸易
协定对新成员效应的有偏估计。结论认为
,由于内生化假
设,加之使用匹配技术对二次差分后数据进行再处理
,从
而极大消除了低估现象。


(三)自由贸易协定对国内就业与生产率变化的影响


Currie和
Harrison(1997)曾经就该问题对摩洛哥
进行过相关检验之外
,自由贸易协定对国内就业和生产率
变化的影响分析并不多见。较为完整的一项研究是由
Daniel
Trefler在其
2004年美国
——

—加拿大双边自由贸易
协定的经济效应分析中做出的。Trefler(2004)从劳动力市
场和劳动生产率角度出发
,采用产业和企业相结合的数

据,通过计量模型分析协定中相互关税减让
(!"
CA
is
,!"
US
is
)给
加拿大造成的就业与生产率方面的影响
!yit。他首先在模
型中分别定义了协定前
[1980-1986年
(s=0)]和协定考察
期间
[1989-1996年(s=1)]两个阶段
,在设定时间固定效应
#s之后
,为避免将长期增长趋势混入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减
CA
US


让效应
,在原始估计方程中
!yis
=$s+%CA!"is
,+&US’"is
+(is,
s=0,
1中加入了固定效应
)i以控制其长期增长效应。其
次,模型还通过引入加拿大主要贸易伙伴的部分行业或产
品数据控制由特殊产业供需波动造成的可能冲击。最后
,
在方程中设定
GDP波动和真实汇率影响的控制变量
!bis

以消除商业环境对估计结果的干扰。Trefler(2004)认为
,双
边自由贸易协定导致加

拿大进口竞争部门就业率下降
12%,同时引起出口部门生产率提高
14%,而进口竞争部
门生产率至少提升
15%,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还产生了净贸
易创造效应和更低的进口价格。因此
,有理由相信全球福
利获得了增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自由贸易协定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大发
展迫使该理论的研究不断向前推进。其中
,既有对像
“绊脚
石”与“垫脚石
”、自由贸易协定形成机理等传统问题的崭
新解释
,也有对国内政治因素、多种一体化形式共存下自
由贸易协定网络等新问题的深刻观察
,当然还有将主流制
度经济学的方法论引入自由贸易协定理论分析的大胆尝
试。另外
,经验研究方面
,围绕自由贸易协定贸易效应度量
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贸易结构、国内就业、部门生产率等
相关方面的研究不一而足。这当中不仅有历经数十年发展
至今仍在广泛应用的引力模型的影子
,还有
CGE模型下
GTAP庞大数据计算系统的支持。正是通过这些在方程形
式、变量选取、计量技术以及模型构造等方面的不断修正
和改进
,才让我们有可能跳出以往认识上的窠臼
,一步步
明晰对自由贸易协定带来的真实福利影响的判断。

除此之外
,在国际资本流动日趋频繁
,便利地区或



《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第
7期
学术前沿


国家间投资的政策措施逐渐规制化的今天
,有关区域或
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对区内相互投资便利化及其与区外投
资流量之间波及效应的相关研究
,本文没有提及
,原因
有二
:第一
,本文综述的重点集中在自由贸易协定自身
构建、延续动力与自由贸易协定诸多贸易效应几个方面。
区域贸易协定对投资便利化的影响的确不容忽视
,但它
在文献梳理中更倾向于作为研究背景出现
;第二
,纵观
以往研究文献
,其中确实不乏关于自由贸易协定投资效
应的研究
,但多数表现为政策探讨或协议条款解释
,还
未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或体系
,这也为相关的文献整理
工作带来不小难度。基于此
,笔者希望在今后的文献追
踪中继续关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以期对其作出更为全
面的把握。出于同样的考虑
,有关自由贸易协定成员国
及区外国家服务贸易方面的讨论也不在本文综述范畴。


[参考文献
]


Bagwell,
K.,
Staiger,
R.W.,
(2001)
“Domestic
Policies,
National
Sovereignty,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stitutions,”Quarterly
Journal
ofEconomics
116,519-562.


Battigalli,
Pierpaoloand
Giovanni
Maggi,
(2003)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on
Product
Standards:an
Incomplete-Contracting
Theory,”NBER
Working
Paper
No.
9533.




Bergstrand,
Jeffrey
H.,
(
1985)
“The
Gravity
Equation
in
International
Trade:
Some
Microeconomic
Foundation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67
(3)
,474-481
(August)
.


Bhagwati,
J.,
(1993)“Regionalism
and
Multilateralism:
an
Overview,”
In:deMelo,J.,Panagariya,A.
(Eds.),NewDimensions
inRegionalIntegrati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Cambridge.


Cadot,
O.,
Melo,
J.,
de
Olarreaga,
M.,
(1999)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Lobbying
For
Tariffs
Against
Non-member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40,
635-657.


Carrere,
C.,
(2006)
“Revisiting
the
Effects
of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on
Trade
Flows
with
Proper
Specification
of
the
Gravity
Model,”European
Economic
Review50:
223-247.


Chirathivat,
S.,(2002)“ASEAN-China
Free
Trade
Area:
Background,
Implication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13,
671-686.


Ethier,
W.,
Horn,
H.,
(1996)
“Results-oriented
Trade
Policy,”
ReviewofInternationalEconomics4
(1)
,17-39.


Feenstra,
R.C.,
Lewis,
T.R.,
(1991)
“Negotiated
Trade
Restrictions
withPrivatePoliticalPressur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
106,
1287-1307.


Gosh,
s.,
Yamarik,
S.,
(2004)
“Are
Regional
Trading
Arrangements
Trade
Creating?
An
Application
of
Extreme
Extreme
Bounds
Annalysi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63
(
2)
:
369-395.


Grossman,
G.M.,
Helpman,
E.,
(1995)
“The
Politics
of
Free-
trade
Agreemen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5,
667-690.


Henrik
Horn,
Robert
W.Staiger,
(2003)
“Trade
Agreements
as
Endogenously
Incomplete
Contracts,”NBER
Working
Paper.


Jackson,
M.O.,
Wolinsky,
A.,
(1996)“A
Strategic
Model
of
Social
and
Economic
Networks,”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71,
44-74.


Kindleberger,
C.P.,
(
1977)
America
in
the
World
Economy
Foreign
Policy
Association,
New
York,
NY.


Lee,
Jong-Wha,
Swagel,
Phillip,
(1997)
“Trade
Barriers
and
Trade
Flows
Across
Countries
and
Industries,”
Review
of
Economicsand
Statistics
79,
372-382.


Levy,
P.,
(1997)
“APolitical-Economic
Analysis
ofFree-trade
Agreemen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7,
506–519.


McLaren,
J.,
(
2002)
“A
Theory
of
Insidious
Regionalism,”
QuarterlyJournal
ofEconomics
117,571-608.


Richardson,
M.,
(
1993)
“Endogenous
Protection
and
Trade
Diversio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34,
309-324.


Soloaga,
I.,
Winters,
A.L.,
(2000)
“Regionalism
in
the
Nineties:
What
Effect
on
Trade?”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andFinance12
(1)
:1-29.


Trefler,
Daniel,
(1993)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the
Theory
of
Endogenous
Protection:
An
Econometric
Study
of
U.S.
Import
Policy,”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01
(1)
,138-160.


Viner,J.
(1950)
TheEustomsUnionIssueNewYork:Carnegie
Endowment.


Yi,S.-S.,
(2000)“Free-trade
Areas
and
Welfare:
An
Equilibrium
Analysis,”ReviewofInternational
Economics8,
336-347.


(责任编辑阿齐
)

New
Development
of
Researches
on
Free
Trade
Agreement
CAI
Hong-bo
HUANG
Jian-zhong


Abstract:
As
the
traditional
issues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free
trade
agreements
once
became
the
core
of
the
research
of
trade
liberalization.
When
the
second
wave
of
regionalism
rises,
traditional
methods
seem
powerless
in
the
face
of
regional
trade
pattern
change,
an
increase
of
bilateral
trade
agreements,
profit
and
loss
of
non-members,
domestic
political
factors,
co-existence
of
various
integration
forms
and
so
on.
This
paper
reviews
and
sorts
out
the
current
main
viewpoints
and
new
research
results
on
free
trade
agreements
in
terms
of
the
theory
and
empirical
research
to
help
future
research.


Keywords:
Free
Trade
Agreement
(FTA);
Theory
research;
Empirical
research

-12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