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最新人音版九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教案教学设计(精编版)

2016最新人音版九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教案教学设计(精编版)

2016最新人音版九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教案教学设计(精编版)
2016最新人音版九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教案教学设计(精编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XXX学校教学设计

(2015年春季高效课堂模式教案定稿)

教案说明:本教案注重了培优辅差及学困生的转化,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案环节齐全、内容详细,可以A4纸直接打印。

学科:;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

2015年月日

个人说明:本教案内容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望广大网友谨慎下载。

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一单元光辉的历程

第一课《游击队歌》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结合《游击队歌》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

2、感受体验《游击队歌》的音乐内容、音乐情趣,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歌唱,并生动形象地表现歌曲内容。

3、积极参与歌唱、聆听、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创作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1、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2、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教学方法

感受、体验式欣赏法,启发、引导式教学法,自主、创新式学习法。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黑板,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迈着自信豪迈的步伐进入教室。

二、导入新课

1、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

(一)初次欣赏,整体感受

(二)二次欣赏,分析歌曲

音乐要素:

旋律:流畅、轻快——表现:战士的机智、灵活。

xx ∣xx xx x xxx ∣

速度:轻快——表现:热情、积极。

节奏:4

4

音乐特点:弱起小结、节奏密集、富于变化,表现作战深入敌人后方、神出鬼没。

(三)再次欣赏,划分结构

A段(第1~8小节)采用了弱起节奏形式及小军鼓号角式的明亮音调。它巧妙地、恰到好处地塑造了游击战士勇敢顽强、机智灵活、乐观豪迈的英雄形象。

B段(9-16小节)分两大乐句.第一乐句的节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显得沉着、坚定。其旋律线先抑后扬,并在句尾出现离调。这一切与前段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展现了游击战士坚定、勇敢、豪迈、乐观的精神面貌。

第二乐句再现了A段的第二乐句,从而与第一乐段形成统一。在这里,无比清晰地表达了游击战士抗战到底的决心。

歌曲的音域、演唱力度有没有变化,在哪里发生了变化?

55︱11 22 3 234︱……

··

分析:①4

4

33 3 22 2︱……

②4

4

音域:①由低音区经四度跳进到中音区,旋律线曲折

②中音区旋律线条平稳

力度:①中弱、轻巧地、有弹性地

②中强、饱满、洪亮、声音坚定

师:划分结构,你认为可分为几段?

——两段

学唱

(1)掌握歌曲的节奏

《游击队歌》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让我们一起来看歌曲的节奏型并一起打出这些节奏: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2)学唱

第一乐段:1、“La”模唱

2、填词演唱

注意:弱起小结的演唱、声音有弹性、咬字清楚。

第二乐段:第一乐句:唱谱子(注意:“﹟4”唱准音)

比较:3 4 5 ,3﹟4 5,4升高半个音使我们在演唱时能够联想到战士的气势怎样呢?

——战士的气势更加的高涨

——乐观、英勇、自信的精神状态。

第二乐句:加歌词演唱

(五)根据三种情景为歌曲设计演唱速度和力度

1 夜间伏击

2 奋勇前进

3 欢庆胜利

小结并布置作业

1、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学生之间可相互补充)。

2、教师小结:通过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顽强斗争精神。通过参与、讨论和表演,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了《游击队歌》的深刻内涵。我相信,这节课同学们学会的不仅仅是一首歌曲,而是找到了艺术审美的自信。最后让我们再听一首反映同一时代同样内容的抗日歌曲同样是贺绿汀先生的作品:《嘉陵江上》,大家回去之后再去查找资料有关《嘉陵江上》的内容,下节课再一起交流,好吗?

4、在歌声中结束本堂课。

第二课欣赏《保卫黄河》《走向复兴》1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演唱,学生感受到中华儿女反抗日本侵略者的英雄气概和勇气,珍惜现在的生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

2过程与方法

欣赏中,视唱,对比欣赏,听辨乐器音色等方法,分析音乐要素感受情感。

3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钢琴协奏曲和变奏曲。

(2)学唱主题。

(3)欣赏《走向复兴》感受合唱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1歌曲《游击队歌》2竖笛游戏

二新课

1欣赏《保卫黄河》

(1)导入,学生视唱主题

(2)简介作品背景

“黄河”钢琴协奏曲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救亡歌曲《黄河大合唱》,1969年由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石叔诚和许斐星六人改编为协奏曲。它以抗日战争为题材,以黄河为背景,以壮阔的历史为场景,磅礴的气势以及丰富的想象力,生动的表现了中华儿女抗日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的勇气。

(3)聆听引子和主题初听

(4)与同学们讨论什么是钢琴协奏曲?

(5)副听引子和主题,学生跟唱,加深印象。

(6)欣赏第一变奏,听辨与主题的异同。

(7)欣赏第二变奏,听辨与主题的异同

(8)聆听欣赏插部。

(9)与主题相比在哪些方面有变化?你能说说其中包含了哪首歌曲的音调吗?

(10)小结:音乐加入了《东方红》的音调,弦乐和钢琴演奏温暖而充满力量的旋律把歌曲推向高潮。这是插部,插部会采用新的素材,在变奏曲中很常见。比如《东方红》的旋律素材,就揭示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2欣赏《走向复兴》

(1)播放歌曲听辨演唱形式。

(2)师生交流歌曲调式、风格、演唱形式、内容情绪。

3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课收获,教师小结下课。

第三课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唱歌《中国军魂》2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演唱,感受革命的乐观主义与英雄主义,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勇气。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分析、听辨音色等方法,感受作品的情感意境。

(2)随录音学唱的方法学唱《中国军魂》

3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析音乐要素感受作品中不同段落表现的情感和意境。

(2)能辨别几种演唱形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1随伴奏演唱《保卫黄河》主题

2复习竖笛练习曲,竖笛游戏

二新课

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

1朗诵歌词,学生想一想歌词描绘哪个历史时期的画面?

横断山,

路难行。

天如火来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

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

敌重兵,压黔(qián)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

四渡赤水出奇兵

2学生思考回答

3教师简介作品背景

选自肖华著晨耕、生茂、唐诃、遇秋等人曲的《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一共10个乐章。《四渡赤出奇兵》是其中的第四乐章。歌词中表现毛泽东主席用兵如神,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所表现出的钢铁意志,强烈表示战士们是用双脚走过雪山,涉过草地的。

4分段欣赏,完成表格。演唱形式,节拍速度,音乐情绪,表现场景。

5师生交流完成音乐分析。

歌曲开始由圆号领奏,并加入定音鼓与弦乐,速度慢,音乐沉重。女声领唱缓慢悠长,表现了横断山恶劣的自然环境。

6欣赏一部分二乐段

男女二部合唱,混声四声部合唱,欢快热烈。

7欣赏二部分一乐段。

与一部分旋律素材相同,但速度放慢,节奏拉宽,男生齐唱的浑厚音色,表现了红军战士在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下面临的艰难处境,略带沉重的气氛。

8欣赏二部分二乐段

男中音领唱,快板的敲击与合唱相呼应,表现红军战士乐观自豪的革命精神。学生感受女声领唱、男中音领唱、二部合唱与混声四部合唱带来的不同听觉感受和艺术效果。

三学唱《中国军魂》

1看谱初听歌曲

感受歌曲的速度、力度、风格、情绪2分析作品了解进行曲的相关知识。3请学生观察视唱歌谱画出难点部分。4指导学生练唱歌曲难点。

5注意弱起,练唱变化音、三连音。6随伴奏演唱至熟练。

7完整演唱。

8介绍作品。游戏复习歌曲。

四小结

学生小结收获,教师总结。

第二单元音乐故事

第一课

学唱歌曲《鳟鱼》欣赏《索尔维格之歌》2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唱歌曲《鳟鱼》,能够从歌词、旋律中感悟人世间的单纯、善良与欺诈、邪恶并存的事实,明白正义必须与邪恶进行斗争的道理。

(2)欣赏《索尔维格之歌》,感受歌曲的独特魅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感受、对比、探究等方法,使学生了解音乐故事,感受歌曲音乐形象。

3.知识与技能

(1)了解舒伯特、格里格的简要生平及其主要代表作品。

(2)能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鳟鱼》。

(3)能够运用音乐要素简单分析《索尔维格之歌》。

教学过程

1.聆听歌曲《鳟鱼》

(1)聆听歌曲《鳟鱼》(完整版)。教师提问:

①这首歌曲分为几个乐段?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②钢琴伴奏塑造了什么形象?

(2)教师总结:

①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歌词描写狡猾的渔夫搅浑了河水,使小鳟鱼迷失了方向而受骗上当的故事。作者用渔夫代表当时的统治者,用小鳟鱼比作群众,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

②钢琴伴奏采用了流水般的伴奏音型,塑造了小溪中的鳟鱼悠然自得游动的形象。

2.简介舒伯特

(1)教师或学生简介舒伯特及其代表作品。

(2)教师补充:

19 世纪初叶的奥地利是欧洲封建反动势力的大本营,舒伯特就是在这样黑暗的环境中生活和进行创作的,他笔下的“鳟鱼现象”是他所处时代的真实写照。词作者舒尔巴特因政治上的原因曾被关进监牢,此间他创作了很多诗,以表达他对自由的向往。

3.音程练习

(1)用“搭桥构唱”的方法练习。

(2)用柯尔文手势练习减五度音程。

4.发声练习

lu lu lu lu lu lu lu lu lu lu lu lu lu

(1)教师提出练声要求:积极的歌唱状态,打开口腔,声音圆润。

(2)学生跟随教师的钢琴伴奏做发声练习。

用歌曲的第一乐句旋律当作发声练习,既使学生巩固了对弱起节奏的认识,夯实节奏上的难点,又让学生掌握了这首歌曲的基本节奏型。同时,通过这条发声练习,训练学生声音的弹性和对声音的控制力,强调歌唱习惯的养成,建立良好的发声状态。

5.学唱歌曲

(1)学生随琴跟唱歌谱。

(2)学生视唱歌谱。

(3)学生填词演唱。教师提出要求:注意歌唱时的咬字,音色圆润。

(4)教师伴奏,学生以稍慢的速度演唱歌曲。

(5)教师提问:

①两段歌词在演唱时情绪上有何变化?

②哪些音乐要素造成了前后两段情绪上的对比?

(6)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①第一段情绪活泼欢快,第二段在情绪上略显不安,表达了一种伤感和惆怅的情绪。

②力度和音色的变化造成了前后两段情绪上的对比。

(7)教师启发学生表现歌曲。

①教师提问:前后两段在力度和音色上怎样设计?

②教师补充:两种不同的情绪和力度表现,使人感受到鳟鱼命运的戏剧性。

【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要素分析歌曲,这是感受与欣赏音乐作品首先必须具备的能力,它是保证唱歌、创作等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

(8)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力度、音色、情绪演唱歌曲。

(9)学生分组演唱歌曲,并相互评价。

6.欣赏童声合唱《鳟鱼》

教师提问:同样一首歌曲,它们在表现手段上有什么不同?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7.欣赏《索尔维格之歌》

(1)导入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了解易卜生创作的诗剧《培尔·金特》?能为同学们讲述一下诗剧的故事梗概吗?

用故事的形式导入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欣赏《索尔维格之歌》

①聆听歌曲。教师提问:索尔维格怀着怎样的心情在等待培尔·金特的归来?(忧虑的心情)

通过聆听,学生初步感受歌曲音乐情绪。

②歌曲介绍:《索尔维格之歌》是格里格应易卜生之邀,为其诗剧《培尔·金特》所作配乐中的一段,表现了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美丽姑娘索尔维格,痴心等待培尔·金特归来的形象。

(3)欣赏主歌部分。教师提问:

①主歌有几个乐句?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②主歌在速度、力度、旋律进行上有什么特点?

(4)欣赏副歌部分。教师提问:

①调式转换后音乐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②副歌与主歌相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5)复听《索尔维格之歌》,对主歌、副歌音乐要素进行对比、总结。

(6)学生完整欣赏《索尔维格之歌》,感受歌曲音乐形象。

(7)教师总结

歌曲主歌部分以小调的暗淡色彩,表现索尔维格的忧虑心情;副歌部分大调的特性使得情绪变得明朗起来,表现了索尔维格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以及对培尔·金特必将归来的信心和希望。这是一首表现忠贞之情、永恒之爱的歌曲。这个音乐故事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索尔维格对感情的执着追求令人感动

第二课欣赏《大海与辛巴达的船》1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欣赏《大海与辛巴达的船》,能够对乐曲产生兴趣。

2.过程与方法

在聆听、体验、对比、探究等音乐实践活动过程中,了解音乐故事情节,感受、体验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重要作用。

3.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 科萨科夫的简要生平及主要作品。

(2)能够运用音乐要素简单分析乐曲。

(3)能够听辨乐曲中“国王的主题”和“王妃的主题”,辨识两个主题的发展及主奏乐器。

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吗?哪位同学能以简短的语言讲述它的故事梗概?

(2)教师补充: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 科萨科夫根据这个神话故事,以音乐的形式创作了著名的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这部组曲共四个乐章,今天我们欣赏第一乐章——《大海与辛巴达的船》。

2.完整欣赏

(1)教师提问:作曲家是如何用音乐来“讲”故事的?你联想到了什么画面?你能听出哪些乐器?

(2)教师补充:乐曲结构为省略展开部的奏鸣曲式。由序奏(引子)、呈示部、再现部、尾声四部分组成。

3.音乐知识

(1)里姆斯基- 科萨科夫:俄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俄罗斯民族乐派“强力集团”的重要成员。代表作品有《舍赫拉查达》《西班牙随想曲》《野蜂飞舞》等。

(2)组曲:几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乐章,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下组合成的器乐套曲。组曲有两种:一种是从歌剧、舞剧中选出若干首乐曲组成的组曲,一种是作曲家创作的、独立的标题性组曲。

4.分段欣赏

(1)聆听“国王的主题”,教师提问:

①这段音乐刻画了国王怎样的形象? ( 威严、冷酷)

②作曲家运用了哪些音乐要素来塑造国王的形象?(铜管乐器,较低的音区)

③主奏乐器是什么? ( 长号、大号)

(2)学生随琴学唱这一主题旋律。

(3)聆听“王妃的主题”,教师提问:

①这段音乐刻画了王妃怎样的形象? ( 善良、美丽)

②主奏乐器是什么? ( 小提琴)

③作曲家通过哪些音乐要素塑造了国王与王妃的不同形象?(运用节奏、节拍、力度、旋律、音色、音区的对比等不同音乐要素)

④教师补充:以上两个主题在全曲中多次出现,请同学们在聆听过程中仔细听辨。

(4)聆听“波涛汹涌的大海”主题,教师提问:

①“波涛汹涌的大海”主题音乐由哪个主题变化而来?(由“国王的主题”变化而来)

②在配器上有哪些变化?(配器越来越丰满)

③刻画了怎样的大海形象?(波涛汹涌、浩瀚无际,同时充满着未知的危险)

(5)聆听“平静的大海”主题,教师提问:

①这段主题音乐刻画了大海怎样的景象?(阳光明媚、风平浪静)

②这段音乐由哪个主题变化而来?(由“王妃的主题”变化而来)

(6)学生随琴视唱“平静的大海”主题旋律。

5.完整欣赏乐曲

教师完整播放乐曲,学生欣赏并完成下表。

6.拓展

(1)教师提问:

①“国王的主题”与“波涛汹涌的大海”或“王妃的主题”与“平静的大海”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②作曲家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的变化来塑造音乐形象的?

(2)教师补充:

①国王的残暴像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善良、美丽的王妃仿佛是宁静的大海泛起的朵朵浪花。

②作曲家利用国王与王妃的主题来表现大海,通过节奏、和声、配器的变化来塑造音乐形象。

7.小结下课

第三课欣赏《小巫师》1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欣赏《小巫师》,能够对乐曲产生兴趣。

2.过程与方法

在聆听、体验、对比、探究等音乐实践活动过程中,了解音乐故事情节,感受、体验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重要作用。

3.知识与技能

(1)了解法国作曲家杜卡的简要生平及主要作品。

(2)能够运用音乐要素简单分析《小巫师》。

(3)能够听辨《小巫师》中“扫帚主题”与“小巫师主题”旋律。

教学过程

1.导入

请欣赏管弦乐曲《小巫师》,这首乐曲是根据歌德的叙事诗《魔法师的弟子》创作的。有同学了解这个故事吗?请给同学们讲一讲。

2.完整聆听乐曲

(1)完整播放乐曲,教师提问:

①作曲家运用了哪些乐器来刻画音乐形象?

②作曲家是如何用音乐来“讲”故事的?

(2)学生说出自己聆听乐曲后的初步感受。

3.作品介绍

《小巫师》又名《魔法师的弟子》,是法国作曲家杜卡最著名的作品,创作于1897 年。作曲家以歌德的叙事诗为题材,创作了这首形象鲜明的管弦乐作品。

4.作曲家简介

杜卡: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评论家,代表作品除《小巫师》外,还有印象主义歌剧《阿里安娜与蓝胡子》以及芭蕾舞剧《仙女》。

5.分段聆听音乐

(1)聆听“咒语动机”,教师提问:

①这段音乐使你联想到什么?

②音乐突然增强力度,表示什么?(咒语生效,扫帚突然活动起来)

③音乐旋律是怎样发展的?(逐渐下行)

④你听到哪些乐器的音色?(小提琴和单簧管)

(2)聆听“扫帚主题”,教师提问:

①乐曲的速度是怎样的?(速度渐快)

②乐谱中多处出现顿音记号,有什么特点?你联想到怎样的情景?(有力的、跳跃的;生动地描绘了扫帚提桶取水的情景)

③主奏乐器是什么?(大管)

(3)学生随琴学唱“扫帚主题”。

(4)聆听“小巫师主题”,教师提问:

①这段主题音乐刻画了小巫师怎样的神态?(小巫师得意洋洋的神态,更为起劲地诵念咒语)

②主奏乐器是什么?(木管乐器)

(5)聆听结尾部分,教师提问:

①铜管奏出号角性的音调,表示怎样的情景? ( 象征魔法师回来了)

②乐曲恢复与序奏一样的慢速度,魔法师在做什么?(魔法师急念咒语后,扫帚立即停止行动,一切归于平静)

③乐曲在怎样的气氛中结束?(在平静的气氛中结束)

6.再次完整聆听乐曲

在聆听前,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

(1)当扫帚主题第二次出现时,音乐有哪些变化? ( 音乐越来越热烈)

(2)音乐的变化使你产生哪些联想? ( 使人联想到神奇的扫帚不停地挑水,屋子快被

水淹了,小巫师急得团团转)

(3)当扫帚主题第三次出现时,音乐有怎样的变化?你联想到怎样的情景? ( 情绪更为激烈,气氛更为紧张;两把扫帚同时行动,轮番取水,流水滚滚而来不可阻挡。小巫师都快急疯了)

7.拓展练习

学生根据乐曲内容创编情节进行表演。

8.小结下课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爱的人间》教案

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 《爱的人间》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爱的人间》,并用真挚的情感来表现歌曲,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在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中感悟“爱”的主题。 2、关注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之爱,乐于表现对他人的关爱。教学重点: 1. 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2. 通过听、朗诵、唱、动的等音乐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的美好情感,懂得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教学难点: 能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后十六分音符、附点、休止符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视频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图 (让学生感受拥有一双明眸,可以看尽世间美好景物的幸福) 2、情境体验,闭目感受盲人的生活世界。 (体验盲人生活的黑暗、无助,与自己形成对比,让学生萌生关爱残疾人的爱心与责任心,从而引出歌曲《爱的人间》) 三、新歌教学 (一)介绍歌曲曲作者及歌曲背景 (让学生对作者和作品都有所了解) (二)反复聆听歌曲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通过听录音范唱,感知歌曲的拍号、速度、情绪,感受盲童的内心世界) 2、朗读歌词

(引导学生进入歌曲的意境中,感受歌词的美,培养学生朗诵的能力。) 3、教师范唱,学生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 (通过反复听赏,感知相似乐段的不同之处,感受歌曲各部分不同的演唱情绪)(三)学唱歌曲 1、随琴齐唱,找出难点。 2、解决难点 (采用划拍法、画线条法、教师范唱法、跟琴模唱法、手语代替法等方法引导学生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后十六分音符、附点、休止符,感受歌曲旋律) 3、歌曲处理,多种形式巩固歌曲。 (通过不同形式的演唱、表现歌曲,尽情抒发学生内心的爱,提高学生合作、参与的积极性) 四、拓展 1、欣赏舞蹈《千手观音》片段,领略残疾人的精彩人生。 2、爱的升华—感受“人间大爱”。 3、学习手语表演《感恩的心》,让“爱的人间”到处充满“感恩的心”。 (通过让学生了解中外史上残疾人力而获得成功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残疾人积极乐观的高尚精神,做残疾人的朋友,培养学生心存感恩、关爱他人的情感,进 一步感悟爱的主题,将本课推向高潮。) 五、课后延伸 教师寄语,号召学生人人争当“爱心使者”,建立“爱心日记”,记录“爱的故事”,分享“爱的喜悦”。(让学生在成长中常怀感恩之心,将爱延续。)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一把雨伞圆溜溜》

《一把雨伞圆溜溜》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欣赏能力、分析表现音乐的能力,但是,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要让他们从心底里喜爱音乐,还要注重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欣赏音乐、演唱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的态势。常规与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每节课堂教学,贯穿于整个学期。各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不能松懈。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颂扬同学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新风尚歌曲。曲调欢快活泼,歌词十分风趣。歌曲吸取了通俗歌曲的表现手法,从“一把雨伞三个头”引申至“风雨路上一同向前走”,形象的表现了儿童在雨中风雨共伞的嬉戏玩耍的情趣。歌曲中出现了跨小节的切分节奏,休止符的不同运用及连续三次出现前附点的节奏和音程大跳,使得音乐轻快、跳跃、诙谐有趣。歌曲为A调,歌曲最后结束在大调主和弦三音上,营造了一种在雨中一往无前的情景,充满着欢声笑语。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表达了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友情 2:在学唱歌曲、唱好歌曲的一系列活动中唱好切分音和弱起部分和休止符及内心节奏的培养。 3:在读词跟唱活动中学会歌曲的方法,在演唱时互相配合、互相协助。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唱好歌曲 2、难点能唱好跨小节切分音和弱起小节及休止符 【教具准备】:钢琴课本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猜个谜语好不好?生:好。师: 一只多角亭, 没门又没窗。亭外挂珍珠,亭里有人行。 (打一生活用品)谜底:伞。 回答对了,送给自己一个响亮的掌声,为自己鼓励一下———导入课题并板书。《一把雨伞圆溜溜》(2分) 二、播放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4) 师:听了这首歌心情怎么样?(快乐的) 三、模唱、节奏练习(10) 1.模唱 雨伞也很快乐,因为下雨了,伞终于可以张开双臂出来透透气了,你看它撑得多圆,多自信!我们也来学学它好吗?张开双臂,扬着眉毛吸气,他还在唱歌呢,听:(师范唱) (音高逐渐升高) 指导学生:雨珠在雨伞上面跳舞,声音在上面。 2.节奏训练(休止符)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桥下六小李银双教材简析: 管弦乐《晨景》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为易卜生的五幕诗剧《培尔??金特》配乐的第一组曲的第一首音乐,描写出摩洛哥日出和清晨景色的音乐。乐曲的主题音乐仅在无声音阶范围内活动,极为淳朴,具有牧歌风格。筝曲《渔舟唱晚》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变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乐曲大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用慢板奏出韵致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优美而舒缓。第二部分活跃欢快,通过复式递升递降的旋律发展手法使旋律线循环往复、跌宕起伏。歌曲《清晨》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明快而又流畅的歌曲。3∕4拍,宫调式,三段体结构。歌曲的第一部分,生动地表现了人们早起迎着晨曦锻炼身体的情景。歌曲的第二部分通过对春天的草原、绿油油的秧苗、丛丛的山林等充满生机的大自然景色的描绘,不仅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充分表现了人们只争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歌曲《晚风》是一首田园风格的歌曲。歌曲以“晚风”为题,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夕阳的晚上”,“树丛中的夜莺在歌唱”。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歌曲为6∕8拍,大调式,由三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曲调优美抒情,委婉动听。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孩子各方面的音乐知识、基本技能及素养都有一定的基础,在此基

础上,培养他们分析音乐的能力和提高演唱水平,是本学期的主要任务。 教学目标: 1.以自然界周而复始的朝夕为题材,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2.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或五线谱综合运用,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 3.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4.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唱好二部合唱,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教学难点: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掌握乐谱记录形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模仿与记录 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新学期寄语。 1.简单回忆上学期学习内容。 2.布置本学期学习任务及内容,并提出要求。 二、聆听四首作品 1.导入:同学们都知道太阳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从而形成一天。我们把一天呢又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就是白天和黑夜。那么白天还可以划分出什么时段下面就请同学们听一听这四首作品各表现了什么内容属于哪个时间段

人音版小学音乐_六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同一首歌 教学目标: 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二、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三、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同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 四、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五、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 教学重、难点: 1、继续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歌曲。 2、自己设计秧歌动作。 3、学习合唱的声部及其位置。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课:观看在《同一首歌》录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导入:让学生跟着录象中的音乐,轻声哼唱《同一首歌》,营造歌曲深情、真挚的意境。 三、学习歌曲 1、跟音乐,轻声演唱歌曲。 2、老师随机指导。 3、学习二声部旋律及其演唱。 4、练习两个声部配合。 四、设计演唱形式: 1、听听、唱唱《同一首歌》,讨论歌曲分成几段。用色笔在乐谱上标出。哪些地方要唱得亲切抒情?哪些地方要唱得热情激动?试着自己设计演唱形式。 2、表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同一首歌》。 二、聆听《我的祖国》、《大中国》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旋律。 2、随录音唱歌词。 3、引导学生对比《我的祖国》两个乐段的情绪。

4、随音乐模仿指挥。 三、布置作业:课后合作找资料,了解中国秧歌的舞蹈特点,并自己学习几个动作。 第三课时 一、导入,让学生各自把自己找到的资料进行交流。 二、老师先跟着音乐,即兴表演一段秧歌舞。 三、进行合作排练。 四、全班跟着音乐进行秧歌表演。 五、分组进行展示、评价。 六、总结。 第四课时 一、跟着音乐表演秧歌舞 二、学习音乐知识 1、结合《我的祖国》和《大中国》两首歌曲学习合唱音乐知识。 2、懂得二声部的位置。 三、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平时知道的有些有关合唱的音乐知识。 四、教师小结。 第二课草原牧歌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 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基础薄弱,这个阶段我会注重作好以前和今后知识的衔接工作。我会采取多种方式策略,帮助学生自己熟练的应用所学过的知识。并要注意避免学生厌烦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习,采取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边玩边学。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任务: (一)发声训练部分: 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二)、视唱、知识、练耳部分: 1、读谱知识: (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学习一个升号的调,熟悉G自然大调各音在高音谱表及键盘上的位置(不讲调式、音阶的概念) (3)、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习其指挥图式。 (4)、学习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 2、视唱部分: (1)、视唱在G调号上的自然大小调音阶和中国传统五声调式音阶。

(2)、练唱有增四、减五度旋律音程的练习曲。 (3)、分二声部练唱大小六度和声音程(不讲名称)。 (4)、在教师帮助下:视唱在C调号和G调号上的单声部歌曲;视唱有临时升记号的单声部歌曲;视唱4~8小节二声部歌曲。 (5)、划拍视唱二、三、四拍歌曲。 3、练耳部分: (1)、使用C调号听记二拍子的2~4小节单旋律。 (2)、听记2~4小节节奏。 (3)、听记和声音程中的两个音。 (三)、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四、教学分析: 四年级时期的学习非常重要。在这个阶段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学期,学生将巩固并自己应用曾经学过的知识,而且,学期学习的知识又为今后两年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教材在乐理方面又加深了难度,如一个升号的调,升记号和还原记号等,为今后的五线谱学习做好了伏笔。 五、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更好的搞好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特制定音乐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教材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音乐素养已经成型,学生整体乐感较强。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和抽象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自我意识随之迅速发展起来,不仅已经摆脱了对外部评价的依赖,逐步依靠内化了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开始从对自己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内心世界更深入的评价,喜欢尝试着从个性品质、人际关系、自我价值等方面的特点来描述自我形象,这种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和稳定性都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步提高。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思维、认识、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日渐增加,全面发展的学生显现出来,有特长的学生也较突出,使得一部分学生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而学生正处于勤奋或自卑的心理阶段,发展顺利,就会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如果发展出现障碍,学生就会缺乏生活的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本册教材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包括那些对音乐并不敏感或兴趣不浓的学生。它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二、学期教学目标: 1、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进一步学习歌曲创作。 2、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 3、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发展联想与想象,提高对音乐欣赏三度创作的能力。 4、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重复的创作手法。 5、了解苗族、彝族、佤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音调风格及其风土人情,以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拓宽音乐文化视野。 6、感受体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进一步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发展联想与想象,提高对音乐欣赏三度创作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在上课之前,采用“听一听”“猜一猜”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我将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 2、重视实践,培养能力 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艺术实践的最后结果,也要重视艺术实践的过程,重视这个过程中的探究与创造,重视过程的教育价值,做到“结果”和“过程”并重。 3、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2015最新精编版)

第二学期 XXX学校教学设计 (春季高效课堂模式教案定稿) 学科:;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 年月日 个人说明:本教案内容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望广大网友谨慎下载。 第一课古风新韵 教学目标: 1.聆听两首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乐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以及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2.能饱含深情地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并能说出两段不同的旋律在音区、旋律上的不同。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花非花》,在吟诵中感知词曲之间的紧密关系。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

琴的音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力度的变化、唱法上的不同来唱好歌曲。 教学时间安排: 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聆听古琴曲《关山月》 1.导入 从主题“古风新韵”直接进入。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片段,教师可从演奏乐器的音色上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风”,问:你认为乐曲中的什么因素让你有“古风”之感?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2.认识古琴 认识古琴的形状、演奏方法以及历史影响。出示乐器图形,让学生观察了解古琴的形状与构成。 教师简单介绍:古琴又名七弦琴,演奏时以左手按弦,右手弹奏,通过多种指法形成其特有的演奏风格。古琴是古代文人必修的乐器,历史上孔子、李白、杜甫等名人都是又名的琴家。 聆听古琴的音色,播放古琴《流水》的音乐片段,请学生边聆听古琴的音色,边随音乐模拟古琴的演奏。 3.初听乐曲《关山月》,感受古琴的意境。让学生边听边闭着眼睛,随音乐用手模拟古琴的演奏动作,如同身在其中。 4.随音乐默诵古诗《关山月》,体会古琴曲的意境。让学生诵读古诗《关山月》,谈谈这首诗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5.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已经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朗诵,体会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4下-人音版四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教学设计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跳起来 《新疆舞曲第二号》 【教学内容】《新疆舞曲第二号》 【教学目标】 1、感受这首钢琴曲的新疆民族风格。 2、会敲击(X X X X|XXXX X X |)节奏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提问:你了解的有关新疆的特色有哪些?(新疆的歌舞、四棱帽、手鼓、冬不拉;新疆的天山、天池、戈壁、胡杨;那里手抓饭、烤全羊、羊肉串、葡萄、哈密瓜等。) 二、作曲家简介。有一位非常钟爱新疆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丁善德,根据流传的新疆民歌创作了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 三、初听乐曲,你从中听出哪些新疆风格的音乐元素?(典型的新疆地区的节奏与音调、模拟手鼓的敲击声。) 四、再次完整欣赏,注意倾听其中的主导节奏型。 1、欣赏引子部分:(1)教师用钢琴弹奏引子部分。(2)这段音乐模仿了新疆的哪件民族乐器?(手鼓)(3)观看一段简短的手鼓演奏视频。 五、欣赏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为两个乐段):(1)欣赏第一乐段。①这是一段新疆民歌主题,一起学一学、唱一唱。②跟着录音再唱上面的曲调。 六、欣赏第二乐段。①和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联系?(平行乐句的变化重复,“学生只要说出重复即可”;中间加入了琶音的音型,“学生可以运用他们自己的表达方式来回答”)。参与体验:这段音乐重复了民歌主题的旋律,在长音处加入了琶音的音型做填充,(教师在钢琴上示范一小段琶音的音型),其后再听录音,学生边听边快速动手指,模拟琶音的演奏。②接下来,第二乐段音乐在发展时,运用了很多对比的手法,你听到了其中的哪些方面的对比?(力度的对比、明亮与暗淡的色彩对比。学生说的不全面时,教师给以补充)。参与体验:当听到强力度时,请紧握双手用力打节拍,当听到弱力度时,请伸出食指轻轻打节拍;当听到明亮的色彩时,摊开双臂,当听到暗淡的色彩时,请将双臂收回腰间。在这一部分音乐的结尾处,听到手鼓声一起敲击。 七、欣赏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也分为两个乐段)(1)欣赏第一乐段。①节拍、速度、情绪和第一部分相比有什么变化?能联想到什么?(由 2/4 拍变为 6/8 拍,速度稍慢,情绪变得绵延抒情、舒缓柔和,像是一个小伙子唱出高亢、悠扬的歌声。)②再听这段音乐,并随音乐轻微摇晃身体,体会 6/8 拍摇曳的感觉。(2)欣赏第二乐段。①此段音乐和第一乐段相比在速度、节拍方面又有什么变化?描绘了什么场面?(速度恢复了开始时的速度,节拍由 6/8 拍又转回了 2/4 拍,描绘了新疆人民欢庆节日的欢乐歌舞场面。)②再听此段音乐,可以用下面的节奏为其伴奏(注意速度与重音符号的变化)。也可在老师的带领下,跟随录音跳几个新疆舞蹈动作,表现欢乐的歌舞场面。 4、欣赏第三部分(1)这部分音乐重复了第几部分的音乐?这部分音乐再次出现,让你有何感受?(学生即兴说,畅所欲言、发表见解与感受)(2)结尾是什么样的效果?(情绪更加热烈,在欢乐的手鼓声中结束全曲)。

2020年最新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全册音乐教案

春景 1.“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到沂河》,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春到沂河》 2、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 3、音乐知识:切分音 教材分析: 《小鸟小鸟》是故事片《苗苗》的插曲。曲调欢悦而又奔放,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歌曲为6/8拍,二段体结构。第一段(13小节)为齐唱,第二乐段为合唱。每段均由两个变化重复的大乐句组成,音乐素材十分精炼而集中。第一乐段以每三个音构成一个活泼、欢乐的音乐动机

“”这个主导乐汇以先上行模进、后下行模进贯穿其中,给人以明亮、轻快的感觉,表现了少年儿童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祖国明媚的春光里自由飞翔欢乐幸福的形象。第二乐段是副歌性的合唱,曲调在六度大跳后紧接连续同音反复和下行级 进进行,并用“”这样的节奏,配以连贯的衬词“啦啦啦……”一气呵成,使得歌曲的情绪更加热情欢乐,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幸福欢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和歌唱表达对春天的爱 教学难点:音乐知识:切分音的运用

课时:三课时 第一节 教学内容:1、聆听《致春天》 2、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 教学难点: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过程: 一、聆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1)设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 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2.视听《致春天》。 (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 (2)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还可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 3.复听《致春天》。 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1、了解《国歌》、《歌唱祖国》创作的背景以及词曲作家,知道生活中运用《国歌》的场合以及相关礼节,在歌唱与聆听活动中激起民族自豪感。 2、通过游戏初步感受“上行”音阶。教学设想: 1、通过听老师讲述关于“国歌”的故事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的情感世界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为下面《国歌》学习奠定基础和情感的铺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国旗、国歌的真挚感情。 2、在游戏中初步感受“上行”音阶,使学生更容易了解旋律上行的知识。 教学程序与策略: 一、组织教学在《国旗国旗真美丽》音乐中进教室。谈话导入: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国旗,而且都很美丽。今天老师就要考考大家对我们国家的国旗国歌了解多少? 1、中国的国旗是什么?中国的国歌是什么? 2、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国歌》呢?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二、感受“上行”音阶。导入:同学们真聪明,对于我们来说,国旗和国歌代表了整个国家的人民,国旗和国歌是我们身份的象征。现在老师就奖励你们做一个游戏。

1、戏规则: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个台阶,旁边出示( 5、1、3、5),教师按照顺序先弹奏出每一个音的音高,要求学生按照音高把这些音填到台阶上。 2、边唱边用手势感受音高行进方向。 3、教师小结“上行音阶” 三、聆听铜管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师:很好!那在刚才大家提到的《国歌》中也有这种“上行”的音阶,老师请你们找找是哪些句子?学生听完后回答。 1、学生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这句话的歌谱。 2、想一想:为什么作曲家在这里一定要运用上行手法? 3、老师用渐强的力度范唱一遍,上行时力度有什么变化?出示渐强记号 4、并唱一唱上行句“起来、起来、起来”直接感受歌曲意境。教师小结作者作曲意图。 5、师:那你们知道国歌的作者是谁吗?谁作词?谁作曲? 6、你们唱过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歌曲吗?请举例并唱几句。 四、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教师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以讲故事的方式简单介绍《国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师:《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此歌作于1935年,是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聂耳在谱曲前,也因受敌人迫害即将离国,在去日本前写成初稿,到日本后不久就把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一、听《晨景》 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 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 2. 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 4.欣赏全曲 5.小结: (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二、表演《清晨》 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 (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指导的重点是音准: “”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5.在教师的风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的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7.小结: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三、编创活动:《早晨》 表现早晨的内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活动。管弦乐《晨景》也是对景色的描绘。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考一下,然后表现其一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学路上”、“早晨醒来”等等,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加以表达。 一、聆听《渔舟唱晚》 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完整版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 教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跳起来 【教学内容】《新疆舞曲第二号》 【教学目标】 1、感受这首钢琴曲的新疆民族风格。 2、会敲击(X X X X|XXXX X X |)节奏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提问:你了解的有关新疆的特色有哪些? 二、作曲家简介。有一位非常钟爱新疆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丁善德,根据流传的新疆民歌创作了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 三、初听乐曲,你从中听出哪些新疆风格的音乐元素(典型的新疆地区的节奏与音调、模拟手鼓的敲击声。) 四、再次完整欣赏,注意倾听其中的主导节奏型。 1、欣赏引子部分:(1)教师用钢琴弹奏引子部分。(2)这段音乐模仿了新疆的哪件民族乐器(手鼓) 五、欣赏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为两个乐段):(1)欣赏第一乐段。这是一段新疆民歌主题,一起学一学、唱一唱。 六、欣赏第二乐段。第二乐段音乐在发展时,运用了很多对比的手法,你听到了其中的哪些方面的对比 七、欣赏第二部分1、欣赏第一乐段。节拍、速度、情绪和第一部分相比有什么变化能联想到什么 2、欣赏第二乐段。此段音乐和第一乐段相比在速度、节拍方面又有什么变化描绘了什么场面 3、欣赏第三部分这部分音乐重复了第几部分的音乐这部分音乐再次出现,让你有何感受 八、音乐家相册。了解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一丁善德的主要创作作品。 1、欣赏原苏联指挥家迪利济耶夫改编的管弦乐《新疆舞曲第二号》。 2、谈一谈和钢琴曲对比,有何不同的感受 《那不勒斯舞曲》 教学内容:欣赏《那不勒斯舞曲》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洋铜管乐器------小号、圆号、长号、大号的形状、音色及演奏方式。 2、通过对《那不勒斯舞曲》的欣赏,能排列出乐曲的三个乐段;知道乐曲的三个乐段都是弱拍起奏;辨别乐曲的速度。 一、激趣导课:师导:今天陶是给大家带来几位有趣的大嗓门朋友,他们很想和大家交朋友,你们愿意吗?生:愿意! 二、介绍西洋铜管乐器 1、认识形状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认识其中那位朋友? 2、辨别音色下面我们来聆听一下他们的歌喉。听听他们的音色各有什么特点。 三、赏析《那不勒斯舞曲》

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春景 教学目标: 1.“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春水》 2.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 3.音乐知识:切分音 教材分析: 《小鸟小鸟》是故事片《苗苗》的插曲。曲调欢悦而又奔放,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歌曲为6/8拍,二段体结构。第一段(13小节)为齐唱,第二乐段为合唱。每段均由两个变化重复的大乐句组成,音乐素材十分精炼而集中。第一乐段以每三个音构成一个活泼、欢乐的音乐动机“”这个主导乐汇以先上行模进、后下行模进贯穿其中,给人以明亮、轻快的感觉,表

现了少年儿童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祖国明媚的春光里自由飞翔欢乐幸福的形象。第二乐段是副歌性的合唱,曲调在六度大跳后紧接连续同音反复和下行级进进行,并用“”这样的节奏,配以连贯的衬词“啦啦啦……”一气呵成,使得歌曲的情绪更加热情欢乐,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幸福欢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和歌唱表达对春天的爱 教学难点: 音乐知识:切分音的运用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 2.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 教学难点: 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过程: 一、聆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1)设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最新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1课跳起来 《新疆舞曲第二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疆舞曲第二号》 【教学目标】 1、感受这首钢琴曲的新疆民族风格。 2、会敲击(X X X X|XXXX X X |)节奏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提问:你了解的有关新疆的特色有哪些?(新疆的歌舞、四棱帽、手鼓、冬不拉;新疆的天山、天池、戈壁、胡杨;那里手抓饭、烤全羊、羊肉串、葡萄、哈密瓜等。) 二、作曲家简介。有一位非常钟爱新疆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丁善德,根据流传的新疆民歌创作了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 三、初听乐曲,你从中听出哪些新疆风格的音乐元素?(典型的新疆地区的节奏与音调、模拟手鼓的敲击声。) 四、再次完整欣赏,注意倾听其中的主导节奏型。 1、欣赏引子部分: (1)教师用钢琴弹奏引子部分。 (2)这段音乐模仿了新疆的哪件民族乐器?(手鼓) (3)观看一段简短的手鼓演奏视频。 五、欣赏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为两个乐段): (1)欣赏第一乐段。 ①这是一段新疆民歌主题,一起学一学、唱一唱。 ②跟着录音再唱上面的曲调。 六、欣赏第二乐段。 ①和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联系?(平行乐句的变化重复,“学生只要说出重复即可”;中间加入了琶音的音型,“学生可以运用他们自己的表达方式来回答”)。 参与体验:这段音乐重复了民歌主题的旋律,在长音处加入了琶音的音型做填充,(教师在钢琴上示范一小段琶音的音型),其后再听录音,学生边听边快速动手指,模拟琶音的演奏。

②接下来,第二乐段音乐在发展时,运用了很多对比的手法,你听到了其中的哪些方面的对比?(力度的对比、明亮与暗淡的色彩对比。学生说的不全面时,教师给以补充)。 参与体验:当听到强力度时,请紧握双手用力打节拍,当听到弱力度时,请伸出食指轻轻打节拍;当听到明亮的色彩时,摊开双臂,当听到暗淡的色彩时,请将双臂收回腰间。在这一部分音乐的结尾处,听到手鼓声一起敲击。 七、欣赏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也分为两个乐段) (1)欣赏第一乐段。 ①节拍、速度、情绪和第一部分相比有什么变化?能联想到什么?(由2/4拍变为6/8拍,速度稍慢,情绪变得绵延抒情、舒缓柔和,像是一个小伙子唱出高亢、悠扬的歌声。) ②再听这段音乐,并随音乐轻微摇晃身体,体会6/8拍摇曳的感觉。 (2)欣赏第二乐段。 ①此段音乐和第一乐段相比在速度、节拍方面又有什么变化?描绘了什么场面?(速度恢复了开始时的速度,节拍由6/8拍又转回了2/4拍,描绘了新疆人民欢庆节日的欢乐歌舞场面。) ②再听此段音乐,可以用下面的节奏为其伴奏(注意速度与重音符号的变化)。也可在老师的带领下,跟随录音跳几个新疆舞蹈动作,表现欢乐的歌舞场面。 4、欣赏第三部分 (1)这部分音乐重复了第几部分的音乐?这部分音乐再次出现,让你有何感受?(学生即兴说,畅所欲言、发表见解与感受) (2)结尾是什么样的效果?(情绪更加热烈,在欢乐的手鼓声中结束全曲)。八、音乐家相册。 了解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一丁善德的主要创作作品。 1、欣赏原苏联指挥家迪利济耶夫改编的管弦乐《新疆舞曲第二号》。 2、谈一谈和钢琴曲对比,有何不同的感受? 教学反思: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唱《清晨》,听《晨景》、编创活动:《早晨》。 录音机、磁带、电脑、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一、听《晨景》 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 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 2. 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 4.欣赏全曲 5.小结: (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二、表演《清晨》 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 (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指导的重点是音准: “”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5.在教师的风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的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7.小结: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三、编创活动:《早晨》 表现早晨的内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活动。管弦乐《晨景》也是对景色的描绘。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考一下,然后表现其一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学路上”、“早晨醒来”等等,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加以表达。 一、聆听《渔舟唱晚》 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教案 【篇一:人音版表格六年级音乐教案】 辽宁东戴河新区实验学校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案 年级:六年级学科:音乐教师:张龙 教学进度表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第 - 1 - 页共 31 页 第 - 2 - 页共 31 页 【篇二: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古风新韵 教学目标: 1、聆听两首古诗词歌(乐)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知道歌曲 《但愿人长久》在乐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以及所表现的情景和 情感。 2、能饱含深情地背唱歌益《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并能说出两段不同 的旋律在音区、旋律上的不同。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花非花》,在吟诵中感知词曲 之间的紧密关系。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 古琴的音色。 5、学习坚笛双吐音和三吐音的吹奏方法,能与同伴合奏竖笛曲《大鹿》。教学重难点: 1、通过聆听与学唱,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 2、让学生感受古琴所表现的“安静悠远”的意境,体会古琴独特的“天地之音”和空灵感,并记住古琴的音色特点。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关山月》、《但愿人长久》,学唱《游子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聆听乐曲《关山月》、《但愿人长久》 1、从主题“古风新韵”直接进人。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片段,教师 从演奏乐器的音色上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风”,设问:你认为乐 曲中的什么因素让你有“古风”之感?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 么情景? 2、认识古琴导入,聆听《关山月》 (1)初听乐曲,感受古琴曲的意境。让学生边听边闭着眼睛,随音 乐用手模拟古琴的演奏动作,如同身在其中。 (2)随音乐默诵古诗《关山月》,体会古琴曲的意境。先让学生诵 读古诗《关山月》,谈谈这首诗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在默诵时, 教师借助相关的图片展示,将乐、诗和画结合,引起学生的联想, 帮助他们更好地体会其中的意境。 (3)自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的意境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 朗诵,体会古 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3、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 (1)、用师生“对诗”的形式,从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人手,如:教师出上句“人有悲欢离合”,学生对下旬“月有阴晴圆缺”;教 师吟上句“但愿人长久”,学生诵“千里共婵娟”。。 (2)、简单赏析苏轼的诗词《水调歌头》及创作背景,知道诗词所 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配乐朗诵《水调歌头》。选用古琴曲《关山月》和 歌曲《但愿人长久》作为背景音乐,朗诵后,请学生谈谈不同的配 乐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感知“古风”与“新韵”。 (4)、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歌曲在乐句结束音的运用上的特点。让学生边听边跟着唱,熟悉歌曲.在感受歌曲特点时,师生接 唱的方式.如教师唱“明月几时”,学生唱“有”.帮助学生感知结束 音基本运用长音这一特点。 (5)、安排对比聆听邓丽君和王菲演唱的版本,比较她们在演绎这 首歌曲中的不同韵味、鼓励学生尝试打破歌词原有的节奏,根据自 己对诗词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节奏、语调来吟诵歌词,给诗词赋 予“新韵”。 三、演唱歌曲《游子吟》。

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

五年级音乐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材概貌 (一)指导思想 1.以学生为主体 从学生兴趣、能力与需求出发,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在音乐学习活动中体验、感受、实践、创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能力。 2.以审美为核心 充分发挥音乐的本体作用,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3.以音乐文化为主线, 拓展音乐教材的文化内涵,强调音乐与人,音乐与自然,音乐与民族,音乐与科技的联系,把音乐学习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 4、以德育为主旋律 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促进学生审美素养与人格的协调发展。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个性,提高学生自身修养,促进全面发展。 (二)教材特点 1.以主题单元组织教材 本册教材通过“听听”,“唱唱”“认认”“练练”等栏目形式,进行音乐欣赏、歌唱、音乐知识欣赏的学习以及各方面内容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在课文中,上述各栏目按照“听听”,“唱唱”“认认”“练练”等栏目顺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根据“感性入手,欣赏入手“的精神,把教学实际的需要而做多样化的设计安排。 2.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努力将我国的优秀民族音乐和世界经典作品介绍给学生,把孩子引进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体现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多元文化的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 听听: (1)欣赏由筝等乐器演奏的乐曲,感受和熟悉这些乐器的音色。 (2)感受和体会我国民族管弦乐和西洋乐合奏的表现效果。 (3)通过欣赏知道冼星海的简单生平及其创作的作品。 (4)初步学会用自己学的音乐知识从整体上感受音乐的情绪和形象。 认认:变拍子,波音记号,倚音记号,知道它们的唱法。认识 D.S 和D.C两种反复记号。 唱唱: (1)初步学会在歌唱中用比较圆润的声音长较高的和较低的音。并注意发声位置的统一。(2)在二声部歌唱时初步做到声部和谐注意均衡。

最新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全册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全册教案 第一课我们要做雷锋时的好少年 [教学内容] 一、歌曲《我们要做雷锋时的好少年》 二、综合训练 三、欣赏合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目的] 一、通过歌唱和欣赏合唱曲,让学生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教育学生热爱生活。 二、学习在气息控制下的快速音阶连贯唱法与八度大跳音程唱法。 [教材分析] 一歌曲 歌曲《我们要做雷锋时的好少年》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李群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为二段体节构。第一部分是齐唱,共六个乐句,其中第一与第二乐句,第三与第四乐句,第五与第六乐句的节奏完全相同,使歌曲富于动力,给人以轻松明快的感觉,展示了少年儿童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二综合训练 发声练习曲是由三个乐句组成。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曲调的二度模进。三句旋律都是从音阶的前五个音上下级进后接以把度大条,八度大跳均有跳音记号,仅用LA发声,显的轻快、活泼。 三欣赏 《歌唱二小放牛郎》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42年。采用了叙事歌曲体材,讲术一个动人的故事。这首叙事歌曲是在民间分节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很接近我国的民间小调,曲调优美动听,感情容量大,使人回味无穷,因而不觉单调乏味调乏味。使歌曲富有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在教学时有感情的歌唱,选定正确的速度、力度,二声部演唱的准确与和谐。 [教学难点] 综合训练的发声练习,演唱时要注意音乐的流畅与弹跳。 [教学构想] 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首先要做好示范,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情简析] 通过欣赏和歌唱本课二首合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领悟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我们要做雷锋时的好少年》 二综合训练 [教学目的] 一学唱歌曲曲调,并加入歌词。 二做好综合训练的发生练习。 [教学重点] 加强二声部的练习与合作,可用乐器试奏,以加强对二声部音响的感觉,提高音准与谐和的效果。[教学难点] 学生在演唱歌曲时,投入自己的感情,尽情的歌唱美好的生活。 [教具、教学媒体使用] 录音机、钢琴、教材。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歌。 三总结上学期所学内容,概括本学期将要学习的内容。 四发声练习 小黑板出示 五. 学生齐读歌词。 1 提问学生:这首歌说了一件什麽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