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控制与管理实验指导书

质量控制与管理实验指导书

质量控制与管理实验指导书
质量控制与管理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EXCEL简介及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了解EXCEL软件的数据格式和基本功能;

2、掌握EXCEL软件用于数据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

二、基本原理

1、EXCEL简介

Microsoft Excel 是美国微软公司开发的Windows 环境下的电子表格系统。它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办公室表格处理软件之一。自Excel诞生以来,历经了Excel5.0、Excel95、Excel97 和Excel2000、Excel2003 、Excel XP等不同版本。随着版本的不断提高,Excel 软件的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和操作的简易性逐渐走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整个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也不断提高,使用户操作大为简化。这些特性,已使Excel成为现代办公软件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EXCEL没有直接提供与质量方面有关的函数,但其中强大的数学与统计功能,使得该软件在质量工程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EXCEL中,工作表是一个由行和列组成的表格,工作簿是工作表的集合。工作簿是计算和存储数据的文件,每一个工作簿都可以包含多张工作表,所有对数据进行的操作,都是在工作表上进行的。

1)工作表介绍

工作表的基本概况(见下图)。

图1-1 工作表的基本概况

◆工作表的基本属性见下图。

图1-2 工作表的基本概况◆单元格的命名(见下图)。

图1-2 工作表的基本概况◆单元格的内容(见下图)。

图1-2 工作表的基本概况

图1-2 工作表的基本概况 单元格的的相对引用与绝对引用

图1-2 工作表的基本概况

2)常用函数介绍

EXCEL有300多条各种类型的函数,包括财务、数学、统计、逻辑以及工程计算等,其中有70余条与统计分析有关,可用于质量分析和改进。

2、描述性统计简介

在质量分析的时候,一般首先要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Descriptive Analysis),以发现其内在的规律,再选择进一步分析的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要对调查总体所有变量的有关数据做统计性描述,主要包括数据的频数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分析、数据离散程度分析、数据的分布、以及一些基本的统计图形。

1)数据的频数分析:在数据的预处理部分,我们曾经提到利用频数分析和

交叉频数分析来检验异常值。此外,频数分析也可以发现一些统计规律。

比如说,收入低的被调查者用户满意度比收入高的被调查者高,或者女

性的用户满意度比男性低等。不过这些规律只是表面的特征,在后面的

分析中还要经过检验。

2)数据的集中趋势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分析是用来反映数据的一般水

平,常用的指标有平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等。各指标的具体意义如下:

◆平均值:是衡量数据的中心位置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一些数据必

然性的特点,包括算术平均值、加权算术平均值、调和平均值和

几何平均值。

◆中位数:是另外一种反映数据的中心位置的指标,其确定方法是

将所有数据以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中央的数据值就是中位

数。

◆众数:是指在数据中发生频率最高的数据值。

如果各个数据之间的差异程度较小,用平均值就有较好的代表性;

而如果数据之间的差异程度较大,特别是有个别的极端值的情况,用中

位数或众数有较好的代表性。

3)数据的离散程度分析:数据的离散程度分析主要是用来反映数据之间的

差异程度,常用的指标有方差和标准差。方差是标准差的平方,根据不

同的数据类型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4)数据的分布:在统计分析中,通常要假设样本的分布属于正态分布,因

此需要用偏度和峰度两个指标来检查样本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偏度衡量

的是样本分布的偏斜方向和程度;而峰度衡量的是样本分布曲线的尖峰

程度。一般情况下,如果样本的偏度接近于0,而峰度接近于3,就可

以判断总体的分布接近于正态分布。

三、实验内容

1、已知变量X、Y的分布如下表所示,若Z=10×X×Y,请用EXCEL计算Z的分布。

2、根据上述计算出来Z的数据,统计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偏差、众数等数值。

四、实验条件

1、计算机;

2、EXCEL软件

五、实验步骤:

1、运行EXCEL软件;

2、建立统计表格,并将数据输入表格。

图1-2 工作表的基本概况

3、用鼠标左键双击B4单元格,输入公式“=B2*B3*$L$2”

图1-2 工作表的基本概况

3、输入公式结束后,回车;

4、用鼠标左键单击B4单元格,松开鼠标左键,鼠标缓慢移向单元格右下角,待光标变为“十”字形,按住左键,移动鼠标,光标从B4移动到K4。

图1-2 工作表的基本概况

5、松开鼠标左键,即可得到Z的计算结果。

图1-2 工作表的基本概况

6、点击菜单“工具”,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加载宏”,则弹出以下对话框:

图1-2 工作表的基本概况

7、选中“分析工具库”,按“确定”,则在“工具”的下拉菜单中,会增加“数据分析”选项。

图1-2 工作表的基本概况

8、选中“数据分析”选项,弹出“数据分析”对话框,选择“描述统计”按“确定”。

图1-2 工作表的基本概况

9、“数据分析”按“确定”后,将弹出“描述统计”对话框。

图1-2 工作表的基本概况

10、点中“输入区域”输入栏,然后用鼠标选中数据区$B$4~$K$4,输入栏将自动加入“$B$4:$K$4”;分组方式,选中“逐行”;输出选项,选择“输出区域”;点中“输出区域”输入栏后,立即用鼠标在表中选择输出插入点,本例中选择$B$6单元格,输入栏将自动加入“$B$6”;选中“汇总统计”,按“确定”结束设置。统计数据将自动显示在以$B$6单元格为起点的表格中。

图1-2 工作表的基本概况

11、通过上面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得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众数等所需要的参数值。

12、保存EXCEL文件。

五、数据记录

表1-1

六、思考题

1.在计算Z时,若公式输入为“=B2*B3*L2”,则会出现什么结果?

2. Z是否满足正态分布?

实验二用EXCEL做直方图

一、实验目的

1.掌握excel直方图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

2.学习excel直方图的基本分析方法。

二、基本原理

直方图概述

现场工作人员经常都要面对许多的数据,这些数据均来自于制程中抽检或全检所得的某项产品之品质特性。如果我们应用统计绘图的方法,将这些数据加以整理,则制程中的品质散布的情形、问题点所在、制程能力等,均可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即可利用这些情报来掌握问题点以制订改进对策。一般采用直方图的方式。

直方图是将所收集的测定值特性值或结果值,分为几个相等的区间作为横轴,并将各区间内所测定值依所出现的次数累积而成的面积,用柱子排起来的图形。因此,也叫柱状图。

直方图与工序规格关系

三、实验内容

从某电能表企业的流水线上连续抽取50个磁系统,进行间隙检测,获得如下数据,请画出其直方图,并分析工序状态。单位(0.01mm)

四、实验条件

1、计算机;

2、EXCEL软件

五、实验步骤:

1、运行EXCEL软件;

2、给EXCEL表格命名,建立“输入数据”、“接收数据”、“最大值”、“最小值”、

“组数”表头,然后在“输入数据”下面输入测量数据。

图1-2 工作表的基本概况

3、计算数据中的“最小值”,单击B2单元格,然后在点击编辑栏前的图标,

弹出“插入函数”对话框,在“选择函数”选择栏中选择“MIN”函数,然后按“确定”按钮。

4、完成后,系统弹出“函数参数”对话框,用鼠标拖动选择A2~A51的地址到

Number1后面的地址栏,按照“确定”完成计算。

5、系统会自动统计A2~A51中数据的最小值,并将结果写入B2单元格。

6、用同样的方法,计算最大值;

7、采用公式2

M+

=计算组数,点击D2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表达

1N

ln

/

ln

式“=INT(1+LN(COUNT(A2:A51))/LN(2))”,回车,可得到组数;用最大值减去最小值,除以组数,可得间距。

8、确定接收区域。

在F2单元格输入公式“=B2-0.5”,获得接收区域的左边界;在F3单元格输入公式“=F2+$E$2”,获得接收区域的左边界;将F3单元格依次复制到F4、F5……单元格,直到出现大于254的数字为止。

9、绘制直方图。

9.1选中“数据分析”选项,弹出“数据分析”对话框,选择“直方图”按“确

定”。

9.2 在弹出的“直方图”对话框中,将“输入区域”、“接收区域”用鼠标在表中选定,并选中“图表输出”,按“确定”完成。

9.3 完善直方图。通过上面步骤得到的直方图,分类间距太大,不符合一般的要求,需进一步完善。对准直方图的柱框,双击鼠标左键,弹出“数据系列格式”对话框,选择“选项”标签。将标签中的“分类间距”改为“0”,按“确定”完成。

10、对直方图的尺寸、坐标的字体大小、标题、备注等做进一步的完善,可

得到最终的直方图。

图1-2 工作表的基本概况

11、保存EXCEL文件。

五、数据记录

六、思考题

实验三用EXCEL做控制图

一、实验目的

1.掌握excel控制图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

2.学习excel控制图的基本分析方法。

二、基本原理

1.控制图概述

为使现场的质量状况满足相应的用户需求,一般均以检测产品的质量特性特性来反映现场是否正常,而质量特性是随着时间、各种状况有着高低的变化;那么到底高到何种程度或低至何种状况才算异常?因此,需要设定一合理的高低界限,作为我们监控现场制程状况是否在“管理”状态。这是控制图纸最早的来源。

控制图于1924年由美国休哈特(W.A.Shewhart)博士所发明,主要定义是“一种以实际产品质量特性与依过去经验所确定制程能力的控制界限相比较,而以时间顺序用图形所表示的一种工具”。

2.控制图的作用

◆能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和缓慢变异,预防不合格品发生;

◆能有效分析判断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检验、测试费用。(零库

存)

◆可查明设备和工艺手段的实际技术状况;

◆使生产成本和质量成为可预测的参数,可高效识别系统误差的影响

程度,降低质量差别最小,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

3.控制图判异准则

1)一点落在A区以外

2)连续9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

3)连续6点递增或递减;

4)连续14点中相邻点上下交替;

5)连续3点中有2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的B区以外;

6)连续5点中有4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的C区以外;

7)连续15点在C区中心线上下;

8)连续8点在中心线两侧但无一在C区中。

4.

5.

三、实验内容

从某电能表企业的流水线上每天抽取5个磁系统,进行间隙检测,获得如下数据,请画出其控制图,并分析工序状态。单位(mm)

四、实验条件

1、计算机;

2、EXCEL软件

五、实验步骤:

1、运行EXCEL软件;

2、给EXCEL表格命名,建立“零件编号”、“第1天”、“第2天”、……“第20天”表头,然后在输入测量数据。

12、在表格右面建立参数表:

13、在表格零件编号列下面输入待计算项目:

14、用A VERAGE函数和复制拖动,计算20天数据每天(组)的平均值:

15、用MAX()-MIN()函数和复制拖动,计算20天数据每天(组)的极差值:

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论述题_题库完整

论述题 1、某工件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缺陷的项目及其频数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排列图,并指出影响通行质量的主要因素。 缺陷项目统计表 项目断裂擦伤污染弯曲裂纹砂眼其他 频数10 42 6 90 18 20 14 解: 由图表可知影响通行质量的主要因素(A类因素)是:弯曲、擦伤、砂眼 2、某厂生产电路板元件,其中一关键电阻生产过程的计量数据如下:(抽样数据每五个为一组)0.5 0.8 1.0

1.6 0.9 ; 0.4 0.7 1.0 1.1 0.8 ; 0.7 1.3 1.0 0.6 1.5 ; 0.9 0.8 0.9 1.3 1.1作X -R 均值极差控制图,并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n 4 0.729 2.266 0 2.282 5 0.577 2.089 0 2.114 解: 由上述图表可知X =0.945,R =0.8 每组大小n=5 由题目表中可知,n=5时,2A =0.577,4D =2.114 平均值X 控制图:CL=X =0.945 UCL=X +2A R =0.945+0.8*0.577=1.4066 LCL=X -2A R =0.945-0.8*0.577=0.4834 R 控制图:CL=R =0.8 UCL=4D R =2.114*0.8=1.6912 LCL=3D R (n ≤6,忽略)

由上图可知,过程处于稳定状态。 3、某厂建筑型材QC小组,统计了某月生产线上的废品,其结果如下:磕伤78件,弯曲198件,裂纹252件,气泡30件,其他42件。请画出排列图,并指明主要质量问题是什么? 解:

由图表可知,主要质量问题是裂痕、弯曲。 4、已知某问题的发生原因,作排列图 问题原因累计频数 原因1 106 106 原因2 46 152 原因3 18 170 原因4 12 182 原因5 10 192 原因6 6 198

分析实验室用水检测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了规范实验室用水,保证分析测定结果的准确可靠,确保实验数据的科学性和公证性,特制订此管理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检测中心分析实验用水的管理。 3. 责任 3.1 试剂管理员负责实验室用水的制备、检查分析、参与检验和贮存管理。 3.2 技术员在使用纯水的过程中应保证器皿或容器等的清洁,避免水的污染。 4. 内容 4.1 实验室用水的要求 4.1.1 外观:实验室用水目视观察应为无色透明的液体; 4.1.2 实验室用水分类、用途和检验标准: 表1 实验室用水的技术指标与检验频率

4.2 实验室超纯水的制备及检验检测(参照GB/T6682“一级水”检测) 4.2.1 按照超纯水机的说明书要求制备超纯水; 4.2.2电导率检验:Arium 611超纯水机具有电阻率的“在线”监测功能,并按校准周期要求进行校准。4.2.3吸光度检验:将水样分别注入1cm和2cm的石英比色皿中,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于254nm处,以1cm比色皿中水为参比,测定2cm比色皿中水的吸光度。 4.2.4可溶性硅检验:量取520mL超纯水,注入铂皿中,在防尘条件下,用亚沸蒸发至约20mL,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加 1.0mL钼酸铵溶液(50g/L),摇匀,放置5min后,加 1.0mL草酸溶液(50g/L),摇匀,放置1min后,加1.0mL对甲氨基酚硫酸盐溶液(2g/L),摇匀。移入比色管中,稀释至25mL,摇匀,于60℃水浴中保温10min。溶液所呈蓝色不得深于标准比色溶液。 标准比色溶液的制备是取0.50mL二氧化硅标准溶液(10mg/L),用水样稀释至20mL后,与同体积试液同时同样处理。 4.3实验室纯化水的检验检测(按《中国药典》二部“纯化水”项下检测)

质量管理-张

《质量管理统计方法》实验报告一 院系数学与统计学院 专业应用统计学 姓名张逸枫 学号20131387056 指导教师张斌 二O一六年四月二十五日

实验目的: 掌握假设检验,以及过程能力指数的求解,并要求熟练运用minitab软件进行分析。实验内容: 书64页12、13、14及16题 实验过程: 12.有一批枪弹出厂时的初速(单位;米/秒)服从正态分布N(950,),经过一段时间储存后,取9发进行试射,得初速的观察值为: 914 920 910 934 953 945 912 924 940 据经验,枪弹储存后的初速仍服从正态分布,能否认为这批枪弹的初速有显著降低。(取=0.05) 解:设原假设 H储存后初速仍服从正态分布N(950,) 备选假设H1:储存后初速小于950 过程:打开minitab,输入数据,选择协助—假设检验,选择单样本 得出结果

,不服从原假设,接受储存后初速小于950。 13.某公司产品的一个关键参数服从正态分布,为提高该关键参数,一位工程师建议在生产的最后增加一道工序,为检验这道工序是否有用,决定从所生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7件,先测起参数值,然后经过新的这道工序加工后再测其参数,结果如下表,试问再=0.05水平下能否认为这道工序对提高参数值有用? 解:设原假设:新工序对提高参数无显著作用 备选假设:新工序对提高参数有显著作用 打开minitab, 输入数据,协助—假设检验,选择双样本t,选择

确定,得出结果 30 252015C1 C2 C1 的均值并不显著小于 C2 的均值 (p > 0.05)。 > 0.5 0.1 0.050 否 是 P = 0.228 2 -2 -4 -6 前查找异常数据。 -- 数据分布: 比较样本的位置和均值。用于在解释检验结果之间。 定性。您可以 90% 确信实际差值介于 -5.7672 和 2.3100-- 置信区间: 通过估计样本数据的差值量化与之相关的不确的均值小于 C2。 -- 检验: 没有足够的证据断定,显著性水平为 0.05 时,C1样本数量77均值 22.529 24.257 90% 置信区间(20.20, 24.85) (20.605, 27.909) 标准差 3.1663 4.9729 统计量 C1 C2 -1.7286 (-5.7672, 2.3100) 均值之间的差值* 90% 置信区间 * 所定义的差值为 C1 - C2。 C1 和 C2 的均值的双样本 t 检验 汇总报告 数据分布 比较样本的数据和均值。 均值检验C1 是否小于 C2? 差值的 90% 置信区间区间是否包含零? 注释 可知,接受原假设:新工序对提高参数无显著作用。 14.某产品的质量特征X(单位:厘米)服从正态分布,规范限为[90,110]. (1)若该过程的标准差的估计σ ?=2.5,求c ?p ; (2)若该过程均值的估计为μ? =107,求 c pk ?;

实验室质量管理

一、科室必须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并设质量监督员一人,质量监督员必须做好有关质量管理日常工作记录,科主任全面负责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二、质量控制小组由科主任、质量监督员、质量管理员组成,监督实验室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进行。 三、由科主任或质量监督员组织质控小组每月召开一次“质量控制监督会”,并作好记录。 四、质量监督员负责执行检验过程的各项指标的质量控制程序和对本科室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评价进行分析和处理。 五、各专业实验室质量管理员负责本室室内质控是否按照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有关要求进行工作。 六、室内质量控制:对检验科开展的检验项目检验程序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一)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室内质控规则和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程序; (二)各组组长负责制定本组室内质控规则和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程序; (三)检测人员负责执行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程序和对本岗位室内质控进行分析和处理; (四)质量监督员监督本组内是否按照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有关要求进行。 (五)检验人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样本进行验收和不合格样本处理;样本接收人员收到样本后,要及时分发样本至相应专业组,相应专业组及时对样本进行处理,并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保存;检测人员对所有的样本进行规范化的编号,防止检测过程中或检测后出现错号;在血液样本分离过程中要正确选择离心速度和时间,尽可能避免样本溶血。样本采集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检测。 (六)对所用检测方法、校准品、试剂、质控品及仪器等进行选择和评价。 (七)检验人员的资格和经历必须能够满足相应岗位的要求。

(八)检测人员根据检验项目及对质控的要求,选用合适的质控物,与常规样本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测定,分析质控结果。若失控,则不能发出该分析批次的病人结果。纠正失控状态,重新分析当批次的病人样本。 (九)室内质控结果失控后由具体操作人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编写室内质控小结、质控报告,以及制定不合格项目处理措施一并交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后交文档管理员存档,并在《归档记录控制清单》上记录。 九、室间质量评价:参加省级检验中心组织的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按照常规临床检验方法与临床样本同时进行。对检验科参加室间质量的全过程,包括室间质评计划的制定、质评项目的确定;质控样本的接收、分发、检测、结果报送、结果回报后质评结果的分析以及不合格项的处理等进行控制,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一)检验科主任批准质评计划和质评项目。 (二)技术负责人负责质评计划的制定和质评项目的确定。 (三)各专业组组长负责组织本专业组质评样本的接收、分发、检测、结果报送和质评报告总结。 (四)质量监督员监督本专业组质评过程。 (五)各专业组组长根据本组工作情况,选择参加室间质评的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各组计划,确定本科参加质评的项目,制定质评计划,并报检验科主任批准。 (六)各专业组组长协助检测人员按常规样本完成室间质评项目的检测,填写报告并签名。然后,交技术负责人审核,经科主任签字后送报结果。原始结果由各专业组负责保存。 (七)室间质评结果回报后由组长分析原因,总结经验,编写室间质评小结、质控报告,以及制定不合格项目处理措施一并交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后交文档管理员存档,并在《归档记录控制清单》上记录。 (八)质量监督员监督本专业组质评样本的接收、分发、检测、结果报送、质评报告总结、整改等过程。 十、实验室间及实验室内部比对评价:对省级临床检验中心未组织室间质评的项目,应该积极开展实验室室间的比对。建立和实施实验室间及实验室内部比对计划和程序,以确保实验室间及实验室内部应用不同的程序或设备,或在不同地点,或以上各项均不相同时同一项目的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预拌混凝土实验室作业指导书

预拌混凝土实验室作业指导 书

(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 预拌混凝土实验室作业指导书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1

一、水泥试验操作细则 ( 一) 相关标准 GB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 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 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GB/T 1345-200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um筛筛分析) 》; GB/T 1346-201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 12573-2008 《水泥取样方法》; JC/T 738-2004 《水泥强度快速检验方法》; GB/T 8074-2008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 二) 取样方法 1、对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 以一次进厂 ( 场) 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一批的总量不得超过500t. 随机地从不少于 3 个车罐中各取等量水泥, 经搅拌均匀后 , 再从中取不少于12kg 水泥作为检验试样 . 把试样均匀分成两等份, 一份由实验室按标准进行试验, 一份密封贮存 , 以备复验用. 2、对以进厂( 场) 的每批水泥 , 视在厂(场) 存放情况,应重新采集试样复验其 强度和安定性 . 存放期超过三个月的水泥, 使用前必须进行复验, 并按复验结果仲裁 . ( 三) 必试项目 1、水泥胶砂强度试验 2

(1)、材料 a. 当水泥从取样至试验要保持24h 以上时,应把它贮存在基本气密的容器 里,容器应与水泥不发生反应。 b. 标准砂应符合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的质量要求。 c. 仲裁试验或其它重要试验用蒸馏水,其它试验可用饮用水。 (2)温、湿度 a. 水泥试体成型试验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大于50%。水泥试样、标准 砂、拌和水及试摸的温度与室温相同。 b. 养护箱温度为20±1℃,相对湿度大于90%。养护水的温度为20±1℃ (3)、试体成型 a. 成型前将试摸擦净,四周的模板与底座的接触面上应涂一些黄干油,紧 密装配,防止漏浆,内壁均匀刷一薄层机油。 b. 水泥与标准砂的重量比1:3。水灰比为0.5 。 c. 每成型三条试体需称量的材料及用量见下表: 材料用量 水泥(g)450± 2 标准砂(g)1350± 5 拌合水(g)225± 1 a. 胶砂搅拌时先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 位置,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 后,在第二个30s 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当各级砂是分装时,从最粗粒级开始,依次将所需的每级砂 量加完。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拌30s。停拌90s,在第一个15s 内用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中间,再高速搅拌60s。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 3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实验报告

实验1 工序能力调查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数据的抽样方法以及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熟练操作Minitab软件,掌握统计分析图形的绘制,理解工序不合格品率与工序能力指数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 装有Minitab软件的计算机。 三、实验步骤 实验内容: 收集待分析质量数据50组,用Minitab软件对质量数据进行分析,绘制相关分析图形,并根据分析结果估算工序不合格品率。 实验步骤: 在4M1E条件基本相同的前提下,收集待分析质量数据50组。 1.用Minitab软件对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进行正态性检验); 2.用软件绘制相关分析图形并根据分析结果估算工序不合格品率。 四、实验结果 1.绘制直方图;

2.分布形状拟合; 如上图所示,成份C的数据分布曲线是近似正态分布。 3.成份C的数据变化趋势分析 4.工序能力

5.估计工序不合格品率 p=2-Ф[3C p(1+k]-Ф[3C p(1-k]=2-0.934389-0.855587=0.210024 实验2 工序质量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质量控制图的原理及绘制方法,掌握控制图的判异准则,学会根据控制图对工序状态进行判断。 二、实验仪器 装有Minitab软件的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内容: 利用实验一收集数据,对其进行分组数据分组,应用Minitab的Control Chart模块,绘制工序控制图(xbar-s)并根据控制图对工序状态进行判断。 该钢铁公司内部采取以下判异准则来检验异常原因: 检验1:有1 个点离开中心线的距离超过3 倍标准差 检验2:连续7 个点在中心线的同一侧 检验3:连续7 个点有上升趋势或下降趋势 实验步骤: 1.收集50组车轴钢成份(C、Si、Mn、P、S、Al)化验数据

实验室设备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设备作业指导书 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 1、试验目的 测定金属材料、冶金产品和石油管材的各种拉伸性能指标。 2、试验标准 GB/T 228-2002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3、试验程序和步骤 3.1 检查试样的表面质量,有裂纹等缺陷的试样不得进行拉伸试验。 2012年2月1日发布2012 年3月1日实施

3.2 检查试样表面尺寸,不符合要求的试样不得进行拉伸试验,特殊情况除外;同 时记录试样的宽度、 厚度和直径,并计算试样原始面积,至少保留4位有效数字。 3.3 用小标记、细划线等标记原始标距,但不得用引起过早断裂的缺口做标记。 3.4 根据试样的尺寸和钢级选择适当的载荷范围。 3.5 根据试样的形状选择适宜的夹具。 3.6 按工作台升降按钮,以调整试样尺寸的试验空间。 3.7 将试样一端夹于钳口。 3.8 开动油泵,并闭回油阀,开启送油阀,使工作台上升约10mm然后关闭送油阀。 3.9 调整指针对正零位。 3.10把工作台降至适当高度,将试样另一端夹在下钳口中。 3.11进入试验窗口,输入相关参数。 3.12 首先夹持试样上夹持部位,调整试样使其中心线和试验机中心线一致,然后再夹持 下夹持部分,试样夹持部分最少要为夹块长度的3/4。 3.13 装引伸计时应使引伸计夹持部分位于试样标距内。 3.14开始试验,软件自动切换到试验界面。 3.15按试样要求的加荷速度,缓缓开启送油阀,进行加荷试验。 3.16依程序提供的提示窗口,卸去引伸计后,继续拉伸直至试样断裂。并关闭送油阀,并停 止油泵工作 在试验结果栏中,程序将自动计算出的结果显示其中,保存并打印试验数据。 3.17 先卸掉下部分残样,再卸下上部分残样;然后把试样断口接在一起,根据打印的标 点测量相应的L K值,测量时尽可能使断裂位置位于测量中心,当断于标距外三分之二 位置时应按标准要求进行补偿,测量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3.19 妥善保管残余样品。 3.20 计算并填写运转记录、记录开机、关机时间、试验时温度和试验情况等。

质量管理实验报告

质量管理实验 实验一质量数据测定 一、实验任务 以减速器中的轴(输入轴和输出轴)为对象进行抽样检测,对测得的数据分别进行质量检验。 二、实验目的及训练要点 1)了解抽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了解测试仪器的选择、调整技巧。 3)了解测量数据的质量判定与检验。 三、实验内容 数据测试工作是工业企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是质量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并且它可为各类质量问题的统计分析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包括: 1)外径千分尺的调整和校正。 2)游标卡尺的调整和校正。 3)减速器中各个轴(输入轴和输出轴)的外径宽度的抽样测量。 4)对所测数据进行处理和质量判定。 5)完成实验报告的攥写。 四、实验设备、仪器、工具及资料 外径千分尺1把,游标卡尺1把,减速器50个,标准件一组。

五、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 1)熟悉“实验数据记录表”及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 2)准备所需资料,确定待选取的抽样方法及与之适宜的测量工具。 2.外径千分尺的调整和校正 外径千分尺主要用于工件的外尺寸测量。使用前应将测量面仔细擦净,检查或调整零位到正确位置。调整步骤如下: 1)校正或调整零位方法: 转动测力装置,使两测量面轻轻地接触(>25mm的外径千分尺应用校对量杆校正),当听到棘轮摩擦声时,即为零位。若此时不是零位则将固定套管上的螺钉松开用扳手转动固定套管使零位对准,然后紧固固定套管上的螺钉; 2)压线或离线的调整: 当微分筒压线或离线超过标准规定时,则松开取下测力装置,并取下盖板,取下微分桶及锥套,将锥套向前移或向后退来调整压线或离线,锥套向前移调压线,锥套向后移调离线,调好后将微分筒,及锥套装上,零位对准,盖上盖板。将测力装置装上拧紧则调整完毕。 3)测量时必须使用测力装置,以恒定测量压力进行测量,禁止测量运动的被测物。 3.游标卡尺的调整和校正 游标卡尺用于工件的内、外尺寸,外尺寸、深度、台阶等尺寸的测量。

预拌混凝土实验室作业指导书

预拌混凝土实验室作业指导书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1

一、水泥试验操作细则 ( 一) 相关标准 GB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 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 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GB/T 1345-200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um筛筛分析) 》; GB/T 1346-201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 12573-2008 《水泥取样方法》; JC/T 738-2004 《水泥强度快速检验方法》; GB/T 8074-2008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 二) 取样方法 1、对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 以一次进厂 ( 场) 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一批的总量不得超过500t. 随机地从不少于 3 个车罐中各取等量水泥, 经搅拌均匀后 , 再从中取不少于12kg 水泥作为检验试样 . 把试样均匀分成两等份, 一份由实验室按标准进行试 验, 一份密封贮存, 以备复验用. 2、对以进厂( 场) 的每批水泥, 视在厂(场) 存放情况, 应重新采集试样复验其 强度和安定性 . 存放期超过三个月的水泥, 使用前必须进行复验, 并按复验结果仲裁. ( 三) 必试项目 1、水泥胶砂强度试验

(1)、材料 a. 当水泥从取样至试验要保持24h 以上时,应把它贮存在基本气密的容器 里,容器应与水泥不发生反应。 b. 标准砂应符合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的质量要求。 c. 仲裁试验或其它重要试验用蒸馏水,其它试验可用饮用水。 (2)温、湿度 a. 水泥试体成型试验温度为20± 2℃,相对湿度大于50%。水泥试样、标准 砂、拌和水及试摸的温度与室温相同。 b. 养护箱温度为20± 1℃,相对湿度大于90%。养护水的温度为20± 1℃ (3)、试体成型 a. 成型前将试摸擦净,四周的模板与底座的接触面上应涂一些黄干油,紧 密装配,防止漏浆,内壁均匀刷一薄层机油。 b. 水泥与标准砂的重量比1:3。水灰比为。 c. 每成型三条试体需称量的材料及用量见下表: 材料用量 水泥(g)450± 2 标准砂(g)1350± 5 拌合水(g)225± 1 a. 胶砂搅拌时先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 位置,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 后,在第二个30s 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当各级砂是分装时,从最粗粒级开始,依次将所需的每级砂 量加完。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拌30s。停拌 90s,在第一个15s 内用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中间,再高速搅拌60s。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

实验室质量管理制度

实验室质量管理制度 一、科室必须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并设质量监督员一人,质量监督员必须做好有关质量管理日常工作记录,科主任全面负责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二、质量控制小组由科主任、质量监督员、质量管理员组成,监督实验室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进行。 三、由科主任或质量监督员组织质控小组每月召开一次“质量控制监督会”,并作好记录。四、质量监督员负责执行检验过程的各项指标的质量控制程序和对本科室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评价进行分析和处理。 五、各专业实验室质量管理员负责本室室内质控是否按照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有关要求进行工作。 六、室内质量控制:对检验科开展的检验项目检验程序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一)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室内质控规则和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程序; (二)各组组长负责制定本组室内质控规则和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程序; (三)检测人员负责执行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程序和对本岗位室内质控进行分析和处理; (四)质量监督员监督本组内是否按照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有关要求进行。 (五)检验人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样本进行验收和不合格样本处理;样本接收人员收到样本后,要及时分发样本至相应专业组,相应专业组及时对样本进行处理,并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保存;检测人员对所有的样本进行规范化的编号,防止检测过程中或检测后出现错号;在血液样本分离过程中要正确选择离心速度和时间,尽可能避免样本溶血。样本采集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检测。 (六)对所用检测方法、校准品、试剂、质控品及仪器等进行选择和评价。 (七)检验人员的资格和经历必须能够满足相应岗位的要求。

(八)检测人员根据检验项目及对质控的要求,选用合适的质控物,与常规样本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测定,分析质控结果。若失控,则不能发出该分析批次的病人结果。纠正失控状态,重新分析当批次的病人样本。 (九)室内质控结果失控后由具体操作人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编写室内质控小结、质控报告,以及制定不合格项目处理措施一并交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后交文档管理员存档,并在《归档记录控制清单》上记录。 九、室间质量评价:参加省级检验中心组织的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按照常规临床检验方法与临床样本同时进行。对检验科参加室间质量的全过程,包括室间质评计划的制定、质评项目的确定;质控样本的接收、分发、检测、结果报送、结果回报后质评结果的分析以及不合格项的处理等进行控制,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一)检验科主任批准质评计划和质评项目。 (二)技术负责人负责质评计划的制定和质评项目的确定。 (三)各专业组组长负责组织本专业组质评样本的接收、分发、检测、结果报送和质评报告总结。 (四)质量监督员监督本专业组质评过程。 (五)各专业组组长根据本组工作情况,选择参加室间质评的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各组计划,确定本科参加质评的项目,制定质评计划,并报检验科主任批准。 (六)各专业组组长协助检测人员按常规样本完成室间质评项目的检测,填写报告并签名。然后,交技术负责人审核,经科主任签字后送报结果。原始结果由各专业组负责保存。 (七)室间质评结果回报后由组长分析原因,总结经验,编写室间质评小结、质控报告,以及制定不合格项目处理措施一并交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后交文档管理员存档,并在《归档记录控制清单》上记录。

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组织保证措施

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组织保证措施 1 质量目标 按照施工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质量要求是: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满足设计要求达到合格。 “建满意工程,创经典产品”是公司的质量方针;为此,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将严格按照现行相关规范和施工图纸规定精心组织施工,严格按照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精心施工,以达到招标文件规定的质量目标。 2 工程创优计划 2.1 创优目标 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争创优良工程。 2.2 创优措施 1、本项目创优实行项目经理部、作业队、工班三级负责制,分别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2、加强创优的宣传教育,增强全员的质量意识。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工程创优,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开展质量教育,加强全体施工人员“以质创优,以优取胜”的观念,在施工生产中严格执行保证质量的各项规定、规范和标准。 3、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生产经理、工程部长、项目总工为副组长的创优管理小组,确保创优规划在施工现场贯彻执行。 4、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制定各项工程的创优措施,使各施工人员明确创优目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 5、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施工质量检查制度,根据工程进展情况,按验收规范要求及时进行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的检查评定。制定奖罚措施,做到质量体系严谨、责任明确、层层把关、奖罚分明,杜绝质量事故发生。 6、对购进的钢材、水泥等大批材料,逐批进行抽样检查,严格控制其质量。 7、认真贯彻实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深化全面质量管理,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执行行业标准,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使工程质量管理和工程质量整体水平不断稳步提高。 8、严格按试验规程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检查程序,使生产过程质量和产品质量处于受控状态,定期对各种试验仪器、计量器具和测量仪器进行检测,确保仪器精度,加

实验室作业指导书

第一部分水样采集、贮存和运输操作实施细则 一.水样的分类 (一)综合水样把从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起来所得到的样品称为“综合水样”。 (二)瞬时水样对于组成较稳定的水体或水体的组成在相当长的时间和相当大的空间范围变化不大,采瞬时样品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三)混合水样是指在同一采样点上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样的混合样。 (四)平均污水样对于排放污水的企业而言,生产的周期性影响着排污的规律性,在排放流量不稳定的情况下,可将一个排污口不同时间的污水样,依照流量的大小按比例混合。 (五)其它水样例如为监测洪水期或退水期的水质变化,调整水污案事故的影响等都须采集相应的水样,采集这类水样时,须根据污染物进入水系的位置和扩散方向布点并采样,一般采集瞬时水样。 二.地表水和地下水样的采集 (一)水样的类型 (1)表层水 在河流、湖泊可以直接汲水的场合,可用适当的容器如水桶采样,要注意不能混入漂浮于水面上的物质。 (2)一定深度的水 在湖泊、水库等采集一定深度的水时,可用直立式或有机玻璃采水器。(3)泉水、井水 (3)对于自喷的泉水,可在涌口处直接采样,采集不自喷的泉水时,将停滞在抽水管的水汲出,新水更替之后,再进行采样。从井水采集水样,必须在充分抽汲后进行,以保证水样能代表地下水水源。 (4)自来水或抽水设备中的水 采集这些水样时,应先放水数分钟,使积留在水管中的杂质及陈旧水排出,然后再取样。 采集水样前,应先用水样洗涤采样器容器、盛样瓶及塞子2-3次(油类除外)。 (二)采样前的准备 a.确定采样负责人 主要负责制定采样计划并组织实施。 b .制定采样计划 采样负责人在制定计划前要充分了解该项监测任务的目的和要求;应对要采样的监测断面周围情况了解清楚;并熟悉采样方法、水样容器的洗涤、样品的保存技术。在有现场测定项目和任务时,还应了解有关现场测定技术。 采样计划应包括:确定的采样垂线和采样点位、测定项目和数量、采样质量保证措施, 采样时间和路线、采样人员和分工、采样器材和交通工具以及需要进行的现场测定项目和安全保证等。 c.采样器材与现场测定仪器的准备 采样器材主要是采样器和水样容器。关于水样保存及容器洗涤方法见表1-1。本表所 列洗涤方法,系指对已用容器的一般洗涤方法。如新启用容器,则应事先作更充分的清洗,

艾滋病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

艾滋病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定义: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QC)、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 QA)和质量改进(quality improvement, QI)。强调对实验室质量不仅仅限于检验结果本身,从管理内容来讲要包括影响分析结果的全过程和全方面。也就是说不能只考虑检测过程,还应包括检测前(分析前)过程和检测后(分析后)过程。质量管理不只是质量管理人员或质量管理部门的事,而是实验室全体人员的事。 质量管理层次 自上而下共有五个层次: 全面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 质量体系 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 一、质量控制 定义: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 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十个要素: ◆设施和环境 ◆检验方法、仪器及外部供应品 ◆操作手册 ◆建立和确认方法的性能规格 ◆仪器和检验系统的维护和功能检查 ◆校准和校准验证 ◆室内质量控制 ◆室间质量评价 ◆纠正和纠正措施 ◆质控记录 (一)、设施与环境 实验室应确保其环境条件不会使结果无效,或对所要求的测量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防止交叉污染 ?实验区的准入制度 ?实验室良好的内务 (二)、检验方法、仪器及外部供应品 实验室必须使用能保证准确和可靠的检验结果的检验方法、器材、仪器、试剂、质控品和供应品。 检验方法:ELISA、化学发光法、快速法等 仪器与器材:酶标仪、洗板机、水浴箱、冰箱、移液器、离心机、生物安全柜等 试剂盒:必须有国家规定的生产许可证,注册登记证,不能使用过期试剂。除非有生产厂家的说明,不同批号试剂盒中成分不能相互交换。试剂盒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好。(三)、操作手册 实验室所有使用的检验方法都应该有操作手册。

化学实验室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文件名称:化验室检验手册 文件编号: 拟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版号:C分发号: 有限公司 目录 1.概况 (1)质量方针及目标--------------------------------------------1 (2)执行标准--------------------------------------------------1 (3)人员构成情况----------------------------------------------2 (4)主要监视和测量装置情况------------------------------------3 (5)主要检验项目及周期----------------------------------------6 2.职责和权限-----------------------------------------------------8 3.工作要求-------------------------------------------------------9 4.奖金分配制度---------------------------------------------------10 5.考核制度 (1)考核表----------------------------------------------------11 (2)工作分工表------------------------------------------------14 (3)月考核表--------------------------------------------------16 (4)奖金分配表------------------------------------------------17 (5)记录------------------------------------------------------18 6.安全操作规程---------------------------------------------------20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为规范地执行《环境保护管理程序》,保证本公司实验室废弃物能有效、安全地处置,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特制定本实验室废弃物处理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在检测活动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操作。 3 职责 3.1 分析检测室主管负责对实验室的废弃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组织实施。 3.2 现场检测室主管负责对现场检测的废弃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组织实施。 3.3 管理办公室负责提供无害化处理设施、外部处理的安排实施等。 3.4 监督员、安全管理员负责对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检查。 4 处理规定 4.1 实验室试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有腐蚀性及微生物等废弃物,未经无害化处理前严禁直接对外界排放。 4.2 有毒、强酸、强碱等实验废弃物应分别存入有明显标识的酸碱中和缸、弃物处理缸中作无害化处理。 4.3 有机溶剂应尽量回收处理作次级使用,不能回收的要收集保存,由安全管理员定期集中处理。 4.4 微生物实验室的废弃物,必须经消毒后才能排放和掩埋,必要时焚毁处理。 4.5 严格贯彻国家环保法规,认真执行“三废”处理各项规定,严禁超标准排放。 4.6 各检测室指定专人负责废弃物处理及记录,监督员并不定期检查各类废弃物处理的过程和效果,并提供监督证明材料。 5 某些化学性毒物的处理 5.1废气的处理 5.1.1化学检测产生的废蒸气,如样品的强酸消解、挥发浓缩处理等过程产生的有害气体,须经专用通风厨排出室外。 5.1.2少量散发的有毒气体,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等须安装排气抽风罩,防止室内空气污染。 5.1.3如有大量有毒气体须经过滤吸收处理,然后才能排出室外。 5.1.4如可燃性有毒物可用供给充分的氧气使其完全燃烧的方式处理,进行处理后排放。

软件项目管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软件工程131班姓名:王凯 学号:139074159 指导教师:李伟 2016-05-13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变迁,社会经济大跨步向前迈跃的时代,市场经济突飞猛进,形成了一个多元化市场。在信息系统集成行业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进行科学化的实施项目管理,才能使我们在整个项目中满足项目要求,降低项目成本、缩短项目工期、确保项目质量,最终达到用户需求和保障公司的利益。项目管理包括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和项目整体管理。 项目整体管理包括保证项目各要素相互协调所需要的过程,它需要在相互影响的项目目标和方案中做出平衡,以满足或超出项目干系人的需求和期望。 项目整体管理是在计划实施执行中将项目整体计划目标按步实施展开并转变成项目产出物的管理过程。是一项从项目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局性管理工作。实际执行项目时,为了更好完成项目标、任务和计划,我们还要在项目管理中进行综合变更控制。项目整体管理可使用于项目管理的每个阶段。

目录 1、项目概述 (1) 2、工作任务(Statement Of Work,SOW)书 (1) (一)整体要求 (1) (二)系统逻辑模型 (2) (三)系统功能描述 (4) (四)应达到的技术指标和参数 (4) 3、项目进度计划 (5) (一)分解项目工作 (5) (二)项目工作关系表 (6) (三)项目甘特图 (7) (四)网络进度计划图 (8) (五)里程碑计划 (10) 4、项目规模成本估算 (10) (一)分解项目工作 (10) (二)项目规模估算表 (12) (三)计算开发成本 (13) (四)计算管理、质量成本 (13) (五)直接成本 (13) (六)计算间接成本 (14)

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将分析测试结果的误差控制在允许限度内所采取的控制措施。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检测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三、管理范围它包括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质量控制两部分。 1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包括对人员的要求控制、实验室设备要求、料、法、环) 1.1人员的质量控制: 1.1.1具有相应专业知识,受过其所承担工作相适应的教育、培训、考核并具有相应 资格管理和检测的人员,确保其检测工作质量。人事管理要求验证、检查、评价,以保证 满足本实验室对人员的要求。对以上相关资料予以存档。 1.1.2技术负责人根据岗位需要进行各项培训(岗前、方法标准、设备操作、安全作 业、法律法规、安全和防护等)。培训合格,签订设备操作授权书,准许上岗从事相关检 测工作。 1.1.3对检测过程,检测工作重点环节进行重点监督,执行《监督工作控制程序》。 1.1.4授权签字人由实验室评审小组评审通过给予授权。 1.2设备的质量控制 规范设备管理,确保设备处于受控状态,保证满足检测工作要求。 1.2.1建立完整的设备档案,满足实验室核查要求。 1.2.2设备的维护和使用。建立设备维护维修计划、记录。严格执行《设备管理程序》 1.2.3设备管理人及设备使用人相互配合做好设备期间核查工作,严格按照《期间核 查程序》进行核查。 1.2.4做好设备的校准工作,依据《量值溯源程序》进行校准核查工作,满足实验室 的规范要求。标明“三色”标识。表明设备所处的校准状态。 1.2.5完整做好设备的使用记录、周期检定记录及计划、设备的保护工作。 1.3试验溯源性控制 1.3.1有测量功能的设备及辅助设备和标准物资,在投入实验室之前必须进行前期校 准和检定,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满足《量值溯源程序》,实现检测数据可以溯源到国际单位制的溯源性要求。

软件质量管理与控制范文

第8章 软件质量管理与控制 第一章 8.1 目的 软件质量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分析质量要素和质量目标,制定合适的质量计划,整合技术评审、软件测试、质量保证、缺陷(或问题)跟踪等手段,保证软件开发质量。 第二章 8.2 关键活动与流程 软件质量管理的流程如图8-1所示,关键活动是“制定质量计划”、“技术评审”、“软件测试”、“质量保证”、“缺陷跟踪和问题跟踪”。 图8-1中,在技术评审、软件测试和质量保证活动中发现的缺陷和问题,都采用缺陷跟踪工具和问题跟踪工具来管理。 质量人员 测试人员 图8-1 软件质量管理的流程 该流程的主要工作成果见表8-1。 8.2.1 制定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是软件质量管理的行动纲领,通常由项目经理和质量人员共同协商制定质量计划。 如果机构有独立的质量人员,那么由质量人员起草《质量计划》,递交给项目经理和质量经理审批。如果机构没有独立的质量人员,那么项目经理兼任质量人员和质量经理的角色。 表8-2为《质量计划》的参考格式。

第三章 8.2.2 技术评审 技术评审的目的是通过同行专家对工作成果的评审进行讨论,尽早地发现工作成果中的缺陷,并帮助开发人员及时消除缺陷,从而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质量。 技术评审的主要好处有: ☆通过消除工作成果的缺陷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技术评审可以在任何开发阶段执行,不必等到软件可以运行之际,越早消除缺陷就越能降低开发成本。 ☆开发人员能够及时地得到同行专家的帮助和指导,无疑会加深对工作成果的理解,更好地预防缺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开发生产率。 理论上讲,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产品的所有工作成果都应当接受技术评审。现实中,为了节约时间,允许人们有选择地对工作成果进行技术评审。在制定质量计划的时候,应该确定技术评审计划。 技术评审是团体活动,一般地,机构没有专职的技术评审人员,当需要技术评审的时候临时组织人员就可以了。质量人员应当参与重要的技术评审会议,这样既监督了技术评审,又加深对工作成果的了解。 技术评审的一般流程如图8-2所示。

质量控制实验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控制实验报告

编号:FS-DY-20112 质量控制实验报告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系 小组成员:02613126 樊有赟 02613136 彭芳琪02612135 杨欣 指导教师:肖锋 地点:机械楼工业工程实验室 日期:20XX.10.22 数据的定量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利用计算机应用软件绘制质量管理工具图。 2、应用质量管理理论对绘制的工具图进行分析。 3、依据质量管理理论和相关国家标准对所检验批进行判断。 4、提高用计算机软件分析和处理实际数据的能力。 5、加深对质量管理理论的认识。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

一毛钱硬币若干、游标卡尺、计算机等。 三、实验步骤 1、用游标卡尺随机抽样测量36枚一毛钱硬币的直径并记录数据。 2、建立所测数据的minitab数据集。 3、利用minitab软件对所测数据绘制直方图和控制图。 4、根据数据及图表进行分析。 四、实验数据及分析 1、测量数据(单位cm) 2、直方图 3、控制图 4、分析 排除测量时的误差,由以上数据和国家硬币直径标准可以看出这些硬币的制造时相当严格的,误差极小,平均直径为1.80cm,可见国家对货币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 Foonshion图文设计有限公司 Fonshion Design Co., Lt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