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生物上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青蛙和蜥蜴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两栖动物及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注意力以及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看图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对两栖动物及爬行动物的学习,培养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重点】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青蛙的观察实验

2、为什么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教学流程】

一、导入

青蛙和乌龟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生活,然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而乌龟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内容。二、互动授课

(一)两栖动物

教师出示青蛙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教材第25页“观察与思考”的内容和生活实际经验,,回答以下问题:

1、青蛙的身体表面是什么颜色的?

提供不同体色的青蛙图片

2、这与它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3、青蛙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它的皮肤有什么特点?

4、前肢与后肢有何区别?这与它的运动方式有什么关系?

5、除此外,你还知道哪些两栖动物?

6、试归纳两栖动物的特征。

学生找出问题并回答,教师总结。

1、与环境保持一致,引导学生总结出这种现象是生物不断适应环境的结果,是生物进化的方向。

2、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证青蛙的皮肤具有辅助呼吸作用。提出问题:青蛙冬眠时用什么呼吸?

3、引导学生观察青蛙幼体,幼体用什么呼吸?像什么?指出两栖动物与鱼类的关系。让学生找出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并默记。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通过回答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二)爬行动物

多诶提延时蜥蜴的生活,学生观看图片,自学教材第27~28页并思考以下问题:1.蜥蜴生活在哪里?

2.蜥蜴的身体分部有何喝点?有何好处?

3.蜥蜴的四肢有什么特点?

4.蜥蜴的皮肤是怎么适应陆地生活的?

5.蜥蜴用什么呼吸?

6.为什么说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学生观看图片讨论、分析题目。找出答案;教师检查自学成果,根据学生的回答做简要

赤矶课堂备课组教案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青蛙和蜥蜴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两栖动物及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注意力以及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看图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对两栖动物及爬行动物的学习,培养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重点】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青蛙的观察实验 2、为什么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教学流程】 一、导入 青蛙和乌龟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生活,然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而乌龟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内容。 二、互动授课 (一)两栖动物 教师出示青蛙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教材第25页“观察与思考”的内容和生活实际经验,,回答以下问题: 1、青蛙的身体表面是什么颜色的?

提供不同体色的青蛙图片 2、这与它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3、青蛙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它的皮肤有什么特点? 4、前肢与后肢有何区别?这与它的运动方式有什么关系? 5、除此外,你还知道哪些两栖动物? 6、试归纳两栖动物的特征。 学生找出问题并回答,教师总结。 1、与环境保持一致,引导学生总结出这种现象是生物不断适应环境的结果,是生物 进化的方向。 2、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证青蛙的皮肤具有辅助呼吸作用。提出问题:青蛙冬眠 时用什么呼吸? 3、引导学生观察青蛙幼体,幼体用什么呼吸?像什么?指出两栖动物与鱼类的关系。让学生找出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并默记。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通过回答培养学生的应 变能力。 (二)爬行动物 多诶提延时蜥蜴的生活,学生观看图片,自学教材第27~28页并思考以下问题:1.蜥蜴生活在哪里? 2.蜥蜴的身体分部有何喝点?有何好处? 3.蜥蜴的四肢有什么特点? 4.蜥蜴的皮肤是怎么适应陆地生活的? 5.蜥蜴用什么呼吸? 6.为什么说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学生观看图片讨论、分析题目。找出答案;教师检查自学成果,根据学生的回答做简 要赤矶课堂备课组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集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水螅的捕食和体型,血吸虫生活史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图片放映海底世界画面出示相关图片,观看海底景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 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思考:固着在海中礁石的海葵,看起来宛如艳丽的花朵,因此有人称之为”海中之花”.然而,他们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那么它们是如何捕食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美丽的海底景象,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求知欲。 二、互动授课 腔肠动物 学生自学教材第3-4页,找出水螅的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与生理功能,组织学生小组自行解决问题。 1.水螅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2.水螅的形态有何特点? 3.水螅身体结构是由什么构成?体壁由几层细胞构成,体内有几个腔,食物和残渣由何处进出? 4.水螅如何完成捕食和御敌? 5.结合水螅身体结构,阅读“观察与思考”,推测水螅是如何消化和排泄的。 小组讨论并相互验证答案正确性,统一答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引导学生对比各种腔肠动物,总结出主要特征。学生讨论并熟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里;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设计意图:在授课中锻炼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速记,分工合作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体验到努力的喜悦,成功的兴奋。(二)扁形动物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前三段,就涡虫的生活环境,结构形态及主要的生理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涡虫生活在哪里?样子如何? 2、涡虫的形态有何特点?有何意义?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简要讲解。 引导学生自学华枝睾吸虫的图片,让学生看图并参考教材完成以下问题。 1、它的消化器官有何特点? 2、它的生殖器官有何特点? 3、它是怎样感染人体的?什么是寄生? 分析各种扁形动物,总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_教案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材分析 《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是八年级上册第14章第节的内容。教材选取了蛙的生殖与发育来说明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它们是从水生到陆生过渡的类群,唤起学生关爱两栖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情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料,并有效地进行互联网搜索,以一系列学生活动贯穿课堂始终,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个目标得以实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分析蝌蚪与鱼的相似之处,认识两栖动物生殖发育过程受到水的束缚;比较蝌蚪和成蛙的不同之处,认识青蛙的变态发育; 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以及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增加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青蛙的生殖过程和发育特点 2、难点: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青蛙发育的过程录像片。 学生: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及其原因。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法方法:观察、讨论、探究、启发 教学过程: 赏析诗词,引入新课: 宋朝诗人赵师秀的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导入课题,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咏诗时的心情,分析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的鸣叫,蛙的鸣叫意味着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同时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 (雨声、蛙声,这是初夏雨夜特有的音响和气氛,而且在闲敲棋子伴着灯花坠落的孤独中,更加衬托出友人因雨阻隔未能践约,“闲敲”句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诗人深夜寂寞和失望的情怀。)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通过图片、录像片来展示蛙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在学生观看录像片的过程中,应使学生明确以下问题: 1. 从提高体外受精率,适于蛙个体发育的角度,来认识蛙生殖和发育的环境特点,蛙的繁殖行为──如鸣叫、雌雄蛙抱对对种群繁衍的意义。

小学美术教案--爬行动物

美术教案---爬行动物 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观察,分析生活中爬行动物的特点,直观感受爬行动物外形和花纹的美感,从外形和纹理方面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欣赏活动,投入的感知实践,实际的创造表现,让学生敢想、能说、会画。从而培养学生的观擦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3情感目标:将生物知识和审美培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对未来世界勇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自主观察,分析研究,了解爬行动物的外形特点及纹理的特点,在实践中表现爬行小动物的形象。 难点:作品创新独特、能抓住爬行动物特点表现完整的画面,并添加合理的花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的第一句,设问:同学们,刚才歌曲中的有哪一 种动物会爬的呀?(蜗牛) 2、它是怎样上树的呢?(很努力爬上去的) 3、激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和困难,只要我们拿出 小蜗牛勇于攀爬的精神,就一定能找到解决的方法。今天我们就一块儿来学习《可爱的爬行动物》。(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了解动物的爬行:(从点、线、面观擦) (1)介绍:在大自然中有许多会爬的动物,你知道有谁吗?(学生回答)(2)欣赏图片(出示课件部分爬行的动物): 老师也找了一些会爬的动物,咱们看谁观察的最认真、最仔细。 A、点状的花纹的 B、线状的花纹 C、面状的花纹 (简单了解身体特征:漂亮的颜色、花纹,有脚的、没脚的等,让学生越来越喜爱动物) 看了这么多,你最喜欢谁?(培养学生对动物的情感,使之发自内心的去喜欢动物、爱护动物,从而培养学生一颗纯真的爱心。)想不想把它们画出来? 2、构图方法: (1)为了画的又快又好,我们要求先把动物外形画出来。 (2)展示课件中的构图 (3)画画的时候,要先往中间画,尽量大一些,基本占满画面。 4、出示多幅学生的画: (1)你喜欢哪一幅?说说它哪里最漂亮:大小、颜色、爬行的样子。 你能比他们画的还好吗? 三、大胆创作: 1、鼓励学生大胆作画(打开课件): 请看作画要求:让学生齐读一遍——请发挥你的想象力,画一画动物们奋力爬行的样子,看谁画的又大又美、又奇妙!可以画不同的动物噢——(让学生在亲自作画、创作实践的过程中,自然流露出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的真情实感,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环保意识。) 2、教师巡回辅导: (1)引导直接用黑色大头笔,画大,占满。 (2)可以是一种,两种……不同的动物。 (3)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精品教案(完整版)

范文 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精品教案(完整版) 1/ 9

2020 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精品教案(完整版)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一、教学目标 1、说出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常见种类。 2、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3、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4、关注水生动物生存环境。 二、重点和难点 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三、课前准备教师:制作 CAI 课件;鱼缸、金鱼、气球、吸管、塑料板、剪刀、橡皮筋、针线、钢尺等、鱼鳃结构挂图。 1

学生:搜集有关水生动物的生活资料;预习探究鱼鳍在游泳中作用的模拟实验。 四、课时分配两课时五、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动物的多样性 1、种类 2、生活环境 3、运动方式二、常见的水中动物----鱼 1、游泳:体型呈梭形、鳞片外有黏液,可减少水中运动器官,胸每人说出一种熟悉的动物。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着根据有无脊椎或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的不同,给这些动物找个家,将结果填写在书中的表格里。 1、四人一组,根据观察提纲,进行实验:观创设情景(CAI 媒体播放),带领学生进入那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让学生每人说出一种熟悉的动物(不能重复)。 然后,组织学生根据有无脊椎或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的不同,给他们找个家。 质疑:鱼为什 2 3/ 9

鳍、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2、呼吸:鳃是呼吸器官,由鳃丝和鳃盖组成,鳃丝里密布大量的毛细血管,有助于气体交换,完成水中呼吸。 三、鱼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鱼类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能在察鱼缸里鱼的体型、鳞片及运动时鳍的作用,本互交流,质疑答疑,归纳整理,得出结论。 2、根据观察提纲,认真观察录像,分析问题,小组讨论,表述交流,质疑答疑,归纳整理,得出结论。 3、根据探究问题,在老师指导下,四人一组进行模拟实验(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通过探究、交流、反思、归纳整理,得出结论。 么适于在水中生活?出运河观察提纲,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针对问题进行步步为营探究。 同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指导,最终得出结论。 录像播放奇妙的海底世界。 将画面聚焦在水中自由生活的鱼。 质疑:鱼为什么适于在水中生活?出示观察提纲,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录像,分析问题,表述交流,得出结论。 录像播放奇妙的海底世界。 将 3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教案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环节动物 学习目标 重点: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水螅和涡虫的结构特点。 学习过程 1、阅读本章前言,开展动物与植物的区别讨论。 2、在动物进化的历程中,始终遵循着从低等到高等的趋势,所以可以将动物分为原生动物、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 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 3、世界的大毒物,排在第一的是方形水母”,引出腔肠动物。 学习任务一:腔肠动物 (一)阅读课文 P3-P5 填写以下几个问题并在课本上标记 1、常见腔肠动物大多数种类生活在海洋中,如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等;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如________ 。 2、代表动物:水螅 1、生活环境:水螅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____________ 中。 2、形态、结构和生理: 水螅长约______ 厘米,一端附着在水草等物体上,另一端有 __________ 其周围伸展着_________

用于探寻和捕获食物。水螅的身体只能分出___________ 经过身体纵轴可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 为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形称为_________ 称。这样的身体结构,便于它感知周围环境中来 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观察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它的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_____________ 和_______ 成,中央所 围成的空腔叫_________ 它与口相通,_________ 和______ 都由口进出。在外胚________ 它是腔肠动物特有的_______ 和_______ 的利器,在_______ 处尤其多。 3、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呈________ _寸称;体表有 ________ 有______ 无____ 。 (二)组内展示交流,形成一篇科学小品文,然后全班交流,评出优胜组。 学习任务二:扁形动物 (一)阅读课文P6-P7 填写以下几个问题并在课本上标记 代表动物:涡虫 1、生活环境:涡虫生活在清澈溪流中的石块 __________ 2、形态、结构和生理:身体________ 扁平、形状像柳叶的动物。长约1?1.5厘米,背面— 色,三角形的前端_____ 有两个可感光的黑色________ 涡虫的口长在________ 面,口内有一个管状的________ 咽可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动物。吃进去的食物在 _____________ 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https://www.doczj.com/doc/ab4720611.html,] ______________ 排出,有_______ 无。 涡虫的身体呈 _______ 对称,也称__________ 对称,就是经过身体的纵轴只有______ 切面 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这样动物身体可分出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庆城县蔡家庙初中赵海龙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 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 一、教学目标 1、说出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常见种类。 2、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3、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4、关注水生动物生存环境。 二、重点和难点 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三、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CAI课件;鱼缸、金鱼、气球、吸管、塑料板、剪刀、橡皮筋、针线、钢尺等、鱼鳃结构挂图。 学生:搜集有关水生动物的生活资料;预习探究鱼鳍在游泳中作用的模拟实验。 四、课时分配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一、动物的多样性 1、种类 2、生活环境 3、运动方式 二、常见的水中动物----鱼 1、游泳:体型呈梭形、鳞片外有黏液,可减少水中运动器官,胸鳍、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2、呼吸:鳃是呼吸器官,由鳃丝和鳃盖组成,鳃 每人说出一 种熟悉的动物。然 后,以小组为单 位,尝试着根据有 无脊椎或生活环 境和运动方式的 不同,给这些动物 找个家,将结果填 写在书中的表格 里。 1、四人一 组,根据观察提 纲,进行实验:观 察鱼缸里鱼的体 型、鳞片及运动时 鳍的作用,本互交 流,质疑答疑,归 纳整理,得出结 创设情景 (CAI媒体播放), 带领学生进入那 丰富多彩的动物 世界,让学生每人 说出一种熟悉的 动物(不能重复)。 然后,组织学生根 据有无脊椎或生 活环境和运动方 式的不同,给他们 找个家。 质疑:鱼为什 么适于在水中生 活?出运河观察 提纲,引导学生进 行实验观察,针对 问题进行步步为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哺乳动物教学设计

第七节哺乳动物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的最后一节。在学生依次学习了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之后,来学习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类群——哺乳动物。教材从生活在各种环境中的哺乳动物入手,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和分析。通过对多种哺乳动物图片的对比观察,使学生归纳总结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最后从生活实际入手,从利害两方面介绍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使学生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同人与动物共处一个地球,应和谐相处。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的积累,再由于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适应了初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在课堂上不再拘束,大多活泼、好问,回答问题特别积极,这对课堂教学都十分有利。但这次公开课教学的班级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两极分化严重,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课堂上活跃的总是那几个学生,还有一部分学生的思维总是游离在课堂之外,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因此教师应因材施教,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通过一些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鼓励、点拨、启发和引导下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总结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比较分析,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图片资料及“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辨证地认识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同人与动物共处一个地球,应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doc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目标与方法 1.说出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及特点。 2.尝试观察青蛙的发育过程。 3.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环境的改变对生物生殖有一定的影响。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课前准备相应投影片、学习提纲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复习提问昆虫的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异同。回答导入新课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都是两栖动物,它们的生殖和发育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青蛙和生殖和发育出示自学提纲1.青蛙的叫有何意义? 2.雌蛙和雄蛙都能鸣叫吗? 3.雌雄蛙抱对有何意义? 4.青蛙的发育过程与家蚕有什么异同?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有人认为导两栖动物分布范围较小、种类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自学书本利用资料证明自己观点。得出结论环境的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会产生影响。所以我们更应该保护环境。练习巩固书后及课课练教后小记学生已有自己的主见,通过课堂上的自由交流,让学生各抒己见,争当学生的小主人。 2018-11-22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目标与方法 1.说出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及特点。 2.尝试观察青蛙的发育过程。 3.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

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环境的改变对生物生殖有一定的影响。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课前准备相应投影片、学习提纲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复习提问昆虫的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异同。回答导入新课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都是两栖动物,它们的生殖和发育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青蛙和生殖和发育出示自学提纲1.青蛙的叫有何意义? 2.雌蛙和雄蛙都能鸣叫吗? 3.雌雄蛙抱对有何意义? 4.青蛙的发育过程与家蚕有什么异同?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有人认为导两栖动物分布范围较小、种类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自学书本利用资料证明自己观点。得出结论环境的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会产生影响。所以我们更应该保护环境。练习巩固书后及课课练教后小记学生已有自己的主见,通过课堂上的自由交流,让学生各抒己见,争当学生的小主人。 2018-11-22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目标与方法 1.说出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及特点。 2.尝试观察青蛙的发育过程。 3.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环境的改变对生物生殖有一定的影响。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课前准备相应投影片、学习提纲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复习提问昆虫的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异同。回答导入新课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都是两栖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案第14章 第二节 植物的有性生殖10

第二节植物的有性生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2、说出花的结构与果实发育的关系; 3、举例说出果实或种子与传播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表达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2、说出花和果实的发育关系 难点: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我们在七年级上学期曾经学习过花的结构,首先我们一起来回忆下一朵花包括哪些结构? (花柄、花托、花萼、花瓣、雌蕊、雄蕊) 问:在花的这些结构当中什么是主要结构? 述: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雌蕊和雄蕊的结构。 问:大家还记不记得在雄蕊的花药里含有什么物质? 述:在植物开花之后,雄蕊中的花粉会散落出来,落在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被称为传粉。 问:传粉有哪两种方式? 1、什么叫自花传粉:小麦、水稻、碗豆、番茄;(CAI展示) 2、什么叫异花传粉:油花、向日葵、苹果(CAI展示) 补充:花粉的传播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你知道有哪些途径呢? 虫媒:苹果花; 风媒:玉米花 师生回忆子房的结构,结合植物的有性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 讲述:当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受到柱头上粘液的刺激,花粉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在花粉管内有两枚精子。花粉落到柱头上便开始了受精过程,要了解受精过程,我们先来了解子房的结构。 述:花粉管过以穿过柱头、花柱,到达子房的胚中,(胚珠位于子房内) 述:接下来的步骤就是通过精卵细胞的结构完全受精,这一重要过程发生在子房中,我们再来详细了解一下子房的结构。 子房:子房壁胚珠:珠被、珠孔等 极核:卵细胞(靠近珠孔) 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被称为双受精,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一起通过图片来了解。(动画:双受精)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

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包括《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两个单元内容。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性;内容编排图文并茂,加强了启发性,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栏目设置丰富多样,注重创设问题情景,突出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内容编写具有弹性,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要注意类别知识的横向对比,又要注意结构知识的纵向梳理,还要注意基本知识的多向迁移,搭建过渡桥梁、构建知识网络,力求做到形散神聚、融会贯通。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知道动物行为的种类、意义,理解动物行为大多通过运动来完成。 3、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都与它们的行 为有密切的联系。 4、描述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知识。 5、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方法及意义。 6、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7、通过学习使学生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生物圈的和谐发展。 8、积极实践新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通过七年级一学年的生物学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生物的学习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生物学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大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为八年级的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仍有少数学生的生物学基础差,学习目标不明确、自制力不强、注意力不集中、不按时完成作业、主动性不足、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太理想等现象。因此,通过本学期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管理和调控和学习方法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让他们端正学生态度、学习得法,还要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巩固、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明显的进步,学习成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改)完整打印版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改)完整打印版

(1) 2

3

(2)比较理解青蛙和蝌蚪的体形、呼吸和运动特征 (2)从运动、呼吸、生殖等方面理解蜥蜴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温故知新提问复习温故知新 创设情境动物的特征青蛙和龟既可以在水中 游泳,也可以在陆地上 生活,然而青蛙属于两 栖动物,而龟却属于爬 行动物,这是为什么 呢? 思考问题引出两栖、爬行动 物。 蝌蚪和青蛙的区别自主学习: 1、蝌蚪和青蛙的外 部形态 2、蝌蚪和青蛙的呼 吸器官 3、他们各自的运动 方式 4、青蛙身体的颜 1.自主学 习,尝试 自己找出 问题的答 案。 2.小组讨论 在观察中尝试解 决问题,通过分次 出示的资料不断 纠正学生对青蛙 和蝌蚪的结构特 征的认识,锻炼学 生的观察能力、利 用资料的能力、合 4

色,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5、当你把青蛙握在手中有什么感觉。 6、两栖动物的还有哪些? 交流作探究能力、表达 交流的能力。 两栖动物的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 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 陆地上,用可以在水中 游泳,用肺呼吸,皮肤 也辅助呼吸。 通过以上的 问题尝试归 纳出两栖动 物的特征。 利用观察,对比, 归纳出两栖动物 的特征,锻炼学生 的归纳总结能力。 与人类的关系出示图片,谈感受是人类的好 朋友。 保护青蛙赖 以生存的环 境。 认识两栖动物有 对人有利的一面, 和形成环保的意 识。 蜥蜴的特征自主学习: 1、蜥蜴的生活环境? 2、蜥蜴的外部形态如 何? 3、蜥蜴的内部构造如 何? 1、自主学 习,尝试自 己找出问题 的答案。 2、小组讨论 在观察中尝试解 决问题,通过分次 出示的资料不断 纠正学生对蜥蜴 结构特征的认识, 锻炼学生的观察 5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会爬的动物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会爬的动物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爬行动物,初步了解爬行动物的各种爬行方式。 2、通过观察图片和倾听介绍,了解爬行类动物的基本类型,感知 他们的外形特征和上火习性。 3、喜欢模仿动物爬行,注意不与同伴发生碰撞。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一台。 2、电动爬行玩具,例如:长长的毛毛虫。 3、师生共同收集各种会爬的动物或图片 4、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引导参观爬行动物馆,让幼儿直观地感受 各种爬行动物。 活动过程: 1、出示玩具,引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并启动毛毛虫玩具,提问:“这是什么?看看他是怎么行 走的? ——教师:除了毛毛虫会爬,你知道还有谁也会爬行。 2、引导幼儿观察阅读《幼儿用书》,感知几种常见的认识的爬行 动物。 ——教师:画面上有哪些动物?他们叫什么名字?他们是怎样行走的? ——教师:他们用什么来爬行?怎样爬行?

3、引导幼儿看图感知四类爬行动物,丰富幼儿对爬行类动物的认识。 ——用实物展示仪放大《幼儿用书》上的画面,观察认识蜥蜴。 ① 教师:你认识这些蜥蜴吗?他们身上有什么?他是怎样爬行的? 你还知道他们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② 教师小结:壁虎、变色龙都是蜥蜴。壁虎有两只大大的眼睛, 但是没有眼皮,所以他的眼睛一直睁着的。壁虎有四条腿,脚趾上长 着洗盘,能在光滑的玻璃上爬行。壁虎受了惊吓,尾巴会掉下来。不过,她还会再长出一条尾巴来。壁虎捉蚊子、苍蝇吃,他是有益的。 ——观察认识蛇。 ① 教师:蛇是怎样爬行的?蛇有脚吗?他是怎样爬行的?请你学一 学蛇爬行,你还知道关于蛇的其他事情吗? ② 教师小结:蛇的种类很多,蛇没有脚,但他能依靠圣体向前爬 行游动。蛇分有毒和无毒的两种类型。大多数无毒蛇的头是椭圆形的,绝大多数有毒蛇的头是三角形的。毒蛇有毒囊和毒牙。蛇肉可以吃, 毒蛇可以做药。 ——观察认识鳄鱼。 ① 教师:鳄鱼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鳄鱼是怎么爬的?请你学一学。 ②教师:鳄鱼有扁扁的脑袋和扁扁的身体,鳄鱼背朝天,肚皮贴 着地,粗壮的尾巴像钢鞭。他的皮肤很厚,皮肤里还埋着一块块排列 整齐的骨块。如果他张开血红的大嘴巴,会露出74颗牙齿,看了真叫 人害怕。 ——观察认识乌龟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八年级生物上册目录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3、4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5、6、7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7、8、9 第四节鱼…………………………9、10、11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11、12 第六节鸟…………………………13、14 第七节哺乳动物…………………………15、16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17、18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8、19 第三节社会行为…………………………19、20、21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22、23 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23、24 第二节细菌…………………………24、25 第三节真菌…………………………25、26 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6、27、28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28、29、30第五章病毒…………………………30、31、32 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33、34 第二节从种到界…………………………34、35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35、36、37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37、38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 (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 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准备活体水螅是上好本课的关键和难点。 教具准备: 活体水螅、水螅纵切切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软件。 。 教学过程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5.1.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本节教材介绍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两大类群。将这两大类群安排为一节内容,主要考虑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都具有“有口无肛门”的共同特征,具有相似性,适宜合并介绍。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 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活体水螅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了解血吸虫的生活史,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讲究卫生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水螅的观察,培养学生爱科学、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通过了解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讲究卫生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一、回顾

1、生物的特征: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植物与动物的区别:能不能通过化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二、导入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动物。动物有千万种,如果一种一种来学,需要很长时间。为了方便研究,人们把动物按照共同的特征进行分类,一类一类的学。 首先,我们要学的是腔肠动物(课件2、3页)。 举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例子,经常吃的海蜇就属于腔肠动物。 大家想一下,自己见过的海蜇是什么样子的?结构简单,没有内脏的分化。 思考:固着在海中礁石的海葵,看起来宛如艳丽的花朵,因此有人称之为”海中之花”.然而,他们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那么它们是如何捕食的呢? 我们通过腔肠动物的一种代表性动物来研究以上问题。 三、互动授课 (一)腔肠动物(打开课件第4页,了解腔肠动物水螅) 1.水螅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水流缓慢、水草茂盛的清洁的淡水中。 思考:如果一条小溪中原来有水螅生存,现在却采集不到,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水体受到污染 2.水螅的形态有何特点? (1)身体几乎透明,长约一厘米。 (2)螅体呈圆筒状,一端附着在水草上,另一端有口,口周围有5-12条柔软细长的触手。(3)身体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背腹,辐射对称。 辐射对称(课件第6页): A、定义:经过身体纵轴,可有许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叫辐射对称。 B、举例:人、鱼、鸟是辐射对称吗?除了腔肠动物,还有哪些是辐射对称的?海星 C、作用:便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3.水螅身体结构(课件第7页)

水平一《动物爬行T台秀》教学设计

水平一《动物T台秀》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爬行和爬越是人体基本活动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技能,是一项深受低年级小学生喜爱的活动内容。本课精选了一些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爬行、爬越动作,如:鳄鱼爬、海狮爬、大象行,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表现欲望,拓展思维,举一反三地创造更多的动物爬行动作,促进学生身体灵敏与协调素质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基本活动能力。 爬行和爬越是人体基本活动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技能,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是一项深受低年级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所以,本课选择了小学体育教材中一些简单、实用性较强的爬行、爬越动作,如:鳄鱼爬、海狮爬、大象行,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从而开发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孩子们的表现欲望,启发学生的观察想象,根据各种动物的自身特点,拓展思维,举一反三地创造更多的动物爬行动作。通过感受体验与互助合作,抓住教材的教育因素,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及内脏器官和上、下肢力量、灵敏与协调素质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以及团结友爱的合作精神和爱护动物的情感与意识。 我任教的是一年级2班,本班学生46人,学生大至在5岁半至6岁多一点这个年龄段,学生年龄偏小,他们的生理特征表现为:运动能力低下、不能承受较大的生理负荷。他们的心理特征表现为:思维的特点需要形象直观的帮助才能理解抽象的事物。因此,重视低年级学生启蒙教育,注重陶冶情操和一般能力的引导,以养护为主,培养兴趣和重在参与意识的疏导非常重要。这个班的学生求知欲强,喜爱体育活动,喜欢带有情境的游戏、舞蹈,他们大方、活跃,但自控能力较低;喜欢群体氛围、热爱集体、好胜心强,但又缺乏包容、忍让的宽容之心;喜欢注重外形的直观模仿,但往往缺乏内心的体验;喜欢自我充分的表现,但又缺乏协同一致的互助合作精神。通过对学生情况的具体分析,结合本课教材的特点,应充分把握教材的教育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人为本地精选教法,充分有效地利用新课标的新理念,搞好教学实验。《标准》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因此,如何根据《新课标》精神和理念来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来达成课程学习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关键。现代独生子女在生活中存在孤立化、单一化现象,无论从游戏或其他的生活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 (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 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准备活体水螅是上好本课的关键和难点。 教具准备: 活体水螅、水螅纵切切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软件。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通过蛔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3.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 4. 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在了解其它环节动物的基础上,理解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与讨论,对环节动物门特征的概括,继续培养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特点,培养“结构与功能”“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环节动物与其它动物的比较,进行生物进化的观点教育;通过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进行生 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3.通过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观察蚯蚓”的实验,并通过实验了解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三、方法的训练 观察→发现问题→提出见解(假说)→实验验证(反复多次)→得出结论 四、过程与方法 以蛔虫的生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对蛔虫的观察了解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通过对如何预防蛔虫病的讨论,渗透本课的德育目标。让学生树立要养成卫生好习惯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 五、重点、难点分析 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案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 (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 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准备活体水螅是上好本课的关键和难点。 教具准备: 活体水螅、水螅纵切切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一、腔肠动物------水螅 1.生活环境:淡水中 2.形态体色:乳黄色或浅褐色 3.结构: 4.生殖:出芽生殖或产生生殖细胞 二、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主要特征 1.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食用、药用、观赏、石油 2.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三、扁形动物 (一)涡虫 1、生活环境 2、形态结构 3、生活方式 (二)猪带绦虫 (三)华枝睾吸虫 (四)日本血吸虫 四、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主要特征 1、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主要特征:身体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通过蛔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3.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 过程与方法: 以蛔虫的生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对蛔虫的观察了解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通过对如何预防蛔虫病的讨论,渗透本课的德育目标。让学生树立要养成卫生好习惯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重点、难点 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青蛙的形态特征的观察,概述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2、通过对蜥蜴图片的观察,阐述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3、理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及与环境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青蛙的结构示意图以及生殖发育过程,概述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2、通过对蜥蜴和龟的图片观察,概述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生活环境,提升爱护野生动物的情感。 2、理解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义,学会辩证的看待生物与环境。 二、教学重点 概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难点 比较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说明爬行动物更能适应陆地环境的特征。 四、教学过程 1、导课:播放青蛙和乌龟的图片,让同学回答它们各自的生活环境。 就此提出问题:青蛙和乌龟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生活,然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而乌龟却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 2,带着以上问题观察青蛙的结构特征,阅读课本(25页-26页第二自然段),并回答以下问题: (1)青蛙的身体表面是什么颜色的?这与它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答:绿色,与其生活环境颜色一致。

(2)当你把青蛙握在手中时,你有什么感觉? 答:湿润光滑的。 (3)比较青蛙前肢和后肢形态上的差别,想一想,这与前后肢的功能有什么关系?答: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 3、我们了解青蛙的身体特征以后再来阅读课本内容回答青蛙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1)体色:草绿色,与环境颜色相似,有利于觅食和躲避敌害。 (2)体表:皮肤裸露有粘液(湿润)适应陆地干燥环境。 (3)感觉:头部前端有一对眼睛,可形成一定视角;眼睛后面有鼓膜,可感知声波。(4)运动: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适于跳跃和划水。 (5)呼吸:空气通过鼻孔进入结构简单的肺,进行气体交换;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辅助呼吸。 4、提醒同学注意 : 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粘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也可进行气体交换,以辅助肺呼吸。 5、出题:青蛙只靠肺呼吸,请问对吗? 6、重点: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7、出示图片:蟾蜍、大鲵(娃娃鱼)、蝾螈属不属于两栖动物? 答:属于,具备两栖动物的特征。 8、给同学介绍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很多两栖动物是农田害虫的天敌,能减轻农作物的虫害,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还可用于食用、药用和科研实验材料等。 (2)有害的方面:有的两栖动物吞食鱼苗和益虫,对养殖业造成一定影响。 9、观察蜥蜴的图片,阅读课本回答蜥蜴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