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爆破器材制度汇编

爆破器材制度汇编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为规范我矿职工安全生产教育,更好地组织广大员工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根据国家、行业和地方政府部门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一、三级安全教育

1、凡劳动资源部门接收新员工和实习、代培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生产部门进行安全教育。入矿新员工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建立三级教育卡。

2、一级安全教育(矿级),其主要内容为:学习《国家安全生产法》、省府颁布的《安全生产条例》,严格遵守矿规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劳动用品的重要性,

3、二级安全教育(基层单位),主要内容为:结合本单位生产的性质、特点及注意事项和历史事故教训进行安全劳动纪律教育,并结合工艺流程进行一般的安全技术规程教育。

4、三级安全教育(班组),主要内容为:本班组岗位生产的性质、特点、设备性能及危险部位,负责本岗位的《岗位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教育,以及文明生产和工业卫生教育,正确使用和维护安全装置、设施及防止事故发生的办法。

5、经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由矿发放劳动用品,方可上岗操作。

二、转岗安全教育

1、矿内部职工调换工种和单位,要经过二级安全教育,内容参照以上二级和三级安全教育进行。

2、基层单位内部职工调换岗位,需由班组重新进行第三级安全教育。

三、特殊工种安全教育

1、凡从事爆破、爆破材料管理运输、提升、电机车、锅炉、压力容器、起重、矿内机动车辆、水泵工、电工、尾矿坝管理工、电气焊等特殊工种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复审,纳入矿劳动安全管理工作,并按上级规定要求于每年一次填报上年《特种作业人员年度统计报表》,呈报劳动部门并按批复通知的工种、培训时间,及时组织安排相关人员参加培训。

2、特种作业人员资格的认证,必须经过劳动部门进行专门的安全知识与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并经过考核,取得特殊作业资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3、对参加上级专项培训复审人员,要及时进行姓名、工种、性别、操作类别、考试成绩、发证日期、操作证编号、发证单位的注册登记,并立卷归档,归口存查。

四、管理人员安全教育

1、矿级领导的安全教育,按上级主管部门,人事部门培训计划和通知,及时参加培训考核。

2、矿安全注册主任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复审,按上级安全监察管理部门培训计划,及时组织参加培训考核。

3、其他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由矿生产部门和人事资源部门组织实施,,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及本部门(单位)、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应急救援预案,企业安全文化等。

五、其他安全教育

1、安全宣传教育是提高职工意识的有效重要手段,党、政、工团必须齐抓共管和全员共同参与。安全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标语、墙报、简报等工具和手段,采取生动形象,内容丰富,职工喜闻见的各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

2、各生产单位(包括外包施工队),每月必须组织员工进行一次的安全教育活动,其学习主要内容为:总结上月的安全情况及所存在的安全问题,下步如何做好安全工作;学习上级有关安全文件及矿的有关安全制度、操作规程及应注意的事项;本单位的危险区域、有毒有害作业情况,以及必须遵守的安全事项等。到会学习人员,必须签名并立卷归档存查。

3、围绕每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采取有力措施,动员全矿员工(包括施工队)参加“安全生产月”活动,并达到预期效果。

4、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利用广播、录象、简报、黑板报、宣传栏、标语、图片展览、讲座、知识竞赛、安全知识考试等。

安全检查和安全办公会制度

安全检查和安全办公会议是搞好安全生产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掌握安全生产情况,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消除不安全因素,保证安全正常生产,特制定本规定。

一、安全检查的方法与时间

1、日常检查,即每天都要进行安全生产检查。由班组安全员、公司(车间)、施工队、安全监察员、值班长(工段长)进行

2、月度检查,即由矿组织基层生产单位对全矿电气设备检查,对于基层生产单位由抓安全负责人组织,对本单位所管辖的范围内的各作业点进行检查。

3、节、假日前检查,凡节假日前由部门、公司(车间)对本单位各生产环节、矿部组织对重点部位进行安全检查。

4、专业性检查,根据特殊作业和特殊设备特点、由主管部门技术人员负责,定期召集有关单位共同组成检查组。对爆破物品、剧毒物品、油库、电气设备等要害部位进行一次专业性安全检查。

5、季度安全检查,每季度末由矿组织各部门、生产单位、施工队及有关人员,进行全矿的安全生产大检查。

二、事故隐患的整改

1、日常安全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由作业人员立即处理,具备安全条件后再进行作业。

2、对基层生产单位安全检查中发现的各种事故隐患,由本单位落实整改,如本单位没法予以整改的,向矿汇报,由矿组织有关人员研究落实方案整改。

3、对矿组织的安全检查中发现的安全事故隐患,由矿统一汇总,并落实到整改单位或个人限期整改完善。

三、例会制度分类:

矿安全例会: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安全环保部门主持,安全委员会全体成员和各部门、单位(施工队)负责人及有关安全管理管理人员参加。

生产单位(施工队)例会:每月召开一次,由主抓安全副经理或负责人主持,全车间人员参加。

班组例会:十天召开一次,由班组长主持,本班组全体职工参加。

四、会议内容:

矿安全例会:由主持人宣读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传达上级有关部门文件及会议精神。总结前段的安全工作,各单位介绍上季度的安全情况,由矿领导安排和布置下一步的安全生产工作。

生产单位例会:由主持人宣读上级文件和矿有关会议精神,总结前一段生产情况,安排下一步的安全生产工作。

班组例会:由班组长主持,宣读矿和车间的会议精神,总结前段的安全生产工作和安排下一步的安全生产工作。学习有关安全规程和安全技术等。

五、会议管理:

参加会议人员,必须进行签到。

按时参加会议,有事提前请假。无故不参加者,或托他人参加者将根据安全生产经济责任制有关规定处罚。

认真做好记录会议内容,按照管理系统规定要求进行保存和传递。

重大危险源控制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了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实现危险部位、场所、设施等不安全因素的危险预知预控,确保安全生产,特定此办法。

2、危险控制点分级控制管理是以控制危险因素为核心,针对生产过程中每个危险源点的设备环境、人的行为和安全管理等因素,实施有效的控制管理,并分级负责和督促检查。

3、本办法规定了危险源定点、分级、控制管理、信息管理、定期检查及考核的要求内容。

二、危险控制点定点与分级

1、危险控制点一般按危险源划分,也可接危险单元划分。危险控制点的确定,一般考虑以下几种因素:

(1)容易发生重大人身、设备、火灾、爆炸、急性中毒等事故;

(2)设备安全度低、作业环境不良、事故发生率高;

(3)具有一定垢事故频率和严重度,作业密度高;

(4)潜在危险大

2、危险分析

(1)危险分析因素。对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物的的不安全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腐蚀性物质、生产性毒物、生产性粉尘、噪声、振动、辐射、高温和低温、设备与设施的本质安全化状况、设备、设施环境缺陷等进行分析,预知可能产生的危害。

(2)事故模式分析。设想系统内设备在运行中,将会发生什么事故,并对这些事故可能会产生的影响进行描述。事故模式分析可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分析方法,如:刺图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FTA)、事件树分析法(FTA)等从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两方面分析危险源点一旦失控可能可能造成的危害、伤害程度。

3、制定安全措施

针对事故模式,根据“假想事故原因和条件分析”的结果,制定危险源点的安全控制措施。应包括以下内容:

(1)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中的适合现场实际的部分。

(2)工程技术措施。应把改善劳动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提高安全技术装备水平放在首位,力求在消除危险因素和隐患的基础上搞好管理措施。

(3)预测、控制事故的措施,包括危险预知活动、岗位标准化作业等。

(4)管理措施。应明确岗位生产作业中各级管理者的责任。

(5)应急救援措施方案。A级危险源控制点必须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有效处理突发事故,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

4、危险源重点部位控制

根据危险源重点部位可能的伤害程度,将危险源重点部位控制点分为四个级别:

A级:事故发生频率高或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引起重大设备事故,重大火灾事故的危险岗位、场所、设备,造成严重职业病危险点等。

B级:事故发生频率较大或容易导致重伤,残疾、多人伤害事故的危险、岗位场所、设备,造成较严重职业病危险点等。

C级:不会导致重伤以上的事故和重大设备、重大火害事故的发生,但事故较常发生或有较大可能会发生的危险岗位、场所、设备,造成一般职业病危险点等。

D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有可能发生一般伤害事故的岗位、场所、设备等。

5、危险点的确定与控制

(1)各单位应参照危险点的划分标准,结合本单位以前事故案例、生产特点、工艺流程、设备运行情况、作业环境等进行系统分析、研究、选点、布点、设标、建档、控制。

(2)危险点应设立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志,三级以上危险点必须按标志牌。内容包括:危险级别,危险因素,预防措施,责任人。

(3)三级以上的危险点所属单位必须绘制该危险点的危险因素的控制图,详细列出各项潜在危险因素和可能造成的事故,制定防范措施和整改措施。

(4)各级危险点的防范措施应根据本单位历次事故教训和兄弟单位的事故教训,安全技术规程,标准化作业程序进行制定。

(5)一、二级危险点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一、二级危险点作业人员变更时,必须通知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认可方可变更。

(6)危险点的控制管理负责人,按照危险点的不同级别分别落实。

(7)三级以上的危险点由责任人每周组织检查一次、抽查一次,并做好检查记录,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重大问题立即上报。

三、检查与考核

1、一级危险源控制点由矿安全生产部门负责检查、评定。

2、二、三级危险源控制点由二级单位所属工段负责定期检查、评定。矿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进行检查。

3、四级危险源控制点由班组负责检查、评定。矿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进行检查。

4、三级以上的危险源控制点,各级组织在各类安全检查活动中均应列作重点检查目标,层层把关,做到共同管理控制。负责危险源控制点检查单位或负责者,一按规定进行检查的视为失职,失职应追究有关部门和个人的责任。

5、安全与警示标志

各生产单位应当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工业场所和相关设施、设备上安装并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在施工现场的危险地区应在警戒标志,夜间要设红灯警示。

灯光标志,要求明亮显眼;文字图形标志,要求明确易憧。各种警示标志,未经有关负责人批准,不得移动和拆除。

事故隐患整改制度

为加强河台金矿安全生产管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保证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1、在矿领导组织的安全工作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除应及时整改以外,还要分析存在的原因,并追究主管领导、职工的责任。

2、安全副经理、安全员及部门经理不论何时发现事故隐患和险情,必须立即停止生产,及时处理、及时整改,整改不合格不允许生产。决不能只顾生产,不顾安全。

3、对发现的隐患、险情要随时登记,安排到人及时整改,落实到位,并进行跟踪检查验收,一抓到底,实行责任追究制。

4、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树立“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指导思想,定期不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发现事故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5、积极主动配合安监、公安等部门加强日常安全管理。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管理,保护工人的安全与健康,认真执行《国营企业职工个人防护用品发放标准》,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职工的劳动保护用品,标准制定,审批统一由安全环保部门管理。劳动用品的采购、保管及发放由物资公司负责。

二、劳动用品必须按国家劳动保护部门的标准购置。

三、发放劳动保护用品,要严格执行发放标准和审批手续,坚持按上级有关规定办。

四、发放劳动用品,从本矿的每个工种、作业环境的实际情况出发。

五、各工种、各类人员的劳动保护用品,按企业劳动用品发放标准及企业有关规定执行。

六、职工领用的劳动保护用品时,必须由安全部门开单后,方可到仓库领取劳动保护用品。

七、新入矿职工和调动工种的职工,必须经人事部门出具的调令和工种,然后到安全部门开单,安全部门按劳动保护标准及工种标准发放。

八、所领取劳动保护用品如有丢失或损坏的,由本单位出据证明,到安全部门开单,按使用时间提前领取。

九、劳动保护用品发放记录卡,实行一人一卡制,卡随人走。如有丢失或损坏,必须到人事部门补办。

安全事故管理规定

一、总则

1、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全面、准确掌握生产事故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根据国家现行有关规程、法规、法律规定和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特制定此规定。

2、生产性事故是指本企业生产或与其它有关工作中,因各种原因发生的人身伤亡事故或损坏。

3、伤亡事故的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严禁弄虚作假、隐瞒不报。

4、本规定适用于矿所属各单位(施工队)。

二、事故报告

1、发生伤亡事故后,当事人或最先发现人,必须立即报告班组长或值班长(工段长)、车间、(施工队老板)、公司领导,有关领导必须立即报告调度室和矿领导。

2、险肇事故和轻伤事故转报安全部门、调度室和矿有关领导的最迟不得超过发生事故12小时。

3、发生重伤事故、死亡事故,必须立即用电话转报生产安全部门及矿有关领导,矿领导或生产安全部门在1小时内报告上级市安监局和相关部门。

4、发生伤亡事故后,必须将事故人员的单位、时间、地点、事故类别、伤害人数及伤害程度、死亡者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主要经过及施救等情况报告到有关部门。

5、伤亡事故处理工作,发生轻、重伤事故30天,发生重大伤亡事故60天,特别重大伤亡事故90天内结案。

三、事故调查

1、事故调查的目的是掌握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拟定改进措施,分清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和填写事故调查报告。

2、按事故严重程度的分类,分级负责调查,其分工如下:

(1)轻伤事故及险肇事故,由公司车间组织调查;

(2)重伤事故,由公司车间组织调查处理,矿有关部门派人参加协助调查,公司车间在10天内写出事故调查报告报安全部门。

(3)发生死亡以上事故,由矿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调查。

3、事故发生后尽一切可能抢救伤员、制止事故扩大,保护现场。发生重大事故,因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公物件时,必须作出标记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草图,事故现场未经有关部门同意不得清理。

4、按照事故调查取证材料,事故管理权限,召集调查组成员、事故单位领导、当事人及有关进行认真分析、讨论,查明事故原因,做到“四不放过”的原则。提出事故责任者处理意见建议,并制定出防范措施。

5、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1)查明事故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

(2)确定事故责任人;

(3)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

(4)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6、事故调查组有权向发生事故的单位及有关人员了解有关情况和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7、事故调查的程序

(1)组织事故调查组,明确任务和分工;

(2)事故现场处理、事故前生产情况及事故经过;

(3)物证、人证材料的收集,或进行必要的技术鉴定和实验;

(4)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对事故责任人员处理意见;

(6)填写事故调查报告书。

四、事故处理

1、对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等肇事者的处理。

2、对管理不善事故责任者的处理。

3、在调查、处理伤亡事故中,对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打击报复者,按矿有关安全奖惩制度和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处理。

4、事故处理的同时还要按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其单位进行考核。

5、对积极抢救伤员和国家财产,以及举报违反管理办法的有功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

五、事故统计

1、事故统计工作,及时、准确地提供统计资料,如实地反映我矿安全动态和伤亡事故情况,做好事故经济损失的调查和统计工作。

(1)各单位必须按月填写“职工伤亡事故月报表”。当月事故统计应在次月5日前报上级有关单位。

(2)职工负伤后在30天内死亡的(因医疗事故而死亡的除外,但必须得到医疗事故鉴定部门的确认),均按死亡事故报告统计、如果来不及当月统计的,应在下月补报;超过30天死亡的不再进行补报和统计。

(3)填写报表要求做到认真细致、准确及时、内容齐全。要求文字简明扼要,字迹清晰。并要经领导审查、签字(盖章)后上报。

六、事故结案

1、事故发生后,当主管部门将事故调查清楚,对事故责任者进行了处理,拟定并落实了安全措施,事故应予结案。

2、事故结案程序

(1)轻伤事故由安全部门批准。

(2)重伤事故,由矿长批准,安全部门备案

(3)死亡事故、重大死亡事故及特别重大伤亡事故,报主管部门和有关领导务案。

3、所有事故现场调查记录、绘图、照片、证言、会议记录材料及技术鉴定、试验报告等都要纳入事故档案,认真管理,永久保存。

消防和动火动焊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我矿爆破材料的管理,预防火灾和爆破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各单位(含施工队)及有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定。

1、库区内设置消防水池。

2、库内必须整洁、干燥,并且通风良好。

3、库区内严禁烟火和明火照明,严禁烘烤爆破材料。

4、库区内严禁存放与管理无关的工具和杂物。

5、库区内必须设警卫(保安员)24 小时值班、巡逻,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库区。

6、库区的消防设备应每季度检查一次。

安全保卫制度

为了加强我矿爆破材料的管理,预防爆破物品的流失和爆破事故的发生,防止不法分子利用爆破物品进行犯罪活动,保障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各单位(含施工队)及有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定。

1、后勤部负责库区的安全保卫工作。

2、仓库配备3名懂安全知识的保安人员,并能熟练运用各种消防器材。

3、.建立出入库区人员检查登记制度,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库区。

4、当班人员严禁饮酒上岗,要提高警惕经常巡逻检查,做好防火、防盗、防爆工作。

5、禁止擅离岗位,有事要提前请假,经批准接班人员到后,方可离开。

6、严格执行矿部规章制度,协助物资公司做好“易燃易爆物品”出入库工作,密切注意周围情况,仓库发现火灾隐患或被盗事故要及时报告,发生重大事故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危险品销毁制度

为了加强我矿爆破材料的管理,预防爆破物品的流失和爆破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各单位(含施工队)及有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定。

1、经过检验,确认失效及不符合技术条件要求或国家标准的爆破器材,都应销毁

2、销毁爆破器材时,应登记造册并编写书面报告。报告中应说明被销毁爆破器材的名称、数量、销毁原因、销毁方法、销毁地点及时间,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3、销毁工作应根据主管矿领导的书面批示进行,销毁后应有二名以上销毁人员签名,并建立台帐及档案。

4、销毁爆破器材,不应在夜间、雨天、雾天和三级风以上的天气里进行。

5、销毁爆破器材后,应对现场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有残存爆破器材,应收集起来,进行销毁。

6、销毁场地应选在安全偏僻地带,距周围建筑物不应小于200m,距铁路、公路不应小于50m。

装卸、运输、存储安全操作规程

1、对爆破材料、剧毒物品的采购必须办理公安部门的购买和运输许可证,并采取必备的安全措施。

2、严格建立爆破材料收发流水帐,三联式领用单和退料单制度,定期核对帐目,做到帐物相符,日清月结。

3、严格执行爆破材料装卸的有关规定。

4、在总仓运送爆破材料到高村或云西二级仓时,采矿公司领料员必须负责跟车,并安排在白天运送。

5、爆破材料的装运量不准超过运载工具的额定载量。

6、装运爆破材料时,雷管、炸药要分开装运,不得与其它货物混装。

7、工具车装运爆破材料时,炸药箱必须堆放整齐,不得乱堆乱放。

8、爆破材料严禁超高、超额,在运送前要认真检查是否安全牢固,防止运送过程遗失。

9、运送爆破材料时,工具车时速不得超过30公里/小时,不得在人多的地方或转弯处停留

10、每个爆破材料仓的贮存量不得超过其设计容量,即炸药总仓(德坑仓)的炸药贮存总量不得超过20吨,雷管不得超过10万发,导火索不得超过60000米。高村和云西二级仓炸药存放量各不得超过2.5吨, 雷管不得超过2500发,导火索不得超过5000米。

11、库内必须设有行人通道,炸药堆放要整齐,其堆放高度不得超过5箱,货架(堆)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0厘米。

12、库内必须整洁、干燥,并且通风良好,杜绝鼠害。

定员定量制度

为了加强我矿爆破材料仓库的管理,预防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各单位(含施工队)及有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

1、储存库内的警卫人员不能多于3人。

2、库房内的民爆物品不能超过核定储量。

3、各储存库的大门必须实行双人双锁开关管理。

4、库区内的在岗保安人员不得少于3人。

5、库区内的夜间值班人员必须保证2人以上。

6、库区必须24小时保证人员在岗。

民用爆炸物品进、出仓制度

1、每批次爆炸物品进、出仓时,必须使用出入库手持机进行进、出仓作业,严禁脱机作业。

2、爆炸物品的验收:每批次购回的爆炸物品运输到仓库时,仓管员必须按采购爆炸物品时向公安部门申请办理的在有效期内的运输证、购买证和出库传票所填写材料的品种、数量进行验收。如无运输证、购买证和出库传票,仓管员必须坚持原则,拒绝接受购回材料;如购回材料品种、数量超出运输证、购买证和出库传票规定范围或在验收过程中发现材料包装有拆封等现象时,必须暂停接收并立即将有关情况报物资公司管理人员,待查明原因并办理好有关手续后,按管理人员通知的最终结果执行(①、拒绝接收;②、按运输证、购买证和出库传票规定范围接收;③、因包装破损而发生短缺的材料在办理好有关手续后退回)。

3、爆炸物品的进仓:爆炸物品经验收合格后仓管员指挥搬运人员将爆炸物品运进仓库并整齐堆放好,同时再一次清点爆炸物品品种、数量,确认无误后,及时办理好进仓手续。

4、爆炸物品的发放:发放爆炸物品时,仓管员要根据物资公司有关管理人员开具的出库传票(无需两证信息)、爆炸物品领用单位开具的有效领料单进行发放,并办理好爆炸物品出仓的有关手续。发放爆炸物品时炸药不准拆箱,雷管不准拆盒,导火索不准拆袋,只准整箱(盒、袋)发放。

5、仓管员在接收和发放爆炸物品时,要监督搬运,必须要求搬运人员在搬运爆炸物品时,轻拿轻放,堆放整齐,严禁拆毁爆炸物品的包装物进行搬运,在搬运过程中发现违规行为必须立即制止,对不听劝告的人员,立即停止其搬运工作并通知保安人员将其驱逐出库区。特别在发料时要监督好爆炸物品的起运工作,严禁炸药与雷管同车运输,如存在违规现象,必须当场提出纠正措施,如不接受,则拒绝发放爆炸物品。

6、仓管员在办理爆炸物品进仓、出仓手续时,必须按爆炸物品进仓、出仓登记表格要求和交接人员共同填写好有关内容,对进仓、出仓的爆破材料,要及时填写好爆炸物品进仓单、领料单并登记入帐,做到日清月结;对于填写内容,严禁涂改,如填写内容有错,需按填写进销存帐帐本规范要求操作;同时要将各类原始资料保管好(保存两年以上),随时接受公安机关主管部门和矿有关职能部门的检查。

7、仓管员在接收和发放爆炸物品时,必须坚守岗位。

爆炸物品流向管理管理制度

1、全矿需用爆破物品计划(含年、季、月计划),由物资公司根据生产部门提供的定额消耗量情况做好计划申报公安部门审批。

2、半年或年终根据矿生产实际使用情况,并按公安部门的要求报公安部门备案。

3、采矿公司二级仓的供应,由经理、主管安全的副经理核定领用计划单,报物资公司经理审核,总仓(德坑仓)才可发料。

4、使用单位(施工队或公司班组),由爆破员根据当班次生产情况填写用量申请单,安全组长审核,公司值班长审批后,仓管员按核定量发放。

5、领到爆破材料后不准拿回宿舍,更不准在宿舍里加工,在停留的地方必须有人现场看管。

6、领取爆破材料后,不得给无关人员,不得撞击,不得在人多的地方停留,不得遗失,雷管炸药必须分开运载。

7、禁止在运送爆破材料过程或停留爆破材料地点吸烟。

8、根据各工作点所需用的爆破材料发放到各点的爆破员,然后由各点爆破员妥善管理。

9、对各工作点使用后的剩余爆破材料要认真核实,实行当次使用,当次核销;如有剩余,交回二级仓库,登记清楚,办理有关手续。

10、对当班每一个工作点使用的爆破材料必须到井口(值班长或安监员处)办理登记手续,使用后到二级仓签到并办理退料手续。

爆炸物品仓库安全管理制度

1、爆炸物品必须存放在经公安机关审批的专用仓库内。

2、雷管必须与炸药、导火索分库房存放。

3、库房内必须有行人通道,硝铵炸药、乳胶炸药、导火索要分区堆放,堆放要整齐,炸药堆放高度不得超过5箱,硝铵炸药、乳胶炸药、导火索堆放处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0CM。

4、库房内必须保持整洁、干燥,并且通风良好,杜绝鼠害。

5、库区内严禁存放与管理无关的工具和杂物。

6、仓管员在交接班时,每次接收爆炸物品前、接收爆炸物品后,每次发放爆炸物品前、发放爆炸物品后,都必须对库内爆炸物品清点,并进行帐物核对,如发现帐物不一致时,要立即通报物资公司有关管理人员,迅速查明原因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7、仓管员要定期对库内爆炸物品进行盘点,核对帐目,做到帐物相符;每月月底做好月度报表,并将当月发生的爆炸物品进仓单、领料单、月度报表送交物资公司统计人员,以便将爆炸物品的进仓、出仓、储存信息输入电脑管理系统,进行全面核对。

8、仓管员每季度必须将本季度内收取由公安机关发放的购买证和运输证、销售部门开具的出库伟票及公安部门和矿有关部门每次安全检查记录和有关证明材料分类整理并妥善保管好;每年年底将本年度内收取的上述材料分类整理并妥善保管好,以备查阅。

应急管理制度

一、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公司和施工队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应急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快速反应”的原则,

三、应急管理分“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物资保障和恢复到正常状态或得到进一步改善等。

四、成立以矿长为组长,主管安全生产副矿长为副组长,安全环保部经理、各公司及施工队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应急管理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并负责日常管理。

五、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写与修订。公司和施工队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编制、修订。预案要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并保持与上级部门预案的衔接。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实际演练情况,适时修订《预案》,做到科学、易操作。

六、应急管理培训。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员应急管理培训,培训内容应当包括:事故预防、危险辩识、事故报告、应急响应、各类事故处置方案、基本救护常识、避灾避险、逃生自救等。

七、应急演练。根据年度应急演练计划,每年至少分别安排一次桌面演练和综合演练,强化职工应急意识,提高应急队伍的反应速度和实战能力。安全环保部负责做好演练记录和总结。

八、应急通讯设备保障。公司要对电话、对讲机、手机等通讯器材进行经常性维护或更新,确保通讯畅通。

九、应急救援物资保障。根据公司预案做好应急救援设备、器材、防护用品、工具、材料、药品等保障工作。确保经费、物资供应,切实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并对应急救援设备、设施要定期进行检测、维护、更新,确保性能完好。

十、应急处置。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以营救遇险人员为重点,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要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疏散、转移,做好安置工作。

十一、成立兼职救护队,人员由各科室、公司、施工队主要负责人及业务骨干组成,并进行经常性训练,熟练掌握基本的救护常识和救援能力。

十二、应急救援协议。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及相关部门的预案和应急组织相衔接。根据有关规定,矿要同肇庆市矿山救援中心签订救护协议,一旦发生企业不能自救的事故,请求肇庆市矿山救援中心支援。

十三、应急管理费用由矿长审批,财务部门予以保障。

河台金矿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了规范非煤矿山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机制,及时、科学、有效地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进一步增强河台金矿应对矿山安全生产事故风险和事故灾难应急管理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冶金地下矿山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3、适用范围

河台金矿在生产、基建过程中,井下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适用本《预案》,由河台金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下达启动本《预案》命令。

4、预案体系

根据矿山企业特点,河台金矿预案体系包括: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

(1)河台金矿生产安全应急预案。

(2)矿井重大透水事故应急预案,矿井重大顶板事故应急预案,尾矿库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炸药库、油库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5、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备和手段,切实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和科学指挥能力。

(2)统一指挥,分级管理。矿负责统一指挥协调矿山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有关部门和救援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紧密配合。

(3)平战结合,专辅互补。充分发挥生产矿井作为应急救援第一响应者的作用,将日常生产、消灾演练与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专业救援队伍力量,引导、鼓励实现一队多能,一人多长,培育和发挥辅助应急救援力量的作用。

(4)采集信息,科学决策。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多元化获取事故区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