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版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爱美丽的生命》

单元备课

本单元的总目标:

1、通过追踪生命的诞生和成长的过程,感受父母、亲人、学校、社会对我们的爱与关怀,唤醒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2、学会通过生活细节感受生命的美好与可贵,从而树立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3、了解吸烟、酗酒、迷恋游戏机、沉迷电视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了解毒品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远离毒品。

4、懂得健康的重要意义,初步培养积极锻炼身体、均衡饮食等良好习惯。

1、认识到天生我才必有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耐挫能力,勇敢的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2、学生能坦然面对自己的生理、心理变化,遇到问题和困惑能用正确的方法取决解决。

本单元各课内在联系:

本单元包含“生命多么可贵”“成长日记ABC”“健康生活每一天”三个活动主题。首先,“生命多么可贵”旨在引导学生体会生命中的“爱”——家人的爱、社会的爱。通过感受人世间的爱,认识人类社会对生命的尊重,从而体会生命的可贵,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等;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耐挫能力、对未来人生的美好信念。“成长日记ABC”这个活动主题是在前一个活动主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成长的快乐,用正

确的心态面对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问题,学会沟通,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会尊重和悦纳他人,学会男女同学友好相处等。“健康生活每一天”,通过一系列探讨、体验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各种不良的生活方式对身体的侵害,感受体育锻炼,良好生活习惯等对健康体魄的重要性,从而学会对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负责任。所以,这三个活动主题是互为关联,层层递进的。

本单元的课时安排:

《生命多么可贵》两课时

《成长日记ABC》两课时

《健康生活每一天》三课时

第一课生命多么可贵

第一课时感激生命

时间:年月日星期总第节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感受父母的伟大与平凡,感受父母与我们的关爱,愿意与他们真情沟通

2、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时刻都处在社会的关爱中。

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光盘搜集的关于父母与儿女的资料

2、学生准备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自己印象最深的感动故事

活动过程:

一、温暖的故事

1、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教学光盘温暖的故事。

2、让学生《看小时候的我》。让学生从中知道父母养育自己是多么的不易。

3、让学生光看多媒体教学光盘《孩子在我心中的位置》。

4、通过以上三个故事让学生说自己的感受。教师及时地对学生加以引导,我们应感谢生命,感谢赋予生命的父母。

5、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并说最让自己感动的故事。

6、每组推选一名同学将自己最受感动的故事。

7、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教师积极地加以引导。

二、社会大家庭

1、让学生看课本第二页画面。

2、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教师积极地加以引导。

3、让学生说自己生活中感受到的、看到的或听到的社会大家庭温暖的故事。

4、教师举例说明。

5、学生谈感受,教师积极加以引导。使学生认识到我们时刻都受到社会的关注,我们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员。

三、生命多么美好

1、让学生说自己感受到的生活有多美好。教师积极加以引导。

2、让学生观看多媒体教学光盘《生活在阳光下》。

3、让学生观看多媒体教学光盘《美丽的生命》。

4、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教师积极加以引导。生活多么的美好,我

们应该热爱生活,珍爱自己的生命。

教后札记: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感受父母的伟大与平凡,感受父母与我们的关爱,愿意与他们真情沟通。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时刻都处在社会的关爱中。

第二课时珍爱自己

时间:年月日星期总第节

活动目标:

1、教育学生懂得珍惜自己、珍爱生命。无论遇到什么挫折与困难,都不能放弃,都不能失去信心。

2、在每个人独特、神奇、美丽的生命之旅中,时时刻刻在接受来自各方的关爱。本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体会周围人的爱心,懂得如何感激在生命过程中支持和帮助过自己的人,从而明白自己生命的重要意义,珍惜眼前这美好、温馨、幸福的生活。

活动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热爱生命,奋发向上的相关资料。

活动过程:

一、召开总结交流会

1、同学们,今天老师向你们展示一个关于黑人乔丹的故事。(让学生看多媒体光盘中关于黑人乔丹的故事。)

2、同学们,你们看完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说自己的感受。)(教师及时加以引导,引导学生理解站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让学生明白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

要相信自己。)

3、同学们刚才说得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珍爱生命”这个主题。珍惜自己,因为这世上只有一个自己;珍惜自己,因为每个人都应当从小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因为“天生我才必有用”!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珍惜,又会去怜惜谁?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看重、不肯定自己的存在,又怎么要求别人来肯定我们呢?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伟人的必要气质,是他自以为必须伟大起来。”可见,在别人肯定你之前,你先要肯定自己。

4、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学生各抒己见,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从旁点评。

(1)、让学生说自己收集的资料,其他学生可以做点评,教师对学生做的点评及时地加以补充。

(2)、教师可以向学生讲几个故事。如张海迪的故事,张海迪五岁的时候患脊椎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她没有沮丧和沉沦,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作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他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课程。每次她总是用灿烂的微笑激励着我们。安徒生的故事,有一篇广为流传的童话叫《丑小鸭》。这部童话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送给孩子们的礼物。有人说,在这篇童话里可以找到安徒生的影子,安徒生自己就像是变成天鹅的一只“丑小鸭”。安徒生12岁时,当兵的父亲不幸在战争中生病死亡,家境更贫困了。母亲不得已而改嫁,继父不喜欢安徒生。安徒生长的不漂亮,穿得又破烂,常受到富人家孩子的殴打、羞辱。母亲为他的前途考虑,千方百计让他读了几年书,希望他长大当个裁缝。但是,安徒生在首都看到了繁华,也看到了比家乡更多的穷人。他想学舞蹈,被拒绝了;相当话剧演员,剧

团经理说他“太瘦”,形象不好。为了生计,他去做木匠学徒,又因体力太弱被解雇了。后来他幸而被一位音乐家收留,学唱歌,但因为天冷没衣服穿,冻哑了嗓子,只好又离去。可是,安徒生并不灰心,他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尝试写剧本、写诗、,也写散文,终于被名家赏识,作品得以发表。经过十几年的奋斗,这位贫苦人家出身的孩子走进了文学殿堂。从安徒生的身上,我们该吸取什么呢?

(3)、在老师讲完故事后,让学生说自己的感想,教师要及时加以补充。

二、填写希望号列车

1、让学生看课本第七页内容,并让学生说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自己做过并感到自豪的事;自己曾为他人带来的快乐;遇到挫折时,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理想。

2、让学生填写课本第七页内容。

三、活动延伸

在填写完希望号列车后,让学生继续搜集相关资料,阅读相关书籍,并可撰写读后感、体验日记,进一步加强理解。

第二课成长日记ABC

第一课时悄悄长大

时间:年月日星期总第节

活动目标:

回顾成长过程,能坦然面对自己的生理、心理变化,遇到问题和困惑能用正确的方法解决。

活动准备:

让学生准备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和最近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成长日记——变化篇

1、让学生拿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和最近的照片比一比,让学生说自己都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照片并说有什么变化。

3、学生的照片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让其他学生说有什么变化。

4、让学生把自己的成长变化纪录到课本。

二、成长日记——快乐篇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自己成长过程中快乐的事情。

2、每个组选出自己组内有代表性的故事,让同学来讲。

3、让学生看多媒体光盘中《我的成长日记》。

4、与学生共同讨论光盘中的内容。

三、成长报

1、以小组为单位办报,让学生搜集小时候的照片,并配上每个同学的成长日记。

2、学生在办成长报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可以把自己小时候的趣事化成漫画,可以写上自己小时候的一些话,可以取名为“童言无忌”。……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览。

四、我的烦恼

1、让学生说自己的烦恼,自己的烦心事。

2、全班同学针对有的同学说的烦心事进行讨论。

3、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及时加以引导。

4、让学生看多媒体光盘,看里面的小朋友有什么烦恼,让学生说针对小朋友的烦恼,你有什么解决办法。教师及时加以引导。

5、有些同学可能不好意思在全班同学面前说出自己的烦恼。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中比较普遍的问题作一下讲解,如可以想学生说一下有的同学变声的问题,告诉他们这是正常现象,不要不好意思,也不要因此而烦恼,应该正视这个问题,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阶段,是一个人正在不断长大的标志

第二课时男孩女孩

时间:年月日星期总第节

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男孩女孩从中互相了解、增进友谊。

活动过程:

老师向同学们说明,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有五关,分别为“合作关”、“创造关”、“友谊关”、“智慧关”、“演讲关”,只有完成游戏才能自动升级,可是游戏必须有男、女同学共同完成的分数才行,哪组闯关最多就获胜。

一、自由组合

规则:每组五人,每组必须有男女同学个不少于二人。每创一关淘汰一组

二、闯关游戏

1、合作关

规则:每组前放一个大肚小口的玻璃瓶,瓶中放与小组同学同等数目的带线塑料球,比一比,哪组同学以最快的速度全部取完,配合最好的组可过关。

2、创造关

规则:每组用相同的材料:废报纸、可乐瓶、纤维绳、鞋盒等设计、制作手工,看谁完成的又快又好。

3、友谊关

规则:快速设计一个小剧本,表现男、女同学可以在生活上、学习上如何取长补短、相互合作的主题,然后表演出来。巧妙设计、表演真实者获胜。

4、指挥关

规则:知识抢答,没回答一个问题得一分。题目老师可自行设计。

5、演讲关:

规则:每组派一名学生代表演讲,男生演讲题目可选“假如我是女生”或“做女孩的十大优势”,女生演讲题目可选“假如我是男生”或“做男孩的十大优势”。掌声热烈者获胜。

三、评选“有情天使”

1、谈闯关时的合作体会。评选最佳组合奖。

2、评选出平时在班级生活中乐于助人、团结同学的“友情天使”。

第三课健康生活每一天

第一课时“1”和“0”的启示

时间:年月日星期总第节

活动目标:

1、了解吸烟、酗酒、迷恋游戏机、沉迷电视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2、懂的健康的重要意义,拥有了健康,才有可能拥有智慧、财富、知识等,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无从谈起。

活动过程:

一、召开讨论会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财富、智慧、健康、友谊、知识的重要性。讨论这五者谁放在“1”的数位上更合适。教师积极加以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拥有健康才有可能拥有智慧、财富、知识等,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无从谈起。

二、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1、让学生说看课本15页内容。让学生看课本上介绍的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2、让学生说在生活中还有那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3、向学生说小知识: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人的身体健康的报告,使学生认识到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习性对人身体的危害性。

4、让学生说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危害性。

5、向学生介绍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危害性。如:吸烟对人的呼吸系统有害,会引起人咳嗽,呼吸道感染等症,长时间抽烟还有可能会引起癌变。喝酒对人的肝脾等消化系统有害,会引起肝脾肿大,各种消化道炎症,经常喝酒者还会引发其它疾病,及有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

6、生讲解小孩多吃西餐容易患哮喘。中国人的膳食结构主要以植

物性食物为主,如果多次西餐,改变了孩子的生活方式,多吃西餐对呼吸系统不好,容易引起哮喘。

7、学生说明多看电视的危害性。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易超过两小时,看电视时间过长不仅对眼睛有坏处,新西兰一项研究表明,而儿童时多看电视,26岁以后,其体重、胆固醇回避年轻时看电视少者高,心血管也送医产生疾病。

8、学生看课本烟和酒的对话。引导学生认识到烟和酒的危害性。

三、召开告别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宣布会

1、每个学生都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让学生把自己的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写在小纸条上,并说明这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危害性。

2、班内让学生做宣誓。这样做,既可以帮助学生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又可以使其他同学认识到这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危害性。

第二课时拒绝罂粟花

时间:年月日星期总第节

活动目标:

了解毒品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远离毒品。

活动过程:

一、远离毒品

1、向学生介绍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大麻、可卡因、吗啡以及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其危害令人触目惊心!

2、通过让学生看课本吸毒者的惨状(吸毒者被毒品折磨得惨不忍

睹,骨瘦如柴,吸毒者的家一贫如洗、吸毒者的家人流离失所)及观看多媒体光盘吸毒者的惨状让学生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毒品是人类的杀手,沾上它,会让人一无所有。我们必须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3、向学生介绍导致少年吸毒的诱因。

(1)、无知好奇。有的人因为觉得好玩,感到比较好奇,这种东西有这么大的魅力吗,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成了瘾君子。

(2)、上当受骗。有的人上了毒贩得当,毒贩让他们吸上毒,然后让他们贩毒。

(3)、盲目追求享乐与来自同伴的不良影响。

(4)、学习生活受挫,逃避现实。

(5)、逆反心理。有的学生由于与家长闹别扭,家长不让我结识社会上的人,我偏于他们在一起。

4、通过介绍这五种诱发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在现实生活中不论遇到什么问题、什么挫折,都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犯下大错。

5、让学生看课本关于陈清的故事,让学生讨论通过这个故事对自己有什么启迪,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一定不要受别人的诱导,一定要远离毒品。

二、吸毒是违法行为

1、向学生讲解吸毒是违法行为。早在1990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通过了《关于禁毒的决定》。……向学生介绍国际禁毒日的由来。1987年6月12日至26日,在维也纳召开了由13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卖问题”部长级会议。大会结束时,与会代表一致建议,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同年召开的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每年的6月26日为“反麻醉

毒品的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

2、宪法规定,每个公民对吸毒、贩毒、制毒等违法犯罪活动,有检举揭发的义务。及时教育学生遇到吸毒、贩毒、制毒人员要积极地进行揭发

第三课时健康加油站

时间:年月日星期总第节

活动目标:

懂得健康的重要意义,初步培养积极锻炼身体、均衡营养等良好的习惯。

活动准备:

搜集名人锻炼身体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积极锻炼身体

1、向学生说明进行体育锻炼的必要性。生命在于运动,良好的体魄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获得。为了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保证充足的学习经历,我们每天必须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2、向学生说明进行体育锻炼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3、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坚持进行体育锻炼。

4、小组推选代表怎样坚持进行体育锻炼。

5、向学生介绍名人毛泽东进行体育锻炼的故事。体育锻炼是毛泽东喜欢的休闲方式。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中,他最喜欢游泳。每次外出巡

视,她总是抽空到江河或水库劈波斩浪一番,北戴河、长江、珠江、钱塘江、湘江、以及韶山水库、庐山水库都留下了他搏击风浪的身姿。毛泽东1965年在三次畅游长江后,兴奋得写下了《水调歌头. 信步》“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6、让学生看课本齐白石爷爷的故事。

7、让学生说通过这两个故事自己明白了什么。积极引导学生体会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8、让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关于健康的故事。让学生说要有健康的身体除了进行体育锻炼外,还有哪些因素。积极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身体健康的因素。

二、健康情报

1、向学生介绍健康生活的八少八多。(少肉多菜、少盐多醋、少衣多浴、少糖多果、少食多嚼、少车多步、少有多眠、少愤多笑)

2、向学生讲解萝卜的重要营养价值。

3、让学生看课本“关于吃的学问”。

4、让学生说自己身边不讲卫生、不合理的习惯。

5、向学生讲解关于预防乙型肝炎的知识。(见教学光盘)

三、制定健康计划

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健康计划。可以从均衡饮食、坚持锻炼、生活有规律等方面入手。可以让爸爸妈妈做自己的监督人。

第二单元《规矩与方圆》

单元备课

本单元的总目标

1、使学生愿意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强化规则意识;

2、帮助学生认识到规则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3、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生活处处离不开规则,懂得规则是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保证;

4、能遵守公共秩序,进一步提高自律意识;

5、让学生懂得法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初步形成知法、守法的意识;

6、让学生了解与少年儿童相关的法律,学会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本单元所体现的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1、简单了解《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初步养成守法意识;

2、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

本单元各课内在联系:

本单元三个活动主题体现了层层递进的关系:“校园红绿灯”以学校生活为主,引导学生通过游戏规则和学校纪律,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懂得规则就是通过约束我们的行为,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社会生活有规则”是在前面活动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将存在规则的范畴扩展到更广阔的社会领域,帮助学生理解社会规则的意义;最后通过“法律保护你我他”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特殊规则——法律,认识法律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既保护每个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同时又规定每个社会成员必须要履行的法律义务,初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了解与自己有关的法律,以法律为自护的武器,以法律为行动的准绳。

本单元的课时安排:

校园红绿灯 3课时

社会生活有规则 2课时

法律保护你我他 2课时

第一课校园红绿灯

第一课时玩不成的游戏

时间:年月日星期总第节

活动目标

通过熟悉的校园生活和平时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明确的规则是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

活动准备

筷子、玉米粒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谋划策

1、读课文故事《谁来摇绳?》

2、学生谈谈读了故事后的感受,替故事中的同学出主意,让他们能接着玩下去。

3、你和同学一起玩游戏时,有没有过游戏进行不下去的情况?为什么?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教师适时引导。

教师小结:开展集体活动时,有了明确的规则,并且大家都能自觉遵守,这样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游戏中体验规则

1、教师说明游戏内容:今天我们进行一个筷子夹玉米粒的小游戏,看谁夹得又快又多。同学们想一想,比赛中要有什么游戏规则呢?

2、学生讨论自己制定游戏规则,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进行补充。

3、学生自愿上台比赛,按照游戏规则进行。

4、游戏结束,学生就比赛进行讨论:有什么问题和感想?

三、讨论交流

1、刚才在比赛中我们制定了哪些规则,如果没有这些规则我们还能玩得这么开心吗?为什么?

(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规则对于活动的重要性。)

2、实物投影出示26页三副图,学生观察,并且说说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规则?

3、想一想:跑步时除了不能踩线外还有哪些规则?如果不遵守这些规则会怎么样?

4、交流:你最喜欢看的体育竞赛是什么?它有哪些规则?说说你印象最深或认为最重要的一条规则。

5、阅读26页关于足球比赛的故事,补充有关比赛规则的趣闻。

第二课时红灯的约束与绿灯的自由

时间:年月日星期总第节

活动目标

使学生愿意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强化规则意识,并在规则面前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活动准备

调查学校制定了哪些纪律和行为规范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交流汇报

1、课前同学们通过实地到学校各处查看和回忆学校各种活动,发现了哪些校纪校规?

2、分小组交流,然后由小组长整理大家的调查所得。

3、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调查成果。

4、看27页4幅图,将空缺内容填上。

教师小结:学校处处有规则,这些规则就像校园里的“红绿灯”约束着我们的行为,提醒我们注意自己的言行。这些规则除了约束我们外,还有哪些作用?

5、学生填写28页的表格,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学校安全、文明、有序的环境缘于一系列的校纪校规。

二、认识违反规则的危害

1、看教材“校园踩踏事故”的小资料,学生谈看法。

2、教师补充相关的资料,学生讲身边发生的真实的事件。

3、交流讨论:你从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中体会到了什么?(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遵守规则才能保障安全。)

三、学《规范》,谈感受

1、多媒体出示《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快速阅读

2、交流:你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怎么看?你遵守了吗?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谈出自己的想法。

3、选择其中的几条谈谈感受,分析制定这条规则的目的,自己对这条规则的看法。如第十七条“遵守交通法规,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乱穿马路,不在公路、铁路、码头玩耍和追逐打闹。”约束的是我们的行为,目的却是为了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

4、针对班上同学遵守规则的情况,制定一份班级公约,时刻提醒大家约束自己的行为。

第三课时规则伴我成长

时间:年月日星期总第节

活动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到规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使学生愿意遵守规则、遵守纪律,成为习惯。

活动准备

学生搜集名人与规则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阅读教材故事《从小养成好习惯》

1、学生谈自己读了故事后的感想。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位大科学家与我们没有什么两样,所不同的是,他们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遵守规则。

二、“名人与规则”故事会

1、你搜集到了哪些名人遵守规则的故事?先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派代表到台前演讲,要求全班同学认真听,然后谈谈听了故事后的感受。

3、根据学生演讲情况教师补充“朱德与一根细绳”、“纪律严明的岳家军”、“学会洗耳恭听”等故事,让学生充分地谈谈自己从这些故事中体会到了什么。

4、小结:这么多的名人故事告诉我们,遵守规则是一个人品德修养高低的基本标准,是一个人事业能否成功的保证。如果我们每个人能够从小养成守规矩的习惯,行动有准则,长大后不但会成为受人尊敬的人,而且也会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三、讨论交流

1、思考讨论:你认为哪些规则对你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让你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引导每个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来谈自己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的体会,使他们认识到校纪校规促进了自己的成长。如坚持锻炼身体,认真做“两操”的规定让我们增强身体抵抗力等。

2、学生反思:你有哪些不太好的习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惯?引导学生体会到不遵守规则的坏处。

第二课社会生活有规则

第一课时无形的指挥棒

时间:年月日星期总第节

活动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生活处处离不开规则,懂得规则是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保证。

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由于不遵守规则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例子。

2、调查生活中还有哪些规则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教科书中的4幅表现不同社会生活场景的画面

讨论:同学们,看一下画面,说说他们离不开哪些规则。

1、“你心目中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它需要人们遵守哪些规则?”(小组讨论)

2、让学生谈一谈交通规则有哪些作用?结合自己知道的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而酿成悲剧的例子。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的教案

六 年 级 下 册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放大镜下的晶体 4怎样放得更大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8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我们身边的物质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5铁生锈了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地球的卫星----- 月球2月相变化 3我们来造“环形山”4日食和月食 5太阳系 6在星空中(一) 7在星空中(二) 8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垃圾的处理 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4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污水和污水处理 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 (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一一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一一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一一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这个班中,学生学习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

人教精通版五年级英语下册教案unit 1 wele to our school! lesson 2教案

Unit 1 Welcome to our school! Lesson 2 教案 【教学重点】 1.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用英语表达自己在学校的生活。 2.掌握重点单词和句型。会用英语表述各种学校建筑的作用。 -This is library. - we often borrow books from the library. 【教学难点】 1.各种介词的运用。比如borrow books from the library. have a meeting in the meeting room. 2.运用所学的句子烂熟对话。以日常交流为基础,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并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学到主动的语言,启发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1.相关学校建筑图片 2.配套的教学课件 3.游戏用的录音音乐 【教学过程】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 Greetings and free talk T:Hi, boys and girls. Glad to meet you. Let’s start our new lesson. Are you ready?

S:Yes! We are ready. 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带领了参观团参观了我们学校的图书馆,会议室。大家还记得怎么用英语表达的吗?今天我们学习let’s practice!我们一起来巩固练习一下。首先我们玩个简单的你说我答得游戏。有请两位同学上台,比如一位同学描述:我在那个地方可以借到书。或者直接比划借书的动作,由另一位同学猜出比划同学所在的地方是哪 2.介词学习 In.在…里面。in the classroom.在教室里面。 From.从…I often borrow books from the library.从图书馆借书。 3.单词学习 教师出示学校设施图片。讲解单词并说明意思。 library图书馆。Borrow books. dance room舞蹈室Dance meeting room会议室。Have meetings students’dormitory学生宿舍。 gym体育馆do exercise 4. Play a game 让同学自己挑选各种学校设施图片,并在同学面前进行展示。例如: Dance room, dance room. We dance in the room. Music room, music room, we sing songs in the room.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 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 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课前准备:放大镜、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 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课时安排:1课时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 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 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 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 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 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板书设计: 放大镜 构造:镜架、镜片(凸透——“凸透”镜) 作用:“放大”物体的图像、放大细节 用途: 教学反思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教学目标: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部教案

教科版修订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沉和浮 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 造一艘小船 5浮力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第二单元热 1热起来了 2给冷水加热 3 液体的热胀冷缩 4 空气的热胀冷缩 5金属热胀冷缩吗 6 热是怎样传递的 7 传热比赛 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1 时间在流逝 2 太阳钟 3 用水测量时间 4 我的水钟 5 机械摆钟 6 摆的研究 7 做一个钟摆 8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 昼夜交替现象 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3 证明地球在自转 4 谁先迎来黎明 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 地球在公转吗 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 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六(1)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六(2)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一班积极,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过程与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沉与浮教学设计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4、组织交流: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引导思考: 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 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推测把它们切得更小会怎样。

人教精通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31 教学设计

Lesson31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Just talk 本部分通过Gao Wei和他的同学们在操场上观看师生踢足球、打篮球、打排球的真实场景,引出要学习的目标语言They are Playing football. The girls are playing volleyball. They are playing basketball. What are you doing? We’re watching the games.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让学生能自主感知、模仿、学习和体验,并运用Let’s go and watch the games on the playground. How about the teachers? They’re playing very well.等功能语句提出建议、进行询问、表达观点,在真实语境中进行交际。 主要目标语言: They are playing football / volleyball / basketball. What are you doing? We’re watching the games. 二、课前准备 1.准备体育运动场景图画,篮球、足球、排球实物各一个,为开展游戏、竞赛、合作等学习活动提供资源。 2.准备本课书的教学挂图、听力练习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 3.准奋分别画有人物、动作、场所的图片和贴图板,奖励表现出色的学生(力求每位学生人手一张),既作为评价依据,又为学生提供游戏活动的道具(也可以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自己后好带到课堂)。 4.准备进行音频、教学课件,用于给学生创设情境,为趣味操练等活动提供依据。 三、初学步骤与建议 Step 1: Warm-up/Revision 师生共同进行头脑风暴游戏,教师将一些教材中人物正在做事情的图片(如

杭州市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部教案(共32课时)

根据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全册共32课时 学校: 姓名: 日期: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全部教案(共8课时) 1.放大镜 【教材简析】 “微小世界”单元,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指导学生认识微观世界,按照人类观察工具发展的线索,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本课是该单元的起始课,将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体验,对放大镜的构造和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教材共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使用放大镜的意义,通过两个活动进行:一是回忆科学学习中放大镜的作用,二是了解人们使用放大镜的工作范围及意义。第二部分:放大镜下的新发现。学生通过对比用放大镜和肉眼观察到底有什么不同,重点在于能看到许多肉眼看不到的细节。第三部分:放大镜的特点。这部分学生探究放大镜的特点,并能运用这两个特点去寻找生活中具有放大作用的物体或制作放大镜,同时发现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学生通过分析和探究,真正地把学到的知识联系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锻炼了思维能力。体现了"探究—思考—交流—修正—实践"的教学理念。 【学情分析】 学生对放大镜并不陌生,从三年级起放大镜就伴随着孩子们的科学学习。但是他们对人类发明放大镜的意义,以及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不一定很了解。学生知道放大镜能放大,但可能认为是放大物体,他们并不清楚放大镜的物体图像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细微之处,只是停留在放大的层面上;学生不一定知道不同放大镜放大倍数会不同,即使知道,也很可能认为放大倍数与镜面大小有关,而不是“凸度”。本课鼓励学生在带着新的问题用放大镜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同时学习和了解一些关于放大镜的简单光学知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最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6、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7、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苍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8、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9、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10、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11、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1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13、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14、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细胞)。 15、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 16、实验证明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7、(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8、生命体细胞具有(消化)(呼吸)(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功能。 19、我们还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 20、我们知道的微生物有(草履虫)(变形虫)(眼虫)(喇叭虫)(鼓藻)(船形硅藻)等。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2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组成。 22、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23、观察工具发展的流程图: 肉眼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 (五年级下册) 教 案 执教者: 执教班级: 学期: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1.火灾的预防与自救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 认识火灾,牢记火灾危害,在日常生活中正确预防火灾。 2. 正确掌握和应用火灾逃生的基本技能。 3. 掌握扑灭火灾的应对措施及基本技能。 (2)能力目标 1. 掌握制订切实可行活动方案的方法。 2. 初步学会根据课题查找、搜集、整理素材。 3. 培养发现问题、思考对策、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走向社会,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 培养的团结合作意识。 2. 培养面临危险从容应对的品质。 3. 激发关爱生命,关爱自已,关爱他人,培养社会责任感。 活动准备: (一)、选择子课题,成立活动小组 有关火灾的问题很多,你准备选择什么问题,通过什么样的活动方式开展活动实践。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并与活动内容和目的相近的同学形成小组,大家共同完成活动目标。 分组参考: 第一组:火灾的成因及预防 第二组:火灾的分类及扑灭 第三组:火场的逃生及自救 第四组:防火的宣传及救护 (二)、储备资料,准备活动器材 活动中,你需要储备必需的火灾知识,准备充实的活动器材。如:记录本、介绍信、照相机、各种调查表、灭火演习和逃生自救摸拟练习所需的各种器材。 资料导航: 资料库:消防大队档案; 书籍:《消防知识大全》; 杂志:《楚天消防》; 报刊:《中国消防报》; (三)、组员分工,制定活动计划 各小组应制订具体可行的活动计划,即团结合作又分工仔细,在小组长的带动下有目的、有

组织的活动,避免随意与盲目性,争取更大成效。 设计参考: 活动的目的: 活动的地点: 活动的方式: 活动的内容: 活动所需材料: 活动小组成员分工: 组长:XXX 资料收集员:XXX 记录员:XXX 管理员:XXX 场地器材员:XXX 安全员:XXX 活动实施 (一)、自主开展活动 1、调查访问:到学校周围,进入工厂、农村、社区、走访老人、调查民众、调查了解火灾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进行实地考察。 2、采访咨询:到消防大队进行咨询。 3、积累资料:多渠道收集资料、查阅相关书籍、档案、上网查询所需资料。 4、实践运用:查阅各种逃生资料,撰写我的收获、我的发现等心得文章,模拟火场,设置情景,练习提高,熟练掌握灭火和逃生本领。 5、探索发现:及时对收集素材进行加工整理、分析归纳、讨论、总结成活动成果,写出研究文章。 安全用电咨询灭火演练 (二)、成果展示交流 为检验活动过程,将活动推向高潮,展示活动的成果,各个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成果进行精选设计,通过编辑资料、模拟演练、开展班会等形式,向学校教师、同学、家长、社会人士做展示汇报: 参考建议: 1、火灾成因及预防汇报展示: (1)我们的调查结果: 火灾的原因统计图: (2)我的收获和体会: 根据小组的走访调查、研究,整理出成果:可以对个人提出几条忠告,也可以对存在火灾隐患的单位和家庭的提出建议,如有必要可以上书有关规划部门和消防大队,建议整治。2、火灾的分类扑灭汇报展示: (1)火灾发生时应首先: (2)正确使用灭火器: 小资料: ①电气火灾占很大比例,应加大用电安全,扑灭电气火灾应先断电作业。 ②播打119电话报警 ③发生小的火灾不要惊慌,应沉着冷静,先设法切断火源,可就近选取水、灭火器、面积较大的覆盖物等扑灭火源或控制火势,一边大声呼救。 3、火场的自救与逃生汇报展示: 通过查阅资料、实践操作、成果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 (1)火灾的现场人身受到的危害有: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注:所有的教案集都是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大洋路学校陈建秋老师(科学课教师)召集各地老师编写并整理出来的,让我们在参考这些教案时心存感激! 编写人员: 第一单元:浙江宁波奉化市居敬小学张素珊 第二单元:江苏徐州铜山茅村实验小学王芳 第三单元: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新兴学校董茂娉 第四单元: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曾小红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站前学校方靓

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1、放大镜 (1)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2) 3、放大镜下的晶体 (4) 4、怎样放得更大 (5)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7)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8)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9) 8、微小世界和我们(作为单元考核) (11)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2) 1、我们身边的物质 (12)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13)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15)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16) 5、铁生锈了 (17)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8) 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19) 8、物质变化与我们 (20) 第三单元宇宙 (21) 1、地球的卫星——月球 (21) 2、月相变化 (23) 3、我们来造“环形山” (25) 4、日食和月食 (26) 5、太阳系 (29) 6、在星空中(一) (31) 7、在星空中(二) (32) 8、探索宇宙 (34)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36) 1、一天的垃圾 (36) 2、垃圾的处理 (37) 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38) 4、分类和回收利用 (40) 5、一天的生活用水 (42)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46) 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48) 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49)

人教精通版英语5下精通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 26教学设计

精通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 26 教学设计 滨海新区汉沽中心小学英语组韩娜 教学目标: 能够听说、认读句型:Dad is writing an email. Mum is washing the clothes.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模仿、学习和体验语言,学会如何购物,在创设的真实情景中进行简单交流。 重点难点: 1.能够听、说、认读本课的目标语言。 2.能够在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这些功能语句进行交际。 教具准备: 电脑、图片、PPT课件、教材配套光盘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up 1.Teacher shows some pictures of famous person and the actions of their jobs. Eg:Yao Ming, Liu Xiang, ZhouJielun, Jacky Chen, YangLiping 2.Teacher shows a picture, then let the students talk in groups. Make sure the person’s name and job. T: Who’ s he? S1: He is Liu Xiang. He is a sportsman. T: Yes. He is from Shanghai. He is good at running. 3.What is he/ she doing?

Step 2: Presentation 1.Show shows the picture of this lesson. T: Look, do you know who she is? S: She is Lily. T: What is she doing? S: She is making a call. 2.Learn the phrases: make a call. She is making a call. 3.Write an email: Dad is writing an email. Wash the clothes: Mum is washing the clothes. Clean the room: I’ m cleaning the room. 4.Write and do the dialogue. T: Who are they? What are they doing? Ss: She is Lily. She is making a call. He is Lily’s dad. He is writing an email. She is Lily’s mum. She is washing the clothes. She is Lily. She is cleaning the room. 5.Teacher shows the short video of weekend. Let the students talk them. Step 3: Practice 1.Talk in groups. 2.Let’s chant. Step 4: Language use. Talk in groups.

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教科版

第一单元:安全教育第一课 课题:《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及各部分内容简析 本节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是对前两章以及第三章前两节内容的延续,前面内容,认识到自然灾害种类、分布、危害影响,以及人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一些自然灾害监测和人类防御灾害所做的准备,这一节就是让学生了解遭遇某些自然灾害时怎么做的问题,模拟实践非常重要。 课本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从三个方面来讲授,灾前准备——防震准备(以家庭或者个人为单位);准备是灾害中自救与互救的物质基础,是本节的重点;灾中应急——避震(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灾后救助——震后自救与互救(具体方法和实施非常重要)。震前的具体准备工作(包括物质准备和思想、技能准备)和震后救助的具体方法是本节的难点。第二部分内容同第一部分模式一样,是洪水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认识并掌握地震和洪水灾害中的逃生常识也是本节课的重点。第三部分为阅读部分,介绍了龙卷风、台风、滑坡泥石流等几种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 (二)课标要求 1.以一二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与应急措施。2.结合实际,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对突发性灾害。

1.知识目标 (1)了解家庭防震避震方案内容、应急避震措施和震后自救与互救的方法。 (2)了解防洪准备事项、洪水应急措施和洪水中的救助要点。2.能力目标 (1)通过读图,使学生掌握地震后基本的自救与互救技能。 (2)通过读图,使学生掌握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技能。 3.情感目标 (1)提高防灾意识,重视生命价值。 (2)居安思危,在特定时刻,生命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四)重点难点 1.灾害前的准备工作和灾害发生后的自救与互救工作 2.震前的具体准备工作和震后救助的具体方法 3.认识并掌握地震和洪水灾害中的逃生常识 (五)课时安排:2课时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灾害的理性认识已有一定程度,而感性认识还不足,这是一个困难;最近一段时间,世界上高等级地震多发,利用这一事实和学校近期刚举行的“突发事件紧急疏散演练”这一具体情况,克服学生感性认识不足这一困难。 三.教学方法

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 科 学 教 案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沉和浮 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 造一艘小船 5浮力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第二单元热 1热起来了 2给冷水加热 3 液体的热胀冷缩 4 空气的热胀冷缩 5金属热胀冷缩吗 6 热是怎样传递的 7 传热比赛 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1 时间在流逝 2 太阳钟 3 用水测量时间 4 我的水钟 5 机械摆钟 6 摆的研究 7 做一个钟摆 8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 昼夜交替现象 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3 证明地球在自转 4 谁先迎来黎明 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 地球在公转吗 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 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说明:若选择的是高密度的塑料块,可能会出现塑料块的大部分浸入水中,可指出只

人教精通版英语5下精通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 3 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精通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 3 教学设计 滨海新区汉沽中心小学英语组韩娜 教学目标: 能够听说、认读句型:How many …lessons do you have in a week? We have….引导学生学会用英语询问并介绍一周有几节课或者在某地有几节课的表达。 重点难点: 1.学生会用英语询问一周有几节课。 2.能够在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这些功能语句进行交际。 教具准备: 电脑、图片、PPT课件、教材配套光盘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up 1.Greetings.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S: Good morning, Mr/ Miss… T: Nice to see you again. S: Nice to see you, too! 2.Let’s chant. A: Library, library.

B: from the library. C: Borrow books,borrow books. D: Borrow book from the library. ABCD: We often borrow books from the library. A: Meetings, meetings. B: Have meetings. C: Have meetings in the meeting room. D: We often have meetings in the meeting room. ABCD: We often have meetings in the meeting room. 3.Free talk. Show some pictures, then tak about them. This is our…. We often…in the…. Step 2: Presentation 1.Let’s go on visiting Li Yan’s school. Show the picture of her school, ask some questions: Li Yan and Gao Wei showed visitors around the library and meeting room. What other places do they visit? Can you guess? 2.Learn: science lab 1)Play a short video: There are some students are doing experiments in the science class. Then ask some questions: They are doing and watching experiments. Where do they do the experiment? Ss: Science lab. T: They are having science lesson in the science lab. This is our science lab. We often have science lessons in i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