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战争哲学思考的研究

关于战争哲学思考的研究

关于战争哲学思考的研究编号: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战争哲学思考的研究研究生:徐志强院系:经济政法学院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向:哲学与管理导师:严建教授二○○三年五月

关于战争哲学思考的研究2目录内容提要………………………………………………………………………………ⅠAbstract…………………………………………………………………………………Ⅱ一、关于战争的界定——克劳塞维茨与毛泽东对战争定义的不同理解…………2(一)对战争有无历史性的见解………………………………………………………3(二)对战争形式的概括程度…………………………………………………………6(三)对战争本质的理解………………………………………………………………6二、关于战争的根源…………………………………………………………………8(一)古代的战争根源观………………………………………………………………8(二)近现代西方的战争起源观………………………………………………………10(三)历史唯物主义的战争根源观……………………………………………………12三、关于如何看待战争………………………………………………………………15(一)战争的历史地位…………………………………………………………………151、革命暴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62、暴力是建立和维持一切国家的重要手段…………………………………163、暴力在一定条件下是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17(二)战争的性质………………………………………………………………………17(三)对待战争的态度…………………………………………………………………21四、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战争的消灭………………………………………22(一)战争与政治的关系………………………………………………………………221、中国古代思想家对战争与政治关系的思考………………………………222、克劳塞维茨的战争与政治关系理论………………………………………233、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政治关系的思想…………………………………24(二)战争与经济的关系………………………………………………………………26(三)战争的消灭………………………………………………………………………27五、战争与现时代……………………………………………………………………27(一)战争与和平的关系………………………………………………………………271、

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272、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29(二)核武器时代的战争………………………………………………………………29(三)战争与当代中国…………………………………………………………………321、今日中国所处的国际大环境………………………………………………322、避免卷入战争是中国最高的国家利益……………………………………333、搞好国防教育,唤起民众的忧患意识……………………………………34注释及主要参考书目…………………………………………………………………35后记……………………………………………………………………………………38

关于战争哲学思考的研究3内容提要战争是个古老而现实的话题,它给人类造成的物质损失和精神创伤是巨大的。从古至今,人们对战争问题的研究从未停息过,但尚无系统的战争哲学出现。我们期待战争哲学的诞生,因为认识战争也是认识人类自身的重要部分,但这很可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和许多人的努力。本文的目的在于整理前人对战争哲学的思考,力图对其中有代表性的、影响教大的观点作出客观的陈述和分析。文章共有五个部分:一、战争的界定。通过比较毛泽东与克劳塞维茨的战争定义,界定战争的适用范围,战争是竞争的一种形式,战争的界定把战争与人类社会众多矛盾的对立性表现区分开来。界定战争是研究战争问题的前提。二、战争的根源。为什么人类会兵戎相见,对此问题的回答便涉及到战争根源这一战争哲学的核心问题。文章评介了古人的天命论、在西方一直占有主导地位的人性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学说,从多个视角介绍了前人对此问题的回答。三、如何看待战争。战争固然有其破坏性的一面,然而这并不是战争唯一的功能,思想家们对待战争的态度也不尽一致。评价战争的功过是非是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战争的性质是决定我们对待战争态度的关键所在。四、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对这一问题的论证最为科学。这一部分全面介绍了历史唯物主义者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五、战争与和平的关系。历史上战争与和平的交替发生,二者的关系是辨证的,在全球化背景下,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核武器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武器,它的出现使战争与人类文明的存续息息相关。核武器的出现引起人们对战争与政治、经济关系的重新思考。中国历史上曾经战乱频仍。国人的共识是经济建设需要长期的和平环境。冷战后中国却面

临卷入局部战争的危险,需要中国谨慎应对。

关于战争哲学思考的研究4AbstractWar is an old and actual topic.It has caused us enormous losses notonly in goods and materials but in consciousness.From time immemorial,mankind has never stopped to study it.but it has not systemic warphilosophy.we expect the emergence of the war philosophy,through it wecould realize ourselves.the purpose of the theme is sort out the data aboutwar philosophy and try to introduce and to analyses it’s influential thoughtsThis theme consists of five sections:1.The delimitation of war.through compare Maozedong’s definitionabout war with Clausiwtz’s,delimit the limits of war for distinguish manyother social constractions between war.it is a premise when we study war.2.The origin of war.why mankind slaughter each other?The questionrelate to the origin of war.It is the core question of war philosophy.thetheme introduce and analysis the ancients’position,western’s opinion andhistorical materialism’s view of point,examine the matter from variousangles.3.How to treat war.As all of us know,war has it’s bad side,however,it’snot the whole.the nature of war is the key to the question.4.The relation between war and politics,economy.Historical materialism’stheory is a scientism system,this section give us a complete introduction.5.The relation between war and peace.War and peace always happenedin turn,under the globalization circumstance,peace and development is themain moledy of our time.Not like other weapons,nuclear weapon relate thefate of mankind,the emergence of it caused many theorical debate.

关于战争哲学思考的研究1关于战争哲学思考的研究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战争史,战争意味着杀伤与破坏。人类历史上到底发生过多少次战争,这些战争又造成了多少生命财产损失,已难以数计。据国外一些历史学家估计,自公元前3600年至上世纪60年代,共发生战争14531次,36.4亿人死于战火,破坏的物质财富折价相当于环绕地球一周的一条宽150公里、厚10米的金带。上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更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第一次世界大战延续了四年,30余国被卷入战争,共有3000余万人伤亡。第二次世界大战延续时间更长,有60多个国家参战,5000余万人被杀.[1]从拳脚棍棒到弓箭大刀,再到飞机坦克,直到今天的原子武器、生物武器、化学武器的出现,使得战争与人类文明的存续息息相关。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学家卡尔.多伊奇说:“如果人类文明在未来30年横遭扼杀的话,那么,凶手不是饥荒,也不是瘟疫,……,我们能够战胜饥荒和瘟疫,却无法对付我们自己铸造的武器的威力和我们作为民族国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2]“为了和平,我们准备战争。”这是古希腊军事家的名言。套用一下:为了和平,我

们研究战争。从古至今,人们对战争问题的研究从未停息过。在血与火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在起作用?人类相残有无终止之日?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如何?战争与和平是何种关系?如此追问,便是一种哲学——战争哲学。如同其他哲学问题一样,战争哲学也是众说纷纭,观点各异。但又和其他提供精神家园的诸多哲学问题不同,这是一个不能引起闲情逸致的沉重话题。一部战争史浸透了多少血与泪。叔本华说,人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所以痛苦是人生不可逃避的渊薮。[3]那么,战争也是人类不可逃避的渊薮吗?人世间有很多无法回避的残酷的客观现实,战争就是如此。本文拟就此问题发一点粗浅的议论,作一点资料整理。文章各部分间并无形式上的紧密联系。每部分各针对战争哲学中的某一问题,力图整理出对这一问题有较大影响的思想家观点间的异同,分析产生这种异同的深层背景,便于读者理顺纷繁的战争哲学观,更好地理解前人有关战争哲学问题的理论成果,有利于我们做进一步的探究。

关于战争哲学思考的研究2一、关于战争的界定——克劳塞维茨与毛泽东对战争定义的不同理解研究战争首的问题是给战争下一个定义。每个人所理解的战争并不一致,分歧往往也由此产生。实际上,这个问题长久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战争的定义不能仅仅描绘战争的外在表现形式,如果这样做就难以经受时间的考验,因为战争的外在表现形式如同生产工具一样随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变化;也不能将战争的范围无限扩大,如将日常人际冲突、经济科技竞争及不同文明间的碰撞、交融统统归为战争。定义应反映本质性的东西。就战争的定义而言,至少要涉及以下五个问题:一是战争能否被人们认识;二是战争与竞争的关系;三是战争有无历史性;四是战争的目的;五是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里首先给战争下了一个直观的定义,他说战争就是搏斗,是放大了的搏斗,进而论证说:“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4]“暴力是手段,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敌人是目的。”[5]克劳塞维茨最著名的关于战争的论述是战争与政治关系的观点,他认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因为政治意图是目的,战争是手段,没有目的的手段永远是不可想象的”[6]“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把战争看作是独立的东西,而应该把它看作是政治的工具,只有从这种观点出发,才有可能对它有深刻的理解。”[7]克劳塞维茨理解的战争既有形式上的描述又有实质性的分析,他的战争定义可归纳为:(1)战争

是一种群体间的暴力行为;(2)这种暴力行为的产生有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战争是政治的工具;(3)进行战争需要有经济实力作后盾。克劳塞维茨回避了战争根源这一战争“本体论”的问题。另外,对战争规律的可知性问题,克劳塞维茨基本持肯定的态度。《战争论》这部著作本身就是来总结战争规律的。需要指出的是,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规律的可知性问题上的态度有时并不是那么坚定:一方面,他认为战争是一种政治行为,看到其背后的政治原因,人们可以对战争有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他又认为战争具有某种神秘的、不为人意志和能力所能揭示的因素。这种观点在《战争论》中多次出现:“战争无论就其客观性质来看,还是就其主观性质来看,都近似赌博。”[8]“战争还是一个奇怪的三位一体,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战争要素原有的暴烈性,即仇恨感和敌忾心,这些都可看作是盲目的自然冲动;二是概然性和偶然性的活动,使战争成为一种自

关于战争哲学思考的研究3由的精神活动;……。”[9]“虽然人的理智总是喜欢追求明确和肯定,可是人的感情却往往向往不肯定。人的感情不愿跟随理智走那条哲学探索和逻辑的狭窄小道,因为沿着这条小道它会几乎不知不觉地进入陌生的境界,原来熟悉的一切就仿佛离它很远了,它宁愿和想象力一起逗留在偶然性和幸运的王国里。”[10]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是一部里程碑似的不朽之作,在西方被奉为军事理论的圭臬。其中对战争与政治关系的论述更是具有理论上的突破性,对历史唯物主义战争观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克劳塞维茨没有停留在战争的外在形式上去理解战争,正是在这一点上他超越了前人。战争的表现形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美国在科索沃战争中实现了零伤亡,未来的高科技战争的形式是否还表现为传统的血与火的画面,值得商榷。但不管战争形式如何改变,战争都将是政治的继续。选择比较克劳塞维茨与毛泽东的战争定义是因为他们具有代表性。克劳塞维茨是西方军事理论的集大成者,而毛泽东是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更重要的是,在毛泽东的身上,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中国丰富的军事理论成果。两人的定义既有历史的继承性和相通之处,又体现出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视角。再来看毛泽东给出的定义:“战争——从私有制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11]毛泽东的定义与克劳塞维

茨的定义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是基于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的差异。毛泽东是深受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影响的中国共产党人,而克劳塞维茨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军事史学家,在哲学上深受黑格尔的影响。这就决定了他不了解或不愿去追问政治的阶级本质,不了解政治背后的经济决定因素。具体而言,两人的战争定义有以下几点不同:(一)对战争有无历史性的见解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它至少又涉及到两个问题:战争始于何时,原始社会是否有战争?战争有无终止之日,战争是否是特定历史阶段的现象?对于战争源于何时的问题,克劳塞维茨在界定战争时并无明确判断,这是他的战争定义的不完备处之一,但综观整部《战争论》,克劳塞维茨倾向于在西方有较大影响的人性论。不独在西方,中国的人性论也古已有之,运用到战争理论上的也

关于战争哲学思考的研究4不少,如中国古代典籍《吕氏春秋》就持这种观点。“兵之所自来者上矣,与始民俱。”“荡兵”这句话是说,战争很早就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它是与人类的出现一快产生的。文中举例说,黄帝和炎帝就曾用过水攻火攻,共工氏就曾多次发起战端,五帝也曾相互争斗过,在蚩尤之前人们就曾用木棒打过仗,蚩尤不过是改进了器械,而非制造了兵器。这种争斗,源于人的天性——“威”和“力”。战争既然来自人的天性,那么“争斗之所自来者久矣,不可禁,不可止。故古之圣王有义兵,而无有偃兵。”[12]我们这里所说的人性论是指其中的性恶论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战争与人类社会同在,强调战争的根源在于人性中固有的私欲,而这种人性是无法改变的。因此,战争也将伴随人类始终。人性论的观点至今还屡屡出现在西方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家的著作中,比较著名的如汉斯.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莱因霍尔德.尼布尔的《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13]人性论的观点既然得出战争是人性恶中不可避免的现象的结论,便不承认战争有阶段性,不承认战争有终止之日。克劳塞维茨对战争有无历史性的态度颇象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变法的理论依据。法家认为战争不是从来就有的。商鞅说,在古时代“昊英之世,”“人民少而木、兽多;”所以人只是“伐木杀兽”,就可以维持生活。到了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这是描述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时的情形。而这个时代之后,“神农即没,以强凌弱,以众暴寡。”这就是有阶级对立的社会了。“以强凌弱”就是一个部落之内的阶级斗争,“以众暴寡”就是部落之间的斗

争。在这种情况下,“故黄帝为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匹配之合,内行刀锯外用甲兵。”[14]这就是说,需要建立等级秩序和国家机器,以暴力进行统治,对内用刑罚,对外用战争。与之相应的观点是承认战争的阶段性,认为战争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存在,又会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消亡。如人性论中的性善论者认为战争是人类愚昧无知的产物,客观环境造就了人类,如果人类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健全的客观环境中,人类就不会去发动战争。这种理想主义的人性本善的观点既缺乏说服力,又不断被无情的现实否定。毛泽东也认定战争具有历史性,但他不是从人性观点出发,而是从经济的观点,更本质地说,是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毛泽东观点的直接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因此,有必要先介绍一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在马、恩的著作中,曾讲到过没有阶级的原始社会时期

关于战争哲学思考的研究5的战争,“古代部落对部落的战争,已经开始蜕变为在陆上和海上为攫夺家畜、奴隶和财富而不断进行的抢劫,变成一种正常的营生。”[15]这里的“部落对部落的战争。”显然是指原始社会的战争行为。但这并不是说,马、恩认为战争开始于原始社会。马、恩认为原始社会的暴力冲突的动因是报复、血亲复仇或争夺地盘等,这种暴力冲突没有阶级对抗的性质,不是由专门的武装力量执行的,其目的也不是为了剥削压迫他人,因此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战争,仅仅是直接为了部落生存的需要,是一种类似动物间求生存的争斗,而没有更多的政治、经济意义。马、恩认为战争不是人类社会一产生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的落后生产力条件下,没有剩余物质可供掠夺,“没有统治和奴役的余地。”[16]“部落和氏族分为不同的阶级也是不可能的。”[17]到了原始社会后期,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的劳动力能够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必需的产品。这时候,“吸收新的劳动力成为人们向往的事情了。”[18]俘虏不再象以往那样被吃掉或杀掉,而是“战争提供了新的劳动力:俘虏变成了奴隶。”[19]“邻人的财富刺激了各民族的贪欲,在这些民族中,获取财富成为最重要的生活目的之一。”[20]马恩的以上论述可以归结为:战争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剩余产品和私有制的产物;战争的起始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说它是一个逐步的过程,是因为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本身就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而战争就是与这一过程相伴产生的,按照马、恩的分析,理解战争始于何时的关

键是要动态地看待历史,即不要把战争视为在某一时间点开始发生,而要视为一个缓慢的过程。原始人最初协同作战的主要动因是血亲复仇,生产力的发展使这种血亲复仇逐渐渗入经济因素,同部落中某些人的占有欲连在了一起,最终演变为不同部落间的经济利益之争,这便是战争了。按照马恩的观点,在原始人发生冲突时,判定是否战争行为的关键是看冲突的背后是否有某种制度性或经济性的原因。在当时,如何处理战俘是一个标志,将战俘作为奴隶是生产力发展、阶级社会出现的体现,其制度性、经济性背景是显而易见的。在毛泽东之前,列宁也对战争下过定义:“战争就是通过暴力执行交战国的统治阶级早在战前就已经执行的那一种政策。和约也是那一种政策的继续,它记下军事行动所造成的敌对力量之间的一些变化。战争本身并不改变战争前政策发展的方向,只是加速这一发展。”[21]毛泽东在继承马列主义的基础上,明确指出战争具有历史性,始于私有制的产

关于战争哲学思考的研究6生,是人类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毛泽东排除了私有制以前的暴力冲突属于战争的说法,也否定了战争与人类永恒相伴的观点。是否明确承认战争的历史性是克劳塞维茨与毛泽东战争观的一大区别。(二)对战争形式的概括克劳塞维茨将战争视为放大了的搏斗,这固然是因为他想给人以直观的解释。但给战争形式以概括也确实不易。反观毛泽东的战争定义,在概括战争形式方面有较高的哲学水准,毛泽东认为战争是社会矛盾的最高斗争形式,所谓“最高”就是在其它一切斗争形式无法达到目的时,在其它“温和”方法不能奏效之后的手段。只有当社会矛盾尖锐到一定程度,而其他一切斗争形式又无法化解这种矛盾时,才会采取战争这种极端手段。毛泽东没有用老套的“武装斗争”“军事冲突”“暴力”等名词。以往的战争史表明,残酷性、破坏性确是战争的固有特点,但是否一定表现为武装斗争,两军交锋,一定表现为流血死人,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观念也将有所修正。目前美国把其对全球的反恐行动也列为战争,恐怖组织就不同于一般的军事集团。美国的这种提法目前还未被广泛接受,但传统观念之不足已初露端倪。毛泽东在阐明战争是社会矛盾斗争的最高形式时,在对阶级社会里进行战争的集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得出结论,认为引发战争的矛盾共有四种类型,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的斗争。无论是古今中外,无论战争的次数多少、规模大小

,时间长短,归结起来,都无外乎这四种类型。可以说,毛泽东在对战争形式概括性方面要比克劳塞维茨更有高度,也更明确具体。(三)对战争本质的理解战争定义最要紧的是揭示战争的本质,如果这一点做得不够或表达不明确,就会大大损害其定义的科学性。毛泽东和克劳塞维茨都对战争的实质有明确的回答,两人都能透过战争的形式看到决定战争的背后原因——政治。不同的是,克劳塞维茨不谈政治背后的经济根源。只把经济因素视为保障战争胜利的物质条件。而毛泽东更注重的是经济根源,认为战争的起因是阶级矛盾。列宁认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

关于战争哲学思考的研究7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22]这也是毛泽东所言阶级的含义,很显然,这是一个经济范畴。毛泽东不否认战争是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但阶级之间争夺政治权力的斗争,其落脚点是为了经济利益,因此,战争的实质也是阶级间的经济利益之争。战争背后的决定因素是政治还是经济便是毛泽东与克劳塞维茨对战争本质理解的显著不同之处。另外,在战争规律可否被认识的问题上,毛泽东和克劳塞维茨的立场是很接近的。即都持一种肯定的态度,并在这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前文所提到的,克劳塞维茨对战争偶然性的种种说法,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战争胜负的客观条件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关系的一种描述,用我国古代军事家孙武的话说,就是“胜可知而不可为”。[23]这种说法也许还要更多的论证,但可以肯定的是《战争论》本身就是研究战争规律的经典作品,作者本人承认战争规律可知性的立场是很明显的。毛泽东对战争可知性的立场是非常明确的,他还强调研究战争规律的重要性,“战争的规律——这是任何指导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不能不解决的问题”。[24]“军事的规律,和其他事物的规律一样,是客观实际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25]以上比较了两位军事家战争定义的异同,可以看出,毛泽东的战争定义较克劳塞维茨的战争定义更完善、更明确,概括性也更强。这种差异可以归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两人的人生经历、文化背景、社会地位及世界观的不同,这一点是两人某些观点不同的主要原因;二是两人

时代有先后,后来者可以吸收前人的成果并加以提高,这一点是毛泽东的定义在某些方面更完善、更有概括性的主要原因。在此,还有必要谈一下战争与竞争的关系,这关系到前文讨论的战争有无历史性的问题。我们不能把竞争等同于战争,竞争是比战争外延更大的概念。竞争是宇宙间普遍的现象,可将其视为矛盾对立性的体现。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生物界的进化规律,也可看作是一种竞争。就人类社会而言,竞争是两个或多个利益不同的主体间的矛盾所引发的斗争。这种斗争的内容、方式是非常广泛的,其中大多数矛盾都不是用战争的方式去解决的。实际上,竞争是人类社会永远存在的现象,植物界、动物界乃至人类社会永远不可能消除竞争,但是否永远以极端的战争形式表现出来,则有各种不同的观点。这里要强调的是,不要把战争的概念空泛化,即把一切矛盾、竞争的存在都视为战争或战争会永远存在的理由。《吕氏春秋》有一篇文

关于战争哲学思考的研究8章就犯了这个错误,文中说:“察兵之微。在心而未发,兵也。疾视,兵也。作色,兵也。傲言,兵也。援推,兵也。连反,兵也。侈斗,兵也。三军攻战,兵也。此八者皆兵也,微巨之争也。”[26]这段话是说,战争的范围很广,在一个人的心里边对于别人有忿恨,虽然还未有表露出来,那就是战争。向别人瞪眼,这就是战争。忿恨表现为颜色或言辞,这都是战争。向别人推搡,是战争。打群架,是战争。军队正式打仗,这也是战争。以上八者都是战争,只不过大小程度不同而已。由此论证下去,自然是无法“偃兵”。(停止战争)二、关于战争的根源在讨论过战争定义之后,便可深入探究战争哲学的最核心问题——战争的根源。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难题。为了不显得过于繁杂,这里要先分别古代、近现代和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起源观逐一介绍和分析。当然,这种分类也有不足之处,如古人的战争起源观中,既有唯心主义思想,又有非唯心主义思想。近现代战争观更是庞杂,很难用几句话概括出来,人性论是其中最为基本的思想。这种勉强的分类可以理出各时期的主要思想观点,避免过于杂乱且给人一个人类认识战争根源的大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些思想被逐渐摈弃了,有些得到补充完善,还有的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一)古代的战争根源观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在古代,人们通常用“神”——一种超现实的理论来解释现实世界。古人对天神的崇拜反映到战争问题上,就是一种对战争的迷信思想,认为战争的发生、战争的胜败皆受命于天。古人把战争看作神秘莫测

的力量所主宰的事物,战争是天或神对人的惩罚。据我国古代典籍《尚书》记载:伊尹辅佐成汤伐夏桀,写了一个“战争动员令”,名曰《汤誓》,其中有言:“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27]这些话体现出一种思想:战争是上天的意志。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把天视为战争的主宰,还用占卜来预测战争的胜败,而占卜体现的就是一种神或天的启示,如公元前706年楚、隋之战,隋侯欲追楚师,隋季梁说:“天方援楚,楚之赢,其诱我也,君何急焉。”[28]《左传》记载,公元前645年,秦穆公准备伐晋,先让人占卜,得吉,于是立即举兵攻晋。晋侯得知秦兵

关于战争哲学思考的研究9来攻,也占卜,得吉,秦晋于是大战于韩原。秦穆姬听到秦晋战争,沉痛地说:“上天降灾,使我两君匪以玉帛相见,而兴以戎。”[29]意思是说,秦晋之战是上天降下的灾祸,上天的这种旨意,使秦晋两国不能和好,只能兵戎相见。楚汉相争,项羽败于垓下,逃至乌江自刎时叹曰:“非战之罪也,此天亡我也。”[30]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把战争神化、笃信天意的思想一直很有影响。古希腊和罗马时代的西方人认为一切大事,包括战争的发生及胜败都受神的支配,由神来安排。因此,人们在制定作战计划时、在出征前都要祭神、求神。作战时也要举着保护神的旗帜,以补神威。在欧洲中世纪,罢黜百家,独尊基督教,原罪之说被用来解释人类所受的一切苦难:“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31]于是,战争的起源也在于赎罪、或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同这些“神主宰论”同时并存于古代的。还有许多思想家试图在“人”的世界中寻求战争根源。中国古代的军事战争思想极为丰富,除了古代人类共有的迷信思想外,尚有很多颇有“现代”意义的思想。如儒家典籍里浓厚的理想主义成分。他们把黄帝、尧、舜、禹的时代描绘成没有战争的理想大同世界。面对春秋时代无休止的战争,孔子讲德政、讲礼治,希望有一个权威的管理者(周天子),认为当时天下无道的根源是由于“礼乐征伐由诸侯出。”[32]孟子倡王道,反霸道,主张法先王,以为这样就可以止息战争。孟子还深信人有善的本性,经过教化,“人皆可以为尧舜。”[3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颇有影响的一个国际关系的理想主义学派就是以性善论为其哲学基础。[34]中国古代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在解释战争起源时说,历史上曾有过一个“不争”的阶段,“民争”是后来人口增多而财货匮乏引起的。换句话说,

战争的根源在于人口过多,《韩非子。五蠹》中说:“上古竟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他认为,上古时大自然给当时不多的人口提供了充足的衣食,人民用不着去争夺。但后来人口大量繁殖,“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35]“民争”达到了世乱的程度,战争于是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事了。韩非的思想在现代西方也有所体现,不知马尔萨斯写作《人口论》前是否拜读过韩非的文章,二人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在古代,东方或是西方的许多关于战争根源的论述有一个大致的共性:把战争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归因于天意。这种神化的战争观反映了当时社会历史的状况以

关于战争哲学思考的研究10及当时人类文明的程度,归根到底,是由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二)近现代西方的战争起源观在近代,对战争的关注随着战争破坏性的增大而增多,这一时期西方学者建树颇多,西方军事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国际关系学者甚至自然科学家都参与探讨,他们对战争根源的理解也受这一时期哲学方法论的影响,形而上学的色彩较浓,各家都从本专业、本领域的狭窄视野出发,作出许多花样新颖的解释,而其中最具影响的当属人性论。人性论实际上是现代西方解释战争起源的重要哲学渊源。人性论者大都以人性来解释许多个人行为或社会现象,将人性视为人所固有的、本质的、普遍永恒的特征。由人性论出发又可大致分为两派:一曰理想主义,二曰现实主义。二者都将战争的根源归为人性。不同之处主要是双方对人性是“善”还是“恶”的看法不同,对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的看法不同,并由此得出相对立的结论。现实主义的观点也受到宗教“原罪”说的影响,“原罪”便意味着人有先天注定的缺憾,战争便是这种缺憾的某种结果。现实主义更大的影响来自于马基雅弗利、霍布斯、洛克等人对“自然状态”的分析描述。现实主义认为人性是恶的,人性恶的本性不可改变,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总是要追求权力。人与人之间总是在争权夺利,无信任可言。由此出发,他们认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自然状态下以丛林法则为特征的冲突关系。这种关系是由人的自私自利的本性决定的。而作为人的集合体,国家间的关系也同样具有这些特点。国家间为追求自私的利益,总是追求更大的权力。[36]著名国际关系理论家尼布尔指出,爱是宗教的战略,而实用主义是社会的战略。正因为我们是人,不是上帝,所以人的行为中总是有

罪恶的,我们没有能力逃脱自私自利和罪恶。因此,“所有的生命都是一种权利的表现。”[37]现实主义者认为人与人之间总是在争权夺利,无信任可言,国家之间也同样如此,因此,国家之间的冲突乃至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理想主义关于人性的思想主要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类完美主义,理想主义认为人性的善恶不是命定的,而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在教育的诱导下,舆论的正确引导和监督下,在健全的客观环境中,人类就不会去发动战争。理想主义相信人类总是不断向前进步并有能力克服自身的缺陷,并由此得出以下结论:战争的根源不能归罪于人的罪恶;战争的出现也不是人性的必然产物。英国国际关系学家洛斯.迪金森说过:“战争不是人性注定的产物,它是那种人性放在某种环境下的结果。”[38]

关于战争哲学思考的研究11科学的不断进步并没有动摇西方学者对人性论的执着,而是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论证材料。康拉德.洛伦兹有一著作,书名叫《论侵略》(1962年版),书中应用了进化论的观点,洛伦兹认为:人具有侵略本能,它是天生的,是进化的产物,是功能性的。他进一步解释说,兔子遇险则逃跑,但自己却要窝里斗。狼之间的相斗具有侵略性,却不杀死对手,原因是狼一方面有侵略本能,另一方面也进化出制约机制即姑息的态势。霍布斯说过:“人斗人就象狼”。洛伦兹却说:“不然,问题是人还不够格象狼。”因为狼已进化出制约机制,即胜而不杀死对手,败了就伸出脖子让对手咬,表示接受优胜劣败,换取生命,而人不同:胜者要杀死对手,败者不服输,尚未进化出制约机制。[39]人能不能进化出如此“绝妙”的制约机制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正是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所希望的。除人性论外,还有一些颇有影响的有关战争根源的理论,如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孤立主义情绪正浓,不愿卷入欧洲的纷争。与之适应,便产生了战争“阴谋论”(或曰“恶魔论”)这种理论说,战争是一群为了谋取私利的阴谋分子发动的,这些人是贩卖死人的商贩,即华尔街的银行家和军火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们同协约国勾结,阴谋把美国拖入战争。[40]相信这种理论的人只看到银行家和军火商发了大财。但少数挑动战争的人何以能影响美国的参战决策?这又不能不涉及到美国的帝国主义制度。当代西方的一些学者也曾试图用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来研究战争根源问题,比较著名的要算是美国的肯尼斯.华尔兹。他是一位崇敬马列主义的著名国际关系理论家。华尔兹著作颇丰,1959年出版的华尔兹的代表

作《人、国家与战争》一书围绕战争根源这一核心问题,提出了著名的关于战争根源的三个概念:人的本性和行为;国家内部结构问题;国际无政府状态的存在。华尔兹指出,当今世界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要找出战争的根源,然后有的放矢地加以医治,他开出的药方是:a、战争与人的本性密切相关,战争源于人的自私、愚蠢和误导的冲动,只有改变人的私念、恶性和权欲。才能避免战争,所以“恶是根源,爱是药方。”b、国家的内部结构是了解战争与和平的关键。华尔兹认为国家的弊病导致了国家之间的战争。因此,要防止战争就必须从改造国家着手,在这方面,他认为马列主义关于改造私有制、变革国家制度的思想是可取的。C、战争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没有可以防止它的东西。华尔兹主张成立国际政府,在这一目标实现之前,应尽力维持均势。[41]华尔兹

关于战争哲学思考的研究12从人性、国家结构上寻求战争根源并提出针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特别是他关于国家结构的分析有独到的创见。在西方有很大的影响。其他的西方战争根源论还有“地缘政治学战争论”认为战争是由地理因素决定的;“马尔萨斯战争论”认为战争根源于人口的增殖;“战争种族论”认为战争源于种族的差别。一些西方病理学家还试图将战争与和平问题进行病例似的临床分析。在他们看来:疾病可能引发战争。普遍的健康、休憩和营养不足可能促进好斗精神。决策人物的心理失衡可能促使他们倾向于暴力。据他们说,德国当年发动侵略就是这个原因,希特勒得了一种病:神经过敏引起的偏执残忍、中枢神经分裂。[42]对于事关人类存亡的战争问题,病理学家的理论如隔靴搔痒,无济于事。正是由于无数人的思考、探索和实践,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并进而成为指导我们的正确理论。研究理论不可以脱离历史。恩格斯说“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个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且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43]事实上,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的战争理论,都包含着许多真知灼见,都是人类认识真理过程中的一步。有些理论,深究下去便涉及到问题的本质;更多的理论,则为我们提供了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三)历史唯物主义的战争根源观与以上形形色色的战争观不同,历史唯物主义对战争根源作出了历史的、阶级的、社会的全面客观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后,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考察战争问题,研究战争的起源,认为战争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不仅同一定的社

会政治斗争相联系,而且同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相联系。战争不是从来就有的。只有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才产生战争这种社会形态。马、恩特别注意从生产力的角度来分析战争的产生根源,认为在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界对人的压迫胜于一切。原始人的劳动只能维持自身生存,没有剩余产品供剥削,也没有剩余产品供掠夺。不存在战争产生的基础。到了原始社会后期,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特别是金属工具的出现,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但随后出现了两次社会大分工,首先是游牧部落从其余野蛮人群中分了出来;其次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这样,野蛮人除了会驯养牲畜以外,还会种植谷物和水果,随着社会的分工,生产力的发展,交换的频繁进行,私有财产和私有者

关于战争哲学思考的研究13就产生了。最初的交换通常是由氏族首领代表氏族来进行的。用来作交换和交换所得的东西都是公有财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财产的增多,氏族首领就把他们经手交换的公共财产据为己有,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来支配了,而氏族成员也就逐渐习惯并承认他们这种权力。这样,氏族首领就因逐渐占有了较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而成为私有者了。正如恩格斯指出的:两次社会大分工产生了社会大分裂。分裂为两个阶级:主人和奴隶、剥削者与被剥削者。正是由于生产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使人的劳动能够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必需的产品。同时,这也增加了氏族、家庭公社或个体家庭的每个成员所担负的每日的劳动量。”[44]在这种情况下,寻找新的劳动力就成为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那么,到哪里去寻找劳动力呢?答案是“战争提供了新的劳动力:俘虏变成了奴隶。”[45]因此,获取更多的奴隶,就成为战争的主要目标之一。当时这种为掠夺战俘而进行的战争频繁而残酷。据说殷纣王在征服东南夷人后,俘获了几十万夷人作奴隶;周灭殷后,就把黄河流域的殷遗民变成奴隶;罗马独裁者凯撒在战争中掠夺的奴隶达百万之众。直到近代欧洲殖民者还从非洲大量贩运黑奴到美洲。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一方面带来武器的进步:由石器、木器和青铜器发展为铁制武器;而社会的分工,又使制造武器的技术很地提高,在部落里专门有一部分人从事武器的制造。在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下,带有掠夺性的战争,不仅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它的发生就是必然的了。可见,这时战争已经由血亲复仇演变为掠夺,即有组织地掠取对方的财产和人员,战争和贪欲

已联系在一起了。然而,这时的战争还只是人们经济活动的一部分,与政治斗争还没有必然的联系。到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商业的分离,商品交换的发展和货币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私有制的发展。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私有制——奴隶占有制。开始,这个私有制是不巩固的,奴隶因不堪忍受残酷的压迫必然反抗、逃跑,奴隶主内部也常因分配不均而引起矛盾。为了保护奴隶主的利益,维护私有制,就需要有一种特殊的形式和相应的制度。于是“国家”这种政权形式应运而生。国家为了维护私有财产和镇压奴隶的反抗以及掠夺更多的奴隶,便出现了职业的军队,成为国家机器的主要成分。职业军队的出现充分说明,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这一阶段上,战争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了。如果说私有制和阶级的产

关于战争哲学思考的研究14生为战争的产生提供了必备的前提条件,那么,氏族组织及其职能的军事化就为战争的进行提供了必备的手段。恩格斯说:“部落对部落的战争,已经开始蜕变为在陆上和海上为攫夺家畜,奴隶和财宝而不断进行的抢劫,变为一种正常的营生。”[46]这就揭示了初始战争的本质——掠夺。“为了掠夺”而进行的战争,就不仅与经济,而且与政治联系在一起,成为政治的继续,战争开始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历史现象而存在了。以“天命”、“神主宰”的古代思想家的观点出发,战争的起源神秘而无可奈何。人们只能接受、忍耐这种折磨,近代以人性论为哲学起点的战争根源观把这一问题从天上拉到人间,从神主宰转为人主宰,这自然是一大进步。科学行为主义的方法论也大量运用到战争研究上,这一方面为精确的分析提供可能,另一方面又容易把战争问题引向形而上学的歧途。同各种战争根源的理论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考察战争的根源,认为战争是阶级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的必然产物,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即阶级矛盾尖锐到一定程度而进行的暴力斗争。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按照我们的观点,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47]这一切历史冲突,在阶级社会里集中表现为“各国统治阶级和他们的臣民之间,国家和社会之间,阶级和阶级之间发生冲突,这种冲突日趋严重”,“一步步尖锐”,“以致剑拔弩张,非诉诸武力不可”,[48]于是战争便产生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立足于历史与实践,揭示了战争背后的经济根源,为后来者在实践中判断战争的性质,确定对待战争的态度,提供了依据。运用这一原理

,列宁得出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根源的著名论断。列宁深刻地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和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争夺世界权的本质,认为现代战争产生于帝国主义,帝国主义就是战争。[49]20世纪的战争史充分证明了列宁的论点,这期间帝国主义在全球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挑起无数次的战祸。与列宁同时代的威尔逊(当时任美国总统)提出了著名的“十四点”纲领,企图建立起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秩序,并针对列宁的观点,提出“资本主义就是和平”的口号,他说,专制国家是战争的根源,民主国家决不会打民主国家。[50]冷战结束后,这一论调又在西方,尤其是美国理论界、政界有所抬头,如克林顿鼓吹的“民主和平论”。[51]然而,历史和现实并不为这类说法提供佐证。历史上英国对宣布独立的美国开战,二者都是所谓的民主国家。此后,民主国家的英国联合欧洲许多封建专制国家攻打1789年革命后的

关于战争哲学思考的研究15民主国家法国。当然,说“帝国主义就是战争”只是就全局的特征所作的概括,并不意味着现代史上所有的战争都与帝国主义有关,一些民族、宗教纷争及边界争执引发的战争原因复杂,对这些战争要具体分析。三、关于战争的评价战争是客观现实,其残酷性和巨大的破坏性留给人类的创伤不仅表现在物质上,更长久地留在精神上。思想家们在对待这一问题的态度却不尽一致。大概可区分为三种态度:谴责、赞美、辩证分析。历史上,很多思想家都对战争进行过严厉的谴责,主张禁绝一切战争,老子曰:“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52]认为战争破坏生产,应该反对。但战争不因人的好恶而存亡,人类也不可能重返“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去。消除战争的呼声饱含美好的愿望,却无法改变现实世界。另一方面,对战争大力赞美的也大有人在。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战争是万物之父,也是万物之王。它使一些人成为神,使一些人成为奴隶,使一些人成为自由人”。[53]黑格尔说:“战争还具有更崇高的意义,通过战争……,这好比风的吹动防止腐臭一样,持续的平衡会使湖水发生相反的结果,正如持续的甚或永久的和平会使民族堕落。”[54]对同一事物,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态度,但这一事物是客观的,在分析研究它的时候,就必须最大可能地排除主观感情的影响。对战争而言,谴责或赞美都是不可取的,必须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战争。在看到其破坏性的同时,也承认其建设作用。这就需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作指导。(一)战争的历史地位如

前所述,在历史唯物主义创立之前,人们对战争的历史地位问题,一直没有科学的认识,仅停留在感性的态度上,许多人把战争看成是纯粹的残杀、掠夺、抢劫、破坏的手段,是绝对的坏事,杜林就认为使用暴力是“道德堕落”。恩格斯批评说:“在杜先生看来,暴力是绝对的坏事,按他的意见,第一次的暴力行动就是原罪,他的全部叙述只是叙述这一暴力行为怎样作为原罪玷污了到现在为止的全部历史,……。”[55]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既然战争是阶级间不可调和矛盾的暴力解决,那么战争的历史作用就集中表现在暴力的历史作用上。马克思对暴力的历史作用作

关于战争哲学思考的研究16出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56]恩格斯坚持了马克思的正确观点,指出:“暴力在历史中还起着另一种作用:革命的作用;暴力,用马克思的话说,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它是社会运动借以为自己开辟道路并摧毁僵化的垂死的政治形式的工具”。[57]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暴力的历史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革命暴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革命暴力是由旧的占有制度向新的占有制度转变的基本条件。就是说,当旧的生产关系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的时候,如果不用暴力打碎旧的生产关系及其相应的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力就不能继续发展,人类社会就不能前进。究其原因,就在于旧的生产关系受到拥有暴力手段的旧的国家机器的保护。“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58]因此,只有用暴力才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推翻反动阶级的腐朽统治;也才能有效地破坏旧的生产关系,从而为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排除障碍,开辟道路。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各个诸侯通过兼并战争,运用暴力摧毁了奴隶主的统治,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才使奴隶社会迅速地向封建社会过渡。在西方的资本原如始积累时期,对农民和手工业的剥夺也是赤裸裸的暴力,“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与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59]而资本的原始积累标志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由此产生……内在地包含了暴力革命必然性的肯定结论。”[60]2、暴力是建立和维持一切国家的重要手段。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表明,国家是通过暴力手段建立起来和加以维持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军队则是国家的支柱,它是与国家同时产生的。没有军队,没有暴力工具,也就没有国家。从古到今的

国家,都毫无例外地是通过暴力建立起来,并通过暴力来维持的。“在全部暴力论中,正确的仅有到目前为止,一切社会形式为了保存自己都需要暴力甚至有一部分是通过暴力建立的。这种具有组织形式的暴力叫做国家。”[61]这就是说,历史上任何国家都是离不开暴力。即使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也有为奴隶主服务的军队。列宁说:“……,任何取得胜利的革命的第一个信条,就是打碎旧军队,解散旧军队,用新军队代替它,上升到统治地位的新的社会阶级,如果不使旧军队完全解体,……不在艰苦的内战中,逐渐建立起新阶级的新军队……它无论过去和现在都不能取得和巩固这种统治地

关于战争哲学思考的研究17位。”[62]对此,毛泽东有一更形象、更简短的说法:枪杆子里出政权。3、暴力在一定条件下是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战争是一种排除社会发展障碍的暴力手段。战争的爆发,会破坏物质财富,荼毒生灵。暴力在中断社会经济发展秩序时,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摧残社会的生产力。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决不能以偏概全,否定暴力在一定条件下对经济发展的加速作用。恩格斯在批判杜林颠倒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绝对否定暴力的错误论调时,全面辩证地阐述了暴力对经济的发展的作用。他认为,暴力“在政治权力对社会独立起来并且从公仆变为主人以后,它可以朝两个方向去起作用”,[63]首先,恩格斯肯定暴力对经济发展的加速作用。他说:“按照合乎规律的经济发展的精神和方向去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它和经济发展之间就没有任何冲突,经济发展就加速了。”[64]即使是比较野蛮的民族对文明程度较高的民族的征服,在长时期的征服中,较野蛮的征服者,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较高文明而被同化。其次,恩格斯并没有忽视暴力对经济发展的阻碍、破坏作用。如野蛮的征服者杀光或驱走某个国家的居民,并且由于不会利用而使生产力衰落下去,或是国家暴力机关同经济发展相对立时,就会对经济发展起反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者承认战争的历史作用,其立足点在于承认战争的客观性,即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战争是为了解决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尖锐矛盾而存在的,列宁说:“战争震动了群众,以前所未有的惨祸和痛苦唤醒了他们。战争推动了历史,因此,历史以火车般的速度飞驰。”[65]历史唯物主义肯定战争的历史地位并不等于不顾战争的性质,不分青红皂白地鼓吹战争,是否区分战争的性质及如何区分战争的性质是历史唯物主义与其它观点在战争上的一个原则分歧,战争

的性质涉及到一个战争正义性的问题,这也是战争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二)战争的性质战争的性质问题最直接地体现就是是否承认正义战争论。支持正义战争论的人对武力使用持一种辩证立场,既反对不加区分地否定一切战争和武力使用的正当性,也反对动辄使用武力的“师出无名”,在欧洲中世纪,神学家奥古斯都认为,尽管战争是魔鬼的营生,但为了正义,也即为了神国的和平,基督教国家从事战争是应该得到肯定的。这种基督教的正义战争论成为十字军远征的理论支柱。格老秀斯则把自卫、收复财产和惩罚作为开战的正当理由。[66]西方的正义战争论在18-19

关于战争哲学思考的研究18世纪退潮,无差别战争的理论成为主流,所谓无差别战争理论,即无论战争正义与否,各国都拥有平等的诉诸战争的权力,这种无差别战争观反映了这个时期西方列强在全球从事殖民战争的现实,是要为殖民战争寻找借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它也给人类带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一战的血腥残酷空前惨烈,当时每一个欧洲人都认为人类已经无法承受住第二次这样的战争了。于是反对一切战争的“非战论”盛行一时。这些人大都有良好的愿望,只是误将理想当成了现实。政客们也“顺乎民意”,大谈世界和平,以达到欺骗世界人民和舆论,捞取政治资本,掩盖扩军备战活动的多重效果。1928年签署的《非战公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炉的,该公约实际上只有两条。第一条规定,缔约各国谴责用战争解决国家争端,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本国政策的工具;第2条规定,缔约各方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和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非战公约》签订后,在国际上引起一阵和平喧嚣,美国国务卿凯洛格认为公约“将是防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实际保证,这件事本身就是对人类的一个巨大的功绩。”[67]实际上,《非战公约》并不能有效地制止战争,公约声称反对一切战争手段,却不区分战争的性质,又无保障公约实施的手段,只能是一纸空文。中国有丰富的战争实践和悠远的历史,中国思想家的战争思想十分丰富,对战争性质的思考也由来已久,中国古代典籍之一的《周易》里说“师贞丈人吉”,[68]意思是说,兴兵打仗只有合乎正义,才能取得胜利。《尉僚子·武议》里说:“故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69]《司马法·仁本》里说:“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70]对战争的性质加以区分,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但战争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