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被征地农户生计能力变化研究_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的改进

被征地农户生计能力变化研究_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的改进

被征地农户生计能力变化研究_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的改进
被征地农户生计能力变化研究_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的改进

基于生计视角的异质性农户转户退耕决策研究_张佰林

第32卷第2期2013年02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32,No.2Feb.,2013 收稿日期:2012-02;修订日期:2012-0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7JA630024);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点项目(2010CE0014)。作者简介:张佰林(1987-),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E-mail:zhangbailin135@https://www.doczj.com/doc/ae3684723.html, 通讯作者:杨庆媛(1966-),女,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yizyang@https://www.doczj.com/doc/ae3684723.html, 170-180页 1引言 生计资产作为农户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不仅是农户规避风险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农户异质性演变的重要因素(梁义成等,2010;李小云等,2007;王成超等,2011)。目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特别是贫困与生态脆弱区农户生计多样化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的聚焦点(An-ke et al,2004;Block et al,2001;阎建忠等,2009)。在这些区域,伴随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户生计资产发生改变。作为理性人,农户将通过各种资产的合理配置选择最优的生计途径,以获取收益的最大化。这种生计决策导致农业不再是农户唯一的经济来源,非农兼业成为其普遍的生计策略(向国成等,2005),农户发生异质性演变。非农兼业作为一种较高的生计形式和农村发展的新方向(李小建等,2003),是农户摆脱生计脆弱性和提高生活水平的关键因素。生计资产差异导致农户在行为决策上出现分异,并对其土地利用产生强烈影响(阎建 忠等,2005)。农户生计分化及其农地利用行为研究多集中在不同类型农户土地利用的效率(梁流涛等,2008)、投入(韩书成等,2005)、方式选择(欧阳进良等,2004)、经营规模(李明艳等,2009)、影响因素(李翠珍等,2011)等差异性对比,以及生计资产对耕地流转(王成超等,2011)、土地利用变化(王成超等,2012)等的影响。基于户籍制度改革视角,探讨异质性农户生计对其转户等行为决策影响的差异性对比研究较少。 在中国,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对人口流动的阻碍日益凸显。人口的空间集聚滞后于经济的空间集聚(樊杰等,2010),已成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以重庆市为例,2010年其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51.59%,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28.96%,“两栖”人口大量存在,不仅阻碍城乡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也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城乡统筹发展。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政府制定—系列政策文件,于2010年7月在全国率先全面启动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并对改革过程中的农村宅 基于生计视角的异质性农户转户退耕决策研究 张佰林1,2,杨庆媛1,苏康传3,王兆林4,冯应斌4 (1.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5;2.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北京100193;3.昆明市国土规划勘察测绘研究院,昆明650220;4.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5) 摘 要:对重庆市贫困与生态脆弱区的云阳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376户农户调研基础上,将农户划为纯农户、农 业主导户、非农主导户和弃农农户,基于生计视角对农户转户退耕决策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①重庆市农户兼业普遍,兼业是农户重要的生计策略;从纯农户到弃农农户,农户生计资产依次递增,尤其是人力资产、金融资产和社会资产。②随着兼业程度提高,农户生计策略逐渐多元化。纯农户生计高度依赖土地;农业主导户开始选择非农兼业;非农主导户生计多样化指数最高;弃农农户生计已经转移到非农产业。③生计是影响农户转户退耕决策的关键因素:纯农户生计资产匮乏,决策受政策导向明显;作为理性经济人,对土地经济收益的依赖使农业主导户转户退耕意愿不明显,对政策响应平淡;非农主导户将权衡转户退耕的补偿与损失,政策响应模糊;弃农农户资产丰富,对转户退耕决策响应积极。基于户籍制度改革和可持续生计视角,本文提出了理性政府行为的3大对策,即:建立转户退耕的社保及补偿、激励机制;基于农户生计视角,实施各种工程措施及惠民政策,促进农户生计策略多元化;针对不同区位的农户实施差别化的政策。 关键词:生计资产;生计策略;退耕;户籍制度改革;理性政府;重庆市DOI:10.3724/SP.J.1033.2013.00170

铝渣化学分析方法

炼钢脱氧用铝渣系列标准 编制说明 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2015年8月30日

一、前言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由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铝业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共同起草《铝渣》、《铝渣物相分析X射线衍射法》、《铝渣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氟含量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铝渣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金属铝含量的测定气体容量法》、《铝渣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碳、氮含量的测定元素分析仪法》、《铝渣化学分析方法第4部分硅、钙、镁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项目计划编号2014-1367T-YS。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2015年4月26日~4月28日湖南省长沙市召开的《炼钢脱氧用铝渣》有色金属行业标准会议上决定将标准名称更改为《炼钢脱氧用铝渣》、《炼钢脱氧用铝渣物相分析X射线衍射法》、《炼钢脱氧用铝渣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氟含量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炼钢脱氧用铝渣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金属铝含量的测定气体容量法》、《炼钢脱氧用铝渣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碳、氮含量的测定元素分析仪法》、《炼钢脱氧用铝渣化学分析方法第4部分硅、钙、镁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铝的消耗量逐渐增多,铝资源也变得逐渐紧缺。而在铝冶炼、 铝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铝渣,这些铝渣中不同程度的含有金属铝等有价资源,逐渐成为了一种流通的商品,以铝渣为基础的贸易商品的不断出现,迫切需要对 铝渣进行分析检测,其中氟的含量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 炼钢脱氧用铝渣是利用电解铝、铝铸造、废杂铝回收加工等过程中产生的铝渣(灰),经过研磨、筛分、分级生产的一种粒状粉末,其中含有氧化铝、金属铝、氮化铝、钙镁等氧化物、氟化物等,可用于炼钢时脱氧脱硫,是对铝渣(灰)这类固体废物有效的资源化再生利用。 二标准试验 (1)《炼钢脱氧用铝渣》 1.术语和定义 1.1炼钢脱氧用铝渣 Aluminum Slag for Steel Making Deoxidizing Agent

可持续生计报告

可持续生计 摘要: 关键词:生计,可持续生计,可持续生计框架 “可持续生计”是一种以人为本来分析和确定发展的目标、范围和优先项目的方法。人们开发设计出一套专门的生计框架以及发展目标,以助于推行可持续生计的发展,并将该方法广泛运用到其他领域。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方法,从而增强发展援助项目活动的效果。可持续生计所包含的内容很广泛,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将其归纳为六个核心目标。 一、国外研究进展 在西方国家的发展理论历史中,可看到这样一个演变过程:从60-70年代的“专家设计、自上而下”的发展和扶贫项目,到80年代把整个发展的重心移到本地人身上的参与式综合发展手法(自下而上,本地人主导),提出了可持续生计这一概念;再到90年代的可持续生计手法(进一步细化参与式手法,把本地生产生活各个详细环节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看待及考虑),90年代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手法,后来又提出以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手法。 生计研究得到了许多国际组织的重视。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将此概念引入行动议程,主张把稳定的生计作为消除贫困的主要目标。1995年,哥本哈根社会发展世界峰会和北京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进一步强调了可持续生计对于减贫政策和发展计划的重要意义。2000年由英国国际发展机构(the UK’s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DFID)建立的SLA框架,已经被许多组织和学者所采纳。DFID模型建立在Sen等对贫困性质进行理解的理论基础上,并且把他们的工作规范化,使之成为一套单独的、可共享的发展规划方法;这个模型可以指导升级战略和单个家庭限制条件的分析。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的可持续生计途径的目标在于推动一种整体的发展观,其中涉及到收入、自然资源的管理、赋权、使用合适的工具、金融服务等方面。CARE框架以家庭为焦点,与以往的框架不同的是物质环境和自然环境在这个框架中的作用,农户能够直接控制的资源基础(家庭资产)与在社区中通过成员资格所确定的资源基础(公共资产)之间是有差别的。 同时生计、贫困等问题也受到国外众多学者的关注。Chamber&Conway(1992)认为,“生计是谋生的方式,该谋生方式建立在能力、资产和活动的基础之上。如果人们能够应对胁迫和冲击,并从中恢复、维持和增加资产,保持和提高能力,并且为下一代生存提供机会,在长期和短期内以及在当地和全球范围内为他人的生计带来净收益,同时又不损坏自然基础,那么,该生计具有持续性”。Scoones(1998)认为生计由生活所需要的能力、资产以及行动组成,农业集约化和粗放化经营、生计多样化和迁移是农户和个人采纳的主要生计策略。世界著名的从事农村扶贫与发展研究的学者Ellis(2000)通过总结扶贫、脆弱性、可持续性和生计策略等相关研究认为,资产(自然的、物质的、人力的、金融的和社会的资产)、行动和获得这些权利受到制度和社会关系的调节,这一切决定了个人和农民获得收入的活动。Naresh Singh和Jonathan Gilman(2004)认为消除贫困的大目标,在于发展个体、家庭和社区改善生计系统的能力。舒尔茨认定传统农业普遍存在的资金、技术和制度的短缺;而改造传统农业,当然也就是要通过资金、技术、制度等方面供给的增加,扩大农业的收入来源。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所说:“贫困不是单纯由于低收入造成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基本能力缺失造成的”。 二、国内贡献 国内对可持续生计框架的贡献在于,推动发展工作者多从对象人群(如农户)日常生产生活的角度来理解贫困问题,并寻找适合本地情况、用好本地资源、符合当地人意愿的解决方法,而不要一味依靠外来者通过带入大量资源来解决本地问题。尹波(2002)认为对于

浙江省山区农户生计脆弱性研究

目录 摘要......................................................................................................................................I ABSTACT..........................................................................................................................III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目的与意义 (2) 1.2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2) 1.2.1研究内容 (2) 1.2.2研究方法 (3) 1.2.3技术路线 (5) 1.3相关概念界定 (5) 1.3.1生计 (5) 1.3.2生计脆弱性 (6) 1.4可能的创新 (7) 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9) 2.1农户生计相关研究 (9) 2.1.1农户生计资本(资产)研究 (9) 2.1.2农户生计策略研究 (10) 2.1.3农户生计其他方面的研究 (11) 2.2脆弱性相关研究 (11) 2.2.1脆弱性概念的界定 (11) 2.2.2脆弱性的评价 (13) 2.3生计脆弱性相关研究 (14) 2.3.1生计风险角度 (14) 2.3.2农户收入或消费角度 (14) 2.3.3生计脆弱性指标体系角度 (15) 2.4综合述评 (16) 3农户生计脆弱性状况分析 (17) 3.1研究点概况和样本特征 (17) 3.1.1研究点概况 (17) 3.1.2样本特征 (18) 3.2农户生计风险受灾度分析 (19) 3.2.1自然风险受灾度 (19) 3.2.2市场风险受灾度 (20) 3.2.3大病风险受灾度 (20)

冰晶石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冰晶石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1部分:重量法测定湿存水含量 编制说明 (预审稿) 中国铝业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9年5月

冰晶石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1部分:重量法测定湿存水含量 预审稿编制说明 1 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 1.1任务来源 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8年标准制(修)定计划,YST 273《冰晶石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由中国铝业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修订,2018年8月21日-23日,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召开了YST 273《冰晶石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企业标准任务落实会,会上确定了《冰晶石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的修订思路。根据会议讨论决定,由中国铝业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YST 273.1-XXXX《冰晶石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1部分:重量法测定湿存水含量》修订工作,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参与修订工作。 1.2 起草单位情况 中国铝业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原中国铝业郑州研究院)是中国轻金属专业领域唯一的大型科研机构,是我国铝镁工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的重大、关键和前瞻技术的研发基地,基础研究及原创性技术成果的孵化与转化基地。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铝土矿综合利用、氧化铝、电解铝、铝用炭素以及轻金属材料。建有世界上最大的氧化铝试验基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大型铝电解工业试验基地、世界上唯一的铝土矿综合利用试验基地,拥有国内唯一的国家铝冶炼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铝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了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扩大试验、工业试验、工程化和产业化完整的铝工业科技创新体系。拥有铝土矿处理、氧化铝工艺、铝用炭素和电解铝工艺、镁冶炼工艺、化学品氧化铝和轻金属材料工艺、轻金属检测等技术领域的研究实验室,具有完善的铝、镁冶炼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平台,包括TEM、SEM、EDS、XRD、XRF、IC等在内的大型仪器设备80余套。2004年通过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质量、健康安全、环境三大体系认证。依托研究院设立的国家轻金属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郑州轻金属研究院检测实验室)主要负责我国铝镁及其合金12类77种产品的质量监督检验、产品质量评价仲裁等工作,多年来一直为行业提供技术支

农村发展中的生计途径研究与实践

农村发展中的生计途径研究与实践 李 斌 李小云 左 停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北京 100094) 内容提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总结过去研究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国际发展研究机构和非政府组织针对农村发展领域中的农村扶贫、社区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等问 题,在研究和实践中,提出并采用生计途径来解决上述问题,取得了许多研究和实践成果。 本文就生计的概念、生计分析框架、生计途径和生计途径的研究和实践给予简要评述。 关键词 生计 农村发展 综述 引 言 农村发展是促进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多数发展中国家,农村发展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经济理论和社会变化的理论领域研究,也应不局限于探索和解释农村贫困的发生时空性,而更应该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大于城市贫困人口数量,农村发展和城市发展存在现实性差距,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民的生活更为艰难。因此,农村发展应该同时注重提出农村反贫困原则和制定反贫困政策。各国学者的研究不断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理论演进和发展,对农村贫困等发展问题的认识加深,促进了发展研究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在不同时期针对农村发展问题提出分析和解决途径。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上一些发展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提出针对解决农村扶贫等多样性和多元性农村发展问题的生计途径。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以英国国际发展部(DIFD)为代表的发展研究机构和非政府组织提出了包括概念、分析框架和原则的可持续生计途径,并在发展中国家进行可持续生计途径大量实践活动,发表和出版了一系列论文和专著。鉴于国内报道此类生计途径研究和实践的文章较少,希望通过此篇文章引起国内对此问题研究和实践的关注和讨论,学习和借鉴国外农村发展中生计途径研究和实践的经验和教训,以此促进我国农村发展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一、生计的概念和定义 生计概念经常出现在目前国外关于贫困和农村发展的论文和著作中,但是这个术语的内涵和外延并不是十分明确,在不同语境下是不同的。生计(livelihood)在英语词典里的含义是维持生活的手段和方式。许多研究贫困和农村发展的学者认为生计概念有其丰富的含义,生计这个词比“工

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分析

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分析 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分析 根据统计分析所得结果,退耕还林在一定程度上使退耕户的收入减少,尤其是林业收入方面,仅有 4.5%的退耕户取得了林业收入。究其原因,退耕还林工程以生态林种植为主,生态林所占比例为9 6.3%。另外,退耕还林所种植的树苗通常生长较慢,很多退耕户无法的补助期内获得林业收入。退耕还林后,退耕户的养殖业收入有所增长,但增长幅度并不明显。非农收入在退耕户收入比例中得到显著增加,也成为了退耕还林后农户的重要经济来源。图1为可持续生计框架结构示意图。 虽然退耕还林使退耕户将收入主要来源转移到非农收入上来,但在农户收入变化中仍不能具体说明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变化的影响。部分学者认为,退耕户收入的转移与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有密切关系,这一政策对农户外出务工有很大的激励作用,成为激发农户由种植业向非农收入转移的重要动力。 3 退耕还林对资产的影响 在上文分析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基础上,还对生计资产这项长期的影响效应因素进行了分析。第一,西部贫困地区人力资本薄弱。影响收入水平的重要因素是农业和非农劳动力的数量,这也是影响可持续生计的重要因素。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力逐步递减,农业劳动力的减少也导致农户非农收入的增加。此外,很多农户家庭的文化程度较低,很多贫困地区劳动力的文盲率较高,不仅普遍

存在着劳动力素质较低的问题,而且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也相对匮乏,这些都是制约当地农户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第 二,物资积累匮乏。根据调查,很多农户的物质资本过少,农户房产在总物质资产中占据着绝大部分的比例,很多贫困户的收入仅足以满足个人消费,缺乏农业投资能力,这限制了农户收入的增加。第三,自然资本的匮乏影响农户从土地中取得可持续收入。受当地自然条件的制约,退耕户智能种植生态林,农户无法取得现期收益。第 四,社会资本不足影响可持续收入水平的提高。虽然退耕还林在短期内改变了农户的收入结构,但却无法完成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农户的收入结构不够稳定。另外,就业信息和机会的缺乏进一步制约了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 4 结语 在地方居民的生计指标评估方面,可持续生计的分析方法是一种科学的概念与方法,能够有针对性地对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进行科学分析。在参考和借鉴国际上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退耕还林生态工程项目,对农户的可持续生计进行分析,科学地评价退耕还林在农户收入方面的作用。 在该工程项目中,根据具体地形布置骨干输水管道,在综合考虑林地供水情况后,尽量减少了骨干管道的输送距离,并且在确保工程安全、操作管理便捷等基础上,在 1、 2、3号系统中分别布置了主干管1条,分干管 2、

基于农户生计演化的山地生态恢复研究综述

第26卷 第2期自 然 资 源 学 报Vol126No12 2011年2月JOURNAL OF NAT URAL RES OURCES Feb.,2011 基于农户生计演化的山地生态恢复研究综述 王成超1,2,杨玉盛1,2 (1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350007;21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7) 摘要:农户生计演化对山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影响是恢复生态学和乡村地理学关注的焦点。针 对该学术背景,论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系统梳理了农户生计变化的内涵、驱动因素 及其对山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影响;得出农户生计变化与山地生态系统演化是紧密相关的,农户 生计状况最终决定着山地生态系统的特征,农户生计的改善往往驱动着山地生态系统的正向演 替。最后,针对当前的研究和实践现状,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农户生计和生态恢复相互关系的研 究;针对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要深入探究其对农户生计乃至山地生态系统恢复 的影响;并建议优化中国地方官员考核标准,增强各级部门对农户生计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视。 关 键 词:生态恢复;农户生计;山地 中图分类号:X171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037(2011)02-0344-09 生计是人类谋生的方式,它建立在人们的能力、资产和活动基础之上,决定着个体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作用方式。生计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生计主要指人们的生产方式,而广义的生计包括人们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由于消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受生产方式的支配,是生产方式的具体反映。因而,在生计方式中生产方式往往起主导作用,故本文生计选择狭义内涵。在人地系统中,人类生计决定着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方式,从而驱使着人地系统演化的方向,成为人地系统演化的主导驱动因素。因此,2001年《Science》杂志在探讨可持续科学核心问题时,指出在脆弱的自然-社会系统中,人类生计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当今可持续科学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1]。但是,以往对人类生计的研究主要从宏观视角出发,对宏观区域乃至全球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和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研究,探讨其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由于研究方法基本相同,研究结果大同小异,普遍认为人口增长、工业化、城镇化等因素是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以及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然而,由于这类研究将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对立起来,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符,故该类研究一直备受诟病。事实上,宏观综合研究通常将具体的地方信息予以剔除,而这些具体信息可能隐含着问题的本质。因而,在人类生计-生态系统研究中,微观研究不可或缺。另外,作为广大农村地区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单元和行为决策主体,农户是农村地区可持续行为最基本的行动者,其生计行为决定着资源的利用方式、利用效率以及碳排放情况,对生态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3],故农户生计研究将是21世纪人地系统科学的研究热点[4]。同时,生计作为农户最主要的行为方式,对农户的一系列行为起主导和支配作用[5];故生计是影响农户响应人口压力和环境退化的决定因素,基于农户生计来解释和解决生态 收稿日期:2010-04-08;修订日期:2010-09-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01298);福建省教育厅基金(JA09058)。 第一作者简介:王成超(1979-),男,山东临沂人,讲师,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生态恢复以及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E2mail:wchc79@https://www.doczj.com/doc/ae3684723.html,

乡土知识与社区可持续生计

乡土知识与社区可持续生计 邢启顺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贵阳550002) 摘要:“地方性”知识从文化人类学理论中扩展到全球发展领域,内涵本土化,外延多样化,推动文化多样性思考和行动。“乡土知识”是文化人类学理论本土化的结果,应用人类学实践吸纳发展理论的具体经验,以社区发展为起点和终点,和参与性精神结合,研究指导行动,在行动中研究,将理论与实践完好结合。 关键词:乡土知识;地方性知识;社区;可持续生计; 中图分类号:C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24(2006)03-076-077 一、关于乡土知识的概念 乡土知识(Indigenous Knowledge)在英文中有两种解释:一是指本土的、土生土长的知识;二是指生来的、固有的知识;传统知识(Traditional Knowledge)在英文中也有两种解释:(1)是指传统的、惯例的、因袭的知识;(2)是指口传的、传说的知识。与之接近易混的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在英文中的解释是:(1)地方的、当地的、本地的知识;(2)乡土的、狭隘的知识;(3)局部的知识。三个概念的所指各有侧重,相互区别,又相互涵括,而在应用中常被混为一谈。乡土知识1相对于城市化或说都市化知识而言,是城里人站在主位角度对异文化的称呼,同时也是乡下人站在主位角度对本文化的区别。主要指与城市文化知识相对的,具有独特性的乡土文化知识,是空间维度概念;传统知识是相对于现代知识而言的,是区别过去与现在的时间维度概念,在旧有的知识基础上存在和延续;地方性知识则主要相对于全球性知识(Globall Knowledge)或者说普同性知识而言,是在全球化讨论中进一步强调的概念,在汉语中另外一层意义主要相对于“中央的,官方的,正统的”,是空间维度的相对性概念。同一知识形态是否同被三个概念所指,要在具体文化现象中进行分析。 1973年,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Clifford Geertz)出版论文集《文化的阐释》(又译《文化的解释》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开创了阐释人类学;1983 1作者简介:邢启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半城镇化农民可持续生计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地理科学进展

半城镇化农民可持续生计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理论框架、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 汤青1,2,李扬3,4*,陈明星1,4,徐勇1,4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北京100864;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 北京100190;4.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摘要:可持续生计理论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城市务工的半城镇化农民,服务于有序推进中国的城镇化,而且可广泛应用于中国西部农村地区和农户尺度的研究,服务于农村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梳理了当前可持续生计的概念及分析框架,并基于半城镇化农民可持续生计与农村可持续发展,从地理学的综合视角提出了一个适应于中国实证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半城镇化农民生计状态评估及市民化阻滞因素与政策调控”,梳理了可持续生计的国际国内研究进展以及半城镇化农民市民化与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实证研究成果。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包括半城镇化农民市民化与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联动研究,半城镇化农民市民化转变的主观意愿与客观阻滞因素综合研究,半城镇化农民与农村发展作用机理及其市民化效应,可持续生计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集成研究。 关键词:半城镇化农民;可持续生计;市民化;农村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1引言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 国城镇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内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截至2017年末,中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8.52%,城镇人口达8.13亿。然而,并非所有的城镇人口都是真正意义的城市居民,其中还存在庞大数量的半城镇化农民(也称为农业转移人口、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他们居住在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就业,但户籍和医疗社保仍然属于农村,在农村还拥有宅基地等财产。由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政策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医疗、社 保、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无法享受和市民同 等的待遇(陆大道等,2007;姚士谋等,2007)。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提高半城镇化农民生计可持续性,将有助于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将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包括推进符合条件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 可持续生计(sustainable livelihoods)的研究思想 收稿日期:2018-05-10;修订日期:2018-07-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121,41301121,41430636);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秉维优秀青年人才计 划”项目(2015RC202)[Foundation: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1601121,No.41301121,No.41430636;Programme of Bingwei Excellent Young Scientists of the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No.2015RC202]。 作者简介:汤青(1984-),男,湖南益阳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地球科学科研管理工作,E-mail:tangq@https://www.doczj.com/doc/ae3684723.html, 。通讯作者:李扬(1982-),女,山西晋中人,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人口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E-mail:liy2014@https://www.doczj.com/doc/ae3684723.html, 。 1022-1030页 第37卷第8期2018年8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37,No.8Aug.2018

冰晶石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15部分:X射线荧光光谱

I C S71.100.10 H6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 S/T273.15 2012 冰晶石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15部分: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压片) 法测定元素含量 C h e m i c a l a n a l y s i sm e t h o d s a n d p h y s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c r y o l i t e P a r t15:X-r a y f l u o r e s c e n c e s p e c t r o m e t r i cm e t h o d f o r t h e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o f e l e m e n t s c o n t e n t u s i n gp r e s s e d p o w d e r t a b l e t s 2012-12-28发布2013-06-01实施

前言 Y S/T273‘冰晶石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共分为15个部分: 第1部分:重量法测定湿存水含量; 第2部分:灼烧减量的测定; 第3部分:蒸馏-硝酸钍容量法测定氟含量; 第4部分:E D T A容量法测定铝含量; 第5部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钠含量; 第6部分: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含量; 第7部分: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铁含量; 第8部分:硫酸钡重法测定硫酸根含量; 第9部分: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五氧化二磷含量; 第10部分:重量法测定游离氧化铝含量; 第11部分: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测定硫含量; 第12部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钙含量; 第13部分:试样的制备和贮存; 第14部分: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测定元素含量; 第15部分: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压片)法测定元素含量三 本部分为Y S/T273的第15部分三 本部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243)归口三 本部分起草单位: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二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二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薛旭金二叶文豪二施秀华二王建萍二史小洁二王晓雯二孙洪斌二聂爱红二周维二肖丽梅二戴珍珍三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e3684723.html,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 作者:张玉娟李彬 来源:《时代金融》2013年第35期 【摘要】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它直接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以重庆市涪陵区的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在深入了解和全面调研失地农民生存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涪陵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的路径选择。以期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路径选择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迅猛发展,很多地区都面临着农业用地被非农利用的问题,农民失去了赖以生计的资源——土地。据国土资源部的调查显示:全国耕地面积由1996年的19.51亿亩,减少为2004年的18.37亿亩,7年的时间,耕地净减少了1.14亿亩。{1}以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2000年~2030年的30年间,占用耕地将达到5450万亩以上,失地和部分失地的农民将超过7800万人,甚至超过1亿人,将有一半以上的农民既失地又失业。{2}对于农民而言,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失去土地就等于失业,失地后大多数农民处于无保障或低保障状态,成为失地农民。失地农民不论是社会保障还是生计问题都面临很大的困难,偏离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为了更深入了解失地农民的现状及生活中存在的困难,本文结合重庆市涪陵区失地农民的现状进行分析。调研数据表明,仅从2000年至2005年6月,涪陵区各类建设用地就审批了128宗,总面积达858公顷,其中农用地626公顷,耕地占476公顷。涪陵区的建设征地不断增加,失地农民人数也不断增加,下表反映了从1982年到2005年23年间涪陵区失地农民人数增加变化情况{3}: 从1982至2004年的23年间,涪陵区因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而造成的失地农民人数共计30347人,涉及到荔枝、桥南、李渡、龙桥等共计12个乡镇、街道。随着近几年城镇化发展 的进一步加快,更多的农业用地会转化成非农用地,失地农民的数量会越来越多,解决好这一群体的生活、教育、就业、医疗等问题是涪陵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涪陵区失地农民生存面临的问题

浅析发展学视角下的农户生计资产_李琳一

浅析发展学视角下的农户生计资产 * 李琳一 李小云 [摘要]本研究通过把定量与定性的方法与农户层面分析相结合,为从微观水平上支持一个可持续性的农户生计方式提供了基础的分析起点。生计资产的分析以可持续性生计框架为基础,分别探讨了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不同类型农户中的特征及对生计策略的意义。 [关键词]生计 生计资产 生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70(2007)—10—0100(05)[作者]李琳一 博士研究生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北京市 100094 李小云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北京市 100094 *本文系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资助项目“中国高等教育中参与式学习和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编号:102009-001)的研究成果。 一、引言 长期以来,国内对农户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农民收入问题,有关生计的研究也是在以收入为主体的研究框架下展开的。国际发展领域对农户生计的思考,开始于Robert Cham bers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工作,后来又被他本人及Conw ay 等人所发展。Cham bers 和Conw ay 提出的生计概念是:一种生计“包括能力、资产(即储备、资源、要求权、可获得性)以及一种生活方式所需要的活动。”这个生计定义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它直接关注人们在追求能够提高生存所需要的收入水平的过程中,资产和人们所拥有的选择之间的联系。研究贫困与农村发展问题的学者们认为,生计的概念与“工作”、“收入”和“职业”相比,有更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更能完整地描绘穷人的生存状况的复杂性,从而更利于理解穷人为 了生存安全而采取的策略。 〔1〕 事实上,农户拥有或可以获得的资产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福利,并对他们摆脱贫困产生强有力的影响。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增加穷人的资产,可以增强他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增强他们对自身的控制力。 本研究在宁夏Y 县Q 乡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贫困地区相对富裕户、一般户和贫困户的生计资产状况,以及资产的构成与农户生计策略和福利结果的 关系进行了描述性的分析。 二、农户生计结构中的生计资产形态 本研究参照DFID 的可持续性农户生计框架,把农户看作是在脆弱的背景中生存的发展单元,在其中,他们可利用一定的资产及资产的配置,实现所期望的成果或状况,从而满足他们的生计目标。可持续生计框架的核心是五种生计资产,分别为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1.农户的自然资本 从土地和产出上看,在三类农户之间,耕地的差别在于根据家庭的规模,即人口数量来分得土地;土地质量上是有差别的,在有水浇地的村庄,土地的生产率高于靠天吃饭的旱作农业的生产率,种植品种增多,种植的玉米为养殖生产提供了饲料,减少了相应的生产投入。调查村普遍实施了退耕还林政策,人均退耕面积从 1.7亩到3亩不等,每退耕1亩地就种1.2亩柠条等有利于生态的植物。目前,柠条只发挥了它的生态作用,今后可加工成精饲料,即可减少养羊的饲料开销。除此之外,近两年来农户开始种植苜蓿,由国家发放种子,种植苜蓿不需要大量的化肥、农药等投入,仅需投入一点化肥和较少的人力,收获的牧草可作饲料。当地已有专门的企业收购苜

我国农户生计转型的生态效应研究综述_张芳芳

第35卷第10期 2015年5月 生态学报ACTA ECOLOGICA SINICA Vol.35,No.10May , 201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61106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1-0910);甘肃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收稿日期:2014-06-08;网络出版日期:2014-12-09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 :xbzhaoxy@163.com DOI :10.5846/stxb201406081181张芳芳,赵雪雁.我国农户生计转型的生态效应研究综述.生态学报, 2015,35(10):3157-3164.Zhang F F ,Zhao X Y.A review of ecological effect of peasant's livelihood transformation in China.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5,35(10):3157-3164.我国农户生计转型的生态效应研究综述 张芳芳1,赵雪雁 2,*1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县742500 2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730070 摘要:生计作为人类最主要的行为方式,对人地系统的演化起着主导驱动作用,探讨人类生计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成为当前人地系统科学的研究热点,农户作为广大农村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主体与最基本的决策单位,其所采取的生计策略对生态环境产生着深远影响。在阐释农户生计转型及其驱动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农户生计转型的生态效应分析框架,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农户生计转型的生态效应研究主要进展,指出未来研究中需关注农户的生计演变规律及其调控机制、农户生计策略对生态环境的 作用机制、 农户生计转型的生态效应评估与监测、农户的可持续生计方式塑建等关键问题。关键词:农户生计转型;土地利用模式;能源利用模式;生态效应;可持续生计 A review of ecological effect of peasant's livelihood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ZHANG Fangfang 1,ZHAO Xueyan 2, *1Longnan Teachers College ,Chengxian 742500,China 2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China Abstract :As the uppermost behavioral pattern ,the livelihood drives the human-earth system evolution.Therefore ,it is the present research hotspot of the human-earth system science to study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livelihood and eco-environment ,livelihood analysis have attracted increasing interests as a new perception on explaining and solving the eco-environment problems in the eco-fragile region.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 research statu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asant's livelihood and eco-environment ,the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key driving factors for the farmer's livelihood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the sustainable livelihood analysis framework provided by the UK's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DFID ).Then ,the paper founds out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the ecological effect of the peasant's livelihood transformation ,teases out the main research fields about impact of the peasant's livelihood transformation on eco-environ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main research fields include impact of the peasant's livelihood transformation on the arable land utilization model and the rural residential land model ,the impact on the rural life energy consumption model and 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Finally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rmer's livelihood and eco-environment in the future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several questions which include the farmer's livelihood evolution rule and its regulatory mechanism ,the mechanism of the farmer's livelihood transition on eco-environment ,evaluation and monitoring the ecological effect of the farmer's livelihood transition and the sustainable livelihood mode establishment. Key Words :farmer's livelihood transformation ;land utilization model ;energy consumption model ;ecological effect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