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等高线特点

等高线特点

等高线特点
等高线特点

一、等高线图的基本特点

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相等。

2、等高距全图一致。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而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则坡度

愈缓。

6、等高线与山脊、山谷线重直相交,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弯曲,成为“V”

字形。

7、示坡线表示坡降方向,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二、判读方法

(一)判读等高线的数值。

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度差。

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还可以进一步求出它的气温差(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等高线重叠或相交的地方,表示为陡崖。

陡崖的相对高度为:(n-1)d≤h<(n+1)d

其中n为两地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3、判别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的高度。

如不在正常范围内,则判别规律为“低于低值,高于高值”,即如果闭合等高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低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高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海拔高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峰。

4、计算两点相对高度的范围。

(1)确定两点的海拔高度的范围。

(2)确定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

(二)判读等高线的形状特征。

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4、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

脊线,也叫分水线。

5、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山谷,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

谷线,也叫集水线。

6、相邻两个小山顶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地部位为鞍部,也叫垭口。

7、两组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一道比较狭窄而低平的河谷或谷地,表示为峡

谷。

8、判断两点间可否通视,可通过绘制地形剖面图判断。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确定水库河坝址的位置。

在不考虑地质等条件下,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重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坝址应选在河流流出的洼地或小盆地的最窄处。

2、确定公路、铁路线路。

一般选择坡度较缓,线路平稳,距离较短,弯路较少上的线路为好。一般在两条等高线之间绕行,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二条等高线;尽量少通过河流,少建桥梁;避免通过沼泽、断崖。

3、农业区位选择。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布局原则。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牧业。

4、工业区位选择。

工业区宜建在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

5、水系的水文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

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方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简介

将地图上,将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叫等高线。

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叫等高距。

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

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如山峰、丘顶等);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如盆地、洼地等)。等高线是曲线状时,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数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相交一处时,该处的地形部位为陡崖,并在图上绘有陡崖图例。由一对表示山谷与一对表示山脊的等高线组成的地形部位为鞍部。等高线密集处,表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表示缓坡。

[编辑本段]

等高线图的判读

1、数值大小: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

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

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2、疏密程度:

密集:坡度陡;

稀疏:坡度缓。

3、形状特征:

①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②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

(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③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等高线从高往低突,就是山脊.

④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等高线从低往高突,就是山谷.

⑤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⑥缓坡与陡坡及陡崖:等高线重合处为悬崖。等高线越密集处,地形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处,坡度越舒缓。

[编辑本段]

地形剖面图

1、画法:从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按各点海拔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然后连成平滑的曲线。

2、注意点:①剖面线连续多次经过同一条等高线时,多取几点;

②剖面线经过河流时,应画出河床。

三、实际运用:

(1)选“点” 设计:

水库的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

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地方。

(2)选“线”设计。

如公路、铁路线的设计、其基本要求是:

①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考虑路线短、坡度平缓、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②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地、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

引水线路的选“线”,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3)选“面”:包括城市规划、居民区、农业、工业区、各种开发区等。

如工业区宜建在地形较为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资源丰富。

居民区应考虑:①依山傍水,靠近水源;②地势平坦开阔地向阳地带;③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等。

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

山地、丘陵发展林业

[编辑本段]

附:

如何看等高线地图

面对地图看,上北下是南,左西右为东,地图方位已辨明。

地图符号颜色识别:

绿为林地蓝为水,地貌、公路棕色绘,其它符号都用黑。

等高线显示地貌特点:

等高闭合是规律,弯曲形状象现地;线多山高线少低,坡陡线密坡缓稀。

等高线显示地貌原理:

由底到顶,高度相等;水平切开,垂直投影。

地貌识别:

山顶凹地小环圈,区别要看示坡线;山顶短线向外指,凹地短线向里边;

山背曲线向外凸,山谷曲线向里弯;山背凸棱分水线,山谷凹底合水线;

两山相连叫鞍部,高低两组等高线;群山相连最高处,棱线称为山脊线。

地形起伏判定:

总观地貌形态,辨明各处高低;区分上坡下坡,沿线编号注记。

四种地形地物分布规律:

山成群,形似脉,小山多在大山内;先抓大山做骨干,记了这脉记那脉。

上游窄,下游宽,多条小河汇大川;河名顺着河边写,流向流速看注记;

桥梁渡口有几处,深度底质要熟悉。

(三)道路

平原地,多而宽,山丘地,窄而少;山区若是有大路,多沿河旁和山谷。

(四)居民地

平原密,山区稀;要记村镇有规迹;桥、堡、店、镇靠公路,沟、涧、岭、峪在山区;

泡、湾、河、洼顺水找,村、屯、庄、窑多散居。

地物符号定位点确定方法:

两个图形下中央,方圆三角当中量;底部宽大底中间,下有直角角顶上。

换算距离的三个公式

(1)1:2.5万地形图换算,1:2.5万图,用4去乘除;乘得图上长,除得公里数。

实例计算:在1比2.5万的地形图上,量得某线段长为8厘米,求相应实地医寓为多少公里?根据口诀换算:8/4 =2(公里)。相应实地距离为2公里。

量得从张庄到李庄实际距离为16公里,求在1比2.5万地形图上为多少厘米?根据口诀换算:16×4=64(厘米)。

*在1:2.5万的地形图中,每4个厘米为实地1公里.

(2)1:5万地形图换算

1比5万图,用2去乘除;乘得图上长,除得公里数。

(3)1:10万地形图换算

1:10万图,用1去乘除;乘得固上长,除得公里数。

量读距离方法:

地图比例先搞清,计算消去两个零;若要求出未知数,图上用除实地乘。

(二)比例尺量读

图上量,尺上比;看分划,读距离。

(三)里程表量距:

针归零,盘向已;起点推.终点起;按比例,读公里。

用坐标尺量读精确坐标

纵边压纵线,横边通过点;公里看图廓,米效看图边。

用坐标尺量读图上目标

纵边压纵线,米数对交点;横边米数处,就是目标点。

以目标清晰程度目测距离

距离250米一300米

墙可见续,瓦能数沟,人脸五官分不清,衣服颜色可辨明

距离400米,人脸看不明,头肩可分清。距离500米,门见开或关,窗见框子格,头肩分不清,男女可分明。

距离700米瓦面成丝,窗见衬,人行迈腿分左右,手肘分不清。

判定方位

“磁针”、时表、北极星,依照地物看特征。“磁针”避开铁磁用,摆干稳静指向定;时针折半朝太阳,

一、“12”所指是北方,?先找“仙后“大小熊”,小熊尾端是北星,北星又居“仙

后“大熊”中,找到北星北方定;独树南面叶茂盛,树桩年轮北面浓,突出地物北面潮,靠南积雪早消溶。

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判读方法及应用[1]思路借鉴

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判读方法及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2.理解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几个概念及其判断; 3.掌握高线地形图的基本应用 教学重点: 1.理解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几个概念及其判断; 2.掌握高线地形图的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 掌握高线地形图的基本应用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讨论法、归纳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自编随堂练习资料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复习等值线判读的一般方法,我们先请几位同学带领我们回顾一下? 学生活动: 打出灯片,归纳小结:同线等值;间距相等或为零;大大小小;密大稀小;高低低高;一般不相交 过度:在等值线中,等高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充分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空间想像以及分析计算能力,历年高考都非常重视对等高线地形图的考查,也是学生高考备考的难点所在,所以了解等高线的基本特点,把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对于我们备战高考非常必要、非常重要的。 要点精析: 一、等高线图的基本特点(打出图1) 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相等 2、等高距全图一致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 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 4、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而等 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 则坡度愈缓图1 5、等高线与山脊、山谷线重直相交,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弯曲,成为“V”字形 6、示坡线表示坡降方向,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7、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二、判读方法 一)判读等高线的形状特征(打出图2) 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4、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5、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山谷,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6、相邻两个小山顶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地部位为鞍部,也叫垭口 7、两组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一道比较狭窄而低平的河谷或谷地,表示为峡谷 8、判断两点间可否通视,可通过绘制地形剖面图判断(打出图3) 9、除陡崖外,等高线是不能相交的 二)判读等高线的数值特征 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度差(打出图4) 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还可以进一步求出它的气温差(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2、判别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的高度 如不在正常范围内,则判别规律为“低于低值,高于高值”,即如果闭合等高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低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高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海拔高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峰,如图(5)A区域海拔低于400m,B区域海拔高于600m。 3、计算两点相对高度的范围 1)确定两点的海拔高度的范围 2)确定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 例如图(6) 250m<M<300m;50m<N<100m 当M点的海拔接近300m时,当N点的海拔接近50m时,M-N<250m 而M点的海拔接近250m,当N点的海拔接近100m时,M-N>150m ∴M点和N点的相对高度为:150m<N<250m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中的九个难点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中的九个难点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是中学地理学习中的一处重点,更是难点,本文试着从难点突破方面做点总结,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 一、山脊和山谷的判断方法: 图中A B线为山谷线,C D线为山脊线 方法一:横向地势比较法 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横向比较,即图中MN方向和XY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XY方向)为中间高两侧低;而山谷处(MN方向)为中间低两侧高。 结论:中间高两侧低——山脊;中间低两侧高——山谷。 方法二:纵向比较法 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纵向比较,即图中AB方向和CD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CD方向)等高线由高处弯向低处;而山谷处(AB方向)等高线由低处弯向高处。 结论: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二、等高线地形图中鞍部的剖面特征: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果沿不同方向对鞍部作剖面图,可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地形剖面图。

沿两座山峰连线方向看,两边高,中间低; 沿垂直于两座山峰连线方向(为山谷)看,两边低,中间高。 三、有关悬崖的计算: 1.相对高度的计算: 公式:(n-1)×Δd≤ΔH<(n+1)×Δd n:悬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 Δd:等高距 理解: 2.悬崖绝对高度的计算: 1、悬崖崖顶的绝对高度:大≤H<大+Δd 大: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大的。

2、悬崖崖底的绝对高度:小-Δd<H≤小 小: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小的。 理解: 【例题】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读图完成1-2题 1.陡崖A处的高度为() A.10米B.20米C.20米以上D.20米以下 2.公路选择在该地形区通过的原因是() A.该部位是山脊,地势较高B.该部位是山谷,工程量较小 C.该部位是鞍部,地势较低D.该部位岩层软弱,易于开挖 【解题】1、陡崖A处有3条等高线重合,根据计算公式可得到其相对高度为20~40米之间。 2、交通线路如果必须穿越山区,往往选择鞍部位置,因为其地势较低。 【答案】1、C 2、C 四、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的比较:

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

1.常见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 2.等高线特点 (1)同一等高线上任何一点高程都相等。 (2)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相等。等高线的水平间距的大小,表示地形的缓或陡。 (3)等高线都是连续、闭合的曲线。 (4)等高线一般都不相交、不重叠(悬崖处除外)。 3.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4、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5、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山谷,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6、相邻两个小山顶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地部位为鞍部,也叫垭口。 7、两组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一道比较狭窄而低平的河谷或谷地,表示为峡谷。 8、判断两点间可否通视,可通过绘制地形剖面图判断。 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一般不可视; 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一般可视 3.等高线地形图相关计算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公式:乙甲相H H H -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m 100/6.0℃)可以计算两地间气温差异:相差H T 6.0 (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①陡崖的相对高度ΔH 的取值范围是:(d 表示等高距,n 表示相交等高线的条数) (n -1)d ≤ΔH<(n +1)d ②陡崖的绝对高度 a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 H 大≤H 顶<H 大+d (大表示相交等高线最大值) b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 H 小-d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第一篇读图攻略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典图1:云南省宾川县地形图典图2:新疆的额尔齐斯河 流域地形图 典图3:堪察加地形图 典图4:某小区域地 形图 考向:地形主要特点及其对其他自然要素的影响考向:地形图的判读、河流 支流分布特征、降水特点 及成因 考向:等高线地形图的 判读、地形对气候的影 响 考向:等高线地形图 的判读及相关计算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判读方面读图内容分析、解决问题 读数值范围①区域地势起伏大小;②海拔最大值、最小 值 判读区域地形特征,判断坡向(迎风 坡、背风坡、阳坡、阴坡) 读延伸方向区域等高线整体大致凸出方向 读疏密程度①坡度陡缓——密陡疏缓 ②坡面凸凹:高疏低密——凸坡,高密低疏 ——凹坡 农业:陡坡种植水土保持林,缓坡修梯田 工程建设:为了使道路平坦,公路尽量沿 等高线修建,“之”字形道路也是为了 降低坡度 读弯曲状况①山脊:凸向低处 ②山谷:凸向高处 判断河流流向: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 方向相反 4 / 5

③鞍部:正对的两山峰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局部等温线弯曲:山谷地势低,气温较两侧高,等温线凸向气温低的方向;山脊相反 读局部闭合①山顶、山峰:中间高四周低 ②盆地、洼地:四周高中间低 ③两条等值线之间闭合区域,判读规 律:“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判读局部海拔高低、高度范围、高差等 2.等高线地形图的常见考查方向及其判读技巧 考查方向具体内容判读技巧与应用 推算高度通过读取两条等高线的数值,计算某地的 海拔或相对高度 ①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公式:(n- 1)d≤ΔH<(n+1)d;任意两点之间的相对高 度计算公式:(n-1)d<ΔH<(n+1)d(n为陡 崖或两点间经过的等高线条数,d为图中 的等高距) ②用“十字相差法”计算,先读出两地的 高度范围,求出最大差(A)和最小差(B),两 地相对高度介于B~A之间 判断地形类型①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延伸方向和数值 大小可判断出山峰、盆地、山脊、山 谷、鞍部、陡崖等地形类型 ②在大范围内可判断平原(海拔在200 m 以下)、丘陵(海拔在500 m以下,相对高 度小于200 m)、高原(海拔较高,相对高 度较小)、山地(海拔在500 m 以上,相对 高度大于200 m)、盆地(中间较低,四周 较高)五种基本地形 ①“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②平原与高原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海拔方 面,山地与丘陵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相对高 度方面 4 / 5

初中地理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专题训练

初中地理地图与等高线基础知识专题训练一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一、选择填空题(每处每空1分) 1、判读比例尺大小的正确方法是【】 A.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大 B.图上表示的内容愈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就愈大 C.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愈小,选用的比例尺就愈小 D.1/50000的比例尺比1/500000的比例尺小 2、左图中等高线图表示的地形名称依次是【】 A.山脊、盆地、山谷、山顶 B.山谷、山顶、山脊、盆地 C.山脊、山顶、山谷、盆地 D.山谷、山顶、山脊、盆地 3、以下哪种地图采用小比例尺【】 A、城市交通图 B、军用地图 C、工程用图 D、世界地图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 4、关于图中的地形判断不正确的是【】 A.A处是山谷 B.B处是山地 C.CD处是山脊 D.EF处是山谷 5、如果图中两山峰的相对高度为200米,则两地的温差为【】 A.0℃ B.1.2℃ C.2.4℃ D.4.8℃ 6、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此处为【】 A.EF处 B.DC处 C.A处 D.G处 7、读下面两幅等高线地形图判断【】 A.甲图反映的实际范围比乙图大 B.乙图反映的实际范围比甲图大 C.EF处的坡度比E′F′处大 1:100000 D.E′F′处的坡度与EF处相等 8、1999年6月22日,我国北极考察队顺利达到北极,将五星红旗插在北极点上,五星红旗飘扬的方向是【】 A、正东 B、正北 C、正西 D、正南 9、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A幅 B.B幅 C.C幅 D.D幅 10、当我们面朝初升的太阳(北半球),伸开双臂,我们的右手则指向【】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判读方法及应用 中学地理的等高线地形图,它可以充分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空间想像以及分析计算能力,历年高考都非常重视对等高线地形图的考查,也是学生高考备考的难点所在,所以了解等高线的基本特点,把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非常必要。 一、等高线图的基本特点 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相等。 2、等高距全图一致。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而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则坡度愈缓。 6、等高线与山脊、山谷线重直相交,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弯曲,成为“V”字形。 7、示坡线表示坡降方向,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二、判读方法 (一)判读等高线的数值。 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度差。 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还可以进一步求出它的气温差(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等高线重叠或相交的地方,表示为陡崖。 陡崖的相对高度为:(n-1)d≤h<(n+1)d 其中n为两地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3、判别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的高度。 如不在正常范围内,则判别规律为“低于低值,高于高值”,即如果闭合等高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低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高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海拔高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峰。 4、计算两点相对高度的范围。 (1)确定两点的海拔高度的范围。 (2)确定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 (二)判读等高线的形状特征。 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4、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5、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山谷,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6、相邻两个小山顶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地部位为鞍部,也叫垭口。

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

(12天津)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 1.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右图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 A.水产品养殖B.棉花种植 C.林产品加工 D.水力发电 2.图2所示的区域中,a~b路段容易遭受自 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 A.山体坡度大B.地表崎岖不平 C.河水流速快D.泥沙淤积严重 (11 浙江)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 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右图为学生实 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4题。 3.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 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 B.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 C.溪谷的台风降水量;堆积物粒径大小 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 4.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A.甲、乙B.甲、丙C.乙、丁D.乙、戊 (09全国)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 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 读下图,完成5~7题。 5.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 A.80m B.110m C.170m D.220m 6.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A.道路①为直线 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 C.道路③最长 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道路重合 7.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 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 A.道路③B.道路① C.道路①和②D.道路②和③ (09四川)图1是亚热带欧亚大陆东部某 地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8--10题。 8.图示区域内拥有且最突出的旅游资源是 A.瀑布飞流 B.湖光山色 C.云海日出 D.奇峰峡谷 9.下列四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合理的是 A.甲——育用材林 B.乙——培育橡胶 C.丙——种植棉花 D.丁——发展茶园 10.对图示区域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等高线判读九大难点

等值线读图题作为一种重要读图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分析能力,在高考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如何提高学生等值线读图题的读图技巧和读图分析能力呢?以下是笔者以等高线地形图为例作的一些探讨。 第一,应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特性。 (1)数量上的特性。看等高线的数值,读出任一点的海拔高度,比较两点的海拔高度可换算温差;以两地的图上水平距离可换算地面实际距离。 (2)形态上的特性。地表每一种地貌形态在等高线图上都会以不同的形态表示出来。看等高线的疏密,可知道坡度的缓陡。看等高线的形状,可确定地貌类型。 第二,要掌握等高线的基本知识,这是识别等高线地形图的关键。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相邻的两条等高线,其高差也相同。 (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3)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4)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合。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6)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等高线穿过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 (7)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 (8)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

(9)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米、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线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等值线读图题作为一种重要读图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分析能力,在高考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如何提高学生等值线读图题的读图技巧和读图分析能力呢?以下是笔者以等高线地形图为例作的一些探讨。 第一,应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特性。 (1)数量上的特性。看等高线的数值,读出任一点的海拔高度,比较两点的海拔高度可换算温差;以两地的图上水平距离可换算地面实际距离。 (2)形态上的特性。地表每一种地貌形态在等高线图上都会以不同的形态表示出来。看等高线的疏密,可知道坡度的缓陡。看等高线的形状,可确定地貌类型。 第二,要掌握等高线的基本知识,这是识别等高线地形图的关键。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相邻的两条等高线,其高差也相同。 (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3)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4)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合。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6)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等高线穿过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 (7)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

第五章 频率特性分析法

五 频域分析法 2-5-1 系统单位阶跃输入下的输出)0(8.08.11)(94≥+-=--t e e t c t t ,求系统的频率特 性表达式。 【解】: 9 8 .048.11 )]([L )(1++ +-==-s s s t c s C 闭环传递函数 )9)(4(36 198 .048.11)()()(++=++ +-==s s s s s s s R s C s G ) 9 tg 4 (tg 221 181 1636 )9)(4(36)(ωω ωωωωω--+-+?+=++=j e j j j G 2-5-2 环系统时,系统的稳态输出 (1))30sin()(0+=t t r ; (2))452cos(2)(0+=t t r ; (3))452cos(2)30sin()(00--+=t t t r 。 【解】:求系统闭环传递函数 5 tg 2125 4 )5(4)(5 4)(1)()()()(1 4 )(ω ωωω--+=+=+= +== += j B K K B K e j j G s s G s G s R s C s G s s G 根据频率特性的定义,以及线性系统的迭加性求解如下: (1)?===30,1,11θωr A ? --=== =-3.115 1tg )1(178.0264)1()(1 j j j B e e e A j G θωω [])7.18sin(78.0)1(sin )1()sin()(12?+=++=+=t t A A t A t c r c s θθθ (2)?===45,2,21θωr A

?--==+= -8.215 2tg 274.025 44)(1 j j B e e j G ωω )2.232cos(48.1)(?+=t t c s (3))8.662cos(48.1)7.18sin(78.0)(?--?+=t t t c s 2-5-3 试求图2-5-3所示网络的频率特性,并绘制其幅相频率特性曲线。 【解】:(1)网络的频率特性 1)(111 )(212212+++=+ ++ =ωωωωωC R R j C jR C j R R C j R j G (2)绘制频率特性曲线 ) tg (tg 2 221212111 1 )(1)(1 1 )(ωωωωωωωT T j e T T jT jT j G ---++= ++= 其中1221221,)(,T T C R R T C R T >+==。 起始段,?===0)(,1)(,0ωθωωA 。 中间段,由于12T T >,)(ωA 减小,)(ωθ先减小后增加,即曲线先顺时针变化,再逆时针变化。 终止段,?→<= ∞→∞ →0)(,1)(lim , 2 1 ωθωωωT T A 。 网络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如题2-5-3解图所示。 【解】: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K s Ts K s G s G s R s C s G K K B ++=+== 2)(1)()()()( 10=ω时系统频率特性为 ()) (10010tg 210 210)(100 )100(10 100)()(1 ωθωωωω ωωj T K j e A e T K K j T K K j T K K j G =+-= +-= +-= --==- 题2-5-3图 1 R ++- - 题2-5-3解图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教案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教案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教案 一、课标要求 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二、教材分析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与义务(湖南)教育出版社《初中地理》第二章第三节第二课时,主要包括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概念,等高线的特点,地形图和等高线地形图判断。 三、学情分析 在第一课的基础上,学生已经了解了世界地形类型的五种基本类型。山地是其中之一,对第二课时学习山地不同的部位识别有一定的基础借鉴意义。该届学生总体来说基础比较差,平均分一般就40左右,而且对学习热情不大,特别是地理的学习。因此,我的教学内容不会涉及太难,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内容就可以了。 四、教学目标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顶、山脊、山谷等地形部位。 2、学会利用等高线地形图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判断坡度陡缓。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①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②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体的各部位 教学难点:①等高线的绘制原理;②山脊和山谷的区别

六、教学方法: 1、利用模型初步学会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2、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识别坡度的陡缓。 七、教学准备:PPT课件,山体模型、A4纸、铅笔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教学环节 我们是生活在山区,可以说是“开门见山”。也可以说是大山养育了我们。那么我们对山了解多少呢。这节课我将与同学们一起对山作进一步的了解,甚至能够在平面图上识别出山的各种形态。 【讲授新课】 板书]一、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 出示海拔示意图] 请学生看图思考]先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一幅图,图上的这几个数据表示什么意义呢? 【活动】 ①A、B、C、D、E各点的海拔大约是多少? ②A、B两点和D、E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分别是多少? 承转]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度两个概念,知道地球表面表示高低起伏可以用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度两种方式表示,那么地球表面这种高低起伏的状态如何在平面图表面出来呢? 二、等高线的含义

等高线特点

等高线特点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一、等高线图的基本特点 二、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相等。 三、2、等高距全图一致。 四、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 来。 五、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 合。 六、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而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 稀疏,则坡度愈缓。 七、6、等高线与山脊、山谷线重直相交,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 弯曲,成为“V”字形。 八、7、示坡线表示坡降方向,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九、二、判读方法 十、(一)判读等高线的数值。十一、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度差。十二、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还可以进一步求出它的气温差(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十三、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十四、等高线重叠或相交的地方,表示为陡崖。十五、陡崖的相对高度为:(n-1)d≤h<(n+1)d 十六、其中n为两地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十七、3、判别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十八、如不在正常范围内,则判别规律为“低于低值,高于高值”,即如果闭合等高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低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高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海拔高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峰。十九、4、计算两点相对高度的范围。二十、(1)确定两点的海拔高度的范围。二十一、(2)确定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 二十二、 二十三、(二)判读等高线的形状特征。二十四、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

完整版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x

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 一、知识点山谷等高线凸向 山谷高处,山谷1.等高线的特征 线连线①同线等高:0 米表示海平面,正值表示高出海平面;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即等深线)。 ②等高距: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③等高线局部地区闭合曲线:如果值小为盆地或洼地,值大为山地。读值为“大于大的,小于一对山脊等 鞍部小的”。高线组成 ④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陡崖除外。 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密陡疏缓”

⑥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多条等高线 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陡崖会合重叠在 一处 等高线稀 平原 疏,值小 类似山地, 丘陵 值小 山脊之间低洼部分 相邻两个 山顶之间 呈马鞍开 近于垂直 的山坡, 称陡崖

海拔一般 低于200 米,平坦 海拔在 500米以下,起伏 小见下表:3.等高线地形图相关计算 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和等高线图地形特征 (1) 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闭合曲线海拔( 绝对高度) :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甲点海拔为1500米,乙点海拔为500外低内高符四 周低1000 米。米。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对乙的相对高度是 山峰 号▲中部高 公式:H 相H 甲- H 乙 盆地闭合曲线四周高 洼地外高内低中间低

山脊等高线凸向从山顶到 山脊低处,山脊山麓凸起 线连线高耸部分(2) 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可以计算两地间气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温差异:T差0.6H 相 1 (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①陡崖的相对高度H 的取值范围是:(d 表示等高距,n

等高线原理及画图

等高线 1.等高线原理等高线是一簇等高线,在图上不仅能表达地面起伏变化的形态,而且还具有一定立体感。如图,设有一座小山头的山顶被水恰好淹没时的水面高程为50 m,水位每退5 m,则坡面与水面的交线即为一条闭合的等高线,其相应高程为45 m、40 m、35 m。将地面各交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按一定比例尺缩小,从而得到一簇表现山头形状、大小、位置以及它起伏变化的等高线。所以我们得到等高线的定义: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相连接的闭合曲线。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等高距选择过大,就不能精确显示地貌;反之,选择过小,等高线密集,失去图面的清晰度。因此,应根据地形和比例尺参照下表选用等高距。 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 按上表选定的等高距称为基本等高距,同一幅图只能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等高线的高程应为基本等高距的整倍数。按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首曲线,用细实线描绘;为了读图方便,高程为5倍基本等高距的等高线用粗实线描绘并注记高程,称为计曲线;在基本等高线不能反映出地面局部地貌的变化时,可用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用长虚线加密的等高线,称为间曲线;更加细小的变化还可用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用短虚线加密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 2.等高线表示典型地貌 地貌形态繁多,但主要由一些典型地貌的不同组合而成。要用等高线表示地貌,关键在于掌握等高线表达典型地貌的特征。典型地貌有: 山头和洼地(盆地)如书图7-5、7-6分别表示山头和洼地的等高线。其特征等高线表现为一组闭合曲线。 在地形图上区分山头或洼地可采用高程注记或示坡线的方法。高程注记可在最高点或最低点上注记高程,或通过等高线的高程注记字头朝向确定山头(或高处);示坡线是从等高线起向下坡方向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示坡线从内圈指向外圈,说明中间高,四周低。由内向外为下坡,故为山头或山丘;示坡线从外圈指向内圈,说明中间低,四周高,由外向内为下坡,故为洼地或盆地。 山脊和山谷山脊是沿着一定方向延伸的高地,其最高棱线称为山脊线,又称分水线。山谷是沿着一方向延伸的两个山脊之间的凹地,贯穿山谷最低点的连线称为山谷线,又称集水线。 山脊线和山谷线是显示地貌基本轮廓的线,统称为地性线,它在测图和用图中都有重要作用。 鞍部鞍部是相邻两山头之间低凹部位呈马鞍形的地貌。鞍部(K点处)俗称垭口,是两个山脊与两个山谷的会合处,等高线由一对山脊和一对山谷的等高线组成。 陡崖和悬崖陡崖是坡度在70°以上的陡峭崖壁,有石质和土质之分。悬崖是上部突出中间凹进的地貌。

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判读方法及应用(2013专题讲解)

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判读方法及应用 一、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也叫绝对高 度,如图中的甲地海拔为1500米;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 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如图中甲地高出乙地1000米。 二、等高线地形图 (一)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①等高线是高度相等的点的连线; ②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 ③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④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⑤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⑥除了陡崖,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合,不分支。 (二)、判读等高线的形状特征 (1)山头与洼地

?山头:曲线内高外低,示坡线向外?洼地:曲线内低外高,示坡线向内 (2)山脊与山谷 凸低为脊(中间高两侧低)凸高为谷(中间低两侧高) (3)鞍部:两个山头间的低凹处, 一般也是两个山脊和两个山谷的会聚处。 (4)悬崖 悬崖: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起。 强调:分水线与集水线 ●雨水垂直于等高线、向下坡方向流 淌。因此,山脊线成为分水线、山谷 线成为集水线。 ●一系列山脊线可作为汇水范围的边界 线。 附)陡崖高度的计算 陡崖的判断:该图中崖顶高度、崖底高

度和相对高度各是多少? 相对高度与等高距之间的关系: (n-1) ×等高距≤h<(n+1)×等高距 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4、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5、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山谷,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6、相邻两个小山顶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地部位为鞍部,也叫垭口 7、两组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一道比较狭窄而低平的河谷或谷地,表示为峡谷 8、判断两点间可否通视,可通过绘制地形剖面图判断(打出图3) 9、除陡崖外,等高线是不能相交的 (三)判读等高线的数值特征 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度差 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还可以进一步求出它的气温差(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2、判别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的高度 如不在正常范围内,则判别规律为“低于低值,高于高值”,即如果闭合等高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低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高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海拔高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峰, a剖面线法 相邻的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其内部数值可以通过类似作“地形剖面图”的方法,看数值曲线变化趋势来判断其数值范围。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和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 山地山峰 闭合曲线 外地内高四周低,中间高 图中线段为示坡线,在 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 侧降低 盆地洼地 闭合曲线 外高内地四周高,中间低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 侧,坡度向内侧降低 山脊山脊线等高线凸向低 处,山脊连线 从山顶道山麓凸起 高耸部分 图中虚线为山脊线,也 称分水岭 山谷山谷线等高线凸向高 出,山谷连线 山脊之间低洼部分 图中虚线为山谷线,也 称集水线 鞍部 一对山脊等高 线组成相邻两个山顶之间 呈马鞍形 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 山脊线最低处 陡崖 多条等高线会 合重叠在一处近于垂直的山坡, 称陡崖 —— 平原 等高线稀疏, 数值小—— 海拔一般低于 200m,地势平坦 —— 丘陵类似山地,数——海拔在500m以下,与山地类似,以数值进

值小起伏小行区别 2、特殊等值线的判读 (1)确定弯曲部是高值区还是低值区: ①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的两侧做各等值线的垂线,方向从高值指向低值。若箭头向中心辐合,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辐散,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高值区。(如下图) ②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做某条等值线的切线,比较切点与切线上其他点的数值大小。若切点数值小于其他点的数值,则该处为低值区,反之,则为高值区。(如下图) (2)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等值线中间有闭合的等值线,则要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确定数值。如下图,a > b,则M > a;N < b。 3、等高线地形图在实践中的应用

(1)选点: ①水库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避开地址断裂带,并且要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库区适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②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方。 ③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陆域平坦、水域深阔的避风港湾。 ④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还要考虑地质条件优越,注意盛行风向,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2)选线 ①公路、铁路线:一般情况下,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平缓、地形平坦、距离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要遵循沿等高线修筑的原则,避免通过陡崖、沼泽、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尽量少过河建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筑成本,保证运行安全。 ②引水线路:线路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③输油管线:路线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3)选面 ①农业生产布局:等高线地形图反应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牧业。 ②工业区位选择:对环境有污染的工业,要选择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地质地形条件,宜选在地基坚实、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平坦开阔地区;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等要选择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方,结合经济效益,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地,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销售市场。

等高线有哪些特性

等高线有哪些特性 问题: 答案: 等高线的特性有: 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 2。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如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则必在图外闭合; 3。除在悬崖或绝壁处外,等高线在图上不能相交或重合; 4。等高线的平距小,表示坡度陡,平距大,表示坡度缓; 5。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 【相关阅读】 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在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高度。等高线按其作用不一样,可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与助曲线四种。除地形图之外,等高线也见于俯视图、阴影图等形式。用于海、湖泊的等高线,称为等深线。 特征

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在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高度。等高线按其作用不一样,可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与助曲线四种。除地形图之外,等高线也见于俯视图、阴影图等形式。 (1)位于同一等高线上的地面点,海拔高度相同。 (2)在同一幅图内,除了悬崖以外,不一样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在图廓内相邻等高线的高差一般是相同的,因此地面坡度与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成反比,相邻等高线水平距离愈小,等高线排列越密,说明地面坡度越大;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愈大,等高线排列越稀,则说明地面坡度愈小。因此等高线能反映地表起伏的势态和地表结构的特征。 起源 以等高线法显示地貌,启迪于等深线。1728年荷兰工程师克鲁基最先用等深线法来表示河流的深度和河床状况,之后又把它应用到表示海洋的深度。1729年库尔格斯首次制作等深线海图,再之后才应用到陆地上表示地貌的高低起伏形态。1791年法国都朋特里尔绘制了第一张等高线地形图,裘品-特里列姆用等高线表示了法兰西领域的地貌。18世纪末叶至19世纪初,等高线逐渐开始用于测绘地形图中。19世纪后半叶,等高线法冲破不易识别的阻碍,取得公认。此后,等高线法才成为大比例尺地形测图显示地貌的基本方法。 然而,1986年在中国甘肃天水发现了7幅战国末期放马滩木板地图,在几乎没有有效信息的第五幅图中,出现了闭合曲线绘制山峰的方法。然而这一符号并未正式应用在其他地图中,就应是绘图者后期才出现的绘制方法。西汉长沙马王堆地图山脉使用内填充条纹的闭合曲线表示,圈出了山脉的大致范围,其表示手法与现代地图中的“等高线”类似。九嶷山附近为一大片弧形条纹填充的闭合曲线,表述了当地海拔较高、多山的特征。此种表示方法就应与放马滩地图第五幅图有必须的关系,但没有得到后世的传承。可见等高线的出现就应更早。 分类 等高线按其作用不一样,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与助曲线四种。

高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判读方法及应用

高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判读方法及应用 高中地理的等高线地形图,它可以充分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空间想像以及分析计算能力,历年高考都非常重视对等高线地形图的考查,也是学生高考备考的难点所在,所以了解等高线的基本特点,把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非常必要。 一、等高线图的基本特点 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相等。 2、等高距全图一致。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而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则坡度愈缓。 6、等高线与山脊、山谷线重直相交,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弯曲,成为“V”字形。 7、示坡线表示坡降方向,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二、判读方法 (一)判读等高线的数值。 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度差。 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还可以进一步

求出它的气温差(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等高线重叠或相交的地方,表示为陡崖。 陡崖的相对高度为:(n-1)d≤h<(n+1)d 其中n为两地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3、判别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的高度。 如不在正常范围内,则判别规律为“低于低值,高于高值”,即如果闭合等高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低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高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海拔高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峰。 4、计算两点相对高度的范围。 (1)确定两点的海拔高度的范围。 (2)确定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 (二)判读等高线的形状特征。 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

1.常见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 2.等高线特点 (1)同一等高线上任何一点高程都相等。 (2)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相等。等高线的水平间距的大小,表示地形的缓或陡。(3)等高线 都是连续、闭合的曲线。(4)等高线一般都不相交、不重叠 (悬崖处除外)。 3.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4、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5、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山谷,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6、相邻两个小山顶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地部位为鞍部,也叫垭口。 7、两组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一道比较狭窄而低平的河谷或谷地,表示为峡谷。8、判断两点间可否通视,可通过绘制地形剖面图判断。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一般不可视;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一般可视 3.等高线地形图相关计算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公式:乙 甲相 H H H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 m 100/6.0℃)可以计算两地间气温差异: 相 差H T 6.0(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①陡崖的相对高度ΔH 的取值范围是:(d 表示等高距,n 表示 相交等高线的条数) (n -1)d ≤ΔH<(n +1)d ②陡崖的绝对高度 a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 H 大≤H 顶<H 大+d (大表示相交等高线最大值) b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 H 小-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