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良拔甲术对顽固性甲沟炎的治疗效果

改良拔甲术对顽固性甲沟炎的治疗效果

改良拔甲术对顽固性甲沟炎的治疗效果(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甲沟炎;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顽固性甲沟炎病人,病情易反复发作,病程长,拔甲后病变部位肉芽组织增生明显,甲床变形,变形的甲床生长出畸形的指(趾)甲,与增生的肉芽组织相互挤压,从而再次诱发甲沟炎。我们对传统的拔甲术进行了改良,以彻底消除甲沟炎的致病因素。1997年9月—2003年9月,我们采用改良的趾(指)甲及甲床部分切除术治疗甲沟炎病人180例(269侧),收到满意的根治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180例(269侧),男112例,女68例;平均年龄26岁。所有病例均为药物治疗及局部切开引流无效和用传统的拔甲术治疗后复发的病人,病程0.5~5.0年。按照丁卫华等[1]的分型标准,嵌甲型143例,凹陷型11例,扁平型26例。

1.2治疗方法

术前询问有无糖尿病史,如空腹血糖大于8mmol/L则应先控制血糖,最好使血糖低于8mmol/L。甲沟炎感染严重甚至积脓及肉芽增生

明显,术前均不用控制感染,及时手术即可。常规消毒铺单,趾(指)行根部单侧或双侧阻滞麻醉,用橡皮筋环扎趾(指)根部,术者左手固定患趾(指),右手以直剪尖沿患侧甲沟远端始,紧贴趾(指)甲内面插入,先分离出向甲沟部刺入的嵌甲部分,再向上成条形分离至甲根部,宽约3~5mm,呈楔形,远端稍宽,以直剪剪除已分离的窄条趾(指)甲,检查无残留甲根后,用尖手术刀切除甲沟旁增生的肉芽组织及患侧甲沟部弯曲的甲床,无需缝合,以无菌油纱条加压包扎,使甲沟部皮肤与切除后甲床创面紧密结合,松开橡皮筋,嘱病人以手指压迫创面20min至创面不出血为止。对甲沟炎有环形或半环形脓肿者,感染已累及甲根及皮下周围时可行全甲切除,但不提倡做甲根部皮肤切开,以避免瘢痕形成,术后在甲根部皮下放置引流条,加用抗生素3~5d,嘱病人3d后换药。

1.3疗效评价

愈合标准为甲沟部指甲无嵌入,垂直压迫无疼痛。

1.4治疗结果

随访2~3年,114例(177侧)7~10d愈合,59例(83侧)10~14d 愈合,5例(7侧)因体质原因及血糖控制不理想而迁延至3周愈合,2例(4侧)复发行再次手术,治愈率达99.4%。

2讨论

指(趾)甲良好生长取决于甲床、甲基质、骨膜和甲板的完整。甲床实质就是甲体下的皮肤,由未角化的表皮和真皮组成,甲床在功能上分为生育基质和不生育基质,前者位于甲根和甲半月下方,其表层

细胞积极繁殖,不断角化增厚,加入半透明的甲的生长区,后者位于甲体下方与甲生长无关,只提供甲向远端生长的滑面,与甲体紧密相贴,为甲生长的“模板”[2]。指(趾)甲的两侧与皮肤皱褶相连,形成甲沟。因此,要根治甲沟炎就得使指(趾)甲永久性变窄,即要部分切除有生育基质甲床和甲根部边缘的生化基质。本组手术的目的正是如此。

甲沟炎是甲沟部发生的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有脓性分泌物甲沟炎采用传统拔甲术治疗,有不少病人在1~2年内复发,复发率达50%~70%[3]。本组是把甲沟炎患侧的甲沟部甲床及甲根部分切除,其目的是使长出的新甲比原甲约小1/5,这就减少了指(趾)甲过宽刺激或刺伤皮肤所致感染的机会,使生长的新甲不致畸形及嵌顿,使新甲与甲周皮肤紧密相连不留裂隙,不藏污垢,从根本上解决了甲沟炎复发的问题,达到根治的目的[46]。同时保留中央正常的指甲和甲床的完整性,缩小手术创面,减少病人痛苦,缩短治疗时间。该治疗方法与传统的全甲拔除方法比较,对机体损伤小,出血少,治愈率高,病人易于接受。因此,这种治疗方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甲沟炎方法。本组有2例(4侧)复发,均为凹陷型,主要是因甲面低于两侧甲缘软组织而发生再次挤压所致,需再次手术切除甲缘增厚过多的软组织。3例(5侧)术后炎症消退慢,主要是血糖控制欠佳导致。

【参考文献】

[1]丁卫华,林燕辉,洪军,等.指(趾)甲分型及对甲沟炎的治疗研究[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4,20(2):8182.

[2]黄跟东,丁忠平.35例甲沟炎临床治疗与病因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4,5(3):73.

[3]谭海萍,洪小丽.甲床边切除术根治甲沟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4):392.

[4]田文,赵俊会,韦加宁.甲床损伤及其治疗[J].手外科杂志,2006,8(4):239242.

[5]王菊英,王云霞.拔甲术后甲床刮匙方法治疗甲沟炎效果观察[J].华北国防医学,2003,15(1):30.

[6]杨聚成,马军.修整法治疗嵌甲并发甲沟炎125例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3,9(1):4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